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了解了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人才是服务于社会的,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针对计算机专业教育,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在调研报告中指出:国家信息化的目标、进程决定着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人才需求程度。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和素质等多方面的具体要求。目前就业生就业主要存在的压力在于高等院校配培养出来的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针对性不够,因此竞争力不够强。主要存在如下不足,实际动手能力不够,专业知识不够深入,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培养方向模糊 课程设置欠佳,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师资队伍老化,知识更新缓慢等。
二、计算机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当代社会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主导的社会,由于信息产业的不断壮大与发展,决定了计算机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用友广泛的市场,大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部门,小到企业信息化及自动化改造部门、各级软件公司、网络公司等等,包括正在发展中的高校自身,都需要大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针对信息化发展来说,无论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各级各类企业,都呈现出了信息化发展网络化发展的趋势,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但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专利,大量的计算机类高职高专,中专院校,社会上或长期或短期的各种培训班,每年培养出的计算机类人才至少在100万以上。因此,整个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基本处于一种饱和状态,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
归根结底,出现这种就业难的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满足于社会不断更新和越来越高的需求,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型、创新型、经营型等多种人才,并没有从高校的理论培训中产生,毕业生更多的是理论上的人才,并不具有实践能力和基础专业技术。
三、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针对高校教育中的针对性不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加强专业性教育,增强学生的基础应用能力,不断完善结构和内容,积极推进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循序渐进,制定出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一)鼓励课外科技活动
以电子设计创新实践为依托,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探索并形成了院校提供基本条件、学生自主管理、教师参与指导的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运行模式。计算机专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广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并积极开展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搭建科技实践平台,按班级、年级成立科技活动小组,鼓励和帮助学生成立创新工作室,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校应该提供平台举办网络设计大赛、软件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平面动画设计大赛等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ACM程序设计竞赛、Intel多核程序设计竞赛等。
(二)整合现有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并总结近年来高等教育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和经验,以及多年来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需要重新审定、合理调整课程设置,进行课程的重组和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控制课程门数,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通过构建“平台+模块”式的培养方案,削减课程门数,增加工程制图等为学科基础课,增加软件工程实践和数据库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培养方案决定培养要求
计算机应用方向和计算机软件技术方向的培养要求完全不同,为此,在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中设置了不同的课程模块。计算机软件技术方向偏重于软件开发的能力培养,增加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等选修课程,计算机应用方向偏重于网络和硬件能力的培养,增加了数字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模式识别等课程。
(四)加强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 努力建设并明确核心课程
重点建设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核心课程,完成C语言程序设计优秀课程的建设。同时,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等课程要深入加强建设,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也应该加入课程体系中去。
(五)加强实践环节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计算机专业“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加强和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使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在实践教学中,除了每门课程的教学辅助实验外,应该单独开设了综合课程设计和专业技能实训两大环节,将综合课程设计与相关课程结合,注重提高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实践运用能力。而专业技能实训则由技能实训教学、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成,主要依托校内和校外的专业实习基地,根据用人单位的专业技能要求,结合实际科研课题和软硬件系统开发项目,采用订单式技能培养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质量。与企业合作,建立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鼓励教师加强科研立项工作和专业理论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同时,通过对本专业教师进行定期定向培训,引进新人才,校企联合引入企业中掌握最新技术的人员参与教学等途径,加快教师知识更新速度,与社会需求接轨。让实践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篇2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中,一直存在着很严重的人才培养弊端,严重阻碍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不符,课程体系中的内容具有滞后性,师资水平不高,教学考核形式单一,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发展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使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
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认识
根据我党十会议精神,对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重要决定,必须进一步加快并落实职业教育的改革进程,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明确现代职业教育在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环节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深入优化职业教育领域的文化产业结构,统筹区域教育资源,并且提高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水平,加快推动各种职业人才培养企业的发展速度,同时完善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制度,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办法质量提供保障,创新并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化课程培养体系,建立“双导师制”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水平,构建“开放式”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2传统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弊端
2.1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需求背离
在传统的高职计算机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当中,始终存在着高职教育同当时就业市场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不一致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的人才教育培养方式太过老旧,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比较模糊,不能够准确地洞察出企业的发展需求,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定位设置存在着认识误区,因而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缺乏计算机知识的实践性应用能力,缺少创新性的思维意识,他们往往做不到现代化企业对计算机专业的技能型人才要求,只能是在一次次企业面试中败下阵来,从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和重点本科高校的学生存在的差距是很大的,如果在技能应用能力方面依旧不能发挥出自身优势的话,将会导致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不高,严重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就业率。
2.2课程体系内容存在滞后性
随着全球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也越来越快,然而事实上,很多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模式并没有发生转变,或者是说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什么变化,这也就导致了传统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很难提高学生的实用性综合素质,因为他们在学校接触的知识大多数已经过时了,比如说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材,大多数都是10年前的计算机知识,很多课本上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在社会上被淘汰了,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滞后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十分老旧,不能激发出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比较差,在课程结构设置方面也跟不上新时代的发展潮流。
2.3师资力量不足
一般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人才招聘要求都是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或者是博士学历,也就是对教师理论知识掌握水平要求很高,同时还有年龄要求限制的。然而,实际上,企业当中计算机专业实践性水平比较高的人才往往在年龄或者是学历上不能达到高职院校教师的招聘要求,高职院校的高素质技能型教师人才也是很少的,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尴尬教育现状,很多在职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技术操作应用能力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和企业的计算机专业水平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高职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比较少,使他们的科学研发水平受到了限制,如果教师都接触不到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又怎么能教出更好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呢。
2.4教学考核机制单一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中,对于计算机专业这种实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仍然采用的是单一型的教学考核机制,这种单一理论型的教学考核机制,很难测试出学生真实的实践操作水平,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背诵,却不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工作岗位当中,这固然是和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思维有着密切关系,不能够合理地开发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缺乏一个正确评价,不能把学生在实际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操作中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显现出来,考核形式单一,考核面窄,缺乏科学的企业评价模块,没能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计算机作为一种普及性非常广的工具,由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弊端,导致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并不具备更好的竞争优势。
