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才培养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人才培养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人才培养措施

篇1

[关键词] 高校 跨学科 教育 创新型 人才

一、导言

21世纪,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进程加快,以国家或地区为经济单位的主体逐渐得到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希望在长期的发展中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取决一个主要的因素,即科技创新能力。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成长的基础在教育。在当代,任何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科技问题都是相当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都不是哪一门基础学科所能胜任的。在这种新形势下,各国高等学校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重视培养和造就跨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如美国政府通过建立跨学科的课题组、实验室、研究中心、跨系委员会等多种形式来协调跨学科的科研工作和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同志指出:许多新的交叉科学研究领域都可能对中国未来的繁荣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研究应更加重视与人类前途命运攸关的全球性问题,尤其要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

但是,高校要实现跨学科教育绝非一时能实现,因为教学改革对现行教育模式产生很大的冲击,如学生不适应,老师对新的教育方式不适应,这些都可能产生不良效果。因此,本文在分析影响高校跨学科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

二、我国高校跨学科教育现状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后为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斯率先公开使用。最近几十年来,跨学科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注重和加强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如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在我国,直到1985年,全国首届交叉科学学术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跨学科研究进入了一个比较快的发展时期。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众多成果。如北京大学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改方针,在本科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渐由学年学分制过渡到自由选课学分制及弹性学分制。武汉大学以“三创教育”(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为理念,以“充实内涵、重点突破、改革创新、超常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进行学科优化重组工作,实行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创造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大学在“三个融为一体”(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跨学科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但是,由于我国受传统的科举制观念的影响及沿用前苏联教学体制,在跨学科教育与培养人才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1.单一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观念根深蒂固。尽管高等学校设置了学院一级,而实际上只是虚化了学系,专业的实体性组织并没有改变,学生一入学,就被确定在某一专业学习,并按专业进行分班教学和开展活动;教师专注于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本专业学生的培养;专业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供本专业的师生使用。

2.我国高校的学分制与国外学分制仍相距甚远。与国外的学分制相比较,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有几个不同之处:第一,必修课程过多,选修课较少,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大致在7∶3以上;第二,一门课程多由一位教师主讲,学生选择任课教师的自由较小;第三,规定每年必须修习的课程门数,规定了每学年必须达到的学分;第四,修业年限的弹性很小,提前或延期毕业的学生凤毛麟角;第五,学生以固定编班为基本单位,进校后就被规定在某一院系、某一专业和某一班级,选择专业的余地很小。学生被限制在院系、专业、班级里,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课程占据了学生绝大部分学习时间,他们难有余力进行跨学科学习。尽管有些高校推行主辅修、双学位制度和试(实)验班等方式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但由于学习时间的冲突和学习任务的压力,以及毕业时找工作或考研的冲击,真正坚持下来并能够拿到辅修证书和第二学士学位的只是个别学生。在培养方案改革方面,我国高校也力图减少学分总数,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扩大选课比例,降低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改革和调整的幅度并不大,真正让学生自由选修的课程仍非常少,必修课占主体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

3.对学生的指导与引导不够。由于学生对社会需要把握不清楚,对知识的逻辑结构不了解,如果放任自流,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常常会出现选择的盲目性,不仅不能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甚至还可能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另外,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运作方面也有一些具体问题制约着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入开展。如有些高等学校的主辅修和双学位实行按成本收费,学费较高。而且,现行的效率低、出错率高、程序复杂的课程选修和成绩管理模式也影响着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开展。因此,面对新世纪创新人才的紧迫需求,高校和社会应积极寻求解决措施,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三、高校实施跨学科教育的对策

1.树立跨学科教育的观念。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是在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下,经过一系列改革,形成了以专业设置为基础的培养方式。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仍在计划经济的轨道上惯性运转,高等教育的计划性和统一性特征仍非常鲜明。高校自身在专业的调整方面没有发言权,也缺乏专业自主发展与自我约束的有效机制,导致高校专业的无序性发展,使专业数量越来越膨胀,专业面向越来越窄,明显不适应21世纪国家对人才建设要求。导致毕业学生就业困难,而企业却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因此,我国政府统一进行了新一轮的专业调整,以归并专业方向,压缩专业数量,拓宽专业面向。同时,政府也逐渐放开了对高校的直接行政管理,强调高校自主办学。所以,高校应树立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加强跨学科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多学科的思维,全局、创新性地分析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建立跨学科教育的组织。目前,我国高校组织形式主要是“校―院一系”的三级管理模式,这种层级的管理模式在便于管理的同时,也形成了实现跨学科教育的障碍。如各单位行政系统与其他工作的影响和制约,无形中增加了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的难度;在解决问题时,由于是多主体的介入,在经费使用和科研成果归属上留有不确定的因素,这些问题将影响推进跨学科教育。从跨学科组织的构建来看,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通过打破学科和院系组织界限,成立各种跨学科实验室、课题组、协会组织等,形成校级跨学科的组织管理体系,指导跨学科教育活动。另外,高校应给予院系具有学科和专业的设置、调整,以及组织推进跨学科研究、教学的自,以利于院系制定跨学科的培养制度,设置适应跨学科研究的课程计划,引导学生养成系统的、辨证的思维观。同时,加强学科之间、院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比如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就采取了各自独立办学、相互合作的教育方式。

3.跨学科教育设计与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传授学生接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跨学科教育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为打造学生的主体精神,旨在培养高级理论创新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在跨学科教育过程中,仅仅靠跨学科知识的传授,以及过早地参与科研课题并不一定能显著提高创新能力,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因此,第一阶段应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基础理论的教育。在课程设计方面要体现“与通识教育相关联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学科群相关联的跨学科课程设计和与研究型学习相关联的跨学科课程设计”;在教育结构设计上要体现“跨学科大学教育结构设计和现代大学中的跨学科教育设计”。第二阶段是面向问题的学生学习方法。如哈佛大学的“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模式”体现“学生面向问题的操作训练、思维锻炼、知识体系整合、创新锻炼”等。因而,在跨学科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实现三方面的转变:一是由被动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转变;二是由一元知识学习向多元知识学习转变;三是由单一学习方式向多维学习方式转变。

4.加强对教师跨学科的培养。在跨学科教育中,老师是一个关键,只有老师具备了跨学科教育与科研的思想、精神与知识能力水平,才能在教学及科研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培养,如教师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最新的跨学科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够接触到跨学科研究的前沿,从而激发学生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该提供多种条件,鼓励教师在本校或外校进修不同的专业,在资金和薪酬上鼓励老师辅修第二学位或第三学位。同时,加强不同学科的交流,开座谈会,组建不同领域的老师组建科研创新团体,进行科研活动,并对这些研究人员的学术评价、职务晋升、个人待遇方面根据其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专门研究相应的政策。

四、高校实施跨学科教育的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高校在推行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考评制度,如规定教学与研究方式、设立评价标准与方法、奖励和处罚制度等,才能更好推动跨学科教育方式。在制度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高校内会形成跨学科教育科研的氛围与观念。

2.人员保障。跨学科教育的特点是学科界限模糊、教育形式分散、人员多向参与。因而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特别是跨学科教育的管理人员需要专家学者型,学校应在人员配置上给予特殊政策。另外,跨学科的管理组织结构应是扁平化的,淡化管理层级,强调管理协作与交叉,使管理形式与跨学科的学科属性相一致。

3.资金保障。在初期,跨学科教育的众多事务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遇到的障碍较多,费用支出可能会比一般的教育方式要多。因此,为便于跨学科教育的推行,需要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4.教育设施保障。跨学科培养更需要较多的实验设备,更多的讲座和座谈会,以及教学基地、实验室、现代教育条件等。把跨学科教育从学校课堂推向社会,形成跨学科教育的实验园区,促进跨学科教育的产业化进程。所以,高校需在设施、环境上给予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卢晓东 宋 鑫 王 卫 董南燕:大学本科培养跨学科知识复合型人才的作法与相关问题探讨――北京大学的个案[J].当代教育论坛,2004:88~92

