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科人才培养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科人才培养计划

篇1

关键词 高尔夫 专业英语 国际化人才

一、什么是国际化人才

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

专家指出,我国急需四大类国际人才分别为:1.懂得国际惯例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2.取得国际化执业资格的高级人才;3.熟练运用外语直接工作的人才;4.计算机运用能力强的人才。国际人才的需求体现在高尔夫领域内即为:懂得国际高尔夫高级经营管理、取得国际高尔夫相关任职资格的高级人才,如国际裁判等;能熟练运用高尔夫专业英语以及计算机进行对外高球交流的人才。

二、在国际化人才需求下高尔夫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要性

在国际化大趋势下,我国高尔夫行业一直持续发展,2011年中国高尔夫核心人口增长至35.8万人。随着国家旅游、体育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加之来我国打球的外籍人员增多,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①与之相应,高尔夫国际化人才需求逐渐增大,开设高尔夫专业的高校也越来越多。作为对外交流的语言工具,高尔夫专业英语无疑成为了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高尔夫的从业服务中需要高尔夫英语

我国被认为是世界高尔夫运动最大的潜在发展国,每年来我国进行高尔夫旅游的外国客人都达到了50万人以上,因此,在接待外国客人时,学生的专业英语的水平将直接影响着对客服务的质量。

2.学习高尔夫球技时需要高尔夫英语

世界高尔夫男子球手排行榜前十位的球手中有90%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数据来自The Official World Golf Ranking: Week 2012/23-June 10th)国外有关提高高球球技的书籍、网站、教球视屏繁多,世界顶尖级的高尔夫赛事录像大部分以英文为主要语言媒介,学习国外先进的高尔夫球技、训练方法等仅仅依赖已译成中文的资料是十分有限的。

3.高尔夫赛事中需要高尔夫英语

2011年,中国职业高尔夫球赛事稳步发展,全年共举办职业赛事28场,奖金总额约为1.77亿人民币。由于奖金额度的大幅提升,吸引了一批境外高水准球员前来参赛。①在赛事准备、国际裁判、赛事服务方面需要的国际化专业英语人才大幅增加。另外,高尔夫运动的国际性决定了在国际比赛中,所有球员和裁判都会使用高尔夫专业英语进行交流,这对我国高尔夫球手的专业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4.高尔夫科研中需要高尔夫英语

国外有关高尔夫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更为广泛。因此,在进行高尔夫科学研究时我们需要对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引用,同样需要运用高尔夫英语去阅读大量的国外高球专业书籍、杂志和网站等,了解最新研究成果。

三、在国际化人才需求下高尔夫专业英语课程的几点改革建议

应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高尔夫专业英语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可以尝试以下途径:

1.培养国际化跨学科专业教师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专业教师的国际化教学理念,同时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逐步实现师资培训的国际化,即通过对现有的高尔夫专业教师进行出国进修、学术交流等活动强化其教学的国际化理念;并利用多种渠道(如:聘请高尔夫专业外教、举办境外高尔夫短期培训班、与国外研究机构进行国际项目的合作研究、承办国际高尔夫学术或球技交流会等)提高高尔夫教师队伍的整体国际化水平。

2.选择适当的教材

高等教育不同于岗前培训,在教材内容上应注意国际化文化内涵和知识涵盖面,应注意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教材难度不宜过高。我校从2004年开始采用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的《高尔夫专业英语》教材(2012年更新到第二版),到目前已经连续使用了9年。教材精选了国外原版阅读资料,内容基本涵盖了重点的专业课程,力图提高学生阅读高尔夫专业外文书籍、网站,获取国外高尔夫最新信息以及进行高尔夫科研的能力。

3.培养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创新性人才

改变人才培养思路,变接受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使用高尔夫专业英语进行广泛阅读、视野开阔、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新事物的反映敏感度,尤其是培养实践和敢于面对挑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潜力开发。同时强化服务意识的培养,促进高尔夫人才的培养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化需求。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大实践课比例

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球场、练习场为课堂,加大实践课比重,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在本地或在海外开设高尔夫专业英语实习基地、暑假开办国外球场实践项目、扩大与国际高尔夫学院间的学术与球技交流、加大互派留学生及交换培养高尔夫教师的力度、开设国外高尔夫远程教育课程等,为培养高尔夫国际化人才提供必要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戴菁.高尔夫专业英语教学实用性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4.

[2]戴菁,程磊.高尔夫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家,2011,3.

作者简介:

篇2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构建程序

1.1调研儿科护理岗位工作过程通过教师对临床医院的儿科护理专家、毕业护生进行访谈和临床一线见习,了解儿科护理岗位的日常工作流程、儿科护士的岗位职责,了解儿科护理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等。根据儿科护理岗位调研结果和《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要求,与临床一线兼职教师一起整理归纳典型的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如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护士岗位的工作任务包括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与评价、小儿喂养技术、各年龄儿童的保健护理、预防接种等;新生儿科护士岗位的工作任务包括正常新生儿护理、早产儿护理、各种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新生儿专科护理技术等;住院儿童护理岗位的工作任务包括小儿营养性疾病护理、各系统常见疾病护理、小儿传染性疾病护理、儿童专科护理技术等),以及完成这些工作任务的职业活动需要掌握的工作流程、各种护理文书书写和和相应的职业素质等。

1.2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儿科护理课程标准①根据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为主线,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参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标准,制定本课程的知识目标(掌握儿童护理基础知识、社区小儿保健预防知识、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护理的专科知识、儿科各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的专科护理知识、小儿传染病的专科护理知识)、技能目标(具备规范进行儿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和常用检查配合的能力;按照护理程序,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能力;对儿童、家长及社区群体进行儿童保健指导和健康宣教的能力)、素质目标(具有慎独、诚信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娴熟的专业技术素质;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患儿同情、爱护与关心;知识迁移和终身学习能力;亲和力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②设定学习领域。学习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结合儿科护理岗位(儿童保健护士、计划免疫室护士、新生儿科护士、各临床科室护士岗位)的工作任务,将《儿科护理学》原有的学科体系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整合为“社区儿童保健、新生儿护理技术、患病儿童护理技术”3大模块,共16个工作项目、53个工作任务。③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围绕护理程序,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④考核方式采用三段式突出能力考核,包括平时考核(能力、态度、方法)、工作任务过程实施考核(即模拟实践考核)、期末考核(参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方式,利用40个临床护理案例,围绕案例提出相关问题来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儿科护理教学方案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和护理工作流程,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各个学习情境之间为平行、递进、包容的关系。以临床病例为载体,围绕典型工作任务来展开学习过程,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架构相关的医学知识、护理技术、沟通方法、职业素养,把课程体系同职业活动中的行动体系衔接起来。

