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论学习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理论学习建设

篇1

【编者按】理论是旗帜,为实践指明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提出以来,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如火如荼,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不同角度进行研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迅速丰富、完善。本文刊载于《时事报告》杂志第9期,撷取了学术理论界最有价值和代表性的观点,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大理论热点问题进行了梳理。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的工作很多,每个方面的工作都很重要,但一定要准确把握切入点。媒体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是什么

二、什么是“和谐社会”

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特征

五、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准是什么

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何在

七、当前社会主要有哪些“不和谐”因素

八、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在哪里

十、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是什么

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央之所以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立论依据是什么?认识这一背景,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足点与出发点。

目前学术界的观点主要有:

(一)“关键阶段论”。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所以必须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二)“社会转型论”。认为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同时由此带来犯罪案件、经济纠纷、民事纠纷、数量的增长速度也很快。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期,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

(三)“问题依据论”。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主要是我国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领域都遇到了许多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比如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是要出事的。

(四)“内外依据论”。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就国内而言,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出现了“五个多样化”。这些都对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就国际而言,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愈来愈大。来自国内国际这两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

(五)“阶段性特征论”。认为要准确把握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一定要从我国所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入手。只有从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发展处于新的起点和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等阶段性特征出发,才能更全面地把握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

二、什么是“和谐社会”

要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和谐社会。这涉及到另一个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社会”具有广泛的、不同层次的含义,因而对和谐社会也有不同的理解。

(一)大、中、小和谐社会。“大和谐社会”涵盖整个社会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这些方面的有机统一。“中和谐社会”涵盖的范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而言的社会生活领域,主要是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包括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小和谐社会”是指社会领域中社会关系的和谐,主要是社会阶层关系的和谐,以及微观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建设,比如社区、村镇、企业、学校、家庭的和谐。

(二)广义的和谐社会与狭义的和谐社会。广义的和谐社会相当于前面所讲的大和谐社会,狭义的和谐社会则相当于中和谐社会,它涵盖的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应的社会领域。

(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四)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五)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类社会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公民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即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常指的是人口结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地区结构、家庭结构,有一个比较匀称、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

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有多种不同类型。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主要是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对和谐社会部的论述归纳出来的。

目前理论界的主要看法有:

(一)主张从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上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狭义的。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则是广义的。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

(二)认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属性。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既然社会和谐是一种属性,它会渗透或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三)从社会学角度界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其他类型和谐社会的区别,最集中地体现在其特征上。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还有不同角度的论述:

(一)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

(二)认为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特点。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社会。这些特点包括:一是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逐步改善;二是社会各阶层人们互相尊重,平等友爱,融洽和谐;三是实行和谐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协调各方利益;四是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素质大大提高。五是法制逐步健全,社会管理规范有序。

(三)认为现阶段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五个。第一,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第二,改革择时有序,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第三,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得到尊重;第四,确立民主法治,倡导诚信友爱;第五,思想活跃,信仰明确,社会充满活力。

五、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准是什么

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研究又引发了一个重要课题,即如何衡量或评价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问题,更准确地说,就是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和社会的指标体系问题。

目前学术理论界已经意识到这个课题的重要性,但研究还刚刚开始,提出的有价值的观点不多。

一种观点认为,和谐社会有三个标志。首先,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任何阶层特别是具有较高社会位置的阶层都不应以任何理由人为地设置障碍,来排斥其他阶层的社会成员进入本阶层,以达到维护本阶层特有利益的目的;其次,各个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这就必须按照贡献进行分配;再次,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应当保持着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这就必须在其相互之间实现互惠互利的公正规则。一个社会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个标志,方称得上是一个和谐社会。

第二种观点认为,和谐社会至少要有四个条件:一是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二是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三是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四是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

第三种观点认为,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我国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实现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

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何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来的,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它摆在突出位置,这就使得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的认识,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二)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现在,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在执政55年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即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说它是核心理念,不仅是因为它体现了崇高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高度统一,而且是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最高社会目标与当前奋斗纲领的有机统一。

七、当前社会主要有哪些“不和谐”因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才是社会和谐之道。

第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社会中的“不和谐”,首先表现在阶层关系的不和谐方面,主要是社会排斥、社会剥夺和社会断裂问题。社会排斥是说在会当中,我们制定游戏规则时,尽量考虑大家共同的利益,但每一个游戏规则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维护部分人利益的同时,会有意无意地斥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至于社会剥夺,体现最突出的就是城市拆迁和农民失地问题,尤其是对失地农民的社会剥夺是最明显的。这种社会剥夺,反映了我们当前的一些政策考虑得还不够周全。社会断裂,指的是我们社会当中出现一些障碍,阻碍了阶层间流动,尤其是下层向上层的流动。其次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不和谐,中央的很多思想,在地方很难贯彻下去,越到下面越难,甚至会在贯彻的过程中走样。

第二种观点认为,当前社会最不和谐的还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而且很多是由不公平分配所造成的。比如腐败、权钱交易、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等。还有垄断性行业,凭借对资源、市场、价格的垄断,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这些垄断利润本应该是国家的,但是现在绝大部分却留在了断行业内部,或到个人腰包里了。

第三种观点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解决我们党的一些主要依靠力量为改革发展所承担的代价与得到的补偿不对等的问题。农民、产业工人曾经为改革发展承担了相当大份额的成本或代价,应当想方设法予以适当的补偿。

还有学者撰文分析了新形势下社会不和谐因素呈现出来的新特点:一是社会不和谐因素中的利益性突出;二是社会不和谐因素触及的矛盾涉及面宽,层次加深;三是社会不和谐因素复杂性加大;四是社会不和谐因素中的矛盾对抗性增强;五是社会不和谐因素开始动摇人们对“社会公平”核心价值理念的信心。

八、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理论来自实践,更要服务实践。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学术理论界研究和谐社会问题的重点。

不同学者的学科背景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的观点和政策建议的角度和重点也很不相同:

(一)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几个重大课题:一是整合社会关系,重点是整合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解决社会矛盾,重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三是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四是推进社会公平,当前重点是解决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二)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最迫切的任务是协调好各阶层利益关系,竭力避免个别的局部利益冲突转化为整体的社会冲突。从社会结构理论来,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和制定恰当的经济社会政策,推进户籍、就业、人事、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的改革,调整城乡、区域和就业结构,使该缩小的农业劳动者阶层逐渐缩小,使该扩大的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逐渐扩大。引导培育形成一个合理、开放的现代社会层结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这是我们今后要特别加以重视并做好的任务。

(三)认为社会和谐最重要的是能够具有一种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社会和谐机制一旦形成,当社会中有不和谐的因素时,这种机制就能够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有效地整合社会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社会结构获得平衡,使社会运行在良性的状态下进行。和谐社会的机制包括以下的内容: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

(四)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即个人、群体、社会等方面来研究具体的条件和机制。就人际关系方面看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就必须加速和谐社会的主体培育。就资源配置方面看,主要是通过社会阶层体系这一社会激励机制的建立,在合理的社会差别的基础上,激发社会活力,把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尽可能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通过社会流动机制,使社会成员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较低的阶层上升为较高的阶层。就社会结构方面看,合理的社会结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例如,构建现代职业体系,使至今尚游离在现代职业体系之外的农民逐步进入现代职业体系,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

