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康复护理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患者康复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患者康复护理

篇1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喉癌由于肿瘤发生部位的特殊性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而且还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因此,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患者积极主动参与,针对喉癌术后患者特点实施康复护理,起到帮助和指导患者最大程度的自理和恢复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13例均为男例,发病年龄41~76岁。其中全喉切除术10例,部分喉切除术3例。全组病例中喉癌手术伴颈淋巴结清扫术6例。

2 喉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特点

2.1 护理对象:喉部分或全部切除的患者,其生理功能障碍会出现的喉狭窄、颈部永久性气管造瘘、进食误咽、声音的改变、失音、失去大部分嗅觉功能等不同程度伤残和并发症,对医疗护理依赖性增强,是急需给予医学和护理干预的群体。

2.2 护理目的:首先要完成与一般护理相同的目的,即使患者减轻病痛和促进健康。此外还要预防残疾,减轻残疾程度,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和活动能力,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2.3 护理内容:重视心理护理并使心理护理贯穿康复护理的始终。喉癌患者术后有其特殊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甚至精神、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康复医护人员应理解、同情患者,时刻掌握康复对象的心理动态,及时、耐心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强调自我护理及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在病情允许条件下,训练患者进行自理,即“自我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要进行必要的康复知识宣传,通过耐心地引导、鼓励和帮助,使他们掌握“自我护理”的技巧,从而部分地或全部地做到生活自理;强调功能训练,学习和掌握各有关功能训练技术。配合康复医师及其他康复技术人员对残疾者进行功能评价和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不同性质和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贯穿康复护理的始终。

3 喉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对策

3.1 心理护理

3.1.1 解除患者术后心理压力:喉癌患者术后由于交流障碍、外表形象的改变、进食功能受到影响,自尊心受到削弱,因而属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所以有效的心理治疗对喉癌患者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减轻躯体功能障碍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影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接触患者,用真诚、和蔼的语言关心和体贴患者。要患者尽快摆脱不良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相信奇迹会在自己身上发生。安慰时应真诚热情,不能敷衍搪塞和哄骗。

3.1.2 术后不良心态的干预:对有气管造瘘口者,解释气管造瘘口的作用、重要性和护理方法,减轻其恐惧感。对焦虑者,主动接触患者,鼓励表达情感,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和温暖,正视现实并正确认识喉癌当前治疗效果和前景。对于预后悲观的喉切除者,讲解喉的生理、解剖、手术方式,告知半喉切除可以很快恢复发音功能;全喉切除者可以通过电子喉、安装发音管等恢复发音功能和语言交流能力。

3.1.3 争取患者家属及社会的支持:适时的安慰可以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消除顾虑。护理工作要为患者创造交流的机会,动员亲属给予患者精神及生活上的人力支持。指导患者要积极寻求支持,如参加肿瘤患者座谈会,并积极参加各种抗癌活动。让肿瘤患者,保持心态的乐观,情绪的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不但可以巩固疗效,同时也是临床治疗的继续,使其逐步回归社会有积极作用。

3.2 自我护理: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患者的潜能,协助患者完成独立的自我照顾。改变一切由护士代劳,患者缺乏主动参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的“替代护理”,为最大限度地让患者参与ADL活动,护士则最小量给予的帮助的“自我护理”,使患者逐步实现自我照顾,独立生活。喉全切除术患者将要终身带管或在颈部留下一永久性瘘口,因此不可能终身、永久性的得到“替代护理”。“自我护理”训练内容包括:很好地掌握自我护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关饮食的注意事项,气管套管的清洁、消毒、取放及滴药,正确发声的练习方法,内套管的取放与清洁消毒,敷料的更换,瘘口小口罩的制作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如术后头2天,气管套内血性分泌物较多,应以吸痰为主,避免气道内分泌物刺激患者咳嗽诱发伤口出血、加剧伤口疼痛。第三天开始,向患者宣教早期自主排痰的好处,教会患者正确排痰方法,鼓励患者自主咳嗽。在患者坐起咳嗽间隙,教会家属正确扣背的方法;保持造瘘口清洁,进行造瘘口自我护理指导,教会患者定时刷洗气管内套管,学会消毒、安装;颈部造瘘后鼻腔正常加温、加湿、除尘功能消失,应防止肺内感染及气管内痰液浓缩或干痂堵塞,教会患者蒸汽吸入,向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以及佩带颈部护罩;无喉者颈部造瘘口和护罩与众不同,需自我修饰掩饰颈部;饮食上加强营养,多食含高蛋白、维生素,易吞咽、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畅通,忌食带碎屑、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呛咳。

3.3 贯穿康复护理始终的功能训练

3.3.1 吞咽功能训练:术后第四天,咽喉黏膜基本恢复,鼓励患者每隔3小时做3~5分钟的吞咽活动。吞咽时可将少量唾液缓缓下咽,这种早期活动帮助咽喉肌群提前恢复协调动作;单纯声带切除者,术后7天开始经口进食。部分喉切除或全喉切除者,术后10天开始进食训练:进食前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讲明经口进食是克服误咽,顺利拔除鼻饲管的必要过程,是重新建立喉括约肌功能不可缺少的步骤,然后,让患者取端坐位,头低30度下颌内收,反复练习吞咽方能成功。初次尝试经口进食时,由软食开始练起,如香蕉、软蛋糕、米粑等黏性容易形成食团的固体食物。嘱患者将食物充分咀嚼成团吞到舌根部时屏气,同时用食指堵住气管造瘘口,再将食物咽下并持续做几次吞咽动作,以使食物全部通过咽部。吞下一口应清理口腔1次。吞咽后嘱患者咳嗽,以咳出残留在咽部的食物残渣。应少量多餐,小口慢咽,最好给糊状饮食,禁用流质饮食,更不能先饮水。当固体食物吞咽成功后可逐渐练习流质饮食,待患者完全经口进食进水自如无呛咳时,方可拔出鼻饲管。

