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心理疏导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的心理疏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的心理疏导

篇1

关键词: 青少年 篮球运动员 心理训练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员在比赛时的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它直接影响运动员场上的发挥,从而决定比赛的结果。心理素质在青少年篮球比赛中尤为重要。比赛不仅是双方运动员体能和技战术的竞争,而且是心理、意志和智慧的较量。在篮球运动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动作舒展、投篮精准,但一到比赛就动作变形,不能正常发挥,这就是心理因素所致。因此,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不容忽视。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或疏导

一、情绪的管理与稳定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临赛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情绪管理方面,它是影响动作效果和比赛结果的重要因素。比赛中一旦出现比分落后或者胶着时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就会表现出急躁、极度紧张、失误频频等现象,这些现象大多是自身情绪管理太差的结果,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与比赛中就要求教练员在赛前、赛中、赛后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与帮助,帮助他们消除紧张的情绪。

1.赛前疏导

一般情况下,教练员在赛前可安排充分的热身活动减轻运动员由于紧张带来的不安,还可通过幽默的语言与鼓励,让运动员轻装上阵,放下对比赛胜负的关注,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战术水平。青少年球员要给予自身积极的信号,努力回忆训练场景以平复紧张情绪,也可通过音乐舒缓紧张气氛等。

2.赛中调节

在比赛过程中的心理调节是很有必要的,比赛时往往由于对方改变战术或临场突发事件的发生可引起队员心理上的不适,比赛中当双方的比分交替上升,赛场形势分外紧张,运动员因此造成某种心理障碍时,就要求教练员及时请求暂停,对运动员进行心理鼓舞,淡化比赛本身,做到“要求运动员带着目的性上场,如注重防守,抢好篮板球即可等”,并随时了解运动员的内心变化,准备好各种心理调节手段以备不时之需。要利用比赛间隙进行心理疏导,必须适时地采用心理调节,如精神放松和注意力转移等,消除运动员的心理紧张,这是比赛并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在比赛过程中教练员的语言要简短达意、幽默、风趣且有鼓舞性,要活跃气氛,转移队员的紧张情绪。赛中,球员要注重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如遇到对方赛场挑衅时,不要一味纠缠于其中,要学会迅速平复自身情绪,尽快投入比赛中。

3.赛后及时总结

赛后,可通过对比赛的解析调节运动员的情绪,缓解比赛时带来的紧张情绪,还可通过肯定的语言评价运动员的表现,赛后的总结评价也是为下一场或下次比赛做赛前准备。只有反复如此才能不断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水平。教练员、球员要做好赛后总结工作,及时查漏补缺,以备不时之需,更好地为后面的比赛做铺垫。

二、缺乏比赛经验的积累

青少年因参赛机会少,特别是缺乏重大比赛的经验,一到比赛,运动员就容易产生紧张情绪。要克服比赛中的紧张,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参加比赛,没有条件时也要按照比赛的要求进行训练,制造场上容易出现的情况进行训练。在比赛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老队员比新队员对自身情绪的管理要容易,参加过大型比赛的运动员在一些中、小型比赛中能应付自如。因此,多组织运动员参加比赛,利用比赛的对抗刺激运动员,是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水平的关键所在。

三、意志品质的培养与教育

比赛时,我们常常看到运动员因为大比分落后而对比赛失去信心,从而消极应付比赛,这种心理尤其反映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比赛中,我们应该加以重视。要求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不论在比分落后还是领先时都应该认真对待比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训练中应要求运动员每球必争,比赛没有结束就不能放松。认真对待每堂训练课,可在训练时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队员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贯穿意志品质的培养。NBA超级巨星科比·布莱恩特每天都要完成1000次的投篮任务,试想如果不认真完成的话,还会有今天的成就的吗?这就要求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认真对待训练,只有勤奋训练才是场上出色发挥的保障。同时,只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才能造就出色的篮球运动员。

总之,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应该在注重基本功培养的同时投入一定的精力加强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运动心理学.

[2]王钱泉.如何解决篮球教学中的不可控制性[J].体育新课程,2005.

篇2

(新乡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4)

摘 要:青少年是一个人成长的最为迅速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不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智上都开始飞速地发展.因为这个阶段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再加上当今家长和教师往往只注重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其心理的疏导,所以极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咨询是解决其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其有效性十分重要.本文从青少年心理咨询的相关概念切入话题,分析当前心理咨询评价的相关情况,进而当前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价进行探讨.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咨询;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83-0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这句口号已经喊了很长时间了,但是各方面对于青少年的要求却总是在学业上,忽视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信仰塑造和情感交流.这种要求的弊端已经无数次地显现出来,很多青少年长大以后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却在性格上存在各种缺陷,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大学毕业后久久不能融入社会.近些年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亦或是社会都已经意识到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开始注重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和指引.心理咨询就是一种不会让青少年产生抵触情绪的,并且能够让其主动进行心理交流的活动.

1 青少年心理咨询概述

1.1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能够让其日常生活和学习更加有效率.青少年阶段,最重要的任务还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是以后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够让其生活和学习都更有效率.恐惧、焦虑、过分兴奋、愤怒这些情绪都会让学生根本无法正常生活,遑论学习.

其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对其人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好的性格和不好的性格都是心理健康与否的体现.青少年在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未来的性格发展,对其以后在社会中立足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这种心理方面的因素对于其在社会上的立足甚至有些时候会高于本身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

再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维护家庭和谐、学校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青少年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层次,因为他们担负的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那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就会收到广泛的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了,能够让家长和学校放心,更能够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学校的学习气氛.

1.2 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概念

心理咨询指的是咨询者认为或者实际出现心理上的疑惑或者问题,主动或者被动地前往专业的咨询机构或者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甚至仅仅是寻找愿意吐露心扉的其他人进行交流,寻求帮助,并且专业的人士给予其帮助的过程.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在概念上基本没有大的差别,只是将心理咨询的主体缩小解释为青少年.

心理咨询并不是心理治疗,首先心理咨询并不一定有心理疾病,也可能仅仅是对自己的情绪、思想无法把握,以青少年所在年龄段的阅历无法明白这种情绪和思想从何而来又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所以需要向他人吐露.而心理治疗则必须要求青少年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其次,心理咨询主要是一种疏导和帮助,而心理治疗则更加注重“矫正治疗”这一过程.

