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国际资格框架;专业认证;技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1-0021-06
一、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
如何认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即如何认识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如果从德国的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理论[1],以及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实践看,已被普遍认为应该遵循工作(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工作(行动)领域的逻辑路线。这一人才培养逻辑在本质上是工作逻辑,对于中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来说,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要义。然而,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是什么呢,有学者认为是“科学知识与技术”[2]。按照应用型人才概念辨析,“应用”的关键在“应”和“用”,“应”即技术工作的实际,是逻辑起点,“用”是技术工作的目标(问题解决),是逻辑终点。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是工作领域――技术领域――学习领域――实践领域,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是技术工作领域,而逻辑终点是与工作相关的实践领域。与中等技术与职业教育不同的是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之间需要技术领域的过渡,这是在进入学习领域之前,需要对工作领域所涉及的技术领域进行分析,这是与中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的最大区别,因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不仅仅是劳动过程(工作过程),更是一个与技术领域相关的“技术过程”[3]。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也应该是相同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毫无疑问是技术工作的实际,但其学习领域并不能直接由工作领域转换而来,必须对技术工作所依存的技术领域(技术系统)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并在其中区分关于技能的技术和关于知识的技术,这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与一般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区别。首先,关于技能的技术和关于知识的技g符合米切姆关于技术的哲学认识,技能的技术表现为对“技术客体”的“做”和“意志”,知识的技术包括所有技术原理知识、必要的科学知识、经验知识。其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解决问题能力,即技术思维能力,这一能力将取决于技术系统中技术单元、技术关系,以及技术原理、技术价值观与技术思想。由于产品生产取决于技术流程及流程中的所有技术要素,任何生产岗位的技术工作都需要在技术流程中得到技术描述和解读,每一个岗位上的技术工作都要与诸技术要素发生各种关联。技术应用型人才面对的不只是工作岗位,而是岗位工作背后的整个技术系统。所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习领域确定并不能仅仅用岗位的工作描述,而是需要通过岗位技术工作,描述出所有相关的技术要素,及其背后的技术知识,而关键在于对技术核心概念(包括系统、资源、制约条件、优化和权衡、过程、控制等)的理解和认识[4]。
从认识逻辑学看,上述人才培养认识逻辑包含了两个认识论的重要概念――“知识与信念”,其中,逻辑起点的工作(行动)领域以及逻辑路线中的技术领域对人才培养的知识做出了规定,而逻辑终点的实践领域则表明了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信念”。按照认识逻辑的理论,“当知识是完全时,信念就转换为知识,此时知识和信念是等价的”[5],显然上面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描述中,关于工作领域和技术领域,事实上组成了学习领域的全部知识基础,而实践不仅作为教育的信念,同时也通过实践让实践本身转化为学习者的经验知识。这样的人才培养认识逻辑梳理是必要的,由此可以将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认识过程中的感性、知性和理性连接起来[6]。
这里还需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上述讨论的人才培养认识逻辑及其路线问题,不等于人才培养逻辑,即不等于人才培养的实践路线,在实践层面,人才培养必然需要通过课程来具体实现,而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将有助于我们在课程实践层面讨论相应的课程逻辑[7]。二是关于教育的认识逻辑问题。由于在教育的实践层面会涉及更多、更复杂的非学术问题,包括文化、历史传统、国家政策等,很难有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逻辑解读。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当以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看待技术与职业教育时,应该更加容易理解我国关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政策。
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工作――基于IET的认识
(一)工作领域――工程技术活动范围
我国目前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从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技术活动出发,对其主要的职业技术工作进行表述,其特点是直观、直接、易表达、易理解。但是这样的表述对于相应的技术领域和学习领域缺乏定性的认识和描述,相应地对技术能力的特征和本质,缺乏理性的认识,对技术实践训练的设计,缺乏技术思维能力和技术文化能力要求的指引。引用国际工程联盟IET对工程技术教育毕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一般性和通用性标准的相关描述,将有助于我们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工作领域和能力要求的理解和认识。IET是按照工作的难度来区分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工程师、技术师、技术员)所对应的工作领域(活动范围):复杂的工程技术活动领域、广义的工程技术活动领域、定义清晰的技术活动领域。具体地,不同层次的工程或技术活动领域(范围)的描述,是通过对工程技术活动领域的技术或非技术特征来描述的,见表1[8]。这些特征属性分别是:工作所涉及到的资源(人员、资金、设备、材料、信息和技术);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所涉及的诸因素之间的作用水平;工作对创新的要求;工作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水平;工作所涉及的经验范围。正是上述特征的技术或非技术属性,对不同活动领域的工程技术工作者所需的能力、知识、态度,需要提出相应的特别要求。另外,上述特征的属性描述与《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所界定的技术核心概念一致,即对技术活动的认识应该是基于技术核心概念的认识:系统、资源、制约条件、优化与权衡、过程、控制。
作为国际普遍认同的工程技术教育标准,IET关于工程技术工作领域(范围)的属性特征描述是定性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对于我国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制定来说,除了应该有工作岗位(群)的描述以外,还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的层次要求,透过职业技术工作的表象,对工程技术活动涉及的技术或非技术要素(因素)有一个基本的属性特征认识,进而对相应工作领域的技术领域和学习领域有质性的认识及描述。
(二)技术应用能力
到目前为止,我们要对技术应用能力作出定义似乎是困难的,原因是我国并没有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给出确定的定义,学术界也没有对技术应用本身作出过普遍认可的界定。为此,我们在这里仍然要引用IET对专业工程师(Professional Engineer)、技术师(Engineering Technologist)和技术员(Engineering Technician)专业技术能力的相关描述,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技术应用能力。IET对技术师的专业能力界定包括以下13条[9]:理解和运用体现在广泛接受并且被运用的程序、流程、系统或方法知识;理解和运用他(她)特定工作范围内的程序、流程、系统或方法知识;识别、明确和分析广义的问题;对广泛定义的问题设计和开发解决方案;评估广泛定义的技术活动的成果和影响;确认广泛定义的技术活动对社会、文化和环境产生的合理并可预见的一般性影响,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承担参加这些技术活动的责任,以避免对公众产生危险;在技术活动的过程中,应能够符合所有法律和法规要求,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从事遵循道德的活动;在一种或多种广泛定义的技术活动中,能够承担一部分或全部的管理;与他人的活动过程中能够清楚地沟通;有足够的维护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以确保自身的职业持续发展;选择合适的技术来处理宽泛定义的问题,并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判断力;能够在一种或多种被广泛定义的活动中作出决定,并承担一部分或全部责任。
在上述专业能力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专业能力包括技术应用能力(知识理解与运用、问题分析、技术判断、设计和解决问题、技术评价、技术管理)、文化能力(社会责任、伦理责任、法律责任)、通用职业能力(^续学习、沟通)等。上述IET的专业能力标准是原则性的基本表述,对于具体的能力要素内涵,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更为细致的说明,对于不同的专业还需要给出特别的要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IET关于知识能力的表述是理解与运用,所有能力的表述体现了个体的素养要求。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基于国际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的认识
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认定,包括学历、学位、证书等有着严格规定,同时对高职教育还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则制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由此构成了国家教育和职业资格体系。但是由于两种体系只是在纵向各自形成,在横向却没有相互对比和依照,而且各自在纵向是分别按照学术标准和职业标准所建立,缺乏一种能够反映教育的学术标准和职业的资格标准相互对应的规格要求。另一方面,即使是在统一的教育体系下,对于不同层次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没有可以比较培养规格的基本毕业要求(学业标准)体系。而国际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不仅有许多成熟的国家高等教育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还有近几年来形成的国际资格框架和高等教育认证协议,对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统一性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对上述国际上通行的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标准的深入了解,更加清晰地认识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
(一)英国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CF)[10]