3.3.2 舌部运动训练:嘱患者张口,用舌尖舔下唇上唇,抵压硬腭部,每隔5分钟做1次,分别在早晨、中午、下午共做3次。

3.3.3 语言康复训练:让患者恢复喉的语言功能。根据发声学的基本原理,发现患者虽不能再维持正常的说话方式,但仍具有发音的能力,只是换一种发音的方式。食管发音训练:术后7~ 10天鼓励患者堵管说话,以食管语言代替正常语言,其原理是将咽下的空气,由食管冲出,以环咽肌作为声门。经咽部和口腔涮节,发出有效的声音,然后经咽腔、口腔、舌齿、唇、鼻腔等参与呈现语音声。先发“a、o、u”音,以后数数,最后讲话,一般白天练习,开始每天l~2次以后逐渐增加。食管发音无呛咳的忧虑,但对大多数患者需系统的特别训练才能逐步掌握。发音装置使用训练:开始主要教加压呼气,在教加压呼气的同时用手堵住气管口,使气流通过发音装置进入下咽部而发音。堵气管要做到严密而不漏气,又不至因用力过大使食管段变形妨碍瓣膜的开启和气流的通过,反复训练,可找出最佳发音状态和气流控制瓣膜开关。如安装Blom―Singer发音器,能获得较好的发音功能,但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误吸,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脱管。还有就是电子喉和人工喉。电子喉用简单的电子装置贴在无喉者左颈或颏部,使声音从口腔发出,是无喉者非手术发声最简单易学的良好方法。人工喉是将呼出气流引出,冲击橡皮膜使之振动发音,这种声音从口腔传出。

4 讨论

篇2

不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都会造成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害,因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神经精神症状,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治愈后很多患者留有后遗症。因此,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因其致残率高达70%~80%,部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故脑卒中后患者心理压力大,大多数患者会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的心理和悲观厌世的情绪,现就其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作一简述。

1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

1.1 烦躁、焦虑、抑郁的心理 脑卒中后因其躯体运动障碍,轻者表现为一侧上肢无力,尚可行走;还有表现为一侧上下肢均无力,在别人搀扶下可以拖步走,较重的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不能行走;更严重的表现为双侧肢体瘫痪卧床。这几种情况对患者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患者一方面担心疾病发展,另一方面担心从此瘫痪在床需人照顾,因此会出现烦躁、焦虑、抑郁的心理,有个别人甚至拔除补液,拒绝进食,不言不语,有厌世的想法。

1.2 孤独、寂寞、恐惧的心理 脑卒中后由于失语,缺少与人的交流沟通,有时候患者因别人不能理解他要表达的意思而表现出烦躁或者情绪低落等,患者家属忽视患者特殊的心理需要,特别是老年人,有的子女当着老人的面互相推诿老人,甚至有遗弃老人的不负责和不道德行为,这就更加重了患者的寂寞和孤独感。

1.3 患者角色缺如 一向健康的人,他们对自己也成了患者,感到突然,脑卒中造成的肢体瘫痪、失语等,使他们感到苦恼,不能接受,因而不能正确对待疾病,给疾病的恢复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 护理措施

疾病早期表现出对疾病的不理解和否认的患者,在护理中我们处处给予尊重和照顾,先将治疗的目的、意义、疗效和注意事项等告诉患者,并征求其意见,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取得合作。使患者感受到在医院有安全感,有信心,避免使患者产生忧郁、失望等严重问题。护理人员对待患者态度要亲切、关心、体贴、诚恳、言语温和,对于患者的粗暴无礼要给予深切的理解,切勿感情用事与患者争吵,要尊重他们,不要勉强患者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给予心理支持,语言安慰,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对性情急躁,情绪易波动的患者要积极的引导。这类患者情绪易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易产生波动,急躁不易于控制病情。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给于讲解脑血管病的发病机理,哪些人易于发病,危险因子是什么,应如何预防等知识。告诉患者用科学的方法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引导其扩大自己的爱好面,陶冶情操,增添乐趣;消除心理压抑和急躁情绪,避免诱发本病的因素。

对于缺乏信心,疑虑重重的患者,应给与真诚的安慰和鼓励。这类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缺乏了解,信心不足,又怕病后残疾无人照料,过度的焦虑,破坏了心理平衡,使病情多次出现反复。对待这样的患者,要积极帮助他们认识和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运用医学知识,启发和指导其主动配合治疗。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很大安慰,增强信心。

对于抑郁型患者,我们主动热情地与他们接近每天与患者有2~3 h的沟通时间,耐心地倾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生活挫折和精神创伤,并给与必要的安慰、开导和照顾,使患者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引导他们每天练习书法和赏花等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来培养其爱好和兴趣,并创造条件让他们与性格开朗的病友接触,从而使他们在感情上有新的变化,避免发生情感障碍。

对于各种类型的患者,采取家庭沟通法,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家属联系交流,告诉家属患者的病情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他们经常探望患者,空闲时多余患者进行思想交流;风和日丽时,陪患者到室外走走,还要时常邀请亲朋好友与患者一起闲谈,避免遭受强烈的精神刺激,使患者永保平和快乐的心绪,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注意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偏瘫患者在发病初期,由于突然发生偏瘫不久,仍处于坚持否认病情,情绪激动,急躁阶段康复的欲望极为强烈。对此期间的患者要给予安慰疏导,消除其急躁情绪,使其正视病情,积极配合训练,而当患者首次发病病程较长,或反复多次发病时,面对较长时间的治疗,肢体功能障碍仍未得到完全恢复,此期患者常感到悲观、失望、情绪低落,对愈后缺乏信心,甚至不愿进行训练,对此期患者要因势利导,并让康复成功者现身说教,促使患者变悲观失望为主观努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造温馨舒适、安全整洁的环境,护理人员对待患者要一视同仁、诚恳相待,并以自身娴熟的技术、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去影响患者,使患者从心理上感到安全,可信赖,化担心、疑心为舒心安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4 康复护理

