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作文教学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作文教学案例分析

篇1

“快乐体验 自主作文”就是不作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思想,自由自在地写作。下面是我在“快乐体验 自主作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教学案例。让我们从中领略“快乐体验 自主作文”带来的变化。

鸡蛋里的文章

“都是王老师出的馊主意!秋游时还带两个鸡蛋……”读着孩子们充满趣味的文章,我笑了,因为我的“阴谋”得逞了。

又是一年秋游,班主任真头疼!学生整天关在教室里,好不容易出去一趟,怎么不“猴性大发”?往年实践活动时那拥挤不堪的场面不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今年秋游地点是花山谜窟,妈呀!路程远,路难行,组织不好极有可能会出事故。怎么办?偶尔翻开《语文基础训练》,发现上面有道训练题“请将一个鸡蛋放在口袋里,小心保护一天,看谁能把鸡蛋侍候好,并记下你侍候鸡蛋的过程。”哈哈,有了,我何不略施小计,将这道练习题和秋游联系起来?一则可以增加侍候鸡蛋的难度;二则可以收收他们的猴性;三则为秋游增添点乐趣;四则可以为孩子们的习作提供体验的机会,此乃一箭四雕!说干就干,于是公布了今年秋游的最新规定:每人携带两个鸡蛋,小心保护,回来时鸡蛋是“完尸”的奖励:免除三天的家庭作业!

第二天,秋游出发了,学生的脸上除了兴奋,似乎多了一层忧郁,我知道那是鸡蛋惹的祸;上车了,居然没有了往日争先恐后的场面,个个温文尔雅,绅士风度,我知道那是鸡蛋的功劳;休憩时,找个平坦地方坐稳了,不是先吃东西,而是掏出鸡蛋,摸摸,看看,再摆个安全的地方,我这个班主任比往日清闲多了,我知道那是鸡蛋抢走了我的风头……也有些猴性不改的,一不小心,“啪”――鸡蛋破了,哈哈!引得同学一阵哄笑,我则拿着手中的相机不断地记载着孩子们快乐的瞬间。

第三天,我收到了孩子的习作草稿,篇篇精彩,妙语连珠:“瞧,潘孝雄一手捂着口袋,一手挡着四周的同学上车,嘴巴里大声嘟囔着:‘各位兄弟姐妹,千万别碰着我的宝贝!’”“休息了,胡峰放下书包,高兴地说:‘哈哈,这个位置是留给我的。’话刚说完,兴奋地一屁股坐下去,他又像弹簧似地跳了起来――我的鸡蛋,迟了,以他的重量下去,鸡蛋早就体无完肤了。”“身揣两鸡蛋,不敢把队插。个个变文明,老师乐开花。”以诗结尾,大大赞美老师的“创举”。

讲评课上,我要求孩子们在课堂上阅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学生点评,并自己修改。当晚的家庭作业就是把自己的文章上传到班级QQ群里,一周内要阅读同学的文章并回复点评。学习委员还编排了一本作文集《鸡蛋里的文章》,有整篇入选的,有精彩语段入选的,也有好词好句入选的,全班无一遗漏,让人人都享受到了成功作文的快乐。

篇2

关键词: 《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 中文师范专业 训练模式

《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是面向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开设的教师教育课程,其目的在于提高中文师范生在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上的教师职业技能。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有关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这一部分的讲授一直是归于《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之下的,也就是说,对于如何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教学基本上只停留在理论讲授的层面,纵然在课堂上教师做过一些举例阐释,但是这些理论知识如何被中文师范生熟练掌握与运用,这一点是被忽视的。为此,本课程的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讲授有关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理论知识,更应将重点放在理论化用的训练上,即训练中文师范生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进行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可从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分类训练、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综合训练及课程训练的手段与方法上进行全面的训练模式的革新。

一、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分类训练

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教学三个方面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分类训练,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各类课型的课程设计与评价,为提高中文师范生的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有关阅读教学的课程设计与评价。