3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当代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3.1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十提出的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纲要,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应当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和企业的发展相接轨,明确当今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市场竞争形势十分严峻,因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以学生的实际利益为导向,将眼光放长远一些,注重对学生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设定上,需要对我国当前的转型发展背景进行研究,立足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定期开展市场考察项目,对计算机专业的用人企业进行分析,实行“校企联合”的发展战略,在学习期间安排学生到将来可能前往的就业单位去实习,虚心听取用人企业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意见。
3.2创新并改革课程体系内容
针对传统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老旧的问题,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开展“校企融合”、“工学一体”的教学战略是大势所趋,必须创新并改进新课程教育体系,努力更新课堂教学的内容,使高职教育能够同企业的人才需求相适应,比如说在高职院校中建立一个计算机技术产业园,融合社会上最为尖端的计算机技术,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又或者是通过“岗前培训”以及“顶岗实习”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到企业中实习发展,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将高职学校教育同企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一同参与到企业科研技术项目的开发当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3提高师资水平
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正确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实施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方案,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技术应用水平,各大高职院校都积极开展了“双导师制”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优化了高职院校中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人才结构,提高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所谓“双导师制”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就是聘请企业当中优秀的工程师到高职院校中给学生讲课,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让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当中进修学习,了解当前企业的计算机技术发展现状。采用技能培训、专业技术考核以及项目研发的方式,可以快速提升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基于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培养理念,对高职教师的责任心和师德要求也是很高的,教师要不断提升并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够更好地开展人才教育培养工作。
3.4完善高职人才考核机制
应当建立健全的高职人才考核机制,提高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力度,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例如与他人沟通交往问题的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模式以及团体协作能力,这也都是现代职业教育对综合性人才所提出的要求,需要在高职计算机教育考核机制中,添加企业考核模块,对学生在实习中的真实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找到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实践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抗挫折和抗打压能力,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评价。综上所述,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正确指导下,高职院校针对传统计算机人才教育培养弊端,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对策,树立了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并改革了新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师资教学水平,并且完善了高职人才考核机制,为计算机领域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梁幸平.订单式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对比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2]涂向辉.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其内涵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7).
篇3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岗位分析;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能力培养
1 目前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分析
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类型来看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1 从事管理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负责企业宏观规划、IT项目管理等决定企业发展的管理性工作,其工作绩效对组织绩效有关键甚至是决定性影响。对他们的要求是以战略思想、逻辑分析和对业务的精深了解见长,具有丰富的企业运作经验,良好的语言和文化沟通能力。
1.2 从事研发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的研究以及具体软件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熟悉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1.3 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以及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性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各种常见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完成常见的信息化系统的配置和维护。
总体来说社会对这三类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管理人才、研发人才和应用人才的比例基本维持在1:4:7。但是,目前国内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却呈“橄榄型”分布,即“两头”短缺:既缺高级IT人才,包括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更缺技能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即“IT蓝领”――大量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中端人才趋于饱和,这导致大量高学历的技术人员不得不从事软件程序编码,系统日常维护等工作,造成了人力资源上的一种浪费。面对国内目前对软件编制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中低端人才的巨大需求,我们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抓住培养计算机应用及软件专业人才的机遇,重新定位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提高办学效益。
2 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学生就业岗位现状调查
2003年,由教育部职成司牵头,对北京、天津、广州等省市773个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统计数据表如下: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位的工作。在局域网管理与维护、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但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三个岗位的人才需求缺口巨大。而这些岗位都属于技能型岗位,非常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
3 目前社会需要的中职类计算机人才及其培养策略
针对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总体趋势,中职计算机专业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发展方向,即桌面办公、网络管理、硬件维护、多媒体制作,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型紧缺人才。
3.1 桌面办公型人才。
所谓桌面办公型人才是指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操作人才。虽然计算机在大多数企业和单位已经基本普及,大部分人也能使用计算机、应用一些常见的软件,但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人并不多。我们可以试着培养一般单位需要的“软件操作能手”。这些人对于办公类软件应该非常精通,能熟练进行各类办公操作,对其它应用软件则并不要求非常精,但了解的面要很广――出现问题时知道怎么解决,即使暂时不知道,也能想出办法尝试解决。
3.2 网络管理型人才。
国家信息产业部预测,今后五年,我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的网络管理型人才需求将达到60-100万人,发展前景十分良好。这些人主要负责公司内部网络设备和公司网站的基本维护,应该熟悉内部局域网的布线、组建,交换机的配置和维护,能够根据企业要求制作常规网页,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和应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监控、维护,在培养过程中可以加强实训环节的比重,通过模拟操作、强化实训、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硬件维护型人才 。
计算机硬件不能正常工作是每个使用计算机的人都会碰到的问题,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解决的。其实企业很需要自己的维护人员,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在一个单位或者企业里由于没有人懂得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维护,只要计算机出了问题不管大小总是请专业维护公司,导致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我们可以以企业期望为目标,以能力为导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些人应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对个人电脑硬件有较全面的了解,通晓各种硬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能独立完成硬件的组装、单个硬件的更换,排出计算机硬件的简单故障。
3.4 多媒体制作型人才。
这里所指的是掌握常见图形图像软件使用方法的人才,如会使用平面处理、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软件,胜任本行业的相关工作。
图像处理是需求量较大的一个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公司、网络公司、装饰公司和外贸公司都需要这样的人才。这种人才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要求相对较低,但要求熟练掌握有关图形图象软件的使用方法。这类软件的版本升级非常快,学校要根据社会的需求随时更新教材,并要给专业课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图形图像处理需要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我们可开设相关的课程进行培养。
最后,列出职业中专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表,供大家共同探讨。
4 结束语
总之,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开设的课程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所学的知识技能应是最新的、使用率最高的、能马上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这样的学习对学生今后就业才是最有利的。以上是本人对中等职业中专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点意见,有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2005.11.14
[2] 刘春生 徐长发 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 2002.12
[3] 李晓明 陈平 张铭 朱敏悦 《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2004
篇4
关键词: 产业升级; 高职; 计算机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12-59-03
Research on training model of computer specialty adapted to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Wang Qiankun
(Wuxi City College of Technology, Wuxi, Jiangsu 21415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the demand for talents is changing. Take Wuxi City Colleg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e target of the computer specialty's training model, adjusting structure of specialties, modular curriculum,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optimiz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re researched in order to forma new talent training model which can adapt to the upgrading industrial.
