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能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个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主要分布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他们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高技能人才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十一五”期间,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的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提升的人力资源保证,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当前,各行各业技能人才缺乏,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更是凤毛麟角,高技能人才短缺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所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企业、教育及政府的迫切任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培养、评价、使用、流动、社会保障等环节,涉及政府、企业、教育等行业及部门。做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应从系统工程(思想)的角度出发,树立新观点,渗透新理念,实施新战略,形成新模式。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教育是基础
职业院校是高技能人才先期培养和持续提高的基础,是实施高技能教育的主体。高技能教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要包含高技能,这是对专业及课程设置的要求;二是教师要拥有高技能,主要包括专业技能、教学设计及教学表达技能,这是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三是学生要学到(掌握)高技能,这是对教育或培养目标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特别是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要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渗透“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紧密结合企业岗位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开展定单式培养,充分发挥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在教学中,不断改革和创新教法,加强一体化教学(理论与技能训练),强化能力培养,注重职业行为的养成及职业素养的提升。
一、确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技能人才培养理念。“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学结合”是当今社会技能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它从根本确立了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从业所需的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为”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人才培养理念,更加明确了技能人才必须从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着重培养其主动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
二、开发技能人才培养教材,构建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更加注重动态追踪评价学生从职业入门到成功其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三、变革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技能人才培训内容。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方法,变革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明确并形成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从课程设计的本质上彻底打破学科性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关系,以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群)能力需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遵循“两个规律”(即:人的认知与成长规律),重构课程体系;以源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通过“四个分析”(即: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工作过程分析、教学过程分析)重构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参与合作,解决问题。进行“三个转换”(即: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职业能力与学习领域,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的转换);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做融为一体人的才培养模式,实现“三个对接”(即: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课程结构与工作过程、教学情景与工作情景的对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为目标,达到“三个目的”(即:变革培养目标与教学质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教学情境的目的)。让学生真正获得并形成与实际工作过程无缝对接的过程性知识。(即:
“怎么做”的“经验性”知识和“怎么做更好”的“策略性”知识)。
篇2
[ 关键词 ] 高技能人才 培养 途径
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遵循其成长的客观规律,要注重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动态性与技能提升的渐进性,并根据技能人才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培训内容,选择适当的培养方法,走开放灵活和自主创新的培养模式。文章结合中原油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浅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强化高技能人才责任意识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强化员工的职业责任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范畴。油田应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责任意识和职业观念的培养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一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让技能人才明确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二是进行油田优良传统教育,把“三老四严”等爱岗敬业好的传统和作风继承发扬下去,并结合当前新形势、新任务,赋予新的内涵,给予发扬光大。三是落实岗位责任制,健全制度的自身建设,加强监督和考核,使得落实岗位责任制成为员工自觉遵守的良好职业习惯。四是树立典型,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通过评比、竞赛等方式,在各行各业中选树一批优秀拔尖技能人才,组织广大技能人才以先进为榜样,学习先进,赶超先进。
二、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一是设置高技能岗位序列,从人才定位和薪酬上体现技能人才的价值。结合油田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了岗位化用工管理机制,在技能操作队伍中设置技能大师、首席技师、高级技师、技师等四个层次高技能岗位,完善了高技能人才岗位序列。目前油田聘任了2224名高级技师、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并对照相应的经营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提高了其薪酬待遇水平。二是建立了技术工种带头人和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制度,对获得者给予奖励。油田已经举办了三届技术工种带头人评选活动,共有546人每人每月获得200―500元的津贴;两年组织评选一次油田技术能手,给予2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对特别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油田组织推荐授予首席技师、技能大师等更高层次荣誉称号。三是采取工作室命名及成果命名的方式,激励技能人才立足岗位成才成家。油田先后出现了“田继民创新工作室”“巩章生焊接培训班”等以高技能人员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和创新成果,既展现了高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又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创新热情。四是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改善高技能人才的办公条件,给予更大的工作弹性,不断赋予具有创新性、挑战性的工作,定期安排国内外考察学习,享受带薪休假,在油田范围内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三、创新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
培训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手段。加强高技能人才的深度培训,根据需要举办脱产性质的高级技工班和非脱产性质的技术骨干理论提高班、高技能人才学历提高班等高级培训班,促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学习和运用,使技能人才的知识层次不断提高,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结合岗位开展培养工作,继续探索“名师带徒”及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赛的“四个一”活动等方式进行培训和岗位练兵;针对新增劳动力和新上项目,积极探索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的新路子;运用可视化教学、案例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学习手段,提高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从而促进油田技能操作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四、拓宽高技能人才成长渠道
