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纺织服装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纺织服装教育

篇1

当前,纺织产业处于一个科技日新月异、产品更新加快、技术落差逐渐缩小、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我国纺织产业链由原料到最终消费品,配套齐全且衔接紧密。纺织工业的细分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只有融入信息化系统管理,以供应链为核心推动纺织业的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才能保障纺织产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纺织行业信息化的发展核心是人才,那么纺织服装院校需要培养出适合纺织产业信息化发展的所需人才。

为了解决教育信息化和培养信息人才这一瓶颈,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纺织服装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指委会主任陈桂林带领团队走访了13个省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纺织服装数字化教学研讨会”,成为中国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重要的交流平台。

陈桂林向《服装时报》记者表示:“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是谋求纺织服装教育跨越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大力推进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与新型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开创“双向”新纪元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陈桂林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双向教材”的发展模式。“双向教材”首先兼顾了纸质教材的不可替代优势,又可以兼顾数字化出版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用项目化教学方式编写纸质教材,并将纸质教材每个知识点用二维码技术采用微课的形式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使用纸质教材时,只要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在线的数字化资源库进行学习,实现纸质教材出版与在线数字化教材并举的出版方式。

建网上“云教学”

为了解决在线网络教育、实时互动课堂、个性化学习管理等应用逐步融入学习过程,陈桂林创建了“中国服装教育网”和“中国服装网络学院”,将各种纺织服装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优秀教师、优秀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并普及。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

新“云课”新模式

篇2

关键词:美育 服装教学 美育教育 势在必行 渗透

职业高中服装专业主要让学生学习服装设计与制作方面的知识技能,以满足服装市场的人才需求。自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国际服装品牌的进入,给我国的服装行业创造更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职业高中服装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超前的设计理念、独具一格的制作技巧。这就给职业高中服装专业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无论是超前的设计理念,还是独具一格的制作技巧,都会受到审美能力的制约,因而职业高中服装专业的教学内容插入美育教育势在必行。因为美育能够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对于职业高中服装专业的学生来说,美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特别是学生在学习服装设计和制作时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进行服装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插入美育教育效果会更好呢?本人就此做以浅显的分析。

一、营造美育环境、强化审美意识

我们把美育教育插入到职业高中服装专业教学中,最首要的就是营造美育环境,让美育像空气一样,每时每刻都环绕在学生的周围,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起到一个强化的作用。对于这些,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物质环境的创设。校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在校园内的一切可见的、有形的物质。例如: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各种类型的校舍建筑、各种场地设施、室内外布置等都属于物质环境。良好的物质环境能使学生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潜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让它时时刻刻,点点滴滴都向学生渗透美育的内容。譬如:设计精美的花园、带有时装画的墙壁、带有时装杂志的读书角……都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关注美、关注时尚的习惯。长此以往就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其次是精神环境的创设。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首先,专业课要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只有二者完美的结合,才能突出服装设计与制作的美感。以服装设计为例,我们在进行服装构成、分配比例、色彩搭配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多媒体或者视频观看绚丽多姿、生动形象的设计过程,使学生从中感受美和发现美,并以此来创造美。在学习服装轮廓素描时,我们可以将美术中的点、线、面的交错构造结合起来,从欣赏点、线、面的局部美着手,逐渐扩展到对这个服饰的设想和建构。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注重电化教学工具的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工具包括幻灯、电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等。这些电化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能把声音、灯光、形象、色彩、图文等有机的结合起来,直接给学生一种生动形象、丰富多样的视觉感受,让美像空气一样时刻围绕在学生的周围。例如,在讲解服装设计的风格时,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向学生展示不同服装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个人风格等等,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美育教学环境。最后,要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中的服饰和关注服饰搭配的习惯。比如:对于大街小巷的服饰无论是色彩搭配好的、款式好的,还是材质好的、图案好的等等,我们都可以拍下照片,保留下来,经常进行比对和评价,这是增强学生对服饰美的认识体验最直接的办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利用教材内容,实施美育教育

职业高中服装专业的教材内容有:服装造型基础、服装缝制工艺、服装设计、时装画技法、缝纫机维修技术、服装材料等等。在这些教材中,有五颜六色的图片、有制作的示意图、有局部的细节图、有详尽的效果图、有流行的服饰图等等,我们把这些图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条风味独特的画廊,画廊中有科学知识、有历史、最多的是美的元素。因此,我们要把这些随手可得的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让学生在懂得历史的同时,了解和掌握知识,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教育,这种方式的美育教育显得更直接,更容易。效果也更好。

例如职业高中的“服装设计”这门学科,着重阐述了服装设计的原理和技术,以及服装款式流行变化和服装民族化。这些内容涉及许多与流行服饰及流行趋势相关的内容,而这些内容离不开美。也就是说,要把这科学好,只掌握流行趋势或者设计原理是远远不够的,相对比较学生本身的审美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流行服饰结合起来。比如,2015年流行不对称结构:不平衡的下摆、折叠尺寸、斜线等不对称结构设计;而2016年流行不规则型、箱型、运动风、休闲叠搭、图文拼接等款式。同学们只有随时掌握服装的流行趋势,才能让他们的审美观念不断更新,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他们才能把各种设计要素与流行趋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服装。

又比如在时装画技法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可以渗透美育的内容。在教学生描绘人物形象时,可以引导学生带着美的要素去观察人体的身材比例、时装的人体比例、时装人物的头部画法等等。只有具备足够的审美能力,才能快速、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各类时装人物画像,为服装设计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完善操作活动、开发审美创造

服装专业的操作活动包括服装CAD的绘制、服装样板制作、服装缝纫等工艺环节。服装CAD的绘制可以提高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特别是计算机内储存的服装款式、花形图案、面料等等,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直观的教学模式也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自我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样板是坯布划样的重要依据,样板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产品规格尺寸、成型美观及生产成本的高低。服装缝纫工艺是学生操作技能中最重要的学科,手针、熨烫等到处都离不开美的元素。因此,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大力度开展学生的各种动手操作活动,让他们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去感受美和创造美。

例如,服装结构制图课可以手绘服装结构图,也可以利用CAD制图,在手绘服装结构图时,要求学生的制图准确工整,各部位的大小尺寸符合服装的尺寸规格,线条要流畅;利用CAD制图时,要求学生要把美学思维和客观具象世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美的标准去衡量整个造型是否完整地、准确地表达了设计的思想和灵魂。这样制图效果才能更加生动的展现效果图的美感所在,也能更加符合人体的比例。又如,在绘制服装图案时,学生要充分考虑图案的大小比例与位置是否合理、图案与图案之间的连接搭配是否合理、图案与服装本身的设计是否合理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知识和能力。最后就是服装缝纫工艺,它包括缝制工艺和熨烫塑形工艺。缝制工艺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面料、不同的款式选择不同的缝迹、缝型;熨烫工艺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施加一定的温度、湿度、压力、时间等条件的操作,改变衣片外形,以达到改善服装立体外形的目的,这两种工艺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由此可见,在以上所有的动手操作活动中,都离不开美的要素,它为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教师在服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美育渗透,应该是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通过较高的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二者相o相成,这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翁海霞.美育在中职服装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商业文化,2011,(07).