英国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CF)是为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以有利于学习者的学分转换及对先前学习的认可,而将原有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NQF)和高等教育资格框架(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FHEQ)进行对比后,所作出的学业比对性测量框架。这里我们只就相应于我国应用型本科和高职教育(专科)的层级,来认识QCF的相关等级描述,进而形成对我国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认识。表2是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中4~6级的资格(规格)标准描述,其中4级相当于我国的专科(高职),6级相当于我国的大学本科,5级在专科与本科之间。从该表对不同等级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描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人才规格的差异性,这样的差异性可以是范围或程度性的。例如:在认知和理解力维度上,4级的知识表述是“实用性、程序性”,5级的表述是“实用性、技术性”,解决问题表述分别是“明确又较复杂非日常的问题”和“较复杂环境”,理解力的表述分别是“解释和评价”和“分析、解释、评价”;在应用和实践维度上,4级需解决的问题的表述是“明确又较复杂”,5级的表述是“明确但复杂”,6级的表述是“有限解释但涉及因素复杂”,而相应的问题解决要求分别是“运用适当的调查”“运用相关的研究”“运用和设计研究”。
(二)欧洲资格框架(EQF)[11]
欧洲资格框架(EQF)通过涵盖各教育阶段8个级别的资格标准,用以认证各种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习结果,该资格标准是用知识、技能、能力来表述的,按照对能力与技能概念的理解,欧洲资格框架中的“技能”一词应该是专业技术能力,而“能力”一词属于通用职业能力。表3列出了欧洲资格框架4~6级的资格(规格)表述,同样相当于我国的专科(高职)到本科教育。该标准在知识维度对4~6级的描述分别是:“广泛背景的事实和理论知识”;“全面的、专业化、事实性的理论知识,以及某些跨学科的认识”;“高级知识,包括对理论和原则进行批判性理解”;对专业技术能力的描述分别是解决“具体问题”、“抽象问题”、“复杂和不可预测问题”,等等。
(三)美国ABET工程技术教育专业认证标准[12]
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 and Technology,ABET),是美国著名的高等工程技术教育专业认证机构,对全美高等教育的工程类专业(EAC)和技术类专业(ETAC)进行评估认证工作。ABET也是《华盛顿协议》和《悉尼协议》的正式签约会员。ABET认证的技术类专业并不是按照学科分类,而是按照技术领域分类,比如空调/制冷/采暖/通风工程技术、汽车工程技术、化工/工艺/设备工程技术、土木工程技术、制图/设计工程技术、机电工程技术等专业类。专业认证标准包括一般性标准和具体专业的专门性标准,其中一般性标准是所有专业都必须遵照的基本标准,包括:学生、专业教育目标(教育机构向社会公布的)、学业标准(副学士、学士学习成果)、持续改进、课程、教师、设备、学校支持等共八项。表4是技术类专业本、专科学业标准的一般性规格要求。从表4中可以看出,本、专科学业规格的主要差异在于:职业技术工作领域的一般性和广泛性;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一般性或广泛性;技术原理应用要求,专科更多依赖于经验性知识,本科更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流程和系统性;本科还要求社会和全球视野下的知识。
(四)认识与启示
1.培养目标的素养导向和技术应用性
从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欧洲资格框架和美国ABET专业认证标准来看,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技术应用型,例如在标准中使用了以下表述:“选用相关的方法、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运用调查、研究、设计方法”;“在某个工作和学习领域内解决具体问题,或抽象问题,或复杂、不可预测问题”;“应用知识、技术、技能和使用现代工具”,“应用数学、科学、工程的知识和技术”。特别是ABET要求课程体系的技术内容“着眼于科学和工程必须的应用方面”。另外,从英国资格学分框架、欧洲资格框架和美国ABET专业认证标准的内涵,以及《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表述看[13],与技术素养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是一致的。例如:
技术文化――“了解、理解工作或学习领域的各种观点、方法和学派思想”,“知晓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对社会和全球性范围内的影响”;“在复杂工程问题解决的实践中,应能够合理分析评价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技术思维――“能够识别、分析、解决广义(广泛性)的工程技术问题”,“分析、解释和评价相关的信息、概念和理念”,“用包括实验的方法分析、解释问题,……对复杂问题的预测、建模,并理解其局限性”。
技术行为――“能够进行标准测试和测量、实验分析和解释,并应用试验结果改进流程”,“评述方法、行动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技术态度――“在可能发生不可预知变化的工作和学习情境下,进行自我管理”,“理解和承诺职业(专业工作)道德的责任,包括对多样性的尊重”。
从上述具体并可理解的表述中可以看到,技术素养并不是不可具化和不可测量的概念目标,而是可以表达为可具体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关于态度目标表述为“理解”“承诺”与“责任”,这是与我们现行的专业标准和培养方案中素质(态度)表述的最大差异,尽管这是专业教育目标的一般性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达成评价中,“理解”与“责任”是可以被测量的。
2.学业要求的规格差异性
从上述英国资格学分框架、欧盟的国家资格框架和美国ABET专业认证标准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是通过知识、能力的规格性要求来予以区别,这样的规格区别仍然是定性、原则性和框架性的,但却是带有根本性的核心描述,对于我们在制定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本科与专科层次的规格性要求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从上述资格和学业标准的表述看,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本、专科规格差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区别。
知识领域:广泛的、事实性的/全面的、专门化、跨学科/特定的、高级的;实用性、程序性、理论性/实用性、技术性、概念性、原创性。
认识、认知水平:了解/理解/批判性理解;解释、评价/分析、解释、评价/批判性分析、解释、评价。
问题解决领域:狭义的(有限性)/广义的(广泛性);熟悉的问题/不常发生的问题;技术规范之内/技术规范之外。
题解决难度:具体问题/抽象问题/复杂而不可预测问题;明确但较复杂/明确但复杂/有限解释并复杂;基于经验的分析/需要抽象、独创的分析。
应用性:技术应用/原理应用;经验的程序和方法/理论出发超越经验的。
3.课程体系
美国ABET技术教育认证标准除了对技术类专业的副学士、学士课程提出应用性原则外,还要求:技术课程的学分应该在总学分的1/3至2/3之间,包括一门为以后逐渐复杂的技术课程学习做准备的技术核心课,技术训练课程应该能够发展学生使用技术设备和工具的能力;专业课程的基础科学内容应该包括物理和自然科学实验训练的课程;本科还需要提供综合性或一体化经验课程,以便能够让学生具有在解决问题中运用技术和非技术的能力;需要通过企业实习和校企合作的形式提供学生的经验性课程学习;课程设置及学习目标设计须由来自企业的专家和毕业生代表共同参与[14]。上述ABET对课程体系要求的描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原则:一是技术教育的课程应该以技术课程为主;二是技术设备、工具的使用、维护能力训练课程是重要的技术实践;三是技术教育应该有实践性的科学训练课程(如实验课),这样的训练是观察、分析、研究的思维训练;四是解决问题(技术或非技术)的综合性训练课程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其中非技术性能力应该包括文化能力、管理能力等。显然这样的课程原则与我们提出的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认识是一致的,并且可以成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决策和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或依据。
四、结语
提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问题,对于正确定位专科和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必要的,其关键是对于技术领域和工作领域的认识。对此,欧美工程技术教育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体系所描述的工程技术教育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认识视角,并且对于我国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完善与实践探索具有借鉴意义,对于实现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素养转向,建立我国不同层次工程技术教育标准,以及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对应的统一资格w系,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2-33.
[2]孙善学. 高校转型的语境整合与路径选择[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8):5-11.
[3]徐国庆.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1.
[4]国际技术教育协会. 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黄军英,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刘瑞胜, 等.认识逻辑(1)关于知识和信念的逻辑框架[J].计算机学报,1998(7):627-637.
[6]陈运贵.关于认识逻辑学的几个问题――兼评张盛彬教授的《认识逻辑学》[J].皖西学院学报,2009(4):40-42.
[7]程宜康.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逻辑简论[J].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43-48.
[8][9][13]IEA. Graduate Attributes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Version 3: 21 June 2013)[EB/OL].[2016-06-07].http:///IEA-Grad-Attr-Prof-Competencies.pdf.
[10]董显辉. 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研究与汲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9):59-63.
[11]谷峪, 李玉静. 国际资格框架体系比较研究――基于对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的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 2013(25):84-89.
[12][14]ABET. Criteria for Accredit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grams 2016-2017[EB/OL].[2016-06-03].http:///accreditation/accreditation-criteria/criteria-for-accrediting-engineering-technology-programs-2016-2017.
Several Understandings on Nurturing and Training Talents with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Skills
Cheng Yikang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Higher technologi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not just about labor process (overall process of work), but also about technological process. Therefore, the overall process of cultivating and training talents with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skills shall be presented in the following sequence: work-technology-learning-practice. As descriptions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literacy requirements sta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nd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training goals of talents with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skills at different levels are technological-literacy-oriented and the training standard shall depend on what fields of technology are concerned and what levels of technology are required.
