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就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纺织工程就业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纺织工程就业现状

篇1

一、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

(1)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我国中职校教师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教师多数都是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普通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培养中职校教师,而是研究型人才。这就使得中职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师缺少中职教学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另外,这些教师一般都是一毕业就进入中职校教书,缺少纺织企业的工作经历和纺织工程实践背景。所以,很难切实了解纺织企业的现状,对于许多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材料不了解,导致教学针对性较差。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思维模式,课程安排上存在过分追求专业知识的内部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缺点,课程设置复杂,造成学生学习负担大,而且抓不住重点。许多不重要的属于边缘的知识占据了大量的课时,一些晦涩的过时的理论知识依然被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脱离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3)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目前我国中职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占据了绝大部分,也就是说,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纺织工程的理论知识,而很少有参加实践的机会。在这种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对理论知识倒背如流,但是一旦遇到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原因就在于,在我国纺织工程专业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低,无法满足岗位的要求。

二、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创新教学模式。中职纺织工程专业有必要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引进新教学模式,如:探究型教学模式、实践活动型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型教学模式、协作讨论型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我省近年来针对中职专业课程的特点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值得大家尝试和进一步探索。

(2)强化学科基础建设。纺织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涉及材料学、组织化学、机织学、针织学、管理学、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还将涉及更多的新兴学科。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加强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不断拓宽专业面。除了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课程的教学,还应该开设管理学、计算机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从而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

(3)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从教师自身来说,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师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虽然纺织工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纺织行业的发展进步也是日新月异的,大量新技术和新机器不断被运用到纺织行业当中。因此,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岗位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够根据当前市场发展的要求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转变教学观念。从学校方面来说,也应该为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师提供深造的条件,主要是让广大教师深入纺织企业的第一线,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努力让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为学校培养一支基础知识扎实,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够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

篇2

新时期,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日益加剧,综合成本快速上涨,就业压力和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社会责任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成本高企,同时社会责任的内容也从原来注重企业内部“以人为本”,扩展到“绿色发展”、‘公平竞争’。而社会责任建设也持续成为高成本时代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15分。

这是我们持续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由。

2011年6月27日~28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的201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社会责任: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国内市场的崛起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社会责任体系融合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专题论坛同期举行。会议期间了“2010―201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16家纺织服装企业同时社会责任年报。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瑞典驻华大使馆签署了社会责任项目合作协议书,并向相关企业颁发了“2011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实践示范奖、优秀奖”、“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实践贡献奖、优秀奖”。

政府将努力推动新时期社会责任建设

作为国内产业界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行行业,纺织服装行业率先推出了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行业标准,第一个了规范化、本土化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导体系,几年来已80份纺织服装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但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日益加剧,综合成本快速上涨,就业压力和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十二五”期间,要发展建设现代纺织工业体系,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会上提出,新时期纺织服装企业一是要建设更加和谐的劳资关系,用工荒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与员工利益分配面临严峻挑战,如不能妥善解决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要引导企业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创建负责任、和谐的企业文化,营造人性化的企业用工环境,不断改善员工福利待遇,提升员工参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二是进一步树立环境友好和绿色发展理念。要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积极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污染排放,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三是增强企业质量、诚信意识。大力推进企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树立可信赖的企业质量信誉和诚信形象。

四是加强社会宣传和舆论监督。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和媒体作用,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识,为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环境。

而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将会同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推动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把引导企业进行社会责任建设作为创新行业管理方式的重要抓手。同时,工信部今年还将把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的经验向电子等行业推广,进一步强化中国产业界社会责任的整体战略和国际话语权。

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项重要举措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总结十一五期间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时说,过去五年,社会责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了体系,扩大了试点,丰富了经验,促进了企业和谐和社会和谐,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生了保护生态环境效应和维护市场秩序的效应,增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改善了纺织行业社会责任国际声誉。

对于“十二五”期间的社会责任工作,杜钰洲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要进一步做好在全行业开展社会责任自律工作推广和发动工作;第二,要以企业责任信息披露为抓手,加大实施推进纺织工业社会责任建设;第三,围绕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开展落实社会责任重点专项推广,继续开展以对劳动者人文关怀中心内容社会责任建设专项,同时,节能减排也要作为重要的社会责任选项加以推动。要给予更多的节能环保低碳项目,发挥信息和专家平台的作用,研发行业碳足迹评估与核算方案,协助地方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企业制定规划和政策;第四,继续扩大开展与国内相关产业,和国际相关产业,或者国际相关组织之间有关社会责任的交流与合作。

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品牌与供应链管理

在题为《透明、包容、创新――社会责任与价值经济的和谐共振》的主题报告中,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表示,在从“纺织大国”转变为“纺织强国”中,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使命、发展路径以及发展规律将发生重大的跃变,将从“规模经济”到“价值经济”的跃变,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的跃变,在这跃变中,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建设与有效推进,将成为纺织工业实现跃变的“隐形翅膀”,助推纺织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中国早日达成“纺织强国”。

因此,产业发展需加快实现“四个转变”:即从“个体到系统”、“封闭到开放”、“有形到无形”以及“无序到有序”的转变。“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意味着以‘公平竞争’、“以人为本”、“绿色发展”为主旨的社会责任实践,将有效地推进产业发展向健康、规范、有序的逻辑演进。

在透明、合作与优化三个主题词下孙瑞哲回顾总结了_一年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实践经验与体会。他表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始终秉承的一个思维理念是,以实现纺织工业在全球经济范围内的“代际公平”为使命,在价值理念与方法论之间,“依于仁,游于艺”,寻求系统、开放、睿智、和谐的发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今后将重点做好四项工作:第一,在行业发展政策中持续强化社会责任导向;第二,在其他行业系统化推广社会责任建设经验;第三,在节能减排方面探索低碳供应链形成机制;第四,在供应链上深化并拓展社会责任体系合作。

行业报告展示创新理念与行动

此次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连续第五次的行,114t会责任报告。《2010-201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系统、开放、透明地向社会各界披露了行业一年来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工作的实践,并传达了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新理念、新规划。报告共分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在说明2010年度中国 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行业宏观因素的变化及其对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2010年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主要工作及其进展;第三部分专门分析了社会责任标准及倡议合作与融合的趋势及现状,并着重介绍了CSC9000T和BSCI在这一领域的共同尝试;最后一部分则说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2011年度到2012年度的社会责任工作规划。

企业报告量大质高示范性强

在大会上,百隆、达利、海冬青、经纬、丹毛、海天、好麦尔、志向、恒田、天圣、富丽达、乔顿、彩虹庄、红绿蓝、嘉名、华峰氨纶等16家中国优秀纺织服装企业在大会上了根据CSR-GATEs编制的社会责任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也展示了近年来行业开展社会责任建设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今年全国各行业企业报告会超过600份,纺织行业企业公开的社会责任报告有44份,涉及纺机、服装,针织、印染、产业用、丝绸、棉纺、化纤、毛纺及配件等十个细分行业。自2008年纺织行业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起到现在,共T86份企业报告,其中近40%的报告经过了国际权威第三方验证和行业协会鉴证,在各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体系融合:融则通,通则变,变则顺

大会当天,“社会责任体系融合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专题论坛也同期举行。BSCI、SA8000等国际、国内相关社会责任体系机构的代表共同出席探讨交流体系融,推进社会责任事业的发展大计。社会责任体系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是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式的巨大创新,CSC9000T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与国际通行的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的融合将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事业新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走向世界迈出的第―步。

孙瑞哲指出,在社会责任体系进化的过程中,势必会形成不同责任体系之间的冲突和协调,最终表现为社会责任体系的信任危机与实施主体的履责成本。体系的融合,应当成为社会责任体系本地化与国际化的必由之路。“融则通,通则变,变则顺”,随着社会责任体系的高度融合与价值交汇,环境保护、绿色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社会责任建设为产业转移保驾护航

同期举行的“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社会责任: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国内市场的崛起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专题论坛,是国际范围内首次就产业转移与社会责任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专题研讨会,旨在通过纺织服装行业的社会责任实践,探索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避免重复东部地区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弯路,为产业的成功转移保驾护航,实现中西部地区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张莉在会上强调,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同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因素,如员工权益保护、劳资关系及环境保护等。不仅要汲取东部沿海企业在近三十年发展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的优秀经验,推广和复制到中西部地区,使其在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具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同时也要吸取教训,避免重蹈当年东部粗犷发展的覆辙。

树行业典范,社会责任你我同行

篇3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 纺织品设计 人才培养

一、前言

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促使了市场对人才的升级需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在长三角纺织企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职纺织品设计专业有必要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的思考。

2.长三角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现状

我国纺织工业正处于新的产业发展战略转型期,依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和比较优势,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将继续深化,并逐步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产业梯度格局。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优势突出,但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力资源日趋紧张,土地、能源及管理成本大幅上升,采用新材料、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使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型成为必然。虽经产业布局调整后,东部地区的纺织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研发水平、抗风险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的大部分纺织企业仍然停留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劳动力密集、初步加工制造、依赖外单的发展模式;与中部、西部企业相比,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能源消耗成本等都处于劣势;而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在高技术纤维的采用、高附加值的功能纺织材料的开发上做得远远不够;江苏的少数几个企业如江苏阳光集团、三毛集团、海澜集团等虽具备一定的研发实力,进行了一系列研发工作,而大多数企业的生存风险很大,行业的发展还得“靠订单吃饭”。因此,江苏的纺织企业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资源优势,率先进行功能性纺织材料与制品的研发,必然是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唯一途径。

二、长三角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对纺织品设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纺织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装备设计能力、创意设计能力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纺织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市场存在一定的差距,纺织教育实施校企联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已是势在必行。以前的纺织品设计人才只要具备单一艺术设计能力或工艺设计能力即可,而随着纺织品时尚化、功能化、智能化、高附加值的发展趋势,现代企业更需兼具纺织品艺术设计能力、工艺设计能力、生产实践问题解决能力、产品市场推广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等于一身的高素质纺织品设计人才。

三、纺织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呈现的问题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纺织品设计专业是江苏省同类专业唯一的特色专业。从1989年至今为社会输送了1800多名优秀的纺织品设计人才。专业建设过程中探索了以纺织面料设计师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了“产品引领、技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纺织面料设计师职业资格引入课程体系,建立了国家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站点;与常州三毛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湖塘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联合初步共建了职业情境的实训基地;参加了六届全国高职高专面料技能大赛,5次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团队教师共同获得了 “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荣誉称号。

虽然取得了这么多成绩,但是面对纺织产业升级、招生现状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从近三年的就业和企业需求来看,学生一次就业率很高为98%~100%,但毕业后半年的专业对口率稍低,比例为75%~82%;中小型纺织企业对纺织品设计专业学生的需求量很高。在对学生满意度评价中,均认为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较好,但沟通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表达能力欠缺。其次,从招生情况来看,纺织品设计专业的招生人数呈现下降趋势,这可以从近三年的报到人数中体现:2012年,100人;2013年52人;2014年46人。另外,在招生填报志愿时绝大多数人对纺织品设计不了解,仅从名称上给予简单的预估与评述;多数人对纺织品设计专业现代化的设计需求和环境还不熟悉,还停留在纺织工业环境“苦、累、差”的认知上。最后,从专业学生和教师的兴致度层面来看,学生虽然很清楚专业就业前景好,发展潜力大。但是多数同学对现有的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兴趣度不高;多数同学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专业教师总是觉得面对这样的学材,沿用原来的方法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去教,面对原有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教学越教越没有自信。

面对产业升级纺织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新策略

为了满足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解决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纺织品设计专业针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出了新的举措。

