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的技巧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纠纷的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善用情感沟通手段,增进医患双方的诚实互信
坚持诚心、细心、耐心、同情心,获得儿童患者和家长在情感上的理解;确保克已敬人,通过诚心地对待、认真地记录、耐心地听讲、理解的心理,尽可能地使儿童患者及其家属倾诉与宣泄,进行必要的疏导,防止争辩的出现,以使对方的激动情绪得以化解。创设和谐交流的气氛,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凭借中立、诚恳、尊重的态度,对儿童患者家长的投诉心理进行认知,重视情感的支撑,懂得通过劝解和安慰的言语,启发儿童患者家长通过理性的思维与平和的心态面对实际情况,创建心理交流的基础,为有效地处理纠纷事件获得空间与时间。
二、根据情况的不同,实施不同的处理纠纷策略
首先,对于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纠纷事件,医务工作者在情感上,要凭借好的服务态度,积极地关注儿童患者的要求与病痛,并且认真地搞好儿童家长的思想工作,实现缓冲的效果;在诊治上,将有关的争议暂时搁置,将医患的注意力转移到医疗上,对诊治病痛的医患关系进行维护,实现协调的功能;在运行上,对医疗的过程实施监控,尽可能地防止事态的逆转与争议的激化,搞好监督,从而更加顺利地解决问题。
其次,对于医疗过程结束之后产生的医疗纠纷实践,由于常常体现为爆发或者是激化的状态,并较易从个体性的事件向群体性的事件转化,医务科需要进行合理地疏导,避免扩大事态。对当事的医务工作者要进行保护,以使医疗秩序得以稳定。对处理纠纷的态度予以明确,不推卸、不回避,尽可能地给出确切的答复,进而体现医院方的诚意。积极地给儿童患者家长讲解实际情况,对事件的经过进行认真地调查,且努力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群体性的事件,需要将应急预案迅速地启动,结合实际情况,酌情地跟公安机关协防部门联系,避免事态的失控。
三、坚持合意、合情、合理、合法,尽快达成利益上的一致
针对真实存在医疗失误而危害儿童患者的情况,院方要坚持诚信的原则,积极地承担和认定职责,合法和合理地给予赔偿,避免矛盾的激化。在进行调解的时候,结合反馈的情况,持续地使信息整合,确定对方需求,根据相关的法规以及医学内容实施有针对性的分析,对得失进行预测。在交流的过程中,对重点的问题搞清楚,淡化或者是回避由于非重点分歧而影响是非。对利弊进行权衡以及对风险进行评估,争取在道德边界之内妥协或者是在法规环节上进行调解,创建有效、务实的处理和协调机制。在进行协商的时候,能够借助文书证据以及实例进行探讨,以使双方的差距缩短,进而达成一致,从经济上和心理上补偿儿童患者、安慰儿童患者及其家长。在进行相持的时候,尤其是对于群体性纠纷事件,应当尽可能地通过来访人员的个人特点,将儿童患者一方当中的某些人或者是某个人说服,以使他们去感染其他的人。与此同时,以此作为立足点,对重点矛盾与激化的情绪进行缓解,灵活地探究协调的策略,不但使问题获得解决,而且使处理的成本尽可能地减少。
四、强调谨慎、合理与事实清晰,确保事件处理的客观、公正
在医疗事故的调查过程中,要搞清楚实际情况以及儿童患者的投诉目的与医患分歧点,有目的性地解释医学知识,适当和认真地阐述不清楚以及存在误解的问题;针对真实面对的失误需要给予道歉和承认,且对医疗后果和失误间的责任程度以及联系性进行探究,劝解儿童患者及其家属合理地认知和客观地面对,实现心理上的认同感;针对存在严重分歧和复杂疑难问题能够留有余地地予以阐述,不草率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能够解释有关的法规,启发儿童患者家长做医学鉴定等;针对涉嫌敲诈和不纯目的的人员,需要态度坚定进行拒绝。在沟通的时候,确保言语的通俗性、语调的舒缓、语气的果断和自然,进而加强儿童患者和家属对阐述的认可性程度。在交流的时候,结合不同人的心理需要和认识能力,适当地进行疏通和引导,在有些情况下需要保持沉默,以使双方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新的契合点,以进一步地探讨解决方案,把指责性的意见向建设性的建议转化,委婉地劝解儿童患者,促使家长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之,医患矛盾的化解属于一项系统化和复杂化的工程,它要求医院的管理者不断增强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技巧,善于占到医院和儿童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处理医疗纠纷事件的效率,从而使医患双方的权益得以公平、公正的维护。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处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202-02
近年来,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维权意识的加强,加上患方利益的趋动,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了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事件远远超过了医疗事故。如何认定医疗纠纷的责任,把握经济补偿的额度,正确有效地处理好医疗纠纷,是当前工作中的难点。医疗纠纷赔款金额越来越难以接受,给医院造成了较大影响,带来了很大压力,特别是部份重大案例,如何客观公正妥善的处理,备受管理者的关注和高度重视。我们对近年来所发生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技巧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总结。
1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1.1 医疗行业的自身特点:由于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医学领域的不可知性和医疗过程的不可逆性所决定。加之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及其生命的不可逆性,即使病人本身就属于正常死亡,患方则难以理解,难以接受,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纠纷。
1.2 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医护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对操作要求不熟悉,对用药说明不了解;主动性不够,解释不耐心,服务不热情;观察不仔细,查对不认真,交接不清楚;监督检查不力,管理力度不够,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个别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制度落实不够,由此而造成工作疏漏引发纠纷。
1.3 自我保护意识不浓:医护人员未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对注意事项交待不详细,对可能的风险告知不清楚;说话不分场合,沟通态度不端正,沟通技巧不当,沟通方法不妥;记录不及时,内容不完善,重点不突出;医护记录、解释不一致,互相推诿扯皮,抬高自己或贬低他人,被患方钻了空子,激化了矛盾,引发了纠纷。
1.4 存在收费偏差:因为收费不规范,重复收费和错收费而引发,加上发生后解释不到位,解释方法不妥,让患方难以理解接受,而引发纠纷。
1.5 利益趋动患者家属受经济利益的趋使,动机不纯,无理取闹。
1.6 转嫁矛盾:有的老年病人长期住院,子女在医疗费用上“拘礼推诿”,都不想出钱,入院就随时收集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寻找医务人员语言行为上的不是,把家庭、政府、社会、单位的矛盾转嫁到医院或医务人员身上。
1.7 期望值过高:病人及其家属都希望服务优,技术好,少花钱,效果好。而客观上现有医疗条件又不可能完全都依双方的意志为转移,特别是当其病人病情危重,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出现死亡后,患者家属无法理解,难以接受而引发纠纷。
1.8 社会原因社会舆论的导向和新闻媒体的炒作,个别媒体把医疗纠纷当成焦点报道,大肆宣染,起了推波助难的作用,而普通民众对正常医疗过程不能正确理解,患方易被社会同情,使医方处于被动局面。
2 医疗纠纷的处理技巧
2.1 分析事件性质:收集相关证据,分析事件性质,完善抢救记录,对现场实物做好保留封存。查找有无过失存在,分析过失与后果间有无因果关系,做到心中有数,以便采取相应策略。
2.2 了解患方动机是因为无理闹事、得到索赔,还是因为确实对医疗技术或医疗服务不满,必要时可采取旁敲侧击或寻找相关摸清家底,了解患方的具体情况和真实想法,以便做到知已知彼,为下一步纠纷处理提供基础和前提。
2.3 进行妥善处理
2.3.1 告知处理程序做好换位思考,理解患方感受,稳定患方情绪,务必冷静对待,做好说服工作;告知处理程序,明确解决途径,逐级进行汇报,争取多方支持,得到社会理解。
2.3.2 切忌一味迁就:对有无过失的纠纷给予区别对待,对确实有过失者应明确过失与后果之间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对患方的无理要求不能一味迁就,切忌息事宁人,快速表态,赔款了事,更不能有花钱买平安的思想,以免被患方抓住把柄,得寸进尺,提出更高的索赔要求。
2.3.3 尽量争取主动:在处理纠纷过错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对可能难以明确责任的纠纷或涉及患者死亡的,积极争取医疗事故鉴定和尸检。其他纠纷也要争取主动,既不能给患方有医方在推卸责任的感觉,而激化矛盾;又不能过于积极,而给患方产生医方存在想“私了”的感觉,从而漫天要价,不利纠纷解决。
3 处理医疗纠纷体会