2实施方法

2.1工作情境设置利用儿科实训室或理实一体化教室、模拟人、护理仪器和设备,按照学习单元教学方案设计的学习情境要求来布置仿真的工作情境。

2.2教学组织安排选择“正常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儿窒息护理、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肺炎患儿的护理、腹泻患儿的护理、贫血患儿的护理”六个教学内容,将理论课教学与实践技能课教学融为一体,采用教师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3],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和思考”。将护生分为若干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分配工作任务。课前准备:护生自己预习、查阅资料、寻找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课堂教学过程:按照工作过程的要求,每小组的护生分别担当护士、家长、患儿角色参与相应任务中,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展开学习过程,把以往所学的理论知识、护理技能与工作过程相衔接;教师围绕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医嘱内容、护理措施等提出相应问题,启发护生独立思考,培养护生临床思辨能力;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各小组分工协作,教师采用引导启发、任务导向、角色扮演、小组协作、交叉检验等教学方法,最后护生互相点评,教师总结。

2.3课程案例例如“腹泻患儿的护理项目”工作情境。患儿,男,7个月,吐、泻2d,伴发热,大便为蛋花汤样或水样,大便次数每天约20次,自昨夜起尿量明显减少。体格检查:T38.8℃、P120/min、R50/min,体质量7kg。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唇干燥、樱桃红色,呼吸深快,肺部听诊未见异常,心音低钝,腹稍胀,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0.8×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0.25,淋巴细胞比值0.70,血清Na+140mmol/L,血清K+3.2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2mmol/L。大便黄色,呈稀水样便,WBC0~1/HP,红细胞(-)。大便细菌培养(-)。门诊以“小儿腹泻病、中度等渗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收入院。该患儿长期医嘱如下:儿科护理常规,Ⅰ级护理,无乳糖奶粉喂养,更昔洛韦40mg、10%葡萄糖溶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复方乳酸菌胶囊0.33g口服,3次/d,蒙脱石粉1/3包口服,3次/d。临时医嘱如下:10%葡萄糖溶液200mL、5%碳酸氢钠溶液30mL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200mL、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200mL、10%氯化钾溶液10mL缓慢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100mL、10%氯化钾溶液2mL缓慢静脉滴注。任务一:评估患儿的健康状况。①与患儿、家长沟通,收集病史(一般资料、健康史、家族史、近期治疗和用药情况、心理状况)。②为患儿进行护理体检(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③查阅病历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辅助检查记录。任务二:提出该患儿存在的护理问题。①阐述临床诊断和护理诊断的依据。②分析疾病的病因。③为什么会发病(发病机制)。④有哪些治疗方法。任务三:制定护理计划。①阐述该患儿的护理目标。②制定该患儿的具体工作方案。③指出该患儿实施Ⅰ级护理的原因,Ⅰ级护理有哪些要求。④该患儿为什么用无乳糖奶粉喂养。⑤该患儿为什么使用更昔洛韦,临时医嘱为什么要求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溶液、10%葡萄糖溶液200mL、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200mL+10%氯化钾溶液10mL。⑥如何观察该患儿的病情变化。任务四:实施护理计划。①与家长一起制定小儿饮食。②评估脱水的程度和脱水性质,制定第1天的补液方案。③为患儿做臀红护理。④护生为患儿做物理降温;⑤护生对患儿进行病情观察;⑥护生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出院后健康指导。任务五:护理评价。根据患儿的症状是否缓解、护理问题是否解决、评价护理计划是否正确、有效。

3效果

3.1护生访谈护生们普遍认为,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也增加了对上课的兴趣和热情;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增进了对未来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的了解,增强了到临床一线工作的信心;目前的授课方式,把所学的知识与临床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提高了他们的临床思辨能力。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护生们体会到护理人员只有掌握大量的护理专业知识,才能正确完成观察患者病情等工作;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授课模式上课,不仅夯实了他们的各项操作技能,也提高了他们的专科护理能力、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也培育了他们的职业情感。

3.2教师访谈通过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后,教学过程与临床工作过程紧密结合,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工作过程将医学理论知识系统化地融入护理临床实践中,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减少了医学知识重复学习的现象,减轻了护生的学习负担,也提高了专职教师的职业能力和课改能力。护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课堂上积极提出问题,积极思考;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会患者的感受,培养了护生的人文关怀和敬业精神,锻炼了护生的沟通能力,提高了护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3课间实习带教教师对护生评价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并向专业化角色转换的重要环节,但课间实习时间较短,以往护生由于缺乏对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的了解和体验,缺乏与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的沟通意识,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常常手足失措。进行课改后对带教老师进行访谈,儿科带教护理教师评价:护生适应临床岗位能力强,能很快进入护士角色;会沟通,做事很沉稳,有团队合作精神;体贴患儿,责任感较强;护生的整体护理能力较强,善于独立思考,对待临床问题能用系统化的护理思维方法处理。

4体会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人才培养的过程应该是知识、技能、价值观的整体教育过程。护理教育的整体过程,是护生的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的自动构建过程。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借鉴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以工作动态过程中过程性知识为主的课程内容来设计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儿科护理课程构建中,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围绕护理专业的特殊工作过程-护理程序,即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来构建儿科护理课程。我们以病例为载体设计护理工作过程情境,并在临床情境中完成多个护理任务,逐步展开技能、知识的学习,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护生的职业素养,护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参与到教学中,更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本次课改,把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起来,以工作动态过程中的过程性知识来设计课程内容,在特定的工作情景中,将医学知识、护理技能、沟通技巧、职业养成等围绕护理程序穿来形成一种系统化的整体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使护生们明白处理实际问题时学校学习的知识或者技能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护生能较快的适应临床实践过程,达到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篇3

1.1儿科护理的建设与发展

1.1.1儿科护理模式转变与工作内涵延伸

我省儿科护理从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建设,经历80、90年代的发展,儿科护理模式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以病人为中心”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以患儿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按系统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进入21世纪,儿科护理有了质的飞跃,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下,护士的角色特点从院内疾病照护者向全程健康促进者、专科疾病管理者等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护士承担的不仅是对患儿的照顾,还要兼顾对患儿整个家庭的支持。让家庭参与对患儿的照顾,促使患儿获得生理与情感的最大满足,如设立母婴病房、家化病房,成立儿童哮喘病夏令营,早产儿延续护理、新生儿抚触、开展社区护理义诊服务等。

1.1.2儿科护理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医学的发展对护士专业照顾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护理工作以安全舒适为目标,落实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措施、提供专科抢救、正确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并能真实、客观、及时地书写护理记录。与此同时,儿科临床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发展迅速。早产儿微量持续喂养技术、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桡动脉穿刺、新生儿黄疸换血护理技术、新生儿抚触在早产儿中的应用、高频机械通气护理技术、小儿肠造瘘全程管理规范、儿童皮肤伤口护理技术等,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技术(PICC)在新生儿、血液病、肿瘤等推广应用大大推动儿科临床专科技能的发展,促进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

