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思政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思政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整体规划,统一指导,行政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指导。为了提高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能力,我县成立了高台县中小学学校课程开发审定委员会,具体组织管理和指导全县中小学的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县教体局先后印发了《高台县中小学学校课程开发指导意见》《高台县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制定了《学校课程审议制度》《学校课程评价制度》《学校课程教师培训制度》《学校课程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学校课程开发的内涵、目的意义、原则、方式和要求,明确了学校课程开发工作进程。
2.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学校课程管理。教体局制定下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管理的若干意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效落实了全县统一的中小学作息时间、各年级周课时总量和学生家庭作业总量。各中小学要严格遵守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各年级周课时总量,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授课时数的基础上,留足适当的教学时间保证学校课程的实施。
3.整体规划,行政推进。全县在义务教育阶段积极实施学生培养层面上的“123”工程,将学生的才艺培养、运动健身技能培养、生活自理技能培养和学校课程建设紧密相结合,各校将“123”工程的实施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之中,教体局编写下发了《123活动实施指导意见》,各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课程纲要,大力实施活动类学校课程。同时,县教体局开发了《北凉古都骆驼城》课程,作为七年级的必修课在全县实施。
二、注重示范,区域联动,整体推进
1.建立试点校、项目校带动,以点带面。在全县全面启动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后,县教研室教研人员加大调研力度,深入到全县初中、学区,调研学校课程建设情况,把一些不同规模、不同区域内开发得好的学校树立为试点校,先期将全县初中、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定为试点校,进行学校课程建设。同时,2009年县国庆小学和我校等五所学校被确定为甘肃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示范校建设项目试点校,教体局以项目校建设作为全县学校课程整体推进的抓手,加大了对这些试点校和项目校的指导和帮扶力度,对各校定期开展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反思等问题研究活动,指导这些学校及时纠正开发与实施中出现的偏差,根据不同区域的社区特点、学生需求和学校的办学目标分别对试点校和项目校进行指导,共同研讨,认真总结出能反映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生需求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程,然后在全县推广成功的建设经验。同时,试点校和项目校的课程开发也为其他学校准备好了第一手较规范的学习资料,可以全面推进课程建设。
2.城镇带动农村,区域联动。我县城区学校课程建设起步最早,已经开发和实施了多种学校课程,这些学校课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体局多次组织农村学校观摩学习城区学校,并通过送教下乡、召开研讨会、培训会等方式培训农村教师,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实施的能力。同时,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建立学校课程建设共同体,用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弥补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克服了农村学校课程建设进展缓慢、层次不高的困难,区域联动。
3.中心小学引领全学区农村小学。全县各学区相继成立了学校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学区课程规划、制定实施方案、组织教师参与培训、进行课程课时的安排和管理,及时组织研讨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总结反思等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对学校课程开发的认识和开发能力,并督促、检查和指导学校执行情况。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辖区内不同学校特点、学生需求和学校的办学目标分别对各校进行指导,共同研讨,认真总结出能反映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生需求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程。
篇2
(一)构建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的目标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分析探讨轮滑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内涵,轮滑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团队构建及轮滑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监督评价等因素。如何挖掘轮滑课程教学的思政元素,实现由政治“点—线—面”一体的专业知识与思政体系轮滑课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
(二)探索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相融合的有效途径
将轮滑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教学文件的制定、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的组织、师资队伍的构建及教学评价等融入思政元素。轮滑课程的全过程、教学因素、教学的整体构思要与思政内容的深度融合,构建轮滑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学有效途径。只有从轮滑课程的教学过程入手,全方位体现和执行课程思政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才能真正实现轮滑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因此,首先应从教学设计入手,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每个教学环节,从课程设计上要体现德育教育规范和社会价值,从而实现专业目标、思政目标合二为一的有机统一。
(三)建立轮滑课程的思政教学效果监督评价体制
轮滑课程教学引入思政元素缺乏一定的经验与实践,由于没现成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借鉴,因此,利用原有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很难实现对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评价,从而影响他们探索和创新轮滑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因此,完善相关的评教体系,把思政教育内容纳入评教系统,完善轮滑课程思政教学督导评价机制。由主管教学校长任组长成立教学评价领导小组,对全校进行思政教育情况的落实监督,督促和检查思政教育的落实及完成情况,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监督机制。构建体育教师从事课程思政教学的相关激励机制,只有建立好的思政教育奖励和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做好课程思政教育工作。