医疗事故的处理,通过医疗事故鉴定后赔偿问题有法可依,《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有具体的计算公式。而大量医疗纠纷的处理无需鉴定,双方协商,责任的认定,经济补偿的额度难以把握,应当在仔细核实调查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分析认定院方在医疗纠纷事件中有无责任,责任有多大,认定医疗结果对病人有无身体损害,损害程度有多大,同时根据病人已支付的费用及实际必须花费的费用等情况,给予减免、退款,确定存在责任大、损害大的要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尽可能地减少病人的损失。对医院无责任、无过错的医疗纠纷,无论患方以任何方式,如吵闹、冲砸、媒体曝光等,院方在做好解释、安抚、调解的同时必须依法办事,向患方宣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有关解决医疗事故的途径和方法,决不轻易给予经济补偿,必要时借助上级主管部门,当地社会矛盾调解中心,当地派出所协调,引导患方走合理合法的纠纷解决途径。医疗纠纷的处理主张一次性解决,不留尾巴。在双方多次反复协商后达成的协议,无论补偿额多少,都必须以书面形式,双方签字留存,以免事后反悔。
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关键在预防。要使医院的每个人都明确重要的基础是守法,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对不规范行为引起的医疗纠纷事件要从重处罚。
篇3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3月至2014年收治的产妇200名,年龄21~36岁,平均(24.3±2.6)岁,初产妇146名,经产妇54名。文化程度:小学25名,初中31名,高中94名,大学及以上50名。另选同期在职的待产室医护人员40名,男性3名,女性35名,年龄19~52岁,平均(33.6±3.2)岁,文化程度:中专12名,大专20名,本科及以上8名。共计240名医患人员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向240名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将所有可能引发医患纠纷的事项列出,由调查对象进行选择,列出选择率最高的前五项为医疗纠纷潜在因素。问卷由专人发放、回收、统计。同时根据医疗纠纷潜在因素,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记录措施落实前后医疗纠纷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潜在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待产室医疗纠纷潜在因素前五位分别为制度不严、沟通欠缺、服务态度不到位、孕妇及其家属因素、医疗技术因素。
2.2医疗纠纷发生率
防范措施落实前1季度共发生4名医疗纠纷,落实后1季度未发生医疗纠纷,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3.1医疗纠纷潜在原因
本研究结果显示,待产室医疗纠纷潜在因素前五位分别为制度不严、沟通欠缺、服务态度不到位、孕妇及其家属因素、医疗技术因素。待产室相关制度未得到建立和健全,可导致各流程与环节缺乏规范与标准,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缺乏相关监督与约束,易出现差错及漏洞,进而造成隐患发生。医护人员同产妇及其家属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一方面产妇及其家属疑问或要求得不到解决与满足,另一方面医护人员不了解产妇状况与诉求,可能出现矛盾与不一致,同时,缺乏交流沟通,医患之间不能有效建立感情基础与相互信任,因此易出现纠纷。在实践过程中,医护人员由于工作量大,对于服务态度出现松懈,在进行交流时未注意技巧,细微服务不到位,缺乏耐心等,均会引发产妇及其家属不满,引起纠纷。产妇及其家属对于分娩具有极高期望值,同时在待产过程中,产妇可能出现不安、焦虑、恐惧等多种不良情绪,加之部分产妇及家属对于医院制度及相关规定不了解,或者对于健康知识认识不足,易出现过激行为。受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医疗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临床上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在不良情况发生后,产妇及其家属多会出现激动情绪,从而引起纠纷。
3.2防范措施
3.2.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助产士不断的累及经验,对工作不断总结,从而确保每一项操作规范化。需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待产室的相关工作制度、操作流程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要求每一个医护人员都遵守规章制度及相关操作规范,确保待产室工作开展规范化,从而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需要定期、不定期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严格落实监督制度。使每一项检查与绩效工资连接,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及遵守规章制度的主观能动性。
3.2.2强化法律观念
随着患者法律知识的增加,为避免医疗纠纷发生,也需要加强助产人员的法律观念,促进助产人员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充实自身,在满足患者需求时,也能以法律保护自己。可定期开展法律在讲座,普及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不仅让助产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尊法守法,也能意识到法律的自我保护作用。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语言严谨度,规范化用语;护理工作中详细进行护理记录,主要包括产妇及家属的知情同意签字原始证据等,都需要严格保存。
3.2.3增强沟通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医疗技术,也需要掌握沟通技巧。产妇在待产过程中,因缺乏人文关怀是诱发待产室医疗纠纷的主要因素。因此,助产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我,认识到人性化是医学核心精神,从而保持真诚的态度与产妇交流,根据产妇不同学历、生活背景等,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在产妇能够理解的基础上开展交流,取得产妇信任,多引导产妇说出自己的疑虑。通过掌握沟通能力,和谐护患关系。
3.2.4提高助产士素质
助产士需要从传统的工作理念中转变,接受现代医学的观念,正确看待自身职业,热爱本职功能。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站在孕产妇的方面去考虑问题,予以安慰、体贴及关心,对于存在严重不良情绪孕产妇,需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取得孕产妇信任,有属于生产工作顺利进行,产妇提高配合度。助产士也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丰富自身经验,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时进行突发事件判断,果断进行应急处理,提高待产质量,从而控制医疗纠纷发生。
4结语
篇4
【关键词】医疗纠纷;医患沟通;防范
医疗服务包括技术和非技术,非技术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流程和服务环境。其中,服务流程和服务环境是医院的硬件建设,有资料报告:在不断增多的医患纠纷中,因为医疗事故导致的不到5%,70%是由于医患沟通不良等非技术所致[2]。。
1资料
回顾从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10年间本院由于急诊引发发生医疗纠纷30起,按原因分布:技术性因素7例占 23.3 %,其中①诊断延误 2例;②治疗不力2 例;③估计不足 3例(包括2例猝死);非技术性因素23例,占76.7 %,由服务流程和服务环境引起5例;服务态度、语言沟通等引起18例,其中①服务不到位4例;②医患沟通不畅12例、③无理纠缠的仅2例。医患沟通不畅占非技术性因素所引发医疗纠纷的78.3 %,医患沟通上的缺陷是造成急诊医疗纠纷最常见原因,故本文只对此作分析研究。
2与医患沟通有关的急诊医疗纠纷常见原因分析
2.1急诊患者有病情的急危重性、情况的突发性、后果的严重性的特征,家属求医要求紧迫,要求医方迅速准确判断,立即采取抢救治疗措施。我院急诊科目前采用的是半固定模式,急诊值班遇有抢救时人员大多数是一医一护,传呼相关专科人员参与救治需要一定时间,无法在抢救前或抢救同时认真详细告知病人及家属检查、治疗情况和可能的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并发症或目前医学所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患方不能理解而导致纠纷。
2.2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我院对于急诊患者有一个基本标准,如发热患者体温必须大于38 ℃才能到急诊就诊等,但现在急诊实际上成了一个24小时不关门的门诊,患者常常轻重缓急的站满了整个急诊诊室。另外,超过l/3的急诊病人病情危重,需要住院治疗,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应该住院治疗的患者滞留急诊科,影响了患者的专科治疗。有限的医护人员不可能较好地进行医患沟通或者无法及时评估沟通效果,往往较简单或者不到位,引起医疗纠纷可能性明显加大。
2.3我们调查发现, 70%的患者或家属在与医师谈话后并未真正明白所谈问题的含义,这导致了医疗纠纷中的“医师认为已告知,而患者不知道”的现象。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①过多使用专业术语或者解释不详细,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知识掌握有限,听不懂,很容易引起患方误解②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不足,预后估计不充分,医生交代病情不充分,甚至向患方报喜不报忧,一旦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家属无法接受;③在执行诊疗活动时,当患者及家属提出问题、出现疑虑时医务人员未进行耐心的讲解或者不能正确解释,医护之间相互推诿或者解释相矛盾,医患之间发生误解,致使患者不能理解或不愿意配合。④有的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只是默默地执行医嘱,很少与患者交流,整天板着脸,致使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距离增加,护患之间的关系陌生,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有些行为及语言就会敏感多疑,倍加小心及注意,甚至不能理解,从而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不理解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是出现医患对立的重要原因。
