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移动通信;教学方法;仿真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20-02
一、引言
《移动通信技术》[1]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主要讨论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典型系统以及发展趋势,学习该课程需以《信号与系统》和《通信原理》等相关课程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学生基础差、学时有限的情况下,给教学带来困难。本文着眼于如何搞好该课程的课堂教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例,从理论和实践环节两方面对各种教学手段、技巧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理论教学探索
1.培养学习兴趣。与其他专业基础课相比,《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概念空洞、晦涩难懂、综合性强、学习难度大等特点。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应在第一堂课中,通过如下几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首先要强调该课程的重要性和目的性,让学生知道该课程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饭碗课,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即便今后不从事相关行业,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了解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也是有所裨益的;其次,可通过列举展示该领域的一些前沿技术研究成果,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描绘各种未来移动通信的美好蓝图,以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再次,遴选国内外优秀教材[2]、科普读物[3]等参考书,告诉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强调预习、复习以及做好笔记的重要性,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最后,对本课程的框架,重难点分布以及教学设计和安排作一个恰当的勾画,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做到应付自如。
2.把握重点难点。移动通信这门课程点多面广、头绪繁多,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极快,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宁愿舍弃其中一部分内容,也要用充足的学时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述,必要时可大胆展开,把相应内容讲活、讲透。例如,CDMA系统的大多数特点都与背景噪声这一概念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结合扩频技术的相关知识,对背景噪声这一概念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其含义,如此,在讲解CDMA系统若干特点的时候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教材陆续增设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内容,但是我们仍然会一如既往地视GSM蜂窝系统为教材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GSM蜂窝系统还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占据市场的主流地位,更重要的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本身是由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演变而来的,GSM蜂窝系统作为基础中的基础,掌握了其知识要点,通过举一反三,可以更加容易地学习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渗入互动式教学。移动通信这门课程本身较为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基于此,我们在讲授过程中要尽量多设置思考点,适当设置讨论点,以获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探索中吸收知识效果总是好的。多年的教学实践,本课程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思考点和讨论点清单,将其嵌入到教学过程,的确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例如,区域覆盖这一节中,在讲解带状网的时候,我们设置了“为什么铁路使用有向天线,河道使用全向天线”这一思考点,学生的第一反应是:铁路的地形比河道窄,使用有向天线可避免功率浪费。紧接着我们会提出第二个问题:使用更小的全向天线也可避免功率浪费,为什么不这样做?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是:那样的话会使用更多的基站,提高了网络建设成本,增加了网络管理负担。如此学生就会明白,河道使用有向天线的根本作用是:可有效解决功率浪费和网络开销这对矛盾。这种互动式教学,除了让学生更透切地掌握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多样化教学。如果仅仅是通过对教材的复述来进行灌输式教学,会显得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势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可以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富有立体感,效果也更为显著。首先可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狠下功夫,尽量多制作动画图片,比如越区切换的基本流程具有很强的过程性,使用动画演示可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必要时可适当结合Matlab[4]、Multisim[5]等专业仿真软件进行教学,比如,可使用仿真软件让学生观察CDMA系统中经常使用到的伪随机码以及逻辑信道中各个节点的实时波形,加深对相应知识点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再次,移动通信本身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播放一些与移动通信相关的会议、博览、新闻以及讲座等视频材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是很有帮助的;最后,由于高职教学资源匮乏,本课程自编了大量的习题,供学生课外练习,以进一步巩固和梳理各章节要点,扫除知识盲区。
三、实践教学探索
《移动通信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须辅以相当数量的实践学时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围绕实验箱实验、仿真实验、校外实训三条主线展开。与《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相比,《移动通信技术》的实验箱更复杂,更接近实际,但建设成本也更高。实验箱主要包括移动终端、移动基站、移动交换机。移动终端既可完成基本的原理性实验,也可以自成系统完成GSM和CDMA手机的通话与测试实验,还可以和移动基站、移动交换机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移动通信系统,完成各种系统级实验。鉴于高职学生很容易出现不愿意动脑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现象,我们对各个实验进行任务分解,引导学生边做边思考,以获得好的效果。实验箱是模块化的,无法深入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不能进行电路设计,可借助Simulink或Multisim等专业软件弥补这一缺陷。实践证明,对于要求更高、能力更强的学生来说这种形式的实验课是很受欢迎的。校外实训针对城市建筑、郊区野外以及校外工学结合实训基地的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施设备进行观摩考察。比如各个运营商的线路工程、管道工程、设备工程、铁搭建设工程、天馈线工程以及电源设备工程等。通过野外考察,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讲解不同运营商的设施设备的功能、作用、施工要点、维护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已学知识、开拓了学生视野。
四、结语
本文针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课程特点,通过列举各种实例,展开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教学方法、技巧和手段的讨论。另外,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以创新和批判的精神总结、积累教学经验,研究和改进教学技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作为教师不但言谈举止要为人师表,还应该处理好师生关系,课堂上是授业解惑的严师,课后是可以谈心的好朋友,对学生进行鼓励或批评时应注意掌握时机和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的亲和力,因为受人喜欢和尊重的老师上课本身就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刘立康,孙龙杰.移动通信技术与终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曾航,刘羽,陶旭骏.移动的帝国:日本移动互联网兴衰启示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3]丁奇,阳桢.人大话移动通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4]邵佳,董辰辉.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仿真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5]赵春华,张学军.multisim9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移动通信;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以《电路分析》、《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和《数字数据通信》等课程为先修与前导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具有基础起点高、教学内容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而学时相对偏少等特点。[1]该课程不仅要详细介绍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组网技术以及GSM、CDMA等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重要工作流程,让学生对当前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而且该课程也对学生掌握的通信技术基础知识(信息论、电子线路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提出了较高要求。
随着3G的日益普及和4G时代的到来, 移动通信技术已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移动通信已成为大中专院校所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也最为方便的通信手段。但是很多学生往往只会进行接打电话和手机上网等基本的业务操作,而不知道其技术原理是什么,这意味着移动通信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越来越突出。如何才能学习和掌握好移动通信课程也成为通信专业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移动通信技术教学特点
