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范文
时间:2023-10-16 17:5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涉外护理人才 常见培养模式 存在问题 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已向老龄社会迈进,特别是西方国家老龄化进程特别快,老年人越来越多,急需大量的护理人员。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与人才跨国交流日趋频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旅游和工作,国内急需懂英语、了解外国生活习俗的护理人员。各高校和培训机构充分认识到英语能力强的复合型护理人才的广阔就业市场和前景[1],正积极探索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涉外护理人才。
1.常见的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1.1在职教育模式。
在职教育模式是指对外交流较多的医院,为提升服务水平,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涉外护理培训的一种教育模式。经过短暂的日常英语知识和护理词汇的学习培训,使护理人员初步掌握简单的英语会话,和国外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护理人员具备较好的护理技能和一定的英语功底,在较短的时间适应工作,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缺点是未经过系统的英语学习和相关培训,在工作上容易产生矛盾或不协调。
1.2培训机构培训模式。
培训机构培训模式是指具有涉外资质,有从事涉外人力资源交流能力的培训机构,根据国外的需求,对刚毕业的护理学生或在职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后,输送到相关国家从事护理工作的一种教育模式。培训机构具有丰富的培训经验,可以快速帮助学员了解国外生活习惯,较快地适应工作。
1.3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订单式的培养是根据国内外用人单位的需要,签订培养协议,学校根据协议订单培养护理人才。本模式以用户需求为目标,根据工作地风俗习惯及民族特点有针对地、系统地培养涉外护理人才,确保培养质量[2]。
1.4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模式。
对于已设立英语专业和护理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学校利用现有资源,引导学生修读本科英语专业或护理学专业双专业、双学位,从而达到培养复合型涉外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科英语和护理学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学习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培养出英语水平高、护理技能强的高级涉外护理人才。
2.涉外护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招生制度制约涉外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现行的招生制度,制约着涉外护理人才的生源,目前招生模式下学校无法选择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导致培养的学生虽然护理技能强,但英语能力差,无法适用涉外护理活动。要提升涉外护理人才质量,入口关很重要,可以通过提高奖学金等优惠政策吸引英语水平高的学生报考,或进校后选拔英语水平高的学生组成涉外护理班。
2.2英语环境不利于学生学习。
医学院校学生学习负担较重,英语环境没有师范院校好,缺乏和国外人员交流的机会,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制约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要解决这个问题,其一,要活跃英语学习氛围,可以成立英语学联社,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和师范院校学生联谊,形成英语学习互助小组,与外国留学生交流沟通,锻炼学生口语,了解国外人的生活习惯。其二,聘请外籍教师,加强学生口语和语感训练。其三,提供学生护理外国人员的实践机会,为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2.3双语师资严重不足。
英语水平在涉外护理人才培养要求中非常重要,要培养高素质的涉外护理人才,必须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中适当使用双语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医学词汇,另一方面使学生增强语感,掌握常用的工作用语。目前我国从事护理教育的主要师资是医院的护士,存在学历偏低、英语水平较低等现实因素,不能很好地完成护理双语教学任务。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学校要加强师资培养,选拔一批英语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教师到国外学习,学习国外教学方法,提高自己双语教学能力。其次鼓励和奖励教师自主提高英语水平,对双语教学教师,除正常津贴外,给予特殊补助,并享有优先到国外学习培训的资格。
2.4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许多学校培养涉外护理人才,只是在原有护理专业培养的基础上简单增加些英语课程,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首先涉外护理的课程设置缺乏护理内涵,尚未摆脱生物学模式,公共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比例不合理,缺少有关涉外法律法规、风俗的课程。其次,实践课比重小,且多在实验室开展,现场实践机会较少,涉外环境下锻炼的机会就更少。再次,人文课程较少,只开设了少量的护理美学、礼仪、文化护理等课程。
3.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确定培养目标。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面向国内外医疗卫生机构、国内涉外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层次较高的普通医院,为医疗卫生第一线提供服务的国际化、实用型、复合型高素质护理人才[3]。通过涉外护理的学习应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基础、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护理急、慢性和急危重病病人的护理原则、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并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和国际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护理学方面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工作能力,具有较强外语(英语)能力和计算机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既熟悉本国文化,又了解国外文化,具有跨文化的理解、沟通及创新能力。
3.2构建合适的知识体系模块。
3.2.1思想政治和人文素质类课程模块
重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护理职业道德的培养,开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法律基础、国际法规、护理伦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六门课程。
3.2.2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
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运用外文阅读护理专业资料、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信息、管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开设大学英语、语文应用基础、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家概况五门课程。
3.2.3专业基础类课程模块
以满足护理专业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医学基础课程,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和护理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开设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健康评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护理学基础、护理药理学、护理心理学、预防医学、组织胚胎学、免疫学总论、病原学、临床营养学十四门课程。
3.2.4专业类课程模块
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专业护理学知识和技能,正确为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为社区、家庭、个体健康提供保健服务,具备初步的护理科研、教育、管理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开设人际沟通、护理礼仪、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传染病护理、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急救护理技术十一门课程。
3.2.5英语强化模块
加强学生英语学习,提升英语应用能力和交流能力,开设英语语音、护理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精读、雅思强化七门课程。
3.3加大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升教学质量:(1)积极主张自主学习,让学生有较多时间进行思考与分析,教师主要起指导和辅导作用。(2)强化实际技能训练,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利用休息时间开放训练室,让学生反复操作训练。(3)早期接触临床,学生利用周末在医院进行观摩,体验护理工作。(4)积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PBL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5)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创造条件进行床边教学,在“观摩、见习、实习”实践中学习理论,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增强学习效果[4]。
3.4加强师资培养,建设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
师资的水平,充分体现在学生质量上,只有建立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5]。为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校内外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
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是护理教育的新课题,要重视内涵建设,优化培养模式,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竞争力,大力培养能够立足国际的高素质、复合型涉外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甄小鹃,徐淑秀,谢虹.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1):7-9.