3.1服务区域,满足需求,定位培养新目标

目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向长三角纺织企业及贸易公司,就业地区主要是上海、江苏常州、吴江盛泽、江苏苏州、江苏南通、浙江嘉兴、浙江海宁。从事的主要岗位为纺织品新产品研发、化纤面料分析、色织面料工艺设计、大提花工艺设计、床上用品花型设计、面料检测、面料跟单、面料销售。

因此,结合专业人才需求和社会需求,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与纺织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掌握机织物产品设计、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具备纺织品设计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潜能的,能够从事面料设计、面料跟单、面料设计管理等相关工作的技艺结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2联合育人,多元合作,建立长效机制

在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强化职业素养培养,围绕“设计、质量管理、市场营销”三大核心技能,构建“技术、艺术融合,应用、创新并重,就业、创业同步”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企业冠名班、订单培养等多种方式向企业开放办专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交流与沟通,建立“政校企社”四位一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形成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共同制定纺织品设计专业动态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培养质量。

3.3 转变方式,工学结合,深化教学改革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全体专业老师应统一思想,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应不断提高自身“双师素质”,保障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团队应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作用,外聘企业专家、设计师加入课程教学团队,共同确定项目任务并承担教学任务。拚弃原有强调学科性的教学体系,以职业岗位需求,参照国家纺织面料设计师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技术与创意融合,教学与产业互动,“设计创造价值”,以真实的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为学生学习型工作任务,设立企业设计部课堂,聘请企业设计师现场指导评价学生的设计作品,形成“产品引领+任务先导+学训交替+技艺结合”的项目课程教学体系和“项目驱动+大赛促练+课证融通”的实践教学模式;将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和网络共享共建资源引入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自信度和学生的学习兴致;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培养学生设计技术与创意创优结合的职业发展潜力,让学生深刻体验知识应用的价值,帮助学生树立“面料设计师”的职业梦想,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4整合资源,建好平台,集约发展

以“常州市新型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点”为平台,建设具有“开放+服务”产业特色的研发中心或技术工程中心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双重属性的纺织品科技贸易有限公司,完善校内外职业实境的实践教学基地。

确立纺织品设计工作室运行模式,实施“模拟设计部、典型案例、角色体验、项目团队、大赛引领、创业实践、信息咨询、网络学习、市场导航、成果测评”的多维立体交叉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教师与学生通过产学研实战项目技术攻关,充分体验教学价值和学习价值,实现教学实践和职业实践的“双重实践”交融,建立厚基础、高素质、强适应性的专业技能训练平台,从而加强专业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5文化育人,职教育人,丰富素养

实现人才素质教育与培养方案高度融合,以企业文化、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行为规范为重点,将现代社交礼仪、心理健康、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风建设月、创新创业大赛、素质拓展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康自信、阳光心态、善于沟通、诚信协作的良好素养和品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职业人发展的需求。

3.6质量保障,过程监控,服务带动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建立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加强政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完善专门的信息收集和反馈制度。通过持续开展毕业顶岗实习期间的“百名教师下百企”活动,适时跟踪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分析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人才培养方案质量的动态提升打好基础。

搭建积极有效的产学研合作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积极为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新产品研发,师生、企业专家共同组建项目攻关团队,实现专业建设成果与企业发展共享,提升学生服务社会和企业的责任意识。

四、结语

面对纺织产业升级发展需求,传统的纺织品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已不能适应新的需求。根据长三角地区经济特点和市场需求,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校企联合,实现人才培养新定位,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运用传统教学理念与现代化教学方式方法相结合,搭建良好学习平台,将企业文化理念环境引入课堂等,最终培养适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设计人才,是高职纺织品设计专业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苏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人才培养[J].江苏丝绸,2012,(6):30-32.

篇4

关键词:大容量;差别化聚酯;工程技术;国产化

中图分类号:TQ342+.21 文献标志码:A

A Study on Large-capacity Differential PE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Ⅰ)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some main PET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studying the process theory, auto-control technology and machinery,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difficulty and trend of developing large-capacity differential PE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pointed out that adding copolymer to the process is the key point.

Key words: large-capacity; differential polyest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localization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内外聚酯直纺工程向大容量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单线产能30万t/a及一头两尾年产能50万t的聚酯装置逐渐占据主导。

随着世界聚酯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大型终聚反应器设计、高效熔体计量输送设备及直纺熔体输送技术的发展取得突破后,聚酯单线产量提升很快,国内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追求低成本竞争,也使得大容量聚酯工程不断上马,相应的国产化聚酯工程技术和机械自控技术应用也得以验证并不断得到有效推广。各省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大容量聚酯直纺工程比较关注,因为该类工程项目能迅速提升工业产值,缓解劳动就业的压力,因此不断有其他领域的民营资本投资聚酯直纺工程。

与此同时,一些在纺织领域经营多年的民营企业看到了常规大容量聚酯直纺工程投资所隐藏的风险,开始将投资重点向差别化聚酯产品结构方向调整,由此也给众多技术工作者带来了崭新的研究课题,比如如何研究工艺理论、开发自控机械技术,从而实现大容量聚酯工程,同时注入差别化聚酯的概念。本文拟重点展开对大容量差别化聚酯项目工程化的分析探讨,以求广大技术人员关注聚酯工程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该项工程技术的进步更加符合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1 国内外大容量聚酯工程技术分析

国内外聚酯工程一直在向大容量方向发展,因为大容量意味着聚酯装置的运行成本会逐步下降,而产品质量也日趋稳定,因此此类聚酯工程技术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以下对国内外大容量聚酯工程技术进行介绍说明。

1.1 国外大容量聚酯工程技术介绍

自1953年美国DuPont(杜邦)公司发明聚酯产品后,世界聚酯工程技术飞速发展。聚酯工艺主要包括两种技术特点,一是以杜邦为代表开发的三釜高温短流程技术向二釜高温技术过渡,二是以德国Zimmer(吉玛)、日本Kanebo(钟纺)和瑞士Inventa(伊文达)为代表开发的五釜低温长流程技术向四釜低温技术发展。以上技术的研究侧重点是反应器,大容量聚酯工程的应用必须以大容量反应器的研制为基础,具体分为酯化反应器与缩聚反应器。

目前,国外聚酯工程技术的酯化反应器主要有 2 类:吉玛、钟纺和伊文达是同类型的设计思路,杜邦依旧延续其最早的设计风格,具体如表 1 所示。

国外代表性聚酯工程技术的缩聚反应器也主要有以上两类,具体见表 2。

1.2 国内大容量聚酯工程技术介绍

由于近年来国外一直强化高新技术纤维及差别化纤维的研发与生产应用,常规化纤产能逐步向以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家为代表的亚洲地区转移,这些亚洲国家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的强劲需求及自身的产业竞争优势迅速崛起,实现了产能的快速增长,成为国际化纤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聚酯工程技术的国产化工作,并依托仪征化纤公司的聚酯第八单元(原引进德国吉玛技术)的增容技改工程,由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等 3 家单位合作实施,该改造装置于1996年5月18日一次投料开车成功。自2000年起,聚酯工程技术全面实现国产化,以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为代表开发的五釜低温长流程技术通过工程设计不断提升产能水平,从最初的6万t/a发展到2011年的单线30万t/a和一头两尾50万t/a的装置,目前以一头两尾40万t/a的装置为典型产能,配套直纺1 600位的细旦POY或FDY长丝,也可配套 6条 6 万t/a的短纤装置。以上海聚友化工为代表的三釜低温短流程技术也自2004年开始在国内市场推广,先后完成了上海石化及江南高纤的30万t/a装置。以扬州惠通为代表的民营设计公司先后完成了绍兴古纤道的单线20万t/a和一头两尾50万t/a的装置,其中20万t/a的装置实现了熔体液相增粘技术的应用,将低成本竞争引入工业丝领域,对推广涤纶工业丝的广泛使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以上 3 家工程设计公司的大容量聚酯工程的技术特点如表 3 所示。

虽然以上 3 家设计公司在工程设计方面实现了国产化,但关键的动设备或仪表,诸如熔体输送泵、增压泵、搅拌器、减速箱、质量流量计、熔体压力检测传感器及液位检测传感器等仍需进口,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降低设备故障率。

聚酯工程技术适应大容量装置特点的开发应以高质量产品和低成本消耗为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国产化工程设计。以下对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提出几条具体原则:

①酯化反应时,前期的物料呈全混型流动,PTA溶解于酯化物,形成均相反应,酯化后期趋向于平推式流动,从而提高酯化反应的速度;

②必须提高酯化反应的传热效果,通过设计满足酯化反应较高的传热需求量;

③缩聚反应时,物料呈现平推式流动,聚合物流动时的高剪切使自身温度逐渐上升,通过增加表面更新及提高真空度达到增加聚合度的目的;

④缩聚反应的后期,反应器内拥有较大的气液界面,设计中考虑减少气相中雾沫夹带,避免真空系统出现堵塞;

⑤差别化聚酯的核心为第二酯化反应器,各种助剂的添加要考虑物料全混与反应停留时间的计算,同时应该克服助剂的自聚反应等不利因素。

2 国内外差别化聚酯纤维产品的开发现状

合成纤维以追求天然纤维的优良性能为目标,首先开发了仿真丝和仿毛等产品,而后进一步开发出具有天然纤维所没有的某些功能的品种,主要有异形丝、细旦丝、超细旦丝、混纤丝和复合丝等。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合成纤维技术一直在追求高效率、高性能、功能化和差别化,采取了精细加工技术与不同技术组合,以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生产发展,全球化纤产业的布局调整和重组继续深入,欧、美、日等化纤发达国家和地区继续强化高新技术纤维的研发与生产应用,这些国家的化纤产品正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高仿真、高性能方向发展,而且产品的差别化率已经达到 50%,差别化纤维已经发展到第五代产品。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差别化是产品生命周期达到高峰时开始出现的现象,在新的替代产品未发明之前,差别化技术发展是对产品个性化的支持。国内外对聚酯产品的差别化研究一直没有中断,寻找新的替代产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也决定了替代产品的开发难度是很高的,推广应用也需要长期的过程。因此,聚酯产品的差别化开发具有较强的生命周期,是纺织工业长期的发展道路,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水平有很大的不同。

2.1 国外差别化聚酯纤维产品的开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用纺织品用量的逐渐增加,世界纤维需求量将继续增长。由于天然纤维受自然条件限制不可能大幅度增产,甚至有时会减产,因此主要依靠合成纤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成纤维发展都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但侧重点不同,如美国主要开发新工艺技术,欧洲各国多注重新工艺装置技术,日本则重点开发纤维品种及其应用,从而增加其附加值。在一些发达国家,差别化纤维的耗量和品种都发展得很快。以日本为例,1978年,化纤的差别化率为19%,1982年即提高至40%,这表明市场对差别化纤维的数量和品种需求迫切,1998年,日本化纤的差别化率达50%。

全世界化纤的差别化率早在1998年即接近30%,而目前也还只有30%,10余年来基本没有提高,从表面上看,差别化纤维的发展似乎趋于缓慢,但实际上是品种更替更加频繁,产品的市场有效寿命缩短,开发新品种的难度和风险更大。国外这几年已不再统计差别化纤维的产量,“差别化纤维”这一称谓也逐步转为“合纤新品种”。以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为代表的差别化技术应用较国内早,主要发展方向为超细旦、深染色、抗菌、抗起球和防紫外光等,其中发展较为突出的一些公司如表 4 所示。

