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水平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工程;能力培养;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06-02
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可分为两部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从理论教学方面来看,应用型工程本科专业主要表现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从实践教学方面来看,应用型本科专业主要表现为认识――实验――实训――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综合知识的扩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应该让学生由宽泛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学习逐渐转入有针对性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研究型专业的人才培养偏重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性部分,把应用性环节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强化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锻炼,同时注重和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为学生打下宽厚的理论知识基础。而与工程高等工科院校专业大多侧重于科学教育相比较,从专业人才培养侧重于向工程技术教育方向倾斜,突出强调“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培养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定位,是二本新进院校专业的特色,也是实现院系发展和突破的现实支撑点。在以上思想的指导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两方面齐头并进,并做到并举、并重、并行,是达到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培养模式。[1]
这些做法在多年来的实际教学中证明是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也是比较符合本科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但有一些问题也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理论教学的工程问题。学校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从而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要着力于培养系统掌握产业过程的特色本科毕业学生,这就要求要深入开展工程基础教学,进行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使学生具有独立承担项目的部分研究、设计工作的能力,能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问题。[2]
第二,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问题。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力量
和实践教学的场地。①实践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各实践环节的衔接和与市场产品的脱离。目前的实践教学缺乏应用实际,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科专业知识操作过重。做实验的时候,有些学生总是很慢,常常最后完成,其实这并不表明他们特别认真细心,反而说明他们实验前没有全面预习,实验中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另外实验教学内容很多年来很少有改革创新,导致内容陈旧,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起不到相应的作用,而实验课程教师也不愿意去思考和企业要求相关的实验项目,固守不变的实验项目,自己教学会很轻松。②工程实践的教师匮乏问题。在理论和实践技能都很强的教师指导下,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实践教师进行培训是提高整体实验教师水平的有效途径。根据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实践教学教师的年度培训人员比例占理论课程教师年度培训比例的1/5,然而实验室教师却通常不能有机会进行相关业务技能的培训。一方面由于校内培训没有相关的保障措施,另一方面实验课程开课之后,实验教师常常忙于实验课程的教学,而没有时间参加校外的相关业务技能的专题培训。结果是水平高的指导教师流于形式,校内培训没能起到相应的作用,不能有效地提高整体实验教师的水平。其直接后果是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大幅度增长,从而使实验教师不堪重负,最终导致实验准备的不充分以及实践教学效果的不理想。③实验室缺乏问题。从多年的实际专业招生情况来看,二本新进专业已从过去的一到二个专业增加至目前的三到四个专业,甚至更多个专业。但专业实验室仍只有原来的一些,没有相应的根据招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实验室的接受能力已至饱和。这导致实验室资源紧张,上节课的实验课还未结束,下节课上实验课的学生已涌入实验室,结果是学生不得不草草了事结束实验。从而导致学生做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应有的技能,又导致实验教师管理的难度加大,尤其在对实验仪器的维护和管理方面,无法做到完全清查。
第三,能力培养模式问题。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能力培养模式在大多数高等院校里是主要的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今天的学生中明显存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的问题,也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3]事实上,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自我决策能力、适应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很不适应。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负面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这表明社会的科目要比大学校园里的复杂得多。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或者党员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相对普通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以及管理能力,这正反映了社会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客观要求。如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所长所短所不足正是当前能力培养模式中缺失的地方,如何让学生了解未来要从事的行业以及行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更是当前能力培养模式中的短板。
因此,理论体系的工程教学问题、实践教学中的人才培养问题和能力体系的构建问题,均是当前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本地资源、行业、市场和人才要求,笔者提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第一,理论教学要重视对工程能力的培养。工程能力是指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的能力。这些能力又包括:①参与工程问题建模、分析及解决能力;②改进创新与工艺产品设计开发能力;③工程思想、工程标准及相关意识等。这要求在本科教学过程中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而不是以单纯的知识灌输为核心。应用型本科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实际工程能力的本科毕业生,解决工程能力要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通过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知识体系、第二课堂知识体系等内容的改革与完善,把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和实践过程中,从而实现工程能力的真正突破,从而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第二,实践教学要结合应用实际,注重兴趣与学科专业操作并重。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要与当今社会产品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指导老师首先要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通过检查预习报告,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等,未完成教师要求的预习报告的学生不得参加当次实验。同时,老师应当在每个实验课上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对回答不了的同学应当给予适当的惩罚,学生要在完成实验预习报告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和充分利用时间,实验课程要注重全过程的培养。[4]学校、二级学院要通过轮训、人才交流等方式努力解决工程实践的教师能力匮乏的问题。多渠道、多形式解决校内培训相关的保障措施,同时通过科研实验室承担教学任务、教学实验室加紧改造等方式扩大实验场所的教学能力,以真正解决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
第三,开发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能力培养模式。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注重创新实验的开展。创新实验是学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条件的准备、实验过程的实施、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验报告的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创新实验符合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能力培养模式,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②重视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创业训练项目是学生自发组织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创业实践是学生自发组织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这些内容,有些部分可纳入教学体系,有些部分可作为学生课外实践内容。③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学科竞赛可有效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各专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科竞赛进行比赛,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技能。
总之,二本新进工程专业要向工程技术教育方向倾斜,突出强调“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培养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定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齐头并进,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并行,改革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忠辉.关于四川有色金属工业“十一五”发展思路的思考[J].四川有色金属,2006,(04):1-5,14.
[2]唐振银.持续发展凉山有色金属工业之管见[J].四川有色金属,2002,(03):4-6.
