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化教学技术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信息化教学技术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信息化教学技术案例

篇1

关键词:中职院校;食品生物信息化教学

中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现代化教育领域中需要更加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来满足信息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中职院校教学中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学质量。

1.中职食品生物专业信息化技术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食品生物专业是培养可以从事食品生物领域中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性人才,需要学生掌握食品的成分、结构、性能、加工等专业知识,明确食品生物一系列专业知识,可以掌握食品加工、食品运输、食品存储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然而中职食品生物专业课程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繁多,教学形式抽象,知识点分散,各类理论数据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深入理解和接受。”[1]因此,在中职食品生物专业的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搜集各类网络教学资源,其中包括案例、问答、图片、题目等,并且将其进行处理,制订出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2.中职食品生物专业信息化技术教学策略

(1)利用信息化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在中职食品生物专业中“做中学”“做中教”的学习与教学方式十分普遍,食品生物专业中的食品应用化学、食品分析检验等课程都是始终贯彻中职教学的教学理念与原则。在食品生物专业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要开展实验,就必须有实验原理作支撑,才能够通过实验操作,获得实验数据,进而得出实验结果[2]。因此,在食品生物专业中,理论性教学内容为教学难点。理论性内容具有抽象、难以理解等特征,教师难以在课堂上通过口头讲述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学生也难以接受所学知识。而在信息化技术下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将口头教授难度较大、难以表达清晰的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

(2)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信息化技术下的网络辅助教学能够在中职食品生物专业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可以拓展教学实践。在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校园网站教学平台上融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在课后随时随地开展复习与预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其次,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可以让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在课后利用网络辅助教学,与学生充分沟通,让学生将课堂学习中没有理解掌握的问题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辅助教学,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以便及时调整优化下一次的教学内容。最后,利用网络辅助教学以优化教学方式。例如,在进行“食品生物技术”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与技术性都较强,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探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前、课后来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认识各种问题,站在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品质与创新性能力。

3.结束语

在中职食品生物专业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教学信息化成为中职食品生物专业教学的重点发展方向。在食品生物专业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呈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欲望,有针对性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毋庸置疑,信息化技术推动了中职食品生物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充分展现了现代教学的理念与方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信息化技术教学方法在中职食品生物专业的运用将会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篇2

[论文关键词] 体验教学理论; 信息化教学; 教学活动设计

为了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西北师范大学从2009年开始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全新的改革,将其分解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必修课程。教学资源从单一的文本教材充实为以文本教材、光盘教材和网络课程为资源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总结性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支撑的技能体系与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从单一的传统讲授转变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普通教室改变为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终结性期末笔试改进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过程性作品和终结性考评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从各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学生很难与教师达成共同经验,难以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

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还应具有信息化教学示范性的特点。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如何突显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价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更易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如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利用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基于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教学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体验教学理论的内涵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和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体验教学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教学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在教学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某一活动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在体验中,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认知,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体验既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

二、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和情感,是个体不可替代的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即学生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并学会运用,涉及演播教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将体验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用阶段。学生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活动,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逐步达到明晰。

(一)体验感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体验感觉阶段是学生亲身经历情境或活动,亲身感受扮演角色的过程。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时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转变自身角色,从学科教师的角度阅读立体化教材资源中提供的案例与教学视频录像,比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异同,思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信息化教学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显了主体地位。

比如演播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中提供了语文学科案例“看云识天气”、历史学科案例“青铜器和甲骨文”、生物学科案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等不同学科的文字教案、电子教案及教学视频录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案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选择语文案例“看云识天气”,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以语文任课教师的身份阅读“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观摩课堂视频录像并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媒体作用”等问题,并将自己的见解与小组其他语文“教师”分享,初步整体感知演播教学法。

这一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是感知角色,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学科教师、转变身份——任课教师,带着“这节课我来教学”的任务和思考去观摩视频录像,否则学生会以学习者的角度去观看案例。由于知识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学生根本不会有兴趣来观看整堂课,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即便案例设计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体验知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体验知觉阶段是对感觉阶段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记忆、操作)和解释(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学理念的认知过程。这个阶段是体验教学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悟信息化教学方法,即学习哪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就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不仅示范了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且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特色。

学习演播教学法时,教师可以运用演播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演播教学的功能和应用方式”时,常见的演播教学方式有演播—讲解、演播—讨论、演播—操作及演播—设疑等,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讲解相应的“演播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演播—讲解”的方式时,教师用“演播—讲解”的方式讲解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演播—讨论”方式时,教师可以结合播放的案例,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学生体验;学习演播教学的功能时,用“演播—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学生既可以体会演播教学的不同功能,又可以体验到“演播—设疑”方式的具体应用。

学习协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协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设计辩论活动“协作学习的利与弊”,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又体会了辩论这种协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设计分组讨论“协作小组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小组的不同结构,又体会了如何开展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在协作活动中进行问题分解。

学习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Webquest活动,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来体会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引言模块可以设计成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中学教师请求帮助的电子邮件,请求大家帮助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案。任务模块可以设计为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的综合,具体任务是为了及时给中学教师回信,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如何设计这些不同的探究学习模式”等问题,然后分组选题并选择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资源主要是课程提供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及因特网络资源。过程设计为小组分工、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完成作品等活动。评价可以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团队的协作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过程性评价。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Webquest活动设计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出活动设计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动的任务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广告英语的特点、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圣诞节在中国、为什么“新概念”在英语教学中长盛不衰等,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回顾复习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学生既可以梳理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又可以体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文本教材对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环节等相关内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呈现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PPT辅助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真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也难以灵活运用。

(三)体验内化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评说中内化方法

体验内化阶段是将知觉阶段认知的结果(概念、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内在的联系(同化、顺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建构过程。这个阶段从三个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学方法理念的内化。首先,学生通过研读教学设计方案、分析设计环节来内化;其次,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说课稿、理解设计意图来内化;最后,学生通过再次观摩案例视频录像、依据评价量规评说教师对具体方法的运用情况来内化。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分析、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评价观。

