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七年级音乐教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又结束了。回首一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一定的不足。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基本情况概述
在教学中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中活动
二、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学生的思想教育。
2、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演唱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
3、在教唱一首新歌,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学会全歌,利用示范教学法,都是先将全歌唱一遍,作为一次示范,然后利用电子琴教唱歌谱,最后讲解歌词大意,教唱歌词,这样利于音乐程度的提高,利于复杂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后自学的能力。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经常多用鼓励的语言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2、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兴趣的提高和认识。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
篇2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 , 音乐的魅力在于你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 .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涵着一个美好的寓意 , 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 , 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 , 或是展现一片灼热的情怀 . 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 , 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 . 音乐课上我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利用学科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独立,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备教案。《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生为本”,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把学习还给学生”。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在课堂中我开设了“小舞台”“教你一招”等小栏目,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才华,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表现欲。低年级的孩子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的带有幼儿的特征,音乐的兴趣应侧重激发和培养。同时我还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让音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每个学生都爱好音乐,喜欢音乐。
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但是,有时候学生音乐课上总是乱糟糟的,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肯定是我的评价语言没有用在点子上,过于频繁反而失去了他的威力,我担任7 个班的音乐教学,每个班的情况都不一样,没有“备”好学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能有所改进。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朗读习惯;单词识记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01
在英语教学中,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比比皆是。因为对很多老来说,以教师为中心的无间断的、讲座式的教学模式似乎还是最保险的教学方法,因而不敢放手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而学生也被迫机械地仅仅把老师的备课本搬到自己的笔记本上。语言的交流性证明“灌输式”不适合英语教学,而且在英语学习中,竞争越激烈,两极分化越严重。
如果能在学生刚上初中时,就给学生以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给学生一个发展和成长的平台,让学生在英语课堂得以全面发展。并且教师的教学也会在无休止的讲解、灌输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放到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知识需求中去,使教与学融为一体。如何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
首先我想我们接手七年级英语教学任务的英语老师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今的七年级新生在经过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之后,班级中已经形成一种两极分化的局面或形势。对于大部分七年级新生来说,还是具备很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的,然而不容忽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便已形成“把英语课当作类似于音乐、美术等技能课”而不加以重视的思维定式。对此,我们七年级英语老师应该非常重视开学最初的几节英语课,务必做到非常认真备课,积极营造出一种与小学英语老师完全不同的课堂教学风格,让全班所有学生都能为眼前全新的英语课堂感觉耳目一新,以此促使班级中的所有学生,重新树立或加强认真学好英语的信心。
说到大声朗读,可能部分老师也为之头疼。尤其是全班性跟读、齐读的时候,班级中很多学生都可以放声朗读,而一旦我们老师叫学生单独站立起来,进行对话操练或情境演练时,许多学生就声小如蚊。事实上,一个能开口大声朗读英语的学生,肯定是可以非常完美地完成初中英语学习任务的学生。因此,在开学初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个人非常关注自己眼前的每一个学生大声朗读习惯的培养。对于班级中每一个能大方、大胆、大声的开口说英语的学生,总是向全班学生大张旗鼓地进行赞扬;而对于班级中内向的、胆小声小的学生,也采取以下方法加以强化训练:用说话大声同学引领说话小声同学。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相信一个内向型学生经过与一个外向型学生的三年相处,双方学生的性格都能得到更完美的调整和塑造。而在七年级的每节英语课堂上,同桌两人的对话操练几乎是高强度、高密度的。此时利用同桌性格迥异的两位学生形成互帮互助、互相鼓励的良好态势,从而充分利用说话大声同学促进说话小声同学逐步转化到以“自然声音”发音的状态。
二、培养学生识记单词的良好习惯
初中学生面临全新的课程学习、更大的学习强度和压力,为了节省学习时间,作为初中英语老师,很有必要培养学生正确、快捷识记英语单词的方法。在这一方面,我十分注重“发音拼读法”。而当一个七年级新生能够大声朗读英语,能够端正书写英文,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为学生暂时性的无法逾越“单词关”而担心。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发音拼读法”。在开学第一周就明确宣布学生单词听写将在第四周才开始进行,之前只进行字母听写。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班级里英语学习后进生的恐惧心理,让学生学生在毫无心理包袱的情况下,大声朗读英语。在学生比较好地掌握26个英文字母的读音与书写的前提下,开始利用一切机会讲解单词的“发音拼读法”。先易后难、先短后长、先规则后不规则。例如:从一个单元的所有单词里划出可以通过拼读规则识记的单词,让学生以“发音拼读法”进行记忆,然后进行听写巩固。对于其他比较长的、拼读不规则的单词,可以暂时不做听写要求。通过平时对听写结果的分析与对学生拼读单词方式的跟踪观察,积极寻找班级里无法理解“发音拼读法”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这一过程虽然辛苦,却可以大大降低班级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数量。