2.2 国内差别化聚酯产品的开发现状

从国内来看,“十二五”时期,我国内需市场将持续扩大,化纤在纺织原料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强化。我国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化纤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实现高端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及产业后发优势,实现产能高速增长,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国家制定出台了《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化纤等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化纤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与此同时,化纤产业发展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容量压力持续加大,化纤原料进口依存度较高的局面短时期内难以缓解,这也对我国化纤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产能的迅速增长,聚酯及涤纶行业出现的阶段性投资过热造成化纤新增产能中常规化、同构化产品过度发展问题突出,加剧了市场的无序竞争,企业开工率下降,行业整体效益下滑。虽然我国的合成纤维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也不可能像之前那样每 5 年产量就翻一番,而是应该一方面改进和完善传统技术和产品,另一方面研发新技术和新品种,使我国尽快成为化纤生产强国。

篇5

[关键词]产业集群效应;集聚度;区位商;纺织产业空间结构;产业链;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发展;

一、引言

区域经济发展有三大理论支柱,即经济增长极理论、园区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这三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研究的焦点。 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具有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1]。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 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彼此相关联的公司、政府、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2]。从本质上讲,产业集群是为了创造竞争优势而产生的,而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架构。因此,利用产业集群重构我国纺织行业产业空间结构既是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提升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从产业集群的发展实践看,集群是在相关产业链环节上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的空间集聚现象。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基于产业链关系的企业相互之间能够实现联系与合作,进而形成企业网络。 与市场交易中离散的、随机的买卖双方相比较,在空间上接近的企业或机构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信任和协调的交易关系。 首先,产业集群延伸了集群内相关产业的产业链,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研发、试验、评估、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都进行了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从而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其次,相关资源能够在集群内部进行合理分配,这有利于缩短交易时间和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生产经营信息能够快速及时地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得以交流,从而使得企业的生产过程更加有效与合理。 最后,集群效应推动了集群内部各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使得生产同一类型或同一种产品的相关企业聚集在特定地区内,从而有助于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

二、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相关问题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日趋增多,且研究成果展现出诸多有益见解。 国外学者 Morosini认为,企业与集群内各种公共机构平台通过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实现了集体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集群企业共享散布在集群中的关键技术和商业知识,而且有利于促进集群企业间的技术转移[3]。 MolinaMorales等对西班牙传统制造业集群内 288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虽然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同质性,但是各企业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网络关系,这些独特的网络关系使得集群内企业对共享性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同,这些差异性可以解释各企业创造价值的不同[4]。 Omokazu等对日本的三个产业集群进行了调查,并验证了三种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垂直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与大学、跨产业经营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具有积极效应[5]。

Kanda和 Deshmukh的研究表明,协调好集群企业的供应链资源能够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并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所处区域的竞争力[6]。 Sirmon和 Hitt研究发现,集群企业会选择一系列资源来支持其经营活动,当企业所选择的资源与自身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这将有利于企业获得行业领先位置[7]。

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效应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应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了两个市场,国内市场约占 80%,国际市场约占 20%。 一些纺织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实现了从加工贸易、OEM贸易到拥有自主品牌的转变,进一步优化了我国纺织工业的产业链结构[8]。 顾志群等从核心技术、集群文化与市场营销三个方面对集群绩效进行了衡量,并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评价指标予以量化,由此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9]。

罗国勋等分别从产品结构、市场竞争力等角度,对依托企业集团的小企业集群、中卫型小企业集群、空间集聚小企业集群、市场型小企业集群和网络式小企业的集群绩效进行了分析论述[10]。 卞继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绩效棱柱的思想和方法,构建了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系统,并从利益相关者满意、战略、流程、能力和贡献五个内在相互匹配的维度对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11]。 宁军明认为,要提高产业集群绩效和促进集群发展,除了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不断优化集群结构与改善治理质量[12]。 姜鑫和罗佳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产业集群在结构、行为与绩效三方面还没有实现协同发展,每一产业集群在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发展欠佳[13]。 吴义杰、何健指出,在产业集群的衰退期,某些关键因素的改变导致了集群的衰亡,因此在产业集群进入成熟期后,企业必须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中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开拓新的市场空间[14]。 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最紧迫而重要的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构筑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15 16]。 黄建康和蒋伏心认为,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王娇俐等认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外部拉动机制转向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动力机制[18]。 蔡绍洪和陆琳认为,产业集群的动态共生稳定条件取决于集群企业博弈收益差距程度、实现自身收益变化方式等因素[19]。从现有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从主观方面对产业集群的集聚度进行了研究,但对纺织企业产业集群的数据分析及定量方法应用性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文在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对产业集群集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现状进行描述;其次,运用区位商法对全国各地的纺织产业集群进行量化,对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进行排序;最后,对各个地区的产业集群现状加以比较,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三、研究设计

(一) 现状分析

在中国加入 WTO之后,纺织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参与竞争。 由于集群产业比单个公司竞争更为有效,因此加强对纺织产业集群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纺织产业集群的优化与升级,这对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纺织产业是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具有最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原材料种植到产品加工,纺织业每个环节的比较优势都很明显。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集中分布在山东、江苏、福建、浙江、广东这五个省份,总体上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强北弱”的特点。 根据中国纺织经济信息中心的统计,山东省诸城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男装名城”,山东省王台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机械名镇”,江苏省金坛市被中国纺织协会授予“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童装名城”和“第六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等等。 近年来,随着东南沿海纺织行业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不断加大和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崛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纺织产业的生产规模在趋于稳定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新的产业定位:一方面加快产业水平的提升、发展;另一方面加速向内陆梯度的转移,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相继形成了一些纺织产业相对聚集地,其中有些还是起点较高的纺织产业集群区域[20]。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情况如图 1所示。

图 1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区域分布图

在实现纺织产业集群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西部有些省份的纺织工业园区建设已见雏形。 比如,西安现代纺织 产 业 园 于2009 年 4 月被批准设立,它是以承接西安地区纺织企业外迁改造为依托,以全省纺织产业链企业入园提升为基础,以吸引东南沿海纺织产业梯度转移为目标的专业化、新型综合产业园区。 2010年 11月,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成为全国第十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中被新授予的五个基地之一,也是全国 28个纺织产业基地中唯一一个在西部地区的基地。 在国务院最近批准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被首次列入重点建设项目[21]。 纺织工业是陕西经济发展中传统的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竞争优势比较明显、发展相对快速的产业,但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原有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模式已无法适应政府规划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另外,大量东部沿海纺织类企业也面临着要素制约加剧、成本上涨较快、竞争优势减弱等问题。 由此可见,新型产业园区承接纺织产业转移可谓是“顺势之举”。

与此同时,建设中的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称号,日本伊藤忠公司、正邦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美特斯邦威集团(集团区域总部中心)、埃迪蒙托居室用品有限公司(家纺产业项目)等四户重点招商项目已签订入园协议,四个项目总投资达 6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 1 8万个,建成后年产值可达 200亿元。 另外,国内著名企业杉杉集团、雅戈尔集团等也有投资意向。 延长的纺织工业园产业链为加快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建设进程奠定了基础。 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在积极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加快了在纺织服装产业后加工、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商贸流通等方面的发展,不断扩大、提升合作领域和层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形成了从纺纱织布、印染、服装设计加工到销售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极大地带动了咸阳纺织企业做大做强。

自 2002年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开始试点后,纺织业工业总产值从 2001年的 9626亿元增加到 2010年的 40839 16亿元。 2011年 1月至 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 10 5%,增速较上半年提高 0 6个百分点,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5 7%,较上半年提高了 0 1个百分点[22]。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部和西部的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 41%和 27 5%(高于东部 10 3%的增速);中部和西部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 27 8%和 25 9%(高于东部 16 6%的增速)。 “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的整体布局将继续西进。 预计“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将基本形成发挥东部、中部和西部各个区域优势的产业布局体系,纺织业经济总量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的分布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到 2015年,中部和西部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行业的比重将由 2010年的 17%提高到 28%[23]。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能够使区域纺织业的外部经济规模和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并能带动集群内外的合作与竞争,从而有利于获得较大的区域经济效益和不断提升盈利能力。 纺织业发达省份的成功实践证明,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纺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研究方法

在区域层面产业集群的评价研究中,识别产业集群的方法主要有波特案例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和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法。 波特案例分析法需要依赖于专家的主观判断,这限制了客观性数据的收集;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基于以往资料和数据所进行的分析,它在反映产业的动态变化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区位商法是西方国家识别产业集群的主要方法,是辨认产业集群的常用工具,用区位商法计算的集群集聚度能够反映区域主要产业特性,而且数据比较容易获得、计算方便。 因此,本文采用区位商法,以我国纺织行业为例对产业集群集聚度进行实证分析。

区位商是评价区域优势产业的基本分析方法,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区位商法是产业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判别方法,其用来衡量某一产业在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 一般来讲,LQ =(Eij/ Ei) /(Ekj/ Ek),其中 Eij指 i地区产业 j的工业产值,Ei指 i地区工业总产值,Eki国家 k产业 j的工业产值,Ek指国家 k的工业总产值。 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明确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 L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LQ值越大,专门化率也就越高。 当某一产业的 LQ值大于 1时,则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良好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显示出该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某产业的 LQ值越大,则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比较优势越显著,竞争能力也就越强。

四、实证分析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假设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 2010年至 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并选取了全国 31个省市行业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同时,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如下两个假设。

假设 1:经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纺织产业集群现象。

假设 2: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纺织产业集群现象不明显。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中国纺织产业为例进行了产业集群识别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纺织业在江浙一带、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几大区域,特别是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宁夏这 8个地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带,产业集群内的纺织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区位商(尤其是用纺织行业工业产值计算的区位商)在识别中国产业集群现象方面是合理和可行的,且检验结果与实际相吻合,这说明在产业集群的兴起与发展方面,经济发达程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由此可以说明,用纺织行业工业产值计算的区位商是判别中国纺织产业集群集聚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实践证明,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园区内企业的不断壮大,带动区域纺织业工业总产值的不断增加,这对推动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纺织产业的集群集聚度仍然不够,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很不平衡,为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在自身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适时吸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成功的经验,提出适合当地纺织企业发展的对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科技进步、品牌建设、产业转移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从而更好地实现中西部与东部产业集群的过渡与衔接。

(一) 搭建产业平台,科学引导产业聚集

作为政策措施的制定者,政府应在产业发展方面尽量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自身在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 地方政府应以现有的以及新兴的纺织产业集群为前提,制定相关的计划与措施,实现东西部纺织产业集群的良好衔接,科学引导纺织企业进行产业聚集,增强集群内部企业总体生产能力,扩大集群的影响力。 政府在对待纺织产业集群园区建设方面要区别对待,尤其应对西部经济比较落后地区在资金、人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 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聚集度

各个地区应当根据掌控的资源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依靠产业集群来提高纺织产业发展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在遵循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升级的规律基础上,把握各个阶段的特点,对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促进产业链的有效调整和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更好地实现从单一的行业模式向产业集群的过渡。

在东部地区,产业集群比较成熟的地区(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要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的产业,提升现有纺织产业集群的水平,培育东部沿海地区的特色品牌,注重质量和品质的提升,提高品牌贡献率;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性强的、附加值高的纺织产业,地方政府要对东部地区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纺织产业转移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鼓励与支持。 在中部地区,已建立纺织工业园区(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重庆市涪陵区龙桥工业园区)的地区要引进大批纺织企业入驻,积极发展县域、镇域的特色纺织经济,合理配置要素资源,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新型基地或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培育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吸引同类及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向基地或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升级。 在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原材料、土地、能源等优势,在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实行节能降耗、绿色生产等工作,积极发展棉纺、毛纺、丝绸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内生动力,力争赶超中东部地区。

(三) 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部分优势纺织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支持纺织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促进先进技术在行业内的有效推广应用;鼓励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加强产学研用联合,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之上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 加快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升级

首先,企业要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品牌的创建意识,提高品牌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整合能力。 其次,应充分开发品牌无形资产,通过引进品牌资产来实现品牌的扩张和延伸。 最后,应加快推进我国纺织企业的品牌化进程,开展纺织品牌企业创建工程,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吴迪.纺织业科技攻关六大重点[J].毛纺科技,2009(4):2829.

