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学说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混沌学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国神话;混沌;阴阳;朴素唯物主义观

自春秋孔子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起,无论宋明时期的“格物致知”,还是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中国哲学向来讲求经验、实用,故而朴素唯物主义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接下来本文将从中国古代神话角度出发,分析其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混沌”之说

中国最早的哲学认为,世界由混沌之气而生,至老子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就是混沌之气,由混沌之气演阴阳二气,生天地人三界,继而万物生。很多人认为这里的“道”是唯心的观点,实则不然。老子所谓“道”,指的是自然规律,也是源于自然,源于物质。《道德经》所言,即是对远古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做一详细阐释,继而探讨治世之道。

至宋明之时,程颐程颢兄弟更是强调“格物致知”,从世间万物中探寻世界万事万物运行之道,继而思考修身治国的良方,亦是源自朴素唯物主义的“气”是世界本源的理论,因而朴素唯物主义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第一体现在于对“气”的崇拜,在远古神话时代则表现为“混沌”崇拜。《天壳》说“浑天之说,天地如鸡卵,卵中黄白未分,是混沌也,卵中黄白既分,是开辟也。”就是说天地本为一片混沌,世界产生于混沌之中。而南方神话的“开天地”说也讲到是“子疑此人是前古天地将混沌时人也。”也提到了天地混沌之态。说明在中国古代普遍相信混沌之气是世界的本原,即世界是由“气”这一物质构成的。

《庄子・应帝王》中说“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试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强调了遵从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即延续老子之物质之“道”。这里运用了神话的方式,将混沌比作了中央之帝。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帝”等同于“神灵”与“祖先”,也就是说混沌是中央之帝的始祖,又一次印证了混沌创世神话的可靠性,也进一步强调了中国古代对于“混沌”的崇拜。

而《山海》中,有记载了“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这里的神鸟当相似于凤凰,或三足乌,而“浑敦”即“混沌”,应等同于太阳。古人太阳崇拜极盛,因为只有太阳能包纳一切,吞吐一切,涵盖一切的大光芒。这又进一步突出了混沌在中国古代的巨大意义,是包纳一切的万物之祖,是世界本原。

二、远古龙凤神话中的“阴阳”哲学观

之后,中国人关于“气”的理论发展出“阴阳”之说,认为一切都应讲求阴阳和谐之理,所以为万事万物划分了阴阳之别,正如日为太阳,月为太阴;雄为阳,雌为阴等。这一点在远古龙凤神话的发展中就可以找到源头。

中国祖先神在春秋战国时发展成伏羲女娲两人,一雄一雌,一阴一阳,蕴含阴阳二气孕育人类之意。在关于伏羲女娲的图画中可见,伏羲女娲一雄一雌二蛇交尾,女娲手持画圆之“规”,意指“天圆”为阳,伏羲手持画方之矩,意指“地方”为阴。女娲身侧有三足乌图案,指太阳,伏羲身旁有蟾蜍图案,指太阴,从而达到绝对的阴阳平衡,实现太平。至汉代追求大一统,二龙祖先神再度变回唯一的龙祖先神,也是同时包含阴阳二气,意指阴阳并存,再度说明了阴阳和合方能成神,才有孕育后代的能力。归根结底还是对自然之气的信仰。

中国古代有“凤为雄,凰为雌”的说法,与伏羲女娲双龙一样,也是要实现阴阳平衡,强调阴阳二气共同创世之论,而当龙凤图腾合并时,人们却说龙为雄,凤由雄转而为雌,后世称帝王为“真龙天子”,而皇后则为“凤驾”,应当也是为了追求阴阳平衡。中国传统中这种对于气息平衡的执着与中国信仰“气”的朴素唯物主义观不能分开。

三、“五行”学说中的朴素唯物主义观

春秋战国时,阴阳家提出“五行”学说,有进一步发展了中国“气”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将混元一体之气细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并作出详细的论述。他们以日常生活常见之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归结为世间一切物质的生成发展的根本,五者相生相克,各自独立又能合而为一,即均出自万物原初之气。

之后,人们详细阐述,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对应天上金木水火土五星,象征仁义礼智信五种德行,也能对应东南西北中五方、眼耳鼻舌口五官、心肝脾肺肾五脏、青赤白黑黄五色等等,可以说万事万物不离五行,人们应对一切问题都要考虑五行关系。

包括在中国古代政治中,也体现了五行的意义。黄帝时期的虞代尚土德,色尚黄;夏代为木德,色尚青;商代为金德,色尚白;周代为火德,色尚赤。秦所以灭粥,是因为秦尚水德,水德胜火德,诸如此类。中国古代“正色”说强调很广,与五行学说的流行脱不了关系,孔子的“恶紫可夺朱也,恶郑声之乱乐也”,说明五色审美的色彩规范已经上升到了“礼”的范畴,可见五色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其初步的含义,这也是前文所说的中国将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应用到修身治国的实用主义上的表现。

四、结语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远古神话中体现着中华早期先民对于世界的认知,继而发展并影响了中国早期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这启示我们,不仅要注重前人的学理研究的总结,同时也要不断创新,提出自己的思路,寻求对传统理论的新的思考,批判地继承发展,这才是促使国家思想发展,继而实现整体国家实力强大的根本之道。

参考文献:

[1]陈鸣达 《论古代神话及其对哲学的影响》.南京政治学校学刊.1985.第1期.

[2]曹敏杰 《神话与西方文学》.燕山大学学报.2002.第2期.

[3]宗白华 《中国哲学史提纲》.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4]林伟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人关系”辨析》.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篇2

简单遗传算法(SimpieGeneticAigorithm,简记为SGA)是由Michigan大学的Hoiiand教授等创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生物进化论和群体遗传学.SGA的基本特征是:利用群体进化一一即在求解过程中,通过使种群不断优化,从而找到满意解或最优解.对于许多常规方法难以有效解决的非线性优化问题,

SGA往往能够奏效,因此在许多工程问题的解决中,SGA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SGA在理论上借鉴生物进化理论以及遗传学机理,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算法体系,然而在实际使用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宄探讨.例如,对于单调函数或单峰值函数,在初始时很快向最优值逼近,但是在最优值附近收敛较慢;而对于多峰值函数的优化问题,它往往出现“早熟”即收敛于局部极值.宄其原因,主要是通常使用的SGA的选择策略多采用个体繁殖机会同其适应值成正比例的方法,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超级个体问题和多个相似数字串问题[l].交叉算子的设计一般都采用随机交叉的方式,由两个个体的交叉产生两个新个体,其结果是父代与子代间很相似,这也会导致如上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宄如何改进SGA,采用合适的算法加快多峰值函数的寻优速度和质量.

另一方面,目前许多有关智能系统的研宄都是围绕人脑智能及其学习机制进行的.这些拟人化方法都忽略了与人脑行为方式并不明显相关的另一类智能系统--免疫系统.生物体的免疫系统具备很高的智能级(highieveiofinteiigence),但它与人脑的行为方式的确没有明显联系.由于实际的生物体免疫系统具备免疫记忆、记忆开发(长期和短期)、混沌识别、自适应网络调节等许多优良功能,因此,我们可以考虑模拟其实际行为规律,设计出相应的数学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免疫系统中产生的抗体是用于对付和消除外来抗原的.如果我们进行类比--对于一个优化问题而言,抗原对应问题的目标函数而抗体对应问题的最优解,那么免疫系统的特点对于改进和提高遗传算法的能力就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文中模拟部分免疫特点(如自我免疫等)对SGA进行改进而设计出一种免疫遗传算法,该算法的优化能力相对SGA而言有一定的改进.本文对如何有效模拟免疫重组、免疫记忆、混沌增殖等免疫行为而设计出免疫遗传算法以更好地进行多峰值函数的寻优进行探讨.

2免疫遗传学思想及免疫遗传算法设计

2.1免疫遗传学基本思想

在生物医学科学领域,免疫遗传学(Immunogenetics)

作为免疫学(Immunoiogy)和遗传学(Genetics)这两门学科的边缘学科,丰富和发展了现代遗传学理论.免疫遗传的研宄说明了免疫物质不仅受遗传基因的控制,而且由此发生的免疫功能(免疫应答)也同样受到遗传调控.

当传染媒介侵入生物系统后,免疫系统的工作就是中和或者清除异物.免疫系统模型如图l所示.免疫系统的特点详述如下:

(1)基因重组:当外来抗原(antigen)侵入生物体时,免疫系统先对不同的抗原进行识别,针对不同的抗原生成对应的抗体(antibody)进行中和或破坏.抗体的产生是通过DNA分子上特定段的任意重组进行的[2].

(2)网络作用:当一个抗体传递给生物体中的B细胞时,一次免疫响应就启动了.如果与抗原匹配,B细胞将被激活.B细胞的激励水平不仅依赖于其与抗原匹配的程度,而且依赖于它同机体免疫系统

时刻第i个个体的浓度,mj表示抗体i、间的亲和系数,m_t_(表示抗体i、(间的排斥系数,a"分别表示抗体i对于其它抗体和抗原的交互作用率,(i表示抗体i的自然死亡率,^表示抗体i与抗原间的匹配率,N为抗体数目.