2 心理咨询效果评价概述

2.1 影响心理咨询效果的因素

影响心理咨询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既有具体实在的,又有抽象的.较为重要的几个影响因素如下:

第一,咨询者本身的基本情况.这个基本情况包括了自己的性格、认知程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这里主要指的是咨询者自身的因素,并不包括外界对其的影响.性格影响效果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并不是相对活泼的孩子就会比内敛沉默的孩子咨询的效果要好,也可能内敛的孩子更能够领会咨询师的意见和建议.三观对于心理咨询的影响毋庸置疑,因为心理咨询就是正确三观的灌输,三观没有偏差的青少年自然效果就会更好一些.认知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评价因素,青少年能否对自身的心理状况有正确的认知也是影响心理咨询评价效果的因素.

第二,心理咨询的主动性.一般来说,能够主动去进行心理咨询的青少年往往咨询效果较好,因为既然主动去咨询,心理对心理咨询是不排斥甚至是较为看重的,那么咨询的效果就会较好.而被动咨询的往往效果就较差,这是因为在被动咨询者心里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或者有去进行心理咨询的必要,那么效果自然也不会太好.当然这个也并不绝对,在某些情况下,被动咨询者被家长或者教师要求去咨询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发现问题,而是碍于面子等这方面的性格原因,那么主动和被动并不能成为咨询效果的绝对评价要素.

第三,咨询师本身的水平和技巧.毋庸置疑,咨询师在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价中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的.咨询师心理咨询知识的扎实与否,心理咨询的技巧是否巧妙都会影响实际效果.扎实的心理咨询知识是进行心理咨询的基础,只有具有专业的知识,才能够从青少年表述的只言片语中看出问题的所在并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技巧则对效果的影响更大,因为常规的理论基本上心理咨询师都能够掌握,但是每一个咨询师咨访过后,青少年能够从中获取益处的程度是不同的,这正是因为咨询师本身采用的技巧各不相同.

第四,外部因素.这里主要指的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家庭教育是学生心理塑造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家长的知识水平和教育方法使得青少年从小就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那么即便出现了心理问题进行了心理咨询,也会因为从小到大根深蒂固的理念影响其效果.学校则是青少年花费时间最多的活动的场所,学校内有大量的教师和学生,这些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和意见都能够对心理咨询产生影响,学生更愿意去相信自己熟悉的人.至于社会,在现今时代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从社会或者网络上见过越多的负面信息,心理咨询的效果就会越差.

2.2 心理咨询效果评价沿革和现状

心理咨询效果评价是一门并不古老的科学,它是伴随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发展起来,而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始于19世纪末,那么效果评价也就随之诞生并在20世纪有所发展.但是早期的心理咨询效果评价都是单一的评价,这种评价很多,每个人的评价标准又不尽相同,所以其评价实际上并不能令人信服.直到20世纪90难带,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才开始流行起来,但是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仍然没有统一,不同的研究者对于这一评价标准各抒己见.当前心理咨询效果评价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仍然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自行设定.

3 青少年心理咨询效果评价探讨

3.1 青少年心理咨询评价过程应当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评价的时候要综合地、长远地考虑,不能够只看眼前现象.在进行青少年心理咨询的评价时,应当长远地看,看到青少年在咨询后是否能够对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帮助,而不是仅仅看到对青少年所诉问题是否解决.仅仅解决了青少年特定所诉的内容,不能够说心理咨询的效果就是好的,因为如果以后青少年还出现了类似的心理问题,说明被咨询者对青少年的心理帮助并没有落到实处.

其次,评价要注意到青少年本身的特殊性,将其与成人的心理咨询效果区别开来.青少年与成人相比,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社会经验,还有内心活动的情况都是大相径庭的.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咨询效果评价要加入特定的评价要素.例如,要将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纳入到心理咨询效果的评标标准中去.除此之外,还要讲求一些技巧.青少年在心理咨询手应当有合适的技巧.多用开导和聆听,尽量少用命令和要求,以免引起请少男的反感.青少年年轻气盛,心智并未发育成熟,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如果不能顺着其特点进行疏导,心理咨询的效果就无从谈起.

最后,评价要客观.某些数据上的表现和观感上的表现是不仅一致的,这个时候在评价的时候就要对评价的结果和对青少年心理咨询后对其的了解进行结合,不能够过分地迷信数据,也不能够相信自己的观感,要综合地去考虑这个问题,从客观实际出发,得出真正实在的效果评价.另外,心理的评价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评价的,不能够拿着一两次的研究数据就来确定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效果,要进行反复的观察和分析,以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3.2 青少年心理咨询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青少年心理咨询效果评价模型的构建要考虑到下面的几个重要因素:

第一,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必然是青少年,儿童和成人不在青少年心理咨询效果评价范畴之内.

第二,评价者.评价者自然是与接受心理咨询的青少年相关的人,与其没有联系的人进行的评价毫无意义.评价者的范围包括本人、家长、心理咨询者、学校同学和老师等等.

第三,研究工具.研究工具一般是通过交流和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的量化或者程度上的结论,对这些结论进行的总结和统计.举例来说,OQ-45.2就是一项专业的运用于心理咨询效果评价的研究工具.

第四,研究方法.对于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价,自然是面对面交流和调查问卷最有效.面对面交流是针对青少年本身,通过青少年的表述来对心理咨询效果进行评价;调查问卷则是针对与青少年相关的外部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家长和教师.因为单纯地通过与青少年的交流得出的结论其实并不客观,因为青少年对自己心理的评价不一定准确.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下面的内容:咨询的事项;咨询事项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咨询事项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因为咨询的问题而导致内心不正常情绪的程度(包括痛苦、悲伤、愤怒、烦躁等等).对这些因素设置不同层次的分数例如1-5或者1-10或者1-100,对每一个级别的数字赋予不同程度的描述,使这些因素的程度能够一一对应.

在调查以后就要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对调查问卷中的答案进行统计并且依据相关的公式进行换算,得出一个数值或者范围,对照这个数值或者范围所对应的效果评价.本文仅对相关理论进行论述,具体的计算方法不再赘述.另外运用不同的研究工具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举例来说,采用某种研究工具,通过复杂的计算,得出经过心理咨询后,学习和工作被咨询事项影响的程度为2,若0~3的范围代表心理咨询效果较差,那么可见该次咨询的效果在对被咨询者学习和工作影响方面是不显著的.