篇3

[关键词]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能力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进一步加速,作为与经济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也必然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本文通过对金华市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当前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一、中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金华市中职教育在规模、质量上已达到了一定水平,但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方式和效率方面还有待研究。本文从就业、人才效益和培训机制方面作了调查,对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作了评估与分析。

(一)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

1.凸显“低端就业”特点。当前全市产业集中度偏低,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分布相对分散,区域内产业合作步伐缓慢,缺乏产业集中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中职毕业生的非正规低端就业特点较为明显。调查表明,大部分中职学生就业于中小规模民营企业,其中80.1%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44.7%的毕业生就业于100人以下的小规模企业;大部分中职学生就业岗位层级不高,主要以一线操作工为主,技术要求不高,其中就业于企业最低层级——操作层的占65.7%;多数中职学生的技术层次还不高,已成为技术带头人或技术骨干的比例较低,仅占10.1%;多数中职学生的薪资处于较低水平,63.9%的在岗中职生月薪在2000元以下。 初显“多元就业”格局。从就业渠道上,金华市中职学生已突破了单一的就业格局。调查表明,从就业途径上,有通过招聘、学校安排、家族企业工作、社会关系等多种途径,其中以学生自谋工作为主,占67.1%。从就业形态上,呈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向上走,即升入高职深造。在就业导向的政策调控下,近年来升学比例较低,2008年毕业生的高职升学比例为15.1%,但由于发达地区职教高移的趋势及就业升学“立交桥”的构建,该比例正在攀升。二是向外走,即本区域以外就业或本专业以外就业(非对口就业)。调查表明,本地就业率仅为54.6%,对口就业率也不高,仅为51.1%,其中财经、服装等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最低,不到35%。三是自主走,即自主创业。但选择创业的学生较少,比例仅为4.5%。 不再坚守“从一而终”。中职学生就业的灵活性与变动性日渐显现,就业稳定性总体较低。针对2008年毕业生的调查表明,两年内没有换单位的学生只占37.7%。同时,在就业时间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变通性,不再走“毕业后再就业”的固定程式,许多学生毕业前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这类学生占到71.9%。

(二)人才效益状况的调查分析

1.中职学生的“数量效益”。当前全市产业结构的层次还不高,中低端技能型就业岗位数量居多,中职学生理应是企业中的技能主力军。但从调查情况看,被调查的96家企业中,员工总人数为43401人,其中本地中职(中专)学生人数为9028人,仅占20.8%;而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外地员工(金华地市以外)占54.0%。欠发达地区流向本市的务工人员成为本区域企业一线操作工的主体,而本区域中职学生呈现向大城市大企业外流的倾向。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区域间技能人才的大批流动,中职学生服务区域经济的“数量效益”不高,且存在不确定性。 中职学生的“质量效益”。本次调查选择了道德修养、工作态度、业务水平等9项指标,围绕“企业对中职生的素质评价”和“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进行调查。调查表明,企业对在岗中职学生素质的总体评价一般,满意度总体不高,大多集中在“基本满意”与“一般”选项,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是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满意度分别为25.0%和21.1%,不满意度最高的是心理素质,比例为6.3%(见图1)。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素最看重的是工作态度和道德修养,把这两项确定为第一重要员工素质的企业比例分别为45.7%和40.0%(见16页图2)。

但从“企业对中职生的素质评价”和“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对比来看,两者一致性不够好。取前者的“满意”项和后者的“第一重要”项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工作态度、道德修养的认可度与实际需求之间相差较大,业务水平等素质的认可水平已超出了企业实际需求水平(见图3)。

调查还发现,对于一线劳动者,企业最喜欢录用的群体是中职生,但目前企业一线劳动者学历层次多数是初中或以下学历,占58.2%,企业技术骨干的学历层次多数是职高或相当学历以上,占86.1%。

可见,企业对中职学生认可的素质要素与企业所期望的素质要素之间还不够一致,并且,企业所期望的中职学历层次在企业在岗人员中所占的比例也不高,中职学生的“质量效益”难以显现。

二、主要问题及困境

当前,中职学校与企业的本位主义让他们习惯于站在自身的立场来决策,尽管他们的共同利益是明确的,但缺乏一个超越他们的机构来协调,难以实质打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壁垒,由此造成的问题与困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中职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难以匹配

1.规模不对等。受传统文化与就业观念的惯性影响,短期内还无法改变普职招生冷热不均的问题,而且今年浙江省对普职招生比1∶1的要求从政策层面出现了松动,金华市中职规模面临前所未有的萎缩,中职教育从规模上达不到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由于金华市属浙江中部较发达地区,多数学生不满足就业于企业岗位的最低层级,有自主创业、到一线城市就业或向中高层级岗位流动的倾向,本地一线操作工人中外来务工人员比例反而较高,出现区域人才交叉流动的现象,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结构不对接。当前,中职学校由于招生困难只能强力迎合学生或家长对专业的需求,忽略对地方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从全市单位就业人员结构与中职教育专业规模结构对比情况看,制造业、建筑业的就业与专业规模虽然较大,但存在明显的结构性负偏离,预期会凸显“供不应求”的人才供需矛盾;而金融业、计算机服务业等行业存在较大的结构性正偏离,中职毕业生“供过于求”已在所难免。(如表所示) 能级不对应。中职学校专业结构的能级向上提升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升入高职深造,提高学历层次;二是转入技工学校或技师学院,取得更高级别的技能工种。金华市技工类学校相对较少,具备培养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的只有2所,每年能输送高级工以上技能素质的学生约为900人。同时,中职学校专业结构的能级也可以向下延伸,面向失业青年、农村劳动力和其他失业人员开展短期职业培训,而这一方面起步较晚,每年的培训人数非常有限。中职学校专业结构的能级向下延伸,面向弱势群体的培训规模还远远不够;而向上延伸的着重于学历提升的高职教育规模相对较大,但针对技能层次提升的技工类教育规模还可扩大。  (二)毕业生素质结构与所需人才素质结构难以吻合

1.要素不一致。由于中职学校还基本沿用“三段式”课程模式,培养的学生素质以单项技能、专业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要素,企业化实践能力、行业规范、职业操守等相对较弱,尤其是耐劳、耐挫等意志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从调查情况看,企业对员工素质要素按重要性排序,前三位依次是工作态度、道德品质、业务水平。可见,企业所要求的素质要素与中职学生具有的素质要素存在较大差异。 层级不对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械加工、机电控制等许多传统技术逐渐被智能机器所取代,动作型技能含量越来越低,而智力成分越来越高,加之部分企业以出口贸易、金融商业为主,对管理人员需求较大,并未形成足够的需要技术的就业岗位。但是,当前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仍然较大,很多技术又被细化为单个操作环节,技能要求不高的一线操作岗位需求又较大。这种技术层次的两极分化现象,使就业岗位呈现“哑铃型”缺口。因此,适合中职学生就业的中层级岗位并不多,一方面是“高不成”,在当前的选拔模式下,中职学生的智力技能相对薄弱,无法应对技术含量高的智力型技能;另一方面是“低不就”,作为主要就业群的一般操作工,技能要求很低,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拥有一定职业技能与职业抱负的中职学生又心有不甘。

(三)传统就业观念与市场化就业体系难以调和

1.价值取向单一加剧人才供需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功名利禄”“出人头地”思想又被逐渐强化,读中职仍然是无奈的选择。中职教育的规模不足,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受到制约。即便选择了中职教育,在专业选择上也存在较严重的“轻传统重时新”倾向。这种单一的价值观势必造成专业冷热过度,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社会关系影响就业公平。毕业生参与就业竞争,靠两种资本,一是人力资本,主要是自身的先天禀赋加上学校教育而得到;二是社会资本,通过家庭、家族和朋友等社会关系,调动、支配和掌控社会资源尤其是公共资源而形成。由于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而且就业市场尚未发育成熟,社会关系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力资本的替代物,决定着一部分求职者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可能。用人单位雇用人员的决定仍属于非制度化或半制度化,缺乏一定的公开性、规范性。调查表明,全市通过社会关系就业的人数占到65.8%。复杂的社会关系扭曲了人才供需匹配的自然选择关系,人才资源得不到最大限度发挥,影响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三、主要对策与建议

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要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应从观念、制度和方法等层面多管齐下。针对全市中职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行政协调,建立区域性职业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