[2]顾志群,沈友娣,康君.中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11):4648.

[3]罗国勋,汪少华.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其绩效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6):7072.

[4]卞继红.基于绩效棱柱法的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0(21):6063.

[5]宁军明.产业集群的结构、治理与绩效[J].企业经济,2008(4):115118.

[6]姜鑫,罗佳.中国工业产业集群的结构行为与绩效数量化评价研究———基于 SCP范式的产业集群主成分分析

[7].工业技术经济,2008(1):108111.

[8]吴义杰,何健.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J].甘肃社会科学,2010(5):181184.

[9]黄速建.中国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报告(2010—2011)[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10]卢锐,杨忠.市场开放、产业集群与东陇海工业园的战略转变[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2):14.

[11]黄建康,蒋伏心.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苏南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2):14.

[12]王娇俐,花磊,王文平.基于集群企业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2011(8):6468.

[13]蔡绍洪,陆琳.基于主观博弈的产业集群动态共生稳定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1(5):4246.

[14]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15]西安纺织产业园区列入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EB/ OL].[20120506].

篇6

[关键词]:家纺设计;织物设计;图案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传统染织艺术

伴随着新世纪的钟声,中国终于进入WTO,这给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家纺行业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

1、技术装备落后,新产品开发不足。据统计,中国纺织品三大行业(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产值占比约分别为61%、28%、11%。除化学纤维生产技术和服装骨干企业的缝纫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外,纺纱、织造、染整等传统工艺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2、标准低。目前中国的纺织企业还处于低端生产阶段。大约有80%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6%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4%的企业生产品质低价格低产品,仅有10%的企业生产高品质产品。

3、高素质人力资源缺乏。行业缺乏品牌运作、资本运筹、国际交往的人才,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4、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行业性软件开发力量薄弱,软件产品少,企业管理软件应用比例低,信息化普及率低,电子商务起步慢,多数企业管理方式落后,难以真正建立起"小批量、多品种、高品质、快交货"的市场快速反应机制。

5、缺乏品牌经营理念。传统家纺多,规模小,产品单一,加工贸易比重仍然很大,应对国际竞争手段不足,处在整合阶段。

我国家纺设计界普遍存在着这种状况,并正在影响着我国家纺行业向前发展的进程,急功近利式的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赚取了利润,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的家纺设计有可能因此失去自己的设计语言,我们家纺设计师也将失去设计创造的动力。这是非常危险的。模仿永远只能使我们生产二流产品,创造自己的设计语言,才有可能使我们生产出一流的家纺产品。当然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使多方面的,其形成的深层因素有以下两点:

1、染织设计教育模式陈旧,当前的我国高校染织设计教育令人担忧:

一方面由于一段时期以来的纺织品行业的不景气造成一些院校(艺术类与工科类)染织专业学生的招生困难与就业问题,因而使得一些院校对染织专业系科进行了重组,一般情况是染织专业从属于热门的“服装设计专业”形成染织服装专业,由于新兴家纺行业在中国的迅速崛起,服装、装饰、产业三分天下的局面将在不久的将来很快地确立。目前高校染织专业的地位实际上已经不适应当前家纺行业的迅速发展而导致的对设计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染织设计专业应加强对家纺设计的研究,对染织设计专业重新定位,成立专门的家纺染织设计与研究专业,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目前中国家纺行业空前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当前高校染织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仍较陈旧,在纺织品设计的三个层面中重视图案设计,忽略纺织品织物设计(纺织品织物设计在我国工科院校中是独立的专业)与产品造型设计教育,因而培养出的学生虽具有较强的图案设计能力,但由于对纺织品纤维、染色、织物设计、纺织品产品造型设计等缺乏足够的知识。他们对纺织品整体把握的能力较差,无法全面地借助纺织品纤维、织物特征表达织物之美。也无法根据纺织品最终产品造型特点完美表达纺织品的图案之美。因此大学染织专业应根据目前及未来家纺业发展需要,打通文理科,使艺术院校与工科院校的染织专业互通有无,即艺术院校染织专业应当充实织物设计教学,完善产品造型设计教学,“高等教育综合化,是当今世界性的重要趋势。我国艺术院校的染织艺术设计教育一般为四年,学生入学时均已有一定美术基础。…要使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既有相当的美术功底,又有实际的产品设计能力…,关键是要实现学科设置的综合化,学科本身发展的综合化以及课程的综合化,合理地安排相关课程内容和改革教授方法2、设计文化相对落后

产品设计需经过接受任务确定目标市场调查设计方案设计评价工艺制作效果分析等严格的程序性过程。才能确定新产品的生产,同时设计中还需考虑产品功能效用、艺术审美、制作材料、时代特征等因素。因而设计完全不是象一般人所想:图案、色彩、造型…那么简单,设计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且极具创造性的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上层建筑是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而设计艺术也是建立在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才会有什么样的艺术设计,同时设计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才能使设计具独特的魅力,才能广为消费者接受和使用。当代社会,西方经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也必然使其西方文化占据统治地位,应当承认当代世界文化的主流是西方文化,当代家纺设计的主流是西方家纺设计,它们领导着世界的家纺的流行时尚并牢牢占据着世界高档家纺产品的市场。这种情况之下,作为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经济尚不发达,对外改革开放刚二十年,对西方设计文化研究得还很不够,对我们自己的设计文化研究得也还很不够,现代中国设计文化相对于西方来说是比较落后的。因此要求我们的家纺设计师去领导世界家纺时尚条件还远未具备。

但我们毕竟是有着深厚传统设计文化的国家,中国的传统设计文化是一座尚未被很好挖掘和开发的设计宝藏,在这方面我们应加大研究投入,打中国特色文化牌,以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设计进入国际高档家纺市场,当代世界的“中国热”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将继续流行,西方设计师设计的中国题材、中国风格的纹样在各种新纺织品展会上经常可见:“风格趋向细微和精巧。有的灵感来自三十年代的中国…的装饰纹样…”。对本民族传统设计艺术的研究与开发是我国现代设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代家纺设计艺术逐步走向世界的希望所在。

手工印染、刺绣等传统艺术在家纺设计中的价值

就目前中国家纺设计状况,我认为中国家纺设计可以两条腿同时走路,一方面应紧追国际家纺时尚潮流,加强对世界家纺设计文化研究,促进中国现代时尚家纺设计。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中国传统家纺设计艺术的研究,设计开发出具有时代性和时尚性的采用中国传统技艺制作的家纺产品。

理性比较中国现代家纺业与欧美高档家纺业,我们容易得出中国家纺的优势与劣势。其劣势主要表现为:

1、产品档次较低;

2、技术含量较低;

3、设计水平有较大差距。

我们的优势主要有:

1、纺织品原料齐全充足;

2、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较低,且有较好的技术水平;

3、国内需求稳定且增长迅速。

应该说我们的劣势其根本源于我们纺织品整体技术水平与产品设计能力较低,是难以在短时间内缩短差距的。然而如果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能较快缩短与欧美之间的差距。由于中国沿海地区与内地发展地不均衡,仍将会长期维持我们加工费用较低的状况,人力资源物美价廉是我们的一张王牌,再加上近年来世界家纺返朴归真的民俗风格和异国情调风格的流行,我们在家纺设计中完全可以利用我国传统染织工艺,生产出采用手工制作技艺的既具工艺性又具个性化的高附加值高档家用纺织品。这类产品在国际市场应该具有足够的竞争力,且极具浓厚东方文化特色,只有我们能生产,别人会因为人力成本或文化上的原因而无法模仿。

篇7

[关键词]:家纺设计;织物设计;图案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传统染织艺术

伴随着新世纪的钟声,中国终于进入WTO,这给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家纺行业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在服装、装饰、产业三大类纺织品中所占比重较低约22%,“在西方发达国家三类纺织品的消费约各占1/3,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占40%左右,而中国三大纺织品结构为68:22:10”[1]P1,产品档次较低与欧美日差距较大。随着2005年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未来五年内改变当前我国家纺产品总体水平相对落后的状况是我国家纺行业的当务之急。可以说我们未来五年之内的努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家纺行业在国际家纺业的地位。而现代家纺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水平较低,如何使我国家纺设计尽快适应迅速发展的我国家纺行业,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正确认识家纺设计对中国家纺业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家用纺织行业发展迅猛,随着国内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经济政策,特别是住宅消费、旅游消费的迅速增长,带动了家用纺织品消费快速增长,同时对外出口因前几年欧美经济景气而增长较快,“2000年家用纺织品的出口达到54.2亿美元”[1]P1,家用纺织品已成为我国纺织品又一经济增长亮点,且极具活力和巨大发展潜力。

当前我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尽管发展迅速,但面临的困难也不少,主要是产品档次较低,与欧美同类产品相比,个别单位产品附加值仅其十分之一。改变目前这种状况,一是要提高全行业品牌意识,争创国内国际名牌;二是要加强全行业内技术创新,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吸收;三是要加强对家纺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研究,这是我国家纺业最薄弱环节,也是提升我国家纺产品档次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同时也是我们家纺业进一步发展所遇到技术难题中最难在短时期内解决的课题。

我认为目前我国家纺行业中出现的设计问题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服装行业中出现的问题惊人的相似,那时我们总是把服装产业落后的原因归结于服装设计水平,认为只要把服装设计水平搞上去,问题自然会解决。实际上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尽管我们服装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确实穿得更好,更时尚,也更有品味,但是我们服装业从整体上看仍然还较落后。这二十年在中国的大学里服装设计专业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培养了大批服装设计专门人才,但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我们纺织品的附加值仍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仍不高,以丝绸行业来说,我们虽然生产了最好的原料,但最好的丝绸印花染整仍在意大利、日本。尽管整个世界已经离不开贴有MADEINCHINA标签的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尽管我们早已成为世界头号纺织服装产品生产国,但那些产品大多不是我们设计的,品牌也大多不归我们所有,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主要还是以劳动密集型来料加工赚取少量的加工费,我们所拥有的能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还很少很少,能在国际时装界立足的时装设计师几乎闻所未闻。当然我并非想否认中国服装设计界的成就,中国服装设计经过二十年的奋斗设计水平大幅提升,虽还不足以领导时尚,但与世界的差距正在缩小,几乎快摸到世界时?耙捣⒄沟穆霾耍残碓儆檬甑氖奔洌憧梢钥吹轿颐堑氖弊吧杓剖尤氲焦室涣魇弊吧杓剖Χ游椋材芸吹轿颐歉嗟墓食勖放啤N抑皇窍爰死此得魑侍猓?nbsp;中国服装业的问题并非仅是设计的落后,实际上是纺织行业整体综合技术实力的问题。服装设计实际上是纺织产品的终极设计,其设计综合了纺织业各个方面的技术水平和成果,是纺织业技术实力的集合体。家纺设计与服装设计一样也是纺织产品的终极设计,是整体纺织业技术实力的集合体。

