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视觉的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视觉的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视觉的教育

篇1

 

视觉艺术是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供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语言。其艺术形式既包括二维的平面作品、三维的雕塑、建筑艺术、环境艺术等静态、固体艺术,也包括动态的影视艺术、“动漫”艺术等综合性较强的艺术。 视觉艺术是眼睛看的到、或用手摸的到的艺术,强调作品的真实性。“走出去”战略研究是针对我国的国情设定的方针政策。最早在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随后该战略渗透、融入到不同的专业文化领域,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视觉艺术“走出去”是“中国走出去战略”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学校教育”成为中国的视觉艺术“走出去”的重要策略与途径。

 

1校、政、企联合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

 

视觉艺术教育要立足于民间、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民间艺术走出去。可以采用学校、政府、企业、个人联合的方式,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走出去。政府要加大对传统艺术、民间艺术教育的扶持力度,从体制、观念上解除制约文化发展的枷锁,充分挖掘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潜力,提高高等院校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宣传教育的积极性,让学生熟悉、了解、并能传承中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让中国传统艺术、民间视觉艺术在国际竞争中充分释放能量。比如,中国传统手工艺品藁城宫灯是中国民间艺术“走出去”的典型代表,它经过现代工艺改良发展而形成现代化规模,以造型优美、易于保存等特点驰名中外。然后,也有许多特色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正在日益消失。如随着机械化发展,农村玉米、小麦都采用联合收割方式,玉米皮、小麦秸被机器打碎、破坏,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民间视觉艺术草编艺术的传承。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该类民间艺术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从而使更多百姓愿意收集这些生态素材,进行艺术创作,政府通过与高校、农村地区的群众合作,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校方可以和政府一道深入民间艺术浓厚的区域进行考察、学习、实践,来加强学生对民间视觉艺术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民间艺术学习的热情,促进中国特色的视觉艺术走向世界。教育单位可以放开学校教师的用人条件,聘请民间艺人走入学校,进行传统文化的弘扬。视觉艺术课堂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开设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与实际应用对接的专业课程。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专家请进校园,为视觉艺术注入新血液。

 

另外,视觉艺术教育要走向市场,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让视觉艺术学生直观的、从三维角度来理解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教育通过实战课题设计项目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而促进中国视觉艺术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2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教育

 

对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研究成为视觉艺术研究的新领域,也是薄弱空白领域。将现代新媒体等高等科技手段应用于艺术创作,融入视觉艺术课堂,把艺术与计算机软件、数码电子技术、新材料工艺结合,是中国视觉艺术“走出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视觉艺术创作中,为达到某种视觉艺术效果,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方法技能。而中国视觉艺术教育最初以手绘、手工课形式进入的中国高等学校。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科技的发展,艺术与科技密切结合,视觉艺术开始走向数字化。如现在的许多平面设计作品都走向了数字化、以立体化、四维形式表现于影视、网络媒体中,如百事可乐标志由原来平面化、太极图上下均衡的构图形式,进行了方向、位置大小、面积的变化,以适合于网络媒体广告中的应用。传统艺术的创作、传承方式在数字艺术领域的影响下也不断“更新”、“升级”,传统艺术不断“吸纳”数字化的新营养,如隶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皮影的视觉艺术现在已经以影视、动画形式表现在公益广告设计作品中。如中央电视台的《文明中国礼》就是皮影作品在数字媒体技术中应用的典型代表。还有中国传统水墨元素引入动画、广告作品,表现出虚实变幻、轻盈优雅的中国意境美。如《山水情》影片,采用画家现场作画、摄影师现场拍摄、动画镜头手法结合,制作出格调清新、洒脱、飘逸的作品,把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推向新境界。“伟大复兴的中华梦”——中华民族文艺复兴、中华传统视觉艺术要自然融入中国视觉艺术教育课堂中。新媒体、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发展需要教育者不断拓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式,以使受教育者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也可以通过创建中国新媒体视觉艺术学科,促进推进文化资源的发展、传播,推进我国视觉艺术的民族特色、推进我国优秀文化资源的发展。使中国传统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视觉艺术走出国门。

 

3中外合作教学模式

 

我国视觉艺术要“走出去”,走向国际化,视觉艺术教育就需要构建国际化的视觉艺术培养新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以使中国视觉艺术人才更具有国际化的适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创新能力。通过采用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加强中外视觉艺术教育发展的步伐,加强对外交流,促进中国视觉艺术的发展。我国知名艺术类学校相继采用中外合作办学方式。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了国际处,充分利用学校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提高学校专业水平,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芬兰、美国、日本、英国、丹麦等多国学校合作、交流,向学生传播国际领先设计理念,为更好的探寻传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发展跟新现代视觉艺术,邀请国际优秀专家来学校讲课,传播国际前沿的视觉艺术信息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方法,与国际视觉艺术接轨,以促进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学习国外先进艺术设计人才培育的教学方法,以创新教育理念、优化视觉艺术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中外合作教学模式才刚刚起步,主要在本科院校涉及,如河北科技大学开始与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合作,确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接本科项目合租,与韩国祥明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合作项目。而在多所高职院校的视觉艺术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方式有待进一步拓展,以促进我国视觉艺术教育更好的全面“走出去”。

 

4教学方法走出去

 

视觉艺术设计教育者要博采众长,采用通识教育方法,使视觉艺术教育方法“走出去”,提高教育综合能力。视觉艺术教育者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数字媒体方式、角色互换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积极性。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资金投入,很多学校都建立的视觉艺术工作室,但是利用率还不是很高,高校教育者要充分把工作室利用起来,以工作室为手段,以三维的事物、产品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强师生的感知、认知能力,从多方面、多角度感知、学习视觉艺术。许多艺术设计专家、教育者,只搞艺术创作、只考虑如何把画画好,如何把设计作品创作好,却从不考虑如何把所学知识、设计本领传授给学生,如何启发、引导学生创作,他们认为课改、教研只是纸上谈兵,不关心教学,对教学不感兴趣。不少教师不给学生讲授视觉艺术设计表现方法,只把实践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闭门造车。如此,中国艺术设计学生的视野会很局限,其职业道德观念也会受影响,制约学生的创作、创新等综合能力,视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走出国门,无从谈起。

 

总之,中国视觉艺术教育要“走出去”,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需要设计企业的积极参与、配合,教育者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采用国际化的设计教育理念,学习并利用先进数字媒体进行教学,在全国综合性大中专院校普及中外合作办学方针,教育者认真研究、执行新的视觉艺术教育方法,使中国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

 

作者:王海燕 王亚全 来源:科技资讯

篇2

当前,在文化创意产业中,随处可见以振兴本土传统文化为名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传统民族文化成了一种吸引眼球的华丽包装。另一方面,我们的视觉环境中充斥着大量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图形图像,这种西方视觉信息的富裕也体现了一种深刻的本土的视觉文化匮乏。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探索和实践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本土文化创意产业中内容创意的重要资源,在产业发展和本土品牌打造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培养艺术设计领域实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面向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职业人,“应从‘全球化——本土化’的双视角出发,放眼世界,合理采纳和运用世界文化和文明财富,立足本土,挖掘民族文化的优秀资源,从视觉信息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三个方面培养视觉素养;也就是说,这些能力决定了他们在本土文化传统语境下,对于借助‘图’传达的视觉信息和视觉文化,能看懂什么,看懂多少,如何运用”[1]。一般而言,视觉素养是指“可以获得的理解和创造视觉信息的能力”[2]以及“视觉信息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程是高职教育的核心载体,也是培养艺术设计类高职生视觉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课程的类别 

