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培养的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人才培养的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人才培养的方案

篇1

1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文件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全面素质教育为目标,体现现代高职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我院近年来,通过总结和巩固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对“校企联动、工学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和实践,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进一步满足学生就业,以及后期职业发展的需求,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一方面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及适应岗位、适应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与要求

2.1 加强素质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将职业素养、国防精神和国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案规定学生毕业前除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外,还要完成素质教育6学分方准予毕业。素质教育6学分为必修学分,包括科技技能活动2学分、校园文化活动2学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2学分,在此前提下,学院鼓励学生多修素质教育学分。

2.2 主动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及陕西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的需要,依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服务方向、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要进一步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凝练人才培养特色,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在市场调研及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2.3 在我院“校企联动、工学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各专业要紧紧围绕国防科技工业高技术、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行业特点,在专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体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国防特色高职品牌,为国防科技工业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职业道德良好、职业能力过硬和就业创业能力强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各专业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托校企工作站与企业共同设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4 面向国防科技工业,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吸收借鉴行业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同时对课程结构进行分析,对课程体系框架进行明确,进而确保能力与课程之间相互对应。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校企合作共组课程开发团队,在进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对能力培养过程进一步细化,逐步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效率。

2.5 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相对接。在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双证书”制度,对于各专业来说,需要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在专业核心课程融入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方案将双证或多证书的要求完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建立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技能证书奖励学分体系,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各分院应建立学生第2证书奖励学分档案,并在毕业时出具奖励学分证明。

2.6 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执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 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

3.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架构 对于课程体系来说,其构成主要包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基本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及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相关课程等。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课程的具体特点,通过理论课、实践课、一体化课程三种方式开展教学。对于各专业,按照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发展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3.1.1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 在开展学历教育的过程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基础性课程,通过开设该类课程,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培养和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该类课程包括:政治理论、应用数学、形势与政策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实用英语、学业指导等。其中,统一安排政治理论、体育与健康、实用英语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自行安排数学课。在教学过程中,本领域鼓励模块化课程设置,进而便于教学组织及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3.1.2 专业基本学习领域 通过可设专业基本学习领域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掌握某项技能,或者为了较高质量地完成一定工作任务而专门开设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这类课程主要以基本理论、技术知识、技能训练、工具使用等为主,按照实用够用的原则,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培养理解技术、使用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为学习行动导向课程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3.1.3 专业核心学习领域 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及关键能力的过程中,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通过学中做、做中学,进而练就学生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同时能够确保专业技能、工作技艺得以定型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技术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专业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该类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为主,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特征。

3.1.4 专业拓展学习领域 为了使学生适应专业发展、市场变化等,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开设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课程。通过开设拓展领域课程,进一步积累知识,培养综合能力。该类课程可以分为专业拓展课程和公共拓展课程,其中,专业拓展课是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中心辐射到专业边际范围的一些课程,通过参加这些课程的选择性学习,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公共拓展课程作为相关课程,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十二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工作过程分析、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教学进程安排、课程描述、教学条件、毕业条件、学分替代、编制说明。

篇2

关键词: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教高[2006]16号文件的颁布,高职类院校逐渐认识到自身发展的方向,找到了既不同于本科教学,又不同于专科教学的一种纲领性文件,各个学校也相继掀起了学习教高[2006]16号文件的猛烈浪潮,很多院校在学有所得的前提下,开始摒弃之前沿用本科痕迹的“教学计划”,而选择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做法。然而,高职类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时,尤其在课程设置这一部分,既不能把它做成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重理论而轻实践;又不能盲目照搬中职院校和技术院校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要按照教高[2006]16号文件的精神,坚持理论够用为准,加大实验、实训、实习环节的比重,摆脱过去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古董式”教育,更多的考虑把课堂搬到实验实训中心,搬到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把高职类学生培养成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集思广益,发挥团队的力量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不是哪一个人的事,然而很多高校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有的老师非常忙,也有老师非常闲,教研室要求某位老师负责某项目,这个项目就变成了他一个人的工作,这样做其实有很多弊端。第一,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从质量上来讲,一个人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有很多问题的,某一个教师受其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第二,扼杀了其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团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二、课程设置要科学

一般而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都涉及几个模块,其中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专业定位要清晰,这两者确定了,才能更好地进行课程设置以及课程的学时和学分等设置。另外课程门数不宜过多,有些学校不考虑专业特点,盲目借鉴本科课程设置,只是简单将课时数减少,将本科的64或56课时减少为48或32课时,也就是平时大家所说的“本科的压缩饼干”。这样做,既让学生感觉学不到东西,理论枯燥无味,动手能力不强,又无法彰显高职学生的特点。也有的学校认为既然16号文件强调实践,就把中职或一些技校的做法,把高职学生培养成车间或流水线工人,这样机械的做法都是没有深刻领会16号文件的精髓,对“高素质,技能型”的要求置之不理。在这里提供一下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课程设置的一些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1.公共基础课

除国家规定的思政课必须开展以外,高职高专英语、大学数学,大学语文等适量开展,除特别专业外,目前我校已把应用文写作取代了大学语文,作为其他理工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对于一些文科类专业可以把大学数序安排1~2个学期。课时数也相对减少,如果把军训和学前教育也算入公共基础课的话,公共基础课总门数加起来,应该不超过10门。

2.职业基础课

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计算机基础,信息检索、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基础与实践等均可作为其职业基础课,职业基础课总门数应控制在9~11门。职业基础课要能为职业技能课打下基础,为后续课程更好的开展起到铺垫作用。

3.职业技能课

职业技能课不宜开展过多,7~8门为宜。同样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网页设计与制作、商务英语、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法律、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等均可作为本专业的职业技能课。

4.素质拓展课

可将军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鉴定作为素质拓展课。素质拓展课要能体现对于学生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和拓展,让学生在大环境里能进一步挖掘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三、关于奖励和激励机制

