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的优缺点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造价的优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算量软件 工程造价 应用
一、前言
大家都知道工程造价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的、具有难度的工作,很多工程造价技术人员都在寻找能够在较短时间之内完成更多工作量的方法。目前建筑行业现存计算机功能性软件主要提供组件、算量以及相关管理等帮助,并且组件软件已经实现电算化,而工程造价算量软件的使用率较低。造成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算量软件操作复杂、软件本身价格较高等原因。
二、算量软件的优缺点及应用分析
2.1算量软件的优缺点
算量软件的优点主要有进行工程造价工作效率高、速度快,计算实体化较强同时工程计算量的偏差很小。工程造价算量软件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快速且准确得得出钢筋、模板等工程量,对房屋结构以及墙柱面也能快速得出实际数量,减少工作人员计算中的失误。
虽然算量软件能够给工程造价人员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例如工程预算人员还是需要手动算出精装修图纸有关数据,在机电安装方面也无法实现有关土建和钢筋方面的整体性电算化。
2.2算量软件的应用
算量软件应用于图形和钢筋数据算量的起步较晚,但是由于软件开发速度较快,近几年它的实用性也在大大增强。在建筑物开关、灯具以及插座设计中,算量软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以往人工算量的传统方式经常会出现误差性错误,因为人工取点的精度较小,这种偏差反映在设计图纸上会出现较大问题。现在有了算量软件的应用,各个专业结构点的精确计算就有了保证,从而工程点个数的计算也变得很便捷。
2.3算量软件的操作难易度
算量软件的人性化操作是很多工程造价人员挑选这一软件进行使用的重要选择。同时这也是建筑IT公司的追求发展目标。从整体上来看软件操作界面友好、工作流程符合逻辑,提高工作人员的软件设计思路清晰性,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思路。
一般情况下,图形算量软件的完整操作过程如图1所示:
建立合适的构建、设定正确的属性是进行软件利用的首要步骤,清单定额标准范围内软件会最大程度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在进行画图时也要尽可能遵守规则,选定适合的计价模式进行规范化算量。
三、算量软件在有关单位的使用现状
3.1算量软件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由于较高的计算精度要求促使愈来愈多的工作人员开始使用算量软件,这会省去很多计算上的麻烦。同时,算量软件还可以实现分楼层、分部门以及分系统的工程量统计。这时大量的工程量计算需求也不会花费过多的时间,为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省去了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并且就算出了差错,工程预算人员也很容易找到其中问题,找到具体出现问题部分,为第二遍核算提供了便利。
3.2算量软件在施工单位的应用
算量软件在施工单位的使用主要体现在提升效率以及进行工程核对这两个方面,下料时钢筋的长度及形状能够通过算量软件准确的反映出来大大提升了计算时的便捷性。在最初的设计阶段,算量软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得出钢筋和混凝土每平方米的含量,对整体工程优化调整起到作用。在进行预付款阶段,算量软件可以帮助工程师估计出施工成本,帮助整体成本的控制。变更数据时,施工单位可以利用算量软件准确更改数据,并对之后产生的改变做出最快的更正,不影响工程的整体进度。
四、总结
将算量软件推广应用可以提高工程造价的工作效率及准确度,增加企业利益的同时减少差错,对建筑各行业的整体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王冬梅. 浅析工程造价算量软件的应用[J]. 价值工程,2013,(32):80-81.
[2]程鹏飞. 算量软件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 山西建筑,2013,(09):252-253.
[3]马桂芬,陆世岩. 算量软件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大众科技,2012,(09):121-122.