1.政府主导,建立校企合作管理体系。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紧密度。为此,必须得到政府的宏观协调与政策支持,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第一,制定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健全职业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具备刚性制约机制的法律框架,确保校企合作的法律地位。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确定校企合作中政府的责任和职能,明确校企双方的法律责任和应尽义务,并使所有相关机构都能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第二,建立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校企合作管理体系的运行需要成本,在资金保障上,必须建立公共财政对校企合作管理体系的投入机制,做到合理分配;在功能匹配上,建立人才需求预测和预警机制,对区域性技能人才资源的状况和需求动态进行科学统计和预测,使政府在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与技能型人才发展的匹配度,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在利益分配上,建立合理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给予相关企业以税费的减免和媒体的正面宣传,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第三,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体系。应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设置严格的评价程序,对校企合作进行定期而全面的评估与总结。同时,以评价结果为基础,建立积极的激励机制,激发校企双方尤其是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依托社会组织,构建职业教育监管服务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在功能上逐渐淡化了对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的控制,转向监管与服务,这就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管理力量——社会组织,协同政府从整体上把握社会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协调地方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发展。(1)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角色功能,让行业协会成为职业教育监管服务体系的核心力量。一方面,政府应赋予行业协会一定的权力,提升职业教育的监管水平;另一方面,要强化行业协会的中介服务功能,构建职业教育的服务体系。一是信息服务,开展本行业的调研与数据统计,对区域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实施信息收集与制度,搭建集受理投诉、综合监督、协调指挥和系统评价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公共信息管理平台;二是政策服务,参与制定本行业所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参与国家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三是培训服务,制定职业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2)要建立职业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可由学校、企业和行业联合发起,吸收职业教育和行业里的专家、优秀技能人才和一线教师参加,制定具体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课程方案、教学计划等,指导校企合作的实施,协调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科学规划,加快推进区域性专业布局调整

1.统筹规划,形成区域性错位发展的格局。当前中职生源趋向萎缩,相对薄弱的中职学校还难以从“规模经营”的漩涡中走出来,专业设置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但从区域性专业协同发展的思路来看,必须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发展思路,实行错位发展,在特色领域以及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上进行重点培育。(1)大力扶持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相关的专业。根据本市产业结构特点,重点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调整市场需求过剩的专业。(2)强化主体专业建设。主体专业一般应符合省级示范专业的基本条件。一般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培育1~2个主体专业;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应培育设立2~3个主体专业;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应培育设立3~4个主体专业,并逐步培育形成1~2个专业集群。同一县(市、区)域内职业学校新设主体专业一般不能重复设置。

2.合理布点,着力打造区域性专业集群。区域职业教育必须科学规划与产业集群基本匹配的专业设置,使主干专业与辐射专业贯通,构建专业链、专业群,以利于主干专业做大做强,其他专业灵活应变,增强专业集群的辐射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1)按照“主导产业—核心产品—相关产品”的“产品关联”思路,形成主干专业和相关专业互为联系的专业链或专业纽带。区域性中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应着力推进机电类、数控类等专业集群化发展,保障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2)按照“关键岗位—相关岗位—边缘岗位”的“岗位群”的思路,形成与岗位群对应的主次分明、相互结合的专业群。针对某一个行业岗位或一组相关职业岗位来设置专业,对于就业相对稳定、需求量大的岗位,可以每个行业岗位设置一个专业,体现专业性和层次性。对于变动性较大、具体岗位需求量不大,但相近岗位比较密集的岗位群,可以依托岗位群的整合设置专业。这样不仅有利于毕业生在该岗位群内不同岗位之间选择或变更岗位,更有利于扩大就业面。①

(三)产学合作,培养素质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

从产业结构看,各就业岗位所要求的人才素质要素不尽相同,要让企业的人才效益最大化,需要理清不同岗位的人才素质要素,重点关注人才素质结构是否合理。尤其针对当前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分化倾向,必须重新审视“技能”的内涵和意义。一方面,要防止技能训练过于集中而造成的技术浪费;另一方面,应该调整技能的目标定位,把关键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增强中职学生由低端就业向上流动的能力。

1.避免“重技轻能”,强化关键能力的培养。中职学校在教学目标上应强化对关键能力的培养,关注适应多种职业和现代技术升级的综合素质。(1)树立“授人以渔不如授以渔场”的理念。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是关键能力发展的“渔场”,关键能力重在“渔场”中培育与积淀,而不是游离于“渔场”的技能教授。中职学校要强化“渔场理念”,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或社会环境,将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融合,建立全真顶岗和仿真学习机制,在真实的工作体验中提升关键能力。(2)树立“行动是为了学会行动,更是为了能力”的意识。行动导向是中职学校实施工学结合的核心理念,强调学生在围绕任务的自主行动中学会行动,但也必须看到技能本身以外更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避免“重智轻德”,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传统教育中存在重智轻德、重知识传输轻人文关怀的弊病,应试教育体制又是对“重智轻德”的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要跳出“智力崇拜”的怪圈,强化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根据当前企业的生产模式对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要着重从三个层次来培养:第一层次是理想和信念。主要培养中职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工作充满热情。第二层次是道德水平。主要培养中职学生的忠诚守信。中职学校要进行德育教化,使他们具备“本分”“诚实”“守信”的品质。第三层次是心理品质。主要培养中职学生的意志品质,特别是耐挫能力。意志品质必须重视实践性锻炼,可挖掘一些典型的以高强度重复训练为主的项目,让学生在重复训练中锻炼意志,增长技能。

四、结语

中职教育只有实现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才能凸显中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要提升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必须构建基于学校与社会沟通机制的“大职教”框架,特别是政府要充分发挥管理与协调的功能,在校企合作、公共监管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大立法力度,尽快打破校企之间的沟通壁垒,有效提高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

[注释]

①黎琳.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战略[J].广西大学学报,2009(12):147.

[]

[1]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 服装陈列设计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陈列设计是一个应市场所需而产生的职业,早在20世纪20年代,纽约的百货公司就独创了橱窗陈列。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商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服装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陈列应运而生。市场的繁荣造就了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迫切,市场需求与人才空缺之间的落差也已经成为阻碍陈列设计进步的桎梏。在国内陈列设计教育的空白、需求迫切的大背景下,部分高校设置了服装陈列设计专业,陈列教育成为了推动陈列设计进步的原动力,必将成为整个服装行业关注与期待的焦点。

目前国内的陈列设计教育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部分高校设立了服装陈列设计专业,可以说在全国打了头炮,但是,就大学教育本身来说,如何真正实现对陈列设计师的专业培养,还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因为陈列专业是国内服装教育领域最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专业,专业建设还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必然存在种种误区和不足,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很多问题。现试以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加以分析。

(一)课程设置要更加系统科学。

调查发现,目前服装教育领域虽然有部分高校开设了陈列专业,但这些专业的的课程设置不够系统科学。开设的服装类课程数量不多,大部分只开设了服装概论、男女装设计、立体裁剪、服装营销、成衣工艺等几门课程,而其中立体裁剪、成衣工艺这些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课时量偏多。我认为对于此类课程可以改为选修类课程,陈列专业学生作一般了解即可。

橱窗在陈列设计中是重要一环,亦是很难设计的一部分,橱窗不仅是一个品牌的窗口,而且是一个城市的窗口。橱窗有一个美誉:“销售现场的立体广告”,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橱窗,不仅在设计风格上有所不同,而且映照出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准。所以,在陈列专业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橱窗设计,而且要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来上。

关于服装陈列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我认为,除了服装陈列设计的专业课而外,如陈列色彩设计、橱窗设计、陈列空间设计与创意、陈列平面图技法、展示材料、店铺规划与设计、服装卖场陈列设计等,还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服装陈列设计专业是从服装设计专业中细分出来的专业,所以服装设计类的课程要适当设置,例如:服装概论、服装效果图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材料、服装史、服装色彩设计、服装营销、服饰搭配、服装人体工程学、服装消费心理学等;第二,陈列展示对艺术设计的要求比值也很大,所以艺术类课程也要适当设置,如艺术概论、电脑艺术设计、室内设计、装潢设计、广告设计、音乐设计、灯光设计等。陈列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包含了这三个模块,才会更加科学、系统,才能使学生的知识架构更加完善、合理。

