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的条件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管理的条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城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
城市管理人员(城管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很少,经文献检索,未发现相关专业报道。为了解城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对全县的城管人员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本地区参加综合素质培训的全体城管人员,共104 例。年龄为20~56 岁,平均(29.11±6.80)岁。其中,工作年限<10 年者共64 例,年龄20~34 岁,平均(25.23±3.02) 岁;大学本科或专科43 例(占67.19%),高中或中专21 例(占32.81%)。工作年限≥10 年者共40 例,年龄28~56 岁,平均(35.20±6.74) 岁;大学本科或专科28 例(占70.00%),高中或中专12 例(占30.00%)。两组资料除工作年限和年龄外,其他均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现场集中统一发放scl-90 问卷、一般情况调查表各104 份,使用统一的指导语,scl-90 使用1~5 级评分标准,所有问卷均不填写姓名,只作编号,当场收回问卷。回收有效答卷104份,将问卷结果输入惠诚心理测验综合软件系统5.0版进行分析。按工作年限分为≥10 年组、<10 年组,分别统计scl-90 结果。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包对全部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χ2 检验、t 检验等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2.1.1 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回答“非常满意”的有9 例(8.65%),回答“基本满意”的有71 例
(68.27%),回答“不太满意”的有24 例(23.08%)。
2.1.2 对总体感觉是否幸福,回答“非常幸福”的有3 例(2.88%),回答“幸福”的有67例(64.43%),回答“不太幸福”的有31 例(29.81%),回答“很不幸福”的有3 例(2.88%)。
2.1.3 有了心理问题后最常找什么人倾述,选择“家人”的28 例(26.93%),选择“朋友”的64 例(61.54%),选择“同事”的8 例(7.69%),选择“心理咨询师”的有2 例(1.92%),还有2 例无人倾述(1.92%)。
2.2 城管人员scl-90 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2.3 工作年限<10 年与≥10 年者的比较
3 讨论
城市管理人员(城管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处在城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直接同被管理者打交道。随着经济、社会变革的加快,社会各种矛盾也在不断增多。作为城市管理的执行者,受到来自社会越来越大的压力,城管人员的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一些心理问题的困扰。调查发现,有23.08%的城管人员对工作和生活不满意,有32.69%的人觉得“不太幸福”或“很不幸福”,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偏低。值得注意的是,有了心理问题多半是找朋友、家人倾述,去看心理咨询师的仅1.92%,甚至有1.92%的人找不到人倾述。
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中国人群,特别是基层的人群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度不高。
刘苹等[2]对交警的调查发现,一线交警在scl90 量表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城管人员虽是准警察,但我们的调查显示,城管人员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尚好,与刘苹等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但与全国常模比较,城管人员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明显偏高。可能由于长期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而人们常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立起来有关。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3]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是希望有稳定的地位、得到他人的高度评价、受到他人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年限达到或超过10 年的城管人员,与工作年限不到10 年的城管人员比较,前者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后者。可能与城管人员的工作、家庭和社会压力较大,媒体的负面报道远多于正面报道,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正确的评价,以及缺少成就感、人们的理解支持较少等,逐渐产生了职业倦怠和心理疲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负性情绪不断累积而得不到及时疏泄有关。
综上所述,城管人员特别是工作年限超过十年者,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须引起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 张明圆.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27.
篇2
【关键词】 城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
城市管理人员(城管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很少,经文献检索,未发现相关专业报道。为了解城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对全县的城管人员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本地区参加综合素质培训的全体城管人员,共104 例。年龄为20~56 岁,平均(29.11±6.80)岁。其中,工作年限<10 年者共64 例,年龄20~34 岁,平均(25.23±3.02) 岁;大学本科或专科43 例(占67.19%),高中或中专21 例(占32.81%)。工作年限≥10 年者共40 例,年龄28~56 岁,平均(35.20±6.74) 岁;大学本科或专科28 例(占70.00%),高中或中专12 例(占30.00%)。两组资料除工作年限和年龄外,其他均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现场集中统一发放SCL-90 问卷、一般情况调查表各104 份,使用统一的指导语,SCL-90 使用1~5 级评分标准,所有问卷均不填写姓名,只作编号,当场收回问卷。回收有效答卷104份,将问卷结果输入惠诚心理测验综合软件系统5.0版进行分析。按工作年限分为≥10 年组、<10 年组,分别统计SCL-90 结果。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包对全部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χ2 检验、t 检验等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2.1.1 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回答“非常满意”的有9 例(8.65%),回答“基本满意”的有71 例
(68.27%),回答“不太满意”的有24 例(23.08%)。
2.1.2 对总体感觉是否幸福,回答“非常幸福”的有3 例(2.88%),回答“幸福”的有67例(64.43%),回答“不太幸福”的有31 例(29.81%),回答“很不幸福”的有3 例(2.88%)。
2.1.3 有了心理问题后最常找什么人倾述,选择“家人”的28 例(26.93%),选择“朋友”的64 例(61.54%),选择“同事”的8 例(7.69%),选择“心理咨询师”的有2 例(1.92%),还有2 例无人倾述(1.92%)。
2.2 城管人员SCL-90 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2.3 工作年限<10 年与≥10 年者的比较
3 讨论
城市管理人员(城管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处在城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直接同被管理者打交道。随着经济、社会变革的加快,社会各种矛盾也在不断增多。作为城市管理的执行者,受到来自社会越来越大的压力,城管人员的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一些心理问题的困扰。调查发现,有23.08%的城管人员对工作和生活不满意,有32.69%的人觉得“不太幸福”或“很不幸福”,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偏低。值得注意的是,有了心理问题多半是找朋友、家人倾述,去看心理咨询师的仅1.92%,甚至有1.92%的人找不到人倾述。
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中国人群,特别是基层的人群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度不高。
刘苹等[2]对交警的调查发现,一线交警在SCL90 量表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城管人员虽是准警察,但我们的调查显示,城管人员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尚好,与刘苹等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但与全国常模比较,城管人员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明显偏高。可能由于长期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而人们常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立起来有关。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3]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是希望有稳定的地位、得到他人的高度评价、受到他人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年限达到或超过10 年的城管人员,与工作年限不到10 年的城管人员比较,前者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后者。可能与城管人员的工作、家庭和社会压力较大,媒体的负面报道远多于正面报道,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正确的评价,以及缺少成就感、人们的理解支持较少等,逐渐产生了职业倦怠和心理疲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负性情绪不断累积而得不到及时疏泄有关。
综上所述,城管人员特别是工作年限超过十年者,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须引起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 张明圆.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27.
