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个案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留守儿童教育个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

篇1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定向师范生;课程融合;课程实施

据全国妇联2014年5月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据重庆区县教委统计和笔者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偏远地区小学60-7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能否科学教育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而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特别强调职前职后一体化,重视理论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留守儿童问题自然的成为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中的重要内容和主题,而面向农村定向师范生培养中更需要关注留守儿童教育。

2013年,重庆市在全国率先招收四年制本科学历的免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面向农村乡镇小学及村小和教学点定向培养。这些师范生未来的教育对象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因此,师范院校就应该积极引领小学全科师范生在职前教育中高度关注和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课程融合”是小学农村全科师范生关注留守儿童最佳方式

师范生该如何来关注留守儿童,才能有效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素养?一般师范院校通常是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展专题讲座和培训、开展志愿者帮扶、暑期短期支教、暑期社会调查等方式关注和了解留守儿童,这些方式时间较短、内容缺乏系统性,对于那些非定向师范生是恰当的,而对于农村定向师范生是远远不够的。

农村全科师范生应该在大学学习中全程全面关注留守儿童。从农村定向师范生进入大学那一刻起,他们的人生就已经和农村留守儿童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今天,小学教育应该抛弃一切世俗功利的目的,赋予一个公民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如果师范生眼里没有真实的孩子,没有明确的对象意识,在师范学习中满足于知识堆积和简单的技能训练,在入职后就无法胜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而占农村学生总数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和方式决定了其身心发展过程和教育要求的特殊性,农村师范生应该充分全面的掌握留守儿童的特性、问题、需求、规律、教育策略等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唯有如此才能为其他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如何才能够让全科师范生全程全面关注留守儿童并提高相关素养?除了开展上述的一般师范院校的关注行为外,更需要把留守儿童教育纳入培养方案和课程实施之中,这样可以实现留守儿童教育与传统师范课程的多角度、多层次有机融合,使留守儿童问题贯穿在师范生培养过程始终,并通过多样的课程实施渠道和方法来落实。

二、留守儿童教育与定向师范生培养的 “四级”课程融合模式

通过学习留守儿童相关课程,师范生需要形成哪些专业素养?既要了解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宏观的社会背景,又要了解学校微观的现实状况;既要了解普遍特点和问题,又要形成个案分析和教育的能力;既要有情感的培养,又要有实践技能的提升。要实现上述全面的学习目标,我们认为不能仅仅开始一门专门课程,而是要通过“开设留守儿童教育独立课程、教育类课程开设相关专题、学科教学法有效渗透、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积极介入”等“四级”融合课程模式来落实,这样的课程设计保证了内容的全面系统性、时间的全程持续性、空间上校内校外统整性,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一级是开设留守儿童教育专门课程,实现课程和其他教育类专业课程的融合,该课程是一门实践导向、问题中心课程。该课程应该在学生系统实习开始以前的三年级开设,这样能够充分运用头两年所学的基本原理,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具体而言,该课程应包括以下主要板块:留守儿童产生的宏观社会现状和趋势;发展的规律和突出的问题;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及特殊教育需要;留守儿童教育涉及的主要内容;学校班级教学、个别教学、班队活动、生活关怀、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方法和策略;社会支持体系、家校合作等支持体系建立与用作等专题,通过系统学习,让学生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形成科学理念,掌握扎实的技能技巧,同时建立起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自信心。

第二级融合模式为在教师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中实现“专题融合”。在前两年开设的教育类专题基础课程中,通过开设和课程相关的专题讲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获得关于留守儿童的专题性认识,为后期的系统学习奠定基础。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在小学教育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健康教育、小学班队活动、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中开始相关专题。小学教育学主要从教育与社会角度切入,让师范生认识了解留守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以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问题为切入点,让师范生把握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和需要;健康教育课程将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为主要切入点,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现状成因和解决途径,通过模拟实训,学生掌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般疏导方法;小学班队活动课应以“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的支持体系、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建立、班队活动设计实施”等主题展开,引导师范生重视集体活动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引导作用和弥补作用;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应引导师范生以留守儿童为关注点设计研究课题,制作调查问卷,开展调查走访等,掌握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一般研究方法。通过上述专题学习,师范生可以从多角度对于留守儿童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形成初步的教育能力。

第三级融合模式是在学科教学法和实践课程中渗透式融合。小学农村全科教师要学习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法,通过与留守儿童相关的知识点的讲解,教育案例的选用等方式,侧重加强师范生对留守儿童开展教育的实践教学能力。

具体而言,在品德生活、品德社会课教学法中,要引导师范生关注留守儿童品德发展的问题和需要,重点掌握加强孩子(特别是寄宿制留守儿童)自立自强品质培养和自律生活习惯的养成;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法中,要充分考虑到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缺乏现状,引导师范生掌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在作业设计和布置等方面注意和非留守儿童的区别;在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法中,要引导师范生关注留守儿童身体发展特点,掌握培养留守儿童体育兴趣的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法中,要引导师范生结合留守儿童特点和需要设计各种积极有效的实践活动,引导孩子健康发展。总体而言,要让师范生在学科教学法学习中系统掌握让留守儿童爱学习、会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理念、方法和技巧。

第四级融合模式是在第二三课堂积极介入留守儿童教育。在师范学校的课外活动中,通过开展“农村教师的使命”主题征文、“区县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科研实践活动、农村同学撰写“农村留守儿童个案分析报告”等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留守儿童。见习和实习要引领师范生做好留守儿童的观察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教育;在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中,引导定向师范生回到区县农村小学,利用学校条件,通过开展各种可行的兴趣活动,和“未来的学生们”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同时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了解孩子们的需要,形成初步的教育教学技能。

通过上述“四级”课程融合,实现了全科师范生对于农村留儿童教育多角度、全方位、系统化的关注,保证了学生在入职之前形成较强的留守儿童教育专业素养。

三、建构留守儿童教育课程实施的“四级立体平台”

上述“四级”课程侧重从不同角度培养师范生留守儿童教育综合素养。不同课程形态和存在方式决定了实施途径和方式的差异性,针对“四级”融合课程,需要构建留守儿童教育课程实施的“四级立体平台”,为课程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形成师范生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系统综合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上述一二三级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依赖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要充分考虑到课程体系的融合关系,要注意内容的侧重点,要强调一级独立课程的专门性、二级教育类专题融合课程的理论实践结合性,三级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实践性。在方法上要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多用案例和事例,联系重庆实际,从而总体上实现课堂学习和未来工作实际的紧密集合。

(二)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师范生主动关注留守儿童的意识和习惯

学校要为学生开展上述课外实践活动创建平台,学校要为农村定向师范生购置专业图书期刊,为学生开展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活动提供条件支持和经费保障;专业教师要为学生的社会调查和个案观察等学术性实践活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学生管理部门要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提出具体要求。通过上述努力,在定向师范生中形成关于留守儿童,关注未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习惯。

(三)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师范生关爱农村教育的情感

由于小学农村全科学生采用的是订单式培养,他们未来的就业去向已经明确。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来源集中的特点,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组织同一区县的学生选择2-3所留守儿童集中的小学,在每个小学建立一个“行知学堂”,把那些无法和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开展兴趣培养、课业辅导、安全讲座、心理辅导、科普知识讲座、拓展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通过这个方式,让全科教师更早的接触农村教育,了解留守儿童,从而培养他们“倾心于农村教育、热爱农村儿童的思想情感,形成深厚的农村情感”

(四)通过“四年一贯递进式”实习实训,促进认识深化和能力提升

见习实习是学生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现状,直接接触留守儿童并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时机,师范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将丰富学校所学的关于留守儿童的认识,又为后续学习指明的方向和目标。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第一年,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校,对于见习班级和学校的留守儿童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注重面上的宏观把握,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第二学年,从整体关注转向个体关怀,引导从事助教的师范生自主观察学生个案行为表现,记录留守儿童相关事件,对班主任和老师的开展访谈,深入细致的了解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养成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和问题,对于未来的教育对象做到心中有数。第三学年,学生通过试教试做,撰写试教试做日志,分析留守儿童在教学方面和班级管理方面的特点、问题和应对策略等。第四学年,学生将有一个学期集中实习,这将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并开展系统的教育活动。实习教师要以小组形式带着留守儿童研究的小课题进入实习学校,在实践中研究预设问题并最总形成研究报告;实习教师要从专业角度发掘留守儿童典型个案,并要制定促进留守儿童改进提高的行动方案,特别是帮助问题留守儿童在学业上,行为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最后形成文字档案;鼓励实习教师在实习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做好留守儿童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记录,要求实习教师在班上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1-2次班队主题活动,并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孩子成长;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记录和整理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和困惑,带回学校在最后一个学期做深入研究。

通过上述平台的协同运作,农村全科教师在入职之前就已经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真心关爱留守儿童,细心研究留守儿童,并形成做好留守儿童专业教育能力和信念。在这样模式下培养成才的农村全科教师必将成为实现农村教育发展的新动力,成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生力军。

篇2

一、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1.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有较大影响

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特殊纽带,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家庭父母大半是几个月甚至一年才回一次家,平时与孩子的交流主要靠电话。在电话中谈的最多的也是生活费问题,其次是安全、学习,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方面的事很少过问。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由隔代老人抚养,这些监护人的教育方式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大多数祖辈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对孙辈过分溺爱、迁就,只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导致一些留守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养成乱花钱的不良习惯。有些留守儿童由父母委托亲朋好友、亲戚抚养,他们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习和物质生活次之,至于行为习惯的养成则不敢管得过严,一是怕和孩子“结仇”,二是怕孩子向父母“告状”,一切都顺其自然。

2.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注不够

由于我们传统的习惯和一些固有的制度机制,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依然在我们的教育阵地横行。农村学校只重视文化课的教学,对孩子的素质教育不够重视。虽然目前有一些改观,但力度还不够。在目前还没“普十二”的情况下,很多学校还是十分注重升学率,在平时的大考小考中内部排名的现象还十分普遍。至于家长和老师联系第一关注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和名次,有的家长居然用“排名”来作为衡量零用钱的标准,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心理的想法还不是家长关注的重点。有的老师也用“排名”作为标尺来衡量学生,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得过少。传统的应试教育极易助长学校教育中的管理主义和权利主义倾向,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十分不利。

3.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还不够

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时间短,闲暇时间多,长时间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容易在社会上沾染不良习气,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目前政府对社会上有些场所监管不到位,比如网吧,学生即使没有身份证也同样能进去上通宵。而这些孩子们还小,是非观念还不是很强,一旦受到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唆使,他们就很容易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不能对孩子进行照顾,而又缺少监护人的恰当监管,有的孩子在外面逗留几天几夜监护人也不对其进行管教,导致其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有的甚至丧失了自己孩子的生命。虽然有些是极端的个案,但是也不能不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

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想法

1.加强家校联系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情况。学校通过向监护人打电话,家访,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监护人座谈会等形式,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了解留守学生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开设亲情电话,定期让不同的留守儿童和父母通电话,向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公布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电话,加强留守学生、监护人、老师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让留守儿童选自己喜欢的老师为爱心爸爸或爱心妈妈,当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可以向爱心爸爸或妈妈诉说,这样一来可以减轻学校和班主任管理的负担,二来可以让孩子在心理上有个“归宿”,当他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可以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爱心妈妈或爸爸可以记录下孩子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和孩子的监护人联系,对孩子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及早采取措施,预防孩子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多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篇3

一、我县留守儿童和学校关爱工作现状

目前,我县共有中小学校学生12400多名,其中留守流动生3182名,占学生总数的25.6%。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被寄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家。

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低、生产生活负担重,又是隔代抚养,在对孩子的思想沟通、教育管理、亲情关爱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孩子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切实开展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教育关工委对全县部分学校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学校关爱工作亟待加强。

1.留守儿童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危机: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自卑心理加剧,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世孤僻不合群,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增强。

2.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脾气暴躁,逆反心理重,有的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他们在家里和代为抚养的监护人发生顶撞,稍有不满意便大发脾气,叛逆怨恨。

3.留守儿童面临自身不适或者困难时,往往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表现为行动迟缓,意志力不强。

4.大部分学校关工委都成立了关爱工作团(组),但开展关爱工作的力度不够大,往往局限于节庆日的捐款、捐物、课业辅导等,而忽视对留守儿童的跟踪管理和心理疏导,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和稳定的结对帮扶关爱体制。

二、开展“家长”活动,探索关爱留守儿童常态化模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亲情的缺失给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为了探索出一条关爱留守儿童的常态化模式,我们在全县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了“家长”活动,全县有335名“家长”参与留守儿童的亲情关爱活动。所谓“家长”,就是由学校各级领导、党员教师和“五老”,按“自愿、自主”的原则,经学校关工委协调,与留守儿童结成亲情关爱对子,成为该留守儿童的“家长”,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耐心引导,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其职责是认真做好“三知”、“三多”、“三沟通”、“五个一”。

三知:即知道留守儿童本人的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班级和教师情况,为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引导工作奠定基础。

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多参加学校学生集体活动,增进了解,培养亲情;多到其家中走访,了解留守儿童情况,宣传科学教育方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人、老师联系沟通,交流留守儿童教育情况,形成管护、教育、引导留守儿童的有效合力。

