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病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9: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
风湿性关节炎是较为常见的急性或者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会反复发作,且会累及心脏。临床症状主要为关节与肌肉游走性酸痛或者疼痛,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通常是以急性发热以及关节疼痛起病[1]。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主要症状为肌肉、关节疼痛,伴有中、轻度发热、及多关节的炎症,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具有游走性、对称性,主要损害大关节,如:腕关节、膝关节以及肩关节,严重者几个关节同时发病或一个关节病变消退之后,可以在其他关节引起病变而出现症状。急性期治疗症状于2~4 w消退不留后遗症,易反复发作,长时间造成关节受累而形成慢性全身性关节滑膜炎,若不及时控制,严重者会影响心脏,引发心肌炎甚至导至心脏瓣膜的病变等严重症状。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1古代医家对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风湿性关节炎是现代医学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属祖国传统医学"痹证"、"历节风"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中藏经・论痹》曰:"痹者,风寒湿之气中于人脏腑之为也"。《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曰:"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闭经络,气血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灵枢・百病始生》篇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类证治裁・痹证》曰:"诸痹……风寒湿邪乘虚内袭"。《济生方》所云:"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华氏中藏经》云:"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也"。《临证指南医案・痹》所言:"从来痹证,每以风寒湿之气杂感主治,召恙不同,由于暑外加之湿热,水谷内蕴之湿热,外来之邪,着于经络,内受之邪,着于腑络"。《内经》中有云:"血气皆少,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血气皆少……善痿厥足痹、粗里肉不坚,善病痹"。《类证治裁・痹证》言:"痹久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医林改错》中"痹证有瘀血"。清代董西园关于痹症病因的论述:"痹非三气,患在痰瘀"。《类证治裁 痹证论治》曰:"痹久必有痰湿败血瘀滞经络"。古代医家多认为风寒湿热之邪入侵是本病发生的外因,气血不足、脏腑亏虚及功能失调、痰瘀痹阻是本病的内因,张其元[2]依据传统医学的病因病机将风湿性关节炎分型为风寒型、寒湿型、湿热型、气血两虚型,所以虚、寒、湿、热、瘀为痹证病因病机之最关键,也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根本所在。
2中医对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2.1外因方面
2.1.1风寒湿三邪入侵 由于气候严寒、冲寒冒雨、饥饿劳累、风寒乘之;或久居湿地、起居不慎,湿邪侵入;或久居严寒,又缺乏必要的防寒保暖措施;或盛夏炎热、汗出如水、露卧当风、贪凉饮冷等原因,以致风寒湿邪侵入人体,注于经络,留注关节、痹阻经络,营卫不通,气血运行受阻,而发为痹症。若感受风邪偏胜者,以风性善行而数变,故疼痛游走不定而成行痹;感受寒邪偏胜者,以寒气凝涩,使气血凝滞不通,故疼痛剧烈而成痛痹。感受湿邪偏胜者,以湿性粘重者,故使肌肤、关节麻木、重着、痛有定处而成著痹。风为百病之长,为阳邪,具有穿透力,寒借此力内侵,风借寒凝使邪附病位,湿借风的疏泄之能,寒的收引之力,风寒又借湿邪黏着性,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绌急而痛发为本病。
2.1.2风湿热之邪互相搏结 ①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由于湿性较重、凝滞,机体正气减弱,抵抗力降低时风热之邪乘虚而入,经络阻滞,造成血行不畅,痹阻关节,使血行运行受到影响,血行不畅而瘀,从而筋骨、关节产生疼痛,影响活动功能[3]。②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感受外邪以后易从热化,或因风寒湿痹,日久不愈,侵袭肌体,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关节疼痛不能屈伸,邪留筋络,郁久化热,而成热痹。
2.2内因方面
2.2.1气血亏虚 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正气的组成部分。患者正气不足,特别是营卫气虚,是致痹内因。先天禀赋薄弱,元气不足,或后天营养不足,缺乏体育锻炼,或劳逸不当,或病后失调,以致气血虚弱腠理空疏,营卫之气不固,至外邪入侵,正气又无力驱邪外出,使风寒湿热之邪逐渐深入,流连筋骨、关节、血脉而为痹症。正如《内经》所说:"野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也"。《济生方》中更加明确指出:"野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有报道称女子患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高出男子,由于女子经历经、带、胎、产,产后或经后多血虚,气亦随之而虚,致冲任空虚,不注意调养和保暖,风寒湿邪乘虚侵入,相合为病,发为痹症。这些皆说明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致皮肉不坚而病痹[4]。
2.2.2肝脾肾亏虚 从中医基础理论讲,五脏分属心、肝、脾、肺、肾。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从五脏的功能看,风湿病的发生主要是肝脾肾亏虚而致病,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在体为骨是作强之官;肝为筋之本,藏血生筋,统司筋骨关节;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脾胃虚弱可致气血不足,卫外不能而致痹。肝肾亏虚,一方面可致营卫气血滞涩不行;另一方面,卫外不固,易于感受外邪。肝脾肾亏虚,风寒湿之邪乘虚袭入,阻遏营卫,壅滞经络,深入筋骨,使关节肿胀疼痛变形,屈伸不利,长时间反复发病可出现四肢乏力、肌肉消瘦,甚则肢体萎弱不用,而成痹病。
2.3痰淤闭阻 痰浊与淤血是人体在外邪与气血虚弱情况下的病理产物,也可作为病因作用于人体。风湿病大多呈现慢性进行性发展,"不通"为其病机关键。中医学认为,痹病既久,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导致脏腑的功能失调,而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往往就是产生痰浊与瘀血[5]。天长日久,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肝、脾、肾三脏功能虚弱,运化无力,水湿不行,聚湿成痰,阻塞脉络,气血不通,而至淤血。即经脉气血痰饮水湿为邪气所扰,运行不利窜至骨节经络,闭阻气血,不通则痛而发为本病。
3结论
从古至今针对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记载较为复杂。总体而言有内因、外因、痰淤等几方面,然而内因中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关键,是一切病理变化的根本;而感受外邪是疾病发生的外部条件,随着病情的进展,痰淤是其病理产物又是其致病因素,随着痰淤形成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肌肉、关节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等关节病变,天长日久最终累及脏腑的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它们在疾病的发展中,各种症状与病因相互错杂地出现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使疾病缠绵难愈。
参考文献:
[1]叶尔宝.蚁巢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1008 例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1,32(4):53-55.
[2]张其元.侗医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40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0(10):17.
[3]施方.针灸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3,34(2):115.