教师大都兼有教学任务,甚至有的老师不止带一门新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的备课任务是很重的,而且也花费了他们大量的隐性时间,如果再让他们无偿的做人才培养方案,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有想法,即使做了,也不会用心地去设计主要以完成任务为终极目标。所以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比如系部和教务处要事先沟通好,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激励措施,比如将工作量折算成课时,或者在评定年终奖的时候作为考核依据等等,这样会大大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不是一项小工程,需要多人协作,集思广益,从科学的角度去设计和定位,另外学校有关部门也要做好周密的部署和保障工作,确保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体现教育工作者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对外交流

我国本科院校开设的日语专业已经达到466所。在数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在: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转向运用语言优势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以学习日语为目的到通过日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为目的。以“坚实的基础,高素质,强技能”为人才培养目标的独立学院,将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既掌握日语语言,又掌握另外一门技能的日语+某个专业人才。要实现这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独立学院要解决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制定以及对外合作交流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经验和水平不足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独立学院大多于2003年左右建院,自有师资多为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这样在教学经验和研究水平方面存在不足。教学经验不足主要体现在对整个日语语言知识体系和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把握,对教学难点和学生掌握水平的了解等都有欠缺。一些像口笔译之类的课程(这类课程都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年轻教师一般很难胜任。

其次,教师用于教学和科研时间不均衡。独立学院由于师资较少,大部分教师的授课任务都很繁重。大量的教学任务导致他们到科研方面的时间,精力都非常有限。教学时间和科研时间的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年轻教师学术能力的提升。另外,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的日语教师大都毕业于日语语言文学方面,双师型教师非常稀缺。目前实用性较强的 课程,如“商务日语”,需要教师既要熟练掌握日语语言 ,也要对商务,经济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和研究。而目前大部分日语教师对商务,经济方面知识所知有限,只能按照教材以传统方式教授一般性常识,没有实践性的知识和内容可以教授给学生。

(二)课程体系制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体系制定方面,传统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而忽视了语言的应用性。所以,长期以来,日语课程体系的制定都偏向于将日语作为一门知识来教授,缺乏将日语作为一种技能来训练,课程的实践性不强。独立学院在建院之初普遍沿用了母体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而母体学校的课程体系是为培养研究型人才设计的。由于培养目标存在的差异,导致照搬来的课程体系并不能适用于独立学院的培养需求。另外,由于课程体系制定不合理,常常会出现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另一门新技能的学习在课程安排,师资安排上的矛盾。如果课程安排过于密集,就会出现学生因周课时量太大而疲于应付的情况。

(三)对外合作交流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已有一部分独立学院和日本的大学开展了“3+1”“2+2”合作办学,但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合作办学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这种交流目前也仅限于学生,还没有推广到教师的交流或进修。目前,独立学院教师的培训进修总体上还只是局限于国内一些大型出版社或是知名高校举办的短期培训班,这种短期培训班由于学习内容有限,缺乏系统性,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此外,现在很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经贸日语”“商务日语会话”等,如果仅仅依靠独立学院或者母体学校的师资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以制度为保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首先,独立学院应当尽快根据年轻教师自身的特点确定其擅长教授的课程,从制度上对任教科目和课时量作出明确规定。对年轻教师而言,教学任务的减轻能够使他们专注于一两课,积累教学经验,同时通过相应的研究能够将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增加科研产出,提高学术水平。

其次,独立学院应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建立一套教师教与学并行的培养机制,为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日语专业开设的跨专业课程迫切需要跨学科的优秀人才,只有建立起人性化,科学化的教师培养机制,才能应对专业课程改革带来的对双师型教师人才的需求。

(二)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

在明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独立学院必须制定出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符合市场需要的,体现鲜明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并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在课程体系制定过程中,学院要认真听取学生,教师,企业的意见。日语作为零起点的科目,为打牢语言基础,专业课的课时量已经过大,因此,让学生学到实用性较强的新技能,又不至于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课业负担。每门课程都应明确开设目的,既要注意时间安排合理性,更要对科目进行高度有效的整合,以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为学生提供最大的知识量。

(三)进一步深化对外合作交流

独立学院的日语专业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就需要扩大对外交流的范围,加深对外交流的层次,出台有效的人才引入机制,吸引外来人才加入到学院的学科建设中来,提升整个教学团队的专业水平,保证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此外,交流的对象不应仅限于学生,还应该扩大到教师,包括其他院校或科研院所的相关专业人员,企业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人员。不管是学生,教师到语言对象国学习进修,还是相关专业人员来学院进行实践教学,学院都应根据需要尽可能为其提供一个较为固定的,长期持续的系统学习或教学的时间。

三、结束语

独立学院设置日语专业不足十年,还处在探索阶段。独立学院要想走出一条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归根结底在于制度的创新和机制的建设。为此,独立学院应发挥自身体制的灵活性,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制定兼顾基础和技能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深化对外合作交流。

参考文献:

[1]贺佳.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2(5).

篇4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对比;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71-02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社会转型进程也在加快,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同类型院校培养方案的差异也凸显了出来。本文结合前人关于该专业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1-4]及实地调研和网络查询资料,通过典型学校该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规格、主干课程、课程体系等对比分析,找出共性和差异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得到启示。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对比

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和石河子大学等十所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比较,发现不同大学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首先,所有大学基本上都倾向于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次,十所大学都有土地资源学、土地法学、土地管理学等主干课程的设置,但地矿类院校侧重于工科,如武汉大学侧重点在土地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侧重于土地整理与复垦等工程技术。农业类和综合类院校侧重管理,如中国农业大学侧重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方面。总而言之,各高校在培养目标与规格设置时都主要结合的是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南方高校侧重于土地经济管理,北方高校侧重于土地资源管理。

二、课程设置的对比

1.课程模块及学分比较。“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几乎成为所有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原则,只是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等学时、学分的增删和开课时序的调整和课程模块的组合不同。相比之下,中国地质大学和浙江大学课程模块学分设计比较均衡,注意全方位培养人才,各个模块所占比例都比较均匀(见图1)。在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各大高校设置内容差别不大,都是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课程,只是所占学时、学分比例有差别,如内蒙古农业大学通识教育模块占29%,比中国地质大学高7%。在学科基础课模块,各大高校差异较大,有的高校只注重数学课程的学习,有的高校既加数学课程,又加化学课程。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类课程占学科基础课总学分的19%,数学类课程占56%,化学类课程占20%,其他占5%。在专业基础课和特色课模块上,除了传统的课程外,很多高校都加入了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不动产估价、房地产经营类课程等现代类课程。总而言之,各大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通识教育课模块上差别不大,在学科基础课模块上凸显本校的学科背景,在专业基础课模块上基本相同,在专业特色课模块中与地域特色紧密结合,集中实践课模块差别较大。