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演播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研读课程资源中提供的“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方案,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演播教学的应用时机、媒体的应用形式、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等,进一步理解演播教学方法;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方案的设计者——任课教师的说课稿,分析具体知识点运用演播教学的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摩这节课的视频录像,观察任课教师运用演播教学的组织过程,之后借助课程资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学评价量规,分小组评说这节课,深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

(四)体验应用阶段的活动设计——在作品中应用方法

体验应用阶段是对已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进行检索、提取和使用,并对内化的行为准则通过外在行为进行呈现的过程。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学学科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参阅案例设计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包件,并在小组或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说课。这一过程既有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呈现,又有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体现;既有学科知识的显现,又有教学组织能力的表现,这是对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学科知识及学科教学法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融合,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要求。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而且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通过选题、设计、说课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体会到方法的应用要领,体味到方法的应用优势,也会提高学生主动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三、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学有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核心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理解信息化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是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介绍,那么课堂教学方法应该且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职前师范生不仅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二)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教无定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尽管有它的优势,但未必对每位任课教师都适宜,也未必每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知识内容都适宜让学生体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三)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贵在得法

贵在得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任何一种信息化教学方法都有优势与不足,任课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弥补某种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例如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活动中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只要教学设计的选题得当、活动得法、组织得体,也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现代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的主动建构。

篇3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教学资源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233-02

随着教育资源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资源建设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一直都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尝试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论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期望可以加速教育信息化发展。

一、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一)教学资源库的涵义

教学资源库是指按照统一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技术规范和课程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的,由全国优秀的数字化媒体素材、知识点素材及示范性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

(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1)资源库的外部建设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推进教育改革,使教育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中的各种教育及信息资源日趋丰富和完善。就目前而言,许多学校的校园网都与我国政府设立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建立了链接。因此,可通过购买、下载的方式,或者从外部网络中搜索并收集各种需要的资源信息,从而丰富校园网中的资源库、素材库、案例库、题库等。

(2)资源库的内部建设

学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地方,应当提供广阔的知识空间。资源库不仅是老师教学的后备,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资源库不仅包括学科素材库、教学题库、教学课件库,还包括案例库、教研论文库等,建设资源库必须支持创造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以生动的动态形象信息来揭示复杂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可以将各专业及图书馆图书附带的教学光盘、磁带、图片素材等教学资源上传到数字化校园网上,从而实现教学资源库的内部建设,同时也将教师平时上课制作的数字课件、讲义分类上传到校园网上,不断丰富内部的教字资源库。除此之外,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设备,通过互联网渠道和其他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合作,使内部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扩展。

二、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分析

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主要依据生态学原理来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从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著名教育生态学研究专家吴鼎福等认为,教育生态学的11个基本原理揭示了教育内部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之间本质且必然的联系。本文主要从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和花盆效应这三个基本原则出发,分析其对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启示。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基础之限制因子转非限制因子

在生态学中,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因子。对教育生态系统而言,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能量流与信息流,当二者低于基本需求时,会影响教育的规模数量及质量。

根据教育生态学启示,为了保证教学资源库动态、平衡、可持续的发展,就要想方设法将限制因子转变为非限制因子,这就要求加强有机体之间和谐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它们的职责和岗位所扮演的角色,积极创造条件,经常进行反馈调节,根据不同时期需求及时供给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流和信息流。

(二)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之坚持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

谢尔福德于1911年提出了“耐度定律”,该定律主要是指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生存下来,必须要依赖一种复杂条件全盘地存在。同理,在学习生态系统中,影响学习者个性发展的各种因子也存在耐受性的问题。当某个或多个因子超过学习者个性发展所能承受的范围时,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问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就会相对应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系统的失衡,产生学习者对学习的适应,从而影响学习者个性化的发展。

目前大部分教师面对的教学资源如浩瀚大海,却不知道怎样快速筛选出自己所要的资源,甚至花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都找不到理想的资源。为了更好地使用教学资源,必须坚持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建立资源库公共服务体系,不但可以处理教师在获取、处理、应用和共享资源时遇到的各种问题,还可以解决资源的重复建设、资源共享和教师交流讨论等问题。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重点之克服“花盆效应”

在生态系统中,“花盆效应”又称为“局部生态环境效应”。花盆是在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人为创造的适宜环境,很容易造成生态因子的适应阈值下降。对教师而言,教学资源应用最密切的生态环境就是学校内部资源应用的环境和制度等,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加强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交流来避免产生教师与外部生态环境的“花盆效应”,而最为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强教师个体与外界资源环境及有机体的交流和协作,还要积极参与外界环境和有机体的活动,这样不但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还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价值。

三、结束语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因此,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库是极其关键的。教学资源系统是一个处于多种环境下(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及技术环境等),由多种生态因子(如资金投入、硬件建设、资源建设、教师能力和学生意愿等)构成的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正如前面所论述的,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要全面的分析各种限制因子,使其转变为非限制因子,并想方设法克服花盆效应以及坚持耐度和最适度原则,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资源生态系统动态、平衡、持续的发展下去,同时我们也能建设出满足教育需要的优秀教学资源库,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廷锦,余胜泉.浅谈教育资源库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02(2)

篇4

关键词 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交叉学科,我校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中,结合西部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确定了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为制造业信息化方向和物流信息化方向,将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化,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当前物流业的行业地位在广西区域经济中越来越显突出,物流发展面临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泛珠”三角区域的开发与合作、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等四大机遇,物流信息化人才需求量增大。因此面向物流领域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已成为我校“立足广西,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物流信息技术”是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课程以物流信息技术的功能即在物流作业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与传输、存储与处理、定位与追踪为主线,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为核心,系统介绍条码技术、RFID技术、EDI技术、GPS、GIS技术等理论基础知识、实现原理、功能构成、解决方案及其应用,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应用型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物流信息管理素质,使学生掌握物流信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熟悉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具备规划、设计、开发和运用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1 信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物流信息技术课程通常包括和物流业务活动相关的一些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课程教学具有一定挑战性,常见的问题如下:

(1)教学内容重复,更新较慢。课程部分章节内容与信息管理类专业的其他课程(如: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重复编排的现象,致使教学内容重复讲授,学生上课缺乏积极性,不便于掌握较新的知识。此外,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较慢,现有的教材理论知识体系已经落后于物流企业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差,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不足。

(2)教学方法单一。目前,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基本上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缺乏物流技术类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动手实践环节的培养。教师虽然在部分章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受困于缺乏物流企业第一线的资料,导致多媒体教学也只是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课程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没有充分确立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导致大多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课程教学方式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考核方式片面。考核方式主要是依靠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少考虑考核方式如何有益于教学,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体,大都附和重复、疲惫应付、无创意地接受。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导致学生的动手技能缺乏,不知如何将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4)实践教学设备匮乏。由于实验室经费有限,RFID设备、手持式条码扫描仪、固定式条码扫描仪等物流信息技术实验室设备采购数量很少,不能满足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需要。实践教学设备的匮乏是导致学生实践环节薄弱、动手能力差、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信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

2.1 改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突出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运输系统(ITS)等技术的应用性,演示合理运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方法,加大多媒体光盘内容的比例,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多媒体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专业论坛、搜索引擎文库、专业数据库等多种途径获得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大胆使用最新技术文章和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物流信息技术发展前沿趋势的相关文章。

2.2 改进教学方式与手段

结合学生的专业基础与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等。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为主,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通过一系列具体案例的讨论与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的学习氛围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分小组形式进行案例讨论,每个小组须形成一个统一意见,这就培养了学生有理有据地以自己的观点说服别人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

2.3 改进考核方式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添一些新的考核方式,比如小论文写作方式等。小论文写作是一种很好的考核方式。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专业论坛、搜索引擎文库、图书馆数据库等获得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专业文献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通过论文写作的方式使专业知识进一步 “内在化”,该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改进实践教学模式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的理论转换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应尽量建设经济实用的实验室,提高学校物流信息技术设备利用率,降低采购和维护保养成本。另外还可以租赁物流企业设备进行实践教学,将实习地点从学校向物流企业第一线倾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3 结语

本文基于信息管理类课程教学任务与要求,分析了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通过教学改革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这不但是社会、企业对人才最真实的要求,而且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下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无疑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金项目: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1JGA081)“面向广西区域经济的信息管理类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姜显亮.提高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篇5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形成了符合市场需求的学习目标,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工学结合的能力培养模式,项目实战型的考核方式,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等特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1研究背景

我院从1999年开始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在初期,教学基础薄弱、教学模式单一,课程教学近乎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教学没有特色。2003年,学院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毕业生回访工作,调查发现,高职学生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普遍存在:汉字录入速度不快,办公软件使用技巧不多,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低,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不能灵活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事务等问题。说明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学院成立了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研究项目组,开始启动我院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项目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召开了教学专题讨论会,针对调研结果,认真分析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问题。

1) 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采用相同的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案,教学毫无针对性。

2) 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按知识体系构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过分强调计算机学科体系和大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完整性,而不是按社会需求去构建知识结构,从而造成了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学过、技能不突出、运用不熟练的尴尬局面。

3)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许多学校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法仍然是传统的粉笔+黑板或上课+上机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直观理解操作过程,不利于学生及时掌握与巩固所学的知识。

4) 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传统的一支笔、一份卷的笔试考试方式,或者笔试+上机的考试方法,不能考查学生应用能力,对学生的工作过程、工作方法没有进行考核。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组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教学模式的改革

2.1教学目标:融入职业岗位,树立服务意识,突出应用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项目组通过座谈、问卷、信函、网络等调查形式,广泛调研企事业单位,积极跟踪毕业生,充分了解各种职业岗位的信息化能力需求,根据社会调研得到的职业岗位信息化能力需求,提出了为专业教学服务,为职业岗位服务的教学改革思想,突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养和职业岗位信息化服务能力。改革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仅注重学生计算机通识技能的培养,与毕业后的实际应用严重脱节的弊端[1],如图1所示。

2.2教学内容:面向实际应用,采用模块结构,体现工作过程

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选择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将计算机基础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工作任务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根据相关工作岗位的信息化能力需求,整合原有课程内容,按照从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形成为主线,依据实用性、先进性、典型性、服务性的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实际工作情境为载体,按中英文录入、系统与网络应用、图文排版、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简单网页制作和综合应用等“6+1模块”,设计了18个通用案例,重新构建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结构[2-4]。

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基本素养,为职业能力提供信息化服务工具,而在实际教学中,职业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直处于脱节的状态。项目组十分注重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与学生职业能力的结合,把七个模块与岗位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开发职业岗位特色案例7类。教学活动中,不同专业有选择地使用相应的职业岗位特色案例,从而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5],如表1所示。

2.3 教学方法:依托两类案例,实行学做一体,突出自主学习

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树立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引入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灵活运用通用案例和职业岗位特色案例,教、学、做同步进行,边讲边练,边做边提高,教学过程一体化,按“展示案例提出问题讨论分析实操制作教师点评归纳总结”6个步骤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显著提高[5]。

2.4能力培养:采用项目导向,推行三步递进,坚持工学结合

项目组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一体化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能力锻炼分为同步训练、自主训练、拓展训练三步,同步训练是教师在介绍学习情景,指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时,教师和学生同时实施操作的案例,以教师展示的实际效果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训练是教师模仿本次课的学习情景提出的工作任务,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的案例,以巩固性训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需要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拓展训练是学生课后的训练任务,该任务较课堂任务难度有所增加,学生需要查阅资料才能完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三步递进的能力训练方案,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6],如表2所示。