4 结语

总之,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是无可避免的现实,堵不如疏,面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应当积极引导青少年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当前的心理咨询并没有专门的青少年心理咨询理论,仅仅是在一般的心理咨询基础上进行一些能够让青少年接受的方法,这样其实并不能够做到因人而异,从实际出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乎其自身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心理咨询能够极大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所以心理咨询的效果必须要能够保证.当然,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价是复杂的工程,其效果也是抽象的,也不是靠着量化的数字就能够确定的,所以心理咨询的研究者还应当对相关理论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制定出系统的、统一的、科学的心理咨询效果评价机制,让心理咨询成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寿欣,张秀敏.中西方关于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探讨及对我们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1(03).

(2)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篇3

一、正确认识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青春期学生思维活跃、自立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但它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其产生的原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

1.主观因素

从年龄特征来看,青少年阶段既保留少年的特征,又有成人的趋向。一方面,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育不成熟,认知水平、认知结构、思维品质有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导致认识不坚定,易动摇,看待问题和分析事物容易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如青少年容易把教师的严格教育、批评指正看成是对自己的“管”“卡”“压”。另一方面,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自我意识”开始凸显,自尊心和好奇心、求知欲均在增强,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有着强烈的“独立”愿望。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存在多重矛盾,主要表现在渴望独立,但又不能脱离依赖,求知欲旺盛与鉴别力低下,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闭锁性与开放性等多方面。这些矛盾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内因,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心理矛盾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现实生活中,事情不能总是理想化的,当主观愿望与客观要求不一致时,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2.客观因素

环境诱惑和教育不当是导致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原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扩大,不仅给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求知和接受教育的新途径,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内容丰富,良莠并存,形式多样,对青少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青少年沉迷于电视剧、游戏、网吧,导致青少年出现扭曲的英雄观、金钱观、享乐观、价值观等。

教育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逆反心理之产生,很多时候是因为教师不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去教育,比如:教法单一、态度粗暴,上课照本宣科,呆板乏味,惯用命令式、专断式的方法,对学生的过失小题大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要求脱离实际,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学生根本无法接受,只好采取消极对抗的办法应对;评价学生不够客观,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过于注重考试分数,只关心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放任自流、挖苦讽刺,使后进生情感上与教师对立、背离。

二、疏导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1.重视青少年自我教育,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防止和纠正逆反心理的最好方法。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传授给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与活动中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转变思维模式,从多角度全面看问题,从而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正确对待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学会耐心倾听,学会客观分析,学会正确取舍,学会自我纠正。要特别注重给比较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的独生子女多一些“吃苦”教育、“挫折”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增强心理承受力,进而克服逆反心理。

2.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和改进教育手段,消除和矫正逆反心理产生的诱因

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学会辩证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避免由于教师认识片面、视野狭隘造成自身认识的错误,而自己又存在“家长制”作风,造成与学生对抗的心理。那时就不是学生有逆反心理,而是教师自身存在问题。在批评教育学生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给学生平等的发言权。中国的传统习惯是教师居高临下对学生发出批评和指示,一切服从教师。这样不仅使两代人的沟通受阻,而且压抑了学生的勃勃生机和创造能力。学生有平等的发言权是对青少年人格和思想的尊重。作为教师应当注意耐心倾听,不随意指责和草率评论,对学生的倾诉作积极反应,并用建议性的语言代替指令性的语言,学会蹲下来和学生一同看世界。

篇4

[关键词] 护士;生殖健康;CES-D

[中图分类号] R16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1-0116-02

据WHO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1300万女性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约占全球总流产人数的1/4。全世界有40%的15~24岁的青少年存在极大的人流安全隐患[1],其中,22.9%~49.7%为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手术是意外妊娠的终止方法,存在许多近期及远期并发症。首先,是对身体造成的隐患,如造成各种常见妇科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其次,青少年的往往都是在无保护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青少年又缺乏相应的生殖健康知识,也造成梅毒、淋病和艾滋病等性病在青少年中的流行,对他们的身心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目前,由于就诊手续繁琐、就诊环境拥挤、候诊时间较长、担心隐私暴露、害怕遭受歧视等原因,青少年女子一般不愿到普通的成人妇产科门诊就诊。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本研究小组在某院设立了小型的“卫教班”,通过集中互动式学习的一种多元化体验方法为未婚人流青少年提前、产后照护,旨在为未婚青少年人流患者的生殖健康干预策略及心理疏导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运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某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进行人工流产的未婚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50名。按照就医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75名。试验组平均年龄(17.10±5.55)岁,对照组平均年龄(19.32±4.34)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24,P = 0.82)。

1.2 干预方法

1.2.1 试验组 (1)建立集中互动式学习体验课程:课程小组由本研究负责人担任总指挥,负责调控课题组成员的质量监控、课程设置及各种协调工作等。干预课程为每周1~2,筛选5名本院产科工作10年以上医生或护士承担授课工作。干预的内容包括:①生殖健康知识:包括正常的月经周期、排卵期、易孕期、怀孕症状、避孕方法、人工流产的并发症等;②流产服务:就诊的程序、等待时间、隐私保护、对流产过程的介绍、流产相关的费用、产生的压力与疼痛等;③心理疏导。(2)干预过程:干预主要为集体干预与自行干预两部分,根据前期调查中所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及感受进行干预设计。①集体干预:干预前告知研究对象本次干预的目的、意义及配合的重要性。由1名课题小组成员传授相关知识内容,每次干预时间为1~1.5 h。②干预结束后课题小组成员与研究对象间一对一的回答她们的问题,帮助她们解决在生殖健康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

1.2.2 对照组 以常规方式由医生接诊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健康宣教,但同期发放试验组培训课件及阅读材料。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1.3.1 一般情况 包括年龄、户口所在地、出生地、怀孕时间、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等。

1.3.2 生殖健康认知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包括3个部分,月经周期、孕期的计算、人工流产最佳时期及不良的危害等10题的正误判断,怀孕症状、避孕方法、人工流产所引发的疾病及8种性传播疾病的知晓情况。

1.3.3 抑郁状态评价 采用流调中心用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depression scale,CES-D)对孕妇抑郁状况进行评价。此量表共有20个评价指标。要求填表者对最近一周内某症状出现的频率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选择偶尔或无(少于1 d)为0分,有时(1~2 d)为1分,经常或一半时间(3~4 d)为2分,大部分时间或持续(5~6 d)为3分。其中,为防止乱答,有4个指标的用词指向非抑郁。总分范围为0~60分,分数越高说明抑郁出现的频率越高。对得分的解释:总分≤15分为无抑郁症状,总分≥16分有抑郁症状,且得分越高抑郁情况越严重。CES-D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国内外常用的一种评价孕产妇心理抑郁症状的量表[2-4]。本研究CES-D的Cronbach’s α为0.93。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进行测量。调查问卷由本研究负责人统一发放及回收,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说明调查的目的。干预前为现场调查,干预后调查采用电话追踪。