[2]刘宗南:跨学科人才培养课程构建方法论.武汉大学硕士论文(未发表),2004,5

[3]从友忠:高等学校跨学科教育的理论与机制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未发表),2004,6

[4]胡甲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5(1):111~116

篇2

关键词:土木工程;校企协同;“双线”式;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TU;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00405

土木工程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尤须注重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即注重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合格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但通观目前现状,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存在诸多问题,如高校教育理念有失偏颇,应用型师资队伍缺乏,所培养的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但缺乏工程实践锻炼等。基于这一现状,地方高校须创建

创新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走校企协同的“双线”之路,切实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人才培养模式仅是一种外在的价值体现或者技术手段,其背后的教育理念才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关键。中国的大工程教育秉承学科本位观,倾向于知识的传承及创新人类知识与文化,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多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辅之以一定的专业实践训练。学生毕业进入工作领域以后,通过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完成工程师的职业训练,然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师。这种基于学科本位观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了割裂与分层,延后了学生创新素质和应用素质的培养。

在国外的工程教育领域,典型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种:欧洲大陆模式和美国模式。欧洲大陆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其工程师的培养会在学校统一完成。学生在校期间须完成与工程师相关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基础性专业实践训练,并通过职业资格认证,毕业时可取得工程师学位。美国模式是由学校和社会两大部分组成。学生在校期间首先进行工科基础教育,毕业后进入社会进行具体职业化的专门教育训练,参与各专业工程师考试并通过相关职业资格认证,完成所有项目后成为工程师。无论是欧洲大陆模式还是美国模式,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均对学生基础教育和实践训练有相同的要求。

相比较而言,中国高校对于工程类学生的培养更倾向于知识的引导和学习,客观上使学生的工程师职业化培养有所滞后,没有和职业生涯进行有力结合。土木工程专业也呈同样现状。相关企业进行人才招聘时,会希望毕业生已具备工程师相关基本能力,无需企业对其再进行基本能力的培养,且企业往往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较高要求。因此,就企业用人的观念、要求而言,高校需要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变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既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中践行社会服务功能最为直接有效的路径。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由于自身各项条件的限制,要在全国300多所高校开设的土木工程专业中取得发展,必须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找准定位,应以培养区域性、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为主。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结合应用型大学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的行业和就业领域,考虑就业区域建筑业生产需要,在校地、校企合作的框架内,建构在校理论学习与验证、企业与校外基地实习与实践的“双线”式培养模式。这样才利于地方高校找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定位,使培养模式特色鲜明,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既对学科发展有长远意义,同时也为区域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困境

尽管中国不少高校在相关专业进行了校企合作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但自国家实施“2011计划”以来,校企协同的理念和实践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仍存在不少有待探索的问题。目前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300多所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实际过程中,运用校企协同模式的不少,但取得相应成效的不多。校企协同在人才培养的运用中尚面临着一些困境。

首先,教育理念有失偏颇。不少高校认为校企协同是职业教育实施的模式,普通本科教育应以知识、学术和理论为主。这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仍然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无法保证足够的实践性职业能力训练,况且现有的实践训练也是鲜与企业联合,未能意识到企业的参与对学生工程实践素质和从业能力的提升作用。

第二,企业动力不足。由于高校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终极追求各异,要实现校企协同则需要一定的基础作铺垫,在某些方面校企应达成一致,形成利益共同体。虽然中国大多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但不少企业依然存在校企协同动力不足的问题。企业很少主动与学校进行合作,既有的合作其深度也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对校企协同的认识尚不到位,未能意识到与高校合作所带来的技术、知识、人才等智力资本的增强,而这些恰是企业所欠缺的发展要素;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高校在校企协同中发挥的作用及协同的力度尚且不够,不能以自身的智力资本撼动企业,这依然与高校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有所偏颇有关。

第三,机制体制等保障措施不到位。要使高校与企业基于一定共识与利益形成利益共同体,机制体制等保障措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由于校企协同涉及到投入机制、研发机制、效益分享机制、风险规避C制、绩效评估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整个合作过程各方面的体制性因素[1],因此机制体制等保障措施不到位会严重制约和影响校企协同。这不仅需要高校和企业努力,尤须政府有所支持与作为。目前机制体制等保障措施也是校企协同最大的瓶颈所在,严重损伤了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性。

第四,应用型师资队伍匮乏。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业界实践经验,自身专业技能较弱,因此,对于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有限。其后果是高校能提供给企业的技术、知识、人才等智力资本的含金量有限,这又继而影响到校企间的有效沟通与连接,影响两者合作的开展。

第五,课程体系不科学。课程建设是专业及学科建设的核心,但大多高校仅从学校的课堂教学层面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选择、知识编排没有深入考虑适应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职业需求,这样势必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这同样影响到高校所能提供给企业的智力资本含金量,最终影响高校与企业利益共同体的生成。

三、校企f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对地方高校而言,要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取得一定成绩,必须从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找准定位,使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个性与特色,具备应用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的特征。

(一)强化校企协同理念

为应对当前高校存在的教育理念有失偏颇问题,应从强化校企协同理念入手,充分认识到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性。而仅仅依靠高校自身是很难助益学生拥有这些能力,毕竟更为侧重学术的高校很难保证学生足够的实践性职业能力训练。因此,必须打破校企协同是职业教育实施的模式这一传统观念,树立新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理念。从理论源头肃清认识,才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技术手段对校企协同加以落实与践行。

(二)积极促进企业间的协同

为应对当下企业动力不足问题,对高校而言,更应迎难而上,积极为校企协同,为校企利益共同体的生成铺垫基础。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高校可以主动出击,广泛而有重点地确定目标企业,多元方式和途径与企业进行沟通与联系。诚然,要生成利益共同体必须让企业意识到与高校进行联合可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与强大,因此高校要想与企业进行协同,务必在智力资本要素中下功夫,力求提升自身智力资本含金量,同时畅通与企业联结及协同的渠道。

(三)完善政策等保障措施

目前制约校企协同最大的瓶颈在于机制体制等保障措施的不到位甚至缺席。校企协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双方相互信任才能实现。需构建基于IT 新技术和大数据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评估机制,制定合理的校企协同创新利益分配制度,加大政府的奖励与激励政策[2]。虽然最能有效提供机制体制等保障措施的是政府,但高校也可在其中有所作为。因此,对地方高校而言,要顺畅校企协同的渠道,进行校企协同式培养人才,务必致力于出台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为校企的顺利合作铺垫政策基础,有效规避校企协同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与冲突,使企业参与校企协同无太多的顾虑与担忧。

(四)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校所能提供的知识、技术、人才等智力资本中,人才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对土木工程专业而言,企业所需的人才与传统学科专业不同,未必需要具备高深理论知识、深厚学术功底的师生,但一定需要具备相应专业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师生。因此,高校要致力于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此提升师生整体的专业实践知识与能力,以便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刺激企业参与校企协同的需求,畅通校企协同的通道,提升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质量。

(五)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

在有效解决以上4个问题的基础上,高校应从微观入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业界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全面系统地研究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业界需求。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生利益、学校利益、企业利益相结合,政府引导、学校主导、企业指导相结合。

1.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目标

(1)构建校企协同“双线”式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图1);

(2)与企业联合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构建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4)构建校企协同“双线”式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的评价机制、实施过程的监控机制、实施的宏观保障机制。

2.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机制构建

(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的评价机制构建。

第一,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评价和课外监管(主要包括团队协作和竞争模式及评分,角色模拟操练模式运作及评分,期末综合评价);第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从教学思维、教学组织和教学状态3个方面进行);第三,对企业的合作效果评价(包括岗位与专业的近似度、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等)。

(2)实施过程的监控机制构建。

在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的监控分析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建立校、院、系三级监控组织和学校与企业横向合作监控组织。强化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采取目标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层面上、不同空间里对教育和教学、企业顶岗实训进行全员性、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与监控。根据管理职能和工作任务,落实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工作规范和运行质量的监控。

(3)实施的宏观保障机制构建。

第一,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对于参加工学结合的企业,地方政府可以在税收方面提供优惠,提高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第二,明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法律地位;第三,加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政府财政投入。

3.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实践环节具体目标化),如图2所示。

(2)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实施过程(步骤、方式等),如图3所示。

4.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模式预期效果

(1)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主体地位“倒置”,实验实习单一问题。

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特别是在实验实训及实习中更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有浴L剿鞴菇ㄗ酆鲜迪翱纬蹋强调专业知识在企业的实际运用,训练学生从事建筑行业的力学分析能力、施工管理能力和项目决策能力。教学手段从以课堂讲授、演示为主转向以教学设计、组织、引导与考核为主,形成学生自主式、体验式、研究式等实践教学新模式。

(2)解决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

通过校企协同“双线”式的实施,打破教师传统化的说教,通过校企结合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理论与实践形成有效对接。

(3)解决 “双师型”教师匮乏问题。

通过与企业的协同创新、联合共赢,一方面学校教师可通过企业挂职锻炼、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形成。另一方面,学校可聘请合作企业的一线工程师为兼职教师,以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

(4)解决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

校企协同“双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得益于企业的参与培养,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贾一伟,张豪. 基于制度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协同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1):37.

