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理论精髓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混沌理论精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太极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最高范畴。“太极”一词,从其通常被使用的意义的角度看,出自于《易传》。《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易”有变易、简易和不易的二层意思,后世用阴阳鱼图将“易”的这二层意思图解,创造了阴阳鱼太极图。太极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来统一阴阳、五行观念的最高范畴。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无一例外地都建立在阴阳、五行的观念的基础之上。如果说阴阳、五行是用以描述自然界的规则与秩序的,那么太极则是用来揭示这种规则与秩序的源泉。
太极拳是以周易为依据,以太极来命名的拳术,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弧形的,而且说明了它的拳法、拳理包罗天地变化,博大精深,是一阴一阳,刚柔相继的高深拳术。太极拳鼻祖是根据《易学》八卦中的卦画、卦名、卦位、卦象、卦与卦的交错,爻位的变化,将其运用和贯穿在拳义、拳理之中,创造出太极拳“十三势”。太极拳依附于太极阴阳学说,以此为拳理的理论基础和行拳的根本,谓之:“凡身处处皆太极,一动一静,俱浑然。”[2]
(一)太极拳体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原初性的宇宙生成观
《太极拳论》说:“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3]太极拳参悟人与天的同一性,具有哲理丰富的“圆、空”特色。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滞,圆而又空则能做到活泼自如,循环无碍,变化无穷。在拳技中则表现为“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随屈就伸,引进落空”等,太极拳不仅是一种符合宇宙自然规律和人体自身规律的运动方式,是一门技艺,而且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载道的方式,蕴藏着深厚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髓。
太极在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想中是阴与阳的共同体或统一体。虽然统一体应当是有序的,但太极这个统一体将无序也蕴藏于其中,无序不过是有序的一种特殊状态。自然界从混沌走向有序,自然界的第一个存本文由收集整理在样式是混沌,从自然界存在样式的角度来理解太极,太极的一层意义应是自然的混沌状态。太极是混沌的原初状态,是变化之始,是起造万物,化生天地的根本。太极的自然界混沌存在样式意义,可理解为宇宙产生之初的混沌。《周易正义》引王弼注云:“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极,况之太极者也。”太极无知,无名,是生命万物的起源地,混沌中蕴育着生命的种子,它好比宇宙之基因或者分子,不断裂变,生化万物。《易纬·易乾凿度》将这生化过程说得更为具体:“孔子日: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一,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适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周敦颐称太极亦为无极,《太极图说》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4],就是这个意思。他试图说明有序之太极与无序之太极有区别,又试图说明他们本来就是一个,无序不过是有序特别的一种,故说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乾坤凿度》说:“……有开生于无形……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混沦。混沦者,言万物相浑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畔。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为一。”“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一,故生天地。”“太易始著太极成。太极成,乾坤行。”[5]从现在的角度来理解,太极有两种状态,一种即混沌;另一种是“一”,即“易变而为一”之“一”。混沌是气形质万物相浑未离的状态,是气形质万物都只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其中的、从它宇宙转变为此宇宙而无序的物质状态。“一”则是此宇宙之始、发展出具有气形质且万物相分离的有序物质状态。虽然“混沌”与“一”、太极与无极其区别若此,但“混沌”与“一”、太极与无极依然是一个统一体。有的思想家们则倾向于将混沌看作一种独立的存在,如邵雍《观物内篇》说:“混成一体,谓之太极。太极既判,初有仪形,谓之两仪。”[6]依据这种理解,就把太极独归于混沌,把有序独归于具体一物,将有序无序判然分离,割断了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桥梁,最终有序与无序都变得难以理解。这种理解显然将混沌看作是自然的一种独立存在。
(二)太极拳体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动静结合的宇宙变化观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开篇就讲:“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7]太极拳起势这一混沌寂然的无极,在精神理念的作用下引发感应的通遂,即太极。在由静而动将动还静这一状态和趋势下,由太极而产生阴阳两极。
太极之道,有无相生,亦阴亦阳,一动一静。动为运动、变易,静为静谧、休止。在动静的关系中,要一张一弛,一动一静。光动不静,则躁而不宁;光静不动,则伏而死寂。但动静有致之时,亦各有侧重之处,有时应强调动,有时该强调静。老子是强调以静制动的,在《道德经》中经常突出静的功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王弼注曰:“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8]这里,强调虚静制动,是深得老子精义的。老子云:“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我好静而民自正”(五十七章),“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六十一章)。这些,都是深得静的真谛的言论。但老子并没有舍弃动字,而是在以静制动的前提下谈到动,所谓“反者,道之动”(四十章)是也。王弼注曰:“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则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动’也。”[9]静之所以能够制动,动之所以起于虚静,是由于虚静终归于无。这便是以无为本来解释以静制动的玄学思想。在《易传》中,也吸取了老子的部分动静观,但却没有全部吸取老子的动静观。如果说,老子强调静,则《易传》却强调动。换言之,《易传》对老子的动静观进行了改造,在重视动静有致之时,更侧重于突现动。之所以如此,是同《易传》十分突出地关注变易的思想息息相关的。《系辞上》“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篇2
[关键词]情报学 基本原理 大众标注
[分类号]G350
1 引言
基本原理是指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开展情报学基本原理研究,有助于丰富情报学的理论体系,有助于加强情报学的学科地位;掌握情报学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提高情报学研究和实践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
在传统信息环境下,专家学者曾对情报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杨超提出了情报学的6个基本原理:整体性、环境适应性、用户友好性、系统安全性、兼容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等原理;该基本原理主要侧重于信息系统方面,而对用户行为方面的概括较少。马费成教授提出了情报学的6个基本原理:离散分布、相关性、有序性、易用性、小世界及对数透视等原理,并认为离散分布原理和相关性原理虽然目前研究较多,但尚有很多不足,其它原理的情报学研究成果显得很零星。梁战平教授提出了情报学的10方面基本原理:隐藏、相关性、离散分布、有序性、重组、转化、对数透视、小世界、可视化、最小努力等原理。梁战平教授的基本原理中包含有马费成教授的6方面基本原理,并又提出重组、转化、可视化和隐藏等四方面原理。