[2]韩华丽.医学院校护理人才订单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1):67-68.
[3]温茂兴.涉外护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6):69-71.
篇2
【关键词】 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医疗、保健和卫生健康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医护教育的要求也就不断提高,随着对医护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医护教育方面的各种不足也就显现出来了,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我国在培养护理教育人的规格上没有明确的定位。
1 高等护理教育发展历程
从世界范围上来看,护理教育延续到今天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860年以前,护理还处在萌芽时期,以带徒的方式存在于社会之中,并且是以“照顾”和“养育”为主的自发的行为活动,讲究的是知识经验的传授。1860-1909年,这期间护理教育进入了正规发展阶段,许多的院办护士学校先后建立起来,如日本、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都开始了正规化的护理教育。直到二十世纪中期,院办护校都被作为是培养正规医护人员的主要途径。从1909年一直到今天,高等护理教育才渐渐出现并且迅速发展起来。1899年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了一项新的课程——医院经济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护校的校长、护校教师还有护士长,揭示了高等护理教育出现并打开了护理教育的新篇章。在此之后各个国家先后开设或建立高等护理教育相关的课程和专业。
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开始于1921年,虽然开设的比较早,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历程比较艰难,导致我国现阶段本科及大专高等护理教育只占护理教育之中很小的一部分。从1992年开始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先后开设了护理学硕士教育,护理学教育才初步实现由单一层次的中等护理教育向大专、本科、硕士这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转化。截止2003年底,全国共有255所院校开设护理学专业教育,133所院校开设护理学本科教育,30所院校开设护理学研究生教育,护理教育人才层次趋于合理,与国际日益接轨。
我国对于高职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现代的护理技能和护理知识并适用于临床及社区服务保健的护理人才;招生的对象与学制规定在高、中专毕业为三年制,初中毕业的为五年制;能力培养主要是以社区保健需要和临床护理为原则,切实的制定能力培养标准和项目;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还有其他相关的课程的选择必须要适当合理。
2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社会对医护工作的需求以及国际护理教育发展方向等,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2.1 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和人才层次结构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我国当前的护理人员专业群体虽在规模上有所增加,但其学历层次仍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2001年我国护理总数为128.7万人,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28.55%,已初具规模,但医护比只有1:0.61,远低于1998年1:2.698的世界医护比平均水平,护士与床位的平均比例为0.4:1,低于世界1:1的平均水平。且我国目前护理人员学历层次为中专层次,招生来源主要为初中生。2003年,在全国注册护理队伍中,具有中专学历的护士占64.5%,具有大专学历的护士占24.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护士仅占1.3%,而具有硕士学历的护士则是凤毛麟角。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护理人员学历结构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根据2004年全美注册护士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美国现有注册护士中,中专学历护士占17.5%,大专学历护士约占33.7%,有学士学位的护士占34.2%,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护士占13%。
可见,我国护理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虽然我国护理教育的规模近几年有所扩大,层次有所提高,但在卫生保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护理功能不断扩展与健全的背景下,护理人才的数量更加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健康保健的需求。
2.2 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陈旧 传统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沿袭生物医学教育模式,将医学教育的模式进行压缩的基础上加上护理的内容,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护理教育的独立性和系统性,缺乏护理专业的特色,使得护理教育专业层次目标定位模糊,护理理念存在偏差,护理人员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卫生保健服务的社会需求。
虽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已逐步完善对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的规章制度,并将出台新的相关的制度规定,但由于护士工作方面的原因以及继续教育时间的限制,继续教育计划在具体实践中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
3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对策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与进步,护理服务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发展高等护理教育,还需继续培养高等护理人才,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护理服务。
3.1 明确护理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培养目标中对于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标准,特别是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等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为适应护理人才国际化、规范化的要求应打破传统护理教育理念的束缚,面向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国际护理教育信息与技术资源,加速护理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