2.4急诊科医务人员也是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个别人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缺乏良好的医德医风。如果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急诊科奖金低、工作强度大等,易造成厌烦、情绪低落,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就会影响工作,甚至推诿患者,以生硬的话语、冷漠的态度对待患者,继之产生争吵,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缺乏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心理平衡能力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另一重要原因。
2.5在我院经常被投诉的医师并非是医疗技术水平最差的而是临床沟通技巧最差的现象说明有部分医生只注重医疗技术的积累,忽视医患沟通技巧和能力的提高,经常造成患者或者家属不满意;相反,有部分医生医疗技术水平一般,但是医患沟通技巧应用较好,经常患者或者家属的称赞,很少被投诉。所以医患沟通技巧掌握得不好或者医患沟通能力的低下是急诊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
2.6患方客观存在一批医疗纠纷易发人群难于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对象,例如:(1)酒后之人; (2)合并精神病的患者;(3)劳改、保外就医的患者或有打架斗殴前科者;(4)患多种疾病,与多科室有关的患者;(5)经济拮据,无亲人照看,语言交流困难者;(6)有吸毒行为的患者;(7)车祸或打架患者,在出现费用问题时,易出现矛盾转移引起纠纷。
3讨论
3.1掌握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是发展良好的医患关系的最重要的一步。
现代急诊服务除了做到更快、更有效,还要求能更舒适、更人性化,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所以,医患沟通应掌握以下技巧:①尊重才能沟通?,沟通的前提是尊重。言行不当和忽视细节会伤害患者自尊、造成其心理失衡,进而导致不满、引起医患纠纷。②明确沟通意向,即应向患者清楚表达所选治疗方法及理由,沟通对象必须是能理解表达并可协助作出医疗决策者。沟通的时间、地点及渠道很重要,适当使用幽默和关爱可缩小与患者的距离,减少隔阂并促进合作。③沟通不单靠语言?沟通并非简单对话,对话只是形式之一,应避免单纯、生硬的语言,须结合肢体语言、表情语言以增强沟通效果。④临床医师应全面为患者考虑,从疾病本身出发,在检查、治疗中做到不多不漏,如非需要应对患者予以详细解释。⑤医患沟通的目的是在医患双方相互了解后,按“降阶梯”思维原则选择医师认为可行、对患者有利、风险相对小且患者及家属在心理和经济上能接受的诊治方案。
3.2讲究沟通艺术,注重人性化关怀是拉近医患双方距离的有效方法。
对初次来院急诊的患者,医务人员在接诊时要用和蔼的语言,多向患者解释,使患者感到亲切,消除患病的恐惧感,并迅速分诊,让患者及时诊疗;对重症绝望的患者,医务人员要耐心疏导,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去感化患者,把患者当成朋友,尊重他们,安慰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并通过医学知识的宣教,做好心理诊疗,排除其心理负担,建立起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环境和身体应激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对意外死亡的患者家属,如由于车祸、猝死或其它疾病突然死亡,家属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心理承受不了,医务人员要用亲切的语言和温和的态度去关心帮助他们,使其控制住感情的冲动。语言是一个人思想感情、能力、素养等多种素质的综合体现。”中国有句俗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充分证实了语言在医患沟通及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有效的关怀能增强患者应对压力的能力[3],无效或不恰当的沟通解释是引发医院暴力发生的导火绳[4]。
3.3实现患者知情同意权是保证医患双方履行各自义务的基础条件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医生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各种操作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履行签字手续,一方面使患者理解临床医学的风险,另一方面医生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发生意外的应急补救措施。而这一点有时在医务人员中不能正确理解,以为只要患者、家属签字后就万事大吉,就可以推卸责任和逃避风险,其实不然,患方信息缺失加重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率[5]。告知不等于沟通,在医疗活动中,医患谈话很常见,但只是告知而并非沟通,即使履行了各种签字手续,如果缺少有效的医患沟通仍旧无法避免非技术性医疗纠纷。
3.4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提供医疗服务,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是进行急诊有效医患沟通的重要前提。
急诊医疗是患者最急需、家属最关心、舆论最敏感的问题,处理稍有不慎,就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甚至会危及生命。因而,急诊医务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严格把握急诊值班医生的资格要求,强调“首诊负责制”;耐心询问病史,认真查体,仔细观察病情;及时接诊、会诊,将患者交接给下一个医生时要紧密衔接,交代清楚;遇到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时,主动服务,不推诿患者;在未请示上级医生意见,也未与被转医院联系的情况下,不随便将患者转院;规范书写病历;强调无菌操作,落实三查七对等等。所谓真实瞬间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服务提供者抓住机遇向顾客提供服务,展示服务质量的时间。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病人主要是通过这些真实瞬间感受医疗质量的好坏,医院的窗口服务、医生诊察、床前交班、查房等都是医疗服务的真实瞬间,将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时所有的医患接触都当作真实瞬间来把握,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由于急诊患者病情的危重性、突发性、紧迫性,患者及家属往往心情焦急,希望立刻得到救治。医务人员应积极果断,分秒必争,迅速投入到急救工作中去。在询问病情、查体和安排相关检查时,尽可能迅速、准确地采取急救措施,紧张而有序地实施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患者急诊的迫切需要,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使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产生依赖、信任和尊重。此外,医院应开设急诊绿色通道,及时将急重症患者转入病区,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急诊患者的救治率。积极有效的诊治抢救是急诊患者及家属的根本需求,也是急诊医患沟通的关键所在。
3.6要正确对待寻衅闹事的患者及家属? 在对待此类患者时,医务人员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一旦患者或其家属出现过激语言时,要尽量采取沉默或委婉解释,避免发生口角甚而发生殴打事件。如果医疗纠纷的发生已经不可避免时,要尽量避免单独面对患方,请求其他人员的帮助、斡旋。
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病人需求的提高,“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费用已成为社会的焦点。在急诊工作中医务人员个人沟通及工作负荷不断加大,职业倦怠感增强,情绪容易受到影响,同时自身素质和服务效率的参差不齐,都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因此,在进一步加强业务技术培训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医务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和整体素质培养。不断提高其与人沟通交流能力、与人有效合作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对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确保医患双方利益,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程苏华.浅析急诊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0):618-619
[2]金福年.加强医患沟通的有效途径[J].中国医院,2007,11(8):63-65.
