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主要形式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3: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案例教学主要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案例教学主要形式

篇1

摘要:本文以药物制剂课程中的“生产维生素C安瓿注射液”工作任务为例,阐述行动导向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关键词 :行动导向一体化教学完整工作过程药物制剂

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是“完整行动”的工作过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工作和学习任务来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评估计划。

一、课程设计理念

药物制剂一体化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构建学习情境,以理实一体化为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技术、现场教学等手段,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设计。

二、课程内容设计

药物制剂工所面临的典型工作任务是生产不同剂型药物,为了使教材知识与工作实际进行无缝对接,按照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将知识能力、技术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将药剂学、制剂设备及GMP实施等课程进行整合,并开发出《药物制剂一体化工作页》。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以“生产500支(2ml/支)维生素C安瓿注射液”任务为例,把行动导向完整工作过程诠释如下:资讯 (做什么?怎么做? )计划 (该如何完成生产?在什么环境中生产?)决策 (计划可行吗?合理吗?)实施 (注射用水的制备、安瓿的处理、配液、过滤、灌封、灭菌、检漏、灯检、包装、质量监控操作及生产记录的填写、文件的归档等操作;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及分析处理)检查控制 (监控自产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生产记录填写是否正确?文件归档是否到位?)评价反馈 (总结、反馈、考核)。

具体教学组织如下。

1.教学准备

在教学环境的设计上,模拟药厂的生产车间设置了不同制剂的实训室,各实训室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分好组,7~10名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模拟成一个生产队伍;在教学前准备GMP生产的各种文件,在每个岗位的墙上贴标准操作规程,让学生在形象、仿真的环境中主动思考和探索。

2.情境描述、任务引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获得的是关于职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而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首先教师要通过真实的学习情境描述把学生带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然后下达生产任务,让学生明确任务,从中树立学习的责任。

3.获取资讯——接到生产任务,解读相关文件

学生获取信息正确与否,关系到任务是否能完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结合多种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提供技术资料(工艺规程、标准操作规程等文件)、网络视频、多媒体课件等资源,让学生通过解读相关生产文件、观看视频、浏览课件、讨论、咨询等途径获取生产的相关信息。

4.计划生产——拟订生产计划方案

为学生设置好生产计划方案表,从生产工序安排、岗位分工、操作流程、质量安全监控项目和监控点、原辅材料准备、生产设备和用具准备、生产环境要求等方面要求学生完成拟定。在此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学生主动从各种途径获取相关内容,然后派代表上台报告本组所制订的计划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助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

5.决策——计划审定

在组内、组间讨论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教师审核方案,最后确定重新修改方案或执行方案。

6.实施——生产

学生按照审核通过的生产方案进行生产操作,把注射用水的制备、安瓿的处理、领取称量物料、配液、过滤、灌封、灭菌、检漏、灯检、包装等岗位进行任务拆分,由个人完成各自任务后再相互交流,轮岗学习,鼓励学生发扬“传、帮、带”的精神,共同完成任务。

7.检查控制——产品质量监控检查

对于本组生产出来的药品进行质量监控,检查是否存在问题。通过问题反馈,组内讨论找出解决方案,教师可充当咨询者、引导者、主持人,从而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沟通协助,提升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评价反馈——评价产品质量、工作过程、工作态度等

完成任务后,各小组展示成果,派代表上台讲述,并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评价阶段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如组间可以对pH值、装量等项目进行质量评估,以此作为专业能力的考核;再如教师根据生产计划方案对各组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做过程考核。

四、教学效果

篇2

论文关键词 独立学院 刑法 案例教学法

刑法学是一门很重要的法学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内容多、难度大、不易掌握等特点,抽象的法律解释容易枯燥。独立学院学生,更需要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刑法案例教学不但能使抽象、复杂的法律条文变得简单、易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有效地检测教学效果,通过开展案例辩论、案例分析,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目前独立学院刑法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独立学院刑法教学中已经普遍穿插了案例教学,但由于独立学院发展历史不长,师资队伍还不很稳定,教研投入力度有限,独立学院刑法案例教学还存在不少阻碍和问题。

1.案例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理论讲授法仍然是当前独立学院刑法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讲授过程中任课教师大多会穿插案例教学,但案例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举例的方法是通常使用的方法,主要用于解释某一刑法基础理论知识。“案”“理”结合不紧,很多时候是教师设问,教师自己回答,学生参与程度低,学习积极性没能充分调动起来。教师没能精心设计案例教学课程,在教学活动中仍然扮演着中心角色,案例讨论的课堂组织不到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培养和锻炼。

2.案例教学课时不足。很多独立学院刑法教学按总则与分则分上下两个学期完成教学,每学期周课时3节,其中实践教学课时没有硬性规定,因需要讲解的内容较多,整个刑法教学基本以理论讲授形式进行。案例教学需要全面了解案情、分析探讨争议问题,常常要花不少教学课时,很难从现有的每周3节课时里抽出时间组织案例教学。

3.教学案例没有系统化。案例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任课教师往往随机从网上收集案例,很多案例都近乎虚拟,案情设计有些理想化,案例争议性较小或代表性不强,当地法院时新的审判实例使用不多,没有形成统一的刑法教学案例集。

4.案例教学考核方式不尽科学。案例教学考核机制不健全,目前针对案例教学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的案例分析题,这种考核方法带有较大的偶然性,且不能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5.案例教学配套机制不健全。案例教学不仅涉及教学方法和理念的革新,还需要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教学管理和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以及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但从当前独立学院案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案例教学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上尚未形成正确、统一的理解和认识,任课教师组织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教研组织力度不够,而且,案例教学师生素质也难以满足严格意义上案例教学的要求。

二、独立学院刑法案例教学改革设想

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刑法案例教学的改革和运用是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改革刑法案例教学模式

刑法案例教学本身是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不仅涉及教师的讲授方法,还涉及学生的参与方式和课堂氛围。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1.列举案例教学模式。这是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刑法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模式。列举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授课中,为了解释某一法律理论、法律条款或某一实践问题而列举一个或一组案例进行示例性解说的教学方法。列举案例教学对案例的细节没有过多要求。可以是几句话就讲完的一个案例,也可以是在一节课内讲完的一个案例。既可以是实际案例,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有关材料加工而成的案例。

2.课堂案例讨论模式。课堂案例讨论模式可选择使用,课堂讨论可以小组讨论或对抗辩论形式进行。重要的讨论案例应课前提供给学生预习。小组讨论时小组成员可相对固定,一般为4-6人,小组讨论时,每个成员都要求充分表达个人观点,教师可选择部分小组当堂进行观点阐述,最后任课教师进行点评分析。对抗辩论通常将全体学生按照观点不同分为2-4个小组,经充分讨论后以小组形式当堂进行课堂辩论。辩论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同学、师生间的交流和了解,也能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表达与合作能力。

3.模拟法庭模式。刑事案件的模拟法庭教学可与“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同步进行。由学生担任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角色,利用律所或法院提供的真实案例,按照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程序和方式进行模拟审判。学校需建设模拟审判法庭,并购置必要的服装和器具,力争达到仿真效果。模拟法庭教学需要做多方面的准备工作,使用次数不宜过多,一学期以3-5次为宜,每一个角色可由3-5人担任,学生可更换角色进行操练。