篇3
Abstract Through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logical induction and other methods to study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concept of parents found that most parents can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mental health for the individual all-round development. Think mental health at different times have a major impact on the good moral character and cultural qualities of the students. But few parents think the lack of individua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thods. Therefore, parents ideas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parents; mental health concept; survey and analysis
随着社会产业经济结构转变和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心理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纳入教学计划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导向作用。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工作者是不够的,需要与大学生家长密切配合,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让学生家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共同促进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养成。本研究对大学生家长心理健康观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意义借鉴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45~60岁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对某学院大学生家长随机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6份,回收有效问卷235份,有效回收率为95.5%。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院图书馆、学术期刊网、心理健康教育类学术论文和论著等进行查询,为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材料与程序
采取自编问卷形式,问卷设计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首先调查大学生家长的基本情况,内容包含性别、出生年月、职业、居住地、受教育程度等;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要部分,调查大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观念,对家长的心理健康观念调查分为三个部分,家长关注的与心理健康有关的问题(共12个题目)、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8个题目)心理健康教育观(6个题目)。问卷共有26个题目,每个题目包括5个选项,即“完全赞成”“比较赞成”“一般”“不清楚”“完全反对”依次评分为5、4、3、2、1、,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形式,要求家长认真对待、如实客观的反映自身情况,结果,被测试的大学生家长本科及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 88名,中专及大专文化程度97名,高中及初中文化程度53名、小学文化程度8人。城市居民家长106人。农民家长140人,男生家长117人,女生家长129人。实验数据用SPSS17.0软件统计包对测试结果和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文化水平家长关注的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
由表1可知,大学生家长最关心前3个问题是“知书达理,尊老爱幼”、“ 能很好控制自己情绪”、“关心集体,有团队精神”这表明大学生家长由于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将文明礼貌、尊师重道等传统美德放在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首要位置,从道德的角度去看待大学生的行为。原因是90后大学生他们普遍的心理特点是热情开放、有创新精神,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应正确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其次,家长也已意识到,大学生良好的控制情绪能力能够保证学业顺利完成。他们也能够认识到在当今社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者占有一席之地,就得有与他人合作精神,融入到集体中。城市居民家长比农民家长认识更清晰些。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家长对社会适应能力关注不够,可能与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有关,家长对他们过分溺爱,不愿放手让孩子接受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方面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2.2 家长对健康标准的认识程度
由表2可见,不同文化程度大学生家长对8项调查内容没有显著差别,说明家长对标准的认识不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但不同性别的家长对“智力正常”、“心理品质与实际年龄相符”、“与人和睦相处”选项的认识有显著不同,女性家长更倾向这3项标准。城市居民家长和农民家长除了“自我防范意识强”、“待人接物有正确的辨别能力”认识上一致外,对其余各项认识差异均呈显著水平。从总体上看,多数家长对“智力正常”、“心理品质与实际年龄相符”“人格正常、和谐、给力”这3项是否属于心理健康内涵认识模糊不清,不能正确判断。因此,“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家长要不断学习进步,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承担起家庭教育工作重担。为国家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3 家长对心理健康观的认识
由表3可知,性别和职务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对“自觉锻炼身体,预防心理压抑”的认识观念差异显著。城乡因素对“家庭关系融洽、和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项目认识差异非常显著,城市居民对这两项认识比较清晰。因此,家长应主动地、潜移默化地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进行熏陶,加快大学生良好的人格的养成,在学习中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反过来对营造家庭文化气息起到了和谐鼓舞作用。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家长对健康教育认识不到位,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滞后,孩子出现心理异常也无法去和学校沟通解决,严重缺乏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环境。学校反映学生问题时有抵触情绪,导致许多不良现象发生。
篇4
作者简介:吴海燕(1988-),女,陕西宝鸡人,护士,大专,主要从事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护理工作。摘要: 目的:调查心理状况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因素调查问卷,对80例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心理因素。结果:由腰椎术后患者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和生活满意度下降,从而增加患者自身痛苦,影响预后。结论: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术后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提高其生活满意度,促进术后康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91-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压迫神经根而引起严重坐骨神经痛的突出髓核组织,以迅速缓解疼痛,并且极少发生并发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髓核切除术、椎板间隙开窗髓核摘除术、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经皮穿刺内镜椎间盘切除术等[1]。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近期出现腰腿疼痛,促使医生考虑是否神经根压迫减压不彻底或神经根水肿,遗漏残余髓核,并发椎问隙炎,甚至怀疑错切间隙。然而排除上述因素后,不良的心理因素造成的术后症状令医生感到棘手,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现就腰椎问盘突出症术后近期“疗效不佳”的心理因素作一分析[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2~71岁, 病程3~7天;均有腰背部肿胀疼痛、下肢疼痛或麻木、翻身困难等症状。
1.2 调查方法: 依据脊柱外科患者现实情况,参考其他自评量表,设立调查问卷,然后进行问卷调查。
2 结果
手术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生理应激,焦虑、恐惧、抑郁是手术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心理上的疑惧和生理上的创伤还会直接影响病人的生理活动。据统计,80例患者中,认为经济问题是首要问题者65例(81.25 %),认为术后疼痛加重了思想负担者62例(77.5 %),认为术后长期的康复训练影响自己工作或生活者71例(88.75% ),对家属及社会的关心支持表示满意者分别为25例(31.25 %)。80例患者中,出院前生活可基本自理者45例(56.25%),生活可部分自理还需家属在旁协助者31例(38.75%),仍需长期卧床者4例(5%)。
3 讨论
