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艺术的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141
一、民间文学艺术之概述
(一)民间文学艺术概念辨析
1997年,WIPO主持下的研究报告指出――民间文学艺术“一直以来没有一个普遍确立的定义。”无论是国际间组织还是国内的学者对民间文学艺术之探讨从未休止。由于缺少一个明确而统一的概念界定,常有学者将民间文学艺术与民俗(folklore)、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概念相混淆。
从分析概念的上下位关系切入,从民俗(folklore)――对社会民众代代相传的民间生活风俗的统称――的语境出发,民俗包括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而传统知识与民间文学艺术是并列的概念。“民间文学艺术”仅指由来源地区的群体或个体创作,并世代传承至今的独具该区域传统文化特色的民间生活风俗。
笔者认为,民间文学艺术是指由特定的集体社区族群之中不特定成员集体创作和代代相传的具有反映本族群历史与文化特性的艺术遗产表达。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民间文学(如民间歌谣、长诗、谚语、等)、音乐(如民族歌曲、器乐、舞蹈乐等)、舞蹈(如生活舞蹈、艺术舞蹈等)、美术(如绘画、雕艺、建筑艺术、工艺美术等)、曲艺(如平话、快板等)、戏剧(如棒子、乱弹、皮黄等)六种作品。
(二) 民间文学艺术主要特征
1.集体性:
又称民族性、群体性和群众性,体现于民间文学艺术身上无处不在的民族烙印中,诸如该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习俗、思维方式、语言、服饰、饮食习惯以及情感表达等。重庆民间文学艺术中最能体现集体性的当属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摆手舞,它是以摆手为基本特征的祭祀性舞蹈,是土家族人民祭祀与报酬神灵祖先、传承土家族文化的重要形式,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将酉阳土家摆手舞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正是其价值所在。
追根溯源,民间文学艺术乃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为集体服务的集体智慧结晶,并为集体所共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文学艺术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作,其个人色彩都在逐渐淡化,在流传的过程中也将殊途同归,不断地添加进集体的智慧,使其能够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真实的思想感情,最终能为大众所接受。
2.延续性:
又称传承性,即民间文学艺术通过代代相传而延续至今,无传承,即死亡。基于民间文学艺术的集体性,这种传承多发生在特定民族或家族之内,以亲身传授将民间文学艺术之精髓延续至下一代,如重庆綦江区的綦江农民版画,取材于广大农民群众之生产生活方式,自明清年间一直延续至今。
3.活变性:
即民间文学艺术的活态性与变异性。正是因为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延续性,才有了活变性。所谓“活”,即民间文学艺术在创造与传承过程之中,重视民族之价值,其“活”性贯彻始终,如重庆大足陪歌、西山神歌、仙女山耍铜锣等,这些都需要再动态的表现来完成;再如南岸农民油画则是在制作技艺活之动态中完成。所谓“变”,是指民间文学艺术在传承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活态流变,即特定民族之内的人民对其进行再创作,亦或是在流传过程中被遗忘与增添。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本身不断地被更新与再创作,以期适应环境与时代之变化。虽然民间文学艺术具有活变性,但其本质却依旧能够保存一致,这也是其另一个性质――传统性。
4.传统性:
又称稳定性、稳固性,即民间文学艺术自创作之初起其创作主旨、体裁、语言特色、艺术风格等主要表现形式都较为稳定。基于民间文学艺术的集体性和延续性,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区域中传承其特有的民间文学艺术,铸就了民间文学艺术更为深远的历史渊源与更为广大的群众根基,使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从未断绝。如重庆市石柱土家自治县的土家??儿调、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酉阳民歌等都有几千年的历史,被人们称之为“活化石”。
5.主体不确定性:
又称主体不特定性、主体复杂性,是指民间文学艺术在延续的过程中,若单纯从传承人的角度上看,其主体具有个体特性,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民间文学艺术多基于集体性和活变性,通常是以文化社区、民族或者国家为单位进行流传、延续与传播。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创造人早已无迹可寻。除了传承人之外,发现人、记录人、收集人、整理人、改编人、再创作人、传播人、群体代表与民间组织、国家及国家授权机关等主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民间文学艺术的发现、发展、保护、传播。集体之中每个人都发挥了自身的作用,这些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出突出的贡献不应被忽视与埋没。
因此,在探讨主体身份界定时,应当对其是否有权参与民间文学艺术的管理、收益以及诉讼加以研究,以实现实质正义。若是离开了这群体,民间文学艺术则不可以称其为“民间”之文化。也正是因为主体关系之复杂,才导致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困难。
二、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式微
(一)民间文学艺术立法亟待完善
目前我国对于民间文学艺术并没有出台专门的立法规定,而是散乱在《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体育法》等相关条文之中。《著作权法》第六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虽然提到以著作权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但也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具体的界定,截止到目前依然未有专门法规出台。
同时虽然诸如云南、贵州、福建以及新疆等地出台了专门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条例,其只能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实行,权威性和统一性不足,并且其行政色彩更为浓厚,而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者、使用者、传播者等权利义务的规定并不明确,没有达到实质上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效果。
笔者认为,基于民间文学艺术本身特有的表达形式,其知识产权保护应当以著作权保护制度为主,同时不能忽视商标法、专利法的保护制度。
(二)民间文学艺术司法瓶颈路在何方
在解决民间文学艺术引发的纠纷时,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如何在保护和利用民间文学艺术、保存和促进民间文学艺术传承发展二者之间寻求利益平衡。
其次,基于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义务关系的复杂性,应该如何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进行界定。
再者,著作权法的规定是否适用于民间文学艺术,其理论框架是否可以完全适用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
三、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之合理性
(一)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理基础
洛克的劳动财产理论为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自然正当性的解释依据。自然状态中,基于劳动,人人享有平等的财产权,一个人可通过劳动摆脱这种自然状态,将劳动所得纳为个人所属。同理类推,可将洛克的劳动财产理论延伸至知识产权领域,即可解释为智慧是人身体的一种延伸,人对承载其意识形式享有知识产权(准财产权或准所有权)。民间文学艺术乃是特定的族群集体共同劳动创造而来,其知识产权应当归属于族群集体。
其次,康德的人格权学说认为作者的作品即为作者人格的一部分,著作权则充当着保护这一部分人格的角色。以康德的著作人格权学说为基础,黑格尔强调人的意志必须自由,这种自由的体现即为定在,在法律上表现为个人对财产享有的自由处分权。理念产品作为大脑的延伸,外化为抽象的表达形式,则个人对该思想表现的形式也存在着财产意思的权利,即表现为知识产权,同时人的意志自由也包括了理念自由,而理念的产品乃是大脑的外延,而对这种外延的权利即为知识财产权,法律上表现为外部定在财产的演变。笔者认为,该理论同样可以应用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之中,换而言之,民间文学艺术族群社区完成相关民间文学艺术创造后,享有对其知识表达形式的财产权。当然,这种理论亦是具有局限性,以“自由意志”为基点,过于强调著作权于财产意义的分配效率,往往忽视了作者与公共利益的动态平衡。
(二)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的利益平衡
利益平衡又称作利益均衡,是指“通过法律的权威来协调各方面冲突因素,使相关各方的利益在共存和相容的基础上达到合理的优化状态。” 利益平衡理论在知识产权框架下就是对知识产权的权利保护与限制,其意义在于不因知识产权的保护而限制知识产权的产品创新。利益平衡具有相对性,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革都会引发新的利益矛盾与冲突,因此有必要创设一个新的利益平衡。
笔者认为,对于已经成为公共领域的民间文学艺术,可采用对内软保护、对外硬保护的方式,亦即在国内,以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为最低保护限度,积极促进公民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了解、利用和再创造,对国外,以政府为权利主体对侵害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行为进行追责。对于尚未完全进入公共领域、仍以区域集体或个人为权利主体的民间文学艺术,采用以著作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框架,提供有效并且有一定期限的法律保护。
(三)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文化激励
激励理论是古典经济学家用以论证公共产品保护合理性的主要理论基础。公共产品在消费上不具有对抗性和排他性;与此相对应的私人产品在消费上具有对抗性和排他性。基于知识产权的独立性,知识产品一般为信息,而信息具有可共享性、易复制性,因而不具有对抗性和排他性,公共领域中的“搭便车”行为极大地消灭了人们创造知识的积极性。
“著作权法激励机制的范围是通过制定法确定的专有权的范围和相应的确保公众适当接近著作权作品所限制的。” 著作权是通过赋予权利人类垄断性质的权利,激励权利主体积极参与创造活动。单纯从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道德标准来要求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积极参与保护和发展工作,这是极为苛刻的。作为理性经济人,若权利行使成本大于所得利益,权利主体必然会怠于行使权利。
因此,在著作权法框架下,应明晰主体的权利范围,充分保护私权行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具有突出的公益性,著作权应确保社会公众对民间文学艺术的适当接触,平衡专有权和公共利益的冲突。
四、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义务主体资格认定之探索与实践
(一)个人主义权利主体观
个人主义权利主体观将民间文学艺术视为著作权法上一般的作品,对作品付出独创性智力劳动的自然人可以成为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
