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篇1

一、制造行业劳动力需求大幅降低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曾提出“黑灯工厂”的概念,其在“中外政企对话”论坛上,说:“目前富士康的几个工厂已经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全记录,并且每一个步骤都会自动化检测,最终做到关灯生产了。”用智能机械设备操作来代替人工,以实现生产作业的标准化、大幅提升产品质量同时,更有效降低用工成本,智能化生产将成为越来越多制造型企业的选择。而智能制造的大范围应用必然降低企业对普通劳动生产者的需求,制造型企业仅需保留少量拥有新设备操作与维护技能、可适应企业智能化生产及管理的新型技术工人即可满足生产需求。

二、部分标准化服务作业将由人工智能取代

除传统的制造工厂,服务型企业也纷纷加入到智能化操作领域。电商物流服务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新行业,随着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的不断攀升,快递人工费用的飞速上涨,为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电商企业不断突破管理及作业模式,向智能化物流快步迈进。以京东快递的分拣机器人为例,一群长约60厘米,宽约50厘米,可承重5公斤的橘红色小机器人,以3米每秒的速度在京东的分拣仓库运行,每小时即可完成18000件包裹的分拣任务。而另一款京东配送机器人也正式下线并进入试运营阶段,该机器接到配送订单及路线后,便会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行驶,并在距离配送目的地100米左右位置时,通过信息系统向收货人发送收件信息:“亲,有你的快遞”。国家邮政总局在《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快递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推进机器人、无人飞机、无人汽车的研发和应用。除物流行业外,原人工服务的部分银行窗口业务、餐厅点餐、医院挂号及缴费、话费车费充值等大批技术含量低的标准服务作业亦正由人工智能逐步取代,传统服务性行业释放出的劳动力规模不容小觑。

三、服务型经济背景下人才需求结构发生迁徙

服务型经济背景下,客户服务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著作中,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其中后工业社会表现的主要特征为:(1)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移;(2)以技术阶层的崛起为特征的职业分布;(3)理论知识日益成为创新源泉和制定社会政策的依据。据以上特征我们按图索骥不难发现,中国许多城市的经济结构及职业分布已经符合后工业时代的上述特征。历史经验证明,科技进步及产业升级必将淘汰一部分落后工种,但同时亦将催生出大量新的工作岗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后工业时代服务型经济的不断发展,掌握着先进理念和技能的服务型人才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综上所述,不论是传统制造业释放出大量劳动力的就业迁徙,还是机器人把人们从简单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享受生活,未来职业分布及消费趋势的重心都将向服务行业倾斜。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206516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比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高出0.8和1.3个百分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示,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就业容量将显著增加。

四、高职院校应契合市场需求,建设高素质服务型人才培养基地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明确就业取向的教育体系,该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提供能满足需求的人才培养服务。2017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从业人数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第二产业4.9个百分点,在全部规模以上企业同比新增的就业人员中,服务业新增加的就业人员占73.7%,高于第二产业47.5个百分点。高等职业学校应积极部署和规划学生向社会需求不断增加的服务技能专业转移,完成其向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服务行业发展较发达国家严重停滞,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放,我国企业若想改变服务落后的现状,增加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软实力,必须从思想根源上着手改革,重视服务意识、服务创新意识及可接轨国际服务管理体系的人才培养方式。高等职业院校亦应迎合市场需求,积极进行高素质服务型人才培养计划制定。

高素质服务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着重围绕以下要素展开:

1.服务意识培养

服务是产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服务能力来自于从业人员对服务深刻的认识,好的服务不仅仅是服务技巧、业务娴熟,更重要的是服务的意识和态度。中国有成百上千家火锅连锁店,但把店开到海外,载入哈佛商学院经典成功案例的只“海底捞”一家。海底捞掌门人张勇秉持的信念“好的服务可以赚大钱”。正是基于对优质服务的执着追求,才成就了今天的海底捞,而实施有温度的优质服务的前提条件便是每一名员工都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高等职业学校应从关注顾客需求、重视顾客感受,了解顾客满意对于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等维度对学生展开服务意识的培养。

2.精细化、个性化服务能力培养

优质服务必须打破传统被动服务的模式。优质的服务需要具备细节、体现人性化、灵活而又多变;通过建立顾客资料库,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主动开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全方位服务,并形成信息追踪的闭环操作,不断完善数据的精度,让用户享受到超出预期的服务体验,进而提升顾客满意度,为企业创造服务附加价值。服务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增加服务营销类课程设计,让学生了解市场细分原理、精耕细作的营销操作方式;同时增强学生数据调研、整理、分析等操作技能。

3.接轨国际服务管理体系的视角培养

拥有接轨国际的服务人才将是我国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富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的国家,然而在很多西方人意愿中,选择亚洲城市旅游出行日本东京往往被放置首位。东京拥有便利发达的公共服务设施、先进的医疗技术、治安环境亚洲居首、干净整洁的城市居所、较高普及程度的双语言教育以及热情主动、注重细节的服务体验等,每年为东京吸引着大批的海外游客。除日本东京外,亚洲的新加坡、中国香港、曼谷等城市亦都深受全球游客的喜爱,除高度发达的公共服务设施外,与国际接轨的服务理念,高度的双语教育是以上城市备受热捧的原因。高等职业学校应迎合当下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积极为社会提供具备接轨国际服务视角,拥有双语服务能力的人才。

4.服务创新能力培养

市场需要有创新能力的服务。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科技的发展,我国原有的客服从业人员拥有的经验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如:养老市场日益增加的具备一定身体及心理护理基础的服务需求;懒人经济催生的便捷式购物及物流服务等。服务创新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服务创新可以通过科技进步创造出新型的服务技术;服务创新可以通过服务环境设计及氛围营造,重新塑造企业的服务形象;服务从业人员可以凭借大数据的分析,将顾客对服务的需求更精准定位,提供订制化、个性化的可伸缩服务型产品。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等工具为社会提供并创造更精准、更有新意的服务,增加企业的服务竞争能力是当代高素质服务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遵从的思路和方向。

篇2

关键词:新医科;智能医学;人才培养

1绪论

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医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掀起了一阵新的改革浪潮,“智能医学”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开启。智能医学工程是以现代医学与生物学理论为基础,融合先进人工智能及工程技术,挖掘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探索人机协同的智能化诊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新兴交叉学科。目前,高校在进行医工融合培养学生的指导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医学和工科的理论结合层面较为薄弱,多学科交叉联合指导的机制不完善,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性不高。实践层面,在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下,医学生缺乏全面的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与分析的能力。但是在智能医学时代,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会成为医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医疗健康的智能医学工程交叉学科人才的迫切需求,智能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的机制有待完善。2019年,一些院校如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获得教育部的审批,已经率先实行招收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新生[1]。高等医学教育对新医科背景下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认知还处于探索阶段,智能医学工程如何实现医工交叉学科的融合发展,如何获取人才培养中的合适方法、模式、关键技术等的研究,协同医学发展、社会需求的人才,还需要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探索。

2新医科背景下智能医学人才培养

2.1新医科符合医科改革的内在需求

随着“健康中国2030”国家决策不断推进,医疗健康逐渐被国家视为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下,临床应用、疾病预测与预防、公共卫生、循证公共卫生决策、健康管理、健康监测与个性化医疗服务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产业发展,将是未来整个医疗领域的提升方向,给智能医学分析与决策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