篇2
关键词:造价控制;成本;管理
1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指把建筑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工程造价包括工程设备信息、工程材料信息、工程建筑安装信息以及工程其他投资信息等,涉及到设备、材料、设计、预算、工程等多个部门,没有一个合理的造价控制系统,整个建设造价面临失控的危险[1]。
2 建筑行业工程造价控制系统架构的选择
2.1 B/S架构
B/S结构(Browser/Server结构)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AN,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 。特别是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管理软件更是方便、速度快、效果优。
B/S结构具有分布性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询、浏览等业务处理;业务扩展简单方便,通过增加网页即可增加服务器功能;维护简单方便,只需要改变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开发简单,共享性强等优点。B/S 模式的缺点是个性化特点明显降低,无法实现具有个性化的功能要求;操作是以鼠标为最基本的操作方式,无法满足快速操作的要求;页面动态刷新,响应速度明显降低;功能弱化,难以实现传统模式下的特殊功能要求。
2.2 C/S架构
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 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目前大多数应用软件系统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两层结构,由于现在的软件应用系统正在向分布式的Web应用发展,Web和Client/Server 应用都可以进行同样的业务处理,应用不同的模块共享逻辑组件;因此,内部的和外部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新的和现有的应用系统,通过现有应用系统中的逻辑可以扩展出新的应用系统。这也就是目前应用系统的发展方向。
C/S架构的优点是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和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其缺点是高昂的维护成本且投资大。首先,采用C/S架构,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库平台来实现数据库数据的真正“统一”,使分布于两地的数据同步完全交由数据库系统去管理,但逻辑上两地的操作者要直接访问同一个数据库才能有效实现,网络管理工作人员既要对服务器维护管理,又要对客户端维护和管理,这需要高昂的投资和复杂的技术支持,维护成本很高,维护任务量大。
3 系统的详细设计
基于文中第二部分对系统架构优缺点的分析,本文的设计采用的是C/S架构。C/S 体系结构由客户应用程序,即客户机和数据库服务器,也统称为服务器程序两部分组成,一般客户机也可以称为前台程序,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而服务器可以称之为后台程序,负责数据管理。当客户端应用程序发送工作请求后,服务器程序即被启动,响应并反馈。客户程序运行在客户端,一般就是用户的电脑上,对应于服务器电脑,当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访问操作时,客户程序就自动地寻找相应的服务器程序,并向其发出请求,服务器程序能根据预定的规则做出应答,反馈回结果[1]。
按照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的功能需求,可以将造价控制系统分成如下几个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工程信息模块、材料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价格管理模块、工程造价管理模块和定额管理模块。系统的结构图
图1 建筑行业工程造价控制系统结构图
篇3
关键词:VRV空调系统;冷量衰减;全热交换机;系统控制;室内机;室外机
VRV空调系统即可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迅速发展,由于该系统具有设计安装方便、布置灵活多变、占建筑空间小、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平常运行费用省等优点,使该系统大量地运用于办公楼、医院、别墅等建筑。但由于VRV系统属单元式空调系统模式,与传统的集中空调系统相比存在许多差异,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总结VRV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得失,谈谈几点体会。
1 冷量的衰减问题