以贵州蜡染案为例,被告青林海、陈华及苗艺文化中心共同辩称原告洪福远所主张著作权的蜡染产品设计图,并非其本人独立创作,这里的设计图反映的内容均为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或历史形象,应当属于公有领域中的文化遗产,洪福远并无排他权。一审法院认为本案中洪福远主张享有著作权的蜡染产品设计图在其线条运用、色彩搭配以及图案分布等方面都具有独创性,且具有可复制性,因而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畴,但是对于蜡染艺术与原告洪福远所主张的著作权的蜡染产品设计图纸关系的界定,即特定民间文学艺术与著作权人所主张的设计图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作出回应。亦即,法院在判决中避开了侵权作品是民间文学艺术、历史形象产品还是独创性作品的回答,涉案作品是属于民间文学艺术还是单独属于民间艺人自己的著作问题并未得以解决。
正如有的学者评价的:“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实务界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民间文学艺术的演绎作品及根据民间文学艺术再创作的作品之间概念上的混淆。”
笔者认为,与民间文学艺术的延续性、活变性与主体不确定性相对应的,一些民间文学艺术在传承之中不断地发展、创新与完善,这其中有发现者、记录者、收集者、整理者、改编者等演绎者,他们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付出了创造性劳动,故而也应当得到相应的权利。
(二)集体主义权利主体观
集体主义权利主体观认为,民间文学艺术的集体性乃是其本质特征,故而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应当被界定为创作和保存的特定民族族群或者文化社区集体,继而通过一些特殊的制度来保障该群体实现的可能性,如公益诉讼制度,备案制度,权利管理信息数据库注册制度,使用收费制度,转让审批制度等。我国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艺术占中国民间文学艺术总资源的90%以上 ,故而有不少学者认为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艺术权益应当属于整个少数民族,并且这种权益的享有者应当是少数民族整体。正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乌苏里船歌》案,该民族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有权主张对民歌享有著作权,都可以维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受侵害。
有学者提出,民间文学艺术来源于某个群体,被视为整个群体的宝贵财富,也从这一个意义上出发,民间文学艺术的所有权应当属于创造、发展、保持它的群体。
(三)国家主义权利主体观
国家主义权利主体观认为国家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同时,国家可以通过授权具体的部门或者主管机构代为行使著作权,并承担相应的保护与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义务。国家主义权利主体观认为,民间文学艺术应当属于全国人民,而国家自然而然地作为全体人民的代表来行使著作权。再者,考虑到民间文学艺术的集体性、活变性与主体不确定性,将国家设定为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对内可以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障民间文学艺术不受歪曲、篡改,对外则可以保障民间文学艺术不受外来侵犯。其次,我国民间文学艺术数量大且分布散,唯有国家可堪此重任。亦即将对民间文学艺术之保护和对作品文化秩序之维护工作委托给国家代为负责从而保护公众整体利益不受侵犯。
(四)多层次主义权利主体观
多层次主义权利主体观从多角度出发,总结出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是多层次的,包括所有者、持有者、管理者、权利行使者、传承人、邻接权人以及受益人等等。层次主义权利主体观应当首先将民间文学艺术创作的来源民族族群或文化社区集体视为其权利主体,而该来源群体可以通过代表或者成立民间自治组织来实现其集体版权的行使;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成为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再者,根据民间文学艺术在创造、传承、发现、发展与保存等过程中不同主体付出的独创性智力劳动成果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权利分配。
仍有学者对多层次主义权利主体观持有质疑,认为多层次主义权利主体观“混淆了民间文学艺术主体与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行使主体或管理主体以及民间文学艺术邻接权主体和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但笔者认为正是基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不同于一般作品,所以其权利主体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公法上或者私法上的主体。再者,由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不确定性,其主体界定问题较为复杂,并不能单纯地界定为一种主体而忽略其多元的传统文化元素。若是一昧地将主体单一化,则会造成对民间文学艺术的相关主体合法权益的侵犯,同时也与文化激励理论相冲突。
五、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的未来:制度的构建
(一)构建集体与个人的二元共生结构
民族族群与文化社区集体作为民间文学艺术之来源,赋予其主体资格毋庸置疑,但同时不可忽视传承人的再创造贡献。
民间文学艺术大多是在一定时期内经过特定民族族群或文化社区集体中几代人的长期模仿、传承、改善、连续创作而来,并且该民族族群或文化社区集体内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自己智力劳动的贡献,故而民族族群或文化社区集体可作为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也只有来源民族族群以及文化社区集体才对其自己的民间文学艺术之特性最为熟悉,也更为明白以何种方式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开发与利用才是最合适的。
个人(自然人、单位及其他组织)可否作为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义务主体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笔者认为,传承人对民间文学艺术的继承具有极强的人身性,与传统的财产继承概念相距甚远。传承人的行为并非属于简单的机械再现,而是加入了多种元素的表达和再创造。个人对以特定民间文学艺术为创作来源而创作的作品享有知识产权。拥有该民间文学艺术技能的个人,通过表演、口头等形式演绎该艺术,保护了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有的学者就指出,很多认为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活态”,在任何一个“活态”现场,都是作为表演者的个人占据中心位置,这样的表演需要特殊的能力,并不是一般人所能替代的。传承人在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中尤其是整理文字、图形、模型、都付出了属于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故而应当得到法律的认可与保护。笔者认为,构建集体与个人的二元共生结构不失为厘清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界定的可行之道,一方面肯定了民间文学艺术来源族群的文化价值,并通过配置权利义务方式激励权利主体自发参与到保护、传承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中来,另一方面肯定了传承人再创造的贡献价值,保护了民间文学艺术传承的延续性。
(二)平衡演绎作品作者与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利益分配
根据利益平衡理论,笔者认为,在对民间文学艺术主体界定与制度的构建之时,应当注意演绎作品的作者与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之均衡。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具有双重性,即演绎作者在演绎时应当征得原有作品的作者许可,并表明出处,同时在转让或者许可演绎作品时应当征得原有作品的作者同意并支付报酬。演绎作者实际上就是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演绎形成新作品的人,诸如将原有的民间歌曲改编成为民间故事,将民间故事再改编成为剧本。当然,这些演绎作品的作者在演绎过程中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除了表明出处、征得许可并请求支付报酬外,还应当尊重民间文学艺术的原有作品作者或来源群体,不得歪曲、篡改或者贬损民间文学艺术原有作品之形象,不得伤害民族感情等。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衡量传承人对民间文学艺术做出的贡献时,应从客观标准评价其“创造”因素,当该作品符合演艺作品要件时,传承人享有一般的著作权或者邻接权。
(三)肯定特殊情况下国家的权利主体资格
为防止公权力过度干涉社会生活,有必要将国家权力限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不可否认的是,以公权力为核心的国家权利主体权利观,在统一民间文学艺术管理、支撑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和传承资金需要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非洲各国国家受1979年《班吉协定》与1999年修改后的《班吉协定》影响较大,大都倾向选择国家授权的专门主管机构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管理。譬如2000年的喀麦隆的立法者就认为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政府部门;非洲其他国家亦是采取事先许可制度,且大都规定了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是国家授权的专门政府部门、主管机构,其所有者为社区群体,但也有的直接规定为国家。
然而笔者认为国家主义权利主体观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首先,过分强调国家地位会导致公权力膨胀且造成对私权利的威胁,在处理利益纠纷时往往会损害民族族群与文化社区集体的正当利益。
其次,随着与海外文化交流的加深,民间文学艺术在发展中已渗入不同的国家群体文化,并在当地生根发芽,若是笼统地将某一国划为该项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易引发国家间的利益纷争。
笔者认为国家主义权利主体观限制了民族特色的发展,更阻碍了其内在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权利主体不明或者进入公共领域,但又亟待保护的民间文学艺术,可以由国家以保护、传承民间文学艺术为目的、充当权利主体身份。国家可以通过授权相关行政机关或者机构代为行使权利,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行政成本。
六、结语
对于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之界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难题。而如今,民间文学艺术正不断遭受着经济商业化、全球化的冲击,民间文学艺术的保存岌岌可危。而另一方面,民间文学自身的制度建设却显得步履维艰。
事实上,民间文学艺术不仅蕴含着民族情感与尊严,也往往潜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民间文学艺术也亦非止于表面呈现的艺术效果,它更多的还包含了文化归属问题。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其特殊属性,现行的著作权法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明显不足,为加大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力度,我们应该从权利主体设计这一制度基石着手,以促进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构。
注释:
陶鑫良、袁真富.知识产权法总论.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17-18.转引自王英.网络知识产权正当性问题研究―――以激励论和利益平衡论为视角.理论与探索.2010(11).