在英语单词“发音拼读法”的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告诉学生其他识记单词的方法。如“字母组合”在单词识记中的重要作用和归类使用技巧。例如:book、good、look中的“oo”,how、brown、town中的“ow”,thank、three、there中的“th”,chair、China、child中的“ch”等元音或辅音或元辅音字母组合。随着学生单词量的不断增大,相信学生能够自觉进行总结分类,从而提高自身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记住尽量多的单词拼写的能力。
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单词关摸索到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和习惯,那么英语学习也就跨出了质的飞跃。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篇4
【关键词】农村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特点;优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诚然,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任务,它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教学检测上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对我们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回避它或者忽视它都是错误的选择,唯有迎难而上,啃掉这块“硬骨头”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拓展其综合素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得天独厚的城市不能比拟的条件,我们大可指导农村学生利用,提高语文素养。
一、立足学生薄弱特点,循序渐进地指导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学生不同于城市学生,他们大多来自深山,见识少,胆小害羞,语文素养不高,有的甚至连普通话都不大会说,要想一蹴而就地让他们像城市学生立刻积极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那是不大可能的,只能慢慢来,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参与。其中,我们需要把握几点注意事项。
(一)解除学生的拘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农村学生的腼腆害羞是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障碍。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方法解除学生的拘束。比如训练学生单独大声读书,当众从容讲话,放开胆子,展示口才,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可以改变“金口难开”的习惯,变得活跃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农村学生的特点,比如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种甘蔗,收稻谷,将这些作为活动的话题,引导他们积极讨论。由于学生很熟悉这些农活,所以一般都会畅所欲言。“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开头做好了,后面就顺利了。
(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掌握活动的发展动向
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要预设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也要预料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周全考虑相应的对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既不能把活动课堂塑造成“教师独大”的一言堂,也不能将活动课变成“学生独立”的自由散漫的课堂,要引导学生走向活动的目标,达到预定的目的。
(三)重视活动的评价,总结活动的经验成果
活动结束,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以鼓励与表扬为主,对学生们的表现加以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下一个活动做得更好。同时,教师要善于总结思考活动的成败之处,形成经验,便于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根据农村学校的资源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校内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学校校舍简陋,但绿树满园,放眼墙外可见山丘农田,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坐在操场就可以见到校外的农村美丽风景。笔者常常带领学生来到操场,坐在树下,畅谈理想,创造性地开展主题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综合性思考和探讨活动,一起探讨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一起思考“外面的世界为什么又很无奈”问题,引发学生无限遐想的同时,又让他们对现实社会有清醒的认识。
正课之后,笔者时常带领学生来到校园一角,体验怎样种花植树。农村学校有很多泥土地块,m宜栽种鲜花或果树,是农村学校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天然基地。
农村学校富有特色的地方更是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好资源。笔者所在学校有百年历史,保留下了古老的大门,学校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称为“龙门”;又在另一角建有一个凉亭,称为“凤亭”。笔者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组织学生开展“青春随想”活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带领学生走龙门,坐凤亭,让学生体会“鲤鱼跃龙门,展翅成金凤”的成功感,畅想成龙成凤的未来,激起学生奋斗的欲望。
三、发挥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牛耕羊奔,山清水秀,果树飘香,稻穗沉坠,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天然条件。
在开展“感受自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和“寻觅春天的足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活动中,应把学生带到田间地头、山丘河岸,去感受并认识自然,引导他们把这种感受与认识表达出来。开展“马的世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活动,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笔者直接把学生带到山坡上,近距离地观察马,马的形态、马的动作、马的劳作,一目了然,不需赘言,学生心领神会;再和农民聊天,聊聊马的脾性、马的作用,让学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绝大多数农村初中学生都参加过农事劳动,他们对农事劳动的过程与感受是城市学生无法比拟的。如七年级“我爱我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活动,可引导学生谈农家生活,说说从农事活动中获得的收获和体验到的快乐。