通常VRV空调系统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是通过冷媒管连接,制冷剂管路的长度与室内外机组的高差影响着空调系统的冷量衰减。以日本大金公司的VRV空调系统产品为例,产品说明书中介绍: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制冷剂管长度可至150m,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高差可至50m,各室内机之间的高差可允许15m。这些都是设计中应保证的极限值,在这些范围内设计时要注意到,随着制冷剂管长度及室内外高差的变化,其冷量衰减相差很大。从大金公司给予的冷量衰减图中可以看到:当室内机处于室外机下方,高差
由此可见,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容量修正系数,在系统设计时要尽量使一个系统的室内外机之间的距离最短,高差最小,对高差大、管路长的系统要适当增加机组的容量,这样才能保证空调使用的效果。
2 新风问题
新风问题一直是VRV空调系统设计的难点,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VRV空调系统的进一步应用,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新风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2.1将VRV空调系统的普通室内机作为新风机来处理新风
此种方法由于系统较简单,在工程中运用较多。由于VRV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盘管是根据空调回风状态设计的,而不是按新风状态设计的,所以一方面室内机不能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点,部分新风负荷需要由室内机负担,另一方面在室外温度较高时,会使室外机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出现过流保护。
2.2采用全热交换机作为新风机
使用全热交换机在向房间补充新风的同时,利用室内排风的冷量来预冷新风,回收冷量的效率为60%~70%,可节能28%。此种方法是VRV空调新风系统的较好方案,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大空间空调系统采用全热交换机时,新风和排风管道易于设置,而在走廊式小开间办公楼、宾馆等场所,同时设置新风管和排风管就较为困难,这时可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将排风系统集中设置。例如集中设置厕所排风或走廊排风,这样就可以简化空调系统管路。另外使用全热交换机时还要注意其噪声带来的影响。
2.3采用VRV制造厂家提供的新风专用机
这类新风机通常是按新风状态设计,加大了机组盘管的排数,可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点。但此种方法工程造价较高,影响在工程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压缩机长时间不间断运行,会影响机组的寿命。
2.4设置风冷热泵机组为新风系统提供冷热源
此种方法是将新风系统与VRV系统分开,新风系统用冷热水系统,这样就确保了新风系统的风量和冷量。在较大的工程特别是带有公共部分的裙房工程较为合理,这类工程主楼设置VRV空调系统,裙房空调及主楼新风系统的冷热源由风冷热泵机组提供,这样也降低了工程造价。但此种方法采用了两种空调系统,在运行管理上较为繁琐,没有充分体现VRV空调系统灵活、节能的特点。
2.5利用直接蒸发式风管空调机、屋顶机作为新风机
此类方法和第1种方法,即用普通VRV空调系统室内机作为新风机的原理是一样的,也存在供冷不足,以及主机超负荷运转的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烧机现象。
3 室内机选择问题
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工程中在某些部位室内机选用不恰当,如:
(1)某工程在较窄小的电梯厅选用了嵌入式四面送风的室内机;
(2)某工程在吊顶下面安装吊式明装的室内机,不妥,应选用嵌入式双面或四面送风的室内机;
(3)某工程某个厅面积约600m2左右,选用数台四面送风的室内机,实际选用暗装接风管式的室内机不但可节省初投资,还可以更灵活配合内装修布置送风口达到使用目的。
解决方案:
(1)房间有吊顶,而且平面成长窄形时采用半明装双面送风室内机。
(2)有吊顶且平面成正方形或空间较大时采用半明装四面送风室内机,当平面空间较大时,为了节省造价或更灵活的配合内装修也可选用暗装接管式室内机。
3.3房间无吊顶时,根据其平面形状、大小,灵活地采用明装吊式、明装壁式和明装落地式室内机。
4 VRV空调系统的控制
VRV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较为灵活方便,系统可配有各种遥控器(有线或无线、简易遥控器、宾馆遥控器、集中遥控器等),另外还有扩展转换器,可以集中控制64个不同组合,多达1024台空调机,此外还有楼宇管理系统。在设计时可按照要求选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工程实例中往往为了减少工程造价而不注重控制系统,其实VRV空调控制系统比集中空调系统设置自控系统更加方便、经济,不需要增加过多的投资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另外在工程中为了减少造价往往1个房间采用同一遥控器控制几个室内机,这就会造成房间温度过冷过热的现象,所以每台遥控器最好控制1台室内机。
5 室外机的布置