一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培、赛训结合。油田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型的职业技能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9届,涌现出技术尖子2000余人,共有90人次在省部级以上竞赛中获得个人名次,1260人在油田竞赛中受到表彰,5600多人在各二级单位竞赛中受到表彰。二是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在技能大师、高级技师和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中广泛开展“名师带徒”等活动,带动了更多基层职工进行学习和提高。三是开展技能人才创新成果评选活动。油田制定并了《技能人才技术创新成果评审奖励办法》,鼓励高技能人才立足岗位创新创效,发挥其聪明才智。油田组织了技能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共选出优秀成果64项,分别给予1000―3000元的奖励。四是发挥技师工作站的作用,建立技能人才沟通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交流、技术成果研究推广等活动,逐步解决基层生产技术难题和实施科技创新,激发广大技能操作人员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增强了交流合作、引领牵头的内在动力,更好地为油田生产经营服务。
五、推进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突出能力和业绩考核力度。在以往考核评价的基础上,设计高技能人才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从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四方面对高技能人才进行全方位评价;重点构建“N+Y”(即:能力+业绩)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推进高技能人才评价研究,探索高技能人才评价与培养规律,创新评价培养模式;加大破格选拔力度,充实油田高技能人才队伍;对在岗位业绩突出、掌握高超技能、做出重大贡献的骨干人才,可进一步突破工作年限和职业资格等级的要求,允许其破格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或通过业绩考核后,按相应程序直接认定高技能职业资格;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油田高技能人才库,实现技能荣誉称号、技能操作队伍和技师协会的动态评价管理。
篇3
关键词:汽修专业 培养人才 教学改革 校企共赢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及其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维护维修产业不断壮大,使得汽车相关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能人才。
在此形势之下,职业技术学校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和青睐,学生就读汽车专业、学习汽车维修技能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全国很多职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相关的汽车专业课程。但是,近年来学校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并没有得到社会与用人企业的认可。因此,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成为了职业技术院校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笔者作为一名从汽车修理技工到技工学校汽车专业教学的一线老师,将企业和技工学校的工作经历和体会,结合有关“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研究课题,谈谈有关见解与思考。
一、从实际需求出发,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接轨
目前,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正在高速发展,汽车维修行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因此,企业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更加需要大量有技术,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职业技术院校正是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摇篮,它的重要性正在日益突现。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技术工人的缺口在不断加大,这就充分证明了现阶段职业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企业为何总是招不到符合技术岗位要求的技能人才?学校为何总是在为毕业生就业而发愁?这难道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存在差距吗?校企之间究竟是哪里脱节?如此发展下去,势必会造成人才的“产、销”脱节,学校“产”出来的学生越来越得不到企业的认同与接受,越来越难以“推销”。如此一来,技工院校的发展势必会严重受阻。
为了改变现状,许多技工院校都开始实施与企业接轨、与市场挂钩,并且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同时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研讨,互相沟通,还组织学生到企业单位实习,以求“工学结合”“无缝连接”。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很好地证明了当前技工学校已经从实际行动上迈开了“与企业接轨”的重要一步。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定位培养技能人才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技工院校,都一直使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思路和模式去培养学生,学科之多,考核之多,使学生难以负担,以致学生学习诸多科目不及格或勉强达标,同时导致所学专业技能未能熟练掌握或多数只略懂一二、泛而不精,基本职业素养不到位。这与企业的需求背道而驰,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职业院校一定要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什么层次的人才适合在技工学校培养?如果企业需要一位普通中等技术工人,难道还需要运用高等数学知识吗?难道还需要具备专业的语文和公文写作能力吗?如果企业需要高级工程师或高级技术人才,企业会在中等技工院校选拔和招聘吗?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定位,做我们所长,知己知彼。我们不可能倾尽全校所有的力量和教学资源去培养所谓的高技能人才,这样极不现实,也不是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企业大量需求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即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水平,懂得基本的生活常识、自然科学和安全意识,能掌握基本工具、量具的使用,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技能,懂得基本的法律法规和为人处世知识等。这是企业所需要的,学生们比较容易学会并掌握的,也是中等职业教育能够实现的教学目标。
三、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在实现与企业接轨时,学校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思考。学校与企业应多作沟通与合作,例如派专业老师到企业参加工作实践,了解企业所需和在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找出技工院校目前教学内容存在的差异,推动院校的课程改革。学校在制定课程和培训大纲时,必须真正以企业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为依据,满足企业实际岗位的需要。
从企业引进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让他们经过一定的教育培训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承担教学任务;让他们把积累多年的实践经验得以发挥,加以传授,使他们在课堂中能说会做,理实一体,能以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实例,让学生学之有趣,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学校通过对企业工作岗位的分析,确定所需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体系,根据这一能力体系确定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制订指导性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教学计划,根据其职业工种的评价要求,确立培养方案,要特别突出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并围绕其设置课程来组织教学。
四、通过合作使学校与企业达到共赢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场所,但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对培养技能人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如果技工院校不能与企业加强合作、增进交流,而是以“闭门造车”的方式,进行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就会造成技工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所希望得到的技能人才出现严重的脱节。一方面,学校依旧是按照传统的教材、老式的设备、过时的内容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企业为了竞争,需要不断地更新设备、改进工艺,学校又如何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呢?因此,学校与企业要达到双赢,先要互相合作、互相沟通、互相配合,才会共赢。
1.企业是用人单位,学校是育人场所,必须加强合作、相互交流
技工学校可以经常性、周期性地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同时企业也可以派技术人员前往学校进行交流、技术指导,这是校企合作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2.按企业的要求培养有素质、有道德的技能人才
所谓百技德为先,有素养、有道德的人对企业、社会、国家来说都是第一重要的,所以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道德思想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要借鉴企业的评价标准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为企业培养有道德、有素质的技能人才。
3.学校到企业调研,参观学习或与企业交流
篇4
[关键词]校企协同 技术技能人才 机制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25-02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亟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特点,国家提出“协同育人”的政策。“协同育人”主要是指高校和企业协同培养人才。校企协同是企业与高校共同参与的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只有建立信任机制、沟通机制和利益机制,才能保证校企协同高效运行。同时,发挥政府的职能、实施高校开放办学和企业转变发展观念等策略,可以保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实现。
一、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特点
