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性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前我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同时也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可以说当下的国民经济结构与体制由量变跃为质变。因此,为了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同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与市场输送技术性人才。
1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概述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黑龙江省有几十所之多,其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包括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大庆师范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牡丹江医学院、黑河学院、绥化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以上院校均承担着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及其人才培养的职责,并且依据人才培养角度差异将其分为了技能型、应用型和学术型几种。而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在培养目标上主要是实现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且在发展定位上,该类高校明显区别于普通高校,即实现集服务、管理、建设与生产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且是在综合考虑地方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实施的科研,将教学与科研融合的手段大力倡导,使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同时能够以所学技能将现实生活中和生产建设中的问题解决。
2技术性人才培养瓶颈分析
目前黑龙江省各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技术性人才中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培养成效不容乐观。
2.1教师队伍方面
一是结构不合理。首先,学历结构、学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硕士研究生以上教师较少,与其他省相比明显落后;其次,就是外聘教师数量少,多为本校或者是本省毕业生,使得队伍学术结构同质化。二是“双师型”教师少。首先,目前师资招聘要求较高,但是在招聘中往往只看重教师学历与理论水平,而忽视了实践能力,使得教育教学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自然也就很难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其次,受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很难引进高技术、高层次教师。最后,目前的教师素质尚未达到“双师型”教师队伍标准,多表现为时间能力差与学历低,使得建设和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困难较大,因此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极为不利。三是教师培训力度弱。目前要想更好的发展和建设教师队伍,仅仅开展国家级培训是不够的,然而到海外学习进修的名额有限,因此就使得多数教师很难通过培训提升自我,同时学校培训的内容也主要局限于校情和校史,这样就很难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四是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少。主要表现为攻读高水平大学学位、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国内外访学的资助较少,使得教师即便想参加相关学习和培训,但是出于对经济费用的考虑也会止步不前。同时在教师队伍建设性投入上也不多,尤其是在中层管理人才队伍上,除了存在专项管理培训不足问题之外,还存在培养培训机制问题与社会实践培训不足等问题,使得在科研服务与教育教学中均缺乏改革创新的智力人才。五是激励体系缺乏。基于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科研水平、教学水平及其理论水平直接影响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假如激励机制缺乏,就会影响其前进的动力,在考评中仅仅考虑教师的编写教材、及其教学学时等情况,就使得实践技术能力被忽视,在教学中出现轻实践重理论的情况,这显然无法满足社会与市场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
2.2课程设置与教学评价方面
目前在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均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现象,使得在学识分配上具有严重的不合理性,与此同时教师利益受理论教学的直接影响,如教师收入会因课程删减而减少,这样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进而不利于技术性人才的培养。还有就是在教学评价体系上,评价方式多以试卷分数为主,进而未评价教学过程,使得学生的学习情况很难被教师掌握,自然也就很难实施因材施教,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受主要评价方式的影响,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获得高分而轻实践、重理论,使得大学生成为了理论学习机器,而不能开展科研和创新,自然也就不能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3教学环节设置方面
目前诸多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设置的课时分配比重不合理,通常理论与实践的分配介于6∶4或者是3∶7之间,然而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课程通常是由实践和理论共同组成的,即以实践论证理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接收和吸收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教学环节合理的设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然而事实上一些学校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多是分开开设的,这样就使得学生的疑惑与问题很难得到及时的验证和求证,随着时间的延长就会导致学生的求知欲削弱或者是遗忘,自然也就不利于人才培养。还有就是在教学场地与设备条件上受限,使得教育教学需求很难得到真正满足,同时学生也很难自主地开展专研与科研,自然也就很难实现产学结合的目标,同时也不利于高技术性人才培养的目标。
3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技术性人才的策略
3.1强化师资建设,促进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完善
只有技术性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技能型人才,因此作为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必须重视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并且将教师定期的多循环、分批次、分阶段地向生产一线、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输送学习,推行带薪实习,同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使教师能够应用所学理论进行实践创新和科研,对于取得了阶段性研究结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促进教师科研与创新动力的增强。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其学历之外,还要关注其社会实践活动与研究成果等情况,进而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其将实训和实习等考核顺利完成。
3.2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也就是在加强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将实践教学不断完善,如建设实验室、实训大楼,同时将引进相应的软件、仪器设备等,打造实践教师团队。在课程体系上将不必要的课程适当删减,增加综合实训与单项实训课程,并且将校外实践与实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定期组织师生进入企业实习,推行双导师制――专业理论指导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指导教师,实现实践与理论的循环、融合和渗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实现创新型和技术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3.3加强教学环节设置
即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技术的并轨,以实践促进服务、工艺和技术的拓展和创新,在明确实践技术与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构建双轨并行的教学模式,将师生与实践的关系转变为练中求技术、学中练、教中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技术性人才的培养,缩短人才培养周期的同时,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与生产的发展,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篇2
【关键词】艺术设计 教师
我国本科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其主要功能是为广大本科生教授社会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即打造本科应用型人才,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民办高校承担起了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与造就技术型人才的历史使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其中对应用性和技术性有较高要求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对湖北省现有民办高校的实地调研发现,其中培养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问题日益凸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第二,对视觉传达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认知不明确。第三,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总之学校培养的人才落后于社会的需求。因此,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导向性已成为民办高校视觉传达专业办出特色、走出困惑的必然选择,也是民办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分类指导的具体体现。
一、艺术设计专业对于双师型教师的需求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前进的步伐一直滞后于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速度,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水平,通过学科的构建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成为目前民办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所在。所以当前对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于我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