以文字及视频经典案例为基础,对阅读教学基本技能,各类文体的教学和阅读教学评价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而后进行阅读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实战演练,具体训练方式如下:

1.布置有关阅读教学课程设计的作业,学生课后完成。教师将作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课堂上做逐一讲解之后,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文本细读,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增加其教学设计的深度。

2.针对作业中出现问题较多的环节(比如导语设计、提问设计等)与设计能力较弱的文体(比如在说明文及文言文等文体上,学生课程设计能力较薄弱),下次课上进行当堂的反复训练,而后学生互改,教师抽查,消除课程设计中存在的系列问题的同时,还可训练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教学视频,其中,优质课视频以供中师生品味与学习语文教学名师们的课程设计思路及精髓,而随堂教学实录则可用于训练中师生对于阅读教学的综合评价能力。

(二)有关作文教学的课程设计与评价。

1.以文字及视频经典案例为基础,讲解有关各类写作基本能力训练(摄材能力训练、思考能力训练、言语能力训练、修改能力训练)的设计方法与技巧,以及如何进行作文教学评价(细化为写作的评价、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和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等)。

2.通过布置课后作业与当堂训练的方式,教师评讲及学生反复演练后,中文师范生方能较为熟练地进行作文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三)有关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课程设计与评价。

1.结合语文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与内容,以及如何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进行言简意赅的讲解。

2.凭借一些文字及视频的经典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中文师范生从案例中学习进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设计与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并通过当堂练习,学生互改与教师抽改,找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再做讲解,学生再做相应训练,力争在课堂上解决一些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

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综合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了“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①等教学建议及“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②等评价建议。上述建议的提出势必对中文师范生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分类训练的基础上,必须引导中文师范生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综合训练。

(一)语文课程设计综合训练。

1.展示一些语文优质课课堂教学实录及播放一些名师授课视频,引导学生理出其中蕴藏的教学设计,并就前述上课训练及作业中仍然存在的一些教学设计中的薄弱环节,随堂进行一些教学设计的分段训练。

2.训练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设计时,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适时融合,比如,学完说明文,学生感受了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好处,这时,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用所学的上述说明方法写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对象(动物、植物等),从而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融合;综合性学习更是能布置学生围绕讨论的主题进行课前阅读,课堂上写出由此主题引发的想法,并将自己的看法进行口头表达,从而形成囊括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于一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通过以上训练,促使中文师范生将语文课程设计的各种知识与方法融会贯通。

(二)语文课程评价综合训练。

1.针对在第一阶段的评价训练中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些方面再做训练,比如中师生在评价时往往能注意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做得好与不好的地方,但忽视了学生对于教师授课的反应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等。

2.训练中师生不仅要从所展示的课堂实录的案例中发现教师教学设计上值得学习的可取之处,还要找出该设计中的不足之处,而此不足之处对于学生自我语文课程设计能力的反思与建构也相当有利。

3.训练中师生熟练掌握与运用各种类型的评价,即在评价时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

三、课程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如果本课程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讲理论,或者不讲理论只进行单纯的训练,抑或是单单局限于课堂上的时间进行训练,或者单凭教师一人之力进行单向的讲练,中文师范生的课程设计与评价的能力就很难得以根本性的提高。因此,本课程的训练将采取如下手段与方法:

(一)突出案例教学,将理论融入实际操作当中。

本课程涉及相当部分有关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理论讲解,这些内容较难为学生所消化,因此,本课程在教学中将大量引入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理论融会贯通,提高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注重训练,理论阐述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课堂上精要讲述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相关理论知识,随讲随练,讲练结合,侧重训练,力图使学生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通过实践训练的强化得到最大限度的消化吸收。

(三)以提高能力为主,课堂讲授与课外交流相结合。

本课程的课时有限,如何进行课程设计与评价涉及相当多的理论知识,且学生需要较多的时间将理论融入实践,因此,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进行沟通,答疑解惑,以求增强中文师范生在课程设计与评价上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课堂上,学生之间进行训练作业的相互评改。