2.主干课程的比较。该专业所依托院校的学科背景和基础条件不同,在主干课程选择上差异很大。在主干课程数量上设置门数不一,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大学主干课程也就设置了7~8门,南京农业大学设置了15门。主干课程反应的主干学科性质不一,武汉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主干学科为公共管理学和工程技术;华中农业大学为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为公共管理学和应用经济学。总结主干课程的设置,一般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等,但工科类院校侧重于整理、复垦、测绘、规划等,管理类院校侧重于房地产开发、不动产估价等应用方面。

3.实践环节的参比。各大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是不一样的,实践重点也不尽相同。内蒙古农业大学偏重于植物学、土壤学等方面的专业实验和实习;中国农业大学实习内容包含测量、地质、土地调查评价、不动产估价、规划等有特色的系列实习,尤其加大了地籍管理方面的实习;武汉大学偏重于测量及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实习,强调课程设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突出土地软件综合应用方面的实习;浙江大学侧重于城市管理和规划方面的实习。从实践环节的对比中不难发现,各大高校设置实践环节时都侧重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设立前的学科背景基础并结合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思路和实践中的启示

1.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体现的启示。名校在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时非常注重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和综合实力,而且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以办出特色。如中国人民大学借助于非常强的经济和管理学科优势,培养目标中突出管理能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借助地学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管理的工程技术特色;浙江大学凭借综合实力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城市用地等级划分、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突出城市管理、规划方面的应用能力。石河子大学在借鉴名校培养方案时,在下一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该更加注重分析学校的综合实力、大学资源、重点学科优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培养方案目标和规格中办出有地域特色的专业,而不是只停留在地学的狭小圈子里。

2.课程设置和安排上的启示。名校在课程设置上非常重视与培养目标的衔接,在环节上又总是从学生认知规律角度考虑灵活安排。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专业课设置上“三分双需”,即在大学三年级在同一专业课程设置里分别设置了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能力和个人志向自主选择。学习能力非常强又致力于钻研工程技术领域的学生可以选择“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模块,加大专业课理论和实践学分;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仍然按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设置的必修课程修读。石河子大学在下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时可以考虑考研和就业不同需求进行专业课程模块分流,满足学生考研和就业的不同需求。在课程安排上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核心课程理论要和实践紧密结合。

3.实践教学设计的启示。石河子大学下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应该借鉴名校经验,从教务综合管理、实习内容整合和实践环节安排等方面综合考虑。为控制教学成本在教学实习上对各课程教学实习进行整合,根据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综合应用实习,同时满足多门课程、多个专业对于实践的要求,解决实习经费分散花费高的难题。同时,把课程内实习与学期实地综合实习联系起来,增加综合实习内容;另一方面将专业实践与当地国土部门的业务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深入综合实践基地,经历从调查到数据整理分析再到综合应用的环节,进行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真正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邵战林,赵俊,肖锋.梯次推进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8):144-146.

[2]王考,郝润梅,张惜伟.以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1):90-92.

篇5

关键词: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41-02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提出,要“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相对于国家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的责任主要是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制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要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水平,高职院校和相关人员必须明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与原则,掌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与框架结构,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以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

(一)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1.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理论依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立德树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近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只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和挖掘,就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因材施教。要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是一种科学方法论,能够促使我们以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及建构优化的教育教学系统。有学者将系统科学的控制理论引入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之中,采用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方式性控制和全程控制等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政策依据

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职业教育改革文件是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政策法规依据。在构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使建立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1.改革“三种模式”。从200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到2015年出台《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提出了系统、明确、规范的意见,为科学制订与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正像有学者提出的那样,“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将人才培养模式诸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作为方案的逻辑主线,支撑方案的内容与运作,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实施“五个对接”。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提出了“五个对接”的专业建设要求,即努力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成为制订与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3.建立“一种机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进一步提出,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结合学校实际,以专业群变革传统的专业发展方式和教学组织,编制体现专业群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确立基于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具有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创建专业群共享的教学资源,按照专业群组织教学和管理,有利于形成专业集群优势,也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逐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与框架结构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

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基本要求。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有外显的核心要素,又有内隐的核心要素。

1.外显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1)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要的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也就是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问题,这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核心要素。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包括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所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毕业生的质量标准及所从事的工作等。培养规格是指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职业态度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2)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培养人什么,核心是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出发,设置相应的素质教育通识课程、职业平台课程、职业方向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形成多元整合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既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又要符合专业教育的“高等性”和“教育性”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要求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体现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3)基于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核心是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传统的以知识、教师和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必须创新和转变考核评价方式,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评价,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2.内隐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1)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所谓内隐的核心要素是指虽然不能直接看到,但却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这样一种内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这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在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统领的作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不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及不同的人才培养内容与方法。只有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内化于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才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预期目标。(2)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保障。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与条件,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固然都很重要,但环境的核心要素是体制机制平台。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需要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保障,包括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打造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只有校企协同育人,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有了机制上的保障。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由原有的教学计划改进而来的,其框架结构必然应包含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教学进程表;必要的说明等。2012年颁布试行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给出了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也应该是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的基本依据。

除了人才培养方案核心文本外,有的院校还提出了“1+4”的人才培养方案“文件包”,即1个核心文本和4个支撑文本。核心文本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规定,支撑文本包括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报告、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保障。这种思路也得到了部分高职院校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陈解放.模式支撑――求解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整体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70-71.

[2]祝士明,吴文婕.五个对接: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14,(27):10-13.

[3]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62-63.