五个一:即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留守儿童父母、任课教师、监护人联系一次;每月到留守儿童家走访一次;每学期初制定一份帮扶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书;每学期末撰写一份关爱工作情况总结或留守儿童教育经验文章。

家长在履行基本职责的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赠送生活学习用品、共度节假日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鼓励、关心、帮助留守儿童。如松江小学的李某某父母去外地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年纪已大,还要干活,没有时间管他。他不愿意学习,有空就上网吧玩游戏。没钱就偷铁卖钱。为此,担任他的家长的班主任就主动找他谈话,耐心做思想工作,像母亲一样苦口婆心地教育、规劝,使他认识到错误。面对他犯的错误,给予宽容和理解。每天放学后把他带到自己家写作业,不会的题给他辅导。这样他的作业写完了,没有机会去网吧,时间一长,他渐渐也不惦记上网吧玩游戏了。看到他的进步后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让同学为他鼓掌。被承认、被表扬激起了他心中的愉悦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更努力了,成绩提高得很快,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还原”家庭教育

1.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一是进行心理健康指导。针对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温暖而产生的孤独、封闭、自卑、冷漠等心理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建立家长电话联系制度。为加强留守儿童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了三个电话。第一是“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父母每周和子女通一次电话,询问子女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与子女进行经常性情感交流,倾听子女的心声,给子女以热情的鼓励和关怀,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收集学生家长和监护人的联系电话,向学生及家长公示“家长”的电话号码,将学校电话和“家长”电话设置为亲情电话。第二是“师长电话”。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每两周给班主任打一次电话,和老师交流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三是“监护电话”。“家长”每两周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通一次电话,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三是实施“特别关爱工程”。为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弥补感情缺失,开展“爱心妈妈”征寻活动,“‘爸妈’伴我成长”书信活动、“感恩回报”主题班团队会及朗读比赛、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有益活动,融化留守儿童冷却、封闭的心灵,让他们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家庭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爱。同时,各校还利用“六・一”儿童节、寒暑假,组织发放结对帮助卡、给留守儿童捐款、赠送学习用品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2.“还原”家庭教育。所谓“还原家庭教育”,就是尽可能地“还原”父母亲的关爱和教育,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父母时时都在身边的温暖与亲情。

一是开设“亲情教育课”,在电信部门的支持下,开通“亲情电话”,倡议家长在每周的“亲情教育课”时间或晚上、节假日、孩子生日等与孩子和班主任通电话,以了解自己孩子在校情况,与老师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有针对性地还原家庭教育。同时每学期给外出务工家长写一封建议信,如《父母外出打工勿忘教子》、《父母如何与学校保持联系》等,以真诚感人的方式提出建议,让父母认识到自己的关爱对孩子成长、学习的重要性,时时心系孩子,情暖孩子,还原家庭教育。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个案资料,对个别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进行跟踪教育、定期家访,一方面向监护人反映该生在校情况,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更重要的是告知家长与老师一起关爱、引导孩子,还原家庭教育。

篇4

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中不断增长的流动儿童问题,特别是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引起了政府、新闻媒体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很多关于农民工子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里的农村流动儿童少年到底有多少?他们在城市获取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作为吸收农村流动儿童入学主要渠道之一的打工子弟学校的情况怎样?他们怎样生存和发展?毫无疑问,这些关注和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农村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非常有帮助,为解决农村流动儿童在城市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干预作用。然而,这些研究和干预主要关注了那些跟随农村流动父母到城市的孩子,而另一个庞大的农村打工者子女群体,即那些被外出打工的父母遗留在家里的孩子——农村留守儿童却被忽视。这些孩子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或者父母双方都在城市打工,或者父亲或者母亲单方在外面打工。这些孩子或者与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或者与亲戚、朋友、邻居生活在一起,也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自己独立生活。虽然目前没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数量的统计数字,但是,根据我们在北京的抽样调查推断,从局部或者某些地区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远远超过跟随父母居住在城市的流动儿童的数量。2000年夏天,我们在北京朝阳、丰台、石景山三个区对619个流动农民家庭的问卷调查发现,这些流动农民家庭的903个学龄儿童中,只有35%的孩子跟随父母在北京读书,65%的学龄儿童被他们的父母留在了家乡。2003年2月我们在5个省的个案访谈中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这些农村的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身体和身心健康等等方面都有突出的影响。本项研究旨在对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少年的上述影响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本项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农村流动父母的决策选择:作为流动农民的父母亲是怎样决定是否将孩子带在身边或留在家乡的,他们为什么要做出如此艰难的选择;(2)在父母监护和关爱缺失的情况下,这些留守儿童、少年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境是什么;(3)探讨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后对这些留在家的儿童少年的生活、教育、性格行为和安全等等方面的主要影响。本项调查始于2004年6月底,至2004年10月结束。并于2005年1月进行了续访和部分个案的回访。我们共访谈个案150名。其中,访谈在北京打工的农村流动父母81名,农村留守儿童69名。

本项研究从多个角度探测了留守儿童的生活和生存状态。我们的调查采取了多种方法,不仅有个别访谈,有焦点小组座谈,而且大量采取了参与式活动,也与课堂教学结合,通过学生作文、给父母写信等方式与这些留守儿童沟通。这个沟通的过程不仅是了解他们的过程,更是给予他们心理辅导的过程,是帮助他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多方面透视他们的生活和需求。我们发现,虽然留守儿童没有像流动儿童那样引起同样的社会关注,但是,这个群体其实更加弱势。不论从生活状态看,还是从心理状态看,他们都经历着冲突。这是一种双重的冲突。他们更需要关注。

二、留守儿童的人口特征

(一)非直接访谈的农村留守儿童

被访谈的81位农村流动人口共有166个子女。有两个子女的家庭占大多数,达到65%左右。最多的家庭有5个孩子。调查显示,留守子女多于随带子女,留守子女占被访谈者子女总数的61%。

儿童的性别比比较低。166位留守子女中,留守男孩子为71位,留守女孩子为95个,性别比为75。农村流动父母具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在有选择地决定哪个孩子留在老家时,他们更倾向于把女孩子留在老家,而把男孩子带到城市里来。访谈个案也显示,农村流动农民一般也倾向于把最大的子女留在家乡,如果最大的子女是女孩子,这个子女毫无疑问地会被留在家乡,但当大子女为男孩子而其他子女为女孩子时,他们更倾向于把大儿子带到城市里来。

从留守儿童的年龄分布看,他们的平均年龄为12岁。其中女孩子的平均年龄为12.5岁,男孩子的平均年龄为11.3岁。从教育分布看,6~15岁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近90%左右,只有10%的留守学生在高中或者技校和职业高中读书。

从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打工后的留守时间看,他们平均在家乡的留守时间为5.5年。父母全部外出打工后,88%的农村留守儿童已经在老家留守3年和3年以上的时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般是留守儿童的父亲先外出打工,在他们的生计需要帮手或有能力帮助妻子在城里又找到一份工作的时候,他们会把妻子再带出去。在很大一部分父母全部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中,他们一般是先由单亲父母监护一段时间,然后再变成父母全部外出的留守儿童。由此看来,如果把父母有一方外出时也计为子女的留守时间的话,农村留守儿童在家乡的留守时间会更长。

一般情况下,80%的留守儿童2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能接到父母的电话,70%左右的儿童一年中能见到父母两次,其他30%一年只能见到父母一次。

(二)直接访谈的农村留守儿童

我们共直接访谈了69名留守儿童。在河北省涿鹿县保岱和矾山两所中学,我们共访谈了59名父母全部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学生,其中28名男生,女学生31名。被访谈对象全部由学校帮助寻找和确定,他们是1-3年级的学生。其他10名留守儿童是在北京和其他地方寻找的样本。

这些学生在家乡的平均留守时间为4.9年。留守时间最长的学生为14年,自出生半年后父母就全部到北京打工。留守时间最短的为1个月,2004年9月份刚刚被父母从北京送回老家读初中。一般情况下,95%以上的孩子一年中只能见到父母两次,他们或者在暑假或寒假的时候去父母打工的地方,或者父母在农忙或春节的时候回老家几天。

三、留守的决定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个体层面看,农村流动父母在城市中职业特征和就业状态,以及他们较低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其很多子女的留守状态。流动农民子女在城市教育中所接受的不平等的低质量的教育也对其子女的留守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制度层面上来讲,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实施的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以及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巨大不平衡,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的产生和增长起着催生剂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的存在,一方面折射出流动农民在城市中经济和社会的弱势地位,同时也呼吁体制、特别是教育体制的全方位改革。

(一)收入因素

根据我们的个案调查,被访谈的80%左右的农村打工者的家庭月平均收入为1000~1600之间,其中,约一半的打工者的家庭月平均收入为1000~1300元左右。虽然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情况很少,但要高于1000元以上的收入,流动农民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和汗水。一位卖菜的流动农民告诉我们“现在的钱是越来越难挣了。我们卖出一斤菜只能挣一毛多钱。夏天的时候不能存菜,有时候一斤菜也就挣几分钱。能挣几个钱全靠耗时间了”(朝阳—个案)。一位经营水果的农民说“我们卖水果风险太大,天一热就不敢多进货,担心卖不出去水果烂在自己手里。夏天水果多,但挣钱难。夏天经常一天要在市场上呆十三、四个小时”(海淀—父母个案)。被访谈者家庭月收入高于2000元以上的农村打工者很少,他们主要是从事家庭装修的包工头或在建材市场经营建筑材料。

调查显示,流动农民在城市里的消费支出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住——房租,另一部分是吃——食物。一般来讲,大部分被访谈的农村打工者家庭每月的吃、住花费在500~800元之间。最大的经济负担还是住房,大约每月在300~500元之间。在我们访谈时,一些流动农民感叹和抱怨最多的是北京的住房太贵,不到十平米的简易房或地下室,每个月房租就要三、五百元钱。在父母焦点小组讨论时,一位流动农民说“要不是房租这样贵,我们每个月可以多节省三、五百元钱。每个月要是再多出这三、五百元钱的钱,孩子带出来上学就够了。说到底,就是俺们挣钱太少”(农村流动父母焦点小组讨论,朝阳区)。流动农民吃、住每月花费超过一千元的家庭很少。所以,除去这些能够维持最低生存状态的费用,大部分农村打工者家庭每月的净收入剩余在500-800元之间。由此可见,对于大部分农村打工者来说,他们依靠每天超负荷的工作和维持最低标准的生活来获取有限的打工收入剩余。如果他们的孩子在城市读书,除了城市较高的生活费用他们难以承受,城市学校高昂的学费更使他们无力承担。

流动农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很多学龄子女只能是留守儿童。一位在朝阳区团结湖的打工者说“我们两口子也想过要把儿子接到这里上学,只是北京的消费太高了,再加上还要交什么借读费,一年要好几千,只好作罢,因为我们挣得钱少,供不起。孩子自己倒是挺想过来上学,这样还可以跟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没钱,没办法。要是每月能拿个两千、三千的,就可以考虑把孩子接过来……近两年,肯定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因为自己的工作都没保障……现在的工作不好找,弄不好,自己也得回去”(朝阳—个案)。另一个把两个女孩子都放在老家的父亲说:“我的俩个女孩一个16岁,一个13岁,都没有把她们带过来上学,不是因为她俩是女孩,是因为这儿花费太大,都过来养不起。她俩也想过来,只是说说而已。老二懂事,一想想爸爸挣钱不多,唉一声说,还是在家里上(学)吧”(朝阳—父母个案)。

一位把两个儿子接到北京而把女儿留在老家的打工者告诉我们“叫儿子过来时,我也打电话叫女儿过来上学,我跟她说,你想过来就过来吧,我们不在乎三百五百的,要不你以后说让你两个弟弟过来上学不让你来,怨恨我们。她不肯来,说这儿花钱多,挣得少,怕我们挣的钱撑不住他们三个上学,她说不怨恨我们。说实在的,如果三个孩子都在北京读书,我挣这点钱确实供养不起”(海淀—父母个案)。

在进行农村流动父母小组讨论时,很多家长把子女留守家乡归结为经济和收入的原因,他们在进行讨论时发言说“我的女儿是10年前回老家上学的。那个时候我孩子在北京读书,要交纳很多的借读费,我们两个孩子都在北京上学负担不起。所以把大女儿送回老家”,“孩子带来照顾不过来,钱也不够花”,“把孩子都带过来上不起。小的孩子去年刚带来。大的三年级了,来这里怕语言不熟悉,耽误学习,住的地方太小,带过来经济上也跟不上”,“孩子在北京打工子弟学校读到小学毕业就回老家了。因为打工学校没有初中,当地初中借读费太高,还有学校服装费等等,我们上不起。卖菜一斤就能挣1毛多钱,挣钱太少。老家上学便宜,一个学期只有100多块”,“北京挣不到钱。一提起老二就想哭,不知道她现在长多高了,身体是什么样,现在3年没见到她了。她一直得不到父母的关心,我们很惭愧。要是经济许可的话,我们准备今年底把她带到我们身边。一家人苦也在一起”,“如果把两个孩子都带出来,负担太重,吃的和住的都花费太大,负担不起。而且我们卖菜,早起晚归,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农村流动父母焦点小组讨论,朝阳区)。