冯晓青.著作权法之激励理论研究――以经济学、社会福利理论与后现代主义为视角.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6).
孙彩虹.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106.
篇2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高校原有的课程设置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显然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于新一代的学生来说,强大的信息量和求知欲、表现欲使得他们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二)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对实践性的课程与活动没有专门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导致参与实践教学的老师受到的重视不够,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
(三)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
很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缺乏舞台锻炼的机会,学校没有为他们积极建立、提供相对较为稳定、集中的实践场所,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始终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所以,高校音乐专业必须对艺术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建立一支有热情、有经验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为他们建立起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为实践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多方拓展、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学生们创造各种社会实践机会。
二、高校艺术实践教学研究与实施方案
近年来,高校的实践教学普遍弱化,而艺术类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表演及创编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必须加强教学实践课程比重,积极提高实践教学方法的的改革。
(一)建立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坚持“厚基础、宽专业”的原则下,对一些难度较大,但实用性不太强的理论课程进行一些必要的课时缩减,有意识地增加实践教学模块的建设。如舞蹈、管乐、民乐排练实践模块;建立系合唱队、学生剧团、演出管理机构等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技能,使其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而这些实践类模块的建设,应该在教学中形成常态保持下来。
(二)与校外相关单位联系,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平台
为师生搭建技能锻炼和舞台实践的平台,与地方政府、厂矿企业、部队等多家单位建立关系,既推动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又提供给学生展现自身才能的机遇,同时也对音乐学专业人材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三)安排教师参与艺术实践教学,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安排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让教师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如以课题带动教学、在艺术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以及互联网、多媒体的教学方式,都应是教师所必须接受和学习的。
(四)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把关和质量评价
毕业生主要教学任务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拟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及指导教师,在毕业实习中结合个人的选题有针对性地实习,并收集毕业设计(论文)的素材和资料,使两个实践教学环节紧密的结合起来。
(五)完善艺术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将实践教学作为常态来抓,完善管理制度。作为课程种类,要有教学计划,考核方式。对实践课程老师严格管理,使其明白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同等重要,不能让艺术实践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于学生而言,更要使其明白实践对于其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并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广阔空间以及脱颖而出的机会。
三、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质量评价模式探索
篇3
论文关键词:高职语文 教学评价 能力本位
论文摘要:为适应当前高职院校打破以学科理论知识为核心的传统课程体系,积极构建以职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本文在对当前高职语文教学评价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定位高职语文教学评价的目标和功能,主张树立以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本位的多元化教学评价观。
高职语文是面向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和素质教育课,作为高职院校最具综合性、基础性的课程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对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为了适应当前高职院校迅速打破以学科理论知识为核心的传统课程体系,积极构建以职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课程体系背景下的深层次教学模式改革,进行高职语文教学评价改革势在必行。在对当前高职语文教学评价的利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定位高职语文教学的考核目标和评价功能,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实行以语言应用能力为本位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高职语文教学评价构成元素
语文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基本功能是诊断与定位学生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果,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并服务于课程目标。教学评价与课程目标是有机的统一体,它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和调节作用。教学评价的目的、功能、内容和方法等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考试内容和方式引导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是未来教学方向的导航,考试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测定学生学习成绩,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考试的目的、内容、方法是高职语文考核整体化的三个互为支撑的元素,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检验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完成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调整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高职语文教学评价应符合能力培养目标
高职语文课作为基础性、综合性的能力培养价值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从知识、情感、审美、道德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文学欣赏和语言表达训练的想象性、情感性、思辨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高职语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拓宽学生的视野,塑造学生的品格,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与人交际、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判断是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未来对人生有了更高的追求。基于此,我们应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语文教学评价机制,以最大限度地适应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目前高职语文教学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评价中,教师以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不够重视;从评价主体上看,评价主体单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主,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够重视;从评价功能上看,强调评价的等次评定功能,忽视评价的激励促进功能;从评价内容上看,重视对知识与技能再现性评价,忽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从评价的方法上看,重视书面考试,忽略对学生活动性评价。这种评价模式无论是目的、功能或是内容、方法都不适应新的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在:
篇4
【关键词】消费文学;关联性;文艺学
一、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究其根源,其实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盛行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消费文化的使用,深刻强化了其在商品世界竞争当中的核心地位:就世界经济的文化维度角度讲,消费的文化规整化的过程意味着记录化,很好地发挥了沟通媒介的角色,与此同时,物质产品的使用,又很好的表现了它们的实际意义——实用价值;就文化产品的经济构架角度讲,文化产品与商品的供给、需求、垄断等形成了全新的完整型市场链条,而消费文化的重点在于文化的消费化和消费的文化化。
由于,消费文化最为直面的连接着广大的消费者群体,简而言之,就是说,人,作为一个个体,其实都是文化的消费者,都通过一定的消费从而达到自身对文化需求的满意度,最终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使得自身得到很大的改变甚至是提升,另一方面,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也随着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开始不仅仅只是满足一般性的物质用品的消费,而是更大层面上的追求消费文化的精神以及艺术方面,开始更多地追求消费的高雅以及艺术感。可见,消费文化的影响力之大,范围之广。
