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服务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艺服务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茶艺服务案例

篇1

同志们:

在迎峰度夏即将到来之时,在公司各项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一是积极响应上级公司关于开展“百问百查”活动的号召,引导和动员广大员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明确百查百问活动任务,做好部署安排,进一步提升公司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工作水平,确保迎峰度夏取得全面胜利,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深刻理解开展“百问百查”活动的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是电网企业的核心业务,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必须始终把握的两条主线,更是我们践行“四个服务”企业宗旨的集中体现。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上级公司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百问百查”活动的部署要求上来。

(一)开展“百问百查”活动是公司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电网公司是关系地方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公司工作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不断提高“四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上。无论安全生产还是优质服务,都是公司的中心工作,都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开展“百问百查”活动是上级公司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开展“百问百查”活动,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工作,有利于通过查问题、摆事实、除隐患,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确保用户获得可靠、优质、便捷的电力服务,把公司承担的政治、经济、社会责任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落实到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具体行动中来。

(二)开展“百问百查”活动是强化安全生产基础、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必然要求。

安全生产是我们做好其它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虽然今年以来公司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稳定良好的局面,但长期积累形成的安全意识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仍然相当程度的存在,安全生产始终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开展“百问百查”活动,就是要以问查的方式,查环节、查流程、查指标,进行全员、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细化、强化、优化分析,对各个专业领域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系统梳理查找每个环节、每项工作、每个岗位的薄弱环节和隐患,进一步强化全员安全意识,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培育安全文化,防范和化解各种安全风险,增强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能力。

(三)开展“百问百查”活动是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强化公司内质外形建设的客观需要。

优质的电力服务既是公司内质外形建设的着力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既是广大电力客户对公司的根本需求,也是公司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方面对供电服务质量、服务标准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电力行业优质服务工作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虽然我们的优质服务已经深入民心,但是必须看到,我们的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服务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化解。开展“百问百查”活动,就是要通过“问查”的形式,深入查找和解决问题,改进和提升我们的供电服务,进而树立公司认真负责的国企形象、真诚规范的服务形象、严格高效的管理形象和公平诚信的市场形象,为公司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二、把握内涵,全面推动“百问百查”活动深入开展

这次“百问百查”活动的内容不仅涵盖了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而且可以延伸到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深刻领会活动的内涵,正确把握工作的重点,切实找准工作的定位,是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的根本保证。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上级和公司的部署要求,及时地、全面地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一)明确一个目标。开展此次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百问百查”活动的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个服务”宗旨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问、查结合的方式,动员全体员工,全面梳理、整改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工作的薄弱环节,推动公司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顺利推进,为党的十七大召开营造和谐的环境。各单位、各科室要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到每一个员工,认清形势,提高对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目标和任务,做好部署和安排,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二)抓住六个重点。“百问百查”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的方方面面,延伸到了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是一项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性工作。市公司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百问百查”活动方案明确提出了要开展“十项活动”要突出“六个重点”,即:抓基础,强素质;抓整改,除隐患;抓管理,促精细;抓作风,树形象;抓制度,求长效;抓对标,保目标。市公司的部署要求全面系统、重点突出、操作性强,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统筹实施,从基础抓起,从细节抓起,确保重点内容落到实处。

(三)搞好四个结合。“百问百查”活动是对我们的以往工作的一次大检查、大整改、大落实,涉及到日常工作的各个领域,内涵丰富,牵涉之广、触动之深,前所未有。在具体开展过程中要同我们已经开展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一是要同安全“双零”活动相结合。要注重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和意识,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强化过程控制,按照“三个百分之百”要求,要落实整改措施,加强安全隐患治理,着重查思想、查环节、查行为、查设备,深入持久地开展反事故斗争、反违章活动,力争实现安全生产“双零”目标。

二是要与“优质服务年”活动相结合。要通过百问百查”活动的开展,同落实省公司“细节服务、真情奉献”的优质服务年活动主题结合起来,注重员工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提高。要通过活动的开展,努力推进精细化服务,关注细节,重视细节,从细节做起,深刻反思和深入查找我们在优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力争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总结先进服务经验,树立一批先进的服务典型,营造良好的服务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引导员工讲学习、比服务,促使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的全面提升。

三是要与“精细化管理年”活动相结合。要把“问查”活动向公司全部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深入思考、自查自问。要结合实际,用“求精、求细、求实、求效”的理念和标准去衡量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具体行为,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查岗位,找问题,深思考,大讨论,全力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是要与“作风建设年”活动相结合。要通过开展“百问百查”活动大力改进工作、改进管理、改进作风。“问”在于明白工作要求并内化于心、见之于行,“查”在于揭示存在问题并整改落实、规范管理。我们要通过“问查”的形式,掀

起抓安全、讲服务的工作氛围,坚持抓问题与促管理并重,坚持抓工作与促作风并重,抓出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抓出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抓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抓出实实在在的效果。三、强化落实,确保“百问百查”活动的开展取得实效。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效”。全面开展“百问百查”活动就是要知行并重,务求实效。各单位、各科室必须对活动予以高度重视,要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发动,紧扣重点,抓好落实,强化考核,确保活动圆满、高效地开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三个到位

一是确保领导到位。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市公司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活动的领导,要成立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百问百查”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促进“百问百查”活动有序开展。二是要确保宣传到位。各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此次“百问百查”活动的重要性,广泛宣传发动,注重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确保人人参与。要按照公司要求大力开展“百问百查”活动宣传教育和发动工作,利用悬挂标语口号、宣传栏、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突出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力求形成强大的声势,营造强烈的活动氛围。三是要确保认识到位。要迅速传达上级公司会议精神到每一个位员工,深刻领会各级领导的讲话精神,把思想行动迅速统一到各级的部署要求上来,深刻领会开展“百问百查”活动的重大意义、活动的具体要求,准确把握形势,明晰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全员思想意识,确保全员参与、认识到位。

(二)认真制定方案,确保三个结合

一是确保集中式活动与日常工作结合。坚持把“百问百查”集中式活动融入到各单位工作的全局之中,与全年其他活动、其他日常工作相结合,统筹兼顾,协调安排,有机结合,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二是确保百问百查活动与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相结合。要通过活动的开展,查思想、查流程、查行为,最大程度地揭示出员工自身行为及意识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促使员工主动调整、主动去适应,自觉地融入到提升员工专业素质中去。三是确保百问百查活动与提高安全作业能力和提升服务水平相结合。要对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流程、每一项指标,进行全员、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细化、优化分析,力争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在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方面始终存在的意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推动精细化管理向纵深发展,确保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强化安全作业能力和服务执行力建设,促进公司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和作风建设的进一步改进。

(三)详细制定措施,确保层层落实

各单位负责人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责任体系,认真研究制定实施细则,确保活动有目标、有重点、有层次、有步骤的开展。要深入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一线,检查督导“百问百查”活动的开展情况,认真贯彻“边问、边查、边改”的工作要求,有问题查问题,没问题要加强防范。要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强化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工作薄弱环节作为主要目标,结合实际,不断深化、细化活动方案,切实增强活动的针对性,集中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切实做到真问、真抓、真改,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要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好活动中涌现的好做法和典型经验,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力求通过领导巡查、专职督查、班组自查、员工问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问查活动质量,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供电服务水平提升及员工素质全面提高,确保“百问百查”活动收到实效。

(四)强化督导考核,确保收到实效

篇2

关键词:酒店管理;茶艺课程;教学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酒店中高端客人在康乐消费和餐饮偏好上越来越追求时尚绿色,古朴归真。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静、怡、真”的茶道精神正好迎合了现代人对“本真”的追求。因而在酒店行业中对懂茶艺的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茶艺也已成为许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茶产地及其周边的高职院校开设茶艺课程较为普及且历时已久,不少学校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体系。然而作为不产茶的地区,包括笔者所在的城市,茶艺课程只是近几年在少数学校开设,教学硬件和软件方面也有待提高和完善。

