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讯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即时通讯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即时通讯技术

篇1

关键词:建构主义;即时通讯技术;教与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050-02

收稿日期:[HTSS]2006-11-06

作者简介:柳延东(1967-),男,广西贺州人,讲师,从事多媒体教学研究。

信息时代的教育将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技术作为网络技术中最活跃的技术之一,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们的学习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一、即时通讯综述

即时通讯是一个终端服务,它允许两人或多人利用网络对文本、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进行即时交流。即时通讯软件整合了电话的简单、即时和电子邮件的图文精确的特点,并且具备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短信传送、视频对话、文件共享、影音播放等诸多功能。它具有六大特点:交流活动的实时性、间接性、自由性、主动性;交流角色的平等性;交流方式的灵活多样性;交流对象的多样性;交流通道的独立性、可拓展性;信息呈现的多媒体性和易保存性。即时通讯技术的诸多特点使它对现代学习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即时通讯技术对现代教学的影响

即时通讯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是以学习的工具、学习的对象、学习的环境等多种角色面貌出现的,它冲击着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从多方面影响着传统的学习行为、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即时通讯技术的出现使主动建构的、探索式的、协作式的、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

1.学习模式的转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学来的,而是学习者按自己的需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建构完成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由于教学手段的限制,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学生、课本、教学环境间进行的,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比较单一和迟缓,学生提问和教师答复都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信息量只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学生根本就没有进行信息选择的余地,只能被动接受。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学习模式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学习者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很难实现。将即时通讯技术引入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交互性环境,可以帮助学生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讨论交流,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可广泛地接触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接受各种不同思想文化的启发;将即时通讯技术引入教学,可以大大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提高教学效率;将即时通讯技术引入教学,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协商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模式成为主要的学习模式。这些,都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2.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传统学习中,知识呈线性排列,计算机技术使知识呈非线性的立体式网状结构排列,这种信息组织,是由结点和表达结点之间关系的链组成的网,可分成不同的关系和思维单元,符合人类认识记忆的规律。学习的方式也从线性转向非线性。学习者利用即时通讯技术在进行浏览、查询、注释等操作时,不必按教材原有的模式进行,可以任意组合、跳转,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

3.学习环境的转变。即时通讯技术为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讲求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因材施教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空话。即时通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能够充分照顾个体的个性差异,以学习者为中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自主学习环境,实行比较彻底的“异步教学”。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和水平确定学习进度。他们就像走进了“自助式餐厅”――要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全由自己掌握。学习者完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他们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的主人。

4.学习时空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学习时空受到很大的限制,互动与交流活动常常局限于一个班级教室内,交互活动的人数及地域都受到限制,很难进行有效的协作学习。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基础好的学生去帮助和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很难有机会从基础较差的学生那里获得帮助。因此,这种“互相帮助”、“协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以优等生的片面奉献为特征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协作、互助与合作,学生的协作热情必须在教师的不断要求和刻意鼓励下才能得以维持。即时通讯技术被引入教学后,学习的交互活动不仅仅局限在一间教室里,甚至不局限在一所学校、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内,只要网络连通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学习与交互的场所。交互对象不受人数、地域和身份的限制,交互对象可以是教师群体、学生群体以及其他的网络访问者。互学习可以在同学―同学、同学―教师、同学―在线专家、同学―课件、同学―资源库等之间展开,在这个平台上的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助的、协作的、多向互动的、自发的、开放的,也是高效的学习。

5.角色的转变。传统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教”的行为展开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统治者、主宰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即时通讯环境中,交流的角色是平等的,QQ、MSN等群里的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关系,两者间不再有义务、责任等的约束,也不再有身份的差别,对于同一个问题,两者是本着共同探讨的态度进行讨论的。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角色将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平等的学习伙伴。教师的任务主要是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各种支持。在这里,每个学习者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同时是其他学习者的老师。或者说,在这里,已经没有了学生和老师的区分,每个学习者都具有多重的身份,即既是知识和信息的分享者,又是知识与信息的提供者。

6.交互方式的转变。传播学中有一个“沉默的螺旋”的概念,其含义是人们为了避免成为异类,陷入孤独,往往在大众媒体或舆论活跃分子发表了意见之后,不再表达自己与之不同的观点。在传统教学中,交互活动共用一个交互通道,学习者必须按顺序发言,同步交互,交互活动是完全公开的。这必然使一些“胆小者”为避免人前出丑而尽可能逃避发表与众不同的言论,导致“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出现。这正是传统教学中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不能得到很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即时通讯环境下,交互活动具有多样性、间接性、隐蔽性、自由性等特点,交互通道具有独立性和可拓展性。即时通讯环境中的交流活动多数是点对点的对等通讯(Peer To Peer)。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选择交互的方式和时间,交互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可以是同步的实时的也可以是异步的延时的,它使人与人的沟通突破了时空极限、等级极限、环境极限、心理极限……交流环境是宽松的,允许和鼓励“不同声音”的存在。在即时通讯环境下,每个学习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而不相互干扰,可以很好地避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出现,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7.学习体验的转变。学习应该是一种快乐的事情,学习过程应该是一种快乐的体验。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僵化、教学环境封闭等原因,致使许多学生存在厌学的心理,在他们看来,学习是枯燥的、令人厌恶的和让人恐惧的。即时通讯技术支持非线性实时多向交流活动,即时通讯中的交流具有实时性,信息呈现具有多媒体性和易保存性的特点。它不仅能传递文字信息,还能够传递语音、图片以及视频等,信息内容逼真、形象、丰富而完整。信息还原程度高,更具有真实感,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真实、丰富和复杂的情境,可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把一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生动化,使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更容易,记忆更深刻,而且所有的信息数据都可以保存下来,为以后的复习和整理提供了方便。即时通讯技术真正地实现了寓教于乐,使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趣。

三、反思

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有了较快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成为我国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之一。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不能传递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者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他们认为,教师应该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或被灌输的对象。基于这种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以下教学原则:(1)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是建构主义关于教学本质的明确表达,他们强调自主的意义建构是学习者知识形成的唯一途径;(2)科学探究是学生建构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自主寻找用于解决问题的信息与方法,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知识;(3)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调依靠背景知识进行自主建构;(4)重视提供真实复杂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建构知识;(5)提倡合作与互助学习,为知识的社会建构提供机会;(6)重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必须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持条件。然而在传统教学条件下,建构主义的这些教学主张是很难实现的。要想实现建构主义学习论所要求的教学环境,推行建构主义学习论所提出的教学原则,必须引入新的教育技术手段。

即时通讯技术之所以能够被引入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同时,即时通讯技术的诸多特点也恰好可以满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与学的要求,反过来支持了建构主义所推崇的教学原则,在客观上推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下,即时通讯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后,使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及学习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时通讯技术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理想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建构主义关于教与学的主张的实现成为可能,使主动建构的、探索式的、协作式的、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验证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优越性,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力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信息化社会与教学技术现代化[J].上海教育,1997(8).