“从基础到应用,把专业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4]的“三段式”结构,仍然是当前国内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类的呈现状态。而“以工作过程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结构,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根本原则。打破现有的‘三段式’结构,从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过程分析开始,以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为主要目标,结合各年级学生现有及应达到的目标,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类别[5]”。 

第一类是在技能传授基础上的任务驱动课程。主要是通过将本地文化融入课程内容,使学生达到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并通过学习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相关技术,对该资源做风格化方面的创新。 

第二类是以项目为主的综合实践课程。这类课程一般开设在高年级阶段,主要通过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开展校内教学。课程在既定主题的安排下,将校外委托项目、教师研究课题等与专业相关的内容纳入课程,并且将实际项目的时间进度、技术标准、提交产品等作为课程考核的规范。区别于第一类以技术传授为基础的任务驱动课程,此类课程注重对实际项目的整体性把握和创造性完成。 

第三类是“假期课堂”。它是利用假期集中时间开展的一种灵活的设计实践活动。这类课程以校内工作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主要场所,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包括企业项目参与、校际假期交流课程的开展、国际交流课程的开展等鼓励打破专业限制,多方面、多角度实现的体验设计实践。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实施 

“对本地文化发展的研究和探索是对生活在这一区域内人的自我文化身份的认识,将其作为课程资源引入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可以使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关联性都有所提高,并构建属于个人的丰富的经验世界”[6]。结合上述课程分类,本文作者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提出了本地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资源的三种存在形式,并形成了一种课程内容组织方法。 

其一,以造型设计基本元素为主的存在形式。本地传统文化类别中拥有丰富的、且独具艺术风格和高视觉辨识度的视觉元素,如陕西皮影中的人物形象与人物运动方式、苏州桃花坞年画中的色彩配置与形象设计等,无论形象被直接应用还是被归纳提取,都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其二,以故事为主的存在形式。针对以叙事为主的专业课程,如动画设计、影视广告设计等,本地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故事可以经由资源转换运用在课程内容中。这类设计主要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向观众传达设计者的观念和意图。传统文化中丰富且广为流传的故事资源正是当代动画及影视广告设计课程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如2009年上映的动画电影《麋鹿王》即改编自《山海经》原创故事,加上源自中国古代神话的‘麋鹿’形象,使《麋鹿王》一经推出就洋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 

第三,以行为为主的存在形式。提出从行为方式上分析和提炼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应用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初衷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本土化问题上,中国“著名导演特伟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提出他的理解,‘最初,我们对民族形式问题理解很浅,以为在背景上采用一些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或者在拟人化的动物身上加一个中国式的肚兜,在服装上加几块传统的装饰图案就是民族风格了,还要在人物的思想感情、生活习惯、动作姿态以及语言上都力求具有中国民族的特点’”[6]。二是,随着当前互动媒体技术的发展,将本地传统文化引入课程,必须从行为和活动方式上研究一些非物质传统文化,如民俗活动中的特殊活动、传统游戏中的活动等,并将这些行为方式转换到交互设计中,促进传统行为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进而设计出符合现代人行为习惯的交互设计产品。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上,依据艺术设计类工作过程的特征,并借鉴计算机软件工程中软件开发的一种模型,即迭代式模型,对课程内容进行新的组织和架构。通过螺旋型的一个项目的完成,实现第一个迭代,并在之后的课程中,通过每一个完整工作任务的完成,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根据如上所述的课程类别,在实际教学中,无论使用哪一种利用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方法,都需要要求学生通过影像、图片、文字等资料形式,对设计或制作对象的造型特点、历史文化背景、造型结构、装饰风格、色彩搭配等进行研究。在获取资料的方式上,可以采取实地调研、博物馆参观、图书或音像资料搜集、网络搜索等方法。 

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传统文化资源主要作为一种背景资料的形式存在于以技术、技能传授为主的课程,视觉素养的培养着重在视觉信息的识别和理解能力,即解决所见到的“是什么”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拓宽“课堂”概念,不仅将当代社会生活中丰富的视觉信息引入课堂,更要鼓励和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用自己的眼睛,也就是通过运用自身观察力、视觉辨别与理解能力去体认周围真实多彩的传统文化,以此深入认识和理解自己所表现的对象。 

另外,一些以设计和再创造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对引入其中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不是简单的利用新手段进行表现,更多的是需要从这些资源中抽象或提炼出一些元素。这其中包含着视觉视角下的设计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者可以从此类传统文化资源中提取色彩、形式、材料、肌理、结构、图式等多种元素,组织成设计资源,通过元素的结构与重构,指导学生对设计主题进行多方面的设计尝试。我校教师“以秦淮灯彩展览馆主题项目为引领,将秦淮灯彩图形设计、秦淮灯彩标志设计、秦淮灯彩展示设计、秦淮灯彩宣传包装设计总和为一个整体进行实训课程教学”[7],这一系列设计就在对“秦淮灯彩”这一主题的应用上涵盖了多种元素的分析、提取和应用。 

三、实施效果 

1. 基于课程的艺术设计类高职生本土视觉素养培养效果问卷设计说明 

本次调查以开展课程实验的三个自然班级为调查对象,专业方向包括视觉传达设计、游戏艺术设计和影视动画(虚拟现实设计)。共发出问卷88份,有效回收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4%。被调查者中男生33名,占43.4%;女生43名,占56.6%。所有学生均为二年级学生。在内容设计上,主要考察学生是否通过课程文化的学习提高了视觉信息的认知、理解能力以及视觉表达能力。 

2. 数据分析 

①直接纳入课堂的传统文化资源再认度较高 

在对直接纳入课堂的传统文化再回忆的调查中,有45位学生可以回忆起课上所涉传统文化的名称及基本内容,占总数的72%。由此可见,将传统文化直接引入课堂,可促进学生们对此视觉信息资源的识别和再认。 

②对直接纳入课堂的传统文化资源的认识和理解类别不足 

对回忆出课上所授传统文化内容的学生进行进一步调查发现,36.8%和27.6%的学生可以对所授资源的内容从建筑造型特征和图形特征两个方面实现进一步理解和认识,而对资源中色彩特征、工艺造型和叙述故事的理解和认识分别只占到13.2%、15.8%和5.3%。可见,学生们从造型设计基本元素出发对传统视觉信息的认识理解类别不够全面。 

③普遍掌握2-3中视觉信息的创造技术 

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由于目前均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普遍掌握的视觉信息创造工具包括photoshop、3ds Max、Illustrator。因专业方向不同,视觉传达专业学生一般掌握上述第一种和第三种工具,游戏艺术设计和影视动画(虚拟现实方向)学生掌握第一种和第二种工具。学生们对上述工具均有1年左右的使用经验,掌握程度良好。 

④要有针对性地教授在设计实践中使用传统文化资源的方法 

在对学生传统文化资源使用情况调查时发现,五分之二左右的学生能将图形、配色、布景结构运用到作业中,另有23%的学生会选择资源中的故事用在作业中。在使用传统文化资源的方法方面,近五分之四的学生选择按照“资料中的某些部分”和“根据资料,进行改编”来做,其中14.5%的学生选择“根据自己对资料的理解,重新做设计”。 

⑤个性化视觉表达意愿强烈,但自我探索实践较少,对作品风格的认识不足 

调查中发现,学生们的个性化视觉表达意愿强烈,60.9%的学生表示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个性,没有一位学生在此调查栏目中选择“无所谓”或“不希望”。但在对课余时间个人设计实践探索的调查中,90.5%的学生表示,课后有1到2次的设计实践,没有一位同学有过3次以上的自我设计实践。在对作品风格的认识方面更表现得五花八门。学生对作品可能呈现的风格的认识处于极其个人化的感性认识阶段。 

结论 

本项目以培养高职生本土视觉素养的课程设计将现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划分为三种类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将本地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资源引入课程,并将其分为“以造型设计基本元素为主”、“以故事为主”、“以行为为主”三种存在类型,并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上提出依据艺术设计类工作过程的“迭代式结构”。 

从课程实施的效果来看,通过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的引入,学生对直接引入的内容再认度较高,但对内容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仍然不足;虽然学生们个性化视觉表达意愿强烈,也掌握了一些视觉信息的创造技术,但对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用在各自的设计实践中仍然存在困惑,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鼓励自我设计实践,有针对性地在使用传统文化资源的方法和作品风格探索方面给予指导。 

参考文献 

[1]张舒予,王帆.视觉素养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J].当代传播.2008.4. 