(二)应增加实践性课时分配量。

职业类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兼陈列专业的专业特性,所以实践性课程的课时量不可少。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陈列专业的实践环节课时分配量有待提高,例如,《服装陈列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某高校的设置是理论20节,实践14节,总共34节,我认为调整为实践24节、理论10节较为合适,既可突出该课程的实践性特性,又可分配出4节实践课时用于市场调研。因为,陈列设计服务于服装市场,自然离不开市场,专业的设置和发展必须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得到市场的认可。

(三)教材选择、运用要与市场紧密结合。

教材是传承知识的载体。据调查,目前,服装陈列设计专业所选用的教材多是2007年以前版本,教材中相关理论陈旧滞后,与行业市场的契合度较低,难以反映市场的发展趋势,教材中许多图片只是反映了几年前的流行元素,与最前沿时尚元素严重脱节。所以服装陈列专业教育要想守住行业市场的前沿阵地,就必须解决教材问题,选用与市场契合度较高的能反映行业前沿视点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选用合适的教材,多作市场调研也是学生接受服装市场前沿信息的重要途径,要与市场紧密结合,不仅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将所学理论放到市场中去检验,在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拓宽专业视野。

(四)应增设动态展示课程。

模特表演也是服装陈列设计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对服装作品的动态展示。可是我们往往注重静态展示,而忽视动态展示的重要性。而且,目前的动态展示舞台背景往往比较单调,模特从光溜溜的舞台走出来摆个造型展示一下服装就算完事,空洞、单调、乏味,缺乏对人物出场和舞台背景的包装与展示。迪奥的百年经典服装展示就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其舞台设计很新颖,模特的出场设计也很独特,我们不仅仅看到了这个品牌的服装,更感受到了该品牌的文化理念、环保理念,以及其品牌地位,这充分说明了动态展示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陈列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增设动态展示课程,而不是作为少量章节一带而过。

从目前对服装教育领域所设陈列专业的相关调查来看,不仅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不足,急需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许多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适应陈列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需要改革创新。鉴于此,我根据数年来的专业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与陈列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同行交流探讨。

(一)理论教学:专题性讨论。

陈列设计是服装设计的外延设计部分,国际知名服装品牌一般都是从整体的大设计理念出发来考虑陈列设计的。目前比较常见的店面设计多倾向于主题化设计,以推行某种“生活方式”的陈列设计为主,整个陈列设计形态,倾向于视觉空间的舒适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选取或创设有挑战性、有思考价值、有可探索空间的研讨主题,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查询信息、思考及讨论交流,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这种教学方法极具开放性,可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个性化设计理念与开创性设计思维。

(二)技术手段:多媒体仿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已越来越明显,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教学过程,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对立体、仿真的学习环境。

服装陈列设计是视觉设计领域的一个方面,当然也涉及到触觉、听觉等领域。很多品牌越来越重视视觉营销,视觉起到的广告效应越来越强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陈列课堂教学,既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形象性强,从而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传统教法,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供一个高度仿真、多维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认知。

(三)实践教学:情境式模拟。

服装陈列设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动脑,而且要让学多动手操作,所以情境式教学很适用于这个专业。

以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8年,其校内实训基地被列入江西省级示范实训基地;2009年,被列入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内设立了婚纱、女装、男装、休闲装、童装、内衣、羽绒服、舞台装、鞋子、箱包、毛绒玩具等工作室,还有服饰文化陈列馆等,这些室、馆不仅成为陈列专业教师进行情境式教学的最佳课堂,而且为陈列专业学生提供了能与市场对接的模拟操作场所和实训机会。

(四)拓展教学:聘专家讲学。

篇5

关键词:工商融合;织服装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改革;保障体系

The Cultivation of Skilled Talents for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Integration”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e degree of relevance and intensity between different sectors of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chain is increasing steadily. As a result, the industry has increasing demand for inter-disciplinary skilled talents with both industry and commerce education background. Textile and garment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a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industry’s demand for talents, integrate textile and garment schools with business school, set target for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skilled talents with both industry and commerce education background, set up relevant curricula system,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practical training base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llege and ultimately construct an inter-disciplinary skilled talents cultivation system by building up strong faculty, setting up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sharing teaching resources, establis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etc.

Key words: industry and commerce integration;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skilled talents; reform on cultivation system; security system

随着科技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纺织服装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正朝着多元化、复合化方向发展,现代纺织服装企业急需“能工会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及行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培养“工商融合”型技能人才,是纺织服装类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同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

一、“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介绍

“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将工科类专业与商科类专业相互交叉融合,形成具有多元化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工科类专业而言,拓展学习营销、管理、财务、经贸等商科知识;对商贸类专业而言,拓展学习特定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服务技术等工科知识,就业时能够适应经营管理类岗位。

“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职业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路径。通过培养毕业生在复杂就业环境和岗位迁移发展环境下的“能工会商”的复合本领,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就业岗位复合化、多元化和层次化发展趋势。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贯通,打破传统工科与商科专业独立培养的藩篱,能够提升毕业生可持续就业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

二、纺织服装产业“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 顺应地区纺织行业发展的需要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纺织产业一直是这一地区的特色产业与支柱产业。据江苏人才网的调查数据分析,未来3 年纺织服装行业最为紧缺的人才依次为:纺织技术开发员、纺织品电商员、纺织品检验人员、纺织品设计员、纺织品跟单员、纺织品营销员、纺织品贸易专员、纺织企业管理人员、纺织品采购员。目前特别缺少的是具备纺织服装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营销贸易人员、电子商务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培养“能工会商”复合型技能人才是支撑纺织服装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推动高职学生就业的需要

随着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成为新趋势。如果具备了“一专多能”、“能工会商”的复合技能与素质,高职毕业生不仅能在激烈的招聘竞争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增加就业的广度、提升就业率,而且有利于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例如,在“互联网+”背景下,纺织服装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该岗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电子商务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更要求学生具备纺织服装产品的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纺织服装方向)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将更有优势。

3. 促进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需要

探索并实践 “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纺织服装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通过复合型专业设置,有利于实现工科与商科专业的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体现出纺织服装专业的办学特色;其次,通过制订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推动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师资队伍专业技能优化拓展;第三,通过制订复合型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探索课程改革新模式,顺应产业的发展要求;第四,通过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实现生产、业务、经营、管理领域的全方位合作;第五,通过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利于通过专业建设的辐射作用带动纺织服装类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工商融合”角下纺织服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1. 专业设置与优化

首先,通过对区域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纺织服装企业的实地调研,全面了解区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分析纺织服装企业对生产、技术、商贸、管理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以此为依据设置一批具有“工商融合”特色的复合型专业。

其次,对现有的纺织、服装、商贸类专业进行整合,开设相应的专业方向,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复合化。将传统的纺织服装专业与商贸管理类专业相融合,形成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服装工艺与贸易、服装营销与管理、纺织品设计与营销、纺织电子商务等新专业或专业方向。

再次,与纺织服装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支持行业、学校、企业合作建设“工商融合”专业,针对纺织服装产业商贸业务的新趋势开设短期的纺织商贸专业培训班、课程研究班、技能提升班,满足产业对“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的短期需求。

2. 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纺织服装类“工商融合”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以培养面向纺织服装生产与流通领域,具有相关生产、设计、质量检验等专门知识与技能,兼具营销、管理、贸易、商务等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

(1)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分析

表 1 列出了典型的纺织服装企业“工商融合”型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目标应以此为依据进行设置。

(2)就业面向

表 2 列举了典型的“工商融合”型纺织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与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岗位任务与能力要求,确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与职业发展规划。

3.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院校应在纺织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的生产过程、产品设计与开发、运营管理、市场开发、客户服务与管理等业务流程的实际需求,将工科与商科课程体系交叉融合,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复合型课程体系。例如,“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通过设置以“纺织品检验”、“纺织品贸易及跟单”、“纺织品电商”三大模块为课程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表 3),培养学生的纺织品检测技能、纺织品贸易业务技能及纺织品电商平台运用技能。

又如,“时装商务”专业,设置以“服装工艺与设计基础”、“服装门店销售与服务”、“服装网店策划与运营”、“服装企业运营管理”四大模块为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表 4),培养学生的品牌服装零售、门店设计与运营管理、品牌服装招商、电子商务运营等技能。