1.4 统计学方法

两次调查表回收完毕后,将数据录入SPSS 13.0统计软件包,并由两人仔细核对无误后进行分析。本研究中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比较

见表1。

2.2 不同流产经历对两组青少年干预前后的抑郁程度比较

见表2。

3 讨论

3.1 提高人流青少年对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

目前,女青少年生殖道感染患病率增高是影响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少年生殖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原因主要是生殖保健知识的缺乏和不良的性生活方式,为今后的继发性不孕症、异位妊娠及宫颈癌等疾患埋下祸因。一种好的卫生服务应该在恰当的时间内对恰当的人用恰当的方式提供恰当的服务,才可以将健康引导至最好的结果[5]。人工流产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存在着自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调查结果上看,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严重匮乏,主要体现在对避孕方法掌握比较单一,事后避孕和体外排精等可靠性较差的避孕方法占53.23%;对人流引发的并发症及对性传播疾病的知晓认识不足。经过干预,两组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试验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通过集中互动式学习体验的方式进行干预可以更好加强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帮助其了解正确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建立安全。

3.2 加强青少年人流的心理承受能力

人工流产无论是对未婚妊娠妇女或是已婚妊娠妇女均可形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其中,未婚妇女以紧张、羞怯、恐惧为主,己婚妇女则以担心、忧虑、沉重为主[6-8]。青少年的心理障碍程度远比以上两种人群严重,她们必须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包括社会、家庭、亲人、朋友等,由于未婚妊娠是违背传统社会道德信念的行为,将承受各方舆论的心理压力,使她们感到自尊心受挫,自卑感增强,并极易导致精神症状的出现[9],从而需要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来恢复正常心理状态,而不是消极抵触。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对未婚人流群体的认知能力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但对青少年流产的频率及时间间隔等流产经历与孕产妇心理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有所忽略。本次调查发现有流产经历且间隔≤1年的孕产妇CES-D评分较无流产经历及流产间隔>1年的要低,干预前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干预后两组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时间间隔≤1年的青少年干预后的效果尤其显著。考虑到这部分人群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对身体健康的担忧,通过集中互动式学习体验后对其健康方面的担忧有较大缓解。

[参考文献]

[1] WHO. Reproductive health strategy: to accelerate progress towards the attainment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goals and targets[R]. WHO/RHR/WHO Geneva Switzerland,2004,8:14.

[2] 李紫韶,黄志恩. 无痛人流和药物流产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09,(4):11-16.

[3] Moreau C,Kaminski M,Ancel PY,et al. Previous induced abortions and the risk of very preterm delivery:results of the EPIPAGE study[J]. BJOG,2005,112(4):430-437.

[3] Lim L,Wong H,Yong E,et al. Profiles of women presenting for abortions in Singapore:focus on teenage abortions and late abortions[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12,160(2):219-222.

[4] Raatikainen K,Heiskanen N,Heinonen S. Induced abortion:not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pregnancy outcome,but a challenge for health counseling[J]. Ann Epidemiol,2006,16(8):587-592.

[5] Dallas CM. Rapid repeat pregnancy among unmarried,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 parent couples[J]. West J Nurs Res,2013,35(2):177-192.

[6] 王建梅. 未婚重复人工流产青少年心身行为及生殖健康状况研究[D]. 天津医科大学,2008.

[7] 高丽丽,沈洁,张淞文,等. 北京市无痛人工流产育龄妇女接受流产服务的现状调查[J]. 生殖与避孕,2013,33(1):67-70.

[8] Fertl KI,Bergner A,Beyer R,et al. Levels and effects of different forms of anxiety during pregnancy after a prior miscarriage[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09,142(1):23-29.

篇5

(一)青少年在特殊阶段的心理特点青少年时期是人由青涩向成熟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所呈现出的思想倾向、处事方法、思维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多元性,尤其是受教育阶段,青少年们更会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反应,逆反心理便是其中比较明显的,它主要是指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年轻人在遭遇某事时出于维护自尊的目的,而对他人或者一些事物成对立和排斥状态,再加上青少年在这一阶段容易脾气急躁、心高气盛,他们往往会对一些事情产生无心过问、不信任、不赞成甚至过激的对抗行为,以此表达自己正在形成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2]。这一阶段的学生可能不服从家长、老师的管教,甚至顶撞长辈,还可能沾染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用夸张、过激的行为来彰显自己的个性,这一系列的反应在人的成长阶段中都是十分正常的,也是必须经历的。对于思政课,青少年学生呈现出逆反心理同样是可以预见的。当个性张扬、渴望被关注、被认可的青少年学生遇上形式古板、内容枯燥乏味的思想、理论时,丝毫没有共同之处甚至显示出些许对立的两个个体便会显示出排斥甚至对抗,学生不配合课程安排、不响应老师要求,甚至拒绝听课、抵抗学习的现象频繁出现,面对青少年学生特殊的心理状态与成长阶段,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也会困难重重。一些学生在脱离家长和老师的管束后,不仅将学习恶习与消极的心理状态在思政课堂上展露无疑,还对日常的正面思想教育宣传进行反面理解、对社会上和校园中存在的正能量进行无端的否定,严重的甚至在内心形成消极抵触的心理状态与相对畸形的人生价值观,这样的局面使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与蜕变十分担忧。

(二)个别思政课程不良教学现状思政教育与其他教育科目在教学内容既存在共性的特点,也呈现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它与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科目一样是青少年受教育阶段必须学习的内容,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能够帮助青少年学生从小形成正面的思想品质,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思想意识层面的扶持与培养[3]。另一方面,思想政治领域的教育一直贯穿于青少年学习生涯的始终,伴随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的不断健全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这一系列的教育由早期以思想品德为主要内容的说教发展到后期有较强系统性、逻辑性的理论体系,不仅良好地贴合了青少年心智成熟的过程与不同时期的心理需要,还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了分类与整理,让接下来的思政教育活动更加得心应手。然而,在这样良好的铺垫下,一些学校的思政课老师仍然表现出一定的个人局限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渗透效果,甚至违背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要求,直接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涯与成长历程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现阶段院校中的思政课程很难像其他科目一样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与兴趣,大多数课堂存在着师生互动差、学生反馈弱、教学进展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更应该积极查找问题的根源所在,尽最大可能地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程自身魅力的展现,而不是将思政课变成“自习课”,放任学生做与本科目无关的事,省略课堂提问与课下交流等等,这样消极的做法只能让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助长其逆反心理中的不良因子。个别老师所谓利用“放任”来消磨学生逆反心理的做法通过事实的证明,也被认为是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违反客观规律的。因此,在教育领域想要实现改良和飞跃,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与极其严谨的教学探索,这样才能让教师成为学生逆反心理与晦涩难懂的思政知识之间的调和剂,促成教育宗旨的最终达成。