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外部资源,开展生产性实训。与校园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长年聘请校外办公业务技术能手担任实习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余及寒暑假期间到企业参加办公自动化业务实习;自己开办文印社,对外承接文印业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轮岗、顶岗等多种形式参与到该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2.5考核方式:实施能力达标,贴近实际工作,注重综合运用

考试一直都被当作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项目组改变传统的“笔试+上机”的考试方法,引入项目考核来评价学生。提出了“6+1模块”能力达标考核方式,将考核分为中英文录入能力、系统与网络应用能力、图文排版能力、电子表格处理能力、演示文稿制作能力、网页制作能力和办公综合应用能力,分别仿真实际工作环境,创设考核任务,实施学生能力的达标考梳,其中6个单项能力分别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方便教师实时监测学生计算机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合理调节教学实施进度。整个教学活动实行教考分离,通过真实项目考核,综合考核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1, 7]。

2.6资源建设:提升教学能力,通过校企共建,丰富教学资源

项目建设锻炼了师资队伍。一是计算机基础教师开展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资源设计、实践动手等四项能力的测试活动,全面提高了职业教育能力;二是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全面实施教师“六个一工程”建设,即每位教师主攻一个方向、主讲一个教学模块、设计一类特色案例、主持一个项目、联系一家企业、建设一个课程教学网站,教师增加了企业工作经历;三是优化双师素质,加强团队建设。教师通过高职教育理论学习和课程改革实践,提升教师职教教学能力[8]。

重视教学资源建设,积极与黄冈市人事考试院、黄冈市远东公司、黄冈市教育考试院等单位合作,共同建设了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课程网站提供了案例、视频、课件等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发了计算机基本技能测试系统,供学生训练和测试;开通了天空课堂教学论坛,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通过BBS、E-mail和QQ进行网上答疑和辅导,方便师生的交流和互动。

3教学效果

1) 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自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我院学生参加第七届微软办公软件核心技能世界大赛中国区总决赛获得国家级亚军1人,50强选手9人,并获得国家级PPT模块亚军院校和Access模块季军院校称号;参加第三届“极品飞手”海峡两岸赛大陆地区总决赛获20强选手2人;参加第三届湖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共53人;参加第四届湖北省教育信息化核心技能竞赛获一、二、三等奖10人;合计获各项竞赛奖励78人次。

2) 开发的考试系统应用于全国性认证考试。2006年信息产业部信息化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将我院开发的计算机基础“6+1模块”考试系统纳入其信息化“办公软件应用专家”认证考试系统,并进行推广。

3) 自主开发的考试题库应用到人才水平评估。2006年,我院参加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6+1模块”考核方案被用于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测试,测试优秀率为100%。计算机技能“6+1模块”考核题库被用于襄樊职院、仙桃职院、三峡职院、江汉艺术职院、湖北生物科技职院、黑龙江畜牧兽医职院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学生的基本技能测试,效果较好。

4) 课程教学模式被同类院校借鉴应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被十堰职院、鄂东职院、黄冈科技职院等院校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 万德年. 计算机基础“6+1”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50-51.

[2] 万德年. 高职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J]. 职业,2007(11):63-64.

[3] 罗幼平,万德年. 服务职业岗位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教学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8(14):35-36.

[4] 万德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探索[J]. 职业教育研究,2007(9):148-149.

[5] 万德年.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8):64.

[6] 万德年,周小仨. 高职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与实践[J]. 职业时空,2007(11):14.

篇6

【关键词】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兴趣教学;移动互联网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生物化学可谓是进入食品的一块敲门砖,掌控学会、理解本门学科的主要通路。以化学知识为背景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还涉及无机、有机、分析、物理、食品化学等的学习。作为一门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生物化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占据着学好食品专业的核心要位。同时该课程同样与食品技术上的生产、加工、保藏及质量安全检测等技术相互联系[1]。因此,生物化学课程对于学生的建立理论学习体系起到了纽带作用,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将有助于培养其临场应变能力,在遇到与食品相关问题时,更为有效的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对交融性较强的生化课程学习,也达到了拓展学生知识系统的作用。近年来,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提高实验教程及改善实验教程对于学生更好地及更容易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实际运用技能及科研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目前,食品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具有愈来愈密切的交叉。食品生物化学是各专业本科生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特别是在食品专业中,食品生物化学已被设置为大多数农学硕士相关各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教学意义。