Key words: industrial upgrading;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uter specialty; training model
0 引言
根据“十二五”《无锡产业升级行动计划》,无锡市近年来不断进行产业调整与结构优化,此次产业调整对象中涉及计算机类的有电子信息、物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随着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无锡市的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急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我们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为例,对计算机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构建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人才培养模式。
1 无锡市产业结构升级现状
“十二五”期间《无锡产业升级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15年,将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1]。因此,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层次,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是新一轮无锡经济发展的着力点[2]。
根据无锡市的产业集群规划,电子信息业将成为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集群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又包括物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这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向都有利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
2 产业升级下无锡市计算机行业的人才需求趋势
2012年,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紧缺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出台了《无锡市2012年紧缺专业人才调查研究报告》,并在此基础上了《2013年度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研究报告与目录内容显示:①行业需求市场特征明显随着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软件与服务外包、物联网与云计算、电子信息、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行业净雇佣前景指数分别为+85%、+80%,+64%、+58%,位居前列;②随着无锡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突破,这些新兴产业对具有合适技术专长与就业能力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③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市场分工愈加细化,除了对高技能人才重点需求外,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专业咨询人才、网络营销人才开始紧俏。当网络营销成为新趋势,熟悉行业业务、又具有营销素养的商务服务型人才成为新一类企业紧缺型人才。
3 无锡市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发展形势分析
据调查,目前无锡市范围内高职院校均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专业方向涉及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电子与信息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但是这些专业设置比较常规与传统,没有和原学校的特色专业交叉融合,针对性不强,没有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而且各学校之间的专业设置缺乏互补性,布局不合理,热门专业方向争相开设,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复与浪费,短缺专业方向却由于师资和教学设备的缺乏依旧受到冷落。一些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专业(如物联网与云计算专业)始终紧缺,高职院校中还没有或很少有与其相关的专业。
正是由于各高职院校之前在开设计算机类专业时对市场分析不够,不能有效进行专业调控,导致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人才培养计划缺乏针对性,就业人才的市场适应性较差。调查发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大趋势下,计算机行业人才的需求在类型、数量和能力层次方面有较大调整,而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与产业升级有效而全面的对接。因此,为适应人才需求方面的变化,各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应积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大力培养无锡新兴产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形成适应产业升级的人才培养模式。
4 基于产业升级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院为例)
4.1 适应产业升级需求,整合专业资源,优化专业结构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现包含计算机专业(动漫、软件)、会计专业、商贸专业等,这些专业各有特色。为培养适应当前无锡市因产业升级所需的计算机类专业技术人才,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我们适当整合专业资源,优化专业布局,构建计算机专业群,包括:①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主要培养计算机软、硬件维护,数据处理及信息维护,Web与手机端开发人才;②数字媒体专业,主要培养平面设计、广告创意、三维设计、影视动漫人才;③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站设计与管理,企业信息化、网络营销人才,以适应产业升级中产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网络营销等)所需。
4.2 依据产业升级需求,明确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经过专业资源整合和专业结构优化,我校已初步确定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具体定位。通过对产业升级后的一些相关企业行业所需计算机类高职人才类型的调查以及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我们发现,普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如电脑录入员、电脑等级操作员等)的社会需求逐渐饱和,行业性质或专业性质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却相对短缺[3]。特别是产业升级后,市场分工更加细化,除了对高技能人才重点需求外,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较强的, 以及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跨岗位甚至跨职业能力的毕业生更适合企业需求。因此,根据专业群确定的三个专业方向,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多层次”培养方式,即在培养适应大多数计算机企业所需的技术工人型人才基础上,重点培养产业升级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所需的生产维护和售后技术服务型人才,加强培养高端计算机企业所需的辅助研发型人才(图1)。
4.3 构建动态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计算机类专业人才职业能力
专业群建设中包含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数字媒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虽然表面上分属三个不同的专业,但在起始阶段有相同的公共基础课程,随着专业知识的深入课程才会逐渐分化。因此,我们对原来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有关课程进行整合,构建专业通用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职业方向课程模块,根据专业需求的变化,形成动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4]。
专业通用课程模块,集合了计算机类相关职业所必需的入门知识、理论和技能,侧重培养从事计算机类企业基础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由“基础核心模块” 和“提升核心模块”组成,属于深一层次的学习,包含计算机专业必需的核心知识和专业理论,重在培养从事各计算机岗位所必需的专项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开发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强调理论实践相结合,重在培养从事计算机行业中某职业方向所必需的综合应用能力。
职业方向课程模块,关注产业升级后相关产业的技术内容,通过深度校企合作方式将技术发展的内容引入专业教学,并结合不同的职业标准,将职业资格考证与常规教学有效对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
各专业方向的模块化课程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进行模块组合与取舍,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4.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能否适应产业升级需求的前提。构建能服务于区域产业升级的师资建设方案,包括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教育资源、企业支撑等,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引进新教师时要考虑到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做好青年教师的 “双师型” 梯队培养计划;可聘请新兴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或让教师到高新企业兼职,形成适应产学紧密合作的“互通、互融、共建、共管”的师资队伍模式。
4.5 携手新兴企业,创新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携手新兴企业,创新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是适应产业升级的根本之路,能更好地强化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校企双向参与,产学紧密合作,有效跟踪新技术,使学校比较深入、真实地了解产业发展需求,增强与企业相适应的主动性,进而使专业结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训环节等更贴近产业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采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即学生在校实训过程采用企业化管理方式,而对于实训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5 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预期效果
第一,在区域产业升级时,密切关注政府的经济发展决策和产业发展动态,淘汰旧专业,开办新兴专业,同时考虑到相关专业、衍生专业,以保证一定区域内各类人才的“生态平衡”,有利用于高职学校及时形成有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依据适应产业升级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根据行业的人才需求类型、层次和数量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使专业结构与劳动力需求协调发展,从而使专业结构得到调整与优化;依据适应产业升级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还可以及时科学地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防止高职学校毕业人才的结构性失业,并与企业的产业升级与转型实现有效对接[5]。