篇2
为适应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变化,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及国际视野的专门人才,我们在传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一)课程体系的层次分类第一层次:通识教育模块(综合性基础理论与技能———理工科学生基础平台)。环境科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是具有完整性与包容性、独立性与交叉性的特色鲜明的学科,与人口社会、人文地理、公共卫生、医学伦理、社会安全、国际法规等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广。因此,大学生需要具有宽厚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基础。即具有扎实的数理化、计算机及外语基础,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法律、国防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达到理工科学生的基本素质。这也是对理工科专业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一、二年级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第二层次: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与许多分支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因此,环境科学可分为多个研究方向,属于自然科学方向的有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工程学等;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有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我们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及成果,包括环境自然科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学、环境评价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学),符合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精神,专业核心课程要求涵盖规范指定课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完成这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备从事该专业领域工作的基础专业知识与素质。第三层次:专业选修模块(实用性选修课程及实践环节)。在学习了基础人文及自然科学、专业主干课程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理论与技能,对环境科学专业有了基本了解,许多学生有了专业偏好,甚至确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或就业或深造,呈现出自身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多样性特征。此时,每个学生可选择适合个体需求的不同课程群。比如,环境规划管理与法律方向、矿区环境污染与修复方向、清洁生产与环境质量认证、环境统计等等。学校在这一阶段提供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培养的对策方案,是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的提高与深化阶段。
(二)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教育环境科学新理论和新技术随着全球科技的突飞猛进而不断涌现,而这些内容在教科书中难以及时体现。为弥补不足,我们在高年级阶段开设“环境科学新技术讲座”,由校内外、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讲,介绍最新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拓宽视野,紧跟国际化潮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涵盖多个方面,既有理论也有技术,例如氯代脂肪烃污染土壤地下水修复、CO2气地下储藏处置、煤泥水处理、矿区生态修复、环境生物技术等等内容。
(三)强化双语教学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教育逐步走向国际化,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大学都十分重视专业双语教学,加之学生综合素质和英语水平普遍提高,许多学生选择继续到国内外科研院所求学深造,因此开展专业双语教学是必然的,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拓展国际化视野。开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英语课程,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熟练掌握环境科学专业思想体系和表达方式,既满足学习需要,也有利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领域向来具有全球化的特点,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环境防治项目国际间合作日趋频繁。为此,学校、学院、专业内举办了大量的国际学术会议,比如,国际矿山测量学术研讨会、中国国际矿山酸性和含金属废水治理研讨会、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会议等,这就为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平台和保障,有利于学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开展高深研究工作,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四)拓宽专业知识面,开设科研相关课程环境科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交叉渗透普遍,而在人才市场上,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学生发展前景就好。因此,除了核心课程之外,我们鼓励引导学生选修非环境类相关专业的内容,以拓宽知识面。比如,根据自己的兴趣,部分学生选学了给排水、建筑、化工、地质、安全、法律等等多个专业领域的课程。这一环节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自我发展为目标,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归纳总结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增开了科研培训课程,如环境科学创新课,引导学生自己选择研究方向,阅读大量文献,熟悉最新的研究成果,直至写出研究报告,全程独立完成。这种形式的锻炼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术能力效果明显。
二、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环境科学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对人才培养举足轻重。多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对培养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大幅度提高实践学时,增加集中实践教学独立小学期(第8学期)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我们大幅度提高了实践教学课时,实践学时占比升高了20%~30%,增加了综合性、自主性实验内容。原来的第7学期分为第7、第8学期,第8学期作为集中实践教学学期,开展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计包括环境评价、环境规划、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等内容,几乎涵盖了环境科学专业所有核心内容,是一个综合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的集中环节。
(二)双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强化学生的基本理论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探索出适合于不同学生学习要求的两种培养模式:一是面向所有环境类专业学生的“统一模式”,即保证所有学生完成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完整的学习过程;二是面向有志科研创新学生的“特色模式”,即满足部分学生的创新研究需求,开展科技训练。1.面向本专业所有学生的“统一四阶段”培养模式认识实习(第4学期)———课程学习(第5学期)———生产实习(第6学期)———毕业(再认识)实习(第期)在二年级末,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开课之前,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到地表污染水体、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场地进行直观认识,认识我国城乡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的严重危害和严峻现状,了解环境技术在净化废水废物中的巨大作用,认识生物对废水、废物的强大的净化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将带着种种问题进入下阶段即课程学习之中;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学生自然而然地将专业内容与认识实习的现象联系起来,对理论的理解不再感到抽象,而变得很具体;学习专业主干课程之后,再到基地开展生产实习,进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阶段,理论付诸实践,完成了由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再感性认识的升华;在完成全部环境专业课程学习之后,毕业实习是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检测、水污染控制等专业理论有机地运用于实践的关键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提高,为其以后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面向所有学生的统一实践教学模式,能使所有学生参与其中,达到对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目标。2.面向部分学生的“新老演替特色创新”模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学生有各自的学习诉求,不少学生对科研创新实践越来越感兴趣。虽然从学校到专业都很重视创新意识和科研技能的培养,但在各类大学生科研训练中,我们还是发现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以往大学生科研训练多面向已学过本课程的大三、大四学生,高年级学生专业基础及实验技能扎实是主要优势,但由于学习专业课程任务繁重,加之准备考研究生或找工作耗费时间精力较多,而用于科研实践的时间有限,通常独立完成一个科研项目需要1~2年的时间周期,这使得很多科研项目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有些只能草草了结。为此,我们将实践环节由高年级向低年级延伸,组织不同年级学生共同合作开展科研训练,以老带新。虽然有些低年级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薄弱,但在指导教师和高年级同学的带领下,初期可以锻炼科研素质和实验方法,即使高年级学生因考研、毕业离开团队,科研进程也不会中断。这种新老演替向上下游延伸的模式,有利于创新团队在较长的时间内完成科研任务,避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篇3
关键词 新媒体 英语人才培养 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正视新媒体对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的影响
受盲目扩大招生、市场需求及英语专业自身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曾经广受追捧的英语专业,近几年来出现了供大于求、就业竞争激烈的局面。在认识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后,顺应时代的需求和大环境的变化对其进行相应的变革势在必行。根据2013年7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和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手机网民数量达到4.64亿。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是学生群体,占比为26.8%,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网民达到10.9%。①以互联网络和手机APP为主要途径的新媒体对我国高校英语人才的培养必将产生巨大影响。
1.1 新媒体交互性改变传统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传统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由于知识传播和获取手段的缺乏和滞后,学生只能通过课本、磁带、光盘上的固有内容进行学习,而语言的培养需要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运用英语交际时出现问题。“1998年,美国Loyola大学副教授 Elliot King提出,‘交互性’这一概念至少有两种含义:一方面,指用户在网络上获得信息时,可以有更多的自,即他们可以自己控制何时以何种方式获得何种信息;另一方面,指信息的提供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指用户的反馈。这意味着受众对网上信息具有选择权和迅速反馈的能力”。②新媒体的交互性对于传统知识传播和获取缺乏交互的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变。“交互性”特点使得高校在进行英语人才培养时可以将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依照个人发展需求,主动寻求和选择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并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平台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是对传统单向性传输知识的教育模式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1.2 新媒体信息多元化促进教育信息多元化
新媒体的信息多元化可以给予受众主体以开放自由的交流方式和空间,并使受众主体对信息的传播进行广泛性的参与。新媒体在传播影响力方面彻底颠覆了传统意义媒体单一性、强势性的特点,使受众主体具有宽松的获取、交流、参与的途径和空间,并且可以及时得到反馈。新媒体信息多元化的特点对于高校英语人才的培养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信息的多元化可以使学生在宽松的条件下面对丰富、充盈的知识信息,并可以得到积极的交流机会和自由开放的交流空间,这无疑是对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多样、高效、主动的培养平台;另一方面,在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作用的情况下,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和适用性,学生可能无法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分层的加工,反而导致某些知识在获取、接收、运用方面出现问题。面对积极的方面,高校英语人才培养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先进性,发挥信息多元化的特点,但同时也不能全面否定传统教学培养模式,也要发挥教师指导、课本知识传播等传统教学模式的指导性作用。
1.3 新媒体大众化对人才培养的辅助作用
社交网络服务是新媒体大众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当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面对社交网络这一平台时,应充分利用这一交际平台的快速、实时、信息畅通等特点来促进培养模式的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忽略学习主体的意见和建议,甚至无视学生的诉求。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甚至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通过新媒体大众化的特点和社交网络的优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与教师的交流将不仅局限于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从而形成教、学双赢的局面。
2 新媒体环境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升
2.1 新媒体英语人才培养平台统筹建设
英语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英语知识资源,新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丰富、及时的知识信息,但由于其分层、筛选等方面的劣势,高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有专门人员或学科负责人对新媒体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组织和整合,形成学、教、问、辅、导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新格局。此外,由于英语人才的特点必须要接触西方英语国家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新媒体的平台又具有信息多样性特点,因此,在通过新媒体搭建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时要重视网络舆情的管理。王怀民2010年在《中国教育报》上指出“高校网友的重要特征是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网络舆情也因此表现出政治参与兴趣高、维权意愿强烈、立场激烈等特点。”③故而,在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特点的同时,要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管理力度。
2.2 新媒体平台下教师作用的提升
利用新媒体为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搭建创新性平台,不仅要了解新媒体的特点,而且要拥有具备操作、使用新媒体技术的人员。这需要广大高校英语教师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教学手段,而且要具备使用和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辅助、答疑等方面工作的技能。高校英语专业应定期邀请计算机方面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最新的新媒体发展动向,成为学生网络学习交流的权威。
2.3 英语人才新媒体培养平台资源的整合和延伸
新媒体技术为受众提供了全新的知识信息获取、传播平台,但是同时这些知识信息也来源于现实世界,是现实世界知识信息的整合和延伸。在进行英语人才培养时要清楚认识新媒体提供的知识信息是具有现实世界背景和根源的,目前的新媒体技术也是将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整合和延伸,甚至将其在新媒体平台上虚拟实现。这就需要在英语人才培养中关注新媒体知识信息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原则。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到高校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中,能够更好地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以人才强省为导向的多元化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编号:JRS-2013-3010)和2013年河北省保定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保定市青少年英语教育语用模块化研究”(课题编号:201302009)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OL].http://.cn/2013.12.5.