室外机的布置应满足下述要求:进风通畅不干扰,排风顺畅不回流。只有做好这些才能保证机器的产冷量(热量)。室外机一般布置在屋顶、阳台和地面上,前面两种做法居多,两者都有优缺点:室外机布置在层顶时,优点:屋顶较空旷,排风顺畅,热空气很快的散发到高空去。缺点:进风曲折,当众多室外机布置在同一屋顶时,进风曲折且干扰多。室外机布置在阳台上时,优点:进风顺畅。缺点:排风不畅,存在回流现象,当数台垂直布置时,容易形成下面室外机的排风被上面室外机吸入作为进风,影响机组产冷量(热量)。
解决方案:
(1)屋顶多台布置:
室外机布置在屋顶时,其女儿墙高度不得高于室风机的高度。当女儿墙高度超过室外机高度时,必须在女儿墙上开风口,进风口速度为2.5~3.5m/s。当女儿墙高度超过室外机顶部高度2m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排风顺畅。
(2)阳台数台长直布置:
篇4
关键词:工程招标模式、合同计价方式、清单招标、费率招标、单价合同、总价合同
引言:建设工程招标计价方式和合同计价方式的选择对于工程建安成本控制有着决定性影响,笔者从事房地产招标、合同及成本管理工作数年,对于建设工程招标方式及合同计价方式选择略有心得。本文试着从房地产企业的角度谈一谈对于工程招标方式及合同计价方式的一些认识体会,以期与业内同仁共商榷。
一、常见工程招标方式探讨
1.常见招标模式介绍
目前房地产企业工程招标模式主要有工程量清单招标、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和费率招标三种。
1.1工程量清单招标
工程量清单招标,是指在建设工程招标活动中,招标人依据施工图纸,在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工程量计算单位、统一项目名称、统一项目编码的原则下为投标人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根据招标人提供的统一工程量清单,自主填报综合单价与汇总价,招标人结合投标人报价确定招标结果的招标模式。
1.2模拟工程清单招标
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是工程量清单招标的一个变种,是指招标人在没有施工图纸的情况下,通过估算提出模拟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根据模拟工程量清单报价,招标人结合投标人报价确定招标结果的招标模式。
1.3费率招标
费率招标,是指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只提出一个费率,即在招标人约定的工程定额(或消耗量标准)、工程计价办法计价的基础上的下浮百分率,招标人结合投标人所报的费率确定中标人的一种招标模式。
2.常见招标模式的特点
2.1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优缺点
(1)工程量清单招标优点:招投标双方风险共担,公平合理,是现行国家标准,招投标双方都认同度较高。招标完成后成本基本确定,设计的经济性可以迅速得到认定,便于成本管理,所有的子目都有单价,结算时只需要根据工程量变更在合同总价上调整即可,价格纠纷少,成本风险小;
(2)工程量清单招标缺点:在招标开始前需要完整的施工图文件,要有合理的时间编制工程量清单。完成施工图设计并预留合理的时间编制工程量清单,是实施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必要条件。一般要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1-2个月才能完成工程量清单招标。
2.2模拟工程清单招标的优缺点
(1)模拟工程清单招标的优点:模拟清单招标是为了实现项目开发计划,但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设计条件不具备或招标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相对合理的招标方式。模拟工程清单招标实现了招标工作前置,可压缩开发周期、节约财务成本。
(2)模拟工程清单招标的缺点:工程量全凭估算,工程量的准确性主要依赖类似工程技术指标的掌握程度;工程造价在招标时不能完整体现出来,不利于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由于设计深度不够,出现漏项的可能较高,清单项目工作内容存在较多变数,可能会有较多单价需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协商确定,由于协商没有竞争性,通常会造成工程成本增加。
2.3费率招标模式的优缺点
(1)费率招标模式的优点:招标前只需要知道工程的大致规模,建设标准,且在施工设计未完成时即可开展,实现了招标工作前置,可压缩开发周期、节约财务成本;招标计价十分简便,商务标内容单一,只报出投标费率即可,评标简单。
(2)费率招标模式的缺点:招标时只是确定中标费率,须待工程竣工结算时,才能完整计算工程造价,工程造价在招标时不能完整体现出来,不利于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工程竣工结算时按实际发生办理结算,费工费时,结算的工作量大;预算定额不可能涵盖合同中的所有工作,结算时组价纠纷较多,且最后往往甲方妥协;费率招标时,措施费可能会因选择施工措施方案不同,而差异显著。
3.常见招标方式使用建议
(1)根据以上几种招标模式分析,从成本控制角度出发,个人对于招标模式选择的意见为:首选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在设计深度及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谨慎选择使用模拟清单招标;费率招标方式应尽量避免使用。