二、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实践教学的主要创新点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轮滑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天然融合。体育教育(PE)的基本宗旨与课程思政(IPC)理念具有天然的融合特征,两者结合创作性形成“PE-IPC(合作、竞争、团队、价值、品德)”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过程、理念和方法应用解决了轮滑课堂教学设计的若干“体育教育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场景,通过轮滑课堂教学形式,实现了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摒弃和秉持项目制教学,重拾和再造基础性教学。轮滑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转换为在情景式教学场景中推动学生自主参与自我学习,其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而是一系列的“技术教学、竞赛、团队合作、意志品质培养”的场景,并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素质拓展、翻转课堂”等教学环节,因此,更好地呈现了轮滑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教学组织方法的创新
组内组间合作竞争,集体个人全力以赴。这种教学方法对传统体育教育中的教师传授体育相关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挑战。改变了轮滑课堂上体育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即:先有任课教师结合本次轮滑课教学内容,设计活动情景和布置场景,然后强调教学活动中思政元素的作用,并说明活动的内容及注意事项,随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完成“队伍组建、人员搭配、装备配备、构思困境突破和解决方案”等环节,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四)考核评价的创新
以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融合,构建五位一体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轮滑课程的扩展评价内容。从“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思政元素+体适能”五位一体课程考核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方法上关注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淡化分数和名次,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将思政教育元素纳入教学评价中。评价形式上,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评价的综合评价形式。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轮滑课程同向教学与实践
(一)围绕课程思政目标设计轮滑教学内容
轮滑课程具有与其它课程不同的特点,在围绕思政课程目标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轮滑教学内容的安排,轮滑课程的理论体系构建,轮滑基本技术、轮滑基本战术,学生体适能训练的内容安排,轮滑社会暑期实践活动的规划等。发挥轮滑课教学在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非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性品格方面的重要促进作用,从而实现轮滑课程与思政课程相互融通、同向同行的功效。
(二)凝练思政元素的轮滑创新教学法
以轮滑教学内容为基点,把握轮滑教学规律,针对轮滑课程的教学环节,创新轮滑教学方法。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团队建设及翻转课堂教学使组内组间合作竞争,集体个人全力以赴,自然而然地切入思政元素,把思想价值引领融入各教学方法应用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教学方法对传统体育教育中的教师传授体育相关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挑战。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融思政元素构建轮滑教学评价方案
评价内容方面,在体适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及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充分融入思政元素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上关注学生思想意识动态,了解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淡化分数和名次,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形式上,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评价的综合评价形式,学生的体育成绩要充分体现轮滑课程思政内容。
(四)构建思政视域下的轮滑教学效果监督评价体制
以思政教育为引领,将评教体系纳入思政教育内容,体育教师的思政教学质量的好坏,通过校督导小组、教师互评及学生评价为准,课程思政教育纳入考评体育教师工作质量的主要依据,从教学督导介入方式为主检查思政教育的完成情况和实施情况。从发挥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方面入手,学校教育部门研究制定考评体育教师思政教育的激励机制,调动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思政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思政教育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工作。
(五)以思政为引领构建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新时代轮滑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轮滑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课程观,摒弃狭隘的:“思政说教”课[5],轮滑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设计、不是思政课,是轮滑课与思政教育有机的融合课程。轮滑教师除了具备厚重的体育专业知识外,思想政治素质要过硬,要有广博的道德素养和深厚的人文素质,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体育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会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
四、结语
探索和构建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教学目标和教学路径;了解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实践教学的主要创新点;探寻课程思政视域下轮滑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有效途径。将思政教育在轮滑课教学中全覆盖,建立轮滑课程的设计、促进教学要素、教学过程与思政内容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轮滑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晓华.微生物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1(7):92-94.
[2]卞泽阳,戴喜.课程思政改革下经济学课堂教学设———在线教学的新情镜[J].科教文汇,2021(5):118-120.
[3]叶雨婷.课程思政:把“我要告诉你”转变成“我想学什么”[N].中国青年报.2020-06-15(05).
[4]邱斌.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武术课程同向教学设计[J].武术研究,2021(1):61-63.