3.2 巩固与完善继续教育 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护理继续教育,借鉴其先进经验,我国高等院校可为在职护士提供继续教育,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教育项目,通过脱产或半脱产形式进行专科护理培训,重点是加强所选择专业的理论学习,扩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满足不同层次护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俊漪.高等护理教育各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篇3
关键词:护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一、引言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医学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用人单位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进行合作共同负责人才选拔、培养与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研究[1],这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高瞻远瞩为高职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护理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背景及意义
根据护理系近3年的就业统计和护理人才市场调查,河南省县区二甲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护理人才缺口较大,用人单位急需一批能够从实习开始就能适应本院要求的护理人才,作为漯河市医学院校,担负着尽快培养出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一线高质量护理的人才的重任。三年来对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共计3000名学生的毕业就业调查数据表明,86.5%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医院、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40.8%的学生表明现实工作与理想中的工作差别较大,对医院的归属感较差或心理适应期较长。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及班级文化建
构的实施过程第一“,订单式”班级的组建。2013年9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成为301医院护理人才定向培养基地之一,将校内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护理学生作为培养对象,从刚入学开始进行订单式人才选拔,选拔标准根据高等教育要求,通过和用人单位协商沟通,包含理论基础知识和护理临床技能等,最后根据考核标准及学生意向,确定“订单班”。校院双方精诚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使“学习-实习-就业”三个环节相互协调,以就业为导向,将理论教学、实践学习和毕业就业这三个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过程和评价办法。前期由学校与合作医院共同协商确定订单培养目标,学校指定订单培养班导师去合作医院学习8-12个月,熟悉医院的文化及人才培养要求,具体实施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素质人文教育为重点,从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全程渗透到学生日常培养工作中去。第二阶段以专业技能培养为重点,选聘专业教师从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全程护理技能培训与指导,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讲授、技能训练、学习辅导等;班级管理采取“小组管理模式”和“动态淘汰制”,根据考核标准实行动态淘汰和增补,增强学生的竞争和危机意识。第三阶段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对“订单式”学生岗前考核,由学校和医院共同制定考核办法,对于合格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实习期间学校经常与医院沟通交流,定期派专业教师去医院了解调查学生岗位能力表现情况和护理理论、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不断改进在校期间教育方式并完善培养方案。第四阶段以就业评价为重点。学生毕业后,不仅仅只是为了统计就业率,通过主动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薪酬待遇等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质量,了解学生对于学校培养过程的态度和状况是否满意,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及时优化调整目前正在进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效果
护理专业301医院订单式人才培养已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实践证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毕业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较高[4],操作能力强,职业素质突出,用人单位和实习基地反馈良好”。第一,学校方面。经过两年在校期间的培养,首届301医院定向培养班的学生顺利通过医院考核,全部进入301医院实习并全部留院工作,就业率达100%;学生就业形势良好和社会满意度高,也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301定向培养班模式也为其他医院的定向培养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二,医院方面。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将用人单位的文化、规章制度等融入人才培养,让学生尽早认知用人单位,增强服务医院的信心和意志,用人单位也大大节约了时间,避免了隐形成本浪费。第三,学生方面。根据对2012、2013级两届301定向培养班学生跟踪调查,班级所有学生专业课平均成绩85分以上,85%获得奖学金,在学校的各项比赛中荣获取得优异成绩,部分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护理技能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五、结束语
开展订单式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动态的专业方向调整机制,根据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开展专科方向,扎实推进“校院合作护理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施”,完善培养方案,拓展订单项目,护理系将在此基础上予以推广,不断探索完善订单式培养的育人机制。此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力促进了就业工作,对护理专业就业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校将在此基础上予以推广,立足大学基本需求,不断探索完善订单式培养的育人机制,贴近市场,强化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良性循环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涛,谢璐.“订单式”培养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7-9.
[2]艮芳,何海艳,何梅.护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01):115-116.
[3]李燕.高职护理“订单式”班级管理方法初探[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4-5.