[2][3]殷宝媛.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徐国庆.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徐俊.高职艺术设计类“工作室”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2.4. 

篇3

一、现代视觉计算机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优势

(一)通过视觉教学手段,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为教学快捷地提供课题所需的各类信息,使课堂的信息量增加,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欣赏需求。如在课前编辑好课件,教学中就能将课题的知识点、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引人入胜的音乐和身临其境的影像等信息瞬间展现在学生面前,给教师和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欣赏、感受、讨论、分析作品的美。在教学时重点分析每一位作者一、二幅作品后,通过视觉技术手段让学生较多地、系统地、连续地、反复地欣赏他们的代表作品(包括教材上因篇幅限制而没有介绍的优秀作品)。这样,在一节课中能比较轻松地让学生多欣赏三十余幅作品,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了充分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的机会和空间。

(二)视觉技术能为美术欣赏课创设理想的视觉条件和环境,能营造出美的氛围,引起学生美的情绪反应,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传统方式的教学中,由于教材图片印刷质量不高,画幅太小,在欣赏时视觉效果较差。而用现代视觉技术展示的作品为数字化图像,画面精真,可以展示全图,又能作局部放大动画演变欣赏,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到作者的画风是受传统细密画的影响以及油画所具有写实表现力的特点。

(三)视觉技术教学有视觉上的优势,它将听觉艺术(音乐)融入到美术欣赏中来,使美术与音乐、影像、文字完美结合,创设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在欣赏过程中达到共鸣,在轻松的气氛中得到美的享受。例如我们在欣赏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时,教师备课时将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应用视觉软件配上《伏尔加船夫曲》。在欣赏时,《伏尔加船夫曲》音乐与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融为一体,这样使学生很快进入审美心境,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体会纤夫们的艰辛,产生审美同情,最终使美术欣赏课达到让学生触景生情的效果。

(四)运用视觉技术强大的交互功能和多种图像处理软件,使欣赏教学活动更富于交流性、研究性、联想性和创见性,让学生在对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和进行创造性的欣赏。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构图分析教学时,可运用各种图形软件对作品画面进行分析。如画笔工具能在作品的画面上进行勾画,帮助学生理性地分析构图特点;图像处理软件将作品各个物像分离后再进行随意组合,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作品构图的规律。

(五)视觉技术能为美术欣赏课提供大量的开放性的信息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美术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必将拓展到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美术欣赏的教学也不会例外。

二、运用现代视觉技术,要求学生参与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篇4

关键词:视觉艺术 单一思维 系统化 创新性

早在史前时代,人类就用图像模拟和创造自然世界,今天视觉艺术已经成为人们传达文化信息的重要系统,是人文科学的新领域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代文化理论更称之为“图像的转换”。忽略了视觉艺术发展的有机整体必然造成文化的断层。到目前为止,对视觉艺术并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概念解释,一般是指人们将眼睛所看到的自然形象,进行有意识的描绘,完成某种功用,赋予艺术作品一种文化内涵,并通过不同的载体传播与交流思想。视觉艺术的形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大类:绘画、影视、雕塑、服装、广告、摄影、动漫、建筑、多媒体艺术等。视觉艺术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专业教育组成部分。视觉艺术研究方法直接决定着其教育的科学性。本文将分析我国视觉艺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存在单一思维模式

我国早期的视觉艺术是在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半封闭环境中形成的,带有农耕经济特征和血缘宗法制度,是儒、释、道等不同文化形态相互融合的自发性独立文化体系。今天我国的视觉艺术产品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异常繁荣,视觉艺术研究却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还包括基础文化艺术设施的建设,如艺术博物馆、大学视觉艺术的学科建设),这既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难以推动文化艺术的整体健康发展。

例如,目前我国的绘画艺术研究就是一种典型的单一思维。由于我国的绘画艺术拥有传承数千载的历史背景并有人数众多的从业者,这造就了许多单一范围内(中国)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违背了艺术的多样发展规律。学校的绘画教育甚至还停留在简单的基础训练和理论研究中,特别是我国油画的百年发展史,在缺乏对“真实”的学习和“文化断层”双重因素影响下,其功能性正逐渐丧失。

2.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缺乏系统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视觉艺术研究亟待与世界接轨。尽管有更多机会学习西方视觉艺术的先进经验,但目前有些人研究方法简单,不是拿来直接抄袭就是东拼西凑。主要原因是研究者在对视觉艺术学科间的比较研究中缺乏应有的联系,没有融会贯通,没有系统了解中西方视觉艺术及各种流派的变化,忽视系统的美学知识理论指导,而进行盲目的实践。长此以往,研究逐渐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没有自己的创新性和民族特点。

通过对我们本民族的视觉艺术与国外视觉艺术的研究可以发现,由于地域、民俗和的差别,在传统视觉艺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缺乏系统化也表现在我国视觉艺术研究专著贫乏,难以在教育研究中起到指导借鉴作用。系统化研究就需要理顺视觉艺术发展的脉络,细致入微地从视觉艺术的绘画、图案、包装、招贴等方面比较研究中外在传统视觉艺术方面的不同之处,提高研究者的创作能力。

3.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需要创新性的思维方法

视觉艺术的发展源自于人类无限的创造活力。长期的单一思维和缺乏系统化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阻碍了创造力的发挥,束缚了想象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创新性的思辩能力。因为创新性的观点来源于最少程度的思想限制和对课题的系统把握,有了丰富知识的指引,才能创新样式,保持视觉艺术发展的活力,并能指引健康的文化艺术发展方向。比如基础教育中强化构成艺术中的形式语言,而形式语言的图像符号就需要学生作为创新点展开无限想象的空间。视觉艺术的创新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应当成为今后的首要教学目的。

二、我国视觉艺术研究误区及解决策略

视觉艺术的繁荣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研究方法的科学程度从根本上又决定了视觉艺术的发展方向。我国薄弱的艺术教育力量和视觉艺术的历史经验无法适应视觉艺术研究发展的需求,一些行政干预也违背了市场规律。要解决思维单一化,前提是加强视觉艺术的基础教育,重视视觉艺术发展的文化地位,特别要排除行政思维等非专业性干预。

