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教学优秀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验教学优秀案例

篇1

从儿童身边的事情入手

儿童,是最富有好奇心、热衷于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一个群体。多年来,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科普团队,一直在思考一个博物馆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如何让展陈动起来,改变人们对博物馆单纯展示的印象,让儿童青少年参与到博物馆展品展项中来。在自然博物馆里,“做吧”、“探索角”等活动场所正是这些思考的结果。它们为学龄前儿童和刚刚走进小学校园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生物知识和锻炼动手技能的空间。

随着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上网终端的流行,儿童能够接受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自然博物馆的科普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趋势,并对互动科普活动作了全方位的升级,从2010年5月开始,推出了“实验乐翻天”活动,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一项综合实验观察、动手操作、知识讲授等多种教育模式的全新科普教育活动。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活动策划人员基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体验,配合自然博物馆的展览,将活动主题拓展到生命科学乃至生态学的几乎所有大门类。比如,活动开展过植物主题相关课程“植物吃什么”、“谁最有营养”;微生物主题课程“酵母菌”、“身边的水”;动物主题课程“鲸是怎样呼吸的”、“小鸟过家家”;生态环境主题课程“给地球作体检”系列课程;人体主题课程“动画片的秘密――视觉暂留”,等等。“实验乐翻天”每月都会推出新的课程,“黄金周”期间则会“重播”以往的经典课程。所有的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尽可能从儿童熟悉的环境或事物中选材,让他们自己发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举例而言,以“身边的微生物――酵母菌”为主题的实验课程,就从儿童生活中常见的面包入手展开。参与活动的儿童首先观察成品面包的横切面,发现上面有很多小“气孔”的特点,然后自己动手发酵面团,通过实验总结出酵母菌适宜的生存环境及酵母菌的营养环境,并了解酵母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最后,参与活动的孩子们还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教师事先培养好的酵母菌,了解微观环境中生物的形态,从而将活动从普通的观察和动手,上升到获取科学知识的层面。

这些课程的设置,让参与活动的小朋友有可能了解生命科学的不同领域,极大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此外,自然博物馆还会结合“世界粮食日”、“世界地球日”等相关的纪念日,设置“实验乐翻天”的活动主题,以满足参与活动的儿童们对自然科学的不同需求。通过系列富有趣味性、实操性强、知识点清晰的实验课程,儿童可以自己发现自然科学知识,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为今后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启发式教学”效果超群

“实验乐翻天”的一大特色,就是活动内容和形式都非常新颖。它摆脱了传统课堂上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授课方式,引导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亲自观察、动手操作,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为了让小朋友更好地参与其中,每个主题课程的确定,授课教师都要经过知识体系的设计,实验环节的设计,实验安全性、趣味性的评估,教学模式的确定,试讲后根据学员的反馈意见再修改等步骤才能成形。

具体来说,“实验乐翻天”的每一次“课程”时长约为40分钟,与小学1节课大体相当;但这40分钟时间通常被均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里包括2~3分钟的概念讲授,和7~8分钟的动手环节。比如,在酵母菌中实验中,授课教师先会用浅显的语言给孩子们解释为什么面包会有很多气孔。然后,儿童在老师的指导下切开面包并实际观察。在下一个单元里,教师先讲解“酵母菌”如何在面包制作中发挥作用,随后,孩子们就可以亲自操作显微镜,观察培养好的酵母菌。

动手环节的实验,有些来自科普团队的创意,或者由学校实验简化而来。在活动正式举办之前,科普团队都要实际操作实验,反复修改,还会找一些小观众进行小范围的试讲,直到效果理想后才会正式开课,并通过博物馆官网和馆讯信息等渠道进行课程预告。

“实验乐翻天”大多采取小班教学模式,这项活动在每个周末和节假日开展,之前课程会在博物馆的服务台接受报名。根据活动设计,每次活动的参与人数一般控制在15~20人。这既便于孩子们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也易于控制实验的进度。这样的活动设计和课程选择,充分考虑了儿童的接受特点:他们的注意力最佳集中时间一般只有3分钟,对他们非常喜欢的内容和“玩中学”的活动形式,可以让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延长很多。

在课程结束后,博物馆工作人员会请家长认真填写反馈意见,这是“实验乐翻天”未来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

让趣味实验向青少年扩展

目前,深受家长和孩子喜爱的“实验乐翻天”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观众群。孩子们会积极参与每期新课程,并从中收获科学新知。家长也可以在旁边观察孩子的任务进度,并在离开博物馆后,还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增进亲子关系。另外,配合自然博物馆大型临时展览的“实验乐翻天”活动“谁最有营养”、“身边的水”,还在北京电视台的多档节目中被报道,收到了普遍良好的社会反响。

不过,自然博物馆已经看到了“实验乐翻天”活动的局限性。目前,它的主要受众群是5~10岁的儿童,也就是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中低年级的群体。但随着这一代人的成长,既有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可能很快就不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因此,自然博物馆的科普团队正在琢磨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生这个年龄层的“口味”。比如说,他们可以接受更长时间的知识讲述,而且可以安排更多、更有挑战性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时,科普团队也正在思考开设“高年龄版”“实验乐翻天”,将青少年群体也纳入这项活动之中。

【专家点评】

北京自然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自2010年5月以来开展“实验乐翻天”活动,坚持每周双休日举办,累计已达200多次,获得孩子、家长的喜爱,基本达到了设计者预期的教育目标。

这一探索的可贵之处在于:第一,体现了自然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自觉地承担起更有效地进行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第二,改变了以往博物馆以静态展陈为主的教育方式,将科普活动嵌入参观之中,尝试了展陈资源与活动资源的结合。

篇2

1网络工程实验教学现状

与《网络互联技术》、《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等其他的网络课程相比,网络工程课程在高校开设时间较晚;同时,又由于近几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相关计算机设备更新速度也较快,各类协议和标准也在随着网络技术而不断更新。因而网络工程实验教学由于受各类因素限制,目前缺乏一套完善和成熟的教学体系,阻碍了实验教学在网络工程教学中的发展和应用。从现有的实验工程教学模式来看,实验教学中多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主要为:教师向学生讲解实验的目的、任务、要求以及实验过程,学生根据教师所讲和具体实验指导书进行相关实验和验证。例如:在OSPF实验中,教师首先向学生讲明实验相关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指导书配置OSPF协议,然后运用主机进行验证,如果与主机之间能够实现互通,就证明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方式正确。运用验证性实验方式来进行实验教学,虽然实验取得了成功,学生也对相应OSPF配置命令进行了掌握和理解。但是在实际网络工程中,由于以前学生所进行实验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因而实际中遇到了OSPF问题时,学生不能自己应用理论来解决问题。这一现象说明了学生未能将日常学习的网络技术与实际网络工程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出现了实践和理论脱节的现象,学生未能真正掌握网络技术。因此本文探讨和分析了工程案例法应用于网络工程实验教学的新模式,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已学知识的应用场景,更好地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网络工程的实践中去。