[3]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住院患者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45.
篇5
[关键词] 医疗责任保险;医院管理;医疗纠纷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b)-0154-02
近年来,随着医患矛盾升级,医疗纠纷事件的增多,严重干扰着医院的正常运行,医院、医务人员希望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帮助他们处理医疗纠纷,可以从中解脱出来以安心工作。因此,分散和转移医疗风险、及时处理医疗纠纷成为医院管理人员高度关注的热点,医疗责任保险应运而生。所谓的医疗责任保险是指投保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保险期内因医疗责任发生了经济赔偿或法律费用,保险公司则将依照事先的约定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1]。因此,医疗责任保险跟医疗机构、患者和保险公司三方面存在关系,对三方均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我院自2005年起在全院医务人员中实行医疗责任保险后,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医患冲突,减轻了医务工作者的压力,对医院工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方便。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对我院近6年发生的医疗纠纷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医疗责任保险在处理医疗纠纷中的应用。
1 医疗责任保险在我院的具体应用
分析我院2005~2011年每年大小不等的医疗纠纷事件后总结得出:医疗纠纷产生后,患者及家属很少通过常规的渠道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而是来院聚众闹事,严重者甚至在大厅摆设花圈,以自己生命为赌注要挟医院领导,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秩序,医院管理人员明显感觉到处理医疗纠纷的难度,而且患者及家属要求的赔偿金额也随之增加。因此,医疗责任保险在分散医疗赔偿责任、减轻医院诉讼的压力、保护患者赔偿的合理请求、提高医院的医疗管理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2]。针对目前医患矛盾紧张的局面,我院于2005 年为全部执业医师及护士(包括临床医生、护士、医技)投保了医疗责任保险。其具体做法如下:
1.1 积极参加医疗责任保险、根据医院具体情况确定医疗责任保险保费缴纳方案
我院积极参加医疗责任保险,于2005年和保险公司共同签订了《医疗责任保险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力、义务、赔偿范围、赔偿的时间限定等,且保险类别包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外聘专家等多项选择。笔者医院根据保险赔偿制度,并参照其他医院的做法[3],确定了年保险费缴纳方案:首先,医务人员不分岗位进行统筹,上调个人系数,调高单人次最高赔偿限额。由于保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欠缺,很多医疗机构还存在每年得到的赔款要高于缴纳的保险费,否则就亏本的想法。部分小型、低风险的医疗机构和科室不愿投保,投保医疗机构多为高风险医疗机构、科室和医务人员,且存在故意漏报床位数、不如实报告医护人员和低风险科室等情况[4]。其次,我院为二级医院,存在外请专家的可能,笔者选择了“外聘专家”保险项。医学是一个高风险的实践科学,任何专家也不能保证“百分百”,也为了一旦发生“万一”给患者一个客观公正的解决。再次,医务人员意外伤害及公共场所等保险项目我院未选择,主要原因为频率少,发生的原因复杂。
1.2 建立了医疗责任保险培训、首接负责制,以避免推诿,缓解矛盾
为了解决医疗纠纷处理中的低效性,保证医疗责任保险的有效利用,我院建立了医疗责任保险培训、行政首接负责制。门诊部、医务部所有工作人员均接受医疗纠纷处理技巧及医疗责任保险等相关工作内容的培训。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临床科室即上报门诊部、医务部,由门诊部、医务部首次接待人员进行处理,负责整个案例的全部过程:接待、沟通解释、填写出险通知单、协助患方了解医疗责任保险、并准备各项资料、和医调委调解员联系等工作。既能保障患者有人可找,事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又能让临床不因为医疗纠纷而分心,一心一意做好医疗技术工作。避免出现患者不知道找哪个部门、找谁解决问。
1.3 灵活处理医疗纠纷,有效利用医疗责任保险
我院未采用医疗责任保险之前,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大多为协商解决,不但加重患者的期望值,而且也不利于医院在本地区的声誉建设。采用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之后,我院建立了评估制度,对简单明了的医疗纠纷,我院成立的安全管理委员会中的相关专家及律师进行评估,对该例纠纷可能发生的补偿额度进行客观讨论评估,如果在免赔额范围内或超过范围在5%以内,为减少流程,及时解决纠纷,通过双方协商签立协议即可。如果补偿额度可能远远超出免赔额,或患方期望值远远大于委员会讨论结果,则进入程序化的解决途径,建议并协助其报医疗责任保险。
1.4 通过制度建设,建立奖惩机制,避免医疗责任保险不利面的发生
医疗责任保险的实施由于第三方的介入,确实有利于医疗纠纷的解决,增加了客观性、可信度。但潜在的不良后果是可能会减弱医院管理人员及医务人员的责任感, 有可能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对医务人员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很有必要[5-6]。为此,我院不断强化管理,强调责任。制度规定医务人员一旦发生了医疗纠纷,如果是态度问题实行“零容忍”,技术问题根据责任的大小分别予以处罚。对工作突出、投诉少、患者满意度高的医务人员年终进行优秀员工评选,给予精神及物质上的奖励。
2 成效
2.1 医疗责任保险有效保障了医方的利益
医疗责任保险的参保对象是我院的全体工作人员,因此,大的参保范围在分散和转移医疗风险、及时处理医疗纠纷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医疗工作中医疗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保险机制有利于医院和医务工作人员的风险责任,降低最大损失[7-8]。所以,医疗责任保险保费的确定更大程度的保障了医院的利益,这个利益不仅体现在金额上,还体现在声誉上。近6年数据显示,我院每年的赔偿额虽低于保费,但未结束案件由于国家法律更改,患方诉求变更,患方家庭复杂多变等因素,提高每例赔偿额为我院减少了风险数例,当患者期望值过高,通过医院调节委员会调节其接受客观处理方案100多起。
2.2 医疗责任保险提高了医患双方医疗风险的防范意识,简化了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
医疗责任保险的使用首先使患者、医院及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从而使其从心底真正意识到诊疗过程中发生医疗损害时应担当的责任,促使医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法制意识、规范服务行为,进而提高服务的质量。其次是我院管理者则从原来复杂的过多的纠纷中解脱出来,由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完成,我院采用的是行政首接负责制,可作为医院第三方对医患双方进行调解,避免了当事人的直接接触,有效地减少了调解过程当中的偏激行为,使患方相对理智对待,行为上不过于粗暴。也让患方不重复叙述事件经过,找部门、找人确定,不模糊。而患者来医院的次数也大大减少。结果是既保护了患者的利益,又维护了医院的医疗秩序和医生的合法权益。
2.3 医疗责任保险的广泛应用还使赔偿合理化,减少了医院的盲目赔偿及不赔偿
参保之前,我院一旦发生了医疗纠纷,为了避免医患矛盾的升级,常常在无过失的情况下也对患方进行赔偿。参保之后,依据公开、公正、合理、合法的原则,由医院质量安全委员会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医疗纠纷进行定性分析,减少了医院无过失赔偿的额度,同时也让医院客观看待责任,不推卸;另一方面赔偿金不再由医院独立承担,而是以保险公司为主、医院为辅的分担方式,且赔偿金额合理,实际赔偿金额大幅下降。
3 体会
医疗责任保险体现着宪法赋予每位公民的权利和责任,要求医疗纠纷的处理符合法律的原则和规定,在实践上要体现出有效的要求[9]。我院引用医疗责任保险应用于解决医疗纠纷的实践表明,医疗责任保险符合医患双方的利益,医疗责任保险的风险承担能力及分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医患冲突进一步加重,因此,通过建立医、患、保三者之间的关系,既缓冲了医患冲突,又增加了补偿金的支付渠道,调整了医患之间的赔偿关系,缓解了以前医院因息事宁人而赔偿及不愿赔偿而加重医患矛盾的状况[10],使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得以维持,提供了医疗质量及水平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医疗责任保险的存在也为患者提供的信心支持,使之加强对医生的信任,以更大的信心进行治疗。