2.2医工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精准医疗与智能医学诊疗技术的深度融合,理论层面,把握新医科背景下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临床应用性为导向,多学科领域知识相互渗透。调整医工结合课程体系,既符合新医科需求,又实现医工融合课程模块间的交叉互补,体现医工结合特色的宽口径学科结构。培养既懂医药科学、数据科学又懂人工智能应用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实践层面,精准医疗与智能医学工程技术紧密结合,利用临床医生在传统医学中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融入到智能医学诊疗模式变化中,将彻底改变现有诊疗模式。

2.3人工智能助力智能医学工程人才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革新,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推动传统学科专业建设和医工交叉融合。助力人才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智能医学诊疗技术创新的角度,技术的革新引领人工智能与各个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创造新的产业或领域,计算机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实现人机交互,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医疗产业的高效运转。智能医学诊疗主要包括疾病早期诊断、临床决策支持、正确用药、诊疗方案的选择等。如KopR和HoogendoornM等探索了医院对病人电子病历(EMR)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结直肠癌预测模型,更准确的预测早期直肠癌和干预治疗实践[2];HoshyarAN和Al-JumailyA等探索了医学影像自动诊断皮肤癌,通过数据预处理去除噪音和不必要的背景图像,提高图像质量,辅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3]。二是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角度,随着大数据、数字技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电子健康记录数据呈指数型增长,医疗大数据来源包括医院记录、患者医疗记录、医疗检查结果和物联网设备[4]。智能医疗系统具有识别、筛选和决策等智能医疗辅助功能。2017年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对医疗大数据可视化系统的实践与研究[5];2018年,阿里健康与阿里云宣布共建阿里医疗大脑2.0[6],加强在图像识别、生理信号识别、知识图谱构建等能力的建设[7];同年,腾讯推出医疗AI引擎“腾讯睿知”,具备更智能化的医疗垂直搜索功能,帮助患者精准匹配合适的医生。三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是大势。人工智能将打破不同学科专业的壁垒,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形成“人工智能+”的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也应根据产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设置,构建新的专业结构。高校人工智能相关的本科专业将会蓬勃发展,形成颇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专业集群。“人工智能+”技术所衍生的新医科、新工科专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发展,实现技术创新与医疗应用的统一。以“人工智能+医学”为契机,结合医学产业发展趋势和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研究相应的教学体系、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课程群、制定合理的课程大纲,解决学生在医学诊疗和工程技术两方面协调发展的问题,全面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未来的职业竞争力。综上所述,新医科人才培养在人工智能助力下,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具有智能医学领域科研能力,掌握关键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将计算机科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方法、大数据关键技术与医学应用系统相结合,进而创新性完成的医学信息处理、行为交互和人工智能系统集成及应用。以上需培养的能力,对现有医学专业的改造升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师资队伍的全面建设具有较高的要求。

3培养新医科人才的实施路径

3.1从医工融合研究的视角

智能医学工程的专业培养建设要体现医工融合发展需求,推进智能工程、医学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满足新医科发展要求的卓越工程师为育人目标,强调学科交叉渗透、重视临床应用、把握科技前沿,推动教学创新等。

3.2从医工融合研究的广度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开展了医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但有区域特色的医工融合研究还不多。针对新医科临床需求分析,把握智能医学工程高等教育体系,重点聚焦区域特色,研究面向健康和重大及特殊疾病防治需求的“新医科”对人才的需求。

3.3从医工融合研究的深度

(1)整体设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教学环节。建立知识能力矩阵,整体设计教学、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突出新医科相关课程及实践,加强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联系,深化临床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教学与知识能力培养的思考是以智能医学学科的特点为基础,通过知识能力矩阵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根据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课程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相对独立性,优化核心知识模块形成知识能力矩阵,构建课程内容架构。通过系统理论知识教学、优化课程实验和上机安排,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有效教学效果。(3)结合学生兴趣偏好,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探索将专业兴趣转换为“工匠精神”的教育理论及方法:广泛调研,全面建立当前地方高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学生与专业偏好的培养模式。

4结语

篇3

关键词: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工程实践

一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与国际的接轨,工业控制领域中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控制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内容。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量,该专业的人才缺少,有着很大的就业市场容量、广阔的就业前景和较高的薪酬待遇。

2012年,国家对高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本次目录修订的最大亮点在于将专业的具体设置,分为了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部分。基本专业是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针对不同高校办学特色,或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设置的专业。

针对专业细分化和时展需要,我校申请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已经获得国家批准并将于2014年开始招生,因此研究一套适合我校特色和新专业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十分重要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培养具备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在电工与电子、控制理论与检测、信息处理与智能化控制等方向能进行科技研发,具有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能力,是创新型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属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供电系统、电气装置、自动控制系统从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开发与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的设计、安装、调试、控制、维护、分析、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有关的科研院所、高校、公司从事自动化装置与系统运行研究、计算机开发与应用技术方面的设计、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二、 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1.专业梯队的建设。学校为该专业已培养和引进了大量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历4人,在读博士3人,并有国家级《电气工程实践》教学团队1个,省和校级名师各1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2人。师资队伍老中青结合,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

2.构建阶梯型培养方式。按时间和培养目标逐层递进,大一学年要求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大二学年要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智能控制等;大三学年要较好地掌握智能控制、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大四和实习期要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训练,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研、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能与其他技术人员有效地交流。

3.加强 “三结合”式实践工程训练。首先是方向与实践内容的结合,目前已建成控制系统、ARM、FPGA设计、PLC应用、通信、DSP、智能控制、测控工程、传感器及检测等工程实践基地31个,基地面积为6 059平方米,固定资产2 112万元,并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精品课《电气工程实践》和省电气工程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其次是专业教师和实践课程结合,学院有各类专业教师,其中基础教师为电工、电子两个基础实验室。可以负责基础实践类的工程训练。专业课教师负责具体方向的实践课程。每次实验可容纳一个班,一人一组,完全可以满足学生验证性实验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再次是教学和设计相结合,在教学环节中插入实验并在课程后期加入设计类实验,教师提出实际的结果和要求,由学生两人一组完成硬件和相关软件的设计内容,并写出可行性报告或者做成具体实物。最后是实践和实习相结合,学院和哈尔滨电业局等8个单位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在实习前已经完成电气工程、等仿真类的工程实践,实现与企业对接模式。

三、 人才培养的创新

1.建立科研导师制。要结合高校学生的具体能力和实际水平,来选择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也非常高的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的教师来担任学生的导师,来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导师要根据学生的专长和兴趣爱好为他们制定不同的计划,对学生起到引导和鼓励的作用。

2.建立专门的科研创新队伍。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布置和规划,为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应该对管理的队伍加强建设,对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直接负责,通过各种兴趣学习团体,提高学生的团队学习共同进步。老生带新生、软件型人才和硬件型人才互补等方式了解科技创新活动的各种动向,使业务水平和科技创新的服务意识得到充分提高。学校鼓励学生进行研发设计,并给予场所、设备、教师和电子器件的支持,通过校赛、省赛、国赛等电子类相关学科的比赛,促进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国内各个高校开展的竞赛积极配套建设实验室或者进行创新实验的场地,可以将学校的专业科学实验室进行开放,利用先进的设备来进行实验研究,为大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3.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学校可以通过邀请国内、国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报告或者举办学术研讨会,使学生了解新理论和新的技术手段,把握科技和市场的前沿。

四、结束语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培养具备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在电工与电子、控制理论与检测、信息处理与智能化控制等方向能进行科技研发,具有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能力,是创新型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因此研究套索一套适合我校特色和新专业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依托本高校培养优势,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提供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科技工程类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丽珍,石长地,李志平等.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15).