移动通信系统自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经过数次技术更新的发展历程,已经在社会各方面发展中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培养从事移动通信运营和移动通信制造行业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本专业教学中要求理论知识够用、深度适合,高度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把职业资格培训纳入教学中,学生毕业时已具备实际操作能力。[2]而目前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知识灌输性的教学方式为止,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导致学生普遍反映难、不容易学懂、课堂教学效果欠佳。此外,目前的“移动通信技术”教学活动多数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在讲解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时往往缺乏典型案例的验证分析,不能做到深入浅出,给学生接收过于抽象的理论知识带来一定的障碍。因此,在“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典型案例对教材理论知识进行剖析,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移动通信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3]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习惯于进行完整系统的理论教学,而学生则是被动地、适应性的接受理论知识。与传统的“填鸭式”式教学方式不同,在课堂进行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和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实践发现,要成功运用案例法加强学生学习效果,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 教师对案例的甄选
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教学案例的选择。目前高校关于移动通信课程案例教学方面的教材较少,因此要求教师必须结合现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自行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师必须以典型性、相关性、实际性和科学性为选择案例的原则,注重设计的案例既要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又要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以最大程度地使学生能从中学到知识,并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及进一步发挥。
例如,笔者在讲解“IMSI Attach/Detach”时,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引入一个案例:当把自己的手机按键关机后,如果用别人的电话打自己的手机得到的应答是 “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而把自己的手机电池拔掉后得到的提示则是 “您拨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请稍候再拨”。无论是按键关机还是直接拔电池,都是通过断电让手机关机,可得到的语音提示却完全不同,请考虑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案例是学生在实际中经常碰到的,在问题没有正式提出来之前,大家只会对这一现象习惯性的接受,当把该现象作为一个案例引入教学时,学生对此会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课堂表现会非常认真。
1. 案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带着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要比直接生硬的学习知识点的效果好,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要求教师需将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预习课程并讨论解决方案。案例教学首先应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教师对案例进行合理设计。一般需要学生解决三个问题:(1)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由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此问题;(2)给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分组讨论,由学生对组内的不同意见进行梳理、优化,最后总结出最优解决方案;(3)解决方案所利用的原理,由学生总结解决方案所利用教材的知识点。[4]
这种教学方法既加强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迎合了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在就业以及以后的工作中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 案例的分析总结
案例教学结束后,教师必须对本次案例教学的过程及效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总结归纳是案例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意义在于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性的评判。该评判并非是给学生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积极肯定学生正确的思路,针对错误的认识予以指导,归纳总结出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5]由于案例教学是双向的,因此学生也应该针对案例教学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思考,总结从案例中得到的价值启示,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自己。
三、案例教学法在“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中的实践
为了检验案例教学法在“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中的实践效果,作者在教学中进行了相关研究与实践。下面是一案例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讲解GSM系统的移动台开机入网流程时,引入典型的案例教学题目:每天早上醒来后,大家开启手机电源几秒或几十秒后手机屏幕将显示运营商的名称。请思考在该过程中手机做了哪些工作?由于该案例和大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该案例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注意力,学习热情高涨。
接下来,教师首先对该案例的基本背景和相关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指引和提及,然后将有利于大家理解和讨论的案例材料提前发送到每位同学手中。材料包括移动台位置更新、GSM系统的传输信道分类、移动台的用户状态和GSM的安全性管理等等。同时,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商讨。如:移动台入网流程是什么样的?当没有信号时,手机屏幕上会显示什么?如果用户现在处于漫游地,开机入网时是否会有位置更新?现行的手机归属地查询软件的运行原理是什么,是否和手机号码编号计划有关等等。案例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每个同学都参与,并采用分组讨论、小组PK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集思广益,并要求每个小组请一个同学作为代表,发表本组对于案例的研究成果,同时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问题询问。当然,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老师充当引导者和阐述者的角色,可以对小组讨论及展示结果给予评价,给表现较好的小组加分,以激发大家讨论的兴趣,同时可以将学生回答的关键字记录在黑板上,对学生的陈述及时提出质疑和总结,并将所需讲解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穿插其中,在轻松愉悦地教学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四、案例教学法引入效果调查与分析
在“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后,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看法,针对本教学班一共112位学生进行课后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学生们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中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存在差异,逻辑思维能力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主动分析问题,而部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仍然采用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对本课程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接受起来相对困难。因此,教师在运用案例分析时要注意教学方法,既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要照顾到极少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引导。
五、结束语
在“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中通过运用案例分析,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方式不仅能够避免教师在课堂上“独唱”和填鸭式地教学,实现教学相长,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参与讨论,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由于在案例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变更教学形式,因此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得到不断调节,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维持最佳状态。案例教学法由于调动了教师和学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容易开阔思路,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案例教学也需要任课教师熟悉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行业经验、投入较多时间等,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燕.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学园(教育科研),2012,(23):70,74.
[2]杨智勇,韩建民.“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76-77,79.
[3]黄清.案例教学在移动通信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22(31):18-20.
[4]刘学观,汪一鸣.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子教育,2004,(02):10-13.