二、消费文化与文艺学的关联性
一直以来,消费文化都是以市场利益为导向,不断地追求,以满足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由于消费文化的价值观念以及运行机制的不断更新,使得文艺学的艺术生产力展现出了全新的格局。文艺,追溯其根源,能够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源在于创新。在中国文学艺术历史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艺术面临重大性质的转型,可以算得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代;这时候的文学艺术的创作主要分为这样的几大具有代表性的派别:一些的作家依然坚持文学艺术的至崇至高,固守文学艺术家们的精英知识分子的地位,文学艺术创作上,则更多的表现为对人性的深刻意义上的剖析,注重对于审美的至高无上地位的崇拜;一些作家开始主动转变描写对象,慢慢转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文学艺术市场的需求;另一层面,开始出现佚名作家,他们主要靠创作网络文学系列,他们的作家群体和创作数量,逐步占据了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流,共同创造了网络文学的繁荣;还有一些作家靠改编为生,并且逐步成名,使得改编性质的文学艺术创作方式逐步兴起,使得文学艺术和市场逐步融合、贯通。从这些文学艺术创作的代表性派别不难看出:消费文化作用于文学艺术创作的大范围制约性;文学艺术创作作用于消费文化的执行和抗争的两种情形。
在消费文化的作用力之下,文学艺术的创作主体出现了分支:文学艺术创作主体对其价值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有效性发生质疑,从而使得文学艺术创作由原先的社会贬值、自我贬值以及两者共存的状况中脱离,逐步向消费文化倾倒;文学艺术创作主体坚持文学艺术的社会精英知识分子的地位,独自承担着所有的批判社会、解剖人性的传统性质的重大职责。由此可见,消费文化解体了文学艺术创作原有的主体阵营,由于这样的间接性作用,最终导致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局势。
在消费文化的作用力之下,文学艺术的创作方式方面,日益充斥世俗化和反复性,文学艺术不复往日的精神食粮意义,逐渐沦为闲暇娱乐的一种方式;文学艺术的语言表达方面,三俗话语言完全取代原先文学语言的含蓄以及耐人寻味,文学语言充斥着无聊、直白甚至是地痞气息,完全颠覆了文学语言原有的深沉;文学艺术的描写对象方面,平民生活、人的欲望之源、游戏等等都成为了主要的描述中心;文学艺术的整体线索理论方面,偶然性日据要位,因果规律日益遭到嫌弃,舍之不用,大体框架越发趋于松散甚至出现模糊化;文学艺术的价值诉求方面,文艺的价值诉求日益平民生活化,文学艺术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复制品,成为日常生活的调试器。
三、消费文化与文艺学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消费文化重新塑造了文艺学在整个当代社会文学发展过程当中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消费文化从根本上对文艺学的行为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使得文化的消费结构出现了倾斜,使得人们在文化上的消费费用比重日益增加,消费群体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大,但就文艺消费心理而言,反而呈现出复杂化的情形:文艺转型的日渐商业化彻底摧毁了文艺自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独一无二性质的地位,文艺的降格——商业化行为,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文艺消费者心理上的疑惑;伴随着消费者群体的扩大化,随之而生的并不是消费群体整体消费观念的进步,使得经济的发展速度与人民素质的提高完全不存在正比例的关系,消费文化的根本目的开始模糊化,消费市场的恶意抢占以及消费欲望的浮夸化扩散几乎完全占据了传统的人们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由此可见,因为文艺学的作用力,消费文化的群体是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扩大化,但是消费文化的目的却日趋烂俗。
综上所述,消费文化对文艺学的产生、传播以及最终的消费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作用,而且,随着文化消费的整体的发展,使得消费文化对文艺学的渗透、整合逐步深入,产生的积极影响作用呈现出上升的大好势头。但是,又由于消费文化的复杂性质的存在,现阶段文艺学的多元化特点,使得一边倒式的评定消费文化对文艺的影响作用都变得片面。所以,消费文化成就了整个文艺学的辉煌,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了文艺学的诸多漏洞。
参考文献
[1] 滕守尧.大众文化不等于审美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 1997(2).
[2] 何志钧.文艺与文化:生产、消费、开发[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篇5
【关键词】传统;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财产权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076-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保护本国传统民间艺术遗产活动在世界各国兴起。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所有权问题争议不断,甚至破坏了其本身所具有价值。鉴于此,本文从国际国内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借鉴他国经验,初步探讨适合我国传统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方法的相关问题。
一、 传统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及其法律保护框架
在《1982年示范条款》通过前,由十二个法语非洲国家组成的非洲知识产权组织达成的《班吉协定》就已对民间文学艺术下了定义:即“一切由非洲的居民团体所创作的,构成非洲文化遗产基础的,代代相传的文学,艺术等领域的传统表现形式与作品。”针对以上民间文学艺术的基本特点,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从传统民间文学艺术的两方面出发建立法律保护框架。1.应受尊重的权利。此项权利主要指他国在借用所有国的作品或艺术表现形式时不得为了迎合市场需要而任意歪曲,篡改或滥用民间文学艺术,以给该作品所有地区的人民造成精神上的损害。2.相互知情的权利。非民间文学艺术所有国不得非经允许擅自借用或滥用隶属他国的传统民间文学艺术,从中获利。其次,从传统民间文学艺术的财产性方面予以保护,此种规定主要针对使用方在传统或习惯之外使用民间文学艺术,且以营利为目的,那么获利方应向转让方支付一定的报酬,与转让方共同分享利益。
二、我国传统民间文学艺术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六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这表明我国已将民间文学艺术作为客体纳入著作权法的保护之中。但目前国务院没有出台相关规定。此外,一些学者试图将民间文学艺术视为在原社群的创作作品上演绎而成的作品,以推动民间文学艺术在理论上达到传统版权机制的原创性要求。但是,这种设想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一部受版权保护的演绎作品必须完全区别于原作品才能被看作新的作品。而民间文学艺术相对于以前存在的原作品只有细微的区别,不能被看作是新的作品,因此无法满足原创性要求。豍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我国作品保护期为作者生前和死后的五十年。而作为民间文学艺术则需要长期的永久的保护,这是由民间文学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传承性所决定的。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在创作上的漫长性,就不可能规定具体的保护期间,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保护机制并不适合民间文学艺术的生存发展需要。作品的传承性与要求个人原创的版权制的冲突,作品的永久性与有期限的版权保护机制的冲突的问题表明,仅依靠《著作权法》不能解决我国传统民间文艺的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其需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著作权特别法予以保护。
三、国外传统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主张及构建我国相关领域的构想
(一)建立专门保护制度
其认为目前的知识产权制度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保护。因此,特别的单行立法从目前国际的最近发展来看,已成了很多国家的首选。《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保护示范法》对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予以著作权外的“特别权利”保护就是这种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 。豎其优点是:可以直接避开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与传统民间文学艺术上的冲突,无需探讨在原有制度上的创新问题。此种方法虽有简便直接的好处,但与现行知识产权制度所保护的对象有很大的交叉重叠之处,另设一种新的制度规定传统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难以调和二者间的关系,可能会造成实践中的不便。
(二)以著作权为基础设立法律保护制度
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随着时间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突破的,且由于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理念和体系已经建立多年,在实践中可以较好的协调各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利益。将现有的在国际上通行的多年的知识产权制度完全摒弃而建立新的制度,不仅会使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中可利用的部分无用武之地,也未必会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从而造成新的困难。
对于传统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我们认为用著作权的相关法律制度保护更为合理。目前世界各国公认的首次提出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国际公约即《伯尔尼公
约》,但其保护的的范围过于狭窄。关于地区性条约,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班吉协定》和《阿拉伯著作权公约》。这两个公约扩大了客体的保护范围,将科技等都列入了该条款的保护范围。除此之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1976年联合制定了《1982年示范条款》。该示范条款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国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模式。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在司法实践中,也承认了集体版权这样一种制度。综上,对于我国今后在民间文艺的立法上也可借鉴集体权利人制度,此外也可运用数据库制度,建立我国传统民间文学艺术数据库,使其获得相应的著作权保护,防止其他主体不当使用行为。
注释:
①华劼.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需要特殊的版权保护机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2):27.