情报系统是“人-中介-资源”系统,其基本目的和任务是将知识和信息组织有序化,以用户认为方便的形式提供有效利用。对情报学基本原理的概括和总结,除了应该关注信息中介载体的获取和加工过程规律外,还应关注信息资源本身的形成和存在规律,信息用户组织和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的行为规律以及信息用户、信息资源以及信息中介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规律。
受传统情报信息技术及环境的限制,信息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情报信息的提供,并且信息用户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交互共享的环境条件,因此,传统的情报学研究多关注于文献等信息载体方面,虽然有的学者也认识到用户认知和效用在情报学中的重要性,但多采用问卷调查和网络日志分析等方法,尚不能客观有效地揭示情报用户的认知和效用。
新一代网络环境下,情报学的研究和实践面临着新的环境和应用,特别是大众标注技术的出现,使得用户能够主动参与对信息资源的标注,相互之间能够交互共享相应的情报信息资源,并且社会化的大众参与标注能够形成一定涌现的有序性特征,因此,对于情报学相关原理的体现和升华,大众标注具有传统理论研究环境不可比拟的优势。
2 大众标注的含义及特征
2.1 大众标注的含义
大众标注是指在公开分享的环境中,由信息使用者共同为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标记或分类,也即由使用者个人对于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索引或分类,进而形成众人共同索引和分类的机制,如图1所示:
大众标注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社会性书签网站的应用。Smith Gene总结了大众标注的发展简史:2004年初,Joshua Schachter开发了del.icio.us系统(网站),开始采用非层次的关键词分类系统并允许用户在线标引网页;2004年底,Thomas Vander Wal通过一个邮件讨论列表,首次提出“folksonomy”概念;2005年初,支持标签的网站开始大量出现。
大众标注的发展如此迅速,主要由于实践应用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的推动作用。在实践应用方面,有“flickr”、“Del.icio.us”、“Technorati”等著名网站的带动;理论研究方面,有ASIST、SIG/CR、DC、WWW、ACMCHI、ACM SIGIR、IA Summit等组织和会议的推动。
2.2 大众标注的特征
2.2.1 信息用户的主动参与 在大众标注过程中,大量信息用户分别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认知能力,选择相应的标签进行标注,并将相应的资源和标签保存到网络收藏夹中,以便供标注者自身或者他人检索相应的信息资源。
大众标注是面向用户的,完全依赖于用户个体的参与和贡献。大众标注的产生,是用户基于个人信息管理的目的,使用自己的词汇对信息进行标注,以便再次查找和使用。所形成的标签集是由关注该信息资源的用户群生成的,这些用户在检索该标签集合时,能够显示一定的兴趣。大众标注是以用户主动参与为特征,体现了用户的个性化认知和价值效用。
2.2.2 信息资源的交互共享 大众标注有两个独特的特点:①参与的广泛性;②标注的随意性(不受限制)。无限多用户的参与使得被标注对象每个角落的内容得到较全面的揭示和反映。从长尾理论的角度看,资源的每一部分都是有价值的,区别仅仅在于价值的大小及受众群体的不同。用户参与标注可以实现对不同部位、不同细节的注意与发掘,有利于长尾价值的揭示和利用。以往的网页内容是分散的孤岛,标签将它们相联系并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具备更强的用户吸引力和粘合力。
标注的典型功能是共享。通过标签中介,用户与资源之间以及具有相似标注的用户之问,建立了交互共享的联系。除了准确定位个人信息,相同的标签能够聚合整个信息空间中的所有相似内容,实现资源的共享,基于标签的浏览更能使用户获得意外的发现。
2.2.3 社会化标签的社会化协同
用户在资源的共享过程中能够找到与自身有相同兴趣的人群,得到关于标签使用的反馈,从而影响其未来的行为,因而大众标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化性质。在大众标注过程中,大量的信息用户运用大量的社会化标签对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标注,不同用户之间能够彼此相互浏览对方的资源及相应的标签,可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而纠正自身随后的相关标注行为,从而随着标注的增加,用户标注行为存在着协同效应。
通过大量用户对资源的大众化、持续的标注,所形成的标签集既能形成对资源客观属性特征的较全面的揭示,又能较充分地反映用户的认知及效用特征。用户随手对自己的内容增加一些个性化的标签,就对这些内容产生了重新的认识,更容易将过去、现在的所有思维串联起来。标签可以快速地在一个公共信息空间创建一个信息剖面,智能聚合各种相关信息,这种能力可以产生很多应用价值。
3 大众标注中情报学基本原理的体现
基本原理的精髓在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能够统摄具体的原理,并且相互之间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关系。情报学基本原理应基于情报学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宗旨和目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适性,并应避免现象和操作的一般性总结。鉴于此,本文在大众标注的新型情报信息环境下,基于马费成、梁战平等教授所
提出的基本原理,尝试提出如下情报学的基本原理:最小努力性、适度相关性、混沌有序性。
3.1 基于主动参与的最小努力性原理
大众标注中信息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偏好选择资源,并根据自身对该资源的认知能力选择相应的标签对其标注,因而能够较充分地体现信息用户的主动参与和能动选择特征,可较好体现最小努力性原理。
最小努力性原理体现的是用户的能动性选择的特征,即用户在组织、获取和利用信息、知识、情报时,总是趋向于简捷、方便、易用和省力的原则,在付出的成本和获得的效用之间权衡,从而选择最省力且满意的方式米进行。其衡量标准是成本最小、效用最大,因而达到效益最大化。
对数透视现象表现了情报信息在客观的物理领域和主观的认知领域间具有数量上的对数性差异。这种对数性差异不可避免需要考虑到用户的能动性选择因素,因此对数透视现象是最小努力性原理的体现。
3.2 基于交互共享的适度相关性原理
大众标注为资源和用户、作者和用户之间提供了中介,使得用户主动参与资源的组织和获取,且相互之间能够通过标注而进行交互和共享,从而用户之间依托于万维网而形成用户网络,且用户集和资源集之间形成多对多的关联对应关系。
情报的相关性具有需求相关性、社会认知相关性、中介(情景、主题和算法等)相关性等类型。情报学的相关性除了体现情报信息与信息用户的相关性之外,还体现情报信息要素相互之间、以及信息用户相互之间的相关性。
离散分布和小世界现象正是上述两种相关性的体现。离散分布现象主要体现关联要素的分散和集中的规律,也即社会领域中常见的幂率分布特征。小世界现象揭示的是人类信息联系和信息对象之间的相关性,也即无论用户和资源的范围多大,都可以通过相关的信息达到最短的路径联系。
情报信息系统中,在分析信息用户、信息资源以及信息中介相互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时,应该相对于特定的时间阶段、空间范围、对象社区,运用具有相对性的适度相关的观点来分析。
3.3 基于社会化协同的混沌有序性原理
情报的上游是具有物理结构的数据、具有认知结构的知识,下游是具有价值效用的用户,因此,情报应该具有物理结构的载体、认知结构的内容、效用结构的目的。大众标注为用户和载体之间提供了有效的中介,较好地体现了上述三种结构,并且随着标注用户和资源的增加,用户参与对资源属性的揭示会越来越接近于客观,并且在此过程中,信息用户能够将自身的认知偏好集中体现于标签集合中。
情报结构的有序性,即情报系统要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既来源于科学体系的有序性,又来源于人的创造过程的有序性。
重组操作是通过连接、分割和结合的方法,使对象获得改进的机会,是知识创新的基础,转化操作是信息链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转化,主要体现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之间的转化。无论是重组还是转化,都是情报知识有序化的途径。
有序性原理主要体现情报资源存在结构和发展过程的相对有序化。这种有序化由于涉及社会性因素,因而更显其复杂性。绝对的有序和绝对的无序是不存在的,客观的有序是一种相对的有序――混序,即介于绝对无序和绝对有序之间。