很多农村打工者用“负担不起”,“经济上跟不上”,“钱不够花”,“挣钱太少”,“挣不到钱”,“供养不起”等等跟收入和经济相关的词语来解释其子女留守的原因,充分说明农村打工者在城市较低的收入和经济地位是其子女留守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二)职业因素

我们的调查显示,70%以上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者主要从事买卖蔬菜、水果、鱼、肉、面食和其他小商品生意。他们工作时间超长,绝大多数人每天平均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管理和教育孩子是很多农村打工者把子女留在家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经营蔬菜者为例。他们每天早晨4~5点之间离家骑三轮车到批发市场打菜,7点左右就要开始在自由市场卖菜,一般在晚上7、8点收摊,夏天时收摊要更晚。职业特征和就业状况迫使他们不得不把子女留在老家。有些打工者的孩子一直留在家乡,有些孩子带到城市后又被迫返乡变成留守儿童。

一位在朝阳双花园小区卖菜的安徽老乡告诉我们“我有两个孩子。2001年初时,大孩子放在老家,老二跟着我们在北京。我们每天凌晨2:00起床到通州区的八里桥批发市场去打货(进菜),由于小孩子没有人看(5岁),只得带上,有时背在背上,有时放在车里。进来菜以后,拉到市场上去卖,小孩就放在菜摊那里照管。一般卖菜到晚上7:30以后才收摊。由于我们想念留在老家的孩子,2001年6月,我们回老家去把大孩子接到北京来住了一个月。由于我们干活的时间长,孩子经常不能按时吃上饭和睡好觉。我们苦苦撑了一个月,根本没有办法照顾这两个孩子,只得把两个孩子都送回老家。送回去的时候,孩子哭得像个小泪人,哭着喊着要跟着来北京,我们也哭。但是生活所迫,我们不得不出来谋生”(朝阳—父母个案)。

谈到自己留在家乡的孩子,一位在北京师范大学附近经营小餐馆的母亲含着眼泪说“我又何尝不想把女儿带在身边,但是把孩子带在身边谁来照看啊?!我们每天从早晨忙到凌晨,像个机器一样不停的转,自己有时都顾不上吃饭,别说照顾孩子了。有的时候孩子放假来北京,我们也不能陪她玩,她就自己蹲在小店的门口看着过往的行人,有的时候很晚了还有客人,我们不能收摊,女儿困的实在不行了,就在空着的小餐桌上趴着睡着了。每当看到女儿这可怜的样子,我这当妈的心里就像刀割一样的痛”(海淀—父母个案)。

在进行父母焦点小组讨论时,很多家长也把子女留守的原因归结为:“我们工作忙,工作时间长,孩子到了北京根本没有人管”,“我们天天在外打工挣钱,晚上回家时孩子已经睡觉,早晨离家的时候孩子还在睡觉,几天下来有时候跟孩子也说不了几句话。有时候不知道孩子在做什么。北京的治安不及家乡好,还是送回老家放心”,“我们也想过要么把孩子接过来,可是再仔细想想又不现实,我们现在都是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孩子来了住哪?到哪里上学?谁来照顾她?这无数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让我们感到绝望啊!”(农村流动父母焦点小组讨论,朝阳区)。

虽然打工者职业影响其子女留守,但不同的职业影响也不同。一般来讲,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者的职业和经营场所相对稳定,也有自己狭小的独立居住空间,他们比从事雇工的打工者稍微有条件把子女带在身边。而从事雇工的大多数农村打工者没有自己独立的居住场所,他们工作的流动性较大、不稳定,时间长则半年或几个月换一个工作,时间短则会在一个月内就换几个工作,或者是在几个月内没有找到任何工作。这些雇工的职业主要包括装修、洗车、开电梯、家政服务和餐饮服务等等。工作和居住特点使他们更没有条件把子女带到城市,而只能把他们留在家乡。有一些雇工职业如保姆,虽然有一些已婚保姆的丈夫也在北京打工,由于她们要与雇主生活在一起,夫妻两人实际上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在北京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住处。这种状况也决定了其孩子只能是留守儿童。

(三)城市打工学校条件差

访谈中,他们经常听到流动农民把孩子留在老家读书的原因归结为“农村的教育质量比北京学校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流动农民所指的“农村的教育质量比北京好”有两层含义。一是流动农民所指的北京学校并不是北京的公立学校,而是那些大都没有被政府批准的打工子弟学校。根据我们的调查,北京目前有300多所该类学校,正式注册的学校只有几所,大部分都没有被纳入北京市正规的教育体系。据统计,这类学校接收了近50%左右的农村打工者子女。北京市朝阳区有适龄流动儿童少年8万人,约占全市总数的1/3。其中,在公办中小学借读的学生数为4.3万,在未经批准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有3.5万人。朝阳区现有打工子弟学校101所,除已批准的两所学校外,其余都未得到合法办学批复。流动农民视这些坐落于城市里并为他们子女创造了学习条件的打工子弟学校为北京的学校。

虽然这些学校为农村打工者子女提供了最基本的接受教育机会,但他们却普遍存在着教学管理不规范、教师流动性大和教学质量低的问题。访谈发现,一些打工者之所以把其随带学龄子女又送回老家变成留守儿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类学校的条件差。在流动家长小组焦点讨论时,许多家长反映打工子弟学校质量不好,孩子在这些学校读书学到的东西太少,不少老师也没有教师证。而老家的学校比打工子弟学校正规,教学质量有保证,课程设置也全面。

一位山东的打工者在儿子读3年级时把他从打工子弟学校转回老家读书,他是这样解释的“我们老家的学校正规些,教学质量有保证,不像这里的打工学校,孩子跟我们说,他们一学期要换好几个老师,这肯定对孩子的学习有影响。北京的教育质量不行,但学费很贵。在这,孩子上小学每学期学费要三百多,老家就二百来块钱,将来孩子参加中考也必须回老家去考,这样,我们两个一合计,就决定把孩子送回老家。那时孩子也懂事了,不用俺娘操多大心”(海淀—父母个案)。

一位在海淀万寿路卖肉的安徽的老乡告诉我们,因为其中一个老乡发现了打工子弟学校的质量问题,很多老乡都把孩子转回老家读书。他说“我老乡的孩子在北京打工学校读了3年书,每次考试都是成绩很不错。可送回老家读书时让他做三年级的卷子,他竟平均才考了40多分。没有办法,老乡只有让孩子再从二年级重新读。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本来我和爱人工作太忙,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儿子的学习和生活。这样考虑了几个月,才决定把孩子送回老家。我们老乡今年夏天因为那个事情的关系(孩予回家后跟不上学习),有几个人都把孩子送回了老家”(海淀—父母个案)。

一位在2004年9月份刚刚把女儿从北京送回老家读书的打工者说“女儿上学后就回老家了。孩子非常不愿意回去,并不是北京条件好,主要是因为想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我们还是把她送回了老家。在北京上学的费用太高,而且课本与家乡用的也不一致。我们家乡也有部分孩子随父母来北京在打工学校上学,但转回老家后,什么也不会,功课跟不上。北京的教学质量还不如老家好”(朝阳—父母个案)。

在城市教育体制没有给农村打工者子女教育留出就学空间的情况下,打工子弟学校为这些孩子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但是,由于这类学校的管理水平低,师资力量薄弱和教学设施落后等等问题,导致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低下,使很多打工者子女接受着城市的边缘教育,迫使一部分打工者子女不得不把随带子女送回老家变成留守儿童。在北京,农村打工者子女近一半在这类学校读书。政府应该加大对这类学校的管理和扶持,把提高打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使农村打工者子女也能在城市接收优质的教育。

流动农民所指的“农村的教育质量比北京好”的另外一个含义,是指北京和全国其他地区使用的课本和学制不统一,导致一些打工者孩子从北京公立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转回老家读书后跟不上当地学校的教学进度。全国大部分省份在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课本,而北京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大都使用北京出版社的课本。北京市除了海淀区外,其他区、县的小学学制是小学6年,初中3年,而被访谈的一些流动农民家乡的小学学制是5年,初中4年。所以,他们中很多人认为,北京市的课本内容简单,北京小学用6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在家乡5年就能完成的学习。

一位在海淀区打工但孩子在大兴公立学校读书的老乡说“北京公立学校(大兴)开的课程和我们老家的不一样,比我们老家的课要浅的多。以前我们孩子在老家读书时一直占前一、二名,当然在北京也占一、二名。但是,等孩子再回老家读书,孩子的成绩明显下降,滑到几十名。说真的,如果不是在北京折腾这一年,说不定我们家孩子都上初中了(回家后复读了一年)。现在想起来我们都有点后悔,是我们不明智的决定,耽误了孩子的学习。况且将来孩子参加中考还必须回户籍所在地,考试命题也是根据老家的课程设置的,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决定把孩子送回老家。当时下这个决定我们也挺犹豫的,毕竟孩子还小,担心孩子一旦离开我们适应不了,我们也不忍心,但为了孩子的学业我们也只好出此下策”(海淀—父母个案)。

由此可见,由于城市里的打工子弟学校条件差以及城市与农村学校学制与教学内容的差异,迫使一部分打工者子女由流动儿童又变成留守儿童,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加。

(四)义务教育的城乡分割

从制度层面上看,义务教育的城乡分割是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产生的重要因素。在城乡义务教育分割的制度制约下,流动儿童教育政策设计的偏差与不合理,以及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巨大不平衡,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加。

1.流动儿童教育政策设计的偏差与不合理

政府相关部门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大致始于九十年中期以后。一系列政策法规颁布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积极解决流动儿童少年的就学问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以及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是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相联系,一些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政策规定仍然没有也很难跳出户籍制度的制约,它的某些政策规定和条款不可能从根本上帮助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而且,它对今天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的产生起着催生剂的作用。

相关政策规定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催生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农村流动人口子女跟随父母流动权利的限制。相关政策条款明确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常住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外流;流动儿童少年中凡在户籍所在地有监护条件的,应当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对携有流动儿童少年者,应查询其户籍所在地有无监护子女上学的条件,公安机关应积极予以配合。第二,对父母来北京打工不足半年或没有办理暂住证的打工者子女教育权利的限制。《北京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指出,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且其父母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并已取得暂住证的,可以申请在本市中小学借读,接受义务教育。很明显,很多来北京打工不足半年或者没有办理暂住证的农村打工者,他们的子女在城市就学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条件,被排斥在了学校的大门之外,只能回家乡接受教育,变成留守儿童。第三,对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收取费用的不平等。北京市的相关政策规定,流动儿童少年符合在本市借读条件的,由其父母持户籍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出具的该儿童、少年及其父母的户籍证明、其父母的身份证、在本市的暂住证和外来人员就业证等证明材料向暂住地所在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上述主管部门经核准同意后,为其开具“在京借读批准书”。流动儿童少年可持“在京借读批准书”和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到暂住地附近学校联系借读,经学校同意后即可入学;流动儿童少年在本市公办中小学借读,学校可按照有关规定向其收取借读费和相应的杂费。

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对农村打工者子女的留守决策起着极大作用。相关政策规定对农村流动人口子女跟随其父母流动权利和其他方面的制约,没有给农村打工者理性决定其子女是“随带”或“留守”提供自由选择的制度空间。同时,由于政策中收取“借读费和杂费”的相关规定,给城市部分收取流动儿童的公办学校高收费和多收费提供了政策性的保护,把一些农村打工者子女被排斥在公立学校的大门之外。根据相关的文件规定,北京市的借读费和杂费标准是:流动儿童在小学就读的费用是每学期300元,初中每学期500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该政策的执行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城市学校对流动儿童入学收费巧立名目,收取的费用几倍甚至十几倍高于规定的标准,使很多农村打工者对城市学校望而生畏,或者把子女送进打工子弟学校,或者使子女变成留守儿童。

在朝阳区修鞋的农民老成的故事:老成来北京打工已经11个年头,他的妻子在距离不是很远的另外一个摊位修鞋。他的儿子在北京出生,也在北京长大。2002年时,儿子六岁了,到了该上学的年龄,这可愁坏了老成夫妻,因为他们知道,外地孩子在北京读书要交纳很多的钱。他们硬着头皮先是到附近的一个公立学校问了问情况。这一问,可把他吓坏了,学校要求一次纳两万元钱才肯接受孩子入学。老成说,这一笔钱将是他们在外打工5、6年的积蓄,拿不起啊!夫妻俩商量了一下,决定等孩子再大一岁就送他回老家读书。第二年真要送孩子走的时候,他们夫妻又不舍得孩子了,最后把儿子送到了附近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读书。半年后,这所学校搬家了,附近又没有找到这样的学校,再加上老成认为这类学校的质量也不过关,他们一狠心就把儿子送回了老家。老成说:“为儿子上学的事情可折腾了我不少钱。儿子刚刚回老家时他妈不放心,在家里陪了他一个多月,看着儿子习惯后她才回来。如果北京的学校能少收点费用,我省吃俭用也能交上,怎能舍得把儿子送走呢!”(朝阳—父母个案)。

