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传承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的传承

篇1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要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若干问题,使得文化生活的教学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教学流于形式,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第一,在大的教育环境下,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教育理念混乱。教师的身份,很大程度上成了教书匠。于是教师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奉行的原则是高考考的就讲,不考的就不讲;考试说明上规定的内容就讲,没有要求的就绝对不讲。文化生活在高考中仅占15%,考点也就是要求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说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为数不多的几个方面。政治教师也乐得自在,涉及考点的讲一下,不涉及考点的就避而不谈,这一状况使得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第二,现阶段的高中教学,教学时间大部分给了三大核心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留给政治课的时间少得可怜。临到大考,政治课甚至会被减掉一节。在这样的学科教学背景下,绝大多数政治教师为了赶进度,只能满足于课本知识的传授,然后是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这一状况致使许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严重不足,有的学生连起码的文化常识都缺乏,如不少人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第三,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悄悄消失。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更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如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圆、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受欢迎。今天的青少年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政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并存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如果政治教师做好以下三点,将会收到好的效果。

1.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文史哲不分家,传统文化教学并不是单纯哪个学科的教学任务。政治教师要和语文教师一道,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出力。尤其是政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传统文化教学当做自己重要的教学任务,要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和发扬。

2.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

身为政治教师,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因此,政治教师有必要扎扎实实地阅读、研读有关传统文化的专著,一点一滴地积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比如《论语》中出现的“仁者爱人”、“克已复礼为仁”、“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道德范畴,体现着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教师不但要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要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篇2

在百度贴吧里,关于吴荻的讨论长久不衰:“课堂讨论的一致结果是,下周美术课一定要带个录音机……” “只要上过他的课就不会不爱上美术了。可惜是隔周一次,如果天天上就好了。” “貌似哪年的‘新高二’都被他镇了! 基本上我每次都是带一堆别的科的作业去,但没有一次写的,全被他‘吸引’了。”

“天气再热看着也是干净飘逸,常穿长衫,拿着一柄白面折扇,一边慢慢地扇一边悠悠地说,当时就倾倒了不少女生……” 回忆起十多年前听吴荻讲课时的一幕一幕,网友“青崖白鹿君”历历在目。

吴荻喜欢把美术课上成美的盛宴。讲到著名的美术作品,他会通过各种渠道去看真迹,之后再去给学生讲。讲到中国古代建筑,他会带学生去实地看作品。比如,讲北京的四合院,就带学生到距离学校最近的四合院去走一走,转一转。他的《梦里家园话四合》一课,面对灰色的建筑,他旁征博引,图文并茂,融历史、中文、建筑、美学于一体,将那些冷冰冰的灰色诠释得如火般热烈。学生们感慨:“我原以为四合院都是破败的,是和危房、大杂院、拆迁联系在一起的。现在我才知道,原来四合院这么美,有这么多讲究……”

他首创“大美术课”理念,将戏曲、曲艺、美术、音乐、舞蹈融于日常美术教学之中,率先进行综合性艺术教育实践。

他创办了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艺术馆,这是第一家中学博物馆。他的美术教学连续多年广受好评,被学生评为“我心中最喜欢的老师”。美术教室“澄观堂”成为实验中学的文化符号。

为什么要学说评书,而且正式拜师了呢?

“开始时因为喜欢,后来是因为责任。评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不能看着它消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眼前。我要尽一己之力为它做点什么。”

从喜欢到责任。真是这样。

吴荻从小就喜欢中国传统的东西,幼时就学习书法和绘画,后来又学习京剧和京韵大鼓。自大学开始后的十年里,不分寒暑,只要有空他就背上干粮和水,足迹遍布老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四合院,拍摄、收集图片近万幅。他也喜欢评书,不过以前是在收音机里听或电视里看。2004年夏天,北京评书大家连丽如在月明楼开馆说书,整整4个月,吴荻场场不落,天天去听。最后一场说的是《隆中对》,连丽如醒木一拍:“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这几句上场诗,让吴荻感慨万千。从连派艺术到北京评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要想屹立不倒,单靠一柱一木是难以支撑的。如果有机会,他希望能为自己喜欢的评书艺术做些事。

2007年,吴荻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正式拜师,成为连先生的入室弟子。拜师仪式上,吴荻代表师兄弟们发言表示,要敬、爱、传、承——敬师父之人,爱师父之艺,传评书艺术,承中华血脉。

承中华血脉。这是吴荻内心深处不熄的火焰。

他在学校开设京剧课,题目就叫“人生如戏”;他用评书讲北京四合院,取名为“梦里家园”;他的美术教室 “澄观堂”,成为实验中学的文化符号。

篇3

今天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恰恰说明了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忽视了传统文化,忽视了传统文化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价值。而我们的文化应该做到不破不立,摒弃传统文化中过时的和落后的部分,使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永远延续下去,真正实现“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然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简单的形式上的回归及模仿,曾经在网上被热议的“学生穿汉服上课”事件,虽然众人对此褒贬不一,但从中能看出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热切期盼,这一点无可非议,只是当今我们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缺乏一种理性的判断与精确的辨析,因为并非所有的文化都是精华,并非历史上所有的文化成果都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只有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并且在继承中不断发展,才能使我们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永远延续下去。

2012年12月26日,由北京城市学院和石景山区委区政府主办、北京城市学院首都文化艺术学院承办的第二届“首都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论坛”的举行,是首都文化艺术界人士为传统文化传承所做出的又一次努力,论坛以“学习贯彻十提出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精神,研讨如何发挥首都教育界和艺术界的作用,建设具有首都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为主题,到会专家通过为北京城市学院首都文化艺术学院的办学及人才培养出谋划策,使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这一全民族共同面临的课题以新的形式回归到业内人士的研讨视野。

文化传承的启示

我们应以接纳和包容的心态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文化现象,使其为当代甚至后代做出贡献。正如一个民族的历史不能割裂一样,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样不能割裂,在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的传承中,前人的智慧、感恩的思想、慈悲的情怀,将会永远给我们以深刻的思考和无尽的启示。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和目标中,曾提过“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之一,是要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特别是“提高对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施行,在总则的第三条中提到,“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获得了法律上的保障。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建君分析认为,“一系列的文件当中,传达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最新认识,比较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志在十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一脉相承的认识。”

对这些文件的分析,给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以及家庭、社会和各类学校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带来深刻的思考与启示。我们应以接纳和包容的心态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文化现象,使其为当代甚至后代做出贡献。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对文化多样性的描述——“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便可看出文化传承的意义。

孙建君以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为例,分析了文化传承带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之一,中国的手工技艺作为一种审美与造物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充满了创造力和民间智慧。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正确理解与认识手工技艺,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认识水平,是保护与传承手工技艺的学理与法理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手工艺问题上存在一些模糊和错误的认识,但是现在在改进。比如有关继承和发展、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问题。有人总把它们对立起来,一提到传统,过去总认为是落后的、保守的、僵化的,现在已经改进了,提出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传统文化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