中国家纺行业当前所面临的困难与当年服装业一样,并不能仅依靠“设计”来根本解决。实际上中国家纺行业仍处于新兴的,低技术水平状态,整体家纺产品档次相对低级阶段,但比较当时服装业来看,家纺业发展的基础要比那时好得多,条件也优越得多,因为中国纺织业经过二十多年的以服装业为龙头的带动发展,整体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都已提升到相当水准,实际上为家纺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这方面来讲中国家纺业发展相对较快是有其必然性的。但中国家纺业要达到世界级先进水平,还需要走相当长的路,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两方面的配合:一方面,努力使我们纺织业综合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家纺产品的设计水平达到相当高度,具备应对各种设计要求与设计风格的足够能力,且具有一批高素养家纺设计师。

二个方面缺一不可,双方面具有辩证关系,即家纺设计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家纺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家纺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必然会促使家纺设计水平迅速提高。当二方面条件同时或逐步具备,再加上国内市场的扩大和国内家纺产品消费逐步趋向高档化和时尚化,以及国内著名家纺产品牌策略的成功。中国家纺产品才有可能大规模进入国际高档家纺产品市场。当然对照中国服装业的发展历程:这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

二、中国家用纺设计的现状和思考

对家纺产品设计进行综合分析,家纺设计应包括三个层面:

1、家纺织物产品设计(织物);

2、家纺图案设计(平面);

3、家纺产品造型设计(空间)。

通常我们认为的家纺设计常常与家纺图案设计混为一谈,实际上三个层面是相互关联而缺一不可的,并共同构成了家纺设计的概念。

从产品设计的过程和层次上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织物设计为底层最基础环节,决定了家纺产品用“什么”织物;图案设计为中间环节,决定了家纺织物印“什么”图案;产品造型设计为最终环节决定了家纺印花织物做“什么”终极产品。

从三者之间相互关系来看应该还存在这样一种互相影响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即织物设计能促进和刺激新的图案设计和产品造型设计。图案设计又能影响织物设计与产品造型设计,而造型作为家用纺的终极设计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图

案设计与织物设计。作为家纺产品设计师应该同时具备这三方面的设计技能,至少应该在专攻图案设计的同时了解并及时掌握纺织品面料产品设计与家纺产品造型设计动态信息,但在我国绝大多数家纺设计师实际上就是图案设计师,其主要任务就是设计纹样,而且更多的时间是忙于模仿国外流行家纺图案,同时由于图案设计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仍不被高度重视。我们的家纺设计师仍极少有机会去国外市场了解第一手家纺流行信息,也极少有机会回到高校“充电”,学习新的知识,更新旧的观念。

我国家纺设计界普遍存在着这种状况,并正在影响着我国家纺行业向前发展的进程,急功近利式的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赚取了利润,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的家纺设计有可能因此失去自己的设计语言,我们家纺设计师也将失去设计创造的动力。这是非常危险的。模仿永远只能使我们生产二流产品,创造自己的设计语言,才有可能使我们生产出一流的家纺产品。当然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使多方面的,其形成的深层因素有以下两点:

1、染织设计教育模式陈旧,当前的我国高校染织设计教育令人担忧:

一方面由于一段时期以来的纺织品行业的不景气造成一些院校(艺术类与工科类)染织专业学生的招生困难与就业问题,因而使得一些院校对染织专业系科进行了重组,一般情况是染织专业从属于热门的“服装设计专业”形成染织服装专业,由于新兴家纺行业在中国的迅速崛起,服装、装饰、产业三分天下的局面将在不久的将来很快地确立。目前高校染织专业的地位实际上已经不适应当前家纺行业的迅速发展而导致的对设计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染织设计专业应加强对家纺设计的研究,对染织设计专业重新定位,成立专门的家纺染织设计与研究专业,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目前中国家纺行业空前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当前高校染织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仍较陈旧,在纺织品设计的三个层面中重视图案设计,而忽略纺织品织物设计(纺织品织物设计在我国工科院校中是独立的专业)与产品造型设计教育,因而培养出的学生虽具有较强的图案设计能力,但由于对纺织品纤维、染色、织物设计、纺织品产品造型设计等缺乏足够的知识。他们对纺织品整体把握的能力较差,无法全面地借助纺织品纤维、织物特征表达织物之美。也无法根据纺织品最终产品造型特点完美表达纺织品的图案之美。因此大学染织专业应根据目前及未来家纺业发展需要,打通文理科,使艺术院校与工科院校的染织专业互通有无,即艺术院校染织专业应当充实织物设计教学,完善产品造型设计教学,“高等教育综合化,是当今世界性的重要趋势。我国艺术院校的染织艺术设计教育一般为四年,学生入学时均已有一定美术基础。…要使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既有相当的美术功底,又有实际的产品设计能力…,关键是要实现学科设置的综合化,学科本身发展的综合化以及课程的综合化,合理地安排相关课程内容和改革教授方法。”[3]P171;而工科院校染织专业充实美术、图案设计教学,增加产品造型设计教学。这样染织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便可以被大大拓宽,他们能掌握从织物设计到?及干杓圃俚讲飞杓迫娴姆闹飞杓浦逗湍芰Γ蔽一谷衔颐撬嘌男乱淮矣梅闹飞杓剖鼍弑附先娴淖ㄒ邓匮允遣还坏模褂由弦幻胖匾闹鞲煽纬獭笆谐∮保耘嘌哂蠧I企业形象策划,品牌策略及市场调查与拓展等全面能力。使我们新一代家纺设计师在具备较全面专业素养的同时又有家纺市场营销能力。这样既培养了各方面能力又能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通过这种对专业的重新定位和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必能培养出符合中国家纺业继续发展所急需的新一代家纺设计师。

2、设计文化相对落后

产品设计需经过接受任务确定目标市场调查设计方案设计评价工艺制作效果分析等严格的程序性过程。才能确定新产品的生产,同时设计中还需考虑产品功能效用、艺术审美、制作材料、时代特征等因素。因而设计完全不是象一般人所想:图案、色彩、造型…那么简单,设计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且极具创造性的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上层建筑是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而设计艺术也是建立在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才会有什么样的艺术设计,同时设计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才能使设计具独特的魅力,才能广为消费者接受和使用。当代社会,西方经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也必然使其西方文化占据统治地位,应当承认当代世界文化的主流是西方文化,当代家纺设计的主流是西方家纺设计,它们领导着世界的家纺的流行时尚并牢牢占据着世界高档家纺产品的市场。这种情况之下,作为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经济尚不发达,对外改革开放刚二十年,对西方设计文化研究得还很不够,对我们自己的设计文化研究得也还很不够,现代中国设计文化相对于西方来说是比较落后的。因此要求我们的家纺设计师去领导世界家纺时尚条件还远未具备。

但我们毕竟是有着深厚传统设计文化的国家,中国的传统设计文化是一座尚未被很好挖掘和开发的设计宝藏,在这方面我们应加大研究投入,打中国特色文化牌,以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设计进入国际高档家纺市场,当代世界的“中国热”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将继续流行,西方设计师设计的中国题材、中国风格的纹样在各种新纺织品展会上经常可见:“风格趋向细微和精巧。有的灵感来自三十年代的中国…的装饰纹样…”[2]P27。“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对本民族传统设计艺术的研究与开发是我国现代设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代家纺设计艺术逐步走向世界的希望所在。

三、手工印染、刺绣等传统艺术在家纺设计中的价值

就目前中国家纺设计状况,我认为中国家纺设计可以两条腿同时走路,一方面应紧追国际家纺时尚潮流,加强对世界家纺设计文化研究,促进中国现代时尚家纺设计。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中国传统家纺设计艺术的研究,设计开发出具有时代性和时尚性的采用中国传统技艺制作的家纺产品。

理性比较中国现代家纺业与欧美高档家纺业,我们容易得出中国家纺的优势与劣势。其劣势主要表现为:

1、产品档次较低;

2、技术含量较低;

3、设计水平有较大差距。

我们的优势主要有:

1、纺织品原料齐全充足;

2、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较低,且有较好的技术水平;

3、国内需求稳定且增长迅速。

应该说我们的劣势其根本源于我们纺织品整体技术水平与产品设计能力较低,是难以在短时间内缩短差距的。然而如果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能较快缩短与欧美之间的差距。由于中国沿海地区与内地发展地不均衡,仍将会长期维持我们加工费用较低的状况,人力资源物美价廉是我们的一张王牌,再加上近年来世界家纺返朴归真的民俗风格和异国情调风格的流行,我们在家纺设计中完全可以利用我国传统染织工艺,生产出采用手工制作技艺的既具工艺性又具个性化的高附加值高档家用纺织品。这类产品在国际市场应该具有足够的竞争力,且极具浓厚东方文化特色,只有我们能生产,别人会因为人

力成本或文化上的原因而无法模仿。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手工印染(绞缬、蜡缬、夹缬)、刺绣、编织、织绵……等传统染织工艺的研究,并对这些传统染织工艺进行重新包装赋予其时代性和时尚性,设计出既有中国传统工艺之美又有时代性和时尚性的家纺新产品。这些产品从目前的消费空间看既能满足国内部分宾馆饭店的特殊需要,及国内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生活品味消费群体的需求,又能满足国外消费者求新求异的要求,同时应对这些产品采用现代品牌策略进行品牌包装和宣传,树立中高档手工纯天然绿色产品形象。通过对这些产品的市场策划和开发,逐步进入国际高档家纺市场,并以此产品的成功,以点带面,在国际家纺市场确立中国高档家纺产品的地位。

家纺设计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不但涉及纺织品设计的三个层面织物设计;图案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还需要有纺织业整体技术实力作为技术支撑。当前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发展势头迅猛,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时机,调整家纺设计教育体系,拓展家纺设计思路,设计出既有时尚性又具中国特色的家用纺织品,以提高中国家用纺织品设计水平,推动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更快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东辉《大有作为的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纺织装饰科技》2/2001

篇8

关键词:法国;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启示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045-05

一、法国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历程及其方法与途径

(一)法国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的基本历程

法国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改造与工业转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酝酿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60年代中期,是法国对产业转型开始认识并准备条件的一个重要时期。其间,几个重大事件同后来的产业转型密切相关。一是中止在Autun的页岩开采和关闭Hennebont钢铁基地,这事实上也可以认为是最早的产业转型活动。二是开始创建资助工业企业改变其经济活动方向的金融机构,先是在1954年建立了法国第一个资助工业企业转型的公共借贷机构,接着又于1955年创建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基金和在关键地区实施补贴的体系。三是对地区进行分类,1956年提出第一批以矿业和纺织业为主的工业困难地区清单,1964年,在国土整治和区域行动评议会成立后不久,便拟定了准备实施资助的地区发展区域和产业转型地区名单。

2.起步试验阶段。1967年,以任命首批产业转型地区特派员和由煤炭部建立“促进矿山工业化金融公司”为标志,法国产业转型进入实质性的试验操作阶段。接着,从1968年开始相继提出和制定了一些地区(如洛林地区)和部门(如煤炭、钢铁部门)的产业转型规划。1972年,创立矿区转型部际组合;1979年,创立工业转型专门基金,用于对产业转型的困难地区进行补贴和专门信贷。

3.大规模展开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法国主要的大型传统产业部门均相继开始其大范围的转型过程。1984年,法国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15个工业转型的试验单位和试点地区(优先地区),老工业基地的大规模产业转型帷幕由此拉开。