篇4
关键词:雅斯贝尔斯;大学理念;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61-02 教育至产生之日起,以培养人发展人为己任,履行“上所施,下所效;养子使作善”之任务,在对人素养、技能的培育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教育发展至今,却出现了诸多痼结,培养出来的人“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难以适应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而且总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令人堪忧。
教育本应立足学生的独特性,培养出个性独特,善于思考、勤于行动的各种人,而统一的教学目标、标准的教学内容,却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成了“器物”之辈和“物化”之具,引发了层出不穷的教育现实问题。钱老的临终之问:“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难以适应社会需求,造成“蚁族”现象的出现;以及教育学界人士对钱老之问的回应等……这些争论矛头直指高等教育,直击大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
雅斯贝尔斯将“生存”问题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统析了“生存、自由、交往、超越”之关系,并致力于“人的存在”问题的探索。他的大学理念是以其存在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在大学教育中他始终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由发展,强调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与自由交往,强调“全人”的培养,这对于中国大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均有着深刻启示。
一、大学精神的复归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一面醉心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一面将市场经济的思维和方式移植进大学,使大学办学理念悄然发生了质变——不再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和全面发展,不再追求大学凝聚力发展和精神萃取,而是一味增设附和经济效益的专业,一味关注学生带来的收益数值,使大学愈来愈成为专业技术的代名词,成为盈利机构,重物轻人、物质至上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教育现象比比皆是。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开篇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1],这一对教育本质的阐释也同样适用于大学教育,适用于大学精神的生成和继承。大学的教育应回归对人发展的重视,关注人精神的生成和培养,实现对人灵魂的铸造和升华,祛除教育过程中的器物思想,还教育一片清新的天空,遵循“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1]这一理念,树立健康、人文的大学精神。
二、师生自由交往的提倡
雅斯贝尔斯特别注重主体间的自由交往,关注大学师生的有效沟通。中国自古以来也提倡尊师重道,师道尊严思想根深蒂固,虽然这有利于对教师地位的巩固和提高,但过分和不当的师道尊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生之间平等的交往,阻碍了学生自由思想的发挥和自由精神的养成,使学生的新想法不敢去表达,新做法不敢去实践,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养成。
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1],“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1]。大学里,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探究构成了学术活动的主要部分,师生之间自由敞亮的交流,对于发现难能可贵的真理和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如雅氏所提倡的苏格拉底的“助产术”[2]式的教学方式,通过不断的发问与彼此间的交流来促进学术的新发现和思维方式的新突破。
三、文化精神的复归
“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1],而且“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1]。然而随着经济上急功近利思想日渐被移植到大学,具体表现在专业课程的盲目跟风,人才培养中绝对的专业和学科划分,忽视学生精神培养,导致民族文化精粹的失承,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民族认同感,学生的全面发展亦不可能。
因此,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大学不仅应提供精湛的专业知识教育,同时还应进行人文和艺术修养的培育。大学教育虽然是专业知识教育的殿堂,但必要的人文修养不仅应提上日程,还应成为所有学生掌握和发展的一项必修课,这样才能在思考问题时走出自身专业藩篱,用更宽广的视角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学术权力的回归
曾几何时,大学是学术和精神的家园,是大批有志于学术研究和创造的学者和学子的聚集地,是他们硕果累累,追求真理的场所。但时下大学逐渐失去了自身宝贵的内核,使培养人才的任务走了样,具有科学思维方式、批判精神的人的培养更成了泡影。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我国大学多形成了以行政机构为中心,教学从属于行政的办学体制。行政机构占据着有限的教育资源,使学术研究无从谈起;而且行政化水平与社会行政机构无多大差别,极不利于知识的创造和对人才的培养。
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一个学术勃发的场所,是追求真理和精神的家园。大学的发展要根基于“绝对的教学自由,不受党派政治的控制,有独立开展科研和教学的权利”[2],依靠学术的进步和勃发,使学术权力回归到广大有志于追求真理的研究者手中,使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回归到研究者和学生手中,减少行政上的钳制,恢复大学师生的主体地位。面对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际,“去行政化”已为更多大学人所意识并力倡,但真正的“去”和“如何去”等问题还需漫长的求索和努力。
面对大学教育中诸多现实问题的出现,在反思其发展的同时,其旨归——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也应得以正视。对于如何更好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雅斯贝尔斯的大学理念给了诸多有益启示:应提倡大学里的自由交往,鼓励学生自由探究的过程;通过师师、师生、生生、本校与外校其他机构之间不断的讨论和交流,拓宽教师与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改革大学里重物、重利的思想,实现人的复归,关注人的发展,实现精神的陶冶;同时还要把更多的学术话语权交还给师生,为大学精神和自由土壤增添动力,为他们创造民主的学术氛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其他教育阶段与大学的一脉相承,需要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的全力配合,需要教育内部和社会外部的共同作用,以实现具有“独立之精神、科学之态度、广阔之知识、适宜之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4,33.
篇5
关键词: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074-03收稿日期:2015-11-13
选取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订单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文章指出,当前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缺陷,难以实现订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订单教育需要制订人才培养的长远发展规划,做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以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良性循环。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分析
1订单班人员的基本情况分析
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31份。其中女性156名,男性75名。来自农村的147名,来自城市的84名。包括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酒店管理等四个专业的五届订单班。二年级开始进入订单班的有132人,三年级进入订单班的99人。
2组班情况分析
从组班的情况看,对“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要求、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一般及不了解的占6163%。对“加入订单班表示后悔”的有1744%。在回答“加入订单班是否符合他们职业生涯当中的一部分”时,4883%的人认为部分符合,1977%认为小部分符合,而58%的认为完全不符合。
3学习培训情况分析
在调查的学生中,有50%的学生对“订单班期间企业提供的培训感到满意”。对于“订单班学习期间是否具备了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问题的回答,3954%的人认为部分具备,2209%的认为小部分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而对于“订单班期间的培训内容是否与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相匹配”的问题,2791%的学生认为部分符合,2442%的学生认为小部分符合或完全不符合。对于“订单班的培训内容是否有利于转岗”问题,只有3953%的学生持肯定态度。
4就业及规划情况分析
对订单班提供的工作满意度方面,3837%的学生表示满意,认为工作能大部分符合自己的性格的有4302%,认为提供的工作与专业能大部分相符的占4419%。在订单班提供的首个岗位上工作1年以上的占1395%,而离开原来工作岗位的占总人数的3485%。有4419%的学生不大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规划。在调查的所有学生当中,3139%的学生打算继续在签约单位工作下去。而离职的原因中,排在最前面的是薪酬福利、工作环境和自我实现,均占离职原因的50%以上。
5对订单培养模式的建议
6628%的学生认为办订单班有必要。对培养的建议方面,提得较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知识技能需求(专业对口性、实用知识、综合素质、理论知识、企业培养目标及所学知识与岗位的吻合度),切身利益的需求(更多的企业选择、学生利益维护),学习与实践需求(同企业和员工的接触、课程建设、岗位要求及考核方式),人际交往的需求(企业归属感、三方相互沟通),等等。
(二)访谈结果分析
通过对企业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在订单期间,企业对学生培训的内容是分阶段进行的,新入职的员工首先进行的是入职前的岗位培训,在实践方面,让学生参与公司的生产流程运作。这一过程,学生主要是在生产一线顶岗工作。访谈中,我们发现在这一环节上,学生和公司产生意识上的分歧较大,企业追求熟练工效应的迫切与学生追求轮岗互动学技能的需要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企业感觉学生角色转化慢,学生觉得企业是在雇佣廉价劳动力,双方的供需严重失衡。访谈中发现:对于订单培养,企业目前还没有更好的长效机制。
(三)结论
当前订单教育的培养方式和培养内容并不能满足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实际需求,订单式培养要构建“三方共赢”长效机制,以实现订单培养的良性循环。
本次调查看到,订单培养的学生素质离企业实际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而企业所提供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当前的订单培养过程中,还难以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问题之间的矛盾,订单教育的人员选择、教育教学方式、考核评价机制、学生的工作待遇和地位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必要构建一个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订单教育培养模式。
二、订单式培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内容肤浅,知识结构狭窄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按照其特定的人才需求情况,与学校签订培养协议,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目标、课程内容都是根据特定企业用人标准和特定岗位的需求制订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会自觉不自觉地将素质培养课程压缩或取消。同时,由于社会和学校对订单式培养没有统一、成熟的认识,更无标准可循,因此,在订单式培养的执行过程中,不能对订单式培养的学生的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考核和评价,甚至会因为是订单式培养的学生而放低对他们的知识要求,因而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狭窄和单一,岗位迁移能力较差。
2学生所学的技能单一