什么是文化呢?一般说来,文化是人类特定历史时期生活的反映、记录、积淀和总结。它包括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继承和积淀下来的一切物质产物,如服饰、器用工具、饮食、房屋等,和精神产物,如学术、伦理、文学、艺术、信仰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化也越来越丰富。在历史上创造的这些文化,是那个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一个记录,一个总结,一个积淀。我们面对这些传统文化的时候,要知道哪些可以为我们所用,哪些仅仅是作为记录历史的产物。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要把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当前还有许多提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厘清,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保护就是创新与发展等等,对这些提法我们都要做一些具体的分析,首先要了解和界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的概念与范围,切记不可混为一谈。

启示之二,中国的手工技艺作为文化的产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深入了解与认识手工技艺,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手的解放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手是有表现力和创造力的。过去人们用手的创造力表达情感,女孩亲手绣制荷包送给情郎作为定情信物,深夜里机杼声声,那是母亲在为即将出嫁的女儿赶制陪嫁的花布。苗族姑娘的嫁衣,令人激动和叹服的,不仅仅是她们精湛的挑花技艺和美丽的图案,还因为苗族姑娘的嫁衣是从她七八岁的时候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绣,直到出嫁才完成,这件衣服其实有很高的人文价值。

启示之三,手工技艺的应用有广泛的社会学和文化学意义,将民间智慧引入高校设计教学,对提高当代社会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启示之四,技艺的传承。首先是对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继承与弘扬,民间技艺正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人脉、文脉以及学脉的生动体现。民间工匠创造表现了劳动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他们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具有跨越时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在关于怎么传承技艺、怎么传承文化中,既要传承传统技艺,又要传承传统文化,而且传承传统文化也是一个人真正学到传统技艺的途径。我们的工艺美术,尤其是对我们这个专业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专一”。一辈子就是玉器、牙雕、彩绘或者刺绣等,得坚持下来,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专一”是很重要的品质。这个“一”有具体的内容,就是“徳一、道一、诚一、行一”。这四个方面体现了人的品质与精神,从艺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专注、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手工技艺的历史像一条河从远古走到今天,充满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情怀。每一个细小的人物品质传递着情感的因素和观念的诉求,正如一个民族的历史不能割裂一样,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样不能割裂,民族的文化是手工技艺走向未来的坐标,在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的传承中,前人的智慧、感恩的思想、慈悲的情怀,将会永远给我们以深刻的思考和无尽的启示。

教育是当务之急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种西方霸权主义一直在统治文化领域,导致传统文化产生很多危机,所以我们的教育是振兴传统文化的前提,是强国之路。要清楚中国的文化是什么样的,西方文化是什么样的,有了对比,才能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也指出,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教育部门和各类、各级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

近几年来,我们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上有了转变。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人们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各类传统艺术开始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传承——崇现代,更要尚民族

现在我们要进行的是传承教育,一夜成名是不可能的,搞传统艺术的人更要耐得住寂寞。北京市文联副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的看法恰能印证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他说:“相声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一个人、两个人、十个人都不能代表相声,相声没有派,它跟京剧不一样,京剧有标准和范本,相声是个人艺术,所以相声的传承是很复杂的,说单口相声的说不了对口相声,说对口相声的也说不了群口相声,太平歌词、双簧、数来宝……这些东西很难,一个人很难全部掌握。不但是这一代人很难掌握,我这一代是第七代,之前第五代大师侯宝林,也无法一个人代表相声,无法成为一个传承人,所以这方面要从长计议。”

“建设首都传统文化、发挥首都文化优势,教育是当务之急,要从娃娃抓起,首先树立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我们不要盲目地崇洋、数典忘祖。就像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只知道刘德华不知道刘天华,只知道梅艳芳不知道梅兰芳,这使我感到很汗颜,忧心忡忡。通过教育,我们要让青少年不但知道刘德华,而且还知道刘天华;不仅仅知道梅艳芳,更知道伟大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不但要知道毕加索,更要知道齐白石;不但要知道莎士比亚,更要知道关汉卿和汤显祖。北京有非常肥沃的文化土壤,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独特的人文环境,是发展首都文化得天独厚的条件,我觉得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种西方霸权主义一直在统治文化领域,导致传统文化产生很多危机,所以我们的教育是振兴传统文化的前提,是强国之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玉雕大师宋世义的一席话道出了艺术前辈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感和责任感。同时他还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口传心授,是人传给人,手把着手教,光看书本和理论是不行的。更不能只在网上搜录音听,而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之后才能融会贯通地讲。所以说传统文化的教育是要学历和拜师相结合,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教育——师前人,更要师造化

北京玉雕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象牙雕刻代表性传承人李春珂则认为正统教育非常重要,这与李金斗所提倡的“要学就学正宗的”相一致。因为只有学习了正统教育,才能把传统文化真正地继承下来。李春珂以前是以雕刻为主,3年前从北京雕刻厂退休,退休后在北京市某文化公司教学生技艺和文化。现在有十几个学生,这些学生全是美术专业毕业,这让他体会到,有文化基础的人在学习技艺方面提高得非常快。2012年有五六个北京工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师从李春珂学习,在学习了5个多月的时候,制作的作品已经非常好了。

李春珂认为,从学习古人来说,一是学习他们的文化、创意,再就是学习他们工艺的认真,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做好。还有就是要引导学生走正统的路,我们要认清什么是正的路,什么可以做,而有些作品是没有价值的,不应该去做。学生跟着老师学习技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多读书。书是真正的老师。李春珂经常跟学生讲:“我就是你们临时的老师,真正的老师就是书。书是你一辈子的老师。”这也是李春珂个人的体会。“多读书,让自己的眼界宽阔,也能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尤其是搞工艺美术的,史论的学习非常重要,一定要把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美术史,甚至是西洋美术史读懂,要清楚中国的文化是什么样的,西方文化是什么样的,有了对比,才能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要明白我们的文化与西方的文化是有区别的,中国文化完全是一种写意的文化,不是写实的文化。因为现在的学生往往很容易喜欢写实的东西。实际在工艺美术中,有些东西越写实越匠气,怎样使自己的作品将来达到艺术水平,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但是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基础课非常重要。首先得喜欢这个行业,要热爱我们的文化,把基础打好,等你的基础课和老师的实践课结合好了,才能学到真正的手艺。”

传承要紧随时展

从实质上说,我们一方面要以敬畏之心继承传统,对传统进行真正了解,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要创新,文化传承应该是在创新中传承,要继承其灵魂、思想、艺术精神,包括它的美学特征。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对于传统文化传承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单弦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张蕴华所说:“如果你觉得学生嗓子挺好,非要让他学习曲艺,但是他不爱这一行,那根本培养不出来。另外,将来一定要培养尖子,这个尖子要爱这一行,一个尖子能带动一片学生学习。”

然而,大多数传统文化类的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大不相同,除了学生要有一份热爱作为学习的前提之外,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学生能否成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北京城市学院首都文化艺术学院院长籍之伟针对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了首都文化艺术学院所设想的“五个结合”,即“学历教育与师徒传承结合”“专家授课和大师培养结合”“课堂教学和一线的实训结合”“人文教育和技能养成结合”“构思设计和手工技艺结合”。籍之伟说:“我们争取培养出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能够进行设计同时又有精湛手艺的人才,希望在这些人里面能够产生担当传统文化传承重任的优秀人才。”首都文化艺术学院的教学计划中初步确定了4门公共必修课,即艺术概论、文学概论、美学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使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的文化底蕴。但并非单纯上几门课就能真正提高文化素质,所以学院还希望通过举办文化大讲堂,每年举办文化月、文化周等活动,包括请一些文化界的名人到学校来做讲座,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质。此外,传统文化传承研究中心、非遗物品陈列展示中心、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中心等的设想和构思,都呼应了籍之伟所讲的“传统文化要想有生命力,应该让它在现代社会中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

