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教育的目的

篇1

【关键词】古代书法陈列;陈列策划;公共艺术教育;博物馆

中图分类:G2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250-02

古代书法陈列与当代书法展览之间分野鲜明,两者有着不同的定位、目的、取向以及表现,当代学人对后者的研究尤多。古代书法作品是各家艺术、历史、综合类博物馆藏品中的“大宗”,古代书法专题陈列在博物馆中也颇为常见,但由于相关策展理论研究的缺失,导致其展示效果欠佳,未能充分实现公共艺术教育之目的,因此,对古代书法陈列策划进行专门的理论探索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古代书法作品的当代展示价值及陈列现存问题

在传统书写时代,中国书法便已脱离实用功能而获得了独立的艺术价值。书法的艺术自觉可从中国传统收藏史及书论与相关著录中得以确认。当代,伴随传统笔墨生存环境的巨变和人们书写习惯的颠覆性改变,书法则趋向更为纯粹的艺术形式与审美对象,与博物馆的展示功能相匹配。

在机械复制和网络传播的时代中,“原真性”成为一种稀缺之物,它也成为博物馆备受时代冲击却依然存续的理由。书法作品微妙精彩的神韵、生动活泼的气韵、运笔细节的“灵韵”是必须亲身面对时方能被感知的,被展示而非被印刷是其艺术性的内在要求。古代书法真迹陈列便是书法艺术内在展示需求与博物馆展示场域之间的契合。

将书法作品置于博物馆语境之下,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告别艺术本体论的话语模式,而使作品价值的实现获得更为多元的可能性。书家对作品创作的完成仅是生成艺术符号,作品意义在博物馆展示及观众接受过程中实现并得以延续。博物馆的陈列并不止步于展示或呈现,它还承担着公共教育的使命,这一使命既是其作为公共教育机构对公众的责任:用艺术品呈现艺术史,用对艺术的审美欣赏维护人们的思想和情绪健康,使之受益;同时也是博物馆作为人类遗产的保护与阐释机构的功能体现:通过“阐释―展示”的方式使人类遗产进入一般公众的日常生活和知识领域,实现艺术作品价值的社会延伸。基于教育目的的博物馆陈列已成为当代陈列的主流趋势。古代书法陈列也应注重在展示过程中教育目的的达成,不只面向书家和专家,还应观照一般公众。若以此为标准审视当下各博物馆古代书法陈列,则会发现一些颇具共性的问题:

第一,陈展理念的滞后。当下书法陈列仍普遍以作品单体化展示为导向,书法作品多是孤立地呈现,整个陈列缺乏明确的主题和有效的内在逻辑线索,书法作品在陈列中成为仅是被欣赏的对象,而欠缺必要的文化与艺术层面的阐释。其结果,虽然观众获得了感性的审美体验,但由于缺乏书法、文史等方面的必要背景知识,其感悟也必然是肤浅的,无法从孤立且缺少阐释的陈列中获知其蕴含的深层文化信息,也无从培养和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第二,观众观念的缺失。以展品为中心的策展意识使策展者时常忽略观众的存在,或仅将其视为被动的接受者,将陈列的提供等同于观众需求的满足,其结果必然是陈列的社会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由于策展中观众观念的缺失,策展前期也自然不会进行必要的观众研究,因而无从了解当代观众的参观需求、知识背景、心理与认知特征,由此造成公众与陈列及展品间的意义与审美隔阂,使观众产生“没啥看”、“不爱看”、“看不懂”的参观态度,甚或对展厅望而却步,陈列和展品的意义与价值均无从实现。

第三,陈列形式的乏味。具有自身特有形态的书法艺术作品与博物馆其他展品相比,色彩单一、载体平面、内容抽象,视觉的丰富化程度较低。当前书法陈列设计惯常使用极简化的展厅空间处理方式,使书法作品孤立静置在空旷展厅之中,难免会给一般观众留下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由于展示环境营造失当,难以产生较强的滞留力。

基于公共教育目的的古代书法陈列的策展变革已成为一种必然。

二、陈展理念更新:从展品定位走向信息定位

当前书法陈列的常态是以书法作品的简单陈放代替陈列设计,以观众的观看为最终目的而非教育,即陈列方式是“呈现”,参观方式是“观看”。这种传统的“展品定位”型陈列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代观众的参观需求,在博物馆中以信息为本位以传播特定知识为目的的“信息定位”型陈列逐渐占据主流。原本孤立展示的展品被既定主题及其内在逻辑线索所统辖,经整合共同传播以展品为中心并与之相关的社会、历史等信息。由于展品放置于被还原的文化坐标和历史场景中,进入“叙事”语境,它所蕴藏的文化意义得以揭示,信息得以传播,这样,陈列最终成为观众获取知识的来源。

信息定位型古代书法陈列策展的基础是对书法作品的充分研究,书法藏品群体研究是形成富有特色和深度的陈列主题的基础,而对具体书法作品的研究成果则是陈列展示信息的直接来源。在展品信息充分挖掘与阐释基础上形成的陈列才是立体而丰满的,观众才能在陈列环境中以自身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读懂书法作品,了解其历史与内涵,掌握书法艺术欣赏的要领,提升书法审美和鉴赏能力,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此外,中国书法与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相互辉映,信息定位型陈列有利于建构并呈现文字、文献、历史、文学的、又是立足于视觉艺术的种种关联。

以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例,在传统陈列中无非将其陈放于展柜中配以简要文字说明,缺乏背景知识的观众所面对的展品可能与其原本心理预期相去甚远,作品中存在甚多用笔失误,圈字、涂字、改字、添字、脱字等情况多处,且局部用墨太过、肥笔太多,而因何又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可能在一般观众参观结束后仍旧是个未解之谜。在信息定位型陈列中,《祭侄文稿》的陈列策划则从“解谜”入手,通过博物馆陈展多元化手段加以逐层阐释,使一般公众能够了解其中奥义,获取相关知识的同时掌握书法欣赏之路径。如播放该作品创作背景的视频短片,使公众走近颜真卿,感知其忠贞之气、悲愤之情,为理解作者心手两忘的创作状态予以铺垫;再如通过作品比对方式,与颜真卿楷书作品对比,与王羲之《兰亭序》(复制品)对比,引导观众体会该作品的艺术特色与精神境界,激活观众的丰富联想,在观察与体验中调动原有积累和记忆,从而对作品的性质特征形成较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如果说器物定位型陈列的主要陈列方式是“呈现”,参观方式是“观看”的话,那么,信息定位型陈列的主要陈列方式便是“叙述”,参观方式则是“理解”与“体验”。

三、陈展对象关照:必要的观众研究

长期以来中国博物馆界将藏品研究置于博物馆科学研究的绝对中心,观众研究一直处于研究的边缘。直至近年,博物馆观众研究逐渐成为新兴热点领域,陈列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也随之得以改观。为陈列服务的博物馆观众研究,其宗旨是在有针对性地满足观众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博物馆陈列的教育功能。具体到古代书法陈列策展问题上,应在观众研究中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研究书法陈列一般观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这是陈列及其相关教育活动策划的基础。按照不同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及参观诉求可将陈列的观众细分成不同的群体。然而,任何一个陈列都难以实现面面俱到,满足所有不同人群的需求,而是在陈列策划先期设定目标观众群体,将该群体视为陈列最基本的服务对象。基于公共教育目的的古代书法陈列,其目标观众不是书法专家或专业人士,而是一般公众或书法初级爱好者。陈列传播信息的设定必然不是高深而抽象的书法理论,而是与展品相关的历史人文知识,以书法兴趣和情操培养为出发点,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并提升这部分观众的书法审美能力。因此,陈列内容设计便不能像给专家呈现作品那样简单化,而需建立起作品与一般观众原有知识背景之间的联系,以引导其入门。同时,陈列也需采用更为有效的辅助手段,为看似枯燥的作品增添趣味,将寓教于乐落到实处。