从订单培养的教学计划看,订单学生所学专业内容主要是围绕订单企业所需的特定岗位职业能力而展开的千人一面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多种职业能力和转岗能力的要求。而且受经济利益追求最大化的狭隘观念的影响,有的企业在实际中会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使用,只让学生从事简单工序的熟练工作,忽略岗位轮动,人为地造成学生技能单一。
3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是签订合同主体地位的缺失。作为订单式培养的学生,理应成为订单合同的主体。但事实是,签订订单合同的双方是学校和企业,或者合同中涉及学生的权利与义务过少,强调较多的是学生义务的条款,对学生的权利却几乎不提,说明对学生群体利益缺乏相应的表达和保障机制。②订单协议对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环节缺乏相应的规定,这种订单式培养协议的不规范性会引起订单式培养模式出现诸多的不确定性。学生很容易被“实习、实训”,而得不到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被加班加点而没有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学生在订单培养中只能作为弱势的一方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4学校与企业的订单合作发展不平衡
(1)签订合同委曲求全,不敢提太多要求。由于历年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日益严峻,就业问题成为学校的首要问题也是一个难题。而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但可以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还利于学校与企业实际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因而学校对订单式培养热情高涨,在寻求订单时放松对企业的审查、降低相应的标准。正是这种供求矛盾造成了订单式培养合同签订各方实际地位不平等,使得博弈各方的筹码失衡,学校处于不利地位。
(2)在订单教育的执行过程中,学校采取的是粗放式管理,学生管理的主动权在企业,学校只能被动接受企业的安排,形成被企业“牵着走”的局面。这势必会造成学校与企业之间实际地位的不平等和发展的不平衡,这不但不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还会造成国家对教育质量的控制力下降,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5学生契约意识缺失
毕业后有多少“订单班”的毕业生能留下在企业里工作,这是考查订单式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从调查结果看,只有3139%的人打算继续在签约单位工作下去,而其余人员均有跳槽可能。而在订单培养形式建立之初,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均签有合作协议,但因学生缺少契约意识,在订单进程中,往往不能守约,另外“择木而栖”,造成企业培养成本的浪费,也使后续订单培养难以为继。
三、“三方共赢”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订单式教育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在互惠互利、自愿平等基础上签订合同,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订单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合作办学模式。其终极目标是互惠三赢、三方受益,都达到预期目标。
(一)做好“三方共赢”的准备
三方共赢培养模式的准备阶段包括学校、学生、企业的相互识别,学生的职业性向测试,合同的签订。
1认识并选择合适的订单企业
为保证订单培养的人才具有就业竞争力和终身就业的能力,选择具有一定规模、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是关键。学校对合作企业的了解应包括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合作动机和出发点等方面。认真、谨慎地选择合适、对口的合作企业,是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至关重要的一步。
2要做好宣传工作
一方面,向学校师生及家长宣传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介绍订单企业的基本情况、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介绍订单培养模式的目标及实施计划,及订单教育的前景,或组织师生、家长到订单企业参观,让他们对订单培养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学校在充分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吸引广大学生报名,以便挑选最佳的订单培养对象。另一方面,学校也要让企业了解专业,了解学生,及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宗旨。这方便使企业对学校办学有个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从而在今后订单教育中能协调一致。
3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对学生进行订单实习前的辅导,对学生进行职业性向测试
订单培养模式不仅需要优秀的、充足的生源来参与实践,更要确保参与订单的学生都乐意选择该模式进行学习和锻炼。基于高职学生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局限性,他们对订单培养模式、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与选择都是非常肤浅的,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并不适合该模式、该专业,因此而后悔莫及、频繁跳槽。因此,为了防止学生在选择订单培养的时候,因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轻率地作出决定,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辅导,并对学生进行职业性向测评,以较为科学的方式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等,指导学生尽量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等个人因素去选择,避免学生因职业性向问题而给订单培养合作带来风险。
4签订订单培养合同
订单作为一种合同,是规范订单执行过程的一种方式,可以保证合同方的利益与义务。确定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任务与要求、权利与义务,是订单式培养的重要环节。本着对学生、企业、学校负责的态度,应充分考虑三方面利益,共同制订培养计划,签订订单培养合同,规范三方的责任。在订单合同中,签订合同的主体应该包括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合同的内容与条款应具体到位而不能过于简单,对学校、学生、企业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对违约责任等应有明确规定。总之,在签订订单培养合同时,对合同的主体及主体间的法律关系认识,对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环节的约定与考核方式,以及对学校、学生、企业的利益与履行能力表达都应该规范。这样才不至于在执行的过程留下隐患。
(二)确定“三方共赢”的前提
1确定订单培养目标
目标是组织或活动所指向的终点,一个合理科学的目标可以刺激高水平的努力并给高水平的努力固定方向。在确定目标时,应先对学校、学生、企业的自身情况及社会环境进行全面充分的论证,亦即认识自我和了解社会,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然后对目标进行合理的定位,并对目标进行分解。它既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也包括学校、学生、企业目标。
2实现培养目标与实施条件相匹配
订单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学校、企业以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课程体系和校内外教学条件及管理方式。而学生要有较清晰的职业规划,并对自己有合理的定位。不仅如此,订单培养的学生要有契约意识,坚守自己对企业的一份承诺,并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和理解,逐步建立起对企业的忠诚度。
学校应结合学生的专业,选择有一定经济实力、发展状态良好又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做订单企业,所选岗位也应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近或学生愿意迁移为基本条件,以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
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上应保证学生既有一定的专业适岗能力,也要有一定的岗位迁移能力。使其能受到良好的个人素养、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育,并保证在校学习的课程时数。
3营造订单培养的良好教学环境
积极营造订单教育环境。在实施订单教育过程中,要把订单班学生与普通班分开,在任课教师的配备、教学设备的使用、经费的投入方面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为订单教育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且订单企业要做好对学生的管理,将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及管理理念运用到人才培养模式中来,让学生感受企业氛围,了解企业文化,为适应企业的岗位需要打下基础。
(三)建立“三方共赢”的培养机制
1制订实施订单培养计划
根据学校、企业、学生的需求,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订单三方共同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企业专家与学校全过程参与订单培养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双方共同实施并互相监督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评价上,采用学习过程的评价机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刚性制约机制和柔性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的工作任务与质量进行评定。
2完善订单培养教育与管理
第一,在订单培养中,学校和企业应加强分工协作,比如,双方共同管理教学过程,可让学校负责考核理论教学部分,企业负责考核实践教学部分;在教学设计、顶岗实践安排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经营运转活动应相互配合、加强沟通、协调一致;在考核上,双方联合给出成绩,全面考核学生的素质、能力、水平和工作绩效。
第二,引入第三方监管制度,成立专业管理机构,指导和协调校企双方对订单班教学质量考核。可将行业协会作为学校、企业之外的第三方,监督协议的执行情况,反馈、指导双方的教学实施。
第三,制订订单班教师管理制度。在订单培养过程中,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订单教学质量。因此,应建立教师选派的管理制度,要求担任教学任务的学校教师要熟悉专业理论知识和拥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企业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岗位技能的辅导能力。以保证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教育效果的实现。
第四,制订订单班学生管理制度。建立一系列有助于提高学生技能和素质的管理制度。建立学生的基本信息登记制度,掌握订单班学生的基本动态;建立学生、学校及企业的合约关系制度,对学生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明确规定;建立对学生考核制度,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工作任务进行考核;建立学生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对在企业的学生待遇和工作内容、工作职责等进行规定。
第五,建立评价制度。建立订单班反馈评价制度,保证校企合作人才订单的连续性。要对订单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岗位认知程度的评价,了解学生的收入状况、对企业的满意程度等。对反馈结果进行理性取舍,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审视和科学评价,找出学校、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同企业共同制订更好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达到订单培养连续性的目的。
总之,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下产生的一种校企合作方式,旨在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它极大地调动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积极性,很好地解决了办学、用人和就业三方面的问题。但在其实施过程中,应对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助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上下功夫,为校企合作建立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长效运行,并真正达到“三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卞化梅,杨晓雪“精雕数控”订单班核心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于强,叶宏权构建服务外包“订单班”实务操作规范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5).