[5]任国强,罗啸峰.案例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1):85-86.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 优化 高职院校
近年来,随着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国家对通信行业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扶持,移动通信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投资规模快速增长,2012年,国内电信业资本支出同比增长11%,达到3710亿人民币。我国移动用户已达11.1亿,移动基站207万,3G网络已覆盖所有城市和县城以及部分乡镇。
中国联通在2012年投入约1000亿元用于3G网络建设及优化,新建10万3G基站,2013 年资本开支当中35.5%将用于3G业务,25.8%用于宽带业务。即投资主要用于宽带网络和3G基站建设。
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快推进电信宽带网络建设,推进城镇光纤到户,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的要求,积极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宽带网络的光纤化升级,建设超高速(100M)宽带接入网络。
根据我国的通讯产业发展规划,我国通讯人才仅3G上马带来的缺口是每年50万人左右,未来5年内我国的移动通信从业人员将要达到350万左右。
从以上数据可知,未来移动通信产业将以更高速度发展,因此对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但现在移动通信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员工,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学生又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用工需求与人才的培养严重脱节。因此,移动通信专业高职教育亟需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我校在开设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时,经过前期大量的社会市场调研,通过与工作一线的工程师、行业专家的共同研讨,发现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在移动通信人才培养上存在许多误区,导致以上现象的出现。具体表现有:
1)许多开设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准,有一些学院主要以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即手机)为主,侧重于手机的维修,实际上,现在移动电话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还没损坏就已经淘汰了,故这类终端设备的维修市场逐渐萎缩,社会需求量已不大。
2)还有一些学院,由于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移动通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上,还是以传统的试验箱为主,由于试验箱只能做验证性的、或者模拟式的实训,与实际工作场景与设备相差太远,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仍然不能胜任相关工作,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远低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还需企业再培训,增加了企业成本。
3)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人才培养方案多年不变,但由于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更新较快,我国目前2G/3G/4G多制式、多网并存、设备种类繁杂,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与改革,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因此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我校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逐步优化与完善,通过对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与用工单位的满意度调查,企业对我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给予了充分认可,每年本专业学生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98%,许多企业在大二时就与学生签订了订单培养。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与特色,对其他同类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专业定位准确:----人才培养以行业需求最大的职业岗位为主要培养方向,保证学生就业率。
根据调研数据表明,近几年三大移动运营商资本支出重点是在移动无线接入与宽带传输两个方面,通过对这两个方面产业链所涉及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维与优化等职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的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并重构相关知识点和实践技能,从而制定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参照职业资格标准,以实际工作工程为基础,进而设置合理的专业核心课程。如表1所示:
二、实训室建设与实际工作场景的无缝衔接
根据通信网络的结构,搭建移动通信综合实训平台,我校移动通信实训室整体投入400万,专业实训室完全按照中国联通现网运行的3G(WCDMA制式)基站和传输的设备建设,设备选用的是市场占用率较高的深圳华为公司的产品,设备包括DBS3900分布式基站、BSC6810基站控制器、OPTIX OSN1500、OPTIX 155/622H传输设备、通信电源、配线柜等,能够进行相关真实职业岗位技能的学习,规避了传统试验箱与实际通信系统相差甚远,无法营造实际的工程环境,无法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弊端。使学生在校学习时就能够接触到实际运营网络设备,实现了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基于实际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打破传统课程体系,以企业真实项目和岗位任务重新构建。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组织始终贯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
例如:《3G移动基站设备安装与维护》这门课,就以工程现场3G移动基站的开局为一个项目展开,再将此项目分解为几个子任务,在任务中贯穿知识点的学习与实践操作。实施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四、校企深度合作,共育“准员工”人才
由于移动通信行业发展迅猛,从2G?3G?LTE,通信技术日新月异,通信设备种类繁多且价格昂贵,要保证学生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与时俱进,适应岗位的需要,只有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通过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企业引进工作真实项目和岗位训练项目,优化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三方共赢。具体措施有:
1)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我系先后与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怡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东山穗微通讯有限公司、深圳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广东雅景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在广东省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通信企业合作,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为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2)学习形式灵活多样,积极开展“订单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
例如:我系与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网络优化订单班”,采用1+0.5+1+0.5分段式教学设计,即大一时在学校完成基础课和公共课的学习,在大二开始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整个两学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理论和实践教材由校企双方共同编写,在学习过程中实施双导师制,实践教学由企业安排工程师现场讲解,系部老师负责理论知识的讲授。
在学生对本专业实际工作有一定认识后,再回校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生们对自己所学专业、企业文化、岗位技能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积极性、目的性更强了,同时也提升和改善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态度。最后一学期的顶岗实习实践,主要在于锻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了与企业“共建、共管、共担”的人才培养模式。
3)积极构建技能型“双师”教学团队
由于现代移动通信技术范围广、更新快、设备多、对实际动手能力要求高,为保证教师专业执教能力能够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一方面“请进来”,聘请行业工程师、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主要安排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并定期进行新技术、新设备的专题讲座和研讨。另一方面“送出去”,根据每位老师的专业方向,学院定期安排下企业学习,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与合作,要求教师均要参加企业认证证书考试,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五、结束语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不断探索与改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Z] 教高[2006] 16号 2006-11-16
[2] 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4
您好!我叫XX,是XX邮电职业技术学院20XX届移动通信专业的一名专科毕业生。近期获知贵处正在招聘人才,我自信我在大学三年的学习会有助于我来应聘这个职位。在投身社会之际,为了找到符合自己专业和兴趣的工作,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谨向各位领导作自我推荐。
作为一名移动通信专业的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所学习的内容包括了从通信的基础到运用等许多方面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我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此专业是一种技术工具,而利用此技术工具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在与课程同步进行的各种相关实践和实习中,具有了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在学校生活中,加强锻炼处世能力,学习管理知识,吸取管理经验。使我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得到了不断的培养和增强,具备了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我明白英语对通信的发展、与世界的联系的重要性和长远性,所以学好英语对我来说就特别重要。在大学期间,我达到了大学英语二级的水平。与此同时,我还懂得计算机和网络是工具,在学好本专业的前提下,我对计算机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取得了XX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库/vf二级证书、资格鉴定证书及通行网络管理等相关证书,并熟练掌握办公室自动化的word以及excel,同时我阅读了大量书籍,windows、foxpro、数据库语言等程序语言。
回首过去,一路的风雨坎坷,但面对未来我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充满着无限的憧憬。我期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我希望能够加入您们的单位。我会踏踏实实的做好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竭尽全力的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绩。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定会给贵单位做出贡献。如果能与您携手同行,我将深感荣幸。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我深信我会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更好!但我也知道自己存在着不足,需要在各方面进一步提高。或许贵处的求职者中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相信自己的综合实力,能够通过您的严格考核与挑选!