②黄汇.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价值与模式选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5):165-166.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文学教育 功能 价值 当下意义
文学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功能历来是显而易见的。文学教育具有培养品质、增进智力、开发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文学教育的独特作用在于它发挥情感教育作用,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文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人。
一.文学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文学是艺术。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文学教育是从形象思维入手,直接作用人的感性,进行情感教育,提高人的审美素质。
首先,文学教育是从形象思维入手,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学科。众所周知,文学作品都是以整体的具象的形式呈现的,它有着与抽象思维完全不同的作用途径,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功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文学艺术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培养人敏锐的感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其次,文学教育是情感教育。丰富的情感素养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条件。文学教育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是能够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与熏陶的教育形式。文学作品的功用不仅仅可以抒发作者的情感,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使读者产生共鸣。读者接受文学作品,与作者对话,是一种深入的审美活动,更是一种情感陶冶活动。
再次,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审美是现代人的必备条件,不会审美就不会生活。文学艺术修养高的人较之普通人能够更好地洞察感悟理解人类的生活本质,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取超越功利的审美情感体验。阅读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创设的审美情境,使学生获取自觉的审美体验并不断积累审美经验,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
二.文学教育的育人功能
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教育的功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辅德。文学教育具有德育本身所不具备的优势。文学教育的特点在于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文学教育通过鲜明的美好的艺术形象的感染与陶冶,会潜移默化地使学生逐步形成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学教育的辅德性是由于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决定的。从内容上看,文学作品是美的艺术结晶,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启迪人、感染人、陶冶人的巨大力量,可以通过文学教育引导学生吸收优秀的人类文化成果,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从形式上看,文学教育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可以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其次是益智。文学教育的益智功能人所共知。文学教育具有益智性,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脑科学研究表明,充分发挥右脑功能对于开发人的智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学教育是艺术教育,在开发学生右脑功能、发掘学生智力潜能从而充分开发学生智力水平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再次是调适心理。文学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它要在人的审美感觉体验中来完成,而人的感觉又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由于当代竞争压力不断加剧,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不容乐观,文学教育的心理调适功能也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文学教育可以让学生的心灵接受美的洗礼。这样,文学教育过程就成为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一方面,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另一方面,文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协调与控制情感,保持良好的心境。与此同时,文学教育还能升华情感,让学生懂得爱,富有同情心,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以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三.文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人
文学教育的功用在于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审美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意识,包括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崇高的审美理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创造美的能力。更进一步说,文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要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总之,文学教育的核心在于育人。
文学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它通过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与其它教育相比,它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精神个性、趣味修养的修养与陶冶。其宗旨在于帮助人探索和寻找一条发展之路、向上之路,使人在精神的自我建构上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
文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人,不仅要教人以知识,教人以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人以美,教人以善,教人在学习中领悟人生,学会做人。当人们把美作为目的和理想来追求的时候,就可以在真与善、认识与道德、现实世界与理想境界之间架起由此及彼的桥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先生才有“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理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之说。
文学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个人身上就在于育人,在于培养和造就美的人格;从更高远的意义上审视文学教育,其价值还在于培育民族精神,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
文学艺术是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通过文学教育,通过鉴赏中外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促进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艺术特点,认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同时,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感。中华民族五千年浩瀚的文化海洋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艺术成果,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经典的民族文学艺术珍品,这些文学艺术珍品强烈的感染力与渗透力,最容易激发人们同宗同源、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文学教育,特别是民族文学艺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四.深化文学教育的当下意义
当下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在人们的文化生活色彩缤纷的今天,在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不断强势的今天,呼唤文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当下,之所以需要文学教育,是因为能够让人认知和澄明自身置身其中的时代,又能超越时代而获得永恒性的艺术滋养和审美熏陶。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充满着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种种纠葛,这些纠葛累积着种种现实的与历史的延伸与变异,隐藏着极其复杂的难于辨析的时代信息和症结,人们很容易被这种复杂的情势弄得茫然而不知所措。文学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捕捉现实生活的初生状态,发现一种思想、道德或情感的形成萌芽,从而让人们从感性的感知中体验到历史与现实发展的真谛,自觉把握和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认知置身其间的时代,而又能跨越时代的界线,这就是文学艺术给予人们的特殊滋养。
当下,文学教育对于我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学艺术足以在陶冶人们的性情、提供灵魂的栖息方面能够起到特殊的作用。文学艺术的特殊性质是审美,审美实际上是一种境界,一种人类生存的理想境界。审美需要是一种比人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更为高级的需求。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当现代性为人类提供了物质需求之外,精神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随着现代化的到来,物质发达了,人类的精神危机便出现了,价值的混乱带来的是自我的迷茫,“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成为一个世纪以来的叩问,无论是对于“诗意栖息”的呼唤,还是全球范围的寻根思潮的出现,都集中体现出人们找寻文化故乡的愿望,都反映出人们找不到灵魂支撑的焦虑。这样的一种精神病痛伴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到来,已经波及全世界,中国也不例外。信仰的一时缺失,价值的一时难于重新确立,对未来前景疲于思考和探索,都足以令人们在物欲中生长膨胀,跟随着功利主义、消费主义随波逐流,乃至冲破伦理道德底线。如此这般的时代,尤其需要文学艺术来为人们提供一种信念的憧憬,需要文学艺术来陶冶人们的性情。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以其审美意象陶冶读者的情性和愉悦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以美好的价值观人生情怀认识生活,认识时代。
篇7
[关键词]胡汀鹭 中国画 教学理念 人文价值
胡汀鹭,名振,字汀鹭,号大浊道人,清光绪十年生, 江苏无锡南门人。以笔墨精到的绘画技巧形成了独特的个性特征,有题画诗词集《画缀》、《汀鹭画册》等出版行世。作为画家,钱松岩称他为“无锡艺坛泰斗”,沪宁著名画家。胡汀鹭是近现代江南地区美术史上注重心灵感悟的美术教育家。先后执教于无锡县女师、无锡第三师范学校、南京美术专科学校、上海昌明艺专、无锡振南艺专等学校,他把人格与画风统一作为其教学理念,先后培养了钱松岩和陆俨少以及杨健侯、孙文林、吴荣康等众多有影响的画家。他强调艺术个性,倡导艺术的自律性,其作品具有全新的审美语境和独创性品质。 长期以来, 由于缺乏对胡汀鹭教育思想及艺术作品系统完整的研究,忽视了其在无锡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造成其地位与他辉煌的艺术水平不相吻合。本文依据胡汀鹭的人生历程对其中国画教学过程与艺术创作的形成轨迹进行探讨与论证,厘清历史上胡汀鹭作为无锡地区近现代美术教育事业开拓者的真实面貌。