4.法律诊所教学模式。诊所法律教育是一种由教学单位开设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凭借自己已经学到的法律知识去办理真实案件的教学方式。诊所通过指导教师(Clinic Professor)指导学生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或参与案件等方式,促使学生在具体办案过程中主动学习法律和运用法律,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

笔者所在单位早在2006年就建立了江西省第一家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站,一直以来,利用这一平台,在法学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对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咨询、代书、调解、调查和诉讼等法律服务。学生参加法律服务的热情很高,所有参加法律援助的同学都认为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课堂教学中不能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有效地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一般是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需要任课教师课外进行单独指导。办案过程中,教师可拿些典型问题到课堂讨论,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保证必要的案例教学课时

《刑法学》计划课时一般为108-126课时,而需要讲授的内容较多,如果面面俱到,则完不成教学任务,根本没有案例教学所要求的分析和讨论时间。任课教师应合理分配讲授课时,挑选各章节的部分内容着重讲解后,类似内容可通过案例教学形式完成。这样既避免了连续理论讲解的枯燥,又挪出了案例教学时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刑法分则的讲解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挑选重点罪名进行案例讨论式教学。

本课题组还设计在《刑法学》课程结束后,作为必选课程开设一门“刑法案例分析”课程,约18-20课时(9-10周),时间安排在大三年级。主要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及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紧密结合司法考试题型,训练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刑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法律诊所式教学也可在这一阶段进行。

(三)收集典型刑法案例,编辑刑法教学案例集

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过于简单的案例,没什么争议,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案例太难,让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则会产生畏难情绪或依赖思想,容易造成冷场,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有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难度要适宜。

采取案例教学法,应该精心选择并编写系统案例。选编案例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案例要新颖。即尽可能选择司法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通过案例讨论了解司法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其二,案例要典型。即紧密围绕所要传授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理论选编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以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法学基本理论之目的。其三,案例要系统。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配备相应的典型案例,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同时,根据理论学习的需要选定案例,并设置问题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其四,案例要多样。既要选择仅涉及一个问题的单一题眼的案例,也要选择适量的综合性较强的案例;既要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微小案例,也要选择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大案要案;既要选择已有确切答案的案例,也要选择争议颇大,尚无定论的案例。

(四)改革刑法学课程考核方式

刑法学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可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面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应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部分,课堂案例分析和讨论是记录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任课教师要对学生课堂案例分析讨论时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记录和评分,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案例研讨的积极性,保证学生适应从被动旁观者到主动参与者的角色转换。

2.面试成绩。面试以现场抽题并口头回答问题的形式进行,主要题型为案例分析。面试可以很好的检测学生的口头表达、逻辑思维、心理素质以及应变能力等。学生抽题后需有必要的思考时间,教师当堂根据学生表现,记录学生得分。评分时既要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判断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思维过程,教师需及时点评,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

3.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以笔试形式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及其运用情况。重点可模拟司法考试试题形式,考试题型主要采取选择题与案例分析题型。笔试成绩还是学生总评成绩的主要部分。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选择的适当性与典型性

案例教学的要求较高、难度也较大,教师平时需要注重积累和搜集典型案例,适时编制教学案例集,针对主要知识点配备典型案例,并及时更新,供教学使用。教师应与司法实践部门密切合作,一方面可以获取最新、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案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理论。

(二)实行小班授课制

实施案例教学应当实行小班授课。目前,我国高校流行多班合并上课的做法,学生少则六七十人,多则100余人。在这种大班授课的情况下开展案例教学是相当困难的,即便勉强采用,也不可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因此实施案例教学必须实行小班化授课方式。班级人数最好控制在30人左右,案例教学时间弹性较大,很可能拖堂,课程应尽可能安排在某时间段的最后一节课。

篇3

[关键词]党校;案例教学;函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023 — 02

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具体工作情境的描述,来引导、启发学员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达到提高学员理论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领导工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在党校的教学中具有更为重要的运用价值。

一、党校函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实行案例教学是党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灌输知识,而学员是被动的接受者。党校的培训不仅要使学员获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员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是真实的,案例作为沟通现实世界与学习世界的桥梁,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它要求学员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调动创造性思维,增强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促使学习者更快地适应工作情景的挑战。通过案例教学,学员不仅可以从中获得认知的知识,从讨论中分享知识和经验,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而且训练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从讨论中学会与人沟通,提高学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案例教学其基本的要求是:通过教学的设计、组织和管理,充分调动起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员主动地、独立地开展思维的过程,成为教与学、学与学之间开展思维互动的过程,使学员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教学内容的内化,实现理论、知识等向素质、能力的转化。

2.案例式教学更加适应于党校高等成人教育形式。案例教学之所以被广泛使用并深受学员欢迎,是因为它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党校函授学员大部分是在职人员,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见多识广。学员到党校学习,头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原先的知识和经验使他们拥有较强的分析和判断问题的实际能力。当然,这也有可能使之产生一种骄傲自满情绪,成为进一步学习的障碍。这种障碍主要表现为成人学员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接受,必定要受已有知识、经验和价值观念的制约,如果教师讲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超出了学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员就认为老师讲得对,讲得好;否则他就认为老师水平有限。网络时代,单凭教师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尽管他上课前又作了认真准备工作),要让所有学员都很满意是不可能的。

3.案例教学是答疑解惑的需要。学员来党校学习,带来了实际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即使是水平很高的教师,也不可能对所有重大问题都能做出令学员满意的回答,更不可能给学员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去引导学员发现和探索问题的答案,通过案例教学,促进问题的解决。

4.大力探索案例式教学形式是党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形式。案例式教学形式是当前党校需要重点探索的教学形式,在这个方面,新老教师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青年教师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特点迅速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教学水平,在这个方面的探索中取得新的成绩。

二、案例教学的作用

1.案例教学充分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案例教学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深受学员欢迎。

2.案例教学突出了教师和学员教学地位的平等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由学员唱主角,教学双方地位完全平等。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员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成了学员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案例讨论是教学双方交往、共同 发展 的互动过程。教师只能以理服人,不能强迫学员接受自己的观点。

3.案例教学促进了教学互动和双向交流活动。案例教学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在案例讨论中,知识、思想、经验在教学双方之间双向流动,并在学员中间互相交流。案例教学突出强调对已有的实践经验进行理性分析与总结 ,以便学员在今后的实践中予以警戒或借鉴。

4.案例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党校教学质量。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将教育的主要任务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从单向的灌输变为双向的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使得静态、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了一场教学共同探讨的过程,它可以把枯燥、抽象的理论变为生动典型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易懂易记、印象深刻。

5.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党校教育重在对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强调学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案例教学不仅加深了学员对抽象理论和专门知识的理解,而且在复杂多变的实际中把理论和知识付诸于实践,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比传统讲授方法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又要求教师更加重视社会实际现状,对现实中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不断地从社会实践中寻找适宜教学的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可调动教师备课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推陈出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篇4

关键词:会计案例 教学形式 困惑

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次将案例引入法学教学。在会计教学中引入案例则是1930年以后的尝试(常颖、陈立群,2000)。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中。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将案例教学引入会计教育。目前各高校的会计学专业都相继开设了会计案例或相关课程。由于我国会计案例教学法发展历史短,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认为,以下困惑亟待解决。

