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案例

篇1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个性;研究分析

个性是人在一定的环境与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特征的一种稳定心理特征,表现在学习与生活中呈现出个体之间的明显差异。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与最优化发展。

一、教学中了解学生个性,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

在接手一个新班级的体育教学之后,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种,一方面,教师要利用课后与学生谈心的机会,增进对学生个性状况的了解,尽可能多地获取学生的发展信息,为自身教学活动设计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在教学之中注意观察和研究学生,从学生的神态、言语、动作、行为等方面分析,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研判,并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调整与优化奠定基础。在分析和获取学生的个性状况之后,关键之处在与教师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满足教学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成效。对于身体素质较好、性格开朗、自信心足的学生,本人对学生设计出了更高的训练要求,让他们向着身体潜能的更高极限挑战,并勉励他们勇于突破自我。在对待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水平都一般,自信心不足,甚至存在懦弱、自卑、急躁等情绪的学生,本人则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设计中尽量多给予他们包容和鼓励,以此来提高学生心理满足感和认同感,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因势利导,提高教学方案实效性。而对于技能与基础较差、性格暴烈、较为放任的学生,教学方案中则涉及一些针对性的专题活动,强化心理感悟,提高教学成效。

二、训练中兼顾学生个性,统筹性推进训练活动

初中体育教学中,项目训练体力消耗较大,学生也容易产生疲劳感,意志不够坚定的学生对于体育训练存在着心理上的抵触情绪。针对这样的状况,本人结合教学设计环节与步骤要求,将学生的个性因素统筹考虑进去,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设计相应的训练方式与途径,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例如在针对技能动作掌握较好、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和热心帮助他人的学生,本人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专门的环节,给这一类型的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本人将学生分为多个互助训练小组,为每一个小组配备一名训练动作较为规范的学生,做示范教练,帮助这一组的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这样的岗位正好满足了这一类学生的心理需求,其在训练指导的过程中尽心尽力,对于其他学生的训练活动帮助较大,这一成效的取得就是建立在学生个心心理特点扬长避短的基础之上的。再比如在教学中遇到基础较差、内心自卑、性格孤僻、不善交际等类型的学生时,本人都进行了相应针对性教学措施的运用,通过降低表扬门槛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多获得肯定性评价,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对于不善交际的学生而言,本人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团队合作训练项目,让其成为小组一分子,以此来将其融入到团队之中,有助于学生逐步摆脱封闭的心理状态,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体育学习与训练之中。

三、竞赛中发挥学生个性,发挥引领性教育功能

对于学生的个性,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扬长避短,通过设计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摆脱消极情感,改正性格与心理、思想上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闪光点个性进行选树,体现榜样示范作用。教师应当结合竞赛活动,发挥学生个性,对其他学生彰显辐射示范作用,在全班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渗透积极的思想教育。例如在全校运动会上,班级学生参加了1500米长跑活动,这是一项耗费体力较大的竞赛项目,每一位参加的运动员都将经受心理与生理双重考验。本人组织学生组成啦啦队,观看比赛并进行鼓劲加油,当运动员顺利冲过终点,获得好名次的时候,全班学生沸腾了。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中,本人一方面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为集体的一分子,应当为集体的荣誉努力奋斗。同时,对学生进行顽强拼搏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从运动员的精彩表现之中受到教育,鼓励学生克服畏缩不前的消极心理,在全班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并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四、活动中升华学生个性,构建立体型教学模式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正确人生观念的教育,保障学生健康成长,这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学生个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校一堵围墙阻隔不了各种社会不良思潮对学生的侵蚀,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其个性发展方向与趋势对于其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帮助学生把好方向,构建立体教学模式,尤其是要借助于各种专题活动,深化体育教学的思想引领成效。本人在班级专门针对当前初中生中存在的盲目讲义气、冲动等个性特点,进行了“一冲动成千古恨”警示教育,选取了发生在本地区青少年群殴致人死亡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向学生讲述青春期冲动的危害性,以及帮助学生明晰义气的正确理解,感知盲目讲义气带来的严重后果。通过这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实现了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具有借鉴和警示意义,升华的个性,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篇2