4. 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1)以课程项目化改造为抓手,创新教学内容

在开展工商融合型课程教学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工、商类课程的特点,以任务为引领,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通过“工商融合”型课程项目的设计,展开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例如,《纺织品营销与贸易》课程以纺织贸易公司真实的项目任务为主线,依托贸易平台,安排了“市场调查、贸易跟单、合同签订与履行、客户服务、市场拓展”等环节,要求学生在纺织生产与工艺学习的基础上,针对产品进行市场开发,完成接单到跟单的全业务流程,学生的贸易素养可得到极大提升。

(2)以综合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创新教学方法

“工商融合”复合型课程实施要依托综合性实训基地,如服装专业的“前店后厂”模式、纺织专业的“贸易公司”模式,将工科和商科课程教学相互融合。例如,《服装电子商务》课程依托电子商务实训中心,以服装企业真实的项目任务为引领,通过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学生组建项目小组,完成服装电商项目总体策划与运作,体现了“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纺织服装产业“工商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1.“工商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

“工商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行纺织服装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保障。高职院校应打破纺织服装专业院系与商贸专业院系的界限,整合双方资源,组建纺织(服装)商贸专业教研室,通过师资配备、师资培训、师资引进等措施为“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学校层面应制订相关方案与措施,鼓励教师跨专业学习深造并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鼓励商贸类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与管理一线学习行业知识。通过从企业引进或特聘一批在生产管理、营销、贸易及电子商务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专家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中,为“工商融合”项目教学、专业实践提供师资保障。

2.“工商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纺织服装类“工商融合”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做到“两个整合”,即将生产型实训基地与商贸类实训基地进行整合,将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整合。(1)整合工科与商科优质实训资源,如利用商贸专业实训室开展“纺织品贸易跟单实训”、“服装电子商务实训”、“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实训(ERP)”、“纺织品营销实训”项目;(2)引进纺织服装产品开发与设计、生产、贸易于一体的综合企业,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开展实训教学;(3)开发兼具生产与商贸实训功能的纺织服装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也可以由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纺织服装综合实训基地,实现“生产、培训、教学、科研、科技创新、创业孵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

3.“工商融合”型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工商融合”型专业涉及工科与商科的跨界融合,需要团队组织编写具有纺织服装专业特色的商贸与管理教材并形成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工商融合”型教材不是纺织服装专业与商贸专业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生产设计与贸易管理技术的相互交融。教材内容应取材于纺织服装企业的真实产品或业务流程,教材的编写者理应具备丰富的纺织商贸岗位实践经验。例如,《纺织品营销与贸易》课程项目化教材将教学内容分为 4个情境 ―― 纺织品业务跟单、纺织品客户开发与维护、纺织品贸易合同签订与履行以及纺织品市场拓展。课程配套的网络学习平台涵盖了丰富的拓展学习资源,是纺织服装类专业的学生拓展学习贸易业务知识的重要渠道。

4.“工商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篇6

关键词:纺织服装产业;升级;OEM;OBM

Abstract:ThepaperanalyzestheChinesetextileandapparelindustryupgradingunderopeneconomy.Facedwiththedomesticpressure,theriseoflaborcostandrent,theouterpressureofappreciationofRMBandtradefriction,itisagoodchoiceforChinesetextileandapparelindustrytoupgradeitself.Accordingtoindustrialorganizationtheory,itissuggestedproductdevelopmentandmarketingbetwoupgradinganddifferentiationcreationpathsforChineseenterprises.FeenstramodeimpliesOEM-offshoresourcingandtrianglemanufacturing-OBMare3upgradingstepswiththeincreasedrelativedemandforskilledworkers.

Keywords:textiles&apparelindustry;upgrading;OEM;OBM

一、引言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一个先导的、劳动密集型制造部门,通常代表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一旦纺织品服装出口开始了,经济发展其他阶段紧跟其后,例如,韩国,中国台湾,印度,许多南亚和东南亚的其他国家,拉丁美洲国家等。[1]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2004年我国主要纺织产品,如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和服装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还是世界上纺织品消费大国和贸易大国,自1994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一直位世界第一位。尽管我国是纺织大国,但还不是纺织强国。当前,纺织服装产业在企业治理、组织结构及竞争条件上都得到很大提高,加上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对发达的工业基础,以及基于FDI的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形成了目前许多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代工关系,这种商业代工模式许多以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形式存在,这使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嵌入全球产品链。但是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发展中存在一些不足: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小,大多在中低档次和初加工上进行生产,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在市场开拓和营销方面力量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信息来源和销售渠道严重依赖国外供应商和进口商等。同时中低端产品市场上处于竞争激烈且无序的状态,而在高端产品市场上又显得竞争不足,如中国的服装加工贸易以OEM制造为主,兼有少量的ODM生产[2]。在纺织服装链条中,中国OEM企业只是赚取了10%左右的加工费,90%以上的利润掌握在国外品牌商、渠道商和零售商手中[3]。中国这么大的生产能力和巨大的市场容量,自己的企业不创造自身的品牌优势和技术能力优势,长期甘当作为配角的“国际代工者”角色,仅仅赚取低廉的手工费,会受到国内产官学界要求“产业升级”的巨大压力。那么在现有开放经济条件(全球生产体系)下,为何升级,如何升级,升级可能性和障碍是什么,已成为现阶段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之一。

二、中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升级的必要性

(一)纺织服装产业的国际转移趋势

从世界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历程看,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纺织服装业能够在世界纺织品生产和贸易市场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18世纪的英国诞生现代纺织业,19世纪英国是世界纺织工业的中心,20世纪中心转移到美国,二战后,亚洲纺织业日益发展,50和60年代的日本、60和70年代的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80年代以来的中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90年代的巴基斯坦、越南。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能力在比较优势的带动下,向具有劳动成本优势的地区集中。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世界纺织生产能力增量的70%来自亚洲国家,世界纺织业的重心逐渐从欧美转向亚洲。[4]从世界纺织工业转移历史看,曾经领先的国家不断被超越,旧的产业格局和市场格局不断被突破。中国虽然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随着本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面临着向低工资地区的转移及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

(二)国内供给约束和外部压力促使中国纺织企业升级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地价的提高使供给成本相对上升,人民币的升值和贸易摩擦与配额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构成压力生产成本上升与人民币升值使中国纺织品服装的比较优势弱化。由图1可知,中国的劳动工资高于印度和斯里兰卡,而这些国家也在发展本国纺织业,面临这些低工资国家竞争,中国纺织产业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渐失。2005年初,中国对全球出口的148项纺织品加征出口从量关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由于部分出口纺织品款无法短期回笼,人民币汇率调整使我国纺织品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价格低廉,经营不规范,产品质量等让贸易保护者找到理由实施如反倾销、SA8000、绿色壁垒,242条款等WTO充许的贸易壁垒,贸易摩擦的长期存在性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外部压力,而且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利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战略从静态角度看有利于本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但从动态看,当许多国家同时采用这一战略将导致生产能力快速增长,产品供过于需,市场价格下降,销售越多,收益反而下降,结果会陷入贫困增长陷阱[5]。提高产品档次,提高管理和营销水平,增强技术创新和设计能力等是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内外压力下必然选择。

三、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升级路径

纺织服装企业如何摆脱对价格竞争路径的过度依赖,实现产业升级,可从纺织服装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分析。由产业组织理论,纺织服装产业的市场结构特征是类似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有许多卖者和买者,产品有差别,容易进入和退出。如中国国内纺织服装企业数量较多,特别是MFA取消后(见表1)①,中国前四个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地区的三个地区,浙江、江苏和上海的纺织企业的数量2005年比上一年增长均超过了30%,三个地区纺织企业数量总和超过了4000家。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比,进入纺织服装产业相对较容易。