1食品生化特点及生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的目的是认识生物体的种类、其物质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生物体物质在体内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过程和原理及其与复杂的生命现象之间的联系。通过生物化学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生命有机体中化学组成有哪些、维持生命活动的化学变化情况及两者相关的协同、拮抗作用,去更为清晰的认识生物化学,分子水平角度的研究可以更深入认识到生物体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控作用,更进一步了解在生命活动中的影响作用[3]。食品生化课程教学主要包括两大模块:理论教学板块和实验板块。实验板块在生化课程中占有60%的较高比例,因此,生化课程的学习和掌握直接影响临床科研人才的培养,同时对食品专业科研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生物化学课程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它涉及的范围广、知识面大,概念抽象难度大、分子结构和代谢途径复杂,且信息量磅礴,工科院校安排的课时量又极其有限、课程进展迅速,被视为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学生普遍反映生化课的概念多、知识抽象、记忆困难、实验操作困难等。近些年来,教育部了不少关于教改的文件[4]。文件主要要求各高校要注意教育改革,淘汰没有营养的“水课”、打造吸引本科生并通俗易懂的“金课”。注重学习过程,并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考核;文件同时再次提出各高校应加快完善“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机制,打造网上在线优质课程,并将在线课程纳入个人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积极促进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提高各高校的教育整体水平。另外,还应该鼓励各高校或地方通过与具备资质的企业合作,推动在线资源平台的建设和相关教育软件的开发。可见“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是适应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于生物化学教改中,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生物化学学习的效率。那么互联网的充分合理应用,将在新时代,新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基于互联网与移动智能终端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将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2以兴趣教学推进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大班授课的形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所体现出的问题越发突出,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面对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们难因材施教、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破坏、以及因晦涩难懂的课程内容及单一的考核方式产生的学生对生物化学学习兴趣的丧失等问题,开展适应时代教育需求的教学改革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往往直接或间接决定着教学工作评价的好坏。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充分的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乐学”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5]。但目前,生物化学教学重点问题则是要通过教育改革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习上的抵抗,畏惧的厌学情绪,以兴趣的提升来改善教学效果[6]。不难发现,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可谓是处处有生化学,且息息相关的两者则愈来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若教改方向可以从此出发,水到渠成的把生化与实际生活相关联,保证学习兴趣的长久性,同时达到获得知识与提高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双赢的效果。学生及可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有能提高自身利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便能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信心和动力[7]。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主动的去了解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接受并吸收新知识,进而转化为一种兴趣和动力[8]。通过调查,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适当引入有趣的实例和人物传记,更有助于他们对生物化学的理解与记忆,更乐于以这种方式来接受和理解新的难点知识。例如,以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和克里的人物事迹来引出DNA的双螺旋结构,采用幽默风趣的故事模式自然引入生化知识讲述DNA结构模型是如何发现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牢固掌握。这样既普及了背景知识,剖析了深奥原理,又调节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在生物化学知识点学习过程中,以故事的模式让学生学习且了解杰出科学家的奋斗史,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与犯错类型,同时还可以加入现如今科研,社会所必须的成功因素分析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观念,更好的学习与成长[9]。

3以兴趣教学为目的的教育改革成果应用

“以兴趣教学”为主旨的生物化学教改被应用到了一次次的教改热潮中,高校教师已经开始注重学生对本门生物化学的兴趣程度,教改的目的已不仅仅是提升教学质量了,更多的是从兴趣出发,积极推动兴趣引导的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的自身整体与综合素质。对生物化学教学而言,作为入门的第一节课,通常都是将绪论课作为引领学生走进生化课堂的一节课[10]。绪论课的开展、构建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学生在完全没有生化基础的情况下,能够清晰直观的去了解本门课程的大致设置和知识体系构建的认知。对于绪论课的改革可谓是生物化学改革中的头牌阵容改革,由于生化课特殊的构建,它需要学生掌握的较多且较复杂的内容。绪论课的成败往往是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的诱导因素,所以在绪论课的教授方面,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打开学生兴趣的目的,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生物化学课程,掌握好相关知识的信心。通过打开学生参与进来积极性,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的生物化学自发学习的能力,并让学生树立一种信念,信任老师,相信自己,只要肯努力、肯下劲,只要有问题不隐藏去尽力学会就没有学不会的知识点,没有解决不了的生物化学难题。在生物化学的教改旅程中,多媒体教学改革的应用可谓是为教改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他在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的兴趣方面具有很好的积极引导性,尤其是生化原理部分的讲解将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使用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教学使得多种信息如文字、图像和声音可集于一体,教学内容可以清晰地展示于学生中,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将生动的动画引入教学中,如以卡通视频形式将一些难点知识点形象化,这样将能起到容易理解的作用,但这样仍存在一定的教学缺陷,多媒体仅是在有限的距离与时间处发挥其能动性,在固定时间如课堂,借助电脑,大屏幕等媒介工具,对在课堂的学生起到教导作用,但由于过于限制化的模式,使得其对那些无法参与课堂学习的学生产生效果[1]。且由于本科生物化学教学中课时量有限,课程编排紧张,生物化学知识点庞大等特点,基于多媒体教学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并未能够起到提升培养学生对生化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的帮助,教学质量的提示虽有成果,但相对差异性并不显著。新的教改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去探索以及提升。在生化教学改革中,年轻血液的加入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年轻的老师在教改中起到了相对重要的作用,他们作为一个生化不断改革、试验期间的过来人,心中有许多的感慨。他们在教授生物化学本门课程时,更能以作为一位学长或学姐过来人的身份去带动和激励学生去探索未知的生化世界,在这种亲切与近距离的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中,经常能够结合一些生物学现象和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一次次与学生的讨论,来带动课程的进行,与知识点的输出。通过抛出社会热点与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的形式,来带动课程的进行,例如可以抛出男、女生们以及健身人事最关心的问题,到底我们的脂肪是如何“工作的”,什么样的减肥才是健康减肥?那么减肥期间如何吃最好?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多吃蛋白质最好?让学生充分意识且认识到生物化学的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共通性,再次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做到兴趣引导式教学。再加之,这些年轻的教师皆是刚走出校门不久的高等学历的学生,他们对于生化领域国际最新的研究前沿和新闻报道有着较好的掌握度与理解,可以通过深入剖析这些与大家生活相关的热点新闻与科学前沿动态,来充分展现生物化学的广度与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化知识的必要性,从方方面面的让学生认识生物化学,了解生物化学,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动力与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但是这种形式也同样有他的局限性,这样的教学对教师的综合实力要求很高,教师要有较高的知识储备量与极强沟通、应变能力来处理学生的问题导向。同时缺乏数据化的知识也同样会使得学生因为知识点的离散与系统性不强而产生厌烦心里,丧失学习生物化学的积极性与兴趣。目前,随着现代化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性愈来愈广泛,因此在教学任务中需要融合的教学知识点也需要大量增加,这便和有限的课时时间相矛盾,且两者日益明显。由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时间、空间有限,新形式的要求很难去完成[11]。所以,亟待寻找更灵活高效的教学手段予以补充。在近年来的教育教改中,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改模式课堂接踵而来[12]。旨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的PBL教学法,虽可以通过生活中相关生化问题作为基础,以实际生活的案例、实践经验相结合,利用教师的辅助教学,来培养学生在遇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通过团队间自主学习的方式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建其团队合作精神的优点[13],但是其在以往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需要大量课时量、需要配备大量的生物化学教学资源设施等方面的缺陷。同样的,“微课”与“翻转课堂”这样的教改虽然起到了一些有效的启发作用,能加大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特点[14],但这样的创新,在改革实施中同样存在一些漏洞与缺陷,如不具备及时反馈,教师难在短时间内,及时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问题。