4.1 保持良好的功能位置 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手中可放一海绵卷;肘关节微曲。上肢肩关节稍外展,为了防止足下垂,可在足底放一硬枕,为防止下肢外旋,在外侧部可放一支撑物。

4.2 按摩 按摩包括按、摩、揉、捏4法。顺序应由远心端至近心端。掌握原则为先轻后重、由浅及深、由慢而快,2次/d,20 min/次。对患者的上肢从手指至前臂、肩关节周围,用红花酒精进行舒缓的按摩。

4.3 被动运动 在生命体征平稳后,无进行性脑卒中发生,无论甚至清楚还是昏迷患者应早期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包括肩肘指、髋、膝、踝关节的屈曲、伸展及抬举活动。

4.4 主动活动 当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开展床上的主动训练,以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常见的主动训练方法为:Bobarth握手、桥式运动、床上移行等,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和软弱肌群。

篇3

【关键词】 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

我院200801~200812收治的42例脑卒中患者,通过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2例,根据随机数表分为训练组21例,对照组21例;训练组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62岁;对照组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64岁。在一般资料和疾病资料方面包括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医疗支付方式、脑卒中类型、病变部位、并发症,训练组和对照组均衡可比(P>0.05)。诊断参照文献[1]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

1.2 方法 脑卒中发生后应以临床抢救为主,康复护理措施的早期介入应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只要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48h就可以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训练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积极给予康复训练,包括患肢运动康复护理、语言康复护理、心理护理。观察2组疗效。

1.3 评定标准 以平均住院天数、患肢肌力恢复情况、失语恢复情况、心理状态恢复情况为主要指标进行比较。

2 结果

2组患者康复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康复指标比较(略)

注:P

3 康复训练

3.1 训练指导 脑卒中患者应及早进行功能锻炼,这是因为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能力上存在代偿和功能重组自然恢复能力[2]。急性脑卒中的病人大多意识障碍瘫痪在床,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应重视肢体的功能康复,保持良好的功能位。早期功能锻炼最重要,越早越好,对脑出血、康复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就越好[3]。在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无进行性脑卒中发生,除了注意肢体的摆放,无论神志清楚还是昏迷病人,都应早期进行被动运动。当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开展床上的主动训练,如双手交叉上举训练、翻身训练、下肢桥式训练等,以利于肢体功能恢复,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和软弱肌群。根据病情做床下训练指导,病人不能直接由床上卧位到床下站位,而应由一个从床上平卧到半坐位坐位双腿放床边坐位站立的过程。

3.2 语言训练 教给病人噘嘴、鼓眼、龇牙、弹舌等,每个动作做5~10次,教病人学习发声,先单个音节重复,当病人能准确发音后,再多个音节连在一起重复发音,每日重复训练次数,直到训练好为止。语言训练是个复杂的过程,需病人、家属与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循序渐进,由音到词,由词到句[4]。

3.3 心理护理 卒中病人因发病迅速,病程长,致残率高,引起病人忧郁、紧张、焦虑、烦躁,甚至轻生,这些不良的情绪刺激不但使病人在思想上产生消极对抗,使卒中病人失去锻炼的信心。此时,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引导患者尽快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配合治疗。首先应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最大限度地弥补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生活的动机,并尽量有充沛的精力面对疾病[5],并给予病人心理疏导,安慰病人,消除不良情绪刺激。同时让家属多关心患者,从情感上给其更多的支持。实践证明,处于兴奋状态和良好情绪时,神经抑制解除,这时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4 讨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肢体肌力恢复、患者的情绪、语言交流、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手功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脑卒中后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也有着深远影响,而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早期康复护理,需要时间、耐力和爱心,更需要护士有心理学知识、护理学知识和康复医学知识,来满足患者的需求。在康复护理组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过程中无一例病情加重或死亡,表明早期实行康复护理是安全的。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促进患者生理障碍的康复使这类患者最快、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达到残而不废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 各类血管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379380.

[2] 胡永善,朱玉莲,杨培君,等.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2,17(3):145.

[3] 李秀芬.120例脑出血患者的预防与护理[J]. 华夏医学, 2007,20(5):956957.

[4] 庞晓阳.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144145.

篇4

【关键词】脑血栓 康复 护理

在临床上脑血栓患者的治疗中,传统存在重视抢救生命,忽视功能恢复,重治疗,轻康复的倾向。作者为了减轻脑血栓患者的痛苦,在传统物治疗基础上结合系统的康复护理,对患者肢患肢功能及语言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总结了一套较成功的护理经验,供护理同行们交流。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0年至2005年收入我科住院的脑血栓病人49例,其中男38例,女11例,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50岁,平均64岁,职业为干部和工人。患者均神志清楚,偏瘫痪,住院时间2个月左右恢复达到完全自理75%,部分自理25%。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62岁,一工厂退休干部,因眩晕、左侧肢体瘫痪、言语不清一天于2000年4月15日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85/105mmHg,神志清楚,精神不振,左侧口角歪斜,左上肢不能前伸上举、握拳,左下肢不能上抬、屈膝,口齿不利。住院诊断“脑血栓形成”。治疗原则:静卧、抗血栓、扩血管及支持疗法等。护理诊断:自理能力缺陷、语言交流障碍、肢体废用综合征、忧郁。护理措施:部分功能代偿护理、语言恢复训练、肢体被动与主动训练及心理支持疗法。经过以上2个月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偏瘫症状明显改善,语言交流正常,生活自理恢复,于6月13日痊愈出院。

3 护理方法

3.1确定随机分组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0例,平均年龄63岁,实验组29例,平均64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3.2对照组采用传统性药疗加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采用药疗加计划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康复效果。