篇6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物质生产部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科学、大企业、大系统的出现,城乡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智力结构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之间、商品之间出现激烈竞争,知识技术需求增长,行业与行业及跨行业的结合态势形成,大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从自己的本行业中游离出来,涌向新的行业。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也在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水利业从外延的粗放型向内涵的效益型,从外延的劳动密集型向内涵的技术密集型转变;单为生产服务农业的水利工程和用水管理制度的传统农业水利向以科技和现代工业装备的现代农业水利转变。严格讲,农业水利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实质是一个与农业水利工程的发展、现代农业水利注入新的内涵外延、人才规格的特征、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等诸多因素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

1.1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与展望

回顾展望我国农业水利的建设和发展,它将经历或正在经历着三个阶段,即以由解决人类生存生活为目的的原始水利阶段向着以兴建水利工程为主要手段来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问题的工程水利阶段发展并逐渐向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环境水利阶段过渡。其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根本变化。

1.2现代农业水利的内涵与外延

研究发现,现代农业水利工程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内容:

①研究农田水分及盐分的运动规律。研究农作物需水、土壤水及其溶质的运动,探索水、土壤、作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合理的灌水制度,控制适宜的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调节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改良土壤。

②研究灌、排、节水技术及其设备。地面灌(沟灌、畦灌、格田灌)、喷灌、滴灌和地下灌溉以及明沟排水和地下排水等。

③研究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自动化配水技术。找出一套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灌溉模式,提高节水节能效果。

④研究不同类型灌、排系统的合理布置。针对地形、水文、土壤、地质和灌溉水源等不同自然条件,提出灌排系统的合理布置方案。

⑤研究灌排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对水源工程、渠道工程、渠系建筑物等灌溉排水工程进行的调度、运行、检查、观测、养护维修的管理工作的研究。

⑥研究蓄水保水措施。主要通过修建水库、塘坝、坑塘等蓄水工程和利用原有的湖泊、洼淀、河道、排水干沟、河网,增设一些挡水、提水、引水工程,以及大面积的水土保持和田间蓄水措施等,用以拦蓄调节当地径流和河流来水,改变水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⑦研究引水调水措施。引水调水措施是通过兴建跨区域、跨流域的引水河、引水道、渠,使地区或流域之间的水量互相调剂,以改变水量在时空间的分布状况。

同时外延也在不断扩展。包括了:

①农村人畜饮水、乡镇企业用水以及废水处理。

②水环境评价与保护。

③水土保持、旱作农业及土壤的沙化、荒漠化干旱缺水问题。

④农业用水的水质检测,控制技术以及水污染的治理问题。

⑤灌排水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与评价,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分析与评价。

1.3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规格特征研究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规格特征与高职教育培养人才规格特征除其共性之外,还具备以下特征:

①现代农业水利工程主要是面对大农业涉及的面十分宽泛,它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技术含量不是那种“高精尖”,由此决定了其相应的人才规格具有“优材”“不成器”的鲜明特征。所谓“优材”“不成器”的特征,就是指在该类人才的培养上,绝对不能拘泥于本专业,应该是十分宽泛的,应该使每个受教育者成为“优质材料”,毕业后可完全根据所面对的工作岗位自行“组装成器”,以满足岗位转移跨专业流动的需要,而不是狭窄的专业单一训练。要考虑学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工作的不断再流动的问题。

②农业水利是艰苦行业,工作对象大部分面对的是“农村、农业、农民”,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的具备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又一个鲜明特征。

③现代农业水利工程面对的岗位大部分都是一个“操作性”的问题,由此决定了人才规格具有“能工巧匠”的特征。这就更加突出了人才培养上必须注重理论应用形态的教学,使学生养成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勤于动手、巧于动手的良好习惯,在动手过程中总结经验,寻找出理论与实践最佳实现途径。

1.4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研究

1.4.1知识结构

“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人类关于客观事物的事实及其规律的反映,包括自然界的知识,社会存在的知识,关于人思维本身的知识。知识是人们顺利完成各种职业活动所必须掌握的工具。具体由人文知识、基础知识、工程知识、生物知识、管理知识模块等构成。

1.4.2能力结构

所谓“能力”,就是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要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能力结构”是指个人掌握专业知识,贮备专业知识,运用知识实践转化的合理性问题,即在量与质及其彼此间配置状态上能否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结构。

根据上述专业人才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分析其能力结构应为以下等式所示: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结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专业技能

1.5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

所谓“培养目标”,就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目的“标杆”。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1.5.1专业内涵与外延,人才规格特征的目标定位

农业水利工程除了为农业生产服务外,还包括为农村、农民服务的水利工程,诸如乡村城镇给排水、节水工程、人畜饮水。因此,高职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岗位能力的“专门人才”,要能从事中小型灌区的规划设计、乡镇的给排水工程设计、设施农业灌排系统设计、城乡防洪工程设计、节水工程设计等,在工程设计实施方面,应能熟悉阅读图纸、理解设计者的意图,熟练进行施工组织安排,熟悉工程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现场解决施工中各种技术问题,指挥工人按时保质完成工程施工任务,达到设计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专业高职生应担当的是一线的技术员、工长、监理、项目经理、懂经营、善管理等基层的管理工作。

1.5.2世界各国高职教育目标定位的启示

研究世界各国,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大都是从人才特征,知能构成工作岗位、工作面向的层次以及范围来定位的。

综上分析,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面向“三农”,服务于少部分省市所属灌区;服务于大部分县乡农业水利部门或其他水利部门;服务于少部分大中型水利工程施工和建筑企业,具有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一定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架构的研究

研究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一方面要切实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整体化、综合化、最优化”和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特征。一般地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是:为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遵循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把教学过程延伸到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领域,致力于把生产工艺、技术的掌握、传播和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综合效益,展示多功能作用而建构的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结构、任务划分、制约关系、教学进程的总法式。

2.1人才培养方案架构的依据

构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架构,对于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达到高职教育的初衷,促进农业水利工程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因此,它的构建必须探索其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而不是原有教学惯性计划上的修补。

2.1.1人才培养方案架构的理论指导

教育的根本目的使“自然人”过渡到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而这个过渡的唯一方法就是教育与生产实践的相结合。

2.1.2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方法论基础

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上升到更高实践的过程。从思维加工过程来看,认识过程经由具体到抽象,再到更高层次的具体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实践境界。