(2)模拟清单招标的实施前提是规划指标、结构型式、机电系统、建筑做法标准等已基本确定,模拟清单与建设工程拟合程度越高,对成本控制工作越有利。为实现采用模拟清单招标情况下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成本工程师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本企业主要产品的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积极推进研究和制定公司做法标准。
(3)费率计价是一种基于定额计价方式的,由于各地定额反映的价格水平、定额计价程序、定额中各项费用计取标准等都有很大的差异,需要招标人认真研究所采用的地方定额,理清并固化定额计价程序和定额中各项费用的计取标准,减少变动因素,提高成本控制力。
费率计价时应特别注意对措施费用的控制,避免承包人通过采用不经济的施工措施谋求额外利益。可采取的应对办法有费率招标时要求部分措施项目费用包干,或加强对现场施工措施方案的经济性审查等。
(4)模拟清单招标及费率招标方式,工程造价在招标时不能完整体现出来,为加强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建议业主在具备条件后(即施工图设计完成后)的2-3月内与承包人完成施工图造价核对,确定合同价格。
二、常见合同计价方式探讨
1.常见合同计价方式
合同计价方式通常分为总价合同和单价合同两种计价方式。
1.1总价合同,也称总价包干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确定一个完成项目的总价、承包单位据此完成项目全部内容的合同。总价合同分为固定总价和可调总价两种合同模式。
(1)固定总价合同,在图纸及工程要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价不变。合同总价只有在设计和工程范围有所变更的情况下才能随之做相应的变更,除此之外,合同总价是不能变动的。
(2)可调总价合同,合同条款中约定,如果在执行合同中由于工料机价格变动超过一定限度时,合同总价根据事先约定的调价公式作相应调整。即合同总价依然不变,只是增加调值条款。
1.2单价合同,承包单位在投标时,按招标文件就分部分项工程所列出的工程量表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的合同类型。单价合同分为固定单价和可调单价两种合同模式。
(1)固定单价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均不能以工程量、工料机价格等为理由提出对合同单价调整的要求。
(2)可调单价合同,约定在执行合同中,由于工料机价格变化超过一定限度时,可以调整单价。
(3)费率合同,是一种基于定额计价方式的、特殊的单价合同模式。
(4)单价与子项包干混合式合同,即对部分项目(如措施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等)采用子项费用包干,其余项目采用单价方式计价,包干项目不再调整、其余项目按实结算。
2.常见合同计价方式的特点
2.1总价合同优缺点
有利于建设单位在评标时易于确定报价最低的承包商、易于进行支付计算。
量与价的风险主要由承包商承担;承包商索赔机会少。
采用总价合同计价的工程需满足以下条件:工程量小、工期短、估计在施工过程中环境因素变化小,工程条件稳定并合理;工程结构和技术简单,风险小;工程设计详细,图纸完整、清楚,工程任务和范围明确;投标期相对宽裕,承包商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详细考察现场、复核工程量,分析招标文件,拟定施工计划。如果采用总价合同的条件不具备,投标人出于风险考虑可能会报价较高,因此对建设方也并不完全有利。
2.2单价合同优缺点
合同风险得到较合理分摊,能鼓励承包人通过提高工效等手段从成本节约中提高利润。
发包人的风险在于工程结束前总价是未知的(尤其是无法在招标阶段准确计算工作量的项目),及遇到承包商运用不平衡报价时,风险会更大。
单价合同大多用于工期长、技术复杂、实施过程中发生各种不可预见因素较多的大型土建工程,以及业主为了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初步设计完成后就进行施工招标的工程。
2.常见合同计价方式使用建议
在设计条件具备、招标时间充分的情况下优先采用总价合同计价方式,其中合同履行周期短、工程结构相对简单的小型工程优先采用固定总价合同计价方式,合同履行周期较长、工程结构相对复杂的工程采用可调固定总价合同计价方式。
篇5
【关键词】住宅,工程造价指标,造价指数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住房制度已经发生了彻底而深远的变革,由过去国家配给到现在商品房买卖,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日渐提高,对住所要求也不断高涨,在房价日益攀升的今天,住宅房屋造价指标及指数再次被人们所重视。本文旨在对住宅工程造价指标及指数的分类和各自公式计算法加以论述,并分别探讨其用途。
一、住宅工程造价指标及指数的分类
1、住宅工程造价指标的概念及分类。住宅工程造价指标,主要是反映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包括总造价指标,费用构成指标。是对建筑、安装工程各部分项费用及措施项目费用组成的分析,同时也包含了各专业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等费用的构成及占工程造价的比例。简单地说,工程造价指标是利用统计学原理计算出来的。主要是为了评价和掌握统计时间段内相应项目造价活动的规律。常见的指标有:平米含量、立方米含量、单位造价等。