一、会计案例课程开设学历层次

(一)会计案例课程层次的争论会计案例课程开设学历层次主要是指应该在哪一个会计学历阶段中,加强对会计案例教学的倾向力度,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有学者认为,应该在高职、中专或成人教育中施行会计案例教学,而本科教育阶段没有必要开展会计案例教学。如林雁(2004)认为,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有所不同,会计案例教学必将在高职会计专业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钱丽华(2004)强调了会计案例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而刘明传等(2004),强调了案例教学在成人会计教育中的重要性。更多学者认为,本科教育阶段同样要加大会计案例教学的力度。尽管本科生由于专业课程的设置有别于其他学历层次,在知识的理解视野和程度上都高于中专生、高职生和成教生,但同样缺乏会计实践经验。根据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反馈信息看,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学习到了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但到用人单位后还是难以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甚至业务能力还不如专科生和中专生。这主要源于其在本科学习时很少接触和分析会计案例,难以对会计活动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在就业初期必然存在适应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会计本科生的就业压力。笔者认为,作为会计本科专业的学生同样要加强对会计案例的学习。

(二)本科阶段会计案例教学设计要点本科阶段的会计案例教学可以不同于中专或高职阶段,应该从以下方面加以区别设计:(1)在案例分析的方向设计上应侧重于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掌握。中专或高职阶段的案例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保证学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就能迅速进行实际操作,达到正确应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熟练进行会计核算的目标。而本科阶段的会计教育目标不能仅是教会学生怎样进行会计核算,而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理解与掌握上。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指南体系就强烈地透露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我国的会计规范已从过去的以会计记录为核心开始转向以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为主,这更加强调了会计从业人员的理解与判断能力,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本科阶段的会计案例教学设计不能只关注会计核算中的操作问题,而要注重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理解。如关于会计确认的考察,主要是考察会计从业人员的判断能力,在会计案例安排上应体现这方面的倾向性,向学生说明在会计确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变对策。(2)在案例设计的内容上应具有综合性,强调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于会计本科学生来说,高校已在其培养计划中设计了丰富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其具备了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但很多学生在毕业前感到每门课都考得很好,而最后似乎什么都不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在独立学习每门专业课时都感觉掌握了,但最后运用时没有将各门课程融会贯通。而会计案例就应当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在案例内容设计上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3)在案例设计难度上要有所拔高。由于会计本科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应当在案例中将这一能力进行提高。可适当增加会计案例的分析难度,不仅可以将会计领域中当前面临的疑难问题引入案例,而且在案例分析的深度上进行强化训练,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思维体系。笔者认为,区别于中专或高职的会计案例教学,在会计本科教育阶段,最理想的案例设计模式应该是根据本科生的教学目标来设计相应的会计案例,尤其是根据本科生的成才定位来搜集相应的会计案例,提供相应的案例学习指导。

二、会计案例课程教材建设

(一)会计案例课程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教材编写的合理与否对案例教学的成功具有重大影响。目前的会计案例课程教材建设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马德林(2005)指出,现行教材中采用的案例过于简单,有些案例设计过于与相关课本的内容配套,将复杂业务分解、删除,结果变成类似课本例题式的案例。郭嫒(2005)指出,现有案例教材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知识点案例多,综合案例少;定性分析案例多,定量分析案例少;案例的实际可操作性差;案例的编写没有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结合起来;大量案例陈旧过时。综合看,会计案例教材的主要问题是会计案例方面的教材较少;教材中的案例组织不规范,不适合分析;很多教材中的案例不是真实的会计案例,只是随意编造的例子。这样的教材不能结合企业的实际,学生在学习这些案例时仍然不能做到活学活用,仍然不能真正掌握会计的实际。

(二)会计案例教材的设计 笔者认为,会计案例教材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案例教材必须紧扣实际,是企业实际发生的案例。只有实际发生的案例,才能真正体现会计在运作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才有收获。如果以虚构的例子作为教材,一方面让学生感到了被蒙蔽,另一方面也会使会计案例教学内容流于形式,缺乏真实性。二是案例教材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不能过于陈旧。会计法规制度的更新速度很快,在案例教材的选用上必须保持动态的观点,使其内容紧跟时代的步伐,尤其是要反映新的会计法规体系下会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另外,还可以将新旧会计法规制度下的问题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印象。三是对教材中案例进行归类,不能杂乱无章地堆砌。目前很多教材中的案例只是简单地堆砌,没有进行分类,不利于板块式阅读和分析,也不利于案例的归纳与总结,这也反映了当前案例教材的不成熟。作为成熟的案例教材每个案例都应是适合分析和学习的案例,其设计应能体现友好界面,适合教与学。四是教材中的案例应当为学习者提供接口,给学习者留下分析和思考的空间,而不需要将所有问题都分析透彻。案例教材是为案例教学服务的,教材不可能将案例中的所有问题都能分析穷尽,合适的案例教材应该是既能突出所要分析的专业问题,同时又能为学生下一步的分析与思考提供接口,让学生感觉教材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言犹未尽,有将其继续分析的动

力。这样的教材既具有开拓学生视野功能,又能引领学生继续思考与探索,对教学将大有裨益。

三、会计案例课程资料搜集

陈玉荣(2006)认为,教师要十分重视搜集和整理会计教学案例,按课题建立内容丰富的教学案例库。笔者认为,建设好会计案例课程教材,关键是能采集到所需要的会计案例,形成相应的会计案例库。但形成会计案例库的过程并不容易,会计信息大部分都处于保密状态,即使是上市公司其会计信息公开也不是自愿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律强制要求的结果。在这样的氛围下,搜集教学需要的案例比较困难。除此以外,目前的案例资料搜集还存在其他问题,如案例的供需不对接,需要的案例难以搜集到,而能够搜集到的案例不一定适合教学的需要。

笔者认为,搜集的案例必须适合教学的需要。在搜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案例搜集人员应当是专业领域的相关专家。案例的设计需要体现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对学生教学目标的配合,这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把关,为后续的案例教育提供良好的材料背景。第二,搜集案例的教师必须具有实践经验。陈玉荣(2006)建议的案例搜集方法有: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搜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自行设计案例。只有经历过具体的实践采风,才能选择到适合会计本科教学的案例。教师一方面已经具备了对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把握,如果又能结合其实践经验,在选择案例时将会更加有利。第三,应鼓励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以提供丰富的案例资料来源。这种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企业为教学提供案例,学校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案,实现产、学、研的结合,既满足会计教学的需要,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又有助于企业解决其会计操作中遇到的疑难与困惑,同时可以引领企业提高其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四、会计案例课程开设时间

(一)中外会计案例课程开设时间差异分析关于会计案例课程开设的具体时间安排,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在高年级开设,黎明(1997)认为,在高年级开设会计案例课程比在低年级好。因为会计案例研究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学者认为,从开始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初始阶段就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手段,汤湘希(2003)指出,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就强调初级会计学的重要性,提倡案例教学代替课堂讲授。AECC的第2号公报强调以案例教学、小组报告、实况模拟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的情形。形成上述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外会计教学的习惯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我国学生习惯于先有理论介绍再有案例分析的授课形式,而西方国家学生的学习则习惯于从案例开始,然后深入到理论,很多理论是从案例中总结出来的。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我国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切实际,如要改变只有从其接受初始教育的源头上进行改革。