2.1.3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心理需求特征

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有其共性之处,但也有自己的个性。从其心境来看,充满着矛盾的两难境地:“这里是希望之春,这里是严寒之冬”。一是来自普通中学学习好的学生,他们过去考察升学,由于某种原因来到职业技术学院后,苦恼与希望交织在一起,但受职业的动机驱使,考虑未来的职业,思考着从事职业的准备;二是来自普通中学学习差的学生,来到职业技术学院后,文化素质差,纪律观念薄弱,但认为开始学习职业技术,有奔头,有可能学好,希望之火开始在他们心中点燃;三是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滞后名牌高校的毕业生,择优录用,竞争激烈,从而唤起他们刻苦奋勉,学习知识、掌握技术为就业录用创造条件。因此他们显现的心理特征除过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情感体验等一般心理特征外,具有职业自尊心理、职业的求知心理、职业的审美心理、职业的创造心理、职业的竞争心理。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思想发展规律和个性形成,从实际出发,运用正确认识方法,科学地建构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非常有价值的。

2.1.4人才培养方案国外职教培养模式对构建架构的启示

经研究各个国家在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有差异,但也具有一定的共性:一方面强调学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通力合作,各尽其力,各负其责;第二个方面都是注重理论教学与生产训练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形成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综合技能。这两个共性对于我们构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有一定借鉴价值的。它将鲜明的给我们一个启示,这个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利于人文素质的修养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利于人才的知识深化和技能的熟练掌握,利于广泛吸收新的生产技术和更新教学内容,利于学生身心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2.2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架构研究

人才培养方案的架构具体地讲就是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计划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总体表现形式。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特征制订的关于人才培养工作安排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性、目的性和一致性。

2.2.1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①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任务确定。

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确定。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为三种性质的课程框架。即:人文素质修养与“RWA”能力培养课程+智力、专业能力、专业技能、技巧的课程+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课程设置架构如所示。

2.2.2人才培养的实训内容架构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和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于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实训架构为“课程模块”进度与阶段技能训练、课程模块包全部修完与毕业实习同步的动态的实践实训框架。

2.2.3教学计划的架构设计

教学计划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关于教学工作安排的指导性文件,充分体现对教学工作的有条不紊的进行过程的统一要求。因此,其设计必须满足认识论的要求,满足:鲜明的职业方向性原则;渐进性与跳跃性相结合的原则;动态的适应性原则。循序渐进的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3方案付诸实践的支持条件研究

方案能否付诸实践,产生应有的整体效果,达到方案架构的最终企图,除了方案架构的科学性、合理性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观层面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条件支持和宏观层面的环境条件支持。否则再好的“方案”,仍将是一纸空文。

3.1教育教学过程条件支持

3.1.1理论教学体系改革的条件支持

理论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要打破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淡化学科界限按照本专业培养人才的规格以及培养目标,重组理论知识架构,以“够用为度”的原则要求,以“循序渐进”和“跳跃性”思维方式进行教学,突出理论应用形态的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理论“先进性”和理论的“实用性”,使教学内容不断吐故纳新,踏上科技发展的时代节奏,使学生走出校门知识不落后,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市场的需求、同时本着“用什么”、“学什么”的实用主义方法,精选理论教学的教学内容,对于那些能反映事物本质规律性的东西,具有思维结构特点的技术基础理论加大其教学时数。要达到上述目的,首先要在教材建设上下功夫;第二要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改革;第三要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3.1.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条件支持

首先是实践性环节的改革;其次是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而后是加强实验教师的培训、实验室及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要以“项目导向性”为背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大纲,开展多样的实践性教学方法。

3.2方案实施的环境条件支持

在此所提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指人文环境与政策环境对《方案》实施的影响。

3.2.1方案实施的人文环境支持条件

所谓人文环境,是指人们对人类社会、人的活动和人的思维所形成的观念氛围。目前人们对高职教育的性质、地位、作用认识不到位,存在贬低高职教育,轻视高职教育的现象。当下,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办学单位普遍存在盲目攀高的不正常心态。……,如此等等形成的这些人文环境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2.2方案实施的政策环境支持条件

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通常都是为解决一定问题的。并借助政策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来指导事业的发展。因此,要使高职教育得以持续发展,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技术实用型人才,架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使之付诸实施,与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是分不开的。为此,我们建议:

①提高高职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②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走综合发展之路。

③教育主管部门应逐步放弃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体制安排的利益格局,担负引导社会建立以面临运行机制为主导,重建教育规范与市场规划为主线,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所实施的政府干预的类型、广度和质量”为主体的新制度安排的责任。

④打破以政府供给主体为主导的制度安排唯一体系,提供非制度安排主体在局部进行制度创新的条件,使改革能在某一区域推进。

⑤缩小政府权限,扩大地方和学校根据市场规划的自主选择权,使有限的理性决策能够成为市场供求信号与市场资源配置之间的环节与基础。

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理论基础;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90-02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必要性

1.高等教育形势的新变化,对独立学院提出了新要求。当今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独立学院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独立学院处于已经顺利完成“量变”、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基础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实现“质变”的关键阶段,教育部适时地提出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计划,鼓励和引导高校包括独立学院将工作重心朝“教学质量”转移,而人才培养方案是直接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性文件。目前,独立学院在教育部的六个“独立”的要求下,对学院的发展与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但如何有效地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人才,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独立学院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这是新时期下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迫切任务。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是教学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工作的基础。

2.独立学院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创新,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独立学院依托公办高校而办学,长期以来,人才培养方案也参照母体院校。纵观目前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大致有以下三种方式存在:一是全盘拷贝母体式。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照办母体模式,即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同的培养方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二是局部改良母体式。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大多数独立学院意识到完全沿用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按预期目标培养人才,于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但是只是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做出部分改良。三是降级培养。盲目依据市场要求,降低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按照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独立学院学生培养成职业技能型人才。总之,无论上述哪种方案,都忽视了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没有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独立学院非常有必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制定出符合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其核心就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和谐发展,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是具体的、实践的,因而人就不能脱离一定社会历史条件而独立发展,必须投入到整个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来。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理论基石,是确立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作为培养本科层次人才的独立学院应遵循我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根据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考虑人的全面发展,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根据市场实际需求,积极引导学生发展个性,使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实现其个性与社会共性的和谐发展。