篇2
北京丰台彦小姐: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反复发作的、以关节症状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以小关节起病,手、腕、肘、足、膝等关节最常受累,多为对称性,早期可有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晚期可导致关节结构的破坏,关节畸形,功能丧失,同时可损害心、肾、肺等内脏器官。如不能及时科学治疗此病可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我国初步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0.3%,以中年女性为多,女性约为男性的3倍。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被阐明,然而在许多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它的发病机理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水平、免疫异常以及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基础分泌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我今年36年,最近腿膝关节总是疼,有点儿担心自己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请您详细说说得了这病会有什么表现。
山西太原宁先生:
类风湿性关节炎除侵犯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外,同时可累及关节以外其他组织和器官,因此,它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此病多见于女性,有70%的病人为逐渐发病,开始时只有少数关节有轻微疼痛,全身症状不明显。常于数周至数月内逐渐起病,表现为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对称交替性疼痛,并肿胀和僵硬,可伴全身酸痛、乏力、低热和食欲不振等。约有10%患者可呈急性发病,即对称性多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或突然发热、全身不适、血沉增快、白血球总数增高。还有20%病人为不典型起病,介于两者之间。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较为突出的特点是早晨清醒后,手关节发僵,握手困难,活动后好转,在医学上称之为晨僵,是病人休息后受累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引起肌紧张所致。晨僵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之一,其程度及持续时间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程度成正比。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性关节炎病人也可出现晨僵,但很少有像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样持续1小时以上,甚至整个上午不缓解的。所以,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就诊时,应说明有无晨僵,持续时间多长,这对医生诊断病情是很有帮助的。随着病情的缓解,晨僵的时间会缩短,程度相应减轻。
类风湿性关节炎最突出的症状是疼痛,这也是所有患者活动期必有的症状。疼痛常有三种表现形式:触痛,即触压痛;活动痛,即受累关节活动时才感觉疼痛;自发痛,即安静状态下也有疼痛,有时睡眠中疼醒。明显的触痛与自发痛,提示病人处于急性炎症活动期。肿胀也是比较突出的症状,除活动期外,肿胀局部一般不红,呈常色。手指近端指关节的梭型肿胀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类风湿性关节炎可累及人体187个滑液关节的任何一个,常见受累发病的关节为指、趾、跖、踝等,首次发病以手指关节为多。每个病人受累关节部位不同,数目不等,少则1~3个关节,多则可达30~40个。早期患者可因关节疼痛,肿胀不敢活动,而致关节功能受限,待疼痛肿胀缓解后可以恢复。病变到了晚期,由于关节破坏,关节挛缩、粘连,致使关节畸形,功能障碍,丧失生活、工作能力。
最后,如果患者类风湿因子持续强阳性(定量、高滴度),且病情发展快,程度严重则容易引发其他内脏疾病,如类风湿肺、类风湿血管炎、类风湿结节、类风湿性心肌炎等。
前段时间化验,发现类风湿因子阳性,当时没有注意到,回家后发现却因工作繁忙,一直未能去医院问个明白,因此心里总是不踏实。请问,我是不是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
广东汕头李女士:
类风湿因子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之一,因此有一些病人看化验单上“类风湿因子阳性”,就认为自己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是不全面的。类风湿因子只报告阳性或阴性是不够准确的,还应报告滴度是多少,因为各医院标准不同。比如北京协和医院1:16为可疑阳性,1:32为阳性,1:46以上才有诊断意义;而北京中医医院1:30以上就有诊断意义。第二:约5%的正常人也有类风湿因子阳性,老年人更高一些,阳性率达10%左右。第三:类风湿因子阳性还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以及肝炎、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痛风等疾病。
由上说明,类风湿性因子阳性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所独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有七项,符合四项才可诊断。而类风湿因子只是其中一项。因此,不能仅凭类风湿因子阳性就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我母亲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几年了,最近发现类风湿因子是阴性的,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海南三亚林小姐:
一般来说,类风湿因子滴度高,意味着病情严重、预后差。但临床中有一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病情也较重,可在患病期间,类风湿因子始终阴性,这部分病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约占20%左右。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原因有三。其一,不同的检测类风湿因子的方法,其阳性率有所不同。其二,一些患者发病时间尚短,类风湿因子最快也要在发病三周后才显现阳性,只有用灵敏的方法才能检出。而一般的方法在6个月内也不易测出。其三,常见的类风湿因子有lgM型、lgG型、lgA型和lgE型。目前一般只化验lgM型类风湿因子一种,所以类风湿因子阴性只代表lgM型类风湿因子阴性。一部分病人的类风湿因子是由lgG和lgA组成,它们同样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只是用常规方法不能测出。因此有20~3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其类风湿因子始终为阴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会遗传吗?
河南郑州许先生:
类风湿性关节炎会遗传给下一代吗?这是很多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及家属关心的问题之一。临床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有家族易感性的,如同一家族中可有多人患病,或孪生子共同患病的现象,这提示遗传因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风湿病学者多年研究表明,中国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有一种共同的遗传基因(HLA-DR4),也称易感基因。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病与遗传因素非常密切,但也不是百分之百的遗传,因为其发病是家庭环境,营养状态,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快一年了,去过好几家医院看过。每换一个医院,医生都会给我开不同的药,弄得我毫无头绪。请您简单介绍一下都有什么药能治这个病。
河北石家庄顾女士:
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则上主要是早期治疗,尽快控制炎症,缓解疼痛。目前首选的是免疫抑制药加非甾体类抗炎药,视病情可加用一些辅助用药。非甾体抗炎药有消炎痛、布络芬、扶他林、怡美力等。免疫抑制剂有强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此外还有甲氨喋呤、环磷酰胺、硫唑嘌呤以及氯喹等药物也经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根据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大法,临床大致为寒湿痹、湿热痹、风寒湿痹、风湿热痹、寒热错杂痹。目前临床常用中成药有益肾蠲丸、追风追骨丸等。
篇3
小教从小就特别喜欢穿裙子,她觉得裙子能衬托出女性的美丽,因此一年中大多数时间她都穿裙子,一年前,总是充满活力的小敏经常感到乏力、手足麻木,而且这些感觉经常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慢慢地,她的肘、肩、踝、膝等关节也开始出现疼痛。当疼痛越来越来强烈时,她不得不走进了医院,她已经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
专家说“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是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疾病,发病时可出现关节腔滑膜炎症,渗液,细胞增殖,肉芽肿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破坏等现象,最后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该病多发于小关节,如手,足及腕关节等,气温回升时会有所缓解。
促“炎”的四大原因
1 感染:医生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粪便中找到了大量的产气荚膜杆菌,而且,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滑膜中也找到了这种病菌。这说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与病菌感染有着很明显的关联性。