3.1 术后患者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再加上受手术的痛苦、生活不能自理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术后常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心理状况,从而影响其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不但需要有正确的治疗方案,而且还需要有持续专业的针对性心理指导,因人施护,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随着现代护理知识的增长,护理人员从事着各种各样的科研研究,在注重专业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病人的心理状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病人心理状态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好坏。通过调查,有80%的病人认为心理状态好,治疗效果会比吃什么药都好,然而病人的心理状态好坏可直接取决于护士对病人的护理和沟通交流。然而我们的护士就应该寻找正确的方式。比如:和病人家属联合起来,找到有效的心理支持方式以帮助病人调节心理状态。
3.3 患者在手术以后,由于机体的反应,角色的变化和心里冲突,主观感觉和体验与正常时有了差异,躯体活动减少,环境安静,感受性提高,对声、光、温度等外界刺激很敏感。恢复初期,轻微的刺激就会加重患者的疼痛,使患者对手术产生怀疑[3]。我们需要了解患者此种心理,术后分散其注意力,沟通交流,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减轻心理负担。据调查腰背痛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4]。尤其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加剧,患者心理负担增加,不愿或不进行功能锻炼。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实施一切治疗和护理的保证[5]。患者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持续的、无法缓解的疼痛可引起患者术后康复的病态心理,甚至人格改变,故术后应给于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心理暗示在某种程度上能缓解疼痛,在护理工作中也可酌情尝试[6]。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由于疼痛反复发作,常有沮丧、焦躁不安的异常心理。我们应该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向病人讲解有关椎间盘突出症的知识,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7]。
3.4 情绪不稳定、低自尊、消极应付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较高。针对这一状况.我们认为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病人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心理康复治疗,以稳定病人情绪、提高其自尊及积极应对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病人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8]。同时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和谐舒适的家庭支持,联系并允许亲朋好友探视照料,给予患者鼓励和宽慰,正面的情绪对手术及康复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促进患者健康心态的形成。整体护理把人看成是一个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的综合体,所以需要整体、连续、系统而全面的护理。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护士的工作不能仅停留在打针与发药上,更要关注患者躯体的病痛,重视患者心理上的健康及社会功能的健全。我们通过综合评估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等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明显缓解了相关状况,提高了患者生活满:意度,使他们对待病情和生活的态度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翁柱庆.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广西医学2003年8月 第25卷第8期
[2] 刘红波.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近期“疗效不佳"的心理分析.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Journal 0f Bet}lune Military Medical College)2009年4月第7卷第2期
[3] 李引刚,韩鹏勃.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心理分析. U.S Chine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Dec.2006, Vol.5, No.4
[4] 贺旭,洪军,解亚宁.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现代康复 2001年5月 第5卷 第5期Modern Rehabilitation. May 2001, vol.5, No.5
[5] 梁丽萍, 程新来.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指导. 中医正骨 1999年 第11卷 第9期
[6] 杨静,张燕,沈瑶,范为之,孙世栋. 腰椎骨折患者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研究.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年9月 第4卷 第9期
篇5
关键词:数据库.重要性.意义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管理体系的简称。HSE信息管理体系是三位一体管理体系,即H(健康)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S(安全)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E(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因素间相互形成的生态关系的组合。HSE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三方面。HSE管理台账、应急管理、特种作业管理、管理制度、消防、人员交通、危险品、环境保护、职业卫生管理等HSE管理的方方面面。由于安全、环境与健康的管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把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形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是现代石油企业的必然。
一、实行HSE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1)建立和运行HSE信息管理系统是规范HSE管理基础资料、提升HSE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加强安全环保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传统的HSE管理是由基层单位将安全情况手动填表,然后再上报给上级监管部门,这样造成时间滞后非常严重,监管部门不能实时了解生产运行井站的现场安全情况不能实时的监控,往往是由于监管不力,事故发生后才知道。该系统将现场的情况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的传输到总部,使得能够实时获得信息。
(2)HSE信息管理系统引入信息化,走出了实现数字油田的一步。实现了资料的规范登记和自动统计,克服了资料查阅和检查时空限制,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减轻了以前工作人员繁琐的填表工作量,实现了HSE文档管理的模版化。
(3)建立了HSE管理本地数据库和公司级网络查询数据库。可以实现HSE业务的集约化、专业化管理,进一步优化、简化业务流程,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提高HSE管理效率,有利于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
(4)通过HSE系统建设与日常管理业务的紧密结合,利用网络化、信息化工具动态反映HSE管理水平和现状,进一步加强对基层业务的监督、指导和规范。
(5)做好HSE信息系统的应用工作,善于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水平。 HSE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能够加快安全环保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治理、从事后查处向强化基础、从专项整治向制度化管理、从查处督促向自觉执行的转变,形成企业员工安全环保的自觉行为和团队互动,实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
二、实行HSE信息管理系统的意义
(1)HSE管理系统是企业对HSE管理的迫切需求,通过HSE法律法规及文档管理、HSE报表管理、HSE相关查询等功能,使HSE管理做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损失,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加大了健康、安全、环保工作的监控力度,同时也为保证HSE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完整。通过网络的及时传输,使得监管部门对管辖的井站安全状况更好的掌握,信息得到更有效的传输,监管力度加大。
(3)为现场的HSE管理提供一套规范的、满足实际业务需要、符合管理要求的综合管理系统。系统从实际业务出发,实现通过基层HSE报告的录入、采集,上传到上级公司数据库,从而为上级领导提供了强大的查询功能,能够按照各种组合条件进行查询;满足现场管理过程的基础性的应用,一处录入,全部门共享。
(4)系统设计时高起点,充分考虑了其它单位以及未来管理的变化,通过简单的设置和维护,能够适应未来HSE管理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三、结束语
HSE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HSE管理水平,满足了HSE管理的需要, 使企业单位具备了一个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工具,利用它提供的信息交流平台可掌握HSE管理的动态,能够及时协调和解决HSE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做到有目的的抽查基层单位,增强基层HSE管理的自觉性,提高HSE管理技术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陆惠民.工程项目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 沈满洪.论环境经济手段[J] .经济研究,1997.