其次,根据不同观众群体分层次策划以陈列为中心的教育拓展活动。这是调和不同观众群体对于陈列利用差异的一种有效手段。如针对学生观众群w开发与陈列配套使用的参观学习单,使学生观众在学习单指导下完成问题分析与思考的同时,实现自助导览、重点观察;又如配合古代书法陈列举办与主题相关的学术讲座和讨论会,满足书法研究者和高级爱好者的深层次理论探索需求;再如在博物馆中开办书法实践工作坊,使那些对书法学习有兴趣的观众能在其中获得书法基本技法的培训与点拨。此外,相关出版物、电子学习产品也是博物馆在陈列以外进行公共书法教育的有益补充。

四、陈展形式创新:展厅视觉空间的情境再造

古代书法陈列的简约化形式设计有减少环境视觉干扰从而突出展品的潜在用意,使观众集中注意力于书法作品本身。然而,在实践中这样略显枯燥单调的处理既不能引起观众对展品的兴趣,也不能激发起观众对展品的体验、探究与联想。陈列的教育的目的与观众导向两个方面共同推动着古代书法陈列的形式设计更新。

陈列的形式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博物馆沟通观众与展品的增强机制,陈列策划者基于展品的属性与内容进行再度创作,通过展品的有机组合、辅助展品的使用以及布光、色彩、造型、材质等形式因素的运用,构筑一体化的审美展示环境,实现情境构建与知识谱系的交融,帮助观众浸入陈列主题特有情境,形成人与展品的精神、情感与信息交流,使观众更高效地理解展品、获取信息。情境化的陈展形式将赋予当代书法陈列以新的灵魂与魅力。

新的书法陈列形式探索已在进行之中。2010年2月中国美术馆推出的“情境书法大展”在一定程度上便是在公共教育目的下对于新的书法陈列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虽然展出的并非古代书法作品,但其策展经验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严建强.信息定位型展览:提升中国博物馆品质的契机[J].东南文化,2011,(2):7-8.

[2]张誉腾.美国观众研究学会一九九四年“观众研究研讨会”简介[J].博物馆学季刊,1995,(1):60.

篇2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一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一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三个方面展开: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一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一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一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一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一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一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一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一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一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想象本身是一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一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一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一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一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一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一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一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一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

篇3

【关键词】体育、艺术2+1项目;困境;策略

一、引言

“体育、艺术2+1项目”是指学校通过利用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项目。这种形式不仅充实和丰富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容,同时也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很多学校已认识到体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目前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的困境,并且提出了解决的策略,希望通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将“体育、艺术2+1项目”落到实处。

二、“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困境

(一)课程系统不完善

在“体育、艺术2+1项目”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虽然很多学校在教学中引入了一些体育、艺术相结合的教学项目项目,但传统且单一的教学内容仍然占据较大的比例,而新兴体育艺术项目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发展一直不够均衡和完善,同时还存在教学课时不足、教学内容不够标准、随意性较大等现象,在理论知识和实际实施层面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科学的、权威的教育教学体系。笔者通过对本市某学校100位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5份,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单一、课程设计范围狭窄、教学设备落后等方面。有47%的学生表示学校的体育艺术项目教学课时不足,教师可以随意占用体育艺术课堂,即科学的课程体系尚未形成。

(二)师资能力欠佳

学校师资水平的高低极大地影响学生对于课程的喜爱和接受程度,直接影响“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效果。目前,有些学校的师资能力欠佳,导致在实际教学中,体育与艺术课程内容的安排没有明确的目的性,2+1项目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初级阶段。同时,虽然很多教师对本专业知识相当精通,但是知识面不够宽,不能合理安排文体艺术类的各学科门类、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订规范化的适用教材、有针对性地结合院校专业性质和学生特点来讲授艺术知识,导致了课程枯燥乏味。加之,经费以及授课时间等多方面因素,学校师资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也很少,导致目前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而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的限制而降低了质量,影响了“体育、艺术2+1项目”在学校的正常发展。

(三)学生兴趣不高

虽然“体育、艺术2+1项目”已经在各个学校开展了多年,但是学生对于该项目的了解仍然较为浅显,加之教学课程设计陈旧、缺乏新颖的教学内容,学生兴趣不高直接导致参与积极性的降低。这100位不同年级的学生问卷统计表中的调查结果还表明:对目前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喜欢的学生占41%,不喜欢的学生占59%,即学生兴趣不高、“体育、艺术2+1项目”落实遇到瓶颈。

三、“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策略

(一)文体教育的认识

“体育、艺术2+1项目”具有陶冶情操,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生活,还是在个人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学校应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做好“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宣传教育工作,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必须要获得学生家长的支持,需要教师的大力说服。因此,学校需要提高全校师生对于文体教育工作的认识,进而促进“体育、艺术2+1项目”的健康发展。引进高水平师资力量,充分发挥领导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利用师资人才的力量进一步推动“体育、艺术2+1项目”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的改革

随着学生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他们在获得正常身体健康锻炼的基础上,对于培养艺术姿态与气质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因此,应该改革目前学校的课程内容,以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为项目的主要实施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享受到快乐的学习过程,在当前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应该与时俱进、充分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尊重学生个体的喜好,根据不同学生年龄段的心理需要开设个性化的文体教学课程,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理论与实际、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加强学生的艺术素养,积极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进程,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同时,还应该结合课件对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引入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教育理念,树立新的教师观以及学生观,进而更好地贯彻和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

(三)体育艺术项目的设置

体育艺术项目是否科学设置是“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体育艺术项目的设置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以及运动技能,而且要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力,将音乐、舞蹈、曲艺等艺术活动与体育运动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引起学生在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艺术等的深刻变化,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活动,不自觉的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例如,学校可以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协作的指导,不断强化学生身心素质训练和各种舞蹈产生的渊源及艺术风格的讲解,是“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的可行途径。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体育艺术节”或“体育艺术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资源的整合

1. 教育教材的优化

学校应该认真选择和编写教材。“体育、艺术2+1项目”的教材应从学生的生理特征出发,体现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以新颖的艺术体验为主,教育知识为辅,提高教材的趣味性与可行性,进而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

2. 教学设备的优化

对于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加大教育投人,淘汰落后的教学设备,同时完善校园场馆建设,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艺术学习环境,进一步全方位的促进文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学校可以确立现代课程观念,调整课程结构,定期组织一次多个班共同参与的体育艺术大课堂,充分利用影视、动漫、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实现现代化的“体育、艺术2+1项目”。

3.师资队伍的优化

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的教育改革和计划都会陷于空谈。因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生命的源泉,是学校整体实力的核心,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肩负着教育的重大的历史使命,也是“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的基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知识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展和更新,新形势下学生的认识水平也具有了更高的起点,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和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师资的培训工作。例如,学校可以通过邀请专业化的培训讲师开展培训讲座,实施科学化的培训项目,及时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体育、艺术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及艺术修养。

(五)学生能力的评定

学校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于在校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评定。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测评的方式,对于学生在体育艺术项目的学习过程中的目标达成度进行综合的评价与分析,同时在学生中实行不记名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体育艺术项目的想法,不断地发觉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用最大限度的努力,保质保量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论

“体育、艺术2+1项目”是一项课外文体活动工程项目,是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和艺术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学校应该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薇,贾宝剑.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探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

[2]胡素霞.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必要性探讨[J] 中州大学学报.2005(02)

[3]李莲香.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路探索[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篇4

(1)儿童在早期以艺术创作为主。儿童越是积极地介入到艺术创作中去,艺术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而且,年龄尚小的儿童在绘画构图上很有艺术家的天赋。(2)艺术感受、艺术史教育和其它外在于艺术的活动要与儿童的创作联系起来。(3)艺术教师要精通艺术思维。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音乐思维,视觉艺术教师要善于运用视觉空间思维。(4)艺术学习要尽可能围绕有意义的专题进行。(5)艺术教育的课程必须以螺旋式发展的特点为基础,反对制定连续性的艺术教育计划。(6)艺术学习并不仅仅是掌握某些技巧与概念,而要进入个人和他人的情感世界。(7)反对向学生传授如何判断艺术,但应让学生懂得艺术品传播跟流行的艺术品位和价值有关。(8)艺术教育并不仅仅是艺术教师的任务,它还需要艺术家、管理人员、研究人与学生自己密切合同。(9)艺术教育要坚持“宁精勿滥”的原则。每个学生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艺术形式。学生只精通一种艺术形式,比对多种艺术形式只一知半解要好。