4 大众标注中情报学基本原理的升华
情报信息组织和获取的有效性评价,取决于其用户效用价值的大小,此外,从情报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总是沿着用户主动参与性越来越强、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体现越来越便捷的方向发展,从而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情报学研究和实践的基本原理的总结符合情报学的宗旨和目的。
情报学的基本原理的核心在于以用户的认知和效用为中心,关注用户和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分布及有序性演化(见图2)。
4.1 最小努力性所体现的能动选择规律
情报信息用户在选择性认知和获取相应的情报信息时,具有能动性的特征,即根据自身的效用需求及认知能力来有目的性的选择合适的情报信息属性进行认知,因而,其获得的情报信息带有一定的主观“修正”痕迹,不是传统的客观量化结果。
最小努力性原理取决于用户所付出的成本和所获得的效用之间的权衡,权衡的标准取决于信息用户在获取情报资源时的能动性选择。在大众标注中,情报信息用户通过大众标注的手段和中介,能够主动参与情报信息资源的组织和获取,因而能够较充分地体现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效用需求,从而较好地体现了信息用户的能动选择规律。
4.2 适度相关性所体现的关联分布规律
情报信息系统的要素主要有用户、情报信息、中介(如社会化标签等),这些要素在情报信息的组织和获取中,相互之间具有某种关联性对应和作用关系,从而能够形成多样化的分布特征。
适度相关性原理主要体现情报资源与事物的属性特征以及用户的效用目标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主要体现在情报信息载体能否真实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特征,以及能否恰当满足用户的效用目标。大众标注条件下,用户不但能主动参与对情报信息资源的标注,使得用户和资源之间联系更紧密,而且用户与用户之间能够相互浏览和借鉴彼此的标注结果,能够交互共享相应的情报信息资源,从而能够构建起更加紧密的关联关系,较好体现了情报信息要素间的关联分布规律。
4.3 混沌有序性所体现的混序演化规律
情报系统要素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要素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并随着情报环境、用户效用偏好及信息技术条件的改变而不断演化。
混沌有序原理主要体现情报系统要素结构的相对稳定性特征。社会化标注使得信息用户能够自下而上持续地参与信息的组织和获取,所形成的社会性涌现特征不仅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最终用户的认知需求,而且也体现出了情报结构的混沌有序的演化规律。
5 总结与讨论
情报学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既有自然科学的技术性特征,又有社会科学的人文性特征,因而,情报学的基本原理不能仅局限于客观自然规律的描述,还应该包含有主观社会规律的阐释。
大众标注技术弥补了传统信息技术的不足:大众标注所体现的信息用户主动参与,不同于传统信息环境下的信息用户被动浏览,能够较充分体现信息用户的认知和效用特征,是对最小努力性原理的较好体现;大众标注所体现的信息资源的交互共享,不同于传统信息环境下的信息用户之间相互隔离,能够较充分体现不同信息用户之间、不同信息资源之间以及信息用户与信息资源之间的关联性特征,是对适度相关性原理的较好阐释;大众标注所体现出的社会化标签的社会化协同,不同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专家分类,能够较充分体现信息用户自下而上参与的,较全面和持续的协作性分类特征,是对混沌有序性原理的较好阐释。
篇3
【关键词】 中国画;艺术创新;继承;吸收;创造
艺术上的新与旧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哲学观念、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意识、人文思想、科技技术、工具材料、表现技法等等都会发生改变,而这些变化在艺术作品中必定会有所反映。
艺术发展是一个以新语言代替旧语言不断向前演进的过程,新语言的诞生必定在视觉上造成一种陌生感,迫使人们要去探究其中的秘密,因而才更显其不同寻常的魅力。当一种语言被不断重复使用后,陌生感就会消失,因此,对新语言孜孜以求的探寻是艺术家不竭的创造动力。
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则是艺术家的头号敌人。德拉克洛瓦曾说:“作品需要属于你自己的时代,企图逆流而进或者模仿古人,都是很荒谬的。”现代画家的生存空间与视野,必然产生带着时代烙印的观念,时代的发展敦促着艺术家的作品应具有开拓与创新精神。
纵观人类美术发展历史的长河,继承与创造是美术史永恒的主题,也是作为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国画家应该用心思考的问题。关于中国画的未来发展问题,人们关注已久,见仁见智,自在情理之中,一涉及“出路”和“发展”就必须涉及“来路”和“历史”,就要进行价值判断,就要在开出“处方”前对过去进行“诊断”。中国画的来路,当然酝酿于至少五千年以上的中华文明,其历史之悠久,积淀之丰厚,想必无人异议。尼采说:“亿万年的精神活动积淀在语言中”。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正是如此。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离开了传统之根基,国画创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品必然会流于肤浅、空洞和乏力。然而,继承传统并不意味着陈陈相因。先哲曾说过:“善师者师其意,不善师者师其迹”。这句话强调的就是要学习前人的精髓而不是刻板地照搬某一技法程式。创造与继承并不是矛盾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继承传统是创造的基础,而艺术家的创造则可以阐释和丰富传统,两者的辩证统一正是美术史演进的内在规律。唐宋文章直追汉魏风骨,举的是复古大旗,其实是张扬现实精神,纯粹的复古没有任何意义,也是不存在的,唤起人们对某种美好事物的回归和向往,才是真正的目的。创造,应该是在立足文脉的基础上以鲜明的个性化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因此,真正的创造与因袭无关,也与矫饰绝缘。
近百年来,我们对自身传统的忽视与偏见,造成了中国画家艺术理论上的混沌,从而引发了中国画发展的徘徊。人们在学习西方的热潮中呈现出了一种偏激的心态,致使多数人忘记了“中学为体”,而过度强调了“西学为用”。只看到中西绘画技法上的差异,却没有看到中西哲学的差异,致使后来“中西结合”的思想诱发中国画走上了“形式”之路。
篇4
海底捞,何许人也?
海底捞是一家誉满京城的火锅连锁店,发迹于四川简阳,成名于北京、西安等地。韩国、小日本等据此认为中国的餐饮服务水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4年,海底捞8000元起家,如今60多家店,年营业额十几个亿。
北京的单店平均每天接待客户2000人。
客户去吃火锅,等一两个小时是很正常的事情。
三伏天也要排队吃火锅,而别的火锅店生意清淡。
每天3-5桌的翻台率创造了业界翻台率最高记录。
50%的客户回头率,10%的员工离职率。
很多投资银行要给海底捞钱,他却不要。
无数同行高薪挖海底捞的员工,都挖不动。
无数同行学习他,模仿他,甚至派出卧底,上演无间道,也学不到精髓。
必胜客、肯德基200人组团学习,海底捞认为这是大象向蚂蚁学习。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达到这种效果的只有海底捞,而不是河底捞、江底捞。因为江河不够深。那海底捞有哪些深的地方,我们一起破解海底捞的成功密码。
海底捞的成功并没有运用高端的科学技术,连中端都谈不上,充其量就是一大众科技,就是火锅嘛。也没有聘用高学历和高科技人才,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的小学、初中和中专生,中专毕业的都很少,大学生就更不用说了。毫无疑问,这是奇迹。
什么是奇迹?奇迹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奇迹就是农民工团队创造了中国最知名的火锅品牌。
经过深入分析发现,表面看来,海底捞的成功密码其实很简单,就是两招。这两招我们企业界天天在喊,天天在叫,但大多只是喊喊口号,喊而不做,做而不久,久而不精。那么这两招是什么?八个字:员工价值和客户价值。
海底捞不断创造员工价值和客户价值。于是,海底捞就火了。有了员工价值,员工就会用心工作,然后去创造客户价值,客户就源源不断,愿意安心等几个小时吃火锅。听起来就这么简单,做起来却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做到。
在整合营销的今天,对外营销创造客户价值,对内营销创造员工价值。
员工价值和客户价值,用四个字概括一下,就是:价值营销。
所以,海底捞的成功密码就是——价值营销。
价值营销成就未来!