[2]陈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5).

[3]李秋洪.电脑网络:新生活的开始[J].百科知识,1999(1).

[4]钟志贤.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新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0.(5).

[5]王松涛.论网络学习[J].教育研究,2000(3).

篇2

【关键词】通讯网络;安全;重要性;技术维护;措施;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为通讯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及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因此各种工具也就变得越来越多,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目前,通讯网络的应用范围,其为广阔,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其还存在着通讯网络安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网络信息环境的安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通讯网络进行不断的维护,有效的保证人们的通讯网络使用安全。

1通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分析

人们借助通讯网络,可以进行信息的有效的传输与交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推进信息化、数字化社会平稳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其也给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平稳增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目前通讯网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人们的信息安全,有着极大的危害,因此亟待对其加强维护[2]。产生通讯网络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或者是意外原因,以及病毒的干扰、操作服务系统其自身存在技术漏洞等。因此从通讯网络安全角度来看,我们需要重视这一问题。通讯网络安全问题,其直接关系到人们信息交流的安全,以及社会稳定,经济增长的安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一问题,为其塑造一个稳定的通讯网络环境,使其能够满足用户的各项需要,避免其遭受危害[3]。

2通讯网络安全的技术维护措施研究分析

2.1加强防火墙建设

加强防火墙建设,是目前通讯网络安全维护中,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内部网络,以及外部网络,联合构造了一个安全系统。这个安全系统,可以有效的保障用户使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传递的安全,因此为了更好的对通讯网络安全加强维护,需要对其加强防火墙建设。但是,防火墙的建设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其需要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目前已经存在的破译方法,对防火墙的安全性加强更新和维护,不断提高其维护的水平,以及提高防护防火墙的检测技术(图1),使得防火墙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使得通讯网络,能够一直在防火墙的保护下,更好的保障使用者的信息安全。

2.2设置高级的密码系统

目前的通讯网络中,各个运营商,以及用户,都对其信息进行了密码设置与保护,通过这样的密码设置,可以对外界的各项干扰因素,进行有效的抵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密码设置在很多情况下,还会被黑客破译出来,因此需要我们不断使用高级的密码系统,使得密码设置的防御功能更进一步。通讯网络安全的维护,其主要目的就是更好的对人为破坏因素,以及外界病毒、黑客攻击、密码破译等行为进行抵抗,因此简单的保护措施并不能有效的对其各种入侵行为进行抵御,此时就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先进的防御技术,以便更好地设计出更为高级的密码防御设置技术,有效的避免用户的信息遭到泄露。

2.3加强对于病毒的防御

病毒的入侵,是造成通讯网络出现安全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其会通过病毒对计算机的数据进行破坏或者摧毁,也会数据进行篡改,或者是将计算机中的机密数据,故意泄露出去,进而造成通讯网络安全问题,因此需对病毒加强防御。具体而言,就需要对计算机打好补丁。目前的许多计算机病毒,都会通过用户使用的系统,所产生的漏洞,将病毒输送进去,因此做好这一工作十分重要。同时还需要对即时通讯工具中,收到的各种信息不明链接,以及邮件中附录的不明链接,加强重视,在不了解其是否安全的情况,切勿对其进行点击。如果用户点击后,病毒将会通过链接,入侵使用者的电脑,进而使得计算机中病毒。因此,用户在接到不熟悉的信息与邮件时,不要对其陌生链接进行点击,首先需要对其链接进行病毒的查杀扫描,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点击,一旦扫描后,确认其文件中含有病毒,需要及时进行删除,避免计算机遭到病毒。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隔离机制。用户在电脑中,可以安装一些具有查杀病毒功能的应用。例如:360杀毒软件、百度杀毒软件、小红伞等。还需要通过安装的查杀病毒软件,定期对电脑的安全性,进行检查,避免其出现漏洞,使得病毒有可乘之机。此外,用户还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对于安全性能不明的图片、文件、信息、邮件,应该做到不打开,或者经过软件查杀安全后再进行打开,定期修改密码,不断加强使用密码的安全级别,针对不受信任的网站,切勿从中下载任何文件信息,有效的保证计算机的通讯网络安全。例如:目前的许多有害病毒,都会通过QQ、微信或者手机短信进行传播,因此用户在使用这些通讯工具时,需要提高警惕,面对不明的链接,坚决不要去点击,避免造成信息的泄露,以及财产的流失。

2.4使用漏洞扫描技术

网络是十分复杂的,因此造成通讯网络安全问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依靠网络管理员的监控,来进行风险的预防,是不够的,还需要使用漏洞扫描技术,更加及时、准确的找出计算机使用系统存在的各种漏洞,之后对其漏洞进行有效的修补,使其更好地维护用户通讯网络的安全。利用优化系统配置、补丁等方式,有效的对其漏洞进行修补,或者在安全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借助黑客工具,对计算机进行模拟的网络攻击,使其尽快找到通讯网络的漏洞。

2.5采用先进的通讯网络安全维护技术

采用黑客入侵防御技术,以及加密技术、用户管理员登录认证技术、VPN技术等先进技术,加强对于通讯网络安全的维护。这些先进的维护技术,可以有效的避免人工维护时出现的种种弊端,有效的对其加强维护,保证用户使用时的信息安全。

3结束语

当前的社会发展中,通讯网络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有效的改变了人们信息沟通交流的方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机遇,同样也存在着挑战。通过通讯网络,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而且其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通讯网络在进行信息的传输交流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使得人们的工作、生活信息遭到泄露,严重的情况下,会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通讯网络的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研究通讯网络的安全维护技术,并将其有效的应用到工作学习中去,使得人们的各项信息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使得通讯网络,更够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中,发挥更过多的助益。

参考文献

[1]田勇,徐闽斌.通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与技术维护[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0:84.