一、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程的必要性

1.酒店行业的发展及其对人才的需要。随着酒店行业的发展,茶艺服务在酒店中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茶室、茶吧、茶座等服务设施在酒店中随处可见。为进一步推进茶文化在酒店业的发展,丰富酒店的服务内涵,需要既懂茶又懂酒店行业服务技能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适应市场的需求开设茶艺课程,学习茶文化、茶艺服务等相关技能,以保证学校培养的人才适应酒店行业发展的需要。2.提升酒店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需要。中华茶艺是酒店行业接待世界各地客人时提供的精品服务。了解茶文化、掌握茶事礼仪、茶艺服务有利于提高学生酒店服务技能、提升审美情趣,对于学生性格和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意义,从而帮助提高酒店行业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3.完善酒店管理专业学科体系的需要。酒店管理作为现代服务业翘楚,企业招聘人才的热门,是高职院校设置的重要学科。酒店管理专业在延续传统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等核心课程的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高职院校开设茶艺课程,有利于促进整个酒店管理专业学科体系更加完善。茶艺因其自身的性质和魅力,受到学生的欢迎,该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科体系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二、现阶段茶艺教学存在的问题

1.茶艺实训室硬件设施不完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完备的教学设施是茶艺实训顺利达成的有效保障。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茶艺课程,却没有专门的茶艺实训室,学生只能坐在普通的教室听课,缺少实践操作机会;有的实训室建设水平滞后,只有简单的茶具摆设,设施数量、种类不能满足上课需要,茶艺室装修简陋,缺乏茶文化氛围,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茶艺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制约茶艺教学的长期发展。所以为了推进茶艺学科的发展,提高茶艺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并加强茶艺实训室建设。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因茶艺属于酒店管理专业的新兴学习方向,大多高职院校缺乏专业出身的茶艺教师,尤其是北方非产茶地区的院校,担任茶艺教学的一般都是酒店管理专业其他学科教师,他们或通过自学掌握一定的茶艺知识,或经过短期的培训就被安排上茶艺课,缺乏接触茶的实践机会,对茶文化、茶道精神的理解也相对浅陋。师资力量匮乏是制约茶艺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茶艺师资培训,提升茶艺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刻不容缓。3.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过程有待完善和提高。科学的课程设置是教学实践取得成效的前提。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向就出现问题,教学实践也就偏离了轨道,进而影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影响茶艺学科的发展。一些院校针对这样一个新兴的专业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经验,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思路不清晰,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轨,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需要学习兄弟院校茶艺教学之长处,潜心研究探讨适合本校的教学思路及教学实践,从而形成完善的茶艺教学体系。

三、茶艺教学实践研究

1.确定“以职业生涯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结合酒店管理专业和茶艺的特点,明确茶艺教学的总体思路,即引导学生树立“我们是高星级饭店和高素质的餐饮企业茶艺岗位员工”的职业生涯出发点,并逐步实现“高素质餐饮企业茶艺服务经营管理者”的职业追求。2.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2014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取消319项职业资格许可,2016年12月又取消114项,而茶艺师资格证书得到保留,由此可见该资格证书的珍贵性和可信性。加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是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五个对接之一,在完成茶艺的正常教学计划的同时,学生要参加茶艺师资格证的考核,鼓励学生一专多能。学生毕业时既获得作为敲门砖的毕业证又取得了作为上岗通行证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将审美教育融入茶艺课堂,加强职业情感,提高职业素养。传统茶文化孕育了丰富的美的元素,人美、茶美、水美、器美、境美、艺美,能够理解和展现这些美,对学茶之人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将审美教育融入茶艺教学,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对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除此,在茶艺教学中加入美育元素,引导学生在泡茶、品茶中感受真我,感悟人生,消除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实现以茶育人的目的。4.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将教学内容模块化。要使职业教育与社会无缝接轨,教学就要与工作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在茶艺课程上总结提炼出与茶艺相关的工作岗位和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确定学生的学习领域,并在教学中将每一个学习领域内容根据茶艺职业标准的要求模块化,即把教学内容分为茶艺理论模块、茶艺服务与管理技能模块、岗位操作实践模块,详见图1。茶艺理论模块主要是以学习茶叶知识为主,重点突出对学生“知”的培养,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从事茶艺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认识,拓展专业思维和视野;茶艺服务与管理技能教学是以职业训练为主,重点突出学生“行”的培养,在本模块的教学中主要采用情景模拟和项目教学法,使学生掌握从事茶艺服务的流程和实际操作方法,从基础的服务学起,逐渐增强岗位工作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从而为从事基础管理岗位奠定基础;岗位操作实践教学是以参与酒店服务及茶相关岗位工作为主,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在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辅助指导下为客人提供服务,从而使学生“零距离”接触行业,学以致用,在“学习-实践-反思”中不断提高。5.采用“教学做合一”的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节茶艺课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适合运用在泡茶服务、茶叶介绍与销售等环节,即将工作场景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服务过程;自主探究法是课前教师将学习任务发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在课堂上将自己或小组习得的知识相互交流,这种方法可运用在茶叶、茶具、茶俗等知识的介绍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如:教师演示、案例分析、视频影像资料、PPT等组织课堂教学。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会学、善学、乐学的能力。6.实施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反映教师的教学成果,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考核的反馈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赛代考”是非常适合茶艺教学的一种考核评价方式,它打破了常规的考试形式,将考场变身赛场,以竞赛成绩作为该科目的考试成绩,同时评出单项奖给学生以奖励。“以赛代考”不但考核了平时的学习效果,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激发了学习热情,学生从要我练转变成我要练,从而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风。参与“职业技能鉴定”,将茶艺职业资格的获取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既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岗位能力,又使学生获得了从事茶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资质认证。另外,在考核评价上还要重视学生的企业实践活动,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评价。把学生工学结合的表现,企业的鉴定,指导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总结报告作为工学结合成绩的量定参考,最终按照一定的比重,将“工学结合”的考评成绩纳入期末终结性考核评价。7.重视第二课堂教学。茶艺教学要想获得学生的广泛认可和欢迎,在校园里形成爱茶、学茶的氛围,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应该走出课堂,多多组织实践活动。例如,开设茶艺社团,参观茶企业,在校内校外组织茶会,定期开放茶艺室,让学茶学生自主经营,为全校师生服务等。这样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组织茶文化活动的策划能力。

四、结语

茶艺教学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突显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茶艺教学的日益精进需要院校、师生的重视和多方面的改进和完善。希望通过茶艺教学,让更多的学生爱上茶、爱上茶文化,让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在校园中得到更多的传播。

作者:王雪莲 单位:大连职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吴航.高职茶艺职教的特点及教学方法[J].文学教育,2016,8.

[2]卢常艳.《茶艺》课程教学初探[J].价值工程,2015.

[3]石增业.浅析酒店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素质[J].2008.