毋庸置疑,学校教育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对于传统文化如果只是单纯地继承,只会使我们的文化形态停滞不前,即便对于那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在保留其传统精华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海平认为,重视大众传媒、重视传统文化中由民间产生、在民间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要。他说:“光是简单地继承形式,没有内容上的创新,包括形式上不吸收新的东西,包括优美的旋律,不创新同样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从实质上说,我们一方面要以敬畏之心继承传统,对传统进行真正了解,包括它的形式和美学特征,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要创新,无论是京剧的出现还是昆曲的出现,它本身也是创新的成果,最早的时候没有戏曲的完备形态,也是逐渐的创新变化,我们今天恰好就是直接照搬西方的歌剧或话剧,对中国自己的东西研究不够。又如上世纪50年代,我们的歌剧受苏联影响很大,但是有中国范,像《洪湖赤卫队》《红岩》《刘胡兰》等,都用了一些民族元素,很成功,构成了一种新歌剧现象。我们现在经济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方面却缺乏上世纪50年代对艺术的一种追求精神。文化传承应该是在创新中传承,要继承其灵魂、思想、艺术精神,包括它的美学特征。”

篇4

网络是传统文化保存、传承的新平台。在信息时代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的急剧变化,让传统文化越来越消退。网络的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的生息演变带来了强大的助力和冲击,传统文化的命运与传承、网络文化的走向与未来,成为关乎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正在快速消亡,濒临灭绝。如何保存它们,除了传统的方法,新的数字化理念也开始使用。

2010年虎年春节前夕,由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协同第一视频、搜狐、网易、干橡互动(人人网、猫扑网)、凤凰新媒体、TOM网、千龙网、新浪网、百度等九家知名网站,共同策划了“风景这边独好・虎年网络大过年”大型民俗专题活动。从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到年三十,八家网站推出八个民俗主题日、通过八天的接力传递,为全球网民献上了八场春节民俗荟萃。八家网站专题总点击量突破2亿6千万次,独立IP超过2000万。境外独立IP接近60万,收到各类网民互动作品几千件,各类留言祝福1548万余条。参与网民遍布全国27个省份,以及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网络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的传播空间。

从皖南到东北,从苗寨到水乡,来自中华各地的网民集体通过互联网、重温了具有浓烈民族特色、地理风俗的传统春节文化,分享了自己的春节记忆。身居海外的华人网民也积极参与其中,网友“兼听则明”以图片形式展示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唐人街欢度中国年的热闹场面。定居澳大利亚的博友说“过年就是要把华人都聚起来,提醒我们仍然还是中国人。生活方式,信仰和语言可能已经改变,但是根本的精神没有变也无法变。”

此次活动以网络媒体为主导和推动,第一次将民俗传统文化与互动性这一特有网络传播方式相结合,以互联网站为平台和载体,将散落于民间的春节“记忆”进行数字化收集与整理,并对当下中国社会春节民俗进行原生态的记录与呈现,使传统文化主动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得到传承与发扬。

此外,世界各国文化机构和企业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欧洲积极致力于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数字化工程;美国则把开发利用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的遗产,作为展现其最新技术的内容载体。我国也已经开始启动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以及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西湖等遗产数字化工作。随着谷歌数字图书馆、电子书、文化保护数字化的普及,传播介质、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许稀释了很多我们带有怀旧情结的乐趣,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网络技术使得传统文化获得了更广泛、更便捷的接受方式和适合于大众传播的新的应用平台。

网络是传统文化重塑、创新的新助力。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不仅能够适应时代潮流对信息传递的要求,而且与传统媒介相比,有其优越性。从传媒本身的特点看,网络可实现多媒体传播,使信息的传播方式从一元变为多元,将记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融为一体;网络可实现交互性传播,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直接交流信息,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间的距离,并能够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促进信息深度加工和整合。从受众角度看,网络使受众摆脱了时间、地点限制,使受众掌握了传递信息的主动权。

信息化时代网络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使传统民族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及双向选择。因此,中华民族文化只有重塑,抓住机遇,利用本民族的优势和网络这一新型传媒,才能挺进世界文化阵地而立于不败之地。

利用网络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化发展。要积极利用网络文化所提供的信息化手段,将传统文化作为内容,将数字化作为载体,用新的传播方式、先进的文化手段去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从多方面深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篇5

关键词:周秦;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设计

一、周秦传统文化的起源

周秦文化指的是周文化和秦文化的总称,因为其发源地均在今陕西宝鸡地区,所以统称为周秦文化。周人的祖先是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即后稷。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古公亶父时,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今陕西岐山),自称为周。周武王牧野一战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周朝。周朝一共经历西周东周两个时期。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朝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经历了275年。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他一些诸侯立周平王为国君,平王将都城从宗周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在今天的陕西宝鸡地区,周人曾经以此为中心进行长期活动,后来至秦朝建国也是以这一地区为活动中心,并且留下了大量的先人足迹以及文化遗产。至今在当地还保留有一定程度的文化遗产以及大量的墓葬和居住遗址,并且出土了大量的商周秦时期的青铜器,因此宝鸡地区也被誉为“青铜器之乡”。作为文化遗产,周秦先人留下了影响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封建制度,这些制度对于我们当今世人的影响依然存留。除了宝鸡地区仍然存留当时文化的残存遗迹之外,研究和发展周秦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中国人对于传统礼仪、传统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依然有着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影响。

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大量使用青铜工具生产,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剩余劳动产品,促使各种手工行业得到发展。青铜工艺进而进一步繁荣,除了王室控制的青铜作坊外,诸侯国也有自己的青铜作坊。青铜产品数量更多,用途也更广,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青铜业的发展,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兴盛。文字的使用也更广泛,除了在甲骨文上刻文字外,在上万件青铜器上都铸刻有铭文,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件。其农业、畜牧、纺织、冶金、建筑、天文、地理等科学技术也有了不少的新进展。这些成就促使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考古学家在西周晚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人工冶炼制造的铁器,说明在西周晚期,人们已经掌握了人工冶铁的技术。东周共传25王,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历时515年,最后为秦所灭。

西周时期,周朝所实行的宗法制度进一步完善并与政治结合得更加紧密,对于王位世袭起到了顺利执行的作用,对于稳定政局,动员统治阶级并全力加强对国家的统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宗法制度的核心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嫡子,以周王为首,根据宗法制度的综支原则与分封制度相结合,将他们的既得利益按照等级分配给各个家族。《左传》所记的周初商朝遗民的“宗室”“分族”,就是指宗法制度下的血缘团体,迄今为止对中国早期宗法制度的了解主要还是关于周朝代的。

周朝礼仪比较健全,有自己的官制、兵制、刑法、地制以及礼制,直至春秋时期,孔子还在崇尚周礼,这说明周礼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并且对于物资的丰富,手工业、商业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得到了促进作用,在当时,已经有了专门负责观测天象、记录历法的专职人员,而且,中华民族传统的五行、八卦之说也极有可能起源于周朝,这些无疑都证明了当时社会在科学上的发展程度和进步程度。