篇4
【关键词】护理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的到来,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给高等护理教育也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关键的环节就是要求不同层次的高等护理教育迅速完善其人才培养模式,使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更好地实现护理服务的功能。几年来经过研究与实践明确了我校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定位,构建了应用型护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了我校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 构建新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
“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培养应用型卫生人才”的办学定位及“面向基层、服务区域,坚持培养‘三得’应用型卫生人才”的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强化现有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同时,要紧跟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积极探索开放型教育,开创一条具有国际化办学特色之路;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原则,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南,对护理学专业进行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改革。加强课程整合,更新教学内容。是构建我校护理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几年来笔者坚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进学分制改革和全面素质教育为重点,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加强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推进教学建设,加快教学现代化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动护理教学工作上台阶。
2 构建新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2.1 准确定位原则 我校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是省属医学院校,为了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社会的认可,学校组织专家认真研究论证,从地域角度出发,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条件,统一办学思想,找准位置,定准培养目标。经过笔者的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能够成为应用型特色、紧缺型、高素质的护理学专业人才。
2.2 贯穿高素质、特色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为主线的原则。
2.3 强化护理实践教学原则。
2.4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5 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实践相同步原则。
2.6 国际化培养原则。
3 高素质、应用型特色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现途径
以适应社会需求,高素质、应用型高素质特色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是以护理技能为本位的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按照医疗服务机构对护理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护理专业知识、护理职业技能和护理职业态度,从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1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提高质量意识、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观念为指导,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把更新和完善具有先进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教学内容,作为难点予以突破,努力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按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完善培养方案、实验大纲、实纲等教学文件,对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系进行了调整。
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增加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实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连动,鼓励、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经常性地举办“护士礼仪大赛”、“护理技能大赛”、“专业思想教育”、“演讲比赛”等活动,2004年我院学生参加黑龙江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9名选手全部获奖。
3.2 课程体系改革 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最终是通过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的,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把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护理行业需求联系为一体,从单纯的学科教育向综合化、整体化教育转变,以培养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和高技能的护理专门人才。
3.3 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实现教学手段与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护理理论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灌入式”的教学方法。推广“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根据护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选用“病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演讲法”、“小论文法”、“角色扮演法”“PBL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引进高质量的教学课件,鼓励教师开发和制作教学课件,学院还定期开展教学课件制作比赛;探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验课的改革和管理,增加了《护理学基础》的实验课程带教教师比例,通过示教、回示、强化训练、开放实验室、技能达标考核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4 形成良好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 形成以教育教学督导组为中心,学院、社会包括家长、学生和系自身相结合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课堂教学的督导,教学环节的检查,教学质量的评估。建立教学督导体系,成立教学督导委员会,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分三个层次:学校专家评价、学生评价、系督导委员会评价。两个学年为1个周期,最后对教师做出总体评价,根据评价得分每个教师得到一个评价级别,为A、B、C三个等级。根据教师教学级别的不同确定讲课费的等级,学院还对A级教师给予奖励。
3.5 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与建设 从组织上加强对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计划、成果管理、实践推广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其制度化、规范化。从内容上要求教学研究项目在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同时,还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建立教学研究与教学活动互动机制,在教学活动中应用和检验教研成果,使教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
坚持开展集体备课、教案比赛、教师讲课比赛、板书竞赛、科研讲座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夯实了基础。
4 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
4.1 以转变观念为先导,适应高等护理教育发展新形势,与时俱进,形成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育才创新的办学理念,强化质量意识,指导、统领护理学系的教育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
4.2 要以人为本,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明确一切为学生、为教师服务的观念。增强全体教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搞好教风、学风、考风、系风建设。
4.3 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严格按照学校所处的办学层次的质量要求与标准,规范笔者的教学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确立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
4.4 将创新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从整体上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5 加强教学建设管理,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分期进行教学建设。为保证教学建设的力度和效益,从学校实情出发,在建立教学改革与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分期分级地进行教学建设,逐步加以落实,以保证护理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雪莉,余永贵,殷翠.适应21世纪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护理杂志,2005,22(6):76-78[2] 李剑.五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比较.比较教育研究,2001,(6):19-23.
[3] 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21-24.