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 职业能力 教学模式 岗位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b)-0196-01

1 优化课程内容,注重职业技能培养

传统的中职专业基础课的整个课程以理论系统的介绍和论证为骨架,实例仅是说明理论观点的陪衬。这就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理论体系为线索的课程内容,这样至少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学生对课程一开始就讲的抽象内容从来未接触过,学起来理解肤浅。

(2)即使是最好的学生,对抽象的内容有了大致的理解,学到后面也仍然不会实际操作,达不到训练职业技能的目的。

(3)中职教育不是以“建立理论体系”为学生的学习目的,课程中多的理论阐述只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浪费学生的精力。

为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中华茶艺》课程在内容设计方面应突出体现茶艺师岗位职业能力本位,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模块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将中级茶艺师职业技能考证的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3个教学模块,三个模块采用递进式关系,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项目,也就是说学生要先完成第一个模块的工作任务,打好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第二个模块的工作任务,即以茶会友,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学会了五种代表性茶叶的特点、制作的方法、茶事服务的技巧,从而达到推销相关茶叶茶具的目的,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第三个模块—— 客来敬茶的学习目的。

2 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本课程很多时候都可以放到茶庄来完成,即使不可能每一节课都把学生带到茶庄实地进行学习,当条件受到限制时,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就为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教师可以将计算机的特殊功能运用到现场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投影、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较好的仿真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可采取项目教学法、实操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演示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3 建立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统一的质量认证标准,突出岗位技能的培养

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构建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相互嵌入的课程体系,实现学历教育与证书教育的标准的有机衔接。在建立新的职业教育质量认证标准时,一方面,要创新质量评价内容,在重视知识、技能的同时,需要对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要转变质量评价方式,以学习者能力和素质发展为目标,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用观测、口试、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证明书、提交案例分析报告等形式,代替传统的书面笔试的单一方式。

总之,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更新,行业企业提出了学校培养与企业实践“零距离接轨”的要求,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由单一就业转向多层次发展,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随之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 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项目课程设计[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篇4

一、酒水知识与调酒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酒水知识与调酒是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实践性、技能型、创新性的特点。随着酒店管理与旅游管理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产业地位的不断提高,对相应的酒店与旅游专业从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人才更是供不应求。酒水知识与调酒是学习和探索酒店与旅游反战规律、培养学生从事酒店管理与服务工作所需基本素质的专业必修课程。

酒水知识与调酒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关系,系统的掌握从事酒店管理与服务工作所需的基本的酒水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成为适应酒店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酒水知识与调酒的教学内容要突出创新

(一)酒水知识与调酒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在酒水知识与调酒的课程教学中,以理论分析为基础,融入生动的案例、思考题,更具专业要求,理论内容适度为好,可更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强调教学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在每个学习模块都要设有学习目标,在讲授过程中要穿插大量的相关的知识链和案例分析,每个学习模块都要有技能实训题,以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二)酒水知识与调酒基础理论知识的新颖性

酒水知识学术理论体系的发展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指导酒店服务的实践活动,通过典型而新颖的案例分析,紧扣近年来酒店业活动的实际发展需要,酒水知识与调酒是一门年轻而发展前景较好的学科。根据市场需求,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围绕调酒师应知、应会的理论和技能技巧,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酒水理论,如酒水的起源发展,酒水类型特点等,酒品调制与经营管理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酒水知识与调酒实践教学的灵活性

酒水知识与调酒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系统的理论知识,一部分是实践性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在每一模块的学习中都要有相应的实践训练,如酒的酿造工艺、非酒精饮料的制造工艺流程等实践教学内容。在全面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学中要突出基本技能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很多渠道、场所来实现,如,在学校外,带领学生到当地知名的酒店酒水部或酒吧,或者进入酒水企业,去了解酒水的制作流程,亲身感受和现场学习;在学校内,可以邀请相关从事酒水业工作的管理工作者或技术人员,进行课堂交流指导;担任该课程的教师必须要经过专业学习,在教学中可以亲自为学生演示,并传授基本技能;同时需要学校的支持,为该专业提供专业设施设备,是实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通过灵活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该课程的实践操作技能。

三、酒水知识与调酒的教学方法丰富

(一)多媒体教学法

在教学中,根据自己所带课程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由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一言堂很难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必然不理想,可多采用多媒体授课,能够综合利用视觉、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的不?喑寤鳎?能摆脱时空的限制,形、声、情并茂,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与教的互动,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把在学习新知识时的创新欲望和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因此在酒水知识与调酒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适当的播放一些与所讲内容贴切的精选视频,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内容更生动。

(二)故事讲授法

故事教学法是在教学中适当的时候采用故事教学,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使用这种方法,要随时根据教学情景而使用,而且可以把有些课程内容故事化,同时故事教学法也可由学生参与来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讲故事参与教学,由学生讲述自己所知和经历的故事,讲故事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能,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

在讲授课程时,穿插一些古今中外的相关名人趣事,及历史典故,有趣的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讲到酒精饮料时,会讲酒中八仙的历史典故,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讲一讲自己知道的一些相关的故事,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酒精饮料在古今中外的作用各不相同。

(三)实践演示法

篇5

论文摘要:爱岗敬业、礼仪礼貌、服务意识、团队精神、t苦耐劳等是酒店人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要使学生能够与行业无缝接轨,就必须重视职业养成教育。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能够胜任酒店的中基层管理岗位。要使学生能够与行业无缝接轨.就必须重视职业养成教育。

1职业养成教育的涵义

养成教育是一种渐渗入微的教育方式,核心是价值观的教育,它倡导通过“外化一内化一外化”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笔者倾向于把职业养成教育定义为: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职业习惯规范化的教育过程。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2.1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王启田和丰宗立(2007)认为养成教育是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预审标准(试行)》在“专业建设”指标下的子指标“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中提到“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有效地、创造性地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形式多样的校内、校外活动。”这一标准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特色所在,更是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与企业及时无缝接轨的有力保障。

2.2酒店业尤其是高星级酒店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较高

酒店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据估计,到2010年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酒店业人才缺口约5O万。酒店业的员工是“为绅士和淑女服务的绅士和淑女”,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政治家的眼光、企业家的胆识和素养、运动员的体魄、明星的仪表和气质、演说家的口才和风度、从零做起的心态、先进的服务意识、熟练的服务技能学生只有接受系统的职业养成教育,才能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弥补酒店业巨大的人才缺口。

2.3新时期学生的特点要求进行职业养成教育

当今学生多为80后、90后,这些学生的特点与以往大不相同:在家备受宠爱,自我意识较强,工作、学习比较娇气。如果在校期间不接受系统的职业养成教育,很难适应酒店高强度的工作氛围。

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瑞士的旅游学家若泽·塞伊杜博士认为“接待是旅游的本质”。塞伊杜所说的“接待”并非简单的迎来送往,而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接触、打破隔绝的同义词,是服务、礼节和微笑的同义词.是人与人间神圣义务的同义词。酒店业是最具有人情味的一个行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我院校友、全国劳模邓建军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第一要求。

3.2礼仪礼貌

礼为内容,仪为形式。没有形式就无法体现内容。心意要到,礼仪必不可少。酒店业是国家和地区的窗口行业,礼仪礼貌、仪容仪表的合理得当至关重要。

3.3服务意识

服务就是为他人做事,使他人从中受益。良好的服务意识是做好酒店工作的前提。现代商业饭店之父斯塔特勒曾经说过“生活即是服务.谁给他人的服务多一点好一点,谁就能够走在前面。”

3.4创新精神

服务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带给客人惊喜,每时每刻令客人喜出望外。现代酒店在传统的标准化服务之上要求员工能够因人而异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客人的需求,甚至带给客人惊喜。个性化服务要求员工具有积极的创新精神。

3.5团队精神

酒店是一个合作密切的组织,客人在酒店入住期间会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客人住店期间是否有一个愉快的经历取决于各部门员工是否紧密配合、精诚合作。

3.6优秀品性

斯塔特勒说生性温厚善良的人、爱笑常笑的人适合做酒店业,尖酸刻薄的人、自私自利的人是不能做好酒店业的。北京千禧大酒店(五星级饭店)总经理KurtWehinger表示.从事酒店业的人才应该是谦逊的,而不是自大、骄傲的。

4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4.1塑造仿真职业氛围是职业养成教育的环境基础

4.1.1建设仿真的校内实训场所

南京旅游学校借鉴“洛桑模式”,在建校之初就是实行了“前店后校”的办学方针,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我校通过建设模拟客房、中(西、日)餐厅实训室、模拟茶艺室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仿真的职业氛围。学生身临“职业环境”,举手投足会因环境的职业化而深受感染,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加以“素质训导”,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4.1.2重视细节建设,传递行业气息

可以开辟专栏,张贴优秀毕业生的工作简历,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介绍酒店业知名企业以及行业前沿信息,引导学生与时俱进,了解行业动态;办公室、教室悬挂酒店业名人照片、名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开展评比文明宿舍、免检宿舍等活动,向学生宣传文明、卫生、整洁、有序的酒店人作风。