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对我予以考虑,同时我也会热切期盼您们的回音。谢谢!
此致
敬礼!
篇5
关键词:移动通信;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的发展,现代通信技术也越来越发达,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问题。本文浅析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保护。
一、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
(一)电磁辐射
辐射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是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还有一种解释是热的传播方式的一种,从热源沿直线向四周发散出去。光线、无线电波等电磁波的传播叫辐射。其实从对辐射的解释不难看出,辐射是一个中性词,辐射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听到辐射都会觉得很可怕,因为人们不能够正确理解辐射的含义,其实辐射并不可怕,当然这个前提是辐射是被控制在一定的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的,那样就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
(二)移动通信中基站天线的电磁辐射
在移动通信中,基站的天线根据方向可以分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顾名思义全向天线就是指那些可以全方位地均匀地辐射并且在平面图上还有一定的宽度,一般情况下宽度越小那么它的增益就越大。全向天线在移动通信中一般是应用在大范围的地方。与之相反的定向天线一般是应用在小范围的地方,虽然它的覆盖面积比较小,但密度是相当大的。定向天线表现在平面图中时是有一定的角度范围的,不同于全向天线是360度的,不过与全向天线相同的是它们都有一定的宽度。
二、移动通信基站的现状
当前越来越发达的通信技术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方便快捷,与此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在充分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电磁辐射对人类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居民比较集中的地方建设基站时,人们就会出现抵触情绪,甚至是阻扰施工,更有甚者会与施工人员发生冲突,等等,给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企业在建设无线电通信基站时都要对周围的环境作出评估报告,而这个报告往往会涉及多个基站,这也就涉及成本以及周期的问题等。而且根据环境评估报告对基站进行定位选择地址难度是很大的。就目前情况来看,在环境评估报告中对基站的选址往往都是不确定的,而且如果等到批文到手之后再进行建设,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也是无法正常建设的。这些问题都让基站的建设变得困难重要。
三、对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改善措施的探讨
首先对于基站的建设要进行合理的选址,以新的基站带老的基站。在基站建设中选址是非常重要的,要符合最优化的原则,切实根据用户的需求以及网络覆盖的情况来决定选址,还要统筹兼顾整个区域的信号情况,最大限度上避免场强叠加的问题。此外,基站的选址还要考虑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避免对居民和周围环境造成电磁辐射污染。在这一方面运营商还要注意加强宣传以此来化解矛盾。首先运营商要尊重公众的知情权,要将基站建设的详细情况公开告知群众,对相关知识加强宣传,让群众了解,努力化解社会矛盾,消除群众的疑虑,确保电磁辐射环境水平在国家限定的标准范围内。
四、实现移动通信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特点可以知道,其实电磁波并不可怕,此外,基站天线的电磁波辐射造成的污染其实是可以预防的,只需要根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结构去安排基站的位置,然后做到在基站的方向上尽量避开环境敏感的建筑物等,就可以实现在发展移动通信的同时又保护环境,即实现移动通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群,李永卿,陈静,周美玲.110kV高压输电线路电磁场分析及评价[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3).
[2]张雄,李敏,窦丹若.纳米六角晶型吸波铁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03(S1).