(二)我国高校会计案例课程开设时间的建议目前我国高校的会计教育应立足学生现状,分阶段实施会计案例教学计划。笔者认为,当前的案例课程开设时间还是应放在会计本科的高年级阶段。根据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习惯,目前关于会计案例教学开设时间的最佳形式应该是:先在低年级进行专业理论学习,铺垫好专业基础后,再在高年级开设一门专门以案例为教学形式和内容的课程,以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理论的感受和应用能力。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符合我国学生课堂接受习惯,其效果会比一开始就采用案例教学更好。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当学生逐渐适应案例教育形式后,可以开始在会计本科低年级阶段尝试案例教学。这类似美国目前的会计教育模式,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模式。我国将来的会计本科教育教学可以借鉴这一模式,以实现会计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飞跃。

五、会计案例课程教学形式

会计案例是独立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还是融入到其他专业课程中意见不统一。杨有红、胡燕、谢萍(2005)提倡将每一章节或单元相对单一的会计原则及其应用通过案例设计将其置身于复杂的、综合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笔者查阅了国内十所设有会计学本科专业高校的教学计划,有六所高校专门开设了“会计案例研究”的课程,其他四所高校没有单独开设会计案例课程,只是在教学计划中强调了对会计案例教学方式的应用。查阅国外文献发现,美国的会计教学课程体系中没有单独设置会计案例课程,而是将案例作为教学手段和形式运用在所有的专业课程学习中。

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是中外会计教学中对待会计案例的态度不同,其实这两种做法并不矛盾,其目标都是让学生感受到会计理论在实际运用中产生的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对策,从而使学生达到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思考能力的目的。从当前我国的会计教育形式来看,应该从以下方面设计会计案例的教学形式:一是将会计案例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在我国课堂教学改革还未系统完成以前应该这样做。这种教学形式在我国当前会计教育背景下适合国情,很多财经类高校在会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二是在其他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中,可以设置与会计案例课程相衔接的零星案例。在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按照我国传统教育的形式,仍以理论讲授为主,但也可以加入相应的零星案例,但这些案例Kit的目的是为该专业课程学习作辅助,没有必要作为该门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以一门独立的会计案例课程,配以其他专业课程中的零星案例设计,符合我国学生的学习习惯,应该是目前我国高校会计本科课程设计的较好模式选择。

六、会计案例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

会计案例教学是否意味着在会计教学中联系了实际不是绝对的,因为会计活动是动态的,而案例的分析是历史的、静态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为不同的会计案例分析选择最适合的理论支持。常颖、陈立群(2000)要求会计案例教学必须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选择的会计案例教学内容一定要来自于实际的会计与理财活动,并根据理财环境、会计与理财活动的发展变化和会计案例教学的要求,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相关理论,案例的分析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有关会计理论。

要实现在会计案例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当从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在案例分析之前,适当进行与案例有关的理论知识讲解。这就要求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把握好案例教学的整体安排,在案例分析中引入适当的理论予以讲解。由于学生在学习案例之前,都是孤立地学习各门专业课程,缺乏对这些专业知识综合驾驭能力。在进行案例分析前回顾学过的专业知识必将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同时加深学生对案例的认识。二是在案例分析中,注意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进行具体案例分析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挖掘出案例中所存在的实践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理论与实践存在的差距,以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思考。三是在案例分析结束时,教师还应从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上为案例进行总结。前提是学生已对案例进行了思考,教师的总结可以体现出学生的思考成果,这将案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领悟能力和对实践的应

变能力。

七、会计案例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郭嫒(2005)指出教师是会计案例教学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及案例教学质量的好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会计案例教学除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但我国很多高校的会计教师难以接触到实际案例,所做的案例分析也存在较多不足。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尽管我国高校的会计教师大都实现了高学历的目标,但其中很大部分教师都是从高校走向高校,缺乏相关的会计实践经历与知识;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的教学环境相对封闭,会计教师也很难接触到实际的会计操作案例,也难以在课堂上讲授出生动活泼的案例。

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当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让会计教师进入到企业体验会计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将有实际经验的企业会计人员聘为会计案例的教师,会计案例课程可以由多人讲授。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会计教育经验。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自1989年成立以来,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均得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大力支持,每年向该委员会提供资助,主要用在师资培训上,同时事务所也乐于接受会计教师共同参与事务所的业务,相互讨论与交流,从而不断提高美国的会计教育水平。二是会计教师应多进行社会调查。在社会调查中,会计教师可以接触到实际的会计案例并将其加以总结,只有经过自己实际体会与总结的会计案例,在课堂上讲授起来才会是丰富多彩的。三是会计教师必须具备对会计案例进行友好界面设计的能力。无论是教材中的案例还是实际搜集的案例,一开始都不是非常适合于课堂教学的,这就要求会计教师对案例进行剪辑,使其具备教学型的友好界面,这样更有助于提高会计案例教学效果。

篇5

关键词:案例;创新;探究;合作

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这与传统教学中一味突出教师单一主体地位,强调单向交流,教材多年一贯的固定化等有很大不同。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互补互进,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还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知识的方法”;在让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能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一、案例的搜集、呈现

地理案例隐含的地理规律、原理可以由不同载体呈现:地理文字材料形式(包括案例情节数据),地理图形、图片及多媒体主要以图形符号形式呈现案例内容,直观、形象、蕴涵丰富的地理信息;教师描述、学生描述是以语言形式;学生表演、模拟再现形式等等。用不同方式呈现信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象等特但无论使用何种方式呈现,教师应尽可能染、烘托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以便学生尽快进入案例的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地理案例具有典型、直观、形点,例如,教学“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案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美国的地理位置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图,把农业的区位因素,美国农业的发展概况等主要教学内容以文字方式呈现出来。同时,美国作为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农业大国,“近年农产品出口情况”的数据统计图等呈现方式,再配以高中地理教材上“美国的沙尘暴“”“农药污染集聚示意、美国农业机械化等景观照片。除此之外,在学校的资料库或网络上,还能找到关于美国农业的教学录像资料。以上多种呈现方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知识。

二、案例的分析和讨论阶段

(一)设置疑问指导──个体自主探究阶段

该过程是将案例的情境与相应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以揭示案例与所学原理之间的联系。在此,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和探索。学生是分析、研讨案例的主体。教师在展示案例后,要启发学生思考:教材涉及哪些方面的地理知识?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让学生主动尝试探索,去挖掘案例中存在的潜在的问题,再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例如,对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我是这样做的,先展示美国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然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1、分析美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2、分析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区位条件?3、分析美国西部地区发展畜牧和灌溉农业的条件?4、美国农业的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5、美国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通过问题的设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极大的诱发了,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扩展学生思维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组织小组讨论──群体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如果学生不能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合作学习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学习以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能讲,讨论时才会深入,才能有心灵的交融和思维的碰撞。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见解的机会。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的精神。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在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总结评价──能力提高阶段

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管理学 课堂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052-02

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广泛引用的教学方法,目前已运用到法学、医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中。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一方法在哈佛大学就已具备较为完善的案例系统――选题、收集资料、撰写教案、应用、储存、更新、发行和版权保护等。目前这种方法遍及美国甚至影响了其他一些国家。这一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成为了一种在许多社会科学的学科教学别是管理学课堂中常用的重要教学方式。但这种方法因为综合性比较强,在应用方面目前主要侧重于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和大学高年级的综合管理课程教学中。