我国在视觉艺术研究中从根本上缺少跨学科、系统化的研究方向。目前在我国绘画艺术加速弥补文化断层的基础上,设计似乎也开始逐渐建立自身完整的研究体系,这主要得益于国际商业交流的频繁,促进了跨学科、系统化的进程。但视觉艺术设计较绘画似乎更加忽视自身艺术史的研究,对国外艺术史也存在断章取义,这必将使我国的视觉设计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研究传统图案在包装上的应用,思维不能仅限于传统图案,若将当代文化内涵和中外传统图案设计元素联系起来,发现共同点,去掉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因素,效果会更好。不同设计能够体现不同国度的风俗变化,扩展品牌的国际声誉,视觉设计更能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系统化提示我们在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功能性、装饰性,还可以从其他不同艺术形式中寻找装饰语言。要很好地运用形式美的要素,把不同的表现形式运用在同一平面上,使之协调整合成为一个完善的创意。因为形式要素中点、线、面的运用一定是相通的。当然,由于时代的不同,艺术风格也要相应变化,要考虑地域、风俗习惯、民族性、等各种条件,并且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使之融会贯通,更加系统化,成为雅俗共赏的设计样式。这样才能设计出有创新性、国际性的大品牌产品,为产品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创新性依赖于完善的创作思路,而提升创新性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深入探索,挖掘创作者的潜力。这也迫使我们的视觉艺术教育研究进入这一良性循环轨道。

结语

本文主要是探究我国当下视觉艺术教育研究的一般思维方法误区,从视觉艺术的图案、包装等应用方面及绘画艺术实例,比较分析我国在视觉艺术研究方面的不足,从中找到今后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研究时避免单一化,追求多元化、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将知识整合,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创造出更接近自然、更人性化的视觉艺术作品;学习国外的视觉艺术创新性方法,在借鉴之后提倡更富新意的创作。因此,研究者要能跨学科,互相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推动我国视觉艺术走积极健康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伯尼斯・马丁.当代社会与文化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篇5

关键词:数字媒体;语境;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3-0136-02

在数字时代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媒体行业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在媒体中的作用。当前社会,人们对数字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进行视觉艺术上的创新,才能使媒体行业获得长效的发展。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正在朝着虚拟化、交互化、网络化等方向多元发展。因此,探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十分有必要。

一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理念

媒介是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和媒体从产生之日起,两者就有着紧密且不可分割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媒介就是将新媒体的艺术联想具体运用到新媒体的艺术实践中的载体。再通过对新媒体的反思和批判,将成果集中体现出来就成为了新媒体艺术。在艺术领域中应用数字技术,能够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创作平台,创新艺术形态,使其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可以将设计师的理性思维与艺术的感性思维有机融合在一起,利用数字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媒体技术,开展新的艺术形式。既可以将其定义为通过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技术全面参与或者部分参与的创作活动,也可以将其定义为具有数字技术特征的艺术作品本身的创作活动。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在创作过程中、承载过程中、传播过程中、鉴赏过程以及批评过程中,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当作技术支撑,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艺术形态。在艺术审美的感受方面、体验方面以及思维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设计师通过计算机等数字设备,对自身的创作理念进行描绘和创作,最终实现带有数字技术特征的艺术作品的产生。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就是通过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数字技术作为传播媒介,向观众展示作品,为观众提供参与平台和互动平台。

二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特征

(一)交互性和超文本

互联网使视觉艺术实现了“超文本”的构想,观众能够使用一种和传统观看方式完全不同的方式,只需要利用电子搜寻功能就能够快速正确地找到任一文本。利用“超文本”的特征。观众可以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进行艺术观看,而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线性观看方式。不需要观众一页一行甚至是一本地去观看,而是通过直觉、想象的方法将这些信息联结起来。交互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关于虚拟空间,可以通过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计算机用户进行互动。第二,关于现实空间,利用根据传感器设备、激发器设备以及计算机组成的系统,对人体的位置、人体的触摸、人体的声音进行检测和反应。第三,关于信息扩散和传播。计算机网络上的终端具有信息接收功能以及信息发送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可以实现人机的双向互动,达到信息扩散和传播的目的。数字媒体技术使信息的扩算速度和传播速度更加快速,在信息量的规模上也比以往更大。不仅如此,数字媒体技术还为人机互动提供了交流和体验空间。因此,交互性是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最突出的体征之一。

(二)现实虚拟以及沉浸体验

现实虚拟即通过计算机对现实世界进行模拟,创建出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世界,为观众提供视觉方面、听觉方面以及触觉方面的感官模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世界,能够及时地、无限制地对三维空间里的各项元素进行有效观察。虚拟的现实和真实的现实,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第一,虚拟的现实世界是真实现实世界的特殊部分。第二,虚拟的现实世界与真实的现实世界相互平行。第三,虚拟的现实世界和真实的现实世界相互套叠。沉浸是指当事人把自身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某一境界或者某一思想活动中的特殊精神形态。这种精神形态通常表示人们对这一境界高度向往,这种思想活动往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把这种“沉浸”体验当作创作的最高追求。沉浸体验是在陈金技术支撑下所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三方面的表现,第一,全感官体验。第二,参与性。第三,戏剧性。

三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

(一)将科学信息技术和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进行完美结合

当前社会,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都在飞速地发展和创新,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在引进相关的科学信息技术,并且效果非常显著。推动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发展和进步,不仅能为科学信息技术增加更多新的活力和元素,还能够促进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拥有更多的创作平台、展示平台等。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蓬勃向上发展的同时,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风格和优势特色被彰显和强调,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将科学信息技术和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进行完美结合,是当前信息化时代最基本的要求和最根本的标志。只有这样,才能为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发展提供最根本的动力。

(二)对虚拟艺术进行创新

虚拟艺术就是将传统的艺术形态进行打破和创新,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艺术的模仿和复制,对艺术的应用方式高度重视。传统的艺术往往是通过平面二维的方式进行作品的展示。而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则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数字技术对作品进行三维空间立体的展现。首先,设计者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利用数字技术,对虚拟的事物进行适当地发挥和联想,展现出事物的三维立体形态。其次,利用虚拟技术改变艺术在时间上的进度,让观众能够在同一时间里对大量的事物进行观察和体验,实现艺术从图像世界到视觉艺术世界的创新发展。

(三)利用高科技作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载体

视觉艺术从诞生之初到今天,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改革浪潮。视觉艺术从诞生以来,就在各个发展时期对人类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新鲜的元素,也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特别是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更为显著。在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基础上,注入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并且把这些高新技术当作艺术创造的后盾支撑。利用高科技作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载体,在现代视觉艺术创作中十分普遍。例如,电影行业、网络行业、电视行业都利用了高科技作为艺术载体,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场场恢弘的视觉盛宴,让观众在体验画面真实感的同时,还深切感受到了设计师创作的艺术理念。利用高科技,可以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带来新的创作元素和新的创作活力,使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元素和新活力,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视觉信息的跨界组合,实现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多维创新

对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进行创新,就是对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因此,在具体的创新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对艺术形式创新,艺术风格创新,还需要对艺术语言创新,艺术手法创新。在这些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师的思维模式。设计师的思维模式就是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最根本的动力,通过设计师运用自身的大脑对当前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模式进行改变。只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才能够取得高速地发展和进步。利用视觉艺术实现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多维创新,就需要设计师在不同的领域对各种艺术手法进行不同的尝试和创新,并且将人脑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从而实现视觉艺术形式上的多维创新,让这些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语言等从多维度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引入新的活力和新的生机。

(五)对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观念进行创新

虽然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在实际创作中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尽管如此,对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观念进行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技术研究人员要具有先进的相关艺术观念,只有这样,技术研究人才才能够研发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视觉艺术的创作提供物质条件。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设计师们先进的艺术创作理念。其次,观众也要具有先进的艺术观念。传统的视觉艺术体验方式在观众的心中已经基础深厚,不易动摇了,观众习惯于传统的视觉艺术体验方式,特别是老年人极其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传统的行为模式使观众的思想得不到解放,造成创作过程中的时间浪费、劳动力浪费以及资金浪费。因此,对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进行创新,就要重视技术人员和观众的观念更新,从而为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引导人们对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具有交互性特征、超文本特征、虚拟性特征以及沉浸性特征。因此,对该视觉艺术的创新需要从这些特征着手,融合技术和艺术,创新虚拟艺术,利用高科技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整合视觉信息,转变艺术观念。

参考文献

[1]谢晓彤.城市数字媒体语境下如何看待视觉艺术的创新[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1:123-124.