篇2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成本;文化资本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5)01-0040-05
质量意味着生命和特色,也意味着代价和成本。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时代以来,面临着如何将有限的财政资源投入到旺盛的人才培养质量需求中去的重要抉择。相关研究的经验表明,用于师资结构和水平提高的教学支出,用于大学生图书、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的经费,用于大学生的部分教育科研支出,用于学生服务和转移支付的经费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起到了最显著的作用。
借鉴质量经济学对于“质量成本”的界定,本研究认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支出”“学生支出”“教育科研支出”和“学术支持支出”四项成本构成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质量成本”。本研究主要关注中国高水平大学(以中部“985高校”为典型代表)教师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如何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路径及现实需求,为后“大众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在财政改革与质量发展多元领域中,探索出适合中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一成本”合理区间以及发展出路奠定基础。
一、模型构建
新入学的大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时,首先需要接受的是高校文化资本的熏陶;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的品牌价值、办学氛围、办学理念对大学新生的吸引、感染和促进作用程度的强弱和学生的适应程度将决定文化资本内化为学生个体人力资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学生活动的动力强度。在文化资本既定的大前提下,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项目中的教学支出和教育科研支出是形成个体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存量提升的主要途径;学术支持项目与学生服务项目的出发点在于服务学生、保障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延伸,因而可以视作为个体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存量提升的另一条途径。
根据上述思路,研究将问卷题设项目分为(1)文化资本维度;(2)人力资本维度;(3)社会资本维度;(4)教学活动维度;(5)教育科研维度;(6)服务学生(学术支持与学生服务)维度。各维度中题目序号随机生成以避免主题暗示。测量方法上,主要用李克特10点量表来度量各项设计的作用程度或满意程度。根据上述潜变量因素的内容分析以及相关理论和研究对于它们之间可能的转化关系的描述,研究构建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成本一质量”转化的结构方程的原始模型,简称“模型1”(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模型I中a1-a24为上述六个维度的待估系数,e1-e24为这些维度待估系数的残差项,z1-z5为除动力项“文化资本”外的各要素的Z统计系数。
二、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为了深入系统地了解中国高水平大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成本及其质量和效益的作用机制,研究者于2011年开展预调查,2013-2014年对华中地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四所“985高校”开展专家访谈和问卷调研;正式调查问卷期间,在这四所高校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到有效问卷646份,有效问卷率为80.8%;有效问卷中男性387人,占59.9%,女性259人,占40.1%;文科学生246人,占38.1%,理工科学生400人,占61.9%;来自城市地区的426人,占65.9%,来自农村地区的220人,占34.1%。
将有效数据代入SPSS19.0软件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mos17.0软件进行分析和检验。
模型的初步拟合显示:模型I的CMIN值较大,且CMIN/DF值为14.75,远大于基标值2;模型的GFI、CFI、NFI、IFI值均在0.70-0.80之间,小于0.90;RMSEA值为0.191,大于0.05的基本要求一这说明模型I的整体拟合优度不佳,需要进行修正。
表1是模型I的路径系数情况。根据系数情况比较,使用修正指数修改模型时,原则上每次只修改一个参数,从最大值开始估算;在实际操作中,考虑以下三个原则:
1.参照模型修正指数。模型修正指数结果的双箭头“”部分是残差变量间的协方差修正指数,表示如果在两个可测变量的残差变量间增加一条相关路径至少会减少的模型的卡方值;单箭头“”部分是变量间的回归权重修正指数,表示如果在两个变量间增加一条因果路径至少会减少的模型的卡方值。参照模型修正指数,我们发现:“a10教育科研”“a12教学活动”和“a24人力资本”等项的修正指数很小,且其路径系数伴随的P值在5%水平上不显著,剔除后将提高模型的拟合度;而“e20e21”等项的修正指数最大,即通过增加两者关联的路径,可以显著减少模型的卡方值。此外,通过对模型依照修正指数大小进行的逐次观察,我们发现:“e7e8”“e3e6”“e7e22”增加关联会改善模型拟合优度,因而在后面的修改中依次增加它们之间的关联并检验其CR值是否满足拒绝假设的显著水平。
2.在不降低原始模型的拟合优度和理论解释价值的基础上,简化模型的变量与路径。在优化模型的过程中,我们将潜在变量“教学活动”和“教育科研”进行了整合。由于从现实的理论解释来看,高校的教学活动是教育科研知识化、内在化的先导,教育科研是教学活动技能化、外在化的体现――两者是相互契合的有机统一体;在此基础上,将两者整合有利于简化路径图、改善模型拟合优度,因而将第16项、第17项和第18项、第15项合并为“教学和教育科研”维度(简记为“教学科研”)。
3.参照模型的临界比率。模型的临界比率即构建一组待估参数,将其差除以相应参数之差的标准差所得到的z统计量。如模型的I临界比率判断无显著差异,则考虑对显性因子项进行剔除,对潜在的因果关系进行限制。本研究中,对模型I的方差进行临界比率检验的结果显示:第9项、第14项、第23项因子鉴别度不够,其模型临界比率值没有通过5%和10%显著度检验,即这些项目不能有效鉴别因子间载荷系数的差异,予以剔除。
通过对模型I的修正(Amos17.0),最后得到了简化了的中部高水平大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成本一质量”转化机理结构方程模型Ⅱ(以下简称“模型Ⅱ”)及其路径系数,图2揭示了中部高水平大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成本质量”转化的路径系数及其强弱关系。
结合图2中路径系数比较不难发现:文化资本对高校教师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教学活动、教育科研、服务学生的支出同时起到了显著作用,其中“服务学生文化资本”的载荷系数为0.779;“教学科研文化资本”的载荷系数为7.672,反映高校的文化资本存量每提高一个单位,高校的学生服务支出以及教学和教育科研支出(尤其是后者)有显著正向增长,印证了人才培养在中国高水平大学中仍是第一“要务”,并且其质量产出的保障主要来自于对教学和用于学生的教育科研投入。“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的路径系数达到1.838,表明丰富的高校文化资本存量对大学生个体人力资本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潜在作用。此外,教学科研活动支出是影响大学生个体人力资本积累的又一重要因素,“人力资本教学科研”的路径系数为1.488;但教学科研对大学生个体社会资本的正向提升作用非常微弱:“社会资本一教学科研”的路径系数为0.271,而个体社会资本提升对教学科研支出却反馈出显著的反作用(-9.563)。与之相似的还有大学生个体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相互关联:大学生个体的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对其社会资本存量的正向增长作用明显,“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路径系数达到了1.221;但是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提升的作用却显得特别微弱(0.142),表2列出了模型Ⅱ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
通过表2可知:修正后的模型Ⅱ,其模型综合拟合优度显著高于模型工,符合拟合要求:绝对拟合指数CMIN/DF=1.659,GFI=0.953>0.90,RMSEA=0.035
表3显示出模型Ⅱ中各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的基本情况:模型Ⅱ中各变量两两之间总效应最大的是高校文化资本与教学科研支出;而从其效应结构上来看,两者存在非常强劲的正向推动作用;但从成本投入层面上来讲,高校文化资本存量的保持和提高需要投入大量的相关经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对教学和教育科研的投入力度――尽管如此,高校的文化资本投入对于教学科研投入的总效应仍是“正向”的。从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产出的角度来看,对大学生个体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最具影响力的分别是高校文化资本的投入和高校用于学术支持和学生服务的投入。效应分析显示:大学生个体人力资本的积累显著受到高校的品牌价值、文化氛围及办学理念直接影响(主要影响)和间接影响;而个体的社会资本积累和提高主要受益于高校对于图书、电子资源、实验场所和条件以及高校对学生生活条件和社团活动的资助和支持。此外,大学生个体社会资本存量对人力资本积累存在弱的负向作用。
三、研究结论与思考
以上实证研究显示:
第一,我国中部高水平大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成本一质量”转化的源动力来自于高校的文化资本存量,高校用于历史传统、品牌价值、文化氛围保持和提高的质量成本支出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起到了首要的、无形的重要推动作用。
第二,我国中部高水平大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成本-质量”转化的主路径是:“文化资本服务学生教学科研个体人力资本个体社会资本”。SEM路径分析和效应分析显示:教学科研支出对大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正向推动作用弱于高校文化资本和服务学生支出;相关访谈显示出大学生对教师教学指导意识、指导频率和指导效果满意程度低于需求。
第三,从我国中部高水平大学各可测变量和潜在变量间总效应的综合视角来看,仅有“教学科研学生服务”的总效应不显著。这一现象既反映出中部高水平大学用于“学生服务”“教学科研”支出的成本冲突效应大于整合效应,也反映出两者对于大学生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形成的提升效应还存有较大潜力。
篇3
关键词: 中专护理 情感教学 小组合作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护理实验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护理实验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护理实验教学理念陈旧,教学目标定位不高,仍停留在掌握某项技能操作上,缺乏整体观,将技能操作等同能力,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②护理实验内容多而零散,各门课程之间缺乏内在关系,且与临床缺乏紧密联系。教学方法仍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总结为主,墨守成规,对实验操作缺乏改进探索的意识。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落后、封闭,实验室仅是提供实验器材和上课练习的场所,实验技术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卫生和用物,缺乏参与实验教学的热情和意识,没有实施任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备课制度,实验环境缺乏医院的人性化设计。因此,改革护理教学体系是我国护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任务。
一、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合理的教学方法对灵活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思维总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新事物,获得新经验,解决问题过程”。护理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灵活应用已学过的医学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病人共性和个性的护理问题。在传统的讲授、示教法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采用问题教学法、自我体验法、临床调查法等教学方法,以及注重评价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有助于灵活思维的培养,其实施原则如下:
1.课堂教学规范化示教与设置问题相结合。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不可避免地带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刻板性,使得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上了议事日程。教师不妨在规范化的基础上不断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利用病案激发学生自己提出各种问题,启发学生比较不同病人在使用同一种措施时的差异和目的,明白只有结合具体情况,护理措施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穿插问题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改变刻板的学习。