[2]薛克雷,潘郁,叶斌,等. 产学研协同创新信任关系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21):16.

篇3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任务。而如何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则是高职院校不得不思考的??题。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构建起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显得非常必要。本文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对如何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概况

教育是为了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促进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教育质量关系着一个民族人才优势的形成,也关系着每一名学生具体的成长。对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就意味着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监管,通过科学的管理、信息反馈机制来指导和改进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工作岗位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而学校自身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内部建设来提高自身的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生源和投资,实现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性发展。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教育的实践性特点符合当下社会对技术型、专业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但是,高职院校整体教育水平不高的问题一直是限制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瓶颈,必须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不断改善教学成效,全面发挥高职院校对于教育事业的促进作用。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内容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和检测,并且通过对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分析汇总,来了解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便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1]。

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问题

尽管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但是很多学校当前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高职学校都没有充分意识到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学校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也没有将树立正确的意识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作为教学规划的重点内容进行研究,因而导致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存在着如下问题:

第一,缺乏体系性。人才培养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也需要漫长的过程。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缺乏规划性和体系性,不论是课程安排还是教学检查,都比较随意。而没有就如何保障教学质量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规划,以至于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常常是顾了这头就管不了那头。而人才培养本身就需要一个详细而合理的计划作为支撑,才能全方面保障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在人才质量保障目标的设定上,也往往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没有真正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第二,缺乏制度管理。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主体中,不单是教师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学校也应该从制度建设方面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而很多高职院校只是简单通过教师这一单一的角色来关注教学质量,而没有发挥好学校和学生作为教学参与者的积极作用。这样一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就不能得到各方的大力配合,实施的效率也会因此而大大降低。缺乏制度管理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不到位,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都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而沟通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不断更新、更加合理的必要基础。沟通的障碍也会导致一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所需要的相关信息都不能及时被收集到,收集到的信息在实效性和真实性方面也往往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2]。

三、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也需要从思想态度上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扬教育特色,制定合理的人才质量标准。尤其是在多元化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对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定制最合适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这样才能实现特色化教育的发展目标,保障人才的多元化发展。同时,高职院校教育的最大特点之一在于其实践性,高职学校的专业和教学往往与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联系紧密。因此,学校也应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践操作等内容,使质量考评标准符合教学实际。同时,也可以与社会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从而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能以专业性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另外,向学生传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概念也十分重要。通过知识讲座、思想教育、主题活动等等形式的教育,能够让高职学生了解到自身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遵循一定的原则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保证体系构建的正确方向,才能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取得理想的成效。首先,导向性原则,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教育应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学生个人的成长需求,既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也要在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也要求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和实践生产的多重技能。而校企结合是体现教学导向性的一种良好的方式。其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应该遵循开放性原则,广泛吸收社会各界的建议,让更多主体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这种开放性也体现在该质量保障体系的不断更新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的。高职院校只有紧跟时代进步的节奏,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和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才能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三)构建多方监控体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也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只有建立起多方协作的质量监控体系,才能提高质量保障的实际效果。为此,政府、企业和学校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负责好各自应该努力的部分,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适当的环境。

首先,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该制定恰当的政策法规,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改善高职院校的教学硬件环境,鼓励高职院校结合实际建立起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其次,企业应该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主动为高职院校提供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意见和参考,并且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工作实践能力。最后,学校而应该懂得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并且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

构建多方监控体系还需要各方加强沟通与联系,互相通报工作情况,最好衔接工作,避免出现高职院校质量监控体系的漏洞。同进,要积极带动企业成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主体,参与到质量监控的过程当中。对于各方责任的划分和应尽的职责,应该以制定形式明确下来。对相关信息的采集与分析也要发挥各方主体的作用,尽可能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为了保证质量评价的合理性,各方主体都应该采取跟踪调查的方法,建设一个动态性的质量保障体系。为了加强各方联系,可以建设起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信息交流平台,以便各方及时交流信息、共享资料,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效率。

(四)建立评价与反馈机制

必要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和反馈机制能够及时反映出这一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学校认识到当前的不足,采取调整措施保证该体系的正常建设。一般来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评价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学习效果、教学质量、学生素质、社会评价等等。通过这些评价指标能够较好地了解人才培养计划是否进行顺利,有没有按照预期的设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保证人才培养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将需要评价的指标信息收集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定期反馈到质量监控部门。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反馈机制需要多方参与,除了学生、教师和家长,也有其他的参与主体。比如,高职院校可能会邀请一些教育专家来进行实地考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课程的教学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专业的机构在信息的收集和评价的方法上都有比较好的保障,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硎凳?踪质量监控,因此往往能够更好地给出客观的评价和反馈,帮助高职院校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可靠的参考。就反馈和评价的方式来说,高职院校不仅仅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调查等比较传统的方式接受各方意见,也可以积极开辟一些新的方式来接受反馈,比如网络信息平台、社交账号等等。

篇4

关键词 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新建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1-0008-04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加之高校分类发展的逐步推进,高校自身发展的内部驱动,新建本科院校正步入转型发展期,必须重新审视新定位、新举措,实现一次全面深刻的自我“革命”。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自更名转型以来,紧紧围绕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战略要求和贵州省“两加一推”主基调、“四化同步”主战略,结合毕节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需要,按照学校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的思路,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加强与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初步探索出校企合作的长效办学机制。

一、科学定位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校企合作的引领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责任所在,新建本科院校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地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出特色、办出优势、办出水平。校企合作既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又关系到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1]。在转型发展期,新建本科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既要考虑经济社会、政治等宏观方面的因素,也要重视企业、劳动者等微观层面的因素,更要重视育人规律,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在多元发展中推进校企合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转型实践中,科学分析自身优势与不足,优化办学思路,强化应用型办学定位,明晰立足毕节、服务贵州、面向全国的办学思路,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卓越两师”(卓越教师和卓越工程师)的目标。坚持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为抓手,主动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充分获得了各行业的信任,与企业达成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共识。通过产学研合作,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声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树立了良好形象。目前,学校紧抓地方信息产业、生态产业、地方装备制造业、煤磷化工产业等有利的办学资源,大胆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思路和途径。近年来已与上百家大型企业签定了合作协议,形成了若干个特色鲜明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全面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平台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校企合作的载体

校企合作平台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搭建,服务于校企合作项目,集教学、科研、管理支持服务、监控于一体的开放式通用型平台,既可以整合外部资源、畅通内部信息、服务于校企合作项目,又可以解决学生实习实训,推动教师科研提升,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核心内容,学校必须抓住企业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利用自身在科研、人才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积极整合资源,搭建教学、科研平台,进行产学研合作。

学校利用自身矿业类、装备制造类、生态类、信息类、化工类、土木建筑类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寻找经济实力雄厚,科研能力强的企业实施联合科技服务,共同构建教育平台,搭建实习实践基地。目前,与企业共建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33个,其中教育实习基地60个,专业实习、实训基地73个。与毕节融达路桥公司、北京坤腾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鲁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毕节兴国实业有限公司、贵州嘉奇机械有限公司、毕节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福朋喜来登酒店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建成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毕节学院―贵州鲁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现了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实习基地零的突破,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提供了保障。