2、住宅工程造价指数的概念及分类。住宅工程造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由于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的一种指标,它反映了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的价格变动趋势,是调整工程造价价差的依据。按照指数用途分为单项价格指数和综合价格指数,其中单项价格指数是分别反映各类工程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及主要设备报告期对初始时期价格变化程度的指标,如人力资源指数和主要建筑材料指数等。综合价格指数是综合反映各类项目或单项工程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和设备费等报告期价格对初始时期价格变化而影响工程造价程度的指标,比如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造价指数等。除此之外,还有按照造价资料期限长短分为时点造价指数、月指数、季指数和年指数,分别对应各自时间点价格对比计算的相对数。按照不同基数分为定基指数:各时期价格与某固定时期的价格对比后编制的指数;环比基数:各时期价格都比前一时期价格为基础计算的造价指数。
二、住宅工程造价指数的计算公式、方法
1、住宅工程造价指数的计算公式:工程造价指数的公式较为繁琐,包括好多项目的指数,比如人工费指数、单项材料价格指数等。工程造价指数=人工费指数*基期人工费占建安工程造价比例+∑(单项材料价格指数*基期该单项材料费占建安工程造价比例)十∑(单项施工机械台班指数*基期该单项机械费占建安工程造价比例)十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综合指数*基期其他直接费、间接费占建安工程造价比例。
2、住宅工程造价指数的统计方法。工程造价指数一般应按各主要构成要素(建安工程造价、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分别编制价格指数,然后经汇总得到工程造价指数。造价指数是衡量一项住宅工程方案的成本预算是否合理的重要尺度,它不仅对于调控工程造价成本有直接影响,而且对造价指数产生预期有效地效果有着间接作用。
三、住宅工程造价指标的用途
1、工程造价指标是整个项目决策的工具。在整个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指标对于核算整个房屋成本具有直接作用。工程造价指标包括人工、材料、机械和建筑安装等多项费用,在工程建设前,对建筑工程的各部分指标展开分部成本核算,是工程造价的基础。
2、工程造价指标是筹集各项建设资金的依据。当建设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的贷款时,金融机构在对项目的偿贷能力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也需要依据工程造价指标来确定给予投资者的贷款数额。在此过程中,造价指标就要发挥全面的工程监督预算的作用,对各方面各环节的用料进行严格把关,做到滴水不漏,把房屋工程的各部分造价成本都落实到位。
3、工程造价指标是合理利益分配和调节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各专业人口费、材料费和企业管理费用等基本指标的评估,造价指标能分析和探究出每一项指标具有的优缺点,从而进行合理的分配各项指标的收益,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住宅工程定额的编制和管理中,应当及时收集工程造价指标资料,使定额所反映的价格水平贴近于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
四、住宅工程造价指数的用途
1、工程造价指数能够合理控制建设成本。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成本开支决定企业的盈利水平。成本越高,盈利越低,成本高于价格,就会危及企业在房地产市场的生存。造价指数通过评价价格变化对工期影响的程度,从而起到控制成本的预测作用。
2、工程造价指数是评价建筑安装管理水平和房地产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依据。造价指数会对安装过程中每一环节管理进行鉴定,主要审查是否有导致造价价差过大的因素,及时排除;防范安装管理方面问题的纰漏,确保工程进度按序推进、分工明确地完成;对于造价指数中出现的与实际成本偏差较大的预算项目,一定要查清建材本身是否存在安装质量问题,在检验工程质量安装过程中是否有多余的成本投入,在施工人员方面有没有存在技术不达标、不成熟而引起的预算与实际成本相差较大的问题,同时施工员更要做到有遗漏从源头控制、精细化管理、高标准、高指标、高要求、高安全系数地完成施工任务。
结语:
工程造价指标及指数在整个住宅工程建设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住宅造价指标及指数贯穿于整个房屋建造工程的始终,因为在工程设计方案、项目预算、施工建设和竣工验证等各阶段、各环节都离不开造价指标及指数的评估。要保质保量、高效率、低投入地完成建筑任务,就要时刻把握好造价指标及指数的应用方法和用途,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尚梅,徐佩俊-中国建筑价格水平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第8期.