2.技能训练中强调将原理的掌握和程序的运用相结合。护理技能操作的规范化过程往往直观地体现抽象的操作原理,但传统的技能训练过多强调了操作的程序而淡化了操作原理,造成学生在技能训练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加上临床经验的缺乏,在训练中一旦遇到与常规不符的情况时显得茫然无措。故护理教学中教师可将书本概括出的原理再融入护理示教和技能训练的步骤中,分析程序与原理的关系,并且有意识地在技能训练时设置障碍和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寻找变通的方法,在不违反原理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实现识的合理迁移。
3.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护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特定的含义,是指护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护理理论时应密切联系护理对象的实际,使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的知识,并能运用于临床实际,做到学以致用。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不同心理活动和社会差异的。在教学的早期接触人群、接触临床是培养思维灵活性的重要途径。护理教学中组织多种形式的护理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法。比如课堂教学采用静态模型示教和不同动态人体比较使学生对人体的差异有感性认识;又如用自身体验法,即让不同学生扮演病人接受同一护理操作,体验病人感受的差异性,使学生明白人的多样性决定了护理活动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重视情感教学
情感教育以情感作为施教的内容和目标,尊重人的情感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以情动情、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1.指导认知教育的功能情感可以激发学习主体的想象力,使思维创造性得到发挥,并促进学习记忆。发挥情感和认知的互相激励作用,可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强学习效果。老师要用一颗爱心观察每个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有利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商”,有利于调节自我情绪并学会自我激励,并有利于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情感,与人和睦相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要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在授课前应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授课时明确课堂安排并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授课后指导学生归纳总结重点内容,并在护理教学中采用让学生登台讲解、演示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护理学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小组讨论学习的形式提供了自我展现和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中专护理学生在去医院实习时,由于胆子小、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等因素,致使当被带教老师提问和病人咨询时,会不知所措,即使知道的问题也不能回答,在早上交班时更是不能有条理地汇报病情,不敢在大庭广众面前表现自己。采取小组学习的形式可以使他们增强勇气,锻炼胆量,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2.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中专护理学生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语言组织能力差,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能完全理解,这在平时的作业上面可以看出来,有些学生回答问题只会抄书,不能自己组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词,不能有效地正确地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常常词不达意。小组学习的形式要求学生不能拿着书本读,要用自己的语言把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说出来,几次下来,她们的自学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篇4
信息化教育在汽车维修课堂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在汽车维修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知识传授的主要手段,能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官印象,把抽象的机械结构及其运动关系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对汽车机械结构的兴趣与理解。学校在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运用等课程中都有一套用于学生自学的课件,该课件涵盖了教科书中提到的各个方面,是对教师上课的一个补充。学生可按自己兴趣进行学习,这种自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部分,也是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之一。学生普遍反映,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教学,课堂学习效率高,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
汽车电器是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课例之一。任课教师自行制作了一套适合于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课件。此课件给学生展现出具体生动的电路运行过程。在讲授发电机原理的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发电机的旋转运动和三相交流电的产生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了一一对应,尤其是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其中电流的流向。因此,相对以前所学的电工电子课程,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信息化教育在汽车维修实践教学方面的运用
篇5
本文作者:阮小娟王卉李小红工作单位:江西省井冈山大学
体育竞技人才培养“院校化”存在的问题
自1987年我国开始实施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以来,到2011年,已有近300所大学招收了高水平运动员,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体育竞技人才培养“院校化”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1.高校内部培养出来的,真正的大学生运动员数量非常少,在大学生运动会上摘金夺银的运动员主要来自体工队的现役运动员,他们绝大多数是在国内外各种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后被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著名高校特招,他们的训练,取得的成绩主要还是依靠体育系统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他们根本没有过在高校学习、训练的经历。他们基本上是挂着学籍而几乎不上课,不在学校训练,所以谈不上大学对他们竞技能力的培养(陈为群,2008),况且在绝大多数一般性高校很少有机会特招到这些高水平运动健将。在2011年深圳26届世界大运会上,江西只有一位运动员寿超获得金牌,个别经济落后省份则为零。这一现象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运动会上再次得到印证。这种极具功利性的现象极不利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对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与发展。2.担任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教练员都是大学体育院系的体育教师,他们大多为兼职教练,一方面要承担繁重的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和评职称必需的科研任务,因此他们放在运动队的训练上的精力有限;另一方面,这些大学体育院系的教师大多毕业后长期从事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缺少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经验,他们在训练方法、手段和训练内容上无法达到职业教练的高度。“可以认为,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用人机制很难适应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需要,教学、训练不分的教练人才使用和缺乏训练实战经验的教练队伍,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绩效”(陈为群,2008)。3.由于大多数高校在高水平运动员的经费投入是由高校自己拨款,在原本经费就紧缺的情况下,高水平运动员的经费投入上远远达不到教育部文件规定的年均经费4000~5000元的标准。由于投入较低,一方面,运动员们不能得到高水平的训练,也没有机会参加各种高水平的比赛;另一方面,运动员们的营养跟不上,影响他们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自然也就影响到他们的竞技水平的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参加的具有国际水平的运动会机会少,大体协组织的赛事数量有限,而高校运动员努力到最后只能参加大运会,竞技水平只能维持在大运会的层次上。目前,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瓶颈是,大体协不能组队参加全国运动会,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积极性。中国大学生体协官员认为,要想让高校优秀运动员保持和提高竞技水平,参加高水平的比赛是必需的,组团参加全运会,更能使高校整体竞技体育水平持续提高。这样能使具备高水平人才培养资质的学校加强生源引进,也会使相关方面加强各方面的投入。
地方性高校体育发展与体育竞技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1.充分利用地方性高校体育发展,推进学校学分制和课程改革,努力为高校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管理模式。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课程和学分上的管理,要灵活与在校一般本科生区别开来,在课程设置和学分制上,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一方面多开设一些有利于他们退役后谋生的课程;另一方面,适当延长学分制完成的时间;再者还可以招收本硕连读的运动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出好成绩免除后顾之忧。2.地方性高校体育发展进一步提升体育科研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服务。目前影响地方性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水平的因素除了培养模式之外,还表现在内部管理体制、运动训练的科学技术水平、运动员伤病康复等问题上,而这些问题都必须依赖体育科研来研究解决,因此加大地方性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一方面有利于加强高水平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另一方面反过来又可以有利于加强这些高校体育科研的实用性,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和实效,还可以大大地提高地方性高校教练员的训练水平。3.地方性高校体育发展也相应地提高了高校自身的体育人力、物力和环境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利用这方面的优势吸引优秀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还可以吸引地方体育协会、体育学校、体工队与高校联合办队;另一方面,加大高水平运动员的经费投入,进一步调动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努力创造一个科学的环境,保障运动员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积极鼓励并组织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参加高水平体育竞技运动会,以丰富他们的参赛经验,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成绩。4.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丰富了地方性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高校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通过这些已具备国家级体育健将的高水平运动员参与学校的各项体育赛事,可以提升高校整体体育水平,进一步调动全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兴趣和积极性,丰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中国体育竞技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的实施本身就标志着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已进入承担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阵地(马兆明,2010)。5.通过高校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让越来越多的高水平运动员参加国内国际大赛,提高地方性学校的知名度,拓宽了地方性高校的对外交流,通过对外交流,不断提高这些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拓宽地方性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的视野和经验,毫无疑问,进一步推动地方性高校体育发展。