篇3
一、改变教学观念
小学思想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比较强,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该门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帮助小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增加社会责任感等。因此,学校应该要把思想品德课程放到与三大主科同样的位置上,选择具有责任感的思想品德教师来教学,而不是把其当做是一门副科,更不能让让不负责的教师来进行教学。对于思想品德课程学校应该转正态度,重视思想品德课程。
二、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该要不断的提高教师的自身的素质,主要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言语修行上。
首先,教师应该要不断的给自身充电。教师在平时应该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养,同时也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在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品德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作为思政教师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固有的知识,也应该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这样教学过程中才会融会贯通,使得学生感受到生动风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当前时代中,教师所掌握到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教师这个时候就应该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学习与教学中不断的进行反思,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使得其在教学中少走弯路,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主动的接受知识。
其次,经常总结教学不足的地方。只有教师在不断的反思自身的教学成果,才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不仅应该要有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还应该要与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的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该要反思,这节课学生的情况怎么样,下节课教师的时候该怎么样进行。在教学中也要格外的注意学生的言行,看到学生有不理解言行的时候应该要放慢速度,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要重新再次讲解。
再次,教师要课上与课下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时时刻刻都要为学生做好表率,提高道德修养。教师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的楷模,需要用自身的言行举止才能引导学生修身立品。第一,在教学言语上,要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人的态度上教学,即使对社会有不同的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来发表言论,以免误导学生。第二,举止上。在行为举止上,教师要时刻明确要为人师表,教师在要求学生做到的时候,自己也要做到。比如说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的时候,学生认真修改了,而当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学生对其纠正,教师就应该要耐心并且改正自身的错误,若是教师没有改正自己错误的话,那么之后若是纠正学生的错误的时候学生也不会去改正。
最后,尊重学生。教师应该要尊重学生的发展与喜爱等。有些教师通常都会认为自己是在替学生考虑,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为了学生好。在教学中就会出现拖堂、占用学生时间,有的时候就会占用体育课来上主科,时间一长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厌烦,进而使得学生对上课感到厌烦。
三、开放教材、活用教材
在思政教学活动,明显的就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教学者把思想道德教育从人的生活中剥离出来,将其看做孤立的现象来看待,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就导致了思政教育失去其应有的应对性。思政教育最终要回到生活中,教学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够及时把社会中的信息与技术带入课堂教学中,思政教材不仅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载体,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话题。
思政教学中学习教科书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活动与交际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勇于突破教材,摆脱教科书的束缚,灵活的运用教科书,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走进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教学中体会到教学中的问题,明确的认识到我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四、改变教学形式,加强教学实践
在思想品德教育上若是缺少了实践就不能看做是完整的德育,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与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教学,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外去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投入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调查中调查与参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程能够真正的走向社会生活中。想要上好一节思想品德课程,教师应该要有计划的设计,向学生布置多种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在道德认识练习上明确道德意志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篇4
爱因斯坦曾指出,能忘掉在学校学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本科院校素质教育体系的正式构建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199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52所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经过近20年的发展,多数本科院校建立了自己的素质教育体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相比之下,高职教育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尚处于建立初期,硬件建设、体制建设任务急迫,素质教育远不是当务之急。因此,在当前高职教育处于从规模建设到内涵建设的转型期,回归教育“育人”本质显得愈来愈为迫切。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本科教育中普遍开展的通识教育,作为国外先进教育理念进入到我国,一时间与中国本土化的素质教育并存。那么两者到底有何异同,哪种更适于被高职教育借鉴,对两者进行比较就成为一种必要。在我国,有学者对通识教育给予这样的界定:“通识教育(generalisteducation),也称之为普通教育、通才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是非专业性、非工具性的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由此可见,通识教育也是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的教育观。这与素质教育的本质不谋而合。但素质教育需要通过实践把知识转化为素质,而通识教育则侧重知识的传授,因此,“前者务虚,后者务实”。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识教育显然比素质教育的内容更具体、更直接。引进通识教育这一在海内外影响广泛、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改变当前高职“育人”教育既缺乏明确的制度层面的导向与规定,又缺乏可借鉴的成熟范例的现状。
二、通识教育与就业软实力的关系