2.马克思的实践观理论。实践观作为哲学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过程。教育其实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但不能只是教育者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也不能是受教育者被动的接受过程,应是受教育者自己主动有意识地学习的过程。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应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作为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地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的功能。通过实践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在实践环节中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发现存在的问题,再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人通过参与实践完成了自身的发展。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但能提高知识和技能,最终还能全面实现其个人的能力、个性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所以,独立学院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不断获得了知识、技能及道德行为等多方面的提升,也逐步养成了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主要包括教育资本、技术与知识资本、健康资本以及迁移与流动资本。其中,通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学习主要获得技术和知识资本,鉴于它更具有直接的生产性与经济价值,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此外,该理论还认为人力资本专用性的程度(即人们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还直接受一个人所接受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的直接影响。当教育的深度确定,接受教育获得的知识面越宽,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越低,就越容易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实现就业;反之,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越高,就出现就业难。因此,一个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拥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对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程度,才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作为独立学院,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指导,培养学生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

4.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理论。关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玉琨认为是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各高等教育机构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表明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现实和长远需要的充分程度,以及创造的知识和提供的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程度。依据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理论,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质量观。高校的质量观是引导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的重要因素。当今正确的质量观是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应该更系统、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质量。因此,作为地方普通高校的独立学院,所要追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注重办学内涵的提升,注重培养特色,注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过程质量”和“相对质量”,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具有自身特色、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原则

1.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基础。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基础。通过理论基础的分析,结合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独立学院自身的情况,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以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素质教育观,建立现代高等教育质量观,强化全面成才观,使得学生获得健康、全面地发展。

2.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原则。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过程中,应落实科学指导思想,坚持改革的基本原则,这是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和设置课程体系的思想基础。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我们认为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①全面发展与以人为本原则。在高等教育中,学生基本素质主要包括德、智、体等方面,培养学生必须坚持全面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原则。独立学院在实施专业教育的同时,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积极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之适应社会实际,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共性的和谐发展。②实践应用原则。独立学院服务于地方经济,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将课程实验、校内实训、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进行协调,形成多层次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实践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增加开放性实验,提高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水平,加强学生的自主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实验。③特色培养原则。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时应在遵循学校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基础上,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学科积累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创新,设计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整合优质资源,争创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荆光辉,黄文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9(5):94-96.

[2]荆光辉,赵海鑫,刘金.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2009,(6):123-124.

[3]洪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2-13.

[4]杨慧瑛.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邵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5):23-24.

[5]孙新.科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经济研究导刊,2011,(5):222.

[6]周德俭,莫勤德.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1,(3):63-67.

篇8

关键词:应用技术人才;就业;职业素养;培养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1],包含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其中,前四项是内在素养,而职业技能是外在素养。内在素养和外在素养共同作用于劳动者的职业生涯发展,哈佛大学一项关于劳动者能否成功的调查显示,85%取决于内在素养,15%取决于外在素养[2],而香港某市场调研机构成功访问了372家企业,其中97%雇主表示在甄选应聘者时最关注其“工作态度”,在美国进行全国性雇主调查中,雇主最看重的特质同样是“工作态度”,这里的“工作态度”就是对内在职业素养的概括,因此,企业在衡量一个人所具备职业素养时,通常内在素养所占比例较大。

二、应用技术人才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素养培养边缘化。部分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持消极态度。按照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标准,毕业生应该具备知识能力、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三方面的能力,并且由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技能操作和职业素养培养三维课程体系支撑。但目前大部分院校重技术技能传授,轻职业素养培养。职业素养的内容无法渗透到专业教学中,以传授理论知识和训练技术技能为主的教学很难找到职业素养的落脚点。

(二)职业素养课程体系不健全。部分院校对职业素养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课程架构缺乏系统性、课程体系不健全仍是普遍现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中关于职业素养课程的课是少之又少,往往只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等相关内容,无法满足学生职业素养全面提升要求。

(三)职业素养培养低效化。学生对职业素养认识不清、不能客观认识自我、职业目标模糊、知识面不宽等问题,究其原因,都是职业素养培养低效化所致。一方面院校大多以一些抽象化、理想化的道德原则来要求学生,缺乏具体的职业活动平台,多数理论性强实践性差,缺乏行业、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需求的调查。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技术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策略

(一)围绕社会需求,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要逐渐意识到社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视,更新教育理念,在充分认识和认同“本科职业教育”这一观念的基础上建立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长效机制,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定由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技能操作和职业素养培养三维课程体系支撑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围绕企业需求,制定完善“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制定和完善职业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要求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进行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计,更新教学内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习与将来实际工作相结合,让学生接受职业训练,取得工作经历,在模拟工作和实际工作环境中,做好从学生向职业人的积累和转变,切实提高职业素养。在课程建设上,一方面通过原有思想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观察社会,结合自身情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和理性的从业观念;另一方面,建立相对完善的职业素养专有课程,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职场礼仪、团队合作、职业沟通、创新创业、心理训练等课程,大一学生做好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学生做好职业探索,大三学生结合专业实习,做好学生职业沟通和职业合作等相关培训,大四学生做好职业道德和各种就业培训。形成本科四年职业素养教育不断线,综合素质持续提高的态势。

(三)围绕学生需求,“思教融合”打造学生职业素养实践平台。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职场礼仪、团队合作、职业沟通、创新创业、心理训练等课程为“思教融合”提供了广阔平台;另一方面学校还要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公益服务、勤工助学、体育文化活动、科技创新等方式,增强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艰苦奋斗和自强自立意识,提高学生自身道德素养,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包容、学会竞争和合作,提高职业竞争力,实现顺利就业,进而体现自身价值,实现人生梦想。

参考文献:

[1]杨琳.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及评价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79

篇9

关键词:邮政企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管理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A