技术技能人才是指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一线,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他们不仅能熟练地将所学的技术知识运用于生产、管理或服务领域,即具备使用技术产品的技能,而且能生产或创新产品,提高产品、服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益,即具备设计和制造技术产品的技能。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除了掌握有明确语言表征的显性知识外,还要获得大量具有个人特征的缄默技术知识,这正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第一,技能的个性化特点。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要注意到不同企业、不同行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标准,有针对性地教育培训,而不能像普通教育一样,集体接受同样的教育内容、采用同样的教育方法。
第二,岗位特征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影响较大。技术技能人才和特定的工作岗位联系紧密。离开了特定的岗位,技术技能人才就不能发挥其技术技能。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和技能的培训,要强调岗位特定培训。
第三,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提升的动态过程。技术技能人才的技能需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得以提高。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渐进性,是一个由技术生疏到熟练的过程。
二、校企协同的内涵
《说文解字》解释,“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协同”一词就是互相配合,是指多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与“合作”相比,“协同”不仅有协调合作之意,更强调协调合作的过程和结果。德国赫尔曼・哈肯创立了协同学。协同学重要的理论是“协同效应”,即在复杂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占据主导地位,而要素之间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得到有效消解,表现出协调、合作,整体效应得到增强。
协同教育是社会某一系统与教育系统相互联系而产生协同作用,由此影响教育系统和该系统的功能发挥。校企协同是指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某些要素与信息的相互联系作用,加强教育合作的教育模式。校企协同包含了多元主体的协同,主要有校内、校企、校际等主体的合作,其在当今教育发展中得到了重视。
三、校企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机制
(一)信任机制
在校企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体系中,涉及高校、企业、政府等多元主体,不同主体之间的部分利益具有一致性,也存在很多利益冲突。这就必须建立校企协同信任机制,双方之间以诚相待、精诚协作,在协同中相互信任监督。这有助于降低合作成本,提高合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建立长久的协同创新机制。
校企协同信任机制的建立受信息、制度等因素的影响。首先,信息因素会对信任机制的构建产生影响。在合作中,合作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高校企业对双方信息的了解程度,信息了解越充分,对双方的了解也就相应增多,这是建立良好信任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当然,如果彼此信息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双方则很难形成信任。这些信息因素包括高校各项规章制度、高校信息制度的完善程度、企业各项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等。在校企协同中,谁先掌握了信息的主动权,谁就在合作竞争中占优势,因此双方要加强对信息的了解。其次是声誉因素。良好的声誉能保证有高校或者是企业愿意进行合作。高校和企业的知名度以及社会认知度在双方合作中具有深远影响。声誉在信任机制的建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合理的制度对信任机制的建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信任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
(二)沟通机制
沟通是理解的基础。校企双方在协同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达成一致意见和协议,针对不能达成一致协议的问题,会影响合作的进程和协同机制的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是合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对于协同双方加强了解,增进感情等作用明显。
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是深化合作的要求。校企之间要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进行交流,加强沟通机制的探索研究,对合作原因、合作内容、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协商沟通,权责明确,保证校企协同机制的有效实施。政府在校企沟通机制的建立中应发挥引导和促进的职能,为校企沟通协作搭建平台。同时,高校和企业双方要加强交流,尤其是对在合作过程中不能达成一致协议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协商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协调解决问题。另外,高校、学生、企业领导者之间也要加强对话交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了解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具体要求,高校据此制定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加以落实,以提高校企协同的效率。
(三)利益机制
建立有效合作利益机制,是协同培养人才机制的重要内容。高校企业双方要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研究合作双方的利益问题。科学合理的校企协同体系的实施,既满足了高校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满足了企业长远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双方的共同利益问题是达成双方合作的关键。
四、校企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策略
(一)积极发挥政府的职能
1.完善校企协同的相关政策。当下,我国对校企协同的规范性文件并不多。校企协同中出现的很多矛盾问题都无法依据相关法律文件来解决。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致使校企协同中存在很多不规范行为。政府有责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以保护高校和企业的利益。同时,政府要制定针对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展开校企协同的积极性,加大参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2.成立专门的合作组织机构。目前,我国校企协同主要是高校主动邀请、企业参与的模式,并没有相关的管理机构和组织机构主管这项工作。政府要积极组织成立相关部门,专门负责制定校企协同的政策和具体措施,调节校企协同工作中的矛盾问题,建立校企协同管理机构,以此保证校企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模式能够顺利进行。
(二)高校逐步完善开放办学体制
1.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高校在对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上,要紧随时展的脚步。在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方面,要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具体需求,转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发挥学习者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建立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增强高校的吸引力,让更多的企业愿意与高校展开合作。
2.建立专项工作机构。高校也应该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对校企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进行管理,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积极了解社会动态信息,对校企协同的整个工作进行严格监控,完善校企协同机制,负责对政府相关政策的解读和执行,促使校企之间的协同更为科学合理。
(三)企业转变发展观念
传统的企业发展观念只重视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忽视了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企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转变发展观念,积极参与与高校的合作。
企业要树立人才培养的观念,认识到校企协同对企业发展的长远意义。企业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与相关高校的合作,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充分利用高校的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按照相关程序深化校企合作,使企业在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五、结语
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校企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模式是对教育的发展创新。当然,该模式的发展也需要社会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当前我国校企协同方面还未建立完善的校企协同机制,在实际合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我们要加强建立完善协同有效机制,保证校企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能够顺利实施,以此促进教育与经济互动,推动社会协调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肖坤,夏伟,卢晓中.论协同创新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14(3):11-14.
[2] 梁钰.论我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关系的演变及发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7):24.
[3] 孙秋柏.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机制的构建与深化[J].现代教育管理,2014(13):34-38.
[4] 崔玉祥,靳晨,朱超云.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工程人才的机制新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8):100-102.