2工程案例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工程案例法的具体内涵,其次简单介绍了在网络工程实验教学中,如何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对工程案例法进行科学合理选择。只有选择恰当的工程案例才会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2.1工程案例法教学的内涵

所谓案例法,就是以案例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起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最开始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所倡导和提出。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中选取独特案例形式进行教学,这些案例通常是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不是虚构和随意列举的,因而案例具有真实性和可分析性,能有效吸引学生兴趣和注意。同时,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课堂讨论,从而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和领会课堂选取的案例所涉及领域业务实践的中心思想、内在原理和基本技能。工程案例法就是在网络工程教学中,引入相关工程实际案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运用工程案例法进行网络工程实验教学可激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用工程案例法于网络工程教学的方法在于:以某一工程为主线,将综合知识点分解到各个不同项目中,学生以3-5人为一小组,每小组选定一个网络工程,对各个实验项目进行完成。该方法有效整合了任务驱动教学、传统探究教学和案例教学三种教学方法的特点,能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同时,学生从各个项目的实验中能够有效了解和掌握网络工程特点、技术以及网络工程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而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

2.2工程案例的选择

运用工程案例法进行实验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工程案例作为学生实验研究的依据,因而以下提出了如何选题的相关要点。首先,选题不能太大,由于学生正处于学习和发展阶段,对于太大的选题学生的完成具有一定困难。例如:“某大学的校园网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选题太大的例子。其次,选题也不能太小。因为网络工程研究需将工程案例分解成知识点,太小则不利于知识点的划分,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达不到训练的真实目的。例如:“某个教师办公室的网络设计”就是典型的选题太小的例子。从网络选型来说,教师办公室的网络设计只需一个或者几个交换机就可以顺利完成。再次,切忌完全选择虚拟的题目,因为虚拟题目让学生无法真正融入到网络工程的真实环境中去,也无法开展网络工程需求调查与分析工作,学生的后续实验也仅仅只是流于形式,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还未达到实验的目的。根据以上分析,选取工程案例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首先,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高校任课老师承接的相关中小型网络工程的横向项目,为学生提供真实、直接的网络工程,让学生进行实践和练习,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其次,由于网络工程课通常都是在大学开设的,因而可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选择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校园网子系统作为课堂实验的选题。例如: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教学行政楼、公共机房等。再次,为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鼓励和倡导学生到一些企业和公司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在具体实践中,实验选题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更新和变化的过程。通常,高校的大楼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学院,随着网络工程的推进,学生可以将这些大楼的网络工程作为自己的选题依据。同时,高校中院系通常易发生调整,二级学院有时会出现从一个地区搬到另外一个地区的情况,学校可让学生参与到网络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实践中去,学校既能节约资金,又能使学生得到锻炼。当然,教师需对网络工程的总体质量进行把关。

3工程案例法应用于网络工程实验教学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了当前网络工程实验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和工程案例法的优势,因而将两者有效结合,可改变当前高校网络工程教学存在的现状,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应用。

3.1实验项目的设计

运用工程案例法进行教学的关键在于设计实验项目。由于网络的更新较快,因而网络工程的建设也具有阶段性。其生命周期主要可分为5个阶段,即筹备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系统测试与工程验收阶段、系统管理与维护阶段。以上实验项目中的实验3、4和5是常用网络技术的典型配置,也是实验8完成的基础。在具体实验中,如果实验课时有限,可将实验内容分解到不同网络课程中,学生可在网络中进行学习。在实验教学中,可利用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对实验进行总体规划来避免实验内容的重复。

3.2实验教学的组织

工程案例教学法在网络工程中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就在于实验教学的组织。组织实验教学,需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每个小组3-5个成员,每个小组需选取1名小组长,主要负责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也需与其他优秀的小组合作,取长补短。每次实验中,学生要根据实验的不同要求完成相应的文档。在实验中,为了增强小组竞争意识,为了避免实验出现过多重复,一个实验选题可安排两组成员完成。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可安排三组左右的学生完成一个实验选题。在实验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环节,完成同一实验选题的不同小组,可进行交流和辩论,说明小组内的实验结果。利用竞争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进取心,可以促使学生进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3实验教学的实施

工程案例法的实验教学与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较大差异。传统实验教学中主要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工程案例法的实验教学主要是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学生要完成相应的实验,必须与组内成员或者组外成员合作,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由于一些实验项目需在课外完成,例如:需求调查与分析,因而需恰当安排实验时间。针对这类实验项目,可以将实验安排在课外完成,在课内对实验结果进行报告和讲解,然后对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对文档进行完善。

3.4实验成绩评价

工程案例法对实验进行评价的方式也与传统实验的方式有所不同。工程案例法的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和全面,它需考虑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任课老师需对学生的表现和出勤进行记录和观察。同时,对于实验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是采用答辩方式进行。小组成员需对自己完成的每个实验进行讲解和演示,不同实验需由不同成员答辩,以便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同时,每个成员进行答辩还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临时反应能力。老师与其他小组成员可随时对进行答辩的成员提问,然后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验的完成情况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能力。

4结束语

篇3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曾经精辟地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演绎推理,注重形式化结果的呈现与确定,而忽视探索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忽视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进行大胆猜想、验证猜想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即使有少数教师认识到了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由于缺乏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相关理论支持与经验总结,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初中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意识地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元联系表示”的学习环境;发挥信息技术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方面的优势,创设图文并荗、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的数学实验环境,以利于初中生开展数学实验并获得成功。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学习功能,让学生现场计算、现场画图、现场证明,使数学研究、学习的方法从原来的纸笔加思维的模式发展到计算机加思维的模式,更有利于展示数学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数学实验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教学形式。美国的中学内有专门的数学实验室,英国的中学数学教材中也有许多的实验材料,他们经常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做“数学实验”,进而“发现”数学结论。

在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开展数学实验的要求,新课程初中数学教材中也出现了诸如“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等数学实验的内容。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的张晓林老师进行了“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及操作研究”,浙江省温州市教研室的胡敬民老师进行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的研究”。但是,这些实验研究主要是探索了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和初中数学教学中开设实验课的一般性操作。对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意识等问题,涉及得很少。因此,本课题在全面推进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中,具有很丰富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再创造”的学习理论。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他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必把各种概念、法则、公理、定理全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适合的条件,提供很多作为知识载体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再创造”出各种数学知识。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再创造”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置身于一个“数学实验室”之中,学生可以观察并尝试错误、可以发现并进行猜想,有助于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养成“用数学”的习惯,克服他们学习数学而不应用数学的弊病。

2.《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我们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正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作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重要手段,让学生由“听数学”转为“做数学”,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建构,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勇于创新。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预期目标