一、 胡汀鹭中国画教学历程与特征分析
长期以来无锡地区以历史悠久的吴文化和以无锡籍画家顾恺之、倪云林、王绂等的绘画理论和实践产生的深刻影响为依托,以吴观岱、胡汀鹭为首的近现代无锡籍画家,率先突破了“四王吴恽”的束缚,独具慧眼地以石涛的绘画思想为立派之本,注重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富于继承和创新精神,在一种自由、开拓、不受拘束的氛围中以全新的绘画观念和语言,成为无锡地区中国画的重要创作力量,使无锡成为江南地区绘画艺术的重要区域。
1905年,中国以废科举、兴新学为标志,开始了弘扬“新文化”的运动,20世纪中国艺术教育的基本轨迹也由此展开。中国的新式学堂在“新文化”的浪潮下延续着良好的发展趋势。 1912年刘海粟等人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1922年,颜文樑创办了苏州美术学校,1924年胡汀鹭在无锡创办了首个具有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美术学校——无锡美术专门学校,1925年正式招生,聘吴稚晖为校长,胡汀鹭担任教务主任。设中国画、西洋画两科,学制3年,一批锡邑书画名流诸健秋、贺天健、王云轩、陈旧村、钱松岩、钱殷之、杨荫浏、章绂庭等都来执教,将无锡的现代艺术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长期以来,由于相关文献资料的匮乏,致使至今我们对无锡美术专门学校和胡汀鹭的认识仍很模糊。缺乏对其教育思想及艺术作品完整系统的研究,忽视了其在无锡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胡汀鹭犹如一颗散珠,个体虽然光彩夺目,但他目前在无锡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的地位与其辉煌的艺术水平不相吻合。本文通过对他的人生历程、绘画作品、美术教育过程并结合相关文字资料进行考辨剖析,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其美术教育和艺术生涯进行重新定位。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家,胡汀鹭非常强调人格教育,认为美术教育首先重在内在的修养和境界的提升,以艺术表达对现世的关怀。他画如其人, “独具清标”是胡汀鹭人格的写照,在他看来,画家平日的修养之功,关键在一个“养”字,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古训之下,要以性灵的陶养为根本,否则艺术将失去陶染人心的功能。他说:”作画一沾俗气,即不可救药。能多读书,多观古人之蹟,其或能免”。①在他看来,绘画要表现儒家的思想,首先要能按照儒家的思想原则来陶养自己的心灵,以儒家的仁智善来扩充自己的心胸,这样画出的画才有生命,才能表现生命的境界。他的这种认识始终伴随着他的教学和创作。
从胡汀鹭的经历和行迹中看到,他在江南地区多所学校讲授中国画艺术。在学生眼里,胡汀鹭谈吐儒雅,衣着整洁,一派学者风度。他上课十分认真,当堂作画示范,讲画史,析画论,上下两千年,信手拈来从容自如,把自己作画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学生。他传授的知识不是既定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他随时都在传递着思想,通过讨论和交流,教与学无处不在,这种灵活的教学模式真正达到“教学相长”。这种教学基本没有固定的概念化内容,大多是自己创作的经历、经验和体会,其中的知识是活的,为学习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思考方式,而这对他们把握知识的内涵非常重要。胡汀鹭教导学生要学古而不泥于古,更不能一味仿古,应多观察自然,得其神韵。认为作画要多写生,善默写,所谓“默写”,并非指临摹法中的“背临”。“默写”之妙,在于欣赏观察景物时,默取其可画之本,去其不入画之物,或补其缺,或移其位。胡汀鹭经常对学生说:“中国画要耐人寻味。谜语是给人家猜的,如果同时给人家揭出谜底,便毫无趣味,实际你要说的话,已在不言之中。”作为一个传授者,他没有口若悬河式的讲授,只是引导人们放下心来,在传统探求的路上顺畅而行。这样的心态也表明,他并非要成为大师和权威,相反,他欲挣脱权威的束缚,也启发从学者去挑战。使学生学会思考,这是一个启蒙者的心态,而与教书匠完全不同。在胡汀鹭《闹红精舍遗稿》中,常会发现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独特见解。概括来说就是深入浅出,寓复杂的艺术问题于平凡的事物。淡化教授者的角色。他认为作为一个艺术的教授者,不只是一个讲授能手,而是一个对别人有影响的人。所以,现场讲授只是极小一部分,大量影响在于言传身教中,这种方法对我们当下的艺术教育依然有着重要参考与借鉴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现行的艺术教育模式。
二、 胡汀鹭中国画作品独创性品质剖析
胡汀鹭的作品空灵淡荡,意趣别饶,大多取材于无锡太湖沿岸的自然风景,笔墨渗透了儒道哲学的精神以及胡汀鹭的理性思考,具有深刻的美学意蕴。胡汀鹭重视到生活中观察、体会和写生,先后创作了多幅山水画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山水画为“梁溪八景”,当时无锡尚无万顷堂、鼋头渚、蠡园、宝界桥等,梅园建筑亦未完成。可以说胡汀鹭是无锡第一个通过写生与创作全面表现无锡自然风景的画家。其作品充满时代的品格。在创作上,他主张作画要富有激情,他常对客挥毫,即席赋词题句。所作无论山水、花鸟、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小品尺页,均一挥而就;对三尺以上大幅,用特制画版,以斜靠墙壁竖画,尤有利于观察章法布局,作画时仍挥洒自如。自谓:“古人绘事运笔敷色之外,尤贵布局章法。其得失存乎疏密上下之间。” 胡汀鹭主张“章法要从四边打进来”,章法要先看四条边线所构成一个整体的画面,通盘筹划地来个“置阵布势”,不能从一边、一角、一点堆积起来,而应先确定对全局起作用的几个大面积的东西,再逐渐打碎,将小面积的东西搭配进去。大幅看气势,更需要树立全局观念。②他说:“读石涛画,如读南华经,几不知天地为何物,其题语亦莽莽苍苍,非有满肚皮伤心泪者,不能为之,学之无病,徒为识者齿冷。”又云:“试读宋元真迹,处处拙实而见空灵,一种天地雅秀之气而含蓄于中,盖作者当时以写一时之胸襟未尝有一毫名利在也。”③胡汀鹭作画不择纸笔优劣,用笔取石涛石溪,皱勒点苔,全用中锋驰骋。他说: “雅俗之分不在用色而在用笔,虽涂深红浓绿而含雅气。”“作画,清者难于厚,厚着难于情,二者不易兼得。用笔能挺秀,再加渲染,则清且厚矣。”④
三、胡汀鹭教育理念对当代语境下中国画教学的影响
胡汀鹭的教育思想围绕人格与画风统一这个中心,以师造化为支撑,以求新求变为动力,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寻找适合中国画的教学规律及中国传统绘画样式的当代形态。钱松岩谈及自己的艺术经历时,深情缅怀胡汀鹭老师对他的教诲和帮助。当年钱松岩还是个穷学生,想要拜渴慕已久的江南一位老画师为师,登门多次,无法如愿。单胡汀鹭却是和蔼可亲,见钱松岩真诚厚道,便慨然允诺,免费教导。钱松岩先生以后近七十年的创作生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与汀鹭老师的教诲和帮助有极大的渊源。陆俨少1927年考入无锡美专跟胡汀鹭学画,善绘云水,作品中勾云、勾水等特殊技法是其成功创举。出版有《陆俨少自叙》、《陆俨少画集》多种专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陆俨少看到恩师胡汀鹭创作的一件三尺水墨山水作品,十分激动,挥毫提款:“此汀鹭师遗作,自其下世倏逾四十年,缅怀往昔,不胜人琴之痛。乙丑(1980年)正月陆俨少并记。⑤”“人琴之痛”,但见琴在,不见人归,此中情味,难以言表。胡汀鹭一生把人格与画风统一作为其教育理念与艺术创作终极目标、始终保持着孜孜以求的探知心态和谦逊的为人态度。注重言传身教,以一个启蒙者的心态启发从学者去思考去挑战。他淡化教授者的角色,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对后人的影响深远。胡汀鹭通过传播现代美术教育及拓展人文精神方面的实践和奋斗,体现出在现代美术启蒙上的社会身份与角色的价值意义。他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为后人及其同行树立了历史的标杆。当前,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正面临从“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偏重专业技能训练的美术教育,向“以人为中心”注重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的转型时期,我们重新对胡汀鹭的美术教育思想进行探讨和分析,不难发现其中所包涵的人文精神特质,它不仅与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相连,而且与现代教育背景下的人文教育理念非常适应,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注释:
①②④《闹红精舍遗稿》P23,许瘦峰编 扬州图书馆古籍部印 1945年 版
篇8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特殊性;知识产权法
一、引言
从宇宙洪荒般的寂寥衍化出如今璀璨光华的文明,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厚重的文化沉淀,大放异彩的思想光芒让我们整个的曾经与现在都拥有硕果累累。而民间文学艺术,这一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部落文化正是这一千年历史的传承与结晶。目前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主要采用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法予以保护。但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我国尚未出台单独的法律予以保护。目前,民间文学艺术的定义是指某一民族或者某一个地区人民的传统艺术的表达形式,如民间传说、民间诗歌、民间音乐、民间服饰、民间建筑等。可是实际情况是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范围的不确定,是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首当其冲的是明确民间文学艺术的内涵。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内涵
1、民间文学艺术在国际条约中的相关规定。《发展中国家突尼斯版权示范法》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6年共同制定颁布,并将民间文学艺术定义为:由某一国家领土范围内的该国个人或部落创作的世代相传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2、民间文学艺术在国内的相关规定。我国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凝结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所以民间文学艺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采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来进行保护。譬如浙江、宁夏、江苏等地区对当地民间文化艺术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产都相继制定了保护条例的规定。
三、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征
民间文学艺术由个人或群体创作并逐渐被大众认可的具有群体特色的,并与其传统文化相辉映的,经代代相传的并不断发展的文学形式。那么民间文学艺术也具有如下特征:
1、主体的群体性。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必定不是一人之力所能完成的,它能够历经岁月兴衰而不曾湮灭,所焕发出的巨大生命力自然不是个体可以赋予的。在发展传播过程中,不断融合进其所处时代的时代特征和其所处地域的地域特征,并因其自身的特色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样,民间文学艺术在表演中,就经过了一个又一个表演者的“二次创作”,这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的成熟状态。
2、时间上的延续性。民间文学艺术最初的内容和形式肯定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必然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持续发展期这几个阶段,并不是一下子就完善起来的。而这个过程,可能是数十年,更可能是几百年。而且由于揉合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横向成果,今天的民间文学艺术更加的具有典型的民族色彩和群体特色。
3、产生上的地域性。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起源于一个民族,一个地区, 甚至一个部落,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它就该反应这一民族,或者区域或者部落的区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然后随着区域经济的频繁往来或民族文化的交流,那么那些值得弘扬,需要发展的作品就延以后世,流传下来。