一位先是把女儿带在北京后来又把她送回老家的打工者告诉我们“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到正规学校的良好的教育,我们不惜金钱,想方设法把孩子弄进北京公立学校(丰台某小学)读书。当时孩子9岁,读三年级。后来我们只让孩子在北京上了一年学就把他送回老家了。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在北京公立学校读书花费太大,什么借读费、赞助费、学费、兴趣班、课外活动费等等,这些费用超出了我们的支付能力。我记得非常清楚,我和孩子是2002年正月初八来北京的,2002年十二月份回的老家,这十一个月整整花了我们一万两千多块钱”(海淀—父母个案)。另一位两个孩子都在北京出生,但到了上学年龄把孩子送回老家的流动农民说“我家两个孩子都是在北京生的。大女儿7岁时就送回家读书了,当时这附近没有打工子弟弟学校,北京的正规学校要交很多的赞助费、借读费,要几千或上万块,我们上不起。第二年,二女儿也送回家读书了。两个孩子都交给我爸我妈照看”(海淀—父母个案)。

在由32位农村流动父母参加的两次焦点小组讨论时,有近一半(15位)的父母把孩子留守的原因归结为“公家学校手续多,借读费太高,上不起。孩子要上学只能到打工子弟学校或是老家上”(农村流动父母焦点小组讨论,朝阳区)。由此可见,流动儿童教育政策设计的不合理,是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的制度原因。

2.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巨大不平衡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农民工子女就学应该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简称该政策为“两为主政策”)。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很多地方也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并相继取消了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借读费”政策。北京市政府规定:全日制公办学校应该成为接纳流动儿童入学的主渠道,对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与北京市户籍学生一视同仁;自2004年9月新学年开始,全市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小学和初中,对符合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条件的借读生免收借读费;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程序为:家长或监护人申请、开具“在京借读证明”、联系就读学校。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应持“在京借读证明”,到暂住地附近的公办小学、初中或经批准的民办学校联系就读。

毫无疑问,“两为主政策”的颁布以及城市“借读费”的取消,是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巨大改革和进步,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同时,也为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改变留守状态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制度空间。实际上,“两为主政策”也是建立在城市教育资源承受能力的现实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最近几年来,由于北京市小学的生源锐减,很多小学被合并。根据《北京青年报》(2003年3月25日)的报道:“近三年来,由于生源锐减,北京一直在进行小学结构布局的调整,每年撤并100多所学校,更多的北京户籍儿童少年能够享受优质的中小学教育。另据该报3月26日的报道:“昨天来自市教委的消息,北京今年将有12万多名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比去年的15.7万人减少约3.5万人”。

显而易见,近几年来,农村打工者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空间越来越大。一方面,政府的关注和政策干预为打工者子女教育提供了制度上的空间和保障。同时,由于近几年一些城市小学生源下降,教育资源有很大的利用空间,这为农村打工者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提供了硬件的保证。如果城市能够把对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村打工者视为他们一员的话,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教育资源来帮助他们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但是,由于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巨大不平衡,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的调查显示,一部分打工者子女仍然被排斥在公办学校大门之外。某些北京的公办学校在教育资源闲置的情况下,置国家政策规定和流动农民子女的前途于不顾,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垄断城市的教育资源,通过多收费、高收费和乱收费的方式,把一部分农村流动儿童和渴望由留守儿童变成流动儿童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排斥在城市学校的大门之外。根据我们的调查,北京市在2004年9月份取消“借读费”后,某些学校却打着别的旗号对外地孩子高额收取费用,每个学生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最高的是要求一次纳3万元。如果外地人不能交纳这些额外费用,学校就以没有名额或座位为借口拒绝接受外地孩子。农村打工者告诉我们,北京有些学校也明确指出“借读费”已经取消,但他们要收一点学生课桌费或赞助费,否则,就说没有位子。

一位在朝阳区双花园小区经营蔬菜的打工者气愤地告诉我们他的经历“从报纸上知道北京的学校今年秋季不再多收取外地孩子的钱了,我就想把孩子接出来读书。我8月10日就到附近的小学申请,可学校说没有位子了。但他们又说,如果我们能多交纳3000元钱,还说不给发票,孩子就可以来读书。还说这不是什么借读费或赞助费,是自愿交纳的学校建设费。我一听就明白了怎回事,这还是对外地孩子多收费。不多交钱,他们宁愿把课桌空着。我一年也就能挣上三、四千块钱,剩不了钱我出来打工受这苦干啥?算了,不接孩子出来了”(朝阳—父母个案)。

另一位在海淀收废品的流动农民也告诉我们“如果北京学校不多收我们外地孩子的钱,我们挣得还能凑合着抗住让孩子来城里读书。我们知道9月份不多收钱的政策后,几个老乡合计着要把孩子接出来读书。去找学校时,学校不让我们老乡几个人一起进办公室,要一个—个人的谈。结果还是要我们多交钱,说学校经费不足。我们两个老乡一下子都拿不出两千元,只有一个掏了钱的老乡的孩子被接受……,其实那个学校的质量也不怎样”(海淀—父母个案)。

五、留守儿童对“打工”与“留守”的评价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对“打工”及“留守”生活的评价充满矛盾。从他们对“打工”的评价上看,一方面,留守儿童对“打工”本身并不持肯定评价,另一方面,他们又高度认同父母做出的外出打工决策;从他们对“留守”原因的理解上看,一方面,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跟随父母到城市而不愿意离开父母自己“留守”家乡,另一方面,他们又对父母的“留守”决策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从他们对个人留守生活的价值判断上看,虽然他们不愿意过留守生活,但他们并不认为留守生活只有消极影响和痛苦记忆。

(一)农村留守儿童眼中的“打工”

留守儿童是我国流动农民家庭迁移不断增加所产生的一个特殊的派生群体,没有自八十年代开始的大规模的农民跨区流动和外出打工,也就没有今天群体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那么,在父母因为外出打工而位置缺失的情况下,留守儿童本人是怎样看待和认识自己父母外出打工的呢?在保岱和矾山两所中学进行的留守儿童的小组讨论中,我们首先让他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认为什么是打工?父母为什么外出打工?”。

(1)“什么是打工?”

“打工就是受人剥削”(矾山组)

“是父母迫不得已的选择”(保岱组)

“父母在城市工作,受别人的气”(矾山组)

“就是出去受苦挣钱”(保岱组)

“到外地工作,维持家庭生活”(矾山组)

“去城里人的工厂工作,维持家庭生活”(矾山组)

“就是养家糊口”(保岱组)

“家里地少,出去挣钱”(矾山组)

“去外面挣钱,供孩子上学”(矾山组)

“是挣钱,让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保岱组)

“不在本县内工作”(矾山组)

(2)“父母为什么外出打工?”

“有时在外打工比在家种地收入高”(矾山组)

“让自己家比别人家更富裕”(矾山组)

“外出打工是为了还债”(保岱组)

“为了过好日子”(保岱组)

“不去打工,家里生活会很困难”(保岱组)

“不去打工的话,仅仅依靠种地和在农村做活,根本挣不了钱”(保岱组)

“供应子女上学”(矾山组)

“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矾山组)

“打工可以使孩子有很好的前途,让孩子上大学”(保岱组)

“父母不外出打工,姐姐就没有办法上大学,我也没有办法继续读初中”(保岱组)

(保岱和矾山中学农村留守儿童焦点小组讨论资料)

从农村留守孩子们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打工”本身的定义和父母为什么外出打工持双重评价的态度。很多孩子都对“打工”持一种否定评价的态度,他们用“受人剥削”、“迫不得已”、“受别人气”、“受苦挣钱”等等字眼来描述和界定“打工”。一个矾山中学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讨厌打工,是它抢走了我的父母,是它让我享受不到了同龄人所拥有的父母之爱。打工拆散了我和父母在一起的家。我现在拥有的家,它不是远方的那个家,也不是家乡的这个家,而是一个心家,懂吗?一个在我和爸爸妈妈每个人心里的三口之家,一个不管分隔多远而分不开的家”(矾山,学生作文)。在对“父母为什么外出打工”的评价上,留守儿童基本上持一种积极评价的态度。他们大多数人认为,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过好日子”、“比别人家更富裕”、“比在家种地收入高”、“打工可以使孩子有很好的前途,让孩子上大学”、“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等等。由此可见,从个体利益上讲,农村留守孩子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和希望父母离开自己外出打工,但是,为了家庭的整体利益,他们充分理解和积极支持父母的外出打工选择。

(二)留守儿童心中的“留守”原因

留守儿童本人又是怎样来看待和评判自己父母做出的留守决策呢?在留守儿童的焦点小组讨论中,孩子们自由表达了他们自己的看法。

“父母为什么要把我留在家乡?”

A.矾山组:

1.在城里上完初中非回老家,没法上初中;

2.城市里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初中;

3.因为那里读书特别贵,要交纳借读费;

4.一是我自己愿意留下,二是父母在外没有定居生活;

5.父母没有固定的工作,东奔西走,怕影响我的学习成绩;

6.那里的学费太多,还要交纳借读费,家中的经济不是太好;

7.在老家学习稳定和质量好;

8.城市坏人多。上学要交纳借读费;

9.父母在城市是临时工,我在农村读书可以节约一些开支;

10.父母在城市工作不会分心。在城市什么费用都比较贵,他们的工作也不是很稳定。家中有姥姥和爷爷奶奶,我在家能够照顾他们;

11.北京上学费用太高;父母在城市特别忙,照顾不上我,也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

B.保岱组

1.因为把我们做子女的带到城市开销太大,而他们赚钱少,学费又高,要交纳借读费,所以没有带我们去城里;

2.因为父母挣上钱很不容易,又没有时间照顾我;

3.因为没有时间照顾我;

4.不想连累我;

5.我认为父母把我留在家乡是为了让我好好学习,独立生活;

6.因为父母怕我在外受苦,所以不让我出去;

7.那里开销大,读书要交纳借读费;

8.因为他们怕我到那里不习惯;

9.因为城市里的消费太高;

10.因为城市消费特别高,比工资还高;

11.为了多挣钱,养家糊口;

12.他们怕我到那里不习惯,受城市孩子欺负;

13.城市开支大,花销多;

14.父母让我在家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在外面受气;

15.他们太忙。

(保岱和矾山中学农村留守儿童焦点小组讨论资料)

由孩子们的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心中对外出打工父母做出的“留守”决策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打工父母的工作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留守状态。二是流动父母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的留守状态。三是因为城市里的“借读费”迫使他们留在家乡。另外,有的孩子把留守原因归结为为了避免城市人对农村人的欺负和歧视,认为父母只所以把他们留在家乡,是因为“他们怕我到那里不习惯,受城市孩子欺负”,“父母让我在家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在外面受气”。

从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孩子们被打工父母留在了家乡,但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表现出遗弃感,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对外出父母抱怨和不满。相反,他们对打工父母的“留守决策”持积极肯定、理解和支持的态度。我们认为,这种对父母留守决策的积极认同变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孤留”家乡的精神支柱。

(三)留守儿童对留守生活的评价

父母外出打工使农村留守儿童经历着父母关爱、照顾和培养教育等等方面的缺失,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性格行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那么,农村留守儿童个人是怎样评价自己的留守生活,怎样评价父母外出打工后对他们的影响呢?

父母外出打工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保岱中学焦点小组讨论

好处:

1.可以培养我们果断的判断力;

2.可以锻炼我们独立生活能力,例如说洗衣服、做饭;父母外出打工了,我们就会去地里多做活;

3.父母不在家里,孩子遇事可以自己解决,学会为人处事与朋友交往;

4.遇到困难能自己解决。

坏处:

1.遇事没有可以诉说的地方,心里的话跟父母说不上,心里很难过,毕竟只有父母才能懂孩子的内心。有苦无处诉说,有心事和受气也无处说,孩子遇到困难无处求助;

2.大了父母和孩子间的距离;长期见不到面,感情疏远,没有人照顾;

3.没有人告诉我们行为的对错;

4.不能和父母在一起,不能和父母共享快乐或者悲伤;不能与父母共享自己开心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新发现;不能与父母共享自己成功的喜悦,例如说好成绩、得到老师的表扬等;也不能向父母倾诉自己失利时的痛苦;

5.孩子很想自己的父母,每次回家不能见到父母,只能看到照片,心里很难受。看其他的孩子都能和父母在一起,心里很失落。尤其到节假日的时候;

6.在学习上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和指导,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分神,光想他们;

7.生病没有人照顾,吃饭吃不好,和别人在一起不自由;

矾山中学焦点小组讨论

好处:

1.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总是想着自己的行为要为自己负责;

2.生活和学习稳定,不用跟着父母在外四处奔波;

3.照顾家里的爷爷奶奶,有帮助于父母在外专心工作;

4.磨练自己的意志;

5.什么事情都会认真更好地做出判断,没有依赖;

坏处:

1.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产生我们与父母的距离;从小离开父母,让我们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

2.父母不能亲自教育我们;约束力变小;父母不在家,没有人管自己,会有些放纵;

3.想念父母时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学习成绩下降;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没有人帮助我,对我的学习没有了督促。上课时老走思想,想和父母在一起时候的开心事情;有时也是一种激励。当想到父亲在工地上那样辛苦为了给家里挣钱,自己却没有好好学习,便觉得对不起父亲;