学生间进行训练作业的当堂互改,不仅能节省时间,一有问题,当堂提出,教师当堂解答,还能有效训练学生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借助多媒体,最大限度地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

通过多媒体将一些中学语文教师的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相关案例(包括随堂教学实录及优质课、竞赛课的文本案例及视频案例)进行展示,使学生能更直观地获得丰富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为配合上述训练,本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实践操作的形式,考核成绩综合计分:平时成绩50%(出勤10%,课堂集中训练20%,课后作业20%),期末考试50%(即针对给出的文章和教学案例,学生独立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

综上所述,在语文新课标背景下,中文师范专业《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的训练应走出一条“讲练结合、重在运用”的开放性的实践教学路径,通过对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教学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与评价的训练,引导中文师范生熟练掌握各类课型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评价的组织,提高其核心师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0.

篇3

一、“金字塔策略”的内涵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学校在《2003-2006三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金字塔策略”。所谓“金字塔策略”有三方面内涵:第一,教师个人。要不断丰富其内涵,完善自我,使其本身知识、能力结构呈金字塔形态:基础广博厚实,专业精尖成熟,且每个教师都要制定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三年发展计划。第二,全校教师队伍的结构。要通过各种努力,使全校教师队伍的结构呈金字塔形态:基础是多数称职的教师,依次向上要形成校级优秀(校教学能手、校标兵教师、校首席教师)、市、省乃至国家级优秀(能手、拔尖、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这样一个人才结构层次。第三,全校班主任队伍的结构。要设立优秀青年班主任、标兵班主任和首席班主任三级金字塔式班主任阶梯,以促使学校德育队伍向高层次发展。

二、“金字塔策略”的实施

为把“金字塔策略”真正落到实处,经过慎重研究和全面考虑,我校完善了以教研组、年级组为主轴,班主任与集备组交叉带动的运行机制,并抓好了“两条主线”,从而大大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工作

以“强个体、重集备、促教研”为主线,促进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及全校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1.“强个体”——学习培训,强教师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成效显著

通过自我研修、主动发展,骨干带动、同伴互助、专家培训、示范引领等多元化的培训,金字塔策略成效显著。学校省级优秀教师连续出现,市级优秀教师已成规模,名师已成梯次。近十年来,我校在市级及以上名优教师评选中,一直处于优势,初步形成了名师、优师规模,始终处于金字塔结构的上端,且名师队伍渐趋年轻化,这为我校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师资基础。目前,名师带动所在学科,已形成我校优势学科;名师领衔的学校重要课题、教学法研究,已基本形成有较大影响的成果。

师资队伍质量及结构的明显改善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近年来,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通过率均高达96%以上,高考一本升学率每年以10%的提高率递增。学校在“青岛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的基础上,2011年又被评为“山东省教学示范校”。

2.“重集备”——强化集备组功能,加强协作意识,实现集备组整体发展

我校建立了“教师之间随时随地交流”的制度,在每个年级、每个学科都设一个集备组,以加强组织和领导。“教师之间随时随地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实施同步研讨,相互阅读、思想碰撞,通过诸如“教学案例分析”“主题教研”“专题性研讨”“跟进式听课”等活动,使教师在交流协作中实现了共同成长。

(1)课堂: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我们要以课堂为主渠道探讨有效教学模式,以改变学生接受意愿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校摸索出了“备课、说课、上课、评课”课堂教学四环节全程控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探讨过程中,一些学科的优秀教学法应运而生:语文学科的《引导主体参与式作文教学法》,获青岛市首届优秀教学法;历史教学法的专著《高中历史模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出版;政治学科的《抛锚式分层次教学法》评为青岛市第二届优秀教学法。此外,我校在2010年又有五个教学法参加青岛市优秀教学法的评比。各学科将这些优秀的教学法结合学科实际普及到学科教学当中,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2)作业:精作业布置,重学科平衡,分学生层次,重作业批改。我校召开了《关注作业,提高效率》的专题研讨会,着重研究作业布置科学、分量平衡等问题,在以下三方面达成了共识:①协调各科关系,减少作业总量。②注重学生差异,区分作业量及难度。③批改及时认真,方式多种多样。作业按不同类别,或精批不讲评,或粗批精讲,或重点、难点出示典范作业等。