4移动互联网对兴趣教学的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日渐更新,网络教育新形态的出现是必然的,将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结合,实现课程教学中的优势互补,也是教育信息化趋势所需。移动互联网平台端教学模式能更大限度地传播知识,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电子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校园内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即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资源、信息及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且硬件限制,进入障碍低,能够及时方便的进行交互,此外其娱乐性,灵活性,实效性是培养学生兴趣,改变学习沉闷基调,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15]。目前的移动学习多依托于移动网络APP学习软件及网站[16]。移动网络教学的实现与智能手机以及网络的普及密不可分。此外,现如今各种社交软件也提升了信息的传播速度,间接的为提高教学平台活跃度奠定了基础。例如,前期网站使用率较低时,我们可以分享一些总结性表格、思维导图,兴趣测试,从而引起学生的讨论与转发,教学平台上的优质资源得以扩散,引起更多学生的关注,有助于提升网站的点击率。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着教育模式的转变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网络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教育教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以预测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资源会更加丰富,优异的网络教学平台势必如雨后春笋,推动着教育与信息化的完美融合。“互联网+教育”将带给我们更加智能化、公平化、泛在化的教与学。然而,由于目前的教育环境的限制,广大师生的接受程度不一,及医学生物化学课程“三难”的特点,若将传统课堂教学完全由网络信息化教学替代,教学效果不会尽如人意,而利用现有资源与传统教学结合,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则更能适宜现今的教学环境。因此,构建基于信息化教学及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5结语

篇7

关键词:工科专业课 生态教学模式 多元化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08

在经济全球化、终身教育的时代大背景下,学习化社会决定了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性,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内容主要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两个基本问题。教学内容包括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或是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某一教学课题而运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程序及策略体系,由若干个教学方法组成,主要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用人单位对工科毕业生使用效率的要求明显提高,而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与渠道,这就要求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与时俱进,工科专业课堂教学应从教师及教材为中心的讲授为主的传统化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信息化、生态化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把“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教育在高校内完成,使学生一毕业就很快胜任工作。新型的生态教学模式既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创新型及复合型工程人才的培养。

1 多元化教学模式

近年来高校的各工科专业课教学中出现很多新型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思维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使用几种以上的教学方法,这种在多个教学方法参与下的综合教学模式称为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的完整性,从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走向多元的案例式、分组式、角色扮演式、项目式、现场式等教学方式,突出教学的主体性,从传统的教师及教材中心的教学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下面简介多元化教学模式中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1.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选定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剖析、讨论,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前引人工程案例和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启发学生的思维、联想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从生动的形象思维人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讨论以及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及查找相关资料,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锻炼了自学能力。

1.2 PBL教学法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roblem-hased leam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近二十年来引入各类工程学等相关领域,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教学方法。PBL在学习方法上强调以问题为导向,以工程项目为基础,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并通过反思构建自己的知识;在学习形式上以小组工作的形式,通过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来解决问题,分享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自主管理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在学习内容上跨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生通过解决具体工程问题,可能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学科交叉成为主要特征,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设置目标,自己作研究,教师则扮演指导者的角色,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 信息化教学模式

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12)》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要求通过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甚至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创建学习型社会。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信息化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涉及到现代工程教学理念的指导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下面简介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几种典型的教学方法。

2.1 精品开放课程

精品开放课程起源于2001年4月麻省理工学院启动的OCW(Open Course Ware,开放课程计划)项目,很快席卷全球。我国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精品开放课程通过“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3个网络平台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高校工科教师可将名师讲授的精品开放课程资源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学生可在学习中反复试听,也可作为学生课前预习材料,节省基础知识的讲授时间,将课堂时间多用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分析掌握方面。合理应用精品开放课程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升工程知识的应用理解能力,促进工程知识的吸收掌握。

2.2 MOOCs

MOOCs是近几年新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是大规模网上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其特点一是大规模,所能容纳的学生数几千到十几万;二是面对全球网络的开放,不分国籍;三是在线,任何人上网都能注册课程,全部学习过程在网上完成。注册同一课程的学生通过加入学习小组或在线论坛讨论等方式互相促进与学习,课程成绩由学生互评所产生。MOOCs设计成10分钟以内的微视频,视频会中途暂停数次,以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然后系统自动给出反馈。学生课后要完成相关练习,且作业的完成和提交有时间限制,迟交就没有学分。MOOCs注重的是学习通道的建立,是一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全新的、融合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交流的立体动态课程模式。慕课自2011年产生以来,其影响力巨大,是当前最热门的课程教学模式。

2.3 翻转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来源于美国的两位化学教师,2007年他们用录屏软件将授课用的课件讲解录制成教学视频传到网上,因故不能按时上课的学生补习使用后取得惊人的效果。萨曼・可汗创建的可汗学院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著称,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00多部微教学视频,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微课程是翻转课堂的主要载体,微视频形式具有时间短、目标明确、可反复学习等特点,注重知识碎片化。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完美结合,为现在的工科专业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思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工科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和多种学习途径,实现了资源共享,无形中扩大了教学信息量,协作交流等活动的开展为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提供了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

3 生态化教学模式

生态教学指运用生态学理论来研究教学问题,注重以一种生态的角度和方法来思考、解释复杂的教学问题,并且用生态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实践。生态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强调师生互动、以人为本、个性化及创新意识等特点,是全面提高工科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新型教学模式。