篇4

关键词:智能电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特色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01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09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是紧密结合国家智能电网建设之急需而开设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由于智能电网技术是电气工程、信息、通信和控制工程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技术水平要求高,传统电气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已不能满足智能电网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增设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电气系统领域有专长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一、专业建设目标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以“重基础、重设计、重创造”为指导思想,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重视设计、突出综合、强化实践”为教学实践目标,构筑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综合工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强化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工程应用、工程研究、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和匹配互动,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通过本专业的建设,培养的学生将具备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使之成为能在智能电网信息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领域从事运行管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技术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培养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专业建设理念思路在省内领先,国内信息特色高校中处于一流水平,培养出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特色和显著优势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二、建设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注意专业教师的业务培训。有计划地通过出国进修、参加国际国内会议等渠道更新成员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特别是增强科技开发能力,促进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通过创造各种出国留学机会,与国内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让学术人员在重大项目中承担或参与重要任务等多种方式,锻炼和培养队伍。

(二)实验室建设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而且要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实验室建设以本科专业课实验教学为主,结合专业方向,注重专业原理,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发挥我校在行业中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强化与产业界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更多高水平联合实验室,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促进智能电网领域装备制造和信息通信等方向的技术创新。

三、人才培养方案

(一)明确专业培养方向

根据学校有长期为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行业培养人才的基础与优势,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智能电网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对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智能电网专业知识,具备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专门科技人才。

(二)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构建了智能电网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科学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拓展。在通识教育类中,着眼于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在专业教育类中,构建了科学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体系;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在创新拓展类中,开展创新竞赛、学科竞赛以及实验室开放项目。

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上,既包含了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又选取具有专业特色方向的选修课程;注重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将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

(三)严格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严格按照教育部、江苏省和南京邮电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和有关规定,规范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严明教学纪律,认真搞好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在学院层面,本专业搭建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构筑了课程实施、教学支持、教学监控和反馈改进闭环质量保证体系,通过运行监测,形成学生教师间良好的互动反馈,进而提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

(四)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工程能力

本专业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建立了“学科基础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层次为学科基础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我们根据培养目标,设计了系统完整的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模块;第二层次为综合能力训练。它通过构建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毕业设计和专题研讨等实验实践模块,实现不同知识点、不同课程和电气、控制与信息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重构和融合;第三层次为创新能力培养。依托优质软硬件资源和师资力量,以各类创新项目(STITP、开放实验等)、学科竞赛和科学研究项目为载体,采用灵活的课外组织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工程意识。

四、人才培养成效

由于实施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本专业建设成为教学改革思路清晰,人才培养具有特色,人才培养方式新颖,服务智能电网产业和江苏省地方经济的特色专业。本专业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达到了“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宽”的目标,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将来的工作和继续深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专业;网络工程;技能型;职业能力

网络工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专业方向),在一些学院甚至作为单独的专业开设,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加速建设孕育而生的新型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为我国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建设服务。

我院从2000年开始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先后结合了省级教改试点专业、省级精品专业、国家示范高职重点专业等建设项目,进行了近十年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构建和实践,在网络工程岗位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上有了很扎实的研究基础,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下面就结合这十年来的建设经验谈点研究感悟。

1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随着全球网络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猛增。据IDC预计,到2009年,高级网络专业人才的总短缺量约为39.6万人,比2006年的21万人有大幅度的上升。随着网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此类人才短缺最终将会制约地区的经济发展[1]。

在这种需求趋势的推动下,多数理工类本科院校、高职院校都加大了该专业建设的力度,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网络人才可分成三种类型[2],如图1所示。

1.1研究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

对研究型人才,主要培养针对网络技术标准、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研究的创新人才。而网络工程注重实践应用,所以研究型大学不适合开设本专业。

1.2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

应用型本科及高职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这类岗位人才的培养任务就落到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头上。

应用型本科一般开设网络工程专业,而不是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中分方向,他们培养的是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者或网络技术新标准的应用先锋,是在整体上指导或设计网络工程实际项目的领导者,一般从事网络架构师、网络规划师、网络系统设计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网络存储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项目经理或技术主管等IT管理类和高级工程技术类工作[3]。

因此,应用型本科学院开设的网络工程专业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很高,一方面要具有很扎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这样的人才应该是信息化建设队伍中的绝对领军人物,也是最难培养的人才。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处于转型过渡时期(从研究型转为应用型),培养出的毕业生研究水平往往不如研究型大学,工程实践能力不如高职院校,处于两难的境地,正所谓“前有伏兵,后有追兵”。

1.3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

虽然在理论研究上远不如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本科,但是由于高职学院体制灵活、定位准确,往往围绕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正是社会发展或缺的人才,因此成为信息化建设大军的主力,其中也不乏领军人物。

高职院校一般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中设立网络工程岗位方向,培养的是网络工程项目的实施者,一般从事网络安装工程师、综合布线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服务器管理员等初、中级工程技术类工作。

我们对这类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并不高,一方面只需要他们具备够用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重点培养他们在工程实践中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一部分毕业生能够胜任与网络有关的中级职业岗位,如网络测试工程师、网络安装与调试师等;一部分毕业生能够胜任普通的网络管理员等初级职业岗位;少部分优秀毕业生甚至能够胜任网络规划师、网络设计师、技术主管等高级职业岗位,或继续深造。

2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结构分析

在上述初、中、高级职业岗位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占据了绝对地位,是我国信息化基础建设的主力军。在培养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凭借这个优势,为我国网络基础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下面我将从三个维度分析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结构[2],如图2所示:

2.1功能维度

从功能维度分析,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结构(由低到高)可以分为网络工程施工、网络工程设计、网络应用开发、网络工程测试及工程项目管理五个层面。

在这五个层面上,我认为高职院校应当在网络工程施工和网络工程设计两个职业能力方面重点培养学生。为了使学生能够持续发展,其他层面可以适当在课程体系中有所体现,如某些专业课程内容作为了解层次讲授或以选修课等形式体现。

2.2技能维度

从技能维度分析,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结构(由低到高)可以分为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及创新技能三个技能层次。

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层次应当以基本技能为主,并结合岗位特点、技能拓展、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进行一定的综合技能培养,同时在课程学习中倡导创新技能的自我培养意识。

2.3技术维度

从技术维度分析,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结构(不分高低)由LAN/MAN/WAN、交换、路由、安全、无线等多方面技术能力组成。

对于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要熟练掌握甚至精通这些技术能力。而对于高职网络工程专业或岗位方向的学生而言,在各种技术能力的掌握程度上应有所侧重,有些技术能力需要熟练掌握,而有些只要基本掌握或了解就可以了。