[5] 邓秋实.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制的探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篇5
1.校企合作下理实一体化模式的内涵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上,建立真实或模拟的生产工作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同时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有效地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将技能实践融人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全程构建素质、知识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2.校企合作机制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操作
为了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营造良好的企业生产文化氛围,学校要积极与企业联合互动,把学校的实训教室打造成企业的生产车间,建成可以对外承接零部件加工和生产的校企互融生产性实训基地。根据企业的质量标准加工产品,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教学,在生产车间里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营造真实的企业生产训练环境,做到人员职业化。管理企业化,营造出崇尚科学、从严管理的良好氛围,并可为学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为确保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机制政策等方面都必须制定一系列措施。一是组建双挂、双栖教学团队,即校企双方互派专业教师、技术人员共同管理专业教学,学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指导教师;二是将企业的工作任务转换成专业课程,以企业的标准来制订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三是安排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一线挂职锻炼,加深对生产实际的了解,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工程能力
二、校企合作下的顶岗实习共同育人模式
1.校企合作共同组织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由企业为学生提供短期的工作岗位,接收学生在厂内进行一定时期的在岗实习。每个学生毕业前必须保证有一定的学时在一线顶岗实习。学校选择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的企业作为顶岗实习基地,专门制定顶岗实习计划和政策规定,签订互惠合作协议,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技术指导和实习安全,顶岗实习的实践环节与实习效果在学生顶岗实习合作协议中均应有详细的实习计划和安全保障措施,明确指导教师职责和任务,明确学生训练项目、严明纪律要求、明确成绩考核办法。在顶岗实习_间,加强过程控制,除选派有岗位资质的专业教师做实习指导外,聘任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和技能训练,使学生达到岗位适应要求。
2.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毕北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是顶岗实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顶岗实习前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坚持记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学校对实习报告具体格式、内容作了具体的规定,经实习指导教师鉴定、实习单位签署意见后交回学校评定成绩。校企合作共同指导毕业生完成毕业实习报告是一个改革尝试。完成实习报告的过程中校企双方的职责与任务可以这样划分:首先由用人单位提供合适的报告题目、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课题的场所、仪器设备、资料等,并按照协议规定选派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作为实习报告指导老师;第二学生在学院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报告的撰写、提交和答辩,经过学院和企业的认可后方可做成绩认定。
相对生产实习而言,顶岗实习时间较长,且有明确的实习岗位,学生能够在岗位上参与一定的实际工作,动手机会多,激发了学生的实习意愿;学生实习岗位由实习单位负责安排,指派专门的指导师傅与学生交流、沟通,在企业中,学生基本与正常职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一致,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锻炼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也能切身体会在企业生产环境中的竞争压力,使学生面对今后的就业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顶岗实习的模式需要克服单位数量少、企业利益受损、缺乏理论指导、安全保障、制度制定等问题带来的困难。
三、校企合作下的订单培养零距离就业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签订协议,充分发挥双方教育资源优势,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并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及管理,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组织学生就业的教育方式。订单式人才培养以其契约性、高效性、互惠性来保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订单的预定期限,大致可分为3种:长效型订单(提前两到三年);一般型订单(提前半年到一年);短期型订单(毕业前三到六个月),订单的预定期限越长,越容易实现完全的订单式培养模式,越符合企业的人才标准;预定期限越短,合作内容越难以操作。这种订单类型的多样化也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该模式的特点是学生毕业后要按照契约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这类培养模式能为企业提供最需要、最适用的人才,避免了人才选择的盲目性。实施订单培养的过程:
(1)达成订单。
(2)招录学生:根据订单约定和订单的类型,可以面向在校生招生,也可以面向社会招生。让学生及学生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就业后的工作岗位和薪金、福利等各项待遇。
(3)实施培养:按照订单约定,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新生人学第一年,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二年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第三年以实践教学为主,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4)上岗考核:学校负责拟定考核(试)项目(试题),企业负责审定、认可,校企双方一同帮助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必要时企业还参与考试监场、阅卷评分等工作。多数订单已将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证书情况,纳人职业院校毕业生上岗的主要依据。
(5)岗后关注:订单培养的学生上岗后,多处于顶岗实习阶段,需要职业院校继续与企业一道完成人才培养工作。
四、校企合作下的教师工作室模式
教师工作室就是将专业教师以工作室的名义编组建立工作室,通过工作室主动向市场出击,承接工程项目。工作室将业务项目重新进行组合、整理,转化为可被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研究的课题,教师与工程师的紧密配合,学生主持、教师主导、工程师把关,理论联系实践,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从而让工程师认识教师对企业的作用与意义,进而推进教师与工程师相融,落实校企合作教学。
工作室是院校与市场、企业联系的纽带。通过完成工程业务,使有能力的专业教师在市场中施展才华推进院校与企业的联系。以教师工作室机制吸引企业工程师和社会各界对教学感兴趣的能人志士加盟技工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改变下企业实践、或是考个证书等形式,完成院校双师素质的转型。
教师工作室的主要任务:外联、教学、科研和就业四个方面。
(1)外联。推进学校的校企合作教学,完善高职师资队伍结构,提髙学校在当地社会经济中的影响力。
(2)教学。利用工作室在对外承接工程项目的作为,掌握实践教学资源,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
(3)科研。调动工程师参与技工学校教学研究的积极性,进行教学科研,编撰校企合作教学的校本教材和讲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4)就业。利用工作室给学生进行实际工作的训练机会,同时利用工作室与社会各界的联系脉络,积极推荐学生对口就业。
五、校企合作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课堂上的学习与职业上的练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已普遍认识到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工学结合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如2. 5+0. 5的形式保证学生有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根据专业特点采取工学交替的方式:即学习专业课前先到工厂进行工作体验,完成学校学习后再到工厂顶岗实习;2+0. 5+0.5的形式,即在学校学习两年,半年在校内实践,半年在企业工作;还有利用暑假到企业实习的形式等。工学结合的时间与内容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结合实际情况如专业特点,师资力量,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合作企业的特点,各系各专业相应地开展如1. 5+ 1+0. 5、2+X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步骤如下:
(1)以人才需求调研为依据,整体设计专业教学标准。制订专业教学标准的关键是分析工作任务,一要认真做好人才需求调研,为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奠定基础。二要善于对调研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对比,特别关注与专业相关的代表区域经济的典型企业、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的典型信息,作为工作任务分析的主要依据。三要召开企业和院校专家座谈会,收集整合专家意见,形成工作任务分析表,然后,根据岗位任职要求整体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业务范围和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2)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岗位职业能力,确定对应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支撑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构架符合工学结合特征的新课程体系。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内容结构。设置学习项目或学习情境,应有明确的行动化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开发课程内容结构要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其内容结构包括相关实践知识、相关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等。
(4)创设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在完成任务中完成学习。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训基地为工学结合创设了真实的工作环境。