到了秦时代,秦文化为我国历史进程中最有建树、对后世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政治文化和制度文化。秦文化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汲取了西戎、西羌等中国西部基本文化,为秦国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

二、周秦传统文化的特色

周朝武王灭商以前的周文化被称为先周文化,在周武王灭商以后的周人在继承先周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其他民族的文化,并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周文化。这种文化形式和内容全面地反映在了西周时期,社会的政治伦理道德的方方面面,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和较为健全的政治伦理道德制度,周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也是中华纯铜文化的源头。

在周朝持续统治的几百年间,周文化经过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集成创新和汉唐宋明理学的弘扬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中环民族的独特精神气质和心态结构,并且成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文化体系。其中,周文化中所包含的各种典章制度、礼乐制度和思想道德规范,成为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思想意识、政治基础、儒学思想的源头,影响了周以后近三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历史。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中,周朝的统治有着其独特的特点,主要有四大制度作为支撑,即封建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这四大制度对以后的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在这四大制度当中,周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为封建制,周朝灭商朝以后,国王大搞分封,把王族与功臣分封到国家的各个地方,建立起了数量众多的诸侯国,其数量超过百个。再通过宗法制和封建制,又建立起一个以周天子为中心,各个诸侯国围绕的封建王朝,同时建立起一套无孔不入的礼乐制度,形成了一个有秩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的过程中,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基本国策。在政治文化方面,吸收和兼容了六国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秦文化形态。其特点和原则是不师古,不崇经,以法为治,以吏为师。即求实重实、质朴率直、不事虚浮、求大求多、注重拓展、主动性强、强悍尚武等。秦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结束了诸侯割据达数百年的动荡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王朝自今甘肃清水一带发迹,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其二十四代国君曾在宝鸡陇县、千阳、陈仓、凤翔建置过都城,因此宝鸡作为秦王朝发祥之地的辉煌历史可见一斑。

三、周秦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设计

周秦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早期文化的源头,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政权稳定以及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传至今日,周秦文化中的政治方式和经济方式已经离我们远去,周秦传统文化的文化精髓却是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支柱。

现阶段,正在处于快速现代化发展的中国宝鸡地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建筑总体体现出现代社会的气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使人们在今天的陕西宝鸡地区很难再看到周秦传统文化的建筑模型,也很难切身感受到周秦传统文化营造的文化氛围,其中,传统文化的求实重实、质朴率直、不事虚浮等传统风尚已经很难捕捉到。

面对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我们只能从当地的一些偏僻的地方隐约寻找到当地的传统习俗中所保留的周秦传统文化气息,包括民间的传统文化习俗和传统交流方式,另一方面,周秦传统文化中所坚持的君臣之礼,流传到现代社会,根据人们的习俗应该演变为长幼、师生、官民、尊卑等文化习惯,这些也是周秦传统文化流传至今的一种表现形式。如何去发展周秦传统文化,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如何继续继承的问题。那么如何在生活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如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合理利用,也成为了地域文化设计者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篇6

【关键词】城镇化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主体

城镇化是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城市化一直是近代世界各国致力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任何国家的大中小城市或乡镇,都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层次高低不同、作用大小各异的工商服务业集聚地或政治文化中心,它们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方经济学用“城市化”(urbanization)来概括一个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及其作用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农村地区演进为城市)。但是,这仅是从表象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自发的“城市化”过程。从深层次来看,这种过程以私有制为基础,并普遍伴随着城乡对立和城乡内部的贫富两极分化。尽管我国的城镇化与西方城市化有某些相似之处,在城镇化进程中也表现出农田劳动者人口逐渐减少、农村人口不断转向城镇的趋势。但我国的城镇化是在党和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种有组织的、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实践,不但重视推进城市功能的现代化,重视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而且重视乡村建设,重视促进城乡人民共同富裕。在当代中国,城镇化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实践环节。因此,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当前中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农村城镇化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社会生存环境和家庭代际传承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一些地区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例如,在素有贵州“苗疆”之称的黔东南苗族地区,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黔东南州政府将与凯里毗陵的麻江县下司镇百午乡划归凯里市进行经济开发。在百午乡变为凯里市百午经济开发区后,短短几年时间,百午地区的自然苗族村落逐渐消失在城镇化的建设当中。随着经济开发力度的加大,麻江县下司镇、碧波乡等相继并入凯里市,下司镇再度成为凯里又一经济开发区,碧波乡则成为凯里的新兴工业园区。在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中,无数苗乡侗寨被拆迁,诸多农田被占据,广大苗族民众被迫从土地上走出来,融入到城镇化或城市化的生活之中。

城镇化文明对苗族地区人民群众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系形成巨大冲击,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文明不断改变着苗族青年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苗族传统文化的社会生存环境受到影响。从深层次上讲,城镇化建设还消解了苗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家庭环境,苗族民族艺人越来越少,崇尚现代文化的苗族青年越来越多,苗族文化的家庭代际传承出现断裂。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城镇化实践告诉我们,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创作主体逐渐减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同化并走向衰落。

培养文化主体是传承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途径

人是文化的主体,在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生存环境和家庭代际传承环境受到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培养文化主体让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活态”的方式传承下去,是保护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培养民族文化主体,重点是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青年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文化自觉,从而激起他们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和热情。笔者建议,编撰乡土知识手册、定期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大力弘扬少数民族语言是培养民族文化主体的有效路径。

编撰乡土知识手册,通过宣传乡土知识培养民族文化主体。所谓乡土知识手册,是指少数民族地方的文化工作者,在具体分析本地区文化环境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针对当地特定青年,撰写和编制出来的乡土知识读本。乡土知识手册是地方性文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媒介,将乡土知识手册引入群众日常生活,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本土文化具有理论导向作用。我国少数民族在其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各种民情风俗,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生活习惯、心理特质、等,这些民情风俗是少数民族地区编撰乡土知识手册可资利用的重要素材。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工作者应当针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实际,并结合当地民族青年的经历、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发展需要等,组织当地民间文化精英编写乡土知识手册,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例如,可以将少数民族民歌、舞蹈等汇编成民族民间音乐读本;将少数民族服饰、民族图案、刺绣图案、民间工艺品的制作等汇编成民族民间艺术手册,等等。利用乡土知识手册宣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当地民族青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有助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主体的自然生成。

定期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发挥规范化教学在培养民族文化主体中的作用。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底蕴丰厚,而且有着鲜明特色,各少数民族祭祀、婚丧嫁娶、节庆活动、民歌等都是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精品。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以规范化教学的方式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有体系地、完整地向广大少数民族青年传播。