四、目前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方式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6条明确规定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是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的”,我国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上采用了版权保护的模式。另外,在专利权、商标、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地理标志方面也建立起来“事先知情同意制度”、“登一记预告制度”、“数据库索引制度”等保护制度,这些保护制度与版权保护模式一起构成了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二)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模式的选择。虽然经过多年的完善补充,我国能够使用的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模式越来越多,但是其选择的侧重点和方式方法还是大同小异。
1、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的保护选择。该类法在市场环境中的作用都是从一个侧面发挥出来的,像商标法、地理标志的保护都是以在市场竞争中用注册的方式来证明属于民间文学艺术的商标或者地理标志;而反不正当竞争法虽能赋予权利人对抗不当竞争行为的权利,但却无法保证权利人的积极权利,易使其置于消极地位,这样做是不利于实现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人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的。
2、邻接权的保护选择。根据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模式的选择,作为保护对象的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是它的侧重点,但是还不能作为民间文学艺术的直接保护方式进行选择。
特殊权利保护模式是指依据民间文学艺术自身的特点,将民间文学艺术与一般文学作品区分开,在版权体系之外重新构建一个法律保护体系。和版权保护模式相比,采用特殊权利保护的模式则有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和更长远的完善和发展。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的主体、保护范围和保护期限等各方面。
首先,在主体方面,这种保护模式肯定了群体型组织才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来源,也承认该群体同时也是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这对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来说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
其次,在保护范围方面,民间文学艺术所具有的外在形式大致包括以下四种:一是言语表现形式,即可以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出的各种形式,如小说、诗篇、远古以歌谣或祭祀文所遗留下的文字等;二是音乐表现形式,即通过填词、谱曲并用乐器敲打出来的以歌曲形式呈现的作品;三是行动表现形式,即以舞动身躯表达情感的各种仪式或表演;四是有形表现形式,即通过双手制作出的各种艺术制品或绘画雕刻的各型各色作品。
再次,保护期限方面,我国著作权保护法规定的作品保护期为作者生前和死后五十年。但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使得在其保护期限不能等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保护期,须依据其自身的特点设定一定的特殊性。显然,五十年的保护期,是不能使作为历史见证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的,所以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应该是无期限。如此无期限的特殊保护,其意义深远。就主体而言,不仅能够切实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权利的权利人;而且,在艺术形式发展方面,对民间文学的特色性和价值性也有深刻的延展和促使作用。
五、结论
由于民间文化艺术在主体、保护范围、保护期限、权利义务等方面的特殊性,在我国还尚未制定相关保护法律之前,应综合各方面相关法律对其予以保护。但是由于其特殊性单靠单独的制度以及政府的行为是没有办法全面保护的,这同时就需要著作法、商标法等法律配合。法律永远是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但是社会的发展为其完善提供必要的实践,使之更符合社会的需要。作为中华文明千年流转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世世代代予以保护并传承的,这也是在守卫我们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江建名.著作权法导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4.
[2]张辰.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A].郑成思.支持产权文丛[C].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篇9
一、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之间的差异
文学艺术源自创作者的心灵意象,视觉艺术的起点与其是相同的。然而,二者在创作、欣赏以及具体的指向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艺术指向不同
视觉艺术是艺术家将心中的意象外化为美术作品的艺术形式,其艺术指向是从内向外的;而文学艺术则与其相反,作家将在生活中积累的客观素材通过有机组合,使其构成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通过文字和符号来追溯作家的内心情感,在追溯的过程中,读者可能因自身经验而产生共鸣,也可能因自身缺少相关的经验而进行扩展想象,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其艺术指向都是由外向内的。
(二)所采用的媒介有所不同
对于视觉艺术的创作而言,颜色、形状等美术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艺术家在创造作品的过程中,必须将可用的视觉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出与原始自然形态有所不同的造型,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传达。以著名画家梵高的画作《星空》为例,画家运用浓郁的色彩,使用蓝色、黄色与黑色三种颜色,通过色块的组合,展现出一种不同于具象派的画风,观看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便能体会到画家所要表达的感情。
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而言,文字、符号等文学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作家在撰写文学作品时,需要将这些抽象的文学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出可供读者进行任意想象的文学篇章。可以说,文学艺术的创造,不仅作家需要加入大量的思维要素,读者在脑海中的想象也需要应用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文学艺术的创造,更具有思维特性。以鲁迅先生在其小说《故乡》中描写闰土少年的一段文字为例――“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通过阅读这段文字,读者的脑海中大致可以出现这样一个画面:金黄色的满月嵌在夜间深蓝的天幕上,一位佩戴着银色颈圈的少年站在种着西瓜的海边沙地上,将钢叉插向一匹猹。因读者想象能力不同,场景中的具体细节可能有所不同,闰土在读者心中的形象也会有所不同。
(三)人们感受到的欣赏特性不同
视觉艺术在向观看者传达形象时,给人以具象性的欣赏感受,观看者只需要观看到视觉形象,就可以直接获得具体的视觉感受,即在观看的过程中直接获得了欣赏结果。以霍去病墓出土的“马踏匈奴”石雕为例,该石雕在一整块的花岗岩上雕出了昂扬战马将手持弓箭的匈奴士兵踏翻在蹄下的形象,其中,马的部分以圆雕形式雕出,马腿下方则直接以浮雕与线刻形式勾勒出匈奴士兵在马蹄下挣扎的形象。这个石雕在整体上可谓是浑然一体,虽然不如现实中的马形象,却以简练但直接的视觉形象给人以直接的视觉感受,其浑然壮阔的视觉冲击性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但人们在欣赏过程中却能直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
文学形象在传达感情时采用了抽象的语言符号,读者必须在阅读的同时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去体会,所获得的欣赏感受因读者想象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即每个读者心中的“潜象”都是各不相同的。若用一个成语来解释,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用莎士比亚名言来形容,便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较于视觉艺术,文学艺术少了直接观看的过程,却多了思考理解的过程,其具有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更加明显。
二、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的互补性
(一)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美术所具有的视觉艺术与文学所具有的文学艺术相比,其表现领域要狭窄得多,美术常见的艺术创作题材――绘画或雕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文学。有关这一论点,最直接的证明方式便是现实中许多美术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的情节来创作的。而文学艺术无法如美术一样直接将图像展示出来,只能依靠读者的联想,虽然具有不可视性,但是就互相的依赖性而言,文学艺术对视觉艺术的依赖性要弱于视觉艺术对文学艺术的依赖性。事实上,视觉艺术是一种空间性艺术,无法展现时间的变换,缺乏对具体内容的描述;而文学艺术在形象展示上缺少视觉艺术的直观,所以在两种艺术的创造过程中,产生了将二者结合的需求,现实中插图与连环画的出现,便是对这种需求的满足。Wolfenbarger在其研究中对插图与连环画等两种艺术形式结合的产物给予了肯定,即图文并茂的图画书是一种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结合的独特艺术形式。可以说,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的互相融合、互相渗透,提高了大众对文学艺术的接受性,也使得视觉艺术更为人所理解与接受。
(二)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的契合
文学艺术对视觉艺术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学艺术可以破除时间与空间上客观存在的限制,可以从多个层面自由地展现出社会生活的广阔性与复杂性。相较于这种表层的影响,文学与美术之间还存在着更为内在性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的最直接表现就是诗歌与绘画之间极高的契合性。
事实上,在世界艺术史上有一种极为特殊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实现了美术与文学的有机结合,这便是源于华夏又发展于华夏的题画诗――中国画。这种作品既具有美妙的图画形象,又赋有美妙的诗歌,文学与美术两种元素巧妙地共存于同一幅作品中,二者相互契合,意境浑然于一体。古人所作的中国画,便是对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之间密切联系的重视,二者的结合可谓是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而西蒙奈迪斯这位古希腊诗人曾经有言:绘画是无声的诗歌,诗歌乃是有声的绘画。WuS更是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美术与文学两种艺术形式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由此可见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是相互契合的。