按照式(1)、(2)的计算结果,如果激励水平超过阈值,B细胞将生成自身的许多克隆(clones),而这个行为又将启动一个变异机制--在抗体分子的编码基因(genes)中产生变异.反之,如果激励水平低于阈值,B细胞不会自我复制,并且到时候死亡.这样,在免疫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点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传递一个抗原给能够约束它的B细胞不仅引起B细胞对抗原的分析,而且会导致许多新的B细胞的生成.所有的这些B细胞可以依次分析抗原并进一步产生B细胞--这是新的B细胞生成方式之一.

(1)混沌增殖.对于有关细胞生长方面的研宄,文中针对白细胞生成控制模型进行了讨论,表明在确定性的时间系统中存在着内在混沌的可能性;同时,第三军医大学的徐启旺对绿脓杆菌的生长作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细菌的生长不是同步分裂而是呈现混乱无序的混沌态增殖,因此其本质是一种波形状态的生命活动并伴随以非线性动态的混沌增殖.混沌理论中,通过Iogistic方程:+1(t)=(^,Xi)=(l-x)i=0,l,2,…)生成的混沌序列是遗传学中用以描述昆虫数目世代变化规律的方程,可以用于模拟免疫细胞的增殖方式.混沌序列较通常的RANDOM函数相比,具有更好的随机性、快速性--这是由混沌的本身特色决定,因此可以更好保持多样性,并能够有效解决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的矛盾.

(2)免疫变异:高等生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在进化进程中对多种多样的病原体或异原性蛋白甚至人工合成的抗原都能够产生相对应的抗体.实际上一个淋巴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而生物体内的确存在成千上万种抗体,这种适应性功能的发展程度很让人惊讶.基因是抗体的基本单体,对于淋巴系统能够产生如此多种的抗体分子,体细胞突变学说(somaticmuta?tiontheory,Cohn,l968)认为数量如此巨大的基因贮存在种质(即生殖细胞染色体)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经济的.该学说认为种质传下来的只是少量V基因(一种基本基因),而V基因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个体发育期间体细胞突变造成的.这一说法也得到了Leder等人的支持.这些变异主要反映在高可变区(hv区域,抗体分子的一部分)上,主要由它决定了抗体的多样性.这已为许多观察结果所支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变异机制在抗体的生成及多样性的维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免疫选择:由于免疫过程中许多的变异行为会破坏抗体对抗原的亲和力--即使假定变异机制是在完全随机的情况下.因此免疫系统需要通过有选择地增加高亲和力的抗体数目来解决这个问题.

(4)免疫记忆:在抗原消失后数月甚至数年,抗体形成细胞仍然具有免疫记忆.因此以后抗原侵入时生物体根据自身免疫网络可以很快生成对应的抗体来中和抗原.

(5)免疫代谢:由于机体本身的新陈代谢,每天有5%的低激励值B细胞死亡,而代之以从骨髓中生成全新B细胞.只有那些与网络中已存在B细胞具有较强亲和力的新B细胞才会加入到免疫系统中,否则将死亡。

(6)浓度控制:在免疫研宄中我们发现免疫过程完成后机体内抗体浓度不会过高,否则,正常体细胞会受到损害.这是 免疫行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7)隔离小生境:研宄发现,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之所以具有形成许多物种的能力,主要是因为生物群具有分化小种群的能力,小种群沿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彼此间差距越来越大,渐渐由同一物种分化为许多不同的种.其中隔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防止了被隔离种群间的杂交,因而防止了其间基因的交流.隔离对于种群的分化是很有帮助的.因此,为了进一步保证群体中个体的多样性,我们在算法的设计中引入小生境(mce)技术.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免疫行为的许多特点能够使免疫细胞的多样性较好地得到维持,因而我们可以考虑模拟生物体的实际免疫行为设计出一种新的优化算法--免疫遗传算法(ImmunogeneticAlgorithm),简记为IGA,它较SGA而言将更加有利于寻优.

2.2免疫遗传算法的设计

根据2.1节中讨论的内容,我们可以进行免疫遗传算法的设计.根据免疫行为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如下几个核心模拟

算法:

(1)小生境:模拟隔离小生境特点,引入小生境技术[1],将演化种群分为若干个小子群以实现隔离.这包含在初始抗体生成中.

(2)重组:模拟基因重组,在子群内将各基因位统一编码,然后进行基因的随机重组.这里不使用SGA的交叉算子,因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父代与子代间的相似问题.

(3)免疫变异:以类似SGA的方式和较大的概率进行变异操作.

(4)抗体产生:模拟免疫网络作用、免疫选择和浓度控制,我们进行以下工作.差分计算式(1):令s中其它B细胞的亲和度.根据Jerne提出的免疫网络理论(见图2),计算抗体激励水平及浓度的动态方程如下:

按照式(1)、(2)的计算结果,如果激励水平超过阈值,B细胞将生成自身的许多克隆(clones),而这个行为又将启动一个变异机制--在抗体分子的编码基因(genes)中产生变异.反之,如果激励水平低于阈值,B细胞不会自我复制,并且到时候死亡.这样,在免疫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点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传递一个抗原给能够约束它的B细胞不仅引起B细胞对抗原的分析,而且会导致许多新的B细胞的生成.所有的这些B细胞可以依次分析抗原并进一步产生B细胞--这是新的B细胞生成方式之一.

(1)混沌增殖.对于有关细胞生长方面的研宄,文[4]中针对白细胞生成控制模型进行了讨论,表明在确定性的时间系统中存在着内在混沌的可能性;同时,第三军医大学的徐启旺对绿脓杆菌的生长作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细菌的生长不是同步分裂而是呈现混乱无序的混沌态增殖,因此其本质是一种波形状态的生命活动并伴随以非线性动态的混沌增殖[4].混沌理论中,通过Iogistic方程:+1(t)=(^,Xi)=

(l-x)i=0,l,2,…)生成的混沌序列是遗传学中用以描述昆虫数目世代变化规律的方程,可以用于模拟免疫细胞的增殖方式.混沌序列较通常的RANDOM函数相比,具有更好的随机性、快速性--这是由混沌的本身特色决定,因此可以更好保持多样性,并能够有效解决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的矛盾.

(2)免疫变异:高等生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在进化进程中对多种多样的病原体或异原性蛋白甚至人工合成的抗原都能够产生相对应的抗体.实际上一个淋巴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而生物体内的确存在成千上万种抗体,这种适应性功能的发展程度很让人惊讶.基因是抗体的基本单体,对于淋巴系统能够产生如此多种的抗体分子,体细胞突变学说(somaticmuta?tiontheory,Cohn,l968)认为数量如此巨大的基因贮存在种质(即生殖细胞染色体)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经济的.该学说认为种质传下来的只是少量V基因(一种基本基因),而V基因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个体发育期间体细胞突变造成的.这一说法也得到了Leder等人的支持.这些变异主要反映在高可变区(hv区域,抗体分子的一部分)上,主要由它决定了抗体的多样性.这已为许多观察结果所支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变异机制在抗体的生成及多样性的维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免疫选择:由于免疫过程中许多的变异行为会破坏抗体对抗原的亲和力--即使假定变异机制是在完全随机的情况下.因此免疫系统需要通过有选择地增加高亲和力的抗体数目来解决这个问题.

(4)免疫记忆:在抗原消失后数月甚至数年,抗体形成细胞仍然具有免疫记忆.因此以后抗原侵入时生物体根据自身免疫网络可以很快生成对应的抗体来中和抗原[l0].

(5)免疫代谢:由于机体本身的新陈代谢,每天有5%的低激励值B细胞死亡,而代之以从骨髓中生成全新B细胞.只有那些与网络中已存在B细胞具有较强亲和力的新B细胞才会加入到免疫系统中,否则将死亡。

(6)浓度控制:在免疫研宄中我们发现免疫过程完成后机体内抗体浓度不会过高,否则,正常体细胞会受到损害.这是

免疫行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1Q].

(7)隔离小生境:研宄发现,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之所以具有形成许多物种的能力,主要是因为生物群具有分化小种群的能力,小种群沿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彼此间差距越来越大,渐渐由同一物种分化为许多不同的种.其中隔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防止了被隔离种群间的杂交,因而防止了其间基因的交流.隔离对于种群的分化是很有帮助的.因此,为了进一步保证群体中个体的多样性,我们在算法的设计中引入小生境(mce)技术[1’11].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免疫行为的许多特点能够使免疫细胞的多样性较好地得到维持,因而我们可以考虑模拟生物体的实际免疫行为设计出一种新的优化算法--免疫遗传算法(ImmunogeneticAlgorithm),简记为IGA,它较SGA而言将更加有利于寻优.

2.2免疫遗传算法的设计

根据2.1节中讨论的内容,我们可以进行免疫遗传算法的设计.根据免疫行为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如下几个核心模拟

算法:

(1)小生境:模拟隔离小生境特点,引入小生境技术[1],将演化种群分为若干个小子群以实现隔离.这包含在初始抗体生成中.