3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我院在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的十年中,始终贯彻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课程的原则(即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确定岗位职业能力,然后将能力分解到各课程),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要培养的能力。

根据前面职业能力结构的分析,结合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情况,我们将网络工程岗位方向的功能维度定位为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技能维度定位为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综合技能;技术维度定位为掌握LAN、路由、交换及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能力。

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网络工程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策略如下。

3.1将职业能力培养引入课程体系

3.1.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在专业教指委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面向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站建设等工作岗位的要求,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结构。其中网络工程岗位的主要典型工作任务如下所示:

(1) 分析用户需求。

(2) 制订用户需求方案。

(3) 选择组网技术。

(4) 选择网络设备。

(5) 制定网络工程实施方案。

(6) 阅读网络施工图。

(7) 选择、测算布线材料。

(8) 准备施工工具。

(9) 布置线缆。

(10) 安装、测试模块。

(11) 安装、配置网络设备。

(12) 联调网络。

(13) 编写施工文档。

我们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和要求,将原有课程整合为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内容的项目课程。为全面强化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在企业设置顶岗实习活动,学生在企业独立完成。为了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还增设了多业务网络解决方案等综合性课程,按照网络工程技术的认知过程,将所有课程顺序化,构建实践主导型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我们利用校内生产性、仿真性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现场,开展以典型任务和案例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教学活动。通过校企联合,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3.1.2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建设核心课程

(1)制订课程标准。通过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设计课程,参照Cisco、华为等业内龙头企业的IT认证中级标准,建立起项目化的专业人才技能水平评估标准,确定各门课程的评估标准。

(2) 设计教学模块。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技能要求为指导,重新序化所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将技能和相关知识系统地结合起来。按照认知过程对核心课程进行教学模块设计。

(3) 改革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的技能培养目标和特征,探索适合于各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4]、任务驱动教学法、“三明治”教学法,实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和现场教学法等,以任务方式组织实施。

3.1.3以工学结合为目标,进行教材建设

以核心课程教材、精品课程教材建设为龙头,带动专业其他课程的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以体现工作任务为主线的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3.2将实验实训基地构建成职业能力培养基地

3.2.1将校内实训基地建成职业能力培养基地

以“校企共建,职业环境,服务社会”为指导思想,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在现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将校内实训基地建成能进行网络工程技能培训,拥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设备,具有真实职业环境,能应用网络最新技术、能整体承接网络工程服务项目,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基地。

为了从组织和制度上保障校企合作,拟整合校内实训基地资源,在专业教研室的统一规划管理下,通过筑巢引凤、自创实体、承接工程项目扩大校内实训基地的规模和功能,为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提供保障。

3.2.2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

巩固与网络工程企业的合作,同时依托行业,扩大校外实习基地的规模,新建多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确保毕业生全部参加半年顶岗实习,形成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合作模式。

加强对校外实习基地和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制订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评价和重新选择制度,完善校外实习基地的功能,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兼职教师实习指导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等。

3.3引入行业标准,衡量职业能力培养尺度

参照Cisco认证、中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标准、Fluke认证标准等,建立本专业的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使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技能培训过程相互融合,课程过程考核与最终技能鉴定相结合。实行学生参与技能鉴定可取代对应课程考核的制度。我校毕业生获得中等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100%,其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40%以上。

3.4将职业能力培养引入教学团队建设计划

依托行业,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通过“内培外引,校企互聘”等方式,建立起一支具有双师结构的职业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顶岗实践、技能培训和企业在职锻炼等途径,培养出一支教学能力强、职业素质高、技艺精湛的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

学校重点培养网络工程方向的院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使本岗位方向“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90%以上;建立一支“稳定+动态”的兼职教师库,确保专业教师中的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

4结语

上述四方面的建设充分提高了学生在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水平,培养的学生能够实现真正的“零距离”上岗,并具备拓展学习和深造的能力。

当然,由于网络工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在不断变化,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一个发展与长期实践的过程,因此就更加需要专业教师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提高职业能力水平,为国家网络基础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网络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 思科资助IDC研究表明计算机网络人才短缺. (2006-11-07)[2009-08-30]. .cn/article/article. asp?id=52030&bid=4278.

[2] 施晓秋.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J]. 中国大学教育,2008(12):35-37.

[3] 胡山泉,高守平,于芳. 应用型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建设初探[J]. 计算机教育, 2009(12):88-89.

[4] 杜颖.虚拟项目教学法在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117-119.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Cultiv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Engineering Skill Talent

in Higher Professional Colleges

HUANG Han-wen1,2

(1.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6, China; 2.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Changsha 410208, China)

篇6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软件技术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2-0036-05

目前,软件企业需要三类人才:一是懂技术、行业知识和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即“软件金领”;二是进行系统分析及设计的软件工程师,即“软件白领”;三是从事编程、测试、维护和支持的一线技术人员,即“软件蓝领”。三类人才在企业的正常比例是“金字塔” 型。而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软件人才结构呈“橄榄球”型,稀缺的是两端:高端的“金领”与底层的“蓝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是培养“软件蓝领”的主力军,对应软件产业人才需求与岗位分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一、研究思路和概念界定

软件人才市场出现的供求矛盾,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缺乏沟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是企业想要的。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了解用人单位对具体岗位的人才要求。基于此,本研究将通过考察用人单位的岗位设置及岗位能力要求来定义高职软件人才的职业能力模型。在研究中,基于岗位分工的职业能力定义为“某个岗位的工作能力”,涉及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三个维度,由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决定。为了降低研究的复杂性并保证研究成果的普适性,这里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并把即将走出校门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作为研究群体。

二、研究方法

一是深入软件企业,了解适合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2011年3月~4月,课题组走访了山东省8家软件企业,发现在大多数分工明细的软件公司,一个具体软件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工作岗位可以分为: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师、软件工程师、程序员、软件测试员、软件技术支持人员。其中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师、软件工程师等几类岗位均需有多年从业经验。针对高职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是程序员、软件测试员和软件技术支持。此外,在生产商业软件的企业里,还需要大量具有计算机相关知识,了解软件开发流程的技术型软件销售和推广人员。

二是对前程无忧网上的招聘信息进行分析。课题组收集了前程无忧网2011年6月份的1052个单位的1905条招聘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作为分析样本。由于研究模型面向的是即将走出校门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课题组在招聘信息的选取上设置了三个前提条件:招聘的学历要求为大专;招聘岗位为软件相关的初级岗位,即招聘信息中注明是软件程序员、软件测试员、软件技术支持和技术型软件销售;招聘对象为应届毕业生。

三是走访毕业生的工作单位。2011年4月~9月,课题组走访了山东省内接受山东省凯文科技职业学院2007、2008级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的19家用人单位,以访谈的方式了解不同岗位(群)的工作职责和能力要求。

四是对用人单位的部门经理和业务主管进行问卷调查。为了解软件行业不同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课题组在2011年7月~9月间对25家用人单位的部门经理和业务主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以邮件的形式发放,共发放问卷25份,回收19份,其中有效问卷17份,有效率为68%。

三、研究成果

(一)就业岗位需求分析

分析网上收集的1905条招聘信息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岗位需求来自于1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大多聚集在北京、上海、广州及沿海城市,这符合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需求如表1所示。