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地方性 高水平 特色化
[作者简介]张勤(1972- ),女,四川武胜人,攀枝花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四川 攀枝花 617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度立项课题“地方院校办学特色的培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JF1002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25-02
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管理体制等原因的制约,地方高校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往往不及位于中心城市的综合性大学,地方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整体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策略与路径。
一、立足地方性,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协调发展
地方性是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基本内涵和首要特征,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应首先立足地方性,服务地方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地方高校一方面要从宏观上协调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使学校与社会达到和谐共生,促进校地相融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从微观上处理好内部诸办学要素的关系,营造学校自身生存、发展与竞争的良好机制,合理配制与优化办学资源,促进学校自身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
1.从外部环境上讲,地方高校应注重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协调,质量、规模与效益相一致。地方高校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生,其办学宗旨必然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提供科技支撑,随地方经济建设状况与需要动态发展,使学校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协调一致。从质量、规模、效益三者的关系来看,质量是立校之本,是高校扩大办学规模的前提;规模是效益的基础和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但是规模过大或过小也不利于良好效益的形成。总体上看,质量是前提,规模是基础,效益是结果也是目的,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三者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好高校的办学社会效益。鉴于此,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应首先树立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在地方建设发展中起到先导、带动与辐射作用,为地方建设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使学校成为地方建设发展的“智慧库”。其次,地方高校要注重在确保办学质量逐步提高的前提下适度发展规模。地方高校需要在与地方政府的动态制衡中寻找合适的度,在地方政府控制与地方高校自治之间寻求某种平衡,即在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制衡中探索既适合高校自身发展规律又满足地方建设发展需要的办学规模调控机制,在办学经费投入与管理、办学质量评估、办学宏观监督等方面建立良好机制,从而使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达到协调与平衡。
2.从内部环境上讲,地方高校应尊重高等教育自身规律,注重处理好办学诸要素间的关系,实现高校内部系统的协调发展。首先是学科专业建设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地方高校要主动将学科专业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构建开放性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形成学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对接。要立足地方经济产业链,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和产业经济链的需求,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科专业方向,进而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以培养适应地方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次是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地方高校应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真实需求,把握市场对人才需要的基本规律,据此制订契合地方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地相融与合作,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层次人才,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需要的协调一致。最后是科学研究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地方高校要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加强科学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地方支柱产业的跟踪与前瞻性研究,注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为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与人才服务,同时也为学校发展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二、坚持高水平,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全面发展
高水平是指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方面体现高水平、高质量、高水准。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理念高、教师教学水平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符合度高、科技成果层次高、社会认可度高等诸方面。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就是要使学校成为区域应用科学技术创新的研发中心、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区域人才高地、智库和文化中心。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高水平大学,应从以下方面实现新突破,促进地方高校全面发展:
1.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措施要有新突破,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职能的全面发挥需要在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上有所创新,要求地方高校首先要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一切可行的方法和渠道,夯实教育教学基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地方高校要坚持不懈地将加强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重心,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科研管理与创新团队建设要有新突破,提高学科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针对地方高校科研管理与科研团队总体状况不佳、科研创新体系和机制尚不健全的实际情况,目前应主要从科研管理和创新团队建设上加以改革创新。从科研管理上看,主要应构建三个机制,即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科研项目管理包括立项管理、项目过程管理、项目经费管理等方面,地方高校要建立适合学校科研工作特点与规律的良好机制,保证所立科研项目符合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并按既定目标产出成果;科研评价包括科研成果的真实性鉴定、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评价以及成果影响力的判定,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有利于调动教师开展科学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科研成果转化是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要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及时、便捷、高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为地方服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从创新团队建设来看,创新团队可以根据特定的科研任务或具体的科研课题临时组成,解决某个具体的科学问题;创新团队也可以相对长期稳定,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地方高校的地方特色来确定重大创新、科研方向,瞄准国内、国际在本方向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课题,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开展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有计划地产出系列科研成果,形成战略产品原型或技术系统,并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服务社会,大幅度提高学校在此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培养、造就一批该领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
3.在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上要有新突破,提高服务地方的能力与水平。首先,要强化服务意识。地方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主动性,以解决地方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服务上多下功夫。其次,要有良好的政策支持。学校应将服务地方的效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收入分配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问题的重要依据之一,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其次,要在了解地方需求的前提下确立科研方向。地方高校科研应该研究什么?科研人员只有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从中发现问题,把问题凝练成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加以研究,才能达到解决问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特别是要把科研服务地方的战略眼光放到地方未来的发展上,通过认真研究地方未来发展需求,提前做好项目申报整体规划,持续不断地针对地方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项目申报,科学规范地开展项目研究,有条不紊地推出系列科研成果,建立科研服务地方的项目库、成果库,为科研服务地方源源不断地提供智力与成果支持。
三、打造特色化,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可持续发展