其次是我院设立的调解中心可使医院管理人员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医院的管理工作和医疗质量的管理中去,使医务人员提供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外聘专家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可在医院管理方面、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医患沟通技巧方面及医疗纠纷如何进行防范方面进行专题讲座,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使之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所以,医院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可卸下心中的包袱,将有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从而在医学方面进行科学的创新。因此,在促进医院医疗行为的正常进行和医疗业务的健康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医疗保险费用和赔偿标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医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调整,并及时进行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宇.关于医疗责任保险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2005,21(5):296.
[2] 李成修,丁伟芳,尹爱田,等.医疗责任保险的潜在缺陷与发展建议[J].中华医院管理,2005,21(9):584-586.
[3] 王子究,董继俊,李静波.医疗责任保险在医疗事故争议处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2003,19(9):565-567.
[4] 孙祁祥,孙立明.保险经济学研究评述[J].经济研究,2002,(5):48-57.
[5] 傅正华,,阮小明.医疗责任保险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6):12-13.
[6] 史丽波,杨爱荣,王志刚.探寻医疗责任保险缓解医患冲突的有效途径[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3): 48-49.
[7] 陈绍辉.影响医疗责任保险解决医患纠纷的因素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6,(6):30-31.
[8] 陈方,郑雪倩,张咸丰.医疗责任保险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院,2007,11(9):7-9.
[9] 童奔,黄敏.医患纠纷与医疗责任保险[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3,1(3):86-88.
篇6
【关键词】医患沟通 医疗纠纷防范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300-02
1 医患沟通是取得病人理解的基本要求
常言道:“多一份交流多一份理解”。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工作过程中以及与病人的接触中通过与病人的交谈、沟通能够使病人对医院的医疗制度、医疗程序、医疗条件、技术水平、服务价格等各方面的情况有一个了解,从而消除对医疗程序、医院环境、医疗收费等方面的陌生感,很快适应医院的环境、制度,使自己轻松、自如地治病、疗养;放心、积极地配合治疗。
2 医患沟通是获得患者对医院信任的必要手段
医患沟通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互接触、相互了解的过程,也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过程。没有接触,就没有了解,没有了解就无法产生信任。在医疗活动中如果医务人员不注重与病人的沟通,就无法拉近与病人的距离。同时,沟通的过程也是一个了解病人需求、为病人解决困难的过程,沟通不仅仅包含与病人的谈话、交流,它还应该包括为病人办好事、办实事。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运用了良好的沟通技巧、对病人给予高度的同情、关怀、体贴,主动过问病人的病痛、感受,耐心倾听他们的疑问、诉说、全心全意地去满足病人的正常需求、想方设法地去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做到了这些,病人对医院、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就会大大提高。
3医患沟通是消除医患疑虑和矛盾的良方
在日常医疗活动中,患者难免会因医疗收费、签署各种知情同意书甚至医务人员的举止言行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产生一些疑虑或误会,而这些疑虑或误会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消除,日积月累必将会成为医疗纠纷的“导火索”。我院在以往工作中就遇到过一部分因医务人员没能对医疗收费作耐心解释而导致病人因收费问题与医院发生医疗纠纷;还有的医务人员在向病人作病情解释、介绍的过程中因没有做到“充分的沟通”、工作走过场,草草说几句就让病人签字,使病人在心理上产生疑虑或误会,引发了医疗纠纷。其实,医务人员如果对于病人提出的收费疑问作出耐心、细致的解释,解释出收费的依据、包含了哪些服务项目等等,就可以避免因收费引起的纠纷;同样,我们在签署各种同意书时如仔细解释为何要签署、向他们解释清“签署同意书是医疗卫生法规的要求、是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需要”等等,这样就可以消除患者的疑虑或误会。
4医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石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减少医疗纠纷、维护医疗安全的必备前提。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就会“一触即发”。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就是充分做好医患沟通,医务人员既可以很好地充当医患之间的“和平天使”,也可以很好地充当病人与医院之间的“和平天使”。如果我们的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工作中注重了医患沟通、并且很好地实施了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不会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了。
篇7
一.全面实施“三个一”工程,正确对待和处理医疗纠纷。
“三个一”工程即“一次纠纷,一次总结,一次教育”。我院向社会公布了投诉电话,设立了多种投诉处理渠道:门诊大厅设立了病人服务中心,接受患者诉求;财务科随时接受患者对价格方面的投诉和咨询;院办综合受理患者各种诉求;医疗纠纷处理实行“首受负责制”,每一次纠纷,都要求接待人详细记录患者诉求,在解决纠纷时,本着“换位思考,以人为本”的原则,客观调查,及时处理,及时向患者反馈处理结果;在处理结束后,要求受理人与相关科室、职能部门、责任人等共同进行一次总结,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抢救、死因、医疗文书和医患沟通诸多方面进行分析评估,认真分析纠纷发生的原因,对存在问题,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探寻避免发生类似纠纷的防范措施。之后,及时召开全院大会,通报医疗纠纷处理决定,对全体职工进行一次教育。
二.多措并举,防患于未然。
所有的医疗纠纷,究其原因,无外乎服务态度、医疗质量、经济纠纷等问题,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充分的医患沟通而引发的。我院把每一次医疗纠纷,看作是一次成长的教训,在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改善医疗纠纷处理流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规范医疗纠纷处理工作。
医院应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由院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职能科室工作。各科室成立相应的医疗纠纷预防处置小组,组织深入学习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的要点、精髓,使医务人员准确掌握医疗纠纷处置流程和防范能力。
出现纠纷,由相应职能科室实事求是地对事件概况、现场情况、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辅助诊断、抢救等技术水平情况、规章制度履情况、相关科室责任人履行责任的情况做详细客观公正调查。及时认真分析、讨论、鉴定,对每一例纠纷力求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得当。鉴定为医疗事故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未申请鉴定的医疗纠纷作行政调解处理。经医疗纠纷事故调查组调查核实后,对确实因“管理、责任、技术、服务”不到位而导致的医疗纠纷,根据相关规定,对负有直接责任及间接责任的医务人员,根据情节给予处罚。对违纪违规人员严格按照医院奖惩条例、医院规章制度和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决定实行问责制。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聘请专门的法律顾问,以保证处理纠纷的合法性。
处理医疗纠纷,应坚持“换位思考”的工作方法,以对方的思维角度和价值取向为出发点。患者到医院管理部门投诉大都是“怒气冲天”,态度强硬,语言偏激。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就会对患者恶劣的态度有所宽容,也会更多地为他们考虑,取得他们的理解,利于医患纠纷的解决。进行换位思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真正的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体会对方的想法和感受,避免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二是作为医院管理工作者,只能要求自己多换位思考,为患者着想,而不能强调患者为自己着想。三是换位思考应当形成一种氛围,把换位思考纳入医院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每位医院工作者的灵魂深处,落实到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形成管理上的良性循环,促进医院的建设发展,也就能从根本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诊疗和收费服务。