篇5
一、电力企业现如今所面临的状况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和鼓励,电力企业的技术不断精进自然也会帮助实现电力事业的发展,但是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光是依靠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的发展还需要人才的努力,所以企业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体系,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用人机制,这样才能更好、更快、更稳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但是现在的电力企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就会给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和影响。
现如今的电力企业所应用的人才培养机制中缺少高精尖人才的激励、评价制度。过去,企业对人才的判断标准往往是学历和知识,但是有些技术好的人往往没有学历和知识,经验也是他们身上的一项优势,所以现在的人才评级机制需要做一下适当调整,我们不仅要将学历、知识等基本内容作为一定的评价标准内容,还要将经验、能力纳入到评价机制中去,全面衡量一个人的技能和实力。所以针对现如今的这种现象,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电力企业的用人评价机制。同时对于这些高技术能力的人才要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这样才会避免人才的流失。
电力企业还需要注重对这些高端人才进行深层次培养,技能需要不断加以精进,培训是提高人才技能和素质最好的途径,所以我们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开展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工作,将企业一部分的资金投入在这,通过小的投资收入大的回报,培训的内容要根据现实的具体需要,尤其要在技术革新等方面上加大力度。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机制的积极意义
电力企业的进步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不仅仅依靠的先进的技术水平,还需要有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去约束电力企业的发展与整体布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所以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人才培训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体制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发展,还能提高员工整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以后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互联网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具体探究思路
根据上面的电力企业所存在的现状问题我们可以加以改进得出一些发展的新思路: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完善、健全的评价、激励制度。评价制度可以帮助企业鉴定人才的基本实力,通过健全完善的评价制度划分人才的技术水平,这样也方便根据人才的实际能力实行奖励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强激励制度,人才的努力需要有一定的物质财富作为他们的动力,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人才更好地为企业效力,这样人性化的措施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树立的良好的形象,对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篇6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人才培养模式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情况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专业设置的6门专业核心课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发电厂电气设备、电力系统二次接线、继电保护测试实训、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训等,进入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1年、2012年对我校毕业生所做的跟踪调查的“课程有效性评价”环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这六门课程的设置在工作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中,91.2%的人认为这些课程很重要,但其满足度仅为53%。这些课程设置和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提升专业课程对实际工作的满足度,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系统分析、疑难排解”三项基本工作能力。
本专业教材相对继电保护技术滞后,专业课程教材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积极与企业共同开发教材,保证教材的知识与生产契合,代表技术的最新发展。实训条件需要大力完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满足学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的实训条件,具备真实或仿真实训条件。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其数量必须满足学生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和职业技能实践的要求。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不够,兼职教师欠缺。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实践,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同时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建议。经过专业调整结果,将继电保护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面向电力系统及工矿企业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领域相关的一线岗位,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从事发电厂、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调试、维护、运行和电力自动化设备生产、安装、检测、营销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确定的建议。继电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内蒙古经济发展趋势,以电力行业和相关企业为服务对象,在改革过程中,积极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以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充分借鉴兄弟职业院校经验,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工作。以乌海热电厂、君正热电厂、海波湾发电厂、蒙西热电厂、五湖泵业有限公司、内蒙古顺金电力安装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为平台,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与企业深度融合,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共享教学资源和生产设备、校企共同设计人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实施教学过程、校企共同监督教学质量。共同探索企业全程参与“一条主线,两个体系,三个阶段,两个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
3.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建议。以培养从事发电厂、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测试、维护、运行和电力自动化设备生产、安装、检测、营销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分析近三年继电保护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校企合作开展继电保护专业人才需要调研,通过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设计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专业课程。
4.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建议。(1)师资建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师团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专业对师资力量的具体要求可参考以下指标:高级职称(含高级讲师)比例R2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R40%,实训指导教师数量、素质结构基本满足教学要求。
(2)实训条件配置建议:目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有一定的基础,根据对企业和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调研可以看出,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因此建议新增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训基地、自动装置实训基地。本专业必须配置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4000元/生。仪器、设备利用率高,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实训项目开出率在90%以上。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继电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内蒙古经济发展趋势,以电力行业和相关企业为服务对象,改革过程中,依据学校“政校企合作、课岗证融通”办学育人模式,依托学院领导下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结合继电保护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校企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继电保护专业企业全程参与的“一条主线、两个体系,三个阶段,两个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如图所示。
继电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内蒙古经济发展趋势,以电力行业和相关企业为服务对象,改革过程中,依据学校“政校企合作、课岗证融通”办学育人模式,依托学院领导下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结合继电保护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校企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继电保护专业企业全程参与的“一条主线、两个体系,三个阶段,两个证书”人才培养模式。
“一条主线”是指以电力员工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
“两个体系”是指“基础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组基础课程体系;分析继电保护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
“三个阶段”是指分阶段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第一阶段是职业能力的认知,在一、二学期完成。要求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环境,工作环境和岗位工作任务,具备本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职业素养;第二阶段是职业能力形成,在第三、四学期完成。对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以继电保护专业的“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聘请企业专家与技术骨干担任校外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并采取“工作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三阶段是职业技能提升,在第五、六学期完成,安排进行综合实训及顶岗实习。在电力生产一线对继电保护进行运行、维护和调试操作,以适应继电保护专业职业岗位。三个阶段递进地实现“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两个证书”是指学生经过三年培养,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学生毕业时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应取得继电保护工、电力通信调度值班员、电气值班员、变电站值班员等中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参考文献:
篇7
>> 高职院校“订单式”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职业院校烹饪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民办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技工院校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高职院校借鉴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创业技能教育的实践探索 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组合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护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文化对接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探索 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 论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考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06-23.
③ 赵雪云,李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11.12.
④ 欧志敏,王鸿,杨根生.生物制药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3).