(2)重组:模拟基因重组,在子群内将各基因位统一编码,然后进行基因的随机重组.这里不使用SGA的交叉算子,因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父代与子代间的相似问题.

(3)免疫变异:以类似SGA的方式和较大的概率进行变异操作.

(4)抗体产生:模拟免疫网络作用、免疫选择和浓度控制,我们进行以下工作.差分计算式(1):令

根据式(3)、(4)的迭代,计算出相应抗体的浓度ai(n),再按照SGA的方法计算出第i个个体的适应值与平均适应值

之比SGASlct_prop(i),计算min(a;(n),SGASlct_propi(n));再考虑机体中抗体浓度不能够过大的原则,进行浓度控制.算法如下:

ifmin(〇(n),SGAslct_propi(n))>规定浓度then

复制概率copy_prob,n)=规定浓度

elsecopy_probi(n)=min(a(n),SGAslct_prop(n))

以此实现模拟免疫系统选择性地增加高亲和力的抗体数目的行为以及免疫过程完成后机体内抗体浓度不会过高的现象.

(1)免疫记忆:各子群依次计算完毕后,计算总群体的最大适应值.如果本次计算得到的最大适应值大于免疫网络中已存在抗体所能够提供的最大适应值,则将对应的个体作为新抗体加入抗体记忆表中,本次最大适应值加入抗体适应值表;否则,启动免疫记忆,根据抗体表中所记忆的历史抗体,利用logistic方程寻找出新的高适应值个体作为更好的免疫抗体,混沌初始值分为历史抗体及抗体的变异个体两种.此方法模拟如下免疫行为:当激励水平超过阈值时,机体B细胞将生成自身的许多克隆(clones),同时启动变异机制--在抗体分子的编码基因(genes)中产生变异.

(2)免疫代谢:模拟免疫行为中细胞的混沌增殖现象,找出子群内5%的低激励水平个体并去除;利用logistic方程从免疫记忆表中生成新的高适应值个体加入种群中.

免疫遗传算法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1初始抗体生成(n=1((含小生境隔离);

步骤2对于第m个子群进行以下的操作:

(1)免疫重组;(2)免疫变异;(3)抗体生成;(4)免疫记忆;(5)免疫代谢;(6)群体更新

步骤3各子群体依次计算完毕后,如果n>指定演化代数,则结束计算,否则n=n+1,转到第2步.

IGA算法分析:(1)在多峰值函数的寻优中,IGA的局部搜索能力和全局搜索能力是一对矛盾.而我们希望遗传算法具有自动在解空间随机探索新点的能力,同时能够在某一区域内很快收敛最优解.显然,IGA很难满足我们的要求.因为IGA的选择算子和交叉算子的设计方法往往会导致父代与子代间很相似,因而很难脱离局部极值.其主要赖以摆脱局部极值的变异算子的变异概率若取得太大,固然会增强全局搜索能力,但是又会导致局部搜索能力降低;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在IGA的设计中,引入了隔离小生境和混沌的思想.隔离小生境技术将遗传的竞争过程分为子群体间的竞争和子群体内个体间的竞争两级--前者体现为全局搜索能力,后者体现为局部搜索能力,这样通过两级竞争,就有效地解决了局部搜索能力和全局搜索能力的矛盾.(2)隔离机制的引入使子群体的进化既同整个群体的进化密切相关,又有相对独立性,这有利于种群个体多样性的维持;同时,子群体的进化可以并行处理,这将大大提高优化的速度.(3)为了解决由于SGA的选择和交叉算子设计方式而导致父子代间的相似问题,本文模拟免疫行为中抗体浓度的控制和基因的重组而设计了浓度控制策略和重组算子以进一步维持个体的多样性.(4)本文提出了模拟免疫记忆和新陈代谢而将混沌思想引入到SGA中的方法.利用混沌对初值的敏感性以及随机性、规律性、遍历性,算法可以有效地跳出局部收敛点以更快地收敛于最大值,从而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通常遇到的“早熟”问题.

3实验研究

本文以多峰值函数/(x,y)=(_1)#(x2+2y2_0.3cos(3兀x)-0.4cos(4^y))+4为例,用IGA进行寻优比较研究.该函数有很多个局部极大值,其中最大值为4.7,此时x,y均取值为0.为了更好的体现本文算法的优化能力,我们还对本文的IGA与文[7]的算法(记为“[7]”)进行优化比较.实验中,自变量x,y取值范围是[-1,1],种群大小为50,个体编码长度均为20位.算法[7]的交叉概率取0.4,随机取1位变异.IGA中随机取2位变异.实际计算20代.定义的y次方,则我们可以定义个体间综合激励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1)将个体按位异或,得到新个体k

(2)计算出个体k直接对应的十进制整数/(k);

(3)_(k)

3、=2!编码位数-1.

实验结果比较如下(以下各图纵坐标表示最大适应值,图3中横坐标表示演化代数,图4中横坐标表示统计次数)

从实验的得到的各图形和表格数据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多峰值函数的优化过程中,本文的IGA具有良好的搜索能力.

篇3

“中国人缺乏忏悔意识”、“我们没有原罪的观念”、“原罪说是西方文化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原罪思想”等等,几成人们熟知的常识、共识。那么,到底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没有“原罪思想”呢?常识、共识就是真理吗?——真理往往从怀疑常识开始。或如黑格尔所说,熟知未必真知。让我们先从西方的原罪说说起。

一、西方文化中的原罪说西方文化的基础是《圣经》,西方的原罪说最早就来源于《圣经》的《创世记》中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故事:亚当和夏娃经不住蛇的引诱吃了上帝告诫不能吃的禁果——能够分辨善恶的“智慧果”。“智慧果”好吃,但代价却是巨大的:亚当和夏娃失却了乐园。不仅如此,他们的后人因为他们所犯的罪而不得不继承他们的“原罪”。——在西方文化中,“十字架”是西方人的宿命。虽然后来有上帝之子耶稣的救赎,但,作为背负着沉重肉身的个人,西方人是从未卸掉过自己身上沉重的十字架的。因为,这十字架是生长在他们的血液和灵魂里的。不言而喻,西方人的所有努力和使命,就是“救赎”。西方文化和文明的主旋律就是寻求救赎之道——不管是科学的还是人文的。那么,西方人的这种“原罪”到底是一种什么罪呢?其实,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很普通的、人人难免会犯的罪——违约罪,或说是,失信罪。况且,此罪的获得是由于“轻信”。记得马克思夫人燕妮说过,在所有过错中,她最能原谅的是“轻信”。

二、中国文化中的原罪思想与西方不同,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中国文化中有类似西方的原罪思想的。道理很简单,所有关于原罪的说法,都是与有关的。而中国,是一个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的民族。某些中国人的原罪观念,几乎都是来源于佛教的业障观念和迷信性的伤天害理观念以及基督教的原罪观念等。此外,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具体道德伦理操守,也往往给人一种缺乏原罪观念的印象,这在事实上强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文化中没有原罪思想的看法。人们看到,现实生活中“慎独”的道德境界,只有在个别的圣人和士人中才能够出现。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唯一的“紧箍咒”来自于他们的现实上帝——统治者。在中国大众中,“忏悔”现象是极其罕见的,“中国人为什么缺乏忏悔意识?”的质疑就是证明。无庸讳言,中国人缺乏原罪意识,并因此而缺乏忏悔意识。更进一步来说,中国人缺乏救赎的冲动和渴望。——这一切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文化学者,几乎都将之归因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原罪思想。这是真的吗?恰恰相反,笔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一《庄子》中,读到了与西方的原罪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中国的原罪思想。请看——《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这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的原罪思想即原罪说!可是,它却不是被学者们牵强附会地当成了与物理学上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基督教的“创世说”相类似的具有“科学性”的宇宙起源论的“宇宙论”、“本体论”了,就是被自以为高明地而实际上是肤浅地解释为人由愚昧而“开窍”的积极的“文明”过程等等!——庄子“浑沌”寓言中所深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罪思想”被遮蔽了。中国人的原罪,就是从倏和忽合伙“谋杀”(我在课堂上讲解这一思想时,有同学说是“过失杀人”)混沌开始的。尽管倏和忽的主观愿望是善的,但他们是难逃“杀人”之罪的。从倏和忽“善”的主观愿望来说,中国人的原罪是由于讲“情义”而导致的,它与西方被“蛇”引诱是不同的。所以,中国人从一开始其“开窍”即理性智慧就与非理性的“情感”纠缠在一起。这正是中华文明迟迟不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M·韦伯看得非常清楚,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说的“理性化”,我们中华民族迟迟不能够达到。与西方原罪中的“违约罪”相比,中国原罪中的“杀人罪”罪加一等。按理来说,违约罪的惩罚是逐出伊甸园,杀人罪的处罚就应该是偿命。——中国人犯的是杀人罪,这罪行太过严重,实在是赔偿不起,不过,此杀人罪又是出于“好意”的,故而,可以从轻发落——判个“无期徒刑”罢了。可哀的是,这西绪弗斯式的无期徒刑对于人来说实在是“生不如死”,可偏偏我们中国人的精神胜利法很管用——好死不如赖活着。于是,“原罪”就被我们不了了之并渐渐地淡忘、掩盖了,即将它逐出自觉的意识层面,埋进潜意识的深层。——这正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中不见原罪的根本原因。间或有人从潜意识中将此原罪挖掘出来,如历代道家的代表人物和明代李贽的“童心说”等,也终不成气候。——“我没罪,我没罪”。没罪就不需要忏悔,没罪就不会受到惩罚,从而也就不需要拯救。