一、管理学课堂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与意义

管理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综合性、灵活性等特征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事,而且涉及到灵活多变的人;不仅要考虑到目前的现状,还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不仅顾虑到所处的内部小环境,还要顾虑到外部的竞争对手、政治、经济、文化等大环境;不仅要用量化的知识理论做决策,还需要用定性的感知觉做判断等。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充分应用了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为管理学教学课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1.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管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扮演的是知识的灌输者和知识的接受者的角色,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够深刻。而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利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学习和深入的理解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扮演了一个积极主动参与者的角色,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应用所学知识对所遇问题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加课堂的兴趣性,增强师生的互动性。

案例教学法,不管是以何种教学形式,都应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因为案例数学法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同时,学生在仔细阅读指定的案例后,针对逼真的管理事件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在意见对立中寻求矛盾,在矛盾中寻找新的意见,积极发言,并与同学和老师展开辩论,据以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好坏,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故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的频率就无形地增加了。

3.拓宽知识的宽度,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将各种具体问题编写成教案,特别是案例中的典型事例,都是为了说明具体问题而设立的。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挖掘、体验,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寻求真谛,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从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解决的方法。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互相点评,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向别人提出自己的建议;学会了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提高了与他人社交能力。再者,通过情景描述设置问题,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和研讨,对案例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这样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最后,课堂讨论后的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管理学课堂上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实施前的准备

(1)学生理论知识的准备。以哈佛商学院的经验而言,哈佛商学院主要是以团队讨论的方式来学习。在哈佛商学院,团队的成员大概5~6个,团队成员要共同学习一年的时间,而且在第一年的必修课中,每个团队要会分配不同等级的项目。整体而言,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涉及到了一般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系列管理问题,从生产制造到营销,从研发到财务,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到公司战略战术问题,从小公司到大企业,从本土到全球,故而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首先要注意理论知识的储备量。学生于案例教学法使用之前需要掌握充分的知识,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很有可能会让学生有挫败感。

(2)案例选择。案例的选择也显得尤为重要。哈佛商学院的典型案例是一个富于真实商业情景的详细描述,包括商业困境、现实问题及背景状态。让分析者了解案例中相关问题的证据、各自变量,但没有唯一答案。[1] 可见,案例教学法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所选择的案例,即要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又要富有生动性和启发性;即要有针对性地反映所要讲授或是复习的课程内容,又要适当反映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要以反映当前成功经验和改革成果为主;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案例反映的问题错综复杂,能体现思维的扩散性和广度,让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读、思考,进而寻求各种各样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3)教师知识经验的准备。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指挥者――教师的经验知识也非常重要。教师在案例教学法中的作用不只是起到收集、编撰的作用,更需要的是能用知识解读案例并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总结所学知识。这要求教师对案例所涉及的环境背景、知识领域、处理问题的经验以及学生是否易于接受和认同知识的程度做一个准确的判断。

2.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法的准备工作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基础,案例实施过程是对准备工作的进一步延伸,是案例教学法获得成功的保证。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一是要注重案例教学的形式;二是案例教学的时间问题;再者是案例的最后总结。

(1)案例教学形式的选择。案例教学的形式类型多种多样。一种是讲解案例与讲授理论相结合的形式。[2] 在正式讲授理论知识前后,对现实中的一些现象或实例(与理论知识相关的)进行分析,然后慢慢把话题引入到课程内容中去。或者教师在讲完一定范围的教学内容之后,选择较为典型的案例(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是几个案例的集合)向学生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第二种是独立思考收集案例的形式。一方面,独立思考可减少课堂讨论形式中学生“搭便车”的现象;另一方面,根据所学的理论与规范知识来收集案例可以让学生主动的思考所收集的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符合程度,巩固了所学知识,以致于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现实问题时能迅速的找到解决方案。第三种是多媒体教学的形式。[3]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具体做法是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管理学方面的讲座或案例短片,结束后可适当要求学生谈观后感、分析、讨论、点评。

上述案例教学形式的选择,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时间的不同,采用的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将多种形式结合起来灵活应用。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要注意案例与理论或法规同行,要注意案例的实用性与针对性,既能让学生体悟到理论的内涵,也能让学生用理论知识来解释遇到的实际问题。

(2)案例教学时间的安排。在哈佛商学院,大约90个学员要在一个专门为案例教学设计的剧场式教室中,每天至少得共同分享4小时的时光才能将案例分析的清楚透彻。[4] 根据案例教学的程序――一般是描述案例、学生分析讨论案例、教师总结案例的问题及案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在描述问题上,不仅要让学生理解问题的现状、背景和问题,而且需要学生仔细的阅读案例。根据案例的复杂程度,所需的时间也不一致,一般至少得花一个学时。问题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在时间上的充分性决定了讨论的质量和效果,故而这个过程一般都会安排一个课时以上,最后是案例的总结阶段,这一阶段较简单,半个课时即可。从时间上来看,一个能起到较好的效果的案例教学法至少需要两个半课时。故而,进行一次案例教学,不仅要求案例有综合代表性,也要求我们有充足的时间。

(3)案例总结是案例教学法必不可少的程序。案例总结有两种:一种是学生的学结;另一种是教师的教学总结;每次案例讨论结束后,最好要求学生以个人的名义或团队的名义撰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这样做不仅可以总结理论知识,也能总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师则需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做一个简短的发言总结,一方面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再一次的强调,增加学生对重点的掌握,同时对不够深入、不够明确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阐释与讲解;另一方面对案例讨论中积极发言,观点新颖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多发言,增强所有参与同学的自信心。

案例教学法是工商管理教学中成功的教学方法之一,[5]对管理学教学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和意义,不仅是对课堂的趣味性、知识的广泛性、学生的知识掌握有意义,而且对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学生能力的提高有更明显的效果。案例教学法也有一套自身的系统实施方法,这对管理教学中的使用提出了挑战,不仅要求师生对案例教学法使用前准备的充分性,而且要求对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一些关键细节的把握。

参考文献

1 王鹏程、陈.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5(9):94~95

2 陈霞.论案例教学法在薪酬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企业家天地,2007(10):182~183

3贾婷婷.案例教学法在《薪酬管理》课程中的尝试[J].苏南科技开发,2007(8):47~48

篇7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 本科教学 改进措施

一、引言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孕育了对工商管理教育的庞大需求。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创新性较强的前沿学科,融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学科本质,决定了传统教学方法强调以书本为中心,以学生听、记、背为考核体系的局限性,传统模式所培养的“高分低能”学生往往并不是未来真正的企业优秀管理者或创业者。而案例教学本身具有的真实性、典型性、实践性和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中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案例教学法作为工商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工具和基本方法,在整个工商管理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孕育、诞生和发展[1]。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案例教学法,其初始和主要的授课对象是高校商学院MBA的学员。如今,这种适用于MBA学员的案例教学法不断得到认可和推广,并在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然而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将适用于MBA教育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都相对欠缺的本科生?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现状调查

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对案例教学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学生作为案例教学的接收者,类似于产品市场中的顾客,他们对教师的案例教学这一产品和服务是否满意及如何提高其满意度也是值得考虑和研究的。

基于以上背景分析,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部分本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了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本科案例教学总体实施情况的调查,包括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案例教学的目的、案例教学所占比重、案例的来源、案例教学的方式等;第二部分是学生对案例教学满意度的调查,学生可任选一门课程进行评价,也可对所有课程的案例教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案例的选择、教师的引导和组织、教师的点评、案例教学实施环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等;第三部分对案例教学的改进进行了调查,包括案例教学所适合的学生总人数、案例讨论小组人数、案例教学所占比重、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影响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积极性的因素、最受学生欢迎的案例类型,等等。整个调查问卷以客观选择的形式为主,主观建议为辅。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8份,实际收回问卷168份,有效问卷168份,回收问卷和有效问卷达100%。