[2]陈庆晖.探讨通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与技术维护措施[J].通讯世界,2013,17:1~2.

篇3

1 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发展趋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移动通信新技术研发方向,决定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总的发展趋势,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是其产品升级换代的关键,更是企业开拓更加广泛市场的法宝。而专利拥有量的多少是表征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一项重要指标。图1是移动通信领域专利申请发展趋势。表1移动通信领域专利申请逐年发展趋势一览表。从图1和表1 可以看出1994年以前,在我国移动通信领域,新技术研发一直处于低靡状态,专利申请量很少,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移动通信业的起步阶段。进入1995年后,人们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新技术研发热情逐年走高,专利申请量也是逐年上升。1995年的年申请只有101件专利,而到2006年,其年专利申请量高达1877件,是1995年的18倍。这说明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自进入1995年后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6年至今是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黄金期。

2 我国移动通信技术专利的国、省分布

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7月份,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7083.5万户,达到92983.7万户。12月份,全国德律风用户净增961.8万户,其中固定德律风用户减少130万户,移动德律风用户净增1091.8万户。全年累计净增德律风用户11802.4万户,总数到达 12.71亿。其中,固定德律风用户减少922.6万户,到达2.85亿户,其中无线市话用户减少1076.2万户,到达1787.0万户;移动德律风用户净增12725.1万户,到达9.86亿户;3G 移动德律风用户净增8137.2万户,到达12842.4万户。如此庞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无疑加剧了移动通信技术市场的竞争。表2是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前十强国、省专利拥有量一览表。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的广东和北京申请的关于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专利,均超过了韩国和日本;位居第一和第二名;排名第五的上海专利拥有量也超过了美国、芬兰、瑞典;浙江和山东位居前十强的第八和第九名。由此说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已掌握了大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经济强国在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市场的垄断。就拿排名第一的广东省来说,这些年来在移动通信领域主要从事的研究有电话通信;无线通信网络;图像通信等方面,其代表性的专利有:在移动通信中协助导航的方法及移动终端;一种移动网络电话系统及无线接入点;电视系统、移动通信终端与电视系统的通信方法;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在移动通信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业务接入系统及方法;对本地IP数据进行管理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基于WCDMA核心网实现移动通信的系统及终端接入方法。

3 移动通信技术研发涉及领域分布

移动通信行业主要有通信标准制定、芯片制造和协议软件、电路元件供应和系统组装三个环节。所有关于移动通信的技术研发都是基于以上几点进行的。表3是移动通信技术研发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一览表,从表3可以看出,近年来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主要研发方向和热点是:H04Q (选择);H04B(传输);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H04M(电话通信);H04W(无线通信网络);H04J(多路复用通信);H04N(图像通信);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G01S(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H05K(印刷电路;电设备的外壳或结构零部件;电气元件组件的制造)。其中最为活跃的研发领域是H04Q(选择),其代表性的专利有;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接收 MBMS业务的方法;第三代移动通信协议栈系统中防止 RRC资源配置冲突的方法;移动通信网络信号监测终端一种移动通信自动巡检拨打测试系统;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号码携带的系统及方法;移动通信终端机;移动通信网络管理声光告警系统。

篇4

一、检索

数据库的选择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平台。

关键词:(即时通讯 or 即时通信 or IM or “Instant messaging”) and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or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 or Tencent)

通过阅读摘要、部分阅读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筛选出国内专利357件,国外专利68件。国外专利中有43件事国内专利的同族专利。

二、腾讯公司即时通讯专利申请量年度趋势

图1说明了腾讯即时通讯专利申请的年度发展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从整体上看,2001-2007年来,腾讯的即时通讯专利申请量呈现不断增长的发展态势,2007年之后就呈下降趋势。

1996年7月成立的公司Mirabilis于同年11月推出了全世界第一款即时通讯软件ICQ,此时是世界即时通讯的元年。1999年刚成立的腾讯即模仿在ICQ推出的款即时聊天软件命名为QICQ。在2000年之前由于即时通讯技术处于起步阶段,此时的腾讯公司主要靠模仿别人技术,因此没有专利申请。进入2001年之后,腾讯公司通过前2年的发展,腾讯的QQ即时通讯平台基本上已经占领了中国在线即时通讯接近100%的市场,基本上已经锁定了胜局。此时的腾讯已经有足够的资金和物力来投入即时通讯的技术开发,因此出现了2001—2007年的专利申请量的高速增长。2007—2010年(爆发了世界金融危机,在此期间腾讯公司的专利也出现了申请量下降的趋势。

三、腾讯即时通讯专利的国家分布

图1反映了腾讯即时通讯专利申请的国家分布情况,腾讯公司公司在中国申请的即时通讯专利最多,占其即时通讯专利总量的84%, PCT和美国申请分别占9%和7%。

由此可见,腾讯公司主注重的是中国,较少有涉及国外。究其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是即时通讯有本土化的特点,不同的民族、文化、地区对即时通讯有着不同的需求,故土生土长的腾讯在中国有天然优势,但在异国文化之下就丧失优势了;第二方面是,在在国外已有MSN、ICQ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使腾讯难以在国外打开市场。