(三)家庭、群体、社会等对青少年造成的客观影响人们对一种事物产生的某种态度并不是平白无故形成的,也不是仅由一种因素所决定的。青少年对思政课形成的逆反心理也同样受到青少年心理和思政课程本身之外的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如今的青少年更具开放性,他们能够接受来自社会、他人等各种方向的影响,同时也乐于尝试新事物、结交新朋友。在这样一个心智迅速成长的阶段,他们大多进行着缺乏选择和甄别的吸收与接纳,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悄然改变。能改变他们的包括很多,比如不同的家庭状况、小群体之中的相处以及整个社会导向等等,都会直接对他们的心灵造成冲击,从而成为其逆反行为的导火索。以学生之中最常见小团体为例,青少年阶段的学生特别是称兄道弟的男生往往能够因为一句话或者所谓的交情、哥们义气拉帮结派,这样的小团体大多有着某种大致相同的精神导向去支撑和引诱他们做一些过激行为。尽管在比较安静的课堂上不会出现师生间激烈的对峙,但他们却会用冷漠和不在乎来默默抵制老师反反复复的说教,让老师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无从下手。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受到所处环境中人与事的干扰和影响,再加上他们在这一特定时期的品格、价值观念、处世态度等的可塑性较强,使得人们更应该对他们接触的人、遭遇的事给予更多的关注。以家庭环境为例,一些家庭可能长期以来形成了比较严厉的教育环境,对子女的言行以及学习行为进行了比较严格甚至苛刻的硬性规定,但物极必反,孩子难免会在某一阶段或者遇到挫折时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从而反映在该阶段的学习状态上。除此之外,一些特殊的因素也能造成学生在思政教育课程中的逆反心理,比如学生对某一社会现实的过激反应、受到社会某些或不良组织的洗脑等等,都会引起他们心理与情绪的过分紧张,继而诱发逆反心理。

二、转变学生逆反心理、优化思政教育效果的途径

(一)注重心理疏导和隐形教育,消除学生逆反心理包括逆反心理在内的多种“青春期标志”都在或明显或隐蔽地塑造着人的性格与头脑,人之所以存在内在区别,很大程度上受到其青少年时期心理状态与观念的影响。因此,学校和老师在强调学生知识文化层面时,还要注重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与价值趋向,使他们少走弯路和错路。青少年在思政教育课堂上表现出的逆反心理同时也代表着整个学生群体在当下所共同面临的难题,学校和老师们可以尝试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集体的、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个别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或开展其他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借此来缓解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它还具有各异的诱发因素,如特殊的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离异或亡故、家长疏于管理;再如学生过去印象深刻的经历,包括被打骂、被嘲笑、被冤枉等;还有一些青少年之间的“学习”和跟风都会让他们的逆反心理不同程度的“发酵”,从而更加直接的反映在青少年过激的言语和行为之中,甚至会让老师和家长的劝导工作面临阻碍和抵抗,造成不良心理状态的恶性循环。所以,在强调心理疏导的同时,还要讲究方法,积极尝试隐形教育。所谓隐形教育就是要求老师采取不同于传统教学形式的其他方法,来实现其教育目的。就思政课来说,老师们可以利用社会实践的优势,多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政治成果纪念展,或者组织观看有利于树立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故事片和人物传记等等,用多元化的学习形式来消除课堂教育的框架,抵消学生存在的抵触和逆反心理,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作为与青少年接触最为频繁、能够显著影响学生内心状态的人,是塑造青少年意志品质与思想政治观念最重要的力量。想要帮助学生平稳、合理的度过逆反心理过于明显的阶段,并让他们能够与老师的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配合,需要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整体水平较高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还需要掌握比较先进的思政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要求能够构思、策划比较完整的教学改进方案与相应的应急措施,例如如何安抚学生的逆反心理,如何调整课堂流程来适应学生的接纳与认知进度、怎样与情绪失控的学生交谈等等。此外,思政课教师还可以尝试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针对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的心理状态的知识,以减少与学生逆反心理的“正面交锋”,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所谓的逆反、暴躁、消极,这些不成熟的心理状态都会如实的反映在他们课堂表现、课下理解以及考试成绩上,对待处于特殊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思政课教师更应该做到敏感、细致,时刻的关注学生的外在表现,来获取他们更深层次的心理状态与学习进展。通过如此细节化的调整,教师将会掌握有关学生在思政课程中显示的逆反心理的不同诱因,不仅能够做到针对当前教学困境“对症下药”,还可以为其他科目的教学改良、学生青春期心理的研究等多个领域提供可参考的数据与事实资料,可谓一举多得。

(三)利用多方合作,创设良好环境对青少年的培养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共同支撑和努力才能得以完成,在解决学生对思政课程产生逆反心理这一难题时同样如此。正是由于吸收来自多种渠道与形式的教育,青少年才能逐渐摆脱青涩,成长为具有责任感与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可用之才。思政教育想要深刻地作用于青少年除了需要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课堂教育外,还需要来自学生身边的家长、朋友以及整个社会给予更多的正能量,为他们积极的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呵护。家长们可以尝试对青少年进行比较温和的教育方式,通过适当的摆事实、讲道理来疏导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抵触和逆反心理,而不是用反复的唠叨和批评来进一步激化他们暴躁易怒的状态。对于由学生自发组成的小团体,思政课老师可以有目的的“区别对待”,通过对这些小团体中比较有威信、有话语权的学生进行重点教育,劝导他们转变学习态度,理智冷静的对待思政课程教育,重新对学习产生兴趣和信心,主动投入到课堂当中。学校以及思政教育课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社会机构、公益组织等进行比较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尽最大可能为学生争取社会实践机会,与社会各界主动“搭桥”,尝试跨界合作,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拓展思政教育课堂,让更多的人或组织关注青少年的思政教育,更重要的是能够让青少年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与关怀,用事实来感化他们比较尖锐的外壳,从而让他们内心的逆反情绪得到安抚,帮助他们稳定的度过青春逆反期,减少因不成熟、不理智的思维或想法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的伤害。