二.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儿童心智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儿童自然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发展心理学在对人的成长和变化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关于人类发展的原因和目的假设,正是这些假设极大地影响了艺术教育领域。其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就是假定人类的成长是一种固有的趋势,认为人类能够选择自己的体验并能作出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各种决定。该假设的启示在于,要让儿童自己指导自己的成长,成人的干预越少越好。发展心理学又假设,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着顺序相同的心理转变,即人们成长的各个阶段是普遍存在的。发展心理学还假设,人类的行动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儿童天生富有探索性与好奇心;一方面对世界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又通过增进技艺获得对世界的理解。发展心理学家将这些假设应用到艺术教育领域,为艺术教育提供心理依据,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比如发展心理学关于人类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发展与非普遍性发展之间的区分,就为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此同时,美国还采用认知发展理论指导艺术教育。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心智各方面的成长。这种理论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程度。帕森斯认为人类对艺术的理解是依阶段循序发展的。儿童对绘画内容的理解基本上相同,即使年龄增长,其理解方式也基本相同。人类具有一种普遍的审美能力发展顺序,顺序中的后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进步;每前进一步,对艺术的理解就更进一步。

三.注重发挥艺术的价值功能

一般而言,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得到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和理解美,因而导致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由于将审美的观点与艺术教育混为一谈,致使许多人认为艺术与艺术教育只是简单的美的创造与美的学习。而越来越多的美国艺术教育人士认为,美只是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把艺术教育仅仅局限于审美愉悦上,就容易忽略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艺术的认知功能。诺思菲尔德的艺术教育理论以儿童的成长为中心,主张艺术教育的任务并不在于培养审美体验,也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艺术家,而是要让儿童获得其他课程无法提供给他的成长机会,使儿童富有创造力,使其心智获得健康发展,从而能够学会创造并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哈佛大学艺术教育“零点项目”强调艺术的认识功能,认为艺术与科学一样,是人在理解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增长知识的手段。将艺术视为指涉世界的多种符号系统中的一种,因而特别看重审美经验的认识性。另外,艺术教育能开发人的音乐、空间、语言、身体运动等各方面的智能,对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帕森斯主张艺术是一种自我表现。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优化人的审美体验,增强对人的自我与本质的认识。正是由于美国艺术教育既重视了内在于艺术本质的艺术教育目标,也看到了艺术外在功能的重要性,才使得当代美国艺术教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四.营造艺术教育多元化发展格局

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最初以学校画室艺术教育为主,关注的多是学生的创作实践。随着艺术教育观念的演变,艺术发展史、艺术批评与美学等学科已发展成为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并成为艺术创作的有益补充。艺术教育中所涉及的艺术种类也不再仅限于视觉艺术,而是形成了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门类艺术形式并重的局面,从而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主要是以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为主要学习对象。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艺术教育界开始关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并把这种融合文化多样性的艺术教育视为促进不同文化人群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最佳手段。此外,美国的艺术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艺术学科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学科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也都有不尽相同的教学方法与目标。

五.美国艺术教育实践的借鉴意义

篇5

关键词:青少年;当代美术教育;创新思维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原因,各个领域的创新行为依赖于个人以及集体创新思维的水平。美术教育作为情感教育的一种,其主要目的不在于使学生掌握某项具体的专业技能,而旨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期望效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种种问题,笔者就美术教育的创新思维培养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美术教育与创新思维

从科学定义上看,美术教育指包括生活艺术现象、视觉艺术作品、艺术技巧、艺术创新表达等方面在内的教育过程;其旨在通过向学生展示美术范畴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并启发其产生艺术体会等途径,达到促进其情感健全发展的目的。创新思维则指以个人或集体已有图式为基础,以一定的惯用思维模式为途径进行旧事物的改造或发展新事物的一系列活动。美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其中一个关键目的,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并进一步提升美术教育水平。因此,我们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应时刻围绕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以坚定的教学理念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化与创新性思维,从而为学生其他各方面的学习行为奠定思维基础。

二、如何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当代青少年的创新思维

1.将“追求体验”转变为“追问缘由”

许多学校对“与升学无关”的美术教育持不重视的态度,因此,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并没有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也缺乏投入教学研究的意识与热情,直接导致美术课堂的无趣与低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师一般容易遵循“以教材为中心—展示—解释—体会”的模式进行艺术教学。这种艺术教育模式在本质上无异于“灌输式”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对此,教师应将美术教育由“追求体验”向“追问缘由”进行转变。“追问缘由”即通过尝试猜测艺术作品的创作目的、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创作过程等途径获取创作的一切缘由,从而达到全面把握艺术作品创新思维的目的。以梵高的《向日葵》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信息分享的内容与比例。另外,在进行艺术作品的意义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产婆术”“情景教学法”等策略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意图、创作背景、创作过程以及创作结果进行猜测和分析,使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各种缘由进行思考而达到发展其思维构建的教学目的。

2.与各类特色的学科相结合,使美术教育贯彻学生的学习日常

美术教育在我国目前的学科体系中容易造成学科的边缘化。针对这种情况,美术教师可通过将美术教育与各类特色的学科进行巧妙结合,使美术教育的思维模式和理念贯彻于学生在其他重点基础学科学习的日常中,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增强艺术体验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国画的艺术欣赏与创作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将国画创作特色与古诗的文字意境相结合。通过构建“水墨艺术美”与“文字美”的联系图式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同时也能促使其语文学习思维的创新。

3.用无止境的“创作”实现“创新”

篇6

 

一、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及其影响

 

艺术是人类文明生活的象征,艺术与人类同生共存,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人类早期的教育是一种综合普通教育,艺术教育是所有受教育者必须接受的,有着重要地位。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教育不断走向专业化,艺术教育也逐步从早期的综合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专业教育领域。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一方面带来了艺术的繁荣,另一方面,使艺术教育发生了分化,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教育:一是为全体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普通艺术教育,主要表现为各教育阶段所开展的音乐、舞蹈、美术等基本艺术素养教育;二是部分学生所接受的艺术专业教育,由各级各类艺术教育院校所实施。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对艺术教育本身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高等教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艺术教育的专业化是时展的必然

 

艺术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超自然的精神文化,其主要价值在于升华人的物质生活,愉悦人的精神,丰富人的情感,完善人的品格,拓展人的社会意义。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艺术始终相随相依,不论贫富贵贱,不论学识高低,在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艺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从一开始就被人类纳入教育范畴,它不仅是手段,而且是目的。早期的艺术教育主要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通过口口相传和师徒相授的方式进行的,而学校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则是作为综合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实施的。比如,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一贯有“六艺”教育之说,《周礼地官保氏》最早记载了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内的“六艺”教育。在西周,不论是国学或是乡学,都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六艺”教育对规范社会秩序、教化民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方中世纪学校教育中所谓的“七艺”教育,包括“三艺’’教育和“四艺”教育,前者包括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教育,后者包括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教育。不论是我国的“六艺”还是西方的“七艺”,都包括了艺术教育,从教育目的看,都着眼于以艺术人,使受教育者获得艺术素养,造就完善个性与和谐品格。艺术教育不但要教会人从事艺术活动的技能,而且还要使艺术的精神融入到人的灵魂中去,使人的精神在艺术的涤荡下趋于完善与和谐。

 

艺术教育从综合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是人类艺术需求扩大和艺术本身走向专业化的结果。艺术教育专业化是艺术繁荣的反映,表明艺术己经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问,艺术专业人才己经在社会职业分类中确立了自身的地位。1562年佛罗伦萨艺术家瓦萨利创办了西方第一所艺术学院,它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专业化的开端。2我国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始于20世纪初期,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和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4的建立,开创了我国艺术教育专业化的新时代。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对艺术教育影响深远,使艺术教育自身走向了分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普通教育或通识教育的艺术教育,即艺术通识教育;一是作为专业教育的艺术教育,即艺术专业教育。前者在中小学教育中往往作为普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一般作为通识教育;后者主要在艺术高等院校或高校的艺术院系开办。