篇8
>> 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高级人才 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英语高级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网络教学 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物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探讨 关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独立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探与实践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中职学校双师型高级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教育改革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立足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创客教育模式构建 “三本”高级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新华社.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EB/OL]. (2006-05-08)[2011-05-21]. /jrzg/2006-05/ 08/content_275560.htm.
[3] 鄢光哲. 国内网络安全人才匮乏[EB/OL]. (2009-07-23)[2011-05-21]. /news/info/41951.
[4] 周顺先,甘金明. 地方高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梧州学院学报,2010(4):82-85.
[5] 陈昕,蒋文保. 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9(21):105-108.
[6] 贾铁军. 网络安全管理及实用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8.
[7] 贾铁军. 重点课程特色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10(6):91-94.
[8] 李世明,周国辉,夏晓冬. SMTM教学模式在信息与网络安全课程上的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10(8):100-103.
[9] 贾铁军. 坚持重点课程建设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J]. 黑龙江教育,2010(5):62-63.
Reform on Cultivation Pattern for Applied Talents in Network Security
JIA Tiejun, WANG Xiaogang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编号:15Z20);西安财经学院校级教改项目(2016):地方财经类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研究
1.研究的背景
1.1社会需求大量合格养老人才
据统计,到2050年,我国将有4.8亿人步入老年,占总人口数的35%左右。2016年10月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共同了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按照国际公认的3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我国目前约需养老护理人员1000多万。与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数量不足100万,其中,经过专业训练、持证上岗的护理人员不足10%。目前养老护理人员不足百万的现状,严重阻碍了养老产业发展。我国民办养老机构的护工以40多岁、50多岁的农村进城务工妇女为主。她们普遍存在学历低,缺乏专业护理技能,有些甚至是半文盲,即使参加培训,也拿不到国家要求的上岗资格证。但承担养老服务主力的民营养老机构却面临护工短缺的尴尬,不仅专业护工缺乏,满足日常照料都人手紧张。专家认为,养老是一门科学,不能粗放管理,如何更好地“养”老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不足百所,招生规模都相对较小,有的学校仅有专业没有学生,每年毕业的学生数量十分有限。
1.2国家政策积极引导培养更多合格养老人才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做好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措施论述中,特别强调养老服务业的人才培养,明确指出:“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部门要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2014年,教育部、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教职成[2014]5号),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组织保障。
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十三部委联合下了《“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重点部署了9项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加强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1.3学校培养的养老人才从业能力存在不足
当前,我国开设老年与服务专业的高职院校不足百所,最高学历设置为高职层面。最早开设老年与服务专业的院校为长沙民政职业学院和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这两所学校于1999年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后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南京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运学院和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先期开设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相对师资和实训设备较为完善,后续新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大多在师资和实训设备上都不尽如人意。目前,国内大多数职业院校该专业的实训室建设都不完善,虽然不少养老机构的设施设备都较为先进,但被学生实际操作训练的机会很是有限,故该专业学生的实操能力也相对较弱,大多数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不能满足养老机构岗位的实际需求。
另外,学生的从业心态不稳定,从养老机构流失率特别高。这虽然与养老行业的整体待遇和社会地位还未达到一定高度有关,但与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能力教育和培养不足也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体现出该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毕竟是学了几年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若不能从事养老行业,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1.4养老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明显不足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高职院校在逐年重视教师引进,但由于目前国内高校还没有开设本科以上层次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所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师资都是相关专业跨转而来的,教师的知识系统性存在一定不足。加之当前国内养老机构发展的现状,没有形成一批专家型和高水平的专业养老人才队伍,高职院校无法从企业聘任到合适的师资。高职院校自身的师资队伍虽有一定理论知识,但缺乏更多的“老服”管理的实践经验和技能,高职院校若造就“双师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队伍还有较大难度。
1.5养老机构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利益共赢是校企协同育人深入开展的重要前提与保障。企业能够积极参与校企合作育人的前提是使企业获得收益,但现实中有不少养老机构不愿意与学校合作,认为学生参与企业生产服务,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收益,还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操作事故风险,同时还要投入精力和时间来协调管理实习学生,尤其是大多教学实习都是时间较短,机构刚把学生培训入手,又面临实习时间结束 ,由此造成养老机构主动参与校企合作育人的动力不足。目前,较多校企合作育人形式属于签订一纸框架合作协议,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流程标准,养老机构大多是为学校提供实训实习场地,在教育教学、技术技能指导方面合作形式多于内容,缺少规范,企业的育人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构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