我院以近几年卫生系统开展的“医院管理年”、“平安医院建设”、“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为契机,健全并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制定了《医院管理手册》,内容包括各项规章制度、各种人员职责、操作规范、文书书写规范、各种应急预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等,发至每一个科室,要求各科室负责人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医务科、护理部不定时抽查医务人员掌握《管理手册》情况。
聘请专职的物价员,对医院收费行为进行适时监督,严格执行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用材料销售价格,杜绝化验检查项目随意组合套餐,搭车收费,以及检查项目、诊疗项目任意分解,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等现象。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优惠,让利于患者,真正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做一些实事。比如开展单病种限价、检查项目优惠、体检优惠等。
只有制度,没有落实,制度就形同虚设。因此,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狠抓落实,经常进行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我们防止医疗纠纷的有力措施。我院财务科有一次在审帐时,发现有多收费现象,经调查,确因电脑故障和工作人员疏忽所致。当时病人已出院回家,并未发现被多收费。我们的工作人员连夜循着病历上的地址,赶到病人家中,奉还多收的费用,并真诚致歉。此举得到病人及家属高度赞扬,一场医疗纠纷就此避免。
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病历质量在医疗质量的管理中占有重要作用,病历是重要的医疗文书资料,是认证有无医疗过失的重要依据。医疗文书被赋予了法律责任,如实、详细、客观、准确、完整地记录病程,显得至关重要。为加强病历质量的管理,我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对于新入院职工,在上岗前要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医务科有专人进行审核新员工书写的病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开会进行集中反馈,提高病历的书写质量。
(2)在临床科室推行病历归档前质控,由各科室自行推荐责任感强、业务水平过硬的职工作为科室质控员,负责本科室所有住院病历归档前的质量监控,收集科室有关病历书写方面的缺陷,并督导责任人及时纠正,年终对优秀质控员进行奖励。
(3)加强了病历质量检查的力度,医务科从临床科室业务骨干中,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出热爱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优秀员工担任质检干事,专职负责病历质量监控,对病历终末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每周三进行病历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科室反馈,并对质检结果在全院通报。
临床医务人员,应在掌握“三基三严”和扎实基本功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把握学科发展动态,提高技术水平。在为病人诊治过程中,做到运用最经济、有效、安全、合理、实用的治疗手段为患者解决病痛,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从而适应新时期医务工作的需要,并预防纠纷的发生。
4.加强法制教育,切实依法执业。
一是加强对全体医护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医疗安全教育,经考核不合格者,随新入院职工重新参加岗前培训,增强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保证医疗服务安全、有效。
二是对新入院职工,开展《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医疗法律知识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三是狠抓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无执业资格的试用期人员及未在本单位注册的医护人员均不单独安排执业。
四是狠抓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医院制定了《新技术、新业务准入制度》,新技术、新业务在我院的实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经全科集体讨论,并征得患者的同意后,由科主任提出书面申请,写出可行性报告,填写新技术、新业务审批表报医务科,医务科组织院学术委员会进一步对该项目的先进性、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进行评估,经充分论证同意实施后方可开展。
经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安全培训,医务人员能依法进行各项诊疗规程,充分保护患者权益,同时,对医务人员自身也是一种保护。
5.加强沟通,优化服务。
据调查,80%的医患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只有不到20%的案例与医疗技术有关。因此强化医务人员的沟通意识,培养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做到事前防范,利用医患沟通技巧将医患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是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
医院文化是医院各项工作的主导,没有好的文化,就没有优秀的团队,就没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我院近年来推行奉献文化、执行文化、和谐文化、创新文化等四种医院文化。同时开展两项主题活动:党员责任区活动、党员示范岗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切实加强医患沟通,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古代医学之父曾经说,医生的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语言是排在第一位的,一个诚恳而温柔的眼神会向病人传递同情、温馨和关爱,一句简单的问候,可能改变病人对医生乃至医院的整体看法。因此我院定下了医务人员服务标准:对病人要保持热情的态度、艺术化的语言、倾心的交流、细微的关爱。同时要求做到“三声”服务:“来有问声,走有送声,问有答声”。
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得到进一步改善,富有耐心、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态度和蔼,真诚沟通,文明礼貌、服务到位,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在病人开口向医务人员提出要求之前,医务人员已经先想到并替病人解决问题,病人心中会对医务人员增加十倍的信任和感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在家中胜似家中,在这种医患关系和就医环境中,医疗纠纷就失去了滋生条件。
6、全社会参与,共促医患和谐。
目前,“医闹”已经悄然成了一个新兴“职业”,也有人称之为“医疗暴力”。一些患者和患者家属在“医闹”的煽惑下,不相信医疗鉴定结果,不走法律途径,依靠职业“医闹”解决医疗纠纷,不但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也侵犯了其他病人的就医权,这样的闹局在不断上演,每个医院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
篇8
医患纠纷原因
医源性纠纷:①医护人员业务不熟练、技术能力差或工作责任心不强,作风不严谨,出现医疗护理差错或造成医疗事故。防范:积极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医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定期进行业务理论知识考核、实际操作能力检测,提高工作规范化程度,切实掌握临床基本功。同时要加强安全教育,增强责任心,对医务人员进行坚持不懈的、持之以恒的经常性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要有计划地、分阶段地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掌握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各个层次的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督促其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保障工作质量安全,将医疗工作隐患降到最低。②服务态度差,漠不关心,不尊重患者,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解答或回答模糊,以致引起患者不满意或误会而引发纠纷。