其中,程序员需求量最大。这是因为软件项目一般比较庞大,开发过程需要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中又有分工,这就需要大量的编程人员参与。而软件技术支持主要负责对已有软件产品的培训和维护,因此需求量较少。

(二)就业岗位职责及能力要求

对招聘信息进行整理并参照用人单位的访谈结果,汇总出不同岗位(群)的主要工作职责:程序员,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包括按照软件工程原理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利用开发工具编程实现系统功能、进行单元测试、编写技术文档等。软件测试员,主要利用专业软件寻找软件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包括设计测试用例、对软件进行测试、书写测试报告等。软件技术支持,主要负责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包括软件产品的安装调试、软件产品后期的培训与日常维护、书写软件支持与维护报告等。技术型软件销售,主要从事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工作,包括使用指定软件产品、向客户阐述软件的功能特点、编写销售策划书等。

在对4个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时发现,用人单位对高职软件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可分为两大部分:一般职业能力要求和特殊职业能力要求。一般职业能力是每个岗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而特殊职业能力与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密切相关,是履行岗位职责的重要能力。

1.高职软件人才一般职业能力分析

在样本分析过程中,采用在每个岗位(群)中提名次数过半,与所有4个岗位(群)都相关两种方法,筛选出14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一般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高职软件人才职业能力模型调查问卷,向用人单位发放。在问卷中,基于4个主要就业岗位(群),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1代表“很不重要”,5代表“非常重要”)分别对各项能力评分,并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见表2。

由表2可见,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工作责任感、事业心和实践经验被认为非常重要。这是由于高职软件专业毕业生的接收单位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实力都不是很强,资金上难以支持对新员工的系统培训。因此,在招聘时,主要考虑的是工作的关联性、有效性和成本最小化。沟通和协作能力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分别位于第三位和第六位。由此可见,随着软件产业规模的扩大,软件生产已成为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多种职能人员共同参与完成,合作已成为最常见的工作方式,为了保证合作的效率和合作成果的质量,必须对从业人员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从整体上看,基本理论知识的排名比较靠后,这反映了用人单位重能力轻理论的一种倾向,然而这种倾向是自然的,毕竟企业要以营利为目的,他们关注的往往是最重要、最实用的能力。访谈中尽管所有企业都认为基本理论知识非常重要,但是他们一致认为“员工最重要的是能干什么,而不是会什么”。

对4个岗位(群)的一般职业能力重要性均值分别统计后,得到如图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除了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在4个岗位(群)中均排名第一外,其他各项能力排序并不相同。这说明一般职业能力中能力项的重要性会因为岗位(群)的不同而不同,由于岗位(群)工作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岗位(群)专业人员的一般职业能力要求是有侧重的。

2.高职软件人才特殊职业能力分析

特殊职业能力的要求与岗位工作任务密切相关,根据样本整理的结果,结合访谈记录,进一步归纳出4个岗位(群)各自的特殊职业能力,并根据每个岗位(群)特殊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均值进行排序,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岗位(群)特殊能力不是某个岗位(群)特有的,某些岗位(群)的特殊职业能力会有重复。重复的原因大多由岗位(群)之间的职能交叉引起,如程序员主要的工作是编写程序,但在编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单元测试,及时发现错误;而软件测试员的主要任务是使用测试工具寻找软件产品的漏洞,有时也需要自己动手开发测试软件。同时,同一能力在不同岗位(群)中的重要性均值是不同的,例如程序员和软件测试员都有测试能力的要求,程序员的测试能力的重要性均值为4.23529,位居第四位;而软件测试员的测试能力的重要性均值为5.0000,位居第一。这表明不同岗位(群)对同一能力的要求并不相同。

四、构建基于岗位分工的高职软件人才职业能力模型

基于岗位分工的高职软件人才职业能力模型主要由4个岗位(群)必须具备的14个一般职业能力和各岗位(群)分别具备的特殊职业能力构成。可以将一般职业能力与特殊职业能力的关系描述为由两个圆构成的饼图,如图2所示。内圆表示一般职业能力,外圆和内圆之间的环形根据岗位分工可分为4份,分别代表不同岗位(群)的特殊职业能力,且越靠近内圆的能力,对岗位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越重要。从模型中可以看出,职业能力具有岗位差异性,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与具体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特殊职业能力上。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模型面向的是即将走出校门的高职毕业生,其表述的职业能力应是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低水平能力,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专业学习,其职业能力模型也会发生变化。

五、基于岗位分工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基于以上建立的“岗位职业能力模型”及研究结果,高职院校在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应进一步明确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教育目标——能力培养。能力本位的提法早已在高职教学中提出,但还需进一步贯彻和落实,要让每一位参与教学的教师、管理人员还有学生都明确这一目标,并了解岗位职业能力模型,将模型中的能力分解到各项教学过程当中。

第二,岗位差异性在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中都有体现。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在报考软件技术专业时都很盲目,并不知道今后要做什么。因此,入学伊始,就应开设职业规划等课程,由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课教师任教,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目标岗位及能力要求,尽早地进行职业方向选择和角色定位。

第三,一般职业能力中排名较前的工作责任感、事业心、团队协作能力、耐压能力等都属于职业素质的范畴,仅靠常规的课堂教学很难有效培养。高职院校应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通过“课堂实训、项目实训、企业实训”三个递进层次,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事习惯,让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第四,特殊职业能力的岗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能力项上,大多属于专业技能的范畴。高职院校可依据“岗位职业能力模型”确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并作为理论和实践课程设置的指引,促使高职软件技术教育真正贯彻“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促进学生达到相应的岗位要求。

第五,随着专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模型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定期进行人才需求的调查,及时调整岗位能力模型,改革教学培养方案,解决好人岗匹配的问题,使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更加专业、可行、有效。

参考文献:

[1]严雪怡.教育分类、能力本位与广义的职业能力培养——纪念孟广平同志逝世两周年[J].职业技术教育,2007(7):11-13.

[2]杨近.高职教育软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6):72-73.

[3]周振环,王梅.“订单式”培养高职软件人才简论[J].职业教育研究,2006(8):119-120.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Vocational Ability Model of Software Tal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Post Division

JIANG Tian-fang

(Shandong Kaiwe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Jinan Shandong 250200, China)

篇7

[关键词]引企入教、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281-01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在探索各种类型的订单培养模式方面、在开展多元合作、发展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方面、在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在培养和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完全符合专业实际的要求;专业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离社会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等。要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目前高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2013年我国技能劳动者1.12亿人,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足13%,其中高技能人才2863万人,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能劳动者的5%。据预测,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需求将分别比2009年增加约990万人,其中还不包含现有的存量缺口440万人。社会对高技能人才有这么大的需要,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同样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说明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仍然是“毛坯型”,与企业要求的“成品型”人才相距甚远。

2.高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与工作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即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它的主要形式是英国的“三明治”、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效果显著,但它们都是在特定背景条件下创立的成功教育模式,有其使用的特定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在国内,从2006年国家实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以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学生至少有6个月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缺少法律层面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等原因,工学结合的实效大打折扣 。正是这些因素影响,至今国内还没有形成一套通用的校企深度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3.基于引企入教的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以“引企入教”为平台,从校企共管校内基地共育人才的管理制度建设、校企共同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校企共建“双师”结构师资团队三个方面开展研究,最终归纳总结出一种通用的校企深度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校企共管基地共育人才的管理制度研究