四、发挥农村的文化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有些是城市无法比拟的,如农事诗、俗言俚语、农谚、古建筑等。笔者所在的农村就有几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一是嘹山歌,二是采茶戏,是老祖宗代代相传下来的,神奇而又渊博,不进行深入的学习是学不会的。我们完全可以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篇5
一、布置学生按要求做好预习,至少达到最低要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较长现代文的预习更是如此。学生在课前按要求对较长现代好预习是长文短教的关键,如果学生不能在课前对较长现代好预习,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开展长文短教的效率会极大地降低,甚至会造成课堂教学完全失败的恶果。笔者任教的两个班均为普通班且学生整体语文水平较低,因此,笔者在布置学生预习的时候,提出以下三个最低要求:
1.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参考书解决所有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问题。
2.标明段落序号。
3.熟读课文至少两遍,以能够明确说出主要人物的名字和基本概括主要事件为原则。
以上是笔者个人从学情出发制定出的长文短教的最低预习要求,教师们在实际操作中也可根据自己班的具体学情制定出其他的适宜的更高要求。总之,预习越充分,长文短教的效果就会越好。
二、紧扣学段制定切实的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各学段现代文教学目标不同,所以,制定每篇较长现代文教学目标时应从具体学段目标出发,制定出紧扣学段目标的切实的教学目标,以七年级为例:
七年级现代文的学段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积累、语言理解表达能力等方面有所得。因此,在确定七年级各篇较长现代文教学目标时,要把它放在整个七年级语文知识体系中,确定出一个教学要点,做到一课一得。以下就是笔者从七年级现代文学段教学目标出发,制定出的适合七年级较长现代文短教的切实教学目标。
如,笔者把《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较长现代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阅读文本,感受贝多芬这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形象。
2.从文本走向课外,学习像贝多芬一样身残志坚取得巨大成就的一类人的精神。
3.学习本文用生动的肖像描写展现人物性格风貌的技法。
又如,笔者把《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较长现代文的将教学目标定位为:
1.从课文标题入手培养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多角度探究课文主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弱者的品质。
由此可见,制定较长现代文的教学目标不在多,而在真正扎实有效并能够实现。切忌“假”“多”、“乱”、“空”,这一点对较长现代文的教学至关重要。
三、基于学情计设通俗易懂、灵活适度的主问题
笔者所任教的两个属普通班,基本都是中层生和后进生。如果脱离班级的基本学情,提出一些具有太多文学字眼的问题,学生连问题的表述都听不懂,更不要说举手回答了,那样以来,课堂冷场是必然结果。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笔者在设计课堂主问题的时候这样操作:
在教授《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较长现代文时,笔者特意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迅速跳读课文,并思考,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勾画出相关词句。”(小组讨论约5分钟,学生展示及教师点评约15分钟)
学生一边默读,笔者一边巡视,两班学生基本都能在文段中划出表现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的词句,就连后进生也能轻松地划出相关语句,笔者的预期目标实现了。
学生一个个的回答着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性格特点,有的是词语,有的是短语,笔者在黑板上一个个地书写着。笔者有意识地把贝多芬作为普通人性格特点的词语写在第一行,把贝多芬作为一个音乐天才和一个具有坚强毅力的人的词语写在第二行。
笔者问同学们:“贝多芬第一行的性格特点和我们普通人有没有差别?”
同学们齐声说:“没有差别。”
笔者接着追问:“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说:“普通人!”笔者随即用红粉笔在第一行板书的最后边写上“普通人(平凡的人)”。
笔者又问: “同学们,贝多芬第二行的性格特点和我们普通人相比,如何?”
学生齐声说“他远远比我们普通人强!”
笔者追问:“那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来概括是……”
学生们有些疑惑了,都不敢开口说。
笔者说:“请同学们看看我们的课题——音乐巨人贝多芬。”
有同学举手了,“贝多芬是一个巨人!”
“说得好!”笔者顺势在第二行板书的结尾处写上“巨人(伟大的人)”。至此,第一个教学目标圆满完成。
又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较长现代文,笔者设计了主问题为:本文是一则童话故事,题目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那么本文围绕“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讲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不超过50字。(小组讨论约5分钟,学生展示及教师点评约15分钟)
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从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两个主要人物入手,按照如何把“动人”一词表达充分为原则积极展开讨论。经过小组讨论,基本都能用不超过50字的句子概括这则童话的内容,且主要人物齐全。预设的主问题解决了,很好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一。
由此可见,对于较长现代文短教而言,设计通俗易懂、灵活适度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吃透文本,又对教师的点拨、提升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四、搭建创造升起的跳板
创造生成是现代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升起的跳板极为重要,对较长现代文的短教而言,这一点更不容忽视。
为此,笔者在《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较长现代文的拓展部分设计了“走出文本,畅谈身边的‘贝多芬’”环节。(小组讨论约2分钟,学生展示及教师点评约13分钟)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笔者问:“贝多芬是身残志坚的巨人,其时,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千千万万像贝多芬一样的‘巨人’,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巨人’?尽可能用一句话展示出他(她)的主要精神。”
学生甲回答:“司马迁忍宫刑之辱,奋发图强,著述了鸿篇巨著《史记》。”
学生乙回答:“张海迪身残志坚,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
学生丙回答:“罗斯福坐着轮椅,两次高票当选美国总统。”
学生丁回答“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凭借自己的坚韧,成为了著名作家和慈善家。”
…
笔者总结:“从同学们丰富多彩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今中外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像贝多芬一样的巨人,他们‘巨人般的精神’给了我们一次又一次有益的启迪。”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因为我们是跪着的。让我们站起来,勇敢面对眼前生活中和未来生活的困难,做像贝多芬一样的巨人。”(精彩结束)至此,第二个课堂教学目标完成。