 

2.艺术教育的专业化极大地提高了艺术水平

 

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艺术教育的专业化都极大地促进了艺术的发展,提高了艺术创作的效率,增强了艺术的创造性,开创了艺术繁荣的局面。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使艺术人才培养走向了专门化、系统化和高端化的道路,而且使艺术本身从各种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中独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和知识生产单位,使艺术活动和艺术创造成为专业人士的领地。在艺术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日趋细化的今天,如果不接受艺术学科系统的专业训练,不系统地掌握一门艺术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不深入了解历代艺术家的贡献和同行们的创作方向,不单很难有艺术的传承,更无从谈起艺术的创新。

 

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带来了艺术教育本身的繁荣,使艺术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庞大的部门。比如,我国高校学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门类单列,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学科领域,而在一些大学,设计学又被划分为艺术设计学、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艺术设计专业又被细分为“视觉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等诸多专业方向。仅就“染织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其所需修习的专业课程包括纺织材料学、染织图案基础、刺绣工艺、编织工艺、印染工艺、服装工艺、汽车织物设计等与基础材料、制作工艺和设计创作等相关的一大批专业必修课程。如此纷繁复杂的专业化布局展示了艺术教育繁荣发展的图景。

 

随着艺术教育专业化的不断发展,不仅传统的艺术越来越专门化、精深化,而且各种新的艺术不断被纳入教育范畴,艺术领域不断扩大,艺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就艺术水平提高而言,艺术教育专业化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艺术专业教育以培养新的艺术人才为目的,使一代又一代艺术人才的成长有了稳定可靠的培养机制,确保了艺术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持久性。二是艺术理论的不断进步。教育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艺术教育也不例外。诚然,艺术曾经只是一种技艺,直到现在仍然有人将艺术看作是一定技术的产物,但不可否认,正是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使艺术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也使曾经的技艺和艺术手段具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艺术发展的科学化规制。艺术创作最初只是一种闲逸的好奇,艺术作品也只是某些社会活动如祭祀、庆典等用来烘托气氛、营造氛围、表达情绪、寄托感情的物件。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使各门艺术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存在空间,建立了具有身份认同标志的规范,而且使各门艺术获得了存在与发展的常规建制,使艺术创作从闲逸的好奇走向了科学的发展。四是艺术成果的积累与传承。艺术教育的专业化提升了艺术的社会价值,使艺术作品由单纯的具有私人物品属性的东西,变成了具有科学与文化价值的物品,进而提高了艺术作品收藏、保存的意义,使艺术成果的世代积累与传承有了更好的保障。

 

3.艺术教育的高度专业化导致其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割裂

 

艺术不仅源于生活,而且还源于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各门文化科学技术是艺术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从教育的角度讲,艺术教育既要服务于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又要服务于提高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艺术素养的诉求。艺术不只是艺术工作者的需要,其他社会民众同样需要艺术的感知力、欣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需要对美的渴求,需要美的熏陶,需要精神的升华。因此,艺术是社会民众共同的需要,艺术工作者与其他社会民众的差别主要表现为艺术修养专深程度,以及是将其作为生活的兴趣还是作为人生的职业和志业。因此,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应当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服务于高等教育人才的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由普通化走向专业化是其进步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但随着艺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艺术教育体系的不断充实和完善,艺术教育的独立性不断得到强化,艺术教育越来越走向高度的专业化、甚至过度的专业化,导致其自身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关系逐渐疏离,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沟通和交流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种现象在其他国家存在,在我国也存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高等教育模仿前苏联专业教育模式,使专业教育走向了极端化,更强化了艺术教育的高度或过度专业化。直到今天,高度专业化的问题还普遍存在,给艺术教育和艺术本身的发展造成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艺术教育高度专业化带来的疏离问题既表现在教育观念上,也表现在教育选择上。从观念上看,首先,它带来了艺术教育的工具理性的泛滥,使艺术教育工具化,强调教而非育,重技术而轻人文、厚实用价值而薄文化价值;其次,使艺术的纯粹化广为认同,似乎只有艺术工作者需要艺术,只有艺术专业的学生需要艺术教育,而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可以不接受艺术教育,大学也不必为他们提供艺术教育。从教育选择上看,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艺术专业学生只看重艺术教育课程,对其他文化科学技术教育课程不感兴趣,即便选修了也是敷衍了事;二是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将艺术通识教育课程作为“打酱油”课程,能不选就不选,即便选择了也不是为了接受艺术的陶冶,而是为了凑足学分;三是有志于艺术追求的“准大学生”从中学阶段就开始专攻艺术考试科目,而忽视文化科学科目的学习,导致“艺考”成为很多考生投机取巧的门道,从而使很多人进入大学后难以适应相关文化科学技术教育课程的学习。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相互疏离,不仅造成很多艺术专业大学生修养浅薄、境界狭隘,艺术发展底蕴和内动力不足,而且导致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艺术修养贫乏、甚至近乎空白的窘况,使艺术发展的社会基础遭到削弱。很显然,这种状况不仅无益于艺术教育本身的健康发展,也无助于艺术水平的提高。

 

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大学教育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大学教育实践中,二者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同时在有关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明确具体的体现,并对人才培养发挥作用,还是上个世纪以来的事情。在二者的关系上,不仅存在观念的误区,而且存在实践的偏差,理清二者的关系不仅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有益于艺术的兴盛繁荣。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

 

单纯地从概念产生的时序看,艺术教育先于通识教育。在专业教育没有出现之前,艺术教育包含于人类早期的综合普通教育之中,所以,在西方,人们称早期的综合普通教育为liberalartseducation,中文翻译过来称之为“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尽管从中文翻译名词上看不到艺术二字,但毫无疑问,艺术教育是包含其中的。我国古代更是直接提出“六艺”教育,孔子要求教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明艺术与教育最初是融为一体的。不过,作为相对独立的教育范畴概念,艺术教育的出现则要晚得多。现代专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使艺术教育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范畴。

 

通识教育是在高等教育专业化过程中提出来的,旨在规避专业教育的缺失,保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众所周知,专业教育既是文化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要求,也是社会产业发达、分工日益专门化的要求。专业教育将大学生的培养从目的到内容都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尤其是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专业教育在发展人的专业兴趣和优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专业对口、学用一致、职业需要优先等成为专业教育的代名词,而人的个性的张扬、情感的完善、职业之外的发展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等,在专业教育中很难得到体现,更难以受到重视。所以,出于补救专业教育之短的目的,通识教育在大学得到了发展。[5]尽管如此,我们还不能简单地看待通识教育的历史,因为通识教育从目的到教育内容和形式,都是人类教育一以贯之的要求。可以说,人类教育的历史有多长,通识教育的历史就有多久远。

 

因此,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同源同生,它们兴起于人类原初教育,是人类原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着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内在品格和个性的完善,是人的基本教育需要。二者的分野尽管有着高等教育专业化的背景,但只是相对的。在各大学的通识教育计划中,艺术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范畴。

 

2.通识教育是现代艺术专业教育的基础

 

在现代大学中,艺术教育包括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艺术通识教育通常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而艺术专业教育则与其他文化科技专业教育类同,与通识教育属于不同的范畴。艺术专业教育是面向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而艺术通识教育的对象则是所有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尽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通识教育往往存在多种联系。很多艺术通识教育内容源于艺术专业教育,包括艺术专业教师承担艺术通识教育课程;艺术专业课程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开放,供他们选修;艺术专业教师和大学生参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活动等。

 