第三,在新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开发的契合区域产业升级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并能在市场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能使学生具有多方面就业能力,从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新技术新经济形势,也为个人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第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深度推动校企合作,将学生的培养过程与产业升级中的新兴产业、高新产业紧密结合,采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企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和素质,形成职业能力,也有利于学校形成更可行、更适应产业升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无锡区域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我校进行了计算机专业集群建设,构建了适应产业升级所需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了动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了师资队伍,完善了校企合作方式。专业集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验证人才培养模式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以及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融合性和合理性等。
参考文献:
[1] 无锡市政府.无锡市产业升级行动计划[N].锡政办发,2011-10-25:
〔2011〕288号
[2] 阙明坤.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践――以江
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1-12
[3] 张学军.试论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新课程(教师版),
2007.9:53-53
[4] 浦慧忠.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49-51
篇5
一、大数据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大数据是指大量非结构化与半结构数据的多源异构数据集合,是无法在可容许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多样性、高速化、价值密度低等特点。大数据技术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掌握规模巨大的数据量,而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力,对这些海量异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和二次开发,以挖掘其潜在的关联与规律,实现数据“增值”。在教育领域,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大数据技术必然成为各国教育研究者竞相争夺的前沿研究阵地,是传统教育研究向科学实证转变的重大机遇。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已深入影响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了极大影响。
(一)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
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了新需求。国内各高校在大力开展大数据学术研究的同时,势必将大数据相关理论与技术知识融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大数据应用人才的需求。
(二)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教学模式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专门人才应能系统掌握数据分析的相关能力,具备较为扎实的信息技术与数据科学相关知识、较强的信息技术工程实践与大数据分析能力。因此,各大高校应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中融入大数据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多学科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教师队伍建设影响
为培养合格的大数据管理分析计算机专门人才,势必要修订先前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对其融入众多大数据应用与分析相关课程。新课程的引入、新教学内容的增加,也对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提出了新要求。培养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人才必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适时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师大数据理论与技术水平。
二、大数据视角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
如今,大数据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为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需要的具有较强计算机技术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大数据管理分析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大数据视阈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多学科协同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软硬兼顾的宽口径专业,是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专业。计算机专业涵盖课程面非常广,与其他学科联系比较紧密。同时,大数据时代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新的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要求。因而,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要重视多学科协同创新发展,注重跨学科基础知识和交叉领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校企协同创新
大数据是互联网、物联网与云计算的产物。它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在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分析开发能力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大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应用分析等能力。而各高校大数据视角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还处在探索阶段,未形成体系。大数据处理是学科交叉的系统性工作,应用性与实践性要求高,因此,大数据人才培养需要企业的参与。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大数据研究机构及企业相结合,可为学生提供更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分析的生动案例与实践平台,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大数据分析能力。
(三)以数据为中心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行业发展成真正的信息行业。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充分掌握大数据技术处理能力。大数据处理技术是指从各类、多源、异构、海量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或知识。现今,软件的发展不再以编程为核心,转向以数据为核心。因此,大数据视阈下,计算机专业应以数据为中心,建设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应用实践。
三、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一)明确培养目标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然而,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在具备一定数学、计算机等知识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掌握大数据方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因而,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应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业务素质、较强计算机工程实践与应用创新能力,系统掌握大数据系统管理、研发、分析与利用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精英人才为目标,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大数据的影响力已辐射到人类生活的众多行业领域,计算机技术更是面临巨大挑战。由于大数据资源的规模宏大、多源异构,计算机技术在大数据处理、存储、通信、传输等方面面临众多难题。为适应大数据时展,满足市场对大数据应用专门人才的需求,计算机专业教学应注重教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其应用创新能力,从计算机、通信、统计分析、管理等多学科融合角度出发,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1.基础课程设置
注重多学科基础理论与知识的学习与领会。由于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技术涉及多学科领域知识,这要求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不仅包括传统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课,还要涵盖大数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大数据技术基础、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引导学生了解大数据技术,激发学生对大数据产业的兴趣。
2.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大数据视阈下,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与大数据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计算机工程实际问题和企业大数据应用实践问题的能力。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NoSQL数据库技术原理与应用、分布式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分布式计算框架Mapreduce、集群文件系统ClusterFS、分布式数据库HBase、分布式数据仓库Hive。
3.计算机专业实践性课程设置
这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大数据应用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创新能力。其核心课程有Hadoop实践、并行与分布式计算、社交网络分析、大数据实例分析、HadoopMap/Reduce技术原理与应用、海量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三)采用多维立体实践教学模式
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与创新性较强的学科。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学势必要变更传统教育模式,从人才培养流程上构造课内实验、课外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企业实习等不同层次的多维实践训练体系。大数据在海量数据、实时数据、社交网络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主要来自企业,所以具备大数据技术的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企业参与。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战略资源,也是企业创新的源动力,而企业大数据人才的需求离不开高校的培养。为此,应构建学校、在线平台、企业实习基地等多途径立体实践训练体系,打造校内外联合实习、校企互利双赢、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能力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谢艳芳(1979-),女,天津人,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及软件开发。(天津300457)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113-02
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人才,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积极地进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院地处滨海新区,享有巨大的地域优势,面对滨海新区庞大的人才需求市场,我们将人才培养目标紧紧与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定位在培养具有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常用办公软件操作、信息系统开发、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网站开发及网页制作、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组装及相关硬件设备的日常维护等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不断优化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设计就业岗位