4.心里事情没有办法告诉父母,只有自己放在心里;

5.精神上影响不小。使我们变得有些孤僻,觉得让我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无依无靠。

(保岱和矾山中学农村留守儿童焦点小组讨论资料)

从农村留守儿童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小组的孩子们都能用非常客观和辨证的观点去评价留守生活和父母外出打工对自己的影响。虽然父母缺位对他们的负面冲击是巨大的,但是,很多孩子都能够清楚地指出留守生活对他们积极的影响。

六、留守儿童生活的特殊形态

(一)留守儿童的监护者

农村流动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后,意味着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位置的缺失。那么,这些留守孩子跟谁生活在一起,由谁来关心、保护和照顾他们呢?访谈中我们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后,一般来讲,绝大多数留守孩子与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通常情况下,留守儿童需要搬到这些祖辈的家里,如果祖辈一直与他们住在一起,留守儿童就不需要搬家了。有时候,留守儿童要从自己的村庄搬到另外一个村庄去。如果这些老人需要照顾几个儿女的留守孩子,为照顾方便,孩子们一般都要搬到老人家里去住,或者在那里吃饭后再回到自己家独居。

也有一部分留守孩子是住校生,一般是两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据家长和留守孩子们反映,寄宿是解决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问题的好办法之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都有资格住校。在我们的调查地点,小学基本上都是走读生,离学校5里远的初中生才符合住校条件。

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儿童有四种被监护方式。一种是隔辈监护,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在我们访谈个案中,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90%左右。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是82岁,最年轻的是53岁。这些人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个监护人曾经当过小学教师。第二种监护方式是上辈监护,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姑姑、姑父,姨、姨父,干爹、干妈。这类监护在我们的访谈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约5%左右。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也就是说,留守儿童的生活不像跟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居住在一起那样稳定,他们有可能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原因,如监护人也要外出打工、或者被监护者与监护者本人或是跟他们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原因而更换监护人。第三类是同辈监护,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最后一种是监护缺失,也就是农村流动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他们还要承担起农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二)留守儿童的逆向监护

我们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访谈中发现,一些孩子把他们被留在家乡的原因之一归结为能够照顾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在对农村流动父母的访谈中也发现,他们一部分人把孩子留在家乡的原因是能跟老人做个伴或帮帮家里老人。虽然大部分的监护者能够给留守儿童在生活上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但是,由于一些监护人年龄偏大、身体有病、生活不能很好地自理等等原因,他们不但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些生活的照料,相反,留守儿童在洗衣、做饭、买药看病等等方面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监护人,这类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实际上变成了逆向的监护。

一个留守儿童个案这样写到“爸爸打工走了,剩下我和奶奶两个人一起孤伶伶地生活。这是我必定要经历的日子,因为家庭条件差,一年地里的收入也很少,我又要读书,花钱很多,使父亲承担了很大的负担,不得不去打工挣钱……爸爸临走前眼含泪对我说,我的好孩子,你要听话,留在家乡,我去外地打工照顾不上奶奶了……你现在是我们家的支柱,你要照顾好奶奶……”(矾山—儿童个案)。

留守儿童生活的逆向监护主要有两类情况。一类是阶段性的逆向监护,比如一些孩子提到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患有肺病、哮喘、胃病等等,到了冬天就容易犯病,不能出门,不能下地,这时照顾老人的重担大部分就落在留守儿童肩上。有时候为了照顾老人,他们被迫由在学校住宿变为阶段性的走读。留守儿童告诉我们“奶奶好像是59岁,身体不好,有时候还很厉害,好像是肺结核。厉害的时候,连饭也不能做,我在家,就我做,我不在,就爷爷做饭”(保岱—儿童个案)。“奶奶经常生病,一年四季都吃药,冬天还要输液,这个时候我就要从学校赶回来帮忙”(矾山—儿童个案)。“奶奶生病后,一家三口的饭都是我做。奶奶给我传授了不少的手艺呢。每到周末的时候,我会改善一下伙食,包些饺子吃。当然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多包些给同院住的大伯大娘也送些过去,毕竟在平时大伯和大娘也给我了很大的帮助”(保岱—儿童个案)。“我的衣服自己洗,回家也给姥姥姥爷洗,太大的我就洗不动了。也去地里帮他们干活,我能锄地、拔苗,反正能做的就尽量做”(保岱—儿童个案)。

另一种是长期和持久性的逆向监护,比如有的留守儿童的亲人长期患有慢性病,需要留守儿童持续性的生活护理。一位父亲在外打工,母亲患有精神病的女孩子告诉我们“爸爸出去打工后,家里的一切都由我一个人挑了起来。我早晨5点多起来给我和妈妈做早饭,同时还要把妈妈的中饭做出来放在电饭锅里,因为我中午不能回家吃饭。下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拾家,然后开始做饭、伺候妈妈,去地里干活,等一切都忙完了,也就9点多了,一天天这样下来,我已经什么精神都没有了,学习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妈妈神志清醒的时候总会一遍遍的重复连累了我,不能给我做饭,不能给我做衣裳,还要我伺候她。妈妈心疼女儿的心情我理解,但是我一点也不觉得妈妈连累了我。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保岱—儿童个案)。

留守儿童生活的逆向监护不但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大的负担,而且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替代父母照顾老人的生活,在很小的年纪就过早地承担起成人的责任和义务。这一切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全面成长和发展都是很不利的。

(三)留守儿童的“动态留守”

访谈中我们发现,约有一半左右的农村留守儿童都有过跟随父母在城市流动的经历。这里的流动不是指孩子对父母的短期访问,而是指他们跟随打工父母在城市生活或学习半年以上的经历。留守儿童的留守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动态的留守。一般来讲,在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的留守处于动态活跃阶段,他们经常处在流动—留守或留守—流动不断交替的过程中。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儿童留守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很少有在初中学习阶段再发生流动。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小学阶段孩子自律能力较差,很多家长反映把孩子放在老家不放心,一旦城市的条件允许,他们便会选择把孩子带在身边。待孩子四、五年级稍大后再把他们送回家乡。二是初中阶段的孩子自律能力大大增强。流动父母认为,孩子上了初中后就是大孩子了,很多事情自己可以做,也能自己管好自己,在老家父母不用太操心。另外,初中阶段城市的教育花费太高,绝大多数农村打工者承担不起,而打工子弟学校的初中部又很少,质量也太差。所以很多打工者几乎都选择在这个阶段让子女留守家乡读初中。

根据访谈,我们发现有三种类型的农村留守儿童。一种是留守—流动—再留守型的留守儿童。即父母全都外出打工后,起初是把孩子留在家乡,等父母在城市稍微站稳脚跟后,再把留守孩子接到城市(一般来讲,如果这时候孩子已经读到初中或高中,流动父母是不会再把孩子接到城市来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孩子又被送回农村老家留守。第二种是流动—留守型的留守儿童。即留守孩子出生在城市或者父母外出时就被带到城市,他们很多人在城市完成小学教育,在即将读初中时才被送回老家留守。我们在对留守儿童的访谈中发现,这类孩子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们在讨论时敢于发言,也很自信。他们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流露出对城市生活的留恋和向往。在同伴的眼里,他们是半个城市人,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第三类是从未有过流动经历的留守儿童,他们大多也去过父母打工的地方,但这只是短期滞留,而不是长期居住。与他们谈起对城市的印象,他们抱怨城市的空气不好,他们也不喜欢城市的家“又小又破,睡觉也太拥挤”(保岱中学留守儿童焦点小组讨论)。他们也感到孤独“在城里没有同学和朋友玩”(保岱中学留守儿童焦点小组讨论)。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在留守—流动或流动—留守不断变换和交替的过程中成长。这种生活的动荡和学习环境的不稳定状态对他们的生活、教育等等方面都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篇5

【摘 要】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位和亲情关爱的缺失,导致了他们出现了焦虑、孤独、情绪行为、自尊缺失等问题。监护人、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文章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探寻今后研究的方向,为今后3~6岁留守儿童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2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肇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广东省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项目编号201310580019),肇庆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肇庆学院学生学术引导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JGZB201202)的研究成果。

一、留守儿童的界定

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对留守儿童的界定也不同。冯建等认为,“留守儿童是对我国广大农村、城镇地区存在的一种特殊儿童群体的称谓,主要是对由于儿童双亲或单亲外出打工而造成的一种亲子离异现象的描绘。”吴霓等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流动到其他地区务工,而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由父母单方或孩子的长辈、亲戚代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范方等人的研究认为,“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双亲长年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未成年孩子。”周福林等人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未成年人。”由此可见,留守儿童有一个共同点,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没能与孩子在一起生活。

因此,要界定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必须把握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生活在农村或城镇地区的儿童;第二,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时间外出务工,不能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第三,由父母以外的人承担照顾和抚养义务的儿童。留守儿童的出现,意味着儿童的监护权发生了变化,原来由父母双方共同监护变为由父母一方或父母之外的人监护,监护的方式主要有隔代、上代和自我监护三种。留守的类型也可以细分为儿童单独留守、儿童与父亲留守、儿童与母亲留守、儿童与父亲和其他亲属留守、儿童与母亲和其他亲属留守、儿童与其他亲属留守等六种。以上特点不仅是判断是否属于留守儿童的要素,同时也表明了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基本生活状况。

二、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

1.留守儿童现状研究。

(1)留守儿童数量急增,总体规模扩大。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与2005年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留守儿童快速膨胀。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年的调查发现,学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占农村留守儿童总数的38.37%,比2005年增加了47.73%;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分别占农村留守儿童总数的32.01%和16.30%。与2005年相比,小学和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共减少315万,降幅为9.65%。可见,学前留守儿童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呈减少趋势。

2.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研究。刘正奎的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状态焦虑水平上明显高于父母均在家的儿童;年龄越小时父母就离开的儿童,其焦虑水平越高;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联系频次对其焦虑水平也有重要影响。刘宗发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年龄和父母外出情况对其孤独感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年级的升高,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呈递增趋势。程黎的研究显示,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自尊水平明显地高于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儿童,而父母双方均在家儿童的自尊水平与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儿童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对年幼的儿童来说,他们娇弱的身体需要父母的关爱,他们幼小的心灵需要父母的呵护,他们懵懂的情感需要父母的引导。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家庭教育的缺位,亲情关爱的缺失,导致他们在焦虑、孤独、情绪障碍、自尊等方面的问题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3.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刘宗发提出:“对于留守儿童自身而言,要意识到社会支持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寻求社会支持,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叶敬忠认为,随着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的社会网络也发生了变化,留守儿童与外出者关系疏远,而与现实生活中密切联系的成员的关系有所加强。曹建平认为留守儿童成长方式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社会支持的朋辈性、亲子关系的残缺性、教育管理的松散性、社会交往的闭锁性和自主性。”王秋香认为,“由于父母的外出,父母和家庭在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弱化,同辈群体会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不难发现,同辈群体的支持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利弊兼具,如何进行正确引导,挖掘同辈群体支持的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影响是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一大难题。

三、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监护人因素。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研究发现,亲属有物质使用问题、犯罪史和教育技巧低等都会导致儿童再次进入寄养系统的高风险。父母和看护人的温暖理解或支持温暖等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积极意义。叶敬忠认为,“母亲作为监护人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能得到较好的照顾,而隔代监护下的留守儿童问题最多。”另有研究者发现,对留守儿童而言,即使父母双方均不在身边, 但只要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得当, 监护人积极给予“替代性”父母情感和责任,这样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发展水平相似甚至发展得更好。可见,监护人的选择对留守儿童成长有重要意义。

2.父母因素。

(1)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频率和亲密度。雷雳等指出:亲子沟通和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异常的沟通则造成反社会性或非社会性心理行为。如果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亲子关系日趋消淡,他们难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受、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从而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

(2)家庭的完整性。单亲家庭中的留守儿童,他们的不安不仅来自父母离开自己,还有父母的离异或离开。徐阳的研究发现,单亲留守儿童既要承受家庭破裂的压力还要承受单方父母外出的压力,这些儿童大部分是问题儿童。

(3)留守类型。有的留守儿童是由父母中的一方养育,有的由于父母双方的离开处于亲属寄养状态中。戴柔儿的研究分析,辗转于不同家庭中的留守儿童会面临特殊的心理发展任务:维持于父母的心理连接,维持与寄养家庭代养者的心理连接,平衡与父母、代养者之间的心理连接。

3.学校因素。

(1)学校办学模式。肖敏等人的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增强。这表明寄宿制可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校作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资源匮乏的地区,为了儿童能健康成长,减少安全事故,寄宿制学校不失为一个好的办学模式。

(2)同伴关系。彭丽秀等关于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同伴关系分析的研究显示,同伴关系与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与同伴关系呈显著正相关;并与生活满意度的各维度呈显著相关。当儿童没有办法与父母随时联系,缺少关爱时,同伴关系给予了留守儿童情感上的支持。

4.社会因素。

(1)留守儿童的数量。“相对剥夺感”是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当一个村庄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甚至成为主流群体时,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产生一种共识,不感到陌生,他们就没有相对剥夺感的出现,从而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2)当地的风俗文化。同一姓氏集居的村落,具有血缘关系,村里成员的监管对儿童行为有较好的影响,留守儿童也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具有优良教育传统、重视儿童教育的村落,也会对留守儿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当地的治安状况。蔡澄邰等人的研究发现,由于放学后学校管不了、父母无法过问、祖父母放任也难管,导致放学后时间成为管理真空时间。而近年来农村小镇上一些公开的或隐蔽的网吧,大量招徕甚至引诱在校学生,儿童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此外,农闲时节,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无事可做就会赌博,许多留守儿童的代管监护人也参与其中,这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四、留守儿童研究的展望

以往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问题,这对今后的研究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但我们也发现研究中的一些不足,可作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1.研究对象的选择。留守儿童的年龄结构已发生变化,学前儿童成为留守儿童的主流,目前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学龄期(小学和初中),关于学前留守儿童的研究还比较少,这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2.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已有研究大多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这样的研究结果受到研究方法本身的限制。就留守儿童问题本身来说,量化的研究方法过于粗放和简单,观察法、访谈法、叙事法、行动研究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可能更能发现某些重要的内容。

3.研究的地域性。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出现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关,所以它的存在必然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关,各地的留守儿童状况如何,存在哪些差别?如何针对地域差别给予相应的教育建议?这也是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重要应用价值。

4.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问题。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我国城市化进程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务之急,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应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为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吴霓,程秀杰.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升梁山县韩岗镇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3).