客户价值
这个客户价值是客户获得总价值和总成本之差。很显然,这个差数越大,客户价值越大,海底捞的生意越火爆。在营销大师科特勒的理论里,它叫做客户让渡价值,肖恩米汉教授认为干脆叫客户价值比较爽一点。至于客户价值的准确定义,我们不搀和,这是那些博士们干的事情,而且都是写给博士看的。
海底捞创造了哪些客户价值?这个就可以让你眼花缭乱。
你等餐的时候,提供免费水果、免费茶水、免费美甲,免费上网,免费玩牌,免费手机充电,免费电动车充电,免费擦鞋,免费上厕所。厕所里有很多免费的服务,比如刷牙,补妆。吃饭时送头发皮筋、套袖、围裙、手机套、热毛巾。价钱公道,分量足,还能点半分菜,没吃没动的还可以退。
不管你的服务多好, 如果客户觉得比较贵,客户的总成本高了,这个客户价值就少了,所以价格公道是基础和前提。当然这是对我等普罗大众而言。
还能点半分菜?去其他火锅店吃饭都是只能点一份的,我说我们吃不完,点半份。服务员说,不行,没有半份的。吃饱了,还有一份菜没动,我说退了吧。服务员说不行,拿出来了就不能退的。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字:郁闷。
海底捞就是敢于突破常规,为客户创造价值。
出去吃饭等位的现象很常见,但大都是干巴巴滴在那里等。为什么海底捞弄出这么一个情况,把等待变成一种享受?因为海底捞改变了餐饮业的一些游戏规则,也就是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
这就让我想起可爱的马云同志。淘宝当时在易趣面前完全是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易趣是一家全球最大的、正处在巅峰时刻的行业领跑者,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获得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淘宝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夺取了超过70%的份额,并迫使前者进行战略重组。这也是奇迹,商业史上的伟大奇迹。因为淘宝改变了游戏规则,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价值。易趣是向卖家收费的,可淘宝宣布免费,Free,既然免费那肯定要来的。我们最喜欢免费,所以,海底捞这么多免费项目一定不可以错过。
这些免费的贴心的服务还是容易模仿的,可有些东西真的不容易模仿。
一家人带着残疾孩子来吃饭。服务员看着家长边刷火锅边喂孩子忙不过来,就主动帮他们喂孩子。餐后,家长一定要让服务员去家里做客。
小孩子不吃火锅,要吃混沌。服务员就去外面买来混沌,送给小孩吃,小孩吃完混沌,接着吃火锅。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要是别的店,可能会想,你吃混沌关我什么事,有这么好的火锅不吃却要吃混沌,我看就是混蛋。
服务员发现客人是给一位孕妇过生日,马上按照家乡的传统准备一个生日礼物:苹果,莲子,花生,大枣,还有宝宝图。客户感动得一塌糊涂。
这就让我们想起了乔吉拉德的经典案例。一次一个女客户来买车,交谈中得知这个女性客户是想送给自己一个生日礼物。老乔马上叫人准备一束玫瑰,祝女客户生日快乐。客户当时感动得要死。当然车子肯定是买了。这叫感动客户,就是客户价值。
这样的故事太多,很多让你看了不禁泪牛满面。
很多人问海底捞的老板,你这么做成本增加很多,能赚到钱吗?海底捞老板说,第一波客人只够保本,我们是赚后面等待客户的钱。
看来还是一句老话:吃亏是福啊。
表面上是吃亏了,但是不要只看到眼前。马云当时如果只看到眼前利益,跟着收费,那就没有今天的淘宝。如果海底捞面对等待的客户,还是让他们干巴巴滴等,也不会有今天的海底捞。
这就是客户价值,海底捞的客户价值还有很多。客户价值是企业的核心,谁要是把这个做好了,谁就能成就百年老店。
员工价值
客户价值都是员工创造的,员工只有用心工作,才会有更好的客户价值创造出来。这就要一个基本条件——你得给你的员工创造价值。
海底捞的老板后来感悟到,其实员工也是“客户”,是公司的“客户”。要让客户满意,就要先让员工满意。
那些把员工当机器人的经济人假设理论都统统见鬼去吧。
你给员工创造多少价值,员工就会给客户创造多少价值。
把员工也看作“客户”,那么员工价值是什么。
现在很多人认为,员工价值就是看员工给企业做了多少有价值的事情。这完全是以企业为中心的立场。这是不厚道的。
同样,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员工价值是员工的总价值和总成本之差。员工总成本就是付出的全部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包括时间,体力,精神、情感等。总价值是货币工资、福利、情感、信任感、个人成长、成就感等。当然,成就感、成长、福利、情感、信任感等是有交集的,具体怎么交,懒得管它。
海底捞的货币工资比同行的平均水平要高不少,更重要的是海底捞从福利、情感、信任和成长上不断创造出员工价值。员工觉得价值高了,自然很满意,很忠诚,很用心工作,于是客户价值就创造出来了。
我们看看海底捞为员工提供的衣食住行。国家最关注的是国计民生——衣食住行,这些方面搞好了,国家就稳定了。我们现在吃的行的穿的都没有什么问题,就是住的问题太严重,房子让我等老百姓深感生活鸭梨巨大。
海底捞非常重视员工的衣食住行,关注好每个细节。比如在员工穿的方面,海底捞让员工穿得体面,穿出快乐和荣誉感。
海底捞工装不是几十块钱的衣服,都是100多的。你不要以为100多很便宜,高定基老师作为知名的资深讲师,穿的衬衫也是100多的。据说,海底捞员工的鞋子都是名牌运动鞋,具体什么名牌我没有调查,不过给员工买鞋的确实很少。
海底捞有个谢大姐说,当时去海底捞是因为喜欢那里的工服,那是在四川简阳的时候。当时是最好看的工服,像空姐一样,很漂亮,走到马路上回头率很高。有些海底捞的员工还穿着工服回家相亲。后来才知道,海底捞的工服都是请当地最好的裁缝,按照时装画报上的款式,给员工量身定做的。有几个老板会这样做?
我们经常去消费,去购物,去一些装修很高档的地方,本来是很好的一个环境,可一进去员工穿的衣服很随意,很难看,连买东西的心思都受到影响。
比如住的,更让员工舒服和感动。
海底捞把员工当成兄弟姐妹,不给员工租地下室,租的都是城里人住的正规住宅,空调、暖气、电视、上网一个都不少,而且离公司的步行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员工宿舍专门有人服务,打扫卫生,换洗被单,简直就是星级酒店的服务水准。当北京的暖气没有来的时候,公司给每人配发暖气袋,晚上专门有人把热水装进去,提前放到被窝里。在家里,是不是只有妈妈才会这样做?家的温暖,员工感动不已,只好用心工作来报答公司。
篇5
然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失语”现象非常突出。世界设计的大同之日就是它的末日到来之时。当设计失去了民族个性时,不仅达到“世界水平”的目标无法实现,实际上也正在迈向衰败的道路。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本土性又对整个当代设计语言有意义的东西。一个好的海报应该是在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的传统艺术中渗透的我们民族的智慧、意境、精神的“中国特性”。我们要为“中国设计”寻觅正确的方向,也为国际海报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来自把握们本土的智慧和想象力。
(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海报设计
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对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借鉴作用。面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再认识、再发掘。
1.从艺术手法方面借鉴。
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在海报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靳埭强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中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疏散的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文性情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幅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风格淋漓尽致突显。对于今天机械工具,电脑技术带来的表现手法单调划一的理性倾向,传统民族艺术表现手法对于现代手段与智灵手法的协调,发挥重要的平衡作用。
2.从图像元素方面借鉴。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炼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如梅竹松岁寒三友象征坚贞的友谊,三羊开泰象征吉祥如意,莲花与鱼寓意“连年有余”,喜鹊与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等。这些乡土味浓郁的图像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张道一先生指出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本元文化”,如果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的组合到现代海报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现代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如韩秉华把冰裂纹(开片)结合汉字引用与“苏州印象”海报作为创意概念。开片纹图案窗格及“三点水”的笔法,组成“州”字的主体,并突出“姑苏城外寒山寺”牌匾中的“苏”字以展示苏州。背景衬以山水影波光和一叶小舟的照片,并以黑色和银色印刷,展现了中国艺术古朴淡雅的诗般意境。
3.从思维方面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的、辨证的、因果循环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辨证统一和相互间的联系,其思维过程重综合、重归纳。反映在自然观上,强调“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物我不分”和“因势就成”。其思想发轫于先秦的道家,儒家以及禅宗理念,是原始朴质的混沌思维方法论的基本核心。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为现代科学技术解开某些知识密码提供了科学辨证的有力思想武器。现代科学的三大发现——量子力学,相对论和混沌论中所包含的概念和思维方法,与中国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注重整体、和谐、相对、转化的传统思想方式相当吻合。中国的绘画理论和设计原理与这种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古代太极图中的阴阳回转,青铜器纹饰的抽象多义,国画中大写意虚实相生中无不透出这种思维方式的精髓。我们知道思维方式转化到海报设计上,往往促成创意的产生,它是人所共知的潜意识中存在的思想意念。一个好的思维意念的生成,能够超越任何阻碍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因素,达到更高层次的彼此交流,它是使“中国海报设计”登向国际设计舞台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我们的设计师在进行海报设计时,能够把作品的创作思维糅合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