四、腾讯即时通讯专利IPC构成

从图2可以看出,腾讯公司的即时通讯专利分布于G、H部,其中涉及H部的专利申请数量分别有337件,占其专利总量的87%。而通过深入统计可以看出,腾讯公司在H部申请的专利主要集中于H04L上,其它H部技术的分类比较分散。腾讯公司即时通讯专利申请在数字信息的传输(H04L)中,主要分布在数据交换网络(H04L12).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腾讯公司即时通讯专利主要集中于H04L上,具体到大组是H04L12数据交换网络领域中,共申请专利316个。图3说明了腾讯公司即时通讯专利涉及的主要IPC小组。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腾讯公司即时通讯专利申最多的是H04L12/58(消息交换系统),共有专利申请198件,其后的是H04L12/16(向分局提供特种业务的装置)21件, H04L12/18(用于广播或会议的)18件,H04L12/54(存储转发交换系统)11件及其他。可见出腾讯公司比较关注H04L领域的创新和专利保护,并得到了较多的创新成果,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五、腾讯公司即时通讯专利发明人

通过对发明人的专利申请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特定技术领域内的主要发明人及其研发创新能力和研发阵容。腾讯公司拥有较为强大的即时通讯技术研发阵容,有至少352名发明人为即时通讯的发展贡献过自己的力量。其中有339个发明人,申请了少于5件的专利,而专利数量达5件以上的,共有13人。

六、总结

腾讯进入即时通讯领域的时间较早,仅仅在互联网即时通讯被发明2年后就进入即时通讯领域,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中国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腾讯有大量的专利申请量,已经掌握了即时通讯领域的核心技术。但从专利申请的地域分布来看,腾讯目前主要还是注重中国市场,对国外市场少有涉及。

另外,腾讯公司在即时通讯领域的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对字信息的传输的研究上,其研究团队同样将字信息的传输作为主要的创新方向。

篇5

【关键词】应用层 即时通讯 JAVA语言 功能 总体设计 关键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将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信息化的出现,导致大多数企业都在进行即时通讯的构建,企业智能即时通讯安全可靠、并且通讯界面清晰、简单操作,其受到了人们的极大亲睐,因此,本文对基于应用层的企业智能即使通讯系统的JAVA语言实现进行探讨。

1 即时通讯系统的客户端和服务端功能分析

企业智能即时通讯是企业内部员工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在即时通讯系统中,员工之间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通讯,其不需要连接Internet,只需要企业内部网络连接就可以实现网络通信。对于即时通讯系统的主要功能,主要包括用户登录验证、添加与删除好友功能、文本信息与文件的发送与接受功能等,其都是在客户端实现的,为了使即时通讯系统更简便,其实现了智能的功能提示,而即时通讯的服务端主要是负责接受授权的客户端连接,即通过线程,从而对客户端的信息进行处理。企业智能即时通讯主要以JAVA语言的双通道通信机制开发出来的,其可以有效解决通信拥堵的现象,只要登录企业内部网络,就可以实现网络通讯。对于客户端主要功能,主要包括常规界面操作、登录功能、客户信息显示功能、聊天功能、聊天记录、信息显示功能等,而用户的常规界面操作可以为用户提供便利,同时也可以防止系统的破坏,用户打开即时通讯系统,首先显示一个登陆界面框,登陆界面具有登陆显示错误或成功的功能,同时也提供用户信息注册界面入口,而服务端主要功能包括:向各个客户端系统信息、聊天信息、申请信息、用户下线、接受各个客户端信息等功能,另外,服务器端可以对客户端所传来的数据进行检查,避免因病毒入侵而破坏整个系统,使服务器安全运行。

2 企业智能即时通讯系统的总体设计分析

企业智能即时通讯系统主要包括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层、数据库服务器等三层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很好的体现了即时通讯的三层结构,对于客户端,其主要为用户提供相关的界面操作,根据服务器端所返回的数据,实现通讯验证的正确显示;对于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层,通过对客户端的请求作出响应,并采用线程的方式进行客户端数据库的连接和操作,从而将处理的信息反馈给客户端;对于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其主要是进行相关数据的存放。即时通讯系统有两类工作方式,包括客户和服务器方式、浏览器和服务器方式,一般情况下,客户和服务器方式应用最多,其工作原理是客户方发出的动作通过Socket通道去接受服务方作出响应的结果,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用户安装相应的客户端软件,而浏览器和服务器的工作原理是发送方通过Web浏览器的驱动去引发Web服务器作出相应的结果,这就要求Web服务器一直处于接受监听状态下,但是这种方式不能实现直接通讯,为了实现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间的通信,可以通过Web服务器上的JAVA应用程序进行转接,这样就可以实现智能即时通讯系统。

对于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层、服务器端等三层结构,第一,用户可以任意选择即时通讯系统的两种方式,若用户选择客服端和服务器端的方式,则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而服务器方需要负责监听用户所发出的访问申请,并且采用线程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最终将处理的信息返回给用户;第二,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方式是JAVA实现的基本方法,其主要是实现对象间的互访,但是,浏览器和服务器方式是最简单的方法,方便用户之间的相互交流,其是直接由Web浏览器完成信息通讯功能;第三,服务器端实现了信息的控制,由于服务器端有一个专门的线程控制系统,这样就可以进行客户信息的接受控制,并将信息返回给客户。

3 企业智能即时通讯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以JAVA语言的套接字通讯机制实现的企业智能即时通讯系统,通讯技术包括数据库访问、数据通信处理、消息设计等,对于数据库访问,其主要通过JAVA语言中的JDBC来实现的,其是一种为数据库提供统一访问的技术,数据库访问可以采用JDBC-ODBC桥的方式进行数据库的连接,从而实现系统的数据库访问功能。对于数据通信处理,为了实现智能化的通讯系统,采用JAVA语言的双通道通信机制,即在服务器端分别设立两个不同型号的Socket端口,并且通讯系统的所有客户端需要与服务器端设立的两个Socket相互连接,从而实现数据通信处理。对于消息设计,消息设计是整个即时通讯系统的主要工作,不仅服务器端需要担任消息处理工作,而且客户端也要担任消息处理的工作,对于协作方式的消息处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可以明确分工,即客户端进行消息的处理,而服务器端经处理的信息转发给用户。

4 结束语

通讯系统是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软件,为了使企业投资效益最大化,开发企业智能即时通讯系统,从而方便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进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林建兵,邹金安. 基于应用层的企业智能即时通讯系统的JAVA实现[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52-55.

[2]高山. 基于融合通讯的移动社交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3.