三、其所是,非其所非各民族的文化有差异和特殊性,但从根本上来说大同小异。原罪思想或原罪说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它不独是西方文化的特有现象,中国文化中理应有它的踪影。庄子关于混沌开窍的寓言故事,正是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而知善恶羞耻的中国版本。西方人能够从原罪说中发现智慧、理性、文明的双刃剑性质,而今勇于检讨“现代化”的负面效应,我们中国人当且能够从自己的原罪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只知其一,一无所知。——M·缪勒21世纪,中国人必须重建自己的原罪意识,自觉地、勇敢地背负起自己应该背负的十字架。只有原罪意识,才能最终帮助我们走出世俗的沉沦状态而走向超越,斩断伴随我们几千年的“夭折的宿命”。而重建我们的原罪意识,首要的工作是复活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原罪思想。——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庄子》,都是我们中国人的“圣经”。——有一位先知在2000多年以前等着我们……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你们看天上的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们……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王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太6:26-28)!——“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人在童年,当天真烂漫,纯朴无瑕,童言无忌,无忧无虑,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过分早熟,失却天真;人在少年,当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勇往直前,敢做敢当,而不能瞻前顾后,畏缩不前,少年老成,老气横秋;人在青年,当认识自我,谦虚谨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而不能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心猿意马,胸无大志;人在中年,当勤奋自重,责无旁贷,事业有成,硕果累累,而不能浅尝辄止,一暴十寒,怨天尤人,功亏一篑;人在老年,当无拘无束,逍遥自在,返朴归真,返老还童,而不能利欲熏心,贪得无厌,风烛残年,老牛破车……

篇4

摘 要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民族体育文化总的来说是持续发展的,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的共同影响产生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断层。现阶段,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又出现民族体育文化断层不断加深,因此要挖掘形成民族传统文化断层现象的原因,以便于采取必要措施对这种断层现象进行改善。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断层 内源性因素 外源性因素

一、文化断层的内源性因素

文化断层的内源性因素是指在没有或基本没有外来的异类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介入和影响的情况下,由于文化模式内在的超越性与自在性矛盾的冲突和文化内在的自我完善的合理性要求而导致的文化失范。

凡是受过中华文化洗礼的人,无不惊叹其涓滴长流,历久不衰,历经转折而日益壮大,影响广袤而深远。但是,就像所有的古代文明一样,中华文化曾经有过光明璀璨的盛世,但也曾度过阴幽空荡的暗夜。中华文化在发展的过程里,经历兴衰与沧海桑田。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很多内在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造成的。民族传统体育虽然有些是在奴隶社会就萌芽了,但真正发展是在中国封建王朝,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就已经形成了“大一统”的格局,在这种封建制度和宗法制度都非常严密的社会中,政治和伦理是紧密结合成一体的,大一统的政权对科学理论的发展有很强的控制作用,科学理论一旦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相偏离,就会被封禁、被阻塞、被遗弃。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就无数次遭封禁。武术就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武术只能在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太极学说、八卦学说等封闭的结构理念中缓慢发展。这样的封闭性,就决定了很多活动的畸形发展,当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很多的弊端显现出来的时候,逐渐在民族体育活动中失去地位,甚至遭遗弃。

中国封建社会自秦以后便形成了一种以儒家学说为正统,道家学说为补充的文化形态结构。中国古论的产生无不与人们直接经验和直观感情相联系。这虽然使中国古论带有一定的经验论的唯物倾向,但从根本上这种倾向无法转化为近代西方科学理论。因为以个人经验的合理外推是儒家认识世界的模式,它发展的极至也不过是宋儒理学的“格物致知”。可以看出由儒家、道家学说形成的中国传统的认知体系具有极其顽固的抗变性和保守性,而这种宗教化、玄学化的学术认知体系若不打破,任何新型的科学认知体系就不可能形成。二、文化断层的外源性因素

文化的外源性因素是指从深层原因来看是基于民族危机、社会变革、文化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文化失范或断裂。当一种人们习以为常的、自在地赖以生存的自在的文化模式或人们自觉地信奉的文化精神不再有效地规范个体的行为和社会的运行,开始被人们所怀疑、质疑、批判或在行动上背离,同时一些新的文化特质或文化要素开始介入人的行为和社会的活动,并同原有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观念形成冲突时,我们断言,这种主导性文化模式陷入了危机。民族危机引起的文化断层,以后,列强用炮舰轰开了长期封闭的中国国门,泱泱大国竟然败于蛮夷小国,这不能不令朝野为之震动。魏源、林则徐等人率先大声疾呼“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思想由此而生。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生活逐渐向现代社会转变。体育也在此过程中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西方的体育思想传入我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从那时候开始起,随着开始兴起,西方的兵式体操渐渐传入中国,对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随着洋务派新军、新学等的推行,部分国人对身体活动的传统观念,已经开始悄悄发生变化,这为现代体育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虽然柔弱,但却是不可动摇的思想基础。后来,随着学校体育体制的确立,竞技体育体制的确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地位受到更大的威胁,就连称为我国国粹的武术在与西方竞技体育面前都显得十分尴尬。

国家动荡不安也是引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文化断层的一个原因。国家动荡,思想混沌,必然引起文化的危机,文化危机就可能产生文花断层。像“”时期,亚洲的四小龙飞速发展的时候,中国却止步不前,文化也是产生了空前的危机,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的民族传统文化也有许多精华被毁,形成这一时期的民族体育文化断层后,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参考文献:

[1] 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241.

[2] 孙关龙.断层文化论[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3).

篇5

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做一只美丽的“大蝴蝶”,善于发现师生间的“伪对话现象”,及时避免“伪对话”现象下产生消极的“蝴蝶效应”, 并能合理调整教学策略,就能发挥积极的“蝴蝶效应”,提高学生的对话能力。

一、俯下身子,和谐对话

倾听是实现真实对话的保证,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有听得清,才能及时捕捉课堂生成,从而引得好,激得巧。

【案例1】主维山老师执教的Look after the world的教学片段。

T: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Good morning.

T:Say“Good morning” to the teachers.(在座的老师应答声音较小)

T:You’re better than them. Because you speak louder than them.

(学生会心地笑了)

主老师在Free talk中,善于倾听大家的回答,并能巧抓时机,急中生智,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表扬孩子们,体现了对孩子们的尊重。此时“蝴蝶效应”应运而生,孩子们笑开了,紧张的心理状态放松了,课堂气氛渐渐和谐活跃了,有效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巧设问题,激活对话

1.真实性问题

为了避免对话中出现明知故问等“伪对话”现象,教师可以多用沟通性语句与学生交流,如,猜测性陈述句:Maybe ...;Perhaps ...;

I think ...;征求意见的句子:Shall we ...?Would you like ...?请求观点重述的句子:Sorry, can you repeat again?有针对性地鼓励的句子:You have a good listening. / Your voice is so nice,I like it. 等等。教师通过丰富自身的教学语言可以产生积极的“蝴蝶效应”,如用尊重赢得学生的尊重,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创造性地使用已有的英语知识进行对话等。

2.开放性问题

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深度。所以,教师应该少问“Do you ...?Can you ...?Is/Are ...?”等缺乏封闭式问题,应该多说How/When/Where/Why/Who等开放性的问题。有深度的交流才会碰撞出思维和情感火花,因此,教师的提问直接影响着师生之间对话的质量,优化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产生美丽的“蝴蝶效应”。沈峰老师便善于巧设开放性问题,充分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她的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妙语连珠,这正是沈老师巧设问题,善于引导下产生的美丽“蝴蝶效应”。

三、丰富话轮,深入对话

【案例2】沈峰老师教学片段。

S1: Which animals do you like?

T: I like monkeys. Do you like monkeys?

(沈老师提出新问题“Do you like monkeys?”自然地转换了话轮。)

S1: Yes, I like monkeys,too.

T: Why do you like monkeys?

沈老师善于倾听与回应,把思考的主动权抛给学生。在学生回答之后,沈老师巧抓生成,继续抛球,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维,既深入了对话,又使师生对话更具体丰富,信息更全面,达到了“一球激起千层浪”的美丽“蝴蝶效应”。

四、熏陶文化,合理对话

【案例3】教学内容:《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7 At a snack bar

T:Boys and girls, what snack bars do you know?

(小组讨论,学生说出KFC, Mac Donald,大娘水饺,菜根香,德克士等快餐店)

T:(老师PPT呈现KFC, Mac Donald,大娘水饺,菜根香的图片)

What are Western snack bars?