我国多数民办院校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确定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施行注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但是技术及应用能力不足仍然是我国民办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最大问题。笔者依据多年亲身教学实践,希望以参与者和受教育者的角度对艺术设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双师型教师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着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通过笔者多年的在校教育中发现,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认为学校教师缺乏设计行业的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很多教师是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到高校任教,缺乏相关的行业工作经验,对于所教授的知识还停留在教科书的理论层面,以至于专业知识有严重的滞后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知识的更新较慢,也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尤其在以应用技术型为定位的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应具有设计方面的工作经验,同时也具有与企业的合作项目,这样可以在高校设计学院与企业之间形成桥梁,为学生提供行业内的工作和学习的机会。以招贴设计课程为案,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的教师仅仅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讲授招贴设计的方法和程序,而对于拥有多年房地产行业设计工作经验的教师,在讲授过程会讲行业背景,市场调查,客户沟通,制作预算等引入到课程之中,并且以自己承接过的具体设计项目为案例进行讲解,学生在课后普遍反映较好,整个学习的过程仿佛经历了一次真实的设计实践,让学生获益颇多。
二、艺术设计专业引入“双师型”教师的目标
双师型教师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有实践教学的素质。目前教育界对于“双师型”教师要求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第一,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具有教书育人,又具有进行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第二,具有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要求具备行业和职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双师型”教师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职业和职业岗位群体的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通过艺术设计专业引入“双师型”教师以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第一,科研目标:针对研究主题对艺术设计专业项目教学的基本理念进行深入剖析,设计出项目教学的实践框架,并提取出影响项目教学实施的几个关键因素,详细论述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构建艺术设计专业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与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以及教师培养机制。第二,培养目标:针对研究对象从“艺术设计专业结构与职业分类相对接、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相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相对接、评价内容与行业标准相对接”五大维度对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建构之内涵进行了解读,并适时应用技术型角度出发,阐明了“双师型”教师对于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改革路向。第三,工作目标:以课题研究为基础将项目为中心的教育与实践运用到艺术设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充分保证该模式的有效运行与积极发展,提出项目的来源与选择、多元的考核体系、教师的选择与团队的形成等实施要点。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就对专业教师提出了对应的要求,既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应具有本专业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如在《包装设计》课程,从包装设计的工艺到包装设计的趋势等都需要教师具有印刷的相关知识背景与实际操作经验。只有从事过该专业工作的教师才能从设计诸多方面进行指导。
三、“双师型”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性
研究在切实厘清国内外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征的基础上,归结出了当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活动中的现存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对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的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教学模式之发展特征进行了认真分析与仔细比对的基础上,认为当前 “双师型” 教师的专业教育背景与实践能力对于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第二,研究在对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状进行理性思量的前提下,科学审视了艺术设计“双师型”教育与实践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价值内涵及其改革路向。第三,总结与分析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的前提下,从应用技术人型才培养理念、招生与就业制度、改进现行教学管理制度、优化师资管理制度和建立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等方面为提供可供参考且具有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第四,研究以项目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教学前提条件、教学评价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与特点,然后通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简述了“双师型”教师在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教学计划、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分析的具体实施方法。
尤其针对诸如《包装设计》和《VI设计》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从事过该专业的人才才能提出具有专业性的指导,如印刷的各种工艺以及流程这是仅仅通过书本无法学习到的,只有走进印刷厂、包装厂才能深入的了解。
对于民办高校专业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教育质量和教育特色的关键因素,这也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位,每种人才培养模式都有与之相应的教学体系。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才能体现民办高校的办学价值。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多数民办高校共同的人才培养定位,双师型教师与研究型人才培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比如以项目为中心的教育与实践可以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构建起自身知识结构,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围绕着项目进行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以案例分析、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进程、从业人员指导及教师指导等多种模式进行;项目进程的互动式管理、加强学生团队管理能力等。具有该专业实践能力的老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值得研究和推广。
篇3
[论文关键词]职业技术院校 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 培养模式
当前,现代化建设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种种要求,这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机遇。作为职业技术院校,如何抓住机遇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在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优势,是摆在职业技术院校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主动适应”是职教发展的必然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具有强烈的目的性。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和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目的及主要任务是:根据市场需求,针对实际的用人需要和职业岗位(群),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各类技术应用型人才,促使现代化的高科技设备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我们就应突出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要让职业技术教育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满足个人求知、求技和社会对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使受教育者学有所成,充分就业。总之,职业教育的“主动适应”是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然。
二、办学理念是职教发展的关键
办学理念是学校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等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的结晶。办学理念的最终形成,涉及办学中对各方面主要内容的通盘考虑与精心提炼。对职业技术院校来讲,尤其要突考虑“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在办学理念中的特殊地位。这是因为,职业技术教育是与社会经济直接对接的教育,失去了社会经济这个着眼点和落脚点,职业技术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学院内部搞得再红火、各项工作搞得再出色,也不能说它是在搞职业技术教育。如果说“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的话,那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办学理念则是职业技术教育永远焕发青春、永远充满活力、永远保有不断发展能力的源头。社会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要被淘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必然能获得发展,因此,这就使得“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办学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三、培养模式是职教发展的基础