[2]季晓奕.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J].艺术科技,2015,03:189.

篇6

角膜异物是眼科常见的疾病,在眼外伤中发病率极高。我院周围因为机械厂矿较多,很多人从事机械加工,所以这类病人很多。角膜浅层异物可在表面麻醉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用一次性无菌针头或角膜异物刀剔除。有时由于眼部刺激症状重加上患者心理紧张,在剔除角膜异物时,患者会发生晕厥,影响操作。 我院门诊遇到5例发生晕厥,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0年10月至2006年6月间,经我院门诊诊治的角膜异物患者2068例,男2063例,女5例;异物性质:铁屑2060例,502胶水4例,石屑4例。其中5例发生晕厥,全部为男性,l6~28岁,全部为铁锈异物。

2 晕厥的病因分析

据林丽萍[1]报道: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所发生的晕厥多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占59.5%)及低血糖性晕厥(38.1%)。血管迷走性晕厥可由紧张、恐惧等情感变化和疼痛等刺激,通过神经反射产生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广泛的外周小血管扩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而引起[2]。

3 预防及护理

对每一位患者,尤其是精神过于紧张者,在接受角膜异物剔除术前应详细耐心的解释,使其了解角膜异物剔除术在眼科门诊中是很常见的治疗操作,非常安全,所用的一次性无菌针头,在患者配合的情况下不会伤及眼睛,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信心配合操作。

充分表面麻醉,让患者无痛接受治疗;角膜异物剔除时,动作宜轻、巧、快、准,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剔除铁锈异物时间较长,中间应间歇停止操作,让患者闭目休息片刻,防止眼睛受长时间光照而眩晕。以上措施,均可减少晕厥的发生。

角膜异物剔除术时应注意观察,5位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头昏、心慌、出冷汗等晕厥前期表现时,立即停止操作,使其平卧,按压人中,用鼓励性语言安慰患者,休息15~20分钟后症状全部缓解,继续配合操作直至将角膜异物剔除干净。

4 讨论

5位患者均按时进餐,考虑为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在身体疲乏、全身不适时或环境闷热、空气不流通时更易发生晕厥。本组观察,角膜异物剔除术中发生晕厥者全部为青壮年男性,这与从事此类工作绝大多数为男性有关。此外,有人认为青壮年男性来自于家庭和工作中的压力较多,易导致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促使在角膜异物剔除术中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因此,眼科门诊在行角膜异物剔除术时应加强此类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疏导,说明操作过程和患者的配合方法。正确使用表面,详细了解患者进食情况,以和蔼可亲的语言,娴熟高超的医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待患者,使患者配合操作。若早期发现晕厥先兆,应立即停止操作,让患者平卧,休息15~20分钟后症状可缓解。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学生满意度; 教育数据挖掘; 学习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舒忠梅(1974―),女,湖北荆门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数据挖掘、学习分析、高等教育管理等研究。E-mail: 。

一、引 言

大学生满意度是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体验和经验及对学校提供服务所产生情感的整体反应,是一个受学生和学校等各式各样特征影响的复杂概念,其决定因素纷繁复杂[1]。最近几年,学界对学生满意度模型及其实证方面的研究较多,而较少有从学生学习经历角度来考查学生对大学学习满意度的调查。但从经验的角度分析,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经历的丰富性会对学校的满意度有一定影响,而学生会通过这些活动和经历产生各种不同的认知体验和经验及作出各种不同情感反应,涉及的数据量大、范围广,常规的统计方法难以发现其隐藏的规律,因此需要新型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即开展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

另一方面,目前从学生特征和学校特征等综合方面挖掘学生满意度及其结果的学习分析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存在样本较为局限、分析方法单一等研究限制,也并未形成广泛认同的理论。为了深入了解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逐步回归和决策树分析等教育数据挖掘(Educational Data Mining,EDM)技术对学生满意程度数据进行挖掘,并从学习分析(Learning Analytics,LA)角度对其挖掘的结果进行意义再建构,旨在建立学生学习经历和学生特征与学生满意度的错综复杂关系,以期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分析方法

(一)研究设计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高校开展不同主题的学生调查,使用学生满意度等主观测量数据来辅助学校决策或反映学校办学绩效。中山大学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参考Astin[2]与Pace[3]的学生学习评估模型,调查内容不仅关注学生的相关经历,例如学习投入和努力的程度、学生与教师的交往等,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性学习成果或通识教育的学习成果,以及学生满意度等。

本文从学生学习经历角度,在“生源―学习―成果”的逻辑框架中,考察分析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对于学生满意度的影响机制。调查将学生学习经历分解为生源情况、学校学习资源供给、学生与学校的融合、学生学习投入、学生成果及学生满意度等六大维度。各维度下题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达到0.9以上,具有较高的信度[4]。研究数据来源于 2012年实施的“中山大学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项目的在线调查,覆盖全校36个学院(系),调查总体约为3.3万名本科生。学生在无压力情况下做答,共回收问卷7051份,回收率约为21.2%,与国际上同类的问卷回收率相比,该回收率为非常满意。

研究聚焦于本科样本,全部回收的问卷根据答题时长、问卷质量标准等原则,筛选出有效问卷6673份,有效率为94.6%,涉及性别、年级、所在校区等九个人口学变量。调查收集了一系列学生特征、学习经历和规划,对校园环境、学风、服务和设施的满意度,对于成长的认知和选择大学的原因等227个变量数据。例如,33个变量测量学生对校园服务、学校设施和校园文化的满意度,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奖、勤、补、助、贷等学生资助工作与服务”等。

大学的使命是为学生提供教育,保证消费者对教育的满意度。该调查提供了在校经历满意度、能力培养满意度和综合满意度等三方面的指标来测量学生满意度,有助于在校园生活中找出影响满意度的具体方面;同时,强调了学生作为消费者的教育成果。其中,学生在校经历满意度指标通过六个方面的具体项目来反映:课程安排和教学质量、在校期间的个人生活经历、在校期间的学术经历、在校期间课外社团活动经历、在校期间参与的党团活动经历、在校期间参加的社会服务活动等;学生能力培养满意度指标主要从三方面的能力培养进行考察:获取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学生综合满意度指标包含五方面的项目:为学校感到骄傲、对学校各方面都感到满意、对学校有很强的归属感、会把本校推荐给他人报考、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报考大学是否还会选择该校等。三个满意度指标测度在显著性水平Sig.为0.01时都是中度相关的,见表1。

为了弄清学生对这些满意度问题有不同回应的原因,需要了解学生的特定学习经历。对学生学习经历的分析有助于学校决策者制定提高学生满意度策略的优先顺序。

表1 学生满意度的相关性

(二)分析方法

教育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教育系统中的数据,更好地了解学生及其学习环境,{1}常用于分析网站登录数据、学习管理系统或适应性学习系统中的学生学习数据。而在确定学生满意度模式中,教育数据挖掘也同样展示出了其潜在价值,例如,在数据集中找出学生特征及学习经历中真正影响其满意度的维度,识别先前未知的模式,如学生意见数据中的满意度模式,为教育数据挖掘在高等院校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机会。