篇6
关键词:3G;WCDMA;CDMA2000;TD-SCDMA
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和要求
3G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要达到以下的目标:
(1)提供室内2Mbps、室外384kbps(低速移动)、144kbps(高速移动)多媒体通信业务。
(2)高于现有移动系统两倍的频率效率。
(3)可以与固定网络的服务质量相比拟的通信质量。
(4)适应移动蜂窝,无绳,卫星,PSTN,Internet网,IP/数据网等。
(5)个人移动性,终端移动性的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
(6)第三代的网络一定要能在第二代网络的基础上逐渐灵活演进而成,并应与固定网兼容。
二、三大主流标准以及横向比较
目前,经国际电信联盟(ITU)认可的3G无线传输技术标准共有三种,分别是WCDMA、CDMA、TD-SCDMA。
三、各标准主要特点
WCDMA为欧洲ETSI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与日本ARIB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基本相同,双方的标准化组织经过进一步的融合形成了欧日统一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WCDMA,并于1998年成立了3GPP组织,也促使该标准成为全球影响范围最大的标准。
特点:自适应速率传输,业务类型灵活多样; 基站间异步方式摆脱了对GPS的依赖;数据传输方式得到优化;支持不同载频之间的切换;上下行快速功率的切换;更高的反向解调增益以及更高的功率控制准确性。WCDMA方案采取了许多新技术发展空间较大,全球漫游能力最强,但技术成熟性一般。
CDMA2000是北美的Lucent,Motorola,Nortel,Qualcomm等公司以及韩国Samsung公司等联合提出来的基于IS-95的候选系统。因为在北美和韩国,IS-95CDMA系统正在走向大规模应用,考虑其大量的用户和系统设备,为能与其充分的向后兼容,故提出了CDMA2000的概念。
特点:CDMA2000是建立在IS-95空中接口的基础上的,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成熟的技术,相对来说技术复杂程度低、风险小,系统演进升级的成本较小。使CDMA成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移动通信过渡最平滑的选择。但是CDMA2000的多载传输方式比起WCDMA的直扩模式相比,对频率资源有极大的浪费. TD-SCDMA是我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与德国西门子公司联合开发的,并于1999年11月5日ITU-R TG8/1赫尔辛基会议上获得批准,被列为IMT-2000CDMA TDD的两种方案之一。
特点:采用了时分双工的方式,智能天线技术和软件无线技术。TD独特的智能天线技术使CDMA系统的容量增加了50%,而且使基站以较低的功率发射,减少了相互之间的干扰,并且不同系统的兼容性比较好。但技术成熟度低,起点低,抗快衰落和终端用户的移动速度方面也有缺陷。
1.中国三大运营商
08年中国电信业风起云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信重组:铁通加入中国移动组成新移动并获得TD牌照开展3G业务;获得C网的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而G网与中国网通合并为新联通也获得了WCDMA牌照,从而中国电信运营商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电信业三分天下,此举大大增加了各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避免了行业垄断。 2.3G试运营的所面临的问题
新移动凭借完善的网络准备率先在2008年4月率先开始了TD-SCDMA的商用试验。在8城市TD-SCDMA试验网的基础上,新移动已经在08年末完成了TD与2G网的核心网融合的工程。并在正式获得3G牌照时,同步推出全新3G品牌标识‘G3’和3G专属的188号段。大量利好消息摆在眼前,TD也在测试中暴露出诸多问题:网络存在盲点、室内信号较差、通话掉线、可视电话和手机电视常伴有马赛克、手机终端可选余地小、待机时间短等。这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初期地面基站较少,不能达到无缝的要求,相信随着基站的全面建设,问题会得到解决。TD标准是中国自主开发成果,相对于国外已相当成熟的WCDMA和CDMA2000标准,TD终端设备少,但随着政府大力扶持,会有更多的厂家参与到TD终端的开发。WCDMA是当前最为成熟的3G网络技术,全球有220个商用的WCDMA网络,占全球3G终端用户70%的市场份额,所以更容易实现全球漫游,并且市场上有大量水货终端的支持,使联通在3G时代的新斗争之前就已经占据了先机,但由于联通在CDMA推广上和先期网络建设上的劣势,进度上受到影响,稍慢于其他两家运营商。
CDMA2000可以实现cdma到2000的平滑升级,CDMA2000 1x网络升级到CDMA2000 1x EV-DO,只需更换一定的设备,无需进行地址重规划、基站建设等工作,但全球漫游能力一般。
总体来说三大标准各有优势劣势,推广初期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运营商完善自身服务之后,3G用户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网络质量来选择使用哪家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以后的竞争日趋激烈。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特征 设备终端 云计算 3G 4G
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工具的出现,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渗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移动应用的身影,移动端用户超过PC用户只是时间问题。国内专业研究机构发表数据称,到2016年中国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327.4亿元。企业级应用市场将会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主战场。
目前关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大多数为大型企业,网络环境不稳定、移动终端体验差、移动应用的商业模式尚不明确等因素限制了企业级应用在国内的发展。在美国,众多创业公司正在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谁早先一步迈入企业移动开发领域,谁就更有可能掌握企业级移动开发市场的竞争优势。
2 移动互联网显著特点
2.1 用户体验至上:如果一个商品或一项服务想要成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谁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如何了解消费者体现简单、精准的用户体验上,将决定其爆炸能量的大小,必须从与消费者发生第一点接触开始,越精确越好。
2.2 庞大的自下而上的用户群。互联网时代的用户群是从上而下,最早的用户群是有知识的人,有钱人,年龄也相对较大。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群是一个很不同的用户群,最早使用移动互联网,有非常高传染性和粘着度的是三低人群,低学历、低年龄、低收入。这个人群正是因为手机学习门槛较低,价格也较低,也有通信工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手机有非常大的依赖感。对于很多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工来说,他们需要交流、沟通、帮助,他们需要爱,需要正常的性生活。把他们和世界联系起来的唯一工具就是手机。智能手机让他们拥有了了解世界的更多机会。因此,他们是最有粘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
2.3 永远在线。智能手机已经做到了可以24小时在线。以前的服务,除了电话和短信可以做到永远在线,没有一个互联网的服务可以做到永远在线,永远不关电脑,这件事不可能做到。永远不关手机,这已经成为一种可能。通信的即时,互联网再好的即时工具不能做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永远在线正在悄悄改变这一格局,QQ再强,它不能让用户关了电脑还能接收到信息。微信却是收到就可以提醒。
2.4 业务管理与计费平台。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一直是一个云管端整合的平台,它具有业务的管理与计费能力,这些能力的整合,可以让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从传播更多走向服务,成为一个服务体系。计费无论是对于媒体还是服务,都是一个复杂的大问题,传统的互联网发展中,就是因为无法形成计费体系,一开始的商业模式就是广告。这也造成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很长时间找不到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因为实现了身份识别,可以永远在线,同时无论是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的技术已经成熟。业务管理和计费已经不再是大问题。苹果的app store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未来还会有更完善的计费平台出现。
2.5 把握移动营销新模型: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品牌文化,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模型与传统营销最大的不同,通过口碑传播吸引更多的客户,随之让参与互动,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模型与传统营销最大的不同,就是直接让正确的客户为企业说正确的话,冷冰冰的广告式营销终将在这个时代里慢慢衰退。
3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大家要去图书馆才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资料和信息,如果距离图书馆很远,比如偏僻的农村,去一趟图书馆不容易,可能要走几天路程。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大家都是生活在一个不平等的世界里,尤其在信息获取方面是不平等的。如何让大家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平等一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尤其在过去几年,互联网技术发展非常大,我们看到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一切都变得更加便捷。基本将要实现“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现在,不仅是能够搜索信息,而且能够找到服务,可以在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各种各样新的终端上,不仅是获取信息,而且能够完成任务、完成工作。所以我们不仅在帮助人们搜索信息,获取信息,而且能够帮助人们实现他们想要实现的目标,这就是我们能看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朱旭.移动互联网及其热点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20期.