如果说办学理念是职业技术院校得以持续发展的灵魂,那么,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办学理念得以实现的基础。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要素。它回答了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它不同于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因此,在培养模式上,它既不能借用普通高等院校的模式,又不能照搬中专学校的方法,应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其指导思想应着重体现以下三点:一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准确把握经济、科技发展脉络和社会的人才需求趋势,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二是以职业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三是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新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在上述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社会需求及岗位要求,进行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制定、实施具有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按照社会需求及岗位要求,进行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
专业设置是教育与社会经济的接IZl,是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职业技术院校适应社会需求、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关键环节。
1.专业设置与建设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1)适应需求与条件可能相结合的原则。所谓适应需求,就是指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受教育者的需求,使所设置的专业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在强调需要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条件可能原则,即专业设置条件的具体状况。如比较完善的专业教学设施、教学设备和合格的专业师资队伍等自身条件,都是专业设置的物质基础,是实施专业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
(2)适应需求与优势互动的原则。专业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动性是绝对的。因此,专业的调整是职业技术院校时时面临的课题。实践证明,坚持“需求第一、适时调向、主干辐射、以点带面、因势利导”是实现专业设置灵活性与稳定性统一的有益做法。
(3)适应需求与突出特色的原则。只有彰显专业优势,才能培植专业特色。职业技术院校的专业建设涉及诸多方面,不仅包括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还涉及师资、教学和实训场地、设备、图书等基本条件,以及体现职业技术院校特色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估方式等,特别是重点体现在教学水平(内容、方法、手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上。这里,科学的专业培养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是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前提。必须重点强调职业分析、专业服务方向和专业核心能力的确定、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教学计划的编制、专业委员会论证等几个关键环节。在教学质量的控制方面,应着重抓好教学计划管理与实施、教学过程管理、教学督导、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环节。课程是落实教育目标的主渠道。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职业技术院校能否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职业技术院校教学工作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2.对准岗位设课程,全面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新建职业技术院校由于受传统普通教育惯性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极易犯“理论化”倾向的错误。明显的职业导向性是职业教育课程区别于普通教育课程的显著特征之一。社会需求与就业需求是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出发点,为了保证突出技能型人才的本质特征,应旗帜鲜明地坚持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从根本上否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科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置思想。为此,要从职业分析人手,即通过对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职责、职业任务的分析,找出该职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然后在对每一专项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工具与设备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最终确定设置哪些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从而构筑起公共素质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基本技能模块和顶岗技能模块四者科学合理、有机协调的课程结构。进行职业分析是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的前提和依据。我们要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及时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努力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做到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使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使学生主动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职业技术院校的专业建设和独特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是带动整个学校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础。也可以说,一所职业技术院校要办出质量、办出特色,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其追求的目标。
(二)按照社会需求及就业需要,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是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的结合点。对于一个就业者来说,既有社会层面的素质要求,又有职业层面的素质要求。就业者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立足本职、适应社会、持续发展、实现自我。目前,不同的用人单位对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有不同的要求,有的看重当前的岗位适应性,有的强调岗位的迁移和知识能力的更新。为此,职业技术院校应将就业导向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中,以社会需求为目标设置专业,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干,按照生产或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以加强就业指导为基本措施,构建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篇4
一 国内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现状研究
(一)国内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组成
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结合基础理论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课程设计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程项目实践,自主设计,老师进行点评,使学生对自己的成果有进一步的认识和客观评价;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独立完成论文和相关专业的的实践,为学生独立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问题与挑战
艺术设计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交叉性领域。高校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如何跟随其学科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其教学内容和调整其教学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艺术设计交叉两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面临着前沿性、交叉性、实践性及如何系统化的问题,如何在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将艺术设计推向市场的策略和能力,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二 多媒体艺术交叉两型人才培养定位
(一)建立基于创新型、创意型“两型”人才素质标准的艺术设计人才素质模型。
通过调查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现实需求的变化,分析出艺术设计学科多元融合的特征,以培养具备良好素养的人才为目的, 研究出艺术人才素质标准模型。为了让学生掌握人文、科学、工程、市场等综合知识, 建立了“大艺术”理念,确立体现“两型”人才要求的培养体系,“创新型”指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造表现专业能力和人文素质基础上的创新能力等;“创意型”是指培养具有创新性能力和异质性创造思维的艺术设计人才,以及具备将设计创意推向市场的策略和能力。将该体系纠正了传统艺术人才培养沿用美术学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错位的问题。
(二)建立“基础+实践+创新”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打通学科基础平台,建立“平台+模块”课程结构。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共性与个性,实行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完全打通,专业基础平台基本打通;专业方向实施模块化课程分流,学生可依据职业规划选择相应模块学习。创立教学新体系,实现不同课程间的关联性。采取加法、渗透、融合式方法调整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的有效性。达到解决培养方案中课程间的孤立性,体现课程间有效性和关联性问题的目的。
三 艺术设计交叉两型人才教学体系化
艺术设计交叉人才培养的定位下的教学模式设计的体系化,突出了其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本教学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与技术基础课程
对多媒体艺术本体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学科知识、美学等理论课程,计算机基础等技术课程学习。以对今后的课程打下基础。
(二)主题性项目课程
让学生加入教师的相关科研活动,在科研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叉学科视野,并在研究过程中了解科研实践的过程。要求学生撰写研究计划、实施研究、分析数据、论证分析、阐述其研究成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对实践学习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三)师生交互研讨课程