[3]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4).

[4]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3).

[5]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J].上海教育科研,2002,(9).

[6]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

[7]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

[8]刘宗发.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研究[J].教育评论,2013,(2).

[9]程黎,王寅梅,刘玉娟.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尊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2).

[10]叶敬忠,莫瑞.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1]曹建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5).

[12]王秋香.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J].文史博览,2006,(7).

[13]Koh E,Testa MF.Children discharged from kin and non-kin foster homes:Do the risks of foster care re-entry differ?[J].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11, 33(9):1497-1505.

[14]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学院,2006.

[15]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J].人口学刊,2006,(3).

[16]王玉花.从心理弹性理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

[17]雷雳,王争艳,李宏利.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J].教育研究,2001,(6).

[18]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2).

[19]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0]戴柔儿,贾晓明.亲属寄养儿童分离与个体化发展的个案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

[21]肖敏,葛缨,曹成刚.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11(31).

[22]彭秀丽.湘西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及教育启示[D].湖南科技大学,2012.

[23]孙翠香.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青少年研究,2005.

篇6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留守儿童的比例达到了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我县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达到了41.6%,不仅数量多,涉及面广,且凸显出来的各种问题已相当严重,令人堪忧。因此,共同关注和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让他们生理和心理都健康成长,已经势在必行,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管理不当,安全问题突出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在家,隔代监护最为普遍,这种监护人大多年老体弱,识字不多。他们不仅要搞生产劳动,还要照顾孙子的生活,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通常只注重孩子的温饱问题而弱化了其他方面的管理。再者,老人对孩子过分溺爱,放任自流,这就为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安全问题埋下了伏笔。1、留守儿童成为不法分子侵袭的对象。据公安部门的统计表明:由于家庭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受各类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群。男童是人贩子的目标,女童则容易成为害的对象。2、留守儿童自身行为的安全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家,他们长期缺少关爱,与父母又很少交流,加之年龄又小,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从而调皮捣蛋,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等。3、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问题。由于监护人保护不力,留守儿童产生的溺水、触电、车祸意外死亡等事故也时有发生。

(二)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学业困难隔代监护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他们普遍年龄大、文盲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保守,加之要承担繁重的劳动,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只有鼎灌(土家语:锅)煮米饭,没有鼎灌煮文章”。“读书无用论”已深入部分留守儿童的脑海,因此孩子养不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据对本校留守儿童的调查:21%的学习态度较差,45.94%的学习态度一般,只有25.68%留守儿童学习态度良好。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缺乏积极的心理关怀,他们会觉得很孤独,表现为自卑心理极重,性格内向、抑郁,不会与人交流,孤僻不合群,遇到困难一蹶不振,出现差错得不到及时引导、纠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明显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偏激等问题。

二、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统筹规划,形成以政府为主的领导协调机制要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各级政府的协作才能完成。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农民工家长学会正确的家庭教育,发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功能。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农村寄宿制,便于对留守儿童进行“家校一体化”的教育和管理,不仅有利于节省分散管理的社会成本,还利于保证留守儿童充裕的学习时间,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作为政府,要加强农村寄宿制的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尽最大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还可以由政府出面,动员有帮扶能力的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自愿担任留守儿童的家长,形成“家长”模式,呵护其心灵,关心其生活,指导其学习。

(二)转变观念,形成以亲情为主的家庭关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家庭教育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经问过许多外出打工的年轻父母,你们为什么撇下宝贝纷纷出去?他们的回答都是挣更多的钱,为了孩子,为了孩子比他们更好,比他们受教育好,比他们发展好,今后比他们过得好。背井离乡,怀揣发财梦的农民工们却不知孩子由于亲情的缺失,在家却不能健康地成长。对于长期在外的父母来说,首先一定要走出“挣钱给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质上的满足即是为了孩子好”这样的误区。孩子需要得更多的是父母的爱,作为父母一定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交流,即使在外,也尽量至少每周与孩子通一次电话,或者写一封信,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除了孩子,还需要经常与孩子的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果夫妻需双双外出,一定要注意孩子监护人的选定。尽量将孩子放在文化素质较高,有一定责任感、有一定学习环境的亲戚家。

(三)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形成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管理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得格外重要,应该担当“主角”。1、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有效指导教育实践。作为留守儿童比例较高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要从单纯的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4+1”模式(即“思想政治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心理情感教育、行为养成教育+营养、健康与安全”)正在我县寄宿制学校全面铺开,留守儿童从早上到晚上睡觉,都有老师全程跟踪照顾,教师给以这些特殊的儿童特别的爱,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关怀,弥补了家庭亲情的缺失。另外,我校的“老师妈妈”已经启动,每个教师固定当几个留守儿童的“妈妈”,照顾和关心其生活、学习。2、个案调查,摸底建档,因材施教。在我校,留守儿童档案的建立已经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中,把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父母流通城市、联系电话、监护人情况等记录存档,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管理,找出其需要,如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并把所有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3、开展心理疏导和辅导。除了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学校还可以每周增设心理课程,引导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疏导。此外,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并构建家校联系的桥梁,形成教育合力。利用现达的通讯设备,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家长可以时时了解学校动态,并在网上与家长进行交流。除此,学校应开通亲情电话,留守儿童随时可以免费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汇报其生活及学习情况。家长热线的开通,方便家长及时、快捷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春节家长都返乡的机会,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探讨,让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形成合力。

篇7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朋辈关系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056-02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由于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等原因,大多数移民工人的子女不能与父母一起进入城市生活,导致留守儿童人数急剧增加。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达到2290.45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这已成为我国儿童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儿童正处在学习和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学习和生活环境会受到多方面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

一、项目背景

沈阳市A区孤家子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该社区是由农村改造而成,其硬件设施未达到城市社区的配备基础,规章制度及管理模式也未完全形成,居民住所是回迁房,社区内青壮年居民大多在外打工。其子女大多是由长辈亲属代为监管,留守儿童问题较为典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该村远离城市中心,其居民大多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素质有待提升,对孩子抚养方面的认识也需加强。第二,因父母大多在外打工,能满足儿童物质需求。很多孩子放学后被祖辈送到补习班,和亲人接触的时间很少,其情感空缺很大。为此,在本片区妇联倡导与支持下。由A区某社工中心和附近一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在孤家子社区建立“七色光”社区学堂。联合妇联、社区、社工机构和高校,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二、理论依据

(一)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是发展心理学领域中的领导性理论。社会工作中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1)人类具有与环境和其他人相互作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个人可以与环境形成良好的关系。(2)个人行为具有目的性,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规律。个人意义是由环境给出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放在其环境中。(3)个人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判断和理解也必须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进行。

本文中。主要以留守儿童的朋辈关系为切入点。探讨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介入。朋辈具有“朋友”和“同伴”的双重含义。朋辈关系主要是指同伴、同龄人在沟通过程中建立和发展的人际关系。同伴群体是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在儿童、青少年期,其影响变得比父母和教师的影响更重要。如本项目中读五年级的萌萌,父母在外打工,由姥姥、姥爷照顾。一次活动过程中,她在楼下玩耍,当笔者去找她时,她耳语说希望六年级的两位同学不要再在社区学堂写作业。不想再见到她们;还倾诉说,当她在放学路上碰到她俩时,她们经常故意骂她、侮辱她,就连自己班上同学也会说她考试的高分是抄袭,觉得很委屈、很难过。由此可见,朋辈群体对于儿童的心理和情绪有较大影响。

(二)人在情境中

“人在情境中”的理论(person-in-situation)认为,人们不完全独立于个人自我,研究一个人,必须放在他所在的环境里,他的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等。应重点研究环境与社会环境和他之间的关系。人们受到环境压力和彼此冲突的影响。因此使用“情境”的方法来分析人们的行为。社会工作中人在情境中的反思性讨论主要是帮助案主对特定情境进行反思,最终达到对自我的认知与修正。人在情境中的具体发展过程贯穿着案主从外在到内在、从被动到主动的变化过程。

三、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应该得到父母的关爱。感受家庭关系的存在,掌握各种学习和生活技能,塑造健全的心理。但是,在他们的成长阶段,父母外出打工,身边缺少父母的陪伴,极易造成他们胆小、自卑、不合群、渴望被关注等问题。

(一)认知偏差

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有着显性差异,前者的认知偏差明显较高。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更容易对周边发生的事件有负面看法。如把同学不跟自己玩耍理解为不喜欢自己甚至是歧视自己等。

例如在本项目中提到的萌萌,她之所以遭到周围同学的排挤,不是因为性格的内向,也不是考试时作弊,而是因为当朋辈群体知道她的父母不在家,独自一人回家时,便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对其进行欺辱;即使是在社区学堂,也会遭到高年级的小朋友的欺负。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萌萌的认知形成偏差。

(二)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化

朋辈群体是儿童最主要的社会交往对象。王秋香把农村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分为自我照顾型、互相帮助型和叛逆型三种类型。留守儿童朋辈群体交往的自由度大、封闭性强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身心发展。

本项目中的萌萌,一次服务过程中。她拿着一张卷子让社工小丁帮其代签家长姓名,当小丁向她解释没有权利代时,她的表情渐渐忧伤,接着开始哭泣。于是,社工将其叫到活动室外,单独沟通,在此过程中,她哭诉说姥姥、姥爷都不会写字,虽然距离舅妈家不远,但舅妈也有自己的孩子需要照顾,没法给她签字。当社工建议她向老师解释时,她却说不愿意跟老师讲太多,更不愿周围的同学知道这一情况。社工明显体会到萌萌内心的封闭,需要得到解决。

四、农村留守儿童朋辈关系的社会工作介入

(一)个人层面

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并不是社区内的所有儿童都存在。尽管社区学堂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活动,但是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社工人员不仅仅是协助学生完成课外作业。还可以在协助的过程中,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例如写字习惯、完成作业时的纪律,培养儿童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站在专业的角度,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敏感度,在与儿童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取得他们的信任,注意留心观察个别儿童的心理变化及他的朋辈群体,通过多方面的了解,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周围的同学以及关系较为亲近的朋辈群体。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对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偏差的儿童进行个案介入,通过一对一的专业关系,给案主建档,进行访谈等,帮助调动内、外部资源,最终解决社会适应等问题。

例如在本项目中的萌萌,首先她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其次萌萌愿意对社工吐露心声,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也会求助社工:她周围朋友不多。并告诉社工她与某些同学关系不融洽。在接案后,社工要恪守专业的原则,例如保密、案主自决等,取得案主的信任,使其认识到双方是平等的,并能共同面对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社工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咨询和辅导,摆脱其日益增长的困惑。

(二)小组层面

团体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R捣椒ㄖ一。通过群体强调影响成员的行为和态度。通过团队成员的彼此交流,彼此支持和分享,探索成员的潜力,提高成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在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学校或班级中组成一些同质的群体。充分利用群体动机,在群体游戏和互动中帮助留守儿童。通过小组分享他人的经验,以获得体验式学习,改变他们的行为,增强他们的能力并促进自我成长。

在“七色光”社区学堂的项目中。通常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在保证小朋友完成作业的情况下,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例如跳绳。在一次跳绳活动中,社工发现六年级的小朋友与萌萌也能在一起玩耍。这样的集体活动有助于增进儿童之间的友谊。

(三)学校和社区层面

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86-02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留守儿童的数目不断增加,全国妇联、中华家庭研究会2011年统计:中国有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由此产生近2000万少年儿童留守家中。其中14周岁及以下占86.5%。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交往等活动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父母与儿童长期的分离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社会各个层面对此的关注和研究也越来越多。