(五)认为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块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法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也有学者认为,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公共治理的和谐是最关键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都体现在公共治理是否和谐。

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在哪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的工作很多,每个方面的工作都很重要。但一定要准确把握切入点,也就是要抓最主要矛盾或矛盾的最主要方面。

从目前讨论看,理论界有几种主要观点:

(一)认为要把中央文件中提出的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这四个着力点落到实处。这四个着力点也就是切入点。

(二)认为要把社会公平摆在首位,努力推进社会公平,提升社会公平程度。目前尤其要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这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认为要把解决社会矛盾,重点是解决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摆在首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化解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尤其是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只有及时化解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各社会利益群体的关系才能融洽协调,人们的心情才会舒畅,各社阶层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整个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充分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极端重要性。

(四)认为切入点是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因为社会阶层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要尽力避免因阶层之间的关系不顺尤其是利益矛盾而影响社会和谐,甚至转化为社会冲突。整合社会阶层关系的目标,就是要使各个社会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建设中国特色会主义是包括所有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各个社会阶层都应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尽所能”,同时,应该使所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各得其所”,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和谐相处于我们社会这大家庭中。

(五)认为切入点就是又快又好的发展。快,就是要保持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较快发展。因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对于发展决不能有任何的动摇。而发展必须体现为要有一定的速度,没有一定的速度是不行的。好,就是要实现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十、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一项更长期的战略任务。

因为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稍有不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也有不同的分析。

一种观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标志要求,内在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

篇2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学习情境;创设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07-02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快,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它的作用日益突出。综合素质、实用技能、英语能力等一些与现代化生产联系紧密的要素,成为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首选标准。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体系中,英语教学越来越表现出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培养懂英语、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职业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然而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受传统客观主义教学观的影响,教师往往忽视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英语课沦为语法分析课、应付考试做题课。学生缺乏语言交流的环境,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相脱节。为此,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开展了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英语学习情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去感悟语言、体验语言、学习语言。

一、建构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模式

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具体来说,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并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英语课堂中,以创设学习情境方式展开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与引导。通过积极的情境去“同化”与“顺应”,达到对新知的意义建构。

基于问题的抛锚式学习是常见的建构主义学习模式。抛锚式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并从中识别目标的全过程。这种教学要求有趣的教学事件与问题的创建,即一种情境的创设。这种情境的创设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教师可以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问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选定某个典型的事实或真实问题作为“锚”,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学习。例如:在人教版《成高英语解题指导》一般将来时的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讲语法,高级班学生会感觉无味。于是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学习情境:Ask: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coming festivals in March and April?借此把Women's Day/April Fool's Day介绍给学生,在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的同时,Ask:What are you going to/will you do on these days?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使用I'm going to/will …句型,所学的知识在他们急于陈述的计划中就得到巩固和提升。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上述的“抛锚”,将知识问题化,点燃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与渴盼,让学生在问题中完善思维体系,将知识内化到自己认知结构中,促成知识和智慧的升华。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学习情境的设计

教师的教学艺术就在于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活化教材,寓教于乐。学习情境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达到知情意交融的效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能力。

1.英语学习情境。英语学习情境可以理解为在教学环境的制约下,挖掘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有层次地呈现、生成知识的有效教学行为。

2.英语学习情境设计和教学的基本要求。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依据课程标准,以“情境中心”的课程思想,开发周边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生活化、活动化的再加工。英语学习情境设计和教学的基本要求:(1)选择能与学生已有经验相接合的信息材料来创设信息呈现的情境;(2)在学生感知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3)在问题情境与生活情境中体验,在活动体验中建构;(4)运用合作互助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认识的结构化提升。

篇3

关键词:教育法学;理论体系;学科建设;初步讨论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140-2

0 引言

教育法学的学科建设涉及到了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教育法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进行讨论,对教育法学学科的理论定位性质内容等进行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对教育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教育法学学科体系的科学构建。

1 学科理论定位

学科群理论体系的主要范畴是学科名称,它在学科的理论产生阶段逐渐发展并形成一种理论体系。教育法学的学科性质是具有多层次的,它在二级学科中既扮演了教育学二级分支学科的角色,又扮演了教育管理学三级学科研究的角色。川如教育学的组成范畴包括在教育学的产生发展阶段逐渐形成的教育教学、师生、学校管理以及校规等因素,并以体系的状态所存在,我们所需要讨论的重点应该集中在对学科群理论以及学科理论之间的联系上,划分维度不同,其所具有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差别,以时间为比较依据,学科群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以含义为比较依据的话,学科群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多,以内容为划分依据,两者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例如将教育学学科中的教学、育德、学校管理等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就演变成了教育学学科群的分支学科内容,如教学论、德育论以及学校管理论等等,两者之间内容具有一致的逻辑关系;另外,学科群理论体系与学科理论体系两者间还进行着频繁的互动,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我们可以从理论体系角度来看,学科群中的教育法学学科与学科中的教育法学学科的构建都可以通过教育法学来完成。教育法学学科构建可以从两方面同时着手进行。首先教育法学体系需要不断的提升,这要通过学科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来完成,这其中还涉及到了充实和完善著作体系与教材体系的问题。其次可以分两个步骤来进行学科群体系的建立。第一步是可以将学科群体系进行横向的分析,分为几个具体的学科;第二步需要对教育法学学科群体系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以得到提高,还要将第一步分成的学科进行细化。

2 学科理论性质

教育法学与其相近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对教育法学学科理论性质问题进行探讨的主要方面。

教育法学对于法学来说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并行于宪法学、刑法学等等。教育法学从法律的角度来探究教育问题,对法律现象中的教育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教育法学是行政法学的一个分支,但是政法学并不涵盖教育义务与权利。同时,教育法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其并行的是教学论、教育史等学科。教学论是对教育中涉及到的教学问题及课程问题进行集中地探讨,教育史也是对教育历史发展问题的研究,而教育法学就是对教育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探究,从教育的角度来对法律进行解读。

教育法学的学科性质是具有多层次的,它既是教育学的一个二级分支学科,又是教育管理学中的三级学科研究领域。教育法学并不是教育学与法学的简单的相加得来的,而应该是两者的有机融合。教育法学同时具有教育学和法学的性质,又互相融合成为教育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教育法学的毕业生由于教育法学的这种特殊性质可以同时获得教育学学位和法学学位。我国从最近十几年开始重视教育法制建设,因此对于教育法学的研究还有所欠缺。长期以来,教育法学被认为是教育管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对其与教育学和法学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全面。

3 学科理论内容

教育法学学科是我国高校重要学科之一,其对此学科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把目光集中在对教育法现象以及教育法学学科现象的研究上。

以静态角度为切入点,对教育法现象研究的本质就是对教育法体系结构进行探讨,以动态角度为切入点,以动态的目光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实则就是对教育法的产生以及变化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对教育法从产生到实践一系列形态的表现形式的探究。就时间上而言,教育法学学科现象出现的时间比教育法现象要相对较晚,换而言之就是教育法学学科现象的研究是建立在教育法现象研究的基础上的,没有教育法现象就不会出现教育法法学学科现象。但就独立性而言,教育法学学科现象又是以独立状态所存在的,其对于教育学现象的研究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对教育法学学科现象进行研究之后,可以在研究基础上形成教育法的学科理论,从本质上而言教育法学学科理论的研究对象其实就是教育法学学科现象。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学科现象的丰富状况将会直接对学科理论的丰富状况造成影响。教育法学学科理论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教育法学的原理论与方法论,这是通过对教育法现象学的研究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另一种是在第一种情况的基础上对教育法学的原理论和方法论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教育法学学科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可以遵从四种不同的逻辑。第一种是对教育法的产生发展变化即实践形态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理论体系;第二种是从理论发展形态即理论逻辑上来进行研究;第三种是对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分别按照顺序进行研究;第四种则是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的研究,与第三种方式顺序相反。