研讨课程首先是由老师或业内人士展开一个主题讲座,对某一课题进行研讨,之后由学生提问并与老师展开讨论。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收获独特的见解,并有助与学生对感兴趣的领域展开探索研究。
(四)跨学科研究课程
让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和教师打破院系的界限,设置公共课程并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学生参与到课程或项目研究以及研讨课程中,让学生掌握人文、科学、工程、市场等综合知识, 建立了“大艺术”理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实验与实习课程
实验与实习课程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将以工作室的形式体现,工作室体系贯注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虚拟工作室”主要面向低年级,经常开展小组讨论、市场调查及专业素养培养等多种形式活动,树立学生创新理念;“学生工作室”作为校设创新实践分园区,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设计竞赛准备常态化的场所;“教师工作室”以项目为载体,成为学校与行业、社会联系的窗口、实现设计创意的平台,使学生进入课外科技活动的实战状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开设与行业挂钩的第二课堂,整合各种教学和社会资源,开发多种培养途径和措施,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解决了封闭式教学问题。
(六)职业规划课程
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机及就业指导展开咨询与培训,为学生最终顺利的走向社会提供实践经验。
四 结语
当今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作为审美的实践,更是将艺术与社会相结合。艺术设计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其艺术性、技术性、交叉性、前沿性决定了,其艺术人才培养的定位需要不断更新,跨学科人才以及创新人才的市场的需求和培养任务都摆在了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对于对艺术设计交叉两型人才培养定位下的教学体系的思考和构建不仅有利与该学科的发展,而且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本论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基于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四维互动一体”美育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FLB1101129)
参考文献:
[1] 沈致隆 亲历哈佛-美国艺术教育考察纪行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01
[2] 黄光雄,蔡轻田 课程设计-理论与实际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0
篇5
[关键词]艺术设计 开放 应用型 实践教学 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张立群(1973- ),男,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吉林 吉林 1320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95-02
艺术设计学是一门不到“30岁”的新兴学科,近些年来在艺术界和教育界的课题备受瞩目。艺术设计本身与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设计创新成为知识创新的核心之一,导致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且要求也逐渐严格。而培养高质量的设计人才是高等学校的职责和主要途径。艺术设计其实践性强可视为一门应用学科,个性化、创造性、综合适应性、符合社会需求性是其人才培养的特征。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等学校要结合社会需要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加强能力教育以扩大学生就业渠道。为此本文根据国外设计教育开放办学理念和吉林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试图建立一种服务于地方发展需求的开放办学思路,并以我院的办学为例,从实践教学中总结出采用开放式办学思路是艺术设计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步骤和有效途径。
一、国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与开放式办学
比较分析中西方设计艺术教育的特点,是我们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前提。今天艺术设计思想全球化,各国对其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对艺术教育进行不断的建设和改革。以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尤为突出。他们各自有几所代表性强的设计院校把目光投向未来从而发展迅速。在教育体系中采用开放办学即合并相关学科,增强交叉课程,增大选修课。注重综合能力培养主要采取向市场开放、引导消费、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服务于人、服务于市场的开放理念。注重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如加工技术、材料知识、熟悉人机工程知识等。
在开放办学体系中,美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较为完整,其主要特点表现在:第一,较传统专业分科分类更细。如工业产品设计下又分为交通工具设计、娱乐类设计、多媒体设计等。因此其学科内容丰富,无所不包。第二,多实行开放式教学。即在每个学期有被称之为“项目设计”的实践课。越是高年级实践课时间越长,有的甚至一学期都在进行。这种开放式走出课堂到教育实习基地也就是到企业实习。如果没有项目,可以进行自由项目设计和模拟项目课程。第三,开放式办学还体现在艺术设计院校所自主开办的工厂式工作室或操作间,实行全年全天开放。在工作室中提供各种机器工具设备,在没有课的时间也可以进入实践操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将很快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需求,在综合能力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实现了艺术设计服务于市场的理念,培养的人才也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思维。学生通过项目学习和实践操作学习学到了课堂以外的知识,在理论上、创作能力上、实践上的素质得以提高。同时对行业市场和企业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美国的设计教育现状总体表现在重学科合作,重设计程序和实践方法;重协作精神;在教学中重开放重实践;其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时代需要不断改革的。这也是我国设计教育所缺乏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二、地方艺术设计教育开放办学的现状分析
受高等教育向规模化发展的影响,设计艺术教育规模在扩大,但其应用性的学科特性尚未能完全体现出来,地方办学未能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本文在对国外设计教育考察的基础上也对吉林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状况、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师资设施、招生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对比。调查发现,由于受思想、经济、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吉林省艺术教育开放办学建设的基本状况(如表所示)呈现实验条件有限、实践教学规模小、实践教学成本低、行业精英的引入有限、师资力量有限等特点。在16所高校中各自的办学特色不够显著,有些设计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多为原来的美术学工艺专业的更名,普遍缺少与实践结合的操作式项目课程和较完整的教学体系。
当前吉林高校设计教育的改革普遍存在一些弊端,体现在教育和社会还没有适当有效的衔接,没有达到市场化运作。高校的自创产业受教育体制的限制很难成功,很难创建高品质的教学条件。吉林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距离理想的开放式应用型办学条件还有很大差距。其高校中,缺少大量的实践科目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因为这种课程有一些实验成本,在吉林省高校中教学投入尚不能承担的为多数。前面看到在西方艺术院校,学生有相当多的时间在企业里度过,实践经验丰富。相比而言,吉林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现状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学校注重技术性的书本知识的传授,培养的学生有理论无操作技能,面对就业还得重新实习,实践动手能力、发明创造能力有限,学校在平时的教学中重复过去,没有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更新速度慢,不研究市场,不能适应行业需求。
根据以上状况,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创新艺术类专业实验教学理念,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实战性,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对设计教育进行适合本校特点的改革,在竞争中寻求更好的办学出路。设计教育的精英是在行业之中而不是在教育体系内,教学需要引入行业精英参与教学,进一步开放办学,了解行业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在开放式办学的应用型学科中更体现出市场的价值和重要性。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通专结合 技术人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再次强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012年,教育部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把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大转折,也是理性回归,高职院校当下应积极应对这一转变。
一、把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理性回归
人才培养目标的变更事关高职教育大局。近几年,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其合理、适时的一面,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得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落空,且阻碍了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完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各类人才知识能力水平的要求大幅提高,职业岗位不断分化,新职业岗位层出不穷,需要大批技术型人才。2005 年,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说的职业教育是个统称, 它既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时简称“高职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应以技术型人才为主,包括部分技能型人才。匡瑛和石伟平在2006年就认为“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和各类技术型人才更为合适”。我国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技能人才,以技术人才为主是高职教育的理性回归,这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真正开启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后,选择什么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关键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确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的范式。根据美国的经验,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大学技术人才培养观经历了知识型、智力型、道德型和学习型的转变。高职院校不仅要给予学习者“以何为生”的技能,还要提升学习者“何以为生”的智慧。技术仅仅让学习者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但智慧却能指导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在于它的教学性,在于通过教学提升学习者的思想,教化其精神,陶冶其性情。