特色化是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又一内在品质,地方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打造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明显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独特办学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优良的特点,这种特色具有创新性和竞争性,是大学产生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当中,特色是其保持高校持续竞争力的优势要素,一所大学要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在认清自己实力和职责的前提下,打造办学特色,以特色适应需要,以特色增强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机能,以特色争得自身的生存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讲,特色的有与无,直接决定着大学的兴与衰。
地方高校办出特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是为了提升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因此,办学特色要真正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科学性、独到性、软实力,要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可操作性,体现于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切实起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从形成过程来看,地方高校办学特色通常是按照“探索积累―局部特色―特色辐射―形成优势―提升特色”的逻辑顺序和层次逐步形成并自我完善,其形成是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办学特色形成后,并不意味着事情的终结,它还应该也必须反哺于学校的办学各环节,继而带动学校新一轮的整体发展,这就是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所在。从形成阶段来看,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是从局部到整体按阶段产生的。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局部特色与整体特色是相互生成,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整体特色形成后,也会对尚在整合中的局部特色产生影响与统摄力量,促进学校形成更高级别的整体特色。从形成要素来讲,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各种特色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办学特色有一些基本要素,如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过程、校园文化等,这些要素是办学特色的“点”,各种要素的组合构成办学特色的“面”。总之,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培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善于找出适合本校办学特色培育的特色点,敏锐地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紧密结合区域发展新要求,形成特色与优势;要善于开拓创新,把握高校教育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重点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寻求创新点,以创新催生特色;要强化质量,以质量求特色,在办学上精益求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出精品、创出品牌,走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孙崇正.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地方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篇7
关键词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群 专业认证
Abstract In this paper, 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is taken as a case, and the major group of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 i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aken as an example. From expects of current basic conditions, i.e. specialty and subject foundations,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specialty group of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 is analyzed. Construction plan and management safeguards are put up with, in order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implementation program of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 for high - level application - oriented university.
Keywords 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specialty group of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0 引言
2016年9月5日,山|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实施方案》。方案从“建设目标、立项条件、推进措施、组织实施”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其中亮点和特色颇多:到2020年,建成60个左右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进入全国同类专业前10%;推动10所左右高校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前10%;培育建设40个左右专业,逐步达到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建设标准;对每个立项建设专业拨款经费400万元,每个培育建设专业拨款经费150万元;“十三五”期间,省财政将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资金统筹,多渠道筹集20亿元,积极支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①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旨在促进高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此背景下,对加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群建设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契机。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群建设基本条件
合理的专业结构、雄厚的专业基础及较高的学科基础是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的基本条件。山东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群是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核心专业,包括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共4个专业的专业群。专业群中的4个专业均服务于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具有相同的机械工程学科基础,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先进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核心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装备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提供材料知识及成型技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装备产品的智能化制造提供机电控制技术。4个专业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为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打下了坚实了专业结构基础。
1.1 专业基础条件
教师队伍结构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是夯实专业基础的先决条件,是保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长足发展的主导因素。山科机械设计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群核心专业专任教师52名,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5人,35岁以下教师5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48.1%。教师队伍中多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及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另外,专业群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全方位多层次地拓宽学生的创新创业渠道,积极寻找创业基地建设的新契机。截止2015年底专业群实践基地总数已发展到74个,校区合作建设基地28个,年均可接纳学生4000名。近年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工程专业,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2年被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团队2个等荣誉。
1.2 学科基础条件
学科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建设以学科发展为依托。应用型大学的学科基础水平决定着专业建设水平,专业建设水平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应用型学科建设是应用型大学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有实力的学科基础充分反应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②
一流的学科要求有一流的研究平台。“十二五”期间山东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群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速学科基地建设,成功申报山东省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加工程、材料学重点学科,山东省矿山机械工程、先进材料与表面改性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矿山辅助运输、采掘机械、金属材料与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矿复杂条件开采成套装备关键技术”团队入选 “教育部创新团队”,“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团队入选山东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煤矿机电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这些支撑平台的建立与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为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
高校与科技界、经济界的纵横向联合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坚强动力、学科建设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与重要平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相互促进。③近年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群秉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理念,形成了基础前沿、应用研究和工程化研究一体化设计、全链条协调推进的科研创新模式。专业群教师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项目。近10年承担国家级项目36项、省部级及重大横向科研项100余项,实到科研经费约2.7亿。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5年来,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5项,其中一等奖1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9项,实用新型专利200余项,成果转化造效益10.6亿元,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EI/ISTP收录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群建设推进措施