2.1构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构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养老机构的岗位能力需求,重新定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规范学生企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文件,突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构建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
2.2“工学交替-511”定义解读
在三年制学生教学过程中,前“5”个学期每学期最后“1”个月到养老机构进行实践学习,最后“1”学期(第6学期)为毕业顶岗实习。第1学期的最后1个月,学生进入“涉老”机构,认知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的各个岗位,属于参观实习;第2学期的最后1个月,学生进入具有康复训练室的养老机构或医院康复中心,提高老年保健、康复训练的实践能力,正确熟练使用保健康复设备设施;第3学期的最后1个月,学生进入养老机构,学徒制的方式实践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护;第4学期的最后1个月,学生进入养老机构,尝试独立担负对老年人进行专业护理,锻炼独立工作能力;第5学期的最后1个月,学生进入“涉老”单位的行政岗位,提高办公、活动组织,沟通能力;第6学期为毕业顶岗实习。
2.3学生企业实践期间的教育教学模式
学生在企业期间,管理上采用双重管理方式,学生既受企业以准员工模式进行管理,还要接受带队教师的安全和教育管理。带队教师对学生实践期间还要按照校企合作制定的企业教学计划进行理论方面的指导。企业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安排,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实际操作培训,同时进行企业制度和文化教育,使学生对养老行业有一个更充分的认识,为毕业时更好地适应养老机构岗位需求打好基础。
3. “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破解的问题
3.1提高养老机构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当前,我国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大多都是学历层次不高或非养老专业的人员,其中有不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这些人员由于没有什么技术能力,所以工资待遇不高,这样对于务工人员离职成本较低,故企业流失率较高。尤其是遇到收割季节和逢年过节期间(大多都在高校每个学期末的时间),大多在进城务工人员返回家乡心思更重,容易造成养老机构阶段性人力紧张。如果采取校企合作,尤其是在每学期末让学生进入养老机构进行实习,加之与暑假或寒假相续,可以缓解养老机构的燃眉之急,在时间长度上也更能为养老机构所接受,可以解除企业刚把学生培训上手,实习教学就结束的顾虑,从而也更能提高养老机构的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3.2实现高职“学徒制”教育的良好途径
2014年8月25日,教育部以教职成〔2014〕9号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校企双方要紧密结合,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校企合作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按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每个学期学生进入机构的一个月,由机构集中培训,可有效利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方式,由养老机构有经验的员工带领学生就某个养老护理业务进行传帮带,对提升学生专项业务能力有很大作用。
3.3有利于提升养老人才的专业技能
当前,大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真正接触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机会十分有限,这样无法真正掌握老年人养护方面的专业技能。“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更多的接触养老机构的设施、设备、资源以及老年人群体。大多养老机构在养老设施设备上都比较完备,这可有效弥补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条件,在养老机构实训期间,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养老设施、设备进行动手实践,同时在机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指导下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3.4有利于打造高职 “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师资建设是高职院校一项十分重要工作,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到企业进行学习锻炼过程中,需要老师带队教育和管理,学校可以把带队老师作为下企业挂职锻炼进行考核对待,这样可以解Q教师在学校不能进行企业实践的问题,也解决了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学校考核任务。教师下企业锻炼,可以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到企业中去了解企业的需求,扩充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学校打造出更多优秀的“双师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同时,在教师锻炼过程中也使教师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教师不断改进和提升教育教学方法。
3.5有利于检验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就业率
“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实践,可以检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知识的效果和水平,让学校及时地了解和掌握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及时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善,进而培养出更多能与老年服务与管理企业岗位需求相符合的技能型人才。“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实训与实习过程中,对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了解和熟悉,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适应社会,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于晓杰.校企合作模式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评价体系中的作用[J].科技展望,2016(05)
[2]张俊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途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
作者简介:
篇10
【论文摘要】助产是一门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传统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助产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助产专业现状,大力推进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助产是一门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传统专业。由于母婴安全需要,我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条件的医院不能接生,我国现有助产士与产妇比例为1∶4000,而国外助产士与产妇的比例达到1∶1000,助产士与产科病床之比为1∶8-1∶10,我国助产专业现有人数远不能达到国际卫生组织规定的产妇与助产士之比。在卫生部颁发的《2005-2010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正式提出了助产专业区别于护理专业,突出了助产专业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地位。然而,有着百年教育历史的助产专业尚未受到医学教育界的足够重视,现行卫生类本科教育专业目录中尚未设置助产专业,而在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分类,助产专业又附属于护理学,助产士的专业技术职称也是护士职称,这与国际助产士联盟提倡的各国助产专业应独立立法的建议及北欧等国独立管理助产专业的体系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充分认识和了解助产专业历史背景和现状,对如何加强高职高专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高级助产人才培养的现状