1.1.3PICU与NICU的建设与成果辐射

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建立促使重症护理管理架构建立,特别2009年省卫生厅提出《福建省儿童救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省共建立县级以上儿童救治中心定点医院51家,新生儿救治定点医院45家,进一步健全儿科120院前急救,完善急救流程和转送措施,形成重症、疑难危重患儿转诊收治网络,提高抢救水平。全省重症监护培养体系已初具规模,并不断发挥辐射作用。通过开展医疗下乡帮扶、护理技术会诊,每年定期开展全省小儿急危重症护理进展学习班、儿童PICC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班等,充分满足基层护理人员需要,提高基层儿科护士对儿童救治知识、儿童保健和急救知识的掌握,为培养基层儿科优秀护理人才,促进专科护理发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1.1.4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儿童造成的损害

近年多起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充分认识医学救援的重要,而医院是医学救援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医务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队伍中,护理人员占医疗队伍近一半比例,是参与医学救援的主力军之一。“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儿童手足口病暴发、甲型H1N1流感暴发,儿童成为这些突发事件的主要受害者。为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对儿童造成的损害,我省儿科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里积极战斗在一线,应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配合医疗团队,合理安排抢救护理程序,做好预防处置工作。同时接受省卫生厅派遣任务,积极抽调儿科护理人员远赴安徽抚阳参加救援,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1.2儿科护理队伍与人才梯队建设

1.2.1儿科护理队伍结构的优化

护理队伍不断壮大,初步调查统计,目前我省从事儿科护理队伍人数达3034人,特别近几年,从事儿科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由单一的中专教育逐步发展为多学历层次并存,目前拥有研究生学历及本科学历526人,占儿科护理队伍的16%,大专学历占40%,拥有中级以上职称护理人员799人,占26%。

1.2.2儿科护理队伍的培养

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及梯队建设与医疗机构的发展紧密相连,国内护理学科发展大环境也影响着儿科护理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上世纪50、60年代,医院对儿科护士的培养以合格的临床儿科护士为目标,80、90年代以提升临床护理人员学历层次为目标;随着护理各专业建设步伐加快,对先进的专业人才趋之若鹜,90年代中后期,儿科护理人员也有机会通过医院及省市护理学会搭建对外交流平台,走出地区、走出国门进行先进护理管理理念的学习、专科进修和专项培训等,特别近年对建立以专科、专项培训为目标的护理人才培养及应用体系更是护理学科发展的重点,让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发挥骨干作用,从而有力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近年累计有数十名儿科护理人员前往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地进行参观与学习,她们为医院护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

1.2.3儿科护理临床教师队伍的壮大

注重对临床教学人才培养,全省23所二级以上医院实现与省市专科院校协作,40多名临床专业人才走上讲台,其中教授1名,硕士生导师1名,承担大中专院校儿科专业授课任务,使得院校学生能更好地将儿科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为儿科护理队伍增加新鲜血液,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临床儿科护士的基础理论水平。

1.3开展儿科优质护理

结合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及国际儿科护理发展趋势,将儿科护理模式由“以病人为中心”向“以家庭为中心”拓展。在全省三级医院儿科试点病房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共赢协作模式。在儿科护士角色行为中,不仅充当直接护理者角色,明确儿童住院只是很短一段时间,儿童护理范畴应由医院延伸至社会家庭,涵盖0~18岁年龄阶段健康与非健康所有人群的护理工作。因此,儿科护士在充当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康复与预防指导者、合作与协调者角色等方面也能实施到位。如:加强住院期间对家长照护能力的提升,是新模式下儿科护士工作的一个新内容,通过责任护士、护士长共同深入住院患儿家庭中,对患儿护理问题及家长护理行为进行诊断、纠正患儿家长的错误理念和方法,通过宣教、儿科入院指导、制作疾病相关健康教育手册,指导家长参与关于患儿安全护理要点、监护、用药、营养、心理护理、卫生活动等合作性照护项目,并及时了解患儿及家属的意见和感受,及时进行评价和再指导,帮助家长掌握必要的照顾知识与技能,有效且持续地参与患儿的护理;让家长有能力在出院后持续性照顾儿童,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好的健康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发挥护士各自的能力与角色作用,使护患双方相互理解,产生良好互动、和谐沟通、角色互补、价值认同,提升家长疾病照护和预防能力,满足父母及社会需求,提高社会满意度,同时也体现护士专业成就感与社会价值。

1.4循证护理在儿科的应用

推广儿科循证护理,伴随着儿童急重症监护体系的不断完善,儿科急重症护理工作中还需要将新的循证护理证据与临床工作相结合,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儿治疗与护理结局。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压力性胃黏膜疾病、儿童疼痛与镇静、儿童营养摄取,儿童皮肤护理、非计划性拔管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儿童监护室中关健性的医护实践质量指标,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儿科护士们探索执行以循证为依据的集束护理干预,如定时的儿童口腔护理,抬高床头30度,气道护理无菌操作的规范等,特别强调定时的口腔护理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保护性因素。

1.5儿科护理信息化建设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医院临床科室,儿科护理信息管理已是一种护理管理新方向及保障护理安全的有效手段。已有3家三级医院儿科使用移动护理查房系统、采用电子条码扫描进行患儿身份识别、对手术或医疗处置的患者身份与手术部位在执行处置前的再确认、患儿用药、跌倒的预防等,通过信息化数据管理,保障患儿安全、实现临床护理管理科学化、工作流程人性化,进一步提升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

1.6儿科护理临床研究与适宜技术临床应用的拓展

我省儿科护理科研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近5年取得较快发展,在新生儿护理、儿童急重症护理、儿童康复护理、儿童生长发育及预防保健护理领域逐渐形成儿科特色护理研究领域。近5年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及地市级课题9项,科研获奖3项、获得专利3项、小发明小创造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国家级刊物1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业技能测试标准与训练指导》、《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三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组织拍摄的儿科护理操作视频成为福建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实验教学辅助教材,并作为儿科护理专科技术操作教学的培训教材之一。适宜技术临床应用不断拓展。从最初一次性密闭静脉输液技术代替开放式静脉输液;从钢针静脉穿刺到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新生儿大腿外侧肌肉注射;蓝光治疗护理技术规范;简易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CPAP)使用;新生儿黄疸换血护理技术;PICC穿刺及维护;新生儿院前转运;高频机械通气技术;外周动脉穿刺及置管技术等,大大提高危重患儿救治成功率。

1.7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

福建省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举办多场国家级的儿科及新生儿重症提高班,各地报名参加人员近1000人。结合“世界儿童日”和“六一”儿童节,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护理部组织开展深入社区及慈善机构的“世界儿童日”护理义诊与献爱心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期间,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都会组织一场医院内护理义诊活动,传授儿童家庭护理知识及儿童家庭护理急救技术等,深受家长的好评;每年定期开展儿科护理管理者联谊活动,有力促进了儿科护理管理者之间经验的交流与借鉴。