2009年4月天津滨海高新区的开发建设正式启动,坐落其中的滨海高新区软件园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将作为华北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协作发展的新阵地,目前入园企业达到500多家,软件与服务外包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成为天津市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基地所处的天津滨海高新区聚集着天津七成以上的软件企业,经营范围涉及高性能计算机、软件出口、信息安全软件、手机游戏研发、安防监控等领域,成为天津市软件产业的龙头。随着软件外包产业的蓬勃发展,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公司纷纷落户于软件园,这些公司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根据他们的业务特点,很多软件公司都倾向于招聘高职层次的学生从事软件开发和测试的工作。这恰恰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大好的就业机会,在我们拥有显著的地域优势后,我们适时调整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使其更加适应这些新兴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不仅可以为软件企业的发展储备大量的专业人才,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通过我们对滨海新区软件企业的大量走访、调研,本着“立足泰达,面向滨海,服务天津,服务周边”的办学宗旨,我们确定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网站开发与服务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岗位,计算机系统维护、应用软件的销售与维护、信息处理为辅助岗位。
二、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众所周知,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但宗旨是不变的——希望得到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有开发经验的专业人员。为此,我们认真审视原来的课程设置,感到与企业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课程设置必须要贴近企业需求,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大幅减少理论课的授课比例,在各种专业课的教授过程中应贴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贴近企业岗位,贴近生产实际,应体现综合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整体的课程设置既要做到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保证他们在专业领域里的可持续发展,并着眼于软件产业的中低端人才培养,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以软件开发规范化、流程化、团队化为目标,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1.讲授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课程体系应当从岗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出发,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对传统的课程体系重新整合优化,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适度和够用,为学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软件开发知识、编程基础知识、网络应用知识。
2.强化职业技能训练。通过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把实验、实训、实习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快速、熟练地掌握岗位所必需的职业技能。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我们对计算机专业设计了以提高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即“必备的理论教学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校内、外实习”。例如在讲解C语言的“循环结构”时,我们按照如下模式开展职业技能的训练:第一步,教师在教室内讲解循环结构的基本语句格式及使用说明,并详细分析典型程序;第二步,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机房,对包含循环语句的程序进行验证,并布置一个利用此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后作业;第三步,学生利用循环结构编写程序,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在机器上调试,直至顺利通过;第四步,结合前面学习到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学生已完成了3个基本语句结构的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编写程序的能力,可以进行为期1~2周的课程设计了;第五步,结合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等课程的相关知识,利用C语言完成一个实际软件的开发工作,从最初的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到详细设计后的编码及最后的测试,即一次完整的综合实训;第六步,有了上述的技能训练,学生的基本功已打牢,既可以根据院系的教学实习安排,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锻炼,又可以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真刀真枪”的演练。
对于不同阶段的学习,都计算相应比例的考核成绩,便于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实践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进度,也利于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今后的实践学习。
3.取证、教学双管齐下。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要以能力为核心,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上,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方便,为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掌握实际技能,获得职业培训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提供方便。”考虑到我国计算机专业的职业资格取证工作已进行多年,且得到了不同国家、不同规模企业的认可,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人才公认的入职“敲门砖”。因此,我们在日常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企业需求的前提下,将职业资格取证工作引入到相应的课程学习中,以国家、地区的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为标准,设置相应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度,学期结束时,通过“以证代考”的形式进行考核。这样,学生学习结束后,既掌握了专业技能,又取得了国家、行业企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我们主要开展了程序员、软件设计师、办公软件应用高级操作员、网页制作操作员、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员的取证工作,为学生的就业大开方便之门,深受企业和学生的欢迎。
三、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校企合作是最佳的实现途径。我们必须从传统的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技能实践为主,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形成,而且有效地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有效地进行校企合作的途径如下。
1.“走出去”。我院历来非常重视与企业的各种合作,定期指派专业教师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岗位技能标准等信息。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计算机专业先后与天津光远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普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学生定期到基地进行实习、实训。同时,该专业还积极与国内知名的软件外包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场所,指导学生实践训练,还吸收一部分学生为其员工,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最佳效果。
我们的专业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校外实习时,也积极地投入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不仅了解专业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企业岗前培训的要点,而且自身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为今后的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更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形成。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扩展更多的合作企业,真正实现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零距离,学生能力和岗位需要零距离,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企业布置的工作任务,既为企业节省了运营成本,又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环境,相应的也为学生赢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恰恰是消耗型实习向生产性实习的有益尝试。
2.“请进来”。我们邀请企业的“能工巧匠”进校兼职实训教师,请他们向学生传授先进的专业技术、科学的工作方法、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多年实战后积累的技巧,学生能够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企业案例,了解软件开发的流程、代码编写的方法、测试数据的筛选、系统调试的技巧等,清楚地对比出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差距,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实践。
当然,我们最希望的还是将企业引进学校,借助企业雄厚的资金投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将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不仅节省了企业的人力投入,而且也减轻了学校实习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四、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改革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
由于计算机专业的技能特点,我们在课程考核方面更为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以学生在各实践阶段的表现为评分依据,按照比例核算成绩。为了训练学生编写开发文档的能力,我们对于每一项开发工作,都要求学生以实践报告的形式提交书面文档,将文档的编写能力也算在考核的范围内。对于软件开发的相关课程的考核,对比较突出的表现予以加分。这样,学生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表现,都会在最终的总评成绩中有所表现,既监督了学生的日常学习效果,又体现了真实职场中对人力资源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更为科学、合理地调整自身的实践学习。
经过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把企业的人才需求作为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课程改革,加大实习实训比例,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晓升,李丽.论高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
[2]张国印,刘海波,沈晶,等.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8).
[3]刘贤锋,宋建军.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9(20).