自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公司化运营以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推进的邮政储汇、速递物流专业化改革,对基层员工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从邮政企业人员素质现状看,全国近80万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员工占到50%,各省县级及以下邮政基层岗位,特别是边远地区,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短缺,企业接收的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存在着下不去、留不住、专业不对口或操作技能欠缺等问题。2004年,福建省邮政局根据当地急需高素质基层人才,特别是针对山区县本科生留不住的现状,提出与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合作进行定向培养的意向;同年教育部首次提出将“订单式培养”作为全国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学院在企业需求的推动和教育部精神的指导下,率先与福建省邮政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探索“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学院又将订单招生培养试点工作推进到吉林省。为将订单范围推向全国,学院本着边研究边实践、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积极探索面向邮政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 明确订单人才培养的内涵,确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的原意即订购货物的合同、单据。其中,订的内涵包括订产品数量、订产品规格、订产品质量、订交货日期等。订单是以契约的形式来确立经济活动中供需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并借以巩固和保持他们之间经济关系的连续性。订单人才培养是订单经济的一种借用,是企业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学校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人才培养的方式,其实质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有效对接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一种具体模式。

据此,学院确定了邮政企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即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学院根据目前邮政企业对基层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量身定做”的人才培养机制。其内涵是:学校、邮政企业、地方招生主管部门共同确定、落实订单招生计划;学院会同用人企业择优录取考生;企业、学院、考生三方签订培养就业协议;学院实施订单培养,用人企业参与培养全过程,企业为合格的订单毕业生安排就业。

在订单模式的选择上,学院课题组认真分析了理论界教育专家的观点,将其确定为“订单模式+校企全面合作模式”,即该模式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的有机结合,既有订单模式中明确的订单概念,又有校企全方位合作提供教学资源、共建实训环境、共同育人的特点。同时,该模式与培训不同,它是将企业需求和高职教育有机结合,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和职业持续发展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架构可表述为:一个平台,两个并重,三大支撑,全过程合作,持续性培养,动态质量优化。一个平台,即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在校企合作、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上;两个并重,即企业现实需求和高职教育规律并重,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和职业持续发展能力并重;三大支撑,即校企共建的师资队伍支撑、实训环境支撑、教学内容支撑;全过程合作,即校企全过程合作进行订单人才培养,包括从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质量监控和效果评价,持续性培养,即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和毕业后的回炉培训;动态质量优化,即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及实施后的各种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优化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邮政企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架构见图1。

2 综合分析各院校订单类型,确立招生订单方式

原材料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产品质量,订单招生质量同样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由于各地生源质量不同、各地邮政企业人才需求数量的差异以及招生制度较强的政策性,把好入口关、提高生源质量则成为学校努力的重要环节。

目前订单类型根据企业下订单的时间主要分为招生订单、两年订单和一年订单。招生订单的核心是企业提前提出订单需求计划,学校通过招生主管部门同意落实后,在招生时向社会公布订单计划,学校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录取考生(订单生),并于学生入学后安排签订校企生三方协议;两年订单则是企业每年向学校提出订单生计划,学校向在校学生公布并组织安排企业到学校进行面试,根据企业与学生达成的意向签订三方协议,此类订单生为在校学习一年,即将升入二年级的学生;一年订单与两年订单的区别仅在于此类订单生为在校已学习两年,即将升入三年级的学生。

招生订单与两年订单、一年订单相比,虽然企业订单时间延长,但优势突出,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而言,招生前便知道自己的身份,学习目标更明确,没有就业压力,三年的学习也更安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对企业而言,订单培养贯穿大学三年,有利于企业全方位参与,培养学生较强的行业归属感、企业所需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对学校而言,有利于三年中系统的教学安排,兼顾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和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职业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

基于以上分析,学院自2004年与福建省邮政企业合作建立订单培养试点以来,就不断践行招生订单方式,目前学院已与19个省邮政企业开展了招生订单合作,从而形成“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学院还与各省招生部门及邮政企业合作,采取面试方式招收订单生,即学生通过邮政企业面试后才能填报志愿。目前已有9个省采取面试方式招生,该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和企业的双向选择。

3 基于企业需求和教育规律,确定订单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订单的根本是订特色、订质量,而这又取决于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的制定。企业对人才订单的规格和质量无法描述得非常清晰,只能提出大致标准,如学历要求、岗位操作技能要求、学生毕业成绩要求等。因此,如何把企业的需求标准转化为教育环节的标准(即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既具有较强的企业需求针对性,又具有保证学生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成为实施订单式培养的关键和难点。这就要求校企双方必须通力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鉴于此,学院实施了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成立了由企业领导和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共同研究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负责人主要从高职教育规律出发,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计课程体系,并将具体措施分解到3个学年。企业领导包括企业业务部门的中高层领导和人力资源主管领导,他们非常熟悉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用人标准,主要从宏观层面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企业技术专家熟悉行业技术标准,能够准确把握本专业人才所需的核心技能、知识和素质,主要参与核心岗位描述、职业能力素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等。总之,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学院

是主体,侧重如何将企业需求与教育规律有机结合的层面上,企业则侧重与企业岗位直接相关的技术标准、工作任务、工作流程方面。合作中,校企双方通过会议研讨、电话咨询、专家拜访等形式,不断反馈、修改完成。

4 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确保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根据“订单”约定,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合作互利的关系。为使培养的人才真正符合订单企业要求,保证企业用人的质量规格,企业应全方位、深层次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不仅要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还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全过程,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投人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资源。

但就目前社会上大多数校企合作的情况而言,从企业角度出发积极主动合作的热情不是很高。订单培养合作往往是在大量搜寻过程中的一种“偶遇”,而且连续性不高,难以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因此,为保证校企合作的连续性,必须从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人手。为此,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按照“树立主动服务企业的理念一认真分析自身的资源优势一密切关注企业需求一积极寻找合作机会一全方位服务企业~赢得企业支持”的思路,与邮政形成了校企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企业把学院当作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

4.1实习实训环境建设

邮政企业参与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参与,包括直接向学院提供实训设备,提供技术人员与学院一起对企业各种业务应用系统进行改造。并向日校移植,提供校外生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基地等;另一种是间接参与,包括企业新业务培训系统在学院搭建,实现校企共用等。