作为专业教育的艺术教育是自成体系的。在高等教育的专业化时代,艺术教育的体系日益壮大和完备,从组织机构建制上看,不仅有专门的艺术院校,而且有大量的高校所开办的艺术教育院系;人教育组织形式上看,既有综合性的艺术教育组织形式,如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等,又有各专门艺术的教育组织形式,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等;从教育层次上看,既有学士和学士以下的艺术教育,又有硕士和博士层次的艺术教育;从教育内容上看,既有中西传统和现代艺术教育,又有各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还有各种融合现代高新科技的艺术教育。现代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使艺术教育与其他文化科学技术教育保持相对的独立,而且使艺术日益走向学科化和专业化,使艺术原本所具有的普通性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尽管如此,不论艺术本身还是艺术教育,都需要以其他文化科学技术及其教育为基础,才可能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就艺术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艺术专业教育得以实施的基础。艺术专业教育的实施有两个基础:一个是中小学教育,另一个是大学通识教育。中小学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心智和基础文化科学修养,包括一般的艺术启蒙修养,旨在使接受艺术专业教育的大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能力和态度、情感倾向;大学通识教育则服务于艺术专业教育的学生提升认知水平,拓展思维空间,开阔艺术眼界,增强适应性和有效性。有人可能以为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或学生课外的艺术辅导培训是艺术专业教育的基础,表面上看不无道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当然,应当承认,这种误解还有很大的市场,现在非常火爆的艺术考试辅导培训班就是其后果。第二,它是艺术专业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不能只懂艺术、只关心艺术,而不关心人、关心社会,不关注艺术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他们在发展优良的艺术修养和能力的同时,还要拥有广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人文的情怀。这些既要通过接受艺术专业教育来实现,还需通识教育予以辅助。第三,它是艺术专业教育改革和艺术创新的基础。现代社会变动不居,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不断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日益加剧,通识教育涉及众多人类基本文化科学技术领域,它不仅能够从文化科学技术角度为艺术专业教育改革提供动力和指引,而且还能激发和推动艺术的创新。

 

3.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教

 

艺术素养是文明社会每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对于个人社会生活而言,通晓艺术的基本知识,懂得欣赏各种艺术作品,熟悉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艺术是为整个社会和全人类服务的,历来不是艺术工作者的专利,《蒙娜丽莎》不只是为画家所欣赏,莎士比亚戏剧不只是为戏剧家所喜爱,意大利歌剧不只是为歌唱家所传唱。人的情感的表达和体验,人对真善美的颂扬和追求,对假丑恶的鞭笞和责罚,对理想、信念和信仰的寄托和守持,无不借助于艺术。艺术是文明社会每一个人生活的需要,不能给予每一个人享受艺术的社会,很难说是文明社会,同样,不具有基本艺术素养的人,很难说是人格健全的人。

 

人的艺术素养的培育离不开艺术教育。与艺术专业大学生不同,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不一定要接受多么专深的艺术教育,不一定要养成专业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但却不能不接受艺术教育,不能不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艺术教育专业化之前,艺术是大学生共同必修的教育;艺术教育专业化之后,尤其是高度专业化,甚至过度专业化之后,艺术教育似乎成为了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属品,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想要接受一定的艺术教育变得难上加难。一来受偏狭的专业教育理念影响,很多大学将艺术教育等同于其他专业教育,要么不开办,要么只为艺术专业大学生开办,从而使大多数学生根本就没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二来一些大学将艺术作为点缀品,认为只有在需要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够唱唱歌、跳跳舞就够了,因此,只面向极少数学生成立大学生文工团,配备少量的指导教师,在业余时间对有关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众所周知的,多数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普遍不高,很多甚至近乎为零。

 

为了扭转偏狭的专业教育的消极影响,大学通识教育将艺术教育纳入其中,对每一个大学生实施必要的艺术教育。综观各大学通识教育计划,尽管开设课程的边界有宽有窄,要求各有不同,但都毫无例外地包含了大量的艺术教育课程。通过通识教育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普遍进行基本的艺术素养的培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完善其认知和人格结构,提升其志趣品位。

 

三、艺术教育改革的路径

 

从教育的角度看,艺术教育的价值主要有二:一是专业教育价值,二是通识教育价值。前者面向艺术专业大学生,后者面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二者目的不同,要求各异,实施方式和路径也存在差别。不过,就艺术教育本身而言,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改革都势在必行。

 

1.更新艺术教育观

 

教育改革是大学适应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人才培养要求进行的主动变革,尽管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手段备受大学重视,但观念的更新却发挥着先导作用。艺术教育改革,包括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改革,应以更新观念为先导,用新的艺术教育观统领改革,塑造艺术教育新的精神和灵魂。

 

更新单纯的艺术专才教育观,树立人人艺术教育观。艺术教育需要培养艺术专才,这是艺术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不能将艺术教育的目的局限于培养艺术专才,它还应当满足所有大学生养成基本艺术素养的需要。艺术教育不能只是为艺术专业大学生服务,必须服务于每一个大学生,这正是艺术教育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特别之处。大学应当从人人都要具有艺术素养,人人都要接受艺术教育的理念出发,改革教育教学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塑人才培养过程,使全体大学生拥有接受艺术教育的基本条件。

 

更新片面的艺术功利主义教育观,树立全人教育观。功利主义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乃至普及化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艺术教育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与功利主义教育观有着密切关系。但片面的艺术功利主义不仅无助于艺术专业教育健康发展,而且有损于艺术通识教育的普遍推行。更新艺术教育观,就是要破除片面的艺术功利主义,树立全人教育观,从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组织和落实艺术教育。不论艺术专业大学生,还是非艺术专业大学生,都应通过接受相当的艺术教育,实现认知与个性、人格的和谐发展。

 

更新技术本位教育观,树立人文本位教育观。艺术不仅包含了表现技巧,而且还拥有体系化的创作技术和规范。艺术教育不能忽视技巧、技术和规范的训练和养成,但却不能唯技术论,不能使艺术教育陷入技术本位化的误区,否则,不论艺术专业教育还是艺术通识教育,都将沦为艺术匠人训练的一种手段。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学艺术教育中技术本位教育观的影响一直有增无减。更新艺术教育观,就是要正确认识技巧、技术和规范等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消解技术本位教育观的影响,使艺术教育真正转变到人文本位上来,使艺术由技艺之学回归人文之学,让艺术的精神和灵魂引领艺术教育的方向,用艺术净化和陶冶大学生的心灵,发挥艺术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2.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通识教育

 

任何大学教育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支持、互为表里的,艺术专业教育也不例外。长期以来,高度专业化、甚至过度专业化的艺术教育非但没有带来艺术教育的优质化,反而钳制了艺术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使艺术教育缺少相关文化科学技术学科教育的支撑,艺术专业人才表现出基础不牢、营养不足、缺乏后劲等问题。艺术专业教育改革,就是要使艺术教育走出封闭办学、孤芳自赏的怪圈,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专业教育的交流与融合,将艺术教育置于广泛深厚的各门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的基础之上,建立综合学科教育基础上的艺术专业教育体系。

 

改革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尽管艺术本身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艺术专业大学生而言,其通识教育的范畴则是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文化科学技术教育。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当根据艺术专业人才成长的规律,在综合+专业的总体框架下,加大通识教育的比重,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和科目,增强通识教育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改善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目的,提高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扩大艺术专业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沟通与共享。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文化科学技术,艺术人才的成长不能只是单纯地依靠艺术专业教育,“圈养”的艺术专业人才可能是技艺高超的“艺匠”,但在才智和情感方面都很难说是完美的。建立新的艺术专业教育体系,仅仅通过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扩大艺术专业教育的开放性,建立艺术专业教育与其他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的沟通和共享机制,建立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拓艺术专业人才发展的无限空间,有利于造就富有个性和独特品格的艺术专业人才。

 

3.加强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通识教育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是否需要艺术教育,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尽管回答起来非常简单,但真正要做好却并非易事。在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艺术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甚至根本不应该有的地位,各专业仅仅从本专业角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教育空间被压缩到了最低程度。虽然部分大学进行了通识教育改革,但由于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在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艺术教育课程不仅少之又少,而且选课要求、课程质量,以及整体教育氛围都难以达到艺术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对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而言,艺术教育改革应当从培养其基本艺术素养、发展其完美人格的目的出发,加强艺术通识教育,建立针对性强、适应面广的艺术通识教育体系。

 