3.1 生态优化的教学方法

生态课堂由教师生态主体、学生生态主体、教学内容、教学媒介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动态生成的系统。在自然、和谐、民主的环境中让学生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教学内容。师生的多层次互动,使师生不断的开发潜能、创造自我并取得教学效率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生态化教学模式的显著特征是在教学中采取生态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教与学的互动、生成与实效,使教学达到自然天成的境地。体现为:一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二是根据学科研究对象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三是根据教学对象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四是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物质条件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3.2 生态混合的学习模式

生态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混合学习模式,把“以学为主”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称作“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它把传统的学习模式和现代的数字化、网络化学习模式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但两者不是简单的表面融合,而是在分析具体的教学情景下,结合学生的情况及教学目标考虑最大效益化的教学模式。工科专业课采用M00Cs混合式的学习方式比单纯的面对面教学能产生更好的效果,而且成本更低。部分课程通过在线的方式完成,部分课程通过线下的方式完成,同一课程内部,线上与线下的学习内容及测试可有机结合起来。生态化的混合学习模式可以因地制宜、取长补短,运用多种学习资源、环境,最大程度上丰富工科专业课教学内容,发挥其优势,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4 结语

随着我国向知识社会的转型发展,新型现代技术在课堂中得以广泛应用,高校工科专业课堂教学模式也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信息化、生态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演变,未来的高校工科专业课堂应是一种平等、和谐、开放的生态系统,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促进和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把工科专业课堂优化成智能性、开放性、混合性、交互性等多位一体的人性化高效课堂。我国工科高校要全面反思脱离时代的教育教学,借鉴国际上先进有效的教育经验,引入最前沿的教学模式,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从而提高我国教育的综合实力,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复合型的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诗明,姜君.解决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问题的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51-53.

【2】郑广娟,隋立里,夏雷.多元化教学法探讨【J】.中医教育,2002,(5):41- 42.

【3】白云,潘思文,刘萍.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72-174.

【4】吴刚.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述评【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4):3-7。

【5】王鹏,边琦,肖凤艳.MOOC背景下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J】.现代教育技术,2014,(4):82-87.

【6】白盈盈,杨现民.精品开放课程高校教学应用模式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5):46-51.

【7】吴爱华.大规模网上开放课程(MOOCs)的优势和不足及其对大学教育的影响[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3):125-128.

【8】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27-32.

【9】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9-54.

【10】高云,方志刚,徐英黔等.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生态教学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5):1587-1589.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 综合实践活动 整合

一、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和困境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在传统的教与学环境下,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陷入了以下困境:

1.学生在身临其境、亲自参与体验不足,需要更广阔的信息获取平台,打破单一的获取知识的模式,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参与活动的探索、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不断完成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

2.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成套的经验,教师普遍感到茫然;活动课的预设少,生成多,课程操作难度大,教师角色准确定位难。

3.传统的教学演示工具和教室环境已经不能激发学生对综合活动内容探究的兴趣,需要更加多元化、感观化的手段和工具,来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学习。

4.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活动呈现动态性,不能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而我校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更需要师生、生生之间多纬度的评价交流。

二、我校的信息化进程为整合创设了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 我校的信息化进程和设施正好满足了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到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条件,有利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

1.为活动课营造了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

2.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主动探究、信息获取、资源共享的空间和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中更轻松地进行意义建构,同时也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3.活动成果展示的多样化,学生交流探究成果通过演示文稿、网页等形式展示、交流活动等方式来展示,让学生更多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交流评价的平台,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使评价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和全程性,使评价体系更具有真实性和多元性。

我校的信息化进程拓展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和实施水平,同时在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中也大大增加了我校信息化设施的使用效率,逐渐实现了以为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整合实施模式。

三、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角色定位

信息技术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融合为一体,是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在整合过程中,作为一名身处其中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希望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信息化工具能够学生帮助更好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学习,更希望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在整合活动中主动地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因此,本文中信息技术在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中的角色定位具有以下两面性。

1.作为工具与手段的传统角色。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与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在这个融合过程中,信息技术是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帮助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让学生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达到活动点课程学习的目标,学生更好的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

2.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对象。在学校倡导几个学科联合开发活动课的鼓励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立场出发,我们的整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也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学习的内容之一。

学生带着综合实践课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的活动中,需要使用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会遇到信息技术操作的相关难题,这些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难题其实也是学生的探究学习对象。

我们将学生在活动中对信息技术的这种使用需求和难题作为信息技术学习的需要动机,让学生在基于问题的任务驱动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意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实用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综合地使用信息技术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的实施模式

在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过程中,本文以问题任务为核心驱动学生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并力求在教学策略凸显信息技术的两面性:第一作为一种手段与工具存在于综合实践课程中;第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学习内容,得出以下的整合实施模式图:

信息技术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实施模式图

1.确定课题阶段

篇9

【关键词】普通高中 心理健康 信息化

在新信息不断发展的阶段,信息化的现代科学技术逐渐为人们在社会中的发展以及创新提供了相应的机会以及挑战,信息化技术逐渐普及应用到教育领域中,使得逐渐将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进行深入的变革。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满足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必要学科,也受到了信息化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单要意识到信息化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并且要认识到信息化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一、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是由于现代技术的高效发展,逐渐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当中,最终在这样较为特殊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有效的促进了信息化社会心理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指的是采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以及信息技术,逐渐将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并且降低工作成本,进而培养人们的心理素质,强化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强化适应社会的能力,避免心理疾病的产生,及时将不良的心理行为进行矫正,进一步将心理潜能开发,推动人类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就一定的角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发展。对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而言,就是指将信息化设备以及信息化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宣传中进行广泛应用,使得高中校园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在现代化的科技水平中得到有效应用。

在普通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怎样有效运用信息化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使其在信息化社会中逐渐顺应时展的潮流,促进学校德育教育以及学校整体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强化整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现代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本文就实际的教学经验为例,尝试着运用普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形式,逐渐实现探究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道路。