4 学科理论形式

教育法学学科理论的形式主要是利用著作体系和教材体系对教育法进行表述而形成的一种学科理论。

按照研究者的认识研究逻辑而展开的理论体系即为著作体系,而按照学习者的认识逻辑展开的理论体系则是教材体系。这样的划分是相对的,在实际使用中著作体系与教材体系常常会混淆,这种情况普遍出现在高等教育中。

教材体系是出现在著作体系之后的,人们会在著作的参考下编写教材。高质量的教材需要丰富的著作体系为前提,并进行不断的更新,整改。在教材施工过程中,会发现一些问题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修正。从这一点来说,教材体系能够丰富著作体系的内容,并高于著作体系。著作体系教育法学的形成就是从研究教育法现象的角度对不同的著作者的认知逻辑来构建教育法的著作体系。教育法现象的形成与受教育权与教育权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展开有关,对受教育权的研究就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教育权的研究,而两者之间又是相对的关系,这就形成了以二者为中心的法律关系。

将教育法学的内容按照教材体系即学习者的认知逻辑来构建的提议即为教材体系的教育法学。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按照教育法的逻辑进行,还要从使用者的角度进行考虑。构建教育法学的教材体系有两种。第一种是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方式来进行的。再对研究者的认知逻辑进行考虑的同时,又要考虑使用者的认知逻辑,两者需要兼顾。第二种是从理论到理论,即在对教育法学学科现象进行研究的同时兼顾使用者的认知逻辑。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者将自己的一些对于教育法学的理论进行整理之后梳理成问题展示给大家,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一些建议,并且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广泛建议以推动其发展。教育法学的理论体系与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研究,包含了有关教育学和法学的方方面面。需要有一个清晰的逻辑来进行理论体系的建设及学科的建设,同时要注重基础学科对于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对基础问题的把握有利于理论体系与具体学科的构建。

参 考 文 献

[1] 赵维田.世贸组织(WTO)的法律制度[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2] 李浩培.条约法概论[M].法律出版社,2013.

[3] 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乌拉圭回合协议导读[M].索必成,胡盈之译,法律出版社,2012.

[4] 梁西.国际组织法(总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篇4

高校学生社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团的组建和管理,骨干成员的选拔和培养,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都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相应产生的社团类型增多、活动类型增多、与社会和时事联系紧密等新情况和新趋势也愈发明显。但在当今的大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通常只针对学生档案、教务考试、办公人事等信息功能着重规划和建设,往往忽视了学生社团管理的信息化需求和应用。

一、学生社团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社团组织管理不规范

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需学校团委直接领导或设专人负责,但由于高校学生兴趣广泛,充满创新热情,社团数量众多,常会跟随社会热点申请成立新的社团,如“鬼步舞社”、“微博联合会”等。大多数社团的活动开展、相关资料的管理、新旧成员的更迭记录都杂乱无章,团委无法及时掌握其具体真实情况,不能及时对其指导和有效管理。

(二)社团活动管理不规范

社团活动丰富了高校文体生活,拓展学生素质,但对这些活动的策划、总结和记录往往只是由社团成员自己掌握,存档方式也只是普通的电子文档或者照片。社团成员发生变更时,可能就造成活动资料的遗失。学校对各社团的活动开展情况的了解和评比,只能靠社团自己的上报,不客观不准确。

(三)社团成员管理不规范

社团成员变更频繁,骨干成员的选拔和培养对社团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但社团成员变更、选拔信息往往没有完善的存档机制,对骨干成员的个人成长轨迹也没有清晰的记录,社团成员参与的活动、获得的突出成绩也不能完整体现,这对社团成员的工作考核、评优奖先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社团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针对高校社团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社团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将会提供一个良好的解决途径。社团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一)信息管理功能

社团信息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对社团组织信息的管理、对社团活动信息的管理和对社团成员信息的管理。社团组织信息的管理,包括对社团的成立时间、发展历程、社团骨干编制人数、规章制度文档等基本信息的管理。社团活动信息的管理包括活动的名称、类型、举办时间、策划组织人、参与人数等信息。社团成员信息的管理包括成员的姓名、班级、加入和退出社团时间、担任职务等信息。通过这些基本信息的提取与管理,使学校团委能够完整掌握各院系各社团的建设情况。

(二)社团活动审核公示功能

学校团委需要及时把握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对学生社团组织大规模活动要加强监督,以防错误观点和言论的散布、传播。因此社团活动的网上审核凸显重要性,通过网上活动的申报、审核和公示,校团委能及时掌控社团活动情况,并在活动举办前予以分级和管理,既增加了社团活动的灵活性,提高了审批速度,加强了管理,也使各个社团之间形成良性竞争。

(三)检索查询功能

通过提供多维度的检索和统计条件,使社团组织信息、活动信息和成员信息形成互相贯通的信息网络。如对社团的查询,可以得知该社团活动组织情况和成员信息,了解该社团活跃程度和成员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活动类型和数量的统计,可以了解学生偏爱的活动类型,并及时对其作出指导。使用图表直观显示查询统计情况,使各社团状态一目了然,便于学校对社团的监督和管理。

(四)考核评优功能

社团信息管理系统对各社团举办的多项活动自动统计和评分,从而对社团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排名,提供社团评优的依据。也可以对社团成员的综合工作情况进行测评,通过对成员策划、组织、参与活动的情况的自动统计,显示成员历次工作列表,使骨干成员的选拔、评优,以及奖学金的评选等更客观有理。以在线公示的形式对优秀社团和活动、优秀社团成员的表彰和奖励,贯彻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五)其他功能

社团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数据化管理的优势,还可提供电子文档存档功能,使社团规章制度、活动策划、活动照片等文件长久、可靠地保存。提供信息留痕功能,对历史信息进行有效的保存,图表化展示各社团的发展历程和变更情况。团学课堂等信息栏目的建设,可以使社团成员在线便捷地对思想政治知识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三、主要数据指标

学生社团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数据指标如下表:

四、总结

篇5

市委在1月19日,召开了全市学习实践活动转段会,根据市委学实办安排和委党组研究决定,今天我们邀请了市学实办指导组亲临指导,在此召开全委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转段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学习实践活动转段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对整改提高阶段的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

一、突出特色,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开展的卓有成效

在分析检查阶段,我们紧紧围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这个主题,继续坚持将深化学习贯穿始终,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城乡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突出特色,注重成效,扎实做好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在分析检查上突出四个特色:

1、广开言路,在征求意见上突出广泛性。

为充分吸纳各界对建委系统科学发展上的真知灼见,广开言路,在学习第一阶段走访、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弄清影响和制约城乡建设科学发展上存在的问题,着重从思想理念、制度建设、为民务实、工作作风、党风党纪等方面征求意见。在方式上采取了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个别走访、深入调研、网络调查等方式,征求对象有市直各单位、各部门、各县区、“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离退休老干部、基层单位代表及本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新征求到意见建议40余条,同时,将“三新”大讨论活动查出问题正在整改和没有整改的纳入学习实践活动整改内容。累计发放征求意见表450份,征集意见建议70余条,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打好了基础,为撰写好分析检查报告提供依据。报告形成后,通过召开座谈会、书面发函和网上公布等形式,广泛征求市四大班子领导、市直单位、服务对象、委属单位、机关科室及离退休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于1月15日,召开了群众评议大会。会上各位评议代表本着严肃、认真、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委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评议,给予了肯定,五项评议满意率全部达到100%。

2、认真查摆,在查找问题上突出准确性。

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书面向领导班子成员反馈后,按“四对照、四查找”要求,于12月21日,召开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暨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作了深入的对照检查,积极发言,摆问题、挖根源、提意见、表建议,以严肃认真、开诚布公的态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力求把领导班子和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找透,明确努力方向,确保整改措施切实可行。

通过认真查摆,查找出建委系统目前还存在的阻碍科学发展的问题有:一是思想解放不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意识不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工作力度不够。二是统筹城乡发展意识不强,对村镇建设指导不具体,存在重城市建设轻村镇建设,重工程建设轻城乡建设,重加强工程建设轻建筑业管理的现象。三是建筑市场管理有待加强,科学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秩序上有待进一步规范,还存在一些压级压价、阴阳合同、工程垫资等现象。对做大做强建筑业服务、扶持不够。四是服务意识不强,上门服务少,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服务质量不高。

3、深挖根源,在分析原因上突出深刻性。

对照查摆的实际问题,建委党组积极挖掘根源,深刻剖析原因,确保原因分析的透彻性、深刻性。在分析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原因上,主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思想解放程度、科学发展的意识、改革创新的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去分析。既查了客观原因,更主要的是查主观原因,努力从灵魂深处、从体制机制深处查找深挖,努力做到不遮丑、不护短、不怕触及矛盾,力求分析原因的深刻性。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和原因来认真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委党组对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主持起草、修改,报告在形成过程中,认真吸纳了“三新”大讨论、学习调研和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的重要成果,有客观地总结经验,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使分析检查报告具有可操作性。

4、边学边改,在学习实践上突出成效性。

市建委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的原则,在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创新体制机制上下足功夫,把学习实践活动过程成为推动工作、创新机制、取得成效的过程。在做大做强建筑业上,针对企业反映有些收费对象不合理问题,我们及时研究对策,理顺收费关系,减轻企业负担。在建筑工程交易管理上,研究修改招投标办法,使市场进一步体现了公正性,防止围标、串标问题;在加强两区农村建设、工程建设管理上,出台了有关文件;加大了清欠工作力度,努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努力构建防欠长效机制。最近一段时间,接待农民工投诉64起,协调解决拖欠工程款1100万元,农民工工资127万元。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确保建筑工地不发生任何事故。抓好建筑市场监管,正在研究制定对监理企业、勘察设计企业规范化管理。对XX路拆迁户进行走访慰问,做好委单位困难群众帮扶,举办“和谐之声”迎春联欢会,这些工作的开展,即凝聚了人心,又激励了干事创业的斗志,打造了和谐单位,树立了形象。

二、明确要求,认真做好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

这次转段会后,整个学习活动将转入整改落实阶段。这一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既是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整改提高的阶段,也是抓落实、抓深化、看效果、看收获的阶段。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抓住关键环节,把握重点问题,搞好集中整改,确保取得实效。

(一)明确“一个要求”。就是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明确中央、省委、市委整改落实阶段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这一主题,把握和体现严格要求、求真务实、发扬民主的精神,抓住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工作举措等关键,突出抓好前阶段各单位、各科室确定的24个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紧迫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做到思想上有新提高、作风上有新转变、工作上有新改进、发展上有新进步、民生上有新改善、党建上有新加强。

(二)抓好“四个环节”。整改落实阶段整体时间安排40天左右,从1月中旬开始

,到2月底结束。在整改落实阶段,要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时间安排:1月中旬至2月初,15天左右。具体要求:一要制定整改措施。以形成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建委系统工作实际、群众利益、社会稳定方面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整改落实方案。二要明确整改要求。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做到整改落实内容明确、时限明确、目标明确、措施明确、责任人明确,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三要公布整改方案。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整改落实方案,对重要事项作出公开承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第二个环节:集中解决突出问题。时间安排:2月上旬至2月中旬,15天左右。具体要求:一是认真梳理问题,逐一明确解决的方式、方法和时限。二是抓住重点问题。要重点解决好“四事”,即影响科学发展的大事、制约科学发展的难事、阻碍科学发展的急事、关系民生改善的实事。三是有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做到对干部群众事前预告、事中商告、事后通告,向群众公开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结果。对重点问题成立专项小组,由主要领导牵头,积极探索上下互动、左右联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要集中力量解决几个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办几件群众普遍期待的实事好事,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第三个环节:完善体制机制。时间安排:2月中旬至2月底,15天左右。具体要求:一是搞好制度清理。要对现有的各类政策措施、意见办法、规章制度等该废止的及时废止,需要完善的及时修订完善,需要新建的,按照“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抓紧时间,尽快出台。二是推进制度创新。着力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城乡建设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三是确保制度科学。要充分借鉴调查研究的成果,充分运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确保各项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

第四个环节:推动科学发展。要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谋划好城乡建设工作。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全会及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谋划好2009年工作。二是推动城乡建设科学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为主题,积极推进工程建设、建筑业管理、建筑节能、城乡建设改革发展,务求在多个方面取得科学发展的成果,使2009年全年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继续做好24个问题的解决工作。要进一步研究措施、多方协调、积极推进,让人民群众感受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

(三)创新“一个载体”。要充分运用好“三改”这个活动载体。一是围绕提高素质改。就是要切实转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转化为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以达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的目的。二是围绕促进和谐改。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更好地把握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办好群众期盼办又有条件办的实事,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三是围绕科学发展改。就是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思路与行动。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加强学习。坚持把学习理论贯彻始终,切实抓好近期中央、省、市主要领导讲话、会议精神的学习。二是坚持领导带头。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带头深化学习,带头制定整改措施,带头解决问题,带头办实事,带头促进发展,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三是坚持发扬民主。做到整改方案向群众问计,整改措施为群众着想,整改过程请群众参与,整改成效由群众评判,确保整改方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坚持深化整改。要在解决突出问题中深化整改,解决好思想作风、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在解决难点问题中深化整改,结合实际制订解决方案。五是坚持自觉实践。要按照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要求,坚持做到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群众非常关注。一定要强化责任,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一)强化组织领导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尽好第一责任,做到思想不松懈、精力不放松、力量不减弱、标准不降低;分管领导要落实直接责任,深入考虑、周密组织、精心实施;要加强调查研究,掌握进展情况,搞好综合协调。

(二)强化活动监督责任。要以诚恳的态度欢迎监督,真心诚意地欢迎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团体、服务对象的监督,要提高活动透明度方便监督,要主动采取措施接受监督。通过“走出去”征求意见、“请进来”听取意见、开展群众测评等多种方式,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篇6