①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实训基地。学校选择专业对接、企业规模大、生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共建、共管和共育人才,逐步建立厂中校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与公司签订实训基地合作办学协议,学校先后安排相关专业学生利用课堂与实习车间一体化的紧密型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这种车间课堂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拉近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的距离,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②校企合作共建校中厂即校办企业。校中厂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校中厂不但为师生创建了真实的职业环境,还可以利用其创造经济效益,购置设施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技术研发等,这样变消耗性实验、实习为创造效益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校企合作下的网络化人才培养模式
篇6
[关键词]首岗胜任人才培养模式产业升级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毛瑞(1965- ),女,广东南雄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建筑材料教学与科研;陈燕升(1979- ),男,广东汕头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项目管理教学与科研。(广东广州510300)张立功(1968- ),男,湖北武汉人,广东比亚德涂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化工材料应用与生产管理。(广东东莞52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培养首岗胜任高技能人才助中小微企业产业升级的对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JK089)、2013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基础教育与从业素质双向融合培养‘准员工’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3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052-02
一、引言
近两年我国教育系统多次对全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揭示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现状,特别是对首岗胜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形成紧密追踪与提升产业发展的意识,彰显职业院校自身价值及其在校企合作中的吸引力,以满足国家中长期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筑装饰行业的人才需求不但从数量上不断上升,而且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受过岗前专业培训的声音不断出现。但是,从社会现状来看,处于新的历史时期的建筑装饰专业发展不容乐观,这是因为目前的招生竞争非常激烈,而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又受到各方面客观原因的限制。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基本素质偏低,经过几年的培养,专业综合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质量无法得到合理保证,很多学校不注重学生整体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就业时很难达到岗位要求。
为了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岗位胜任能力,高职教育应该面向未来,以现代产业体系为依托,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培养首岗胜任高技能人才。在专业培养方面,学校的教学方案应该最大限度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需要,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步接轨,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够具备较强的适应产业发展和岗位迁移的基本能力。培养首岗胜任高技能人才不仅是为学生将来的专业深度发展考虑,同时也为了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国家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发展能力,提升就业质量。
二、高职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据有关部门的科学统计,我国目前的技术工人中,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所占比例为35%,高级工所占比例仅为5%。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和升级,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快速增长,就业压力日趋严重。有关部门的相关预测显示,2020年前,15~64岁的劳动人口还将持续增加1.4亿,将占总人口比重的70%左右。从目前的社会就业整体局势来看,“就业难”与“招工难”二者之间的矛盾并存,并且随着企业对人才专业水平要求的提高而日益激化。由此可见,由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滞后,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仍未能在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中得到充分体现。
虽然高职教育在近年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进步,但是在具体的培养专业人才的方法和深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是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张与教学、师资、教育理念缺乏形成“快半拍”和“慢半拍”的矛盾;二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少高职教育实施者对工学结合的认识至今仍然停留在解决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的低层面上,对于如何推行与深化职业教育以服务行业企业为宗旨,以促使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与监督;三是校企合作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全面贯彻使得许多没有企业经验的高职教师不适应,教师对能力素质教育的理解有所偏差,在课堂上所教的课程内容不完全适应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教学过程仍带有很浓的学科体系特点,没有真正融入社会与服务社会;四是忙于生产经营的企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也有限,对寓教于行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不深,或者不甘于作为学生的培养工厂与跳板,致使企业能工巧匠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很难达到师傅带徒弟的效果。
以上现实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持续蓬勃发展,阻碍了高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高职院校要尽快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深度融入企业元素与职业元素,使学生在高职教育阶段就能养成在做中学、在学中练的习惯,以便为毕业之后的首岗胜任实施提供基本保证。
三、以高职建材专业为例构建首岗胜任人才培养模式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以下简称“高职建材专业”)立足广东省“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实际,通过与合作企业组建施工队伍,构建了“首岗胜任”高职建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导学生独自完成招投标与提供涂料及施工一条龙的整体解决方案,解决了企业生产技术与用工紧缺两大难题,同时,也解决了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人才和技术瓶颈。
(一)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内容
培养首岗胜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具有一定的框架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分析解读并融入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积极引入企业的现场施工实践技能培训和企业资源,构建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2+1”教学模式下以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体系。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人才培养主要采用“2+0.5+0.5”的教学模式,实际上仍然是升格为高职前的中职教学模式,显然难以满足。
项目组通过细致的项目研究,提出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培养首岗胜任高技能人才的对策,主要通过三大支撑系统来安排高职教育的日常教学内容:第一,由专业基础能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做”核心课程,专业职业规划构成的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第二,通过打造教学软环境、经过源于企业“内训”项目的训练、进行合作企业的“外包”训练、努力满足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形成的职业能力训练;第三,由企业证书、职业技能鉴定平台、职业技能鉴定资源库、社会服务功能构成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二)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
1.完善建材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培养。建材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培养主要包括系统接受建材化学基础、建材分析基础、室内环境与检测、装饰材料气体污染检测与治理实训、建筑装饰材料识别与选用、涂料与涂装技术基础、建筑装饰材料、色彩与构成、建筑装饰制图与识图、建筑装饰效果图制作、室内设计、建筑装饰工程预结算、建筑装饰装修构造与施工技术、装饰材料推销技术、客户服务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
2.强化合作企业“外包”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企业“外包”的职业能力训练是将企业的现场施工实践技能与学生在校系统学习专业基础能力相融合,利用企业已有的外墙维护(翻新)、内墙维护、涂装工具、调色、防水、外墙肌理、内墙肌理、外墙平涂、内墙平涂、内外墙腻子、外墙保温、地坪防护、干粉砂浆、钢结构防护等16大涂装系统施工标准结合企业承包的工程项目作为实践场地。在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同时,让大学生接受企业的现场施工实践技能如调色师、样板技师、涂装工程师、涂装监理、服务工程师等涂装行业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训练。“外包”训练将驱动有效的社会实践,为师生从事真实工作提供机会和锻炼空间,实现学以致用,增强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3.引入企业经历证书,完善和优化“双证书”机制及支撑体系。切实发挥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的导向作用,构建职业技能鉴定平台(包括相应的实训基地),开发和建设涂装工职业技能鉴定资源库。构建“企业本位”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评价主体转移至企业,评价标准源自国家职业标准,评价方式与手段同步于企业。明确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是学生促进发展、发现潜能、树立自信心、调整自我规划方案的平台。