(二)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海报设计
中西文化的互动和双赢,成为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海报设计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精华的土壤中,深入领悟传统中的“中国特性”,汲取外来优秀的意识、方法、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做到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又不落后于国际潮流的设计理念与实践体系。
1.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创造性转化
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即要发掘出其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又要看到其中存在的不是和缺憾,在进行海报设计时,要活学活用。很多设计师还存有“借古人以自重”的倾向,认为套几件古装或搬出典故神话就是弘扬民族文化,设计就有了文化内涵,殊不知这恰恰是远离文化的一种流于表面的吸收,刻意模仿穿衣戴帽的行为表现。
那么如何在海报设计中将民族性与时代性创造性相结合,是体现其本土文化设计的关键之一。我们认为,首要的就是将中国文化传统中视觉的符号和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这些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与时代变迁的种子,根植于国人心中,使其保持文化的认同。因此,我们所要努力把握的不仅是形式与内容,更重要的是抓住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所蕴含的精神方式与审美内涵,并自然地将它转化到我们当代的海报设计之中,亦即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视觉语言。例如余秉楠1995年创作的《海峡两岸一家亲》是为台湾印象海报会设计的“汉字”海报。作品选用了最古的篆字“家”,家是屋顶下的猪,一个多么美好的形象,多么安定和幸福的家庭,它虽然经历长期的形制更叠,繁衍出行,仍离不开造字的初衷,隐喻出海峡两岸一家亲的主题。刘小康设计的《新北京,新奥运》,背景是北京故宫九龙壁中的一条栩栩如生,威武动感,再加上一个跑步人形及科技感的线条造型,重叠龙形和人形,把传统文化,现代思维和运动精神结合起来,表达新时代北京的气象,还有很多成功作品,陈幼坚1987年设计的《Hello香港》,李永铨1993年设计的《现代香港设计师八人展——八仙过海》海报等等,都是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重新看待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深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这对于发现具有新时期民族特色的海报设计艺术具有启发的意义。
2.“全球化”中的现代中国海报设计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海报作为信息与观念交流的载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成功的海报设计应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共通性意念,通过图形文化方式表现出来,以求人们免去因文化、地域、语言、种族等,使人类交流产生阻碍的因素,通过视觉图形而达到心灵之间的直接沟通。
真正理想的“现代海报设计”,应该更多是一种融古通今,关怀人性的思考方式,是多种文化并存,是人与自然协调的“现代化”的体现,是庄子所畅想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境界。当然,对传统的珍视,并不是一味的沉溺与审美的情感体验,我们所希冀的中国海报设计是在理性秩序下借西学之风,熔铸古代传统,培育拥护中国的文化生命的强大力量,而不是盲目裁切我们古代图形中的优秀片段,凭空移植外来文化。“民族的才是国际的”,把海报设计穿上民族的盛装,让它在世界各种文化的击撞中接受挑战,汲取营养。
篇6
关键词:翻译;归化异化;文化;杂合;《道德经》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2—0105—02
归化和异化是两种翻译策略,其实任何一种译文都是归化和异化策略的综合应用,这就构成了翻译的杂合,有些是以归化为主的杂合,有些是以异化为主的杂合。同时,杂合还体现在文化方面,译文通常保留原文本中所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形象和文化典故,这些文化成分和译入语的文化成分会同时出现在译文中。
本文以选择了北京大学辜正坤教授翻译的《道德经》英译本为例,分析翻译杂合的应用。该书中有英汉对照,汉语加注拼音,“目的是为了让不会汉语的人也能读《老子》”(辜正坤,2006)。为了能更好的理解《道德经》原文及英文译文,笔者选取了梁海明《老子》的中文译文以供参考。笔者对于英译文本的研究主要从数字、成语翻译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因为数字和成语在中西方文化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研究中也对《道德经》的几种中文译本进行了对比,认为梁海明的《道德经》中文译本相对易懂,且与笔者选取的英译文内容贴近。分析文本时,原,代表《道德经》原文;辜,代表辜正坤教授的译文,梁,代表《道德经》中文今译。
一、数字的翻译
例1.数字“一”、“二”、“万”的翻译
原: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第 42章 )
梁:道产生原初混沌的元气,这原初元气生出天和地,天地生出阴气和阳气及和气,和气生出千差万别的物质。
辜:The Tao begets the One;
The One consists of Two in opposition (the Yin and Yang);
The Two begets the Three;
The Three begets all things of the world.
《道德经》中的数字有特定含义。本句中的“一”、“二”并非通常所说的数字,在道学中有特指意义。“一”可以理解为道是独一无二的,也可理解为是天地未分时的原初混沌的元气 ;“二”的含义就是“阴和阳”。本句的“万”在一般的英文中可译成“ten thousand”,而辜的翻译为“all things of the world”,以异化的策略处理了“万”的翻译。
例2.数字“五”的翻译
原: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第12章)
梁: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五味杂乱让人胃口败坏,五音纷杂让人听觉失灵。
辜:The five colors make man blind;
The five sounds make man deaf;
The five tastes make man lose his sense of taste.
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五色”指黄、白、青、赤、黑;“五音”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个音阶包括:宫、商、角、徽、羽;“五味”指酸、甜、苦、辣、咸。辜在此处的翻译采用了异化的策略,如果中国的读者在阅读这个译本的话一定能够明白这三个“五”的所指,但是译入语读者是无法完全理解。辜的译文在翻译此部分时以归化方式给出了脚注的解释,如:The five colors: beautiful pictures, etc. The five sounds: beautiful music. The five tastes: delicious food. 能让译入语读者了解所指,即多种颜色,多种味道,多种声音。当然如果能在注解中对这三个“五”进行进一步的解释,笔者认为这将更有利于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使译入语读者能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字魅力。同时还可以和译入语读者所处的数字文化进行对比,因为“五”这个数字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在西方文化中一种说法是,星期五是耶稣受难日,所以主凶。因此,人们认为星期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在中国文化中,“五”象征着“基础”、“基本”的意思,这正是体现了传统中国特色的“五色”、“五音”、“五味”的内涵所在。
例3.数字“六”的翻译
原:六亲不和,有孝慈。(第18章)
梁: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不和睦,于是才会提倡孝慈。
辜:Filiality and benevolence come along with the family feud.
在中国人家庭伦理关系中“六亲”是表示家庭成员及其关系,目前较为流行的有两种说法,指父、子、兄、弟、夫、妇或父、母、兄、弟、妻、子。辜的译文采用了归化策略“the family”(家庭成员)来翻译了“六亲”,使西方读者一目了然,同时也说明译者所处文化中对于“the family”的理解,知道西方的家庭伦理关系比较简单。
数字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以上这3个数字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数字翻译方面辜采用了归化和异化结合的策略,能够很好的达到交流文化传播的目的,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翻译的杂合不仅可以体现在译文翻译策略的杂合,也体现在文化上的杂合,如数字“一”、“二”、“万物”可以看作是翻译在文化上的杂合。“五”和“六”可以看作是翻译策略上的杂合。
二、成语的翻译
成语是展示中华民族丰富文化内涵的一个窗口和平台;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成语,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天文历法到政治军事、道德伦理、思想观念。
例4.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第64章)
梁:合抱粗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芽长成。
辜:A huge tree grows from a tiny seedling.