2 遗传:医生们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证明,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因为,很多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女性,她们的母亲或者其他家人也患过类似疾病,而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家族史的人患同样疾病的几率大大提高。
3 免疫机能紊乱:类风湿性关节炎被认为是一种免疫系统病,目前大量实验资料证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调节能力发生紊乱所导致的炎症反应性疾病。
4 寒冷:生活在寒冷地方的人要比生活在温暖地方的人患病的几率要大。这就是通常认为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因为生活条件不好的主要原因。但在现在患病的主要原因还是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
类风湿警示标
关节乏力 得了类风温性关节炎后,炎症关节周围的肌肉萎缩。软弱无力,甚至感到上楼、拿两三斤重的物品或开门都有困难。
关节肿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明显标志之一就是关节肿痛。这种原因的关节多数的对称发生在手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趾间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间,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
晨僵 晨僵是指早晨关节僵硬,这是因为睡眠时趾或指关节不活动,水肿液积聚于炎性关节内,当关节及肌肉活动时,促使水肿液及炎性产物被淋巴管及微静脉吸收入循环,展僵消失,因此,白天关节活动增多则晨僵减轻或消失,关节晨僵的现象午后也会减轻。如果你经常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那不久之后就会出现关节疼痛。
颈椎疼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常会侵犯颈椎,导致枕部头痛,尤其是低头工作的时间稍长时,疼痛会更明显。头部向左或者向右转的时候头痛会加剧,还会有肩或臀部的异样感。
目前广泛采用的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标准是美国风湿病学会所修订的诊断标准,医生的具体诊断条件是:
早晨关节僵硬至少持续一个小时。持续6周以上。
具有三个以上关节肿胀。持续6同以上。
手关节、掌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肿胀。持续6周以上。
关节肿胀呈对称性。
包括手部关节×线照片上的变化(表现为关节及其邻近骨质疏松或明显的脱钙现象)。
皮下结节。
血检类风湿因子阳性。
冬病夏治给关节一个机会
与类风湿的持久战
目前对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休息、运动和手术方法。采用药物治疗时,一般疗程较长,有些患者因为服药一段时间后,感觉症状减轻,就擅自停用药物,其实,这对整体的治疗效果是不利的,甚至会加重病情的发展。患者在服药疗程内,应该坚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即使在天气晴好,症状基本消失时也应该坚持服药。尽管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比较难治的疾病,但只要及早发现,及早就医,全面检查后按疗程坚持长期治疗,还是可以得到较好的床治疗和保持病情稳定效果。
要治前三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尚不能治愈,治疗目的是解除关节疼痛,防止关节破坏,保留和改善关节功能。因此,患病的前三年是治疗的关键时期。
早期:患病早期可用理疗的方法:局部热疗,针灸、热水浴,温泉浴,蒸汽疗法及石蜡疗法等均可使疼痛减轻让晨僵消失,让病人感到舒适。
急性期:急性渗出性病变可用冷敷来减轻疼痛。红外线,超短波或短波透热疗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环,促使炎症及肿胀消退,疼痛减轻,并增强药物对局部的作用。
长期:时间超过三年或者症状发展迅速,就必须考虑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需要服用抗炎止痛药缓解疼痛。
趁热给关节点好处
中医认为风湿性关节炎属痹证范畴,主要由于腠理空疏,卫阳不固、风、寒、湿邪气乘虚而入,以致气血不和、经络阻滞而病。虽然夏天天气炎热,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但却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最佳治疗时期。“一体之赢虚消息皆通于天地”,从这个角度出发,配合夏天自然界中的阳旺之气,给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康复治疗,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夏季气温高,是阳气充沛的时间,也是人体气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除湿散寒,祛风活络治疗,便于养阴助阳,扶正祛邪,治疗起来事半功倍。
夏天人体气血循环迅速,也易于药物透皮吸收,用中药熏蒸,针刀等方法医治能帮助疼痛的关节免受外邪入侵,并借助夏天的阳气,共同达到治病效果。
夏天治疗有助于养血益气,补肾填髓。达到标本同治的效应。
除“湿”的游戏规则
专家提醒说,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更多的偏向“久坐族”。因此除了合理膳食外,经常锻炼身体,适时补钙。保持正常体重。不要以为夏天天气好就不注意,一些夏日的细节决定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效果。
保暧很有必要 气温变化要及时给关节保暖,阴雨或者大风天气要及时穿上长裤或者长袖衣物,就能避免关节因受凉而疼痛。
和高跟鞋say byebye 保持正确的坐姿,坐一会就站起来走走,不穿高跟鞋,而代之以弹性较好的鞋子,或使用鞋垫,因为久坐不动会加重关节的负担,而穿高跟鞋对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压力更大,不利于康复。如果关节疼痛比较严重的话,最好能常年戴护膝。
每天45分钟 每天锻炼的时间应该掌握在45分钟左右。学会观察自己身体的反应,不要轻易停止锻炼。如果关节炎发作,每天的锻炼时间坚持不到45分钟,就得把锻炼分为若干个小单元,使累计时间达到45分钟。“跟着感觉走”就是一条很好的原则。
热敷的秘诀 在锻炼前可通过热水淋浴,热水袋热敷加温肌肉,但要掌握的要点是热敷肌肉而不是热敷已经发炎的关节。因为热敷肌肉可以起到舒缓神经的作用,但热敷已经发炎的关节反而会加重关节疼痛。
与类风湿有关的吃喝经
吃对了加分
绿色蔬菜和水果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的需求,同时具有改善新陈代谢的功能,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从而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香菇、黑木耳等食品,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根据中医学的观点,类风湿属于痹症,并分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四型。根据不同的类型选用不同食品。很多食物都可以起到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症状的作用,但选用食物时一定要对症,否则会影响效果。
风痹:用蛇类,虫类等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食品,既可做菜,也可泡酒后饮用,可以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还可起到防止病变向其他关节走窜的作用,是作用较强的食物,
寒痹:宜用胡椒,干姜等食品:
湿痹:薏仁、豆腐、芹菜、山药、扁豆等食物,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可用于缓解肿胀症状;
热痹:冬瓜、丝瓜、绿豆芽、苦瓜、苦菜、马齿览、丝瓜等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缓解局部发热。发痛等。
吃错了扣分
专家指出,在人们日常饮食中,有些食物能够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而有些食物能明显地加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症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若能稍加注意便可避免不必要的生理与心理痛苦。有些海产不能多吃。如海带、海参,海鱼、海虾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体吸收后,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盐结晶,使关节症状加重。
篇4
【关键词】关节炎;痛风性;诊断;分析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066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097-02
痛风性关节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浓度增高而导致关节炎发作的疾病。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高蛋白饮食摄入量增加,致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临床上代谢功能紊乱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痛风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多。现就我院2007-2009年门诊及住院的70例痛风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许多临床医师对痛风的认识不足,误诊现象时有发生,使患者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甚至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后果。所以有必要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认真分析,加强认识,减少误诊。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性65例,占92.8%;女性5例,占7.14%,年龄30~69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5±12)岁;病程2天~15年。其中,常饮啤酒和喜食动物内脏及海鲜为22例(占31%);超体重者15例(占21.4%)。发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为高嘌呤饮食和(或)饮酒48例(占68.5%),受凉者5例(占7.14%),过度活动2例(占2.8%),无明显诱因的15例(占21.4%),所有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97年ACR制定的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以第一跖趾及拇趾关节为首发症状的有36例(占51.4%),其次为踝、膝、肘、腕、手及足部其他关节30例(占42.8%)。有痛风石者25例(占35.7%,包括肾结石),发作时有血尿酸升高者62例(占88%)。无血尿酸增高者8例(占12%)。X线检查关节有改变者38例(占54%)。