4.创设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软环境。彻底改造传统的实验室,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建设实训室,并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增加生产性、服务,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进一步修正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的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方案,模拟职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入行业元素、企业元素与职业元素,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练,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保障。
5.打造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为实现高职中长期的发展需要,迫切需要高技能职业教育不断提升行业服务能力。针对目前存在的教师直接出自校门而未与企业对接、很难满足产业发展要求,专业教师追踪产业发展的意识淡薄、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跟不上行业发展要求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以项目为依托,以合作企业为平台,围绕面向生活产业的专业定位,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重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注重专任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四、结语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快速发展,在校生规模已占全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社会对高职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技能教育应主动适应行业与产业的发展要求,更加重视培养学生所擅长专业的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坚持学校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重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作企业“外包”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导入源于企业“内训”项目驱动的社会实践,健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体制,彰显职业院校自身价值及其在校企合作中的吸引力,实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2]叶展翔.“首岗适应、多岗迁移”的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5).
[3]王瑾.高职教育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6).
篇7
一、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构建
1.建立现代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制度。企业是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要建立职工培训制度,强化自主培训功能,依法履行职工培训义务。采取措施鼓励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钻研岗位技能,参与技术革新和攻关项目,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运用新技术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促进岗位成才。按国家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并足额用于职工培训。职工经单位同意参加脱产或半脱产培训,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参加培训人员的薪酬制度和激励办法,享受在岗人员同等工资福利待遇。对参加当地紧缺职业(工种)高级技能以上培训,获得相应职业资格且被企业聘用的人员,可给予一定的培训和鉴定补贴。支持企业通过出国培训(研修)和引进国外先进培训资源等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应按规定比例安排资金用于职工技术培训。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以及重大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来培养高技能人才,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新产业工人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2.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大中型企业要办好自有的教育培训机构,面向本企业职工开展技能培训。推动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培训中心、社会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本企业培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在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有条件的城市,根据本地区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
3.积极建立高技能人才企校合作培养制度。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深入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培养高技能人才。发挥企业和院校各自的培养优势,大力拓展高技能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对部分专业可尝试把企业车间建在学校,把学校实验室建在企业,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企校合作共同塑造形成一支具备“双师素质”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师队伍,既懂教学又能实践,既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又有精湛技能,既是教师又是师傅;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技师、会计师、农艺师等。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已经成为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保证。
4.搭建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积极开展职工技能竞赛和各类评比活动,为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是“人才强企”的重要工作。职业技能竞赛是检验高技能人才水平的高层次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群众性技术比武活动,营造比学技术、争当能手的良好氛围。在各类竞赛中名列前茅的选手,按有关规定授予技术能手称号、直接晋升职业资格等级或破格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通过开展各类评比活动,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开辟“绿色通道”。通过社会化考评方法,试行技师特殊认证办法,方便能工巧匠取得职业资格,给部分特殊、稀有工种技能人才开辟一个脱颖而出并获得企业社会认可的通道。
5.推行导师带徒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梯次协调发展机制。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是带动高技能人才梯次协调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积极发挥技师、高级技师在传授技艺方面的重要作用,挖掘和整理高技能人才的绝招绝技,使其发扬光大。鼓励员工签订师徒协议书。在导师带徒活动中,按照品德优良、技艺高超等标准确定导师资格,按照作风优良、有一定知识技能等标准确定徒弟资格,经双方自愿结对,互相签订协议,量化效果指标,明确规定双方权利义务,相互评定成效,对最终达到目标的师徒由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荣誉。
二、建立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高技能人才教学模式
1.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优化教学培训计划。职业能力的培养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想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良业绩,成为高技能专业人才,必须提高职业能力。教学培训计划是对教学培训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安排,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专业岗位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结构,确定该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各种专项能力,在此基础上,按照具体的能力目标,整合实现能力目标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再将能力要素逐一分解与分析,制定出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培训计划既要围绕专业人才规格的基本素质和综合专业能力的要求,从总体上对专业培养目标、人才素质要求、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课时分配和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做出规定,又要具体针对该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各种专项能力进行科学的课程构建。
2.以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为核心更新教学培训内容。必须从职业分析入手,在科学确定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以提高学员实践操作技能为核心,精选教学内容,构建课程结构,形成有本专业和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起点,它是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的蓝图,也是本专业学生培养的基本依据。同时要组织编写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系统性的配套专业教材。对于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培训而言,内容既要加深学员对操作技能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着眼于企业的发展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使用,还要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因此,要充分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操作技能,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同步进行的做法,将实践教学贯穿始终,让学员在生产第一线了解第一手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提高实践操作的本领,这样才有助于其职业技能的养成。
三、创新企业高技能人才的考评和激励机制