3.3编制康复护理计划内容。包括语言训练、肢体功能锻炼、翻身动作训练、心理康复等,采取医护人员、家属、患者共同参与的方法。

3.4编制语言训练计划与方法。设置适宜的语言环境,训练时间安排在每天上午,每次不超过30分钟。从简单的字,循序渐进,逐步用词到整句的话去教患者说话,训练其语言功能,采用家庭治疗及个别治疗的方法。

3.5制定防肢体废用综合症、肢体主动与被动训练计划 转贴于

3.5.1床上运动 进行瘫侧肢体各部位被动运动,先按摩再对每一关节进行活动,练习抬头、翻身、坐起,为能下床行走创造条。

3.5.2站立 在床上达到自行坐稳后训练站立。站立由护士或家属协助,站立时间由短到长,达到站稳15分钟后开始迈步。

3.5.3迈步 迈步时护士或家属搀扶可用手协助其抬脚起步,在行走练习时防止摔倒。

3.5.4瘫侧上肢功能的康复 应从大关节被动活动到小关节被动活动,如抬臂、握拳、拾物等微细功能的锻炼。

3.6制定对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及疾病转归宣传题纲及实施过程,使患者提高对疾病认知及对康复训练增强信心。

3.7制定防并发症如沉降性肺炎、褥疮、便秘等护理计划。

3.8效果评价 生活完全自理:采用患者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法。语言交流正常、患肢肌力达到3-4级,排便1-2次/日,无并发症。达到此标准的:对照组占63%;实验组占85%。生活部分自理:言语不清、患肢肌力为2级,排便0-1次/日。患者为此标准的对照组占37%,实验组占15%。

由上可知患者功能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患者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药疗与康复护理相结合比传统的常规护理与药物治疗效果更明显。

4 护理体会

血栓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壁病变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其供血范围内的梗塞性坏死,因而产后相应的神经症状和体征。故老年人患脑血管病中发病率高的是脑血栓。根据寻49例脑血栓患者进行语言及肢体功能训练分组观察的结果,我们体会到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脑血栓可致失语、心理障碍,因此运用心理护理用于临床实践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腹部操可促进肺扩张,预防肺炎,另外刺激肠蠕动以及晨间冷饮开水对预防便秘的发生效果明显。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对于脑血栓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篇5

关键词:康复护理偏瘫患者脑中卒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97-01

偏瘫的原因有很多种,常常由血压、心脑血管、摔跤导致中风等问题引起,当然,这样的病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加上中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在偏瘫后的恢复过程比较麻烦,而且想要复原有着很大的困难。所以对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才是至关重要的,康复护理的程度及因人而异的方案对患者能否痊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康复护理

心理康复护理。由于引起偏瘫病症的原因多数都是突发性的,事先没有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当发病后,病人的身体处于偏瘫的情况,肢体活动不受自己控制,甚至连生活自理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加上康复治疗过程较长,不能立即见效,所以,患者一般都有心理适应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常常会表现出悲观的态度,觉得自己从此以后就没用了,担心治疗后还是不能康复,或者不能痊愈、会经常复发,对未来充满了消极的思想等心理,逐渐的就会产生精神压力和焦躁的情绪,长此以往将有可能转变为抑郁症等心理问题。这时,医护人员护理时的态度、家人的耐心和关心程度,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细节,都会对患者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

家属在平时的照料中应以足够的热情和温和的态度来对待病患,而且中老年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小孩脾气”,要多耐心的倾听患者的诉说,尽量顺其意,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心理的想法;而医护人员在面对病患消极或烦躁的态度时,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为其讲解治疗康复的例子,从心理上诱导其用正确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病情,要逐步的建立其自信,同时,很多偏瘫患者还存在语言障碍,这样的情况更应该耐心的与之沟通,在从心理上关心和关注的同时,应该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让他们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锻炼。

2康复训练

2.1卧床期。在患者刚开始偏瘫的时候,要使其保持良好的和肢位,因为这一点是患者恢复和做其他护理的基础,其中包括仰卧和侧卧,当患者需要变换的时候,医护人员的帮助是必须的,一般来说,想要避免褥疮等问题,最好能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进行更换,这样也能让患者处于相对舒服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仰卧还是侧卧,都要保持头平。因为这时的患者并不能进行主动的活动,所以也需要护理人员定时的进行被动活动:四肢关节的弯曲、伸展和旋转,前提是不要弄疼患者,要多带动患者的患肢进行反复的活动,当感觉患肢能够轻微的移动的时候,可以协助其将膝盖弯曲,做床上桥式运动,这样有助于患者的肌肉力量的恢复,也要逐步增加平卧的角度,使患者能在锻炼中慢慢的坐稳。

2.2坐位期。康复护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能坐稳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坐位的耐力训练,同时配合以四肢的抬起与放松的活动,但是一定要密切注意患者的血压情况,避免因训练引起心血管和脑压方面的问题。应该训练患者在没有任何背部依靠的情况下进行坐位练习,即使有外力的推动时也能保持平衡,这样就能协助患者坐在床的边缘或者椅子上,但要保持头部的直立,慢慢的做头部的转向和肩部的运动,并且训练患者能在座椅上做上身的转向运动,对于肘关节和手臂,应该引导患者进行举过头顶的活动,同时,将患手放在患腿上,用健康的手将患手拉伸并且帮助患手慢慢分开每一个手指,医护人员应该嘱咐病患在平时要反复的锻炼患手和患腿的活动能力锻炼。

2.3站立和步行期。当患者的患手和患腿能进行缓慢的活动时,应当帮助患者进行站立的训练,一开始的时候可以让患者靠着床或者墙壁,以健康的手扶住支撑点,慢慢的把身体重心移向偏瘫的侧边,对患腿的腿部肌肉力量进行锻炼,加以偏瘫侧边的负重,弯曲,弓背等肢体训练,通过不断的练习,试着让患者开始无支撑的站立训练,并且从不同的方向轻推患者,当患者能够逐步掌握站立平衡时,就要开始步行的训练。