[2]钱宏蕊,刘玲.云计算技术在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落地应用[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年11期.
[3]乔明月.浅析3G与4G移动通信技术[J].信息技术,2010年12月22日.
[4]谢显忠等.基于TDD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宋文涛,罗汉文.移动通信[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6]何林娜.数字移动通信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余胜泉.教育信息化的生态观[J].教育技术学报,2007(11).
篇8
关键词:通信原理;教学改革;信源编码;信道编码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1-0231-02
Research on the Reform in Teaching of The Principle of Communication
CHEN Jie, CHENG Yun, HOU Hai-liang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s & Control Engineering,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0, China) Abstrac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esently teaching of“The 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are discussed, and the reform measures such as selection the teaching contents, using of many kinds of teaching methods deftly and link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re introduced to improve the effect in teaching.
Key words: the 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 teaching reform; signal source coding; signal channel coding
1《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信息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也是许多高等院校通信和信息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或者复试必考科目之一。本课程主要内容为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信号的编码与调制、信道编码及调制技术、信号的接收、传输的差错控制及同步等。
《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1],在实际教学中,我校安排的总课时为64节,包括48节理论课和16节实验课。理论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的模式。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主要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的难点:
1)课程对数学知识要求高,理论性强,数学推导多。课程中知识的推导涉及到很多高数、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知识,比如平稳随机过程、信道容量、信道编码等。从先修的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开始,教师讲授都会涉及大量的数学公式推导,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课程的概念多、专有名词多而且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如信道、信道编码及编码方法、信源编码及编码方法等,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概念很容易混淆,不好理解。通常是讲到后面的知识,学生忘了前面的知识。
3)先修课程学习效果直接影响通信原理的教学。信息类专业的不同课程之间知识衔接紧密,一环扣一环,一门课程没学好将直接导致后续课程无法有效的组织教学。通信原理课程是在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等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前提下开课,而那些课程的理论性也相当的强。长期的理论学习使得学生对这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产生了强烈的抵制心理。
4)知识点多,讲授内容多,课时少。通信原理的包括的知识范围广,包括信号分析、模拟通信、数字通信、信源和信源编码、信道和信道编码、通信系统的组成等方面的知识,每个知识点都很重要,48课时的理论教学时间远远不够。现代交换原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网及扩频通信等后续专业课程迫切需要“通信原理”课程坚实的基础作为后盾。通信原理的知识点没讲到或者知识讲解不透彻,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教学和学习,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5)通信原理知识更新换代快,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实际应用脱节。比如CDMA、数据通信等技术十多年前还仅仅存在理论中,目前已经变为现实并得到飞速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而教材的更新换代速度跟不上通信知识的发展,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有疑问。这就需要授课者及时跟踪,了解通信的新技术,向学生介绍新的技术并且有效的解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精选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通信原理》知识点多,知识覆盖面广,教学内容丰富,而我系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安排该门课程的 理论教学学时数为48节,要在短短的48学时内把通信原理500多面的教材内容讲授完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精选教学内容,对全局知识作合理规划,分清层次、确定重难点,对一些相对较容易的内容安排学生自学。通信原理主要包括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两部分。实际应用中主要采用数字通信,因此应该重点讲授数字通信系统及及其相关技术。信号分析部分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学生已经详细学习过,但防止部分学生掌握不牢,本部分只简要的讲授傅里叶变换、信号的能量和相关函数等方面的知识,其他内容要求学生自学。还有模拟调制中的角度调制(调频和调相)部分通信电子线路或者高频电子线路中有相关内容,也不需要作重点讲解。另外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方法很多,也只能讲授常用的一些编码方法,其它的只讲解其编码原理或者全部要求学生自学。
选定好教学内容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必要对知识点的讲授顺序作一定的调整。一般来讲,教材编排顺序就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顺序。但通过多次教学实践和摸索发现,适当的调整教学顺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条学习主线,抓住这根线无论是听课还是自学都变得更容易。比如整个讲授过程按照通信系统的组成和通信流程进行:先讲信号及其描述和变换、接着讲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再讲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最后介绍通信网络的相关知识。每个部分的讲授中,也抓住一条主线,比如讲授各种信源编码方法时可以以提高有效性这条主线来展开,信道编码可以以增加通信的可靠性来展开。
2.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信原理的知识比较抽象,概念多、数学公式和数学推导比较多,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为此,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应该抛弃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的教学模式,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先通过相关通信知识的实际应用引起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兴趣,并随之提出疑问,进而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对于要求学生自学或者预习的部分,也提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同时要求学生在下次上课前回答问题或者对有关内容进行讲解,使自学效果得以保证。