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应用型人才;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4-0002-01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市场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远达不到社会的需要,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更不上时展的脚步,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对当前我国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此提出了几点意见。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科技的迅速发展,技术更新换代更是频繁,各大企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专业要求也水涨船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例如,学校的计算机软件更不上企业对于相关软件的要求,学生所学习的操作技能滞后,毕业后无法很快的融入企业,掌握的技能与知识达不到企业的要求等等。
本人认为,当前我国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忽视理论基础;二、教师素质不高;三、资源短缺。下面就这三点进行具体分析。
(一)忽视理论基础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只重视学生计算机实操技能的培养,完全忽视学生计算机理论基础的培养。这在短时间内,学生确实能够掌握各个软件的操作方法,在实操技能上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却忽视了这一点:信息时代软件淘汰速度非常快,学生在学校学的实操技能可能在企业用不上。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万变不离其中,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才能跟上计算机科技更新的脚步。
(二)教师素质不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素质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师资力量薄弱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瓶颈。同时,计算机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在高职院校开课的时间短,计算机教师在教学经验上并不丰富,以上这些导致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普遍较低。同时,高职教师录入标准较低也是教师素质不高的原因之一。此外,不少教师是毕业后就从事就学工作的,没有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在教学中无法把握当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制定的教学方案无法让学生切合企业的用人标准。
(三)资源短缺
除了忽视理论基础与教师素质不高意外,高职院校资源短缺也是计算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不少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发展时间短,有的是跟风热门专业仓促开设起来的,在教学资源上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就计算机专业而言,其对于教学的硬件设施设备要求较高,硬件设施的好坏之间关系到学生平常学习操作的效果。不少学校使用的是淘汰下来的设备,无法达到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硬件标准。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改变当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一、理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二、(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三)加强教学硬件建设。
(一)理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
本人认为,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应当将理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在为学生打好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到实践中,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做到触类旁通。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的专业水平息息相关。本人认为,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应该重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最直接的就是企业的考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否跟上时代的发展以及企业的要求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本人认为,可以派遣计算机专业教师与相关企业对接,进行一段时间的挂职学习,充分的了解当下企业对于计算机专业水平的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将企业的要求作为教学目标,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三)加强教学硬件建设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当中硬件设备跟不上是很普遍的问题。计算机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对于学生实操来说相当有必要。加强教学硬件的建设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高职院校需要加大计算机教学硬件的投入,对于企业已经淘汰不用的软件坚决淘汰不使用。同时,高职教学更大的功能是定向教学定向就业,所以计算机教育硬件的建设还需要紧跟市场需企业的需要,引进企业所使用的或是相似的设备。
三、总结
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应当立足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紧跟社会以及企业的要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案必须依据只市场的需要进行制定,并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更新,只有这样学生毕业以后才能在短时间内很好的融入到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徐济惠.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8,(09)
[2]鲁志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
篇8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实训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3-3431-03
Reform on Cultivation Mode of the Talents with the Applied Computer Ability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German FH
TAN Ming, YUAN Ming, ZHONG Bo-cheng, XU Qiang
(Hefe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Abstract: When fac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industry upgrade and global reform under new situation, the computer specialty educ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has entered a new development stage. In this paper, we firstly analyzed the setup of course system, the requirement for teachers and the organizing process of educational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engineering majors in German FH(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and proposed learning the advanced running idea and experience of German FH. Then, we discussed how to cultivate the applied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construct new cultivation mode of the talents with the applied computer ability,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applicable talents cultivating,modular-based curriculum system,personnel training mode, enterprise project training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科学社会化条件下,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而国内许多应用型高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仍延续研究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缺少对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毕业生与产业界的需求往往存在较大的脱节,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因此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1-2]。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以下简称FH)是德国工程师的摇篮,FH培养各种具有专门职业技术的、工程师类职业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我国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对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性人才”。可以看出FH和我国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3]。
FH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范例,其经过30多年发展所形成的完善且成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系,对探索适合我国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特点的培养模式,促进应用型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 德国FH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1.1 课程体系“模块化”
以专业能力为导向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基本设计思路是:首先通过对专业相关岗位群的调查与分析,确定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对某一专业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的基本性知识、技能确定为核心技能,并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再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组合构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其中核心课程相对稳定且为必修,体现专业特征;就业性课程相对灵活多变以供学生选修,体现就业方向特征。整个课程体系由于核心课程内在结构以及方向课程的多种选择性,而富有弹性。同时,加强基础模块,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另外,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学科知识的发展及实际应用的变化不断进行补充和修订。