[3]高立江. 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4]张春节. 基于SaaS平台的通用即时通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

作者简介

樊国根(1979-)男,湖南省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

篇6

【导语】进入8月,吉林中考录取即将进入尾声。同学们也将陆续拿到报考各个高中的中考录取通知书。还没有收到中考录取通知书的同学不要太过于着急,各地2018中考录取通知书的领取方式很不同,今天就跟大家说说《2018吉林中考录取通知书领取方式》,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五种查询方式

方法一:吉林中考录取通知书主要会以通知书的形式发到初中时学校,由班主任下发。方法二:你可以到录取你的学校的官网上查询;登录学校网站点击进入查询系统页面输入考生登记号(14开头的7位数字组成)输入密码(报名信息表上登记的身份证件号码最后6位,如有字母需大写)根据提示输入校验码系统显示查询结果。一般学校都会公式录取人员的姓名和EMS单号的,这样就可以在网上和电话追踪了。方法三:直接拨打EMS的客服电话;报上你的姓名+邮寄地址+大约的邮寄时间就能查询到你的EMS单号,在网上和电话追踪了方法四:吉林中考录取通知书主要会以通知书的形式发到初中时学校,由班主任下发。方法五:高中直接电话通知本人,或者拨打班主任电话进行咨询。

篇7

关键词:即时通讯;组织沟通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272-02

对于组织而言,沟通是一种重要的组织行为和管理手段,每项管理活动和管理职能都包含了某种形式的沟通。除了会议、文件、电话等传统沟通方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组织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沟通媒介,如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本文将要讨论的即时通讯是一种源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通讯服务。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种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传递文字、文档、图像、音频以及视频信息,人们借助即时通讯工具(Instant Messaging Tool),例如QQ、MSN等等,满足即时沟通的需求。

1996年11月全世界第一款即时通讯工具ICQ问世并立刻风靡全世界。之后,微软、雅虎、腾讯等公司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即时通讯软件。易观国际的《2011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活跃账户数已达到9.88亿。近两年,商务办公场所对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每年都保持50%以上的增长。以上数据显示,目前即时通讯正在逐渐成为一种组织内部沟通的重要方式。

一、即时通讯工具对组织沟通的积极影响

(一)降低组织沟通成本,提高组织沟通效率

相较于传统的组织沟通方式,即时通讯最显而易见的优势就在于它极大地降低了组织的沟通成本,同时提高了沟通效率。因即时通讯能够超越空间限制实现多人同时互动沟通,降低了会议成本,提高会议的效率。其次,即时通讯还提供了文字、文档、图片等各种信息的传递功能,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另外,对于已接入互联网的组织而言,即时通讯工具并没有额外增加企业的通讯成本。

(二)提升信息的共享性、平等性

研究表明,组织成员对组织沟通的满意度、对组织当中信息透明度的满意度、以及公平感均与其工作绩效和对工作的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即时通讯打破了以往组织中信息必须按照隶属关系层层传递的惯例,实现了信息同时地、公平地、完整地在不同层级的所有人群中的传递,避免了信息传递中出现失真的现象,提升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并在组织当中营造出一种公开透明的氛围和开放共享的组织文化,有效提升了组织成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

(三)扩大管理幅度,降低管理的层级。

在过去的组织中,由于缺乏先进管理手段的支撑,管理者能够直接控制的下属数量有限,管理幅度较小,管理层级较多。即时通讯的出现则为组织的扁平化管理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通过即时通讯管理者能够实现同时与多名下属的互动沟通,扩大了管理幅度,减少了管理层级,进而提高了组织的运营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成本。

(四)满足组织成员社交的需要

首先,即时通讯拉近了组织成员的空间距离,特别是对于分散办公的组织而言,即时通讯工具有利于消除组织成员的孤独感,提高成员间的交往的频率,使得成员间更易于形成亲密的关系,从而促进合作。其次,即时通讯使得组织成员更易于在共同兴趣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些开放的非正式组织。而这些开放的非正式组织又进而满足了组织成员情感的需要,使组织成员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产生和加强合作的精神。

二、即时通讯工作对组织沟通的消极影响

首先,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进行的聊天内容大部分都与工作无关。大量的闲聊分散了组织成员的注意力,使他们难于集中精力来解决工作中的复杂问题。即时通讯工具的过度使用也很容易造成信息过载,进而引发个体的紧张、焦虑和注意力分散,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当组织中的大部分人都在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闲聊时,由于从众心理,组织内部很容易形成一种社会惰性倾向。由此可见,毫无约束地使用即时通讯工具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

其次,研究表明,面对面的沟通往往较书面沟通能够传递更多、更真实的信息,因为肢体语言、表情等非语言符号有时候比语言或者文字本身更能真实地反映人的情绪、个性以及语言文字表层下的信息。利用即时通讯工具,人们主要进行的是以文字为主的非当面性沟通,无法表达出非语言符号能够表达出的所有信息。即时通讯信息载体自身的局限性,有可能在沟通中造成信息不能够完整的、真实的传递到接收方,所以,即使通讯并不能完全取代其它的沟通方式,特别是面对面的沟通。

第三,目前在大部分的组织中即时通讯并不是一种正式沟通渠道,通过即时通讯下达的正式命令可能会因为途径本身的非正式性而削弱其权威性、严肃性。另外,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所的信息本身能否有效到达接收者,还取决于接收者在信息的当时是否接入网络。其三,即时通讯打破了按隶属关系层层沟通的惯例,但这种沟通在某些时候如果缺乏沟通双方上级管理者的认可和支持,可能会成为一种“不合法”的越级沟通,从而破坏了管理的统一性原则,削弱了管理者的权威。

三、如何正确利用即时通讯工具促进组织沟通

鉴于即时通讯现实存在的弊端和可能引发的问题,有的组织不得不使用技术手段禁止安装和使用即时通讯软件。但这种做法有可能招致成员各种方式的抵触,同时也无视了即时通讯可能为组织沟通带来的积极影响。可见单纯的放任或者禁止都是一种不可取的方式。那么该如何正确利用即时通讯工具以促进组织沟通呢?