(二)法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转型的重点行业及地区

法国老工业基地产业改造与工业转型涉及的主要行业部门,为煤炭开采业、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等传统产业,其原因:一是产品生产成本过高,市场竞争能力严重下滑;二是资源趋于枯竭,生产发展所赖以存在的基础不断被削弱;三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1.煤炭开采业。煤炭开采及其相关产业是法国最早进行产业转型的一个领域。煤炭工业曾经是法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基础工业部门之一,由国有法兰西煤矿公司统一经营全国的煤炭生产。1950―1966年间,法国原煤产量基本维持在年产5 000―5 770万吨之间。之后,由于资源枯竭和深井作业的生产成本过高,吨煤生产成本竟高达100美元以上,而当时世界平均的煤炭售价大致为30美元/吨左右,进口煤炭价格远远低于自产的煤炭生产成本,致使法国原煤产量大幅下滑,1970年降至3 784万吨,1974年后更是减少到2 400万吨以下,1980年为1 813万吨,仅相当历史最高水平1957年5 772万吨的31.4%。

2.钢铁工业。由于法国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因此,法国的炼钢业早在18世纪即已形成,但是在19世纪后半期托马斯炼钢法出现后才有较快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炼钢业更是一度出现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但在1974年钢产量达到2 702.3万吨这一历史最高水平之后便趋于下降,到1981年已减少到2 126.4万吨,比1974年减产575.9万吨,下降21.31%。法国炼钢业趋于萎缩并由此迫使其转型的主要原因是资源枯竭,法国年铁矿石产量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一直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第三位,1960年达到2 174.5万吨(按含铁量计算)后开始趋降,1970年为1 775.9万吨,1980年进一步减少到910万吨,比1960年减少58.15%;其次是生产成本过高,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其他产钢大国,1977年,每生产1吨钢联邦德国为8.2小时,日本为6小时,而法国则需要11.8小时,加上设备利用率低(1977年只有63.6%),从而使得法国钢铁工业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3.纺织工业。历史上的法国纺织业,在世界上也曾享有盛誉,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纺织业也仍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增长趋于缓慢,其中增长较快的1959―1974年间,平均每年增长4.1%。之后,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纺织品,由于受到法国国内劳动工资水平高的影响,产品生产成本费用大,在价格上,无法同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的纺织工业相抗衡,国外纺织品大量涌入法国市场,而其出口却不但未能增加,反而趋于下降,结果导致纺织品生产形势的不断恶化,产量趋降,1975―1979年间,法国纺织工业生产平均每年下降1.25%,成为法国最为困难的工业部门之一。

法国产业转型涉及的主要是那些资源耗竭态势明显,并以传统产业为主和由于污染及原有工业区被破坏,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环境处于不利状态,中小企业发展明显落后的老工业基地,以洛林为代表。由于洛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和铁,因此,很早即已发展成为法国以煤炭、钢铁为主体的重要工业基地。洛林铁矿是西欧最大的铁矿,分布在摩泽尔河两岸,从南锡一直伸展到卢森堡边界。铁矿区以东的摩泽尔煤田是法国的第二大煤田。铁矿和煤的结合为这里成为法国最大的综合性炼钢工业基地奠定了基础。1968年,洛林的生铁产量达1 176万吨,约占法国全国生铁总产量的71%,钢产量1 280万吨,占全法总量的63%。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煤、铁资源的逐渐枯竭,以钢铁、煤炭业为主体的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步入难以维继的困难境地。又由于洛林地区地处欧洲心脏地带,交通通讯网络密集,与外界联系密切,加上原有经济及工业的良好基础,因此,又被认为是一个开发尖端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理想之地。因此,洛林地区成为法国最早实施产业转型的一个地区。

(三)法国老工业基地产业改造与转型的基本途径

法国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改造与转型,从对不同产业的发展进行轻重缓急的战略性安排(产业选择),确定其与时俱进的动态产业架构(产业及其结构定位)入手,以传统产业内的企业改造和转型为重点,以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及其成果的应用为支撑,实现产业能级及其结构的提升,最终形成整个区域经济与产业的快速、高效、可持续发展格局。

1.企业转型。以对老工业基地已有传统产业内企业的经济活动方向及形态的根本改变为目标,促使企业通过抛弃其原有的产业活动,进而转向从事新的产业活动,或者在原有产业内开辟新的经济活动领域,由原来的单一化经营转向多元化发展等途径,重建企业的生机与活力,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2.产业调整。在对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改造与转型,进而激活其成长机制,使产业获得持久发展能力的同时,积极开发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突出、单位能源和土地所创造的增加值最大的新兴产业,拓宽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边界,改进产业门类及其活动内容的结合方式,构建结构更为复杂、联结更为紧密、系统更加稳定、更具综合附加值的多行业、多形态地区产业综合体。

3.发展块状经济。以促进地域空间的有效使用为目标,通过原有企业的迁移、改造和新兴企业创建,使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相对集中地集聚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主业突出、特色明显、资源共享、发展互动、区域性强、关联度大的“大板块”与“小块状”有机衔接的地域经济,以确保整个区域空间战略价值的有效实现。

二、法国老工业基地产业改造与转型的重要举措

(一)促进人员转移

人员转移是老工业基地产业改造与转型过程中无可回避的一个重大而又敏感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对传统产业内大量过剩的产业工人加以裁减,以消除其企业的严重冗员现象;另一方面,又必须对裁减下来的所有人员予以妥善的安置,以确保其就业及生活上的出路。法国在这个问题上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

1.鼓励自谋职业和提前退休。传统产业中的转型企业职工,凡年龄达到55岁的均可办理提前退休,由国家就业基金提供优惠的退休金,确保其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未达退休年龄,自办企业的,由国家提供资金、技术上的多方帮助以及行政管理上的各种便利;自找工作单位的,由国家和企业承担搬家费、安置费、培训费和培训期间的工资,以及新单位工资与原工资的补差,等等。

2.转业安置。一是通过行政渠道及办法直接向非转型产业的国有大型企业转移;二是鼓励非国有企业招聘转型企业职工,每录用一名转型企业职工由国家向用人单位提供5万法郎的奖励;三是安排职工离岗参加职业培训,提高转型企业职工变换劳动岗位(或职业)的适应能力和劳动就业的专业技术能力,培训费用由国家承担,培训期间可领取工资的70%,培训结束后,可返回原企业工作,也可以离开企业另谋职业。

3.境外转移。一是动员外籍职工回到其原籍,由于法国的不少企业聘有数量或多或少的外籍职工,因此,法国便对转型企业的外籍职工,通过多种方法、措施动员其回到自己的国家,并对被动员回国的外籍职工提供相应的补助和回国的便利条件;二是组织劳务输出,进入其他国家就业,根据2004年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仅洛林地区的对外输出劳务即达85 000余人,相当于该地区同年就业人数83.8万人的10.14%。

(二)发展中小企业及手工业

发展中小企业及家庭(工场)手工业是高效、快捷地增加就业岗位,从而使产业转型而下岗的职工得以重新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促进中小企业及手工业的顺利发展,法国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

1.创业资助。凡符合国家和地区发展计划而创建的工业企业,均可享受地区企业创建补贴;对于小企业(人员少于50人,营业额低于5 000万法郎)和中型企业(人员少于250人,营业额低于14 000万法郎),当其为提供新的就业岗位而进行新设备投资时,国家和地区还将给予一定的投资资助;对于手工业企业,除可享受中小企业的优惠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例如,对于雇员不足15人的小型手工业企业,创建补贴为1―2万法郎,对于生产性和服务性的新设备投资,当投资额达到3万法郎以上时,地区补贴分别最高可达30%和20%。

2.技术补贴。为鼓励中小企业进行革新改造,采用新技术,在洛林地区,由政府对企业提供以下方面的资助:一是技术转让资助,用于企业招收具有大学学历的技术人员,以帮助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二是研究资助,用于聘用年轻的,具有硕士学位的研究人员,以便顺利完成企业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计划;三是中小企业技术推广资助,等等。

3.企业园圃。由政府投资兴建的企业园圃,作为培育和孵化中小企业的生产基地,拥有培育、孵化企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生产手段和人力方面的各种良好条件,以及方便的技术转让和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先进方法及途径。中小企业的投资者可以在这里寻找合适的产品和项目,在这里进行企业的可行性分析,完成从注册、试生产、组织销售到形成产业的全过程。园圃为中小企业投资者提供厂房、场地和其他方面的各种服务,仅收取少量的费用,不足部分由政府补助。企业成熟后,即可搬出园圃到其他任何地点上营业。这样的园圃,洛林一个地区就建有10多个。

(三)引导产业集聚

通过产业集聚,使相关企业及机构集聚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形成具有整体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当以重视的资源配置课题之一。法国的基本方法,一是引导资金的部门投向,鼓励国内外投资投向和创建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辟新的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产业门类;二是引导资金的地区投向,鼓励和支持国内外投资者对产业转型的重点地区进行投资,从而为企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各种有利的环境条件。具体措施包括:

1.兴办高新技术园区。在法国,产业转型的重点地区通常都相应地设有高新技术园区,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在园区内进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如在洛林地区,就建有南锡和梅斯两个高新技术园区。南锡高新技术园区占地500公顷,内部设有配套的工业、服务、研究与培训等方面的机构,以信息、自动化、生物技术、农食品、卫生、材料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为重点。梅斯高新技术园区占地400公顷,由3个中心组成:即交通尖端工业区、企业服务区(包括先进的电信区和世界贸易中心)、大学园(包括高等院校及和研究中心)。

2.建设和发展新工业区。创建新工业区,加速新区的建设与发展,是法国积极引导国内外投资者对重点转型地区进行投资,大力发展新型产业的另一重要措施。在洛林地区,这样的工业区就达60多个,占地4 000多公顷。新工业区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机构齐全,投资的软、硬环境条件均十分优越。

3.提供优惠的投资补贴。工业转型地区或部门内符合政策导向的投资,无论是法国国内的或是国外的投资者,均可享受欧盟或法国政府的各种补贴。在洛林地区,凡能够创造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和3年投资累计达到一定数额的投资项目,即可按规定享受1995年6月设立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大项目基金提供的有关资助。

三、法国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的主要经验与经济、社会效果

(一)主要经验

法国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改造与工业转型,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形成了一整套颇有特色的方法及措施,积累了不少值得重视的成功经验。主要是:

1.国家的强力组织和协调。一是在工业转型地区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由国家任命特派员全权负责该机构及所在地区工业转型的领导工作;二是由与工业转型直接相关的中央各部委建立一个共同的委员会,以协调各部委之间在工业转型进程中遇到的一些带有共同性质的问题;三是加强国家在工业转型过程中作为乐队总指挥和咨询者的协调作用,为实施转型的产业及其企业提出建议和问题解决方案等,协助解决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重大问题。

2.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一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工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授权地方政府着力解决其辖属地区产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二是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转型企业工会及企业职工积极参与和配合工业转移的各项活动;三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广泛设立为产业转型提供专门服务的各种专门机构,包括研究与咨询、培训、融资、技术推广与服务机构等。

3.实施有效的经济、社会发展措施。主要包括:(1)确定产业转型的总体方针和产业调整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及其配套的政策保障;(2)为产业转型提供资金上的帮助及保证,包括争取欧盟资助、国家直接补贴、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提供融资协助与便利等,同时统一安排和协调国家、欧盟及地方的转型投入;(3)妥善安置转型地区企业的职工转岗、人员转移,为下岗分流人员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帮助,等等。

(二)经济、社会效果

法国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改造与工业转型,历经30多年的努力后,到目前为止,总的看来,成效是比较显著、突出的,原定的基本目标预期均已实现。