(一)档案管理基础设备不完善

目前绝大多数卫校档案管理的基础设备都呈现出不完善的势态。档案管理的基础设备分为软件设备和硬件设备。在硬件设备上,目前卫校的配置数量呈现明显地不足,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又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硬件数量不足便导致无法更好地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在软件设备上,不能很好地解决学者们的难题,让他们在查阅信息资源的时候,表现的非常地困难。由此可见,完善档案管理基础设备是多么地重要。

(二)没有系统化的档案管理机制

系统化的档案管理机制才能让档案管理长远地发展下去。目前,卫校档案管理很少拥有系统化的档案管理机制,无论是档案管理的内在模式,还是受众服务上,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不能井然有序地实行档案管理制度,也没有展现出完美的受众服务,让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够充分认清自己的工作职位,让档案资源共享的实现变得尤为困难。

(三)缺乏具有专业水准的档案管理

团队具有专业水准的档案管理团队是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的条件。就目前而言,卫校档案管理团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专业水准。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都是老年人,他们没有多少档案管理的专业背景,也没有充分学习与档案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便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在管理方面出众的能力。②另外,在人员配置也显得极为不合理,没有很好地利用好计算机人才,致使他们无法在档案管理工作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进而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无法得到完善。

二、加强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备

加强卫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完善硬、软件设备。在硬件设备方面,应该实现配置数量充足,可以让卫校档案管理相关部门具有针对性地购买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在软件设备方面,可以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的软件设备,以此实现软件设备的完善性。

(二)增加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在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备时,必定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充足的资金投入便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规范资金投入,让投入资金能够取到实际作用,就应该具有针对性对购买档案管理设备,购买时应该充分考量市场价格,作为具有实质性的价格数据,然后经过程序投入资金。另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应该与时俱进,以此避免造成卫校资金的不必要流失。

(三)建立系统化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机制

建立系统化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机制应该充分做好多方面的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具有实效性的数据库。建立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让纸质档案变为可以存储的数字资源,以此很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应该针对卫校的各个系别、各个年级,对档案馆实施设置终端,以此实现远程控制与管理,让各个系别、各个年级的信息数据能够快速、敏捷地纳入数据库。再则,需要充分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防范工作,让数据库系统与局域网能够实现安全管理,科学规范操作,对于重要的数据信息资源设定限制权限,以此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性与保密性;最后,对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修理以及程序升级等,以此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四)培养具有专业水准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团队

培养具有专业水准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团队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首先,各大卫校应该充分注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把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卫校日常管理工作融为一体,以此让档案管理人员深刻地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其次,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以此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让他们能够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出众的管理能力。③再则,引进档案管理专业人才,进一步提升卫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最后,对档案管理人员实行奖惩制度,对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表现出众的人员进行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奖励,以此促进他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对思想散漫,对工作不负责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惩罚,以此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自身的错误,进而在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能够做得更好,以此彻底强化卫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结语

篇7

[论文摘要]:审计学作为一门综舍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高等职业院校财会专业课程设置中定位较难。本文结合高职教学实践提出审计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实用能力为本位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提出了案例分析法、业务循环实际演练法等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

审计学是一门重要的会计学专业课,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时应结合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将其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进行安排和要求。

一、审计学课程的鲜明特点

(一)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要求较高

审计课程的设置要求必须在学生开设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等会计专业课后开设,要求学生在具有熟练的会计实务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掌握适当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对会计核算和分析方法能够准确运用并灵活理解。这样的要求在高职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标下并不容易达到,因为其它专业主干课的教学主要立足点在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上,这就使得理论教学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往往造成学生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是机械的记住了对某种业务如何处理,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处理,以及不如此处理可能会怎样。而审计学的要求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不仅需要学生在给出一个问号的情况下知道如何去做,更重要的是要求在给出结果的情况下能够发现其中的错误,学生由于理论知识不扎实所以很难跳出会计的角色反过来运用会计知识进行审计发现。

(二)实践教学环节难于真正开展

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行各业的真实情况,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参与案例讨论和撰写分析报告,使其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审计课程从本质上说属于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但在教学中却恰恰难于真正开展教学实践,主要原因在于难以收集全面的实践材料。审计实践主要是建立在已存在、可获取的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审计活动不能单靠某一局部的会计资料进行。只有通过全面的相互联系的资料,才能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审计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发现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现有的审计教材中的实践内容的形式基本上都是将会计处理中某处错误结果单独列示出来作为资料,然后要求学生判断其中是否存在错误,这样的实践材料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只能提供改错之用,并不能真正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而审计实践要培养学生的主要是在不知错误在何处,或在被审计单位蓄意采取各种手段掩盖错误或舞弊的情况下,通过各种审计方法查找出错误及舞弊。

二、审计学课程建设中的几个重点环节

审计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高等职业院校财会专业课程设置中往往处于鸡肋状态。基于该课程的以上特点,课程设置时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的确定、教材的选择、教学手段等方面要综合考虑,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一)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

1.就业导向。在审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应充分结合高职教育目标和就业定位进行设计。财会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会从事出纳、会计或审计助理等岗位的工作,因此对学科中使用层面较高,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大幅度的删减,着重介绍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教学中重点抓住审计证据和审计方法、内部控制等部分内容。

2.实用能力本位。大力培养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际案例出发,从学生未来工作中可能面临到的最实际、最常见的问题出发,从与会计专业知识最接近,结合最紧密出发,大量引人案例及练习进行实践训练,实践课占总课时的比重应在40%以上。在实现理论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在理论部分介绍中也应适当调整加大案例和练习的成分,如审计职能、审计方法、审计证据、内部控制制度等部分,都可以加人实际案例、设计案例以便于讲授和学生理解。

3.有效衔接。审计学作为一门会计专业相关学科综合性强,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经济法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对具体的财税问题、财经法纪间题、经济效益问题进行分析。在教学中应注意突出审计学知识点与相关学科特别是财务会计的衔接,从而达到增进本门课程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材的选择

审计课程主要包括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两部分,理论部分包括审计基本概念、审计组织及人员、审计证据、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风险及重要性、内部控制制度。在教学中重点抓住审计证据和审计方法、内部控制部分,应该根据各班学生具体接受情况适当调整或删减审计风险部分。实务部分应作为教学重点,重点应以业务循环为主线进行介绍。

教材的使用上应采取基本教材、专业配套辅助教材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材料相结合的形式。以基本教材为基础和主体.教材的选择应采用高职教育专用教材。配套教材可以选择习题及实训手册,重点应放在实训资料和案例的提供和介绍上。另外可以针对自主性强、基础较好并有兴趣的学生介绍课外参考资料,以补充课上授课内容的不足。

(三)教学方法手段—努力实现实践教学的真正开展

案例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要真正发挥作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一些基本的教学环节必须组织好。

1.教师方面。要想学生得到一滴水,老师应是长流水。要想上好实践课,首先教师要精选案例、精心备课,要及时掌握最新的财经法律法规的动态和经济生活中的真实案例。

2教学手段上。由于案例的提供资料较多,所以应事先印制好实训手册,提前把资料提供该学生,方便其熟悉相关知识和查阅资料。另外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更大量的信息资料得以利用和推介,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信息的收集和传递量,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作用不容忽视,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篇8

 