加强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改善相关办学条件。艺术通识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课程教学是主渠道。由于高考制度的缘故,中学对艺术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基础比较低,所以,大学艺术通识教育不仅要解决艺术启蒙问题,而且要在可能的条件下,提高艺术教育水平和质量。为此,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应当包括从中学艺术课程到大学艺术课程的完整体系,尽可能开发富有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配备必要的高水平的艺术教育师资,不断充实和完善艺术课程教育的器械、设备和场地,提高艺术课程教学质量。

篇7

1. 游戏与艺术

艺术是非常复杂实在的,正是游戏这种启蒙式的行为,让艺术具象化,历史又让其抽象化。游戏是欲望,智慧和技术的统一。游戏的发展和演变让艺术产生了许多分支,并且在分支的基础上大放异彩。追究其根本,游戏是人类自我天性的解放,精神的自由,这也是艺术的最终目标。

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他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游戏发生说的贡献在于突出了艺术的无功利性,但是把艺术的起源归于游戏又过于简单化。人类艺术的起源之一就有游戏说。

游戏同艺术无论是在起源、形式、内容上都有着密切的同构关系,具有渗透行和互通性,二者随时都可能相互转化,是一种共生的状态。斯托洛维奇也说到,各种幼儿艺术创作都表现出艺术的游戏根源。幼儿的许多活动都常常不自觉地转化为一种游戏活动进而生发出艺术活动来,学前儿童从事的各种艺术活动很多都是以游戏的方式存在的。艺术与游戏往往以一种复合的型态构成儿童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往往就是艺术,艺术往往就是游戏”。

2、游戏精神的内涵

对于游戏的定义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因为游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我们很难用一种判断性的方式给他下一个定义。当进一步考察游戏时发现所有不同种类的游戏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质,也只有具有这些特质的活动,才能称之为游戏:这些所谓的特质即从游戏活动中提炼出来最能反映游戏活动最本质的,核心特点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游戏精神”。

二、以“以游戏精神”改革当前的幼儿艺术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指一整套以教学计划的具体形式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它们是根据各种社会为学校规定的目的和目标而设计的……是构成一个具体过程的学习对象。”总之教育内容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开放、创造的精神。因此在这种精神观照下的艺术教育在组织幼儿艺术教育内容时不仅是单个艺术门类,还可以是多个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融合,所采择的内容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的来源不仅可以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事先预设的,也可以是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敏锐地捕捉来自幼儿生活和兴趣中突发性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来调整教学内容发出新的更适宜的活动主题,使活动主题呈现动态、灵活的特性。游戏既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艺术教育的主要方法,把游戏作为艺术教育的内容吸纳进来,能更好地丰富艺术教育内容。为此在这种精神指导下的艺术教育内容应该有以下特点:?

1、内容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

“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愉悦、创造的精神是幼儿生活状态的本真的精神反映。幼儿的生活是自由、偷悦的,进行艺术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精神需要。因此在这种精神指导下的幼儿艺术教育内容的选择是贴近幼儿的生活的,以幼儿生活中的素材作为艺术教育内容,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创造。同时,幼儿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离不开人的生活的,艺术教育是幼儿真实生活体验的反映。因此艺术教育内容应该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多采择那些充满幼儿生活气息的题材为教育内容,选择容易让幼儿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年个十时毫作为教育内容。这样一方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也能够照顾到幼儿的兴趣及满足幼儿从事艺术活动的自由,愉悦的情感需要。

2、将游戏本身进一步纳入幼儿艺术教育内容

篇8

音乐审美教育,是塑造人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从而体验与创造美的教育。音乐审美教育从几千年前的孔子便有考究,而在当代以非审美为目的的音乐教育,不断在具有社会功能性思潮的冲击下,渐渐失去了原本音乐审美教育的初衷。德国诗人席勒认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的教育”。然而教育的目的从原始产生来看,是将历史所延续沉淀下的全人类最优秀的、精髓的文化和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教育作为能够创造价值与奇迹的媒介是很神圣的。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又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为教育提供了美学的品格和审美的视角,以促进人的自我修养与心灵净化。审美是一种艺术的体验,本应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而伴随着历史的自然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反而将一些嘈杂的污秽的元素渗透到艺术的审美体验当中,便使得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压迫和束缚。教育失去了它本质的目的,在功利的驱动下,将教育的作用扭曲的变形,把对美的体验和培育的过程变成了“生产产品”的过程,从而变成“审美教育被异化”。

二、音乐审美教育功能性异化根源

(一)社会的功利性导致

功利性如今已成为一种社会趋势,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像毒草一样蔓延在音乐审美教育的方方面面,“证书荣誉”正是音乐审美教育功利性的典型现象体现,评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是否才艺精湛,一个重要取向和评价标准就是证书荣誉,是否拿到了英国皇家考级的顶级证书?是否拿到了中国音协的钢琴十级证书?笔者曾经在拉萨一所民办艺术学校任教,遇到过这样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由于马上就要面临小升初,家长要求当年的暑假一定要拿到音协的钢琴十级证书,原因是有可能会在升入初中的过程中得到加分。她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八点钟准时开始练琴直至深夜十一点。在暑假,她更是每天坚持六到八小时的练琴时间,身为老师,面对她不忍竟大于期盼。

笔者相信女孩的妈妈让孩子学习钢琴的初衷,一定不是抱着如此功利性的心态,而更多应该是希望女儿通过钢琴的熏陶,拥有不同于常人的艺术气息,也就是笔者强调的审美体验。音乐教育的原始价值和意义是不断开发和挖掘受教育者对音乐审美体验的潜质,以促进人格的不断发展。孔子在《乐记》中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人格的教育应当在“乐”中得以完善。而当代的艺术追求者和艺术教育者往往在“乐”的学习中丧失了对人格艺术本身的认知。正如夸美纽斯所言:“教育成为了学生才智的屠宰场。”在当下功利性价值倾向的影响下,本是审美的音乐教育反而更多地成为了很多外在功利性的目的和手段,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产生了异化。

(二)学校的附庸地位导致

笔者在经历过艺考及考研之后,深知音乐技术培训的难度以及它对身心的考验,解题式的曲式和声,高等数学列式的高级复调,每一个承受过专业培训的练习生都能够明白,在这样一场场残酷的考试中,原本艺术气息孑然一身的受教育者们早已丧失了当初对音乐的热枕,失去了原本的活力,从而变得麻木而机械,毫无主见与创造力。其实,从更深的一个角度再看,即使是有目的性的音乐功能性教育,也必须依赖一个充满信条的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基础,你怎能想象一个对音乐毫无审美和判断力的人,成为一个音乐家?在中国的音乐教育中,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师范音乐教育,他们择优录取之后的重点培养,往往致力于仅仅会唱几首咏叹调,几首法国或是德国的艺术套曲,甚至没有了解莫扎特的古典和规范,就去任凭感觉唱出威尔第的浪漫与自由。往往越是传统的、经典的文化在拥抱现代化、拥抱功利性的过程中往往更彻底。现代的音乐教育的过程强调简单模仿甚至死记硬背,缺少对作品的理解与创造力。音乐审美教育本是一种素养的艺术,反而在受教育者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了素养的信条,只剩下了狭隘的艺术。学校教育的目的在社会功利性的影响下开始从培养一个充满创造力的表演者转型为培养一个机械的表演者。

三、音乐审美教育的异化

(一)社会价值的重塑

社会功能性的冲击价值偏向对音乐审美教育造成了强烈的负面影响,这不仅是教育本身价值的异化,更是对受教育者人格成长的误导和扭曲,笔者作为一名音乐教育研究工作者,深知在抽象的美学视野下的音乐审美教育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多么来之不易。我国有着几千年的音乐审美教育传统,尽管当下的应试教育以及非审美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地破坏了最初音乐审美教育的传统元素。然而不可避免的,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改革开放的迎来,想要通过拒绝功利性诱惑,经济发展从而保留并延续音乐审美教育的纯净那是不现实的。历史文化正是在破坏中得到成长和壮大。音乐教育的作用在于修内,音乐是审美的体验,是美的一种表达方式,行为是外在的,而心是内在的,通过美的体验有感而发,来表达感情,可见音乐的审美教育对人的塑造,以及社会道德的规范具有着重大的影响,乐是圣人所偏爱之物,因其可以改善民心,感人至深,所以先人才极其注重乐给社会带来的教化作用,规范校正不良的功利性,腐败性的毒草现象。笔者认为,音乐审美教育的传承和规范是当今嘈杂的社会所急需的,就要采取必要的社会价值重塑,要纠正和肃清功利性的价值观,旨在挖掘个体潜能,培养对艺术的崇拜与热爱之情,培养对音乐的感受以及综合审美能力。