1.减人增效与就业安置成果显著。从行业部门的人员转移情况看,法国实施转型的主要产业部门,人员均已大幅减少,煤炭部门职工1946年全国25万人,1982年降至6.5万人,到1994年仅剩1.55万人;钢铁部从业人员1974年为15万人,1994年已降至5.3万人;纺织部门1974年为71.8万人,1990年为28.6万人。三大传统产业的从业人员均减少60%以上。从产业转型地区的人员转移情况看,洛林地区煤炭、钢铁和纺织三大传统产业合计的从业人员数量,1962年为20.4万人,到1999年已降至2.57万人,减幅高达87.4%,其中钢铁部门由11万人减少到8.7万人,减少92.1%;煤炭由3.8万人降至7 100人,减少81.3%;纺织部门由5.6万人降至9 900人,减少82.3%。从企业角度看,经过转型后的企业,长期存在的冗员问题均已得到较好的解决,企业效益明显提高,而且下岗职工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以洛林煤矿为例,1985―1997年间,洛林煤矿职工由23 799 人减少到9 493人,减幅达60.1%。在减少的14 000多人中,除了正常退休和调动外,采用转型政策鼓励离开煤矿的人共有10 516人,其中提前退休的3 919人,占下岗人数的37.3%;向法国电力公司输送1 124人,占10.7%;自创企业的599人,占5.7%;外籍职工回原籍的413人,占3.9%;向其他部门转移2 606人,占24.8%。与此同时,洛林煤矿的劳动生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1996年,洛林煤矿产煤616万吨,比1985年的982万吨减少366万吨,但是,人均小时产煤率却达6 833千克,比1985年的4 421千克增长54.6%。

2.产业转型地区产业结构及其能级明显提升。以洛林地区为例,洛林地区作为法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后的这一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具体表现,一是传统产业如钢铁和纺织业在注入高新技术后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不但在数量上仍是法国此类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而且质量有了重大提高,成为法国此类商品出口的重要来源。进入本世纪后,洛林地区粗钢、轧钢和铸铁产品产量仍占全法国同类产品总量的1/4―1/3,2003年治金产品出口30.5亿欧元,占法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13.8%。二是一大批新型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整个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并在法国全国占有重要地位。1968年,洛林地区汽车、橡塑、电气及电子工业合计的从业人数14 320人,仅相当于钢铁、煤炭、纺织及服装行业合计从业人员17.1万人的8.4%,发展到1999年,前述4个行业合计的从业人数增加到3.87万人,超过后述4个行业合计人员数的50.6%。从1986年起,汽车工业便一直是洛林地区的最大投资部门,2003年,洛林地区的汽车及其配件出口达到43.73亿欧元,占法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8.91%,汽车产量在法国各地区中排序第二,其他新兴产业部门包括化学工业、电子工业、塑料制品工业等,发展也十分迅速。三是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2004年,洛林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创建率达到16.6%,高于法国全国15.5%的平均水平。

四、法国经验对振兴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几点启示

(一)明确产业发展的结构优化方向

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改造与工业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经济、社会工程,既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个宽泛、广阔的领域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办法,更应该审时度势,对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路径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把握,进而对产业转型、结构提升的方向、目标及任务等作出详尽的规划和周密安排。法国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改造与工业转型之所以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产业改造与工业转型的方向与目标明确,规划周密,实施有力。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改造与工业转型,需要在资源、技术基础和产业、产品发展及其空间组织模式方面进行明确、具体的重新定位与规划,具体要求:一是由以矿物资源开发为主的原材料工业转向矿物及非矿物资源利用并重的精深加工型工业;二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重点发展工业用各种专用机械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农食品制造业,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应用为基础、具有东北地区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三是在对传统技术、工艺实施根本改造的基础上,适度发展冶金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四是以城市为单位,形成和发展以某一主导行业(或产品)为主轴或重心,有效集聚其前承、后续及旁侧关联行业的产业集群,走“园区化”、“块状化”工业发展之路。

(二)完善产业发展的政策促进体系

依靠宽松、优惠、完善、健全的政策,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推动新兴产业崛起铺设发展之路,是法国工业转型的另一重要经验。中国东北地区的产业发展,虽然也相继出台了看起来不乏优惠、宽松的许多政策,但总的看来,力度和配套性及针对性都远远不够。现有政策基本上未能超出中国已有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商投资企业所实施的政策思路及其优惠的范围和程度。这样的政策对发展“三资”企业可能有效,但对于老工业基地中大量无力或不准备与外商合资、合作的国内企业的改造与发展来说,却难以有实际上的指导与促进意义,因此,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这样的政策,不足以把老工业基地改造这一巨大工程有效地启动起来。这也正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至今仍步履维艰、进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政策促进,在政策基点上,应该有助于国内企业而不只是“三资”企业的发展,符合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而且各具体政策之间还必须配套、协调,成为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这一政策体系,从方法、手段上看,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行政保障措施,简化、规范政府机构的行政规则及其程序,为企业办理涉政事宜提供简洁、方便、节约、效率的条件保证;(2)财政支持,为居民个人和企业的创业与经营发展活动提供资金方面的资助和其他方面的优惠措施;(3)融资便利,为企业提供便利、良好的融资条件,协助企业解决其发展的资金难题;(4)公益服务,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培训、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公益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其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各种问题。

从政策扶持的活动对象及其目标预期角度看,则应由以下基本部分所组成:

1.鼓励创业政策。目的在于支持和推进境内外企业及个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企业及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及途径积极投资进行企业创建,从事创业活动。鼓励创业的政策内容包括:(1)简化、规范企业设立的登记程序及办法,为创业者提供企业设立的良好服务;(2)放宽或取消企业设立的某些条件限定,如注册资本、办公场地、股东等方面的限定;(3)创业援助,为创业者特别是中小企业创业者的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技术、融资、减免税等方面的直接帮助等。

2.企业促进政策。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活动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支持及服务,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及生存发展能力得以不断的提高和增强。具体内容包括:(1)促进产业联系政策;(2)鼓励竞争与合作的政策;(3)技术转移政策;(4)融资政策;(5)产品贸易政策;(6)教育培训政策;(7)劳动力柔性供给政策;(8)企业经营与发展风险救济政策,等等。

3.企业转移政策。即推动、促进、鼓励和支持经营不善和(或)自愿停业、转业的企业进行有效的业主更换、兼并、合并及其财产有效转让、转移的政策,目的在于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业主更换、企业财产的转让与转移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其内容包括:(1)企业业主更换及其财产转移、转让的程序及办法规范;(2)企业财产转移、转让双方的利益平衡与保护规范及其运行机制;(3)企业财产转移、转让的促进办法及其求助机制等。

4.企业治理政策。即用于指导、规范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断改进和完善其治理机制的相关政策规范。具体内容包括:(1)企业股东、业主的权益规范及其保护与求助机制;(2)企业治理模式选择规范及其运行机制;(3)企业利益相关各方(职工、债权人、主要供应商、社区、顾客等)的权利保护规范及其机制;(4)企业信息主要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商业目标、可以预见的经营风险等方面信息的披露规范及机制,等等。

(三)加快发展生产业

老工业基地产业改造与工业转型的顺利进行,不只是需要产业内企业的努力和政府的组织及支持,也有赖于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与参与,需要大量的社会组织机构,为着同一目标按照既分工,又合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负责某个方面或领域的工作,为生产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法国在其老工业基地改造与转型进程中,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企业服务业是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1995―2004年间,法国洛林地区面向企业的服务机构数由7 885个增加到11 112个,增加40.93%,而同期全地区经济活动机构数仅增加11.43%,前者比后者高出29.5个百分点;面向企业的服务机构占全区经济活动机构总量的比重由1995年的10.76%提高到2004年的13.61%,提高2.85个百分点。2008年洛林地区新创建的企业总数中,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的比例达到16.7%。

因此,东北地区应加快企业服务业的发展,除交通运输、现代物流和金融、信息服务业,还应该重视以下社会服务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研究、咨询机构,包括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工程咨询、管理咨询、财务顾问、资信服务机构等;(2)人力资源开发机构,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职业培训机构;(3)技术推广及应用服务机构,包括技术交易与转移、技术创业、技术咨询、技术孵化机构等;(4)非行政性的社会协调与行为规范机构,包括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检测、检验、标准等经济鉴证类服务机构,等等。

(四)建立股权产业投资基金

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改造与工业转型需要有相应的资金投入来加以保证和有效运转。法国在其老工业基地改造与转型过程中,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相继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工业转型基金,用于满足工业改造与转型投资的资金需求。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考虑建立以直接投资为目标的老工业基地私募股权产业投资基金,面向社会筹资,将募集到的资金通过有效运作,集中投向目标行业和地区的产业改造与工业转型建设项目或(和)企业。

私募股权产业投资基金具有资金来源广泛、筹资方式灵活、积小为大的突出特点,能够有效地将零星分散的小额资金汇集成一笔用途明确的不菲款项,是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的一种有效方式。将这种方式用于筹措老工业基地产业改造与工业转型建设资金,并同国家财政投入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捆绑在一起进行运作,既可以充分发挥财政、信贷资金的引导作用,诱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改造与工业转型,有效解决其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还能够在促进资金与建设项目的有效整合和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与效益等方面发挥其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龙治,齐建珍.重振雄风之路――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研究・辽宁[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

[2]朱欣民,David Shaw.欧盟产业衰落区域的综合治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陆立军,裘小玲.中国工业园区发展[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2003.

[4]中法工业转型研究课题组.中法工业转型研究[M].沈阳:辽出临图字[1998]第26号,1998.

[5]Marcel Baleste :L′Economie Francaise[M],SEUIL,Paris,1986.

[6]J.et Brmond et Guy Caire:L′Econmie Francaise[M],HATIER,Paris,1990.

[7]INSEE:Répertoire des enterprises et des établissements[J],2006.

篇9

Abstract: Facing Wuxi development situation, research on the necessity of sett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en taken. Respectively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se aspect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lent demand in Jiangs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pecialty setting status, the necessity of sett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pecial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cultivation measures; propos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Wuxi should develop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ical talen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高职教育;环保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pecialty;talent training;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249-02

0 引言

环境污染问题是高速经济发展的产物,对于高速发展的无锡,环境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需要具有环保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环境监测分析能力、污染防治与工程设计能力、环保设备安装维护能力的人才,需要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环保类人才。2007年太湖爆发了“蓝藻”事件,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用水。目前,每年4月至10月,太湖水体表面仍存在大范围的蓝藻绿波带。

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较高的吻合度,形成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高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因此无锡市高职院校开设环保类专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1-2],开设环保类专业具有必要性紧和紧迫性。

1 江苏省环保类人才需求分析

为了解环保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了解各用人单位对环境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及学生的就业愿望,以此为学校环境专业的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3-4],有针对性地编制了问卷调查,发放110份,回收100份,调查的100个环保类毕业生中,84人愿意从事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占调查总人数的84%;仅有6人不愿意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其余人根据机遇确定就业方向。毕业生中38人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44人已经有用人单位发出录取通知,签约录取率为82%,签订就业协议或录用学生中,有56人为男生,其余十余人仍处在求职阶段,均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环境专业在高校属于庞大的体系,一般包括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管理专业和环境保护监测专业等。据调查,企业对环保人才学历需求情况为20%中职,35%高职,32%本科,13%研究生。市、县环保局、乡镇环保部门等对环保人员学历需求量为本科学历52%、高职25%、研究生18%、中职5%。高职环保类毕业生更多进入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及民营公司,少数优秀同学可以进入国营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单位,此外还有少数同学选择自主创业。因此,企业技术岗位和基层事业单位对本专科毕业生有很高的需求度。此外调查发现,省监测设计院和行政机关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较高;重点高校、国家科研机构对博士的需求度较高。