关键词:建构主义  自主性学习  教学课件

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于上世纪9o年代的兴盛,人们意识到,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对新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不断地自行更新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过程。这一理论在EFL教学中的体现,是对自主性学习的大力提倡,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兴起。而互联网和电脑的普及,又为自主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所以各种英语学习课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其中高质量的课件并不多见。有的课件采用“课堂搬家”、“电视上课”的方式编写;有的仅仅是纸质教材的电子版本[1]。因此虽然有了现成的课件,教师和学生却未将其真正加以利用,大部分时间这些课件都只是摆设[2]。本文拟针对这一问题,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出一个教学课件的设计框架。

一、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内部情感动机的驱使下,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协作、会话等手段,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是对世界绝对真实,绝对客观的反映,它只是一种解释和假说,它会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和针对问题的不同,不断地修正、升华其内涵。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正如我国古代的一句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责任不是去传授具体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探索。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而且学生在个性、气质等方面是有显著差异的个体,所以教学应该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依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实施的因材施教。建构主义的“评价观”将评价的重点放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上,而不是知识的结果上。“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这一评价观的具体体现。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即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共同的特点都是首先创设一个基本的学习情境,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最后进行效果评价。这些特点是设计教学版课件的依据。

二、课件设计思路

本文设计的教学课件,其依托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上机自学和教师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该课件的设计,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及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的物化表现。其首要问题就是分析教师在这一学习模式下的任务。

1.教学目标分析: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建构的目标。另一类是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知识建构的目标分析应从教学大纲的总目标出发,确定整门课程,每册书,每一单元的子目标,并画出这些目标间的递进、包容、形成关系。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同样也要细分。要确定出每一阶段,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环境气氛的营造需达到的目标,同时要让学生也清楚地了解这些目标。

2.情境创设:教师要配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尽量创设接近真实的情境。通常需要完成三类情境创设:多媒体教室中的情境创设,常规教室中的情境创设和教室外的情境创设。前二者在教学中基本上成熟,而教室外的情境创设是目前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弱项。众所周知,学生仅靠课堂中的学习,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课外对口语的操练,英文资料的阅读,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条件。而现在的大学校园里,为学生创建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与课堂学习紧密结合的课外学习环境,还不多见。教师在这方面还大有可为。

3.对自主学习的辅导:当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步入了适宜的学习情境之后,他们便可以自主学习了。教师必须能引导和监督学生按步骤地完成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尽量做到及时解答。还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当提供最丰富,最直接的信息,方便各个层次的学生查阅,提供各种查阅信息的有效工具。

4.促进协作学习: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下,协作学习是指个人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3]。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讨论的组织者,可以设计灵活多样的讨论形式,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也可以把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强调和掌握,对学习策略的引导和应用融入到讨论中,使学生对这些关键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也是讨论的评估者、反馈者,应当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观察,及时记录,给予明确的评价。

5.学习效果评价:教师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学习的知识性评价,一是自主性学习能力的评价。分阶段定期进行的教学评价,在师生对评价结果达成共识后,要对知识点的弱项设计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对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弱项,设计相应的强化培训。

三、课件的设计

对知识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是教学的起点,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之前必须通过这两个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系统自动反馈给学生一个导学模板。在这个导学模板的指引下,学生便可以开始学习了。系统同时给教师反馈一个教学模板。教师根据教学模板的提纲,用情境库和信息资源库中的资源,依照具体的教学目标,生成课堂教学版的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课堂辅导后,将再次接受系统对其学习情况进行的形成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系统给出相应的强化练习以强化训练学生的弱项。同时再次给出相应的导学模板。如果学生的学习状况无太大变化,系统反馈的导学模板就不会改变。但如果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了显著变化,导学模板就会变更。这样学生能在学习中看到进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出,教学版课件设计的总体结构是一种“填充库+模板”的填充式结构。模板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纲。其中设计了教师要达到的一般性教学目标,和一些必须进行的教学步骤,是一个粗线条的授课计划。而这一计划的具体内容,也就是每个教学步骤具体的活动,则是由教师根据需要从各个填充库中选取后,再填充到模板中,最后制作成自己的教学课件。这样既可以集中集体的智慧,依据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从整体上给因材施教定出一个相对稳定的路子,也就是有一个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而设计的,框架结构性的教学模板;同时又给教师在具体施教时留出了足够的微调空间,使教师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条件安排自己的授课,这样的课件才能够真正被充分利用。

篇9

建构主义是信息化时代的哲学范式、认识论,它主张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代表学者有Dewey,Piaget,Vygotsky等(Kang,I,E, 1999)。这些学者一般都是在自己学术鼎盛时期的20世纪30~60年代提出并潜心研究建构主义的。到了信息化时代,这些学者倡导的建构主义与时代潮流相融,成为当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流范式。

在信息化时代应对学习怎么下定义?为什么建构主义如此受青睐?答案就是:信息化时代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简单来讲,就是学习者自行建构学习意义的有效学习环境。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要成为应用技术的主体,并需要为学习者创造能够自动引发学习动机的,能使学习者“寓学于乐”的娱乐性环境(Engestrom, Y. ,2000)。目前,已成为重要学习环境或学习媒体的教育游戏可谓最理想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娱乐学习环境。作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教育游戏,是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原理来设计的。

在最近出版的Beyound Constructivism一书中,作者Winn提出:“当前,我们需要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反思。我们在研究建构主义时,应加深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习是怎么发生的,通过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怎么学到的,如何把这一学习过程具体、情境化地表现出来。”Winn还指出,在研究建构主义时,应更加关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习是否实际发生(Winn, W., 2004)。

建构主义是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学习理论之一,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似乎只沉迷于它的理想境界,而忽略了它所具有的致命弊病,即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过于随意,对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难以估量和做出正确的评价等。我们还需通过具体而深入的研究不断完善和发展建构主义。

鉴于此,本研究以活动理论、分散认知理论、生态心理学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哲学的、认识论的思维框架,分析这些理论所蕴涵的对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启示。

活动理论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

以建构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活动理论认为,学习是表现学习者具体活动的一种现象,即思考和行为是一致的,而活动和意识成为学习的中心机制。认知主义者的主张则与此相反,认为学习是脱离学习者的行为而先行的。在游戏世界中,玩家在愉悦于游戏的过程中懂得新的事物,在直接参与游戏之前,玩家不刻意去理解游戏内容。玩家的意识和思考在玩游戏时以及活动的过程中自动发生。 总之,活动理论主张,学习者的活动跟游戏中玩家的活动很相似。因此,根据活动理论,把游戏中玩家的行为当做学习活动来分析,是设计教育游戏的恰当的理论框架。 教育游戏需要在游戏中明确地设定教育目标。此时,活动理论可以成为能够确定目标的理论依据,即活动系统6个要素就是拟定理论分析框架的主要因素。依据这一分析框架来分析游戏中玩家的活动过程, 以此作为思考的立足点,我们可以分析和归纳活动理论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基点启示。

就如Jonassen 和Rohner-Murphy所主张的,基于活动理论的教学设计中,要聚焦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他们认为,基于意图性、历史、文化、使用工具来仲裁有意义的意识过程或者个体的自我反思是根据活动理论进行教育游戏设计的基本观点。(Jonassen, D. H. , 2002)。