成立于1919年的国际助产士联盟(ICM)将助产士定位为:妇女及其家庭在围生期中护理的关键工作者。目前,在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助产领域已经实行独立的注册准入制度,助产士有相对独立的国际管理机构和组织,助产士注册后享有基本的检查和处方权,常规的孕期随访检查和正常自然分娩完全由助产士全程管理。在美国,随着上世纪60年代护理本科教育,包括基础和专科护理师(含助产护师)成为美国护理教育的主流之后,硕士学位的护理教育在7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新西兰是拥有助产学百年发展历史的国家,现在其怀卡托理工学院已拥有助产士学科博士。目前,国际助产专业教育已发展成为独立的高等专业教育,一些发达国家,助产士必须具有本科以上的专业教育背景才能从业。
笔者以“助产专业”为关键词,通过百度网站进行搜索,英国有60所院校、澳大利亚有19所院校、美国有27所院校提供助产术课程。如果按照各国生育妇女人口比例计算,我国高等助产专业教育比例远不及上述各国,而且办学层次滞后。德国、英国、新西兰、瑞典、芬兰等助产士大多具有大学或硕士学历,有的已到博士水平。香港地区及国外助产教育多数是在学习护理普通学科制3年后再学习1年的助产专业课程。如瑞典的助产学教育是由瑞典大学或大学学院提供的一项高等专科教育,学生需完成3年护理本科教育并成为注册护士后再申请并完成1.5年的助产专业教育。
二、国内高级助产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助产士的专业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在全国各大医院中调查均发现,有部分医院是由护士改行经过老助产士传帮带后从事助产工作的;20世纪末许多沿海城市的卫生类中等专业学校因各种因素停止招收助产专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预计到2015年,我国助产士的需求量将达35万。当前,我国助产士尚未加入国际助产联盟(ICM),我国助产领域没有形成全程一对一管理模式,对孕产妇健康保健及相关产前教育达不到目前国际化标准,因此,培养我国高素质的助产士是卫生职业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1.全国大专层次的高助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但人才培养方案尚不健全。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中专层次的教育一直是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流。进入21世纪后,国内高级护理教育快速发展带动了一小部分高校或升格中的中专学校开始在原有中专助产办学的基础上尝试高级助产士的培养,三年制高级助产大专、五年制高职助产的教育开始起步。据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招生计划网络查询资料统计,2010年,全国共有78所院校招生大专层次的助产专业学生,各院校平均招生约50人。目前,全国大专层次的高助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但高层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各省市本专业人才发展不均衡,人才培养规模总体上尚不能满足社会要求。
2.制约高级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因素。目前,国内有关高级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报道不多,供从业者借鉴学习的文献少,国家及医学界对助产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尚存不足。唐玲曾报道,在2005年国内开设大专助产专业的仅有天津高等医专等4~5所高校,全国尚无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计划。2006年程瑞峰等报道,国家对高职助产专业的人才规格、培养目标、岗位综合职业能力需求、课程设置等尚无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标准体系。此外,在我国助产专业教育从属于护理教育,我国尚未实行助产士注册制度。这些都是制约高级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根本原因。
3.业内已有发展高层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共识。国际理念认为助产士不是一般概念上的接生护士,而是受过独立高等专门教育的专业医务人员。国内专家认为:助产士是介于医生与护士之间的特殊医护群体,助产士要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保护和促进母婴身心健康,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照顾妇女生育方面的各种需求。助产士主要应具备基础护理能力、助产操作能力、产科相关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随着国内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特别随着中国加入WH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和职业资格标准国际化趋势对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影响,通过不断借鉴国外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体系和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程瑞峰等指出:我国的中专助产专业教育层次必须“高移”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杨纪峰、牛爱莲对河南省14个地市,各级医疗机构近10年来中等卫校助产专业毕业生在岗助产人员488名、医疗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和医师共348人、中等卫校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60人、有关教学专家90名等进行了有关“助产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相关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社会对助产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改变中专层次教育为主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助产教育从业者共同的心声。
三、改革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妇幼卫生事业良好发展
因此,作为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加大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就需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就必须以职业准入为导向为突破口改革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改革课程设置。我国现行的助产职业的准入制是:助产专业学生毕业后必须先取得执业护士资格,方可参加省辖市卫生局组织助产技术考核。我们以此为依据,在助产专业课程设置中主要课程与护理专业相同,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药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礼仪与人际交往等。另依据临床助产士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设置或开发助产专业课程,如妇产科护理学、助产技术、妇婴保健学等。
2.加强课程整合。高职助产专业课程有产科学、妇科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妇婴保健等课程,各门课程间内容有重叠,这对学制仅有3年的医学高职专业教育来说,无疑是浪费了许多时间。根据我国现行的助产职业的准入制,我们可以将助产专业的妇产科系列课程整合为:妇产科护理学、高级助产技术和妇婴保健3门课程,这样即可避免课程间内容的重复,还可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助产专业应掌握的专业知识,符合职业准入的要求。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护理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