篇6

摘 要 青少年由于受到外界以及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在成长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举重运动训练项目过程中青少年由于其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不能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本文先阐述了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特点分析,接着提出了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及训练对策探索,以便更好的促进青少年的发展。

关键词 青少年 举重运动员 特点分析 训练对策

青少年处于成长关键期就会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现不成熟之外,还会出现不平衡的状态,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在举重运动训练项目中对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求比较高,但是青春期的青少年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在举重运动项目中青少年一般存在心理不平衡或者是不成熟的问题。为此,在举重运动训练中要针对青少年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便更好的促进青少年的发展。

一、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特点分析

(一)心理生理发展不成熟

举重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不是那么成熟。由于举重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性问题以及一些心理上的不成熟,这样就导致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在对青少年进行举重教学的同时,还要能够对青少年的心理进行疏导,以便更好的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青少年本身认知水平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举重青少年如果不能很好的调节自身的行为,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容易将精力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学习中,这样就有可能造成青少年身体上的损害,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可以称之为危险期,如果对青少年不加以好好引导的话,就可能造成一定的问题。另外,当今社会的大环境本身就有一些不好的现象,这样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学生进行影响。为此,在对青少年的管理中要能够做好相应的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在举重训练中除了基本的训练之外,还要正确引导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要避免青少年在训练当中出现一些不良行为,让青少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训练过程中,以便提升自身的素质。

(二)发展不平衡

青少年在成长由于本身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不够成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会存在不平衡的特点。举重青少年由于文化课本身占用的时间比较少,举重训练任务比较重。举重青少年和普通青少年相比容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不平衡的状态。在举重青少年的训练过程中要意识到青少年对知识的需求,对青少年进行健康引导,要发挥青少年的骨干作用,通过层级式的管理,不断的丰富青年的课余生活。在对学生的举重训练过程中要能够对青少年的情况进行了解,让青少年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和举重训练中,以便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及训练对策探索

(一)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

在青少年的举重活动中要能够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注意不能让青少年在举重训练中造成一些器官的损害,要注重对体育运动的安排。对青少年的举重运动安排要通过丰富的训练方式对青少年进行训练。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让青少年在运动中避免不必要的负担,促进身体各个部分都能够得到相应的训练,促进青少年的发展。在对青少年进行身体锻炼时要注重锻炼的力度,切不可过于强烈,以免对青少年造成不必要的身体伤害。锻炼的形式要注重多样化,通过多样化的锻炼手段让学生掌握其举重技能,以便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其技能。此外,对青少年进行锻炼时要注重其生理、心理方面的提升,以便让青少年更好的投入到举重运动项目中。

(二)注重举重技术特点的训练

举重青少年最为重要的就是身体素质,只有青少年具体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更好的进行举重练习,此外,青少年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在运动过程中不至于导致身体上的损害。在举重运动训练中进行技术指导也可以说是为了更好的避免青少年在运动中所造成的损伤。此外,还要加强对青少年身体关节一些部位的锻炼,让青少年在锻炼中能够有意识的加强对自身身体的保护。在举重训练中要对学生的运动量进行合理的设计,在举重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强度还要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便更好的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对青少年进行举重训练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技术训练和指导,以便让青少年能够形成较强的举重技术,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以此更好的进行举重训练。举重训练过程本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训练之前要对容易受伤的部位进行训练,特别是腰部,要对青少年进行腰部肌肉的训练,以此更好的应对青少年的举重训练。

三、结语

青少年处于青春期阶段,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多青少年在生理心理方面存在不成熟的问题,不能正确的看待问题。在举重运动项目中青少年由于其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投入到举重运动项目中,也就不能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为此,在举重运动项目中要能够对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让青少年掌握相应的举重技巧。在举重运动项目中要根据实践情况不断的探索对青少年的训练对策,以便更好的促进青少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龙法.业余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体能特点与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5.27:45-46.

[2] 王昌明.青少年举重力量训练方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2:190-191.

篇7

教育者要将目标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转移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在确定教育目标时,首先把立足点定在为青少年解决现实问题上,这就需要我们在确定大方向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目标的灵活性。只有把青少年培养成具有独立判断能力、思想健全的人,才能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进而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二、创新思想教育的方法方式及方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思想教育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也都产生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变化。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只有随着时展而发展,不断创新,并在新的挑战中求生存、求发展,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起到沟通主客体的桥梁作用。

在方法上,要从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互动型转变。双向交流互动型有利于体现双方的民主意识、平等的地位和信息的双向反馈,克服那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工作方法所带来的逆反心理。

在方式上,要从显性思想教育方式向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可通过对学习工作和环境的设计、心理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精心营造,达到寓教于文、寓教于理、寓教于乐,尽量避免青少年的逆反情绪。

在方向上,要从“防堵型”向“疏导型”转变。当今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相互交错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流动更为流畅,习惯上用防堵的方法去控制信息的消极影响已不再成为可能。因此教育者在知识的传授中要讲清“两面理”,针砭时弊,坚持疏导,而不是简单禁止,以利于减少“禁果效应”逆反的发生。

三、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1.必须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信,只有自己坚信不移,才能产生真诚的力量,这也是由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2.必须提高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时展的高度,直面现实,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做思考,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作探索,通过对国内外信息和实际资料的加工制作,变成研究的成果,充实和丰富到教育工作中。

3.必须提高自身的开拓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引导青少年去分析、探索现实中的棘手问题;敢于进行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创新,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此外,还要做到“授人以渔”,教会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必须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用新的思想武装自己,敢于大胆创新,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具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奉献精神。只有能用毕生心血去关心爱护学生的教育工作者,才能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今后要不断追求的境界,也是调试青少年逆反心理最有效的方式。

5.必须加强自身的情感因素投入。逆反心理的构成因素中,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直接推动力。情感投入的深度与逆反心理程度成反比,情感投入越深,逆反心理的逆反程度就越小。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心灵的呼唤离不开情感做中介,思想的共鸣也需要情感去撞击,纯粹的“以理教化”难免使受教育者存在“抗药性”。因此,教育者不应是“法官”、“牧师”,而应是情感的传递者、沟通者。唯有如此,才能克服理通情不通的逆反心理。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实验,如果教师给予受教育者一定的情感投入,并为之创造健康向上的外部环境,其结果会达到一种常规教育无法达到的积极效果。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作为教育者只有以饱满的情绪和真挚的情感才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热情,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教育内容。