例如,2002年8月,台江县人民政府决定从当年新学期开始,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苗族文化走进音体美课堂”活动,内容包括唱苗歌、跳苗舞、学苗绣等,使苗族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学校。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将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孝道观念、民族团结精神、重情感厚礼仪的美德、以及民族舞蹈、音乐、节日传说、诗歌等传统文化分阶段、有步骤地传授给当地民族群众,有助于培养少数民族青年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通过民间文化培训班宣传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各少数民族青年学习和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的意识。此外,通过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利用规范化的教学方式分级、分期、分批地对各级各类民族文化工作者进行培训,还可以提高民族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壮大民族文化工作者的数量,建立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民族文化宣传工作队伍,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主体后备人才的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大力弘扬少数民族语言,为民族文化主体的自觉生成创造环境。语言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对于了解一个社会的历史与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个民族往往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凝聚在本民族的语言之中,并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传播。同时,语言还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和文化之根,是民族传承密码,它承载着文化的命脉,保证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可见,弘扬少数民族语言,对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封闭状态逐渐被打破,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日趋频繁,各少数民族青年为了适应中华主流文化和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纷纷学习和模仿汉族语言以及汉族的各种生活习俗,从而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语言文化出现严重的汉化趋势。少数民族语言汉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语言环境受到影响,这是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主体流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大力提倡和弘扬少数民族语言,将少数民族语言运用到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学校教学等知识传播媒介中,不仅可以加快少数民族青年对知识信息的吸收力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和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青年自觉接受和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意义上讲,使用和学习本民族语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因此,大力弘扬和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可以为少数民族文化主体的自觉形成造成良好的外部环境。

结语

篇7

>>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我国传统文化对财务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浅析传统文化对我国劳动法理念的消极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看待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今教育中的作用 论建筑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浅析新媒体文化对我国当代青少年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 浅析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包装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对培育我国公民公德意识的作用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 日本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对我国的启示 试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 探究我国钢琴作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 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论传统文化对我国行政伦理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论传统文化对我国劳动法理念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浅析新媒体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 浅析新媒体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赵国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一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关注的大问题,但是碍于其复杂性、深刻性等原因,其在大众中的普及与传播情况一直不是很乐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打开了一扇大门。本文通过探究新媒体作为百姓媒体的本质,加上对传统文化特点的分析,得出了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促进作用的结论,新媒体的平台性质、其跨越时空的特点以及传统文化在其平台上表达的多样性和学习资料的易得性都使得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有推进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传承;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8-0125-02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我国传统文化更是整个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累,但是却一直受制于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不能进行理想的传播与传承。那么新媒体作为当下一种影响力巨大的媒体能否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呢?为此,本文将探究新媒体的本质及传统文化特点,从而找出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的优势。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媒体本质探究

所谓“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相对而言,是以网络传播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它包括网络媒体、手机中客户端等多样化的表现形态。因此,归根结底,它是一种传播介质和传播手段。

就像麦克卢汉曾经说的那样,每一次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都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与社会关系的变革。新媒体就是如此,首先,他消解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地域的差异,带来了跨区域的传播;除此之外,现实生活中人的阶层在新媒体时代也被消解,在新媒体环境中,每个“发声”的个体都是平等的,也因此它摆脱了许多现实生活的束缚,变成了公众讨论问题、发表言论的集散地;再有,它还消解时间,一方面来讲,既没有传统媒体的固定信息生产周期,也不存在信息转瞬即逝的担忧,无论多么久远的信息或是多么新鲜的信息,都能在瞬间呈现,另一方面来讲,传播不受自然条件等限制,只要拥有网络就能做到即时传送与接收。

在当下社会,几乎每个使用网络、发表言论的人都可称之为新媒体人,也就是说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生产成本低、信息传播成本也低;此外,公众参与愿望被充分的满足,只要愿意,随时可以留下自己的言论,并形成讨论,这就将以往的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参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新媒体环境就是民众大型的跨越时空、阶层等外在条件限制的意见交汇市场。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根据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1]。归根结底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期以来的各种习俗的积淀,而传统文化则就是文化经长期的汇集演化而形成的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的内核,也因此才说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由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导致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系统性和复杂性。传统文化的形成是历史沉淀和积累的结果,传统文化下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但同时这种联系却并不是无序化的存在,而是有一定的运行规律在其中。比如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艺术作品直接受其信仰和习俗的影响。西方国家信仰基督教、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东南亚国家信仰佛教,比较三者的艺术作品,无论是音乐、绘画或是文学作品,都深深的印刻着宗教的烙印,当然,信仰同一宗教的不同国家艺术作品还相互间有差异,这就受到当地生活居民自古以来由于地形、气候等特定自然环境形成的特定生活习俗有关。

具体到我国的传统文化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上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自有人类文明开始,直至现在,华夏文明没有过断裂,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都曾历经辉煌,但却都在历史上烟消云散。

2.内容上的博大精深。时间的积累必然带来内容上的厚重,中华文化涉及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知识、文学艺术、哲学、建筑、科学技术等,都被包含其中。

3.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在中国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下逐渐积淀下来形成,并渐渐以“中国风”的特色为世界所认可,成为世界民族文化中一个瑰宝。

4.兼收并蓄。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它不同于其他文化,具有封闭性,它是一个最为开放包容的系统。首先说中国本土的民族就有56个之多,但是这56个民族并不相互冲突,而是可以和谐的生活;其次说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历史上无论是佛教还是其他宗教,在中国都未被排挤,在中国兼收并蓄的文化里都找到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5.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是崇尚和谐礼仪的,无论是历代知识学者还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无不把和平统一作为其统治的最高境界,一种崇尚和平的文化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因而也必然会聚集起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化复杂而精彩,其不仅是历史沉积的见证,同时也是中华精神的内核,传播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实用的角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意义不必多说,单从实用性上来讲,意义就十分重大,经典的儒家文化讲究经世致用,也就是知识要为现实服务,那么随着现实情况的不断变换,其认知体系也会不断地更新,如此一来就能防止陷入固步自封的状态,其开放程度由此可观之一二。

三、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优势

如果说传统媒体是一种精英大众媒体,那么新媒体则是百姓媒体,既然是百姓媒体,那么首先具有的特点就是通俗性特点。而在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过程中,其复杂性和内涵丰富性则是让很多人望而止步的原因。因此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通俗化、简单化表达就是其传播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第一大优势。

中华文化有着上千年的积累,其内涵的深刻性与复杂性不言自明。因此,想办法让传统文化走出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传统文化是其传播与传承的第一步,只有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才能让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的发挥,促使更多的人主动去学习传播传统文化。新媒体就为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新媒体属于百姓媒体,其话语体系是通俗的,新媒体将传统文化用通俗话语进行初步解释,并在巨大的网络平台上传播出去。接下来,还可以引发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的关注,引发讨论,一下子就营造了有利于其传播的环境,即有人愿意主动去关注学习传统文化。

其次,新媒体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不单单可以引发关注,同时还能够继续传统文化传播价值链,从表层学习与传播转入深层学习与传播。新媒体是一个集聚人气的最佳场所,主要原因就是其跨越时空、低成本即时联系的特性。所以,在引发关注后,新媒体可以集聚一批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组建网络社群,进行深度学习。一方面,这部分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人群还会动用自我的关系网络,进行传统文化的多次传播活动,通过虚拟的人际传播和小范围的大众传播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传播,也就是说一个小的社群可以引爆整个网络;另一方面,被打动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将会自动向下传递传统文化,包括形式与精神内核,这就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再次,表达形式多样化。新媒体是集多种媒介表达方式于一身的一种媒体,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都能够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这就为传统文化视觉化、形象化的表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传统文化中涉及的内容很多都较为抽象,相互间关系复杂,若能以可视化的手法进行表达,将表达简洁化则会大大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中图分类号:G3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35-03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绵延不绝的灿烂文明,是千百年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之所以能将古代文明发扬光大至今,全有赖于固有的悠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任。正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体味祖国语言文化的丰富多姿,体味炎黄子孙思想的广博深邃,体味伟大民族精神的经典永恒。着力于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好人生底色,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正是语文教学目标之所在。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手段和途径传承传统文化。