又如教授《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较长现代文的拓展环节时,笔者设计了“某某,我想对你你说……”环节。(小组讨论约4分钟,学生展示及教师点评约12分钟)
具体的问题如下:
盲孩子,我想对你说……
影子,我想对你说……
萤火虫,我想对你说……
同学们,我想对你说……
我想对自己说……
课堂实际证明,绝大多数学生对盲孩子、影子、萤火虫等对象的倾诉都能紧扣文章各个多样的主题,回答较为理想。学生在对同学的倾诉和对自己的诉说方面,也都能在老师的适当点拨下提炼出较为精炼的语言。(课堂结束语: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堂课我们体会到了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之间真挚的爱,这爱如山间一捧清泉,它更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课堂教学结束。)
这些拓展环节的安排让学生由课内走向了课外,从文本走向了生活,在深入理解课文主旨的前提下,砥砺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实际表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至此,课堂教学目标三完成。
学生的回答虽然因知识水平的差异而有差别,但学生们都能从文本中有自己的体验和反思。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搭建,一次又一次的升起,在不久的将来,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定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五、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小练笔
较长现代文的短教还应与密切联系课文内容的小练笔(堂上小练笔或课外小练笔)相结合,这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音乐巨人贝多芬》布置作业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从课文的肖像描写中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品格。你们和老师认识这么久,应该对老师比较熟悉了吧?今天的小练笔:写一段关于老师的肖像描写,要求:运用精准的肖像描写展示出老师某一方面的性格,字数不少于150字。(课堂时间有剩余,可作堂上小练笔。若时间不足,可做课外小练笔。)至此,本课教学目标三顺利完成。
又如笔者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布置作业环节,设计的作业为:
“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拥有健康,拥有亲朋好友的爱。但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幸的人们,正所谓“不幸的人们各有各的不幸”。请同学们在本周内,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你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并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到周记本上,情感要真挚,字数不少于150字。”(课堂时间有剩余,堂上讨论:你所接触的人中,哪些人需要我们关爱?若时间不足,以周记的形式布置成课外小练笔。)语文教学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它更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非同一般的影响,设置的这一作业既是语文作业,又是德育作业,达到了智育和德育双重目的。从后来收上的周记作业看,绝大部分同学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真诚帮助了他们身边的需要帮助之人,描写内心的感受也符合情感真挚的写作要求。至此,本课教学的目标三顺利完成。
以上就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例,对初中语文课本中较长现代文短教的方法所做的一些初步探索。
“弱水有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对于“初中较长现代文的短教”,只要找准切入点,训练点,就能抓住全文的核心。如此以来,老师“教”的时间短了,相应地,学生“学”的时间长了。学生们就能在语文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地感受文本、理解文本和鉴赏文本,进而能够充分地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既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语文是快乐的,又能让教师深刻体会到教语文是幸福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课前预习 初中英语教学 作用 超前学习 重要手段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一方面初中英语的词汇量和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许多;另一方面学生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不仅有大量的学困生出现,而且就整体来讲,学生的课堂学习也不够主动,效果不佳。分析原因,我们发现,主要是大多数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或者没有掌握恰当的预习方法,这才使得课堂的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堂学习效果差,最终导致初中生对英语缺乏兴趣和积极性。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前预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课前预习是超前学习的活动
在教师讲解新知识前,学生预先了解和熟悉将要学习的相关知识,能够为课堂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教师若能恰当地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就可以培养学习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讲七年级英语Unit 7 Colours时,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本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用英语描述一个熟悉的人的衣服和衣服的颜色。七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极强,为了能够更好地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他们互相合作,记忆单词,运用原来学过的句式很好地完成了这个预习作业。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这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 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感知新知识,这是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谓的预就是准备,那么在学习中指的就是预习。预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率先进入情境,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在预习时拓展课外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里说的预习并不是简单地读一读,看一看,而是要学生通过阅读去感知新知识,从而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切,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七年级Unit 1 This is me! 时,学生通过预习Reading A: new words和text, 在课堂上做相关课堂练习时就非常顺利。在看到以下题目时,他们很快就给出了正确答案, reading; hobbies; music; polite; clubs。