四、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要共同努力

1.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是青少年成长的最初环境,也是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最大的环境。家长要经常与孩子进行平等、民主的交流与沟通,允许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多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并加以及时正确的引导。要多方面去评价自己的孩子,尽可能多地发现他们身上的亮点,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敢于做自己爱好的事,可以让孩子和自己像朋友一样相处。

2.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阶梯”。学校一定要转变教育理念,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他们能够全面健康地成长放在第一位,真正使学校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阶梯,为青少年的成长搭建起一条通往成功彼岸的阳光大道。

篇8

关键词:学校教育;青少年;重要性

青少年承担着将来建设祖国的伟大任务,他们将来会活跃在各行各业,成为建设祖国的领军人物。由于青少年在将来任务重大,因此必须搞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三方齐抓共管,担负起青少年教育的重任。学校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关键,在青少年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学校经常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1.学校经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学校利用法定假日或者中国传统节日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爱国主义书籍、观看爱国主义电影。通过开展这些活动,青少年就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懂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的种种灾难和中华民族勇敢抗击外来入侵者的英勇表现。青少年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能够更加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2.学校注意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提升青少年的文明行为。学校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学习《中学生行为规范》中的内容。通过学习,青少年能够形成基恩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懂得辨别事情的对与错,提高了区分是非善恶的的能力,增强了守规、守法意识,使青少年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

3.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学校能够通过很多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思想的宣传,为青少年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这能很好地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的好习惯,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学校可以使青少年了解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学习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科技教育开启了未成年人智慧的大门,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法制教育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大举措。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艰巨任务,学校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举足轻重。学校把法制教育也纳入正规的教学课程,这样就会使青少年具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除此之外,学校可以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多举办一些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达到全面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5.学校开展诚信教育,增强青少年的诚信意识。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学校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工作也不能忽视。学校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等手段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内容,举办关于诚信的主题班会,使学生增强了诚信意识,树立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做讲诚信、讲道德的人。

6.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青少年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问卷调查,全面掌握青少年心理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甚至建立了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室。学校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心理教育,提高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协调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了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矫正了学生的犯罪心理,从而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干净的环境

1.学校大力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使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不受污染,这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保障。为了培养良好的学风、校风,增强青少年辨别善恶、诚实守信的自觉性,学校经常举办一些专项教育活动。比如,各个学校都十分重视宣传的作用,合理利用宣传栏、广播的优势。比如,学校进场在宣传栏内张贴名人名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利用广播多向学生宣传“崇尚科学、反对”、“文明上学,远离赌博”等。只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搞好之后,才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使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好转,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学校控制网络机房的开放,积极正确地引导青少年上网。学校充分利用自己的网络资源优势,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使青少年意识到网络不是游戏的工具,只是方便人们与外界沟通,能够方便、快捷的查询各种各样问题答案的工具,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这能够有效减少网吧对青少年的吸引,使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更加健康。学校通过利用自身的资源,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力度,使其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越来越强,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学校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上网成瘾的同学。教师要从心理上慢慢疏导,发现他们上网成瘾的原因,使青少年对网络的危害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教师也要不断学习网络知识,这样在与喜欢网络的学生打交道的时候会比较顺手。学校要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使学生不登陆那些带有不健康信息的网站,不把自己的信息轻易告诉陌生人,不与网友见面,提高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降低遭受不法侵害的几率。

总之,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学校的作用不容忽视,一定要大力推进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作用,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当然,面对新形势,学校教育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家庭、社会一定要密切配合学校教育,切实肩负起培育健康的为了接班人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 辛耿华.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完善学校德育体系[J]. 广东教育:教研版, 2006, (7): 28-29.

篇9

摘要: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这本是心理动机学的主要观点,但把它应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未尝不可。近年来,随着社会暴力的事件的频繁发生,而且这些暴力事件的发生人群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所以这就引起一部分学者的关注,而经过研究发现,这两者确实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也有不少的人士呼吁大众传媒应该对孩子负责,减少暴力与黄色镜头的曝光率。而本文,以射击场以及与之有关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附近人群的暴力事件以及施暴人的心理特征,进一步通过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提出可行的教学建议,降低暴力事件以及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心理 暴力 射击教学 措施

一、射击中心的人群

(一)射击中人群的心理现象

由于射击教学中心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超负荷的运动量,这样很容易对其中的学员造成种种的心理问题,特别是那些心智尚未发育完全的青少年,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如果不好好引导的话,很容易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又具体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又分为个性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倾向。1.认知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觉是迟钝的,感觉需要适宜刺激引发而且会有适应现象和相互作用。2.情感过程:情绪暴躁本来就是处于青春叛逆孩子主要的特征。而处于该阶段的青少年对异性的吸引力刚刚出现,对性等更是产生了幻想。3.意志过程:意志力薄弱,没有完整的是非观,不分后果,容易激发危险。4.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急躁,没有一定社会经验,一旦发生了不良的行为,只能是逃避,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信心,容易造成懦弱的性格的形成。5.个性心理倾向:对个性和自由的极度渴求,动机明确去略显幼稚。

(二)射击场所的人群的暴力体现以及暴力发生率的调查

射击场所中人群的暴力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暴力文化的过度渲染。射击活动一方面刺激青少年产生施暴的冲动,另一方面是青少年在暴力活动中更加肆无忌惮,平时训练上的技巧,再加上天生的模仿能力,诱发青少年暴力犯罪。青少年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没有很好地择友观,极容易受他人的诱使,所以射击场所中的青少年人群的犯罪主要以团伙为主,在情绪极为冲动的情况下,不顾后果,做出不良的行为。从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青少年犯罪团伙作案来看,具有暴力倾向的青少年所犯的罪行性质越来越严重,到1995年,未成年刑事案件作案成员数占所有刑事案件作案成员数的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20%以上,下降到了10%左右。所以说从比例上来看未成年人犯罪并未比过去增加。

二、暴力事件分析

(一)射击中暴力事件发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射击场所中的犯罪人群的主要心理特征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对人会产生一定的恐怖和恐惧心理,对异性具有较强的幻想。射击场所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这样往往会使处于该场所的人群,产生一定的抑郁症,进一步会有封闭心理和变态心理的产生。由于长期的训练和闭锁,处于射击中心的人群在与外界人群进行交流时会感到不自在和脸红,害怕与人对视,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且会善于观察别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并且容易错误解读,影响与别人的正常交往。长期以往,内心极度扭曲,容易产生极端行为。由于像一般的射击场所,同性较多,异性较少,而又由于心理发育的需要,性意识的觉醒使得青少年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困惑和强烈的兴趣,容易使促使青少年扰行为的产生。另外,大量的高难度的训练,容易造成涉及人群的情绪紧张,产生巨大的压力。有些人在无法承受巨大压力后,就会产生反抗情绪,出现家庭暴力和结伙斗殴,寻求发泄。而且,再加上青少年的独立意识的增强,更渴望深厚持久的社会交往。由于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措施,是青少年产生了错误的法律意识,而实际上青少年越来越呈现出早熟的倾向,因为法律处理较轻,使得这部分人在行为的发生的更加表现的肆无忌惮。