从产业组织理论看,由于处在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只能在短期获得经济利润,长期由于进入容易不能获得经济利润,所以企业获得经济利润的方法是不断创新,即创造产品差别以不断创造垄断。创造产品差别包括创造产品的实际差别和产品感觉上的差别,这正是微观曲线的两端产品创新(产品的实际差别)和品牌运营(产品的感觉上的差别)。前者是通过产品开发,如设计和技术创新,后者通过广告和营销。这也是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两条升级路径。

(二)开放经济条件下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可能性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必须定位于全球化生产背景下,因产业升级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与封闭的条件下不同,参与全球价值链是产业升级的必要步骤,因为它把企业和经济放在潜在的动态学习曲线上,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在全球价值链中谋求升级更易缩短与价值链高端国家纺织服装产业的差距,更现实可行;另外,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和信息技术、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业产业的发展使产品的全球化生产和管理的成本下降,交易成本的降低为更细的专业化分工成为可能。专业化分工由产品间到产品内,即产品的不同工序,效率提高。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产业的竞争力表现为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8],即微笑曲线的两端,产业动态(创新)效率更为重要,而非仅仅降低成本的静态效率。笔者运用Feenstra的连续投入品的模型[9]来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可能性。

设指数z∈[0,1]表示制造一件产品的许多工序,包括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运输和销售等。z的大小不是按时间的先后排序而是按熟练工人/非熟练工人的递增顺序排序,如最小值代表的活动可能是加工,最大值的活动可能是研究与开发。设x(z)表示每一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数量,αH(z),αL(z)表示生产每单位投入所需要的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的数量。假设只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H(z)和L(z)表示本国生产投入品z所需要的熟练劳动和不熟练劳动的数量。假设只有两种投入品资本和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之间符合里昂惕夫技术关系,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θ表示每种投入品生产成本的劳动比率。外国的生产函数与本国一样的,区别只在于均加了一个*号(图2)。

本国单位成本函数:

C(w,q,r,z)表示本国生产每一单位x(z)的成本,非熟练劳动的工资为w,熟练劳动的工资为q,资本的价格为r,中间投入品可以在任何国家生产,用来生产最终产品。一般来说,企业希望从成本最低的地方购买投入品,为此,将做出如下假设:假设本国是一个熟练劳动力和资本丰裕的国家,外国是一个熟练劳动力的资本相对不丰裕的国家。则:

如果本国所有工序的单位成本低,则在本国生产,如果外国所有工序单位成本低,则在外国生产。我们感兴趣的是国家之间“分享生产”的情况,因此假设曲线C*C*和CC至少相交一次,FreenstraandHanson(1996)证明在假定(2)下只相交一次。本国的工资为wL+qH,因为工资占总成本的比率为θ,所以国家的GDP为(wL+qH)/θ,乘以(1-θ),即资本的比率,可得:

假设允许资本在国家之间流动,尤其是,当前面的假设(2)r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升级路径选择是通过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创造产品特色,即不断向高附加值产业链转移。作为产品内贸易理论的Feenstra模型是把生产过程按熟练劳动力/非熟练劳动力的递增顺序排序,得出结论是在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下,随着本国相对外国生产成本增加,本国从事的生产工序将转向熟练劳动力/非熟练劳动力比值更高的阶段,这一z值更高阶段表明了本国产业向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更高的的设计、技术创新、营销等生产环节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东亚新兴经济实体(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路径,即通过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国际分工,从简单的组装活动开始,利用不同工序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可以向上游溯升到复杂工序与零部件的贴牌(OEM)、设计代工(ODM)生产,再延伸到自有品牌的市场销售的生产方式产业升级过程。这对中国在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下,选择升级路径提供重要借鉴。其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启示如下:

(一)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方式:一是嵌入全球生产体系,如从事OEM生产并加强组织能力与学习能力。OEM的优点是可以了解国外购买者的偏好,了解更多纺织服装产业上游和下游的知识。二是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和人民币升值及贸易摩擦的存在,中国成熟的纺织服装企业可以把产业链中的某一部分外包,具体为从事相对技术密集型的活动,劳动密集型的活动外包给低工资的国家或地区。Feenstra模型的外国是纺织产业的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地区,所以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可以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生产和出口的对象为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并与这些国家或地区进行贸易,另一种“制造三角”,即拿到发达国家的订单,然后部分或全部外包给其他低工资国家或地区。三是成为品牌营运商即OBM。

(二)纺织服装产业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

OEM-外包或制造三角-OBM的升级过程,后两阶段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因此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劳动力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另一个是劳动的熟练程度。而目前纺织服装企业与其他工业相比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调查数据显示,纺织服装业中大多数企业中有大学本科或更高学历的员工占全职员工的比重仅为2%~5%,最高的达到10%。最严重缺乏的人才集中在总(副总)经理级别、部门主管、工程师、技术员这几类人员方面,企业在招聘选拔时明显感到上述几类人员供应不足企业选择余地较少。2002年,纺织业企业平均教育费用占全部工业平均水平的56%较前一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而职工平均教育费用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7%,下降了12个百分点。[10]可见,中国纺织业中职工素质培训的严重缺乏状况。这是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障碍,这或许对中国的职业化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培养体系的改革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可充分利用作OEM这一阶段一方面积累资本,一方面教育和培训工人,注重学习在价格、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满足买主的要求,以降低生产和时间成本为竞争手段,努力建立与发包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诚信关系,形成快速的技术学习和扩张产能的组织能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形态是靠个人的创新、创造力和企业家精神,而不是仅仅依靠“转口贸易”或持续的过度开发而发展起来的[11]。

(三)资源在地区间优化配置

中国国土辽阔,地区差距不平衡,国内市场容量大,可以在国内进行地区间资源配置。这也意味着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调整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的升级可以参照这种模式向中西部转移,但产业转移过程中中西部的交通、能源、商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相关管理人才的素质能否适合产业转移的需要。另外,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过程中对中西部的生态环境是否造成破坏等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Diao,X.,&Somwaru,A.ImpactoftheMFAphase-outontheworldeconomy:Anintertemporalglobalgeneralequilibriumanalysis(TMDDiscussionPaper).TradeandMacroeconomicsDivision,InternationalFoodPolicyResearchInstitute,Washington,D.C.October,2001(79).

[2]卜国琴,刘德学.中国服装加工贸易升级研究——基于全球服装生产的网络视角[J].国际贸易,2006(11):27-31.

[3]黄永明,何伟,聂鸣.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6,(5):56-63.

[4]GaryGereffi,Internationaltradeandindustrialupgradingintheapparelcommoditychain,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99,(48):37-70.

[5]黄兴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贫困增长源于对比较优势战略的过分依赖[J].国际贸易问题,2006,(3):40-45.

[6]PeterMinor,Changesinglobaltraderulesfortextilesandapparel:implicationsforDevelopingCountries,researchreport,November20,2002,NathanAssociatesInc.TCBProject.PageNo.12.

[7]冯伟.ChallengesFacedbyTextileEnterprises:PostQuota[D].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学院学位论文(英文),2005-08.

[8]荆林波.质疑外包服装降低成本及引起失业的假说[J].经济研究,2005(1):120-121.

[9]RobertC.Feenstra(2001),advancedinternationaltrade,theoryandevidence,MITpress,110116.