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包括信息技术条件下开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研究,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效果的分析研究,以及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的研究。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包括初中数学实验课的组织策略,借助信息技术营造初中数学实验情景的策略,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对话与师生交互实验的组织方式的研究。

(3)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中适宜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实验的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研究,初中数学实验课的学习积件的制作与共享方式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是:运用新课程理念和数学“再创造”的学习理论,通过教学实践与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总结归纳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设计一批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根据上述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1)在研究初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项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收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资料。

(2)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逐步完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完善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实验课的一般操作技术与评价体系。

(3)通过课题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研讨,及时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成效进行总结,探索出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一般途径与方法,开发设计相应的教学资源,形成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

2.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步骤。

(1)准备阶段:2006年5月—2006年6月,搞好课题设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和工作措施。

(2)研究初期:2006年7月—2006年8月,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向及成果,培训课题小组成员。

(3)研究中期:2006年9月—2007年7月,开展课题的各项研究,撰写相关论文。

①2006年9月—2006年10月,确定适合借助于信息技术开设数学实验的初中数学学习内容。

②2006年11月—2006年12月,按照确定的学习内容,编写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

③2007年1月—2007年5月,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利用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进行课堂实践。

④2007年6月—2007年7月,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心得。

(4)研究末期:2007年8月—2007年10月,组织课题小组成员进行实验反思,整理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总结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收集部分优秀的教学案例,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领导决策保障。我校领导具有极强的科研意识,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本课题研究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长与教导主任亲自参与课题实验,学校必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2.师资力量保障。承担本课题研究的数学教研组连续两次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教研组内有着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和极强的科研能力;课题负责人胡荣进老师是区数学青年骨干教师,长期担任校数学教研组长,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市、区级评比中获奖;课题组成员叶甘新老师是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多年担任校教导主任和区数学教研大组组长,主持的区重点课题获区二等奖;课题组其他成员均来自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改意识,有深厚的课题研究的能力基础。

3.硬件条件保障。学校有专门的学生计算机房,即将建成多媒体教室,建立了校园局域网,开通了“校校通”,这些硬件设施为顺利完成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七、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编撰《初中数学实验课课堂教学设计集》,建立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资源库。

3.拍录部分优秀教学课堂实录,整理一批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

4.编写《“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研究”实验论文汇编》。

八、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组长:胡荣进,全面策划,主持研究,主写课题报告,负责八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成员:余芳浩,收集研究资料、整理教学案例,负责协调人、财、物的保障。

叶甘新,组织理论学习,负责七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徐卫华,做好活动记录,负责九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徐国红,负责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资源库的建设与调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侯立伟.信息技术利于数学实验的开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

篇4

摘要:本文从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教师队伍和过程实施四个因素方面对如何建立较完备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做了初步探讨,以期从实验教学着眼,通过规范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一个较深的层次上运用计算机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服务。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自主学习;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所有非计算机专业都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通用性的知识、技能和应用,是信息化社会中对本科生的基本要求。但随着PC的普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正渐渐失去它的吸引力,它的严肃性,失去它应有的地位。这里笔者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以如何保持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教师队伍和过程实施四个因素方面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初步探讨。

2硬件环境

学校公共计算机房的硬件装备要与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相适应。这可能包含以下方面:

(1) 机器数量要与学生规模相适应。如果机器数量太少,势必造成需要在晚上、周末排课的现象,占用学生自由上机和自主学习的时间,也不利于实验教师包括机房维护管理人员充分准备实验。每个机房的机器数目一般应控制在60台左右,实践证明太少太多都不利于开展实验教学。

(2) 计算机房硬件的配置应当跟上软件发展的要求。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都在不断进行版本更新,机器在明显跟不上这些软件运行要求时,应当予以淘汰更换,否则学生根本就不愿走进计算机房。

(2) 最大限度保障机房机器的完好率。这蕴涵了如何最大限度调动机房维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需要学校政策的引导和制度的规范。

(3) 保证机房网络环境的通畅和可控性,包括机房内网与外网的灵活切换。这需要学校网络中心与计算机中心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机房维护管理员应该具有对机房汇聚层交换机的管理权限,可以具体控制哪些机房在什么时段可以接入校园网进而接入Internet。其中涉及很多更具体的工作,譬如怎么防治机房的局域网对ARP病毒的攻击,怎样使机房机器能对抗层出不穷的木马的攻击等等。

(4) 与硬盘数据还原卡相结合的机房计费管理系统的使用。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万欣系统恢复卡旗舰版+万欣机房记费管理系统,借助机房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机房的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学生上机必须经过身份验证形成的学生详细上机记录和实验课考勤记录可以作为实验考核的重要方面。

3软件环境

(1) 实践教材的编写或选用。要使用高质量的实践教材,对于双语教学,可以直接选用国外英文原版经典权威教材。但教材内容是属于静止的,需要结合人的能动性灵活使用,才能物尽其用,充分发挥优秀教材的功用。

(2)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利用。除了充分使用包括校园网在内的这些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还包含了对依托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有效使用,对学习资源的积极开发管理。其中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所能完成的功能是一般教室使用的大屏幕投影所不能比拟的,譬如苦丁香多媒体教学软件、万欣多媒体电子教室,这类教学软件大大增强了机房的功能,方便了机房的实验教学。

(3) 优秀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现在教学资源如同信息资源一样趋于泛滥、无序膨胀状态,如何有效组织、开发、管理教学资源,避免重复劳动,确实是从小到教研室,大到整个社会同行都应共同关注、并参与其中的事情。

(4) 相关课程试题库建设与考试系统的开发。考试一直是各门课程学习的一根无形指挥棒。我们的实验教学当然也不应该游离于考试之外。试题库建设与考试系统的开发同样是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

4教师队伍和教学过程

4.1提高实验教学的师生比,加大实验教学的辅导和考核力度

据了解,很多学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力度依然是远远不够的。首先表现在进行实验辅导时师生比严重失调。一般而言,大学计算机课程有一半或以上的课时属于机房的实验教学,如果在进行实验教学时的师生比为1∶100或1∶120乃至更夸张的比例,而且受机房容量限制,这些学生又分布在不同的机房中,可以想象其实际执行效果。这样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学生问题很多,实验指导教师根本不愿走进机房,因为他一个人应对这100来人实在要比在讲台上讲课累得多;一种情况是学生根本不问问题,或者根本就在机器上做与本次实验不相干的事情,实验指导老师却无视这种现象,大家爱干嘛就干嘛,自己乐得舒服;还有一种情况是更多的实验辅导老师根本就没有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考核记录,实际上也根本无法在辅导实验的同时完成对所有本次实验参与人员的考核。以上情况无疑大大削弱了计算机实验教学课的地位和其应起的作用。针对以上情况,必须首先要提高实验教学的师生比,加强对实验教学的辅导和考核力度。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1) 加强对实验环节的考核力度,提高实验教学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原先实验成绩仅仅占总成绩的10%,对于这样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这个比例显然不够。大可以将这个比例提升上来,甚至达到50%。我们的实验教学成效如何评估,如何检验?必须接受考试与考核,这个考试考核除了期末的上机考核,必须有相当部分的平时考核成份,这是真正落实实验教学过程的关键。考核更可以延伸到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自己的代码、自己的设计、自己的系统的演示解说和答辩这样一些形式。这样学生对实验教学可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如作品的创作,模型的建立、程序的设计编码,到与课程设计乃至与毕业设计相结合,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