通过专业群建设旨在以本专业群建设为着力点,突出强化各专业特色,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制造产业优化升级、经济转型发展紧密对接,推动专业群各专业向高水平应用方向发展。
2.1 构建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校企深度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校企合作育人基地;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整合教学资源,开发专业特色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构建集校内专业知识积累教学、校外企业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教学、全时空网络开放教学于一体的,立体化、网络化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基于社会需求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探索、完善校企深度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推进校企、校地、校所、校校深度合作,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优化调整专业群的培养方案及教学过程。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课比重,各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占总学分比例不低于30%。
(2)建设校企合作育人基地,构建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与平台,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改革专业群中各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积极与厂矿企业合作,建设高水平合作育人基地。
(3)加强专业群课程和教材建设,着力开发专业特色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自主学习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本着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先进性、经济性和高可靠性原则,整合各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开发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4)改革教育模式,实行学分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生配置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具有高水平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
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适应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以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师德高尚、教育理念新、教学科研水平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和兼职教师比例。
(2)调整教师结构,积极聘请行业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3)提高校内各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4)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整体师资队伍。加强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2.3 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出高水平应用技术成果
将专业群的发展与科研方向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加强科研反哺教学,积极与企业联合,申报省级以上高水平应用技术成果奖励。
(1)依托专业群内各专业科研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积极将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发展及研究方向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以解决战略性新兴制造产业关键技术、社会发展重大(重点)问题为导向。通过联合、共建等多种方式,拓展专业群服务社会的领域和范围,广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服务,扩大成果转化的力度和经济社会效益,不断完善政策,支持并鼓励教师和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2)设立专门机构和专职岗位,结合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加快各专业知识产权成果的转移、转化,及时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和专业课程教学资源。
(3)专业群内各建设专业积极与机械制造、矿山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钢铁等行业企业联合,力争获得高水平科技成果。
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群建设管理保障措施
3.1 建立管理组织机构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专业建设负责人管理制度。成立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领导小组,科学规划,编报专业群建设方案,加强对专业群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加强专业管理队伍建设,有效协调专业群建设中的相关问题,保证组织落实、政策落实、措施落实、经费落实。同时,成立专业群建设发展规划委员会,制定专业群内各专业发展规划的具体方案和措施,把发展规划、行动计划以及年度计划紧密结合起来,远近结合,形成合力,使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切实得到贯彻落实。
3.2 创新管理机制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扩大学院在人、财、物等方面的自主管理权,建立体制机制、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平台、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机制。建立健全专业群建设岗位责任制度和竞争激励机制,以制度促建设,对专业群建设实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探索实行合约管理模式,依据专业建设目标,细化建设任务指标。
3.3 实施过程监控与年度考核相结合
依据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建立考核体系,对专业群建设实施全过程的检查、监督、调控机制,定期调度,保证专业群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公布项目进展情况,每年依据建设任务进行阶段性考核、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建立完善的专业群建设项目管理考评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教师投入综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通过过程监控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确保各项专业群建设指标的落实与完成。
3.4 认真执行建设经费专款专用
制定《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建设管理办法》、《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和资金管理制度,严格建设资金管理,认真执行项目建设经费专款专用。学校将在人才政策、教育研究、科学研究、条件建设、资金配备、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各项建设目标顺利实施。
4 结束语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对促进高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推荐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起着重要推进作用。综上所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群建设必须以重点专业为核心,以科研为支撑,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以实践教学为平台,走产学研发展之路,促进专业群建设,发挥学科群、专业群的综合优势,提升学校办学竞争力。
注释
①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Z].2016-09-05.
篇8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7年6月27日召开的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只有坚持产学研结合,积极投入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才能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在2005年7月召开的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也指出,要实现我国2020年教育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高校必须始终不渝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服务社会获得回报来加快发展自己。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在这一点上认识还存在不足,导致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因此进一步认识产学研结合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在贡献中发展”的观念,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在新形势下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准确把握高水平大学的共性特征
要正确理解产学研结合与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必须准确把握高水平大学的内涵和共性特征。总结国内外大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际可以看出,高水平大学的共性特征主要包括:(1) 必须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研究能力和一流的科技转化能力;(2)必须有较强的科技创新精神和能力,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能够独立解决国家和社会重大发展问题,能为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不断准备知识和人才;(3) 大学本身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4) 大学必须是国际化的,要得到国际公认;(5) 人才培养必须注重把知识培养和素质培养相结合。进一步总结这些特征,就正如周济部长曾经指出的“高校只有能够培养第一流的人才、解决第一流的问题,做出第一流的贡献,才能真正成为第一流的大学”。简而言之,一个大学只有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方面高水平协调发展,才能称之为高水平大学。
产学研结合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作用
产学研结合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所谓的一流人才,在业务上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既要善于利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要善于和敢于创新。坚持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从“教”与“学”两个层面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产学研结合有利于提高师资素质。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有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单一封闭式的书本教学,培养不出创新型的人才。而通过积极参与产学研结合,教师直接面向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可以及时了解社会技术、知识及人才需求,及时掌握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极大地激发教师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进行科技、知识自主创新的动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把大量的创新性思维、新知识及时融汇于日常教学过程中,从而造就一支教学与创新良性互动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产学研结合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创新潜质。通过产学研结合,学生找到了参与实践、学以致用的“演练场”,将枯燥、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变为具体的感性实物,使学生既深刻体会了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又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身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欠缺与不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同时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学生从以往作为被动的、单纯的知识接受者的“听中学”,变为主动地参与新知识、新技术创造的“做中学”,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和提高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产学研结合是高校提高科研水平、增强创新能力的要求