三、体制机制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校企合作的保障

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探索了“顶岗实习”、“挂职锻炼”、“订单式培养”、“1+4”(实习实训贯穿4年学习全过程)等人才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推进与企业的长期合作,有效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学校不断完善和优化合作方式,构建促进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一)主动融入,搭建校企互利共赢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是一个互利双赢的过程,两者都是利益的主体,要实现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学校必须强化主体意识,主动融入,热情沟通,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做法:一是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紧紧围绕地方教育、能源产业、机械制造业、冶金化工产业、建材及新材料产业等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服务地方教育的教师教育类专业群、服务地方工业化发展的矿业类专业群、装备制造专业群和化工类专业群、服务地方城镇化发展的土建类专业群、服务地方信息化发展的信息类专业群、服务地方生态建设的生态类专业群,以及服务地方文化艺术体育发展的人文社科类专业群。同时,加大工科类专业建设力度,根据企业用人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与企业联合培养本科生。如与工信部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移动通信3G/4G方向)学生60名以上,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与相关实施计划,共同出资建设“移动通信原理”等四个专业实验室。

二是输送企业所需应用型人才。学校在每年的毕业季,组织企业进校举行大型招聘会,经过考察面试,符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可获得直接签订就业协议的机会。此外,在企业实习的毕业生,企业可以根据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表现,与学生签订合同,使得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中获得实在利益。

三是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学校派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到企业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轮训与鉴定;接受企业委托的项目,组建专业研究团队和企业一起攻克地方重大项目,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学校还要重视与企业的文化交流,利用学校的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了解企业历史与现状,策划企业文化,等等。

学校对接企业需求,通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输送、智力支持等措施,提高了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为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立了可靠的合作关系,争取了行业企业的支持,实现了双向的互动互赢。

(二)明确目标,形成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其基本内涵是产学研合作,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2]。校企合作是一个持续开展的过程,校企合作要有所作为,需制定相关保障措施。学校在与企业合作的长期实践中,按照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办、人才培养围着需求转的转型发展思路,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完善保障措施。一是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开放的用人机制。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学校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3]。二是加大投入,优化校企合作管理措施。学校与企业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中,主动明确自身的责任,加大对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投入,优化学校管理,及时落实企业诉求,全面保障校企合作的扎实开展。三是加快校企合作保障制度建设,以制度明确合作内容。学校制定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方案”“实习生行为规范”“实习生管理手册”“驻厂教师工作手册”“企业对实习生管理规定”等操作性文件,用制度明确校企合作内容,保障校企合作的有效实施。

(三)转变思路,构建校企反馈改进机制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直接方式,但在人才培养的方式、途径上,大部分校企合作仍处于短期的、不规范的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协调的、自觉规范的整体行动。作为刚更名转型不久的新建本科院校,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不断转变思路,主动构建反馈改进机制,将校企合作纳入学校评估和企业评价的指标,根据企业和社会的评价改进合作方式,优化合作机制,保障与企业的合作持续进行。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学校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组织专家走访行业企业,了解社会和企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重点掌握社会和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科研团队,对接企业高层次人才及科研项目需要,不断提升合作水平。二是根据企业一线反馈意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企业高层技术人员参与人才方案的制定和专业建设,不断增强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三是学校定期召开校企合作经验交流会,邀请行业企业相关人士参加,就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等交流意见,并作为改进合作方式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建立校企合作信息平台、校企合作社会综合评价系统,制定《校企合作质量监控与评价办法》等措施,及时对校企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估,及时吸纳用人单位、行业专家、学生及家长的信息反馈,不断提高校企合作育人的质量。

四、锐意创新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校企合作的动力

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大学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是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4]。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转型发展期间,构建了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一是充分依托毕节地方资源,积极建设学校各类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协助企业开展科技研究,旨在联合攻关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协同创新机制。如建立毕节试验区研究院、毕节市―贵州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成立应用化学特色重点实验室、矿井瓦斯特色重点实验室、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毕节综合试验站、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煤基新材料工程中心、省市共建矿山物探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二是校企共同设计、研发重大科技项目。学校整合校内外技术资源,努力对接毕节试验区科技前沿、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毕节市科技重大专项,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如与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联合申报贵州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可移动空气源热泵烤烟烘房研制》并成功获批,与高原矿山机械设备公司协同攻克了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项目《新型矿业提升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通过与企业的协同创新,使得学校与企业有足够动力进行需求对接,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人才培养与技术成果的转化。

人才培养特色是办学特色的重要表现,其形成的关键在于专业和培养模式创新。学校把校企合作的重点放在为毕节试验区“四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三大主题”(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和为基础教育、特殊教育服务的人才培养上。一是通过校企合作,积极争取企业资金和技术支持,成立并组建了矿业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生态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等6个工科学院,建成了14个工科类本科专业,并努力把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作为工科龙头专业进行打造,同时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东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煤矿特色凸显的高校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关系,使学校成为毕节试验区采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二是突出传统专业优势,强化师范类专业教育,培养服务地方的一线卓越教师。学校更名转型后,组建了师范学院,专门培养师范类人才,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此外,应特殊教育社会事业需求,学校正努力把特殊教育专业作为特色专业进行建设,把学校打造成一流的特殊教育培训基地,并大力开展扶残助残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通过对工科类人才、师范教育类人才的培养,在众多新建本科院校中形成了自身特色,为转型发展期应用型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

参 考 文 献

[1]魏世宏,严欣平.产学研合作: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1(8):15-17.

[2]吴金星,魏新利,郑锦华等.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开一扇窗[J].大学教育,2014(2):99-101.

篇5

关键词:就业传导机制 高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11-02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受扩招的影响,高校本科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长,就业压力日显严重。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既有扩招的背景因素,也有社会整体就业环境的原因,但究其实质还是要归结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业务实际脱节严重,无法达成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建立并完善就业传导机制,借助就业信息反馈与传导作用,及时调整和改进人才培养方案,进而促进学生就业。

1 就业传导机制:内涵及其意义

培养一定数量、规格和质量的学生是高等院校办学的主要工作和成绩,也是衡量高等教育成本效益的出发点和最高标准。而高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即就业认可。如果学生无法顺利就业,对公共资源的投入来讲就是一种浪费,同时,对学校的品牌建设也是一种损害。在目前就业率排名的竞争压力下,各高校普遍开展了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但往往在就业促进方面的举措只是临门一脚式的,而非大学期间全过程的服务,尚未形成整体有效的制度。就业信息及其反馈没有纳入学校的整体建设之中,“市场说市场的,学校做学校的”,使得招生与就业、教学与就业相互隔离,不能达到良好的衔接联动效果。

所谓就业传导机制,就是高校为更好的达成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优质人才的目标,通过对学生就业过程、结果及未来趋势的信息资料收集与分析,将相关信息传导到招生、教学等方面,使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连通互动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程序的总称。对就业传导机制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第一,就业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是“顾客导向技术”,而非“就业导向”。它是将学生与用人单位作为顾客,通过“顾客”的信息反馈和对“顾客”的服务来改进培养机制的一种手段。它所强调的是服务,是过程,不是就业结果。

第二,就业传导机制是一个动态组织系统,涵盖了从就业过程、结果及未来趋势的信息整理到人才培养的整个内循环过程,具有引导性、科学性与循环变化等特点。

第三,就业传导机制体现在就业与人才培养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制度的衔接联动上,是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和发展。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就业传导机制,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提高了就业工作的地位。通过传导作用将就业信息反馈到招生、教学等环节,对其施加影响,改变了就业与人才培养相分离的现况。其次,实现了服务功能的延伸。一方面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及就业趋势预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另一方面就业信息反馈与利用有利于改进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用和学生就业后的胜任力,满足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再次,达成了高校管理的局部流程再造。就业传导机制的形成使得高校人才培养从招生教学就业的单向度流程变为三者之间的内循环模式,有利于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并提高其效率。