(2) 以小班为单位进行实验辅导。以100多人的课程班为单位进行实验辅导显然无法取得应有效果。我们最终还是以30-40人的自然班为单位来进行实验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证明,实验过程与效果有了根本的改观。这需要学校政策的支持,以小班进行实验辅导显然增加了不少的实验辅导工作量。

(3) 以高年级学生来辅助辅导实验。可以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做低年级学生的上机和课外辅导工作,解决大学计算机基础(包括其他程序设计课程、信息管理等课程)重视实践而实验教学师生比严重失调的矛盾。因为部分经过培训的优秀的学生的参与实验辅导,如果使实验教学的师生比提高为1∶30(如果是程序语言的实验教学则甚至可以提高到1∶10),那计算机的实验教学势必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因为被辅导的人数大大减少,除了辅导可以到位外,辅导老师可以将每次实验的考核真正落到实处;因为每次实验考核都能够实事求是地落实,反过来又促进学生认真对待并高质量完成本次实验任务。这不仅解放了教师,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科研和教学的研究,而且通过20%的优秀学生带动了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符合周济部长提出的“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来”的精神。

提高实验教学的师生比是加大实验教学的辅导和考核力度的前提,而在加强实验考核力度,切实落实考核环节后,反过来必将促进实验教学过程的落实。

4.2辅导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能更有效组织、管理、辅导好每次实验

(1) 辅导者应具备良好的素养和相关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实验辅导者对实验辅导本身要有正确认识,对辅导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除了给予提示、启发、给出解决思路,还要寻求最好的表达,以便让他们理解和满意,如果碰到学习不主动的学生,还要了解他的需要,多沟通才能让他听从实验课安排,才能较高质量地完成本次实验任务。通常来说,学生很好问,而且问得很详细,有些是辅导者平时不太注意的,或者实验准备中被疏漏的,这就要求实验辅导者考虑问题要全面,对各种问题要学会归纳分类,灵活应对;对每个知识点都要仔细备课、反复琢磨;对每个结果都要知道其所以然。这个过程中,辅导者所具备的素养和知识积累是关键,否则辅导本身将流于形式。

(2) 对参与实验辅导的高年级学生必须严格进行培训。要特别重视选拔和培养有一定基础的中、高年级学生来辅助实验教学,对一些特别爱好计算机的同学,亦可以让其参加到与辅导教学等相关的课题中来。担任辅导的学生仍然需要上课进修提高,以便更好地做好辅导工作。通过集中培训、相互交流,使之首先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用实际的操作解决实际问题。让这部分学生认识到上机辅导不仅仅给自身提供集中培训提高的机会,更为其提供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解决别人疑问的时候受益最大的是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提高自身的过程。如果通过这部分学生辐射开来,某种程度上讲,可比教师更有效地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即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实验辅导者要重视实验前准备工作。实验辅导者应当对每次实验课都精心设计。如适当安排综合性实验作业,精心选择涵盖丰富知识点的综合习题作为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有关技能,锻炼和培养学生自学和科研创新能力。而很多时候的情况是,比如对Excel电子表格处理的实验,实验辅导老师本应该是提前准备好几张符合本次实验要求的数据表格,却每次要学生先输入大量枯燥的数据;还有如Visual FoxPro实验,如果每次实验都先需要学生建立数据表结构,输入相关数据,然后再开始切入本次实验操作正题来练习如SQL语句的使用,势必无端浪费很多时间而影响本次实验的完成。如果实验辅导老师能够提前做好这些实验准备,还包括提前测试实验环境,如网络是否通畅,机房教师机、服务器是否能正常工作等等,相信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本次实验落到实处。

(4) 适当拓宽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深度,鼓励课余自主学习。注重在实验教学中加强新技术与系统性指导,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在布置上机任务或作业时,尽量设计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生活、体验有关的题目,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但实验课时安排毕竟有限,我们可以将实验教学内容借助信息网络延伸到课堂外。应当构建课堂之外的教学环境,包括网络教室、网上讨论辅导平台、电子图书等网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开放空间。简单的如学生在教学计划外上机时,计算机房可以提供一个FTP服务器,服务器上放有实验任务和实验要求,还有一些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方面的资料。在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使用网络资源可以最方便、最贴近地来辅导并拓展实验,来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生存和学习知识技能的能力。但用以辅助实验教学的网络资源不能鱼龙混杂,要尽可能提供简洁精炼的指导,这需要实验教学老师建立自己的实验教学网站和整理、筛选合适的实验内容及指导材料。

(5) 采用“案例教学”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实验教学课时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总课时的一半至65%或以上,要切实发挥实验教学环节的核心地位,必须调动学生实践操作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好上机时间。实验辅导者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提出与其专业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多动手和多动脑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这就是“案例教学”为主导的“启发式”模式。

(6) 实验教学过程完全可以尝试使用并推行双语教学。首先,大学计算机课程本身与英语的不可分割性决定其使用英语教学的先天优势。我们不仅可以使用英文版的教材来教学,还可以方便地找到英文版的软件来使用;而课程的通用性和基础性也决定了其适宜于作为双语教学的突破口。其次,计算机实验课的实践操作性强,这也是语言教学所要求的。如果能够根据这些语言的提示指导即刻动手去解决计算机应用中的实际问题,自然要比单纯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英语效果要强得多。最后,双语教学显然加大了大学计算机教学的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你能在一个时间单位内既学习了计算机知识,又提高了英语应用水平,自然是节省了时间后的一举两得。天津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商务学院正在进行的把哲学和专业基础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其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南,把核心的程序语言课程C/C++与核心的程序设计课程数据结构整合为一门综合课程,以探索程序语言发展规律、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的,把单纯的应试教育和传授知识转移到素质教育和方法传授上面来,而且打破了专业界限的教学改革实践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值得学习推广的。

5完善评价机制、强化激励机制

一直以来,由于对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的教学评价的不足或缺失,导致实验辅导老师对实验教学的不重视,直接表现是实验前的准备的不充分,实验进行时的让学生自己去弄吧,最后是课程考核时实验成绩的无从着落。学生的实验考核环节了无着落,势必导致学生对实验教学过程无足轻重的态度;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使得实验教学过程不断失去其应有的吸引力、严肃性,不断失去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应有的地位。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所在学校做了如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推行实验教学观摩,开展实验教学比武,激励教师提高实验课堂教学质量。