一、细心观察学生,全面了解分析学生心理特点

初中体育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者、体育技能的教练,还要能够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这既是体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也是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内在需求。初中生进入了人生发展的青春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更为迅速,同时也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细心观察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位学生,观察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因为一些学生心理素质较低,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影响了体育学习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过度紧张、情绪焦虑、莫名恐惧,与人相处信任度低、耐挫能力差。这样的问题在体育心理与教学过程中,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够做到及早发现。教师在观察了解并分析学生的特点之后,可以针对性地渗透心理教育,开展各种专门活动,以此体现体育学科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影响。

二、渗透情感教育,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力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积极情感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明显作用,情感这一非智力因素,在影响着学生体育学习训练的内心积极性和外在投入程度。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顽强不屈的意志教育,团结协作的精神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魅力。另外,教师还要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如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获得学生信任,乐于接受教师教育,在教学中关怀帮助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浓浓的师爱中增强体育学习动力。再比如在学生之间开展团结互助教育,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集体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积极情感,消除消极情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力。

三、实施心理干预,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据某地教育部门和心理研究部门联合调查显示,初中生中有百分之十八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百分之六程度较深。这样的心理障碍形成是在长期片面的思维压抑环境以及淡漠的关系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体育教学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教学活动,也是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密切相关的教学学科,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心理干预,解除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障碍。每一把锁都有开启的钥匙,每一个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他们的心理障碍问题也是不一样的,体育教师应当发挥自身角色优势,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可以通过短信发送、电子邮箱、QQ留言等方式,与学生之间进行不对面屏障式心理治疗。学生遇到哪些想不通的问题、存在的困惑,可以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利用自身阅历经历、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客观分析,站在更高的层次引导他们,让他们走出心灵的误区。

四、搭建参与平台,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参与意识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低与教学成效具有明显联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搭建参与的平台,让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充分满足,在体育教学模式的确定上,教师可以选取学生参与更多的方式,如学生小组自主训练,让每一位学生在其中都有展示的机会,都有指导别人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训练成效。教师也可以将一些训练活动设计为竞赛形式,让训练成为比赛,让学生成为运动员,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内心的参与愿望、竞争意识将会被有效激发出来,在这种澎湃的动力推进下,学生的训练活动如同竞赛一样紧张而激烈,训练目标达成度将会迅速完成。另外,在校本课程补充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发扬民主意识,尊重学生的选择,提供多套内容方案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延伸教学的内容。在这样的模式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满足,尊重了学生的愿望,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营造良好氛围,强化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体现。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字里行间渗透爱国主义主旋律教育。如结合对学生进行奥运知识介绍,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切入点,向学生介绍我国承办奥运会的艰辛历史,向学生讲述我国奥运会的巨大反响,让学生明白国力强盛是体育发展的根本,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再比如,教师可以结合体育锻炼、全民健身等活动,向学生讲述全民体育的重要意义,上升到全民族素质提高的高度,让学生受到教育。

六、开展以案说法,警示教育学生守好法律底线

初中生容易冲动,盲目讲义气,部分学生因为冲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强化对学生的教育。教师可以搜集本地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白凡事都要遵守纪律、不能冲动。在这样的警示教育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照自身存在的一些细微问题进行深刻反省与汇报发言,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联系实际,增强警示教育渗透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好防火墙。

篇3

初中体育合作教育法教学方法学校是个大集体,也是个大家庭。而我们的很多学生多数长在温室下并不会真确的沟通更不要说如何去合作,通常表现出的就是孤傲、独享等各异的性格特征。而既然家长将他们送到学校来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找个人看孩子不出事那么简单,更多的是希望我们能够对孩子产生某些影响最好能够对孩子产生某种改变。

一、中学体育教学开展合作教学现状

作为一名中学体育老师来说,我觉得体育是一门很好的切入点能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让学生们学会懂得尊重,相互理解、团结互助。因此开展合作性教学就变得非常重要,表现出如下的特点:

1.使课堂效率更高

传统情况下的体育活动,是老师的示范学生的自主练习。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沉闷、单调和乏味。学生之间没有合作、没有沟通,有的多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不屑或看热闹的心态。而把他们进行分组,有目的地将强弱进行平衡,各组力量均衡的状态下就会产生小集体的互助和快速合作分工。能够有效地将教学目标快速的完成,同时避免一些学生偷懒不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现象。因为学生一旦被分组,一组的学生便会出现相互监督的现象,不愿意出现学生不来的情况因为学生会有人多力量大的心理暗示,对于组内同学的不出现是非常的反感的。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分组完成后,教师适当的控制教学的进度。有意无意的平衡着各组的成绩,不要出现过强或者过弱的组时,学生的团队意识将逐渐被强化。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交流,使得合作不断地深入和强化。同时在合作中学生会对整个过程进行不断地重复和回顾形成自发性,这比传统的教学来得更有效果。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在团队意识形成后,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协作分工能力。很多人会觉得体育不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还什么分工。对于这种观点我是不认同的,因为有的情况下一个项目的教学设计是几节相对完整的操。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盲目的自信,但是在动作学生演示的时候就出现各种千奇百怪的动作甚至是一点都没有记住。而合作教学的介入明显的提高了学生的分工,学生相对的记住分工的那一小节操,同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演示。从而达到最终教学的目的,在学生动作演示的时候,分组的学生比不分组的学生来动作正确率至少提高了50%,这就不难看出团队合作的意义所在。

二、合作教学的尝试案例

跑步是体育中的最常见运动也是学生参与度不高,兴趣不浓的项目之一。那么如果能够将跑步和合作教学进行捆绑呢?我于是开始尝试着将正圈跑拆分成一定量的短距离往返跑,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分组,注意各组间的力量平衡不会允许过强的组出现。这时我们进行相应的比赛型往返跑。在这样比赛中,我经常能够比较满意,学生在此过程中总是能够有着较高的参与度同时对整组的成绩比较关心。当然也会有同学为了成绩而出现各种表情,如成功的喜悦、失败的伤心等。这时我也会要求做出一些学生们表达一下感情,我会要求失败的组出一个节目、胜利的组出一个节目等。

三、教学反思

首先教师要对本班的学生有着足够的认识和细致的了解,要能深入到学生中去对各个学生的特长有一定发掘。否则在分组过程中,会出现过强的组那么整个分组型赛事就无法展开其他的同学积极性会严重的消退,参与度可能比传统教学要更低效果或许会更差。在开展分组的过程中要本着学生自愿、老师掌控的原则进行,一定要做到合理而平均。同时在各组长的选择上也要做到挑选那些有能力又会待人比较热情的同学,一定要控制留意各组不和谐的声音,一旦发现要及时的进行疏导和调节避免同学间的矛盾会恶化和进一步的升级。毕竟学生都还很年轻,血气方刚的性格难以自我完全掌控。

其次,要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对于那些本来身体素质较弱、运动能力不强的学生,本来他们的参与度就会比较低,同时也不愿意与别人合作。而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能够合理的搭配,使他们能够进入教学、服从教学后转变成积极的参与教学,从而逐步的渐渐的把他们丢失的兴趣重新找回来,更加让他们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加注重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也能变相的增加他们的与人交流,主动学习的提高自己的目的。

再次,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大大都是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于别人指出的问题,往往都是爱理不理,还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时候对待老师都不是很友善,更不要说老师还是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压迫和填鸭。因此作为教师也要调整自己,从一个命令者逐步转型变为一个合作者,深入到学生中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课堂的意识培养。让学生对于成功要发掘来源对于失败要总结经验,学生之间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谅解、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切忌无谓的指责和埋怨。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是彼此合作的,具有相应的尊重关系,没有谁比谁更高一等。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相处,做到融洽从而得到更多的成功和胜利的机会。

四、结束语

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如果还是死板教条地坚持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就会发现走得很累走得不够远,对学生的抱怨和担忧与日俱增。对自己是一种煎熬对学生也是一种折磨。与其这样不如换成合作,不仅能够调整自己的状态更有效率的完成教学工作达成教育目标。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帮助他们学会尊重懂得彼此相互的理解,增强集体的荣誉感,使整个课堂能够有效地开展教学计划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杰.浅谈初中体育尝试教学法[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1,(12).

[2]王巧生.合作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2011,(21).

[3]秦四海.高级中学体育课中合作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科技信息,2009,(8).

篇4

关键词:生态,生态教学,体育,学校体育

 

一、“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背景分析

1、生态及“生态体育教学模式”

近几年,生态文明的观念和行为逐渐得到推广,“原生态”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和应用。

生物学中,生态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惯。

笔者提出的体育生态教学,即结合社会现状,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目,顺应人的自然发展规律,在学生特定阶段用与特定阶段相适应的方法从学生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进行教学,关心学生身体,重视学生情感,从而实现对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磨练,培养较强的适应力与生存力。

2、背景分析

现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的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已不满足、不乐于教师的传统教学,学生的被动状态不利于他们积极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培养,他们迫切的需要一种不拘泥于教学课堂,从被动中走出来,走入大自然的教学方式,“生态体育”教学将满足他们的要求。