要让患腿在负重的情况下开始单腿站立进行腿部摆动训练,摆动时,足部及脚趾要进行相应的弯曲和活动,步行初期由医护人员陪护进行,在患侧和健康侧边进行交替时,注意患者的重心转移,而且要对患者的上肢做好严密的防范措施,谨防患者在步行康复训练时出现意外。逐渐的要患者能在步行时抬头,挺胸,能加大患肢的移动幅度。这是一个艰苦的康复过程,由于偏瘫患者的年龄结构问题,使得多数患者不能坚持下来,所以要在康复护理的过程中不断鼓励患者,树立其信心,并且要让患者看到每次训练进步之处,让他们能真正的感受到康复的希望。

3康复护理的意义

对于各种病因引起的偏瘫患者,能越早的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是最好的选择,这样肢体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治疗的效果也越好。一般情况下,只要患者的体内机理相对平衡,有着清醒的意识就能开始康复性的训练,这样的护理过程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高度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对于一些血压不稳或者心率不稳定的患者,严格来说要在患者发病两个星期后才能开始康复性的锻炼,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

康复护理时采用的逐步锻炼模式,需要根据不同人的病情而定,这样才能充分刺激偏瘫患者的神经元,使其在发病后保持正常的兴奋过程,通过各阶段的锻炼练习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耐力,能有效的预防患侧的挛缩,避免出现肢体僵硬和肌肉萎缩的现象,用这种正常的康复训练模式能有效的降低偏瘫患者的残疾概率,尽快的恢复至能生活自理的状态。

参考文献

篇6

作者单位:136000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袁淑霞李冰刘春颖);136000吉林省四平市妇婴医院高压氧仓室(曲志娟)随着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步提高,而且脑卒中后病残率也很高,不但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恰当的康复护理,可使一部分患者重返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科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200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给予全面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00例中男150例,女50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60岁,其中脑出血45例,脑梗死155例,均经头CT、MRI证实。200例均是首次发病,神志清楚,其中肢体全瘫20例,偏瘫160例,言语障碍20例,病程1~7 d,肌力0~4级。

2康复护理方法

2.1向患者说明康复的机理脑卒中后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组能力和可塑性,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通过训练可以使神经系统功能发生短暂的变化,可以锻炼大脑皮层的活动能力,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和反应性改善。可以增加脑内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神经介质分泌。还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使神经元损失减少,失能区功能恢复加快。

2.2做好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由于肢体功能和语言表达障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常有自悲、抑郁、孤僻、急躁、固执等心理。护士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护理。给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可靠信息,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消除忧郁、恐惧或悲观心理,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心理。关心、尊重患者,多与其交谈,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任何伤害患者自尊的言行,同时注意家属的心理疏导,营造一种舒适的环境和亲情氛围。鼓励患者克服困难,安心接受训练,当肢体功能训练出现效果时,给予鼓励,指导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

2.3选择好康复的时机应视患者的情况尽早开始,但以不影响抢救为前提。一般认为训练中良肢位的摆放,的变换和肢体被动活动对血压无明显影响,病后马上就可以进行。主动活动,因需患者主动完成或配合,而且对血压、脉搏有一定影响,以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且神经症状不再发展时开始为宜。但具体活动时间应个体化。

2.4运动的康复护理

2.4.1良肢位的摆放良肢位是从治疗角度出发设计的临床性。但是为了防止关节挛缩影响运动功能,必须定时进行改变。其方法如下:仰卧位:头偏向一侧,瘫痪侧肩胛下垫一小枕使其保持肩关节上抬,髋关节下垫枕头使其保持上抬,膝关节下垫枕使其呈稍弯曲状态,脚下垫枕或足托板,使脚腕关节保持90°角。良肢位是:肩关节处于上抬前挺,上臂外旋稍外展,肘与腕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并分开。骨盆和髋前挺,大腿稍向内加紧并内旋。患侧卧位:背部垫枕保持侧卧姿势,健侧下肢放在患侧下肢前面,用枕头支撑,脚掌下垫枕或足托板,使脚腕关节保持90°角。良肢位是:患肩向前,肩关节呈90°角,肘关节伸直呈180°角,掌心向上,手指伸开,健侧下肢在前,患侧下肢向后稍屈膝状态。健侧卧位:背部垫枕保持侧卧姿势,患侧上肢下垫枕放松前伸,高度应高于心脏,患侧下肢垫枕放松前伸,脚掌下垫枕或足托板,使脚腕关节保持90°角。良肢位是:患肩前伸、上臂抬高肘关节伸直呈180°角,掌心向下、手指伸开,患侧下肢稍弯曲放于健腿前,健腿在后自然弯曲。

2.4.2被动运动活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缓慢进行,切忌粗暴,被动运动时多做与痉挛相反的运动,脑卒中患者上肢多为屈肌占优势,下肢多为伸肌占优势,被动运动时,应轻轻拍打、按摩患肢,使其肌肉松弛无对抗,方可开始。肩关节:屈、伸、外展、旋内、旋外,以患者能耐受为宜。肘关节:屈、伸、旋内、旋外等,力量适宜,不可过快。腕关节:背屈、背伸、环绕等,不可过分用力,以免骨折。手指各关节:屈伸,拇指外展、环绕与其他四指对指,挤压每个手指两侧,由指尖向上,每指3-4次,防止患手肿胀。髋关节:外展、内收、旋内、旋外等,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不可用力过猛,速度适中。膝关节:屈、伸、旋内旋外等。踝关节:跖屈、跖伸、环绕等。趾关节:屈伸及环绕活动。