1.3 误诊情况:70例中,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风湿性关节炎5例,蜂窝织炎3例,化脓性关节炎2例,骨关节炎2例,滑囊炎1例。
有的在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时,因可累及手的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多次复诊一直沿用原来的诊断,因而易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有的因患足X线摄片未见穿凿样骨质缺损,查抗O阳性,血沉增快,而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有的因关节及其周围红肿,常被误诊为蜂窝织炎或化脓性关节炎。有的发作性关节疼痛,且逐渐加重,一直误诊为骨关节炎。以后逐渐出现关节畸形,疗效不佳。查血尿酸值明显升高,给予秋水仙碱试验性治疗有效,并经患病关节的X线检查,或关节滑液检查,找尿酸盐结晶而确诊为痛风。
2.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多起急骤,常在夜间突发,可因疼痛而醒并且彻夜不能入睡。病情反复发作,则可发展为多关节炎,或游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慢性期尿酸盐在关节内沉着逐渐增多,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缩短,受累关节增多,疼痛加剧,炎症不能完全消退,出现痛风石,痛风石以关节和肾脏较多见,外耳的耳轮、跖趾、指间和掌指关节等处也会出现痛风石,随着风石的不断沉积增多,导致关节肥大、畸形、僵硬、活动受限。
以下是痛风性关节炎漏诊、误诊的常见原因:
2.1 大多数关节炎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激素治疗,都能起到对症治疗的效果,疼痛迅速减轻和好转,容易造成混淆。类风湿关节炎一般服药时间较长,如骤然停药症状常会复发。而痛风疼痛控制后有间歇期,间歇期没有症状,不需要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激素。
2.2 对X线检查的诊断意义了解不全面。早期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显示明显迟于临床症状的出现,故单凭X线片较难做出正确诊断。只有当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才出现较典型的X线表现。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显示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侵蚀、软骨下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关节融合或畸形。而痛风性关节炎x线表现为关节面不光整,甚或糜烂状,关节间隙不等宽或变窄,骨质改变可见凹陷性缺损,成虫蚀状,重者形成穿凿样缺损。关节边缘偏心性半圆形骨质破坏。
2.3 考虑问题不全面,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痛风性关节炎多有进食高嘌呤食物或有饮酒史,多在夜间发作,疼痛在几小时可达高峰,部分病人可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疼痛可在几天内自行缓解。风湿热所伴有关节症状的特点是多发性、游走性关节炎,有发热、心肌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抗链球菌溶血素o高,血沉快,有前驱链球菌感染证据;骨关节炎以负重关节膝关节较为常见,表现为活动时加重,上下楼尤为明显,休息后减轻,体检有膝关节压痛,可触及骨摩擦感,合并关节积液时可有浮髌征阳性,血尿酸不高,x线表现为髁间棘变尖,关节间隙变窄,发作时不具备典型的痛风发作特点;急性蜂窝组织炎及化脓性关节炎以软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炎症,全身症状重并见寒战及白细胞增多等症状;局部皮下软组织肿胀明显和触痛,不经治疗症状不会自行消失,对秋水仙碱无效,年龄不受限制,且治疗后不会多次复发。类风湿关节炎鉴别点:女性多见,常侵犯小关节,无痛风急性发作特点,软组织肿胀以关节为中心,呈梭形,骨破坏比痛风小,且有普遍骨质疏松,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2.4 过分依赖实验室检查:一次抗“”高,只能证实有过链球菌的先驱感染,仅凭一次抗“”高而诊断为风湿关节炎,显然不妥。而血沉增快和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更无特异性。作血尿酸、关节滑液检查和病理检查可为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通常痛风急性发作时血尿酸升高,但也有血尿酸不高者,这是因为在急性发作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促进尿酸排泄或因患者大量饮水及服用一些药物,有时会造成血尿酸值短暂性的偏低。血尿酸不高不能排除痛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并在急性期过后,监测血尿酸,以明确诊断。
由以上分析来看,痛风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中年男性、以单关节急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足第一跖趾关节最常受累。其发病可能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相关。详细地询问病史,需仔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必要时进行关节滑液检查,找尿酸盐结晶,可达到早期诊断、防止误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64-2368.
篇5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沉;类风湿性关节炎
我国仅类风湿患者高达2000万人,而且十分之一以RA为多发病。高敏C反应蛋白是与C反应蛋白同样在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类风湿活动程度密切相关,检测C反应蛋白是炎症和组织损伤的灵敏指标。CRP测定较ESR更能反映类风湿疾病活动情况。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
2004年11月1日至2005年11月30日我院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4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3例,均符合1987年ARA诊断标准,平均年龄36.3岁,正常对照组45例,男性10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35.9岁,排除有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新近有手术和外伤史、急慢性感染性和发热的患者。
1.2材料和方法
Hs-CRP和RF检测,采集病人和健康人外周静脉血3ml肝素抗凝,分离血浆备检。ESR用枸橼酸钠抗凝0.4ml,外周血1.6ml,测定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Hs-CRP试剂是广州市番禺区华鑫科技有限公司,RF试剂是(国家级)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园区27号小区产品,测定方法均为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仪器为美国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说明书进行参数编制。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Hs-CRP、RF和ESR所测数据以(χ±s)表示,Hs-CRP的正常参考值0~3.0mg/L为非正态分布变量,取其自然对数进行分析,组间差异用方差分析,RF的正常参考值是0~20IU/ml。ESR的正常参考值是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2.结果
4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正常对照组的Hs-CRP、RF和ESR测定结果见表1。
3.讨论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很多疾病如组织损伤、心血管梗塞、感染、恶性肿瘤、肺部感染、急性胰腺炎、肝硬变、感染性肾积水、腹腔肿瘤伴感染者以及新生儿败血症等均明显升高[3~5],CRP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能激活补体经典途径,能与淋巴细胞表面的CRP受体结合调节淋巴细胞,抑制T抑制细胞和增强T辅助细胞功能,因此很多急性和慢性炎症时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Hs-CRP均增高。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室诊断常用RF、ESR等,CRP测定较ESR更能反映类风湿疾病活动情况,在我们调查中,类风湿性关节炎Hs-CRP其均值是8.35,正常对照组是0.86,比正常对照组测定的结果高10倍左右,Hs-CRP最高值是正常对照组均值16倍以上,其均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诊断炎症性疾病Hs-CR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优于传统的感染指标如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计数、抗链球菌溶血素(抗O)等,其水平高低与疾病的愈后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我们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F的阳性率仅为68.3%,ERS的阳性率是46.3%;而Hs-CRP为97.6%。调查结果证明了Hs-CRP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优于传统的RF和ESR。但在应用Hs-CRP在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必须了解其局限性,同时必须牢记感染过程、炎症性疾病等也会引起血浆Hs-CRP升高。
参考文献:
[1]Editorial. C-reactiveprotein-undervalued,underutilizde[J]. ClinChem,1997,43(11):2017.