S5:KFC and Mac Donald.

T:Great,and Caigenxiang and Daniang dumplings are Chnese snack bars.

T:Which snack bar do you want to go?Practise and make a dialogue with the menu.

(学生选择喜欢的店,然后根据菜单编对话,灵活运用句型。)

篇6

关键词:维科历史观创新

维科是意大利历史学家、法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他为古老风俗辩护,批判了现性主义,并以巨著《新科学》闻名于世。作者依据自己对生活和未来的思索,在新科学中提出了历史循环的学说,也通过新科学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历史观。本文通过研究维科的思想来源,来进一步探索维科的历史观从而发现维科历史观的创新之处。探寻维科的历史观可以更好地把握西方在历史观方面的研究。

一、维科的思想来源

维科的思想比较复杂,受到很多思想家和历史学家的影响,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塔西佗的历史学;培根的经验哲学。

我们从《维科自传》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维科的哲学基础。维科在一切渊博的学者之中只钦佩两个人:柏拉图和塔西佗。因为这两个人都拥有一种高明无比的形而上学的智慧,塔西佗按人的实在的样子去看人,柏拉图则按人应有的样子去看人①。这一点说明,维科将两个人的观点结合了起来,他力图拥有像柏拉图一样全面普遍的知识去探求人类理性智慧的高贵性,又希望拥有塔西佗的实际,可以通过下降到一切实际利益方面的智谋,就能在偶然祸福幻化中使事情达到良好的结局。

当维科已经坚定了自己的追求方向时,他又注意到了培根,培根可以说是兼备了柏拉图的玄奥智慧,同时也保有塔西佗的普通智慧,他在理论和实践的两方面都是一个全人。培根在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经验和理性的关系,认识过程中的逻辑方法对维科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历史循环的三阶段

维科在《新科学·置在卷首的图形说明,作为本书的绪论中》将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在每一个时代,人和自然都保持着一种特定的关系。

神的时代是人类历史的开端,在这个时代一些普遍的原则被创立出来,其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是天神意旨、婚姻和埋葬。这三个原则贯穿三个时代,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在图中我们看到维科用祭坛左边的一根签来代表占卜和观察预兆,这也代表了在异教各民族中有关神灵的事都从占卜开始。古代先民们已经开始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和神灵沟通。祭坛上的火点燃的斜靠着水瓶的那把火炬象征着第一项人间制度——婚姻。当然这是由天神意旨生发而来的,天神意旨安排了某些机缘,使一些人定居下来,过着宗教的贞洁的男女结合生活,进行婚姻,生出得到承认的子女,这样就建立家庭。骨灰瓶代表了第二项人间制度——埋葬。埋葬从很早就开始,这个名词也代表了灵魂不朽的普遍信仰。天神意旨、隆重的婚姻典礼和埋葬制度所依据的灵魂不朽的普遍信仰这三个原则是维科来讨论和研究众多而复杂的制度的起源。

在神的时代后期产生了贵族和贫民,奴隶主和奴隶的贫富等级分化,这样就到了第二个时代——英雄时代。何谓英雄时代?朱光潜先生在《新科学》中告诉了我们:“维科的‘英雄’专指原始民族中强人和贵族,与一般人所了解的‘英雄’不同,维科依埃及传统把历史分为神、英雄和人的三个时代,属于英雄时代的人就叫做英雄,涉及英雄时代的制度,习俗乃至文艺、语言和斗争都叫做‘英雄的’,所以在《新科学》里‘英雄的’这种形容词一般就等于‘野蛮的’或‘野蛮时代的’,一个英雄就是一个酋长。②

人的时代是理性、文明和人道的。由于人类的知识支配了行动,哲学和科学的兴起,这时出现了民主制和君主制。在人的时代,人不再像神的时代的时候那样恐惧和不知所措,也不再像英雄时代那样拘泥于小节,人开始变得谦和、理性和温顺。但是人的时展到顶峰的时候就会摔落下来,在人的时代中,我们看到了人类自私、贪婪的一面,文明有可能再次被野蛮所取代,这样人的时代可能又会宣告结束,我们又开始重复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的历史车轮。

三、维科历史观的创新之处

维科的《新科学》在很多地方都有了创新之处,而其在历史观方面的创新之处也同样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首先,维科提出了“人创世界”的学说。《圣

·创世纪》中写道: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③。在《圣经·出埃及记》中又有这样的叙述:神吩咐这一切的话,说,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④。上帝在西奈山上授予了摩西《十诫》,这就是说上帝不仅创造的人类,而且为人类制定了一系列的典章规范。但是在维科看来,人是自己历史的创造者,人创造了民政世界。但是维科处于一个基督教会严密统治的时代,所以他并没有明显的反对基督教会,而是将自己的学说和基督教经典结合起来。另外,维科巧妙的把犹太人的历史排除在外,只研究古希腊罗马等异教民族的历史进程。在表明自己学说的立场上,有保护了自己。

其次,维科提出了自己对于历史发展总体认识的基本观点。在维科以前的西方历史学界,对人类发展的总体过程的认识大致分为三种:历史倒退、历史循环和历史进步。维科主张的确是历史循环学说,他认为人类将周而复始的经历三个时代: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在这三个时代的过渡中,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但是当社会在人的时代达到鼎峰的时候,人性中的自私、贪婪、骄奢逸等等恶习就会展现出来,在这些恶习暴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社会就会毁灭,人们从新会回到神的时代,经历新一轮的循环往复。但是维科历史循环观念并不是说历史在无休止的循环,在这种循环中历史也是慢慢的向前演进的,历史循环并不是想一个圆一样在原地画圈,而是像一个螺旋一样旋转着上升,这是维科的历史循环学说。

注释:

①维科:《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602页。

②维科:《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403页。

③《圣经·创世纪》,(创 1:1-2)。

④《圣经·出埃及记》,(出20:1-4)。

篇7

象思维是人类最本始的思维方式,西方最初亦有象思维,如古文字的英语、俄语也是象形文字[5]。自从中国古代先贤认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产生了阴阳学说及“无(混沌)中生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象思维一直伴随着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从科学与技术的各个层面,引导与模塑了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并且使中医学在现今西方医学科技已达分子水平的状况下,作为一种东方医学仍自有立足点[6]。

象思维使中医学在古代科技不发达时期,从具象至意象,构筑了中医学的理论框架(阴阳学说、气化学说、开阖枢学说等)与辨证论治的模式(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气血辨证等)。象思维使中医学由点滴经验上升而构筑的理论体系,一如西方科学肇始的假说,非导源于逻辑思维,但最终可被逻辑思维所证实。爱因斯坦说,从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直觉性的,而从一般到特殊的道路则是逻辑性的。象思维(包括阴阳思维、象数思维等)在中医学临证实践中,主要表现为这种直觉思维与意象思维的方式。下面举例证说明之。

1“春多痟首疾”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周礼•天官》认识到四季多发病:云“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漱(同嗽)上气疾”。春天阳气升发,人体之阳气亦向上升浮,故有高血压病等宿疾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此为内伤杂病,外感尚有风为阳邪,风多袭上等因素)。同理中医养生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亦主要是因于顺应“春升夏浮,秋降冬沉”的阳气变化。万事万物要顺应自然之象,为中医学象思维的主要特点,一如地窖、井水的冬暖夏凉,可为佐证。

2心肾阴阳水火气化学说对病因病理的阐释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周易》中坎与离及既济与未济的卦画与卦象彰示了水火的关系———“水火一体”、“水在火中”、“火在水中”、“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水火交融才能交感”。以心肾阴阳水火关系阐释病因病理,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心脏脉论第一》:“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已有论述,金元时期刘完素、朱丹溪亦多从“心肾水火相济”立论,但对心肾阴阳水火气化融会贯通,阐释病理机制的当推明代的周之干。周之干在《慎斋遗书》中阐述了消渴之理:肺、脾、肾气化腐熟水谷,理同用釜与多层蒸笼蒸熟食物———釜下火如肾阳,釜中水如肾阴,中层蒸笼如脾的枢转,最高层蒸笼如华盖肺———肾的蒸腾(包括阴阳两方面)为腐熟水谷的根本,脾为枢转,肺通调水道与肃降气机为耦合关系。因此,治疗的根本在于脏腑的气化与气机升降出入的调适,而非单纯的“治形”。中医学较之西方医学,擅长调理机体内环境,从而常常在治未病与诊治功能失常的疑难杂病方面具有优势。

3《伤寒论》“方证相对”为一种直觉性思维

从《五十二病方》至《黄帝内经》,中医学一直致力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终于在《伤寒杂病论》达到了顶峰[7]。《伤寒论》之六经辨证实际上蕴含了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气血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因此,《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实为中医学辨证论治之魁首与“方书之祖”。但在临证思维方式中,《伤寒论》最被推崇的,当首推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提倡的“方证相对”思维模式。“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俱”,是在充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反映病理本质的主症,如少阳病之“口苦、咽干、目眩”,太阴病之“自利不渴”,吴茱萸汤之“干呕、吐涎沫”,乌梅丸之“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栀子豉汤之“胸膈烦热”。这种思维模式从主症超越“辨证论治”之“理法”部分,直接飞跃至“方药”,实为一种直觉思维。这种思维简约化了辨证论治,便于导向群体辨证之标准化与规范化,从而与现代循证医学接轨。