3.“促教研”——突出教研特色,创新教研模式,以“学科教学工作研讨会”促教研发展

(1)不断规范和完善各教研组制度。我校制定了《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教研组长职责》《校级先进教研组评比办法》等管理制度,将教研组建设工作纳入了学校发展规划,每学期工作计划中都有详细的教研组建设内容及举措。

(2)以教研组长换届为契机,促学科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学校“金字塔策略”实施和完善的过程中,一大批青年优秀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为了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和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我校在2009年和2012年的教研组长两次换届工作中,在全市普高中率先突破性地在11个学科中选拔年轻骨干教师共11人担任教研组长。目前,教研组长平均年龄只有37岁。通过组长换届,极大地调动了教研组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他们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有利地促进了学科建设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3)举行“学科教学工作研讨会”,创新教研模式。作为一项创新性的尝试,我校先后举行了数学、语文、英语、理科综合、文科综合教学工作研讨会,并先后邀请到了部分省市知名专家为教师们作专题报告。这些教学研讨会,结合教学实际,既有专家讲座,又有各教研组实际的教学情况总结交流,既总结交流了经验,也发现了问题,极大地推动了教研组的建设和发展。

(二)德育工作

以“提高班主任管理艺术、年级、学管处齐抓共管”为主线,做好班主任培养工作,提高班主任管理艺术,为教学管理提供支撑。

1.统一思想,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树立共同愿景

班主任工作主要是一种精神劳动,其幸福感能使班主任在工作中具有一种强烈的进取精神。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确定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共同目标“做幸福的班主任”。围绕这一共同愿景,我校坚持用文化引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以制度保障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权利,以多层次培训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知识水平,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提升班主任育人能力,以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班主任个体的成长实现“做幸福的班主任”的理想。

2.推进机制建设,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设立首席班主任,积极推进“班主任金字塔”发展工程。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科学化管理,充分调动起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设立了首席班主任、标兵班主任和优秀青年班主任三级金字塔式班主任梯阶,和教师金字塔发展策略相吻合,不断激励班主任提高管理水平和层次。

(2)成立德育研究室,大力开展班主任科研工程。德育研究室,并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渠道,加大班主任队伍建设力度,以促进班主任管理能力和育人水平的提高。在具体的工作中,每月召开一次德育研讨会,让教师交流经验与体会,探讨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不断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掌握新时期德育工作规律,这为我校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专业引领。

(3)设立班主任节,建立班主任幸福激励机制。学校要设立班主任节,目的是营造学生和全体教职工爱戴班主任的氛围,使班主任体验幸福,体会到自我价值。通过举办班主任节不仅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极大地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我校已经将每年的感恩节设为校班主任节,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

3.丰富培训层次,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夯实基础

(1)校级培训精品化,引领班主任新理念成长。我校设置了班主任培训课程,每人每年培训30课时,形式有专家讲座、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和优秀班主任活动展示课等,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教育专家杨育红、韩似萍来我校分别做了题为《教育从赏识开始》《基于生命视角的教育取向》的报告会。

(2)年级培训常态化,注重班主任岗位技能的提高。每个年级都要结合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年级班主任培训。

(3)加强个人读书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品牌,“青岛一中读书节”已成功举办六届,越来越受到全体师生的欢迎和认可。通过读书节,既增强了师生文化底蕴,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校读书节中,学校可专设班主任版块,推荐教育名著,以加强班主任理论学习,使其学会反思,从而提高其理论修养。

(4)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班主任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实施者,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骨干作用,熟悉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我校设有专职心理培训教师,为班主任开设相应的学生心理课程,同时推荐了骨干教师参加全省、全市的培训,提高了他们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能力。

(5)开设网上班主任培训论坛,使班主任培训即时化、互动化,提高了培训效果。

4.试行班主任任职资格制度,探索实行班主任竞聘上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