二、“通专结合”: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根据对新时期技术型人才的要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季诚钧认为通识教育有三种不同的使命,导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三种不同的关系:第一种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两者为并列概念;第二种是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逐步递进、不断深化的关系;第三种是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大学教育必须入于知识教育之中,出于知识教育之外,走向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张寿松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定语,通识教育指向一个人的价值、道德、态度、立场、情感与意志,专业教育指向一个人的职业、技能与本领,专业教育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有用的人”“职业的人”“有本领的人”“有技能的人”,通识教育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道德的人”“独立的人”“情感的人”“有责任感的人”,它们两者有机结合,互相作用,使受教育者成为“完人”或“全人”。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两种教育,而是一个人所应接受教育的两个方面。为纠正高职教育狭隘的过度专业化倾向,应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共同构成高职教育的全部,教育学生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以下简称“通专结合”)是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然选择。
三、“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人格与技术相结合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对所要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或总要求,它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人性因素的要求在上升,道德、情感、文化、价值、精神等逐渐成为个人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人才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之后,已经向人格品行取向发展。相对于单纯的专业素质,企事业用人单位更看重人才的敬业、诚信、合作、创新等方面的素质。因此,高职教育培养技术人才,要为其长远、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要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位和价值追求,使其成为人格健全、技术高超、全面发展的人。
(二)人才培养内容:通识与专业相结合
人才培养内容开发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人才培养内容深度方面,应集中精力学好一个专业。在人才培养内容广度方面,要涉猎相关学科,获得宽泛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学校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将最新的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变为课程的项目,产出课程、教材以及授课方式等。通过提升科研对教育的贡献程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还应该遵循学生职业技术培养的基本规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构建起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三个模块之间不是各自割裂,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必修课是核心,限选课是个性化,任选课是拓展,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专业课程内容与通识课程内容结合是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课程改革的趋势。在教学活动中将通识教育内涵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深层次渗透。在专业课中要融入艺术与美学方面等人文知识,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克服过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割裂甚至对立的缺陷,还原知识的整体性本质。
(三)人才培养途径:课堂学习、实践体验与环境熏陶三者相结合
1.课堂学习。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针对高职学生形象思维和情境认知规律的特点,进行项目式、任务式和科研参与式的教学改革,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技术隐性知识。通过教师的垂范,学生从教师丰富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是,它的滥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技术只是改造自然的一种工具或手段,技术的使用完全有赖于人的素质,这种素质不仅仅包括技术知识与创造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关心人类前途的责任感和关心社会发展的使命感。
2.实践体验。实践体验是指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接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体验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热爱人生、珍惜生命,塑造健全的人格,充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和人生智慧 。丰富的实践体验来自于多类型、多途径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能力和健全人格提供了良好平台,既是高职教育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工学结合”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根据高职教育特点,突出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突破口,将通识教育全面渗透到实验实训、企业实习、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各个环节之中,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做人与做事的品质。在实践体验中,应该抓好三个方面的实践:一是科研实践。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研发工作中,锻炼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在科研实践中学习,获得研发经验,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和技术热情。二是企业实习。企业实习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培养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职业技能不可或缺的实践教育途径。三是社会实践。安排学生有组织有意识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广泛接触中认识自我和社会生存的价值。教育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意识到人的生命要在社会中孕育和成长,学会处理好生命与自然、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3.环境熏陶。学校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等是现代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既是教育环境,也是文化环境,两者之间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其育人功能具有熏陶作用、激励作用、导向作用和愉悦作用。王义遒教授形象地说:“大学是个‘大染缸’‘大熔炉’,甚至说是个‘大泡菜坛子’。”环境的熏陶作用是指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有利于提升人文修养、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和提高文化品位;环境的激励作用是指具有优秀的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折射出学校传统、思想和精神,培植出师生的内心信念和奋发向上的热情,促进其产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和凝聚力;环境的导向作用是指校园物质文化是无声的教育导向,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环境的愉悦作用是指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舒适、安心、愉悦及和谐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
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技能人才,顺应了当前我国新技术发展和技术创新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也迎来了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技术人才培养关涉技术学和教育学,因此我们只有深入研究技术,才能寻找到高职教育的特殊问题及答案。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我国本科院校的二级技术学院和新成立的本科院校有一些尝试,但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的经验并不多,还需高职教育界的同行大力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金土.技术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J].职教论坛,2002(17).
[2]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
[3]杨金土.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
[4]杨金土.关于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大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6).
[5]匡瑛,石伟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换[J].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6]熊华军.美国大学技术人才培养观的嬗变[J].大学:学术版,2010(2).
[7]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和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8]季诚钧.试论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2(3).
[9]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5.
[10]陈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7(3).