4.1.3师生统一着装,带上“紧箍咒”

酒店业是一个非常注重仪容仪表的行业,师生统一穿着职业装也是创设职业氛围的一个重要途径。专门的旅游、酒店院校有条件做到全院师生统一着装上课,从外部形象上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一些综合性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则要求学生、老师在上实训课时一定要统一穿着职业装,在整个学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形中要求学生自我约束,穿着西装套裙的学生站、坐、走都小心翼翼,言谈举止文质彬彬。

4.2与行业沟通零距离是职业养成教育的必要保障

4.2.1专业认识环节让学生走进酒店

在教学计划中第二学期专门设有专业认识周,在一周内统筹安排学生走访参观各级各类的酒店,加深对酒店的感性认识,在对不同酒店的对比分析中,激发学生对酒店业的热爱。

4.2.2专题讲座请酒店专家走进学校

定期请酒店各部门经理为学生做专题讲座,部分课程请酒店员工为学生授课。如我校香格里拉班每周一次到合作酒店由各部门总监在酒店内为学生上课.一方面了解酒店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要求以及酒店人的行为做事风格,另一方面了解各个酒店的不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3日常教学工作是职业养成教育的主要环节

4.3.1以技能训练带动职业养成教育

职业习惯的培养应当人格化而不能单纯的技能化,实训中要渗透人格化的素质培养。建立健全实训室管理制度.学生进入实训室,要求学生遵守实训室纪律,不大声喧哗、爱护实训器具,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服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托盘练习从轻托到重托、从重托站立半小时到重托曲线行走,引导学生挑战自我、吃苦耐劳;翻盘情况时有发生.要求学生快速补位、清理现场,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是工作快乐的法宝。

礼仪实训引导学生评选“微笑之星”、互相敬礼、互相评价对方的站、坐、走等姿势,学会真诚赞美、正确评价、积极接纳对方,培养学生温厚善良的优秀品质

4.3.2以理论教学提升职业素养

理论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案例教学、设计典型知识模块,引导学生及时跟进行业的最新资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如讲到“客人永远是对的”这一服务理念.要求学生分组查找资料,举行辩论赛,在思辨中深刻理解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培养先进的服务意识。在酒店法规中涉及到很多行业内的争议如“退房时间定在中午12点是否合适.客人是否可以自带酒水进行消费”等,教师提供素材,学生深入调查酒店业现行规则,积极展开讨论,加深了对酒店行业的认识

酒店服务心理学中全程贯穿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案例分析、互动游戏等方式方法学会自我心理调控.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健康隐患,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超级秘书网

4.4社团活动是职业养成教育的辅助战线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成立酒店协会、礼仪队、茶艺社、调酒协会、SingerClub等社团,举行缤纷多彩的趣味社团活动。如折花比赛、托盘马拉松、承办各级各类的文艺晚会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4.5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是职业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生在校期问.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4.5.1为学院师生提供服务

西餐厅为学校来访宾客提供中西式接待服务:茶艺室为访问我校的友人进行茶艺表演:酒店专业学生全部参加值班站岗服务,在学校的教学楼前、电梯间进行迎宾服务:实训室全部由学生承包定期打扫

篇6

关键词:酒店管理 养成教育 职业素养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能够胜任酒店的中基层管理岗位。要使学生能够与行业无缝接轨,就必须重视职业养成教育。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一)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预审标准(试行)》在“专业建设”指标下的子指标“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中提到“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有效地、创造性地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形式多样的校内、校外活动。”这一标准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特色所在,更是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与企业及时无缝接轨的有力保障。

(二)酒店业尤其是高星级酒店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较高

酒店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酒店业的员工是“为绅士和淑女服务的绅士和淑女”,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政治家的眼光、企业家的胆识和素养、运动员的体魄、明星的仪表和气质、演说家的口才和风度、从零做起的心态、先进的服务意识、熟练的服务技能学生只有接受系统的职业养成教育,才能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弥补酒店业巨大的人才缺口。

(三)新时期学生的特点要求进行职业养成教育

当今学生多为80后、90后,这些学生的特点与以往大不相同,在家备受宠爱,自我意识较强,工作、学习比较娇气。如果在校期间不接受系统的职业养成教育,很难适应酒店高强度的工作氛围。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接待”并非简单的迎来送往,而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接触、打破隔绝的同义词,是服务、礼节和微笑的同义词,是人与人间神圣义务的同义词。酒店业是最具有人情味的一个行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我院校友、全国劳模邓建军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第一要求。

(二)礼仪礼貌

礼为内容,仪为形式。没有形式就无法体现内容。心意要到,礼仪必不可少。酒店业是国家和地区的窗口行业,礼仪礼貌、仪容仪表的合理得当至关重要。

(三)服务意识

服务就是为他人做事,使他人从中受益。良好的服务意识是做好酒店工作的前提。现代商业饭店之父斯塔特勒曾经说过“生活即是服务,谁给他人的服务多一点好一点,谁就能够走在前面。”

(四)创新精神

服务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带给客人惊喜,每时每刻令客人喜出望外。现代酒店在传统的标准化服务之上要求员工能够因人而异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客人的需求,甚至带给客人惊喜。个性化服务要求员工具有积极的创新精神。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专题讲座请酒店专家走进学校

定期请酒店各部门经理为学生做专题讲座,部分课程请酒店员工为学生授课。一方面了解酒店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要求以及酒店人的行为做事风格,另一方面了解各个酒店的不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技能训练带动职业养成教育

职业习惯的培养应当人格化而不能单纯的技能化,实训中要渗透人格化的素质培养。建立健全实训室管理制度,学生进入实训室,要求学生遵守实训室纪律,不大声喧哗、爱护实训器具,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服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托盘练习从轻托到重托、从重托站立半小时到重托曲线行走,引导学生挑战自我、吃苦耐劳,翻盘情况时有发生,要求学生快速补位、清理现场,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是工作快乐的法宝。

(三)以理论教学提升职业素养

理论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案例教学、设计典型知识模块,引导学生及时跟进行业的最新资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如讲到“客人永远是对的”这一服务理念.要求学生分组查找资料,举行辩论赛,在思辨中深刻理解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培养先进的服务意识。在酒店法规中涉及到很多行业内的争议如“退房时间定在中午12点是否合适,客人是否可以自带酒水进行消费”等,教师提供素材,学生深入调查酒店业现行规则,积极展开讨论,加深了对酒店行业的认识。

酒店服务心理学中全程贯穿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案例分析、互动游戏等方式方法学会自我心理调控.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健康隐患,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五)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是职业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生在校期问,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篇7

关键词:实验教学 酒店管理 人才培养

当人类社会生活和工作越来越好,现在社会、文化、教育、旅游的多种原因,人们进入了消费、审美、享乐的阶段,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端的酒店服务渴求,人们对高质量的生活、自然环境优美的选择,人们渴求以健康的餐饮,舒适的客房,异地的旅游为现代的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的丰富内容,这对发展高端酒店、高级酒店实验室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提示了社会需要一批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的问题。

那么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验室是在肩负着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的重任,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批实用型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全面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加强教与学的理论和实践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高校酒店实验室培养和打造了一批高技术、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是因为实验室拥有一批德才兼备、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实训和实习在教育学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把实训和实习摆在教学过程的首位,因此把课本的知识和课堂大量的实训和实训内容紧密的相结合,及时的发现在实训中的一些问题,及时的得到解决,在实训实习的过程中学到和巩固、应用更多的实用知识。

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感官的道具,完成示范的全过程,学生们身临其境,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从书本上的知识,自然的运用到实践中,从而达到了用心灵感悟和深刻的记忆,在实习中学生们的才智得到充分的运用和掌握,在实验教学中既突出了教师独特的思维和引导作用,又加深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教与学更好的交流和沟通。高校酒店实验室从践行体验教学理念,是对培养学生重要的一环,教与学理念明确,学生们求知欲强烈,在实习中保持良好的情志,主动积极的参与,逐步实现学生高技能和发展空间的目标,教师主导,创新设计,仔细的评价实习的全过程,通过实践运用学生们融合贯通书本的知识,从而提升了自身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职业素质能力,增强了对本专业的热爱和信念。