成立“引企入教”领导小组,统筹校企共建基地的各方面工作。组建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构成的“双师”结构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实训、进行过程管理与考核。同时配备学工办老师,通过开设讲座、进行课外交流等措施,结合学生企业实习经历,引导学生形成职业意识,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校企领导小组负责确定校企合作的内容、范围、责权利划分及重大发展决策,并形成文字化的管理制度。在共建基地,实习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生产规程组织生产性实训,并对学生给出双重考核,学校按照学习态度、技能掌握程度、知识扩展能力等进行评分,与学生获得学分挂钩;企业按照考勤、工作量、产品合格率、工作表现等进行评分,与学生获得的劳动报酬挂钩。

(2)校企共同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研究

课程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载体,直接牵动着人才的培养质量。从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结合点入手,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教学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技术力量,合力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从企业选取真实、典型的产品作为实训项目的载体,按照知识难易、综合程度及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进行项目内容序化,突出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和工作过程知识的培养。除实训项目外,还合作开发 “工作化”的实习实训装置,既符合学校的教学特点,又达到企业的工作要求。另外,校企共同开发网络化的辅助学习资源,既为学生服务,也向企业员工开放。

(3)校企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研究

为保证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的工作落到实处并达到预期目标,需要有一支“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作为后盾。双师型教师建设分为两部分:通过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从教师的量化考核到职称评聘都向其倾斜,提高教师的学习热情;引入企业的优秀人员,通过学校的教学业务培训后参与到学生指导和教学实施中,并在教学、科研、待遇等方面统一管理,使之成为“双师”教学团队中的重要成员。

鼓励学校专业教师主动下企业锻炼、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与服务、参与行业标准的制订,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企业负责学生实习安排、指导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理论培训和一些教学活动,在做好学生指导的同时,做好学生的实习管理与考核工作。在整个实习期间,全面贯彻育人理念,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态度、行为规范、与人相处等方面的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4.结语

文章通过从校企共管校内基地共育人才的管理制度建设、校企共同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校企共建“双师”结构师资团队三个方面开展研究,望能够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以解决当前社会急需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众多高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成品型”零距离上岗要求的尴尬。

参考文献

[1] 程君.基于企业视角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5.

[2] 张弛.基于企业视角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天津大学,2014.

篇8

关键词:工学结合;物流;技能型人才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专业人才的作用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中国加入WTO,贸易国际化,国际大企业入驻中国,造成对国内部分企业很大威胁。使得这些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样一来,物流就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很多大企业把物流管理作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把物流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国家经贸委与世界银行召开的“现代物流国际研讨会”,是促进我国的物流业更进一步的发展。从此之后,我国部分省省委省政府或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发展本地区经济一重大项目重点来抓。现代物流业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展经济规划中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现代物流业在当今的中国无论她显得多么重要,显得多么强大,但始终离不开的人才的支持,没有物流专业人才的加盟与支持,不管政府多么重视,物流业多么重要,要想发展都是一句空话。

二、我国物流人才与人才培养现状

1.物流业人才缺乏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物流人才是我国十二种紧缺人才之一,截止到二零零一年的九月,我国的已有800多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课,但是由于传统的重理论、强基础、重视课堂讲授的培养模式非常不适应现代物流专业岗位对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人才培养。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采取传统培养人才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所要求的人才存在很大很差异,这就反应了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务必要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2.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物流人才的学历教育起步较早,建国初期北京铁道管理学院就开设了与物流紧密相关的材料管理专业。到二零零六年上半年,全国开设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已从二零 零一年的一所发展到二百一十八所,在校生三万余人,开设物流专业的高职、高专四百五十所,在校生十五万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院校超过百所,接受物流学历教育的人近五十万人。具有一定规模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已基本形成。”为了使学校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物流人才,本文提出“工学结合”的培养物流技能型人才的模式。

三、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采取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意义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校与企业互动,生产与学习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受到企业的欢迎,企业满意度与社会认同度较高,较好地反映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本质与特征。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培养物流技能型人才的根本出路。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校企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建设实训或就业基地,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评价学生,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不断深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高职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遇与更好的实践平台,同时也对传统职业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改革创新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极为重要。

四、 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之“工学结合”的概述

“工学结合”的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在物流专业培养物流技能型人才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与学校两种环境资源,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以及全面职业素质为主线,再通过学校主动与企业合作,把在学校学到理论知识、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相结合起来培养人才的模式被称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三方面作用,即让学校与企业、学生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把没有用的资源利用起来,变废为宝,还可办校企业为学校创收,更主要是有利有于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对于企业来说,接受学生培训,工价低,好管理,无形中降低了成本;对于学生来说不但通过训练撑握了操作技能,还可以获得劳动报酬,解决部分求学费用。采取“工学结合”物流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被人称作为“一石三鸟”。

五、 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方法

1.加强与合适的企业合作

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要把工学结合模式正式运作起来,首先学校要找到合适的企业与之合作。对于物流专业来说,开展工学结合,学校要选择一些具有一定物流运作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是物流企业,也可以是企业的有关物流部门,总之企业要具有专业化的物流运作,部门设置合理与齐全、结构完善与分工明确。可以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的良好平台。

2.制订合理的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

因为工学结合的培养物流技能型人才模式是把要学校理论学习与在企业技能实践相结合起,不但要有理论学习时间,同时也要按排技能实践时间。故对于这种工学结合特殊的培养方式就制订相应的特殊的人才培养方案。下面笔者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采取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模式制订定具体的培养方案如下:

第一、二学期 第一学年暑假 第三、四学期 第二学年暑假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理论学习、适当专业技能实训 重点相关专业技培训与学习 理论学习、加重专业技能实训课时 重点相关专业技能培训与学习(适当增加难度) 理论学习+顶岗学习 顶岗学习+毕业设计

以学校教学为主、适当按排时间去企业了解相关专业技能应用情况 在相关的企业顶岗第一次实习 以学校教学为,适当增加按排去企业了解相关专业技能应用情况 在相关企业顶岗第二次实习 此学期半工半读,即一半时间在学习理论,一半时间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学习 此学期以在企业实习为主,适当按排时间回校做毕业设计或其他工作。

关于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实训,物流专业每门课的理论学习授课时间为十五周左右,然后再根据课的特点与重要程度设置实训时间周,一般来说每门课的实训时间设置为一至二周,重要的课程可以按排二至三周甚至更长时间,不重要课程排一周,甚至时间更短或不设实训周,这些课程是教师示情况而定,没有统一标准。顶岗学习是让学生一方面去企业了解企业的物流的运作流程,提前熟悉物流运作环节,另一方去锻炼学生的相关物流专业技能,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在以后学习、工作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与给自己正确的定位。

3.关于教师团队的建设

高校物流专业的开展与培养学生质量优劣关键是教师团队的建设。工学结合要求有一支物流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相当强的教师团队。学校可以从物流业企业或物流行业招聘一定数量的具备一定学历层次,又具有一定物流专业的实践经验人士来学校任教,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一些相关教师定期去相关企业参加生产实践。

4.有关政府的支持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培养物流技能型人才,要得到政府支持,政府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政府加大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经济支持力度。因为物流专业具有操作性强的物点,学校要配备多功能物流模拟实验室,就需要大量的教学仪器,这就少不了资金的投入。这部分资金光靠高职院校本身的收入是远远不够的,这就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2)从政策、法规上支持。首先高职院校采取“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模式要得到政策的允许、法律的保护。一方面做到有法可依,让学生在物流技能培训过程中得到法律的保护与保障;另一方面在政策的支持与指导下,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

参考文献:

[1]宋晓黎,陈伊菲.浅析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信息,2011(14).