[3] 潘志全.燃气工程现场安全管理之我见[J].中国城市经济,2010.
篇6
关键词:个案管理 健康保险 理赔
一、健康保险理赔中实施个案管理的必要性
健康保险赔付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理赔人员必须根据特定的保险对象和索赔事件来开展赔付工作。例如伤病收入保险是对被保险人发生伤病后不能正常工作而给予的收入补偿,当保险人康复或返回到工作岗位时将停止给付。这类健康保险的赔付与疾病持续的长短以及投保人重新投入工作的意愿密切相关。而这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被保险人自身的主观因素,这其中既有与保险动机无关的主观状态,如被保险人的情绪,心理状态等都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和身体机能的恢复,又有与保险动机相关的心态,如投保人为了取得保险赔付情愿一直处于疾病状态,将保险赔偿金作为收入损失的一种长期补偿,使其实际收入与正常工作时相差无几。
因此,在种种心态的趋势下,投保人隐瞒病情康复进展,或者不积极参加治疗的现象并不鲜见。此外还有相当多的外界因素也增加了保险公司赔付的风险,如使投保人重返工作岗位的职业培训效率低下,或者投保人不及时向保险公司披露他们已经重返工作岗位或不同的工作的信息。因此,建立一套基于索赔者全面资料的管理信息系统,本着给付应该的赔偿,帮助患者恢复工作能力的理赔原则,针对具体索赔事件进行个案管理,将是健康保险理赔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
二、健康保险理赔管理中个案管理的实施过程
保险理赔管理自疾病或索赔发生时即开始介入,直到被保险人康复或重返工作岗位为止。个案管理是对传统理赔服务的拓展,涵盖了比较广泛的内容,它包括了解投保人的期望,防止投保人逆选择的发生,并预防导致长期索赔发生的潜在因素的出现;帮助索赔者制定出重返工作岗位的计划;需要对索赔者提供何种服务,以及如何提供这些服务等内容。保险公司本着赔付所有真实的索赔的原则,一旦完成对所有必要的资料的评估,就会按时支付保险金,同时也会采取合理的措施去防止不诚实的或欺诈性的索赔。根据健康保险的特点,个案管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调查及评估
这是实施个案管理的资料收集阶段,在此阶段理赔人员要查验与索赔同时提供的资料,并将其与申请者的核保书进行对比。同时还要与保险公司的医疗顾问小组或医生进行初步讨论,对疾病对健康造成的影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康复所需的大约时间等与理赔相关的主要问题有个清晰的了解。在调查过程中要收集的资料包括:客户的疾病情况、药物治疗详情、疾病病史、专科医生医疗报告及检查结果、职业、具体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生活安排、法律问题和将来的工作计划,等等。理赔专业人员在获取了上述详细资料后,就可以根据索赔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风险评估,评估报告中包括所有收集到的信息资料、索赔概况、可能的索赔原因以及预期的赔付风险等内容。
理赔人员在获得与索赔者相关的背景资料时,要注意加强双向沟通。一方面理赔人员要获取客户的信息,对客户的要求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另一方面理赔人员也应当阐明保险公司责任,使客户明确理赔程序,增进与客户的协作,起到客户与公司沟通的桥梁作用。此外,在调查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时效,应该在客户提交索赔申请后能尽早与客户接触,尽快建立起一个同客户相互协作的关系,以帮助客户早日重返工作岗位。
(二)制定个案行动计划
由于个案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协作,涉及到医疗康复机构、索赔者个人、索赔者的雇主、职业介绍机构、人才市场等各相关方面。因此要试图建立有效的协同合作关系,使相关方都参与到个案管理中,则需要一个充分具体的个案行动计划。这个计划是在与医疗机构、客户和其他相关方的商议下共同制定的,其中可以包括治疗计划、自我锻炼康复计划、定期复查计划、职业培训计划(当投保人不再适合原来的工种时尤为重要)等。在个案计划执行的同时,还要有紧密的时间管理,记录索赔者的复查资料,跟踪计划的实施情况。定期将计划执行情况与预期效果进行对比,考察个案管理是否起到了实效,并根据客户的病情和风险水平对个案计划进行不断的修订。同时也不能忽视索赔者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要让客户承担起对计划完成的责任,积极配合,尽快地返回到工作岗位。
(三)寻求资源与协作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个案管理下,理赔人员的角色是多重的,他对索赔人员的服务不仅仅局限在确定保险赔付上,还有许多与降低赔付水平有关的关联服务。在提供诸如治疗建议、康复计划、职业指导的服务时,往往还需要借助专业机构的协助。例如同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向医生提供关于公司理赔管理方式方法的资料;又比如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合作从心理上对索赔者进行疾病康复的引导。
此外,理赔部门还要加强对保险公司其他部门员工如人员、客户电话服务中心,核保人员进行理赔管理模式的介绍,使他们详细了解公司的理赔管理理念。将个案管理的思想深入到保险的销售阶段,使其作为营销人员的工具,同时也让客户从一开始就体会到公司人性化的服务。
三、实现个案管理的条件
要营造新的理赔管理模式,在保险公司的理赔管理中推行个案管理,还需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从多渠道努力创造条件来实现这一目标。首先,保险公司要从公司制度上对理赔规程进行新的概括,对个案管理的积极效应进行肯定。并通过收集个案管理的具体资料,逐步建立个案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为保险公司全面系统地进行风险管理准备第一手的资料。
其次,要加强对理赔人员的培训。提高理赔员的交流技巧和面谈技能,比如如何采用积极聆听、沉思倾听等技术来建立和谐的气氛,以及进行解决冲突、处理悲痛和伤亡、对峙和谈判情景的角色扮演。通过经常性地组织理赔人员的相互讨论,来交流个案管理的心得。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社会效益;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约束条件;施工质量
1引言
从广义上讲,安全就是预知人类活动各个领域里存在的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并且为了消除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行动的总称。从狭义上说,安全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科学和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能的危险所产生的人身伤害和损失问题。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发生事故、灾害,不造成损失、伤害。
2建筑施工项目及特征
2.1惟一性
每一个建筑施工项目,都有其明确的功能目标和效益目标。建设具有特定功能的工程,生产特定产品或提供特定的服务是其功能目标;在项目生产运营期获得相应的回报是其效益目标。在诸多建筑施工项目中,即使是同类建筑施工项目,因项目建设的时间、地点不同,项目建设的资源条件和约束条件不同,建筑施工项目的具体内容、项目建设的过程和项目所能达到的功能目标和效益目标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每一个建筑施工项目总是惟一的,不可重复的。
2.2长期性
建筑施工项目从投资到资本回收,从破土动工到形成产品,需要经过几个阶段的工作,如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销售阶段等。整个过程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普通建筑施工项目需要2-3年的时间,规模稍大的综合性项目需要4-5年,而一些大型项目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
2.3时序性
尽管建筑施工项目是一项涉及面广、比较复杂的经济活动,但是实施过程具有严格的操作程序。这不仅由于政府的行政管理,使许多工作受到审批程序的制约,而且也与建筑施工项目这种生产活动的内在要求有关。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的实施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使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协调进行,以缩短周期,降低风险。
2.4整体性
一般建筑施工项目是由多个单体工程组成,彼此紧密相关。通常在总体设计之下,包括主体工程、配套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设施。只有各类工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才能发挥建筑施工项目的整体功能。
2.5固定性
建筑施工项目的固定性是项目建设成果的固定性。建筑施工项目的共同特点是包含有一定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项目建设成果必须固定在某一固定地点,受当地资源、气象和地质条件的制约,受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受当地政府的行政管理。这就是建筑施工项目的固定性。