2福建省儿科护理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与国际、国内先进省市儿科护理发展相比,虽然我省儿科护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与差距。为深入了解我省儿科护理存在的不足,由福建省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向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护理部发放问卷,进行儿科护理工作现状调查。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12份,收回问卷101份,回收率90.1%。三级以上医院占34%(其中三甲医院占18%,三乙医院占12%,专科医院占4%),二级医院占62%(二甲医院占43%,二乙医院占19%);儿科床位设置:30家三级医院拥有儿科床位共2237张,占全省儿科总床位的50%,67家二级及以下医院拥有儿科床位总数占总床位的50%,说明二级以下基层医院儿科建设还未完善。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2.1儿科护理队伍不稳定,人才梯队不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儿科护士3056人,编外护士1856人,占儿科护士总数的60.7%。编外护士多造成护理队伍不稳定,护士流失率高,增加医院人力成本支出,同时也不利于医院护理队伍人才的培养和人才梯队的规划,造成护理人才的断层。职称聘任方面,全省儿科护理高级职称111人,占护士比例3%,护理高级人才比例小,主任护师占0.5%,副主任护师占2.2%,主管护师占15.8%,护师占27.2%,护士占54.3%,与医疗人员相比有较大差距。高级职称配比少,造成护理职业生涯的瓶颈及护理研究人才短缺、护理科研能力薄弱,同时也影响儿科护理学科的发展。单一繁重的护理工作量让新护士甚至不愿意到儿科病房工作,给儿科护理工作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2儿科护理新理论与新技术应用不平衡

相对三级医院,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开展较全面,而对于二级以下医院,由于医院本身规模限制及对儿科投入不足,且儿科产生经济效益少,基本只作为医院的二级分科。专科的不细化造成专科护理的很多新技术不开展或应用少,达不到提升儿科专科护理能力要求。从社会到家庭,普遍认为护理就是给小孩打打针、换换屎尿裤,是保姆式工作,没有发展前途。

2.3家庭社会需求与儿科护理存在差距

儿童作为特殊的人群,其生理、心理各方面发育还未成熟,不同于成人,不是成人的缩影,受疾病影响,小儿对家长、家庭依赖及心理影响更大,而家庭也因儿童住院这负面性生活事件受到影响,家长感到压力与负担。据相关机构调查及文献报道,住院家长的压力主要是对患儿疾病担忧、疾病知识的缺乏、疾病的影响及家庭护理照顾能力的不足等。目前医院儿科护理工作繁重,人力配置不足,护士常无暇兼顾家长及儿童的心理需要及家庭变化,忽略了家长的参与,造成家庭信息沟通的不通畅,难以满足家长的需求。

2.4循证护理在儿科应用还不完善

儿科护理人员队伍年轻化,临床经验不足,护士专业技能不熟练,提供以循证护理为依据应用于临床患者的护理实践不完善、缺乏科研意识。

3今后五年工作规划

3.1儿科护理队伍建设方面

(1)保障编外护士同工同酬,2014年~2015年完成实施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

(2)按福建省护理“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2015年三级医院儿科护理人力配比病房床护比达1:0.6。

(3)建立和完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发展专科护士、培养护理骨干人才梯队。2015年完成儿科专科护士人才库建设,为儿科护理队伍建设贮备护理人才。

(4)开展护理帮扶互助。每年不定期组织儿科护理管理专家和专科护士下乡,采用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及接收基层医院进修等方式促进基层儿科护理队伍人才培养。

3.2专科建设方面

3.2.1建立儿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2015年完成申请并组织建立新生儿专科护士、儿童急救专科护士、儿童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3.2.2建立福建省儿科护理质量评价的敏感性指标。

2015年前完成“护理敏感性指标”,如跌倒率、静脉外渗率、压疮发生率、给药正确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护士离职率、护士工作满意度等。通过这些指标把关护理管理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及管理评价目标,从而促进儿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3.2.3建立省级儿科护理网络信息互动平台。

利用网络共享儿科护理新理论、新技术及疑难护理病例探讨。2014年~2015年开展分层次继续医学教育和儿科岗位技能培训,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联谊活动,扩大与兄弟省市的学术交流、借鉴先进的经验,开阔视野及思路,提高儿科临床护理质量及专科护理水平。

3.3护理服务方面

重视家长、家庭对患儿疾病康复的影响,满足家长护理需求。以“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为抓手,推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中的应用,2014年~2015年在三级医院试点推广;2015年~2016年在二级医院推广;至2017年全面推广“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让医护人员与患儿、家庭之间建立起合作、尊重和支持的互利伙伴关系。通过加强儿科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改善,促进家庭维护儿童健康的积极作用,达到全面、全程、连续、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目标,让患儿及家庭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3.4社会责任方面

积极拓展护理延伸服务,加强社会责任承担,以专业委员会为主体,借助媒体,联合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预防儿童伤害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与社区、学校配合,指导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和社区提高儿童自护、自救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灾害和紧急事件中对儿童的保护意识和能力,为受灾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和心理康复等服务;关注儿童保健服务及慢性病管理。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水平,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4政策支持与建议

首先,重视对儿科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满足儿科发展需求,减少儿科护理人才流失,稳定儿科护理队伍。

第二,加快城镇儿童医保及新农合保险覆盖,减轻家庭负担,同时也让基层儿科护理得到发展。

篇4

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力争经三年内建设出符合中职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临床要求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要突出课程设计的职业性、实践性与针对性。

1.1职业性。

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开发,构建基于临床标准,针对特定职业岗位,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1.2实践性。

引进临床儿科护理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弥补教材置后问题,减少学生适应实践的阻力,以临床路径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践,学做一体,深化学校里建“病房”,病房里设“课堂”,实现学校与医院文化融合、课堂与病房融合、课程与岗位融合、学业与职业融合的总体目标。

1.3针对性。

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本位,形成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师共同参与,共建、共育、共管的教育体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达到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和让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五个对接”即:教育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

2建设目标与思路

2.1建设目标。

(1)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整体教学水平。(2)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儿科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创新。(3)具有一套体系完善、内容先进,符合培养目标、教学要求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4)具有完备的教材体系,编写出与精品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材。总之,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我们课程建设成为师资力量雄厚、资源丰富、课程特色鲜明、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精深、教学、设备齐全、教学手段先进,能满足各层次学生需要的精品课程。