科技创新源于知识创新,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的主体,在我国不断强调要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和谐发展的新形势下,只有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立足于知识和科技创新,着眼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才能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成为参与和带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生力军,也为高校自身的发展赢得机遇。
产学研结合利于提高课题选题水平。据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为10%~15%,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科研立项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明显脱节,造成大量研究成果缺乏市场针对性和适用性是一个重要原因,由此而造成人力、财力及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通过产学研结合,高校科技工作直接面向作为成果需求者与实施者的社会各行各业,立项课题的质量由于更加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克服了过去单纯依赖文献、资料选题所存在的盲目性弊端而得到明显提高,高质量的选题必然会带来高水平的创新。
产学研结合利于高校在科技创新中整合资源,凝练团队。在产学研结合创新模式下,由于课题研究的目标特点,必须要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汇聚一支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才能够完成。从资源整合方面讲,既包括高校的(智力、设备等),也包括社会的(信息、人力、经济、装备等),甚至还包括政府的(政策等);从团队凝练方面讲,既包括高水平的工艺理论专家,也包括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专家,既要有经营管理精英,也要有市场营销精英。在此过程中,高校逐步形成一批学科特色显著、资源优化配置、人才结构合理的开放式创新团队,从而带动高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
产学研结合利于拓展经费来源渠道,改善科研与办学条件。坚持产学研结合,从以往主要依赖政府立项拨款的单一教育、科技经费来源转变为政府拨款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多渠道经费来源;而且创新成果一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产生市场效益,高校还可以得到可观的效益反馈;同时,由于社会对创新性成果的需求是源源不断的,只要坚持产学研结合,就会形成社会支持―高校创新―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高校进入教育、科技、社会服务各项事业相协调的良性发展轨道。
产学研结合是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
高校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各领域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高校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高校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体现在是否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否能够向社会传播和转移先进、适用的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是否能够切实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瓶颈问题,带动相关行业、领域的技术升级和科技创新并能够在我国的自主创新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高校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牢牢坚持走“创新来源于实践、创新服务于实践”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发展道路,立足社会实际需要选题并进行创新性研究和人才培养,在不断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实践社会服务功能,才能走出一条“实践、创新、再实践、再创新”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篇9
关键词 高校 高水平运动队 现状 目标定位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从1987年开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以来,一直存在运动队定位笼统,建队目标定位模糊的情况,这样严重阻碍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展目标进行研究并重新定位。
1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发展现状
2010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审)工作结束后,教育部从2005年已批准的235所高校中,取消了27所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资格,从新申请的212所高校中,增加了60所为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最后确定268所高校和687个项目为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校和运动项目。
2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中存在问题
2.1办队目标不明确
普通高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是国家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对于提升高校办学品牌、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高校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为学校提高知名度采用各种手段,用虚假的成绩来追求短期效应,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失去了发展潜力和吸引力。问题源头是高校在办高水平运动队目标定位上存在着模糊认识,导致发展发向把握不准,发展速度不稳。
2.2缺乏健全的训赛体系
完善与科学的训练体系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各高校对运动队的训练管理基本上还是依靠一种行政管理的方式,经常出现“统的过死”的情况,使训练管理工作缺乏活力,且教练员素质一般,易影响训练效果。同时,教育系统竞赛体系尚待完善,举行比赛少、频率低,队员参训积极性不高。大学生运动员参赛资格问题突出,常出现“以大打小”、“专业打业余”等问题。
2.3运动队项目布局不合理、缺乏针对性
2.3.1运动项目类别的数量分布不均衡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主要集中在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游泳、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和网球等十个大项上,占了全部高水平运动队数量的84.7%,而其它16个项目却只占了15.3%。
2.3.2与优势项目对接出现明显的偏离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文件提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目的即为奥运会争光计划打基础,而高水平运动队项目设置与我国优势项目对接出现明显的偏离。高校竞技体育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一部分,特别是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包括举重、射击、体操、乒乓球、羽毛球、女子柔道等)更应处于重点发展的位置,然而作为优势项目举重、体操(这里指的是竞技体操)却没有进行布点,其他优势项目乒乓球、羽毛球两者共有56 支,射击6 支、柔道3 支、跳水1 支,共占全部725支队伍的9.2%,作为我国争金夺银的主力军。并未在高校运动队的设置当中,没有凸现他们的重要性,这对于我国竞技体育整体的发展不利,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2.4运动队经费不足
经费匮乏是高校运动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运动员每人每年4~5千元的训练经费很难落实,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水平运动队的经费需求却呈上升趋势。这就导致预先设定的训练计划难以实现,运动员训练时间不足,比赛成绩不理想。
2.5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改革和完善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需要一套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保证。但是,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宏观规划、项目布局、法规条例、竞赛体系改革等方面有管理缺位现象,缺少长远战略规划。例如,高水平运动队的必要保障、学生运动员的学训规定、学生运动员的道德规范、教练员资格和待遇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均不健全。
3 世界竞技体育发达国家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
3.1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分析
全美大学生的各项体育竞赛, 都是在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NCAA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统一组织和管理下进行的。NCAA 成立于1906年,是由美国大学和学院发起的联合性校际体育竞赛组织,是美国规模最大的非政府体育管理机构。美国大学竞技体育是美国竞技体育和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是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完善结合的成功范例,其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竞技教育贯穿合一,鼓励个性、知识、技能全面发展,既能接受高等教育,又能在优秀教练员的指导下发挥出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天赋和才能,充分体现个人的自身价值。
3.2俄罗斯大学竞技体育发展与分析
前苏联的体育管理模式为中央集权式管理模式也可以说为“举国体制”模式。随着前苏联的解体,非政府体育组织的作用逐步增大,俄罗斯竞技体育的基础核心依然是竞技体校。同时,俄罗斯的体育科研站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将运动医学、训练科学、生物力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培养奥林匹克后备人才的体校实践工作,优化顶尖运动员的训练。挑选运动员时不仅凭借教练员经验,也运用科学检测等方法。
3.3德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与分析
德国政府认为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关系到德国在奥运会的排名,联邦竞技体育理事会多年来都把培养后备人才作为工作重点优先考虑。在德国,发展体育人才的任务主要由体育俱乐部、学校、乡镇、州体育运动协会和州政府承担,联邦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分为职业体育俱乐部和业余体育俱乐部。各俱乐部的青少年部,主要负责后备体育人才培养。
3.4澳大利亚大学竞技体育发展与分析
澳大利亚的体育机构包括澳大利亚体育运动委员会、澳大利亚体育联合会、澳大利亚奥委会及全国100余个单项运动协会。其中澳大利亚体育运动委员会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体育管理机构,主要经费来源是联邦政府的拨款。澳大利亚体育运动学院直属澳大利亚体育委员会。澳大利亚体育运动的基础是地方俱乐部和中小学校培养基地。
以上四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都较为成功,各有特色。美国大学体育的特点在于联赛制度发展成熟,运动项目多,竞技性强,通过各级别的联赛来选拔高水平体育人才。俄罗斯以国家体校的形式发展,与我国较为类似,但是其通过改革来进一步改变以往的僵硬体制,使俄罗斯体育事业的发展重现生机。德国体育人才培养的特点是通过社会上体育俱乐部的形式来选拔体育人才,而澳大利亚的体育人才培养主要依托俱乐部和中小学的选拔。反观我国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目标模糊,急功近利,没有长远的发展战略。