三、调查数据分析

本文的调查数据分析主要是针对调查问卷的第一和第三部分,第二部分针对案例教学满意度的调查将另文探讨。针对案例教学实施现状和案例教学的改进措施的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课程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程度

将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课程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程度分为5级,即非常重要、比较重要、感觉一般、不重要和完全不需要。调查结果显示9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在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认为一般和不重要的仅占8%,完全不需要为0%。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方法并不仅仅适用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的教学,同样适用于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需求,只是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在校本科生和在职MBA学生实践经验的不同而因材施教。

2.采用案例教学的目的

根据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实战操作能力、提高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被调查者可以多选。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是提高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及实战操作能力,这也与MBA案例教学目的有明显区别。

3.案例教学所占比重

对于案例教学所占比重的调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目前所学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的课程所占比例,另一方面是在采用案例教学的课程中,教师用于案例教学的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数的比例。调查结果显示,78%的学生认为采用了案例教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不足一半,其中34%的学生认为这一比例低于20%,可见目前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案例教学在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有待提高。对于采用了案例教学的课程,其学时比例分配情况如何,能否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调查了现状和学生所期望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案例教学实际学时比例远远低于学生的期望值,85%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案例教学学时比例低于20%~40%,而87%的被调查者期望这一比例至少应提高到40%~60%。

4.案例来源和案例类型

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案例来源主要有教师自编、教材现有、网上收集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教师采用网上收集的案例最多,其次是教材上现有的案例,教师自编案例最少。对于案例题材背景的调查,结果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案例题材依次是外资企业案例、国有企业案例、本土企业案例、民营企业案例和中小企业案例。从案例所涉及的内容来看,最受学生欢迎的案例依次是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电子商务管理、企业文化和财务管理案例。

5.案例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设计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组织案例教学的方式,二是案例教学合适的人数规模,三是案例教学的环境。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学生认为目前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教师给出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后集中汇报,教师给予点评,这与案例教学的含义和基本要求相吻合。对于参与案例教学的学生总人数和小组人数的规模的调查结果显示62%的学生认为参与案例教学的学生总人数应控制在30-50人较合适,这与学校各专业班级的人数相当,即案例教学适合小班进行。66%的被调查者认为划分案例讨论小组的人数3-5人一组较合适,人数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案例讨论的效果。

6.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问卷中有三个问题涉及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的调查,即从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总体因素、影响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积极性的因素及教师应着重改进的环节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认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一是学生的准备与参与,二是教师的课堂组织和引导,可见成功的案例教学是靠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实现的。而影响学生案例教学参与度的最主要因素依次是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学习态度、案例的质量,这说明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引导和鼓励非常重要,不能简单地将学生不积极参加案例教学都归因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差或者学生性格不够开朗活跃。以上调查显示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从教师的案例教学准备和组织角度看,学生认为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改进的环节依次是课堂的组织与引导,案例的选择,案例的点评,教学准备和教学环境的改进。

四、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改进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工商管理课程本科案例教学实施现状与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案例教学应作为工商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在全真模拟企业真实运营的情况下,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吸收者的角色中摆脱出来,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2]。这些是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但是由于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本科生案例教学方法应区别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的案例教学方法。

2.加大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的比重

在工商管理课程本科教学中,由于课程学时数有限,在完成基本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后所剩课时较少,很难保证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学的实施,因此案例教学比重的加大需要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的学时数,同时对教师如何在有限的学时数内组织和完成预期的案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3.不断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虽然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课堂组织两方面,但由于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也主要受教师案例教学水平的影响,因此提高教师案例教学水平成为提升学生案例教学满意度的主要途径。教师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提高案例的质量。案例的选择应满足学生对案例的需求,通过以上调查,学生对案例的来源、题材背景和所涉及的内容都有一定的要求和偏好,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前应进行精心准备,提倡教师结合自身项目经验和对企业的深入调研自编案例。对于采用双语教学或采用外文教材的课程,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和社会环境及企业制度的差别,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中的国外案例很难被学生直接借鉴,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应适当加大本土案例比重,结合国内企业所处环境编制切合国内实际的本土案例,还可以引入一些除文字以外的有关音像资料作为案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3]。

(2)提高教师案例教学水平。完整的案例教学包括案例的准备,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引导,案例的点评等多个环节,案例选择的好坏、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中能否扮演好导游、导演和导师的角色及如何进行案例点评都将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3]。作为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教师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素养外,还必须多参与企业管理实践,通过企业调研、采写案例、企业咨询等活动获取丰富的企业经验和商业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案例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要求。同时高校应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对教师的案例教学技能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以提高案例教学的整体水平。

(3)加强课堂案例教学的组织。案例教学只有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配合下才能完成,如何引导学生按照预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案例讨论,课堂的组织和引导很重要,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而不是任由学生漫无目的地闲聊。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学习中,对表现积极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和肯定,学生的表现与课程学习成绩挂钩。案例的点评力求客观公正,要充分了解学生案例完成的全过程,不能仅以最后的演讲结果或漂亮的PPT等形式来评定学生案例分析的成绩,在案例教学中可导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即鼓励全员的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地评价学生案例讨论结果。

4.改进案例教学环境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普遍认为案例教学适合小班教学,案例讨论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以3-5人为宜,小组成员应进行合理分工,培养学生的团队沟通和合作精神。但目前案例教学规模较大,在有限的师资和教学场地条件下,一般都是一个专业的几个小班合班上课,50—100人左右,讨论时每组10人以上,很难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随着高校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基本采用了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但案例教学的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学校可以特别建一些专门适用于案例讨论的教室来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如教室的桌椅可以移动,可以快速将桌椅转换为可进行讨论的圆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分组讨论。高校应不断改进案例教学的软硬环境,确保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

五、结语

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显示,学生普遍认为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是适用且重要的,但案例教学效果有待增强。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何志毅.中国管理案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6):26-31.

[2]何志毅,孙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现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1):91-95.

篇8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市场营销案例讨论的准备阶段分为两个部分,包括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