[2]胡艺.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新研究[D].重庆大学(硕论),2012.

[3]倪呈英.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11).

[4]王文霞,吴晓棠.校企业合作―创新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J].物流科技,2008(07).

[5]龚小勇.“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现[J].职教论坛,2007(06).

篇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各界尤其是工业经济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技能人才尤其渴求,这既是高职院校的机遇,也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面对这种有利形势,高职院校必须迎难而上、正视困难、发现问题、及时全面解决,从而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从而能够使教育和产业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共同打造中国梦。下面,笔者就以自己所在的高职院校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和调研材料等,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问题,努力寻找对路的对策建议,从而寻找到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路子。

一、高职院校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必要性

一是高职院校和其毕业生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目前虽然产业人才荒年年发生,但是这基本都是针对低端劳动力的,不能说明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也是供不应求的,更不是高职院校和毕业生降低对自己要求的依据,可以看到,一些毕业生确实是供不应求的,但不能将这种现象想当然地普及到所有专业、所有学生。为了适应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让自己的社会地位向上升,争取更多的社会发展资源,高职院校和毕业生就必须加强自己的能力培养,从而让白己在各种竞争中能够顺利胜出。

二是促进产业强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到,我国和德国等传统产业技术强国相比,毕业生的质量在全面性、深度上都是不能比的,落后一大截,所以我们的机床创造不出德国机床的价值,我们的机电设备质量上也是不能和一些技术发达国家比的。为了更快缩短这些差距,就需要高职院校和毕业生能够迎难而上,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让技工荒得到缓解、让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可以看到,目前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总体素质是不高的,是高技能人才更是缺乏,设计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尤其缺乏,己经影响了产业强国梦、中国梦的实现。因此,要想更好发展区域经济、中国经济,就要努力提高人才的利用率,培养一批既能懂现代科技知识又能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二、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上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总体上看,因为国家的重视、社会的需求和毕业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近年来的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数量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但是不可否认,这几年的飞速发展不能完全解决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上的全部问题,还有一些问题亟待各方尤其是高职院校认真、全面整改,才能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

(一)思想观念上仍存在轻技能、重学历的错误倾向。

社会上的重视和追逐学历教育、轻视和躲避技能教育的风气仍没有完全散去,这种错误、扭曲的思想观念仍在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导致他们也随之产生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不能正确认清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从而走向了重视学科建设、重视学历继续教育、重视升学率,而忽视了专门化技能培训、忽视职业化技能教育知识和忽视就业率。这种三重三轻的错误思潮,使得一些学校专注于如何让自己的学校在学历层次上追求上档次(比如专升本),而不是追求如何提高和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为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失误埋下了伏笔,导致毕业生技能不够强、与社会企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知识不够应用性等问题频繁出现。

(二)专业设置方面缺乏市场的适应性。

高职教育本身是一门即时应用性的教育,根本目的是毕业生对手头的工作能够就上手、做起来有绩效,这种教育的课程设置需要有浓厚的现实性和市场适应性,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学历崇拜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仍有不符合现实需要之处,一些高职院校简单套用了职工大学、成人高校甚至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和特点,从而在现实需求面前不能有效解决需求,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重视实践、重视技能培训。另外,还有一种不良的学科建设倾向就是跟风,看到市场上有某种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不顾条件设置或者更新专业,不考虑自己的历史优势和地区产业需求,导致人才生产和人才消费双向脱节。

(三)课程设置缺乏专业和职业性。

具体的众多课程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内容,也是最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但是因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不成熟,很多课程理论性过强、模仿大学传统公共课和专业课的痕迹过深,导致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完整性过度,而对知识的技能性和实践性则强调过少,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达到高职院校应有的水平、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关系到文化创意、动漫产业、计算机等方面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快的课程,这种差距和问题表现更为明显,己经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个体就业。

(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教师队伍的实践性特色不强烈,因为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和普遍本科、中职院校等层次的教师队伍相比较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在知识掌握的深度、全面性上有差别,但是他们本来应该在实践性上有本质的差别的,却没有突出这个特点,因此这种实践性特点的缺乏,导致了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这种匾乏直接导致不可能培养出成批的高技能人才。

(五)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不够。

职业技术教育,本身就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践基地,在多年的建设中,很多高职院校也确实建立了一大批实践基地,这也是不可抹杀的办学特色和成果。但是总体来说,因为经费投入、监管等各方面的原因,这些基地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深刻作用,办学条件良荞不齐,很多基地的技术水平普遍与产业界的真实工作水平有差距,尤其是硬件设备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建设更加滞后,达不到高职院校打造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比如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基地的实践课程中,一些新的专业甚至没有系统的教材和实践项目,这都成为制约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三、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对策建议

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多层次的复杂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社会各界支持下、教育管理部门指导下,高职院校全体师生配合下,一起努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具体来说,笔者认为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应对,夯实基础,才能更好地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一)彻底转变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

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是最根本的保证,只有转变了,才能带动其他方面一起转变,最后系统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要做的:一是要更新教育理念和对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认识,从科教兴国、产业结构调整、开发人力资源等更加宏观的角度,和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等微观层面来考虑,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二是要牢牢树立教育质量观,将学生视为教学产品,将社会和市场需求视为买方市场,这样就能进一步树立学以致用的办学观念,以解决现实需求为根本追求目标,树立新的教育质量关,让学生接受更多有用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三是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顶层设计工作。只有采取这种逆向思维,才能让学生、教师都有压力,才能让校方做好主动,打造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办好学生满意、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不断优化和改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

专业设置决定了每届毕业生是否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是否能够消化顶层设计的内涵,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因此,高职院校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以社会需要为依据,以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等文件为指导,开展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活动,从而让教学活动更具有合理性,并借此优化教育资源,适当增设或删减专业,从而使得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相符合,做到自我调节机制顺畅运行,使得高技能人才培养更有效益。

(三)强化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最大优势就是上手快、实践性强,可以说除了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外,高职学生应该具备深厚的本专业各种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的意识,采取各种措施,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将校内教育、校外实践相结合,围绕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这个主题,做好教学和实践活动。尤其是对于知识教学活动来说,要注意结合时展需求和知识更新情况,做好教材质量把关控制工作,认真组织“双师型”教师研发校本教材,突出自己学校和专业的特色,强调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实践性,在理论上给予能力培训全面的保障,使得教材内容和实践需求得到双面补充。