活动理论对教育游戏设计提供如下借鉴。

1. 教育游戏必须以学习者通过玩游戏形成的理解和思考的内容为依据。设计教育游戏时,应考虑设计对于学习者有意义的游戏性活动。学习者玩游戏的过程本身就是为达到学习目标而努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无意识的。因此,游戏的过程中应蕴含学习目标和学习者潜在的思考过程及其联系性。多样的游戏体裁中,发现、探究、问题解决型内容的教育游戏最能反映上述游戏设计思想。还有,在冒险性游戏的探险要素、RPG游戏的任务形态和基于模拟类的游戏中,学习者通过玩游戏来持续地提高战略性思考能力,所以在设计此类游戏时,活动理论可以成为游戏设计的恰当理论框架(Kim, B, K, 2004)。

2. 设计游戏时,必须考虑到社会脉络实践的真实活动要素。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者所经历的游戏,使之迁移到现实中的能力,是基于活动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所追求的教育价值。

3. 在教育游戏设计中,应用活动系统从教师、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角度来分析教育游戏,并探索要素之间潜在的矛盾,改善要素之间的不均衡关系。

4. 活动系统中的6个要素与游戏中的工具、项目等因素相联系时,根据联系范围和水准考虑游戏的水准和工具的水准,是基于活动理论的游戏设计应考虑的重要部分。活动系统支持6个要素及其他所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设计游戏时,必须探索如何把部分相互作用的活动要素与游戏水准、工具水准联系起来。

分散认知理论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

分散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理论是由Hutchins最早提出的(Hutchins, E., 1999)。分散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与认知并不是只属于个体的,而是由统属于环境的事物、个人、工具所分散作用形成的。即人所研究的包括高尖端技术在内的多样事物都是为发展人的能力而开发的。因此,除了人的认知活动和能力之外,还应研究扩张人类认知能力的作为认知工具的技术。认知分散时,学习者的自我概念随专家的概念化而收敛(coneprual change)。此时,分散认知中的人工物件(artifacts),既可以扩张人的认知能力,又可以提供认知残余(cognitive residue)。分散认知与情境认知也有联系性,情境认知理论所主张的知识并不是只属于某个个体的知识,而是在共同体中相互作用的,与周围同伴的相互沟通中显现的社会构成物。这在分散认知中被区分为个体分散认知(individual distributed cognition)和社会性分散认知(social distributed cognition)。

上述分散认知理论对教育游戏的设计有以下几点启示。

1. 教育游戏的内容中应包含能够扩展学习者认知能力的主题和游戏方式。换言之,教育游戏本身就是个体分散认知的人工物(artifact)。因此,通过应用教育游戏来支持和扩展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教育游戏本身要起到使学习者导致认知残余的分散认知的作用。设计教育游戏时,不应单纯地追求趣味性与Flow因素,而应设计能够引发学习者学习概念变化和思考能力扩展的故事情节和内容。

2. 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设计能够支持学习者自我反省学习与元认知学习的环境。这种环境是通过游戏中的工具(tool)或者场景(stage)等因素体现的。分散认知理论所强调的认知残余(cognitive residue)因素在教育游戏设计中容易被趣味性的因素来所遮盖。因此,游戏环境中需提供学习者能够自我反思的、进行元认知性思维活动的工具和项目,以及起仲裁作用的衔接工具等。

3. 在游戏中能够发展学习者游戏能力的工具就是认知脚手架。在教育游戏中,项目、任务、提问、NPC、MUD、共同体等因素支持学习者玩游戏和发展玩家的游戏能力。在提高学习者游戏能力的同时,应考虑把能够起认知脚手架作用的认知因素包含在游戏的内容中。这些都应反映在教育游戏设计中。

生态心理学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

生态心理学是Gibson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针对认知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提出来的(Gibson, J. J., 1979)。他主张,有机体和环境是不能分开的。因此,生态心理学重视有机体相互作用的环境,即聚焦刺激世界的生态本质的心理学。除了学校环境之外,家庭等多样的共同体环境中教师、同伴及父母等有机要素进行相互作用。生态心理学认为,对于这些有机因素的研究,自然的研究设计方法是最合适的(Barron, B., 2006)。

生态心理学认为,知觉是人能动地从周围的事物中受到刺激而做出反应的一种心理行为。生态心理学还认为,学习可以视为意图和注意,在学习目的环境中学习是行为引发的affordances。这种affordances在教育游戏设计中是通过画面设计和界面方式体现的,它可以引发学习者恰当的游戏行为。

上述生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对教育游戏的设计有如下启示。

1. 根据affordances可以评价教育游戏是否达到设计人员和教学者的意图。在教育游戏的效果性评价中,除了评价学习者关注(attention)程度以外,还应评价是否过分地超越了对学习者起脚手架(scaffolding)作用的水准。

2. 应提供能够使学习者的要求和教师的意图趋于一致的游戏内容。此时,作为学习工具的教育游戏可以给学习者提供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相互沟通和促进学习的游戏环境。

3. 设计教育游戏时,应注意设计游戏中的叙事顺序,有组织地在游戏中提供给学习者的认知脚手架和探索工具,即游戏应被设计为通过叙事(叙事内含学习脚本)有顺序地进行游戏活动,并使这些程序通过视觉工具更有组织地呈现。

本文基于几种最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分析了这些理论对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启示。通过分析,总结了10种游戏设计观点。(1)教育游戏的内容应为学习者通过玩游戏能够认识和思考的内容。(2)设计教育游戏时,应考虑社会脉络实践的真实性活动。(3)教育游戏的设计应考虑从教师、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角度来分析矛盾行为。(4)以活动系统中的6个要素为基础,游戏设计中考虑游戏水准和工具水准。(5)游戏设计时应考虑能够扩展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的主题和游戏实施方式。(6)游戏设计中,通过设计分场景和工具来为学习者提供自我反思性学习和提高元认知能力的内容和环境。(7)教育游戏中,使扩展游戏能力的工具成为学习者的认知脚手架工具。(8)需要设计游戏中能够评价游戏功效的恰当系统。(9)要设计能够使学习者的要求和教师的意图趋于一致的游戏内容。(10)设计教育游戏时,应考虑游戏中叙事的顺序对组织化游戏活动的认知脚手架工具和航海工具的设计的影响。

参考文献

[1]Barron, B.(2006), “Interest and self-sustained learning as catalyst of development: A learning ecology perspective”, Human Development, Vol.49 No.4, pp.193-224.

[2]Barron, B.(2006), “Interest and self-sustained learning as catalyst of development: A learning ecology perspective”, Human Development, Vol.49 No.4, pp.193-224.

[3]Engestrom, Y. (2000),“Activity theory and individu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 In Y. Engestrom, Miettinen R., & Punmaki R. (Ed),perspectives on activity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9-38.

[4]Gibson, J. J.(1979),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5]Hutchins, E.(1999),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distributed cognition. In L. B. Resnick, J. M. Levine, & S. D. Teasley(Eds), Perspective on socially shared cogni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pp. 283-307.

[6]Jonassen, D. H. (2002)“ Learning as Activit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ol.42 No.2, pp.45-51.

[7]Squire,J.etal. Designing Educational Games: Design Principles from theGames-to-Teach Project.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3,435,43(5).

[8]Kang, I, E(1999), “Why Constructivism?”, press of Cungill : Seoul, pp.58-63.