首先,应通过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组织内部的正式沟通渠道,明确重大信息责任机制,以避免即时通讯本身的非正式性所导致的对信息重要性、权威性的削弱,避免对组织信息安全所造成的威胁,同时保障所有组织成员对组织信息的共享。当然,对于有条件的组织,也未尝不能把即时通讯纳入组织的正式沟通渠道,但前提是必须有相关的制度保障,使得信息能够准确、即时地被目标成员所接收。

其次,由于每一种沟通渠道所能够承载的信息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不同,渠道的选择是有效沟通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组织沟通中应恰当地使用不同的沟通渠道。由于即时通讯工具所能承载的信息量较小,因此只适用于不太重要的、日常事务性的沟通。

第三,在强调即时通讯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同时,也要注重疏导组织成员间由于面对面沟通减少而带来的情感疏离,不能忽视其它沟通方式对成员深层次的社交需要的满足。一种健康的、富有团队精神的组织文化将有效弥补高科技时代所带来的情感缺失的弊端。

另外,当前对即时通讯的使用较多地集中于组织的基层成员之中,而高层管理者则较少参与。但实际上管理者的加入能为管理者了解基层员工的思想、展示管理者亲和力、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提供了一种媒介或者手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减少工作群中的闲聊现象和小道消息的传播。

目前很多即时通讯工具提供商已开始转向企业即时通讯工具的开发。相信随着人们对即时通讯认识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即时通讯一定能够在组织沟通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即时通讯孤独感

一、问题提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世界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它所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许多研究者尝试合并相似的互联网服务项目研究,Hills和Argyle(2003)将其区分为工作服务、娱乐服务、社交服务和在家庭中的使用;李秀敏和阴国恩(2004)将其区分为信息类、技术类、休闲娱乐类、刺激类内容等;雷雳和柳铭心(2005)通过因素分析提出互联网服务包括社交服务、娱乐服务、信息服务和交易服务四种。不同种类的互联网服务的功能不尽相同,对使用者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单独考察各种互联网服务对使用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 IM)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实时的、(近似)同步性的、一对一的文本沟通方式。QQ、UC、MSN等都是受中国用户欢迎的即时通讯工具。它的实时性、同步性、匿名性等特性,使其成为大学生喜欢的人际沟通工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手机网民规模继续扩大,即时通讯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形成、自我同一性确立、个性品质优化的关键期。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危机理论指出,大学阶段个体发展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获得亲密感并避免孤独感。孤独感被认为是一种由于独自一人或被孤立,认为自己在需要别人却不可得时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长期的孤独感对个体有不良的影响。以往的许多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会增加个体的孤独感水平,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但是这些研究均没有区分不同的互联网服务类型,即时通讯作为一种便利的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人际沟通工具,可能会对使用者有不同的影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抽取安徽省某师范类高校在校本科生285名,其中男生75人,女生207人,3人没有填写性别,大一学生90人,大二学生96人,大三学生99人。被试年龄在18-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24±1.14岁。

(二)测量工具。

1.自编的即时通讯偏好调查问卷。

采用雷雳和柳铭心编制的《青少年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中的即时通讯服务偏好项目。由于中国用户最常使用的即时通讯软件集中在QQ、MSN上,因此本研究中的即时通讯软件包括QQ、MSN等,同时加入了用户较常使用的UC、人人桌面及飞信。该问卷要求个体在5点量表上评估对即时通讯服务的使用偏好程度。得分越高,表示个体越偏好使用即时通讯服务。

2.UCLA孤独感自评量表。

UCLA孤独量表主要用于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有4级程度评分:(1)我从未有此感觉;(2)我很少有此感觉;(3)我有时有此感觉;(4)我常常有此感觉。本研究使用UCLA第三版。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1)从不;(2)很少;(3)有时;(4)一直。

(三)程序与数据处理。

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系本科生担任主试,以公开课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对即时通讯及其工具的使用情况。

如表1所示:(1)女生比更男生更偏好使用即时通讯,差异显著(t=-2.909,p=0.004

表 1即时通讯服务及其工具的使用情况

注:* p0.05 ,** p0.01 ,*** p0.001,下同

(二)在校大学生孤独感检出率。

据UCLA孤独感自评量表的测验结果,较高孤独感人数明显高于较低孤独感人数(见表2)。本测验中所有被试孤独感得分平均值为43.18分,标准差为8.30。如表3所示,经t检验可知其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常模(t=12.29,p=0.000

表 2孤独感得分的分布情况

表 3孤独感得分与常模比较

(三)在校大学生即时通讯使用与孤独感的相关程度。

如表4所示,年龄与对即时通讯的偏好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然而年龄与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数量并无显著相关。不同年级与即时通讯的偏好程度及其工具的使用数量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在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中,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数量与孤独感显示出显著的负相关。然而对即时通讯的偏好程度与孤独感并无显著相关。

表 4即时通讯使用与孤独感得分的相关系数

四、结论

(一)女生比男生对即时通讯偏好程度更高,并且在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种类数量上,女生显著多于男生。

(二)农村学生比城镇学生对即时通讯偏好程度更高;两者在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数量上并无显著差异。

(三)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四)该学校本科生孤独感平均值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但孤独感在性别、生源地和年级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五)年龄与对即时通讯的偏好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数量并无显著相关。不同年级与即时通讯的偏好程度及其工具的使用数量均不存在显著相关。

(六)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数量与孤独感显示出显著的负相关,即个体使用工具的数量越多其孤独感越低。然而对即时通讯的偏好程度与孤独感并无显著相关。

五、讨论

本研究发现,女生比更男生更偏好使用即时通讯服务,且女生的使用种类显著多于男生。在Loyd[8]等进行的研究中发现,男生和女生虽然在使用时间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女生使用即时通讯服务的人数多于男生。因此,这在一定程度支持了本研究结果的合理性。导致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是男生更喜欢玩网络游戏,女生则更喜欢使用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网上聊天。

数据显示该学校本科生孤独感平均值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但孤独感在性别、生源地和年级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根据李林[9]对大学生孤独感现状的分析研究,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而来自农村的被试比来自城市的被试感受到更强烈的孤独感。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被试的差异。然而本研究发现:女生在即时通讯偏好程度及其工具使用数量上均显著高于男生,农村学生也比城镇学生对即时通讯服务的偏好程度更高,结合李林的研究结果可提示孤独感与即时通讯服务的使用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本次研究显示,年龄与即时通讯的偏好程度显著负相关,与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数量无显著相关。这可能是因为毕业临近生活压力增大,大学生不得不将其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工作和考研上。在即时通讯服务的使用和孤独感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数量与孤独感显著的相关。或许这正是因为即时通讯服务软件给使用者提供了一个与朋友自由交流的理想平台,满足了大学生维持友谊的需要和从属于同伴群体的需要,从而降低了其孤独感。

参考文献:

[1]Hills P, Argyle M. Uses of the interne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3,19, 59-70.