例5.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64章)
梁:千里的远行,是从足下第一步开始。
辜:A journey of a thousand li
Star from beneath one’s feet.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已经是中国大众耳熟能详的八字成语,意义深远、广为流传,形象地说明大的东西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业。例4中,辜的翻译是采用了归化策略,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富有哲理的中国成语,揭示了做事的实质,而这个道理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中都是被普遍接受的真理,可以说是东西方文化的共同点。而例5中,辜采用异化策略把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里”用音译方式翻译为“li”,符合中国人对传统度量单位的了解和使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多的使用国际通用的“公里”,国外的度量衡中没有“里”(li),而是“英里” (mile)。译入语读者阅读本句时,不仅可以了解该句表达的内容,同时还能了解中国传统的度量单位“里”(li)。小小的“里”(li)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中国传统文化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保留本身固有的文化形象。
以上是笔者总结的例子,简要说明翻译总是归化和异化的综合使用,是杂合的翻译。杂合不仅仅体现在翻译策略上,也体现在文化方面,文化古籍的翻译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辜正坤.道德经(中英文对照)[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7.
[2]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梁海明.老子[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篇7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人文精神;人文素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因而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高中学生接受音乐教育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艺术审美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长期以来,音乐教学过分注重音乐形式、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人的因素,不重视人的个性、尊严、价值,不重视人生理想、人生信念对人成长的重要性,使得音乐教学本身具有的人文特征逐渐被淡化。新一轮的音乐课程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那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音乐鉴赏中获得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真正发自内心地去关注人的生存、人内心的感受,学会间接地与创作者在思想、情感上交流,从而学会认识自身,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呢?我觉得只有教师深入了解音乐教学内容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才能在教学中积极、灵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一、从民族、历史的角度着手
歌剧大师瓦格纳说:“艺术永远是社会制度的一面镜子”。在西方,为什么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等作品都弥漫着浓烈的宗教气氛,那是因为,当时的欧洲,人类尚在混沌中,有许多现象都无法证实,于是,他们把自己交给了上帝和神,就像宗教徒、“音乐之父”——巴赫所认为的:“所有音乐的目的及其始终的动机,除了赞颂上帝纯洁的灵魂外没有别的。”又为什么“自由、平等、博爱”会成为贝多芬毕生所追求的理想?那是因为,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正值他风华正茂的年龄,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奠定了他一生的人文哲学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互补为基础的,它有着丰富的艺术创造和健康的审美观念,特别强调艺术作品文与质的和谐、情与理的统一,喜欢自然与人心的双向交融,推崇思想道德高尚的作品,体现了一种平淡、中和的特征。它的文化精髓不仅渗透在杜甫的诗、韩愈的散文、辛弃疾的词、颜真卿的字中,而且渗透在《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里,弹弦拂徽的古琴音乐行为,就是中国古时士文化的鲜明印证。
二、从地域、环境的角度着手
19世纪中后叶的法国文艺评论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提出:“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
环境是客观的外部原因,不同的环境,由于地理的、气候的各种差异,就会形成不同的地域、各种相异的文化形态和精神世界。不是有句俗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吗?为什么江南的民歌大多结构规整,音调平稳、舒缓,风格柔美委婉、清丽优雅?那是与南方碧绿的良田、充沛的雨水、幽曲的弄堂、鱼鳞似的瓦顶、弯弓般的石桥,吴侬软语的水乡风情分不开的。又为什么陕北的《信天游》高亢、粗狂,无论是表达喜、怒、哀、乐中的哪一种感情,在音乐表现中大都讲求音域宽广、音调高亢、旋律跌宕,给人一种勇敢、坚韧、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那是因为陕北那一道道山、一道道梁、一道道沟,还有那无边无际广漠荒凉的黄土地所造就的。教师要让学生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角度领悟到不同地域民歌的不同的人文精神内涵。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注意存在于音乐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只要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归纳,我们就能找到让人达到至高境界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05.
篇8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origin of the word "atom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materialist view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evolution from material to physicalism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development by the time seq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physicalism. Compared with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it analyz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s of physicalism and engineering philosophical thought in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唯物主义;物理主义
Key word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materialism; physicalism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325-02
0 引言
如何界定物质与意识二者的主客关系历来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渭泾之分的界河。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认为世界根源是物质,世间的一切都要归于物质。各种看上去似乎非物质的事物,如:生命、意识、道德、社会等表象,本质都为物质,它们的存在皆依附于物质的存在,性质由物质所决定[1]。辩证唯物主义是以物质为核心的一元论科学,是近代哲学理论的精髓之一[2]。唯心主义认为物质及其属性只是一种表象,不具有第一性,真正实在的是非物质的,物质世界的存在依赖于某种独立存在的心灵[3]。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柏拉图认为“真正实在的某种抽象非物质属性或结构的存在不依赖于时空,可以是永恒不变的形式或共相”,而主观唯心主义典型代表贝克莱则认为“物质世界的存在依赖于某种独立存在的心灵”。上世纪中叶,经过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大潮洗涤,唯心主义已黯然失色,悄然离去。
1 唯物主义与物理主义