2 就业传导机制与高校人才培养

就业传导机制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生作用,就是通过信息传导,将就业结果与服务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延伸,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发生联动成为整体,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并促进办学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2.1 就业信息传导与招生

招生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开始。传统模式下,高校会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对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以此确定招生计划,实施招生。这种模式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缺乏对市场需求和本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精确分析,导致人才培养的进口与出口相脱节。就业传导机制,通过就业信息反馈和趋势预测将就业工作与招生工作建立联动。一方面根据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方向等信息调整招生专业及人数,使招生工作更趋合理,比如法律专业毕业生市场饱和度较高,那么在招生时就应考虑减少或者调整培养方案;另一方面根据就业趋势预测,使招生工作更趋科学,比如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适时开办涉老服务等专业并招生。当然,高校人才培养不能以就业指标作功利衡量,很多基础性学科不会直接导向就业,这些专业的招生与培养还是要通过“宽口径、厚基础”的素质教育予以解决。

2.2 就业信息传导与教学

唐纳德・肯尼迪在《学术责任》一书中认为教学是大学的首要责任。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着学生培养的结果和质量,并对学生就业起到促进和制约作用。以往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方法过于单一,通常是通过内部手段即学校评测、学生评教的方式来检验教学质量。就业传导机制,将外部信息即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就业后的诉求及时传递给教学单位,以此促进教学院系更富针对性的调整课程设置,使人才培养方案更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特别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与专业,可以根据就业信息传导进行面向实践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强化实践性教学,比如,可以聘请有专业实务经历的企事业高级管理人员开办诸如金融、会计、企管、营销等相关专业的课程。另外,就业信息反馈与传导也有助于教师更好的贴近专业研究实务,促进其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篇6

1.1有利于学校办学方向的定位过去的高校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不能很好的完成实践和理论的相互结合。教学内容也不能很好的跟上社会的发展,电气专业本来就是理工专业中实践性和实时性较为明显的学科,所以滞后的教学课程更加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往往过于重视理论,而减轻了实际操作的环节。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实际技能欠缺,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与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标准相差甚远。学校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能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和培养人才的方向,才能深刻的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这样学校也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更大程度的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高校一定要加强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使实践教学在平常的教学中占到更大的比例,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有方向和目的的调整课程,将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完美的结合起来,最终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高校的人才是面向社会生产、面向社会建设、面向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还要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文化技能。尽量培育出踏入岗位就能胜任工作和适应环境的技能优秀电气专业人才。

1.2有利于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要从企业聘请一些兼职老师,这样能够更好的将师资力量和专业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应该将从企业聘用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其次还能不断培养本校的师资力量,使学校的专业教师与实践加大了接触的机会,因为教师对知识的掌握还是相对滞后,聘用相关行业一线的工程师或技师,与本校教师开展研讨会,就能很好的为教师提供学习专业新知识的机会,当然有利于教师将新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1.3有利于学校的招生和发展生源不足是高校不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一些学生渴求能够有机会学习专业技能,但是由于家庭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昂贵的学费使他们不能接受更多的学习机会。学校一旦实施“工学制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贫困学生的求学、成才、就业奠定了很大的基础,当然也为学校的招生和扩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高校实施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政策

2.1存在的问题第一,在电气专业中,师资力量和教材等都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有距离,不能完全吻合。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一支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电气专业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学校的教师队伍必须要拥有强烈责任心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而如今的教师一般是学校到学校,知识到知识,如今社会发展飞速,面对实践性和实时性较强的电气专业,教师的知识难免显得滞后,出现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的情况。这是一个高校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很关键的制约问题。第二,我国对高校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和法律保护也不是很健全,没有很好地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法律政策进行实时的修改,学校和企业双方往往只是制定好协议和人才培养方案等相关文件,对于学生参与劳动时间和质量限制和进行的考核并没有法律依据。第三,企业和学校缺乏合作的有效动力,大多数企业没有与学校合作的动力,或者结合的层次较浅,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合作,大部分都是学校主动寻求的企业合作伙伴。

2.2提出的建议首先,我国应该多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更加完善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应该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这样才能为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其次,学校和企业应该发现和制定更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更好的参与到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度、课程选择和安排中,可以选拔优秀的企业人才,到学校定期的进行授课和讲座,使教师和学生都切实的融入到实践知识中。最后,应该建立企校合作的专项基金来巩固工学结合的建设,来保证学生的实践器材和仪器以及实习资金。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入社会的募集资金。

3、总结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培养方向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对于一些由专科院校升格或多所高职院校合并而成的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在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上就不能照搬国内重点大学的培养模式,而应该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实践性、职业性教育,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变,主要培养面向现代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实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商洛学院作为陕西省省教育厅首批确定的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试点高校之一,大力探索和推进校企合作,突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仅是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促进改革、建设和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以“能力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1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生物技术专业是商洛学院升本以来开设的新专业,因此,对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无论是理论基础、知识结构方面,还是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近几年,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但是,大多数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还达不到企业用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只懂理论或只具备基本动手能力,却缺乏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倾向,学生实践创新意识淡薄等。专业基础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第一感性知识,使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同时也训练学生各种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强化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加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技能,不断拓展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可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为生物技术专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提供有效途径。因此,开展校企合作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合格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2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学校科学制定的培养目标和任务,着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人才,而实践教学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关键的教学环节。因此,校企合作下的实践教学既注重教学质量,同时也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其具体的措施如下。2.1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是推行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运行的行动指南,贯穿于人才教育的各个环节,因此,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对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借鉴省内外同类高校经验的基础上,优化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邀请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有计划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企业发展的需求,先后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开设了《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动物学实验》《植物学实验》和《生物化学实验》等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还开设了《基因工程实验》《细胞工程实验》《蛋白质与酶工程实验》《发酵工程实验》和《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等专业主干实验课,并通过《专业认知实习》《毕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2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通过与生物技术、生物医药等相关的企业合作,开展各种类型的学科竞赛,比如“森弗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动员全体本专业学生积极申报“挑战杯”、“互联网+”商业大赛及省级、国家级生物学科竞赛等。鼓励全体教师和学生,结合地方产业或相关企业科技需求,挖掘潜力项目,每年积极申报陕西省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2.3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在强化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与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与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等3家农药生产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和就业基地合作,还与陕西森弗制品有限公司、西安伊利泰普克饮品有限公司、西安顶益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生物制品企业建立参观与见习合作,每年安排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开展认知实习和综合实习等。2.4外引内培,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各个高校的核心资源,而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为了更好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加快学校转型发展,自2015年以来,商洛学院通过开展“百名博士工程计划”等途径,大力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补充到教学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中,并且还通过校企联合开展应用研究,利用企业现金生产设备和技术,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促进其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技术主管和资深工程师等参与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修订和理论教学,担任本专业实践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实践教学,完善整个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2.5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是应用技术型大学本科教育内涵的核心,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由教务处实践教学科专门负责制订合作教育的规划,协调资源配置,各二级学院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并通过与企业建立协议、制订规范,不断加深校企合作,实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全程参与”。为此,学校先后颁布了《商洛学院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商洛学院实践教学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商洛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的全过程。2.6完善过程管理和评价机制实践教学包括了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认知实习、毕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许多环节,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管理较为复杂,因此,学校成立教学评估中心和教学督导委员会,对各专业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监控,同时建立合作企业对实践教学进行督查评价和机制反馈。学生在参与企业实践实习过程中,不仅接受带队指导教师的管理,更要遵守企业的规章管理制度,接受企业技术人员和外聘教师的指导和管理,并在实习结束后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打分,并给出鉴定意见,同时企业和学生也对全体指导教师进行打分,实现多项评价,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不断提升。

3结束语

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既能发挥学校理论知识较强的优势,又能充分利用企业先进设备和技术等各优势,根据社会与企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实践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是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最优模式,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商洛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学校,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实施意见,认真吸取国内外高等教育最新发展成果,以全面实施本科教育,着力构建“稳基提质增速,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争创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主要任务,坚持走内涵发展和转型发展之路。对于生物技术专业发展而言,校企合作下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但是目前的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仅处在合作的初级阶段,只有与企业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根据社会和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才是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凸显教学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顾永安.转型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马纯艳,卜宁,李学军,等.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4).