二、 “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内容选择多样

学校体育是人一生中进行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体育可以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为今后科学锻炼指明方向,因此学校体育要从“大局”出发,教材、教法都要以“健康”为指导,以“终身体育”为目标,与大众体育相结合,为踏出校门后的自主锻炼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例如,风靡已久的瑜伽、跆拳道、橄榄球等外来项目,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等传统项目,都可以作为学校体育的选修教材让学生了解,以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有更多的锻炼项目可以选择,而被教师遗忘的单双杠、云梯、肋木架等也应该发挥它们的作用,而不是被当成摆设。

2、组织形式丰富

由于一些教师的应试思想,体育课要么是机械的练习考试项目,要么就是“放羊”。论文参考。而生态教学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减少教师口头讲解技术的时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不断尝试、不断体验的过程中学会动作,掌握技术。例如一堂短距离跑的练习课。过去很多教师会从专业角度进行教学,先练习摆臂、原地高抬腿,然后行进间高抬腿,后登跑或者其他,最后加速跑。整堂课过于枯燥且毫无娱乐性。生态教学则顺应初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跑”的练习娱乐化、竞赛化。准备活动400米慢跑,跑步的同时文艺委员带领大家唱歌,歌曲要求强劲有力、积极向上;关节操练习交由各排组长负责,队形不限,便于动作就可以。进入基本部分,教师提出问题“跑步的快慢和什么有关系?”并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做示范,让其他学生找出答案,最后得出步幅和步频影响速度。再告诉学生后登跑和高抬腿练习可以提高步幅和步频,教师示范强调要领后,小组长带领本小组练习,并选出最好的同学代表小组进行组间比赛,看谁的动作做的最好。论文参考。论文参考。教师在此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动作,共性错误可以集中讲解,个性错误则个别指出,重视对“小老师”的培养,使学生的互相帮助多过教师的说教。最后通过接力比赛巩固提高提醒学生跑的速度。整堂课教师多扮演组织者、协调者、裁判员的角色,做好引导工作,多观察、少说教。教学场地可以利用校园的马路、草坪等各种场地甚至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情景式教学,把专业的教学内容简单化、生活化、娱乐化,从而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与人交往、团队合作等基本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开展教师网络指导学生学习,以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决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边练习、边思考,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自主学习,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教学目标开放

在过去,学校体育大多以竞技体育作为体育课的主要内容,教师把学生当作运动员来上课,要求的过精、过细、过专业,导致学生在课上得不到成功的而放弃运动,甚至厌恶体育课。体育生态教学则要求体育教师针对每一个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提出不同的课堂要求,轻技术、重参与;以学生提高成绩的幅度作为标准,而不是“一刀切”的看运动成绩是否达标。仍以跑的练习为例。课的内容是橄榄球比赛。场地为半个足球场。7~8人为一组,循环制比赛。比赛规则:组员通过持球跑,传球的方式将球扔进对方球门即可;一场比赛时间为5分钟。两组学生比赛时另两组在旁观战,加油鼓劲。教师在宣布课的内容时,告诉学生今天就是一节“玩”的课,课的目标就是大家跑起来,通过配合赢得比赛胜利。这样一节课,学生愉快了心情,老师达到了目的,所谓真正做到寓练于乐。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样的压力已不仅压到了处于工作状态的成年人,也压到了绝大部分的青少年儿童身上,学业的压力、父母的压力,学生内在的压力,把身心还未发育成熟的学生们压的喘不过气,体育生态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心理的变化,从学生生理的、情感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的真正需要,以学校体育特殊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帮助他们解压和调剂,发挥当代学校体育的特殊功能。

三、“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最终归宿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指向,“从原来阶段体育转变为终身体育,从注重运动技能转变为重视健康,从学科主义转变为人本主义”,实为趋向以“人”为本的生态教学的转变,这首先要有教育者理性的更新,然后建构出与之相应的具体教学法。生态体育教学是对国家新课程标准的一次践行,以期还给学生一个可以自由呼吸和翱翔的的大自然!