1. We love to go to the_____(read) club after class.
2. One of my_____(hobby) is playing basketball.
3. Young people like to listen to pop_____(音乐).
4. We should be_____(有礼貌的) to old people.
5. Some_____(俱乐部) are very popular with children.
三、 课前预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听课效率
英语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的知识连贯性和交叉性特别强,这就决定了预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学生只有通过预习,才能初步了解新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温故知新,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知道哪些是自己已经通过预习理解了的,哪些是自己预习时不懂而需要认真听老师讲解的,这样心中有数,听课有了针对性,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在九年级进行复习时,情态动词是个难点,难就难在情态动词贯穿了整个初中学习,分散琐碎,所以我在讲课前,要求学生总结初中三年中学习过的所有情态动词的用法及基本句式。学生在预习时,很容易地就总结了九大情态动词的时态关系,可是在总结各个情态动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时,就出现了混乱。例如,表示预测或可能的can和could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时的正确表达方式,同样表达预测的may和might与前者的区别在于哪里等,这些内容仅仅通过预习是不能很好掌握的。但是通过这样的预习,学生们知道了自己哪里不懂,在听课时就有了针对性,课堂效率就提高了。
四、 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在预习时,通过查找工具书和阅读,能独立地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新的知识,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例如,八年级的语法“一般将来时”,由于知识点琐碎,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所以经常会出现讲了这一个知识点,学生掌握了,可再讲下一个知识点时,就不会和上一个知识点联系了。这时,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时,给学生安排了预习任务:总结be doing、 be going to do及will/shall do的用法和区别。学生通过预习,运用归纳总结的方式,总结出了一般将来时的基本知识要点:
1. be doing主要表示按计划、安排即将发生的动作,一般用于位置转移的动词。
2. be going to do在表示将来时,有两个意义,一是表示意图,即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做某件事情;一是表示预见,即根据现在的迹象预见到将要发生的事情。
篇7
【关键词】政治 歌曲 乐趣 质量
1 前言
曾经有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最不感兴趣的科目中,政治课排名最前,虽然政治课并非最难掌握的科目,但为何许多学生都缺乏学习政治的热情与兴趣呢?笔者认为导致这样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政治教材的本身的因素外,许多教师在课堂中都忽略了学生的兴趣,不注重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且教学方式传统又单一。要想活跃政治课堂,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要求教师们要在教学中联系实际。将歌曲运用到政治教学中是笔者认为较新颖且效果较好的教学方式,因此下文就将说明如何将歌曲运用到政治教学中。
2 歌曲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2.1 先声夺人,导人新课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必须要有一个良好地课程开端。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有趣的事物,因此可以利用歌曲将新课程导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感觉耳目一新。如此一来能够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最快地进入到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政治教材中“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一课,教师可以用《爱我中华》这首歌曲来导入课程,歌词中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样一句,这句话中不仅说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更说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听到这首歌曲后学生很容易就能够产生一种爱国情怀,为祖国的伟大而自豪,为中华民族大家庭而自豪,将自己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接下来进行新课的讲解就会所铺垫,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2.2 释疑化难,促进理解
中学生处于思维活跃时期,而思想品德课程又是比较枯燥、抽象的课程,因此利用歌曲来将课程中较为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有趣且简单的形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且音乐所创造的教学情境能与枯燥的知识相互穿插,让学生的思维既能够得到锻炼又能够有所放松,从而更乐于接受更多的知识,慎思明辨,加强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讲授“珍惜时间,惜取少年”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播放《童年》这首曲目,这首曲目所描述的美好童年是许多同学都亲身经历过的,让他们明白所有美好的时光都会过去。因此更要珍惜时间,才能够留下美好珍贵的回忆。
2.3 引起共鸣,激励人生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中学生的思想觉悟,为他们的思想道德打好基础。而音乐同样是能够陶冶人的情操,音乐中蕴含的巨大力量能够给中学生形象直观地刺激,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例如在讲授“我的中国心”这课,教师可以播放与中国有关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就是一个很好地选择,歌词中有这么一句“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学生听了能够明白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处心中都有祖国的身影从而激起强烈的爱国情怀。
2.4 巩固总结,深化主题
要想拥有一堂成功的政治课,就必须开头良好,结尾同样精彩。因此教师可以适当选择一些适合结尾的歌曲,消除学生整堂课程下来的疲惫感,同时也能够深化主体。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七年级中有一课为“孝敬父母”,教师可以播放《常回家看看》的MV,让学生看到MV中父母和儿女团结的场景与儿女帮父母洗碗等场景,配合着歌词“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接着可以向学生们提问:我们应当如何孝敬父母,你做过什么孝敬父母的事情吗?以后你打算如何孝敬父母?让学生们进行开放式回答,在热烈地讨论中结束课程。
篇8