[3]陈裕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分析及改革——以新余学院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5,20(2).

[4]吴业卿,丁先锋,舒建洪,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4,4(4).

篇8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具体措施

我国建筑教育始于1923年成立的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随后国立中央大学、东北大学等相继开办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与其后的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等院校一起,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建筑教育基地,改变了传承千年的师徒相传的建筑技工的培养方式,开启了中国高校建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1建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现状

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对建筑学人才的需求激增,建筑学专业成为了高校的热门专业,开办建筑学专业的高等学校,截至2016年全国共有270所,在建筑教育体系上呈现出以老四校、老八校为核心、60所通过专业评估的院校为主体的基本格局。目前国内的绝大部分建筑院校的教育模式,基本沿袭着老八校引领的学院派的“布扎”体系,院校之间的教育模式差异性小,特色不分明。随着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地方院校的建筑学专业也相应提出了应用型建筑人才培养的目标。但由于他们办学时间短、底子薄,师资、硬件设施、生源等方面条件均不够理想,在具体的应用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较多问题。高校建筑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产生了严重脱节,校企合作是提高高校建筑学应用型人才质量的有效手段。建筑学专业横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的建筑技术知识,也要有丰富的人文社科与艺术知识;建筑学专业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目前,学校培养的建筑学毕业生对建筑学相关技术知识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在方案设计中难以运用所学技术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学生所做方案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较差,毕业后学生实践技能不强、岗位适应能力差,使得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有较大的差距,走上工作岗位需要通过单位长时间的专业培训才能适用工作。一般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和徒手表达能力与设计院的工作有尚有较大差距,高校建筑学专业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

2影响建筑学毕业生应用能力的内在原因分析

2.1学术型教师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建筑学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建筑学专业成为了热门专业,直接导致开办建筑学专业的学校数量激增。再加上各高校引进人才的门槛越来越高,师资力量多来自于学术型高校的硕士、博士等研究型人才,他们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建筑相关企业的实践,实践指导水平偏低,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学术型教师的教育历史,再加上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方式,决定了他们很难转变为应用技术型教师。而一些有着丰富的建筑企业实践经验的人员,因为职称、学历等因素被拒之门外。这样单一的师资结构,对学生的专业培养有很大影响。因而导致一般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严重缺乏[1]。建筑学专业具有特殊性,除对建筑学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外,对专任教师的数量要求也很高,根据评估要求,师生比应严格控制在1∶12以内,一般高校为了控制办学成本,师生比都很大,甚至出现一个班级的《建筑设计》等核心课程只有1名指导教师指导的现状,设计指导教师严重不足。指导教师的数量和实践指导能力,不能满足建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难以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建筑学专业人才。

2.2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c人才培养方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统一,导致培养的毕业生知识落后、实践技能不强、岗位适应能力差。人才培养是分层次的,应用型高校应以培养学生在毕业后能从事大量的民用建筑设计,到了设计单位能马上适用工作岗位为目标,少量学生可通过考研或出国留学进一步深造,将来成为高端复合型人才[2]。

2.3课程体系对相关知识整合不够

建筑学专业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设计课程以类型学为主,设计任务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通过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与设计课程关联的其他核心课程独立开设,缺少与主干课程的关联性,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设计中来,感觉到很多课程都是“学不致用”,方案无法深入,方案的操作性和可实施性较差,学生解决实践工程问题的能力不强。课程设置没有整合设计课程与其他课程,导致学生感觉不到其他知识与设计课程的密切关系,学习激情和热情不够,更多地是为了应付考试。设计指导教师自身缺乏工程实践能力,不能在设计课程把相关知识整合到设计中,也是导致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较差、工程实践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2.4实习基地难以落实培养人才的作用

实践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是在设计单位完成,学校也意识到了实习基地的重要性,签订了很多校外实习基地,但现在实习基地的签订更多是通过个人关系和人情来签订的,协议内容也是学校的一厢情愿,协议对双方都没有约束,实习基地难以真正落实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

3校企合作的意义

3.1选聘校外兼职教师,提升专任教师实践能力

在建筑学专业比较热门的情况下,每个学校建筑学专业的招生规模往往比较大,对专业教师的人数要求较多。考虑到建筑学专业招生规模与国家宏观政策紧密相关,不能根据现有规模按师生比进满教师,当招生规模较大时,可以加强校企合作,聘请设计院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解决教师临时短缺的状况,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也降低了办学成本。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让教师到企业锻炼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或让校内指导教师与外聘教师一起指导学生,提升在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3.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可以提升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在教学中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整合设计课程与其他课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聘请校外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或提供暑期实习岗位,增长实习时间,使签订的校外实习基地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场地,提高实习质量,最终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3.3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直接参与实践教学,使在校课程能力考核标准与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相统一,使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统一,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时的竞争能力。

4校企合作的具体措施

对于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双方的理念与目标不同,学校的目的是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最终提高学校的竞争力。然而企业接收专业实习,目的更多是满足企业阶段性的人力需求,培养学生不是企业接受实习的目的。企业接受实习生时一定会考核学生的基本能力,择优录取,确保学生有一定能力协助完成一定的工程实践任务[3]。因校企合作往往表现为“学校热、企业冷”,许多都是学校一厢情愿,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而主动来校寻求合作的企业则很少[2]。签订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对双方都没有约束,很难真正落地生效,签订的合同只是学校各种评估中的一个材料。笔者认为,应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可采用如下具体措施。

4.1高校出台互惠政策,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积极主动

校企合作必须是互惠互利的,没有一方会愿意为另外一方做无私奉献。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能力,难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支持,校企合作难以给企业带来利益和帮助,学校要让企业主动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学校必须制定相关政策,让企业能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利益,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学校在招生中对校企合作单给予优惠政策:学校最大的资源就是招生,对于合作单位,只要其子弟愿意报考本校建筑学专业,只要能达到学校最低专业录取线,保证录取到学校,进到学校后优先转入建筑学专业就读。②学校优先考虑校企合作单位参与学校相关设计:在学校的建设中,有很多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和室内设计,优先邀请校企合作单位参与竞标,让合作单位能从校企合作中得到潜在利益。合作单位在竞标中或竞标成功后,学生都可参与学校的建设,学校的建设将会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

4.2“走出去,请进来”,提高师资水平

“走出去”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创造条件支持到合作企业去主持或参与实践工程项目,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最终提高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指导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让教师通过企业的工程实践,更全面和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在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中更好地让学校教育对接社会需求。“请进来”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学校直接聘用企业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补充学校师资并提升师资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3专业教师为设计单位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学校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参加企业的工程实践,在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中弱化科研论文的比重,强调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学校政策支持下,教师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利用学期末、暑假和学期初进行每年连续几个月的工程实践,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将逐步得到提高,高校教师必将成为理论功底深厚、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人才,既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能更好地服务企业,甚至教师在校内成立工作室,作为设计院设校外生产基地,帮助完成设计企业的设计任务,可以实现一举多得:①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②提高教师待遇;③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和人才支持;④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

4.4落实“校外实习基”的真正育人作用

当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大多是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并没有建立起持续的发展机制,有的签有合作协议,但难以落实,所以许多学校真正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基地不多;特别是现在许多企业,因为实习生的安全、难管理等原因,不愿接受学生实习,企业也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使实践教学的目标难以实现。生产实习基地,应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整合各专业知识到设计当中,切实提升生产实践能力的重要的教学场地,学校能给企业带来利益,企业将与学校一起制定实践教学培养计划,一起落实培养计划,一起对学生生产实践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通过校企合作,改变生产实习自主联系单位的传统,由学校统一安排,统一监管,严格按照实践教学培养计划,落实“校外实习基地”真正的育人作用。

5结语

随着社会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放慢,建设量将会减小,社会对建筑学人才的需求将会减少,但对人才的要求肯定会越来越高,要求学生毕业时有一定理论基础,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长期形成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使校企双方在各个实践教育环节上彼此隔离,导致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落后于市场与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提高师资力量,落实“校外”实习基地的育人作用,最终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在一定时间内靠国家制定政策加强校企合作可能不太现实,学校除了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外,更应制定政策,坚持校企合作中的互惠互利原则,让企业能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利益,使企业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改变校企合作中“学校热、企业冷”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吴峰.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型四年制建筑学专业师资队伍体系构建研究.建材与装饰,2016(09):151~152.