参考文献: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编曲宗湖体育教学模式问答人们体育出版社

篇5

2.论师魂与教学艺术形成的关系 曾本友

3.探析开放教育办学模式的公平与效率 周艳茹

4.当前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探讨 韩茂源

5.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福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陈鹏

6.学校学风建设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刘超,王宇翔,何学敏

7.学校管理团队的情商建设 刘国珍,张跃滨

8.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张能云,董瑞峰

9.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冉冉,孔德博,王建永

10.加强制度建设是促进数字化学习的有效途径 王军锋

11.学校休闲体育文化建设初探 李卫星,王全军

12.论教师的情感素质 庞彬

13.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韦健涛

14.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相关研究 王友根

15.谈新课程语境下的教师素养 王立

16.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毛凯

17.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李蕊

18.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李健

19.和谐班集体建设的途径 甘洁

20.网络环境下的中小学生道德养成研究 董耀金,冯占辉

21.农村中小学生问题行为探究 魏晓娟

22.基于网络的"专家问诊"式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初探 王兴柱,刘春花

23.远程教育环境下的西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 贲进柱

24.高中生数学学习方式调查与分析 田果萍,张生平,赵霞

25.构建"诊所式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阴洪峰,张宇,郄爱萍

26.中学生健康行为调查研究——以山西省重点高中为例 武林

27.苏北地区小学体育与学生体质问题研究 傅遐龄,陈荣梅,严纲

28.数学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刘忠诚

29.非智力心理因素与英语新课程改革 张欢

30.英语教学中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比较 安颖

31.学习风格研究在英语分组学习中的应用 汪俭,俞敏

32.论外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贺新全,何守仁

33.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及其回归 贾曼丽

34.从汉英对比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曾晓红

35.浅议英语教学中英汉互译的翻译技巧 樊华,周坤

36.母语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应对 杨年懿

37.词块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闫从军

38.英语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周雪峰

39.中学化学教材中铁与硫反应实验的改进 赵立国

40.学生美术欣赏教育的调查研究 岳慧兰

41.学校体育功能的生态学思考 朱卫平

42.体育教学中缄默知识的认识和运用 汪耀华

43.论学校体育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高山青,卢黎东

44.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吕平,王健

45.体育伤害事故的类型、原因及其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周凯

46.体育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若干问题探讨 李维杰,李建

47.基于生命教育的学校体育 杨秀芝

48.中学课堂管理问题探析 朱金卫

49.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刘闯,郭海春

50.英语阅读策略的相关研究 高亚伦

51.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相关问题反思 王纯磊

52.研讨式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方丽

53.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李晓红

54.英语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缺陷及对策 杨朝军

55.协作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张蠡

56.教师言语的有效交际与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肖红武,肖姣娣

57.元认知策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王娜

58.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的探究 李丽雯

59.过程写作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张爱春

60.协同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林跃武,曹朝文

61.母语正迁移与外语教学 曹冬月

62.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杨建强

63.信息技术环境下政治课教学中师生互动空间的创设 杨新宇

64.基于网络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李焕勤,孟庆伟

65.论迁移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王华丽,卢梦克

66.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实现 毛婕

67.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苏敏

68.以游戏教学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于乐丽

69.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的实施和评价研究 宋建美

70.体育教学中群体决策的优缺点及影响因素 王鹏

71.体育课程模式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 叶欣

72.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的策略 纪志敏,马志云

73.浅谈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 李玉宝,张宇

74.阶梯式教学模式激发肥胖生体育锻炼兴趣的研究 徐向荣,刘昀

75.英国课程改革及其政策取向分析 王桂林

1.性别公平:学校教育的应然选择 赵春娟

2.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 崔波

3.家校合作教育的理念与思维 刘宗南

4.试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生成 吴保明

5.儒家思想在我国教师教育中的道德内置 孔青

6.学校教学集体动势心理环境的建构 郭明

7.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曲淑英,刘昊

8.简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朱云波,刘晓

9.老子智慧对教师人格培养的启发 陶然

10.新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与角色失调的应对策略 杨岳

11.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期的度过 葛翠茹