篇6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康复锻炼;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
There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recovery exercise of influencein the late rheumatoid arthritis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Zhou Chunbei Liu
TangAnXiLu NO 431ad ChongZhou Province of Sichuan(611230)
【Abstract】 Purpose:To help patients with diseases rheumatoid arthritis relieve suffering, restore confidence in the late for there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patient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Methods:rheumatoid arthritis in later the patient in addition to regular medication, rehabilitation and training for four weeks ; the only regular medication, and without the guidance of exercise, two groups effect. Results:Training and control group is a remarkable difference between sexual ( p < 0.05 ). Conclusion: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later on people with the recovery exercise effective there, can speed. the patient recovered。
【Keywords】 There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recovery exercise;rheumatoid arthritis in later.
1 临床资料
1.1 选取我院2009至2010年在我科住院的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2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21例,平均年龄47.5岁,平均病程7.1 a,对照组21例,平均年龄41岁,平均病程8.1 a.
1.2 两组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肿胀、变形及功能障碍等表现,有的严重丧失生活能力及生活处理能力,全部病例按美国风湿病学会(RAR)1987年诊断标准确诊,治疗均按我科协助的治疗方案:四联疗法,即激素、免疫抑制剂、关节灵和中药小乌桂汤。
2?康复锻炼方法
2.1? 急性期? 急性期关节疼痛剧烈,有全身症状,完全卧床休息,为了防止各关节的屈曲挛缩,卧床时要保持正确的。床垫不宜太软,仰卧时枕头不宜过高,因患者颈椎有时受累,前臂保持旋后位,髋关节、膝关节尽量保持伸展位,踝关节保持零度位置,避免被褥压迫。
为保持关节功能位,可选用夹板固定,但固定时间一般≤2周,取2次/d~3次/d俯卧位,5 mm/次~20 mm/次,避免髋、膝关节的屈曲挛缩。
2.2? 稳定期? 若受累关节无法充分运动时,给予辅助运动或被动运动,也可作牵引,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以患者稍感疼痛为限,可利用徒手、滑轮、弹簧、沙袋、橡皮条进行锻炼,以保持和增加肌力,训练前最好先进行温热疗法[1]。活动后以不感到明显疲劳为限,部分恢复或基本恢复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并请疗效好,原来生活不能自理,现已恢复自理能力的患者现身说法,恢复患者的自信心。
2.3? 疗效标准? 显效:关节肿痛明显减轻,晨僵时间明显缩短,肌力及20 m步行时间明显好转,自理能力基本恢复;好转:关节肿痛减轻肌力及20 m步行时间有改善,自理能力部分恢复;无效:症状体现较入院前比较无变化或加重。
3? 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康复训练2周,训练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康复训练4周后,训练组与对照组之间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χ2检验,P
4? 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常见的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学中称之为“痹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女性多见[1],据统计,患病率为0.3%~2.1%[2]。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由于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以及长期的运动不足,常常导致关节畸形肌力低下或废用性萎缩,以致于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通过早期的康复训练以缩短康复时间,保持关节功能位和适当的活动度以防止关节畸形,增强肌力,防止废用性萎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经统计处理,康复训练2周,康复组与对照组之间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康复训练4周后,训练组与对照组之间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
参考文献
篇7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 目的 针对加味大秦艽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虚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虚痹)患者60例,按照挂号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大秦艽汤进行治疗,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减药量,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两个月,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4%,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沉降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红细胞沉降总有效率75.1%,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观察组在降低红细胞沉降方面比对照组更具优势;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抗链球菌溶血素“O”变化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抗链球菌溶血素“O” 变化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采用加味大秦艽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关键词 ] 风湿性关节炎;加味大秦艽汤;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c)-0092-02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较为常见的急性或者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会反复发作,且会累及心脏。临床症状主要为关节与肌肉游走性酸痛或者疼痛,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通常是以急性发热以及关节疼痛起病[1]。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为中度或者轻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主要有腕关节、膝关节以及肩关节等大关节,通常会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的关节,病变局部会呈现出剧痛、红肿以及灼热等,部门患者还会出现几个关节一同发病的情况。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只会出现关节疼痛,不会出现其他的炎症表现,急性炎症通常在2~4周内消退,不会留下后遗症,但会反复发作。假如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很可能会引发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等,因此及时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非常重要。本次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虚痹)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加味大秦艽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虚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虚痹)患者60例,按照挂号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为10例,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25~52岁,平均(38.2±3.2)岁,病程1~3年,平均(1.26±1.22)年。对照组男性患者为12例,女性患者为18例,年龄24~53岁,平均(38.5±3.5)岁,病程1~3年,平均(1.34±1.24)年。诊断标准:60例患者均经过《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风湿痹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均属虚痹症,临床表现为面黄无华、病程日久以及关节疼痛等。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预防风湿发作、消除炎症以及控制风湿等药物治疗。对于抗链球菌感染治疗可采用苄星青霉素(江西东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6020222)120万IU肌注,1次/d,需注射14 d。抗风湿治疗可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天津华津制药厂,国药准字H12020469)0.9g,3次/d,饭后口服。