一、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为仁民爱物,修身齐家平天下,这些都透过对学生的基础文化教育深入内心[1]。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时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仿佛能看到一位垂钓于寒江的老翁步履蹒跚却镇定自若地向我们走来。他历经两次被贬的磨历,不但没有潦倒度余生,却以达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柳宗元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之上独钓的情景,尽管冰天雪地带来寒气和寂寞,但他没有丝毫妥协和退让,仍然执着于孤舟之上,独钓寒江,展现给人们不屈的傲气,就如柳宗元没有屈服于永贞失败一样,无所畏惧,不向恶势力低头。这一故事教会学生如何面对逆境和挫折,坚持人生信念,勇敢地生活。

(二)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能、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2]。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思想意识、文化积累最重要的时期,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其修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学《离骚》一课时,可先向学生介绍屈原的生平。屈原博闻强识,长于辞令,却被谗言所累,遭遇流放;但他始终不忘国事,直至人生尽头也心系国家黎民,这种献身于理想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智者的疾呼将一直激励学生前行,智者的情操、品格也一定会萦绕在学生的心中。

(三)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人文观念的形成及个人素养的培养

学生正处于个人内涵修养的积累储备阶段,诗词、历史、文学、民俗和语言都处于初步了解感性认知阶段,这将为以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奠基石的作用[3]。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古诗词中有“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幽静,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一不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为学生以后的知识积淀作铺垫,更是提高个人文化底蕴及修养的重要手段。

二、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

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有着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等待我们发掘。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努力营造教学的传统文化氛围,找准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契合点,让语文教学动起来、活起来,深入挖掘语文中的人文内涵。

(一)教学中注重汉字文化的挖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落实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就要求教师用心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

从文化背景来看,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传播文化的工具,其本身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宝藏。每个汉字都有一个故事,都是一幅画、一首诗。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也是了解、体会、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一种情感,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情感,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如“雨”字的教学:

教师板书“雨”的甲骨文,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几个图形像什么?

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像天上下着雨!”

师:“刚才老师画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用图画的方式写成的‘雨’字,后来经过不断演化: (金文) (篆文)(隶书)(楷书),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板书“雨”字)

师:大家仔细观察,对比一下,楷书的“雨”字和古人写的其他字体的“雨”字有什么不同?由哪些笔画构成的?书写笔顺怎样?

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定会对“雨”字的形和义有深刻的认识。

通过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让学生觉得汉字是有生命的,不再是冷冰冰的,再见到它,一定会觉得倍感亲切,写的时候也会认认真真,倾注自己的情感。

(二)古诗文教学的情境解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学好传统文化,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产物,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语文教学应拉近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距离,可选择部分内容进行趣味解读,利用故事的形式学习古诗词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

例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时,在学生读懂了诗意之后,接下来就要与诗人对话,体会情感。

师:景因人生情,这样的景是如何在苏轼眼中幻化为灵动鲜活的人了呢?同学们,读古诗时题目是万万不可不读的,大家看题目,再读读整首诗,题目中的一个“饮”字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结合你知道的苏轼的事情,用心和诗人苏轼对话,看看这一次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畅谈)

[引导看题目、资料]“饮”中蕴含了事,“饮”中蕴含了情。

创设情景:

[课件:音乐起]

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的距离,与苏轼一起畅游湖上吧。

开始时西湖之上还是阳光晴空,水光潋滟;把酒言欢中,不知不觉天空中竟飘起了蒙蒙细雨,此时此刻,在云雾迷蒙、虚幻飘渺的湖上,苏轼乘坐着一叶扁舟,在酒意微熏中,已是飘飘欲仙,眼中的西湖正幻化成了一位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女子向他翩翩走来。此时此刻,在苏轼心中,有愁吗?有难事吗?只是与友人一起泛舟湖上,开怀畅饮,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沉醉于美酒与美好的友情之中,在“已无风雨已无晴”,“已无忧伤已无愁”的心境中把酒言欢,笑谈人生!(范读)同学们都来体会着读一读吧!

(三)教学情境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通过单一的途径,与学习有关的各种情境都可以成为传承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学情境的创新,来营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达到预定目标。如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境:

空间情境。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或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学校的墙廊专门开辟出“传统文化角”,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音乐情境。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有利于把汉语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如学习《明月几时有》时,就可以与歌手王菲的歌曲相配,营造出唯美的意境。

影像情境。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四)真实情境模拟

为了达到将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走入情境,切身感受。

比如:学习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毕业离别的情境,让学生畅想毕业时的情景,并进行表演。在依依难舍的毕业之际,学生能深刻体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的情意浓浓,进而将诗铭记心中。

再比如:学习《论语》时,可以模拟“孔子讲学”,让学生扮演孔子。“讲学”中必然会用到传统文化的一些理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逝者如斯夫”、“温故而知新”等等。如此一来,学生就能轻松掌握知识。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阵地。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语文教学之路将越发诗意盎然、古意芬芳。让传统文化绽放在我们的语文生活中,让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同行。

参考文献:

[1]刘 玲.传统文化应植根于语文教学中[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

[2]杨移贻.文化传承、选择、创造 [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8):10~12 .

[3]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 [M].长沙: 湖南师大出版社,1999.

篇9

关键词 FLASH网络动画 土家族 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土家织锦的一种,它不仅具有形式美,而且与土家族生活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西兰卡普”作为传承历史文化、宗教伦理以及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通过这些绚丽多彩、淳朴粗犷的土家织锦,从中窥视出其中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从而能够更多的了解到土家族的民族精神与性格,更多地发掘隐藏于形式美背后的丰富历史内容,因此被世代相传。

随着世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经济一体化,全球的距离越拉越近,它带动着世界各国民族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FLASH网络动画的出现,正好适应了当前网络文化宣传的发展时期,其有着动画形式感性、动画手段新颖,动画制作方便、快捷,它比传统动画更具有广泛的时代感与真实感,FLASH动画已经成了为世界各族人民对于文化传播与发展必不可少的传承工具之一。因此将我国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底蕴通过FLASH网络性环境进行传承、发展、壮大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与任务,它不仅仅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传统文艺、推进我国FLASH网络动画产业快速有益的发展。

一、土家族西兰卡普民间传统文化概述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在整个民族工艺文化中占主要地位,对见证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有独特的价值。 “西兰卡普”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一)文化艺术价值。

土家织锦体现了湘西北土家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充分反映了土家民族的审美情操和民族意识,敬重先祖英雄,崇拜天地自然,以独特的方式显露出土家人的物质文化属性。成为世人了解土家民族的品牌形象,研究土家文化的重要窗口。

(二)社会历史价值。

土家织锦的历史渊源和其发展也是土家地区社会发展历程的缩影,是传统土家社区生产力发展的写照。它以丰富的图纹形式讲述着古老文明的历史进程,被称之为“写”在织物上的土家历史。

(三)民族学价值。

土家织锦与土家语言、土家民俗共同构成了土家族最显著的标志,影响着整个土家社区。而土家织锦又是其中唯一能固定时空,跨越历史长河的平面直观的视觉形象,通过对其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土家文化的魅力。

(四)科学价值。

“经花”是中国最古老的织花工艺,早被时代所取代,而土家花带却给现代展现了一个“通经通纬”的“经花”典型,有织造“活化石”之称。西兰卡普的腰式斜织机与二千多年前汉代的斜织机惊人相似,其杠杆的原理,综线的运用等都为今天研究织造科学的进程提供了现实依据。

(五)传承利用价值。

土家织锦在中国工艺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集各类织锦之长,兼容包纳,有着极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传承利用价值.