高校酒店实验室价值体现在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创造了孕育优秀人才的土壤,体现学生通过高效实验室的教与学获得的成就感,运用于社会的实力。

二、加强实验师资 加强模式多样的教学

为什么说高校酒店实验室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职业能力的人才,在前面也提到,因为实验室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实验师资队伍;他们始终兢兢业业于实验室,积极参与酒店企业的调研和兼职,在实验业务中精益求精,积极参加各方面的定期培训,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材施教,设置课程,从而更快的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水平。高校酒店实验室还实行外请酒店职业经理等专业人士做专任教师和兼职,与本实验室现有的优秀教师协互承担教学任务,从而使酒店实验教学呈现出一片生动、活泼,模式多样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更深的感悟生活,相互学习和交流,效果突出。例如:谢祥项和吴玉提出的主题式、案例式、讨论式、项目式与经营管理式等等教学模式,利用仿真实验的过程,发挥学生们的才智,提高、打实了操作的基础,演练自身的技术能力,从而达到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受益匪浅,增强了信念。

三、拓宽实验项目,有利于开展教学

高校酒店实验室还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和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拓宽实验项目,主要内容技术包括调酒、餐饮、客房等等专业技能。建立合理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实验室的项目和课本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实训和实习课,发现人才,培养出一批基础技能强的骨干,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他们的才干和作用。

高校酒店实验室正像那缨红的葡萄酒,既蕴藏着中国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散发着举国浪漫的柔情;学生们通过实训训练,用精湛的技术、熟练的掌握调制好美酒和咖啡。在实验室建制的酒吧台,进行摆台、调酒台面设计等实际操作,熟练掌握调酒用具、端托、斟酒、使他们全面的了解到酒文化,乃至在世界各国所产生的影响和人们喜好的程度,他们更多的掌握了调制美酒的技术并将用之于服务于各国人们的需求。在其中学生们还钻研《餐饮服务技能训练》和《酒水勾兑与茶艺》,实验室专门设置了综合实训场地,让学生们熟练地掌握茶艺和调酒的实际技术,使他们陶冶了情趣,培养了情致,感悟了生活。

1、提高修养、开阔眼界

高校酒店实验室还充分的引导学生观看旅游电视山水美景,优秀的演出艺术和异国风光,让他们感悟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风土人情,让同学们开阔眼界,更多的体验自己掌握的技术所创造的产品赋予对方的喜悦和价值,学生们感受到酒店实验室带给的视觉的美和艺术性,他那温馨的美感,,使之更加增强学生们对本专业的热爱和信心,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为将来服务与社会主动积极打实基础。

2、打实基础培养客房管理人才

高校酒店实验室为更全面的培养人才,还制定了基本技术对应相关课程《酒店管理概论》、《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服务礼仪》等课程,他们在实验室进行客房技能的演练,包括中西式的铺床,熟练使用用具,客房整理操作技能其中包括枕头、被套及床具的摆制,他们掌握了现代酒店所需要的客房服务技术,系统全面的掌握标准房的服务要求和技术,学习掌握了现代酒店最新客房的服务技术,顺应发展潮流新时代的节奏,服务的最新技巧和巧妙地运用新设备,完成清洁和保养的一系列工作。

篇8

[关键词]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学科整合;参与式教学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出现全域化、休闲化、多元化、自助化、定制化等特点。“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地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1]。在这种“融合共享”特征明显的旅游模式下,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单一知识储备和简单专业技能已无法适应社会需求。旅游人才类型和培养模式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向高知识、高技能、高应用能力方向转化。高校旅游管理是培养旅游行业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旅游人才培养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践和创新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关键所在。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世界教育分类标准》,其中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义是:是与普通高校培养的高等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的高等职业技术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它要求培养出的人才要熟练掌握该行业一线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是从事行业一线生产的技术型人才[2]。旅游行业的导游员、饭店服务员、礼仪人员、空乘人员等均属于这类人才。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定位模糊,教法单一,教学资金投入不足,学生专业自信力低,一线服务技能差,学生就业导向不够清晰等。结合时下社会需求,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应以高素质综合型为宗旨,以“学术+应用”“知识+技能”“全国+地方”“行业+专业”为模式,重点通过教学模式的不断实践和创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实现学生从普通“旅游服务员”到高知、高技、高能的综合型“旅游服务人才”的转变。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一)通过“互联网+”模式,拓宽知识获取渠道,保持教学内容先进性

旅游行业跨界明显、知识容量大、更新速度快,教学中必须跳脱出单纯依托教材的传统知识获取模式,紧跟“互联网”“大数据”,才能保持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瞻性,才能保持起旺盛的生命力。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3]。教学中以手机等自媒体作为主要的学习工具,一来可关注旅游企业、科研机构、旅游院校等的微信微博公众平台,及时获取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知识。一来可进行“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微平台”“互联网+课程”的学习拓展。如通过“雨课堂”“钉钉”等互联网平台开展师生课堂内外同步学习交互,学习交流更为方便快捷。

(二)紧扣行业发展趋势,突出地域特色,加强地方特色内容教学

大理是全球知名的旅游热区。作为地方高校,大理大学在旅游地域性研究方面独具优势。旅游管理是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广“接地气”,增加旅游“地方性”的内容极为必要。比如,在“乡村旅游”授课过程中,应紧扣乡村振兴主题,依托大理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少数民族风情、独特的地质资源以及众多的古村镇文化旅游空间资源,吸收借鉴环洱海保护开发的先进经验,借助多样的文旅、农旅休闲模式和案例,通过案例和田野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发学生对行业政策、发展的关注和思考,提升他们对乡村旅游途径下的乡村振兴的科研兴趣。

(三)多学科融合教学,拓宽学科视域,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

旅游学科属于综合性学科,应适当增加不同的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比如教学中地理与旅游的融合,能有效地展现旅游资源的“地方性”特征,能帮助学生加强对旅游动机形成、游客空间位移、旅游景观和旅游模式的特色化发展等内容的理解。再则,在“旅游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课程中,结合大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加入人口、民族、农业、工业、城市、宗教、语言、政治、旅游等地理要素主题,既能增加学生的地学修养,又能引起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注,突出旅游专业的地方性特征。还有,旅游与艺术的融合,在模拟导游等技能型课程中加入民歌、舞蹈等地方文艺专题,在“旅游人类学”课程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能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

(四)加强旅游行业从业资格准入和技能提升内容教学,提高考证过关率,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旅游专业的学生可考的国家级从业资格证书有:导游资格证、茶艺师资格证、人力资源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资格证、会计资格证、秘书资格证等十多种,这些证书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但是证书的获得对学生实做技能的要求较高。为帮助学生提高这些资格证的过关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相关内容,加大实训力度。如利用“旅游语言基础”课程加入语音学的知识,提高学生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度;利用“茶艺鉴赏”课程加大茶艺实训,提升学生手动能力;利用“导游业务”和“模拟导游”课程,进行导游考证面试模拟,加入应试技巧的内容,同时密切关注每年国家考证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导游考证过关率;在课内技能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利用“专业技能强化训练”课程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再强化,巩固学习成果。

(五)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促进科研与教学内容的深度结合

首先,有条件的师生积极申报各种课题,积极参与地方性旅游规划和科研项目。其次,在教学中增加科研的内容,如大理地区,大家都较为关注的大理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大理“六大景区”发展现状、大理导游的生存现状、大理温泉休疗现状、环洱海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苍山和洱海的保护问题、大理旅游线路设计现状、大理古城人民路“摆客”现状、问题和解决对策等,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增加学生对旅游业的关注和科研修养。