(二)射击中教学中心的课程安排以及暴力事件的预防措施

针对射击中人群的行为特征,心理特征以及日益增长的暴力发生率可以看出,目前,射击中教学中心管理中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亟待通过课程改革进行有效地解决。再加上一般射击教学中心的老师本来就是技术出身,没有普及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自身修养,使得在针对这部分人群的教导上不能够进行有效地疏导,因此,针对这种现状,射击教学中心应该增加有关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校园法制建设的相关课程,定期让一部分学生参加社会义工的活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及时对内向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定期安排心理医生为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咨询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和生活中的困难,达到心与心的交流。这样一来,可以防止外来暴力和不良信息对学生心理上的侵蚀,对于那些有一定的家庭缺陷的学生给予很好的诱导和帮助,帮助他们走出阴影,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总结

虽然,近年来,有关射击场所的人群犯罪事件的持续增加,但相信,只要把握了这些人群的犯罪心理以及相应的心理特征,加上良好的教育引导和课程改革会使得出现在这一行业上的暴力犯罪事件频率有所降低,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项很好的运动上来。虽然,目前我们还只能提出一些很浅显的预防机制,但是我们相信,未来有关这方面的教育制度能够越来越完整。

参考文献:

[1] 钟华,涂端午.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J].云梦学刊.2010(07).

篇10

关键词: 体育活动 地震灾后青少年 心理重建 作用 机制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各种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都构成危害,特别是地震、洪灾、火灾等破坏力极大的灾害还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持久的创伤。针对“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青少年在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内,以及以后的为期一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以期为类似灾害青少年的心理重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5.12”特大地震极重灾区的北川中学、北川二中、安县中学各500名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以关键词为主题词检索中文核心期刊,并查阅有关专著、教材、硕士学位论文。

1.2.2问卷调查法。

发放抽样问卷共500份,其中北川中学、安县中学高中部各100份(北川二中只有初中学生),以上三所中学初中部各100份。(根据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和相关资料的研究显示,把青少年年龄界定为13―19岁,相当于灾区的初高中学生)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及心理恢复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地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与表现形式

“5.12”地震灾后初期,我在灾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走访和调查中发现:经历了特大地震的青少年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虑、不安、失眠、食欲减退、沮丧等方面。具体表现为对地震发生时突如其来的情景忘不掉,与地震相关的现象很敏感,易做恶梦,触景生情,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过于担惊受怕,集中注意力困难,有的持续回避,避免回忆某些人或事,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变窄等。研究表明,这些以不良情绪为主的创伤后心理反应,如长时间仍不能消除,就可能会成为持续整个后半生的慢性症状,对青少年的身心发育造成极大的危害。

2.2体育活动对缓解和改善不良心理情绪的作用与机制

体育活动是身体个体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能有效地增进身体健康,也能促使个体的心理健康。目前,对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体育活动能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而且能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坚强的意志、心理耐挫力和良好的情感,防止和减弱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合理宣泄,对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有明显的作用。同志曾说:“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由此可见,体育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提高智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2.3灾区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2.3.1地震前后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地震后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明显变化,经常参加和有时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减少,很少参见的人数增加。经访问调查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灾区部分中小学由于灾后受损较为严重,体育课教学受到严重影响;震后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缺乏,大部分学校体育场地被用作安置灾民;震前初、高中应试教育现象严重,学生学业负担大,体育课流于形式,在体育课上没有学到更多体育项目的相关知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了解和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只能选择方便和简单易行的活动项目参加。体育活动条件的恶化是导致地震灾后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热情下降的主要原因。

2.3.2地震前后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项目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地震前灾区青少年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有篮球、乒乓球、足球、跑步、羽毛球、健美操、武术、游泳等。

从表2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学生选择的体育活动项目分布不是很广泛,且选择相对集中,前四位分别是篮球、乒乓球、足球和跑步,占调查总人数的80%。从参加体育活动的性别看,男生较女生多。从选择的倾向性来看,男生选择篮球、足球的人较多,而女生则更偏重于乒乓球、羽毛球、跑步和健美操等对抗性较低项目。地震后他们选择的体育活动项目无明显变化,但除跑步外,参加各活动项目的人数也明显减少。

2.4不同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活动是一种较好的调节情绪的方式,长期体育锻炼的人能够维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许多研究证实有规律的体育活动能产生一系列情绪效应。对抗类项目,由于其竞争性的本质,使得参与个体的心境状态产生即时效益,即根据比赛的结果而发生变化,既可以产生平衡效益,又可以产生失衡效益。而非比赛性的身体活动,如健身活动和耐力训练对心境有平衡效益,锻炼者生活中其他方面的一些压力、紧张等负性心境也能够缓解、改变。不同的运动项目也会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所以只有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恢复。

由表2可以看出,由于场地的限制,地震灾区青少年从事的运动项目多是有比赛性质、对抗类的。然而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身体活动有着不同的动力平衡机制(Abele&Brehm(1993))。有的项目不仅不会对灾区青少年的心理重建起到恢复作用,反而会加剧心灵的创伤。建议灾区青少年多从事有氧锻炼,健身和耐力训练等非比赛性、无胜负结果的锻炼类型的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情绪改善”作用,而且初始心境越差效果就越明显,这种效应虽然也可能通过其它活动(如心理疏导)得到,但身体活动的效应可以使“情绪改善”持续较长时间。

3.结语

体育活动作为中学生地震灾后心理重建中心理干预的补充,体育活动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比单纯进行心理治疗更能有效地降低地震过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适当的体育活动项目可以帮助灾区青少年缓解不良的情绪。所以,建议地震灾区青少年多从事太极拳,民族舞蹈、跑步、健身操等没有竞争性质的运动项目,这些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低且易开展。

参考文献:

[1]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杨艳杰等.地震灾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12,(24):1512-1513.

[3]张立敏,张力为.不同锻炼方式对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4,24,(12):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