通识教育思想起源于二战时期的美国,此后开始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日本、台湾、香港都曾借鉴过。但是,在各地模仿移植的过程中,通识教育不但没有实现本土化,反倒陷入了困境。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指出:“通识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正出现一种矛盾与困难,一方面,在理念上,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地肯定,另一方面,在实行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又被不断地淡化,甚至忽视。”究其原因,“就业难是通识教育陷入困境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就业软实力的视角下关照通识教育,将会使通识教育的内容更具务实性,改变“育人”与“就业”的两难选择。
(一)通识教育的起源、内涵
在美国,通识教育建立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单纯强调专业技能而出现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教育倾向。通识教育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不断生发演绎,流派众多。影响最为广泛的是美国哈佛大学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inafreesociety)报告,它指出通识教育赋予人们在生活中必备的各种知识、能力、思考、信念、修养,培养情感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这里,“各种知识、能力”应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三个方面,“思考”是头脑思维的过程“,信念“”修养“”情感”和“智力”则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外在显现。因此,通识教育的内涵应是通过掌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常识,个体人实现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建设,从而成为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二)就业软实力的起源、内涵
软实力最早于199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由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这一概念后来被引申到其他学科,“就业软实力”一词也应运而生。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们普遍认可的就业软实力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意识领域的实力,如公民的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养、承受挫折的能力等;二是行为领域的实力,如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人际沟通能力、适应与应变能力等;三是生态领域的实力,如个体的人格魅力、个性特质等。本课题组根据以上内容,编制问卷并对152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团队协作与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适应与应变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重视的员工能力,而这些恰恰是就业软实力的内容。在上述能力与素质中,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在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的不足上,其中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敬业精神、责任感,以及心理素质差被列为最突出的问题。
(三)通识教育与就业软实力的关系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与就业软实力在本质上都是关注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两者之间非但不存在巨大的鸿沟,反而因对综合素质的共同关注成为可以沟通的两极。将就业软实力作为通识教育开展的依据,将使高职学生在有限的两到三年中切实学到“必须”“够用”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通识教育是落实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最佳载体与途径,而就业软实力可为通识教育提供导向与根据。
三、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
通识教育的开展无外乎显性体系与隐性体系两个途径。前者主要是课程体系,后者则包括校内外活动体系与校园文化体系。在我国,通识教育提出不过20年,在其具体落实过程中,许多院校照搬国外的模式,缺乏对院校自身特点、专业特色、地域条件的有效分析与合理化利用。本课题组通过调查,了解到当前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存在下述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课不能体现通识教育的内涵
针对我国各高职院校公共必修课设置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思政课、英语课、计算机课、体育课是各院校的“通识”课程。上述课程基本围绕教育部的规定设置,但其内容明显不能涵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范畴,也未能关注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从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开设现状看,多数没有严密的课程分类体系,部分院校公共选修课最低学分要求明显偏低,有的院校规定的最低学分标准甚至选修一门课程即可达到,基本上使公选课的存在成为一种应景。
(二)专业课过于岗位化,无法与通识教育对接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是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分类,而是来自对职业岗位群的分析。因而专业课程的设置过于岗位化、专业化,过细过专的设计思路影响了职业口径的宽度。同时,课程的评价标准也多局限于技术指标或作品的完成情况,而较少考虑在完成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的投入,有的也未将团队协作与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一系列可能影响作品的因素纳入评价体系。其实,一个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本身也含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些方法体现的恰恰是通识教育。
(三)校内外活动体系不健全,难以成为通识教育的有效延伸
高职院校的活动体系主要是指独立于学习之外的实践活动。校内活动体系包括各种课外活动;校外活动体系包括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调查显示,多数高职院校的课外活动设计比较随意,如各种比赛、主题活动类型贫乏,数量有限。作为课外活动最直接的载体———社团活动往往缺少教师的引导和学校层面的关注。在校外活动体系中,学校对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监督管理难度较大,实习生进入企业会处于各种无所适从与监管空白的境地。无论思想上还是技能上,此时学生的困惑最多,但指导教师的实际介入较为有限,现有的指导方式难以及时跟进。
(四)校园文化底蕴不足,不能成为通识教育的强大后盾
文化环境具有持续的影响力,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它对于滋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心灵、独立的精神意义重大。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既包括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又包括学风、校风、教风的建设。当前,多数院校的硬件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批校园环境优美的新型高职院校拔地而起。但从文化环境来讲,要实现学风端正,教风笃实,自由民主兼具、科学人文共生的校风并非易事。高职院校招生录取处于整个高考录取工作的最后阶段,生源质量与本科院校相比有一定差距,良好的学习风气难以形成;许多高职院校由中职升级而来,或与其他院校合并形成,历史积淀浅,校风不会在一朝一夕间形成。
四、就业软实力视角下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改善对策
“高职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通识教育还不可能与专业教育抢夺更多的教育资源。”考虑到目前高职院校学制短(2~3年)、生源素质较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的现状,对通识教育提出改善对策比重新构建通识教育体系更具可行性。
(一)在高职院校的公共课程体系中将通识教育设置为基础类、应用类两个模块