[2]李秀敏,阴国恩.大学生上网行为与人格特质相关性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1):34-37.

[3]雷雳,柳铭心.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37,(6):397-802.

[4]Grinter R, Palen L. Instant messaging in teen life.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 Retrieved October 15, 2004,

[5]Kraut R, Patterson M, Lundmark V, et al.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 53,(9):1017-1031.

[6]刘加艳.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特点关系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286-288.

[7]Boneva B, Quinn A, Kraut R, et al. (In press). Teenage communication in the instant messaging era. In R. Kraut, M. Brynin, and S. Kiesler (Eds). PCs, Phones, and the Internet: The social Impact of Information.

篇9

【摘要】随着即时通讯功能的日益丰富,即时通讯的发展开始走上了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应用道路。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即时通讯软件专业化ICQQQ贸易通阿里旺旺

一、即时通讯的概念

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讯网路的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presenceawareness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上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即时通讯比传送电子邮件所需时间更短,而且比拨电话更方便,无疑是网络年代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目前中国最流行的有QQ、MSN、GoCom、POPO、UC、LAVA-LAVA等,而国外主要使用ICQ、MSN。在当今社会,即时通讯软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蔓延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由此引发了即时通讯软件业内连年的厮杀与混战。

二、即时通讯的发展历程

ICQ是即时通讯当仁不让的鼻祖程序。1996年,四位以色列的年轻人开发出了极具传奇色彩的ICO“坏小子”,这个可供网上寻呼的“小玩意”,使得IM的概念由此诞生,并创造了因特网时代的又一个新的神话,或者,我们可以说是,ICQ开启了一个IM新的网络时代。IM应用凭借其实时在线交互的特性迅速风靡全球。不久之后,美国在线公司收购ICQ,投入4亿多美元的重金,使之不断发展,臻于完善。目前,全球ICQ的用户已经逾1.5亿,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用户支持,但缺乏中国本土化支持仍是其最大缺点。

在众多实力公司争相效仿ICQ的过程中,中国的QQ凭借其良好的地缘优势,迅速脱颖而出。QQ是中国国内即时通讯的龙头老大,用户数量稳坐其位。与其他中文通讯软件相比,腾讯QQ以其漂亮的界面、合理的设计、良好的易用性、强大的功能,稳定高效的系统运行,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MSN是即时通讯领域的又一领军人物。MSN在全球约有5000万用户,在中国用户量则位居第二。事实上,MSN更多的偏重于办公阶层用户,其简单的操控性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它的使用要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功能就是把汉字做成彩色的表情图片,在占用资源上比同类软件优胜、稳定性超强、语音与视频质量上佳。因此MSN成为企业职员们相互通信的首选工具,且用户群体还在日益扩大。专家分析,资本的介入,加快了行业的发展,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并将催化即时通讯市场走向细分。

飞信的到来似乎如期而至。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项业务,可以实现即时消息、短信、语音、GPRS等多种通信方式,保证用户永不离线。实现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让您随时随地都可与好友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亦掀起了一场专业化势头显著的“飞热”。

根据易观国际近期《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九个主要IM产品(QQ\\阿里旺旺\\MSN\\飞信\\等)总注册账户数达到13.3亿,同比增长25%,其中活跃账户数达到4.25亿,同比增长13%,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5351万,同比增长40%。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中,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即时通讯发展之迅猛,用户数量连年呈几何级数递增,确实,我们必须承认,即时通讯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便捷。转

三、即时通讯的专业化

2003年10月,著名的电视商务服务商阿里巴巴开发了“贸易通”(阿里巴巴将其命名为AliTalk),这是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费商务沟通软件。“贸易通”的发展源于阿里巴巴公司的定位,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业务。阿里巴巴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货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交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5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

阿里巴巴“贸易通”出现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将网上即时通讯技术应用于商务领域,使即时通讯走出了单纯聊天的框架,真正实现商务价值,是一款完全在办公环境中应用的网上即时通讯服务。“贸易通”具有QQ\MSN的常用功能,其用户群是企业及其员工,还整合和阿里中文站的全部操作,包括阿里助手、客户管理系统、商友速配等实用功能。“贸易通”强大的功能和鲜明的定位,使得电子商务和即时通讯服务完美结合,标志着即时通讯走上了商业化应用的发展方向。

而目前“贸易通”升级版的“阿里旺旺”则发展势头更为明显,其用户已经超过一亿。这是继腾讯QQ之后,我国第二个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平台。这样,在全球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中,中国独占两席,另两个分别是微软公司的MSN、雅虎公司的雅虎通。根据著名调研机构iResearch的《2008年第二季度即时通讯市场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1-7月份阿里旺旺-淘宝版月度覆盖人数上超过MSN,仅次于QQ;在网上交易市场上,阿里旺旺的市场率位列第一。截至目前,旺旺“群”总数已超过250万,再次刷新互联网上商务性及时交流社区的总规模数。依托于阿里巴巴平台创立的阿里旺旺,兼具了淘宝旺旺和贸易通地多重优点,对客户需求了解也有着天然优势,已成为商务人士进行即时交流的首选。同时报告显示,阿里旺旺的品牌知名度比第一季度上升6.4%,使用者对阿里旺旺商务特性中“便捷的商务功能”认知度远远高于其他IM。

“同比2007年1月的2千多万注册用户,旺旺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实现了连翻五番的神话,快速高效的完成了破茧成蝶地蜕变”。阿里软件市场总监王冠雄表示,“在竞争激烈的IM领域中,作为最有价值的即时通讯平台。”