二、土家族西兰卡普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土家族是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之一,族内所编织的土家织锦有着悠久的历史,历来是皇家贡品中最重要的物品,土家族中宝贵的珍品之一。但是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入侵,民族文化已经逐渐失去了原先的活力,甚至达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不少巧妙的手艺、编制物品的技术都已经失传或无人继承,民族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因此使用先进的科技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让民族文化在现代的文化中获得一席之地是当前我国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一环。而现代文化当中的FLASH动画有着能够传播速度快、快速吸引观众等特点,将其作为文化传播的方向。在FLASH动画创作上加入我国独特的土家族文化风格,在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新的开拓对我国FLASH动画的发展与传播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就西兰卡普而言,从当今实际还会编织的人群上看,已经在逐年减少,不少精美的编织手艺已经失传,在一些土家族地区,年轻一代大都已经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中的尽是老人,老人们随着年纪的增加已经无法编织西兰卡普,而年轻一代除了外出务工外,他们根本不愿意学习或者参与到编织繁琐的西兰卡普手艺当中。西兰卡普的文化逐渐随着年代的久远而慢慢消失。如果能够将FLASH动画作为宣传土家族西兰卡普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工具,通过FLASH动画进行宣传,让西兰卡普文化中嵌入吸引人群的现代卡通手法,就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兰卡普,喜欢西兰卡普而形成独特的西兰卡普产业链,就能够让土家族文化中西兰卡普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三、FLASH网络动画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西兰卡普文化嵌入FLASH动画中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通过FLASH漫画的形式进行制作西兰卡普文化的宣传;通过优美的FLASH动画介绍土家族风光;通过FLASH动画中优美的歌曲等,多种方式进行嵌入不但能够阐述出多种角度中的土家族文化,而且能够阐述出西兰卡普编织物中的美。

1.FLASH漫画的形式制作宣传。

FLASH漫画是一种容易被人群所接受的卡通形式,它就是把卡通人物当成人进行制作,用搞笑、丰富的剧本阐述人生中的故事。FLASH漫画当中可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哲理与新鲜的知识。FLASH卡通漫画的制作需要依靠内容丰富的漫画剧本,剧本内可以通过阐述一段优美的爱情故事、战争故事、喜剧故事等等,而土家族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土家族中的文化也有着久远的历史。

相传西兰是人名,卡普是她织的花布。相传西兰是土家山寨最漂亮最聪明的姑娘,她把山里的百花都绣完了,就没见着半夜开花半夜谢的白果花(银杏)。为了绣出白果花,她独自半夜爬上高高的白果树与白果花儿对话,不料被又丑又坏的嫂嫂发现了,哥哥听信嫂嫂谗言,用板斧砍断了白果树,西兰摔死了,她的绣花艺术却被土家人传下来了。这些悠久的历史传说如果能够通过FLASH的剧本将其保存与更新制作,将能够进一步的扩大土家族文化的影响力,挖掘土家族的历史将能够获得更多的历史故事与动人的传说,他们能够给漫画带来更多的素材。

2.优美的FLASH动画介绍土家族风光。

通过视频形式介绍当地旅游环境的风光,是作为旅游宣传的一种主要形式,而通过FLASH动画来进行宣传的却不多见。FLASH动画具有体积下,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如果能够建立起一个土家族的FLASH动画介绍的网站,将土家族的各种特点、各种历史悠久故事,包括了导游的解说,优美的图片一起组合起来,就能够给将要去参观的、未去参观的人群一个能够清楚认识民族风俗的地方。通过加深土家族的了解,了解西兰卡普编织物中蕴含的意义。土家族的民族传统文化将会得以保护与保存下去。

3.优美的歌曲包含着优美的图像。

优美的歌曲人人都会喜爱,土家族有自己的历史,也有着自己的民歌,这些民歌代表着他们长久以来对幸福生活的希望与对未来的憧憬,加上对于爱情、亲情的民族歌舞。而FLASH动画是一种声色具佳的卡通形式,它能够将民间的舞蹈、民族的歌曲很好的录制下来,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图像,例如:宣传西兰卡普的图片,土家族中的西兰卡普图形等等,将其汇总起来进行编制,就能够形成歌声、图像等多种形式的组合,让喜欢土家族的人们、爱好西兰卡普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土家族的文化、历史,能知道西兰卡普编织物的内涵。

四、小结

综上所述,采用FLASH动画的形式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宣传,不但避免了民族文化当中一些冗余、繁杂的内容,而且能够迅速的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给更多人群。这对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来说将是一种积极的推动。

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 编号:ZSQ10020(专项 文科)。

参考文献:

[1] 辛艺华.土家族民间美术 [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2] 彭万廷.巴楚文化源流 [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 瑶族舞蹈 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 保护传承

一、瑶族舞蹈历史渊源

“南岭无山不有瑶”,一语道明了瑶族和山的紧密关系,靠着大山的庇护,瑶族人民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瑶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劳勇敢。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落后的生产工具,依赖大山的物质,采取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延续民族生命,从而创造了具有大山风韵的文化。瑶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南方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数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古老的传说,动听的瑶歌,优美的舞蹈。

二、瑶族舞蹈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瑶族舞蹈艺术是民族心理素质和精神的抽象表现。根据现有掌握流传下来的舞蹈,按粤北瑶族舞蹈表现的主题和表演的特征,大致可以分几类:纪念和敬奉祖先舞蹈、宗教祭祀舞蹈、节令习俗舞蹈,这几种舞蹈分别体现出了对以盘瓤(盘王)为主神寄仰无限美好厚望、传播民族淳朴道德观念和精神等瑶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

一是以舞蹈寄仰对以盘王为主神的美好愿望。“盘王节”是瑶族同胞纪念先祖的传统民族节日。海内外瑶胞虔诚信奉始祖盘王,并于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举办瑶族盘王节,现成为全国瑶族同胞最盛大节日。这一天瑶族人民杀鸡宰鸭,唱盘王歌,跳长鼓舞,追念先祖盘王功绩,歌扬先祖奋勇拼搏精神[1]。如《盘王舞》、《铜铃舞》等,指祭祀盘王时跳的各种舞蹈,主要是通过祭祀祖先,还愿报恩,祈求丰年。关于“还盘王愿”的来历,民间传说是:瑶族原来住在“南京海岸,寅卯二年,天下大旱,蕉木出火,格木无粮”,十二姓瑶王子孙万般无奈,只得离开故土向南迁徙,遇着大海,十二姓瑶人驾船渡海,谁知途中遇上狂风暴雨,七日七夜不得到岸。紧急中,瑶人想起了祖先盘王,于是就焚香许愿誓,如盘王显灵保佑子孙平安渡海,以后代代“还愿”祭祀盘王,以报佑护之恩。许愿后果然风平浪静,十二姓瑶人很快到了彼岸。于是以后各姓瑶族就沿俗还愿以祭盘王,子子孙孙直传至今。