防范: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职业修养,以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强化服务的理念,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实行“以人为本”进行换位思考,切实改善服务态度,真正理解、尊重、关心患者,给患者以亲切感、信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语言修养,提高语言艺术,学会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准确运用肢体语言和倾听技巧,在细微之处,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履行治疗告知的义务、提倡诚信服务、增加医患沟通,以优质的服务满足患者的各种需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场合和分寸,解释要科学。讲究言谈艺术,做到既关心体贴病人,又坚持服务理念,改变服务观念,坚持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疗原则,使用保护性语言,防止因草率、随意、滥介绍而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和麻烦。③对医院收费合理性的怀疑。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患者逐渐从被动消费走向主动消费,因而医疗费用的问题成为越来越多患者关注和查询的焦点。防范:增加医疗收费透明度,实行各项检查、治疗、药物收费公开制度,设立价格收费明细表。实施推广医院每日清单制,让每一分钱的花费都清清楚楚,使患者明明白白消费。设立专职物价员,负责检查全院的收费情况。及早发现问题,及时修改,使患者放心消费。④医院后勤保障不完善。如病室的环境,厕所的卫生,被褥的洁净度,饮食的单调性等也会引起患者的情绪波动。如处理不妥善,极有可能引发大的医患纠纷。防范:强化及时上门服务观念,提高服务工作效率,定期检修医疗公共服务设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如科室内无法解决,应尽快与后勤及其他相关部门联系解决,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能够主动征求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倾听患者的反馈信息,在生活上认真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其他原因:①患者过度维权。随着社会进步和时展,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在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缺乏医学知识或对医疗制度不理解、不满意,一旦发生患者认为损害其个人利益时,则会表现在医院打闹、威胁,甚至严重干扰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医院正常工作,损害医院形象。②个别患者或家属存在不良动机、企图将责任转嫁给医疗机构以获得高额赔偿金或减免医药费。防范:在以往的医疗护理活动中,医护人员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了潜在的法律问题,我国现阶段各种医疗护理法规还很不完善,因此更应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增强法制意识,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充分认识到医患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从而自觉规范医疗护理行为,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杜绝医疗事故。规范病历书写,强化病历管理,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时,要懂得运用法律知识,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注意证据的搜集与保管,重视收集能够证明自己医疗行为合法性、正当性、必要性、安全性的医疗文献资料。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应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篇9
【关键词】 妇产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543-01
妇产科中的很多疾病对妇女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分娩的妇女,需要得到很好的医疗治疗,才能在医院中更加平安的生下宝宝,在大城市的医院中,一个医院的妇产科每天都有很多即将分娩的妇女住院,妇产科的医疗纠纷与其他类型的医疗纠纷相比,在一定程度上都比较严重。
一 妇产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1、孕妇的原因
孕妇在怀孕期间的情绪还有心情都十分的不稳定,在这期间有很多想吃的东西,也有很多不想吃的东西,而医院的医生在产检的时候可能会提醒孕妇注意怀孕期间的饮食情况,但是由于孕妇在怀孕期间奇怪的口味可能不一定会遵守医生的嘱咐,很多时候都没有忌口,所以可能导致生产的时候出现一些胎位不正等问题,提高医生接生的难度。此外,孕妇生产的方式一般是有顺产还有剖腹产,而顺产其实对孕妇还有孩子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顺产对孕妇的身体要求非常的高,孕妇如果身体本身就比较弱,加上怀孕期间没有注意锻炼身体的话顺产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顺产的风险相对于剖腹产也比较大,一旦孕妇在生产期间出现了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妇产科医疗纠纷了。另外,一些孕妇因为心理压力大等因素不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的情况也是时常出现的,孕妇在怀孕期间性格突变,面对分娩的疼痛可能会存在一些焦虑、害怕、急躁等一些心理问题,情绪上不能稳定下来,身心压力都十分的大,对医生发脾气等现象也会经常出现,这种现象也会引起医疗纠纷。
2、孕妇家属的原因
其实在所有的医疗纠纷中,就数病人家属与医院之间的纠纷最为严重,很多的医疗纠纷都是由于病人家属不满意医院的治疗而对医院投诉进而出现医疗纠纷。在妇产科中的孕妇家属与医院的医疗纠纷其实更为严重,因为生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事,特别是家里有老人的家庭,对孕妇还有孩子都非常的重视,只要孕妇出现一点不舒服的现象就送医院,但是很多情况下,孕妇出现的不舒服的现象都是很正常的,所以送到医院治疗也没有很大的帮助,这样就会引起孕妇家属的不满,继而出现了医疗纠纷。孕妇家属在孕妇怀孕期间压力其实也挺大的,特别是对于一些上班族,孕妇可以请产假,但是孕妇的家属是不能请陪产假的,所以孕妇家属又要上班又要照顾经常乱发脾气的孕妇,心理上有一定的压力,所以孕妇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立即送去医院,由医院治疗,但是很多时候医院是不能根治孕妇的生理反应的,这就引起孕妇家属的不满,再加上工作上的压力,脾气就会更加的急躁,更容易与医院产生纠纷。
3、医院的原因
医院的医疗技术是治疗的关键,而医院的服务质量在病人住院期间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妇产科的孕妇医院应该格外的注意,因为孕妇的病情是很不稳定的,孕妇分娩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不仅是医生应该将孕妇的病情和心理问题放在第一位,照顾孕妇的护士本身就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面对焦虑的孕妇家属应该有充足的耐心,不应该因为孕妇家属一时的不礼貌而刻意与孕妇家属起争执,要顾及到孕妇还有孕妇家属的心情,多一点宽容的心态,为保证每个孕妇能够安全生产在其住院期间尽心尽力的照顾,尽量减少因为医院照顾不周而产生的的医疗纠纷。
二 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对策
妇产科中很多疾病都是由于产妇情绪不稳定还有一些心理因素而产生的,所以医院应该注意孕妇的心理问题,在孕妇产检的时候利用一些可行的方法放松孕妇的心情,使得她们在怀孕期间可以保持良好愉快的心情,这样对孕妇还有胎儿都有很大的帮助。孕妇为了胎儿的健康发育,应该积极的配合医生的工作,做到医生的叮咛,多做一些运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还有体力,这样在分娩的时候可以减少一定的疼痛也更利于顺产。
孕妇家属在医疗纠纷上占有重要的角色,而很多时候虽然孕妇家属也有一定的难处和压力,但是这些都不是医疗纠纷上的理由,为了孕妇和孩子的健康,孕妇的家属特别是孕妇的老公可以在孕妇心情不好的时候对她进行开导,积极的陪孕妇去上胎教课,这样能更好的和孕妇还有胎儿进行互动,并且孕妇在怀孕期间其实会格外没有安全感的,会特别希望有人可以陪在自己身边,这时候孕妇的老公就可以及时的开导孕妇,使孕妇保持良好的心情,随之孕妇身上的一些怀孕期间的毛病也会减少,去医院的次数也会较少,所以相应的医疗纠纷也就会随之减少。
在改善妇产科医疗纠纷上,医院本身起到很大的作用,虽然一般情况下孕妇和孕妇的家属是造成医疗纠纷的主要因素,但是医院有责任及时的制定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首先就是医院医生的专业技术了,孕妇在怀孕期间的辛苦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医生还是应该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尽量的帮助孕妇。医院一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妇产科的医生还有护士都要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将病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妇产科,医院举办一些放松孕妇心情的活动,让那些在医院待产的孕妇在待产期间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孕妇的心情好了,会更加配合医生的治疗,可以减少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难度。