(2) 实行实验教学听课与督导,通过互相听课和老教师听课,结合通过网上教学测评系统相互进行评测来督促教学。

(3) 通过学期末课程结束之际学生在网上对教师的教学评测来监督教师的教学。

(4) 鼓励开发丰富新颖、独具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学校、系部、各教研室积极开展优秀教学课件、优秀网络课堂等教学资源的评比与奖励。

篇5

[关键词] 临床;实验教学;改革;建设思路;

随着医疗和教育体制的变化,适应当今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临床技能教学改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了解未来作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并结合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重视基本临床技能培训,将基本临床技能教学贯穿于临床教学的全过程,并将临床技能教学作为衡量临床教学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因此,临床实验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各高校工作的中心任务。

1 临床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1.1重基础、强综合、图创新、养习惯

参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重视“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并将此有机融合到临床技能训练中以强化临床病例综合处置能力,突出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日常训练中督促医学生养成团队协作、医患交流、终身学习等良好的职业习惯。

1.2贯通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与综合业务素质培养

通过基本临床技能实验活动和专科临床技能实验活动实现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以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地熟练掌握所学基础知识;通过综合临床技能实验活动的开设打通学科内与学科间的联系,以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建立系统知识体系、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三阶段培养:模拟训练虚拟训练临床实训

从实验教学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按照分层次、模块化、渐次递进的基本要求,以基本临床技能、专科临床技能、综合临床技能、创新临床技能为主要训练内容。创建了从模拟训练虚拟训练临床实训三阶段循序渐进,贯穿临床教学全过程的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体系,实现“三阶段式”实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及拓展创新能力。

2 临床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2.1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2.1.1重视“三基”的培养

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开展在校医学本科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作为工作的重点,使学生掌握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今后临床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1.2变“授鱼”为“授渔”

改变以往单纯的验证性和辨识性为主的实验教学方法,使实验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是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而主要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1.3注重“精讲多练”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临床工作实际要求,正确的处理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实验内容的关系,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与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实验课程体系。

2.1.4注重案例式、启发式、PBL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注重案例式、启发式、提问式、互动式、PBL教学方法,注意逻辑性,并鼓励学生经常开展实验技术讨论会,提高教学效果。

2.1.5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及虚拟信息技术

随着通信、网络、多媒体以及虚拟现实等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2.1.6构建校园网上自主学习平台

运用实验中心教学网站,将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实验教学与管理,建成高效、科学得自主学习平台。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2.1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采用引进、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吸引高水平、高技术人才从事实验教学和技术工作。鼓励实验教师外出学习,了解实验技术发展动态,提高实验带教和创新能力。

2.2.2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

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切实做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工作。从职业素养、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工作规范学习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安排系列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观摩,邀请校内外教学名师、教学带头人和教学优秀奖获得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理论,介绍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理论课及实践课等多种授课形式,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2.2.3建立教师考核体系

开展针对任课教师的评议,提高教学质量。在“标准化、客观化、制度化”原则指导下,建立教师考核体系,采用日常考核与督导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完善授课教师的教学模式,逐步使学生认可教学内容,增加学习兴趣。突出激励机制,将教师工作量、工作质量、创造性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及客观化评分,将其与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关乎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相联系,最大限度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2.2.4建立科学考评体系

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包括基础知识、实践技能、自学能力、沟通技能和创新精神,不断改革临床实践教学考核方法,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与技能考核相结合、日常评价与综合大考相结合、在线测试与实际考试相结合、OSCE与传统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简称为“四个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将考试内容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试两大块,各占一定比例,综合分析学生临床专业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在理论考试中加大临床病例的分析试题的比重,较好的锻炼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改革考核方法,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临床客观化结构考核(OSCE),应用标准化病人(SP)这一现代考核手段更加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考核手段的科学化,合理运用考试分析软件,反馈学生信息以及试题难易程度,帮助调整授课内容及出题难度。

总之,临床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多学科基础知识交叉渗透,整合相关学科内容,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了全新的技能与形态、局部与整体、实验与临床、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整体化临床实验教学模式”,并引入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的PBL教学理念,突出临床基础知识的连续性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性和临床医学实践的创造性,实现将纵向独立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经横向跨专业实践教学流程的有机融合,建立疾病诊治技能的整体观,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使学生成为宽口径、厚基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裴冬梅,吴多芬.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新途径.现代教育管理,2009(6):243.

[2]杨眉峰,王春桔.临床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初探.检验医学与临床,2001(5):227-228.

篇6

关键词 管理决策 实验教学 课程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esign Thinking Discussion on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Curriculum

CHEN Fei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Quantitative Economics,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25)

Abstract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experi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solve the issues of corporation management and make a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nd appli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while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ge. So it is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the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establish a perfect experiment course system. It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models of management disciplines, and also cultivate the management quality and innovation spirit for students.

Key words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curriculum design

管理决策能力是现代企业家为维持企业生存所必备的素质,而科学决策是企业家知识的综合体现。因此,在管理领域唯一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西蒙(Simon)指出:“管理就是决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美等国家学者将运筹学以及优化理论的应用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和管理学领域,使得管理决策的数学化、模型化和电子计算机化成为可能,标志着管理决策真正走向科学化的道路。现代决策理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管理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和主干课程。但目前我国管理决策的研究和教学多偏重于理论方面,大多数企业管理决策问题的解决仍依赖于领导者的经验、才能和智慧,属于以定性判断为主的极具个人艺术特征的传统管理决策分析方法。而管理决策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缺乏大量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管理决策技术、高综合素质的优秀管理人才。

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但由于现实情况约束,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当中,只能够将学生的操作性训练放置在学校内完成。而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缩短学生的岗位培训时间,是高校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不仅肩负着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任务,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现代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的接受。为实现这一目标,完善的实验课程体系设计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 管理决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设计目标

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必须同专业属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以及理论教学的体系与内容相符合。基于经济管理活动的特点,管理决策实验课程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实验教学与企业管理间的匹配问题、验证性实验向创新性实验的过渡问题、封闭环境与开放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管理决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应有利于探索保障经济管理实验教学高效运行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推动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发展,有利于打破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瓶颈。具体目标可归纳为:(1)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一致,满足管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2)实验教学的出发点是引导学生在校内完成社会实践,训练学生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适应能力;(3)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从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再向创新性实验过渡,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和自主创新的能力;(4)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最新的管理科学技术与手段的应用,多学科交叉设计实验方法。

2 管理决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管理决策实验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企业管理意识,利用现代的管理决策工具分析和解决复杂的管理决策问题,并能够把分析结果快速有效地应用到现实管理问题当中。因此,建立完善的管理决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管理决策实验课程拟解决的问题与应达到的效果,在实验课程设计时应遵循以下思路。