二是以舞蹈传播民族淳朴道德观念。瑶族节令习俗舞蹈,如《耕种舞》、《铙钹舞》等。在丰收季节,在瑶家聚居地方,唢呐、芦笙伴奏着歌声,婉转悠扬。身着鲜艳瑶族服装的瑶族人民跳起民族舞蹈,欢乐场面夜以继日。盘王节有个美好的传说,相传这里的庄稼经常受到鸟类的糟蹋,但是人们却没有好的办法,这时候一位姑娘站了出来,姑娘用动听的歌喉把鸟儿给吸引过去,就再也不去糟蹋庄稼。从此这一节日也被流传下来,成为男女相亲节日,受到青年男女喜爱[2]。

三、瑶族舞蹈蕴含着丰富民俗文化元素

瑶族民间舞蹈或是传统最原始的舞蹈,内容都蕴含了丰富的瑶族民俗文化意识,具有明显民俗风俗特征,是瑶族民间文化艺术孕育、催生和哺育的结果。瑶族传统舞蹈除了在内容上体现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及民族意蕴,在舞蹈动作、舞蹈道具、形式上也体现出民俗文化的相应特点。

一是瑶族舞蹈动作具有民俗文化的原始性特征。瑶族传统舞蹈一般动作古朴,风格粗犷,舞姿娇健,开朗豪放,舞至酣处,围观者高声吹叫并介入,气氛异常热烈。如《长鼓舞》表演,一般都以各自的表演性动作和程式性动作互相连贯一体,构成别具一格的表演程式,在动作上,矮、稳、颤是其共同的特点:“矮”是指腿部下蹲。在舞步上,多走“三步罡”、“七星罡”,形态是屈膝弯腰,动律稳重,显示出宗教舞蹈的固有特点。瑶族民间舞蹈特点与瑶族民俗宗教祭祀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它是从瑶族民俗宗教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是民俗文化的再现。

二是瑶族舞蹈道具具有民俗文化的古朴性特征。民间谚语有“瑶不离鼓”之说法,说明了“鼓”在瑶族舞蹈中的重要地位。作为瑶族舞蹈代表的长鼓舞和铜鼓舞,都是以鼓为主要道具,而鼓本身就是祭祀瑶族始祖盘瓠(盘王)的工具。长鼓是瑶族民俗祭祀活动中的工具,也是瑶族的崇拜物,是瑶族祖先崇拜的残余。以它作为舞蹈的道具正是借助于民间舞蹈的形式来体现瑶族民俗文化。

三是瑶族舞蹈表演者具有民俗文化基层性特征。过往瑶族民间舞蹈表演者都是由师公扮演,或由师公为主,配备歌娘、歌师、奏乐的艺人组成。这些师公、歌娘、歌师平时均生活于瑶族民间,与瑶族民众有着鱼水关系。瑶族盘王节中的《师公舞》、《拜盘王》就是由师公表演的典型。表现“拜盘王”的祭祀仪式更是由师公主持。这些原先以娱神为主的瑶族传统舞蹈,后来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化为以娱人为主,表演者亦由师公、歌娘、歌发展到一般艺人及广大群众共同参与,从而使瑶族舞蹈表演者的基层性特点表现的更为充分。

四、瑶族舞蹈发展现状

瑶寨作为歌舞之乡,目前流传下来的大量丰富民俗节庆。如三月三开耕节,六月六尝新节,七月七开唱节,十月十六盘王节以及“耍歌堂”等盛大节日。节庆活动期间,瑶家男女老少一齐出动,搭起山歌擂台,或对歌,或盘歌,或斗歌,唱到三更半夜,声嘶力竭才罢休。目前,瑶族舞蹈已发展成为群众性文娱活动。

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的“耍歌堂”是瑶族最隆重最大规模的传统节日。据纩东新语》载:“岁仲冬十六日,盖田野毕也,诸瑶至庙为会,名日耍歌堂,男女集跳舞唱歌。同时自由结婚,礼仪简单”。“耍歌堂”也是瑶族人民传播历史知识和喜庆一年辛勤劳动获得丰收的传统节日。具体表现形态包括有祭祖、出歌堂、过州舞、长鼓舞、瑶歌演唱和对唱、法真表演、追打黑面人等。根据史料记载,“耍歌堂”在明代洪武年间排瑶鼎盛时期已有完整的表演,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3]。“耍歌堂”1992年被列为中国国际友好观光年100个节庆活动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瑶族舞蹈传承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瑶族传统舞蹈的动律不是生活动作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历史过程,是长期文化发展的积淀和历史生活的结晶。瑶族的长鼓是该民族突出代表和典型标志,瑶族人民用击鼓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一招一式都体现着瑶族民族文化底蕴[4]。“耍歌堂”活动中传诵的瑶经既反映了排瑶的历史发展情况,也反映了古代岭南的征战历史,具有很高的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历史研究价值。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交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浓厚的原始宗教观念及崇拜活动正在逐渐减少,巫术迷信也渐趋消失,而这些原始文化却蕴涵着弥足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习俗等积极因素[5]。

六、瑶族舞蹈的困境与传承思考

瑶族传统舞蹈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瑶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瑶族传统舞蹈也到了濒危状态,与很多传统文化一样,瑶族舞蹈也面临传承后继无人、参与积极性不高,传承保护危机。现在,随着国家对瑶族地区大力开发、城市化迅速发展、瑶区人口流动加快、各种文化之间相互激荡等,都对瑶族传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从而加速其传统文化的灭失过程。

目前广东的3个民族自治县各自组建了专业文艺团体并创作了各类瑶族传统舞: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剧团的《牛玲舞》、《瑶族小长鼓舞》等;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的《弹指》、《欧莎腰》等;乳源民族艺术团的《鼓韵》《扁担挑起情嗨罗》等。并多次赴广州和北京参加全省和全国文艺汇演,深受观众和文艺界的赞扬。

如何对瑶族舞蹈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一是充分利用政府和民间两大推手,通过交互作用,设立基金,对瑶族舞蹈非遗传承人提供补贴,让传统舞蹈进校园、进社区等普及活动,逐步营造传统文化传承氛围,使民族文化享有者和后继者有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促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二是利用文化的无形推力,结合少数民族旅游经济发展思路,在旅游开发中运用瑶族舞蹈的文化底蕴及特征,提升旅游文化的神秘性和无形性,让游客体验瑶族舞蹈古朴文化的纯洁性,以文化旅游业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传承双赢。

结语

经过瑶族地区文艺工作者们不断挖掘、整理和创作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型民族舞蹈,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下,会跳瑶族传统舞蹈民间艺人被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瑶族舞蹈的保护工作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谷显明,张美花.南岭走廊瑶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2):P119-122;

〔2〕彭晓丹.连南瑶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析.城市旅游研究,2016(6):P92-93;

〔3〕陈景云.粤北瑶族文化的传承及其旅游文化的开发.清远职I技术学院学报,2010(2):P24-26;

〔4〕郑希.浅谈瑶族文化的守护与传承.湖南社院学报,2013(2):P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