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需求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不同的区域、不同行业对人才需求不同,但这些人才的培养最终离不开学校的教育作为基础,而在这个基础中体育教学对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起重要作用。大学教育对于人才的个性培养,以及其日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在大学期间的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发展又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研究结果证明: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质量,才能培养出更多与现代社会接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此,笔者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能力培养进行了思路与分析,主要从其应用型人才的定义内涵、体育能力的定义与内涵以及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共勉。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
1.应用型人才的含义
查志琴,高波认为所谓“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运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张永良认为:“应用型人才可细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学术型人才,要求基础理论深厚,有较好的学术修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以上两位学者的界定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界定,笔者也从另一个视角对应用型人才进行了界定,即所谓应用型人才是应该是那些能够有效、合理、准确地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的人,其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2.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目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以就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力建设是当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培养要求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学习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上。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因此,要求应用型人才既要掌握足够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二、什么是能力
林崇德、王炳照、王彬、李春生等主编的《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将能力界定为“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顺利而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写作能力等。完成某项活动是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结合。”简明教育辞典将其定义为:“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心理特征。包括一般能力(指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是人从事任何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特殊能力(指从事某一项或几项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从以上两者的定义来看都说明能力是一个心理特征表现,是面对一个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行为所表现出的特有的心理特征。
三、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
1.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体育锻炼是一种集体性活动,能够增加人的社会交往的机会。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增加群体之间的交往,同时也增加了与其周围生活的联系,增大了个人从外界获得各种有意义的信息和机会,在群体体育锻炼中,学生的内心世界得以彼此沟通,避免人格偏差,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群体生活,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体育教学,学生进行着模拟性社会能力锻炼,这对学生毕业后走进社会、适应社会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2.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创新力的培养
“就一般意义上说,创新是淘汰旧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它是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内部新的进步因素通过矛盾斗争战胜旧的落后因素,最终发展成为新事物的过程。更具体地说,创新是创造与革新的合称。它具有:新颖性(即不墨守陈规,前所未有)、独特性(即不同凡俗、独出心裁)、价值性(即对社会或个人的价值大小进步意义)。综合起来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一个“新”字,没有“新意”,也就无所谓创新。”体育锻炼是一种更新和创造活动,人们通过不断挖掘自身的运动潜能来创造新的运动成绩,而又不断地迎接新挑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新力,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3.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从集合整队、准备活动到专项活动,这一系列的编排、组织、管理,教师在课前根据教材提出适当的要求,学生之间相互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运动项目和运动比赛的裁判能力。一切由学生组织,处理各项事宜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
4.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加强学生锻炼的自主性,强化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重点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使他们养成长期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5.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自我保健能力的培养
发达国家对新制订的课程计划有着共同的目标――“体育与健康”,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保健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传授体育保健与养生知识,使学生提高了对身体健康与保健的认识,掌握了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如模拟急救的场景,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中所发生意外伤害的处理与急救方法等。
四、结论
研究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大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中体育教学课堂是中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所以体育教学一定要充分利用好“主阵地”作用,不断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查志琴,高波.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及评估体系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3.
2.王涛生.高等职业院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4(31).
3.陶红梅.论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培养[J1.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45.
4.唐宏贵.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验力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6).
5.贡建伟.大学生体育兴趣和锻炼动机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研.2001(3).
篇7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信息系统专业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8-6340-03
1 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化,以灵活感知为特征的物联网/传感网技术、以3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以泛在为特征的云计算技术等产生了海量的信息数据。据IDC公司统计,2011年全球被创建的数据总量为1.8ZB,远远超过人类有史以来所有印刷材料的数据总量(200PB)。“大数据”的概念最早由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并已经成为科技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IBM提出大数据呈现3V的特点:Volume(数据体量巨大),数据量已从TB级上升到PB级,甚至ZB级;Variety(数据类型繁多),数据格式多种多样,从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到地理位置信息等,其中80%为非结构化的数据;Velocity(速度快),强调数据是快速动态变化的,如:每秒钟有500万笔交易发生,每天有5亿个通话记录产生。尔后又有人提出另一个V的概念,即Value(价值),表示数据虽然数量巨大,其价值总量很高,但价值密度却很低,以视频为例:连续不断的监控数据中,有用的数据可能仅仅只有一两秒。而IBM则将第4个V归纳总结为Veracity(真实和准确),即只有真实而准确的数据才能使对数据的管控和治理真正有意义。因此,大数据的主要技术挑战在于数据的异构性和不完备性、数据处理的实效性、数据的隐私保护和大数据的分析处理等。
2 大数据时代对高校人才教育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方方面面的变化,且在不断加深,它给高校人才教育带来的影响可以归纳为[1-2]:
1) 计算思维与认知模式的改变
计算思维是人们运用计算机科学的思想与方法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计算思维将同数学、物理思维一样,成为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对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成为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特别是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过程也将从基于猜测假定的设计转变为基于事实和经验的归纳总结。科学发展的范式也将从过去几十年间的计算模拟型转变成数据探索型。各种理论、实验、模拟都统一到信息处理这种数据探索框架之下。
2) 海量的学习对象与辅助教学资源
目前,互联网上充斥着海量的教学资源。除了政策引导下的各类精品课程和广播电视大学、各类网络学院等远程教育机构提供的教学视频,还有师生自由上传的课件,让人应接不暇。不少学校都建立了规模不等的教学资源库。教育部也倡导精品课程的“共享资源”建设。
3) 开源课程等新型教育方式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冲击
开源课程充分利用在线视频进行远程教学,为任何有意者提供学习的平台,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回归学习本质,配合社会化网络,实现了随时随地的学习和讨论,这对传统教育造成冲击并形成有益补充。
4) 新媒体模式的社会化互助学习打破教学界限
微博等社交网络的社会化互助学习,并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催生了社会化学习社区,打破了教学的界限,将课堂讨论延伸到网络。比较和交流是学习进步的利器。互助学习可实现学习者内部自我互动。不限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式主动学习或许会成为未来主流的教学环境,并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常见的被动学习局面。
5)互联网时代产生大数据,同时带来的网络思维拓展了计算机时代的个体思维,对人才培养产生新要求:网络思维有可能而且有必要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的认识和一种普适的技能。吉姆.格雷指出,科学研究的方法除了基于实验、基于数学理论和基于计算模拟的三种范式外,基于数据探索的第四范式正在形成[3]。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网络思维能力亦是需要注重的问题。
3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及信息系统人才的定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应用和行业动态呈现出新趋势和特征:社会网络与社会计算、云计算、协同化软件与技术、新型电子市场与新型电子商务将转变企业运作和组织架构。近些年来,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应用越来越呈现技术与管理并重的特点。
3.1 企业对信息系统的需求
根据信息系统与组织交互的不同层面可归纳为五个主要方向: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与个人、信息技术与团队、信息技术与组织、信息技术与市场[4]。
1)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企业的关注点将从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智能系统、数据库建模与设计、信息系统规划、开发方法等方面逐渐转移到以新概念、新技术(如商务智能、开源软件、协同技术、网络搜索、移动通信、RFID等)实行的决策分析、信息安全和风险管理等领域上。
2)信息技术与个人
1) 网站设计得到大量关注,力图通过考察影响网站可用性等因素来改善用户与网站系统的交互。
2) 计算机自我效能研究探讨个人对使用计算机能力的判断因素,及对个人的技术接受、持续使用等其他方面的影响。
3)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个人作为网络消费者被研究人员所关注,对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网络欺诈与信任机制、个性化与隐私成为重要研究问题。
3)信息技术与团队
关注点始于支持群体工作的各种系统(如:群体决策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电子会议系统)以及这些系统如何影响群体,后期逐渐转移到虚拟团队中的合作、互动、信任和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研究的热点包括:在借助信息技术形成的团队中各个成员如何进行知识的转化、发现和创造;如何建立和增强团队中的信任,避免和解决虚拟情境下的冲突,促使虚拟团队开展更有效的合作等。
4)信息技术与组织
关注点包括信息技术给组织带来的竞争优势,如信息系统的战略角色、信息系统投资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信息系统对供应链的影响等;信息系统外包中的成本分析、决策、信任、合同等。
5)信息技术与市场和社会
诠释组织间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互对组织间的关系和整体市场带来的影响乃至对社会伦理等的影响;电子市场上的需求结构、服务、成本、价格、消费者行为和机制等;电子市场上的风险与信任机制、个性化与隐私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信息系统领域面临一系列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如:面对极端数据的管理决策分析、信息系统安全与业务连续性管理、新兴技术引发的社会风险、新型电子市场的信息产品交易机制、新兴技术吸收与企业成长及演化规律等。因此,企业中的信息系统应用部门的作用会呈现从过去的辅助决策到能使企业直接获取价值利润的转变,这样的趋势使信息管理类的人才成为企业大量需求的人才。信息系统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新知,将在现代企业及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2 信息系统人才的定位[3]
信息系统学科关注计算机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以及与之对应的能够通过信息技术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业务过程。信息系统专业人员在计划、协调和推动公司中与计算机有关的工作时,既要考虑组织因素,也要考虑技术因素。这些专业人员的最终作用是成为各种机构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桥梁。今天,信息系统学科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虽然全球对信息系统毕业生有很强的需求,对公司内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研究的需求也在增长,但信息系统学科面临着大学毕业生特色不鲜明,就业压力大的困惑,长期不休的有关信息系统研究的定位和实质意义的学术争论,以及寻找补救方案以应对全球信息技术劳动力需求等一系列问题。