(二)学校素质教育的重塑

高等艺术学校教育应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清晰的教育目标。全面把握艺术教育的素质养成,注重艺术精神的自我提升。开设与自身专业相辅相成的补充与拓展课程,了解历史由来,并扩展前沿动态以展开学术研究。做到实课实上以培养艺术人才为衡量标准,与现代化竞争压力附庸条件脱离。而在学校音乐审美教育中,音乐教师应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音乐教育者们把艺术作品的“美”传授给学生,强调培养与塑造鉴赏的能力以及鲜活的创造力。而非强行的识谱节奏或是要求单单声音的特质,感受美,传递美,从而创造美,要慰藉输入而非强行接受。

篇9

关键词:美善相谐;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21-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整个社会在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舒适。然而,物质丰饶除了带给人们以娱乐和享受之外,同样也带来了精神上的失落和道德上的无助。在许多人发出“穷得只有钞票”感叹的同时,这种成人社会所存在的精神、道德危机也渐渐影响和辐射到校园,进而影响到了未成年人的心灵世界。一方面,他们的主体意识开始萌发,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当面对五光十色的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时,他们尚缺乏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品德尚未定型的未成年人,其价值观念特别是首位价值观念难以定型,处于经常动荡变换之中。特别是近些年来,关于未成年人道德行为的问题纷至沓来,如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言行举止的失范、违法犯罪现象增多,等等。这些都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何重建未成年人的精神家园,如何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成为了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术教育即未成年人的艺术教育,是侧重于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它是一种情感的教育,在建设未成年人的精神家园,使未成年人成为和谐、完整的个体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然而,过去,人们将艺术教育看成是德育的附属,使艺术教育丧失了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立地位,更抹杀了艺术教育自身的审美特性,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和价值得不到正确和有效的发挥;现在,艺术教育作为了一个独立的教育门类重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它的审美本质和价值,它的独立地位得到了保障,然而,却鲜有人再提到艺术教育的育德功能,唯恐确认这一育德功能会导致艺术教育的德育化,让艺术教育再次成为德育的附属。而笔者认为,我们既不能避开艺术教育的审美本质,一味地强调它的育德功能,更不能为了强调艺术教育的审美本质,而否认它还具有的育德功能。这无疑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都不利于艺术教育的发展。我们说,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审美功能是其最根本的功能,其他任何功能都必须围绕“审美”这一特性来完成。但是,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艺术教育理应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性,理应背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义务。艺术教育不仅应教会学生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也应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道德人。因此,笔者认为,只有“美善相谐”的艺术教育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

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善相谐”的艺术教育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历代学者对艺术教育的性质是怎么界定的。

笔者在对诸多艺术教育专著的研究中发现,涉及到“美”“善”理念的艺术教育性质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艺术教育是:“一种既非必需亦无实用而毋宁是性属自由、本身内含美善的教育。”①“艺术教育是灵魂教育,是审美教育,而艺术教育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净化人的灵魂,培养审美情操。”②“艺术应为教育任何自然而崇高的形式。……教育唯有运用艺术,才能解脱人类心灵所受的压制,才能达成民主社会的教育目标――自我实现,完成团体的职分,才能真正为人类的未来带来幸福的机运。……通过艺术的教育,以培养孩子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标。”③“艺术教育中的“艺术”,不能是“纯艺术”,而只能是“教育化”改进后的艺术,是艺术与教育的内在结合。”④“美育的基础目标是培养人的审美价值观和审美能力,但其实质和最高目标与精神教育的实质和目标仍是完全一致的:促成受教育者积极人生价值观的建立。”⑤

学术论文中关于艺术教育或审美教育性质的相关表述有:“审美教育是培养人品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人们的爱好和娱乐中,在处世接物中,在艺术欣赏中,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把人们塑造成具有不同人品的人。”⑥“美学文化的育人活动的最高本质乃是对自身文明素质理想性的美学文化设计与塑造,使其成为人类最高文明的拥有者和发展者。它以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解放被束缚人性并走向自由为核心……是一种既独特又神圣的理想性的做人教育。”⑦

从上述表述中可以看出,学者们对艺术教育必须具有审美特质和健康的审美取向是达有共识的。但是他们对于艺术教育性质的表述中并没有明确提出“美善相谐”这一理念。综合前人的研究和本人的思考,笔者认为,“美善相谐”的艺术教育是指:以美为本质,以善为追求,既能体现出审美基本特征,又不失教育性内涵的艺术教育。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上,既具备艺术美的规定性,又符合社会伦理道德;教学方法上,既具有优美的形式,又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教学目的上,既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和知识技能为目的,又以完整学生人性、帮助其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的;而对于艺术教师,则既要有外表仪态的美,又要有言行举止的善。也就是说,“美善相谐”的理念应该贯穿整个艺术教育的始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乃至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评价和艺术教师上,都应该体现出美和善的品质,达到艺术美与人的身心之间的调谐、融合。

在笔者看来,“美善相谐”的艺术教育具有两个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即艺术性和教育性,这是“美善相谐”艺术教育的根本规定性。艺术教育要具有艺术性,就必须具备“美”的特质,这体现在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艺术教师本身以及艺术教育的环境等因素上,如何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接受美的熏陶从而获得审美享受,是艺术教育实现艺术性所要思索的最主要问题;而艺术教育要具有教育性,就必须具备“善”的特质,这就意味着艺术教育不仅要“育艺”,更要“育人”,培育具有完整个性和道德修养的人是艺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这其中又包涵三个层面:一是教育内容要“善”,既然是教育,就必须对教学内容加以选择,确保内容的健康、积极向上;二是教育者要“善”,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者即教师首先得是一个热爱学生的善良的道德人,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教学手段要“善”,在具备了前两个条件的基础之上,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手段来教学也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这三个条件,才有可能实现艺术教育的教育性,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完整人性的道德人。

“美善相谐”的艺术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应具备如下一些特征: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注重“美”“善”的相融性,更偏重于教育内容的人文性而不是专业性;在教育氛围的营造上注重谐和性,更偏重于营造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而不是严肃、冷漠的技能训练场景;在教育意图上注重隐蔽性,更偏重于让学生自主获得审美体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道德的提升,而不是通过单纯的说教和学生机械的模仿来使其达到预设的教育目的。总之,“美善相谐”的艺术教育是一种作用于人的心灵、指向人类自由和幸福的艺术教育。

注释: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引自《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杜1985年版,第119页。

②郭声健:《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③[英]赫伯・里德著《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

④陈建翔:《有一种美,叫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⑤赵伶俐:《人生价值的弘扬――当代美育新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页。

篇10

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质

综合古今中外的研究,我们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公益性、在对象上具有大众性、在内容上具有审美性、在功能上具有迁移性等几个方面的特质。

1.公益栏

公共艺术教育是教育公益性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表现。教育公益性是指教育是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和人民群众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是为全社会、全民服务的,而不是仅为少数人服务,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教育的公益性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教育的本质是为一定的社会培养人,教育是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美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设施、场所都是无偿提供给大学生的,这使公共艺术教育完全成为一种公益性的教育。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育的公益性就应包括高校为全体大学生提供的公共艺术教育服务和全体大学生应该享受的受教育权利。作为高校本身,应该从客观上为大学生无偿提供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引进或培养公共艺术教育专职师资、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设施、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等等。与此同时,大学生应该有自觉参与并享受公共艺术教育的意识和行动。只有高校所提供的公共艺术教育服务充分地得到大学生的利用,才真正体现并实现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公益性。