二改进教学方法

(一)全面践行学生参与式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为避免“灌输式”教学带来的听课疲劳,在遵循常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注重教学主体转换下的参与式教学,确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公平性。参与式教学相对于“灌输式”教学,教学中让所有人能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学习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教学的积极成分和中心,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精神[4]。1群体参与群体参与即全员参与。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应经常使用,如教师给出论题,学生分组讨论并陈述观点。由于学生的参与能力有差异,在这种分组教学法,很难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我的做法是:利用手机或自媒体设备,各组学生自行查找内容,组内组间互通信息,避免雷同和抄袭,找到资料后组内各成员均需进行内容的文字或者录音分析。时间允许时,每位组员上台定时进行口语表述;时间不允许时,组内选出分析表达最好者,代表小组上台陈述。多年的教学效果表明,此法“一箭双雕”,既能保证参与的广泛性,又能保证资料查找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理论课程可采用此法。如“导游业务”理论授课时,请学生查找导游带团相关案例,学生的积极性高,内容记得牢,很受学生欢迎。2个体参与教学中也要强调学生的个人参与与个性展示。以“旅游学概论”课程为例,教学中加入“每日一闻”播报。在课前布置与课程相关主题,请学生课下查找,课程开始时进行5分钟左右的旅游要闻播报,按学号顺序进行,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公平参与。此法增强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关注度,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自信力,学生参与和接受度高,教学效果较好。3角色参与以“假如你是我”“今天我为师”等为主题。利用“翻转课堂”,进行师生角色互换,要求学生以教师身份完成一个完整的短时教学过程。此法显示,角色互换是一种“教”与“学”的公平,锻炼学生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教学技巧的同时,也给教师一种提示和参考:尊重学生需求,教学效果必然更高一筹。4视觉参与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播放音视频教学资料,通过“视频+记录+评论+感悟+纠正”的方法进行学习。如利用“模拟导游”课程,对学生利用实验课自制的景区导游视频进行观看分析,纠正讲解中的不足;利用“人文地理学”课程,将理论讲授、师生互动教学与人文地理视频教学紧密结合,题材应结合课题广泛而深刻,如人口、语言、文化、环保、战争、地缘、城市、粮农危机以及地方发展等皆可纳入,学生受益匪浅,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以学生参与为主导,积极推行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创设接近工作真实环境的场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场景中,进行不同工作角色模拟,从而整合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一种方法[5]。比如在“导游业务”课程中,可经常采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分组创设导游带团情景,准备道具,模拟导游员、游客、旅游服务供应商等等,以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导游带团场景。多年教学经验表明此法极受欢迎,尤其是在公选课采用此法,多专业学生协作完成情景模拟,学习过程人人参与,寓教于乐,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既增进了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又展示了旅游专业灵活的教学模式,还能引起学生对旅游从业人员执业环境的关注,此种教学法对于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心理素质都有较大提升。教学效果极佳。但是,此法多适用于技能型课程的实训环节,而且人数太多效果不一定理想。

(三)群体参与和个体参与结合,采用野外观察学习法,节约教学成本

此法适用于有野外实践环节的课程。如“乡村旅游”,在理论讲授乡村旅游的概念、特点、类型的基础上,利用实训课时带学生到周围乡村旅游形态典型的村落进行田野调查,让学生实地观察乡村旅游发展状态,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角度寻找存在的问题,回校后写成调研报告。比如大理环洱海地区乡村旅游发达,案例典型。学校到调查点,公共交通便捷,费用较低。再如“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中需要进行景点的实地讲解,可以利用校园环境进行讲解训练,不出校门,方便安全,不产生任何费用。野外观察学习法,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都能获得提升,选点合适的话,既能完成课程内容,又节省教学成本。

(四)充分利用现有课外资源,推行实景讲解法,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此法为“模拟导游”课程专用教学方法,课程具体讲授导游资格证考证景点和景点景区讲解的技能技巧。可充分利用现有课外资源,先以校园环境为一级讲解点进行初讲训练,以小组为单位按单体景观分个人讲解,待讲解成熟,再选择当地内门票费用少,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好,文化内涵高,距离较近的代表型景区为二级讲解点进行实训。讲解点不一定选热点旅游区,但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景观典型、资源有特色、自然与人文结合、历史悠久、民族特色浓郁、体验度高。大理地区首选大理大学、大理古城、感通寺、南诏德化碑、洱海月湿地公园、白族名镇喜州等。实景讲解,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快,是一种较适用的教学方法。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单招生;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教学改革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外国来华人员的增加,喝鸡尾酒的人也越来越多[1]。截止2010年底,全国酒吧数量接近3万家,而且其数量每年还在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酒吧产业的发展急需各类学校为其培养和输入合格的,既具有酒水理论知识,又具有酒吧服务与管理技能的酒吧专门人才,《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的开设为培养酒吧专门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发展现状

《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能掌握酒吧服务与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理论,又能掌握酒水制作的技能以及酒吧服务的规范和标准流程[2]。该课程自2008年开设至今已有八年历史,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训条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随着2010年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开始招收单招生,该课程的授课班级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原来单一的普高生班变为既有普高生班又有单招生班。单招生不管是在文化基础、学习能力上,还是在学习风气、兴趣爱好上,都与普高生有明显不同[3-5]。显然,针对变化了的授课对象,我们不能再沿用原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而必须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2《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高职单招生的特点,并结合近几年本门课程在单招生中的授课情况,我们认为面向单招生的《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2.1课程实训课时过少

根据我校酒店管理专业2012级教学计划,《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学期总学时为54,周学时为3,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低于1/5,这与高职院校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强调实践能力训练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原则是不相符的。

2.2课程内容体系不合理

2.2.1课程内容偏难

《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过去针对普高生而设计的教学内容仍是传统的知识型体系,包含的理论知识偏多偏深,内容枯燥乏味,单招生难以理解和接受,也难有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这与高等职业教育提倡的“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原则也是不相符的[6]。

2.2.2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关联度低

《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较好地掌握各种酒水的基本知识及酒吧各服务岗位的操作技能,并在未来能较好地胜任酒吧的实际工作岗位。但是受传统学科型教学模式的影响,授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过分依靠教材所含内容,而没有从实际工作过程入手去分析从事酒吧工作岗位所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也没有围绕岗位任务去组织课程内容,结果导致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关联度低,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无法很好地衔接[7]。

2.2.3课程内容未能有效融入调酒师职业标准

当今社会很多行业要求持证上岗,根据资格证书等级和类别不同,持证者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内容及所获得的薪资也大不相同[8],而且我校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这使得我校学生有压力也有兴趣去考取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据笔者调查,我校酒店管理专业62.3%的单招生最想报考的职业资格证书是调酒师。但由于授课教师未能将调酒师职业的标准和基本要求有效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导致单招生实际报考和通过调酒师考试的比例均偏低。

2.3实训条件有待完善

由于系部搬迁,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自2014年起全部由广州校区搬至佛山市南海校区就读。虽然学校已于2014年在南海校区建立了茶艺室和酒吧实训室,但这些实训室仍处于初期建设阶段,缺乏冰箱、制冰机、咖啡机、搅拌机等设施设备,各种酒水、酒杯及调酒器具也存在不足的情况。这些客观原因导致《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的实训项目很难开展,进而影响了教师的实践教学及学生的技能训练。

2.4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居多,教师讲授条例式的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9],没有根据单招生的专业基础、学习特点、性格爱好等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对单招生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

3《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3.1提高实践课时比例

根据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结合高职单招生文化基础薄弱,厌学习喜动手的特点,加大本课程实训课时的比例,从2014级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开始,本课程的实训课时由原来10学时增加到18学时,实践课时占课程总学时的1/3。