大数据时代下的需求是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而信息系统学科的使命应是支持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需掌握一个机构所需要的当代信息技术知识和工具,应从ERP系统、中间件、Web服务、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项目管理的协同工具、内容管理系统、工作流工具,商务智能系统等,再提升到数据和业务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即:企业界希望知道如何驾驭信息技术去获得竞争优势,提高运营效率,最终获取收益,而这些需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需要新的分析技术和工具,以及掌握这些技术的多层次人才。
4 我校信息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信息系统类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在1998年调整专业目录,由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管理等5个背景专业整合设置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授予“管理学”学位,和国内外统称的信息系统人才一致。我校于2002年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现已有8届毕业生。在大数据时代下,学生获取知识性内容的渠道越来越丰富,高校的教育面临着“从传授知识为主到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变。在多轮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直不间断地进行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讨论在社会需求不断变化,尤其是大数据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转型问题。
4.1人才的层次和培养的转型需求
企业对IT类人才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技术层(Technical)、专家层(Specialist)、系统架构层(Architect)、企业应用层(Enterprise)和高级管理层(C-level,如CIO、CTO)。技术层面的要求包括:数据库管理、内容管理à信息集成、转换和提取(ETL)à应用开发à数据分析à项目管理,而作为IT类人才一支的信息系统本科人才培养现在还多局限于数据库管理、ETL层面的教学。我校多届的教学即如此,实践教学多限于校内小课题的模拟。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教学是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信管专业的毕业学生的就业曾出现了下滑的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的研究和改进,近两年学生的就业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就业率提高了5%左右,就业企业也明显好转,有多名学生进入淘宝、科大讯飞等知名企业)。
4.2 专业教学实践
1)大数据时代下,学生可以通过诸如网易公开课等网络资源获得课堂传授类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吸引学生。必须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动性,改变过去灌输式的培养教育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模拟法、角色扮演法、体验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中改变原来的一人一题,简单地完成模拟系统的设计过程。改为分成4人左右的小组,各小组选出组长,在设计周内由组长分配任务,并组织2-3次的讨论,在任务结束后由教师组织专门的展示会,由各组派代表上讲台宣讲各自的设计目标、内容和成果。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形式不但训练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了学生组织、沟通等多种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为了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信息系统类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就要打破传统的模式,改变以前以灌输书本知识为主的模式,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强调知识的针对性,重新进行课程设置。如:在“企业资源计划”课程教学中,我们就与某ERP软件开发企业合作,减少了30%的纯理论的教学时数,增添实验学时,采用商用的实际软件系统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多名学生毕业后即进入了该企业。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企业的帮助,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的问题,通过形成互利双赢的伙伴关系达到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的目的。如:我校就通过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提供优秀毕业生等形式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4)建设第二课堂,加强课外实践活动
相对于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而言,高校第二课堂是利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校园活动。为了提高信管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展开各种科技竞赛、学术讲座和社会实践等活动,鼓励学生从团队合作、人际沟通等多方面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如:我校就创建了“创新实践”基地,建立“实验实训中心”为学生的科研立项、各类科技竞赛等提供充分的软硬件平台,构建网络资源库。多年来,我校在包括“挑战杯”等多种学科竞赛中获奖,并取得了不少科技创新成果,在专业学习中树立了良好的实践应用氛围。同时在逐步形成从高年级到低年级递进培养科研能力的实践模式。低年级参加学校各类协会的创新实践活动(如:程序设计大赛、ERP知识竞赛等),高年级在开设专业课后参与到教师的教科研课题中[5]。
5)顺应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和业务分析能力的要求,开设《数据挖掘技术》等课程,通过原理加案例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知识,为进入企业后的数据分析应用打下基础。
6)充分发挥专业设置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这样工科系部的优势,突出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的教学,为突出专业技术应用的特色,从2012级开始我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授予学位从“管理学”调整为“工学”(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标明信管专业可授“管理学”或“工学”,这也说明社会对信管专业的技术应用型的要求)。专业的课程体系相应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引入工科实践体系,实验实践类课时比例增加了近20%。
4.3 师资培养
高校人才教育的具体实施落地于教师,合格的教师是实施合格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对师资的培养需建立一套完整不断线的制度,我校这样的地方高校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在不断进行师资队伍建设,但仍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需要得到政策和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现在我们的做法包括:
1)信息系统教学计划应该培养应用信息技术的专家。由研究和教学中获得的专业知识技能应该造福于我们的组织和社会。
信息系统学科应该重新与其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姊妹学科建立联系。信息系统和技术学科之间跨学科教师队伍能更好帮助学生成为信息技术劳动力。我校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更有利于教师的跨专业交流。
2)鼓励教师队伍出席和参与各种专业教学会议,同时关注更广泛的技术论题的学术会议,以使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及时地应用到专业教学中。我们多位教师是信息系统学会和计算机学会的成员,实时关注专业的技术和教学的发展情况。
3)从企业聘请有深厚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如:聘请校外专家和一些成功的企业的信息管理者来学校开设“专业认识实习”课程的讲座,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及时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反应到培养计划中。
5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生活带来诸多冲击,可以说其影响将无处不在,而与数据信息休戚相关的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更需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信息时代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肩负的使命远远超过从前,如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数据分析等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将实践教学环节和工程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减缓毕业生步入社会受到的冲击和出现的不适应,这些都是大数据时代下人才培养更应着力的环节。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
参考文献:
[1] 黄河燕.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教育探讨[J]. 计算机学会通讯, 2012,8(12):47-50.
[2] 唐.哈达威,理查德.G.马修,理查德.威尔.信息系统学科的一项新使命[J]. 计算机学会通讯, 2009,5(9):70-73.
[3] 朱培栋,等. 网络思维:互联网时代新思维[J]. 计算机学会通讯, 2012,8(12):51-53.
篇8
论文关键词:百安居,人才招聘,连锁专业人才
百安居隶属于世界企业500强之一的英国翠丰集团。自1998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来,已经相继在中国内地开设了几十家分店,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百安居的成功不仅仅是商业运作的成功,更是百安居人力资本管理和运作的成功。在百安居这样一个外资企业中,中国5000多名员工当中,外国人仅仅只有7个。可以说,百安居已经率先实现了人才的本土化。同时,作为一个人才流失率非常高的零售业企业,百安居的人员流动率一直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百安居一直致力于培养一支认同企业文化、有着共同发展理想、热爱零售事业的优秀团队。百安居一直信奉“只有满意的员工才会带来满意的顾客,满意的顾客会带来快速发展的业务”。所以公司一直以来把人员的发展作为实现其业务发展的最重要策略。通过科学的选材,良好的培训与发展,公平的竞争机制,专业的绩效管理使百安居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因此,从百安居人才的经营模式上,特别是在人才的招聘和培养上,可以对我院连锁专业人才培养得到不少启发。
一、百安居招聘更看重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质
百安居在招聘员工时,并不把相关的专业经验、学习成绩视为第一条件,并不要求员工能够立刻走马上任,而更加关注应聘者的整体素质,如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正直,创新精神,良好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等等。百安居在雇佣员工时,非常关注员工是否有潜质成为部门经理或商店总经理,是否有能力承担更大的挑战。因为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支持百安居的长期发展。在百安居,一些具体的操作性事务大多由没有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员担任,而这些人员受综合能力的限制很难发展成为担任重要职务的领导者。因此,他们在面向学校招聘人才时,更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质,即能否经过专业的培训,最后在百安居新开的连锁店当中担任了重要职务。在百安居的整个招聘过程中,无论是有经验的专业人才,还是刚迈出校门的毕业生,公司都非常关注他们的潜能,会采用数字分析,案例研讨,角色模拟一系列的科学的选材工具来对应聘者的各项才能和个性进行考察,来保证选材的质量。
二、通过创造学习型的氛围锻炼员工和激发员工潜力
培训是百安居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每位员工一踏入公司,就会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其中包括入职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岗位技术培训,管理培训,团队建设等培训。百安居的任何一项业务都会围绕产品和销售来进行。所以每个员工不管是销售员还是管理人员在进入公司的时候都会接受到零售业务的培训,以便员工能够熟悉业务,开展工作。
百安居每个月都会有不同的培训主题,并会定期举行相关的竞赛。如产品知识大赛,服务竞赛。百安居实施“未来经理人项目”,首先通过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严格的评估和选拔,挑选其中最据潜力的优秀员工加入到项目当中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公司在员工晋升问题上体现出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身危机感,促使员工主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在人员发展上,除了以上提到的管理发展方向外,作为专业零售企业,百安居还为员工成为本行业的专家提供了同样的发展机会。一部分并不具备管理潜质或者是在业务销售方面有优势的员工,将通过公司提供的产品知识培训、装潢知识培训、销售技巧和顾客服务的一系列专业培训,使员工可以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而员工自身也成为企业当中的业务专家。目前百安居在中国所有连锁店的所有内部职位向全国员工公开。各店的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自己对市场前景的判断选择加盟任何一家百安居店。在员工发展的机会上,百安居发挥了连锁企业的优势,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人员的跨区域流动,为员工提供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百安居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两条职业发展道路,一条是通过良好的表现晋升管理层;另一条则是成为专家级业务员。通过为员工所提供的职业发展规划,建立起了百安居内部人力资源的“蓄水池”。百安居每年会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团队建设”培训。“团队建设”培训会把整个区域的管理人员聚集起来,在培训中心进行为期三天的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对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的讨论,给不同部门的员工创造一个很好的沟通机会。团队建设就是要让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多了解对方的工作流程和考虑问题的角度,这也有利于帮助他们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增强企业凝聚力。
三、百安居人才的招聘和培养模式对我院连锁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1.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们在连锁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要掌握操作技能以便于能够实现毕业就上岗。但从百安居的招聘过程来看,企业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等。因为企业希望把招聘到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的储备干部和领导者,所以企业更看重应聘者的发展潜质,着眼的是未来,是员工的成长性和可塑性。而这样的招聘方法可以弥补零售业自身特点所带来的人员的不稳定性。因此,在我们连锁专业的人才培养上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就业,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他们未来更好的发展。
2.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培训
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培训、就业讲座等,但这些培训往往都较为注重宏观的指导,没有职业规划的思想指导学生。使得学生在就业时很迷茫,单纯的是为了就业而就业,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这时,学生往往迫于就业压力,把进入企业作为一个跳板,没有考虑是否喜欢这个岗位、是否适合这个岗位。当感觉不喜欢时就跳槽,换另一个工作、另一个岗位。如果再不喜欢就再跳。这样频繁跳槽,极大的浪费了获得发展的时间,也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只有通过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培训,才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内在的气质因素,理清适合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职位、目前什么样的状况、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差距在哪里等等。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和职位,少走弯路,缩短成功两点之间的距离。