1.1教师的准备

1)案例教学前指导在营销案例教学中,课前准备是前提。以此,为充分的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和学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做好相关的规划,并提前与学生沟通,包括市场营销案例的具体类型、不同营销案例形式案例报告的书写要求,以及案例讨论的一些规则要求等,以便学生能根据各自的水平和结合自己情况,合理的安排学习的时间,以此保证教学质量。2)营销案例选择和问题设定(1)营销案例选择要求选择或设计适当的市场营销案例是教学的关键,也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困难。目前一些教材的案例有的过于综合、篇幅比较长,篇幅合适的内容上又有欠缺,此类案例事实单一,对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帮助不大,所以选择好的案例对教学目标的现实意义重大。本人认为,优秀的市场营销案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和要求:第一、营销案例与所学内容有密切相关、对知识的学习有强化的效果,案例问题值得师生去探讨并能学到某些知识或技能,问题设定应该是一些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可辩性或争论性问题,不能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第二、营销案例要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的思维思考能力。通过结合营销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这种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营销案例难易适中,易于理解。篇幅太长的案例所含知识点较多,对知识要求也较高这样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把握不住重点,会挫伤学生对案例讨论的积极性。第四、营销案例的选择,其必须具备案例的典型性和普遍性。所谓的典型性,是选择的案例必须符合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从而使得其教学不偏离方向,其次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符合相关的实际,以能触摸到的方式来让学生融入到案例的情境当中。第五、营销案例具备时代性和启发性。具有时代性的案例应该能反映当前市场营销的的发展和新的形势;启发性的案例应该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想象空间,善于设定疑问或设置“陷阱”,启发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讨论问题和形式设定第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案例讨论的形式。如果班级人数较少可以采取集体参与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最大化分享观点;如果班级人数较多可以选择小组讨论的方式,小组讨论形式是能够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的最佳选择。但案例讨论小组不宜太小,因为只有多样性的学生背景才能保证课堂讨论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启发性,才能提出能相互启发的多样化的观点。第二、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设计合适的讨论问题市场营销案例讨论的问题主要分为开放性和控制性的问题。所谓的控制性的问题,其主要是用于对具体的营销理论的解释和说明,该讨论所得到的答案往往有唯一性和固定性。例如:为什么说GE分析法是对波士顿分析法的补充?而开放性则主要是教师通过抛出某个事实性的问题,然后在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进行讨论。该类问题往往其答案不具备唯一性,同时使用在综合性的案例研究方面。而这种讨论形式是营销案例讨论主要的形式。例如:你认为某公司销售增长的方式有哪些?

1.2学生的准备

学生对案例的准备情况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这一阶段由学生在课外完成。先由教师指定某一案例,并推荐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适当提出几个思考题,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第二阶段案例讨论阶段

1、导入阶段

问题导入是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做好组织工作.在让学生对相关的案例和课本进行充分阅读之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预备讨论,在通过全班讨论的方式。而在预备的阶段,其主要完成相关营销案例的共识,其次则是小组内的任务的分工,哪些问题是主要的发言人员等。第二、做好课堂安排的启动。案例课程的开端往往会给后面的课程的效果定下一定的基调,并对学生能否完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起到关键。因此,要做好课堂的开局,通常采用学生自由发言和事先布置安排发言的方式。而不同的方式则根据班级人数的不同而灵活掌握。开局的发言不一定很全面,主要是确定定好讨论方向,示范规则,为后面的发言作好铺垫。

2、对案例的开放式讨论。

在课堂中采用开放式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展开,并按照课堂钱准备的案例和步骤安排学生对相关的营销案例进行讨论。而这种方式其必须掌握以下的重点:第一,需要运用基本的课堂工具辅助课堂案例教学的开展。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的时候,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特点,选用相关的辅助工具来促进学生对营销案例的讨论,如通过组织结果图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角色所承担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更切合实践;另外在进行讨论的时候,制定时间的安排表,从而使得学生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更有着良好的时间安排次序。第二,做好对教学的及时沟通和反馈,从而促进案例讨论的更好开展。案例教学使用的目的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从而在课堂中形成互动。通过这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教育背景,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共同的讨论,从而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相互取沟通、碰撞和相互之前的启发,以此在交流中形成共识,并可取长补短。而除了沟通以外,还必须时刻对叫教学的效果形成反馈,而这也是教师正确引导和把握下一步教学方向的主要的工具。在课堂的讨论当中,教师及时的通过反馈,查看自身在教学方式、案例选材和观点等方面的积极性,以此在该过程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将其逐步的放大。第三,对案例课堂讨论的稳步的推进。完整的案例讨论,其必须经历一系列的转折点和阶段才能很好的完成,因此,要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对营销课程的积极性,其必须采用相关的措施来保持学生对课程的兴奋情绪,以此更好的实现对讨论的深入。而在营销的讨论推进过程当中,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犯法和技巧。如教师要随时注意保持课堂的活跃的氛围,打破可能出现的冷场。如当教师在看到没有发表相关意见的时候,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冷场,而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及时的做好处理,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调动学生对问题讨论的积极性,以此使得保持课堂的热闹的氛围。可以从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比较关注的话题引入讨论话题,比如:你们去商场买衣服的时候关注的内容主要有哪些;其次及时做好对课堂内容和案例的调控。所谓的调控,就是教师所选定的案例在某种程度上与学生所知道的存在一定差距,或者是在进行讨论的时候,学生们讨论的主体已经偏离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因此,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必须对上述的现象做一定的调控,使得其能够回到主题上来;再次恰当的对课堂讨论中出现的难点进行处理。在讨论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为了某个观点争执不休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艺术话的对该问题进行相关的解答和处理,从而使得其沿着正确的方向让学生讨论。4)做好学生讨论过程记录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学生记录讨论的整个过程,对不同学生的发言进行记录能够提供教师进行教学分析的依据,教师好可以通过讨论记录对整个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自身对案例讨论过程的控制能力,对教学反思活动重要意义。

1.3营销案例讨论课的结尾

1)学生疑问的集中答疑在讨论完成之后,一些学生还会存在一些疑问,包括一些讨论的话题和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可以留出一些时间,给这些同学进行答疑,这样更好的提高案例讨论的效果。2)案例讨论总结好的结尾应当呼应案例教学目标和课堂计划,对案例讨论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学生留下清晰的最终印象,促使学生从案例讨论课总结和汲取富有教益的成果和营养。组织案例讨论课的结尾常用如下方式:(1)以教师为主总结或讲评案例。教师可以做一个简要的结论性小结,或就全班案例讨论的情况做一番扼要讲评来给讨论课结尾。总结中应尽量引用学生的论点和发言,应鼓励积极发言者,同时激励一些发言不主动的同学。(2)以学生为主总结、回顾案例。学生在现场自行总结,可事先安排一位学生带头小结,再让其他同学加以补充和完善。要强调每个学生去总结、体会自己的收获,如有遗漏之处,教师及时进行补充。第三阶段、案例讨论反馈这个阶段分为如下几个环节:学生案例报告的书写、案例评析

1、学生案例报告的书写

案例讨论完后可以安排学生书写案例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的格式要有具体的要求,学生按既定要求写。

2、学生案例报告评析与分享

对学生的案例报告要进行评析,通过案例评析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进行详细的整理,训练学生基本的思维逻辑,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可以对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提高教学效率。

二、总结

篇9

关键词:HR转型;传统;案例教学法;应用形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102-02

《2011-201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与HR外包调研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显示,到2013年我国劳动力用工的“人口红利”将彻底消失,HR转型势在必行。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的传统应用形式将直接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使大学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新情况,既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例教学课程需要处理的难题,又是高校案例教学法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本课题组正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HR转型条件下对高校毕业生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团队合作意识

上述报告中的结论表明,所有的用人单位关注其招聘的高校毕业生最重要的因素是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这也是用人单位中高级人员高稀缺性的能力。职工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大中型企业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避免人才频繁跳槽的有效手段。

(二)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劳动者本人主要通过个人的努力,利用各种条件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以便个人获取所需要知识的能力。

当今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一个用人单位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单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能力是职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其所在的单位或团队,来解决和处理用人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它是职工把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表现,是用人单位办事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也是很多用人单位为何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选择班干部或者学生会干部的主要原因。

二、传统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双师型教师的缺乏

我国高校大多是理论型研究学校,一直以来各高校均重视学生的理论教学,轻视学生的实践教学。在这种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日益严重,高校也成为脱离社会的象牙塔,尤其是高职高专学校,许多都是从中专、中技学校升格而来。这些学校在案例教学法应用中的普遍问题都是缺乏双师型教师,学校的案例教学实践课大多流于形式,有的学校根本就不开设这门课。