[2]董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基于对“厚基础、宽口径”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0(3):74~75.

篇9

【关键词】转型;应用型人才;层次分析法

【Abstract】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 of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of local municipal colleges taking Mining engineering department in Liupanshui Norm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defining?the four aspects of region, society, government and schools as the first level index, three level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future personnel trai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ining engineering department in theory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upanshui Normal College. According to the main factors, the solving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s follows: Fir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y,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faculty; Second, enhance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local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achieve a“teach-production-research-teach” four-in-one development model; Besides, make great efforts to integr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to teaching, professional subject research results into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let the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reform the final assessment standards of student work; Moreover, increase government funds investment , encourage school to create income, and strive for the social donation and other solutions.

【Key words】Transformation; Applied talent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0 引言

高等教育发展至今,从宏观至微观都发生了量到质的变化。别敦荣[1]分析了国家对高等教育采取的政策在实施中,其中的矛盾与冲突,包括规模与质量、人文与功利、计划与市场、集权与放权、本土化与国际化等。谭菊华[2]针对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个背景,提出基于大学生就业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要树立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培养目标,重点加强人格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实施落实高校办学自、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打造创新型教师队伍、建立合理评价体系的培养策略。廖蓉[3]阐述了高校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了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彭淑红[4]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出发,阐述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缘由。深度剖析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成本分担现状即构建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必要性,探索合理构建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方法。明确政府、个人和社会相关主体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理应分担的成本比例,构建体制中的相关规则,最后为这一体制的完善提出具体的措施。刘伦钊[5]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是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布局不均衡、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预期的功利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机制的不健全、高等教育和区域自身发展的水平是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崔虹云[6]针对实践教学在高等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队伍素质和构建科学考评体系等方面入手,努力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新思路、新举措,为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曾明[7]通过分析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及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必要性,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何峰[8]通过分析高等教育社会控制的背景、内涵、途径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处理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设想。柳燕[9]针对新经济形势下人才培养问题,提出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和培养途径、完善教学制度和保障体系等几方面。邓峰[10]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来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政策实施主体应有差异等。鉴于此,地方普通高校的办学方向的转型,未来的发展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通过分析转型后,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措施就显得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六盘水师范学院矿业工程系的发展历程,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其转型后的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研究结果对全国普通地方高校转型后未来人才培养的问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矿业工程系发展现状

2006年1月,六盘水市人民政府与贵州大学合作组建成立了贵州大学六盘水能源矿业学院。2009年3月,在贵州大学六盘水能源矿业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矿业工程系。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专职教师32人,外聘教授8人,实验员4人,教学秘书1人,辅导员4人,行政办公人员1人;教授10人,副教授4人,讲师17人;博士4人,硕士48人。目前,在校学生800余人。开设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4个本科专业;煤矿开采技术、矿山地质2个专科专业。2008年以来,承担了贵州省“十二五”攻关重大课题一项,贵州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1项、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1项、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教育厅课题4项、六盘水市工业攻关项目1项,校级课题5项,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项目3项。采矿工程是省级重点支持学科、省级特色专业、校级重点学科、校级特色专业。已建成省级工程中心一个;省级科技团队一个;贵州省煤炭绿色开采及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012年获得贵州科学院六盘水分院煤矿突出危险参数检测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矿业工程系现有采矿工程实验室、安全工程实验室、地质工程实验室和机械电子工程实验室。实验设备较为齐全,测试仪器较完备,拥有三轴压力实验系统、现代化矿井仿真系统、X衍射仪、矿井通风与安全仿真实验装置、二维物理相似模拟平台、瓦斯抽放及利用自动监控系统、粉尘粒度分析仪等大型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48台(件),设备总价值达700余万元。

2 基于层次分析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及权重计算

2.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通过对矿业工程系从地域、政府、社会、学校四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系作为影响因素(见图1),采用1-9标度进行每两元素间的相对比较。根据矿业工程系专业设置特点,邀请10名在矿业工程系专业行业内从事多年的专家对上述指标进行打分,然后根据每个专家所打的分数构造各级指标的判断矩阵,从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根据每个专家所打出的分数计算出的权重求其平均值值表征各指标的最后权重,即:

3 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解决措施

综上,对于六盘水师范学院转型后矿业工程系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力引进专业相关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创造教师理论及实验实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提升平台;调整师资结构。针对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同等建设要求和考核标准,根除实验实践教师等同于教辅人员的错误思想。同时,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学,放宽教师教学质量监督体系,让教师有足够的信心和精力对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3.2 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发展

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契机,多角度多方位与地方企业合作办学,但又要保证学校自身能够“灵活自如”的穿梭于地方经济,使其自身不受地方经济与地方企业“控制”。即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以地方经济为理论实践的平台,但是又不能缺失学校办学的发展规律,即“教―产―研―教”四位一体发展模式。

3.3 加强科研融入教学

以教师及系拥有的专业相关课题为平台,让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并且教师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实时调整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尝试改革学生作业、期末考核模式,不要将对学生合格考核的眼光单纯地放在“千年不变”的模式。

3.4 加强政府经费投入、增大学校创收力度、争取社会捐献

加强政府经费投入力度能够促进学校快速发展,而政府不应过分的对地方高校功利化,从而让高校能够自由快速的发展;增大学校创收力度,能够让教师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社会认可的成果,同时也能为学校进行增收,减小政府经费投入的负担,同时也创造更多学生实践的平台;社会经济的发展,让地方部分人员已先富起来,努力争取社会捐献,灵活富裕资金的有效运作,这无疑将成为高校、个人及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4 结论

(1)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地域、社会、政府及学校四个指标分析得出权重为0.5335,0.1914,0.1377,0.1374,即地方市直高校转型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其次,要重视地方人才需求为主要参考基数,从而加大学校师资、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改革创新。

(2)根据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体系得出的权重,从而对矿业工程系在六盘水师范学院转型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发展;加强科研融入教学;加强政府经费投入、增大学校创收力度、争取社会捐献等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别敦荣,易梦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与政策应对[J].清华大学教学研究,2014,35(1):17-27.

[2]谭菊华.大学生就业视野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2):127-132.

[3]廖蓉.高校实验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新途径[J].中国教育现代装备,2011,113(1):157-158.

[4]彭淑红.论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4,改革与发展(2):39-43.

[5]刘伦钊.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35(3):77-81.

[6]崔虹云,尚东昌,肖仲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38(2):163-165.

[7]曾明.基于素质教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095(3):73-75.

[8]何峰.论高等教育的社会控制[J].教育评论,2014,1:12-14.

篇10

【关键词】煤炭行业;“订单式”联合办学;实施途径;保障措施

【Abstract】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Mode of order-based joint education by continual education institute of Shaanxi Energy Institute, the ways of implementation and safeguard measures are summerized to realize the common winning of school, enterprises and students better. And the Institute’s confidence of order-based joint education was further enhanced.