篇9
关键词: 对外汉语专业 就业调查 应用型人才 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个人开始关注中国,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汉语也成为众多外国友人的关注对象。对外汉语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适应了当今“汉语热”的潮流,发展迅速。虽然对外汉语专业招生生源很好,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受到瓶颈制约。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就业率低下。大量调查研究得出了较一致的认识: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毕业后能直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几率较低,已就业的本科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严重低下。以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最权威的北京语言大学为例,调研结果显示,该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基本流向主要有五个方面,其中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仅占10%左右,40%的学生选择继续攻读与专业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40%的学生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从事对外交流工作,或在企业、公司、银行等从事翻译、文秘等工作,还有10%的毕业生则选择出国。
一、红河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分析
红河学院是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的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校2005年获得批准招收第一届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学生,目前已经招生10届。在10年的专业办学中,对外汉语专业紧紧围绕学校“地方性、民族性和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开展人才培养。
从红河学院2009―2013年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可以看出,红河学院对外汉语专业2009―2013年5届毕业生就业类别基本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学生就业人数呈现企业事业单位高于党政机关单位,党政机关单位高于升学,升学高于灵活就业,灵活就业高于创业的趋势。
二、红河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职业类别分析
红河学院对外汉语专业2009―2013年5届毕业生就业类别趋势类别基本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学生职业类别从业人数呈现教育类职业高于国外就业,国外就业高于外事管理类职业,外事管理类职业高于新闻类职业的趋势。
三、红河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自2005年以来,对外汉语专业共制定和实施了2005版、2007版,2008版,2010版,2013版共5版人才培养方案,尽管每一版都各有自特点,但遵循比较一致的思路和模式:对外汉语专业通过“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课程设置,以及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立体化途径的人才培养目标,着重加强学生的语言学和汉语言理论素质及其运用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突出对外汉语专业业务实践教学能力。
对外汉语专业按照“培养具备一定人文与科学素养,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制定了具体的培养方案。同时,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实施有效的培养模式。在教学模式上,对对外汉语专业多次进行,国内国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尝试。学院根据发展需要和教学实践经验,及时对教学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整完善。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汉语国际化、汉语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下,培养适应世界发展需要的汉语国际化人才和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汉语国际化人才指的是能在国内外从事跨文化传播和经济交流等方面工作的人才,尤其是培养了解国内外两种文化、能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能够进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人才,也就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下能够适应国际化环境而生存发展的汉语国际应用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是指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备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及实践应用能力的,能在汉语国际推广进程中适应国际背景的汉语教学的人才。
从学生就业类别来看,5届毕业生最集中就业的是企事业单位,占毕业生人数的60%以上。从职业类别来看,主要集中在教育类职业,每年毕业生就业中基本保持在60%以上;其次各届学生国外就业人数平均保持在20%左右,从事外事管理工作的学生人数10%左右,在新闻类单位工作的5%左右。这一情况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吻合的,也体现了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合理的。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二型、三技能、国际化、立体化途径”的培养模式。二型,即复合型和应用型并举,复合型涵养学生知识――汉语言理论知识与汉文化知识的复合、汉语言文化知识与外国语言文化知识、语言本体理论知识与语言教学实践的复合等。应用型培育学生实践能力――职业业务能力。三技能,即突出中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技能、汉语及汉语教学业务实践能力。国际化,指根据区域特点,具备境外工作的语言素养和能力,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境内外教学基地教学实践形成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化竞争力。立体化途径,即突出立体化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从课程实践、实践课程、专业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团学活动、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团体工作、学院社团活动、学院自愿者组织等八个层面统筹并有机地、协调地构建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使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培养内容等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协调,与汉语国际化和汉语国际教育需要相适配。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的人才与专业培养目标更接近,学生的应用型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能力更强。2013届毕业生国外就业人数高达37.5%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成效的一种反映。
(三)构建应用型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而言,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对外教学实践能力、涉外工作实践能力和对外交际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和国内国外等教学及实践途径实现。具体由课程实践类、实践类课程、教学实践、自愿者组织、学习型社团、专业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构成。
四、结语
人才培养需要与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相适应,与行业岗位相对应。毕业生就业什么单位,从事什么工作是行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直接体现。基于就业调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将对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面对东南亚巨大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就业市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有待我们实践、探索和开发。
参考文献:
[1]檀晶晶.基于就业现状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探讨――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4):32-32.
[2]王妹妹,洪思思,何聪.浅谈对外汉语专业的就业形势[J].理论观察,2010(4):133-134.
[3]洪波,赵薇.对外汉语专业学习型社团建设与国际汉语教师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13(2):84-86.
篇10
“新常态”下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1.在教师职业技能方面的挑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当前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的需求,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要具有较高的目标和要求,如:不但要具备博学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技能,同时他们还要了解和掌握读书时代中所需的视觉营销方面的知识和跨专业的知识,详细了解和掌握当前社会教学中所兴起的各种新型教学方式和手段。因此,在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新常态”下高校要付出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培养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才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2.在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方面的挑战
近些年来,随着数字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为我国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为社会创设了新的产业和市场,也给我国传统行业造成了冲击,从而造成了视觉传达专业方面人才需求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5年前,我国数字阅读人群综述已经突破了2.5人次。并且在当今社会中,而目前快速发展的数字出版促使电子书成了视觉传达设计拓展到了一种全新的领域中,网络版电子杂志与传统出版社之间在维持一种共生的状态同时,也成了一种主要阅读方式。然而当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软件教学和电子书的设计理论还没有纳入到教学体系中,还是以传统的二维平面为主要的设计书籍形式。因此,在这中培养方式下,人才与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多形成了极大地反差,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胜任当前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
3.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挑战
随着信息时代不断的发展,社会中相关行业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变化,为了紧随社会职业需求,与社会岗位相接轨,新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要对企业市场运作的流程和行业背景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当前社会中先进的数字化设计和制作技术。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形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尽相同,社会各个相关岗位也比较重视精尖人才的吸收和培养,着严重制约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机制,与当前社会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之间,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在“新常态”下,当前的读书时代中主要是以二、三维空间的图文信息传达为主攻方向,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明确自身的培养方向,这就需要妈祖数字多媒体时代中所带来的新需求,需要做好企业形象、广告、包装以及书籍等传统产业的需求。另外,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体现了岗位变动和复杂多变的社会。因此为了培养一批具有多维知识、多项技能的综合型使用人才,就需要重视技能型、复合型等方面的培养力度,使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时代的发展潮流相统一。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要重视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和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力度,学生要充分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如何提高“新常态下”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1.根据当前人才培养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
为了确保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与当前潮流的一致性,就要确保教材与实践之间结合的紧密型,不断的扩展和延伸视觉传达专业的内容,通过借助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重点关注相关学科的动态以及时代的发展情况,实时调整当前发展的前沿动态,与时俱进。同时要根据当前人才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改革人才培养理念。并且为了确切的做好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实践经验,力求教学上具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
2.加大教育资源方面的投入力度,完善课程开展的教学设施和场所
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缺乏等问题,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资源方面的投入力度,培养一批专业对口的优秀专业教师,保证人才培养资源,提高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相关院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学校建立一个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优厚的待遇吗,聘请一些具有高素质的视觉传达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同时,为了满足学校教育资金的需求,教育部门要加大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方面的投入力度,完善课程开展的教学设施和场所,提高视觉传达专业培养人才的需求。
3.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学生对于就业和求职的理解和认识
当前视觉传达专业教学设计中,忽略了就业指导的重要性,而高校开展教学的行动指南就是人才培养体系,其是直接决定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因此,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需要深化学生对于就业和求职的理解和认识,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如:就当前社会中视觉传达专业方面的就业情况,学校可以聘请一些著名设计公司到学校开展讲座,来与全体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详细的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政策等,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