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信息化

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所追寻的就是一个课堂的高质量,那么构建一个信息化的平台对于普通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进行辅助教学,在我国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之下,利用信息化的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普遍的手段。教师积极的深化内容改革,加深思维意识的建设,巧妙的让学生掌握实用的心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犯罪心理学中经典的《囚徒困境》时,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外国为此经典案例制作的动画,让学生慢慢的适应这一主题。“学生看到两个囚犯所面临的同一个问题所作出的挣扎,自行分成两组进行讨论,运用现身说法,让学生来回答如果自己是动画中的人物,应该怎么办”。面对着是死扛到底坚决不认罪,还是主动坦白并举报队友,这两种选择无论哪一种都有着自身的道理。在经过一番辩论后,再让教师播放动画的结尾部分,让学生明白了结局,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效果。这种情景式的教学,打破陈旧的传统教学方法,将信息手段引入进课堂中,以达到预定的高中教学目标。

(二)网络心理辅导平台构建

传统的心理健康评测都是利用问卷形式或者交谈的方式来进行的,这种方法存在着太多的弊端,诸如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巨大,而且还要进行后期的统计,数据量繁琐,还往往容易出现错误。这些个困难往往让教师望而却步,导致了心理咨询的难以真正的展开。而有效的利用网络心理辅导平台,将原有的不便纷纷进行改变,大大提升了效率。

例如高中课堂可以聘请相关的技术人员,为学校建立一套专门的技术平台,积极发动本校学生参与其中。里面有专门的电子测试表,比如《学生幸福指数调查》《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测试题》等,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技术人员在对其进行统计,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数据上交。这对于学生,对于家长,对于教师都是一种较好的表现。

另外利用此信息平台还可以为学生的高考志愿上的选择添砖加瓦,让学生可以更加的了解自我,了解自我的需求,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与专业信息,为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心理咨询,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启齿问题勇于说出口,以便得到最为及时的解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冲击下,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开始逐渐运用信息化技术,并且有效的运用以及开发信息资源,逐渐提高信息教育的整体效率。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积极的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平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进行教学,进而更好的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婷.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探索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35-236.

篇10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十”报告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文件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匀,地域发展不平衡。幅员辽阔的西部地区,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9%,地域面积却占全国总面积的56%。目前,我国已认定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有将近50个居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整体经济欠发达,人口居住分散。就教育领域而言,西部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发展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质量的整体效果。关注边远、贫困及西部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效缩短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已经不是需要论证的问题,而是应该探寻如何有效实施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教育的结果和目标,不仅强调了现代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同样强调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应用。事实证明,对于边远、贫困以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投入,可以很好地共享优质资源,开拓少数民族师生的视野,能够有效地缩短资源分配不均而导致的数字鸿沟,可以较好地体现教育均衡的理念。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关注弱势群体,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的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关注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性问题,有效地整合技术手段与教学理念,为西部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效地落实“十”精神所倡导的教育公平的理念。

案 例

笔者所在的团队曾开发了《藏汉双语生物模拟仿真实验》教学课件,以此为例,对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课件制作进行说明。该教学课件内容选择了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植物标本制作”实验和“动物标本制作”实验。整个课件主要由知识点介绍、视频演示操作、Flash模拟仿真实验和习题操作练习四部分构成。

知识点介绍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步骤部分,以文本的形式分别呈现每个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和进行实验操作的详细步骤,是学习者进入仿真实验操作前必须认真学习的内容;实验视频部分不仅记录了实验材料的野外采集和每个标本制作实验的实验室现场操作,还附有详细的声音解说,在进行仿真实验操作前观看视频内容,就会对实验操作过程有一个更加连续、完整的认识;仿真实验模块是整个课件的核心部分,利用Flash软件完成,学习者进入该模块,选择使用相关的实验材料和实验器材,通过点击或拖动鼠标完成仿真实验操作。仿真实验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在操作者进行错误操作时,系统会自动提示,引导操作者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

针对本软件双语教学的特点,我们将课件中的文字进行藏汉双语呈现,对于藏语内容使用“同元藏文输入法”中的CHINATIBET字体。具体操作需要将该软件安装后,并且在Flash和Authorware字库中导入该字体即可进行输入;对于视频形式的内容,我们录制为汉语、藏语中主要的三大方言:安多藏语方言、卫藏方言和康巴藏语方言四种音频形式,可以通过点击按钮进行不同语言的切换,使得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学习。

以藏语优质课程视频案例为例,据了解,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主要采用“藏+汉”和“汉+藏”的教学模式。“藏+汉”类学校教师以藏语进行授课,并另加授一门汉语文,藏汉语文教材均使用西北五省协编的民用教材,内容与普通中小学的统编教材出入较大,其余课程属于统编教材的藏语翻译版本。“汉+藏”类学校教师以汉语授课,教学内容均与汉语类普通学校无异,并另加授一门藏语文。 面对这样一个比较庞大的教学团队,如何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众所周知,优质精品课程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和促进作用,笔者长期带领学生在藏族地区进行实践调研,从调研中也可以看出,民族类教师对于优质课堂实录的需求普遍都很高,然而少数民族语言类精品课程资源却十分匮乏,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类教师而言,因为语言、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原因,汉语类的资源往往很难借鉴。从2008年开始,笔者团队陆续拍摄制作了一系列民族类小学藏语文优质课堂视频案例,并免费发放给部分西部农村藏语类小学,受到了当地教师的广泛欢迎!

微评论:

江苏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 邱玉东:用好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用更多的精力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关心他们的情绪发展,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从每一个孩子未来发展的高度,处理教育教学中的成绩和思想问题,尊重每一个孩子作为人的尊严,把每个孩子的生命成长,追求高质量的生命发展作为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引导每一个孩子发挥潜能,提高生命质量。

走乂丘八: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我觉得根子上是教育资源的短缺和不平衡造成的,根子上的问题不解决,谈什么教育公平都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