2.大众性

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所有高校大学生的大众性教育,而非个别人的专长教育。在这里,大学生参与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权利平等、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具体表现。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民主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柏拉图被认为最早提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民的教育权利。所有的这些教育思想,归其一点就是教育要平等地面向普通大众。

上个世纪40年代的《联合国人权宣言》即规定“不论什么阶层,不论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详尽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它包括“消除歧视”和“消除不均等”两部分。美国的大学无论规模大小,有两处场所几乎是必备的:一是教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另一个就是艺术馆,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哈佛大学自1993年起,每年举行为期4天的艺术节。艺术节充分反映出这所世界一流大学的艺术教育理念。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的举办有着很浓的审美教育色彩,体现的是面向全体,师生共同组织、共同参与。哈佛大学的师生人人都是观众,人人都是演员和工作人员。每个参加者的艺术才华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艺术节成为每个哈佛人在哈佛经历中最难忘的事情之一。

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理应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大众性教育,而绝不是专业意义上的“精英教育”。中国艺术教育的奠基人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在一次美术展座谈会上说:“当代艺术家的第一任务在于艺术教育,在于提高全体国民的美育素养。”因此,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大众性教育,充分体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大众性。

3.审美性

柏拉图曾指出:“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亚里士多德充分肯定了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认为艺术具有“卡塔西斯”即陶冶、净化、宣泄、升华等作用。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观点,即主张“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同时对生活有帮助”。这就是说,艺术的教育作用不是游离于艺术的,而是要通过艺术的娱乐作用得到体现和发挥的。

朱光潜认为,美确实要有一个客观对象,要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美人的客观存在。审美也确要―个主体。美是价值,就离不开评价者和欣赏者。陈旭光教授认为,人的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则是审美,是对艺术作品的经验和“理解”。艺术接受的一个重要意义正在于艺术的人文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意义等的发挥与实现,都必得通过艺术接受这一环节而最终得以实现。王岳川教授指出:“艺术是重新设定生命坐标,使人臻达一种审美的自由之境。”这说明艺术不仅能够陶冶生命个体、并使其走向审美,而且也说明艺术本身包含着审美因素。

公共艺术教育正是通过艺术理论或具体的艺术实践,特别是艺术作品或艺术活动等形式,首先给大学生一种感官愉悦和审美享受,并从中欣赏、感受艺术,进而升华为―种美的熏陶,使自己逐渐由―个不自觉的欣赏者提升为一个有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的审美主体。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性是艺术教育本身固有的特性。

4.迁移性

公共艺术教育的迁移性是指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能够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即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创造性思维和整个智能的发展。创立于1967年的美国《零点项目》,投入上亿美元,研究的―个中心问题就是艺术认知的规律、人类智力的潜能和人类的创造性。研究表明:以艺术教育为手段的美育具有开发右脑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次要半球”的积极性,同时又可补偿“优势半球”的机能,从而左右大脑平衡发展、协调运用,以求大脑的潜能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极大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会长郭祯祥教授认为,想了解并开发右脑的创造力及整合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艺术,而达到全脑思维的完整性。

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个硬币的两面,她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钱学森有一段关于艺术教育的论断:“培养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艺术本身就是人创造的产物,艺术美的魅力就在于能扩展人的心理空间,大大激活人的创造性心理活动,继而表现为创造的行动。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方面是有优势的,公共艺术教育的独特的实践品格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这说明,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具有整合智力结构、激发人的创造力的迁移性。

载体意义

公共艺术教育包蕴着高尚的情感因素、潜藏着独特的德育价值、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凝聚力和记录时代与社会发展的独特功能。从这些视阈上说,公共艺术

教育具有情感载体、德育载体、和谐载体和时代载体等深远的载体意义。

1.情感的载体

情感是人所独有的一种稳定而持久、具有深沉体验的感情反映;高级情感,即情操,是人对一定社会事物所产生的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等等多种情感的复合体。2007年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的文章《艺术需要“慈悲关怀”》,指出:“艺术说到底是人的情感的载体。”艺术是―种情感的活动。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这一教育活动本身就是情感的载体。

荀子《乐论》篇总结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在“礼”“乐”相对的意义上由“乐和同,礼别异”论述“礼”作为外在规范,构成社会的秩序条理,“乐”陶冶情感,促进心理、情感上的和谐、团结;指出“乐”与情感的关系,乐是情感愉悦的表现,根源于自然的性情,是“不可免”“不能无”的。因而更要以“正声”引导、陶冶人。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论,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由此凸现了艺术审美活动陶冶情感的意义。梁启超先生也倡导艺术教育,认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高度评价“文章”的作用:“以诗移人性情,是即于诚善美伟强力敢为之域”,充分认识到艺术对人的情感陶冶作用,即“涵养吾人之神思耳”。艺术作品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艺术的审美、娱乐、认识、教育的功能,因此产生“移人性情”“涵养人的神思”的感情,震撼着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左右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艺术本来是包含着丰富的情感的。是一种情感形式、情感符号、情感表象活动。列夫・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艺术发挥教育作用的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审美的愉悦和极大的精神上的享受,也正因为艺术教育的这一特点,使得艺术教育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达到以情感人。

2.德育的载体

柏拉图明确主张文艺必须起到培养优良品德的作用,像“表现勇敢”“表现聪慧”或使人“在战场和在一切危难境遇都英勇坚定”,或能使人“谨慎从事,成功不矜,失败也还是处之泰然”的乐调,就都应该保留下来。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和绘画在培养美德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音乐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供人娱乐,使人解除疲劳,而且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涵养人的理性、激荡人的灵魂,使^、产生巨大的变化。鲁迅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阐述“美术之目的与致用”时指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辅道德以为治。物质文明,日益曼衍,人情因亦日趣于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又安。”就是说,艺术可以有助于道德的成长,陶冶人的性情,崇高人的品德;同时,艺术本身都内在地蕴含着德育的因素、具有德育的价值,是德育的重要载体。

心理学上讲,人的认识过程所包括的知、情、意、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逐步深化的过程。艺术教育正是通过培养人们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形成一定的审美意志和审美行动的。席勒曾说:“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美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这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指向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指向道德教育。这也深刻阐明了艺术教育本身的一个重要旨归就是道德教育,即德育。艺术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这也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主张的:艺术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使人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3.和谐的载体

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乐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意思是说。乐的作用在于求同。礼的作用在于存异。求同就会使^们相互亲近,存异就会使人们相互尊敬。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指出:“我国古代的教育以音乐为中心”,而“乐的正常本质,可以用一个‘和’字总括”。和谐,是中国古代儒家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的主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受教育者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使其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音乐作为艺术之一,能够使人的身心发展更加和谐。音乐教育不仅使受教育者个人和谐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美国学者H・F・艾伯利斯曾在论述音乐教育的功能时,明确提出: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于形成―个有内聚力的社会能产生重要的作用,这―点是不容置疑的。

艺术教育要帮助公民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点和趣味,正确评价各种不同思想倾向的艺术作品,鉴别艺术作品中各种事物的美好与丑恶、高尚与低级、文明与野蛮,让人们在艺术享受中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日从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自然的交往、人际各阶层的交往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趋于和谐。在艺术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很多艺术形式(如合唱、合奏、艺术设计等)都要求参与者的集体配合、共同协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合作态度、协调能力能够获得感性的体验和有效的训练。因此,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和谐群体关系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艺术教育是和谐的载体。

4.时代的载体

公共艺术教育是时代的载体,具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记录和反映特定的时代。二是与时代同步发展、与时俱进,其内容与形式是动态的。

恩格斯认为,文学艺术是社会历史特别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在实践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着美的事物,艺术的美就是对社会生活中的美的反映。鲁迅在论述美术的目的和效果时,其中就谈到美术能“表现文化”。即是说―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某一时期某一朝代的文化和思想。可以借助美术作品而传承下来。叫也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说:“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惟,故亦即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以转移。”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可以从文艺作品中认识时代和民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