4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展的目标定位
4.1构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展目标的意义
目标是指激发人们行为的、预期要求达到的目的或结果。同样,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就是指大学竞技体育组织预期要求达到的目的或结果,是大学竞技体育各项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4.2构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展目标的策略
4.2.1紧跟我国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远景规划
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依附于我国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以这两项事业的发展为载体,这两项事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发展方向如何将直接决定着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能力。
4.2.2 以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情况为基础
构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目标还必须以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情况为基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一致性、连贯性、延续性,使我国大学竞技体育未来的发展目标有着深厚的根基。
4.2.3 借鉴和参考国外大学竞技体育的成功经验
在构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目标时,还应当借鉴和参考国外大学竞技体育的成功经验。从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目标构建的需求来看,可以借鉴这些国家对大学竞技体育的理解、认识理念、目标内容、操作方法、组织管理等等,把这些方面成功经验的借鉴反映到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目标构建中,可以使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关系理顺,方向正确。
4.3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展目标的阐释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目前的发展现状,新时期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目标内容应该更加明确,定位应该更加务实。
4.3.1 培养体育人才
围绕竞技体育而展开的教育,无论小学、中学、大学教育,都应该注意与竞技体育的融合,探索出运动员、运动队文化教育的新路子,使运动员成为既具备高水平体育技能又具备高层次文化素养的人才。当其在竞技体育岗位上奋斗时,能够为国争光;当其退役从事其他行业工作时,也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继续为社会服务。
4.3.2 提高运动等级
高水平运动员必须按照学校制订的训练和参赛计划,进行训练和参加比赛。各高校要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依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期限进行运动员技术等级的审批工作,不得违规申请、审核、审批和授予运动员等级称号。各单位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实施细则。
4.3.3 取得竞赛成绩
201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代表团以金牌、奖牌数均第一的优异成绩,再次证明了我国作为体育大国的地位,也让我们看到了大学生运动员的风采。虽然运动员中不乏奥运选手,但是越来越多具有纯正大学生背景运动员的不断出现,证明了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培养竞技选手的道路是正确和可行的。因此,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工作必须对其课余训练与竞赛活动的组织、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与输送、竞赛成绩的提高幅度与标准等,做出具体的目标要求。
篇10
现阶段我国高校篮球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学过程中仍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学习特征没有充分重视。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不利于人才的有效培养。下面将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展开详细分析。(1)方式单一。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篮球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方式较为单一,仍沿用传统人才培养方式,以竞赛形式为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学生篮球综合能力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该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思想包袱,以竞赛为目标的篮球训练使学生常出现紧张感,对训练效果的提升有着制约性影响。因此,为达到篮球人才培养的目的,单一的培养方式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2)忽视学生主体性。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的篮球人才培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直接制约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高校篮球训练中不同学生自身能力存在差异性,若只制定单一的教学方案会硬性学生的接受效果。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个性,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会对学生潜在能力缺乏挖掘,限制学生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3)忽视教师能力的提升。在高校篮球人才培养过程中只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情况,忽视了教师的自身能力提升。由于篮球训练教师长期缺乏提升训练,使自身能力与水平受到限制,不利于专业能力提升,这对学生综合训练效果有着间接影响。教师能力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方式的科学性,也影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只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不利于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所以说加强教师培训,实现人才培养方式创新至关重要。(4)人才综合培养机制的缺失。现代体育发展过程中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单纯的体能训练远远不够,创新能力、竞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现代体育对篮球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目前高校篮球人才培养中初步形成了体能训练模式,以不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但就学生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情况来看,存在较大的空缺,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限制全面、优质的篮球人才培养。因此,针对目前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来看,缺乏创新和实效性。
2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有效对策分析
2.1树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
在高校篮球训练中更加注重竞赛比拼及结果,从篮球人才培养的长远方向来看是为了取得更高的荣誉,为国家争光。但借鉴其他国家篮球人才培养方式来看,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在篮球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特性,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训练与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优势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竞争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等等。我国的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探索也要从意识和理念领域创新,从长远角度出发,注重人才综合能力,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篮球人才。
2.2改革高校竞赛体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质量
高校为篮球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文化气氛浓郁、多元化知识结构的良好环境,对促进篮球人才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在篮球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改革以往竞赛体质,从多元化角度出发,注重人才文化素养培养,实现运动员过硬技术训练,全面提高整体训练质量。就未来高水平竞技运动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当今世界竞技运动对运动员生物潜能的开发已逐渐接近极限,未来竞技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充分开发运动员的智能潜力。就目前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特点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强,但理论素养偏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通过理论知识教学提高学生内在素养,为今后走出国门进行更高水平的篮球竞赛打下良好基础。另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更全面的认识篮球运动,进一步挖掘内在潜力,提高人才培养实效性。创新教学方式要积极吸收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部分,培养学生竞赛精神,以实现全面发展型人才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全面提升我国篮球人才整体质量。
2.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注重业余训练辅助人才培养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学生内在潜力,促进学生自主进行篮球训练,提高整体训练效果。激励机制的确定可通过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如奖学金奖励等方式,一方面鼓励学生更好进行篮球训练,提高整体训练效果;另一方面使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实现综合素养提升。同时,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中主要以学分记点为主,因此学生可通过选修专业辅助自身学习,通过自主的业余训练提升自身整体训练效果。课外辅助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训练习惯,巩固专业技能,对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整体成绩都有着积极作用。
2.4加强篮球训练教师培养,提升教练员整体水平
高校篮球人才培养中,教师的整体能力和训练水平决定着学生的训练效果,对人才培养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创新培养人才方式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可积极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通过高效训练技术,辅助先进理念和先进手段帮助运动员提高整体水平。例如,可通过聘任制招聘兼职或专职训练员,选择高文化水平、丰富指导经验以及较高实践能力的教练员担任高校篮球训练人员。这种方式的应用既对提高学生综合水平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适应目前篮球人才培养趋势。丰富的篮球竞赛经验以及过硬的战术能力,都能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训练质量,实现高素质篮球人才培养。
3结语
- 上一篇: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计划
- 下一篇:国内外经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