4药物气味厚薄与阴阳升降理论亦可为西药借鉴

篇8

老子是道家一脉的关键人物。作为周朝的史官,他可以接触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历史资料,从而使他有可能对中国自母系氏族社会,到黄帝、夏商周以来的传统文化进行总结,同时作为一个睿智的思想家和修为高深的智者,他又把自己独特的思想留给了后人,从而创立了道家一脉。

一、五千灵文照千古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搂,周守藏室之史也。……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周朝末年,作为守藏室之吏的老子,预感到天下将乱,已不能潜心修行。遂辞官西去,开始了西行游历之旅。游历于山水之间,感悟天地之灵气,体会宇宙虚空之玄妙,行清静无为之妙法。后应函谷关关令尹喜之求,著《道德经》,揭开了道家学派的学术之始,以及其他诸家文化之源。

“道”是老子学说的中心思想,何为“道”,历来见仁见智,但基本一致的看法是,“道”是一种对宇宙天地、自然万物诸多表象的归纳总结。“道”是宇宙天地、自然万物最基本的本性,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境界,它存在于任何事物之中。老子所述的“道”,可以分两个部分理解,一是道的本性,二是道的本体。

一、“道的本性”是任何事与物的最基本的原始表象。道是一种有质无形,相对恒定,难以表述的境界。例如,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混沌鸿蒙状态,没有物质的存在,没有清浊之分,只是茫茫无际的虚空,没有时间概念的状态。万物未有生发之时,寂寞中的安静,这种安静的形态只能在意境中领会,只可感知,不能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这种无形的境界,广泛的存在于各个领域。诸如一颗黄豆,就是以一种“道”的境界存在,它的有质形体内,其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相对恒定的境界就是“道”的本性。道无形无象,无声无嗅,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故“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抟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嗷,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十四章》)。可以说,它是任何事物尚未发生变化之前的无始之状。

二、“道的本体”是任何事物最基本的发展规律。例如,混沌鸿蒙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化,就会发生大爆炸,形成一个新的有形有质的新境界。植物受到时间、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从无始恒定的静止状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是“道”的本体在演化的过程,也是一切事物进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概括地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是,“道”的这种特性却不会因为本体发生变化而变化,它会“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始终按着自己的模式进行运化。不论是人,还是天地,都要按着“道”的这个本体规律进行演化。诸如一颗黄豆,在遇到适当的外部环境后,就会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又转化为黄豆。这就是独立不改,周而复始。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除了在理论上开创道家学派以外,更是养生文化的大成就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一方面是著述论说“道德”的理论家,同时也是养生延寿的实践家。他提出的诸多养生理法,已作为后世道家学派,乃至众多学派养生延寿的重要理论依据。而其实际修习的养生方法,则不被世人所熟知。

据武当太乙门内历代口传,老子西去途中,除了创下教化人们精神领域的“五千灵文”的《道德经》,还有相当多的上古养生具体修身养生方法也流传了下来。虽然这些稀世珍宝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冲洗,流失很多,但在武当太乙门中仍然保留记录着古绝学的道家养生修身秘技。这些隐密之术,都是依托老子提出的阴阳太极学说的养生思想。这些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基石。老子所传“九老图”和“三清大法”、“犀牛桩”、“太极桩”等实修方法,至今仍然在武当太乙门中延续发展。

“九老图”,顾名思义,以九幅老人图描绘整个金丹功夫成道的过程。立日月以表阴阳。阴阳者,真铅真汞也。在人身内阴阳真气相抱相融,人则身体康泰。运化真阴真阳,使之混化一处始成混元一气共鸣,方与宇宙太虚合成一体。则进入大乘高妙真空境界,万象归真刻刻均有玄机变化,时时静候真机显露始成沐浴天机。三家真元共演,龙虎同宫相聚,神也:气也、丹也,三形归一,暗合九九归真之人道仙机……

“太极桩”秉承老子所创太极学说,合上古养生导引法,以仿生、导引、内观、星象等诸多学科于一体。“下手即求天地人三才同修。所谓三才,即:(1)练人之天极――双臂之厚重;(2)练人之无极――丹田之混元;(3)练人之太极――双腿之轻灵。三才相合即入无极而成混元,即可功成。继而精求劲法,在身体用劲方面,力求刚柔有度,阴阳变换有法。正如祖师所讲:“劲法太极,在一法之中仍然体现。以太极桩为例,用功之时,必先以刚劲而用之,以求开筋开骨之效。刚劲用后即弃之,弃之则松,松则柔。以刚求柔,以刚用柔,以柔用刚,刚柔相济,始合太极,浑然一体,其功乃成。”先用刚劲,刚劲用过之后就弃之,则柔劲自现。正所谓阳尽之后阴则自生,一阴一阳交替而用,周而复始则合太极。从中可以看出,太极桩劲路的刚柔变化是有法度的。太极桩的妙用,可用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一)下手即合太极。先动足少阳胆经,以足少阳胆经之真气来推动足少阴肾经之真气。以形成少阳少阴两经相互交换,相抱相容,形成一阴一阳交替而用,周而复始之太极状。正如阎老祖师所讲:“一法之中,有先动阳而后动阴者,即抽坎中之真阳,添离中之真阴。如太极桩,先升肾中之纯阳,添心中之真阴者便是。”真阳上升,真阴下降,阴阳交替,周而复始始入太极之状,则丹功成矣。(二)易筋腾骨布气。易筋者,通过身体姿势的调整,使身体的筋脉得到充分的激活,从而强健有力。古语云:“筋长一寸,力长一分。”充分说明了筋腱的作用。腾骨者,使身体的皮膜和骨膜得到充分的激活,使其逐步产生形如空鼓的气囊,从而产生巨大的抵抗外界击打的能力。(三)换劲有法可循。在内家功夫的练法中,常常有劲力的说法。所谓劲力,就是武术技击的劲法。内家功夫通常将劲分为两种,一种是后天劲,即人的自身肌肉所产生的力量。别一种则是先天劲。人身体自身所带来的潜在能量,俗称先天劲。内家功夫首先要练的,就是通过一定的训

练方法,使先天的内劲体现出来。(四)丹田培元炼气。“丹田炼气”,是所有功法都要求的,太极桩在这方面尤有独到之处。先动足少阳足少阳一动,周身内气即开始活跃。行先天之真阳,补心中之真阴,达到坎离交媾,阴阳互换的丹道小周天境地,为周天循经行气做好必要的准备。(五)周天行气循经。武当太乙门的功法均以炼精化气为修炼宗旨,以练就丹田混元气为入手,继而运气行走经络,让丹田混元气按内功的不同需要,而行走不同的经络,以达到不同功夫的要求。这就是所说的“循经行气”。太极桩也不例外,先以足少阳足少阴两经作为循经行气的人手,继而行气于督任二脉,以达小周天之目的。此乃武功及丹功所必须达到的。而行气于大周天,布混元罡气于周身经络,达到“法密如笼”的境界,才是太极桩外功的最终追求。至此境界,太极桩在外功方面才达上乘功夫。(六)光华内收炼神。神为内功之主帅,炼神之清明,则意之灵便。意识是内功习练法中的君主,精神内守是练太极桩应用的必备方法,也是太极桩武道合一的具体表现。神到、意到、气到、力到,是内家功夫内三合的基本要求。而内视炼气的法则,则是修炼内功的共法。“内景隧道,唯反观者能照察之”(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更充分说明了神光内收可以开通经络隧道的特性。光华内收以后,随着神光的内收,练功者的心态也逐渐趋于平稳、安详,逐步进入禅定的状态,达到内功大成高妙的境界。

“紫气东来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这句话揭示了中国道家文化的开端。尹喜真人则是这一开端的重要参与者。在中国道家学说的发展史上,尹喜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也是武当道派的创始人,内丹文始派的创始人。《道德经》就是由他传承弘扬,才有今天《道德经》嘉惠于世界众生的局面。

二、文始初开金丹弘

老子以后,道家文化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尹喜,字公文(公渡),号文始先生。甘肃天水人同代楚康王(前559至前545年)之大夫,他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函谷关得老子传承后,遂弃官而游历于锦绣山河之间,感悟灵山秀气。后到武当山结茅为庐,在武当山三天门石壁下隐踪修行。成道后,开武当文始和华山文始一脉,传承千古而绵绵不绝。何谓文始?乃文明之始,文化之始也。尹喜得受老子传道,于武当得道后,著书《文始真经九篇》以弘扬道法。《文始真经九篇》为后来道教三大经典之一,是中华古文化中最早诠释老子《道德经》的经典,在理论上进一步阐述了“道”之理法,让人们更进一步认清了道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并根据此原理和自身的修行经历,完善了修真法脉,留下了金丹内炼法在武当太乙门流传。