[11]周远清.教育文集(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科学优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是艺术设计人才不断涌现的保证,是艺术设计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些都对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也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所以,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广大高校要注重以实现顺利就业为目标,不断加强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断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业务能力,促进他们提高更好地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尝试对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尝试探索在新形势下,完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
一、创新教育理念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教育不能局限于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立足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市场的实际需求紧密。为此,广大高校要切实加强学校、毕业生和用人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要注重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不断创新以实际动手能力为主、以顺利实现就业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同时,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单一专业的人才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社会生产继续那些,专业能力强,创新意识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型的艺术设计人才也是进货艺术设计人才教育和培养的主流方向和趋势。因此,高校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来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整体结构水平,突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为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创造基础和条件。
二、创新课程设置
当前,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课程设置还明显残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计划经济时期,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人才培养对专业的设置非常细,专业和专业之间没有交叉,这样便于培养出相对专业的技术人才,便于协同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可是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变化,更加需要那种能够掌握综合专业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大量涌现。在这种条件下,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要打破传统单一、过窄的现象,要将学生的专业发展从狭窄的范围内解放出来,让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交叉和联系,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从课程设置上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高校注重专业课程改革,在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的基础上建设课程体系,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课程框架实现进一步完善。高校还要根据实际需求,打破原有课程设置的种种不足和限制,让学生门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丰富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三、提高综合素质
当前,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生产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已经越来越急切,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下,艺术设计人才就必须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设计知识以及沟通技巧和经营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同时,艺术设计行业也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服务行业的角色。设计师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为客户提供一流的设计作品,更要耐心与客户进行沟通协调,准确领会客户的实际意图,最大限度地设计出客户满意的作品,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满意服务。所以,创新型的艺术设计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有独立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更要具有领导团队,进行整体协作的能力,还要具备对企业和客户极高的忠诚和责任感,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良好的法制观念与职业道德,尤其要具有不屈不挠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高校在学生的实际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个人品德素质的锤炼和树立,要注重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的培养和打造。在促进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设计习惯的同时,还要提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能力素质水平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注重学术交流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必须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面向经济发展。高校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不能裹足不前、固步自封,更不能妄自尊大、坐井观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国际艺术设计的教育资源,不断搭建国际教育和专业知识交流的平台和载体,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与国外知名的同类院校间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和互动,给予学生们完善和高端的国际交流平台,努力为学生和教师们在国际学术环境中学习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国际思维和全球视野。同时,高校教育还可以聘请国外知名的专家学者走进校门,为学生提供高端的学术报告和讲座,让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国外一流大学和师资水平,可以跟国外的一流专家学者交流沟通,互通有无。同时,可以通过促进校际间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和资助学生赴国外深造学习,推动学术交流对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作用。(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葛俊杰《基于工科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包装工程》2010/01
[2] 吴利锋《近十年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文献综述》《大众文艺》2012/20
篇8
刑事科学技术是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案件中可能成为物证的各种材料,为案件的侦查与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的专门性学科,①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作为刑事案件侦查的主要过程之一,刑事科学技术人员承担着现场勘查、物证提取与检验的重要任务。目前,随着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的逐步推行,②公安机关对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员的主要阵地,要重视和完善学科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使之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并适应社会和公安工作的需求。③作为高校教育最主要的两个职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的。④然而,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或“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⑤却将二者割裂开来,导致了科研和教学失衡甚至对立的情况。这不仅会阻碍高校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正确认识并协调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将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完善科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所急需的。基于此,针对公安工作及公安队伍建设对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打造了具有公大特色的刑事科学技术“科教融合、协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探索创新型刑事科学技术人才培养之路,不断提升我国公安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二、高校科研与教学失衡的现象
(一)“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由于目前职称评定制度对于科研成果的刚性需求,许多高校教师更倾向于科研工作而忽视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完成教学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其收益可能并不及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为其带来的利益与声望,也令许多教师更愿意把精力投入于科研工作而无心教学。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高校的科研产出,但高校教师在将自己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时,势必无法顾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改革,长此以往会导致授课内容陈旧、教学质量下降,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理论基础薄弱,无益于高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重教学,轻科研”现象“重教学,轻科研”作为另一种科研与教学关系失衡的现象,其产生原因是部分高校本身科研基础薄弱,缺少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或是经费有限,加之学校领导没有意识到科学研究对高校基础教学的促进作用而未能在科研活动中投入充足的经费。这些都使得部分高校难以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教师只能侧重于课堂基础知识教学。然而,没有科研,高校在人才选拔、重点学科评比、项目申报和经费申请等方面将不具备竞争优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高校的现代化发展。同时,只注重课本知识教学而不开展科研实践活动,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科教融合、协同教育”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增进科研与教学的互动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这一理念最初由德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在19世纪提出。⑥根据洪堡的理念,即“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去追求纯粹知识的思想”,教学与科研应同时在现代大学内进行,科研与教学应融合成为一体。洪堡的这一教育思想不仅促进了德国教育的近现代化,也影响了世界各国高校的教育理念。⑦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提到了“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的互动结合可体现为:将教学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科研活动实践中,而科研中的项目成果和经验也均能作为教学的素材。通过增进科研与教学这两大体系的互动与结合,提升科研创新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全面推进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高校整体创新能力。