4.2课程和教材建设

企业参与建设的方式灵括多样,包括培训课程和职业技能鉴定课程以及科研项目向教学转化,学院直接使用企业编写的培训教材或职鉴教材,校企分工编写教材,学院教师参与职鉴教材的编写,企业提供业务信息和资料等方式。

4.3订单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

企业直接参与一些课程特别是实践课程的授课;配合学院订单生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和暑期实习,提供实习场所和指导教师,并参与实纲的制定等;通过企业领导和优秀员工专题讲座、企业劳模班学员担任学生兼职辅导员等方式参与学生的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建立企业奖学金制度、订单生假期见面座谈制度等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5 建立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确保人才培养效果

人才培养与一般产品的生产加工存在较大差异。普通产品生产只需投入相同的原材料,以相同的工艺流程,按照事先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即可生产出相同的产品,其过程控制相对容易。人才培养却存在一些特殊性,包括学生个体差异形成最终的质量差异性,以及教育周期滞后性与企业生产技术更新及用人标准变化形成的质量标准的非固定性。因此,保证订单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又一个关键和难点。鉴于此,学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创建管理机制。

5.1操作流程

建立完整的订单人才培养工作流程(见图2),从订单人才需求调研、计划落实、订单宣传、订单生面试、招生录取、协议签订,到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学生就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每一环节都有时间要求、操作内容和操作方式。

5.2管理体系

学院成立了包括院级订单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订单人才培养工作办公室、各系部订单人才培养工作小组三级机构,各级机构进行职责分工,共同完成对订单生的管理。

5.3制度保障上

学院制订和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文件,包括关于专业建设负责人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和考核的实施意见;关于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订单生培养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设置邮政企业订单生中层干部兼职辅导员的意见;关于订单生必须进行邮政营业员和邮政储汇员职业资格考试的规定;订单生每个暑假期间都要到邮政企业进行实习的规定等。

5.4质量监控

学院研究设计了订单生培养质量监控表,在招生、新生入学、每月、每学期、每个寒暑假、每学年、第五六学期、毕业后等重点环节设计了监控重点,以及学院监控和企业监控内容的分工。

5.5评价和反馈机制

一是设计订单生评价主体及评价内容体系表。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学院、企业;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校学习和综合素质表现情况、学生毕业后的自我满意度情况、企业对毕业生的称职情况评价等,每项内容设有评价方式、评价时间、组织及分工机构。二是建立了反馈机制,反馈途径包括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反馈和实施后反馈,并以此制定了反馈意见的落实方式和措施,包括订单生的后续培养方案。

6 订单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效果

学院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得到了邮政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2008年学院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被纳入中国邮政人力资源开发的“全员素质提升计划”,要求在2010年以前实现平均每年为每个县邮政企业输送至少1名订单式专门人才的目标。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学院订单生的规模逐渐扩大,从2004年面向福建省首次招收57名订单生,发展到2011年的630名;2004~2011年,累计招收订单生3 206名,已有五届1236名订单生走向邮政企业的各个基层岗位;订单省份扩展到19个省邮政公司、7个省邮政储蓄分行、4个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2011年又有几家省速递物流公司和学院磋商2012年订单招生相关事宜。

订单培养最终实现学生、企业、学院、社会多方受益。

6.1学生受益

“招生即就业”的订单模式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激发了社会考生的专业志愿热情,有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

6.2企业受益

订单培养针对性强,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实际岗位要求完全对接,毕业实习期间就能独立顶岗工作,不仅减少了企业岗前培训成本,而且缩短了入职员工试用期限。同时,由于订单培养模式企业参与度深,培养了订单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减少了基层企业人才流失现象。全部订单到基层的做法,更是解决邮政基层企业、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6.3学院受益

订单培养密切了校企合作,增强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订单的示范效应,带动了相关专业毕业生在邮政企业的就业,提高了学院的社会办学声誉。

篇10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从学习文件、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拟定初稿、试行到应用完善,体现了一个科学、民主的决策过程。必须得到校领导的重视,主管部门、二级院系和教研室多方面的协同努力,才能得以修订完善。因此,在修订的过程中,学校各级领导和全体教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修订方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二是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原有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已不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已成为必然;三是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2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

回顾我校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为广西及周边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毫不动摇地继续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按新时期医学人才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首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正确理解新时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树立以创新人才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思想。其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本校办学的历史经验,尤其是近十年来培养人才取得的主要成绩,同时也要认真反思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创新教育思想和行为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路,构建创新型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3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落实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育部、卫生部制定的<标准》,反映了医学教育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国内环境和社会期待,是规范教学管理行为、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根据<标准》的具体要求,必须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围绕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切实修订好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深刻领会<标准》对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明确要求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毕业生作为一名医院从业人员,必须有能力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必须能够在日新月异的医学环境中保持医学业务水平的持续更新,这取决于医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标准》分别对毕业生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和知识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校要使毕业生达到该基本要求,就必须认真贯彻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目前,国内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延续以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为人才培养取向,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缺乏职业素质,工作适应期偏长【2】。为此,要重视搞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将其列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3.1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医德教育的新体系】。要强化以医德和职业精神为内容的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道德责任感。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强化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际沟通技能的培养。要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右医精神,践行大医精诚校训,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德才兼备医学人才。

3.2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生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强医学教育工作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医学质量的关键”。明确提出要切实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②着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③加强考试和教学评价方法改革,建立科学的考试方法和教学评价机制。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原则。修订好教学计划

众所周知,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的主要依据L4J。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要自主制定教学计划。要制定既科学合理,又符合本校实际和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同时既保证教学质量,又富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计划。首先认真分析过去修订教学计划中的不足之处,正确处理好以下问题。

4.1要提高认识,明确思路教学计划反映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学管理者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如果认识不清,观念陈旧,就不可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首先要认识到传统教学计划中存在着单一的培养模式,存在课时负担过重、个性被制约、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僵化等问题。要充分认识到新的教学计划必须适应新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变革和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

4.2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传统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传授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培养。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中,要认真落实卫生部、教育部颁布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相关精神,规范临床实践教学行为,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同时,要创新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积极推进实验教学的整合,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农村和社区进行社会实践,系统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完善临床见习、毕业实习和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