“原子”这一概念源于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他们提出的原子论代表了唯物主义对于物质本性的一种主要理论观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物质的――物质本体论。物质由原子构成,而原子是一些微小的粒子,是最小单元,它们在不停地运动着。这些微粒不会消亡也不会再生、它们具有一定的质量、占据时空、靠原子间的碰撞聚集形成宏观物体――“原子旋涡”学。然而,二十世纪初,随着科学家对原子内部结构认识的深入,厄内斯特・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理论并发表最重要的科学文章: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两篇《物质对α、β粒子的散射和原子的结构》(1911)、《原子的结构》(1914),这种观点被彻底颠覆[4,5]。同时,伴随着电子、质子、中子、光子、声子、轻子、介子和中微子等不断地相继被发现,人们发现粒子是可再分的,并将基本粒子归于四大类:夸克、轻子、规范玻色子和希格斯粒子,成功建立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在数百种众多的基本粒子中除光子、中微子、电子、质子等少数粒子性能稳定与寿命长外,其它都瞬息即逝,粒子也可消亡[6]。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受到猛烈冲击与撼动,从而,促使人类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物质。
20世纪50年代,人类开始研究时间非对称理论,玻耳兹曼格子方法得到推广应用。量子力学、宇宙学、耗散结构、混沌等物理学初露,1964年贝尔建立一套定域实在论并得到贝尔不等式,美国物理学家莱格特2003年建立一套非定域实在论,并推证得到莱格特不等式。量子力学公设与经典物理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它给予概率基础地位。玻尔指出:“量子理论精髓,可以用量子公设表示”。量子力学以薛定谔方程为基础,核心是几率因果性和物理实在问题,用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I、磁量子数m、自旋量子数ms等四个量子态概念表征微观体系状态,深化了人们对物理实在的理解。基于现代物理学理论,无论物质以何种形式存在,辩证唯物主义提到的物质将不再是唯一实在的。在现代物理学冲击下,传统物质观变得不甚一击,此时,唯物主义者已难以给出“物质”精准定义。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为此“物理主义”应运而生,唯物主义递升为物理主义。物理主义规避了唯物主义者面对的难题,承继着唯物主义传递的火炬,继续与唯心主义抗衡。“物理主义”被视为唯物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是唯物主义最新翻版,最新形式。物理主义者视自己为唯物主义继承人,发扬了唯物主义。
2 物理主义的掘起
所谓物理主义是从心灵哲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7],最早由纽拉特和卡尔纳普在1930年将“物理主义”一词引入哲学领域,并将其视为一个语义学论点。物理主义的核心是“一切都是物理的”。目前,存在十多个版本的物理主义,包括:先天物理主义、后天物理主义、戴维森的非还原物理主义、还原式物理主义等。严格地讲,物理主义仅仅是关于心灵或心身关系的一个形而上学的纲领。物理主义哲学家希望通过物理方法证明现实世界的物理特性一定会决定现实世界相对应的意识感受特性。各种版本的物理主义都是对心理―物理关系的一种解答[8]。在众多的版本中,本体论自然主义具有最强音。本体论是一种追求“本质”,“真理”的哲学理论。如:对原子结构的阐释应用的是量子场中粒子本体论及规范场论中的规范玻色子。自然主义认为自然科学方法是最可靠的、也是唯一可靠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将物理主义看成自然主义,主要根源是大多数的物理主义者同时也是自然主义者。马克思的所谓自然主义是指用自然界及其规律来解释一切的学说[9]。
物理主义存在两大论证:方法论自然主义和因果闭合性。
方法论自然主义观点认为世界根据自然规律运动,人类可以根据自然规律去认识世界,这种认知无须涉及超自然的力量。使用方法论假设可观察的自然现象只能由自然原因来解释,而不假设超自然能力是否存在,因此也不接受超自然的解释。佩洛克提醒人们要注意区分方法论自然主义与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后者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无神论观念,它认为自然就是人们所见到的那样,不以上帝或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佩洛克指出: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并没有承诺直接表明世界中存在着什么,而是作为承诺去寻求一组有关理解世界的可靠途径的方法,典型的是自然科学的方法,直接去关注这些方法能够发现什么。
18世纪,康德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学说,原子论和元素论开创了化学实验的科研模式,最终建立了现代原子学说。热质说和以太说引领了热力学、光学和电磁波理论的发展。量子规范场论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成功,标志着理论物理学的建立。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的能量守恒定律、德国生物学家M.J.施莱登和T.A.H.施万提出的细胞学说、托马斯―摩尔根创建的现代基因学说,这些自然科学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在特定领域中的普遍存在的内在规律,从而证明物理科学理论是一个封闭系统[10]。早在1970年斯泰因已指出:“量子场论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当代焦点”。薛定谔方程只适用于封闭量子系统,量子态遵循决定论的演化。凝聚态物理学的自发性对称破缺概念启示人类,心灵是一种随对称性降低、复杂性增加和自组织发展而突现的高级性质。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两大进展,广义相对论的创立和量子力学的兴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经典物理学发起挑战,广义相对论重创了粒子或场所处的经典时空概念,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物质概念。若将宇宙作为一整体研究,量子力学适用范围受到制约,出现了边界效应,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对“黑洞―万有引力”现象的解释相悖论,为此,需要建立新的“量子引力”理论,包括大爆炸和弦理论。这就是物理主义的因果闭合性的典型表现。
3 研究生教育中“物理主义”渗透
工科研究生教学中触及的“物理主义”概念繁杂、精深,如何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物理主义”概念、思维及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的工程哲学理念与思想,是每位研究生导师的必修课。
工程哲学思想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早期至20世纪中叶,“工程哲学”概念通常是指建立在技术哲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哲学语义词。工程哲学主要涉及工程本体论、工程知识、工程伦理、工程设计、工程教育等内容,这些知识在工科研究生教学中举足轻重,研究生导师必须清楚理解、掌握并深入研究,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
工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多数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或工程活动,所谓工程技术工作或工程活动是通过某个群体或个体的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工程活动包含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11],微观层次涉及工程设计人员、工程项目和工程企业,中观层次涉及产业、集群、区域,宏观层次涉及国家乃至全球工程整体,需要多维度的组织与管理。针对这一现象,工科硕士研究生在校的工程教育问题尤为重要,主要是工程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适用性、前瞻性、工程学位审定的合理性与公允性等。工程设计是工科研究生主要训炼项目,涉及不同工程领域中不同设计方法的讲授、工程设计思维的培养及训炼、工程设计能力的实践锻炼等,导师应当从具体的案例分析入手对上述各问题进行阐述,在教授过程中伴随着物理主义思想的“渗透”。
参考文献:
[1]王玉糅.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J].学术研究,2012(08):1-7.
[2]邓晓臻.马克思的时空范畴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01):6-9.
[3]邓习议.论唯心主义的三种形态[J].大连大学学报,2013,34(04):54-58.
[4]王荣德.卢瑟福对现代科学的贡献[J].物理通报.2001,(07):33-36.
[5]关洪.原子论的历史和现状:对物质微观构造认识的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李政道.粒子物理与场论简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49.
[7]张志林.物理主义是形而上学吗?[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35(03):7-12.
[8]刘玲.物理主义应当如何回应知识论证?[J].哲学研究,2011(10):86-93.
[9]刘琳.马克思《资本论》及手稿中的自然主义哲学批判[J].生产力研究,2012(09):12-14.
[10]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周肇威,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11]李伯聪.工程的三个层次:微观中观和宏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23(3):25-31.