1.科学确立企业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尺。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结合本行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做好需求预测和培养规划,提出本行业内高技能人才合理配置标准,指导本行业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工作;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趋势,加大新职业、新岗位、新标准和新教材的开发力度,夯实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工作的基础;切合实际,逐步探索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以职工能力业绩为基准的高技能人才的标准和评价办法,制定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严格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考核和评价等环节,真正培养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健全企业技能人才考评机制。根据“逐步建立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要求,按照“统一标准、现场考核、强化督导”的原则,扩大考评范围、改革考评方法,创新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按照“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的精神,依照国家职业标准,针对不同对象,确定企业评定技师的申报条件。对有突出贡献和特殊技能的人员,可适当放宽申报条件;按照“建立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的要求,坚持结合生产实际和工作业绩,允许企业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的统一要求和工作规范,结合生产特点和岗位要求对国家题库确定的考核内容及分值进行适当的调整,允许企业工人根据自身实际自选答辩内容和形式;全面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企业为主体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鉴定所(站),组织开发企业急需的数控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新职业(工种)的鉴定,等等。
3.搭建立体型的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高技能人才的内涵越来越丰富。高技能人才评价的方式方法,也应随之多样化和立体化。鼓励并支持企业搭建一个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为主,技能竞赛、绝技绝活、先进操作方法评比、命名表彰、以师带徒等多种形式相互沟通的、立体型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并以此建立相应的工资津贴奖励、荣誉激励制度,使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倾斜,鼓励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形成和完善“培训、鉴定与使用相结合,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
篇8
一、招生就业方面
1、落实职业学校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即对于在我区职业教育集团就读的学生,每月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并按月发放;
2、设立“江都区职业技能人才摇篮奖”,根据各初中校每年报到职教集团就读的学生情况,评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相应学校及班主任一定物质奖励;
3、以本科生和研究生落户就业江都企业补助实施方案为参照标准,制定出台职教集团毕业生本地企业就业补助实施方案;
4、鼓励校企(镇校)合作订单培养,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横式,给予试点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税收方面的优惠)及参与试点项目的指导师傅一定的经济补助。
二、师资培养方面
1、鼓励青年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规定35岁以下以内的青年教师进企业锻炼六个月,经考核合格后,政府给予每个月2000元的生活补助;
2、鼓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技能大赛,政府按照获奖级别给予相应物质奖励。对于获奖学生留本地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3、鼓励专业教师积极申报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省市名师工作室,并每年给予工作室相应教研活动经费支持和保障;
4、鼓励教师取得相应专业的执业资格证书,如技师、高级技师等称号,并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专业建设方面
1、鼓励职业学校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省、市各级各类专业建设项目,如省级现代化实训基地、省现代化专业群、省智慧校园、省品牌专业等项目,对通过国家、省级部门评审,创建成功的项目,政府依据创建评审要求,给予相应配套资金支持;
2、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加强专业建设调研,依据职教集团现有实训基地,政府投资建设以江都区主导支柱产业需求技能人才为基础的江都区公共技能实训基地,服务本地区技能人才的培训和职业学校技能人才的培养。
四、联合办学方面
1、东西合作:充分发挥对口扶持的政策优势,拓展与西部地区的合作办学,在服务西部技能人才培养及西部劳动力输出的基础上,也为我区企业技能人才需求提供保障。按照引进一个西部学生在我区企业落户就业,政府给予学校每生12000元的培养补助;
2、中高合作:积极探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加强与省内知名高校的合作,充分挖掘高校的教育资源,提升办学知名度、提高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在我校与盐城工学院和淮阴师范学院合作3+4试点项目的基础上,加强与我区大中型企业的合作,构建3+2+2的人才培养模式(3年在我校就读中专,2年在盐城工学院就读专业本科基础知识,2年在企业由合作高校教师、企业工程师、我校专业教师合作进行实践项目教学),真正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和就业的本土化,提高地方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的稳定率。
篇9
[关键词] 热能动力 高技能人才 高职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广西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加快推进工业化,是建设富裕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知名品牌,优化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电力、铝业、制糖、钢铁、化工、林浆纸、锰业、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形成产业集群,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工业化进程。从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不仅需要大批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大量熟练掌握专门技术,具有精湛操作技能的热能动力类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对当地相关企业的调研,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尽快培养造就一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索。
一、广西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建设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趋强劲,广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从未来的发展需求来看,广西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建设却仍然存在下面问题。
1.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要求不相适应。广西要实现经济起飞,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关键在工业,推进工业化是带动广西经济增长的主导。当前广西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很多企业已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批低技能岗位正日益转化为高技术含量的岗位,急需一大批适应新要求的新型技能人才。目前广西的高技能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缺口。根据《广西人才开发目录》,未来几年,预计广西重点产业每年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到2000名。
2.高技能人才存量不足,比例明显偏低。调查表明,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仅占该类技术工人总量的5.9%,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必须在15%以上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形成良好的生产力循环系统。相比较而言,差距明显。按照广西《广西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高技能人才占持证技术工人总数比例达10%以上,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高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突出体现在年龄、学历上。据对相关企业调查,年龄在35岁以下的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型人才总量的27%,45岁以上的占45%。高技能人才面临断层的危险,随着老一代高技能人才退休,许多企业一线将面临阵前缺良将、后继无能人的窘境。在学历构成上,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技师占29%,大专学历占9%。大量低学历技能人才难以满足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以及在年龄、学历上的结构性矛盾,已成为严重制约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瓶颈。
二、职业院校热能动力类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1.职业教育培养总量小。“十五”时期,广西高职教育发展势头良好,高职高专教育新增了不少专业和专业点。但从整体来看,“十五”时期广西高职专业结构中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专业仍然偏大,专业设置结构不能尽如人意,“轻型”专业居多,“科技”含量不大,与广西加速“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热能动力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还比较少。
2.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脱节。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尚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没有完全体现就业导向,尤其是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没有体现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特色。教学多沿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多数院校贴近生产实际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实训教学形态单一,内容陈旧,严重脱离生产实际,造成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不够。
3.热能动力类专业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由于经济发展对热能动力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也造成了热能动力类专业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师资严重不足。调查所涉及的相关职业院校热能动力类专业师资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数量不足和素质不高的问题,尤其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际,并能够承担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专业教师,这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三、对职业院校热能动力类人才培养的建议