在生活中,留守儿童的生活艰辛,缺乏应有的照顾,诸如生病时缺乏照顾、生活要自己打点、学习缺乏指导、晚上睡觉没有父母陪伴的恐惧感等等。但也使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更自立、更坚强。留守儿童面对于生活中的困难,基本上都能够积极主动的面对。父母外出务工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没有显著影响。但是留守儿童容易表现出一种“群体认同感”,留守儿童更愿意与留守儿童在一起,相似的生活经历是他们更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自己特殊的亚文化。留守对亲子关系影响较大。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尤其是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的,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跟父母关系疏远,亲子关系相对淡薄,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不会将心里话给父母或其他长辈说,而是选择了朋友或同学,有的干脆别在心里,时间长了难免压抑。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学校、家庭应该结合起来,教育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系统工程,它的成败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有机结合,不是任何一方可以单独完成的。

一、社会方面

(一)重视留守儿童

目前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虽然在新闻网络上有大量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但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教育部门及学校尤其是偏远山区对留守儿童缺乏相应的政策、制度,缺乏相应的关注,因此需社会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多宣传、多呼吁,对留守儿童给予较多的关注。

(二)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

可以逐步提高城市接受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能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农村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是相互的,城市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做建设,如果城市只接受农民工,却不大接受农民工的子女,这不是一个公平的现象。因此,如果我们加大力度,逐步开放城市公办学校,利用城市闲置教育资源开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加强城市接受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能力,使得农民工子女能在就业地入学,这样就能逐渐减少留守儿童的比例。

二、学校方面

(一)学校管理层面

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寄宿制,设置专门教师进行管理。尽可能地让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以便于统一管理。这样学生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心理上学生一旦遇到困难、出现问题,教师都能尽早发现,做好应对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在非寄宿制学校超过60%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是一般,接近20%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而且有70%的学生在成为留守儿童之后,学习成绩明显下滑。这一方面是因为家里农活较忙,监护人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学习,同时也存在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且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无法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留守儿童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这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必然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

同时,学校要从行动上切实做到关注留守儿童,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应该有清晰地记录,对留守儿童应该做出明文的制度规章,学校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教师需要做哪些工作,例如学校过一段时间,每个月或每两个星期要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尤其是常年在外务工的父母,及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要求班主任和有关教师要深入到这些学生的家庭,走访左邻右舍,了解学生在家时的情况。

(二)教师层面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住校的条件,让教师和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辅导他们的学习;另一方面又有利于观察学生细微的变化,及早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放下自己的面子,在平等、信任、尊重的基础上给与学生关怀,让其感受到教师是真心诚意地对“留守儿童”好,这样教师就有可能赢得“留守学生”的信任,从而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

1、学习上多关注

家庭作业几乎是每个儿童的必修课,而家庭作业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家长督促辅导。据调查研究,留守儿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普遍较差,其主要原因是监护人本身的时间与精力有限或者缺乏辅导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留守儿童额外的作业辅导或者就近组织互帮互学作业辅导小组,让同村的同学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家庭作业,以避免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滑。

2、精神上多支持

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跟父母关系疏远,亲子关系相对淡薄,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个典型个案:雯雯(化名)的父母在她六岁时去新疆打工,六年来没回家一次,雯雯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当问她想不想爸爸妈妈时,她说:“不怎么想!习惯了,我已经想不起来爸爸妈妈的模样了,没办法想了,真的。不过爷爷奶奶问我的时候我总是说想,不然他们会不高兴。”当问及与爸爸妈妈电话联系时,雯雯开始摇头:“那是我最头疼的事,每次一到周末我就害怕电话响,爷爷奶奶每次都要让我跟爸爸妈妈说话,可是我真的没话说,不知道要说点啥,我又不知道跟我说话得人长的什么样。”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多的是精神上缺乏支撑,有了困难找不到人帮助,回到家里感受不到温暖,虽然父母的爱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代替的,但教师要尽可能的给与学生其它形式的关爱。要鼓励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采取多引导鼓励,少批评挖苦,及时帮助他们总结自己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知道,父母外出打工就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既然看到了父母打工辛苦就要好好学。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和关心,他们可能更易于产生心理困惑。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使他们获得必要的心理安全感、归属感和依恋感。另外,学校应该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心理访谈会,给他们讲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措施。

3、生活上多过问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留守儿童周末时不愿回家,因为父母不在,他们感觉“家里总是冷冰冰的,他们宁愿留在学校”。作为教师,应该多过问,了解留守儿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尽可能的帮助他们或引导他们解决面对。例如班主任在星期天晚上上晚自习的时候,应该问问留守儿童周末是否回家了,在家具体做了什么,有没有遇到难解决的事情等等。

三、家庭方面

(一)监护人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由于年龄的差异和时代的不同,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也应该相应懂得一点科学教育知识,及时转变观念。他们不但应该关心孩子的吃饭、穿衣,而且要更多地关注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成长。同时,监护人的教育方式也应该有所转变。尤其是爷爷奶奶,不能过分溺爱孩子,满足他们的不合理要求不利于他们的正常发展,此外监护人,要督促、管理留守儿童的学习,毕竟儿童的自制力有限。

(二)父母要以恰当的方式关心子女的成长

孩子缺少与父母正常的交流,必定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外出务工的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把孩子带到务工地就近上学。如果因条件所限无法让孩子在身边上学,平时就应该经常写信,多打电话给孩子,尽可能多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

此外,父母应该给子女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但忌讳过度的物质满足。我们都能够理解家长以物质上的满足来弥补其无法亲自照顾子女的愧疚心理。但是,即使是再多的物质和经济补偿也弥补不了子女见不到父母对其造成的心理创伤。相反,过度的物质满足和经济供给往往为子女的不良行为提供了条件,一些留守儿童逃课去打台球、赌博、买零食玩具等等,所以,父母应转变心态,更多地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从精神上关心子女。

参考文献:

\[1\]宗权.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J\].教育从论,2007.

篇9

关键词:农村教育;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037-03

一、当前我国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孤独

父母外出工作,对孩子最直接的影响是造成他们心理的孤独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父母都有依恋倾向,依恋是孩子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依恋的程度与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影响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和性格特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得不到父母的疼爱,缺少父母的贴身呵护,认为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与调适,对其生活于其中的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缺失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极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周宗奎等人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时有失落感,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变得自闭。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等,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笔者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访谈发现,留守儿童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因为有同学和小伙伴的陪伴,所以对父母的思念相对淡一些。但是,在节假日的时候,如端午节、中秋节等时,其他同学和小伙伴都和父母在一起,他们就会备感孤单。笔者访问的很多学生都表示,他们曾经因为想念父母而哭泣过。这种情绪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范先佐发现,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笔者在田野调查中也发现过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导致学习成绩快速下降的案例。

(二)隔代家庭教育问题多

父母外出后,祖辈成为孙辈生活的照料者和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中小学生祖辈的年龄一般在50一70岁。从其文化素质来看,这个年龄段的人相当部分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本身的知识能力有限。笔者在重庆酉阳和黔江的调查发现,90%的祖辈都是文盲。虽然笔者调查的地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时代刚好是现在的留守儿童的祖辈度过青少年时代的时候)经济非常落后,可能不能代表全国的整体情况,但是,至少就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这种现象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1.教育内容偏颇。从教育内容看,因为缺少必要的文化知识,很多祖辈只能对孙辈提供生活上的照顾,不能提供全面的教育。一些接受访谈的老人表示,他们只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稳当当,不出事就好了。他们所能做的,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由于不识字的缘故,即使是生活上的照顾,偶尔也会出现大差错。笔者在英县曾发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内,竟然误把洗衣粉当作奶粉喂给她吃。当他们意识到这件事的时候,儿童已经受到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成了一个“大头娃娃”。当然,虽然农村文盲众多,但并不是所有文盲都如此愚昧。然而,当不断变化的现代化的日用品逐渐进入农村,代替了农村中原有的常年不变的日用品时,不识字的老人在农村所遇到的障碍越来越多,他们教育孩子的能力也越来越弱,这是不争的事实。

大部分祖辈都非常重视对儿童进行传统伦理观教育。比如,祖辈会教育孩子“对大人要有礼貌”,“在田间行走不要破坏别人庄稼”,“要勤快”等。这些伦理观对于儿童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但是,仅有这样的教育内容是不够的,因为,很多对儿童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素质和品质得不到必要的培养。还有很多祖辈对孙辈的教育内容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比如,灌输鬼神思想。这些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2.教育方法落后。从教育的方式方法来看,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强化,一对夫妇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孩子少了,祖辈对孙辈的爱更加深厚了,大部分祖辈都视孙子(女)为掌上明珠。祖辈对孙辈的痛爱甚至超过了父母对孩子的痛爱。笔者调查的很多地区都有“隔代亲”的说法。打、骂等农村中传统的教育方式在逐渐减少,但是,却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即祖辈对孩子的痛爱变成了溺爱。祖辈事事顺着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如此教育导致孩子任性娇气,并且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明辨是非,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同伴间交往能力差。

溺爱的另一个表现是,祖辈们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留守儿童的所有开支都是祖辈直接负责的。虽然农村家庭的生活都较为简朴,但是,很多祖辈对孙辈的零花钱需求“有求必应”。有一些零花钱是必要的,但是很多孩子的零花钱却是“乱花了”。很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为了弥补自己不在子女身边的愧疚感,也总是尽量给父母多寄钱并嘱托父母“该花的钱就给孩子”。留守儿童的零花钱增加了以后,更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很多留守儿童(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学生)迷恋上了网络游戏。现在很多农村的乡镇上都有网吧,网吧主要吸引在校学生。很多地方政府对网吧经营进行严格审批,但是在很多地区,一些“黑网吧”隐藏在民房中,逃避政府的检查和管理。对于留守儿童的这些坏习惯,祖辈往往不能在坏习惯刚露出苗头时就对其进行纠正和制止,等到坏习惯完全形成后就很难再改了。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社会干预措施

(一)农村学校应该采取的行动

学校是专业的教育机构,教师是专业的教育者。在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带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方面,学校和教师责无旁贷。

1.学校、教师要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为了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另一个快乐的家,学校应该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让留守儿童的情感多一个出口,从而更好地克服他们的孤独感。学校可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情感倾向,可以利用下午最后一节课开设书法、美术、体育、音乐、舞蹈等课程,设立各类兴趣小组,让这些活动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园生活,让他们在生机勃勃的校园里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成长的快乐。

为了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成长,农村学校要改变以往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虽然素质教育宣传了很多年,但是,在我国农村学校中居统治地位的还是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考试成绩几乎是“教育评价链条”诸环节中的唯一标准:教育行政机构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每一个环节的标准都是考试成绩。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生成为学习和考试的机器。学校对学生而言不再是乐园,学校不再是令学生向往的地方。这使得留守儿童承受了更大的学习和心理压力。而学习成绩不佳的所谓“差生”,其心理压力更大。

因此。必须改革当前的教育评价体制,改变教师只关心学生的学习,只关注学习成绩优秀者的现实,使教师关爱学生的内心世界,尤其要关注那些孤独的留守儿童。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和照顾学生,把对这些孩子的教育融入到这些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每个细节中。教师要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感知他们的苦与乐。

2.学校要提高父母和祖辈的“家庭教育能力”。实际上,对于一些家长而言,即使他们不外出打工,天天和孩子一起,也无法教育好孩子,因为他们不懂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绝大多数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识,当他们遇到一系列子女教育的问题时,眼前一片茫然,不知道怎样才能教育好子女。当然,当他们外出务工而将教育子女的重任委托给他们的父母后,留守儿童接受家庭教育的状况更加恶化了,因为祖辈们对孩子的教育能力更弱。所以,农村学校应该帮助农村孩子的父母和祖辈,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这应该作为今后农村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村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家长和祖辈的家庭教育知识,使他们掌握尽量多的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家长学校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极好途径。目前,大部分城市学校都设立了家长学校,但是,几乎没有农村学校设立家长学校,即使设立,学校也不重视,形同虚设。农村学校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设立并完善家长学校。此外,家长会和家访也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教育方式上,可以通过办讲座、发资料、做宣传、开家教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家长面对面地学到切实可用的家教方法。学校在帮助提高父母和祖辈教育能力的过程中,也可以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提高父母和祖辈的家庭教育能力,今后理应作为我国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政府和社会各界理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村级组织应该采取的行动

村级组织也可以在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中发挥作用。目前,国家正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要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结合起来。我国农村是熟人社会,村庄内的社会成员都较为熟悉,这为村级组织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村干部对本村每个家庭都比较熟悉,他们具有帮助父母和祖辈开展家庭教育的特殊优势,可以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1.加强家庭教育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宣传。首先,村庄要在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村级组织可以充分利用村里的宣传栏和广播站,张贴、传播家教知识图片和资料,在农村广泛营造重视家教、开展家教的氛围。同时,村级组织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家庭教育,如推选“榜样母亲”、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竞赛等。

为了提高宣传的科学性,村级组织要加大和农村学校的联系和沟通,取得农村学校的支持和配合。同时,村级组织要主动寻求上级部门,如教育局、民政局、妇联、团委等机构的支持和帮助。浙江很多地区的村庄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衢州市柯城区华墅乡刘坂村积极向上级妇联组织争取资金和指导,成立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妇联还帮助招募了若干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在寒暑假期间来“指导中心”辅导村里的留守儿童。为了充分调动村庄的积极性,上级政府在对村级组织进行考核时,可以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村级目标考核中,以激发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开展家庭教育的积极性。