2 目前我省环保类专业设置现状

据调查,目前江苏高职院校中开设环保类专业学校主要有三所,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具有较完善的环保类专业的设置,设有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两个环境类专业,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微生物、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等专业实验室以及大型仪器分析中心,在环保类专业建设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有制药和环境工程学院,主要开设环境专业有环境监测与评价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化学纺织工程系,开设有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城市及工业企业环境监测、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工作的应用性型人才。此外,江南大学设有一个本科培养层次的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企事业、区域及全球环境污染控制、低碳减排的规划、集设计研究开发于一体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此外,全国有200余所院校开设环境科学专业,近五年开设的环境科学类专业很多,可见,环境科学专业在培养环保类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农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等省重点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各具有特色,为全国和地方输送专业研究型人才,学生就业良好。

无锡市区高职院校主要有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无锡技师学院,无锡技师学院,无锡汽车工程学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无锡交通高等学校,无锡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文化艺术学校,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无锡广播电视大学,无锡广播电视大学,无锡旅游商贸学院等,市区高职院校中几乎未开设环保类专业,本市在环保类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比较欠缺,势必影响无锡市环保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有待于市领导重视,加大环保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为本土培养更多环境污染治理型人才,改善生态环境。

3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环保类专业的必要性

为推进无锡市环保产业的发展,笔者所在单位设有无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院系设有给水排水专业,建有水质分析实训室,仪器配置齐全,可以进行COD、BOD、TN、TP、VSS、重金属、色度、浊度、pH值、甲烷气体等多项指标分析监测。单位具有环境工程相关专业教师8人,具有环境类在站博士后三人,教师可以依托无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水质分析实训室等平台,进行环保类课题的研究,以及与无锡地区排污企事业单位合作,切实为企事业单位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合理指导方案,有效解决企事业单位水体、填埋气、渗滤液等污染的治理。此外,教师在进行调查研究过程中,学生可积极参与到教师的实践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环保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由此通过教师的发展实现环保类学生的进步,使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环保类人才能够服务到无锡环保事业过程中,加快实现无锡水体、固废、大气、土壤等的无害化处理,推动实现无锡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因此,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开设环保类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奠定了基础。

4 环保类专业的人才素质培养措施

高职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技术型环保人才,即在生产岗位上承担环境治理工程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和环境检测、环保设备制造、维护、维修人员,其中企业环保技术岗位占五分之二, “三废治理”工艺员占五分之一,环境监测试验员、环保监察员占五分之一,其他人员可从事环保相关类其他工作,因此在制定人才素质培养措施过程中,依据环保技术应用型岗位特征[5],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4.1 就业岗位定位

随着毕业生人数增多,环保类专业就业市场的压力增大,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类专业的就业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机遇和挑战共存时期,如何让学生脱颖而出,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我国高职环保类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重点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强调技术性和技能性,因而对人才培养的“工程性”重视不够,忽略了高职环保类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和岗位面向的“工程性”需求。高职类环保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部门主要是污染企业的污废水处理站、污染集中治理企业、环保公司、环保设备公司等,从事的岗位是污水处理工、污泥处理工、分析化验工、机泵操作工等,这些部门具有工程性,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应突出“工程性”,使学生学有所用。

4.2 突出实践教学

培养过程中,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通过调整实训课时的比例,将知识传授的内容限制在“够用”范围内,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实行多种形式教学,结合企业、岗位进行教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使课内外实验、实训相结合,使校内实验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

4.3 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企业需求

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过程中,坚持工学结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依托环保企业,坚持学校、企业、行业三方结合,共同构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环保类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既服务于企业的环保运营,又满足学校的人才培养。同时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验实训安排中,应体现专业的定位与企业的发展相融合,技能的培养与企业行业的标准相融合,实训项目的设置与企业的生产相融合,课程的考核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融合,顶岗实习与学生的就业相融合,形成适应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学校发展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5 结语

通过对江苏省环保类人才需求和环保类专业设置现状调查,及该院设置环保类专业的必要性和素质培养措施的分析,开展无锡市高职院环保类专业设置的必要性调查研究,以期实现无锡区域高素质环保类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减小环境污染对本市带来的危害,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苑宏英.新形势下环境科学专业设置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1):36-38.

[2]丁中元.风雨同舟四十年:追溯中国环境监测发展历程[J].环境保护,2013(14):43-46.

[3]陈浩文.环境专业就业形势初探[J].价值工程,2011(28):171-172.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服务;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60-2

项目支持:本文系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院级重点教改项目“基于区域优势的苏信院专业集群建设研究及实践” (项目编号:YJ100307);吴江科技局软科学项目“东方丝绸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编号:WR201101)研究成果。

1 吴江地方信息化发展现状

2007年以来,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吴江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吴江实现科学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战略要素之一。吴江作为江苏省“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区,信息化应用逐步深入,政务信息化、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经济领域信息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等方面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文化传播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1 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成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

吴江地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以电信、移动、有线网络等为主体的运营商,已形成多元化、全覆盖、全方位、高技术、适度超前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框架体系。移动网络信号总体覆盖率达到99.99%,互联网总出口带宽达100G,ADSL上网宽带用户达到19万线,光纤网络覆盖全市各个镇(区)及所辖行政村和自然村,广播电视入户率为98.3%,传输实现数字化,新兴3G移动通信进入市场,3G网络信号已实现全覆盖。

1.2 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信息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增长方面继续保持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成为吴江地区增速较快的行业之一,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吴江电子信息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配套能力强、集聚效益好、发展速度快,已成为吴江第一大支柱产业。从省信息厅反馈的数据来看,吴江经济开发区的IT产业在苏州“一园三区”范围内处于较领先水平,利税率和利润率均高于昆山开发区和苏州高新区,按照市政府规划,到2012年底,吴江市电子信息产业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成为全国最主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

1.3 信息技术在企业广泛应用,信息化与工业化逐步融合

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意识显著提升,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测试和诊断、柔性制造等技术,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等信息化手段得到进一步推广,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日趋深化,逐步完善企业的生产过程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截止2010年底,吴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的企业占80%以上,应用于技术开发的企业约占20%,实施ERP管理的企业约占5%。30%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建立了企业网页或在专业网站上进行宣传,其中盛泽纺织企业超过1000家,“中国绸都网”以东方丝绸市场为依托,基本实现全市范围内纺织企业信息的网络共享,推动企业信息化逐步向产业链延伸、向产业集群渗透,促进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1.4 建立现代信息服务体系,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吴江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转型发展的提升期。吴江将重点围绕全面建设“乐居吴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建立现代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紧密结合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专业市场提升、城乡统筹发展建设,优化结构,拓宽领域,加快培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布局,为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1.5 电子政务建设稳步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截止2010年底,吴江电子政务网已覆盖市镇(区)两级机关共120多个党政部门及所有的行政村及社区,共建设500多个全光纤网点,市、镇(区)、村全面实现了三级联网,全市电子政务各类应用系统趋于整合并向平台化发展,建成市级政务信息交换平台,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12345便民服务、权力阳光运行、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市民卡工程、“金保”工程、“金盾”工程、“金农”工程等一批电子政务协同项目,政府部门网上办事、服务公众能力显著提高。

2 吴江地方经济结构与信息人才需求现状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人才市场召开招聘会50场,共有1166家单位提供23101个岗位进场招聘。2013年计划全市新增就业岗位40000个,新增就业人数15000人。目前,我市信息技术人才需求以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和光电缆产业为主,主要表现在:

2.1 总量不足,增量不大

随着吴江市经济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逐渐兴起并发展壮大,吴江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对应的中低端的就业岗位逐渐缩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岗位不相适应,结构性矛盾突出,存在“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面对信息化已经全面渗透吴江社会经济的现状,各行各业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化专业技能,掌握各自专业的信息化技术。

2.2 结构分布不合理

电子信息产业是吴江四大支柱产业之首,但是电子信息技术人才总量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基本维持在10%左右,增量较小,严重低于市人才总量每年20%的增加速度。截止2011年底,吴江市从事电子及通信行业人员约8.9万人,其中生产性工人总数为82241人,电子通信类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共计6476人,其中高级职称76人,中级职称50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不足1%,高级职称仅占1.2%,中级职称占7.8%,中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比例明显偏低,这也是吴江市信息产业研发力量薄弱,领先技术、优势产品较少的重要原因。

此外,基层和部门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化专业人员普遍较少,其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技能培训等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从目前我市信息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构成来看,尚不能满足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需求。吴江市以信息技术开发为主的科技公司数量较少,增长缓慢,全市通过认证的软件企业较少,尚无专业从事软件研发的技术型企业,使我市软件业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数量较少。

3 吴江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与人才需求趋势

据近年来我市人才市场统计,电子、机械设计特别是高端人才的需求量占到市场在招聘中的前两位,其他各种行业也有大量计算机应用、网络基础人员的需求,预计在“十二五”期间,企业(尤其是信息产业企业)对信息技术人员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可以相信,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势将成为未来最有吸引力、需求量最大的热门抢手人才之一。

3.1 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

吴江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末,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1%以上,传统的光电缆产业和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人员。从提升产业链、产品结构调整以及撑握自主知识产权的迫切需要来看,未来我市将存在着较大的高端信息技术人才缺口,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已经列入《2011—2012年度吴江市紧缺人才专业目录》中。同时由于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技能单一型向技能复合型跨越,2011年内高技能人才供需脱节的缺口现象仍十分严峻,预计加工制造业人才、普通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等类型需求仍将维持一定幅度的增长态势。

3.2 从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日益扩大

吴江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把做强信息产业作为主要任务,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在培育和壮大计算机及周边产业、新型显示器产业、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提升现代通信、网络产业和软件产业。因此在生产管理、电子商务、工艺改造等领域内将需求大量的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复合性人才将成为抢手人才。

据调研显示,信息技术人员是当前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最紧缺的人才,绝大多数企业预计在未来3年内增加20%以上的员工,有六成企业曾经或正在实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四成未实施过此项业务,可见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在信息服务业领域拓展空间很大。汾湖经济开发区正在建设的“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以动漫设计与制作、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等为特色,信息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也比较大,需要进一步在政策导向和扶持措施上有所增强,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3.3 从现代新型服务业发展要求来看,信息技术人才将成为产业支撑

“十一五”期间,以“产”、“研”分离的产业分工将更加明晰,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新型服务业将迅速发展,因此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软件业、信息技术研发、信息技术培训等领域内相关信息技术人才的需要也将大幅提升,信息化人才也将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支撑。吴江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强科创园载体平台建设,着力培育和引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才;支持创意产业的建设,加快汾湖天弈创意园建设,加大工业设计和动漫研发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提升地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

信息化人才远远落后,不能满足需求,培养大批信息化人才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十二五”期间,吴江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以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人才支撑体系,依托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重点引进和培养包括电子信息技术、光电缆产品研发、纺织工艺革新等在内的信息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快信息产业载体建设,形成适应信息技术创新的综合环境,吸引人才、用好人才。

虽然社会培训是地方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但是远不能满足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已经快速成为满足社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主渠道。需要充分发挥职业培训职能作用,用好苏州市高级人才太湖培训中心平台,努力整合优化开发培训资源,加强师资建设及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工作,而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吴江市唯一的一所高校,将责无旁贷地承担好信息人才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高校信息化相关专业学生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生力军,应该逐步完善信息化课程体系,采取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为信息化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江市信息中心.吴江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

[2] 杨国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4,(6):42-46.

[3] 张伟,李丹,戚桂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情报科学,2006,(8).

[4] 郑宁.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33):176-177.

作者介绍:李黎明(1979-),女,汉族,湖南郴州人,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贾丹华(1949-),女,汉族,山西运城人,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