【Key words】Coal industry; “Order-based” joint education; Ways of implementation; Safeguard measures

“订单式”联合办学模式指的是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同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培养过程的管理,指派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企业专业人员到学校兼课并指导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提供实训设备和场地,为学生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学费、奖、助学金,学生毕业以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订单式”联合办学模式直接面向用人单位培养实用型人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彰显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能够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效果;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深受用人单位的重用。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从2003年开始,先后与彬长集团、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德源府谷能源公司、永陇能源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榆神煤炭公司、榆林泰发祥矿业公司、黄河建新煤业公司、延安市煤炭局、延安车村煤矿、神木县煤炭局、澄合矿务局、青海西海煤电公司、青海奥凯矿业公司等二十余家企业联合办学,累计“订单”培养6000余名煤炭专业急需的人才,学生毕业后按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在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校企共赢,可持续发展。

1 “订单式”联合办学模式的特点

第一,校企双方共同签订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学校和企业必须根据市场变化、企业及学生的需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就需求结构(包括专业要求和数量规模)、确定岗位技能训练计划(包括订单企业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相关待遇(如奖/助学金、就业)等共同制定一个符合三方(培养方、委托方、受教育者)利益的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对“订单”的具体化和细化。这种人才培养计划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能大大缩短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时间,甚至做到“无缝衔接”。

第二,利用校企双方教育资源,共同培养人才,根据“订单”的约定,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合作、互利的关系。为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订单”及职业岗位的要求,保证企业用人的质量,企业应全方位、深层次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即不仅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而且参与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全过程。为此,校企双方都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有利条件,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

第三,依据科学规律,灵活安排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由于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或企业可以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的规律,灵活地安排学生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既能学习到必要的基础知识,又能熟练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真正把“学”和“做”、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2 “订单式”联合办学的实施途径

2.1 确定“订单”联合企业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发展趋势,了解企业的合作意向,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预测人才需求的类型与数量,以及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实训的条件等,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提供合作企业的信息平台。

在确定“订单”合作企业时,首先要分析企业的发展前景,选择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作为合作企业,保证“订单”培养的基础稳固;其次要考虑企业对“订单式”办学的积极性;三要考察企业的信誉度,保证合作联合办学能顺利实施;四要考虑企业的“订单”量,保证“订单”学生达到一定的规模,实现办学的效率和效益。

基于以上原则,学院经认真调研和细致筛选,在选择联合办学企业时将讲诚信、有实力、有规模、管理规范的企业合作作为联合对象,如彬长集团、延安明珠集团、彬县煤业总公司、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等煤矿企业。把培养对象选择为煤矿一线操作人员进行试点和探索,积累经验。多年的实践累计培养六千余名毕业生,顺利完成联合培养过程,树立了信心,实现了校企联合的目的。

2.2 建立校企联合办学领导机构

校企联合办学领导机构是校企联合办学的组织保障,成员由学校和企业主要领导组成,主要研究确立校企联合办学的指导思想、方式和步骤,相互沟通信息,领导校企联合办学的具体实施工作,建立和完善校企联合办学制度。

2.3 签订“订单”协议

在确立合作企业的基础上,校企双方本着“相互需要,互相依存,互惠互利,互相参与”的原则,签订订单人才培养协议。“订单”协议包括校、企、学生三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责权利,订单学生的基本要求,企业接纳就业的基本条件,学生奖励与违约惩罚等内容。

2.4 组织和实施“订单”生源

秉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选择订单学生。校企双方借助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向社会宣传,让学生了解“订单”企业的基本情况,培养过程,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和基本待遇等,并认真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广泛组织生源,由于煤炭行业是高危、艰苦行业,对生源的身体状况要求高,甚至要求招收能吃苦的农村户口的男性高考落榜生,为培养能吃苦而留得住的人才打好基础,为此,学院组织大批招生人员到农村、偏远山区做宣传;对报名学生由学院和企业共同进行了严格审查,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综合考评,从自愿报名的学生中甄选出符合“订单”企业要求的学生,组建“订单班”。

2.5 校企共同制定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特色教材

订单协议签订后,校企双方执行层深度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等,并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理实一体、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鉴定相统一的特色教材。

2.6 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和提高实践教学条件

首先,校企双方加大资金投入,遵循通用性、仿真性、开放性的原则,新建和完善校内专业实训室,改善实践教学条件,营造企业工作环境。其次,由企业提供实训条件、装备与合适的岗位,学生集中一段时间在这些岗位上工作,使基地能满足学生顶岗实训的要求。

2.7 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毕业后具有扎实的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独立或合作处理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顶岗,充实到企业的一线工作中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学校与合作企业采取“教师深入企业、企业专家进校园”的办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2.8 校企共建人才质量评价标准

人才质量是校企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优质高效,学院和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包括教学过程考核、课程考核、顶岗实习考核等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共同对学生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考核,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3 “订单式”联合办学的保障措施

3.1 加强校企交流,保障订单的数量与质量

一方面,学校主动与企业沟通,听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良策,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另一方面,订单企业不断向学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企业生产中的难点,保证定制培养学生的数量,共同解决生产难题。

3.2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创建淘汰与奖励机制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创建淘汰与奖励机制,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效果。“订单式”人才培养增加了学生就业的稳定性,但难免有少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订单企业不满意等。因此,校企双方建立一套奖励和淘汰机制,对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校企助学金和奖学金的激励,对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表现差的学生,取消其“订单”资格。

3.3 校企深度联合,调整专业体系

充分发挥煤炭院校的办学优势,加强与煤炭企业的联系,及时掌握煤炭企业人才需求的信息,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组织专门人员对煤炭系统人才状况进行调查,掌握煤炭系统人才的基本情况,对煤炭企业人才要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煤炭企业人才需求结构、素质等进行分析,对重点煤炭企业、重点产煤县(市)人才需求进行重点分析,为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为制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案以及更好更有效地服务煤炭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将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及时引入专业教材,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

3.5 树立以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本质上,是教育理念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的转变。具体地说,如在教学目标上,不仅重视专业能力的形成,更关注学习者组织计划、判断决策、分析复杂系统以及相互合作、交流和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改变灌输式而施以项目教学;在教学组织上,给学习者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的权力;在教学评价上,以工作产品、解决疑难问题等作为学习结果检验的标准,使学习者有个性化学习和自我评价学习结果的可能,进而产生一种成功的满足。

3.6 落实工学交替、实现完整体验

订单式培养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在教学安排上,实行交替式在岗培训与脱产学习,如学生用约1/3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约2/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生的身份既是学习者、也是工作者,重视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深刻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完成生产任务所应具备的、符合工作需要的知识系统。

3.7 加强学生管理,提高联合办学效果

3.7.1 开展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的敬业精神、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7.2 企业领导定期来访,实现校企文化融合。企业领导定期访问学员,通过座谈会、报告会、开学或毕业典礼等形式向学生宣讲企业文化,未来规划,深化了企业对在校学生的了解,激发了学生上进意识,为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培养人才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3.8 做好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跟踪管理工作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还应做好其到岗后的跟踪管理工作。这既是为学生进一步提供优质服务的具体行动,又是对用人单位负责。也是为进一步建立学校信誉,巩固和扩大校企合作,为下一步对员工培养培训的方向、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措施做好准备。通过跟踪调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培养的煤矿生产一线的人才,绝大部分都在各自岗位上勤奋工作,能够胜任岗位工作要求,有很多已被提拔为班组长、中层干部,甚至处级干部。目前这些学生都与学院保持着密切联系。煤炭企业对我院优秀的学生培养质量、良好的信誉和周到的服务十分满意,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合作。

4 结束语

几年来,学院和煤炭企业在“订单式”培养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比如: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上存在目标不细化,以为新建煤矿都是在尚未建成的两年前就开始人才培养了,各工种各岗位尚未落实,只能以专业大类制定培养方案,所以造成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学生所学和所用不是十分对路等问题。尽管如此,经过这几年“订单式”培养的学生还是较为成功的,经过在煤矿企业调研,培养的大部分学生“留得住、用得上”,使部分煤炭企业消除了“人才流失”的疑虑。培养的学生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在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订单式培养拓展了学校办学的空间,有目的性的多渠道为煤炭企业培养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学生的学历、能力、技术、待遇都得到提高,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增强了学院办好“订单式”联合办学的信心,激发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勇气。

【参考文献】

[1]王丽.浅谈职业院校中的校企合作[J].青年文学家,2009(15).

[2]孙继彬.煤炭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4).

[3]刘卫国.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煤炭人才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16).

[4]陈祥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02-10.

[5]李亚杰.高等职业教育“订单式”培养的探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8).

[6]张涛,谢璐.“订单式”培养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7]朱怀忠.对高等职业教育建立“订单式”培养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