篇7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职教集团;集团化办学;贯通模式

一、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与职教集团办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连接,进行贯通式培养,提高职业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与人文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提高办学质量与学生综合技能水平的关键。以江苏省为例,近年来,江苏省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高等职业学院之间实行“3+3”“3+2”“4+0”等模式,即中职学生完成中职院校学习后直接升入有合作协议的高职院校进行之后的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后直接颁发高职院校学历证书。但是,这一过程较为独立,除两所学校所签订的贯通培养协议之外,并无其他软硬件支持,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独立实行的中高职贯通式的培养模式显现出诸多问题。一方面,贯通的两所院校相互独立,既没有相互延续的专业培养计划,又无共同的行业背景支持,对应的课程体系无法真正贯通,即使由一所中职院校直接升入另一所高职院校,前后间的学习缺乏连贯性,部分课程缺乏区分度。中职、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有效性难以保障,教学质量更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学生进入中职院校某一专业之后,即便感觉对所学专业并不爱好或并不擅长,也不能再自由选择所升入的高职院校和专业,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教育资源浪费。因此,为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近年来江苏省开始着力建立集团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中高职院校联合大型企业集团和相关行业协会,形成以行业为背景的职业教育集团,通过集团化的办学模式,进一步优化江苏省中高职教育的贯通,提升学生培养与企业用人之间的衔接度,在集团内部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体化。

二、以江苏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为例看职教集团办学的现状与经验

1.江苏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现状

组建于2006年8月的江苏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是以人才培养和科研开发为纽带,由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江苏省内纺织、服装类职业教育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职业培训机构按照平等原则组成。集团现有5所高等职业院校、14所中等职业学校、15家大中型企业。集团自组建以来,通过教学管理工作委员会、产学研工作委员会、职业培训与就业工作委员会等工作机构的通力合作,积极探索院校与企业在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资源优势的集成与整合,共创共赢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集团成立十年以来,在推进校企合作中,力图共谋发展,实现深度合作。在10年中,集团充分利用了所含高职院校的科技开发和人才优势,不断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先后多举措促成集团内中高职院校与大型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合作培养等合作,并成功签订协议,帮助江苏省纺织企业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培育自主品牌和开发新产品,同时,不断提高了所辖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地区企业形成了以质量、创新和快速反应为主体的企业竞争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同时也使得集团内各中高职院校全面稳定发展。

2.江苏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办学的优势

(1)校企联合办学优势。江苏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最大的优势在于整合地方纺织职业教育单位,并将其与相关纺织行业用人单位相连结,既优化了江苏省纺织行业的人才配比,又使得当前处于冷门的职校纺织专业毕业生源得到对口的安置。因此,从江苏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近年来的发展中能够看出,依托行业资源实施的校企合作办学主要有两大优势,对于中高职院校来讲,校企合作有利于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及其适用性。学生在校期间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无论在技术、制度还是文化上,都使其能够快速地融入企业之中,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增强了其对企业的认同感,使其在未来的就业中占尽先机。同时,对于用人企业来讲,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更好地发现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为企业进行人才输送、技术输送、文化输送、创意输送和活力输送提供了有效途径,此外,企业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技术力量,改进生产技术,提升产品档次,创建自主品牌,对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总体上讲,职教集团办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与企业,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促进双方的共赢发展。

(2)中高职贯通模式保障。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最显著优势在于能够通过一个统一的机构将学校、企业与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尤其是对于纺织行业来讲,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人们对于纺织类专业的认同度不高,很多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不愿考虑纺织类专业,原因在于学生今后的就业成为问题。但相反,很多纺织类用人单位却面临着专业纺织类人才短缺的困境。因此,利用职教集团进行集团化办学,能够为校企联合提供一个广泛的平台,使校企联合范围更广、合作时间更长、内容更为丰富、程度更加深入。江苏省是一个纺织业大省,“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的纺织业已经率先迈入万亿产业行列,2010年,江苏省纺织服装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521亿元,较“十五”期末翻了一番,而“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拟将纺织服装业发展为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对纺织行业的人才配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苏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依托行业资源办学,将纺织职业教育不断带入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其集团化的优势使得中职教育不断向高职教育延伸,所有中高职院校被纳入一个统一的机构统筹管理之中,中职学生毕业后能够在集团所辖的所有高职院校的所有相关专业中进行任意选择,为中高职贯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集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实习与实训机会。学生能够依靠集团提供的平台亲临工作现场,从而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质的突破。

综上所述,从江苏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的案例中不难发现,集团化办学下的中高职贯通工作既能够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又能够改善地区产业人才结构,满足相关用人的单位的需求。但是,由于缺乏强有力政府支持,实行时间有限,经验相对不足,目前的中高职衔接贯通还需在诸如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不断探索与优化。

参考文献:

[1]汪倩倩.关于职教集团发展的几点思考[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2]马晓敏,朱 瑛,蒋心予,等.中高职贯通 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J].成才与就业,2011(8).

[3]沈 怡,董大奎.职教集团化办学的中高职教育贯通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7).

篇8

2009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是由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广东纺织服装教育协会和广州国际轻纺城联合举办的公益性活动,旨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增进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展现服装教育水平,推动服装设计与国际接轨。

据悉,本届大学生时装周自去年10月开始筹备以来,得到了广东各大服装院校的全力支持和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广东白云学院、香港设计学院、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五邑大学纺织服装系、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私立华联学院、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广州莱佛士设计学院、广州市秀丽服装职业培训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香港服装学院、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等十八所院校都在本次大学生时装周中举行了精彩的演出。

时装周期间还举办了2010年春夏韩国流行趋势讲座、韩国明宝2010春夏时尚面料展览会、韩国首尔市东大门观光特区协议会金坊珍会长与总决赛入围选手及其指导老师交流会、“广州国际轻纺城杯”2009广东大学生优秀服装设计大赛、2009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指定面料团体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

据统计,本届时装周,来自18所院校的近千名学生踏上了梦想的天桥、演绎自己的作品,有近2万名院校师生、服装企业家、服装设计师等专业观众进场观看演出。整个时装周俨然成了广大服装设计学子实现梦想的盛大节日。

3日晚,由17所院校精选的,经过“51进25”复赛筛选出来的25个精英作品在“广州国际轻纺城杯”2009广东大学生优秀服装设计大赛即时装周总决赛的舞台上一决高低。高规格、专业化的宗旨始终贯穿整个大赛,决赛评委阵容也是极其强大。评判长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刘洋担任,评委有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状态服装设计(珠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继鸿,韩国东大门服装市场观光特区协会会长金坊珍,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杨棋彬,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得主、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厦门)计文波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设计总监计文波,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得主、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房莹空间设计总监房莹。

本次时装周的成功举办还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得到了威丝曼、兔仔唛、能胜纺织、海量纺织、冰岩布业、华隆纺织、润祥丝绸等众多知名纺织服装品牌的大力支持!美国环球时尚资讯机构还专门为获奖选手提供会员资格奖励;广州名豪服饰有限公司为组委会工作人员免费提供了工作T恤。

当晚,决赛现场还特别邀请到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省地质勘查局局长、原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欧阳志鸿、省经贸委工业处副处长梁少仲,以及广州纺织工贸集团董事长李志新、大哥大集团董事长徐家逊、永安美景公司总经理黄学明、中美服装交流中心主任Jenny、能胜纺织总经理陈豪、海量纺织总经理陈海良、冰岩布业总经理董建勇、华隆纺织总经理刘化阳、润祥纺织总经理夏伟波等企业家担任大赛颁奖嘉宾。

篇9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最优实践 素质培养

在高职院校试行基于最优实践理念的高职学生素质培养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如何在优秀中培育优秀,打造出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满足社会、企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

一、最优实践培育的时代背景

1?郾新时期生源的特点决定了要实施最优实践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形式的多元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些变化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成型的大学生们造成更显著的影响。尤其是部分“90后”大学生,感觉到价值取向扭曲、就业困难。但高职学生成才需求的紧迫性与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客观性,要求高职教育要满足社会需要。

2?郾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注定了要实施最优实践素质教育。

根据教高16号文件精神,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双高人才,即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他们从事的是应用领域内的技术、管理和技能性工作,具体到岗位应该是专业岗位群,完成的任务是成熟技术的转换,应具备的能力是工艺能力、操作能力、管理能力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今后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3?郾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确定了要实施最优实践素质教育。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服装业,提高创新、技术和品牌在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是提升纺织产业国际竞争的重要途径。要想实现迎来中国纺织产业新的发展高峰、由纺织大国向强国迈进的目标,高素质人才是基本保障。

由此可见,提升高职学生的个人素质是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而最优实践素质教育可以实现培育学生成才的目标。

二、最优实践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设计

学生素质体现在多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以点带面,设计目标,通过最优实践来实施。现在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化学工程系为例,其最优实践的具体操作如下。