篇10

关键词 学习型 教学团队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伴随新军事革命条件下军队院校的大发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得到了军队院校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受传统组织管理模式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军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学习型教学团队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1.1 学习型教学团队的内涵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佛瑞斯特提出,他认为学习型组织具有扁平化、信息化、开放性以及终身学习的特征。彼得·圣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成员必须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培养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组织成员的共同理想、目标和愿景。

结合彼得·圣吉的组织理论,我们对学习型教学团队的涵义可以概括为:学习型教学团队,是为了达成共同目标彼此分工协作相互依存的教员群体,是一个有持续学习及创新能力、有共同愿景、能不断创造未来的团队。

1.2 学习型教学团队的特征

一是组织层次扁平化。学习型教学团队的组织结构是精简的、网状的、扁平的,呈现为水平式,让每一个基层单位拥有充分的自,注重成员自我管理,形成以“基层为主”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同时,学习型教学团队的组织结构也是有弹性的,能够快速实现各种知识和信息的交融与结合,从而使团队能根据中国特色新军革迅速做出调整,是一种新型的、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组织形式,能随着未来战场对军事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及时调整院校的培养理念和模式,具有很强的变革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是组织系统开放化。学习型教学团队内部具有开放、平等、奉献、健康的组织环境,成员把彼此当成合作伙伴,相互可以质疑,彼此询问、彼此学习、相互交换知识、相互学习他人所长,大家在交流和工作时彼此尊重和信任,从而使信息能够在组织中畅通无阻。

三是学习单位团队化。学习型教学团队认为,每个人都在学习的组织并不能等同于组织学习,个体行为的改善不能代替组织整体行为的改善,组织学习是以组织本身为主体,而不是全体组织成员的简单算术和。如果一个组织不能成为学习主体,即使每个个体学习都很好,也不能看作是组织学习行为的发生,更难以对组织行为的改善产生根本性的推动作用。

四是组织学习的持续化。世界军革蓬勃发展,急剧增加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要求军事人才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接受教育,而院校每引进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需要教员和学员更新原有的知识,吸收并创造出新的知识,这些都需要团队成员持续不断地充实自己,建立自己独特的核心专长,应对院校教育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

2 创建学习型教学团队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2.1 创建学习型教学团队是提高政治理论教学核心竞争力的发动机

我军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军校政治理论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站稳脚跟,政治理论教学团队必须尽快形成并展现核心竞争优势。政治理论教学团队核心竞争力是由知识、资源、流程与管理文化相互联结而形成的复杂的系统组合,是院校内部整合的、富有个性化的、复杂的能力体系,而且它能够不断优化,是团队独有的、长期形成并融入团队内质中支撑团队竞争优势,使团队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系统。由于学习型教学团队的行为比一般团队更为活跃,学习能力更强,其基于共同目标构建出的核心竞争力方向更明确,目的性更强,各种资源的使用能够起到协同的效果。因此,创建学习型教学团队对于政治理论教学在军革不断加速的环境下保持竞争力和生命力具有重大意义。

2.2 创建学习型团队是加快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助推器

学习型团队理论认为,学习型团队是不断增强其能力来创造未来的组织。也就是说团队能从不断学习中获得竞争优势,面对变化的未来能够做出迅速反应、有效变革。当前,政治理论教学正处于全面、深入变革阶段,改革任务艰巨,在转型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运用学习型团队理论指导转型发展实践,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思想,无疑对政治理论教学实现战略调整,推进院校政治理论教育在新起点上创新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3 创建学习型团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触发器

学习型团队首先重视人的学习。让人懂得,只有提高学习能力,才能有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在学习与生存、发展的紧密联系中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学习型团队依靠人、激励人、培育人、尊重人,不再将成员看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和手段,而成员将团队看作是增强打赢本领、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卓越的依托。创建学习型团队将触发全体成员增强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尽快适应军队建设的新要求。再次,学习型团队视个人目标和院校目标为一体,为成员才能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3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3.1 依托学习型团队理论树立新观念

一是对团队学习意识进行升华。当前很多人对“知识就是力量”产生了曲解,认为拥有别人不懂的知识越多才越有力量,掌握别人不了解的知识才形成自身优势,如果共享知识则会使自己丧失这些优势,谁拥有别人不懂的知识越多,谁就越可能成功,因此人们对一些认为影响到自身竞争优势的知识采取保密措施,并尽可能多地去完善别人不知道的知识部分。因此要改变这种守旧意识,树立团队学习意识。团队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能够形成团体知识共享,使团体智慧超过个人智慧的总和,对复杂问题做到比个人更有洞察力。

二是对组织的传统概念进行创新。传统观念认为,个体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他需要学习,但是团队没有生命,根本不需要学习,它是个体学习的总和。而在学习型团队中,团队同样是一个生命体。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学根据新军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未来战场对新型军事人才的要求调整培养人才的策略,不断进行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这种自我调整、不断发展的现象本身就是团队生命力的体现,所以团队的学习尤为必要。另一方面,传统看来,团队领导是设定目标、做出决策、高高在上的人。在学习型团队中,成员具有共同愿景,领导作为设计师策划团队运行系统,设计基本理念,设计学习过程,带头践行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并和其他成员一道永远忠于团队的共同愿景。

3.2 构建知识管理体系

首先,创建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是采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手段,融管理方法、知识处理、智能处理乃至决策和组织战略发展规划于一体,具有知识管理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的知识管理实施平台。它能够提高院校整合军事教育资源,创新适应教育转型需求的作战、训练、管理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学改革,及时转化具有领先水平的作战、训练、管理理论和技术成果的能力。建立知识库可以将不同体系的知识整合起来,成员通过访问知识库可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

其次,营造共享知识的文化氛围。要培育知识共享的价值观和合作精神,建立相容的学术氛围。世界新军革日新月异,知识以加速度在增长,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其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因此要努力培养在竞争中的合作精神和兼容精神,成员要围绕团队共同目标,积极参与交流、踊跃表达思想,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在畅所欲言中得到启发,在研讨争论中寻找答案,形成便捷高效的学习环境。还要建立相容的学习氛围,过去强调的个人打拼式的竞争精神已不适应新军革的要求,应推崇合作性的竞争精神,以合作精神开展跨越学科界限的学术活动。

3.3 完善团队运行机制

首先是激励竞争机制。一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要把正确的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办学思想、质量观、人才观等理念,在组织成员充分认识和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将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不仅有利于鼓励他们确立正确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创业精神,同时也有利于激励机制的实施,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和开发院校人力资源。二是创设竞争环境。通过创设竞争环境,激活组织内部机构和个体产生“鲶鱼效应”,真正促使组织的每个部门、每位成员不断超越自我。

其次是创新机制。一是确立创新的观念。组织要始终将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通过建立共同目标,通过各种激励手段,让其成员产生一种不断超越的内在需求,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二是注重知识的积累,优化知识结构。要创新就要有创新智慧的积累,只有通过知识的不断碰撞才能激发出创新的火花。三是创新素质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培养组织成员创新素质的最佳手段和途径。当前政治理论教学进行的全面改革,就是一场管理创新的实践活动。因此成员应积极投身于改革的实践活动中,敢实践、多实践,通过处理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锻炼,逐步提高创新能力与水平。

基金项目: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科基金《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任晓光.高等学校高绩效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

[2] 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