2.尝试招募村庄教育干事。以前,我国农村的每一个村庄或者每两三个村庄就会设有一所学校,农村家长可以很方便地向学校的教师咨询教育知识和其他知识。近几年来,我国各地都进行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很多学校被撤销了。学校一般都布局在乡镇上,很多村庄不再有自己的学校了。在此背景下,村庄可以尝试招募村庄教育干事。

篇10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我们身边出现了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这群儿童父母在外打工,缺少大人的关爱,情感缺乏因而出现心理问题,这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湖北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严梅福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从心理学讲,小孩在幼年时期如果没父母的教育、抚养和亲情,他的性格、个性会受到影响,除了遗传因素外,情感的缺失可能会使他们的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因为这些影响是潜在的,大家一般不易察觉,其实造成了很多无形的损失。留守小孩和父母在家的小孩,在攻击性、抑郁性和协调性上差异显著。留守子女在人际交往、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协作求助、学业成绩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我在农村中学任教,接触了这类儿童,亲身感受到教育这类儿童的复杂性、艰巨性与重要性。我将结合两个具体案例,浅谈一点,我在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经历和体会。

案例1

一、案例学校表现介绍

刘彬,男,十六岁,2008年9月进入我校。初三时,我担任他的班主任,自我接手这个班不久,我就了解到他不仅是个留守儿童,还是个问题学生,他身上的问题颇多。该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和其他同学玩扑克牌或睡觉,会经常迟到或旷课。坏习惯也不少,交友不慎重,和社会上问题青年有交往;不讲卫生,衣服很脏头发乱蓬蓬;爱吃零食,还有点小偷小摸。犯错后不敢承担就选择离家出走,或与亲人顶撞。他也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同学关系紧张。

二、案例家庭背景调查

该生在一次违纪后,我电话通知他的监护人来校沟通,同时我也想了解一些该生在家的表现,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在通过与其监护人的谈话中,我知道了该生特殊的身世。刘彬的父亲在他年仅四岁时就病故,后来他母亲也改嫁他乡,孤苦无依的他就寄养在大伯、大妈家。大伯家已有俩闺女,都很乖巧,自然得到父母的疼爱,但他总觉得挨打挨骂的只是自己,觉得大伯大妈不爱自己,因而心理失衡。他觉得自己可怜没人疼爱,因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他任性,爱发脾气爱吃零食。他从家中偷钱花,最多的时候偷过两千元钱,买了一部手机。事情暴露后大伯的教育方式粗暴单一,不是拳打就是脚踢,而且紧抓不放,一犯错就老账新账一起算,让该生既害怕又心中充满仇恨,亲情关系非常紧张。

三、个案处理

在辅导前,我认真地综合该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分析了形成这种局面和这些不良行为的最关键的原因——情感饥饿,教育粗暴。因此,我决定从该生的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入手,对该生进行充分的心理沟通、交流与指导,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给孩子爱的阳光和温暖,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教育帮助,做孩子监护人的工作,要求他大伯改变教育模式、方法,让孩子敬重他而不是畏惧他,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我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进行理解性的沟通、谈话。

我抽出一定的时间,以平等的姿态,与他进行了一次理解性的谈话,从而知道他的心里正在想些什么,一开始他还不愿意说,在我的鼓励和劝导下,他还是告诉了我他家庭和他本人的一些情况,对友谊、对理解的渴望,对学习进步的渴望等。谈话中我体会到他内心的孤独与不满,尤其是对大伯的不满与仇视。他认为,在他大伯大妈的眼里他只有缺点、毛病。在家庭中没人关心他、爱他,都嫌他成绩差不是读书的料,因此,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干很多体力活,干不好了偷懒了就挨打。他还说大伯怕他乱花钱,每天只给很少的生活费,有时会饿肚子,还落下了胃病。他说得声泪俱下,我的心也被揪得很紧,说真的我内心很同情他,但我相信关爱比同情更有效,于是我想用爱来唤醒他。

2、给予集体的温暖,找到体验幸福的方法。

有人说过:“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心中沉睡的巨人。”可是像这样特殊的孩子,要教育他唤醒他,还得依靠集体的力量。良好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温暖、感化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利用集体活动的机会让他主动参与进来。他很能干很负责,我让他当劳动委员,每天早晨为同学摆放自行车是他最开心的事,我总是适时地肯定表扬,同学们也渐渐地喜欢上他并关心他。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拉他表演节目,竟引来掌声阵阵,他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他既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后来他告诉我,这是他这些年来最幸福快乐的时刻!我进一步巩固成果,继续发挥集体的力量,我组织结对帮扶活动,给他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资助。我鼓励学生收集校园内的饮料瓶,卖的钱资助他,解决他生活上的困难。这样既帮助了他,让他融入了集体,不再感到孤独,又找到了幸福。渐渐地他身上的小毛病少了,也注意起了形象,头发不乱衣服也整洁干净多了,同学主动找他玩。

3、关爱、教育、鼓励,引导他健康成长。

在充分发挥集体力量的同时,我也给予他爱的阳光,引导教育他健康成长。首先我肯定他是个好孩子,难免会犯错误。因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与交流,对于这位学生的这种行为,我们不应该粗暴地指责训斥,而是耐心地告诉他:每个人都可能犯错,关键是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理解。当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这一不良行为,并因此受到来自家长、同学的指责而感到痛苦时。以此,来消除他的对抗、逆反心理,引导他理性的看待自己的错误。我想:此时帮助他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是最关键的。第二,我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用真诚的言语激励他,及时了解他的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我把他当朋友、亲人,给他讲我自己艰辛的成长经历和不幸的往事,以及我如何自尊自强,努力学习的故事,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召他。又常常给他讲些中外科学家刻苦研究,忘我工作,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事例,使他逐渐明白应该从小学好本领,还给他讲述有许多中外闻名的名人,在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也是不理想,但经过努力最终成为世界名人的故事,同时告诉他: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充满信心,努力奋斗,就能实现目标。退一步来说即使成绩暂时落后了,也要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因为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4、家校结合,改善教育方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均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校配合,是改善孩子健康心态最有效的方法。该生情况特殊,由于监护人不是亲生父母,没什么文化,教育方式粗暴简单,对其关心和指导就更少,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我首先让该生明白,“打是亲,骂是爱,不闻不问要变坏”,家长的教育方式虽有不当之处,但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子女成材,作为子女要体谅大伯的苦心,让他明白大伯把他拉扯大不容易,这其实就是爱。另外,我通过与其伯父母沟通,让他们明白,“打是亲,骂是爱,一味打骂难成材”,并向他们介绍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让他们降低对这位学生的要求,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给予理解,使其感受到伯父母的支持与鼓励,甚至爱心,帮助改善家庭气氛,改善教育方法。其次,给孩子足够的零花钱,不能因为怕他犯点小毛病就饿他肚子,家庭经济实在困难,我会帮你们申请特困补助。第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学习,让他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要求监护人经常与校方联系,共同监督教育孩子。通过与家长配合,经常互相沟通,对该生在学校或家里表现好的地方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为孩子形成正常的心态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案例反思

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想出办法如何教育学生,如何才能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尤其是对有一些问题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爱。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教师的爱心能换取学生的信任,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才能从新唤起学生的自信,才能让孩子学会自尊,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 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使他们走出不良习惯的束缚,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往往能影响他的品质、性格,乃至影响他的一生。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学好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只要我们少一份冷漠,多一份温情,这些学生就会少一点失落,多一点收获。让我们努力从孩子们身上发现亮点,毫不吝啬地用语言、目光、体态表达出我们发自内心的欣赏,充满爱心地去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找回自信的钥匙,重燃希望的火花!让每个孩子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爱和被爱的幸福!

案例2

一、案例学校表现介绍

徐露,女,14岁 ,初一。父母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学习,所以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是她语文老师,开学后,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徐露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行为方面

(1)具有我行我素、自负、嫉妒心强、攻击性强等不好的品行。

(2)和同学交往时特别要强,一点点小亏都吃不得,有一点小小的矛盾和摩擦就会对同学大吼大叫,甚至拳打脚踢。

2、学习方面

(1)学习成绩差,做事懒散,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习惯差,常因贪玩而耽误学习,经常欠交作业。

(2)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持久性,组织纪律差。

3、性格方面

同学都嫌弃她,不愿与她交朋友,导致她的性格越变越郁闷、也越来越暴躁。逐步成了班级活动的边缘人。

二、案例家庭背景调查

徐露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没有固定收入,长期在广东打工,基本上很少过问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只留下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而爷爷奶奶文化很低,重养轻教,对于她的任何要求不管有理还是无理的都满足,却从未指导孩子的学习。在爷爷奶奶的娇生惯养下,徐露养成了我行我素、自负、嫉妒心强、攻击性强等不好的品行。她的学习成绩非常的差,性格越变越郁闷、也越来越暴躁,逐步成为了班级活动的边缘人。

三、个案分析、处理

(一)原因分析:徐露是一名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重养轻教、娇生惯养下,正处于认识人生关键时期的她由于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以及在隔代教育下出现了以上症状,通过我的观察和谈话,我发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是监护人不力。作为徐露的监护人——爷爷奶奶,他们大都将其临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不出事。监护职责浅层化,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了就行了,所以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尤其是祖辈教育孩子,由于观念和方法滞后,存在明显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倾向。一方面,作为徐露的监护人,他们文化素质较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和对孩子进行法制、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致使她学习成绩非常差,另一方面,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他们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纵容她,使她逐步养成了爱撒谎、我行我素、自负、嫉妒心强、攻击性强等不好的品行,所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受教育状况,致使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

2、是情感关爱明显缺乏。由于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不归,使徐露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加之父母由于繁忙很少与家人联系,使孩子出现了情感饥饿综合症。在学校里,由于得不到老师过多的关注,她的各种不良品行又使同学们对她很疏远,这些情感的缺失导致她缺乏对外部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因此出现性格缺陷,严重影响了她与同学的正常交往。

(二)处理策略

1、拿出热情,奉献爱心。面对留守儿童的诸多难题,有的教育工作者干脆就产生这样的想法:没有家教的孩子我们管不了,做父母的不严加管教,光靠我们老师有什么办法?其实,留守儿童并不是天生的调皮捣蛋,不是天生的冷漠无情,他们是缺少成人的正确引导,做老师的决不能推卸责任,对问题学生要有热情,要有爱心,要一视同仁,甚至要付出更多更多,只要我们不放弃,肯定会有收获。作为徐露的语文老师,对她的问题我不能坐视不管。课堂上我重视关注她,经常给她创造不同的表现机会,只要她在学习上获得点滴进步,我就会对她表扬和奖励。课下,我和她做朋友谈心,给她指导学习方法。我认为能转化一个问题学生,看到她健康茁壮地成长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2、发现学生闪光点,帮她找回自信。的确,留守孩儿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我们要会,捕捉儿童兴趣和行为的闪光点。有些留守孩儿虽然孤僻、不善言谈,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爱画画,有的爱写字,有的爱参加体育活动等。如果我们老师能及时地发现他们的爱好,为他们的兴趣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徐露喜欢画画、剪纸,我就鼓励她出墙报,活动课时让她牵头策划,联欢会上让她表演。她非常积极做得很出色,我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在班里为她作宣传,她有了成就感,开朗自信起来,笑容写在了脸上,性格也温和起来了。对待这一类学生,我们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要正确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3、帮助家长走出爱的误区。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徐露的爷爷、奶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和他们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孩子,并真诚地向他们提出建议:

(1)不能无原则地溺爱孩子,对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全力满足她,会让她以为什么东西都能轻易得到,这样必然会在她的头脑里形成一种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和不体贴的不良意识,并且也不能培养她忍耐和吃苦的精神。

 对于孩子的不良习惯和缺点错误,爷爷奶奶不要一味姑息迁就,也不能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因为一味迁就只会使孩子养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而应该耐心教导,给她分析原因,帮助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鼓励她改正。

(2)当徐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她如何去解决,先让孩子自己思考,借助字典、词典这些必备的工具书解决,实在不懂的可以让他问老师和同学,不能养成不做作业和抄袭他人作业的坏习惯。

(3)我还与她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希望他们经常回家看望孩子或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并对孩子取得的微小进步给予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从而增强自信心,不断改正自我,做个好孩子。

四、案例反思

经过我和孩子家长的密切配合及徐露本人的努力,近段时间她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她活泼开朗有上进心,人缘关系也彻底改变了。孩子的转变让我真正感受到,给孩子爱和自信就是给了孩子一把成功的钥匙。但是我要提醒家长,应该懂得如何去爱,爱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孩子家长的转变以及自己所做的一切使我想到高尔基说过的话:“爱孩子这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要教育他们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学校、家长要齐心协力,把这一伟大的事业做精致!我想我有信心转变更多情感上、心理上有障碍的留守孩子。因为我爱学生,因为我还喜欢探索教育他们的方法。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发现许多留守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有很多种,关键是我们老师一定要对症下药。“事出有因”这句老话其实涵盖了很多的心理教育哲理,只有明白其中真正的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但教育,更离不开爱,一定要切记无论我们教育哪类学生,都别忘了:教育像是涓涓细流,河中流淌的应是爱心、细心、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