“新课标”中的“双基”表述为:1.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和了解音乐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常见结构(曲式)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2.音乐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鉴赏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可想而知,如果没有稳固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后盾,表现、鉴赏、创造音乐的美就无从谈起。因此,如何开展识谱教学引起了我的注意,在之后音乐教学中加以改进,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识谱教学方法。
一、遵循音乐学习规律的识谱教学方法
小学中年级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方法逐步使学生学会识谱。开始时,以听唱为主,辅以视唱,逐步增加视唱的比重,从听唱逐步向视唱过渡,直至初中仍可保留部分听唱作为辅助。这种“先听唱谱,后逐渐增加视唱谱”的方法符合学生认识音乐的规律。“新课标”中(七―九年级)关于识谱的要求:(1)用熟悉的歌曲、乐曲学唱乐谱。借助熟悉的歌曲识读乐谱,是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平时课堂教学中可以经常使用。尤其在复习歌曲的过程中,利用会唱的歌曲进行识谱学习,会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演唱效果往往会带给老师很多惊喜。如复习歌曲《希望与你同行》时,由于这首歌几乎是一字一音,比较好唱,组织同桌开展合作学习,练习一人唱词一人唱谱,学生练习兴趣很浓,好几位同学在音准、节奏上把握得非常准确。音乐是听觉艺术,几乎所有热爱音乐的人都是从那些使自己感官愉悦的声音中热爱上音乐的。因此,音乐教学要立足于“听”,把识读乐谱的教学活动牢固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只有充分体验音乐蕴涵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学生有了想学的愿望,才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中。(2)能够跟随琴声或录音试唱乐谱。跟随琴声或录音试唱乐谱包含运用模仿心理完成初级听音试唱,既降低技术上的难度,又获得音乐美的享受,是遵循音乐学习规律的一种识谱方法。对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普通音乐教育来说,将识谱结合在音乐欣赏、聆听之中,而不是偏离新课标的要求,过多地抓系统的视唱训练,其结果不仅造成学生兴趣和学习动力的丧失,而且会影响音乐审美教育效果。
二、音乐知识化整为零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法指将音乐基础知识零星地蕴含于每一节课堂中,以积少成多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这方面知识。一节音乐课中我们不可能花太多时间专门学习识谱,但是识谱教学作为知识与技能目标,必须在每节课中得以实现。如歌曲《龙的传人》(1=G,4/4):
第一节课识谱时首先学习四分音符,教学生每逢四分音符处打一拍,其他音符先空下来,主要加强四分音符的概念,然后在第二节课中学习八分音符,练习两个平均的半拍(一拍唱两个音),继续复习四分音符,第三节课将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综合起来,以四分音符为一拍,让学生边打拍边唱谱,这首歌是那么耳熟能详,学生学起谱来既轻松又愉快。除此之外,识谱教学还可以零星地渗透在音乐欣赏课中,当学生欣赏过一首音乐作品,必定对其主题音乐产生印象,每欣赏一部经典的音乐作品,都要求学生背唱它的主题乐谱,如吕其明创作的管弦乐作品《红旗颂》的主题、马思聪《思乡曲》的主题、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第四乐章的合唱主题等。通过背唱,同学们不仅记住音乐作品,而且通过名作促进识谱学习,这种识谱是建立在完整的听觉基础之上的,带着浓厚的音乐思想与情感歌唱曲谱、演绎曲谱,是识谱学习的一种升华。
三、以简谱带动五线谱教学
篇9
关键词:初中英语 互动模式 小班化
小班化是在学生人数减少情况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核心更注重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注重个体教学形式的运用。教学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对话”。有人说,没有对话,也就没有了教学。因此,所谓互动教学,其本质也就是“对话”,实现教师、学生、学习材料、学习环境之间的深度对话,在对话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互动教学模式在凸显学生个体的学习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英语课堂教学等方面,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小班化让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有了更广阔的天地,可以把小班化教学形象地说成“互动教学的温床”。“互动活力课堂,魅力小班教学”,小班化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堂必将彰显其更为绚丽的色彩。
当然,在小班化互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未能根据小班化的特点来创设情境、形成互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互动教学的表面化导致课堂教学无活力,学生思维无法拓展,学力无法提升,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现实的教学环境,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小班化教学的特点来适宜地开展互动教学,做到因班制宜。我结合义务教育英语教材的内容,初步探讨了小班化背景下的互动教学模式,以期使小班化教学更能彰显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最大效益。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客观现实条件所创设的一种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和心理反应的、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的氛围和环境。由于小班化课堂的学生数相对较少,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学习情绪低落,那么,整堂课将会冷冷清清,根本无法互动,学习效率将会更低。
因此,相对于大班额教学,小班化课堂更需要教师合理地创设互动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探究,拓展并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英语的学习。
“情”是基础,“境”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要素以及认知规律。否则,情境创设就会变味、走调,出现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的现象,导致教学情境价值缺失。因此,情境创设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不管是在新课导入中创设,还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也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创设,都必须坚持这一原则。
1.多媒体情境创设,多感官参与学习
对于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1一课,如果教师直接利用教材“work in pairs”“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alk about them”单一感官的情境创设,课堂教学则缺乏感染力,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由于教材中的图片都是静态的、平面的,教师可以对此加以改造,引入动画和音乐,丰富学生的感官。我在教这一课内容时,采用水果忍者的游戏,在投影仪上播放游戏片段,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并总结出水果类的英语单词,随后再引入正题。本节课的情境创设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动画、音乐及媒体,层层深入地铺设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学用英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情境创设必须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紧密配合,不能偏离,如果过分追求形式上的花哨,反而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有效学习,浪费学生的宝贵课堂学习时间。