2.4.3主动运动当瘫痪肢体的功能开始恢复时,就应鼓励患者增加主动运动,减少被动运动,原则是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在医护人员正确指导下进行。①十指交叉握手的自我辅助运动:帮助患者将患侧手五指分开,拇指压在健侧手拇指上,余四指相对应交叉,用健侧手带动患侧手做上举运动;②桥式运动:患者平卧,双膝屈曲,护士用手扶住患者双膝关节,嘱患者抬起臀部;③起坐训练:嘱患者将健侧腿伸直置于患侧腿下方,带患侧腿至床边,然后转至侧卧位并以健侧前臂支撑躯干,逐渐呈直立位,坐于床边。

2.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主要对患者进行技巧性训练、功能训练、步态训练、精细协调训练。指导患者握笔、握匙、刷牙、穿脱衣服、整理床铺,搀扶患者走出室外,逐步过渡到缓慢步行、上下楼梯,协助患者逐步学会使用自助工具。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提高患者各种自理能力。

篇7

关键词:脑梗死疾病;康复护理;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脑梗死疾病会对人体的肢体机能及日常自理能力造成严重影响。为了使患者的四肢机能够尽早恢复,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应运用康复训练措施帮助患者锻炼肢体能力。文中笔者研了康复训练对轻度脑栓塞患者肢体机能复原情况的影响,并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任意抽选2013年12月~2014年6月本科室接收的脑栓塞患者220例,患者岁数在28~79岁,其中有男患者127例,女患者93例。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由于两组患者在性别、岁数等方面十分接近P>0.05,差异无统计意义,因此可以作为实验对比样本。

1.2复健训练措施

1.2.1使用Bobath训练法锻炼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

1.2.1.1训练患者肢体:首先让患者交叉十指,慢慢将手臂向前伸展,并逐渐居高到头部并在头顶停留五秒,然后将手放回原位。患者按照此法锻炼30次/d。患者先将手臂向前平伸,然后将手臂停留于身侧20 cm处。然后运用体重牵引瘫痪的肢体,连续锻炼5 min,坚持15次/d。

1.2.1.2引导患者练习站立 首先护士要帮助患者站立在斜板上,帮助患者矫正O形腿,并自主控制双腿痉挛情况。使用斜板训练每次应持续5 min,15次/d。

1.2.1.3引导患者练习行走 护士要教导患者准确的站立姿势和走楼梯的方法,然后牵引患者尝试缓慢步行。在患者适应后,护士可以让患者尝试使用拐杖自行走路。护士不但要帮助患者锻炼肢体,还要将复健训练方法教给患者家属,使家属能够引导患者进行走路练习。

1.2.2用ADL法训练患者的自理能力 患者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尝试自行穿脱衣物、自行饮水、吃饭。在进食时,患者要练习双手交替握餐具。同时,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清洁身体,使患者尝试自行洗浴。此外,患者要练习坐、卧、立等姿势,并练习从病床移动到轮椅、从轮椅回到病床的方法。

1.3效果评测依据

1.3.1 Barthel评分 肢体机能训练完成情况评分:①≥60分:顺利完成所有训练;②40~60分:大致完成训练;③

1.3.2 Fugal-Meyer评级 ADL基础能力评级标准:①完全恢复:患者能够正常进行日常生活;②中度自理障碍:患者的自理能力大致恢复;③重度自理障碍:患者的自理能力完全无恢复。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9.0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用(x±s)代表计量,通过t进行验证,χ2表示检验概率,P

2结果

2.1接受护理后患者的Barthel表格评测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60分的患者有86例,40~60分有14例,

2.2接受护理后患者的Fugal-Meyer评测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完全痊愈患者有78例,中度自理障碍有24例,重度自理障碍有4例;对照组完全痊愈患者有38例,中度自理障碍有66例,重度自理障碍有6例,根据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后,Fugal-Meyer评测显著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临床科室中的康复护理模式是指护理人员按照恢复人意神经技能的医院原理对患者实施贴身护理[1]。这种护理模式用于护理轻度脑栓塞能够取得十分良好的护理效果。实施康复护理首先必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创造有助治疗的住院环境,同时采用适当的锻炼方式,帮助患者训练四肢机能,使患者的身体技能能够尽快恢复,重返正常生 活[2]。在上文中笔者通过Fugal-Meyer表格及Barthel及表格以计分形式对脑栓塞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后,肢体恢复情况显著优于接受常规看护的对照组。因此,在临床心脑血管科室中,应选用康复护理对轻度脑栓塞患者实施看护。

参考文献:

篇8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 目的 就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172例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1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康复组(86例)、对照组(86例),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86例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死康复护理方法。 结果 康复组护理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效果优,而且安全、可行的,可有效防止咽部肌肉废用性萎缩,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或可塑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

关键词 ] 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b)-0062-02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情凶险,病死率、致残率高。目前,针对此病尚无特异性手段。其病因主要是由于脑缺血而导致出现一系列生化级联反应,最终引发缺血症状,导致神经元凋亡,造成脑部功能障碍。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轻者影响患者营养摄入和发音[1],患者易产生悲观心理,致使生活质量下降,重者则造成严重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导致窒息死亡。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加强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能够较好地恢复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1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其中男102例,女70例;平均年龄55岁,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70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康复组(86例)、对照组(8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

1.2 方法

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86例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死康复护理方法。

1.2.1 基础训练 应该有针对性地对重度和中度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吞咽肌训练。①咳嗽训练,患者应该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来反复练习呛咳,以此来建立起防御反射,排除气管异物[4];②颊肌训练,患者应该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反复做闭颌、张颌、吹气、鼓腮运动,每天2次;③咽部冷刺激训练,应该对患者的咽后壁、舌根、软腭等部位用冰冻棉签蘸少许水来进行轻轻刺激,以此来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强化吞咽反射, 提高咽部及软腭的敏感;④呼吸-吞咽控制训练,患者用口缓慢呼气,用鼻吸气,做空咽动作,为了防止出现误咽现象,应该使呼吸运动与吞咽动作相互配合;⑤舌肌训练,舌伸出口外用力向各方向运动,直到能主动运动[5]。