首先,基础类课程可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体系需涵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课程设置上,对于原有的思政、英语、计算机、体育课程等必修课程,可从就业软实力需要的能力要素考虑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选取人文、自然、社会学科中最具特色的2~3门课程增设为通识必修课。如大学语文课程可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的各个方面,作品中灌注着高尚的理想、人格,表达了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是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再如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心理学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等社会科学类课程各具特色,均可考虑作为新开课程。其次,应用类课程可作为选修课,围绕就业软实力的内容构建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人”的打造。按照前文所述及的就业软实力的内容,针对团队协作意识,可设置个人与团队、应用管理学等公选课程;针对语言表达能力,可设置演讲与口才、沟通艺术与技巧等课程;针对心理素质和适应与应变能力,可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职场应聘技巧等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上述课程模块中选修2~3门课程,有针对性地提升就业软实力。对于原有的涉及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经济、信息科技等学科的课程,应进行整合,突出课程的趣味性、应用性。除此之外,再为学生提供2~3门任选课程,以切实保证综合素质类课程的开设。
(二)将就业软实力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考核评价体系中
中山大学陈春生教授指出:“大学其实是通过很专门的专业教育,去达成通识教育的目的。大学与中学的本质区别就在这里。”因此,专业课也要有所承担,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对接。如传统的文科课程应用写作,在仿真职业背景案例中,不同岗位角色之间工作任务的布置、处理事情的思路,无不蕴含着团队精神、人际沟通能力、适应与应变能力等诸多要素。即使技术性很强的理工类课程,如动态网页综合实训也涉及团队协作、语言文字的设计等。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设计出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涉及团队精神、语言表达、心理素质、适应与应变能力等因素的教学内容与考核评价标准。
(三)在校内外活动体系中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对于校内外活动体系,首先,学院应建立相关制度,出台相应措施,以保障各种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的有效进行,改变其可有可无的现状。其次,学院应建立相关机制促进教师的参与,充分发挥教师在上述活动中的引导作用,优化各种活动的选题,设计开展方案,将团队精神、语言表达、心理素质、适应与应变能力等内容设置在真实活动的情境中,这是保证活动质量的关键。最后,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由学生组织活动,使其在真实的体验中提高自身的就业软实力,在实践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与素质。
(四)在校园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篇5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 工业设计专业 模块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07-02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理论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这样的模式对学术研究型高校较为适用,但对应用技术型高校来说则不然。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从而培养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目前,地方本科高校积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适合该类院校的模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少,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某门课程的模块化或是将思政类、体育类等公共基础课纳入整个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中,主要针对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模式研究还未发现有学者涉及,本文的研究为应用技术型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和类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提供相关思路。
一、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专业素质高、务实致用、职业适应能力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因此,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结合岗位需求。工业设计专业作为交叉学科,专业综合性强,涉及较多的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子产品、家具、玩具、交通工具等行业和专业的设计类公司工作,在具体岗位有产品交互设计师、结构设计师、产品造型设计师等诸多岗位。因为就业时可选择性较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目标性不强。因此,在人才培养上要对学生的专业设置一定的专业方向,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在设置专业方向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生源地和就业地点情况。例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生,每届有学生60人左右,按照学生的生源地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有35%来自广西,30%来自长三角地区,15%来自珠三角地区。学生就业地多是回生源地和去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因此,我们在设置学生专业方向时多考虑广西、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需求,最终提出了旅游产品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和家具产品设计三个方向模块。旅游产品设计主要考虑服务广西,因为广西有较好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且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拥有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柳州联合研发基地的平台,而家具设计和电子产品设计在长三角和广东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且在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周围也有相关企业资源。同时,我们还考虑了汽车设计模块,但考虑到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暂不开设,但随着行业动态的变化和教学条件的发展,将适时对模块方向进行调整。
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在以往模块化概念中,较多是将全部课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英语课等纳入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中,而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块化探索,主要是对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的改革实践。