学习分析技术围绕与学习者学习信息相关的数据,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数据模型来解释这些数据,根据解释的结果来探究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与情境,发现学习规律;或者根据数据阐释学习者的学习表现,为其提供相应反馈,从而促进更加有效的学习[5]。

教育数据挖掘关注如何从学习的数据集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技术,而学习分析侧重于如何优化学习及其学习环境的教育问题。Siemens等学者指出,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可以联合起来共同提供更好的服务[6]。因此,为确定学生满意度多变量数据集中显著的模式,本文以满意度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高校学生满意度模型研究成果,采用决策树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教育数据挖掘技术,检测影响大学生满意度的显著变量,并从学习分析视角对其结果进行解释,由此归纳出一系列广泛的学生特征、经历和认知与情感反应即满意度的关系。

三、学生满意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学术界常用回归方法分析现象之间的相关性,确定因果联系,并用数学模型来表现具体关系。为找出影响学生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了逐步回归方法。对于“中山大学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中的227项数据进行相似项合并,用向前和向后逐步回归确定与满意度结果强相关的项目,全面审查残差图,最后确定20个独立变量出现在多元回归模型中,见表2。修正后的校正判定系数R2的范围在0.972到0.982之间,说明这些满意度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三方面的学生满意度测量分别有不同的预测变量(显著性水平Sig.

表2 学生满意度的预测*

从学习分析的角度,结合表2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学生学习资源和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等都是影响在校经历满意度、能力培养满意度与综合满意度的重要预测变量。其中,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指标主要包括七方面的项目:学校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并提供参与学术研究的机会和规范的科研环境、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熏陶、对职业竞争力的培养、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培养、对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的培养等。

(2)对于在校经历满意度测量,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是最重要的预测变量,专业学习经历和活动参与分别为第二、第三重要的预测变量。

(3)对于综合满意度测量,学生学习资源为最重要的预测变量,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和平等文化分别为第二、第三重要的预测变量,表明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综合满意度影响较大。

(4)而对于能力培养满意度测量,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为最重要的预测变量,学生学习资源和自我能力增长分别为第二、第三重要的预测变量。

综合来看,一方面,在校经历满意度、能力培养满意度与综合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互不相同,通过不同的模型,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认知情况;另一方面,学校学习资源提供和校园文化这两大维度对三方面的学生满意度均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更加有效的学习,高校应该从学习资源配备及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方面重点投入和建设,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满意度。

四、采用CHAID方法的决策树分析

上述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解释因变量差异的预测变量,确定了与学生满意度相关的影响变量。决策树分析则从另一个视角,采用CHAID等算法通过?掊2统计检验测量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关联,发现差异,找出最能区分学生是否满意大学经历的具体方面。

CHAID程序从找到那些与因变量或目标变量有显著关系的自变量开始,然后对连续变量估计分组类别或区间间隔以选择最显著的组合。与目标变量相关性最强的自变量为树的第一个分支,而相对结果变量显著不同的每一类作为一个叶子节点。重复此过程,以找到每个叶子节点与结果变量最显著的预测量,直到没有显著预测量存在。

分析使用决策树中的“彻底CHAID”方法,包含了数据集中的每个数据点,且每个数据点只属于一个叶子节点,所以数据的分支或叶子节点是可穷尽的。然而,随着树规模的增长,最新的树层次将削减每个叶子节点的观测量。决策树程序允许分析者设定每个叶子节点的最小观测次数以避免对具有过少观测量的叶子进行?掊2检验,同时允许限制父节点的最小观测量,以防止从具有较少观测量的叶子节点产生分支。鉴于研究的样本规模较大,因而限制父节点的最小观测量为100或叶子节点的最小观测量为50,以防止产生新的分支,决策树的层次设置为3~4层。限于篇幅,下面仅对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能力培养满意度进行决策树分析。

最能区分学生是否对能力培养感到满意的是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表3展示了决策树第一层叶子节点的频率分布。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与学生能力培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掊2统计为1852.943,比其他任何变量都高。与能力培养满意度相关的多元能力培养氛围的总体情况是:25.2%的调查对象认为其能力培养是满意的,但学生对能力培养这个问题的回应分布却因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不同而异。例如,样本中认为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优秀的学生有21.1%,其中47.7%的称对能力培养满意;而评价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差的学生中只有6.5%对能力培养满意。

尽管决策树分析不能确定因果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确定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为学生能力培养满意度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与回归结果是一致的。下面层次的决策树分支进一步展示了聚类分析的价值,这种聚类分析为不同类型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满意度预测变量。不同类型的学生,如认为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分别为优秀和差的学生,受不同方面的大学经历影响。Terenzini和Pascarella在调查学生特征、社会及学术整合措施的相互作用时,强调了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并呼吁将注意力集中到研究大学经历的因素变化方面[7],但这种差异尚未得到广泛研究。

通过总结表3中频率分布类型的其他独立变量,图1确定出可以区分1416个称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优秀学生的满意度变量。每个单元中显示的百分比是该组评价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为优秀的学生的百分比。例如,861个称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优秀的学生同样对学习资源满意,96%的学生满意其能力培养,而不满意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的113个学生中只有69%的满意其能力培养。继续沿着决策树分支往下查看,满意学生能力培养、认为学习资源优秀并满意自我能力增长的学生99%认为其能力培养是满意的。考虑到分析中的限制――父节点最小观测数100、子节点最小观测数50、决策树的层次为3~4层,在不太满意学习资源的学生中没有显著的关系,所以这些叶子没有产生新分支。

表3 学生能力培养满意度与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

决策树其他分支如图2、图3所示,分别给出了评价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为中等的学生(样本的50.5%)的分支,及评价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为差的学生(样本的28.2%)的分支。与图1类似,每个单元中显示的百分比是该组评价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为优秀的学生的百分比。除了学习相关因素之外,师生交流、朋辈交流等方面的变量也是影响学生对能力培养满意度的预测量。图2表明,学校平等文化和朋辈交流等认知,与评价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为中等的学生的相对满意度有关。图3表明,师生交流和交往圈子氛围等对于评价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为差的学生是重要的。

Tinto认为学校系统内部具有两个子系统:学术系统和社交系统。学术系统代表学生个人的课业表现、智力发展、学业成就等综合表现,社交系统代表学生在校内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社交行为等综合表现;学生进入学校后需要融入学术系统和社交系统[8]。图1~3展示了不同的大学经历如何影响对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评价不同的学生的满意度,诸如朋辈交流、师生交流和交往圈子氛围等社交活动对较少参加学术活动的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尽管作为重要元素出现在决策树分析中的大多数变量在回归分析中也被确定为重要的,但决策树通过找出具体因素影响来澄清其显著性。上述决策树分析的学生满意度状况与Tinto对留级的建议相吻合:社交系统的融入可以弥补弱的学术参与。

五、学习分析及启示

本文采用决策树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教育数据挖掘技术来确定学生特征和学习经历与满意度的关系,识别多变量数据集中的显著模式,而不是检测关于预选变量影响效果的特定假设。对更广泛的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使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算法,探索分析识别学生特征、学习经历和认知与学生满意度的关系。