武当太乙门金丹内炼法,俗称密传丹法,门内相传源于文始真人,主要以八部次第为修持主体。该功法以武道双修为要旨,静动结合,以静为体,以动为用。动者,养气蓄精以筑修道之基。静者,回光返照也。“回光返照春常在,凝神人气始成真”。即凝神合气,以登人道真途。所谓“养气蓄精”,即养我先天之正气,以备开经导脉之能,续我真元精微。《黄庭经・仙人章第二十八》讲:“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蓄气以成真。”神气相抱入门之要在于回光,回光之意在于消除常有之欲望。常有欲望者,有形世界之诱惑者是也。故《道德经》云:“常有,欲以观其徼。”“微”即“窍”也。玄机微妙之处也。收其心,观其形,守其境,人其无。无者,无有穷尽之虚空之态。修真之人果能处于“常无”之态,回光内照空境之妙,方知大千世界空有之别无它矣。无,天地未发之称谓,人道仙机之初。常行回光内照,行真常之妙,观常无常空之境,直入“无中而生其有”之态。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即虚也。虚,即空也。观其妙,即观其空,入其道也。“欲”,即“将行”之意。是言人能常行回光返照之法,入无欲无念之境,则先天神灵保持在清净微微,寂兮寥兮的“常无欲”之中,洞察天地万物造化之始的至微至妙之玄机,体悟“道生生不息”之妙。无欲无念的神灵清净,虚空之中一点消息忽然而生,壶中犹如日照熏熏,温暖如春,则真阳初生,则神气相合。故无名,天地之始,阴阳重生,方显“心死神活”妙理之精辟也……

篇9

说到盘古创世神话包含的“宇宙卵”母题,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太极阴阳宇宙观。因为易经的太极图的形状,正是一个“宇宙卵”。

太极圈以圆圈代表天象和宇宙。圆圈内画着两条阴阳鱼,白色的鱼象征着阳性,动态,代表天;黑色的鱼象征阴性,静态,代表地。二鱼形状一致,头尾相接形成妙合而凝的状态。古人从太极解释宇宙万物生成和变化的道理,近人称太极为宇宙模式图。故“太极”一词,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称呼原始宇宙的代名词。

《易经》的卜辞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谓“易”就是变化。而这种变化之始开始于太极。太极生阴阳 ,阴阳生四时,四时生八卦;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自然万物皆来,自阴阳两种力量的运动与变化,而阴阳则包含于太极这个“宇宙卵”中。这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中“天地混沌如鸡蛋”、“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的思想完全一致。

太极图的来源,宋代哲学家邵雍介绍先天太极图来历时曾说:“先天者伏羲所画之易也。后天者文王所演之易也。伏羲之易,初元文字,只有一图以寓其象数。而天地万物之理,阴阳始终之变具焉。”可见,最早的先天太极图,就是一个“宇宙卵”包融一切,象征着天地万物变化的道理。盘古神话中的“宇宙卵”母题,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出现,从出土陶纺轮到伏羲发明太极图的传说,再到《易经》、《楚辞》和《淮南子》中的混沌阴阳观念,这个母题在中国文化史上不断传承,左右着中国古代宇宙观的形成和发展。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几万年前,它是中国古文化的一个“根”。

盘古神话中第二个母题是“垂死化身”。盘古死后化身为宇宙万物,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神话也能见到。例如:巴比仑神话中说,天神马杜克杀孔狮身龙首女怪,以其尸体造成大地。印度神话中,诸神以夏普神的身体造成世界。北欧神话中说,最初,宇宙混沌一团,在广漠的太空中只有一个极大的无底洞,洞中不断喷出冷气,从中长出一个巨大的冰巨人,名叫伊来尔。后来,神与冻巨人展开激战,杀死了他,将他的尸体堵在无底洞上,以他的肉形成大地,血和汗形成海洋,骨头造成山,牙齿为崖石,毛发为草木。

在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中也采录到不少盘古神话。例如,在白、瑶等民族中,都有盘古化为万物的故事。在布依族中,开天辟地后化身为万物的是大神布杰;在彝族传说中,化生万物的民族祖先阿卜多莫。还有的民族认为天地万物是动、植物变的;布朗族有大神顾米亚杀死犀牛,以其尸体造天地的故事;哈尼族神话中讲,龙王送给神仙一条牛,神以这条牛的眼睛为日、月,牙齿变为满天星斗,将它四条腿变为东西南北四根顶天柱子,用它的眼光为闪电,皮为响雷,眼泪变露珠,鼻涕变雨水,气为云,血为彩霞。普米族的巨人简剑祖猎杀马鹿以造天地万物;彝族史诗《梅葛》中,创世者打死老虎,老虎死后化为天地万物。各民族的神话中都涉及与盘古神话中相同的母题,“垂死化身”。

盘古神话“垂死化身”母题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来自原始人的原始思维。自从他们意识到死亡之日起,就发现大自然也有着与人类相似的生死现象。在他们的眼前,太阳每天晚上死去,早上又复活;月亮在初一死去,在十五又复活;花草树木冬天死去,春天又复活……不仅自然万物在生老病死,而且还能相互转化。圆圆的蛋中,尸体会变成一堆土,土中又会生出一些野草或一棵树苗……种种死而复生的现象,使他们相信万物有不死的灵魂。而万物的变化,又导致了他们认为物体能自由变形的联想。在这两种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垂死化身”的母题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初民的神话传说之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垂死化身”母题产生的信仰根源。由于这种宇宙观的原始性和普遍性,很有可能导致各个民族自发地、不约而同地产生相类似的神话。

盘古神话的两个母题都带有普遍性,而盘古神话见于文献记载之上又比较迟,因此人们有理由怀疑这个神话是从外国或少数民族传入的,是一种嫁接的果实。然而,如果我们从母题的特性出发来考察,就会得出一种新的结论。

“宇宙卵”的母题,在中国哲学中体现为太极阴阳学说。“太极圈”与新石器时代的纺轮图案一致,太极阴阳学的发生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的《易经》,这个母题的“根”,完全是扎根在中国本土之上的。

“垂死化身”的母题,在中国哲学中体现为“天人合一论”,也可追溯到先秦。《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规律性。孟子也认为天人相通,提出尽心知性论,认为了解了人性,也就了解了天。到汉代,董仲舒就直接将人与自然相比拟人。他将人身比作宇宙,说人的颈部以上象天,颈以下象地。人有366个小关节,所以一年有366天。人有12个大关节,所以一年有12个月。五脏与五行相配,四肢与四季相配。最后他甚至直接说,人之所以与天相似,因为天就是人的曾祖父。上述这些思想都产生在徐整所记载的盘古神话之前,可见盘古神话的母题在中国有着深深的“根”,并非自来品。

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远古神话中人神同形的信仰。在《山海经》中,到处可以看到自然神以半人半兽的面目出现。其中提到的山神,不是人面鸟身,人面牛身,人面羊身,人面蛇身,就是人身龙首,人身而羊角。这在南阳市出的汉墓石、砖画中也得到证实。创世神像的钟山之神烛阴,他的儿子名叫做“鼓”。今天见到的神话是古人从口头传说记下来的,“鼓”与“古”,很可能是同一个名字的不同记音字。据《广博物志》引徐整《五运历年纪》:“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烛阴、鼓、盘古三者之间,从形象到本领实在太相似了。可见,即使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盘古的形象也有演化的踪迹可循。

盘古创世神话中的母题在中国的深根,也反映在它对中国古文化的深远影响之上。“宇宙卵”的母题,直接启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浑天说”宇宙模型理论的创立,给古代天文学家制作“浑天仪”和观测、计算天文现象的方法带来了灵感。这些天文学理论与方法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表明了盘古神话“宇宙卵”思想的本土性。从发生盘古神话的故事,到汉墓石砖汉画,直到东汉时期浑天仪的产生,都发生在一个地域内。盘古神话传说的故事在南阳郡的泌阳盛行。并有祭祀盘古的庙宇,汉墓汉画石像中记载着远古神话。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及其浑天说也都发生在南阳。不能说没有内在联系。浑天说与现代天文学中的“天球”概念及球面天文学相接近。更令人惊奇的是,“宇宙卵”神话与现代科学中最流行的大爆炸宇宙起源假说竟十分一致。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原始高密度混沌状态,然后发生大爆炸(约100—200亿年)形成四个时期:1、原始火球时期;2、辐射时期;3、物质时期;4、现在。它与“混沌----宇宙卵----天地开辟---万物化生”的神话创世顺序几乎完全相同。从《易经》到《周易》,古人把宇宙众多复杂的万事万物,按阴阳分为两类。阴阳,它是宇宙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的规律。《周易》是以八卦为主体,以六十四卦为经书,以信息预测而闻名,以有宝贵的科学价值而流传至今。以深奥的科学理论而为世人所重视,1770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由八卦悟出二进制版,世界出现了计算机。1960年,生物学家受八卦启发研究出生物遗传密码。