3.2重组课程教学内容

3.2.1针对高职单招生特点降低课程理论部分的难度

高职单招生具有文化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的特点,因此在选取和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尽量降低理论知识部分的难度。例如原来课程内容中有大量的篇幅涉及各种酒水的酿造和生产,以及酒水在贮存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变化等,对单招生来说可能难以理解,这样的内容可以不要。对于必须保留的理论知识,有些让单招生有所了解即可,剩下的那些必须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则要求授课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入与生活贴切的案例和例子来帮助单招生学习和理解。

3.2.2依据调酒师职业能力要求将课程内容任务化

2012年我们对调酒师、酒吧服务员等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了市场调研,并结合有关研究资料[10-12],我们认为这些职业岗位群的核心能力是掌握酒水的相关知识及酒水调制、服务的相关技能,并能解决酒吧原料采购、酒吧日常运营、酒吧人员管理及酒会策划与管理中常见的问题等。归纳起来,调酒师、酒吧服务员等岗位的职业能力可分为酒水服务技能、酒水制作技能和酒吧管理技能,对应这三个技能可将课程内容分为三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又可细分为若干项目,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任务,即形成“模块-项目-任务”结构的课程内容体系。其中每个教学任务都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教学单元,对应真实工作环境中调酒师、酒吧服务员的具体工作项目或任务,这样设计的教学任务既方便于教师开展教学,又有利于学生掌握未来工作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

3.2.3将课程内容与调酒师职业标准有效衔接

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对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相符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调酒师的国家职业标准内容贯穿到课程内容中[13](见表1),尤其是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在学校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真正能与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接轨,提高学生的就业从业能力。

3.3完善课程实训实习条件

《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要提高课程的实践课时比例外,还应提供配套的实训环境和条件,包括酒吧实训室、酒吧常用设施设备、调酒器具以及各种酒水、载杯等,以满足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在加强实训室硬件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强对酒吧实训室的规范管理,如设立课程实训专项资金,统一采购酒水和物料,制定酒水、物料采购、使用登记制度等。我们发现,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包括单招生)中只有个别学生有到酒吧参观或消费的经验,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见过真实的酒吧。很多学生认为学习《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仅仅是为了了解酒水和酒吧的相关知识,很少有人愿意到酒吧工作或从事调酒师职业[14]。因此,对于地处市区,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可联系学校周边的各种酒吧(包括各酒店内部设立的酒吧),安排学生到酒吧进行实习,这样既可缓解学校安排实训的压力,又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3.4探索适应单招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3.4.1课程理论部分

高职单招生文化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喜欢形象生动的实例,参与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的兴趣较强,其性格大多活泼开朗。因此授课教师在进行本门课程理论部分的教学时,除可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外,还可采用其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根据授课知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制作多媒体课件,建立图片资料库,可以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酒吧设施设备、环境布局、装饰设计等场景。搜集、编辑及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文件,如酒水调制、茶道表演、水果拼盘等,通过声音、图片等刺激学生感官,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变得更愿意学习。案例教学。教师在课前精心搜集、筛选有关案例,如酒水服务案例、不同类型客人接待案例、酒吧管理案例等,并在课堂上对这些案例进行讲解与分析,使学生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服务应变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分工、协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把课堂由教师演示为主变为以学生讨论、归纳、总结、练习为主[10]。为保证学习效果,教师事先应设计好具体的任务,并将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避免个别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的现象。参观考察。针对酒吧教学社会实用性较强的特点,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啤酒厂,了解啤酒生产工序;到实习酒店的酒吧部门,了解酒吧经营和服务。通过参观、企业认知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巩固消化专业知识,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15]。同时,学校也可将酒吧管理人员请进来,邀请其到班级向学生讲授鸡尾酒创新、现代酒吧管理、酒吧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加深学生对酒吧管理理论的理解。

3.4.2课程实践部分

操作示范。在酒水调制、咖啡冲泡、茶艺表演等环节中,技能的形成要靠反复地练习。授课教师可先进行规范演示,再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通过示范、指导、纠错,再示范再练习的方法[1],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掌握操作技能。情景模拟。在教师讲解完酒吧相关岗位(如调酒师、服务员等)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之后,教师设计一个模拟的酒吧情景,并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该酒吧情景中去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酒吧相关岗位的了解和领悟,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任务驱动:在酒标收集、酒水服务、鸡尾酒调制、果盘制作等环节,教师可布置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例如让学生自创一款鸡尾酒)让学生完成,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费寅.调酒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块改革与构建研究———以《酒水知识与调酒技术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69-70.

[2]侯月洁.《酒吧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辽东学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11(2):23-24.

[3]曹基梅.基于高职院校单招生特点与教育对策的调查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2):59-61.

[4]刁瑜.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类学生学习情况研究———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8):72-78.

[5]谭蓓蓓.高职院校单招学生的学习探究.高教高职研究,2014,(15):146-147.

[6]李宏德.完整理解“必需够用为度”在教学内容构建中用好“加减法”.中州大学学报,2014,31(6):90-82.

[7]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5(22):68-71.

[8]刘双枝.职业资格证书与高职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及其作用,开封大学学报,2014,28(3):83-84.

[9]李方.对立与融合: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93-152.

[10]黄进.高职“调酒与酒吧管理”课程教学体会与思考.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81-83.

[11]谢红勇.高职饭店岗位能力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研究.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4(6):65-67.

[12]刘澜江.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酒品饮料制作课程改革与实践.广西教育,2012(1):29-34.

[13]孟晓翠.《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建设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425):108-109.

[14]黄慧玲.高等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酒水知识与酒吧经营管理》课程体系构建———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6):115-118.

篇10

2015年12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下发了《关于同意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的通知》(质检科函〔2015〕135号),批准在我县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五年来,我县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认真筹建英山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的函》(鄂质监标函〔2016〕10号)以及省、市知识产权局文件要求,认真组织有关筹建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做好顶层设计

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地理标志产品产自特定区域,蕴含着产地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对地方历史文化传承、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英山云雾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自筹建以来,英山县党委政府创新工作方法、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产区档次,首先做好顶层设计。一是示范区筹建地方性法规。先后研究出台《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出台《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个意见四个办法”,为示范区筹建提供法制保障。二是建立健全各项保护机制。建立了与省知识产权局、国家地标保护中心衔接相联动的协同保护机制;建立了12315举报投诉快速反应机制;建立了知识产权互联网+保护合作机制;建立了违法行为惩戒机制;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信息、执法信息定期统计报送制度。三是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县政府出台《关于印发<英山茶文化、茶品牌建设方案>的通知》和英山云雾茶产业发展奖补细则、奖励扶持政策;县财政专题研究、统筹安排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

(二)组织保障有力

2016年英山县委、县政府把筹建英山云雾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列入全县五城同创“十个六工程”;为了保质保量做好这项工程,5年来我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是成立示范区领导小组。县政府及时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副县长为副组长、20个部门和11个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2个协会、7家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示范区领导机构。县政府于2019年又根据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示范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保证了工作的延续性。二是制定示范区筹建工作方案。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领导机构及成员单位的主要任务。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印发《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工作计划》的通知》,明确了总体工作规划。三是注重学习交流。邀请原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地标处姚泽华处长一行来我县督导检查;争取省市质监局带队赶赴东北三省和福建学习考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组团参加第23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全国地标展,学习交流各地建设成果。四是注重宣传推介。加大“示范区”创建宣传,在我县高速公路入口处安装“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户外广告牌2块,制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基地展牌和厂区展牌各20块,积极组织英山云雾茶企业参加相关国际国内展览交易博览会共计20多场次,通过电视、网络、平面媒体等全方位宣传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产品,创办“中国英山茶文化旅游节”;建设“英山地标优品馆”地理标志多功能展示厅等,努力营造一个人人“知地标、创地标、护地标”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保护组织

建立并健全英山云雾茶产业协会作为英山云雾茶生产者保护合作组织。英山云雾茶产业协会按照示范区筹建的计划和方案要求,完善工作章程,统一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测要求、包装标识,开展技术培训。2016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湖北英山云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使用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质检总局2016年第10号公告);2017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湖北绿羽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使用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质检总局2017年第50号公告)。2020年7月,省知识产权局重新核准湖北绿羽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英山云雾茶企业使用新版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按照规定,经企业申请、县地标办备案、英山云雾茶产业协会建立台帐,我县累计审核发放二维码防伪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15万枚,极大的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