其次,充分发挥《通信原理课程》多媒体课件的作用[2],并用flash制作各种演示动画。多媒体课件主要内容包括了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公式推导、通信系统功能各模块的输出波形和相应知识点的练习题等。在几年的教学中,我用flash软件制作了各种编码、调制解调等方面的动画演示,使学生能直观形象的理解各知识点。
再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讲课进度。通过提问、课间与学生聊天、批改作业、课间小测试和布置练习题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听取同学们对教学建议,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进度和讲课方法。平时注意与同学们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利用情感纽带建立和谐的课堂秩序。
2.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信原理》是一门应用很广的课程,要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它必须将它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首先,通信的相关技术日新月异,使得通信原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其次,通信原理注重基本通信理论的介绍,主要包括理论的数学机理、各种技术的实现框图和相关技术,学生学习时对相关内容没有直观的认识。
课堂教学中,要多和实际应用建立联系,将抽象深奥的原理融入到具体的例子中进行讲解。比如在讲频分复用技术时,学生很难理解,可以将该技术与多人同时进出教学大楼大门联系起来形象的进行讲解。
在进行知识讲解时,要注意将相关理论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介绍,让学生觉得通信原理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理论,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比如在讲授通信系统时,可以直接以手机通信为例,介绍其采用的调制技术、解调方法,复用技术等,这样就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了。
通信原理知识更新换代迅速,任课教师需要及时跟踪新出现的技术,并将相关知识融入到对应的知识中进行介绍[3]。
3实际教学效果
通过在2006级、2007级、2008级通信工程专业和2008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通信原理》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形成了以上措施。事实证明,通过这些措施,《通信原理》的课堂教学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普遍反映学习不再枯燥,很多学生都会课后花时间去消化已学知识。为了能够回答好老师课前布置的问题,对于自学内容或者没有深人讲解的部分,学生也会保质保量的进行了自学。几年来,学生对《通信原理》的课程学习兴趣逐年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考试难度不变的情况下课程及格率也不断提升,特别是2008级通信专业学生不及格人数只有8人,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4小结
本文首先分析了《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怎样提高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依靠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知识讲授顺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理论联系实际等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事实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下一步将继续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进行研究,为理论性强课程的教学探讨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实验模式。同时注重“亮点”效应,将该模式运用到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移动通信、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等相关理论型课程教学中,提升这一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水英.“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3(10):12-14.
篇9
国内3G核心人才不足万人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今年年初,工信部向三家电信运营商颁发了3G牌照。至此,三电信运营商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面前,均可实现全业务运营。根据国内3G网络建设规划,三年内3G建设投资预计约4000亿元,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大部分县城和发达乡镇。4000亿元的巨额资金,也将进一步催熟国内3G市场。
但据了解,目前国内3G核心人才不足万人,主要集中在几个较大的设备厂商中,其中华为约5000~6000人,中兴通讯、大唐各约2000人,中国普天有1000多人。而面对3G时代的巨大市场,这些技术人才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此外,我国3G人才分布也很不均衡,80%的人员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其他地区尤其是内陆和西部地区几乎没有3G人才,这也不利于各地方的3G行业发展。
数量有限、布局失衡,导致不同企业间对3G人才的争夺异常激烈。据报道,几年前华为为了招聘到手机等专业人才,曾赶赴惠州举办现场招聘会,TCL移动闻讯马上组织了惠州本部的主要骨干和全体研发人员到距惠州约150公里的南昆山旅游。而且,当时的TCL移动高层还专门为此下了一道死命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请假。”
在供求矛盾的冲击下,企业招揽不到3G人才的苦恼随着3G工程大规模建设和应用步伐的加快而加深,相互“挖墙脚”也时有发生。在一些通信企业里,内部员工推荐人才成功后的奖励高达3000元。而那些在知名通信企业里就职的人才也早就被猎头和同业公司“虎视眈眈”地盯上了。据一位猎头介绍,挖人的主要岗位集中在研发、市场和公关,其中又以研发人员居多,一般而言,研发人才跳槽后工资可以上涨20%~30%。
三类3G人才最受欢迎
据了解,一个合格的3G人才需要掌握从传统电信到互联网的所有相关知识,同时又精通移动通信和软件知识。业内人士指出,在3G人才争夺战中,最受欢迎的人才有三类:一类是嵌入式软件工程师,一类是移动商务软件开发工程师,还有一类是移动增值业务开发工程师。而目前市场上能满足需求的人才寥寥无几。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月薪过万
移动通信行业是嵌入式软件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手机用嵌入式软件几乎占到了整个嵌入式软件应用规模的60%。前程无忧的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嵌入式软件开发是未来几年最热门和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嵌入式软件人才缺口每年为20万人左右,未来随着“三网融合”不断提速,3G网络全面铺开,这一数字还将成倍增长。根据前程无忧的薪资报告,具有10年工作经验的高级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年薪在30万元左右。即使是初级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平均月薪也在5000元左右,中高级的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月薪平均已超过万元。
移动商务软件人才抢手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移动商务兴起,移动软件的设计为软件行业发展找到了新方向。专家预测,在未来,移动商务将成为整个社会商业运行的主要模式。由此带动人才供不应求,移动商务软件开发工程师成了抢手货。据调查,初、中级移动商务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年薪目前为6万~15万元,高级软件工程师则高达15万~30万元。市场最紧缺的移动商务实施顾问和咨询经理年薪更高,数据显示,咨询经理的年薪已经高达40万~60万元。在实施了移动商务软件的传统行业中,负责系统咨询和维护的员工,其薪酬也远高于其他员工。