(一)专业课程模块制定。将专业课程划分为三个模块: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并对三个模块进行不同的功能划分和定位(见表1)。专业基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系统的共性知识结构,学生习得此部分知识后,能够掌握工业设计专业的基本技能,可从事设计类相关工作,课程主要有素描、构成设计、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基础等课程。专业限选课主要是细分方向,分旅游产品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和家具产品设计三个横向产业模块,学生可以自愿选择限选模块,每个限选模块设置了3-4门课程,而且学分一致,开课的学期都设置在第五学期,方便调整模块方向,灵活性较高。学生选择相应模块后,学习的目标明确,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例如,家具设计限选模块包括室内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家具设计、家具设计三门课程,而电子产品包括产品基础造型设计、产品结构设计、电子产品设计三门课程。专业任选课主要是专业能力外的技能补充,开设有市场营销学、非遗文化传承、陶艺设计等课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二)结合企业需求。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企业调研情况,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第一,设计类企业提出学生要提高手绘表达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设计表达、语言组织和主动处理问题的能力。针对企业的需求,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快题创新设计表达实训”课程。让学生通过项目快题的形式,增强相关能力并建立相关意识。第二,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时间成本较高。我们通过项目式教学、竞赛促进、开放实验室、在低年级开设见习实习课程等方式,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能够较快融入企业。第三,企业人员能够参与到教学中非常重要,企业人员具有很好的实践经验,但受授课时间制约性较大,他们在企业有工作任务,因此,部分课程设置为实训类课程,如企业项目课题设计实训、创意竞赛专题设计实训课程,这类课程的安排较为灵活,让企业人员来安排上课时间,结合专业类讲座,提高企业人员的参与度。
(三)结合专业前沿。工业设计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最初的造型设计为主,延伸到现在的用户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等多种概念,已有的课程已经跟不上专业的发展需求。例如,近几年在行业里经常提到CMF设计师岗位,学生对此概念还非常陌生,不知道该职业的知识结构和职业定位是什么,因此,我们将原有课程结合专业前沿发展进行设置。例如,将材料与工艺课程更改为CMF基础设计,将产品交互设计由专业任选课改为专业必修课,这两门课都紧跟了专业的前沿。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要点
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点,以保障方案的有效实施。
(一)注重学生间相互融合。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制定了细分的横向产业模块,使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学生选择不同的模块,使不同模块方向的学生间变得相对独立,这时候不利于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为改变这一情况,促进不同模块方向甚至不同专业间学生的交流,需要增加能力扩展模块的专业任选课在系内的选择自由度,建立一个系级的专业任选课课程库,让更多不同特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如工业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一起学习。同时,工业设计的生源来自文理科,产品设计则是艺术类生源,2个专业在培养中有一定的类似性,将两个专业设置一些相同的细分产业方向的专业限选课模块,且专业限选课的第一门课程统一设置在第五学期开设,这样,在前4个学期,不同生源的学生可以在一起学习,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可以保证学生间有一个较好的融合过程。
(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的能力培养是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两点的建设:第一,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提高动手能力的场所,进行要打破以往的封闭式管理,进行开放管理,让学生充当实验室的主人,实验室与学生工作室挂钩,实验室出项目、出成果,提高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心。第二,通过学科竞赛和项目式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提前进入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和企业化的学习体验方式,例如,一些专业课程的作业题目可以来自某项专业竞赛或者是企业的一些真实课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快速成长。
(三)注重校企合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与企业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模块化的制定是基础,深度的校企合作可以保证方案实施的效果,企业的锻炼与历练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素质,使学生各项能力水平快速提高。同时,企业的经营思路、企业对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建议,能够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后续改进提供价值,因此,应成立系层级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理事会,让专家能够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和修订过程。
(四)注重教师能力提升。教师在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双师型”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一新的转型目标,因此,可聘请企业高管、企业技术人员来上课;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专家指导,开办讲座;自有教师积极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建设,围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培养方案,要求老师改变以往的上课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多地融入课堂教学互动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材建设上要求教师将课程的知识点吃透,明确培养目的,根据学生的能力培养制定配套教材。
总之,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专业课程的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可赋予不同的培养目的,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第二,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间的融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校企合作和教师业务能力水平,较好地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效果。第三,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将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其他艺术类专业的人才模式改革中。
【参考文献】
[1]袁。许强,王晓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2]余国江.课程模块化: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转型的路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
[3]王勇,阚凤岩,付雁平.工科院校工业设计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
[4]吕慈先.基于两类生源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6)
[5]庞一飞.广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广西教育,2016(7)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6JGB519);2015年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转型发展专项项目(2015ZXYB012);2015年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转型发展专项项目(2015ZXYB013)
- 上一篇:留守儿童教育案例
- 下一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