从学习分析的视域来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识别出影响学生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决策树发现更多的学生满意度相关数据。上述决策树分析结果与回归分析结果既有类似又有不同。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学生学习资源、自我能力增长等作为显著影响的变量出现在最终的回归分析模型中,同时也在决策树分析中作为与学生能力培养满意度有重要关系的具体经历而出现。然而,除了这些变量,决策树分析还强调不同的二次变量:对评价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为优秀的学生有影响的学术支持,对评价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为中等的学生有影响的朋辈交流和平等文化,对评价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为差的学生有影响的师生交流和交往圈子氛围等。另一方面,出现在回归模型中的学生年级、专业学习经历、讨论关注的内容、活动参与、大学生涯发展打算等因素并未出现在决策树分析中。

两种不同的分析工具所展示的不同结果表明了不同的数据观点。回归分析和决策树分析给出的统计差异源于前者是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线性技术,后者是基于?掊2统计技术。不同的结果反映出了两种技术分析总体的差异:回归分析将满意度作为一个整体来确定对其影响显著的预测量,而决策树分析的优势之一是对不同分组分别确定不同的解释变量。

本研究基于一所985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数据进行校内比较分析,可以对学术计划的制定进行支持,将学生总体描述为一个不均匀的样本,通过知识经验而不是人口统计将其区分开来。特别的,因为社交系统融入似乎对那些学术参与相对较少的学生较为重要,这个分析暗示了将校园生活与学生融为一体的项目开发的重要性,诸如学习社区建设等可以提升融入社交活动的结构对学习稍差的学生的满意度有更大影响。

篇8

【关键词】艺术媒介;电影学原理;戏剧表演;影视表演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59-01

“艺术媒介决定论”是电影学原理四大基本内容的第一要义。它的核心思想是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各门类艺术以各自的表现媒介形成根本区别,电影艺术的表现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像”;第二个层次,艺术媒介的特性决定了各门类艺术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创作方法。

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在创作思路和方法上一脉相承,有很多相同点,但又有各自的特点,因为电影与戏剧这两种艺术形式在艺术特点以及美学方面的艺术评定标准不一样。

一、艺术媒介与艺术材料

在《电影学原理》一书中曾经提到,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在艺术理论层面意义上使用了艺术媒介这个范畴;亚里士多德没有对艺术媒介这个范畴进行形而上的定义,但已经隐含了艺术媒介构成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区别的思想萌芽”。除亚里士多德之外,莱辛也在其著作《拉奥孔》当中论述了关于艺术媒介的“符号化”定义。

其实,《电影学原理》中早就通过严谨的求证和推论,为我们提供了艺术媒介的定义。艺术媒介,“即艺术的表现媒介,是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的形式表现,是艺术材料在艺术作品中的感性呈现,是某种具体类别的艺术作品的全体对象所构成的集合的总特征”。电影艺术的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像”,戏剧艺术的媒介是“语言和外部形体动作”。

艺术材料即艺术作品是由什么物质材料构成的。稍微宽泛一点的定义是:艺术材料是指用于艺术创作的物质材料。艺术材料是艺术媒介的物质载体,艺术媒介要通过艺术材料才能得到体现。从表演的角度来讲,无论是戏剧艺术还是电影艺术,期间有一种艺术材料是共同作用于两种艺术形式的,那就是演员本身。

二、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共同点

戏剧与影视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在其中演员都充当着三方面的作用,作为创作主体的同时还具备工具材料以及被创作对象的作用,剧本提供的人物形象的创作通过表演这个过程来进行表现,创作过程也结合了演员本人的一些个人感情与个人气质,也就是所谓的三位一体,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表演,演员都同时充当着“创造者”“创作素材”以及“表演的最终呈现者”三个角色。

对于演员的培养来说,不管是影视还是戏剧都必须注重基本的素质训练,只有功底扎实了才能走得更远。对于技巧方面的培养来说,现在有一种类似于“无为而治”的观点,认为将生活中的人物原型搬到屏幕或舞台上来就行,不要刻意对演员进行技巧培训。虽然现在流行的一种对演员成功判读的标准很正确,即一个成功的演员创作的人物形象往往会让观众忽略了他是在演戏,并高度评价这种演员的表演水平。然而,不能说他们的演技与表演本身无关,这种说法是对演员的不尊重,而且违背了哲学原理,错把对自然的真实反映当成自然了。

在《电影表演基础研究》一书中,著名影视研究学者齐士龙先生强调了组织行动对于表演技巧的重要性。因为在表演艺术创作过程中,组织行动贯穿始终,从被动的培养到自我组织表演,最后到完整的组织人物角色扮演。

除此之外,台词的创作也不能局限于剧本,而是应该随着表演艺术创作过程的进行不断更新,融合自己的情感创作出更有感染力的台词,甚至整个作品。在表演过程中时刻记住“行动三要素”――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而对于我们要研究的表演艺术,节奏的影响同样存在。这里的节奏即剧本本身的角色在剧情中的节奏和演员表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节奏。前者需要演员整体把握演出角色的节奏,对于后者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就应该处理好表现的力度和展现角色速度的问题。因为演员在表演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肢体语言的幅度大小、频率、快慢都是一个固有的节奏,节奏掌握得越好,表现效果也就相应地越好。

由此可见,节奏包括演员内心和肢体方面的动作强弱、持续时间等,它体现在整个表演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中。不管是戏剧还是影视艺术作品,剧本塑造的人物个性以及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剧本叙事的进展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整体节奏,体现着作品的发展速度。一个好的作品总是节奏抑扬顿挫,长短交替,动作表现强弱恰当结合,这些节奏与人物的表演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有机的节奏感受。节奏可以说是一部作品的生命力的体现。

三、结论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物质材料都可以用于艺术创作,从而进入艺术材料的范畴,但是演员作为两种艺术形式所共有的艺术材料,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在“表演”层面上简单论述一下“艺术媒介决定论”思想在引领我们进入艺术世界时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因为有了“艺术媒介决定论”思想,才使得表演在两种艺术形式当中的作用日渐重要起来。

参考文献:

[1]徐平,常莉.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2]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篇9

【关键词】视觉形式 认知 教育

随着现代科技,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媒介的创新和自我革命,大量视觉产物被创造和传播,传播的媒介可以是网络、电视、智能便携设备,内容形式是广告、动漫、电影、录像、游戏等,这些视觉影像通过媒介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获得从前未有的视觉体验、通过这些影响,人们改变了以往的生活习惯,塑造了富有时代特征的性情。视觉影像已成为我们每个人接受信息、感受生活、陶冶情感的主导方式[1]。在社会教学模式面临巨大变革潜力的环境下,在面对各种各样,数量庞大但质量参差不齐的视觉内容,寻找并创造新的视觉形式主体来展现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新型视觉艺术认知,是很有必要的。

在传统的视觉艺术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存在着定位传统,细化程度较高的问题,以至于导致美术专业学生知识面太窄。解剖、色彩、素描、透视、写生等成为教学实践主体,而相应地体现这些传统技能的经典之作便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这在大众传播的角度,往往不能从普适性方面很好的把艺术融入生活中。当然,本文的目的并不是直接针对视觉艺术教育的体制展开批判性探讨,而是从这个教育体制下所带来的影响做出分析。在艺术和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的今天,艺术载体和表现形式已趋于多元多样,是融入生活中重要但不能被主动感知的一部分。现在人们不仅仅从绘画、建筑等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吸取营养,更从大众艺术、尤其是电子媒介展现了充分的视觉形式语言。我们其实在无意识的过程,确切的来说是生活的过程中自然地结合了多种视觉形式来综合的学习。由于视觉形式和视觉艺术认知在生活层面上具有潜在性,笔者认为需要根据现代技术条件下,提出新的视觉形式范式来提供新的视觉艺术认知。