2.6复杂性
建筑施工项目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项目涉及面广。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协调本身就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二是工程技术的复杂性不断提高。三是社会、政治、经济和市场环境对实现建筑施工项目目标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复杂。
2.7动态性
建筑施工项目处于不断变化中,在项目不同阶段其对项目投资、进度控制、合同管理、对外协调等工作都有不同的要求,同时建筑施工项目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建筑施工项目的动态是绝对的。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变化。
2.8风险性
与一般项目相比,建筑施工项目根本特征是投资巨大,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集巨额资金是有风险的。由于建设周期长,很多因素有可能变化,也会给建筑施工项目带来一定的市场风险。项目在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充满着竞争,激烈的竞争增加了风险。此外,建筑施工项目受宏观经济形势和有关经济政策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建筑施工项目建设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行为。
3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特征
建筑施工项目生产建造和施工安全生产与一般工业生产不同,每一个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施工中的每道工序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尽管有的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受施工工艺、施工时间、施工场地、施工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工程建设施工过程变化很大,建设产品的固定性、多样性和施工生产的多变性、复杂性,增加了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给施工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多事故隐患。建筑施工项目生产建造和施工安全生产具有的特征。
现代安全管理强调在生产中做好预知、预防工作,尽可能地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就是要处理好安全与危险并存、安全与生产统一、安全与速度互促、安全与效益兼顾的关系,要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目标管理,坚持动态安全管理,坚持过程控制,坚持持续改进。在工程建设活动中,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通过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不同的生产要素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和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
4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
4.1安全管理内涵
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对生产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从管理的范围和层次上看,安全管理包括宏观安全管理和微观安全管理两部分。宏观安全管理是指国家从思想指导、机构建设、手段(包括法律、经济、文化、科学等)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保护工人的安全与健康进行的活动。实施宏观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各级政府机构;微观安全管理是指安全生产主体(企业及其相关部门),根据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所采取的旨在保障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的行为。
我们经常提到劳动保护这个概念,一般来说,安全管理和劳动保护管理的含义大体相同,在我国两者是通用的。但在欧美各国,一般将安全管理或劳动保护称为职业安全与健康。这主要是我国和欧美各国安全管理内容的差异所致,目前我国是将生产安全和卫生健康分开管理,而欧美各国大多数是将生产安全和卫生健康综合在一起管理。为了更好地对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健康进行有效管理,实现与国际接轨,对职业安全与健康进行综合管理将是我国未来的努力目标,也是必然的趋势。
4.2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内涵
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绝大部分的事故与各种管理因素有关,可以说,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是建筑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原理和方法在建筑领域的具体应用,它主要是指直接参与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包括建筑施工企业、业主或业主委托的监理机构、中介组织等对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它是安全管理思想、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以及标准指南的体现,是直接的、具体的微观管理。
4.3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特点
(1)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流动性
(2)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复杂性
(3)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法规性
(4)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渐进性
5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基本准则,是保证人民生命安全、社会安定的重要环节,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问题历来倍受社会关注。建筑安全既是建筑业的基础,也是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8
关健词:信息化;餐饮业;财务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面貌。随着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逐步延伸到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促进企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餐饮业已经成为国内消费需求中增长速度较快的行业之一。在餐饮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适应信息化条件的发展要求,建立起相对成熟和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财务管理创新,不断推进餐饮企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一、信息化条件下餐饮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餐饮行业在我国国内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我国餐饮行业的广泛运用,传统的餐饮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餐饮企业的管理者对信息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应该说,在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过程,在企业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以及资金运作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进。对于这样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来说,如果并没有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是很难实现并顺利完成的。