由“垂死化身”而导出的“天人合一”论,成为我国道教的理论基础。道教的内丹养炼(即气功),将整个人体看作是一个小宇宙。《黄帝内经》有“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有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宇天气”。人体是一个小天体,是个极为复杂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生物系统。人体具有电磁场、生物场、红外线、红外波等信息功能。

篇10

“道”的含义

从《老子》中所反映出来的老子本人的世界观来看,老子明确地提出“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25章)明确而清晰地向世人宣称: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了。可见,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道”是一切的根源。他又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4章)“冲”字,古训为“盅”。道就像个酒盅一样,因为“道”体是虚空的,然而作用却是不穷竭的——这正像酒盅:因它是空的,所以才能用来盛酒;而它用来装酒的部分恰恰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空的那部分。所以司马迁认为,老子的核心思想乃是主张“贵道虚无”(《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他是真正地体会到了老子所说的“道”的意旨的。

我们再来看一看老子自己所谈到的“道”产生万物的过程。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这一段原文,根据《淮南子·天文训》并参考《想尔注》应当解为:由“道”产生出一团混沌之炁,再由这一团混沌之炁进而产生出阴阳二炁;再由此阴阳二炁相合而形成天、地、人“三宝”;再由“三宝”相互作用生成万物。天下万物都是背负着“阴”、怀抱着“阳”。而阴阳两炁在宇宙中相互激荡生成的是新的和谐体。

这里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一向惜墨如金的老子,为什么在此处论述“道”生成万物的过程中,要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提法,而不直接说“道生万物”?《老子》不过81章、4999个字而已!如果说,老子在这段表述中是“大有深意存焉”,这个深意究竟是什么呢?难道真如一些学者说的那样,仅仅是“文字游戏”吗?我们虽然不能声称可以完整解读这段文字,但笔者认为有一个一直被其他学者忽略的说法,也许不无道理,那就是后世道教所创立的“宇宙生成论”。《常清静经》中记载:“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被后世道教徒奉为至尊的“三清”是道的衍化,是道教宇宙观的人格化。“道”聚则成形,散则为元炁。

“道”的几个特点

第一,道是“无”。它表现在很多个方面:首先是“无名”。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这也是为什么几千年来,注释、研究老子学说的学者们意见和观点难以统一的关键所在。老子的“道”他自己就说了——“说不明白”!只能靠全面通读、理解《老子》,自己去逐渐体会“道”的精神。其次,道“无为、无欲”。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 )、“道法自然” (第25章),到底老子的“道”的“无为”的品质是“有为”还是“没有为”,这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有学者认为老子的“无为”是无为为表,有为为本;也有学者认为,老子的“无为”是“没有为”,什么都不要去“为”。其实,老子在《道德经》中还有有关论述,也许可以启迪今天的人们怎么看待这种“无为”。“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这就自然而然地把“无为”思想体现在政治上,其意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2章)、“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所以说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一样。总之,无为而治才是最理想的。

第二,道是柔弱的。它的表现也有两个方面。首先,“弱者,道之用”(第40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43章)。这是老子描述道的本体的柔弱,他强调“道”的作用是柔弱的。然后,他作了个形象的比喻:把“道”比喻为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第78章)、“上善若水”(第8章)。老子通过对水的品格的观察,总结出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事物了,而冲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它的。其次,根据这种观察,进而扩展到对于人和自然的观察,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第76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76章)。所以,他得出又一个重要结论:凡是强大的,反而居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面。

第三,道是空虚的。它的表现主要体现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11章)老子是一个观察生活、观察事物的大师,他能从身边很多日常所用、为人所熟悉的事物里,归纳出自己的观点。所以“有”给人以便利,而“无”才能发挥出作用。又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第45章)最充盈的东西好像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这就用最朴素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道”如何从空虚中来发挥它无处不在的作用。

第四,道是宁静的。道的宁静体现在“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第23章)这里老子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再次将自然规律引入人世间。那么,宁静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他说:“静为躁君”(第26章)、“静胜燥,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第45章)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河上公本和王弼本《老子》里的原文,和笔者此处引文有点出入。仅举例王弼本,它的第45章原文是:“燥胜寒,静胜热。”此处根据蒋锡昌先生、严灵峰先生和台湾学者陈鼓应先生的观点,改为“静胜躁,寒胜热”。

第五,道支配一切鬼神。在老子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特色,即老子的“鬼神观”。如前述,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生、高于一切的,鬼神自然也要服从“道”的支配。他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第60章)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强调了两个方面:一、并不直接否定鬼神的存在;二、文本中既然直接提到鬼神不伤人,又紧跟着提出圣人不能伤人,笔者认为,老子很有可能是在暗示鬼神现象的存在,归根到底和人本身有关。如果这种推测成立,则老子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是独树一帜的,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中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究竟是否符合老子原旨原意,有待做进一步研究。

“道”的哲学品质

一种学说,究竟能不能称之为一种哲学,主要看它是否形成了一整套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还要考察它是否影响了同时代或后世的人们,使得这些受到这种哲学影响的人们确信这个学说揭示的规律,并力图按照这种规律来处理各种事物。我们说老子的“道”是中国古代相对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绝不是溢美之辞。我们首先再引几段《老子》的原文,来体会一下老子揭示的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无有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先后相随,恒也”(第2章)、“反者,道之动”(第40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58章)

老子通过几对构成矛盾的双方的事物,来解释他要我们掌握的事物发展的规律。分析到了这里,他总结出“道”的运动规律即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又通过解释祸福的关系,进而完成了他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表述。我们知道,按辩证法的一般表述,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再看老子的以上表述,就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老子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其思想是何等深邃和难得。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42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22章)也许是担心后人难以理解他的学说的精深和玄奥,他又展开了理论的翅膀,让我们的思维翱翔于对“道”的把握这个蓝天之上。在这两段论述中,西周史官的苦口婆心跃然纸上!

通过以上对《老子》原文的引述,我们可以大致归纳老子哲学的一些特点。首先,在先秦思想家中甚至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是第一个深刻认识到对立统一规律的人。他敏锐地捕捉到,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相反相成的,同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矛盾的“对立面”,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而且还会相互转化。其次,我们也要看到,在中国古代的辩证思想中,还是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的。那就是:在强调对立统一规律中的“相互转化”这个过程中,忽略了条件的因素。转化必须是有条件的。而老子的理论缺欠恰在于没有强调这个必要的条件。后来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继承了这种不强调条件的转化并进一步发挥,最终形成了带有相对主义色彩的哲学品质。

《老子》文本的考古新发现和启示

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发现了“郭店楚简”,内容大致包括儒、道两大部分。道家部分中发现了至今所见最早的《老子》文本。这个文本约有2000字、300句,其中有60句异于今本《老子》。今本《老子》中有对儒家的直接批评,如“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等,而在竹简本中原文是“绝伪弃虑”、“绝智弃辩”。竹简本中也没有后来对儒家的“礼”、“尚贤”等主张的否定。

2009年,在北大图书馆接受捐赠的一批竹简中,最引人注目的文献首推《老子》。这是继马王堆帛书本、郭店楚简本之后出土的第三个《老子》古本,共有220余枚竹简,近5300字。

笔者根据以上考古新发现和近年来学术界对于《老子》一书的研究探讨,提出一个观点:至少在先秦时期学术思想比较活跃的时代,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并不是水火不容的,相反,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根据《庄子·天运》篇中的记载,可知老子和孔子相见的事迹。而且根据儒家的部分经典,如《礼记·曾子问》等,还可知二圣相见的次数绝不止一次。孔子从老子那里得到许多教诲,受益匪浅。所以章太炎先生在《诸子学略说》中早就指出“孔学本出于老”。由此,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发展趋向,就是“儒道互补”。从汉初黄老之学崇尚清静无为,却以儒学之积极入世为旨归,要“先德后刑以养生”,就可以看出这就是儒家“德政”的道家版本;而从汉儒王充的“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到宋儒朱熹的“一月普现一切月,一切水月一切摄”的“理一分殊”,再到明儒王夫之的“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的发展观体系,也不难看出其中充斥着道的理论魂魄。而这一切,正如当代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所说:孔子思想的局限恰恰在于他的“敬鬼神而远之”。在儒家经典中,对于至高无上的“上帝”,都还没有人敢否定他,也没有人敢于贬低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只不过是牢骚满腹地说上几句抱怨的话。而老子的哲学,其光辉和前无古人之处就在这里。即是说,天地不过是天空和大地,而“道”是万物之祖,“上帝”也不例外。

对于老子哲学的再评价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哲学关注人生和政治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又常常落到伦理道德的圈子里面。而老子的思想独树一帜,他的哲学思想的特异之处正在于扩大了认识的领域,把人类思考的范畴,由人生扩展到了整个宇宙。老子学说从天道自然无为的宇宙观和本体论出发,在论述政治上的“无为而治”和“柔弱不争”的生存之道过程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思想,虽然其中尚存在一些小缺陷,然而在总体上开辟了人类认识领域的新角度,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让人们有了促使事物向着有利的方面转化这个主动式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