2.1 提高对实验教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提升对实验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是深化管理决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前提。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演化为大众教育后,在人才培养方面,为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统一,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始赋予实验教学新的使命,并把实验教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实验教学才能验证知识,消化并巩固知识;只有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动手能力,形成专业素养;只有实验教学才能启发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实验教学起步较晚,缺乏独立完善的管理决策实验教学体系和相关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主要是在课堂内由教师演示,且实验内容要严重滞后于理论教学,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都不够重视。因此,为建立完善的管理决策实验教学体系,首先要提高对实验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管理决策理论、实验和实践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2.2 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多学科交叉设计实验课程内容

管理决策实验涵盖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多门学科内容,如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等。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侧重点也不相同。因此,实验课程体系设计应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

2.3 实验课程内容设计要具层次性,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实验课程内容应具有层次性:基础性实验,掌握管理决策实验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方法;综合性实验,对基础性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引入企业管理决策案例;创新性实验,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并动手设计实验内容,给出解决方案和分析报告。本文通过“库存管理决策与模拟”实验来演示实验课程内容设计的层次性。第一,介绍确定性存储模型和随机存储模型以及相关软件操作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企业库存管理的基本内容与解决方案;第二,给出不同情况下企业库存管理案例,让学生自行确定库存管理方案,分小组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及管理成本,并给出分析报告;第三,为与经济现实相符合,将产品需求量、订货备运期等多个参数设定为随机变量,让学生理解数学模型的局限性,并让学生自行收集和整理企业的生产、销售和库存的相关数据,使用随机模拟方法追踪企业的库存变化,发现库存变化规律,设计实验步骤并给出理论支持。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理论到实践,由确定到不确定的思路分层次设计实验课程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4 优化实验教学课程评价体系

实验课程评价体系的功能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实验完成情况和操作分析能力进行综合打分,而且还要对实验教学方向和学生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实验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应满足下述要求:第一,实验过程记录,针对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过程记录表,学生在完成每一步骤实验后,详细填写实验结果、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第二,撰写实验报告,在给出完整实验结论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严谨性,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导向;第三,实验结果讨论,组织多种形式的学生讨论,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借鉴他人的研究思路,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和团队合作精神;第四,鼓励实验创新,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提出新的实验思路、使用新的方法和技术予以肯定和加分。

2.5 完善实验室建设,共享网络资源

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与实验室建设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实验教学体系的确立必须以实验室建设为前提,没有完善的实验室建设支撑,实验教学体系确立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同时,实验室建设也必须服从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要求,否则就会迷失方向、缺乏标准。现代实验室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利用学校内部的校园网进行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和实验环境。这需要实验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借助省或校级精品实验课程建设平台,创建丰富的实验网络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下载视频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手册、软件使用说明、实验案例等等;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实验教师请教实验问题,或在小组成员间展开讨论;还可以通过登录校园网中的实验操作系统,在校外完成实验,并通过管理系统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3 结语

作为从事管理决策实验教学的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管理决策实验的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实验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1)经济市场的多变性和企业管理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管理决策实验方案的多样性,学生需要在实验过程中提出多种假设,并加以验证或否定。尽可能淡化实验结果的对错观念,鼓励学生大胆决策,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2)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自主收集实验案例和数据资料,使用新的方法和模型完成实验任务。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企业管理科技竞赛活动,通过各类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验兴趣。(3)由于基础知识和能力差异,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不均衡,受益较少的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教师在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方面要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有限的实验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黄燕琳.管理实验在管理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8.

[2] 李维纯.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发展新模式[J].实验式研究与探索,2012.7.

[3] 林云华.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J].教育科学,2010.9.

[4] 马占英.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作用及设计技巧[J].科教经济市场,2008.12.

[5] 吴利玲等.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若干思考[J].科教信息,2009.35.

篇7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论;课程体系优化;模式构建

目前化学实验教学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本文主要就预想模式问题做简单的探讨。

一、统一学科名称

首先高等师范专业“化学实验教学论”的学科名称需要进行统一。当前存在的科目名称各式各样,但是内容与编写方式皆大同小异,例如:“化学实验教学论”、“化学教学实验论”、“化学教学论实验”、“化学教学论实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法”以及“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如此安排,会导致不严谨的学科学术性。我们认为,在一门学科后面加上实验两字,会显得逻辑不够通顺。本学科是一种探讨教学规律的科目,而“化学教学实验论”中在教学后面加上实验与学科目的不相符,会造成歧义,应当避免。所以,我们建议将科目的名称统一改成“化学实验教学论”。

二、 教材模块改变

经过分析论证,初步设计化学实验教学论的内容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篇,第二部分教师篇,第三部分学生篇,第四部分教学研究篇,第五部分实践篇。

(一)理论篇

在理论篇中一定要对化学实验、化学教学论、化学实验教学论三个概念进行具体的阐述,尤其要说明三者之间的区别和侧重点。

1、化学实验是化学这门学科赖以成型和发展的必要元素,是检验化学科学理论真实性的标准,更是学生获得理论和检验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和媒体以及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众所周知,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和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经被列入重点。所以,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在化学实践中运用化学实验教学,才能把化学实验在理论层次和认识上放到适当的高度。

总得来说,它的重点是实验本身,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实验现象来验证和探究化学知识。

2、化学教学论是用来研究化学教育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是高师院校化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使化学专业的本科生更好地掌握化学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是化学教学论的设课目的,并且培养学生们从事化学教学工作以及化学教育研究的初步能力。化学教学论的课程进程是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化学专业知识基础课及先修课程以结合教学实习和有本科生完成规定的实践作业为基础而进一步开展教学的。

该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为了对化学专业师范生的知识结构进行必要的改进及完善,并且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化学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培养基本的科研和教学能力,争取成为有发展潜力、专业竞争力和思想竞争力的优秀的专业化学教师。

由于该门课程并没有对化学实验有过多的着墨,所以化学教学论不能代替化学实验教学论。

3、化学实验教学论是一门用来提升中学实验状态的一门课程,主要是对化学实验规律的一种总结和拓展,主要涉及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和功能,化学实验的形式与内容,实验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等内容。目的是通过让教师找寻更好的实验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对于实验的了解与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有趣,让目的更加明确、效果更加显著。

化学实验教学论是高等师范化学教育专业当中相当重要的,它是化学教学论课程的一部分,但是它的内容更具体,目的更明确。对于师范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门专业培训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实验教学能力层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论依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片面之处,尤其是不能适应教育新课改的需求。所以改变现状,提高化学教学实验质量迫在眉睫。

所以,高等师范化学实验教学论的学习绝对不是做几个简单的中学化学实验,而是应该把典型的中学化学实验当做媒介,密切联系新课改的目标,努力强化实验的教学研究功能和教学功能,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优势,培养出适应新课改的专业教师队伍,促进化学教师的专业技能。