再以爱尔兰三位著名的“叶芝”为例,这三位“叶芝”分别是约翰?叶芝(父亲)、威廉?叶芝(长子)、杰克?叶芝(幼子),其中约翰与杰克是伟大的画家,而威廉则是最为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可以说,威廉?叶芝的诗作尤其是他前期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亲与弟弟画作(拉斐尔前派)的影响;而杰克?叶芝则在其绘画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诗情。威廉在其所作的诗歌《悲哀的牧羊人》中描述出一位孤独的牧羊人不断寻求安慰的可悲旅程,在这个旅程中,他不断向各种事物寻求安慰,这些事物有星星、有海洋、有露珠,然而最终他依然一无所获,只好回到海边向贝壳倾诉他的旅途经历。这一诗作的风格极为鲜明,与拉斐尔前派的画风有着极高的相似性。杰克则在其画作中展示出文学艺术所具有的意识流特色,以其典型代表画作《走向辉煌》为例,画面中有一名牵着高头大马、身着艳色衣物的儿童,两者一同走向远方,远方的天空有亮得炫目的白云,左上角有稍微显露的太阳,右上角则有一团灰色的云彩。就整体而言,这篇画作充满了希望的气息,儿童象征着朝气,远方的太阳与白云象征着光明的未来。然而,画作中也潜藏着其他元素,即灰色的云彩,从画家所处时代可知,爱尔兰在当时处于战乱之中,灰色云彩则代表着战争的阴云。这篇画作中蕴含着鲜明的视觉艺术特色,其视觉特色可以用其兄威廉的诗作《致未来的爱尔兰》来描述。弟弟杰克的画作与兄长威廉的诗作,共同表达出了一种忠于爱尔兰,期待爱尔兰可以获得和平的终极思想。
通过中国画与三位“叶芝”诗歌画作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三)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的殊途同归
文学是将直观的形象诉诸于联想与想象的艺术、美术则是将想象落实到具体的形象的视觉艺术。其根本性区别是创作思维与欣赏特性的不同,除此之外,两者的本质区别更是与时间、空间有很大的关系。就作品而言,美术作品具有空间静态性,文学作品则具有时间动态性;就欣赏过程而言,美术作品具有空间直观性,文学作品则要经过“观看欣赏思考”多个进程,故在意识的流动上具有时间的前进性,但是就欣赏的终点而言,文学同样需要在想象的空间中达到一种静态的观感,其欣赏的过程便是“局部整体局部”的过程,虽然过程是动态的,但是随着过程的不断延长,最终的目标却是与美术相同的。即是说,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二者之间终究是殊途同归的。
篇10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必要性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一般作品法律概念的界定
有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定义,国际上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突尼斯著作权样板法》下定义指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在某一国领土范围内可以认定由该国国民或种族群体创作、世代相传并构成其传统文化遗产的基本组成部分的一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损害国内示范法条》中指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由具有传统文化艺术特征的要素构成,并由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一个群体或某些个人创制并维系,反映该群体之传统艺术取向的全部文学艺术产品。我国学者在尽可能广泛的法律意义上,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包括大多由身份不明但被推定为某特定国家国民的作者创作,从该国种族群体的传统特有形式演变而来的所有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综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通常既没有确定统一的版本,也没有明确特定的作者,是由某社会群体而非个人创作的流传于民间的诸如歌谣、音乐、戏剧、舞蹈等文学艺术形式,如我国的《阿凡提的故事》、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
笔者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可以通过著作权立法保护是因为它具有一般作品的共同特征。首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一般作品一样,是某一特定群体在特定地域文化基础上集体构思、独立完成的,体现了该群体特有的文化特征,具有独创性;其次,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与一般作品一样可以通过印刷、绘画、录制等手段进行有形复制;最后,与一般作品一样,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承载着特定群体的文化身份,体现着这一群体的文化特征,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形式。
而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道路的艰难在于其与一般作品具有明显的差异。首先,创作主体不同。一般作品的创作主体通常是特定的自然人,而大多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由特定群体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集体创意、相互协作完成的。当然,也有众多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起初是由个人完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创作人已无从得知,而且无数代传承人对其进行了加工和完善,完全可以看作群体创作的产物;其次,著作权的保护期的差异。由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无法确定具体主体,因此不能适用我国著作权法的“作者终生及死亡后五十年”的具体规定。而且,由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明显的承袭性,群体成员在其流传的过程中会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元素与内容,可以说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总是处于不断的创作过程中,没有著作权法上“发表”的概念,作品的完成之日无从考证。
二、我国民间艺术作品保护现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化,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民间文学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就已开始重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研究与保护,并开展了一系列抢救、挖掘、整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发源地往往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加之重视程度不足,使得众多极具价值的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面临失传的境地,所以总体上说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是严重滞后的。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商业利用备受关注,同时出现了掠夺、歪曲、丑化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现象,因此,关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对于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更加注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法制建设问题。1990年《中华人民著作权法》第6条明确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之后,根据著作权法的精神,国家版权局、文化部等部门草拟了《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讨论》(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也未能出台。此后,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同时各地方也相应的有一些具体规定:如云南省2000年颁布施行的《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贵州省2002年颁布施行的《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通过行政性法律手段予以保护。毫无疑问,法律的介入,可以扭转大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灭失或被不当利用的局面,也为进一步发掘其艺术和商业价值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但总体上来说,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三、构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制度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但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及商业利用,一方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破坏了文化遗产,因此必须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提供必要的法律保护,对于继承和保留各民族文学艺术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深远意义。
(一)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
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百花齐放,不仅创造了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而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已成为区分世界不同民族、地域群体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华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极为丰富,都从不同侧面体现着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但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正在被同化,大量极具民族特色,彰显民族个性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正在消失。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独立与发展,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制度。
(二)维护民族个性,保持文化多样性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其各自的传统,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文化都为丰富世界文化做着贡献,“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随着全球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国与国的合作与交往增强了,文化的融合性增强了,不同民族之间以及同一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使得民族文化由多样趋向同一,更有某些发达国家为谋求世界霸权利用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的优势,输出其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并以此为标准,谋取世界的“同一”,这必将对各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质形成严峻挑战,失去其多样性和竞争力,从而失去民族个性。因此,必须积极对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法律保护,保持文化传统,尽显民族个性,这样才能在国际交往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规范商业市场的必然要求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商业性使用的行为越来越多,其中非法的商业性使用的行为也愈演愈烈。
对民间文学艺术的非法使用不仅涉及经济利益,也严重伤害着其来源群体的精神利益。例如美国的电影公司对我国民间文学《花木兰从军》的商业利用。很多不法使用者不仅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身上牟取了暴利,而且这些使用大多都未注明出处,甚至有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肆意歪曲和滥用,这些行为已经严重地伤害了有关来源群体的民族感情。所以,为更有效的保护民族文化,规范商业市场的不合理利用,有必要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提供完善的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刘春田.《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