1?郾以技能实训为抓手,以技能大赛引领,实施专业技能能力素质的提升。

(1)实施课堂技能实训。

每年该系均开设各类技能实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例如2010年,该系开设了染料分析工、针纺织品检验工、纺织面料设计师、污水处理工、纺部试验工等工种的考工。

同时,该系还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实训基地,实施了开放实验室制度,依托省级实训基地及市级重点实验室,以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为龙头,启动了省、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开展了多项活动。

(2)实施课外技能实训。

技能培养不仅体现在课堂技能实训中,而且可以通过举办学生技能大赛、社团活动等来进行。该系连续四年举办学子风采学生技能大赛,参加人数前后达八百多人。此类活动搭建了纺织科技交流平台,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术气氛,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热爱,促进了学风建设,实现了高素质培养目标。

(3)专业技能大赛引领。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级技能大赛,如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纺织面料检测技能大赛、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染整专业技能大赛、全国高职高专环保类专业环境监测技能大赛等专业类大赛、全国纺织服装类高职高专学生纺织面料设计大赛等,不断加强学生技能训练。

2?郾以社团活动为依托,以志愿服务为主体,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据统计,2010年度该系在校总人数为1217人,社团参与总人数达到580人。各社团展开丰富的活动,例如创业社团的《实践创造经验,技能汇报社会》活动成为院暑期社会实践重点资助项目,并且获得了媒体的关注。

而以专业特色组建社团来开展活动,更能够强化专业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良好学习态度,将德育和智育结合起来进行,以严格的纪律和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最优实践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成效

1?郾技能实训为抓手,技能大赛结硕果。

该学院组织承办了第三届全国纺织服装类高职高专学生纺织面料设计大赛,来自全国各地17所纺织服装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参赛,该系5名学生积极参加大赛,均获得奖项,其中获金奖2名,银奖3名,并获得团体一等奖的佳绩。

该系学生还参加了“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第一届纺织面料检测技能大赛”、“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第三届染整专业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高职高专环保类专业环境监测技能大赛”等,均获多个个人奖和团体奖。

目前该系约有17%的学生报名参与导师科研项目,2010年该系有4个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与学生13人,学生一直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增强了动手能力。17人参加6个第二届市科技创新大赛,最终2个项目获二等奖,3个项目获三等奖.《网眼布的防水防油设计与应用》项目参加省里的大赛,公布为第一名一等奖。

2?郾综合素质为核心,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就业。

(1)每年就业率指标超额完成。

2009年毕业总人数839,未就业3人,就业率99.6%;2010年毕业总人数713,就业率100%,其中专转本3人,专接本22人。

(2)百名教师下百企,积极调研促就业。

由中层干部、教授、全体党员和骨干教师等共计56名教师组成一支队伍,分成28个小组,走访了52家企事业单位,分别采访了100多名企业领导和校外指导老师,会见了175名应届顶岗实习学生和43名往届毕业生。并且把走访调研得来的宝贵数据与2009年首次“百名教师下百企”活动进行比较,通过系统梳理,汇编了“百名教师下百企2009―2010调研报告”专题手册,为专业建设、学生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四、最优实践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缺失

最优实践提升学生素质的教育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郾重职业技能,轻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较普遍地存在着重客观知识轻内在品质,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等现象,使职业素质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于职业技能教育。

当前的高职教育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够用就行了,压缩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深度。这不仅制约着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水平,而且影响着学生自身的发展,难以适应就业岗位和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

2?郾高职学生本身对素质教育的不重视。

篇10

【关键词】 服装产业 产业竞争力 区域优势

一、我国东部地区服装产业现状

1、生产状况

我国东部地区地域广阔,纵跨南北,水陆兼顾,资源丰富,对发展服装产业有着很大的优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升,因此服装行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我国东部地区服装产业的生产状况良好。东部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其产业竞争力优势的不仅有着深厚的实力而且将在很长时间保持领先优势,各项条件的配合会在实践中逐步开拓出新的发展方向。

2、技术水平

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我国东部地区服装行业的技术水平进行了相应的革新。不仅引进国外服装研发、设计、改造、加工技术,而且还有自身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工艺,开发新的生产模式,设计新颖的款式来增加出口,满足消费需求,稳定国内外市场。我国东部地区服装产业的技术水平会稳定提升,实现主要依靠水平和质量取胜的目标。

3、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服装产业的结构逐渐多元化。随着技术进步和商业的不断扩大,我国东部地区服装产业在所有制上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私人民间投资和外资投入的不断加大,使该行业非公有制的成分不断增加,公有制比重逐渐降低东部地区服装产业已经向新模式、新结构方向发展,产业链逐渐成形,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不断利用条件吸引资金、技术投入,寻找新的消费机会,积极引导产业升级,实现规模效益。

二、我国东部地区服装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

1、优势分析

(1)产业区位方面

我国东部地区基本上与海相连,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经济发达,各项经济设施完善,有利于吸引资金投入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援助;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消费需求;该地区有着悠久的纺织服装发展历史,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丰富,已经形成了特色的产业模式;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也是东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有了国际性的需求,带来了商机,也增加了竞争,因此这也要求我们不断革新技术水平,开拓新的发展模式,以适应国际性的挑战。

(2)资源方面

我国东部地区有着悠久的纺织服装产业的历史,有大量熟练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技术水平领先,管理经验丰富;其次,东部地区人力资源丰富,有着广阔的劳动力资源,这也是该地区劳动力产业的发展基础和保障,有利于获得国际性的竞争力,赢得良好的发展条件;然后该地区经济发达,资金雄厚,可以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和扩大;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员工,这都为产业进步提供了条件,增强产业竞争力。

(3)产业集群方面

我国东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优势的来源之一便是具有比较完善的产业集群,如浙江省的绍兴等,江苏省的吴江盛泽镇、南京程桥镇等;产业集群的完善可以使得产业内部能够就近获得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相关设备和人力资源,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产品生产,而且这种齐全的配套设施也将节约中间费用,减少产业的能耗;产业集群的高度发展也将提供竞争性的贸易氛围,促进产业合理分工,提高了产业发展的水平,利于生产效率的进步,增强了产业竞争力。

2、劣势分析

(1)产业结构方面

东部地区的纺织品结构中主要以服用纺织品为主,而且是以中低档的服用纺织品为主要生产方向,对高档的服装面料存在技术上和研发上的欠缺。硬件发展过快,软件发展缺乏,导致产品档次低下,品种结构仍滞后世界水平。而且存在知识产权问题,没有自己的知名品牌,导致利润低下。因此要改变现状,就要整顿落后的产品结构,使其找到新的发展机会。

(2)产品技术方面

我国东部地区虽然有着国内一流的技术水平,配备最先进的专业设备,拥有内地最发达的人才资源,但仍和和国际上的技术水平有一定差距,很多关键的设备如全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等设备主要还是依靠进口来满足需求。东部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微笑曲线中间部分的加工阶段,较低的单位价格只能依靠数量来支持企业,所以该地区必须发展高新技术来改进纺织服装产业,才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和更大的利润空间。

(3)国际市场方面

“绿色壁垒”的实施将使得纺织服装产业的出口面临质量过关、技术要求合格和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难题,这无疑会对依靠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产业带来压力,而且该地区的企业规模不大,品牌建设相对不足,很难形成有力的资本来应对国际市场上的贸易壁垒。而且目前我国经常受到国外市场上针对我国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导致贸易摩擦加剧,逐渐使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降低,由此可见国际市场上的形萁逐渐严峻。

三、提升东部地区服装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1)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随着国际形势的快速转变,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必要面对许多难题,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维持自己的竞争力优势,就要善于运用当前条件来处理各方面的压力。既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加以运用和创新,继续维持产业活力;又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进行产业升级,使其开发新优势,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好的成果。

(2)提升竞争优势

首先,政府要积极指导东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会决定一个产业的命脉和走向;政府要增加产业教育投入。加强人力技能培训和教育,培养高技术人才;努力提高品牌意识,注重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企业要转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转变竞争方式,努力使产业的竞争优势从低附加值、低利润率、低科技含量朝着高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