以上分析说明,三者之间虽然互相重叠,互相交叉,却各自目的、功能,侧重点不同,因此不能互相取代,证明了化学实验教学论的重要性。

(二)教师篇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与地位也和之前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几乎主导着教学过程的一切,对学生而言,只能被动地去接受。所以,新课改对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之前的主宰者更多地变成合作者、引导者,帮助者。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要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开拓与发展学生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也是日益显著。具体从每个步骤来说,又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此次重点是要阐述教师在化学实验里的作用,在化学实验教学论里的作用,承担的责任,扮演的角色,具体应该怎么做。我们认为可以从上分析的层次与角度去构建模块。

(三)学生篇

在任何一场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最重要的主体,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则是主体作用。无论一个教师多么优秀,如果学生拒绝学习,也是枉然。所以学生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总而言之,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客体,更是教育的主体。

从客体角度来说,学生是教师进行分析研究和教育的对象,两者的地位是不能颠倒的。在教学教育过程当中,把学生当做教育管理的对象,要让学生去适应教师合理的安排调度,通过教师的指导,规范地学习才是学生首要的任务。

从主体角度而言,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同时更是对教学效果和教育影响进行主观的评价,并对其有选择性。同时,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主体,主观能动性便更加明显。

因此,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取代,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更加显而易见。所以,在学生模块当中,分析并强调学生的作用与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要从具体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案例进行分析阐述。

(四)教学研究篇

前面单独分析了教师与学生的作用,那么两者之前的密切联系呢?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两样最重要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外,便是课程。所以,不仅仅要分析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更要注重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不仅如此,教学研究更要讨论有关学生的课程建设问题、教学方法的优化问题。可是通过依据一个大课程的方向问题,具体通过研究某一个具体的课程,用具体的案例来优化化学实验教学论的相关问题。

(五)实践篇

所谓实践模块便是具体的实验操作,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将上述四个概念,理论、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的呈现形式便是实验设计,在每一个实验中,可分别说出以上四个个体所起的作用。

以上便是我们的预想模式,它的新颖之处便是加入了课程的主体部分,教师和学生,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部分――教学研究部分,目前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通过实践,一步步努力改正,使其能够完善,并且在新的教材中使用,最终达到在化学实验的学习中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篇8

【关键词】 案例驱动;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in Basic Computer Course for Medical Students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apply case method and open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 to basic computer course for medical student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case method; open experiment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1 现状分析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大一新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已经在我校开设多年,其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数据库管理系统Visual Foxpro的基本知识。其中数据库管理系统Visual Foxpro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中又分为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操作、SQL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几个部分。学生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并行的方式对本门课程进行学习。目前,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按课本的章、节、知识点向学生循序渐进的讲授。然而,根据每学期开展的师生教学联系会和任课老师反馈回的信息可以发现,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理论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授过于枯燥,实验课本上的例题也只是对理论课上讲过的内容的简单验证,学生在上机时仅仅机械的照搬书上的步骤和代码,缺乏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的过程中普遍反映知识点理解难,命令和操作方法掌握难,课程的复习难。甚至有不少学生对VFP的学习不以为然,认为医学生不需要学习计算机的大有人在。从另一方面来看,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也与课程本身学时数紧张等客观因素有关,但在授课学时减少的客观事实下,如何能在有限的学时中,尽量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特别是VF程序设计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改善教学效果,是本课程教学必须面临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引入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尝试。

2 多种教学模式在VF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实践

2.1案例驱动在理论教学中的实践

案例教学法是由教师将教学内容和目标分解到若干案例中,并利用不同的案例去引导学生由被动接收知识变为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原来单纯的讲授者变为了引导者,教学也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模式转变为双向、开放式的模式。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选择案例尤为重要。

1.案例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受课堂时间所限,案例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选择最典型和最有针对性的案例。尽量做到将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浓缩在少而精的案例中[1]。

2.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案例

为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案例。在讲解VFP表单设计时,可以选择用户登录验证模块的案例,例如模拟QQ登录界面。引导学生思考简单的用户验证过程设计方法,从而掌握标签、文本框、命令按钮等常用控件的重要属性、方法和事件代码的编写。

3.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选择案例

由于医学生大多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语言,因此在选择案例时,还要注意案例的难易程度。例如结构化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三种循环结构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由老师先给出利用显示逐条表中记录的例子和计算阶乘的例子,再提出用其他循环结构改写的任务,引导学生编写程序,达到理解和掌握三种循环的区别,记录指针位置移动,循环控制变量变化的目的。随后还可以进一步的将输入模块、查询模块分别加入到上述例子中,让学生编写按姓名查询并显示记录的程序和根据计算任意正整数阶乘的程序。让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能主动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应用到程序设计中。

2.2开放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都是计算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主动性,我们将开放性实验项目结合到实验教学中。开放性实验教学作为本科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要求转换教学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开放性实验学习后,不仅能操作能记录,更主要的是能主动的查阅一定量的文献并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学生完成了本课程全部学时的学习后,我们以教研室为单位申请了学校的开放性实验项目,以软件设计大赛的方式允许学生自由分组,自主选题参与其中,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名指导教师,从前期选题到后期设计予以指导。最后组织有经验的老师组成评审组,通过集中答辩的方式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定。在这一过程中,各学生小组从自身专业和实际出发,设计出了如药学知识管理系统、宿舍信息管理系统、二手物品交易平台等优秀作品。

3 总结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通过典型案例和后续提高练习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程序设计方法和经验。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开放性实验项目,通过软件设计大赛的形式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多元化教学法

现代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关系到人们的健康问题,有人说,如今较为重要的领域应当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四大领域,然而,如果失去了健康,即使衣食住行样样都好,也无法享用。由此可见,医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外科护理作为医学的一部分,主要着眼于各种外科疾病。其教学在外科护理领域中作为基础的一环,就必须要做好。所谓万事开头难,同样的,一件事的开始一般也是最重要的。所以,优秀的外科护理学的教育必不可少,而如何做到优秀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几个重要的概念。

1.实验教学和多元化教学法

实验教学,从字面来理解,就是区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教授和验证知识。它是现代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今,各大院校都重视起了实验教学的开展,特别是当它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时,更是可以发挥出它的优势。近年来,很多医学院都相继开展了实验教学内容,以理论学习为基础,逐渐加大实践的力度,以期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高能力的医学护理人才,造福于民。多元化教学最早是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有八种智能(不排除还存在尚未发现的智能的可能性),分别是言语智能、逻辑智能、视觉智能、身体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以及自然智能。与这八种智能对应的教学方式组合起来就是我们的主题——多元化教学,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最大化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与传统的教学方这就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多元化教学在未来势必会成为教育的主流。