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后,应当复查红细胞沉降率与抗链球菌溶血素“O”。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均使用(x±s)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和χ2检验,显著学水准为a=0.05,当两组差异为P<0.05时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经过价位大秦艽汤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经过西药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4%,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由表1 可知,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的患者为20例,好转的患者的为8例,无效的患者为2例,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治愈的患者为16例,好转的例数为8例,无效的患者为6例,总有效率为73.4%,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对比
恢复正常的标准为:经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情况正常;好转的标准为:经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情况有所好转。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红细胞沉降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观察组在降低红细胞沉降方面比对照组更具优势,见表2。
由表2 可知,观察组患者经过价位大秦艽汤治疗后,红细胞沉降恢复正常的患者为20例,好转的患者为9例,无效的患者为1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经过西药治疗后,红细胞沉降恢复正常的患者为10例,好转的患者为15例,无效的患者为5例,总有效率为75.1%,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抗链球菌溶血素“O”
恢复正常的标准为:经实验室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正常;好转的标准为:经实验室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变化有所好转。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抗链球菌溶血素“O”变化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抗链球菌溶血素“O” 变化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由表3可知,观察组患者经过加味大秦艽汤治疗后,抗链球菌溶血素“O” 恢复正常的患者为23例,好转的患者为5例,无效的患者为2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经过西药治疗后,抗链球菌溶血素“O” 恢复正常的患者为9例,好转的患者为16例,无效的患者为5例,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患者先天禀赋较差,导致风寒与湿热等乘虚而入,首先会犯上犯表,随后湿热合邪便会阻痹经络,停滞在筋骨关节部位,常对称累及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肩关节等,表现为游走性多关节炎,还会出现局部红、肿、痛等情况,假若长期得不到治疗,导致气血伤耗,患者就会产生关节疼痛以及麻木等不良症状,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7]。假如患者是内风所致,则不可使用此药方。现代医学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尚不了解,对于此种病症的治疗主要是采用非甾体抗炎类的药物以及抗生素等,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后通常能够快速缓解疼痛感,但不持久,且此类药物副作用较大,很容易使患者产生耐药性,部分患者还能会出现肠胃不适等情况,耽误患者的治疗进度[8]。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了加味大秦艽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了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的患者为20例,好转的患者的为8例,无效的患者为2例,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治愈的患者为16例,好转的例数为8例,无效的患者为6例,总有效率为73.4%,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经过价位大秦艽汤治疗后,红细胞沉降恢复正常的患者为20例,好转的患者为9例,无效的患者为1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经过西药治疗后,红细胞沉降恢复正常的患者为10例,好转的患者为15例,无效的患者为5例,总有效率为75.1%,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经过加味大秦艽汤治疗后,抗链球菌溶血素“O” 恢复正常的患者为23例,好转的患者为5例,无效的患者为2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经过西药治疗后,抗链球菌溶血素“O” 恢复正常的患者为9例,好转的患者为16例,无效的患者为5例,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陈金水以及邓兆智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证明加味大秦艽汤能够有效的治疗风湿性关节,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证明加味大秦艽汤能够有效的治疗风湿性关节,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采用加味大秦艽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参考文献]
[1] 叶尔宝.蚁巢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008例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1,32(4):53-55.
[2] 郑柱景,陈玉威,梁涛,等.风湿喷雾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腰腿疼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51(8):74-75.
[3] 陈纪藩.通痹灵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41(1):63-66.
[4] 吕爱平,王安民,艾景录,等.肾虚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理研究[J].中医杂志,2010,32(8):54-55.
[5] 王家栋.益气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4例临床疗效观察[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3.
[6] 苏晓聆,李福安,魏全嘉,等.秦艽水煎液对小鼠急性肝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0,22(4):43-45.
[7] 娄高峰.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一立虚邪疲说的治痹名家娄多峰[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9,11(2):398.
篇8
文/徐春昕
尽管我们都知道蔬菜水果有益健康,但大部分人却更喜欢巧克力、蛋糕等高热量食品。英国某媒体指出,人们对于这类食物的偏爱,通常有多方面的原因。有些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养成的习惯,比如,史前人类对甜味食品有特殊的偏好;有些是饮食文化造成的;有些则是源于心理原因;当然,更多时候,这种偏好反映出的是身体的需求。
巧克力和糖果:这类人很可能情绪上正经历低潮期,心理上有着强烈的需求,希望感觉好一点。含有镁、铁和抗氧化剂的黑巧克力有一定营养,适当多吃点没什么问题。
饼、面条等面食:这类人的身体可能对小麦制品吸收得不好,这就导致他们不得不多摄入该类食物。糖尿病患者通常有类似的情况,因为他们的身体不能很好地代谢糖类和控制血糖,所以他们反而会特别喜欢吃含糖的食品。
鱼类:如果你特别爱吃三文鱼,你的身体很可能缺乏欧米伽-3脂肪酸。有研究表明,人类可以靠味蕾察觉到某些脂肪酸的存在。那些摄入过多蔬菜水果的人通常更喜欢金枪鱼,因为它含钠较高,可以防止因肉类摄入较少等造成的体内碱类物质过量。
奶制品:牛奶的营养很丰富,但如果一个人特别爱吃奶酪,那么他体内很可能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D。
肉:科学家认为,爱吃肉的人可能是因为体内缺乏蛋白质。特别爱吃红肉的人,尤其是孕妇,很可能是因为体内缺铁。
烟民易患风湿性关节炎
天津 周筱
瑞典研究人员对瑞典1200名风湿病患者和871名同龄健康人士进行了对比调查。结果发现,五分之一的风湿性关节炎病例,以及高达三分之一的重度风湿性关节炎病例是由吸烟造成的。如果烟民体内含有一种叫SE的基因,其患重度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会更高。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可反复发作。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疼痛为特征,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此外,研究还证实,烟民戒烟后,其患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会慢慢降低。
矮个子,少得癌和糖尿病
文/陈希
人们都渴望个子高,个矮的人因此会很自卑,但看了美国某杂志2月刊登的一项研究后,个子矮的人也许会自信无比。