2.2建设思路。

(1)行业专家与本校专业教师共同研究儿科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首先进行护理工作岗位分析和各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分析,将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形成整合后的工作任务即学习项目。(2)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临床护理工作岗位过程实施教学。在分析护士工作岗位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真实项目任务,建立学习情境。以工作岗位的流程为依据,融“教、学、做”为一体,在“仿真临床环境”中,开展情景化教学。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现在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开展情景化教学方法。力求达到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的目的。(3)编写学习指导等学习资源。根据学习任务,编写电子教案、实训指导、学习指南、练习册等学习资源。(4)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在传统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力争利用视听资料、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开扩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就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5)创新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学校、行业、医院、家长、社会形成综合评价体系)。

3建设内容

3.1创新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实训操练、假期见习同步进行,理论、实训、临床三结合工学交替模式。(2)课程设置中,以岗位需要为导向、职业标准为主线,同时兼顾护士执业资格证的考取,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3)教学实施过程体现模拟和再现任务所需要的场景和工作过程,坚持教学任务实施的教、学、做三个环节。

3.2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网络互动教学法。(1)情境教学法,教学实施过程体现模拟和再现任务所需要的场景和工作过程,病例导入,创设护理情境,角色扮演,坚持教学任务实施中的教、学、做三个环节。将教室与实训室合二为一,形成仿真的工作场所,实施教学、实训一体化。(2)网络互动教学法,建立儿科护理网络平台,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网络课件、电子教案,学习辅导资料、电子书籍、应用资料、网络链接等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网络答疑、专题讨论学生意见反馈、教学情况调查等教学辅助工作,教师教学资料亦已挂在网上,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及时快速地更新,满足了本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

3.3创新评价模式。

采取课堂实训和岗位见习实训相结合的校企共评的教学评价模式。学生在寒暑假到医院见习,课堂实训学分由专业教师评定,岗位见习实训学分由企业教师评定。

3.4校本教材及教学资源库建设。

资源库包括:(1)教材;(2)电子教案;(3)典型情景案例库;(4)多媒体课件库;(5)教学录像;(6)素材及素材网站库。

4建设计划

4.1课程建设步骤。

建设目标。三年内把《儿科护理》课程建设成为师资力量雄厚、资源丰富、课程特色鲜明、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精深、教学设备齐全、教学手段先进,能满足各层次需要的精品课程,成为“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4.2三年内课程资源全部上网。

5经费使用

这是经费预算表,主要用于企业调研论证、教师培训考察、教材编写及出版、案例手册编写、教学录像、网站开发和课程网站建设方面。

6保障措施

篇5

目的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安排进行调整,并进行调查研究其合理性,以便不断优化实习方案。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参加实习的2009、2010级学生共95名学生。2009级实纲按旧计划,2010级实纲按新计划。实习结束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计划实施合理性,结合毕业考核成绩分析两组差异。结果两组同学的毕业考核成绩中总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经分析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提高专业能力和实习安排合理方面,2010级的同学认为更有利于提高专业能力,安排更合理,与2009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医院总体满意度、基地设施及安全管理、管理制度、指导老师教学效果方面两个年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的方案的实习安排较合理,新增的实习医院在管理、实习基础设施及指导老师的安排方面也基本可以满足同学们的需要,更有利于提高专业能力。

关键词:

中西医临床医学;实习方案;问卷调查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适应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中医学专业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专业,它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长期实行的一项工作方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我校中西医临床专业从2007年招生,从当前实际出发,着重培养临床实用人才,面向基层培养中西医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以“中医与西医并重、能力与素质协调、人文与科学兼顾、医德与医术相长”为专业教育特色。本专业截止2014年有四届学生完成全部培养计划,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6.2%,从事医疗技术职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88.9%,基本完成培养目标。调查研究前四届实习生实习情况后,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实习基地少、中医专科特色实践少、学生自主选择机会少等。针对实习安排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安排进行了调整,并进行调查研究其合理性,以便不断优化实习方案,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实用型临床人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参加实习的2009、2010级学生共95名学生。其中2009级32名,2010级63名。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入学成绩及前期基础课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9级实纲按旧计划,2010级实纲按新计划。

1.2研究方法对2009级的学生应用原有的实习方案,其资料作为空白对照。对2010级的学生实施新的实习方案。原方案:实习时间共52周,中医门诊6周,中西医内科病房18周;西医内科14周,外科4周,妇产科3周,儿科3周,传染科2周;选科2周(急诊科,皮肤科,影像科,心电图。)新方案:实习时间共52周,中西医综合科12周,中西结合内科8周,中西医结合妇科4周,中西医结合儿科4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4周,针灸科4周,西医内科4周,西医外科4周,传染科2周,急诊科2周,选科4周(影像科,心电图,其他)。实习结束后收集学生对实习中遇到的困难、专业轮科安排、实习基地条件等进行反馈,提出建议等。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实习学生参与调查。结合毕业考核成绩分析两组差异。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ANOVA分析。

2结果

2.1毕业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同学的毕业考核成绩中总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经分析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

2.2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提高专业能力和实习安排合理方面,2010级的同学认为更有利于提高专业能力,安排更合理,与2009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医院总体满意度、基地设施及安全管理、管理制度、指导老师教学效果方面两个年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各高校虽有开展中西医结合专业,但培养模式各有不同,加上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中医和西医是在两种异质的文化土壤和社会背景中发生发展起来的科学,属于典型的不可通约的理论框架,培养绝非简单的将知识相加。中西医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与疾病,但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很大差异[1]。因此目前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方面强调“中西医并重,相互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中医、西医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更好地应用中西医两套知识及技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毕业后可以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国内各高校对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培养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模式,根据各自的优势及特点有“两个基础,一个临床”模式,也有“两个基础,两个临床”模式,在实习的安排方面也各有特点,如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附属医院为主的优质临床教学资源已相对紧缺,因此有的院校[2]利用设计模型求解的错位生成算法,在确定附属医院对实习生的最大容纳量后用该算法制订实习轮转安排表,使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有的院校[3]根据教育部、卫生部新近下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医学院针对实习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比如医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工作中擅离职守、缺乏锻炼机会、心理问题等,积极开展对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及管理工作的改革,加强学生入科前思想教育及技能培训,优化实习轮转安排,增加了康复科、社区卫生中心、老年病科、肿瘤科等科室的轮转,并在实习期间有3~4周机动时间供学生考研复习。总结各院校对中西医临床专业培养的安排,大都结合培养目标以及各院校实际情况,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规范学生的实习行为,全面提高实习质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理论联系实际,获得实际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工作作风和敬业创业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习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毕业生走向社会和上岗前提高全面素质的必经阶段。在实习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解决临床问题相联系,培养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毕业后向合格医师成长奠定基础。在调查研究前两届实习生实习情况后,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第一,由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新专业,而我校是以西医教学为主的综合医学院校,因此实习基地以西医教学基地为主。前两届实习生的实习基地较局限,以目前广州医科大学三间附属三甲医院为主。第二,由于实习基地的限制,实习轮科安排以西医科室为主,中医科室轮转时间上虽然没有减少,但中医科室以门诊为主,一些如骨伤、康复、妇科、儿科的中医特色不明显。第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机会不大,大多数时间已经按规定排满,而有的学生如果对某个专科感兴趣,希望将来朝某个专科方向发展,选择在相关科室轮转的时间自主性不大。随着近几年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科的不断发展,拓展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山中医院等几间以中西医并重的实习基地,结合以上实习安排中出现的不足,对实习方案进行了一些改革,突出“临床实用型”目标,从融合中西医并重理念、拓展实习基地、强化专科技能、提倡因材施教等方面优化实习方案,并推行建立实习生档案,尝试进行实习后调查追踪机制,分析实习改革结果,不断优化实习方案,提高实习生整体素质。具体措施如下:

①融合中西医并重理念:由于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师资优势特点,培养方案中按照“两个基础,两个临床”进行教学,即中医基础、中医临床、西医基础、西医临床等分别由学校附属临床学院的中医教师和西医教师进行授课,在原实习方案中的具体安排也是按照中医临床和西医临床进行轮转实习。只有在中西医结合病区实习生才可以体会到中西医融合的理念。虽然中医、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实际临床中取长补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故两套理论如何互补融合是优化实习方案的一个重点,新方案中增加了中西医结合内科、妇科、儿科的实习安排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合中西医并重的理念。

②拓展实习基地:由于我校中西医临床专业为新专业,所以前两届招生人数每届为30人,实习基地为学校附属的医院。而附属医院均为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所以学生的中医技能实习机会少,不全面。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和专业依附学科的发展,我们拓展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山中医院等几间以中西医并重的实习基地。给学生选择锻炼的机会更多,更有利于培养“实用型”综合人才。

③强化专科技能:原实习方案中除中医、西医,内、外、妇、儿外,急诊、皮肤为选科,又根据目前临床中对医师急诊技能的要求,以及部分专科如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针灸科的发展较好,市场需求大的现实,在新实习方案中增加了专科实习的时间,如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针灸科实习时间各为4周,急诊为必选科室,时间2周。这样的调整有助于增加专科技能,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符合实际临床需求。

④提倡因材施教:每位实习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以外,均有自身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新方案中西医综合科室、中西医内科、西医外科等科室轮转中,设定了总的时间,具体的专科轮转时间可由学生选择,如中西医结合内科总实习时间为8周,在中西医结合心内科、中西医结合呼吸科、中西医结合肾病科、中西医结合消化科和中西医结合血液科等科室中选择2个,每个科室4周。这个情况可以根据实习基地医院的实际情况,如可选择基地医院的重点专科科室,也可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进行选择。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也充分利用了优势资源,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学到更实用的知识,也为学生今后专业兴趣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果显示两个年级在毕业成绩上没有明显差异,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010级同学对新的实习安排、对专业能力的提高方面比较满意,与2009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新方案的实习安排较合理,新增的实习医院在管理、实习基础设施及指导老师的安排方面也基本可以满足同学们的需要。另外,同学们也提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如在实习期间加强师生互动,增加动手能力;实习讲课增加实用性内容;实习安排上对重要科室可以适当增加实习时间等等。结合培养目标,通过与同学们以及实习基地老师的沟通,我们会不断优化实习方案,提高实习生整体素质和动手能力,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实用型临床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宁,李文剐.用比较的观点看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J].北京中医,2004,23(6):365-367.

[2]郭煜,孙思文,朱晓霞.基于目标规划的临床实习轮转安排优化设计[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6):669-671.

篇6

(一)三省市设自主招生试点

发现、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上海交通大学116年的传统。2013年,上海交大继续在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三省市实施“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试点。凡符合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高考报名资格,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提出申请:

1.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科技创新大赛一等(或以上)奖,项目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

2.相关中学校长推荐并公示的“交大科技创新班”同学。

(二)面试题:鼓励想象,大胆创新

2013年初,上海交通大学“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复试在该校闵行校区举行,校方营造了一个完全开放、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和进行创新实践,专家则通过这一过程发现创新的“好苗子”。

复试主要包括面试与特色测试。20分钟的面试时间主要分为展示与互动两个部分。考生向专家展示获奖课题,然后专家和考生就这一创新项目进行互动交流。

“请写一个科幻型、富有创意的微型小说”,“把现有物品进行上下、左右、前后颠反后变成另一物品,比如变高射炮为打桩机,变电炉为电热毯等”,“手机为什么是长方形的?请设计3款创新形状的手机,并说明各自的优点”……特色测试环节在天马行空的考题中激发着考生们的思维张力。

考生们给出的回答也创意十足:大型的空气净化器或许可以净化大气层;暖宝宝的原理也可以用来清除北方城市道路上的积雪;仿照植物的趋光性,可以制作自动寻找光源的太阳能板;钢琴键与键盘相联,将文章变成音乐……

“很多大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就是从想象开始的,我们鼓励这种难能可贵的想象。”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马红孺教授说。

自主招生复试之后,凡被认定合格的考生仍需参加高考,高考成绩作为最终录取的参考。高考成绩达到当地一本线,即可被上海交大相关预录取专业录取。

招生规则

上海交大目前在全国20多个省都实行了平行自愿、对全国31个省实行了见档不退的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考生权益。当然有一个条件,就是考生的政审和体检必须合格,在专业上服从调剂。

上海交通大学高考录取专业实行按学院招生的政策。

2012年新增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的理念是做精英教育。

2012年起,上海交通大学新增了三个专业。一是工科实验班类(中外合作),上海交通大学与巴黎高科集团合作成立一个新的学院,这个学院采用巴黎高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小班上课、小班培养等。

另外两个新的专业在医学院。一个是临床医学五年制的儿科方向。目前中国儿科医生缺得非常厉害,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是中国最早进行儿科教育的医学院,所以也被称为“中国儿科教育的摇篮”。二是临床医学五年制的英语班。这个班大部分采用英文的原版教材,会有很多机会到美国的医学院去培养实习。

海外留学

国际化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办学特点,这个特点不是现在的特点,而是从上海交通大学建校到目前的116年里一直是这个传统。比如1896年建校的时候,第一任的教务长是美国人,当时学校有一个很出名的老校友钱学森先生,他从交大毕业,然后到美国读研究生,他觉得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和交大的培养模式和课程是一模一样的。这个特点一直延续到现在。

篇7

【关键词】儿科护理 教学方法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一门学科,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心理社会、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等各方面均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之处,且各年龄期的小儿之间也存在差异[1],如何合理安排儿科护理课程,在有限的课时里,让护理、助产专业学生掌握常见儿科护理知识,并使理论与实践二者有机结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因材施教,灵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大家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要想做到“得法”却是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明确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1 明确培养目标