但是,由于我国餐饮企业受到各种因素以及传统观念的制约,创新意识不强,加上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餐饮企业增加资金投入,这种认识上局限以及很多因素的限制,严重阻碍了餐饮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有些餐饮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在餐饮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二)财务管理软件阻碍了餐饮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财务管理信息化离不开专业的财务软件。财务管理软件只有与特定的企业管理理念及企业文化相契合,才能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已经开发出来的一些财务管理软件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餐饮企业的财务管理需求,而国外软件企业开发出来的财务管理软件,虽然技术上比较先进,但是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餐饮企业的发展实际,不能适应餐饮公司加强财务管理的需要。而国内的软件开发公司,由于规模较小,资金有限,软件开发实力不是很强,在根据餐饮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发出个性化的财务管理软件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信息数据不能有效实现共享。信息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各种数据可以相互链接,信息适时共享。但是,餐饮企业的信息财务管理却由于信息化标准的不够统一,阻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一方面,在餐饮企业内部,尤其是企业总部与各分公司之间,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没有完全协调好,造成了数据标准没有实现统一,因此也就不能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另一方面,在餐饮企业与银行、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其他企业之间没有依据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以及各方软硬件设施没有进行统一,这就造成了各主体之间的数据无法进行有效传送,不能实现数据共享。
二、信息化条件下加强餐饮企业财务管理的针对性措施
(一)提高餐饮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解决企业管理者的认识问题。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以及行业协要通过多种方式或渠道,努力提高餐饮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充分意识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处于核心地位,必须要加强对企业资金的控制和管理。餐饮企业要健康发展,关键在财务管理,而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资金控制。在信息化条件下,餐饮企业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把公司的管理规范设置成为所有员工都应该遵守的并且不能擅自修改的计算机程序,以保证企业各项制度的落实,确保餐饮企业健康发展。
(二)合理选择企业财务管理软件。只有使用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才能有效加强对企业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合理使用,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企业资金的运作效率。因此,财务管理软件选择使用必须要紧密结合企业的经济活动,切实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餐饮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必须要精心设计并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并且要根据餐饮企业的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从原料的采购、验收、入库以及新菜品的开发、主配料配比、成本的核算等都可以通过财务管理软件来进行。实践证明,加强餐饮企业的财务资金管理,不能仅仅完成算账、做账、统计、结算等工作,而应当把财务核算管理看作是餐饮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将其作为保证企业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加强创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对餐饮企业的管理程序进行规范,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
(三)加强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餐饮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步推进。由于制度建设会对餐饮企业的管理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财务管理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与可靠性,必须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作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工作重点之一。餐饮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要形成网络,具有较广的覆盖面。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必须确保信息残疾工作的自动化,企业的所有工作内容都要在规定的时间按照一定的指标上报并汇总。这样就有助于餐饮企业对相关财务数据及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预测,及时发现并排除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餐饮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做好财务人员的引进与培训工作。餐饮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的企业财务管理,这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保证。一方面,餐饮企业要高薪引进具有系统的财务专业知识的人才,对于那些熟悉餐饮行业财务管理、具备经营管理能力并了解餐饮市场行情的专业人才要大胆使用,另一方面,要对企业现有财务人员要做好培训工作,加强管理学、会计学、计算机学、税法等知识的普及。通过培训,不仅要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而且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使财务人员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餐饮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从而提高餐饮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结语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前餐饮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对财务管理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够、财务管理软件落后、信息数据不能有效共享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餐饮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因此,餐饮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提高餐饮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合理选择企业财务管理软件、加强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做好财务人员的引进与培训工作等途径,不断改善餐饮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推动财务管理创新,使餐饮企业能够得到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路.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
[2]吕聿芳.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企业研究,2011(08).
[3]郑明彪.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全面预算的理论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02).