2.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法的运用

在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们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法、启发法、讨论法、互助法以及情景法。不同方法适用的环节不一样,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对象加以合理运用。(1)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护理病人的基本操作过程,声像和画面的组合可以使学生观看到具体的完整的操作流程和细微之处的处理,弥补了语言教学的苍白和枯燥。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播放具有医疗题材的电视剧《心术》或纪录片《生命缘》调动学生对护理学的兴趣,然后再播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护理案例,达到传播护理理念的目的。(2)启发式教学启发法是指教师在上实验课时注意设置悬念,在适当的时机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启发同学们主动参与护理实验并从中找到答案。启发法的运用可以在实验前也可以在实验后进行。例如,在准备讲解打结的要点时教师可以先向同学们发问:“打结时为什么要用力均匀?”然后再让学生们亲自尝试打结,由他们在实验中摸索原理。也可以先让同学们体验打结的流程,有了自己的心得的基础上再启发他们思考一些护理上的相关原理。(3)讨论式教学讨论法往往是在实验之后进行,这时同学们已经通过亲自操作过护理流程对教学内容积累了一些自己的感悟,讨论起来不至于没有话说;而且不同人感受到的内容往往是不同的,同时他们也有分享各自的“惊人发现”的强烈愿望,所以这个时候最适合由老师带领学生们相互讨论交流各自的感受和想法,这样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们的思路。(4)互助式教学“互助”即互相帮助的意思,这里的互助则更多的强调学生之间在学习外科护理知识时的互相帮助。因为我们的课堂通常是“老师一人面对多名学生”的安排,这样老师很难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为了尽可能照顾到更多的同学,教师可以采取学生帮扶学生的互助式教学,而且同龄人之间沟通起来也比较容易,所以教师可以仔细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再由这些优秀学生一对一帮扶其他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如此以来,同学们的整体学习能力就可以有很大的进步。例如在了解各种手术器具的名称、形状和功能等知识时,由于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信息量太大很多同学可能一时难以掌握。这时一方面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和保证同学们的学习进度一致,教师可以对于一些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单独加强训练,再由他们重点帮扶学习慢、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同学。此外,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同学之间还可以加深情感交流,建立更加深厚的友谊。(5)情景式教学情景法在教学中是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它要求教育者人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生活、工作场景,模拟现实情景布局,尽可能地使同学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由学生们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病人、医生和护士等,由他们共同完成一项护理任务,例如给手术人员穿衣、消毒、传递手术器械、擦汗等等。情景式教学可以让同学们暂时忘记自己的学生身份,忘情地融入角色之中,真切地感知护理情节,对护理工作产生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多的认同感。这对于他们以后学习护理知识会产生持续有效的积极影响。

3.多元化教学在外科护理实验教学应用中的效果

有关调查表明,多元化教学使外科护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有了极大改善。相对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多元化教学更能够丰富上课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而且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也有了很大进步,长远来看,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有重大作用。此外,在实行多元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观点表达,而且在组织多种互动活动的过程中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多元化教学的成功实施要求教师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大量临床经验,其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总而言之,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医学的发展,同时,教育学的发展也紧随其后,通过各方面的调查研究,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多元化教学的运用非常广泛且有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培养出一批更优秀的医学学子。

参考文献:

[1]林木生,张旺清,安长新.构建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5(18)

篇10

【关键词】基础护理;应用;行动导向;实验;教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25-01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就是指由师生一同所明确的目标来引导教学过程,基于此学生经过全面且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体力劳动以及脑力劳动之间的统一[1]。在教学中常用的组织形式一般有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以及引导文教学法[2]。在护理教育中基础护理作为一门主要课程,其实践性非常的强,就当前护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旧有很多学校采取的是传统教学形式以及内容,在教学上缺乏一定的开放性,所涉及的实验项目和实践之间所存差距较大。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和社会相适应的护理人才也成为了当前护理专业教育改革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鉴于此,笔者将我校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行动导向教学,从应用情况来看,所获教学效果显著,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校护理专业120名学生,征得学生的同意后,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学生分别是60名,其中观察组学生的年龄为22.0±1.09岁,其学习成绩为590.1±3.1分,有4名男生,有56名女生;对照组学生的年龄为22.2±1.0岁,其学习成绩为592.0±3.2分,有5名男生,有55名女生[3]。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构成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所存差异不显著,不具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首先由教师示教,接着学生分组来进行练习,最后由教师来总结和点评。观察组采取行动导向教学,其教学过程主要如下:1)在实验课之前将行动导向教学的相关要求与知识讲解于学生听,将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比较常见的情境当作依据来提出项目或者任务,于实验课大约一周前分发于每一个学习小组,学生结合教学项目或者任务来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最后以小组作为单位拟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在每一个学习小组中应安排相应的学生来准备 实验所需的各种物品,于开放式教学中进行自主练习。2)教师将各小组护理计划进行汇总,和学生一同来探讨主要疑问以及难点,接着以小组作为单位来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予以相应的引导,同时推选出优秀小组或者优秀学生,最后采取小组讨论、自评以及他评等方式来健全护理计划,教师将学生组织起来总结整个学习过程,且提出相应的开放性问题,正确引导思考今后与护理实际工作中如何解决所遇到的这些相似情况。3)课后要求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完善护理实施方案,并实施相应的考核。

1.3教学应用结果评价

在教学效果上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予以调查,分别进行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考核,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进行测试[4]。

1.4统计学方法

3 讨论

行动导向教学的中心为教学项目以及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强调的是案例教学,注重的是实际护理问题的解决以及自我学习,由学生自己独立来完成学习,以此使学生自身所具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5]。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就传统实验教学方式与行动导向教学法各自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从研究结果来看,在教学效果上,对教师所布置的实验任务或者项目,学生均可根据要求投入至任务中,且在上课时也比较热情,就传统教学而言,行动导向教学的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同时学生注意力也更为集中;在操作技能上,借助于临床实际情境的模拟来让学生进行练习,不仅可使加深学生对于护理临床实际情况的认识,同时还可使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扮演好其自身的角色;在理论上,相对于传统实验教学而言,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观察组的学生,其理论考核成绩更高,在行动导向教学中,主要是利用临床案例来导入课程,在病例中包含了很多的信息,而这也需要学生在思考与学习的过程中要把自己以前所学内容和临床实践有机联系在一起,这样在学习时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同时还可使学生综合判断分析能力与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在批判性思维上,学生在分析与解决实训项目、小组讨论以及信息取舍的过程中,可充分锻炼其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在反复训练与潜移默化中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华伟,刘革新,朱秀丽等.行动导向教学在静脉输液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7):57-59.

[2] 柳丰萍,邹叶青,徐志平等.全程工学结合式《基础护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1):994-996.

[3] 王郑矜,王文雷,王丽红等.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浅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9):3128-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