1.2 实践能力培养“校企联合化”
德国FH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企业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评价、考核实践教学成果的主体,并主导整个实践教学过程。通过和企业紧密结合,使学校的教学内容始终紧贴当前企业的实际需求,避免了毕业生与产业界需求脱节的情况发生。德国FH人才培养普遍采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既保持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技能方法的直接性、有效性,同时又克服了传统学习技能方法的随意性强和理论知识缺乏的不足。引入企业实训学期是FH教学活动中最具特色的部分,通过安排一个或两个企业实训学期,加深学生对工作岗位的了解,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是结合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进行课程设计的一种教学形式,FH一般均设置了数个项目教学。FH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程度也相当高,其课题来自企业并在企业中完成的占60%-70%。
1.3 师资队伍的“双师化”
德国FH的应用型也同样体现在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上,德国FH的教授必须是同时具备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的所谓“双师型”教授。FH教授要求符合五项基本条件:综合大学相应专业毕业;具有相应专业的博士学位;5年以上的专业工作经验,其中至少3年在企业;具有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和突出表现;发表相应的专业学术论著或获得相关专利。此外,学校还从社会上和产业部门中聘任了一批学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授或兼职讲师。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FH才能保证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4]。
2 借鉴德国FH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 理论课程体系
围绕特定的专业能力培养,将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整合构成课程模块,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完全融于课程模块之中,形成由“2个公共基础模块+3个专业基础模块+6个专业核心模块”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其中2个公共基础模块包括人文社科基础模块和理工科基础模块,主要用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3个专业基础模块分别为硬件基础模块、软件基础模块和网络基础模块,主要用于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能力;6个专业核心模块包括软件开发环境模块、软件开发高级技术模块、嵌入式系统模块、软件分析及设计模块、软件质量保障与测试模块以及软件项目管理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主要承载对就业方向的核心竞争力和岗位就业能力的培养任务。
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对于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核心模块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应过于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强调教学内容要“实际、实用、实践”,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强调知识和方法如何运用于实际工程领域,偏重于那些与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
专业核心模块建设应强化模块内部课程之间的亲和性,突出各课程所蕴含的能力定位,使能力培养的过程连续并不断递进、加深和拓展。通过若干核心模块的有机结合,满足不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需要。
2.2 实践教学体系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工程应用人才,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学科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和独立承揽小规模工程项目的开发以及参加大、中型项目开发的能力。这就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2.1 设计分层的实验教学模式
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克服传统实践教学中知识面窄、学生综合能力弱、科技开发意识训练不足等问题,采用分层次、分模块的指导思想,设计实验教学模式,每层次含若干门实验课程、有明确的培养任务和教学目标,逐步进阶,设计面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验项目供教学选择、组合。
基础实验层。该层面向计算机基本技能实践需求,本层次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知识背景,注重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的普及和计算机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专业基础实验层。该层主要面向计算机各本科专业基础性实践能力需求,本层次重点就专业基础技能展开实践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为进而解决问题积累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研究习惯和科研动手的能力。
综合设计实验层。该层主要面向计算机本科专业的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需求,本层次通过专业实验、应用设计等综合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自身知识、能力如何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与发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创新实践层。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管理并融入专业培养方案,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企业实际项目和大学生科技竞赛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工程意识,促进学生学好基础理论课。以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引导第一课堂教学。
2.2.2 引入认知实习学期
通过适当压缩原第四学期教学周数,从而形成一个包括暑假在内共12周的认知实习学期(即第五学期,变传统的八学期制为期制)。认知实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知专业、认知社会和认知自我,学习和实践企业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管理运作、业务流程及项目开发流程,感受企业对员工知识结构、技术技能、团队合作的要求,体验企业文化氛围。认知实习是一种“面向专业、基于问题”的学习,学生在还没有完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参与到具体实践中去,发现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然后带着问题再来学习,从而有效提高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职业有更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有针对性的规划,选择后两年的专业方向[4]。
2.2.3 加强校企合作
以IT产业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体系构建、教师配备、项目实训、企业实训、毕业设计、教学过程监控以及学生考核评价等方面与IT企业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互动。同时和企业联合建立产、学、研实训基地,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与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切实将人才培养、科研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建立课程和模块的学分认证标准,通过将企业的特色培训模块纳入现有教学计划,学生在此环节获得的学分双方互认,并颁发相关证书。从而将行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融入专业培养体系。
2.2.4 增设企业实训环节
专业能力的获取是在运用智力、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训练而形成的。为此,围绕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分阶段地设置两个独立的企业实训学期,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企业场景、管理制度、竞争压力、团队协作等环境之中,以培养学生软件开发、团队合作以及项目管理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拓展能力,为以后成为中、高层软件人才奠定基础。其中:
企业实训I,安排在第八学期。通过将原大三下学期的暑假与大四上学期结合,得到一个约28周的第八学期,作为第一阶段的企业实训,使学生能在特定的专业领域获得深入训练,形成个人的专业特长。该阶段应分不同的方向(如Java、.Net及嵌入式系统等方向),在相应的企业进行。
企业实训II,安排在第期(原大四的下学期),按一个标准学期的20周设置,并与毕业设计相衔接。针对实际项目(产品),由学生组成项目组,负责项目(产品)开发的全部过程,并按企业或用户要求对项目(产品)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答辩,根据项目(产品)中每位学生完成情况评定其毕业设计等次。
2.3 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
1) 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选派青年教师深入本地优秀骨干IT企业进行学习和工作,获取工程技术经验;构建“双师型”保障系统,教师每3年必须有6个月到企业挂职,了解企业发展的最新状况。
2) 采用柔性引进方式。聘请企业经理、总工层次的人员当兼职教授;以兼课或讲座、报告会等形式成为师资的组成部分,把工程实例、工程意识、工程文化和工程精神带到校园、带进课堂、传授给教师。聘请企事业单位学历和职称高、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才来校任教,与专业教师深层次合作,结合理论课程进行相关实训。
3) 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在职学习、在岗进修、脱产进修,到国内外高校作访问学者,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3 结束语
作为应用型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在培养人才目标、生源和师资力量方面与传统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有着显著差异,因此不能简单地继承和延续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对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特色中求生存,求发展。为了解决现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通过以专业能力为导向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引入认知实习学期和企业实训环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等措施,构建适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旭东,卢苇,赵宏,等.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8(8):46-48.
[2] 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16-20.