移动增值业务人才市场缺口50万
在3G网络下,几乎所有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的业务都可以在3G网络上运行。3G时代,移动增值业务朝多元化趋势发展,除了原有的2.5G业务(如短信、彩信、图铃下载、游戏、WAP和IVR等)之外,各种新的增值业务(视频点播、高速上网、在线游戏和行业3G应用等)也会相继推出。有分析说,中国的3G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将达到10万亿元的规模,未来将保持50%甚至更高的增长速度。因此,移动增值市场将迫切需要大量移动增值软件工程师。保守估计,随着3G工程大规模建设和应用步伐的加快,移动增值软件工程师人才市场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
弥补人才缺口在于多渠道培养
面对人才的短缺,有行业人士提出“人才引进论”,希望借引进国外人才和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来改善这一现状。著名人力资源专家张廷文表示,应该客观看待这样的做法,单纯依靠引进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他认为由于3G行业的技术门槛和尚处在初级阶段的国内发展现状,行业和企业应该共同承担培养国内人才的责任,这样才能根本性地解决问题。
合格的人才主要来源于教育和培训,而目前我国人才的主要供给渠道――高等院校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专门面向移动通信领域的专业教育薄弱,很难做到紧跟技术变革和应用创新,培养出符合行业最新需求的人才。据悉,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和社会培训仍以传统软件教育为主,嵌入式、移动商务以及移动增值业务等方面的专业教育几乎没有。
为了捕捉3G人才培养的商机,许多培训机构应运而生。比如,2007年年初信息产业部国家级3G人才培养项目(3G学院项目)、英泰移动通信学院、乐成数字通信学院等。3G学院还与北京大学和空中网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启动3G高端技术管理人才和3G增值业务开发人才培养工程。越来越多的通信企业也采取培养人才的方式来充实自己的3G阵营。但仅靠这些方法解决3G行业人才短缺的状况无异于杯水车薪,弥补3G人才的缺口还需多渠道培养。
教学研究和企业培养融合
张廷文指出,国内过去对人才的培养基本上是以学校和研究机构为基础。这种办法的缺点是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并且教学研究和实践脱节。张廷文提出,教学研究和企业培养这两种模式并不是孤立的,企业可以与高校实现优势互补,比如在国外已经盛行的,在高校中建立企业实验室,就是一种全面、有效的培养模式。企业与教学机构结合的培养,一方面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获得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从早期开始自身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加入,而且缩短了企业人才培养周期。这不失为一个企业、高校、学生三方共赢的好办法。
开发人才可来自转型
“转型”是一个相当省时省力的途径。3G的本质就是2G手机和固网的宽带智能的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应用都可以做到转型:比如以前开发的基于固网的互联网游戏,或者视频多媒体业务,都可以转成基于手机的。业务可以转型,人才一样也可以转型。这些转型可以是从固定互联网开发人才转型,还可以是基于现有2.5G平台上的转型。据从业人员介绍,2G升级为2.5G相对于2.5G到3G的过程来比较,2.5G与2G的差距更大一些,而3G相对于2.5G革命性的变化就是带宽多了一些。所以这种情况下很多基于2.5G的开发人才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开发3G。
篇10
关键词:手机;移动学习;继续学习;中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4-0090-0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于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在于教师。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是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在职后进行继续学习至关重要。依托移动互联技术和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展的手机移动学习为实现个性化、情境化、协作化的人类终身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也为教师继续学习开辟了新途径。
一、手机移动学习概述
移动学习是E-Learning的扩展,是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目前关于移动学习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黄荣怀在《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一书中从以技术为中心、基于E-Learning关系、增强正规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四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定义。维基百科根据沙尔普斯的MOBlleam项目研究成果,提出移动学习是手持式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或跨越各种情境或地点发生的学习。手机移动学习是以手机作为移动学习工具开展的学习。手机移动学习具有双向交流和Just-in-time的特点,这使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用任何方法进行学习成为可能。
二、手机移动学习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学习的模式在满足中小学教师需求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工学”矛盾、经费短缺等,而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能更好地满足教师的需求。通过对移动设备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分析,笔者发现手机移动学习无论是从需求、经费、学习内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下面从移动终端设备、技术支持、理论支持三个方面阐述手机移动学习在教师继续学习中应用的可行性。
1 移动终端设备
2011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的通信业运行状况显示,全国手机用户总数达到90038.省略.hk进入Google主页,然后申请一个Google账户,有了账户能方便使用Google的各种产品,如搜索服务、探索与创新、活动与交流。这种及时、方便、个体性的学习方式适合工作繁忙的教师充分利用业余零碎时间的学习,增进了其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满足了在现代化、信息化社会里教师发展的需要。
3 利用手机飞信推动教师协作性移动学习
飞信是中国移动的综合通信服务,即融合语音(IVR)、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覆盖了完全实时的语音服务、准实时的文字和小数据量通信服务、非实时的通信服务三种不同形态的客户通信需求。飞信实现了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MP3、图片和普通Office文件都能随时随地任意传输,随时随地都可与好友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飞信的强大功能推进了教师协作性移动学习的开展,教师们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进行同伴互教、讨论交流。教师由于自身对问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对事情的理解能力受到自身条件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当遇到巨大困难时,自身无法解决,此时教师可以向飞信群组求助,进行协作学习。教师们通过对某一问题的讨论,不仅可以从自己的思考过程中获取知识,还可以从集体智慧的火花中获得灵感与知识。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视野的扩大,教师也将逐步增加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从而更快地提高综合素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移动营销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