12.完善知识管理促进中学教师专业成长 韩宏莉

13.中学教师角色和期望多样化的应对 侯水仙

14.科学教师应当成为研究者的多视域思考 阎元红,王玉英

15.体育教师的现代性研究 李春阳

16.普通高中开展生涯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常学勤

17.班主任反思的内容、维度与方法 李拉

18.学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原则 郭婧,杨薇,邵宝健

19.预防学生网络成瘾的教育对策 常青林

20.中小学语文教材书写编排的探讨 李跃华

21.高二学生英语阅读中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席旭琳

22.多元文化语境下新疆地区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的实证研究 刘懋琼

23.渝东南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现状调查及对策 王燕

24.陕西省普通中学"阳光体育"实施现状分析 陈学东

25.新形势下学校体育新课程的思考 靳周祥

26.文学的人性维度:语文教材文本解读的重中之重 周娜

27.简论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的相同点 吴艳

28.APOS理论的内涵及其对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启示 程华

29.师生心理氛围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何心勇

30.解析英语教学中的师生角色行为 敖村村

31.英语课堂中的学生思维模式研究 刘柳君

32.刍议英语教学的文化观 胡晓丽

33.学生性格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应对 陈敏

34.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杨天地

35.正确理解词汇概念增强词汇教学效果 高小姣

36.SQ3R英语语篇阅读的内涵与实践意义 吴金珠

37.顺应-关联模式下的反语研究 刘向红

38.衔接连贯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张薇

39.英语写作中词汇负迁移的认知机制探究 范锋

40.简析英语幽默语的"假托"机制 李海彦,刘珍龙

41.英汉情态动词动力情态的主观性对比分析 杨永芳

42.特殊用途英语需求分析研究 黄晓玲

43.论语教育思想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潘轶,周颖

44.音乐表现能力及其培养 张向勇

45.体育教学原则体系的重构和优化 胡沛永

46.简析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相关影响因素 岳书蕊

47.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唐拥军

48.终身体育实施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王世和,薛锋

49.体育锻炼对降低学生自卑感的作用 刘兴娅

50.略论体育教学中群体规范的功能 樊彦杰

51.让新兴体育器材走进低年级小学课堂 杨广辉,孙韬,刘念禹

52.诗意启蒙:中学文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王凤玲

53.应试教育对学生数学思维的约束及其突破 尚玉伟,李公立

54.数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探析 刘忠诚

55.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郑强

56.传统英语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的利弊比较 崔学君

57.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分析 叶素文

58.试论小学英语差异教学的实施 黄永红

59.非语言因素在英语课堂师生交际中的应用 胡晓宇

60.英语教师教学语言的石化现象及解决对策 高昊欣

61.以听写教学促进学生英语听力的实践与思考 李春宁

62.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朱玉珊

63.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英语课堂问题行为研究 罗萍,徐润英,郭佩玲,陈(赤兒)娥

64.迁移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滕文君

65.物理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问题与解决 贾林

66.新课程化学"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石敬珠

67.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王兴柱

68.音乐鉴赏能力的结构及鉴赏教学策略 孙洪亮

69.非指导性音乐教学方法的实施 何团喜

70.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夏瑒

71.体育教学中的动态分层教学模式探索 顾立骏,崔斌

72.学校体育的物化现象及改进 朱长洲

7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郝士儒,王琨

1.论新《义务教育法》对教育责任主体的厘定 杨艳,赵玉涛

2.从博弈论视角解读新课程实施之困境 张广兵

3.学校管理方略选择的基本原则 张俊

4.学风内涵及学风体系的构建 寇荣,鹿磊光,刘京娟

5.道德教育的本质与有效策略——道德二属性的视角 刘国华

6.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周荣华

7.柔性管理思想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运用 张彩云

8.现代教务管理规范化研究 谭泽晶

9.校园文化形态中的隐性德育课程建设 杜红芳

10.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瓶颈及新思路 李广周

11.运用GB/T28001构建学校体育教学安全体系的策略 齐效成,杨艳

12.体育伤害事故的致因及防范 陈伦,蒋佳玉,梁建勋

13.校园吉尼斯活动探索 李晓勇

14.混合式学习应用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研究 刘红

15.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思考 廖学勇,王歆

16.浅析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特殊性及其专业水准 李伟诗

17.体育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探索 张宇,阴洪峰,郄爱萍

18.班集体建设中的价值教育及其影响 孙二军

19.道德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 张颖,杜玉开

20.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建设 邵宝健,张涛,李亮

21.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其引导 张国蓉

22.良心心理学理论对学生早期良心教育的启示 李霞,李文虎,刘润香

23.新时期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张莹

24.校园不良亚文化现象与学生不良行为关系分析 张俊花

25.社会转型期高中教育瓶颈问题研究 李玲

26.民办教育发展路径的新思考 肖芸

27.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述评 田卉

28.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的角色理解及困惑 王镇

29.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元认知监控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梁宇

30.河北省城市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朱云波,闫新红,吴振超

31.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地方美术传统文化的传承 吴文生,曾军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