视觉形式表现为视觉艺术的形式,按照艺术史家李格尔的划分方法,视觉艺术应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雕塑、绘画、建筑以及工艺(装饰)。李格尔身处 19 世纪末,提出的工艺(装饰),今天应广义地理解为艺术设计,即包括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服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门类的设计。视觉形式研究的目的就是解读视觉艺术的语言。视觉形式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表层形式和深层形式。表层形式指的是视觉形式的视觉属性,即点、线、面、肌理等要素,它是视觉形式中最直接、最明确的因素。视觉形式作为一种造型语汇,是理解和分析视觉艺术的最有力、最根本的途径。艺术家通过视觉形式,来进行他(她)的语言叙述。因而,视觉形式是艺术之为艺术的衡量标准和美感旨归。也是在教育过程产生之时给受教育者的第一初始印象。

而长期以来,大众对于视觉形式的看法深浅不一,导致在教育过程中的视觉使能出现偏差和困难,受教育者往往在理解、认知和形成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困惑。对于视觉形式的研究,应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内部研究即采用现象学的方法,将视觉形式与其相连的内容分割起来,使其与外部文化和环境等其他影响条件分离,作其自律性研究,但从视觉角度理解其本质和内涵,为视觉形式的外部开放研究奠定基础;相对应地,外部研究就是在内部研究的基础上将其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研究视觉形式的发生发展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探索视觉形式的形成与美感建构的关系以及艺术风格的时代特征与演进规律,以及大众对于其视觉形式的接受机制和对视觉形式的进一步应用。从这两方面着手,力图确定和理解视觉语言系统的单位及其组合的规律,为更好地实现教育过程中的统一性和教学目的提供可参考的地图和方向。

视觉艺术应为大众服务,其形式须与功能结合起来,特别是构成主义提出的艺术设计的三个维度:构成(形式)、肌理、材料,以及后期对视觉和结构敏感性的平面构成课程,都成为了现代设计的目标和大方向。视觉形式成为理解和从事现代艺术创作和现代设计的必由之路。通过对视觉形式的研究以及在视觉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目的是让受教育者知其然的同时知其所以然,从而从本质上提高受教育者对于设计的理解和创造能力。同时,视觉艺术和设计的魅力在于创新,而这种创新是视觉艺术语言的创新,即形式的创新。形式的创新有很多种,我们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创新。

在电子媒介冲击的时代下,智能便携设备成为视觉形式和视觉艺术的主要载体,主要体现在小型显示屏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微型硬件的不断发展。在小小的五英寸(1 inch = 2.54CM)显示屏幕面积下,目前商用技术可实现2560X1440的超高分辨率,其像素每英寸已经超过了500ppi,理论可视角度也超过了178度。正是显示技术和处理技术的大规模发展和普及为新型的教育形式带来可能性和巨大的潜力。而在编写设备中,优秀的视觉形式设计理念有苹果公司的拟物化概念,利用与现实物体相似的UI设计带来更加易于理解,也就是更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的操作学习;几年后的平面化视觉形式概念实际上是一种视觉艺术语言的创新,其根本目的是带动新一轮的视觉形式的更新和经济效应;相比之下,由Google公司在2014年6月提出材料设计(Material Design)则是在系统层面上的新的创新,其理念通过流畅的动画效果,展示了材料的由来,使得受众在使用过程中能理解“物”的诞生,对软件的理解则有更顺利的可引导性。

受到这些思潮的启发,结合内部性研究和外部性研究,教育中的视觉形式和视觉艺术认知应该积极从理论上步入实践。教育者应该根据受教育者自身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处理艺术信息能力以及对作品评价的能力,设计不同的视觉形式承载教育内容,在视觉文化中注重指导下的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笔者看来,新的教学形式应积极结合新的交互形式,除了触摸形式的交互设计外,更应放眼前沿的交互模式,Kinect在游戏领域的成功足以引起设计者的注意,体感交互是最具有发展前景和未知性的,而有效的视觉形式应调用最具有针对性的学习领域,实现视觉艺术认知的最优化。

篇10

【关键词】艺术设计;微课程;视觉语言

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动了现代教育教学领域的高度发展,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的方向要求我们全民教育、优质教育,推广个性化的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艺术设计这一专业的课程教学也在这一大环境下得到了进步与发展。

一、微课程的内涵与发展

最早“微课程”这个概念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先生所提出的,他认为微课程属于“知识的脉冲”。与主流大规模的长期性的学科课程相比,“微课程”的优势是时间短、内容简练,微课程的内容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要教学点,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单一,但是独立的。并且专注研究课程中某个知识点,这种深度和高度的研究是传统的课程教学无法企及的。在国内,微课程的发展不如国外,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滞后。第一位在国内创建微课程的学者是胡铁生老师,他认为微课程是基于微小型的学习理论的指导,通过课程教学视频得以体现。在教学视频中将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与实操技能以及疑难点解惑添加进去,共享现有的课程资源,达到一种高质量的结合。社会的高度发展自然也带动了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当下的社会背景,而微课程便是教育的一个重点方向。当下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时代教学的新模式在进行面对面碰撞,其中必然有相融与不相融,只有这样改革才有意义。教育的改革也是一个矛盾的过程,而微课程便是这一矛盾下良好的产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从而不断创新。

二、视觉语言的应用思考

在艺术设计中,视觉语言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其一是文字符号。艺术设计中,文字符号可以改变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深刻影响着设计者的设计思想。艺术设计中的文字符号若对应符号分类,则应为指示符号。当然,如果仅从文字本身来说,符号便冲破了语言方面的空间限制,成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艺术设计的作品中,设计师本人针对其特定的主题运用匹配的色彩主题完成作品的色彩架构。比如,食品类的设计多用暖色调颜色展示,而科技类的作品多用冷色调颜色展示,这种对色彩的不同需求自然就形成了不同的色彩符号,便也是视觉符号的表现之一。其二是图形符号,它与文字一样也在艺术设计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图形也是传达设计师作品意图最直观的视觉语言。在设计中将图形语言化,赋予其语言特征和功能,用视觉传达的方式解析图形中的相关信息,从而完成视觉传达。通俗来讲,艺术设计的视觉语言是符号化的,文字、色彩、图形这些符号密切相连,构成优秀的艺术作品。

三、高校中廉政文化作品的视觉表现与运用

各高校的廉政文化作品创作都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认真贯彻和落实全国各个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精神,以加强党员的廉政文化意识,以立德树人为主要目标。廉政文化主题的视觉作品主要以崇尚廉洁为主要基调,作品的主题内容积极健康,基本都是用微言大义为主要的表现手段,要通过视觉的设计语言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通过艺术的视觉语言去净化观看者的心灵,用通俗的设计语言去表现廉政文化的题材。

四、艺术设计微课程中视觉语言的应用思考

一个好的艺术设计作品一定是融创意性、艺术性、艺术性和视觉一致所表现出来的作品。其本身就有强烈的暗示性与联想性,会给人一种隐喻,视觉语言是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艺术设计是借助人造物,实现人与人之间交流,交流就要借助语言的表现,艺术设计中的语言就是借助视觉的语言。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微课教学模式,可以在课前导入,其能够体现出较强的指导课前预习的效果,通过视觉语言可以使微课程内容的导入更加通俗易懂。在艺术设计微课程教学应用中突出个性化的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有效呈现,参考视觉语言的有关素材进行反复参照与训练,让我们能够更专注地投入到艺术设计视觉语言的微课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