1.2.2 摄食训练 患者经过基础训练之后,就能够产生一定的摄食能力,而后开始摄食训练。①食物的选择,患者在摄食时,应该选择不易松散、一定粘性、易于口腔内移动的食物,然后再逐步口服糊状食物。②的选择。患者头部前屈, 垫高偏瘫侧肩部,由健侧喂入食物,这样一来,就不很容易出现误咽、食物从口腔漏出的问题。③控制喂食量。最早摄食3~4 mL,而后再逐步过渡到1汤匙左右,尽量要让患者将口腔内的食物全部咽下之后再进食[6]。

1.2.3生活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大部分是卧床或行动不变的,因此做好生活护理尤为重要。病房内要保持清洁、整齐、安静、温湿度适宜。加强晨晚间的护理,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元,必要时更换。手术、行动不便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协助漱口、洗脸、洗手、擦背、梳头喂饭。对生活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病人协助翻身、拍背、功能锻炼。在晨晚间护理过程中要做到一问候、二查看、三护理、四宣教。问候中亲近病人,查看病人病情有无异常,各种管道是否通畅,有无安全隐患。护理病人使其感到舒适,心情愉快,在护理过程中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嘱病人术后避免重体力劳动,性生活恢复需依据术后复查结果而定[7]。

1.2.4心理护理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临床经验丰富、学识全面、护理操作技能娴熟的护士往往会很容易就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好感。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后,护士应第一时间打招呼,并对他们的病情进行耐心询问,全面了解他们的治疗、心理特点等,做好健康宣教,如康复指导、预后、功能锻炼、饮食宜忌等,并一视同仁地告知全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宜[5]。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层次的日益提高,再加上护理学、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护士必须要不断地提高总体水平和自身素质,要对各种生活保健知识都要有所了解,而不能直视具备专科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地、正确地回答患者提出问题。尤其是在对那些急重、突发患者进行抢救时,要做到沉稳不慌、技能娴熟、反应敏锐,同时护士要尊重病人隐私,为其保守秘密,不得取笑病人,要做到无差异地对待所有的患者,要换位思考,要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当患者在向护理人员倾述时,应该运用同情的眼神、微笑、点头等面部表情予以回应,让患者及其家属感觉到亲切感。

2 结果

有表1可以看出,86例对照组患者经过上述护理配合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18例(20.93%),有效(症状有所减轻)42例(48.84%),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26例(30.23%),总有效率69.77%;86例康复组患者经过上述护理配合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50例(58.14%),有效(症状有所减轻)24例(27.91%),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12例(13.95%),总有效率86.05%,由此可见,康复组护理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常见症状就是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进食吞咽困难,甚至还很容易出现误吸、误咽,轻者很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严重者还很容易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效果优,而且安全、可行的,可有效防止咽部肌肉废用性萎缩,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或可塑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

参考文献]

[1] 胡迎娣,王学红,蔡素侠,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34(10):133-137.

[2] 纪红霞.脑卒中吞咽障碍76例的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56(11):154-157.

[3] 田少英.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33(6):120-124.

[4] 胡冬梅,王春东.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J].卫生职业教育,2006,38(11):151-156.

[5] 赵艳红.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39(5):109-113.

[6] 倪淑云,于淑玲,张金.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5(35):137-138.

篇9

关键词:呼吸内科;康复护理;体会

因为呼吸内科与其他科室的患者有差别,因为呼吸内科的患者年龄相对而言比较大大,所以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又因为呼吸内科疾病的病情危重而且病情变化快。再加上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的功能减退,患者的主要脏器功能也大不如前,所以,患者的抵抗力下降。这就是病程较长的原因之一,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面临生命危险,常用药物对患者而言可能没效果,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而致。所以,呼吸内科的患者我们不仅仅要提供基础的护理,还要做好康复护理的工作。由于呼吸内科常有突发状况,所以,对患者不仅仅是重视其病情危重时的抢救,也要对其康复时的护理引起重视,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推动作用。所以,康复护理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具体资料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近两年来收治的80例呼吸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有男患者50例,女患者30例,年龄40~80岁,病程一般为4个月~16年。80例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有3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有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10例,支气管扩张的患者有1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有3例,肺癌患者有2例[1]。

1.2方法 护理方法中涵盖了康复护理原则、护理的方法、科学的营养、护理风险的防范以及健康教育,具体资料如下所示。

1.2.1康复护理原则 呼吸内科患者多病情复杂,发病率高且迁延不愈,所以,患者护理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对患者的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危重症状的发生以及急性发作的次数,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焦虑不安的心理。所以,针对不同的患者我们要实行不同的康复护理措施,要有针对性的治疗,只有这样患者才能早日康复,才能提高其生活质量[2]。

1.2.2护理措施

1.2.2.1加强呼吸功能训练 ①腹式呼吸训练: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吸气应该隆起腹部,呼气时要收缩腹肌。呼吸时胸廓应该维持不变,每天的次数没有规定,由患者自行安排,但是每次练习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0 min/次左右。患者学会了仰卧位之后,就应该学习俯卧位、侧位、坐姿以及站姿腹式等各种情形下的呼吸方式。腹式呼吸的对膈肌运动幅度的加大有很大作用,肺活量以及最大通气量都能加大,患者痰蓄积的情形减少,降低因呼吸不当而造成的危险[3]。②缩唇呼吸:患者在用鼻子吸气的时候将舌头向上顶上颚,保持身体的微微前屈,吸气末停顿片刻,嘴巴呈口哨装,呼气速度不应过快,8次/min左右为宜,呼吸时要掌握一定的规律,由于延缓呼气气流,导致气道内压提升,这样小气道过早闭陷的情形就不复存在,对排出功能残气有很大帮助,肺的呼气以及换气功能都得到提升[4]。