(二)利用科研反哺教学科研反哺教学,是利用科研有效地辅助教学,通过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知识,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得到更新。⑧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将科研成果、科研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案例以及科研发展的前沿动态引入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把抽象的专业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有助于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专业知识。此外,将刑事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理念、实际案例和优秀科研成果引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就能接触到学科前沿和科学研究,借此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科研反哺教学,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科研和教学之间的互动结合,促进科研和教学的共同进步,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型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全方位利用实验室,对实验室资源进行开放,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和创新平台。通过开设实验类课程以及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设计等科研创新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转化科研项目,形成浓郁的校园科研创新文化氛围。通过导师和研究生的指导和协助,使学生系统性地完成一个科研项目从选题、方案设计、实验准备,到实验开展、数据整理与分析、报告或论文撰写的流程。形成导师—研究生—本科生三层次的科研创新团队,提高学生科研实践创新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
(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一是同各地公安机关和基层实战单位开展合作。一方面,定期派遣学生前往各地基层公安单位进行实地学习;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邀请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为学生进行实际案例讲解。借此,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理论知识应如何运用于实际办案,锻炼学生们灵活应用课本知识。二是强化与国内外高校之间的交流。通过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团队的紧密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帮助培育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的教学科研团队,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可以聘请国际高水平学者来校授课,讲授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及其应用,让师生及时了解国际法庭科学的发展方向,提高国际竞争力。三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项目等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其他高校组织的公开课程和学术讲座,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本专业学科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对跨学科领域有所涉猎,以此来完善并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科教融合、协同教育”培养模式的推广应用
(一)创建教学管理新理念立足公安工作和公安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转变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把“科教融合,协同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体系。从未来建设全局出发,根据现有的师资队伍、科研实力、刑事科学技术学科发展特点等实际情况精心制定发展规划和目标。此外,在政策、人员等多个方面做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为科教融合培养模式得以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使科研和教学二者相互配合以发挥更大功效。
(二)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统一,有助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全面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师授课时注重科研与教学内容的交叉联系,优化课程体系,将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先进理念、优秀科研成果、成功案例以及学科前沿动态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扩展专业视野。通过展示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对更深层次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引入课堂教学与实践的同时,不仅对课堂教学知识进行了更新和整合,也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其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提高了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三)建立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搭建专业能力训练平台,开展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和实战能力训练,进行原创性和创新性的研究。让学生参与课题、接触专业前沿知识,培养科研兴趣。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活动,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内容,以多样化的科研成果增强学生的科研信心。注重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以成果促进创新,充分运用“科教相融,教研相长”,极大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升科教有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四)开拓国内外合作交流空间从国内专业教育、双语课程教学、学科建设论坛、学术交流会议,到国际研讨、“引智计划”、“双千计划”等项目的实施,逐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和水平,进一步开展国际法庭科学前沿、警察科学发展、警察培训、技术教育等的对接交流,从范围上、层次上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
篇9
在内容处理上:除注重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外,及时注入电子技术发展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科研成果,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扩展;注重元器件、知识点的应用,在思考题中增加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的题目。例如讲完电压放大电路和功放电路后,给学生介绍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学生更能理解其实际应用。精简分立元件电路的内容,精简集成电路内部电路的分析,增加集成电路实例的内容,每章最后增加探索性课题,启发学生多想多练,留给学生较大的思维和探索空间,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例如,叠加原理知识学生已在电工技术中学过,在讲述三极管放大电路放大原理时,先讲直流静态分析,再讲交流动态分析,学生对二者关系不是很明白。给学生讲:这其实可以说是叠加原理的应用,直流电源单独作用下的通路,交流小信号单独作用的通路,二者叠加起来构成了放大电路。但注意静态是放大前提,先保证三极管处于放大区,动态是放大的目的,这样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另外讲解集成运放构成的加法、减法运算电路时,除了用虚短、虚断推出公式,同样可以引入叠加原理,计算更简单。引入归纳法和联想记忆教学法。如反馈的判断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反馈电路与输入和输出的连接方式,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输入侧口诀为“点并分串”,输出侧口诀为“点压分流”。“点并分串”可记忆:“点饼分肉串”,“点压分流”可记忆:“点鸭分牛肉”,从生活中吃的东西去谐音记忆,学生觉得有趣的同时,又解决了知识的难点。强化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多问、多想的习惯。例如:在讲解分压式偏置电路时,提问学生:没有射极电阻可以吗?有了射极电阻,加旁路电容和不加旁路电容会不会影响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有何区别?通过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任务驱动、小组研究讨论方式,培养学生多想。例如讲完数电的计数器和555定时器部分的知识,给学生分组,让学生先去图书馆和网上查找让多个LED灯循环点亮的方案,进行各种设计方案的讨论,比较不同学生设计方案的优劣。既锻炼了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多媒体教学增大授课信息量,节省有效时间,将微观事物宏观表现,抽象概念形象、直观,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画面,学生不再觉得半导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等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深奥、难懂了。对于定理推导、例题的讲解,如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计算和动态分析指标计算,以及运放的虚短虚断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幻灯片一闪而过,学生跟不上,利用黑板进行一步一步的推导,进行具体的演算,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定理的内容。因此,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板书的优势互补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3.Multisim仿真进行辅助教学,实验室搬进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好。Multisim软件是一种专门用于电子电路仿真和设计的工具软件,被誉为“计算机中的电子实验室”,它通过软件提供丰富的元器件库和十多种虚拟仪器,能够在计算机屏幕上模仿真实实验室的工作台来搭建电路,并进行虚拟测试。课堂上利用仿真软件,相当于将实验室搬进课堂,对电子电路进行实时、直观、便捷的模拟仿真,可以清晰地展示电路原理过程,并可随时变换电路结构、更改电路参数,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参数变化和电路各相关点波形情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三极管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单纯从公式去分析偏置电阻Rb值的大小,会影响静态工作点的高低,从而影响负载的输出波形uo。Rb太小,Q点位置接近截止区,uo截止失真;反之,uo饱和失真。学生虽然理解,但很模糊,印象不够深刻。用仿真电路演示,调整Rb值大小,用仿真示波器实时观察,看到截止和饱和失真的波形,学生会更好地理解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对放大电路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波形失真,需要调节哪些相关参数。又例如对RC振荡电路振荡条件的理论讲解,同时用仿真电路演示,能观察到真实实验室无法看到的起振过程,并可以调整负反馈电阻Rf的值,用仿真示波器观察满足什么条件时电路有波形输出;调整R或C的值对波形有何影响。Multisim仿真使学生对电路有一个相对整体的认识,同时学生也从纯理论及枯燥的分析计算中解脱出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先有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在虚拟的工作实践基础上探究理论知识,由“知其然”达到“知其所以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实践能力的改革