(四)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无论是理论教授还是实践指导,最主要的师资还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他们的能力强、素质高,才能带动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力和素质双强。因此,要按照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一个素质高、能力强、结构优、专业深的优秀师资队伍。这个队伍的打造关键,一是要加强对他们理论上的深化,让他们在理论上有所建树,通过不断充电学习来达到目的。二是要加强实践锻炼,通过教师实践基地、企业人才互动等形式,做好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工作,通过不断接触实践、锻炼能力,打造动手能力。三是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将企业中能力强、有理论指导能力的人才请进学校,让他们担任兼职教师或者实践训练指导员,从而让社会优质师资进入学校。四是做好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管理工作,从制度上激励人,鼓励教师或补充理论知识,或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并将技能素质高低作为各种精神和物质奖励的重要依据来参考,从而带动教师主动全面发展自己。

(五)最大化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

高职院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践基地开发和利用,为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高职院校要继续发挥和利用这个优势和特点,通过各种实践来强化学生能力。一是首先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照教育部“水平评估”等要求,高标准、符合实际地建设实训基地,按照社会实际尤其是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来设计和操作,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和培养,让高技能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实际。这主要限制因素是经费和行政领导的意识能力,需要购置最新的实训设备。二是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企联合、产学共建等原则,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发外部资源,优化外部环境,在增强内向发展能力的同时,加大校外资源的开拓,通过多种措施来优化和合作企业的关系,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让学生能有基地可以实习,学校还可以借机争取企业对学校在师资、资金、装备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技术上的支持,从而为学校下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强化和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结合尤其是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高职院校要紧跟这一世界潮流,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一是学校要有优化外部环境,选择优质的企业,和他们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作计划,通过这种双向互动参与,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在企业锻炼自己技能,从而实现双赢。二是要加强企业深化学校教育的程度,鼓励企业直接接入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和实施,让这种订单教育更具有互动性,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方面都给予切实中肯的意见,在师资、技术、设备、信息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实现“共赢”。三是校企要创新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方案和思路,可以采取科研项目、联合开发新产品、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等方式来做好双向关系深化工作,让订单式培养成为高技能人才最有效的培养方式,从而化解学校办学、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三方面的矛盾,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岗位驱动 能力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64-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深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基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创新“岗位驱动,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

一、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理念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公布“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2013年验收结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建筑业发展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和广西土建行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培养生产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行业标准为依据”的原则,改革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引入建筑行业企业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和相应的教学资源,指导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实践,辐射和带动相关专业的建设,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岗位驱动,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实质上是人才素质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实施的综合过程和实践过程。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定义,围绕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岗位驱动,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岗位驱动,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是指课程体系开发以就业岗位为切入点,人才培养采用“能力递进”模式,始终贯穿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具体分析如下:

图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驱动,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图

(一)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向华南地区,以城镇化建设为平台

1.城镇化进程提速,区域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到2025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55%左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镇化列入2013年6项工作重点,城镇化战略被提到了一个新高度。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述了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的若干措施。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动力,更是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实施改革的总抓手和主命题。城镇化进程为建筑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城镇群城镇带布局的意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城镇化水平接近65%,可见广西城镇化和房地产业量大面广。广西凭着绝好的地理和环境优势,南宁又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给广西建筑市场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必将拉动交通、能源、经济、房地产、城市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上升,而这些都为广西的建筑市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北部湾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业迎来新机遇。2010年3月19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纲要》,这是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国家批准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的又一战略性宏观规划。该纲要明确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的发展目标和城镇群总体空间格局。根据近三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急需紧缺人才招聘会的统计,建筑业、房地产业岗位人才紧缺位居前茅。2015年建筑行业人才需求总量达2.6万,“十二五”期间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缺口0.8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科学地预测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未来8年的人才需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是9类最吃香人才之一。

3.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技能人才势不可挡。《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综上所述,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必须主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要,必须适应建筑行业用人的需求,与就业岗位相结合。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向周边华南地区,以城镇化建设为平台,培养出一批既能从事城镇建筑工程施工、工程概预算、工程资料整编等符合城镇化进程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发挥学校、企业“双主体”的育人作用

在学院校企合作与开发理事会平台的基础上,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1区2集团”即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广西建工集团、深圳宝鹰建设集团深度融合,成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与深圳宝鹰建设集团联办“宝鹰建筑学院”,形成校企合作“双主体”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新机制。依托“1区2集团”,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华南地区建筑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双主体”的育人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专业能力。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实施培养企业满意的人才。

(三)“岗位驱动”开发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开发以就业岗位为切入点,以岗位能力为主线。通过职业岗位调研分析,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施工一线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相关职业岗位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标准员等。职业岗位可以根据建筑行业、市场需求来调整,处于动态的状态,充分体现以市场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按照这些职业岗位应具有的岗位能力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共同实施和共同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思路见图2。通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定位,进行职业岗位及能力分析,获取各个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以房屋建造过程为导向,进行实际工作任务分析,获取“工作领域”; 以完成“工作领域”的工作为目标,通过主要工作职责分析寻求与工作领域对接的课程,使完成岗位任务的职业能力与教学内容相一致。

图2 课程体系开发思路图

(四)“能力递进”式培养人才

采用“能力递进”式培养人才,贯穿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第一阶段是“通用能力培养阶段”。第二阶段是“专业基本技能培养阶段”。第三阶段是“专业核心技能培养阶段”,在前两年进行。根据项目化课程需要到校外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广西建工集团下属企事业单位进行技能培训,工学交替,边理论边实践,边打基础边应用。第四阶段是“专业能力强化提高培养阶段”,在第五学期工学交替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完成综合实训。授课教师由企业选派的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与学院的专任教师共同承担,专业课教学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建立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学生的日常管理要引入企业管理要素,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另外,校企每年定期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开展新技术、新规范讲座2~4次,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技术的前沿技术。第五阶段是“能力应用培养阶段”,在第六学期到宝鹰建设集团以工作为途径,以学习为目的进行顶岗实习。“五阶段”培养中学生的能力是递进关系。

(五)构建四大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

学校在国家骨干建设中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实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较完善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通过建设“项目化课程体系、“三位一体”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学团队、优质教学资源库”四大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和正常运行。

1.引入行业标准,建设“项目化课程体系”。与广西建工集团、深圳宝鹰建设集团等企业合作,将建筑行业技术标准引入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制订核心课程开发计划,确定核心课程标准。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由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骨干及专业带头人组成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小组,负责课程建设的计划、建设实施、监督检查和验收。

2.建设“三位一体”的“校中企”、“企中校”实训基地。积极与企业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校内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建立生产性、仿真性、开放性的校内外相互补充的实验实训基地,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与企业合作开发建筑技术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校中企”、“企中校”实训基地构建理念见图3。

“三位一体”

图3 “三位一体”的“校中企”、“企中校”实训基地构建理念图

3.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注重执教能力和实际工程能力的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上得去、下得来”等多种途径,培养、引进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教育专家、教学名师指导下,聘请行业大师、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4.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将建筑行业技术标准引入课程建设,引入真实的项目和任务开发教学和训练内容,校企合作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开发“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3门核心课程。将“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六)达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通过三年建设,最终达到培养面向广西建筑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具有从事一般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在建筑工程施工和项目管理方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专业对口率达到90%,双证获取率达到92%,企业满意度达到95%。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