(四)企业示范引领

注册资金1100万、2016年4月份成立,代表英山云雾茶品牌形象的湖北大别茶访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五统一”( 统一产品名称、统一加工工艺、统一质量要求、统一加贴地标标志、统一宣传保护)制度,全面打造英山云雾茶品牌,确保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品质和良好声誉,2016年至2020年,地标产品产品价格从120元/公斤增长到400元/公斤,种植面积从2000亩增长到4500亩。湖北英山云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老牌湖北名牌企业,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2万枚,组织培训1550人次,2016年至2019年,地标产品价格从320元/公斤增长到560元/公斤,种植面积从2800亩增长到4200亩,实现出口产值达到5012.6万元。以湖北团黄贡茶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全县10多家茶企相继参加了第十届武汉春季茶叶博览会、2017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香港美食和茶叶博览会、中国武汉茶叶博览会和亚欧博览会等国内国际性会展, 开展了茶艺表演和现场展示推介,扩大了英山云雾茶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2017年全县通过同步创建国家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已有湖北万益、绿羽茶业、团黄贡茶、湖北皋陶等12家茶叶企业办理了出口对外贸易备案登记。其中湖北万益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湖北皋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办理了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证书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两家企业已经实现自营出口创汇300万美元,全县茶业企业供货出口达到2800万美元。

(五)强标重检抓监管

筹建好示范区,关键是围绕保护和开发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立健全与英山云雾茶相对应的技术标准、检测监管和质量保证三大支撑体系。一是大力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质量提升。加大《地理标志产品 英山云雾茶》省地方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推进茶叶“三品一标”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5年来,全县已有32家茶叶生产企业获得了SC标识,有7个产品获准使用有机茶标识,有9个产品获准使用绿色食品茶标识,有2个产品获准使用无公害茶标识,“高陶九品”2个茶叶产品通过了国家生态原产地认证。重点策划包装英山云雾茶的“云系列”,制定英山云绿、英山云白、英山云红标准,重新打造英山云雾茶品牌形象。二是大力开展茶叶检验检测工作,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充分发挥我县公共检测检验中心平台优势,检验英山云雾茶产品769个批次,检定茶叶企业计量器具1253个台次,抽检茶叶定量包装106个批次,保证了示范区产品检验合格和计量准确,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5年来,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茶叶质检权威机构来我县抽取130多个茶样进行检测,产品质量指标全部优于国家标准,按省级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英山云雾茶》(DB42/T 210-2014)判定,均为合格产品。三是实施部门联动,开展茶叶质量安全整治。建立了打击假冒伪劣工作机制,出台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以县市场监管部门为主体、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等单位以及相关乡镇配合的茶叶质量安全综合执法队伍,建立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长效工作机制,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县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的通告》,保证了示范区创建按照市场化法、法制化渠道有序开展。四是加大示范区质量宣传和培训力度。我县先后召开全县茶叶质量安全暨农资经营管理培训会、英山县茶园低毒生物农药推广示范培训会、茶叶减肥减药示范培训会、绿色生产技术培训会、茶艺师培训、精准扶贫产业对接培训会等多达600多场次;英山云雾茶公司培训工作有实效,培训计划、培训通知、培训费用明细、聘请专家讲课补助表、培训照片都一应齐全;乌山春茶业公司培训活动有特色,会议记录、学员签到册、培训发放肥料清单祥实。湖北皋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皋陶贡茶品牌茶叶系列产品,在全国环保检验调研推选活动中,有害物质达到国家“有害物质限量”标准,被中国产品质量检验监督中心、中国品牌认证发展工作委员会评选为:(2019.5-2021.5)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这些为示范区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产业大融合

以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筹建核心基地为载体,着力打造了以红山镇国家级茶叶公园为中心,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英山云雾茶”茶文化观光园区;以金家铺镇为中心的西河十八湾“英山云雾茶”生态农业观光带;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英山茶文化旅游节;组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电商创业园对接苏宁、京东、淘宝黄冈馆等平台开展英山云雾茶线上线下联合营销推广活动等,使茶叶产业与电商、旅游产业充分融合,打造全域旅游升级版。推进了大别山茶产业城、大别山茶叶谷、大别山生态名茶产业园、大别茶访创意茶旅产业园、大广茶业产业园、茶乡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我县荣获2016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2016年度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2019中国茶业百强县”。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英山云雾茶品牌价值分别为14.62亿元、16.38亿元、18.2亿元、19.9亿元,21.99亿元,已位居全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40位,经申报评选,英山云雾茶荣获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英山云雾茶”名列“湖北十大名茶”,成为湖北重点推介的茶叶“三绿一红一黑”(恩施玉露、武当道茶、英山云雾、宜红、赤壁青砖茶)五大区域公用品牌之一。2018年被评为“湖北省二十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七)效益大提升

2019年英山全县茶园面积近26.2万亩、茶叶产量2.97万吨,系列产值22.31亿元,均价75.1元/公斤,与2015年度同期相比(注:2015年我县茶园面积达到25万亩,茶叶产量2540万公斤,产值14.5亿元,均价57.1元/公斤)分别扩大4.8%、增产16.9%,增收53.9%,均价增长31.5%。全县11个乡镇,有10个乡镇成为茶叶专业乡镇,杨柳湾镇被誉为“大别山区茶叶第一镇”,红山镇被评为“全省十强茶叶乡镇”。全县已建成了5个万亩生态茶叶带,50多个千亩茶叶小区,60多个茶叶专业村,加工厂房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拥有各种制茶机具8200多台(套),形成了健全完善富有实力的茶业产业体系。现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7家。有1家企业被评为“湖北茶业十强企业”,有2家企业被评为“湖北省茶叶出口重点加工企业”。在《省质监局关于下达2019年度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中,批复我县生态农业(茶叶)标准化试点为2019年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名单(农业),是黄冈市五个项目之一。2017年英山云雾茶入选原国家商标局“商标富农和运用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全国十大典型案例”;“英山云雾茶”被列为2019年湖北省知识产权运用示范工程项目。2020年,欧盟授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英山云雾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保护名录。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为“英山云雾茶”走出国门、进入欧盟市场奠定了基础,势必进一步提升我县“英山云雾茶”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二、下步工作计划

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是促进茶业增效、茶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县将紧紧围绕示范区建设的相关要求,突出品牌意识、高质量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永续发展的理念,坚持政府推动不懈怠,持之以恒抓好示范区建设,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巩固保成果。进一步统一思想,首先将“英山云雾茶”这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示范区这个金字招牌用好用活,它既是政府公共资源和政府公共品牌,又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只有将“英山云雾茶”这一公权惠及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才能将“英山云雾茶”做大做强,其次,就是必须既要坚持原则,严格把关,按照政府出台的管理办法审核申请人资格;同时又要广泛宣传发动、多方帮扶,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以及既有企业垄断,实现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专用标志使用者多起来,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保障和巩固示范区建设成果。

二是抓协会促带动。要抓好英山云雾茶产业协会建设,建立由政府职能部门、产业机构、合作组织(协会)、企业等参与的示范区建设组织体系。做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信息的统计上报,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三是抓管理促规范。建立健全与英山云雾茶相对应的技术标准、检测监管和质量保证三大支撑体系,定期英山云雾茶定期监督检验和风险监测计划;严格管理英山云雾茶主要原辅材料验收标准或质量要求;加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巡视和抽查并落实检验检测计划;进一步建立打击假冒伪劣工作机制,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四是抓龙头强主体。在企业提档升级方面,继续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茶叶产业发展一系列文件,最大限度的捆绑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发改财政、扶贫开发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及一批有发展基础、有经营能力、有市场潜力中小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的造血功能,增强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