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创新教育更是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生的工程技术素质为目标。“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性强,必须用大量的实验来加深理论学习。传统的实验从属于理论,实验教学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实验指导书叙述详细,开设的实验内容单一,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只需按照其步骤亦步亦趋地进行,从而限制了学生求知的激情和创造性思维。因此,采取了以下的改革措施。
1.构建“基础性、设计性、研究性”的分层次、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体系
(1)基础性实验项目。使学生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实验原理、参数测试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结果的分析等基本实验技能,初步掌握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测试方法,全体学生必做。
(2)设计性实验项目。在该类实验教学中,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题目、内容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电路,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并组装实验电路,拟定调整、测试方案,最后使电路达到设计要求,以扩展学生思维空间。并鼓励学生自带实验项目,小组学习合作完成一些小设计、小制作和小发明等,培养学生主动应用所学知识独立操作和实验动手能力,较好地实现个性、兴趣和创新性的学习的培养。
(3)研究性实验项目。开设的实验项目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电子制作,也可以是围绕相关教师科研项目组的研究课题拟定。首先由教师给出实验目的和任务,然后由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元器件,用计算机辅助软件仿真模拟后,搭建调试,设计实验数据表格,最后写出实验报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工程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提高综合、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强与人交流、合作、沟通等人文素质培养。为此,我校设立了“大学生研究训练(SSRT)计划”项目,学校资助每个项目1000~2000元,为研究性项目提供条件,为校、省、全国的电子设计竞赛做好准备,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2.将Multisim仿真技术引入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动手实验前,利用课余时间,经Multisim软件仿真后,可以较快地理解实验的内容、步骤,避免了实验的盲目性,加深了对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设计思路,有利于创新的培养。Multisim仿真不仅可以减少实验耗材的消耗,避免实验设备或仪器损坏,还可解决实验室高档仪器和元器件不足的问题。如晶体管伏安特性曲线分析仪和波特图分析仪,实际实验室没有,Multisim则有这两种虚拟仪器,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直流稳压电路的实验,不可能对实际电路的整流二极管进行开路、短路、击穿,仿真电路中则可以对其设置各种故障,从而观察不同故障情况下的电路工作状况。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突出了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设计电路能力。
3.建立电子工艺实践教学基地在基础实验平台上建立了电子工艺实践教学基地,完成电子线路的组装和调试及常用电子电路的软件设计和开发、电路仿真技术等。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给予他们更多的独立思维空间的大平台,不仅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式实验转变为主动探索式实验,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掌握了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论
篇10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艺术的生命活力在于创新,而艺术不可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获得不尽的生命源泉。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如何继承、发展和创新传统文化,是我国艺术设计界面临的难题,同时也是不断追求的目标。因此,作为艺术设计的教育者,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在我们的教育中贯穿“传承与创新”这个理念。我们在教育中始终要坚持对先进文化采用“拿来主义”,对地域文化则不断地进行消化和吸收,坚持以“传统平台上的再创造”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不放弃对传统的认识和研究,鼓励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运用时代元素加以创新和开发,使传统和现代呈现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格局。
2创新型艺术设计懂得“传承”的教学体系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的工艺美术如陶瓷、漆艺、印染、雕刻等,也在下至小学上至大学的课程体系中出现过,除了专业学科的学习外,其他基本都停留在初步认知阶段。传承的基础首先应该是认识并体验,只有在充分、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日本孕育并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他们在学校里面就非常重视对这种传统工艺的介绍乃至体验性教育,细腻的珍视,让传统文化完整地留存至今,民众从小就保持着对传统的热爱。因此,他们的设计师也一直不放弃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演绎,努力保持着“日本味”的活力和变化。纵观我国的学校教育,如今已经开始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中普及传统工艺美术了,例如笔者所在的广东省,就有部分幼儿园和中小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承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到了高中阶段,传统文化的传承就脱节了,整个社会大环境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乃至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对此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面对这般现实情况,要培养能适应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需要思考如何重新设计懂得“传承”的教学体系,让传统文化的传承能覆盖教育的各个阶段,并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兴趣,让设计体现出“中国味”。
“传承”教学体系的设计在高职教育中应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设计人才,应具有多样化和综合化。笔者对此的思考是,首先,应是了解和体验阶段,安排在一年级进行。该阶段可以在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结合地域文化传统,选择一些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传统工艺向学生进行介绍,并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体验。比如,写生和采风课程就可以深入到传统工艺的原生地进行考察,邀请当地的传承人作解说和示范,也可邀请民间艺人或传承人到学校开展讲座。其次,是深入认识和研究阶段。该阶段可将写生和采风所收集到的传统文化资料整理、应用到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在课程中以前期考察的传统文化作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将其转换或演变成设计元素以完成课程作业。这个阶段的设计,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看的阶段,而是真真正正地将其用起来,并融入现代的理念和审美情趣,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得到融合和升华。最后,是成果转化阶段。该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基础上,以传统文化的转换或演变为主题进行产品开发,将研究落实到具体的实物承载中,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新产品可以提醒使用者传统文化是始终不能遗忘的根基。整个体系的设计,皆以“传承”为目标,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在设计创新中所具有的无可替代性和基石作用。
3融入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改革
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艺术设计的课程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最大限度地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传统特色文化,以提高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他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笔者在课程改革中做了一些尝试,以期推动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课程专项设计中,笔者采取假题真做的方式,将广东中华老字号的体验店设计作为设计主题。许多老字号本身就成功申报了省市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因此学生在设计中必须先要了解这些老字号本身的历史以及于此相关的背景和传统。由此延伸出许多关于民俗、生活、文化等的记忆,学生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思考,从更深层面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并赋予它们时代的新涵义,并开展相关专题的研究。笔者还将古诗词的欣赏融入设计教学中,以中国传统古诗词为设计主题,引导学生将古诗词中描写的意境转换成设计语言,让学生以设计的角度去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此同时,配合融入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改革,在课程以外还开设了专门的文化讲座,剖析与解读优秀地方传统文化。下一步,还打算结合学生活动,定期举办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节,围绕民俗民风展示、传统文化体验等方面在全系开展系列活动,用地方文化滋润学生们的成长成才。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