篇9
1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提升的评价问题
交通运输是个非常复杂的管理系统,必须要各种交通运输质量指标结合在一起,通过优化各种质量管理指标,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为质量效率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提升需要把各种运输模式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的整合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率,为交通运输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交通运输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各个环节入手,不断形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种质量效率问题进行有效的评价,提高质量管理的综合水平,为质量控制和管理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1]。交通运输质量管理效率提升要从直接效益和潜在效益产生的情况出发,积极稳妥的推进质量效率指标体系建设,从不同的管理方案出发,积极稳妥的提高交通运输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为交通运输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国教授联盟主席、经济学家刘劲哲指出:我国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提升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框架,为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提升积极的环境,最终提高交通运输的质量水平。交通运输管理过程中要从质量效率提升的管理模式出发,对综合运输体系的效益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为交通运输优化管理和组织协调创造良好的条件。交通运输质量管理是个综合性工程,必须从每个质量管理的环节入手,积极稳妥的进行质量模式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效率,为交通运输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新的管理模式下,交通运输业要从网络信息管理的平台入手,积极稳妥的建立网络管理系统,通过网络信息系统的评价可以对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估,提高交通运输的质量效率水平,为交通运输业的质量效率提升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提升需要利用先进技术,对交通运输进行有效的组织,确保交通运输的各种效益能够全面的释放,为交通运输业的质量管理和效率提升提供良好的条件。
2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提升的方法分析
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提升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比较法,对各种交通运输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最终能够建立比较质量管理效率模式,对其综合运用到交通运输管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提升必须要从经济特征、地理特征、居民分步、交通资源情况等出发,积极稳妥的进行政策引导,确保交通质量效率能够全面的提升,为交通运输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条件。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从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模式出发,积极稳妥的推进运输模式转变,提高交通运输业的综合发展,为交通运输业的全面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运输模式进行分析,确保运输模式能够符合质量效率的要求,提高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水平,为交通运输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交通资源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因此要对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不同的分析,最终为建立质量指标管理体系奠定基础[2]。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交通运输业发展越来越大的作用,必须要从交通运输管理的策略出发,积极稳妥的推进交通运输业的管理模式创新,提高交通运输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为交通运输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什么样的经济生产组织方式与形成什么样的综合运输体系结构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的过程中要与经济结构结合在一起,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优化交通运输业的质量效率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交通运输业的全面发展,为交通运输业的综合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交通运输业的质量效率提升与运输方式调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要进行运输模式的适应性管理,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的质量管理水平,为质量效率提升营造良好的条件。交通运输业的效率提升与综合运输结构体系建设具有紧密的联系,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分析各种结构关系,不断的优化运输管理体系,提高运输管理模式,为运输模式的形成具有紧密的联系。交通运输质量管理效率提升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模式进行有效的判断,全面提升运输的质量和效率,为运输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提升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增量效益法,对各种导向性政策进行全面的分析,提高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通过加强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达到提高交通运输质量和效率的目标。交通运输业的质量管理要从综合性管理的思路出发,不断调整交通运输的结构和模式,发挥不同交通运输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增量效益方法优化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运输的质量管理水平[3]。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指标体系建设与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要积极发挥作用,不断增加交通运输的网络管理设施,通过网络管理设施的建设,可以增加交通运输的调度管理能力,为质量和效率提升奠定重要的基础。通过扩大交通基础网络规模达到提高交通运输的管理水平,通过优化网络设施结构达到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目标,交通运输的管理效益与管理模式是紧密结合的,彼此要从综合网络管理的思路出发,积极稳妥的提高交通运输的质量管理水平,为交通运输质量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3交通运输地区结构布局对质量效率提升的影响分析
交通运输基础网络布局与地区结构布局是紧密结合的,因此网络交通布局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个地区的交通网络情况,对交通网络进行有效的分析,可以提高运输的质量和效率,为运输管理模式创新营造良好的条件。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是促使其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经济学家文力指出:在区域交通布局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交通设施的数量和布局情况,通过有效的交通运输效率质量管理,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的质量管理水平[4]。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提升的过程中需要对区域交通的各种运输模式进行有效的组织,通过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各种互通性,全面考虑区域交通之间的互通性,不断优化交通运输的组织结构,通过对交通运输的组织模式管理,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的管理水平,为交通运输的管理模式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交通运输质量管理要从经营和管理的模式出发,不断进行经营管理,通过有效的经营组织管理同样可以提高区域交通的管理质量,为区域交通运输效率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区域交通之间的运输方式要进行全面的互通互联,通过交通方式的衔接管理,可以优化交通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提高交通运输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为交通运输业的组织模式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交通运输质量管理效率要从质量管理的模式出发,不断优化各种建设方案,提高各种运输效率,为运输过程中指标优化创造良好的条件[5]。经济学家张五常、刘劲哲、郎咸平、林毅夫、吴敬琏、厉以宁、张维迎、茅于轼、樊纲、邹恒甫指出: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提升的过程中要消除各种不对称的因素,保证各种运输管理模式能够和经营管理机制紧密结合,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综合管理水平,为交通运输的全面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提升的过程中要根据区域交通的实际情况对各种运输模式进行分析,建立区域交通完善的换乘管理平台,提高交通运输的质量和效率水平,实现交通运输业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4总结
交通运输是个非常复杂的管理系统,必须要各种交通运输质量指标结合在一起,通过优化各种质量管理指标,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为质量效率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提升需要把各种运输模式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的整合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率,为交通运输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交通运输管理过程中要从质量效率提升的管理模式出发,对综合运输体系的效益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为交通运输优化管理和组织协调创造良好的条件。交通运输质量管理是个综合性工程,必须从每个质量管理的环节入手,积极稳妥的进行质量模式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效率,为交通运输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经济学家刘彦海指出: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提升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比较法,对各种交通运输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最终能够建立比较质量管理效率模式,对其综合运用到交通运输管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质量效率提升必须要从经济特征、地理特征、居民分步、交通资源情况等出发,积极稳妥的进行政策引导,确保交通质量效率能够全面的提升,为交通运输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条件。交通运输基础网络布局与地区结构布局是紧密结合的,因此网络交通布局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个地区的交通网络情况,对交通网络进行有效的分析,可以提高运输的质量和效率,为运输管理模式创新营造良好的条件。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是促使其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区域交通布局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交通设施的数量和布局情况,通过有效的交通运输效率质量管理,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的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杨天学 单位: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路交通运输管理所
参考文献
[1]徐艳.交通运输执法中套牌车的治理策略[J].管理工程师,2016,21(4).