1.2.2.2氧疗 呼吸内科患者的呼吸功能相对而言较弱,大多数患者都伴有低氧血症亦或是有潜在的低氧血症,在夜间特别显著。低氧血症会造成多脏器功能欠佳。患者长时间的进行夜间持续低流量(1~3 L/min)吸氧,吸氧时间应该在12h以上,这样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速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患者的心肺功能会得到改善,除此之外,患者的睡眠质量也会提升,患者对运动的耐受能力以及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升。当然,在晚上使用机械帮助患者进行呼吸也是可行的,使用机械可以使患者的呼吸肌得到休息,这样患者白天呼吸的能力就会有所提升。有条件的患者出院后可以在家中实行家庭式给氧,保证一天8h。

1.2.2.3合理的营养 因为呼吸疾病病程长,导致患者的胃肠功能减弱,所以,患者进食越来越少,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这就会导致患者缺乏营养,身体内的微量元素不够,进而影响患者的抵抗力,治疗效果也不显著。所以,应该应该多给予患者高热量的食物增加热量的摄入,患者每天的饮食食物中至少要含足够的优质蛋白质。老年患者会有脂肪代谢紊乱的症状,所以,对与老年患者应该限制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应该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必要情况下可以提供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进行治疗[5]。

1.2.2.4护理风险的防范 由于呼吸内科患者与其他患者有差异,特别容易导致护理风险,所以负责护理工作的人员要加强护理风险的防范。首先,对各种技术操作规程要十分熟悉,尤其是急救技术,护理人员要懂得运用心肺复苏、呼吸机、吸痰等技能,在工作过程总要做到尽然有序,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应该从容面对,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其次,要注意药品的合理应用,掌握好药物的剂量,减少耐药性。药品的存放要有规律,经常性的检查药品的放置,不同的药品要分开放置,这样才能减少用错药物的现象。尤其是注射药、内服药以及外用药的区分。毒麻、限制药品以及高危药品要进行上锁保管,再交接时要认真严谨。

2结果

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经过康复护理后,有50例患者康复出院,25例患者好转,5例患者无效,通过比较分析得知患者的住院时间大幅度缩短,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3讨论

康复护理要坚持以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进行康复护理过程中认真对待每个细节,做好每一项工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治愈率。由此可见,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影响。在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降低治疗风险,科学合理的护理也能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与护理的满意度,并且可以增加医院的痊愈率。所以,做好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重大影响,一方面可以使其快速康复另外又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在临床治疗中康复护理值得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孔彬,冯琼.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334-335.

[2]郜萍,毛细云.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9):817-818.

[3]关丽婵,陈美珠,赵娟娟,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康复护理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2):333-334.

篇10

关键词: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农村

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 死亡约150 万人,现幸存卒中患者有700万,其中450万患者为残疾人[1]。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但大多数农村地区的脑卒中患者,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长期住院进行系统、正规的康复,功能恢复不理想[2]。因此,笔者以社区为中心,对所辖农村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农村区域,住院治疗2w后回家康复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或脑出血,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或成人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标准,生命体征稳定,自愿接受社区康复护理指导[3,4]。共入选118例。其中男70例,女48例。年龄48.5~84.2岁,平均年龄(63.5±11.5)岁。

1.2分组 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康复组,59例(男34例,女25例);B组为对照组59例(男36例,女2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功能残疾程度各项统计指标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3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遵照出院医嘱服药。

1.3.1对照组 服药和家庭自我康复,部分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和按摩。

1.3.2康复组 在对照组家庭康复的基础上参加社区康复:①康复教育:讲解脑卒中的病因、预防,遵医嘱服药及早期康复的重要性,褥疮预防和护理,肩关节的护理,如何穿脱衣服及日常生活能力指导;②运动疗法:包括双手上举、翻身、下肢桥式运动等,同时鼓励患者利用健肢帮助患肢被动训练。2 次/w;③心理护理:通过心理疏导,消除患者消极因素,防治卒中后抑郁,增加其社会融入度;④言语功能障碍的康复、摄食和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等;⑤并发症的康复和护理:呼吸道感染、压疮及泌尿系感染的防治和护理,偏瘫后“失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的防治和护理。

1.4评价方法 在入组时和干预6个月后进行评价。评价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运动平衡功能评定。

1.4.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 采用“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BMI)”[5]进行评定,分进食、洗澡、修饰(洗脸、梳头、刷牙、刮脸)、穿衣、床椅转移、控制大便、控制小便、上厕所、行走、上下楼梯10 个评定项目,共100 分。60 分以上为良,生活基本自理;60~40 分为中度残疾,有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40~20 分为重度残疾,生活依赖明显;20 分以下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

1.4.2运动平衡功能评定 利用Fugl-Meyer 的方法[6]评定康复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该方法总分100 分,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康复护理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情况 A组和B组治疗前评分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积分均增高,与半年前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2康复护理干预前后运动平衡功能情况(Fugl-Meyer 评分) A组和B组治疗前评分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两组运动平衡功能评定得分增高情况与入组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康复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康复护理相关知识知晓率在A组(康复组)由29.5%增加至100%,而对照组由29.6%升高到67.1%。康复组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褥疮、肩手综合征、下肢静脉栓塞和再发脑卒中3 例(发生率5.1%),对照组有9例(发生率

1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资料显示,通过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积分和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相比对照组,康复护理干预组改善更加明显(P

参考文献:

[1]吴兆苏.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236-239.

[2]张瑞红.社区干预对农村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12C):3107-3108.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全科医学,2011,35:4013-40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成人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标准(Ws320-2010)[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