科学家经过对99名矮小症患者的研究后惊奇地发现,这些人对癌症和糖尿病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这是因为他们体内一种名为“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在他们身高缓慢增长的同时,这种基因有助于防止癌症和糖尿病,并能延缓衰老。研究人员还对100名个矮的人进行22年的跟踪研究发现,矮个参试者即使患有肥胖症,他们的糖尿病发病率仍然很低。
研究者希望将这一研究应用在癌症治疗的研究中。并且,它有助于延长人类寿命。
脾气差,肺不好
文/孙慧
坏脾气不但是人际交往的“杀手”,还会伤心伤肺。据美国某媒体报道,有研究发现,除了年龄、体重、吸烟嗜好和气喘病等会影响人体的肺功能外,脾气好坏与肺功能也有关。
篇9
[关键词] 桂枝芍药知母汤;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9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b)-0112-03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目前在治疗方面存在着药物反应个体差异大、疗程长、药物的毒副反应较大等问题,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下降。特别是在基层医院,由于可利用的资源有限,存在着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不规范、处理不及时和治疗经费不足等问题。2008年11月~2012年1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诊断标准:(1)晨僵至少1 h≥6周;(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3)手关节炎;(4)对称性关节炎;(5)类风湿结节;(6)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定度>1∶32;(7)影像学改变(手X线改变)。符合上述中4项及以上者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标准:参照欧洲抗风湿联盟的改良疾病活动性标准(3变量)(DAS28-3)。DAS28-3=(0.56×压痛关节数+0.28×肿胀关节数+0.7×血沉)×1.08+0.16。缓解期:DAS28-3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活动度在中等或以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年龄18~70岁。
1.3 排除标准
(1)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患者,关节严重畸形,关节功能Ⅲ级者;(2)正服用其他治疗本病的药物,不能停用者;(3)合并其他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4)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5)妊娠或哺乳妇女。
1.4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41.0±5.1)岁;病程(4.5±2.8)年;活动性4.2±2.7。对照组18例,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42.0±4.6)岁;病程(4.6±2.7)年;活动性4.3±1.0。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程活动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5 方法
两组病例除适当的休息、正确的功能锻炼外,均给予常规治疗:甲氨蝶呤片每周1次,口服,剂量从5 mg开始,每周增加2.5 mg,一般剂量10 mg,维持剂量5 mg;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每日1次,每次75 mg,口服;叶酸片5 mg,每周一次,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桂枝10 g,白芍12 g,知母12 g,生麻黄6 g,防风12 g,白术12 g,明附片10 g,生姜3片,炙甘草6 g。肿胀明显者加苍术、薏米仁;多关节肿痛者加乌梢蛇或蕲蛇、蜈蚣;关节灼热者加苍术、生石膏、生地;关节肿痛日久,局部皮色晦暗者加红花、田七;类风湿结节者加白芥子、制南星、穿山甲;X线提示有骨质破坏者加威灵仙、骨碎补、透骨草;腰膝酸软者加杜仲、牛膝、续断等。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6 观察指标
1.6.1 关节疼痛指数 关节疼痛分级和计分标准,0级(0分):无疼痛;1级(2分):关节不活动时无疼痛,活动时有轻痛;2级(4分):关节不活动时亦有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3级(6分):疼痛剧烈,关节活动因疼痛而明显受限。关节疼痛指数=关节疼痛程度的总积分/疼痛关节数。
1.6.2 关节压痛指数 关节压痛分级和计分标准,0级(0分):无压痛;1级(2分):压迫时患者诉疼痛;2级(4分):压迫时患者不仅诉疼痛,而且有畏惧的表情或缩回该关节;3级(6分):患者拒绝医生做压痛检查。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压痛总积分/压痛关节数。
1.6.3 关节肿胀指数 关节肿胀分级和计分标准,0级(0分):关节无肿胀;1级(2分):关节肿胀,但尚未超过关节附近的骨性标志;2级(4分):关节肿胀,肿胀处与骨性标志相平;3级(6分):关节高度肿胀,肿胀处高于附近骨性标志。关节肿胀指数=关节肿胀总积分/肿胀关节数。
1.6.4 关节活动指数 关节活动障碍分级和计分标准,0级(0分):关节活动正常;1级(2分):关节活动受限1/5;2级(4分):关节活动受限2/5;3级(6分):关节活动受限3/5;4级(8分):关节活动受限4/5或强直固定。关节活动指数=关节活动总积分/所检查关节数。
1.6.5 整体活动评价 整体活动功能分级和计分标准,1级(0分):完全胜任每天的任何活动;2级(2分):能从事正常活动,但有关节活动受限及疼痛;3级(4分):仅能生活自理或从事少数职业性活动;4级(6分):不能自理生活,卧床不起或坐轮椅。
1.6.6 晨僵时间评分 0级(0分):无晨僵;1级(2分):晨僵时间在1 h以内;2级(4分):晨僵时间为1~2 h;3级(6分):晨僵时间在2 h以上。
1.6.7 急性反应物(血沉)的评价
1.7 疗效评价标准
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100%。
显效:改善程度均>30%;有效:30%≥改善程度均≥20%;无效:一项以上指标改善程度
1.8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变化情况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除血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外,其他各项指标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详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9例,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6例,有效率为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属于“痹证”范畴,为了和其他的风湿病区分开来,又有“历节病”、“顽痹”、“尪痹”等名称。基本病机是素体气血不足,肝肾亏虚,风、寒、湿、热、痰、瘀、毒诸邪痹阻脉络,流注关节[1-2]。活动期多以邪实为主,但患者素体本虚,故多致寒热错杂,虚实共见。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方中桂枝、麻黄祛风通阳,附子温经散寒止痛,白术、防风祛风除湿,知母、白芍清热养阴,生姜、甘草和胃调中。全方温而不伤阴,尤其适合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热虚实错杂者[3]。岳美中先生用此方治疗风湿病甚是得手[4]。笔者认为本方增减应该慎重,特别是方中的附子,炮附子善治命门火衰,阴寒痼冷,着于筋骨,痹于肌肤、经络血脉而疼痛者[5]。如擅改为制川乌、制草乌则疗效殊异。现代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与炎症细胞及滑膜细胞的凋亡不足,从而抑制凋亡和诱导凋亡免疫稳态失衡有关[6]。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有较强的诱导凋亡作用,从而使机体失衡的凋亡免疫得以调控,最终达到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发展的目的[7-8]。
笔者参照ACR20标准,制订了以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活动指数、整体活动评价、晨僵时间评分以及血沉等为观察指标的疗效评价体系,是为了使疗效的评价更加客观直接。本次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从纵向的比较来看,不管是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前后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两组均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降低血沉。从横向的比较来看,除血沉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组。说明中西医结合组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要更胜一筹。
[参考文献]
[1] 路志正,焦树德. 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54.
[2] 沈丕安,陈朝蔚,苏晓,等. 从“7+1”论治类风湿关节炎[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4(2):1-3.
[3] 蔡洁武,洪壁芬.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J]. 甘肃中医,2006,19(3):17-18.
[4] 中国中医研究院. 岳美中医案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6-88.
[5] 熊晓星. 温督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 44(8):54-55.
[6] 吴杰,杨兴海.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滑膜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 北京医学,2008,30(9):552-554.
[7] 余阗,卿茂盛,肖伟. 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的实验研究[J]. 当代医学,2010,16(2):18-20.