我们以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及临床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为手段,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基层社区护理医技人员。 本课程突出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应把课程教育思想、观念与教学实际联系起来,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理论课程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有序地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新形式下对儿科卫技人才培养的新观念。 我们培养的儿科医学人才应是毕业后能服务于农村、基层社区的专门人才。

1.2分析学情,优化教学内容

我校招收的大专生,他们的起点是高中生,文化知识相对扎实,但动手能力较弱,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做到该精讲的必须精讲,如总论、新生儿常见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腹泻病、支气管肺炎等;这些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多安排课时,并安排实训课和见习课,使理论与实践二者有机结合;一些临床极少见的疾病,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学,如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同时开设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儿童学习困难等问题内容的讲座课,以补充学习内容的不足。

1.3注重本课程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科护理学的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和营养、住院儿童的护理、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章节,是其他护理学科所不存在的。另外,相同系统疾病的护理中,由于儿童具有与成人的不同解剖、生理、心理和发病的特点,形式了与成人不尽相同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这是儿科护理学的亮点。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在讲小儿各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时,采用启发式教学,先让学生讲相关年龄的故事,然后逐步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出各年龄组特点及其相关护理措施,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有关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4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前选择病例并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思考、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实施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课堂教学与临床密切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讨论技巧、整体素质和团结协作能力。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1.5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适应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在教育手段上要加以革新,传统的教学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教育要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集音、色、形与一体,直观形象,能够直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板书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述“新生儿的喂养法”时,本人采用了放录象的方式,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增强他们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单纯的说教容易使学生厌倦,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潜能,增强了学生的感官认识,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便会很好的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课堂效果很好。

2.加强实验教学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力很强的学科,除了加强儿科常用技术操作、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见习外,还要加大开展综合性实验的力度,在已有单一实验的基础上联合妇产科护理,外科护理,内科护理,基础护理教研室共同开设相关联性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横向思维的方法,为临床思维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

3.强化练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要很好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计划,要在即将结束课程时加上必要的反馈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每次课都留出一定的时间,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重点提出几个需要掌握的问题,当堂掌握;还会让同学做练习,使知识系统化,形成儿课护理学的知识树。结束本节课之前本人还会提一些问题,让同学下课后通过预习下次课的内容自己解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提高下节课课堂教学效果作铺垫。

4.教师深造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授课之前教师必须到医院实践一段时间,不仅要进行护理实践,还要在医疗实践,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教师可以熟悉护理操作规程及护理术语等,熟悉临床护理新技术,有利于教学,另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典型临床病例,为课堂教学积累有用的临床资料。同时争取各种外出学习的机会,。开展教研室活动,集思广益,精心选择题目,进行深入讨论,做到“必有所学、必有所悟”,形成一个融洽的、不断进步的学习氛围。

篇8

[关键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时代重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对于卫生行业至关重要。因此,大力加强基层卫生队伍的人才建设,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断提高卫生的医疗技术水平的医疗服务质量,来满足基层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

一、目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1、人才匮乏,尤其高级人才少,学科带头人短缺。由于基层卫生人才引进困难、优秀人才的流失等种种原因,造成人才的缺乏和断档。就我市情况来看,近几年来,随着退休人员的不断增多、考上研究生的人才不断流失、回来就业的大学生较少等原因,造成大多数医疗单位妇产科、儿科、五官科、检验、影像、预防医学、药学等人才都出现断档。近五年我市卫生行业将有111名专业技术人员退休,而近几年来从社会上公开招聘的大学生平均每年约有9人进入卫生队伍,全系统共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有19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5%,而现有的高级职称人员中,一部分是七十年代卫生院校毕业生,他们虽然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有一定的建树,但由于年纪、知识更新等种种原因,已很难担当本学科带头人的重任。所以从人才队伍现状分析来看,可以看出在中小型城市卫生人才队伍出现整体素质不高、学科带头人少、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威胁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2、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目前,基层现行卫生行业进人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两种方式。“公开招聘”主要采取招录公务员模式,注重综合素质考试而忽视专业技能考核,用人单位缺乏选与参与权和用人自,造成用人单位被动招人。而有一些专业出现因报名人员偏少,不够开考比例名额被取消。在“人才引进”上,由于医疗机构基础设施薄弱,用人环境不够理想的情况下,缺乏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实力,再加编制所限,造成人才引进困难重重。纵观现状,在人才引进方面出现用人单位对公招人员满意度不高,高水平人才引不进,符合引进资格条件的人才不愿意来等现象,从而导致进人机制不畅。

3、用人机制不活。受传统用人体制影响,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在使用上缺乏有序流动和竞争机制。卫生事业单位中,存在人员能进不能出,职称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这种现象成为制约卫生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个别专业技术人员受单位经济效益不好的影响,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

4、人才培养滞后。个别医疗卫生单位对待人才培养重视不够,人才培养经费得不到保证,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只重使用,不重培养,致使部分人才出现知识老化、能力退化,思想僵化、应用新知识、新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无法打造名院、名科、名医和品牌医疗卫生机构,难以提升中小型城市服务能力和医疗救治保障能力。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1、在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上求突破。一是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协调有关部门尽量简化手续,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自,落实“用人单位选人,人事部门审查”的进人机制,建立起引进中、高级人才的“绿色通道”。对一些特科冷门适当降低引进人才标准,引进部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专家。二是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坚持以“人事部门主导,由市人事部门下达所需人才计划,用人单位参与”的公开招聘新模式,特别是医疗单位要加大医院自主择人的权限,由当地人事部门或卫生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各单位到各大院校、医院有针对性的招聘所需人才,增加引进人才的时效性、针对性,对一些急需的特殊人才可由用人单位自主确定待遇,使急需的人才进得来,下得去、留得住。三是协调有关部门逐步完善公开招聘医疗卫生人才办法,使其考试、考核方式和内容符合卫生专业的实际。四是广辟才路。引导各单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树立柔性引才引智理念,积极采取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等方式灵活引进优秀人才,从单一注重引进人才转变为引进人才与智力相结合,让人才引进来,智力用起来,成果留下来。

篇9

关键词:护理;中升本;培养方案;因材施教

随着护理学科和护理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学历教育的多层次化,本科学历护士已成为护理队伍的核心人才和发展护理事业的骨干力量。国家卫生部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再次把护理人才定位为“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提出应动态调整教育招生规模和学历层次结构,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各相关院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遵循高等教育一般性的基础上,借鉴职业教育有益经验和成功的培养模式,针对中升本学生的基础和特点,明确相应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架构、主要教学环节及师资、设备设施等教育资源配备,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2012年,辽宁省作为全国的试点省份,在部分院校的一些专业中招收中升本的学生,我校护理学院也招收了首届120名中升本新生。高等护理人才的培养是护理学科发展的根本保证,针对目前全国对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我校招收中升本的学生,不仅在人才培养规模、层次和途径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具有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1.中升本学生的现状分析