(二)典型案例教材不足

要把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教好,没有高质量的、适合教学对象的案例教材是行不通的。可现实中能够适应该课程教学的典型教材严重不足,无法满足高校教学的需要。传统的案例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上课教师临时在网上或报刊上寻找一些案例来讲授,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诸多问题:时效性差、适应性不强、脱离学生的实际等,上课的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

(三)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老师把案例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堂讨论并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教师点评。这种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基本上会让成绩好的或者表现积极的学生回答,其他同学根本就没有机会参加讨论,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高,这无疑会影响到案例研讨的实际效果。

(四)缺乏相应的管理与激励机制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需要任课教师提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更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这会明显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对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要求也很高。

一方面,由于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总课时不多,教学任务较重,让教师花大量的学时用于案例教学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我国的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与老师的上课多少、上课的质量高低不直接挂钩,其看中的仅仅是教师的科研实力――主持过多少个国家级或者省部级课题、发表过多少篇高水平的论文、做过多少个有价值的咨询项目等;加上各高校对案例教学课大多没有相应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等,导致案例教学课名存实亡,更无法培养出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材生。

三、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形式改革分析与探讨

针对上述传统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存在着诸多弊端,对其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本课题组的成员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出下列多种有益的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新形式:

(一)模拟法庭

首先任课老师要把经典案例选好,提前一周把案例和具体要求布置给学生;其次,要选择当前社会中有重大影响、有教育意义、适合教学的热点案例;再次,把各种角色让学生们分配好;最后,对没有直接参与模拟法庭的其他学生,都要给他们分配任务――提问。

在活动过程中,任课的老师要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及回答问题的质量高低逐一地给他们打分,计入平时考核的成绩。

(二)社区法律问题调研

高校学生一般都注重理论学习,忽视和缺乏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入调查研究。本课题组为了弥补学生们这方面的缺陷,专门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的多家大型社区中心联系,与它们共同合作,给学生们提供了许多法律问题调研的机会与场所,让学生们真正地融入社会,了解现实,学有所用。在调研之前,首先要确定好每小组的调研主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调查,在回来后要把调研问题的解决方案拿出来,每小组代表都要向全体同学汇报,接受其他同学的询问,让同学们对这些方案的利弊进行研讨、相互评比打分。

(三)现场法庭旁听

大学生对法庭庭审比较陌生和好奇,我院社会与公共管理系在本课题组成员的参与下,每年都定期组织学生到安徽省合肥市中级法院与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去开展现场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件的法庭旁听活动,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劳动法是如何实施的,使学生们真正懂得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重要性。旁听后,要求所有同学写出参加法庭旁听的感受,并对该案件的审判过程、形式及判决结果做出自己的客观评价,找出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差距,并着力进行弥补。

(四)参加实习实训基地锻炼

为了落实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任务,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本课题组在学院与系部的支持下,先后与安徽省高级法院、合肥市中级法院、合肥市包河区法院、合肥市蜀山区法院、合肥市包河区司法局等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专门组织学生定期到上述单位进行实习实践锻炼。在实习结束后,要求所有参加实习实训的同学搜集整理出各自在岗位中遇到的实际案例,并向老师与同学们进行汇报。

(五)课堂案例研讨

为克服传统的案例教学法的诸多弊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的积极性,本课题组的老师开发了课堂案例研讨的教学法形式。在教学某一章节前,老师通知学生们,让他们自己准备案例研讨的内容,形式不限,任课老师通过初步审查后,由班委组织完成该案例的研讨任务,老师参加到学生的分组研讨活动中。在整个活动结束前,任课教师要对该研讨活动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其不足部分,表扬其优点,以便学生们能再接再厉,不断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四、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改革带来的重大突破

通过对前述多种形式的应用,本课题组给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带来诸多突破:

(一)极大地增进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

经过模拟法庭、课堂案例研讨等教学形式的训炼,学生们深切认识到离开团队合作,他们很多事情都无法完成,在工作和学习中,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共同配合。这样,学生们的团队意识与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题组所采纳的每一项案例教学应用形式,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或者对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无不需要每个学生自己去开动脑筋来进行主动学习。

(三)较好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社区法制调研、参加实习实训基地锻炼活动、课堂案例研讨等形式涉及到诸多法律问题都需要学生来解决,他们在处理上述问题时,都要借助不同的渠道,想尽所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更能很好地提升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有机的结合。

(四)有效地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制度的深度改革

要把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进行彻底的改革,最终还需要对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制度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彻底扭转以论文和课题来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评定职称的不科学的标准。要把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及组织案例研讨等实践能力纳入到教师的考核、晋级标准之中,唯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推动高校案例教学法的有序、正常、持久的进行下去。

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传统教学法;教学改革

Abstract: through the in safety engineering occupational health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he use case teaching, case teaching method that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s to improve the way in safety engineering career hygiene effective ways of teaching quality, is the direc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 case teach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法,是传统教学法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1871年美国哈佛大学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 教授最早提出案例教学,后推广到管理、教育和医学等领域。它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查找、辨析、讨论案例,对问题做出判断的一种教学活动。

1 安全工程专业简介

目前,我国已有100多所大专院校设置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安全工程专业是专门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安全事故的分析方法等等。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多分配到大型企业作案管管理,或是安全员。有些院校还以培养某一行业的人才为特色,如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安全等。多数院校则以培养通用安全人才为重点。虽然各院校培养方案所侧重的行业和领域有所不同,但培养的重点多集中在“安全”方面,即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却忽视“职业卫生”方面的内容。

2 开设职业卫生课程的重要性

职业卫生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课程。随着我国重大生产事故得以有效地被控制,越来越多的职业卫生问题得到政府、企业、工会等多个部门的高度重视,这势必会增加社会对职业安全与卫生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此,我们经过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适合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卫生课程教学。

3 案例教学中的有益探索

案例教学是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规律的重要体现。首先,查阅近期医药卫生期刊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涉及的内容大多比较广泛且没有固定答案。在课堂上通过对案例进行充分、细致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的重点,并针对发生案例的原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和建议。例如,在讲解窒息性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这一节时,先查阅大量文献,找出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硫化氢这3种气体有关的职业中毒案例,在课堂上通过对案例讨论、分析,使学生了解到这3种气体虽然都是窒息性气体,但是它们的中毒机制是不同的,即分别在外呼吸过程、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过程产生窒息。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提出职业中毒的诊治和干预措施。

其次,案例教学也对高校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改变以往压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式,以指导者的身份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能力。同时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以满足案例教学的更高要求。

第三,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分组讨论,具体有小型讨论会、分组集体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课堂上主要围绕主题指导讨论全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辨析文献中的方法是否正确,启发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讨论是否存在其他可行的方法来处理该资料。

第四,为了更好的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我们还充分应用视听教学设备。在计算机的配合下,配备必要的器材,模拟相应的实习环境。通过这些安排,使学生从病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治疗措施及预防方法等系列操作、预防观念、理论知识及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增强,学习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第五,课程考核方法多样化。考试从单一的书面考试转向多形式的考试方法, 并从考核理论知识转向考核综合能力,包括思维、操作、交流能力等多方面。在考核内容加大案例讨论内容考核的比例;考核形式加大案例的收集、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案例讨论与交流、课堂现场表现等环节的比例。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有许多优点。学生在掌握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仅能够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辨析案例,处理实际问题,而且还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