1.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有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开放性,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人才培养要按区域经济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求,从战略的高度认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从制度和体制上创新,进行人才培养的调整。广西在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中提出了重点力发展电力、铝业、制糖、钢铁、化工、林浆纸、锰业、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形成支柱产业集群。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应面向以上行业、背靠重点企业,根据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对人才的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按照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与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且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密切关注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和培养方向,打造“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方案。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总体计划的实施方案,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培养技能型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职业技能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岗位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坚持以职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实际需求为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按照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安排课程,重点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现职业能力化,使学生具有专业知识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技能操作水平高、职业素质良好等特点。
3.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建设“双师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任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举措都是无效的。建立一支结构优化、高学历、高技能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双师型”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既要掌握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又要熟悉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资格认证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实行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到相关能源动力企业见习和挂职实践,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以提高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积极从生产一线引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改变和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建设高技能人才实践基地。高职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实践能力、训练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环节。实训基地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高职教学建设的重点。职业院校应以相关行业和企业为依托,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实践基地,如依托重点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行业或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等。通过依托企业的实践教学活动,紧跟行业和企业最新科技动态和技术发展,在实训中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这对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提高高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技能人才成长周期,能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实现供给与需求、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关键词:人才规划纲要;西部;高技能人才;培养
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而对于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71%的整个西部地区来说,贯彻落实《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新理念,培养大量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创新理念,服务发展,做好人才培养计划
高技能人才是指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从职业资格评价体系来说,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技能型人员。高技能人才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并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掌握西部地区对人才在需求量和需求层次方面的情况。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组成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协调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西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
培养目标深入学习领会《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新理念,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实施对策根据西部地区产业需求的特点,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立体式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宏观引导,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引导社会各界关注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政府的义务,只有政府从宏观层面上予以积极的引导和推动,才能使高技能人才培养朝着正确的方向科学有序地前进。应尽快制定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使西部职业院校在经费筹措、办学自主权、招生就业等方面更具有特色。还要规范就业市场,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并引导、促进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办学,为职业院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在出台保障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要极大地调动社会力量办教育的积极性。可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对企业急需的紧缺工种技能人员、高技能人才实施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和补贴予以引进等等。还应引导用人单位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建立激励机制,把参加技能培训和技能水平提高同分配制度结合起来,从而更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
科学利用,做好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合理布点,建立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联合同一区域共同出资建设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可以统筹资源、资金,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实现互补互助,以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同时又能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加强对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定期指导和检查。要做好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并做好分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基地运行管理机制,拓展实习实训基地功能,加强生产性和虚拟、仿真型实训条件建设,创设愈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够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一致的学习任务。
专兼结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实施教师培训制度、继续教育制度、职业资格制度、聘任制度等各种有效措施。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参加生产实践,同时鼓励和吸引企事业专家及特殊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重视教学骨干培养,积极引进人才,鼓励和支持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任教和兼课,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推进教师聘任制,通过院校间互聘、联聘等途径,使教师能够合理流动。教师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受聘的机会,进行校际、地区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获得更好的发展。鼓励专业教师每年进行一定时间的企业实践,做好毕业生回访及指导学生定岗实习,带回企业的新理念。构筑相应的平台,加强不同职业院校教师之间教学方法等的交流与共享。
整合资源,打造西部职业教育集团组建西部职业教育集团,可由若干个有关的职业院校组成联合体,也可由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共同参与形成产学研联合体。制定集团财政运作规范,建立集团的财务运筹中心和运行网络,确保所建集团的经费运行及财务运作的合理、有效。建立财政管理、监督机制,并保证经费正确使用,实行财政投入重点倾斜。建立领导和决策机构,承载整个集团的领导、决策和运营等功能。要组建相应的专业团队,明确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各项管理章程,细化集团内各成员间具体的合作内容、职能分工以及利益分配,增加集团成员对合作结果的可预知性,减少合作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集团成员的合作动机。职教集团组织的目标、外部环境、组建模式三者之间的协调程度是组织效应大小的基本条件,也是集团生存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