学院通过与中升本学生多种形式的沟通及调查问卷等,了解了这些学生的基础现状。我们调查的学生是大二到大四共820名中升本学生,调查结果为:92.9%的学生缺乏英语知识及能力,81.3%的学生缺乏人文社会学知识,71.2%的学生缺乏医学基础知识,52.8%的学生缺乏临床护理知识,88.2%的学生缺乏论文写作能力及科研能力。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目前中升本学生的学习基础大多很薄弱,一部分学生初中都没有毕业,在读中专时主要培养实践能力,文化课学时相对较少。在此基础上,如果依旧套用普通本科的教学模式,对他们来说类似生化、免疫、英语等课程完全是天书,听不懂、学不会,最后的结果可能是绝大多数同学疲于应付考试,甚至很难及格。这样会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并在学习上形成的恶性循环,甚至影响正常毕业,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教育的规律性及也不符合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当然,中升本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由于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他们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强而理论基础差的问题,相对于普通护理本科学生中升本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由此可见,对于中升本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因材施教,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别于常规护理本科教育的、有自己的特色的课程体系。

2.针对中升本进行教学改革

我校中升本学生目前在校生1100余人,占学院学生总数的60%,92%学生已取得护士资格证书,80%学生已护士注册,针对中升本学生的培养,我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学校修订了学位授予中有关外语的要求,我们护理院也及时转变观念,以培养适应临床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2.1调整培养计划 学院在了解中升本学生学习基础上,调整了培养计划,修订了课程设置。学院领导通过和有关主管部门及相关学院沟通,通报中升本的学情特点,取得授课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包容,使授课教师都能及时转变观念,降低了课程难度,并转变了教学方法。我们护理学院也适当安排熟悉中专教学的教师以及有授课经验的老教师为中升本的学生授课,教师们耐心地给学生讲课辅导,最大程度上让学生掌握了知识。

2.2调整外语教学 针对中升本学生外衣基础差,我们增加了中生本学生的外语课程的学时数,授课内容也降低了难度,并专门请有经验的英语教师授课,考试难度也较普通护理本科明显降低。学院还专门组织英语水平较高的高年级学生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英语辅导。此外,在和学校多次协商后,学校也修订了学位授予中有关外语的要求,对中生本学生适当降低了难度。

2.3强化实践技能 在充分考虑中升本学生特点后,针对的学生过去已经有一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实训教师更加严格要求并规范操作流程,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我们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技能操作基础上改革实训课教学方式,在实训课课程设置中科学地精选内容、压缩时间,并增加综合性实训项目,结合具体病例、理论联系实际,使实训课更贴近临床。这样实训课与临床有机结合,不仅强化了护理操作,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主动思考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3.中升本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3.1护士证年限及注册问题重新修订 针对中升本学生管理,我们基本形成了专职辅导员带班制,在管理中遇到了在之前从未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入学前92%学生已取得护士资格证书,而国家规定护士资格证书3年有效,同样在学期间未注册问题也需要解决。学院领导就此事与卫生主管部门多次沟通协调,省卫计委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多次协商后承诺中升本学生的护士证有效期延长至毕业。

3.2实习就业阻力重重 在实习就业方面,部分用人单位只接收具备高中学历本科生。目前,已有几家三甲医院明确提出不接收中升本学生实习就业,虽然我们也到实习基地走访,和用人单位多次协商,介绍中生本学生的特点以及护理技能方面的优势,但在实习就业过程中仍存在社会认可度偏低,可能影响就业质量的情况。

4.中升本培养今后发展方向

4.1坚定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护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护理本科生具备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技能,即要求护生掌握一定的科研知识、科研方法和科研技能,具备护理科研的初步能力。因此,护理中升本专业要在中专护理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的护理人才。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再结合目前中升本学生的实际情况,中升本的培养目标准备定位为由护理创新型人才培养向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化。中升本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是围绕“培养岗位能力”这一中心进行,使学生们最终实现实践能力强、敬业精神强、创新创业意识强,形成既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也不同于常规本科教育,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创新教育模式。

篇10

地方综合性大学培养的临床医学人才应是紧贴医疗、保健、康复全能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2]我们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为指导,落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深刻理解高等临床医学教育内涵,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深化“适应成都市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的专业特色,努力培养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为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和加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奠定基础。

二、加强基础与临床医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未来工作有保障的必要条件。基础医学课程的师资主要在医护学院,临床医学课程的师资主要由附属医院提供。因此,学院和附属医院都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1.基础医学师资。学院通过采用引进、培养和外聘三结合的机制,提升专业整体师资水平,逐步优化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能够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医学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1)引进。医护学院现有基础医学教师18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2人;实验技术人员2人。教学、实验人员严重不足,计划在3~5年内引进教师15~20人,实验技术人员8~10人。(2)培养。以脱产进修、访问学者、学历提升、课程进修等形式送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学习。为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学院采取按学期教学计划,提前一学期将要开设的课程的相关师资送往四川大学或成都医学院全程听课,系统培养的方式培训教师。目前已经有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化学等课程的相应教师全程听课,已开设课程的教学得到同行认可,学生满意度高。(3)外聘。2012年特聘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的3位专家作为我院的客座教授,指导制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工作。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核心课程的教学,采用外聘加内培的方式,聘请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相关教授参与教学,以促进教学质量。

2.临床医学师资。临床医学师资主要由学校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组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是提高临床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始建于1901年,前身为法国天主教会举办的圣修医院。2010年4月21日市政府决定将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成建制划转我校作为附属医院,更名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作为新建附属医院,临床教师队伍的建设任务繁重,要在学生进入临床医学教育阶段前建立起一支医德医风高尚、医疗技术精湛、教学水平优良的临床教师队伍,为临床课程的教学做好准备。目前,附属医院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树立教学意识,明确附属医院的职责。附属医院不仅仅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学与实习基地的主体,而且其本身就是高等医学院校的核心组成部分,担负着临床医学学科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任[3]。由于新建附属医院对医学教育认识不到位,使命感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临床教师教学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临床教学是附属医院临床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引导临床医师正确处理医、教、研三者关系,教育医务人员转变重临床、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不断增强教学意识,以教促医,以教促研,逐渐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2)实行教学师资准入制,选拔较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担任临床教师。实行教学师资准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师及以上职称,临床工作5年,从事本专业3年以上,有临床教学经验者担任临床教学工作。优先选拔专业思想坚定,有奉献精神,热爱医学教育,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担任临床教师。(3)加强临床教师高校教师资格的认定工作。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学必须要求教师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附属医院积极配合学校人事处为符合条件的临床医师进行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该项工作进展顺利,已有52名教师通过了四川省高校教师职业技能培训,32名取得了高校教师资格证。(4)建立教学管理机构与制度。附属医院已经成立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设立专职教学管理人员,诊断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10个教研室,下设各教学组。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条件与临床教学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