此外,妇产科的护士应该增强服务意识,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服务质量,虽然在医院对孕妇进行治疗的是医生,但是和孕妇接触最多的是护士,所以护士的服务质量对孕妇的心情还有情绪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对孕妇的日常照顾中,护士要学会和孕妇沟通,可以多和孕妇聊聊胎儿的事,对于在医院待产的孕妇来说,心里最大的希望就是可以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护士可以根据这点和孕妇聊天,在工作中面带微笑,了解一些孕妇的心理问题,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帮助一些孕妇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有助于医生的治疗,更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
三 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日常生活水平越来越重视,同时对医疗事业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事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妇产科是很多小生命出生的地方,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孕妇平安顺利的生下小宝宝,医院的医护人员应该要树立医疗安全意识,依法行医。
参考文献
[1] 张柏东;解析妇产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提高防范意识[J];中国伤残医学;2012年11期
[2] 杨建华;张锦奇;妇产科医疗纠纷成因及防范[J];医院管理杂志;2011年12期
篇10
关键词:医疗纠纷;儿科;探究
1.儿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儿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较高,紧张的医患关系常常严重地干扰着医院、科室的正常工作秩序,有时甚至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1]儿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原因存在着不确定性,为此,笔者根据较为常见、常发生的,归结为以下四种:
1.1 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溺爱心里而引发的纠纷
儿科医疗常见的现象就是家长对需要诊断治疗的孩子过度呵护,大多家长对医生、护士的治疗和服务抱着不信任的态度,个别家长素质低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再一个因为溺爱心里过重和家长参与、甚至非理性地干扰诊治,影响了正常的医护工作,必然会引起纠纷。
1.2孩子不够坚强和家长对医疗期望值过高而引发的纠纷
在诊治的过程中,面对注射等医疗器具和诊治时产生的痛楚,孩子必然会呼喊啼哭,着手孩子的第一反应和人之常情,这一常态化的反应导致医护人员和家长都慌乱或心情焦躁,特别是在诊治工作结束时,孩子依然啼哭或喊痛,家长则超期望值地希望医生和护士不但要管病,而且也要管疼痛,这等无理要求必然会导致出现矛盾,直至激化矛盾。
1.3医生护士与家长沟通不到位而引发的纠纷
这是从业人员要高度引起重视的一点,个别的医生和护士在面对少年儿童进行问询和医疗诊治时,采取的是和对待成人患者一样的态度,要么板着脸、要么态度生硬,对孩子注射或治疗时也是例行公事,不做提醒,不顾忌孩子的感受,这些都必然会引起孩子的恐的不满。本来家长给孩子看病,面对陌生的医生和护士就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再加上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压力大、不注重沟通,那么稍有不慎不妥就会发生争吵。
1.4医院的设施落后和医闹分子介入等不正之风而引发的纠纷 除了专职的儿童医院,其它医院总是把重点投资用在本院自认为重点科室上,而儿科一般都被当做是“附属科室”,可有可无,所以在设施加强和硬件改善上也不被列为重点,从而导致医疗条件较差、设备落后,与其它科室比,更不能在硬件上给患者以最佳的服务。导致儿科医生待遇低,儿科医生缺乏,全国儿科医生缺口20万。还有个别患者家属认为进医院就象进保险公司,医院包治,一旦病情加重,或者死亡,就打砸医院,殴打医务人员,要赔偿,政府施压,赔钱了事,在社会上形成死人就可以找医院闹,政府为了维稳叫医院赔钱,病人家属及医闹摸清了政府办事程序,医院赔钱就成惯例了,儿科最明显。医院认为儿科不找钱,风险大。基层医院设备落后,该检查的未检查,导致漏诊。这是基层医院医疗纠纷的焦点,总之,诸多的不正之风都会引发医患之间的不睦、不和谐。
2.解决儿科医疗纠纷的对策
“医院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窗口,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医院、和谐社会的关键” [2],笔者依据儿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谋划出以下几点避免纠纷、解决纠纷的办法:
2.1提高服务质量,征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这里所说的服务质量不仅仅是医护人员本职的服务,还包括与孩子家长的沟通,这就是与成人医疗科室的区别,也是儿科医生和护士应该多承担的一份责任。“医患沟通是一门艺术,是架起患者通向健康之路的桥梁” [3],有效的沟通可以在家长那里求得印象分,赢得家长的信任,从而由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转化为“准朋友”关系,才能充分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因孩子哭泣或喊疼,家长因不熟悉而不信任,产生焦躁而引发医疗纠纷,进而确保医疗顺利进行。
2.2 强化硬件设施,营造宽敞温馨的医疗环境
宾馆和医疗机构有一点是共性的,就是要让客人和患者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尤其是医院,有时硬件设施的水准间接地映衬着该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再者,破旧、杂乱的医疗环境会让患者及患者家属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心情;反之,鲜活、整洁、明亮的医疗环境会给患者和患者家属本已经较为沉重的心境,平添很多愉悦之情,特别是儿科医院或诊所更需要从孩子的思维和视角出发,尽可能科学地使用明快鲜活的色调,尽可能科学地在医疗场所的恰当处为孩子们放置或图画一些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大家不妨想一想,当带着病痛的孩子因这些硬件实施而产生愉悦、发出欢笑、甚至雀跃的时候,那么伴随而来的家长将是什么心情?那么医疗纠纷又何在呢?
2.3提升医护水平,让孩子和家长都满意
有了好的医疗服务和好的医疗环境,更需要儿科医疗机构在医生的医疗水平、护士的护理服务水平上全面的提升,同时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政府加大打击医闹分子,让医生安心看病。只有一流的医疗和护理水平,才能成就一流的医疗机构,才能确保孩子得到一流的诊治,才能让孩子和家长真正满意,才能确保不发生医疗纠纷。总之,不但要有一流的医疗和护理水平,还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进而要提高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紧紧围绕服务环境好、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好,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施治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就一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2.4正医风尚医德,打造待患如亲的最高境界
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是最纯净的,不应该让孩子们看到、听到、知道父母无知及无理闹事。提高医生的待遇显得为重要。相关部门和全社会都要深挖顽疾,查找症结,为有效防止社会的不正之风,政府加大打击医闹。要做到纠查教育并重,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监督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医风医德建设,努力开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让医疗机构做出公开的服务承诺,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聘请行风监督员,从而广泛地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同时,还要深入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活动,树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构建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三结合的监督机制,不断增强医疗服务和医疗收费的透明度,肃纪,以儆效尤。
3.总结
总之,要想真正解决好儿科医疗纠纷的问题,非朝夕可就,甚至应该说是任重道远,要想解决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需要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把这项工作作为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就一定能逐步减少纠纷及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形成崇医风、尚医德、医患互相支持理解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赵志芬.提高儿科医师素质改善儿科医患关系[J].新医学.2009(5).
- 上一篇:医疗纠纷化解措施
- 下一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医疗安全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