篇9
【关键词】双导师制;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各大高校也顺势发展计算机专业,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但缺口依然很大,双导师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1.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对于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来说,它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从目前来看,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严重忽视实践教学,这就使得学生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自身的实践能力却很薄弱,从而出现学生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脱节的情况。由于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要想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双导师制的实施步骤
首先,在学生选择专业之前,校内导师会向学生讲解本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规划以及从业方向,让学生充分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体系,从而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其次,在学生进入专业学习之时,校内导师会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指导,但对学生的培养仍局限在理论研究方面,从而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校外导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后,校外导师会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安排相应的工作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作用,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为学生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双导师的实施策略
3.1合理选择双导师。只有合理选择双导师,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责任心是选择导师的首要因素,若导师毫无责任心,那么导师制将有名无实,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各有不同的指导方向,所以,学生必须充分掌握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特点,合理选择双导师3.2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只有校内导师和校内导师定期开展专业研讨和经验交流,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校外导师缺乏指导学生的经验,这就需要校内导师协助;另一方面,校内导师缺乏实践经验,这就需要校外导师协助,从而做到互相取长补短。3.3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由于当前很多校内导师都把心思放在科学研究上,而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指导学生,从而导致这些导师对待工作不认真负责。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表现好的导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表现差的导师给予一定的惩罚。此外,对于校外导师也是如此,这些导师往往过于注重企业项目,而忽视指导学生,所以,企业也必须严加对待,将学生指导作为员工考核的内容。3.4强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只有强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才能促进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良好互动,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作用,这对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来说是很有帮助的,从而使更多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服务于企业,以满足企业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4.双导师制的意义
4.1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采用双导师制这一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该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充分体现出来,校内导师可以指导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校外导师可以指导学生的实践项目,从而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4.2有利于推行高校学分制。从目前来看,学分制很难在高校有效推行,虽然有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学分制,但是,其成效并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总是喜欢选择容易获取学分的学科,以能够顺利毕业。而双导师制有利于推行高校学分制,校内导师可以在选课环节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4.3有利于培养有业务专长的学生。双导师制有利于培养有业务专长的学生,校内导师可以不断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选课,而校外导师可以在相应的领域加以培养,从而使有业务专长的学生能够突显才能。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专业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褚轶昕(1984-),女,江苏南京,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
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是计算机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类型之一,其主要是培养熟悉计算机内部结构、计算机内部工作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具有独立承担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应用的应用型人才,但是长期以来各高校中计算机硬件类专业发展明显落后于软件类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教学等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现状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中人才培养。
1当前各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现状
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当前各个高校在硬件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较为严重地影响了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于以下几点。
1.1培养目标模糊,缺乏特色
高校中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一般分为2类:一类是软件方面的专业人才,主要从事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程序编写等偏软件人才,如各类软件工程师等。另一类是偏硬件方面的专业人员,主要从事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结构、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方面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当前我国高校在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人才定位模糊,专业特色不明显,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广而不精”,学生在硬件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足,尤其是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胜任计算机硬件方面的专业工作。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培养目标的不明确直接导致硬件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计算机相关专业是一门发展较快的专业门类,其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时刻紧跟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技术而不断更新和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当前各高校中的计算机硬件类课程体系更多地面向计算机类的相关专业,如软件开发、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等计算机专业中的各个相关专业,而缺乏专门针对硬件类人才的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得硬件类专业的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不少高校的硬件类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庞杂,课程与课程之间在知识结构、内容等方面缺乏联系和衔接,没有及时更新现有的硬件类课程内容,课程脉络较为模糊,影响了硬件类人才培养质量。
1.2学生硬件动手能力不足
计算机硬件类专业所学的知识理论性较强,应用范围广,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因而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硬件类专业要培养的就是有较强的硬件设计、开发等方面的实际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硬件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在相关实训设备、人员配备、资金等方面有较大的投入,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奠定基础,然而当前高校在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表现在实验室设备不足、相关的人员不到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协调性缺失等情况,较为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硬件方面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
1.3师资不足,尤以“双师型”教师紧缺
制约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另一因素是师资因素,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素质的学生。硬件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要求需要有一支既精通理论又拥有硬件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师队伍,然而当前高校中硬件类专业的教师大多来自各高校毕业的硕博人员,其特点是理论知识丰富却缺乏相关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指导,长期的理论灌输也使得学生的专业热情降低,影响了培养质量。虽然不少高校也注意到了应培养和招聘更多的计算机类“双师型”教师,但是受制于工资待遇、教师编制等现实性因素,高校硬件类专业教师师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2改进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面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进当前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高培养质量,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仅深刻地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人,而且也影响到整个高校和社会的发展,对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等方面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和统筹作用,因此改进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应首先从培养目标入手,应对当前高校中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缺乏特色的问题予以清理,明确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熟悉计算机内部工作原理,专业从事计算机硬件类的设计、技术开发、维护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的人才,要和软件类人才区别开来,明确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使得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独立从事硬件类方面的专业工作,拥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
2.2根据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和改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作为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的重要载体,其科学性、针对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面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针对性不足、结构冗余、内容落后的现状,应根据计算机硬件类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硬件类人才培养目标来重构硬件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覆盖硬件类专业内容从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到创新课程的纵向分层体系,明确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创新课程各自的功能和内容,形成3类课程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依据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总要求,合理充实现有的硬件类课程体系的内容,促使课程内容紧跟时展,夯实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基础。
2.3完善现有的硬件类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应成为今后硬件类人才培养改进的重点,因其在硬件类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有着核心和基础性的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创新素养等协调发展的理念,以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为核心,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实践教学在硬件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被降低甚至有所忽略,因此在今后应着力于推进硬件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进,培养具有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硬件类专业人才。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推进硬件类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实训计划、顶岗实习等,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校内和校外2个方面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校内方面,加大对学生硬件类实验硬件建设的投入、师资配备,在课时分配、课程评价等方面向实践教学倾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硬件类的竞赛活动等;校外方面,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展校外学生实训基地,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等,因地制宜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4加强师资建设,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中的比例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素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高校应重视加强硬件类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一方面,针对现有的教师,应鼓励他们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实践技能,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鼓励相关教师进入相关企业,参与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等工作,鼓励有条件的教师积极申报相关课题、研究项目等,提高自身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完善现有的教师招聘标准和教师评价办法,通过提高待遇等措施吸引拥有计算机硬件方面学科背景和专业背景的“双师型”人才进入高校任教,充实高校计算机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群体整体专业素养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3结语
总之,针对当前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需要教育部门、高校乃至教师和学生本人各尽其职,通力合作,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应该说,当前高校中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远不止本文所提到的以上诸方面,其他如教材问题、学生的兴趣问题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硬件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继续加强该方面的深入研究,笔者对本问题的阐述也希望能起到引发议论、启发思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虹,李二涛,戴国骏.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21):25-28.
[2]蔡红梅.计算机硬件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3):220-222.
[3]杨宇.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下的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9):171-173.
[4]张万新,徐威.面向21世纪培养具备科学素养的高科技人才——计算机硬件类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计算机与网络,2003(20):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