2.提问题情境创设,导学生兴趣学习
学贵有疑,问是学习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创设的问题要在兴趣和深度上下功夫。如在教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Module 4 Healthy food Unit 1 We’ve got lots of apples一课内容时,我以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问:“What food do you like? What drink do you like? What fruit do you like? What vegetables do you like?”生答:“hamburger, French fries, salad, egg, meat, chicken, fish, duck; milk, water, orange, tea, coffee; apple, orange, banana, strawberry, watermelon, pear, peach; tomato, potato, broccoli, carrot”等。在师问、生答的互动教学过程中,不仅直接引出了本课的学习重点,还激发了学生的强烈学习欲望。
3.以视频情境创设,激学生探究欲望
我在教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Module 4 Healthy food Unit 1 We’ve got lots of apples一课中Activity 4这部分内容时,我播放了一段在食品超市购物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判断录像里的对话是否涉及表1中的食品,并在涉及的食品后面打“√”。
表1
原本很枯燥的一个听力训练,在转变成视频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被激活了。我发现,全班学生都能非常认真地观看,并边看边做着记录。不用再播放第二遍录像,学生基本上都找出了答案。较之以往的听力训练,既节约了时间,又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4.以游戏情境创设,寓学习于快乐
游戏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把游戏形式融于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的预设教学目标。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协作能力。我在教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Starter Module 2 My classroom and my body Unit 2 Please touch your head一课内容时,在复习身体部位单词时,我引导学生:“当听到‘touch your head’时就用手触摸你的头,看谁反应快。”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单词记忆能力以及身体协调度。这种教学方式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减轻了学习英语的负担,还锻炼了其他方面的能力。 二、打造学生的舞台,演绎课堂的精彩
传统的英语课堂,基本上是教师为主角,师生之间很少有互动,又由于大班额的现实情况,要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得到展示的机会,确实很难。如今,小班化课堂为更多的学生创造了一个释放能力、演绎精彩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我的课堂,我做主”将不再是一句美丽的空话。
1.转变师生角色,激发学习主动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师道尊严让教师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而不愿意走下讲台,做一位倾听者、学习者。其实,我们只要适时转变角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精彩。
我在教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 12 Unit 2 How to be green一课内容时,我向学生提问:“There’s too much pollution in our city, what should we do?”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讨论和总结,再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参与小组学习讨论,由一位解惑者转变为疑惑者,并适时启发、引导学生,或向学生求助,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能够充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因师生角色的转变而变得更加灵动、充满活力,使得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也变得事半功倍了。
2.改变评价方式,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本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与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及时、有效地监控,以对教学积极导向起到的作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评价者不仅是教师,学生也可以是评价的主体,学生的自评、学生间的相评,往往更亲切,有时也更客观,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系统中来,让他们体验多元化评价的魅力,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Module 6 A trip to the zoo Unit 3 module task:making a poster of your favorite animal一课内容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制作poster。然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并相互评价哪组制作的poster更美观、更具体。
3.鼓励学生为师,培养主人翁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我适时设计了“学生做教师”的环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讲解,日积月累,学生会逐渐认识到自己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同时,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其思维过程得以呈现,知识体系也得以建构,益处多多。如课前让学生回顾上堂课的学习内容,课终让学生总结本堂课的知识要点和方法,对不同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选取不同的角度,其效果会更好。虽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讲得很好,但正是在不严谨、不完整中,才能如实地暴露问题,教师才能了解教学的得与失,学生也才能获得提升的空间。因此,在相互补充、完善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都能更加深入。
总之,小班化教学为有效实施互动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等更加适宜小班化互动学习的方式,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加有效地互动起来,真正让每一位学生个体成为一个发光体,绽放各自独有的精彩,这样的课堂才是活力璀璨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齐小风.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学技能的新要求[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1).