篇10
[关键词]Th17相关细胞因子;抗CCP抗体;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59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4(c)-015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17-related cytokines and anti-CCP antibodi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RA)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May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DAS28 scores,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 to active group of 32 patients(DAS28>3.2) and stable group of 28 patients (DAS28≤3.2).Another 60 healthy subject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Serum Th17-related cytokines (IL-17,IL-6,TGF-β1) were determined by ELISA,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CCP antibody was detected by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The testing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CCP:active group>stable group>control group(Pstable group>control group(P
[Key words]Th17-related cytokines;Anti-CCP antibody;Rheumatoid arthritis;Clinical significance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近年发病率不断攀升[1]。其特征为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甚至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临床表现多为体重减轻、低热、疲惫无力、关节晨僵甚至多脏器系统功能损害。由于发病机制尚未探明,临床多借助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影像学检查等诊断,但特异度和灵敏度不高[2]。现临床上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治疗周期长,且效果一般[3]。近年不断有文献报道,Th17相关细胞因子和抗CCP抗体水平与RA关系密切[4],因此本研究选择RA患者和健康者各60例,探究Th17相关细胞因子和抗CCP抗体水平在RA中的重要意x。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RA患者,纳入标准: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RA诊断标准[4],未进行任何治疗≥2个月,包括使用抗风湿药、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脏器(心、肾、肝、肺)器质性疾病和(或)结缔组织病。另选择60例同期体检完全健康的成年人作为对照组。RA患者根据DAS28积分分为活动组(DAS28>3.2)32例和稳定组(DAS28≤3.2)28例。其中活动组年龄(51.2±8.4)岁,男性10例,女性22例;稳定组年龄(50.5±9.2)岁,男性14例,女性18例;对照组年龄(51.4±8.8)岁,男性29例,女性31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静脉血10 ml,经4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置于-80℃冷藏保存待用,全过程用时≤30 min。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TGF-β1)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使用相关试剂盒(上海研生实业有限公司,96T/48T)测定。①设标准孔8孔,每孔加入相应浓度25 μl标准品,余孔加入25 μl血清样品于相应孔中;②每孔加入25 μl酶联物,轻轻混匀30 s,室温温育30 min;③洗板:甩尽板内液体,用洗涤液洗涤反应板(每孔加入35 μl洗涤液),并去除水滴,反复洗涤3次;④每孔加入50 μl酶复合物,轻轻混匀30 s,室温温育30 min;⑤洗板:甩尽板内液体,用洗涤液洗涤反应板(每孔加入35 μl洗涤液),并去除水滴,反复洗涤3次;⑥每孔加入50 μl显色液,p轻混匀10 s,室温温育15 min;⑦每孔加入50 μl终止液,轻轻混匀30 s,30 min内在450 nm处读取OD值;⑧以OD值为纵坐标,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血清样品的OD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抗CCP抗体通过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使用相关试剂盒(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沪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660号)检测,滴入3~4滴血清,待10 min读结果。记录抗CCP抗体阳性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抗CCP抗体阳性率和IL-17、IL-6、TGF-β1水平。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抗CCP抗体,DAS28评分主要是RA疾病活动分数计算器,用来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程度。28个关节分布:双肩(2)、双肘(2)、双腕(2)、双手掌指关节(10)、双手近端指间关节(10)、双膝关节(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三组患者抗CCP抗体阳性率的比较
三组抗CCP抗体阳性率:活动组(81.25%)>稳定组(60.71%)>对照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三组患者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比较
测定后IL-17、IL-6水平:活动组>稳定组>对照组(P
3讨论
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据统计,在我国该病发病率为0.24%~0.5%,且近年有上升趋势,女性多于男性,2~3∶1,以20~50岁发病多见[5]。主要病理改变为小关节滑膜损伤所致的关节肿痛,继而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功能障碍,也可累及其他脏器[6]。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晨僵、疼痛、压痛、肿胀、活动受限、甚至畸形,小关节先受累,呈对称性,其他脏器受累则产生相应临床表现[7]。由于本病发病机制未阐明,目前无根治方法,且该病易反复发作,预后不良,致残率高,对患者身心健康损害极大[8]。据近年文献报道,Th17相关细胞因子和抗CCP抗体水平与RA发病及活动性存在密切关联,因此笔者选取我院60例RA患者,与健康者对照,探究Th17相关细胞因子和抗CCP抗体水平对于RA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重要意义。
CD4+淋巴细胞可分化Th17细胞亚群,Th17细胞可分泌IL-17、IL-6、IL-22、IL-21等相关细胞因子[9]。其中IL-17在急性感染性炎症反应中,可诱导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表达,使免疫细胞到达炎症部位,保护免受外界病原体损害,还可以诱导部分组织修复因子的表达,加快组织修复[10]。但据文献显示,在人体内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慢性疾病(如RA)中,IL-17呈现高表达状态,可诱导更多炎症因子表达加剧炎症反应,在患者身上表现为小关节的红、肿、痛及功能障碍,甚至损害全身其他脏器,对疾病发展起恶化作用[11]。而IL-6可刺激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并提高免疫功能,同时诱导单核细胞活化、增强NK细胞活性,保护机体不受病原体侵害[12]。但在RA中,IL-6可刺激淋巴B细胞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刺激RF等其它细胞因子产生,加重炎症反应和损伤[13]。TGF-β1对细胞增殖、分化、免疫功能都有重要调节作用,可抑制免疫活性细胞增殖、抑制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抗原表达、抑制淋巴分化及细胞因子产生,与免疫功能呈拮抗关系,从而减轻炎症反应[14]。在本研究中,RA患者的IL-17、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且随着炎症活动性增强,其水平越高;而RA患者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者,且炎症活动性增强,其水平越低。通过这3个细胞因子指标可以早期诊断RA或判断RA炎症反应活动情况,阐述了RA与Th17细胞家族相关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降低IL-17、IL-6水平,提高TGF-β1水平的新的治疗方向。
抗CCP抗体是诊断RA的高特异度、高灵敏度(68%~75%)指标,先于RA临床表现出现,主要为IgG类抗体,据文献报道,在RA早期敏感度就可达50%左右,而抗CCP抗体阳性患者的骨破坏程度较阴性更严重[15]。在本研究中,随着RA活动性增加,抗CCP抗体阳性率增高。反之该指标可以较准确诊断RA并反应炎症活动情况。在后期治疗中,可进一步研究降低抗CCP抗体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病情的新型治疗。
综上所述,IL-17、IL-6、TGF-β1和抗CCP抗体水平在RA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以提高RA诊断及活动性判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治疗新策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孟敏,李远,李施新,等.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探讨60份全国名老中医医案中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规律[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3):436-440.
[2]郭永强,涂大有,叶秋菊,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3,28(4):448-450.
[3]R占宾.浅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治疗[J].医学综述,2014,20(12):2221-2223.
[4]张炯,邹和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FcγR Ⅲ A多态性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2):77-80.
[5]沈婷,万彬彬.延续性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8):26-29.
[6]张群,王竞秋.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148-149.
[7]邵俊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3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46-47,48.
[8]黄献京.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5):530-534.
[9]汤荣华,黄建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GM-CSF、IL-6、IL-17和TNF-α的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3,28(3):173-177.
[10]何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Th17/Treg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9):17-19.
[11]霍娟,杨晋,胡文霞,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芳香烃受体表达与Th17细胞相关性研究[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6,39(5):437-441.
[12]杨金娜,刘晓光,李覃,等.Th17/Treg平衡在类风湿关节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29(8):1045-1048.
[13]朱温帅,王英振,夏长所,等.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关节损害作用及机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4):894-896.
[14]李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IL-6、IL-17、OPG、RANKL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27(3):277-279.
- 上一篇: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
- 下一篇:饮食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急性腰病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