2009年5月,阿里旺旺携手前程无忧,推出“亮灯计划”。从一个单纯的在线通讯工具成功渗透到商务人士的求职方面,当然,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旺旺的上升空间还十分之大。旺旺已经不仅仅定位于IM软件的角色,而是提升到一个IM平台,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富有鲜明的专业化应用特点。

早在5年前,就有业内人士预测,新的国际资本将为即时通讯软件指明下一个热点,即商务应用。赛迪顾问也认为,未来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将会逐渐向综合化、专业化、互联互通和安全化发展,从而带动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新思维工作室.QQ与MSN实用趣味手册[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篇10

【摘要】随着即时通讯功能的日益丰富,即时通讯的发展开始走上了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应用道路。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即时通讯软件专业化ICQQQ贸易通阿里旺旺

一、即时通讯的概念

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讯网路的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presenceawareness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上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即时通讯比传送电子邮件所需时间更短,而且比拨电话更方便,无疑是网络年代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目前中国最流行的有QQ、MSN、GoCom、POPO、UC、LAVA-LAVA等,而国外主要使用ICQ、MSN。在当今社会,即时通讯软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蔓延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由此引发了即时通讯软件业内连年的厮杀与混战。

二、即时通讯的发展历程

ICQ是即时通讯当仁不让的鼻祖程序。1996年,四位以色列的年轻人开发出了极具传奇色彩的ICO“坏小子”,这个可供网上寻呼的“小玩意”,使得IM的概念由此诞生,并创造了因特网时代的又一个新的神话,或者,我们可以说是,ICQ开启了一个IM新的网络时代。IM应用凭借其实时在线交互的特性迅速风靡全球。不久之后,美国在线公司收购ICQ,投入4亿多美元的重金,使之不断发展,臻于完善。目前,全球ICQ的用户已经逾1.5亿,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用户支持,但缺乏中国本土化支持仍是其最大缺点。

在众多实力公司争相效仿ICQ的过程中,中国的QQ凭借其良好的地缘优势,迅速脱颖而出。QQ是中国国内即时通讯的龙头老大,用户数量稳坐其位。与其他中文通讯软件相比,腾讯QQ以其漂亮的界面、合理的设计、良好的易用性、强大的功能,稳定高效的系统运行,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MSN是即时通讯领域的又一领军人物。MSN在全球约有5000万用户,在中国用户量则位居第二。事实上,MSN更多的偏重于办公阶层用户,其简单的操控性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它的使用要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功能就是把汉字做成彩色的表情图片,在占用资源上比同类软件优胜、稳定性超强、语音与视频质量上佳。因此MSN成为企业职员们相互通信的首选工具,且用户群体还在日益扩大。专家分析,资本的介入,加快了行业的发展,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并将催化即时通讯市场走向细分。

飞信的到来似乎如期而至。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项业务,可以实现即时消息、短信、语音、GPRS等多种通信方式,保证用户永不离线。实现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让您随时随地都可与好友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亦掀起了一场专业化势头显著的“飞热”。

根据易观国际近期《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九个主要IM产品(QQ\\阿里旺旺\\MSN\\飞信\\等)总注册账户数达到13.3亿,同比增长25%,其中活跃账户数达到4.25亿,同比增长13%,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5351万,同比增长40%。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中,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即时通讯发展之迅猛,用户数量连年呈几何级数递增,确实,我们必须承认,即时通讯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便捷。21写作秘书网

三、即时通讯的专业化

2003年10月,著名的电视商务服务商阿里巴巴开发了“贸易通”(阿里巴巴将其命名为AliTalk),这是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费商务沟通软件。“贸易通”的发展源于阿里巴巴公司的定位,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业务。阿里巴巴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货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交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5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

阿里巴巴“贸易通”出现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将网上即时通讯技术应用于商务领域,使即时通讯走出了单纯聊天的框架,真正实现商务价值,是一款完全在办公环境中应用的网上即时通讯服务。“贸易通”具有QQ\MSN的常用功能,其用户群是企业及其员工,还整合和阿里中文站的全部操作,包括阿里助手、客户管理系统、商友速配等实用功能。“贸易通”强大的功能和鲜明的定位,使得电子商务和即时通讯服务完美结合,标志着即时通讯走上了商业化应用的发展方向。

而目前“贸易通”升级版的“阿里旺旺”则发展势头更为明显,其用户已经超过一亿。这是继腾讯QQ之后,我国第二个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平台。这样,在全球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中,中国独占两席,另两个分别是微软公司的MSN、雅虎公司的雅虎通。根据著名调研机构iResearch的《2008年第二季度即时通讯市场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1-7月份阿里旺旺-淘宝版月度覆盖人数上超过MSN,仅次于QQ;在网上交易市场上,阿里旺旺的市场率位列第一。截至目前,旺旺“群”总数已超过250万,再次刷新互联网上商务性及时交流社区的总规模数。依托于阿里巴巴平台创立的阿里旺旺,兼具了淘宝旺旺和贸易通地多重优点,对客户需求了解也有着天然优势,已成为商务人士进行即时交流的首选。同时报告显示,阿里旺旺的品牌知名度比第一季度上升6.4%,使用者对阿里旺旺商务特性中“便捷的商务功能”认知度远远高于其他IM。

“同比2007年1月的2千多万注册用户,旺旺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实现了连翻五番的神话,快速高效的完成了破茧成蝶地蜕变”。阿里软件市场总监王冠雄表示,“在竞争激烈的IM领域中,作为最有价值的即时通讯平台。”

2009年5月,阿里旺旺携手前程无忧,推出“亮灯计划”。从一个单纯的在线通讯工具成功渗透到商务人士的求职方面,当然,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旺旺的上升空间还十分之大。旺旺已经不仅仅定位于IM软件的角色,而是提升到一个IM平台,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富有鲜明的专业化应用特点。

早在5年前,就有业内人士预测,新的国际资本将为即时通讯软件指明下一个热点,即商务应用。赛迪顾问也认为,未来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将会逐渐向综合化、专业化、互联互通和安全化发展,从而带动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