――――――――――――
篇9
危机管理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即危机预防、危机应对、目的地重建或恢复(危机救治),来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
(一)旅游危机预防
危机预防是旅游游危机管理中的开端,主要是构建预警机制,尽可能做到危机规避,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在此过程中,旅游目的地往往形成许多竞争优势。
1.预警机制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产品的竞争力。预警机制的建立健全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甚至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这不管是对目的地的生产产品(有形和无形产品)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大有裨益。预警机制除用来防范危机,还可以将其用做保障环境质量和保障产品质量等用途。
2.危机预防是目的地附加利益竞争优势的保证。所谓附加利益就是指对度假的满足超出了基本利益以外的利益。则附加利益竞争优势就是指通过附加的和持续的情感利益所获得的竞争优势,它很难被模仿。在旅游目的地竞争激烈的今天,许多目的地在基本利益方面一般都是可以替代得,这使得附加利益竞争优势成为目的地竞争取胜的一个法宝。
3.危机预防有利于增加目的地的知名度。旅游经济是体验经济,顾客在目的地旅游就是为了体验和享受生活。因此,游客对目的地的满意度就体现在该地的“体验”和“享受”两方面上。危机管理在预防阶段的功能主要是清除可预见且可控制的潜在的危机毒瘤,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使目的地拥有较高的安全感。再加上拥有居安思危的领导和职工─他们的真诚和热情─使目的地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让顾客体验和享受等价满质的服务,购买货真价实的商品。科扎克(MetinKozak,2001)在研究旅游者满意度、之前的访问经历以及重游意愿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发现,游客之前的旅游经历与满意度也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不难理解,因为游客对某目的地有较高的满意度,他就会产生重游或重温该目的地,并且向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推荐该目的地。结果是,该目的地不仅与游客建立了长期关系,而且还能增加该地的知名度,增加新顾客。
(二)旅游危机应对
危机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破坏性等特点,导致许多危机事件发生不可避免。这就有必要做好危机管理,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能减轻危机事件的危害度,还能在其中寻找机会。
1.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任CEO奥古斯丁说过:“每次危机的本身既包含着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企业危机管理的精髓”。Faulkner指出:“依据混沌理论,危机管理实质上被看作是一个创造过程”。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减轻危机负面后果,并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对旅游目的地而言,无论来自外部还是内部的危机冲击,都可视为“创造性破坏”。
2.危机事件促进旅游目的地管理更完善。危机事件的爆发往往能暴露目的地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如,SARS的爆发,就暴露了中国在应对大规模公共危机方面,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和经验,更重要的,是缺乏一个专业的危机预警和处理机制。这可以使目的地地管理者更真实全面地了解自己,清楚地看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这一过程可以使目的地战略分析更全面,战略制定与选择更加准确,战略实施与控制更加到位,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目的地的战略管理水平,为培育与保护目的地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这一过程可以为目的地管理者提供创新的勇气和思路,在目的地内部达成创新共识,为目的地找到创新的突破点,切实提高旅游目的地竞争力。
(三)旅游目的地恢复
旅游目的地恢复是旅游危机管理的最后阶段。危机管理的建立健全能加快旅游目的地恢复。著名旅游经济学家科恩曾言:“一个为危机做准备的组织,从危机中恢复过来的速度比没有做准备的组织要快两到三倍,且花费的财力和人力成本也明显的减少。”
当今,旅游目的地竞争激烈异常,谁在危机中先恢复起来,少受危机事件的影响,谁就取得先入为主的优势。对旅游目的地而言,时间就是优势,是一种营销成本。目的地恢复时间越短,它消耗的时间成本就越少。旅游危机管理除了在旅游目的地恢复过程中产生时间成本优势外,它还能正如科恩所言的那样,减少在目的地恢复过程中花费的财力和人力成本。所以,危机管理创造了恢复后的旅游目的地成本优势,增加了它的竞争力。
二、
关于旅游危机管理,大多数旅游目的地管理层仅仅看成是目的地在非常态下的一种反应。其主要表现为:危机管理是非常态的管理活动,是一种权宜之计,是事后补救措施,危机管理只会对旅游目的地发展增加成本负担等等。其实,这是对危机管理的一种偏见。事实上,危机管理固然会造成短期目的地管理成本增加,但就长期而言,它不仅能规避危机和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失、加快目的地危机后的恢复时间,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危机管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
三、结论
危机管理是旅游目的地常规管理的延伸,是目的地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危机管理不仅是目的地规避危机,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进行危机处理救治的主要途径,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危机管理还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措施。做好危机管理首先就得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只有意识到这一点,目的地管理者才会对危机管理开怀接受,才会投入精力和财力去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继红.我国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理论探讨.东南亚研究,2005.
[2]李树民,温秀.论我国旅游业突发性危机预警机制建构.西北大学学报,2004,(5).
[3][4]德克格莱泽著,安辉,译.旅游业危机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
[5]谷慧敏.旅游危机管理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85.
篇10
引言:图书馆管理能力与水平的高低将会影响到其自身发展,而管理方式方法的选择则会对于其管理能力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图书馆经营体制等原因的制约,国内图书馆长期以来的管理都较为僵化,这也使得图书馆在当前的管理能力提升上并未与其实际规模发展达成同步,而落后的管理理念,陈旧的管理方法更是成为了其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自柔性管理这一管理理念提出以来,部分企业就已经尝试了在其日常经营管理中的柔性管理尝试与应用,其实际的管理效果表明了柔性管理本身的积极性。当代图书馆在发展上呈现的新特点与新趋势也使得柔性管理与图书馆管理进行融合成为了一种可能。
一、柔性管理及图书馆管理的含义
1.柔性管理的含义
柔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柔性管理理念的确立,以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历时性,而非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共时性,也就是同步转型。从表面混沌的繁杂现象中,看出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洞悉下一步前进的方向,识别潜在的未知需要和开拓的市场,进而预见变化并自动应付变化,这就是柔性管理的任务。具体而言,柔性管理是一种柔性化管理,其是与刚性化管理相互对应与互补的以中国管理理念[1]。柔性贵案例强调对于人的心理活动进行揣摩与分析,从而采取非强制的方式继续拧具体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其精髓在与通过软性管理手段将组织意志变为个人行为。
2.图书馆管理及其新特点
顾名思义,图书馆管理是与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的管理活动总称,在图书馆学的相关理论下,图书馆管理具体可以分为开支管理,书籍管理等。随着图书馆在当前社会中地位与作用的不断提升,图书馆管理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与新变化。当前,图书馆管理的实际管理工作量较之以往有了明显提升,由于图书馆实际业务范围的扩大,部分图书馆实际上也在经营线上图书馆和数据管理等业务,这也使得其实际需要进行管理的工作量和管理范围较之以往有了明显扩大[2]。此外,图书馆管理在新时期也呈现出了管理工作精细化的特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正在随着自身的发展进行不断细分,尽管图书馆本身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然而其管理工作的分类正在不断细化,相应的管理工作也呈现出了精细化特点。
二、图书馆柔性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1.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能够互补
图书馆柔性管理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现实主要是由于柔性管理与图书馆当前的刚性管理间能够进行深度互补。以科学原理理论为理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图书馆刚性管理对于提升管理效率,保障工作目标达成有直接促进作用。柔性管理较之刚性管理具有更大的人文关怀色彩,其将管理的相关理念与知识融入到柔性手段中能够使得刚性管理措施在实际实行中更为顺利。此外,最为相互对应的两种管理理念,其在本质上不仅具有对立的一面,也具备内在上较高的融合性。关于当前部分企事业单位所进行的刚性管理,国内部分学者进行了一定批评。柔性管理中对于绩效考核及员工培训上能够起到的作用更是刚性管理无法在效果达成上相媲美的。
2.柔性管理适合图书馆员工管理实际
当前的图书馆管理内涵已经出现了一定变化,在常规管理内容不变的状况下,对于图书馆内部员工进行管理也成为了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柔性管理强调的人性化管理在对于员工群体进行管理时也能够将管理效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图书馆员工大多均是合同制员工,这一员工群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仅仅要求所付出劳动能够换取到等额报酬,其更加希望自身能偶得到岗位上的尊重及价值发挥,在层次需求理论下,刚性管理往往只能够满足员工的初级层次需求,而柔性管理则能够很好的满足员工群体的深层次需求。部分进行柔性管理的图水管管理成果也表明,其所进行的柔性管理尝试对于优秀员工群体的塑造有显著帮助。
三、柔性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管理制度上注重柔性管理因素添加
柔性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运用首先应当在管理制度上注重柔性管理因素的添加[3]。就制度本身而言,管理制度的确定实际上就是一个刚性管理色彩浓重的过程,制度本身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也使得其本身的刚性管理因素较多。由于制度本身是居于一种全局性的管理组成,柔性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也应当在制度建设上和确立进程中入手。将柔性管理的相关因素在图书馆管理制度中进行一定的添加可以使得制度本身的刚性色彩得到一定降低,特别是制度内一些柔性管理措施的提出也能够使得管理制度在推行的进程中减少很多内在阻力。在管理制度上进行柔性管理的兼顾也是柔性管理能否在图书馆管理中真正进行全面运用耳朵决定因素之一。
2.提倡绩效考核等细节管理的人性化
柔性管理是一种高度人性化的管理,其本质上也强调着在管理行为进行的同时要兼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实际心理变化。柔性管理单单在制度上进行提现明显不够,其在绩效考核等细节管理上更是应当注重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引入。例如,在迟到考核这一管理细节上,应当将天气变化因素等诸多不可抗力因素纳入到其中,从而使得考核的标准及方式方法更为灵活与人性。在员工培训上,更是要结合具体员工的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员工培训。图书馆管理毕竟是一项专业型较强的管理工作,柔性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本质上是在具体管理措施实施上的柔性,在方法选择上的柔性,在细节管理上的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