篇10
关键词: 成功 英语教师 英语课 快乐学习
一、上好每一堂英语课
上好每一堂英语课是让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然则何谓上好?实际教学工作中,我觉得一节好课应该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英语学科的课堂围绕充分学习课堂的主题,很好地展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特色。
1.音乐伴随,活泼生动。
伴随着热播的《奔跑吧,兄弟》的主题曲,老师开始了七年级下册Module12 Unit1的英语教学,学生完全被轻快的音乐吸引,进入老师带给他们的充满艺术氛围的课堂中。在与学生的轻松交流中,老师精心准备的多样音乐素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种类的音乐,并在交流与鉴赏中让学生理解中西方音乐的差异与特点。学生在谈论自己对不同音乐的喜好之后,开始进入课文听力,了解Tony一家对音乐的喜好,听力以三个不同的任务,完成了该72-2的听力任务,简单却到位。接着,在对72-3的对话处理中,老师先“听”,再“阅读”,到“模音”,最后“角色表演”,让学生很好地吸收、掌握课文对话,为最后一个环节的知识迁移做好准备。同时,对于《蓝色多瑙河》这首曲子作者及背景知识的介绍,拓宽学生的视野,突出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领悟音乐及对话。老师的这节课最大的特点在于,除了它是一场音乐盛宴、文化大餐之外,每个教学环节中都凸显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的理念。
2.与众不同的授课方法。
七年级下册Module7 Unit2的写作课,带给全体听课老师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从课初的作文框架与好句的组内及班内分享,到阅读材料中好句的巩固,再到语言运用环节,无不展示、散发出学习共同体的自主与合作在英语学习中的魅力。在老师的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氛围实在有效,同时,在教学设计中,语言知识的支架搭建与滚动复习,给全体学生呈现一节新型的英语写作课。再加上学生的大气表现,取得相当好的教学效果。
3.和学生一起分析教学效果。
展示课后,老师做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讲座,指出英语教学中自主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对学过的两节课进行课例分析,并介绍英语教学的特色。我们一起分析两堂课的价值的课堂,大家列举了两堂课堂的精彩之处,概括总结了英语学科展示的课堂教学特色,指出这是学生充分学习的课堂,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是让学生“听够、读够、说够、写够”的课堂。归纳两堂展示课主要以四个“不断”体现“充分学习课堂”特色:1.不断利用中西音乐文化差异、师生间生活信息差,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2.围绕模块的语言结构,不断转换话题的不同角度,以不同角度的语言素材来不断丰满话题。3.不断搭建语言支架,发散学生的思维,实现语言运用的目标,让学生说够、练够、写够。4.给足学生课堂练习与准备的时间,不断保证学生语段的输出量。老师运用课堂案例进一步说明学生课堂学习方式有效转变的行为,课堂交替使用“自主、合作、探究”三种语言学习方式,采用师生交流、学生同排交流、学习共同体的生生交流等组织方式,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行为及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
让学生兴趣盎然地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最终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方法和创新,这一点值得教师不断摸索、探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掌握知识,开启智慧,培养能力。在具体实践中,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徒劳无功。
记得有一次开始中考听力口语训练,于是,两周的工作不知道忙到哪种份上。
感慨于英语口语教学的艰辛,两个班级那么多学生,想亲自个个进行细细的指导谈何容易。就篇章朗读,听了一百多位学生的篇章朗读,一个个指出问题,头疼了几天,不知道我教学的班级什么时候可以成功的提高学习效率,希望不要效果甚微。
感慨于机房里听力口语训练的低效,每周一次的机房听力口语练习,对使用的练习质量无语,对如此的评分系统更是无语,想亲自评分,却无法操作,就这样,两周过去了,怎么改变?忙,绝不能徒劳无功,一定要反思,总结经验,要达到更好的效果。
2.让学生快乐地进入状态。
开始上九年级Unit6的第一课时,这个课时开始正式教学定语从句的用法。由于话题以讨论音乐为主,于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就加入了不少音乐的欣赏,从欣赏到讨论喜好、感觉、音乐的重要性等。
课前播放了一首英语歌曲,学生很快就进入状态了,就是这么一首歌曲,让全班high了起来。上课时,学生听听音乐,用心地运用目标语谈论音乐。当有一个学生说:“My favorite group is Little Tiger...”当全班反应过来,才知道他在说小虎队,全体学生鼓掌、直呼cool。不要只让学生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死气沉沉只会让孩子失去兴趣。我希望,我的课堂上我的学生脸上挂着的是笑脸,让快乐充满整个教室。
三、结语
- 上一篇:会计实务操作心得体会
- 下一篇:财务风险防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