[2]邢敏.“十二五”规划下我国交通运输外部成本问题研究[J].决策咨询,2012(5):18-20.
[3]徐黔予.“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公交事业发展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5):41-42.
篇10
传统的维修方案多以维修资源是否满足维修任务或维修任务是否重要为依据来确定,不仅判断方法单一,而且方案制定的主观性较强。这种方案确定的依据在维修任务量小、维修工作简单的情况下可以基本满足要求,但随着装备系统结构日趋复杂,装备故障机理日益多样,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装备失效数量突发性增大的前提下,再以传统的单一依据或主观性较强的依据来进行维修方案的确定则显得无能为力。面向健康管理的维修方案确定,以装备的健康状态为基础,并综合维修保障系统中维修资源的情况,确定维修任务的优先权,为维修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随着CBM、PHM在先进武器装备中的应用,装备的健康状态已成为装备使用与保障的重要依据。根据美军PHM的实践,在装备执行任务及返回过程中,装备的健康状态评价参数就已通过现代通讯设备发送到维修基地。部件的健康状态、剩余寿命、维修所需资源等数据已经能够智能化的显示在维修保障系统。因此,装备的健康状态是面向健康管理的维修方案确定的基本依据。从装备维修的角度来看,装备的健康状态是指,装备保持一定可靠性和维修性水平的能力,是装备在使用期内可靠度和维修度保持在一定范围(保证装备完成预定功能)的置信水平。在装备健康管理理论中,健康状态涉及到部件的劣化趋势、未来作战任务等因素。因此,面向健康管理的维修方案确定依据如图2所示。
2基于Vague集与TOPSIS的维修方案确定方法
根据装备健康状态等级和维修保障系统情况进行维修方案的确定可以转化成为一个多属性决策问题,而通过“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给受评价各方案进行排序的接近理想点法(TechniqueforOr-derPreferencebySimilaritytoanIdealSolution,TOP-SIS)方法因计算简单、快捷已广泛应用于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是解决多属性决策问题最常用方法之一。但单独使用TOPSIS方法无法解决在维修方案确定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信息的不完备、不精确等问题。因此,为了提升对模糊信息的表达解释能力,本文借助Vague集来模拟专家的经验及决策过程,通过Vague和TOPSIS方法的结合,以期实现维修方案确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1模型假设为了构建基于Vague集和TOPSIS的维修方案确定模型,先作如下假设:*维修队列中等待维修的装备数量较多。如前所述,当待维修装备数量较少时,靠经验即可确定维修方案。因此,基于Vague集与TOPSIS方法确定维修方案仅考虑在维修队列中有多个待维修任务T={T1,T2,…,Tn(}n>3)的情况;*维修资源有限。若维修资源充足,则可以对维修工作开展并行工作,因此,本文仅考虑维修资源有限的情况。另外,维修方案中维修资源的匹配由维修资源管理系统智能化处理,因此,本文仅考虑对维修队列中优先权的确定问题;*当因维修资源不满足任务条件时,需要进行资源订购及等待,当订购或等待的资源到达时,再次触发维修队列中优先权的确定,重新进行维修等待队列的排队。因此,维修队列重新排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有新的维修任务到达,二是有新订购或等待的维修资源到达。但本文仅假设在已有的维修队列中进行研究,重新触发的计算思路与方法同本文的方法一样,直接调用即可,不再赘述。
2.2评价指标Vague值的确定面向健康管理的维修任务方案确定主要是根据健康状态确定维修任务优先权。而装备健康状态等级影响因素中,“维修复杂程度”、“未来作战环境”、“维修紧急程度”等都需要专家主观打分,信息的模糊程度较大。为此,对这些决策评价指标采用Vague值描述。
2.3TOPSIS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权重的确定方法较多,常用的有AHP法、熵值赋权法、三角模糊数等。其中熵作为从热力学引入的概念,在信息论中用以衡量系统的无序程度。
2.4基于TOPSIS的维修任务优先权的确定在TOPSIS方法中,主要是通过计算加权规范化矩阵,获得计算正、负理想解,然后计算各方案对正、负理想解的贴近度。
3算例
假设在某时刻,维修队列中有5个维修任务,Task={T1,T2,…,T5}。各维修任务在维修排队时,通过装备的健康管理系统已获取相关健康状态评估数据。设评价指标为H={h1,h2,…,h7}作为评价指标,结合表1,将原始数据表示为下页表2所示。利用步骤3.2~3.3,将表1的原始数据处理后,得到Vague集的正负理想解,如下页表3所示。其余方案方法同上。利用步骤3.4,根据表3的值计算出最终评价指标:C=(0.291,0.334,0.586,0.833,0.276)可见,对于维修队列的5个维修任务,应该按照T4T3T2T1T5的顺序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以获得最终的维修保障效益。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