篇6
近年来,在审计投资实践中,审计人员以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为主线,主要的建筑材料,人工,机械等审计工作中,对项目的直接成本审计效果良好,但作为构成直接成本的一部分———措施成本,往往在审计工作中重视不够,特别是对临时设施的审核肤浅。与直接工程费不同,临时设施费常常是说不清的费用,一般发生在工程开工之前,这些临时设施在账目中不明确,需要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认真筛选,寻找线索。它有两部分内容,一是由施工单位为了方便施工而新增建的辅的或配套的临时性工程;二是建设方自行施工所发生的临建支出。在对这笔费用进行审计时,需要关注。a.招投标及施工合同。为了建设项目施工的顺利展开,或有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的如临时专用公路或其他项目,在招标文件或招标答疑记录中有记录的,必须依据合同来处理,要看是否包含在整个投标报价中。若包括在内,又不是工程变更,都不能增加到临时设施成本中。b.施工现场。大量的临时设施施工完结后,临设现场过场已被拆除,但审计人员也可以在施工现场找到一些痕迹。例如,悬挂起重机基础大小,审计人员可判断悬索的大致规格,起重量,从而查定临时设施的安装方案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在临时设施的审查过程中,通过实地查看调查,确认临时设施施工的真实性;同时,更要对临时设施施工的必要性进行审查,看是否存在建设单位故意为了提高临时设施成本,以弥补所谓“低价”的现象,是否存在实用性不大或者关联度不高的临建项目,以提高项目绩效审计和绩效评估的有效性。
2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方法
2.1分组计算审计法
分组计算方法,是将建设工程项目分成若干组,然后再将有关联的或者相邻的项目划为同组来进行审查,原因是虽然工程量不同,但是对有些项目有相似或者相同的计算基础,通过同组中的其他项目工程量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合理。分组计算方法可极大地提高工程量审计速度,因而广泛地应用于建设项目审计工作中。
2.2比较审计法
工程造价审计中的比较审计法指的是通过已经审计的工程造价来进行类比分析,通过对比对此工程造价进行审计。如果是相同设计的建设项目,仅仅是不同的建筑面积,可以用两个施工分项的工程量,其面积比基本相同的规定,比较各子项目的工程造价审计在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如果是基本一致,那么工程造价的审计应该是合理的。相反的话,就表明有问题,应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此外,如果同一被审计的项目和参考项目建筑面积相同,但不同的设计图纸,如在房架,砖墙、砖柱等工程量也不相同,那么不同的部分另行按照图纸和签证单进行计算。
2.3筛选审计法
对于建筑面积、建筑高度不同,但其构造相似的建筑,可依据二者的分部工程量,劳动力的数量和每平方米的成本差异不大,造价审计人员可以收集这三种变量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与总结,并依据人工,工程量和平米造价这三个基本项目进行审计。这些优先的基本指标,用这几个基本指标对每一个子项目进行筛选,没有选中的就不审计了,选中的显示不包含子项目的建筑面积范围内的。应该有严格的审核和其子项目。筛选审计方法的优点是快速,简单和易于理解,在审核中可快速发现问题,而且容易掌握。只是,筛选审计法一般只适用于不具备全面审计条件的建筑工程。
2.4标准图审计法
以工程建设标准为标准预算的审计。根据通用图集或对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标准,一般在地面以上的结构最稳定,应将审计集中在审核预算、决算成本,对标准成本标准设计图纸提供依据。还有局部不相同的部分、工程设计修改和工程变更部分可以使用一个单独的审查单元。此方法的优点是时间短,准确性好,易判断。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标准施工图纸为依据的建设工程,因此相对比较狭窄。
3结语
篇7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测方法;灰色模糊估算
前 言:工程造价预测是建设单位关心的主要问题,就是对工程项目进行估价,对一个计划准备建设工程开工前的价格预测。对于一个拟建工程项目来说,由于工程管理中的“三超”现象―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一个顽症,久治不愈,造成了巨大损失,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故有关学者着手探求现象发生的根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 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加剧,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 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推行全过程动态管理。
1、工程造价的相关概念
1.1工程造价的定义
工程造价的直接含义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按中国造价管理协会学术委员会的意见表述为两种:
(1)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花费的全部费用,即一项工程通过建设形成相应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用的一次性费用总和。这一含义是从投资者――业主的角度来定义的。投资者选定一个投资项目,为了获得预期的效益,就要通过项目评估进行决策。
(2)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或建设工程总价格。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含义是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前提的。
1.2工程造价的分类
工程造价可以根据不同的建设阶段、工程对象(或范围)、承包结算方式等进行分类。按工程建设阶段的不同,工程造价可分为以下两类:
(1)投资估算造价。投资估算是手旨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又们以建项目所需投资,通过编制估算文件预先测算呀口确定投资额的过程。估算出的建设项目的投资额,称为估算造价。
(2)概算造价。概算造价是设计部门在初步设计阶段,为确定拟建项目所需的投资额或费用而编制的,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层次性十分明显,分单位工程概算造价、单项工程概算造价和建设项目概算总造价。
2、常用预测方法介绍
工程造价预测的准确程度与预测方法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目前常用的预测方法是进行工程造价预测研究的重要环节。
2.1、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是用分段逐点推移的平均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处理,找出预测对象的历史变动规律,并据此建立预测模型的一种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具体作法是每次取一定数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加以平均,按照时间序列由前向后递推,去掉对应于最前面一个单位时间的数据,再进行平均,直至全部数据处理完毕,最后得到一个由移动平均值组成的新的时间序列。视需要这种移动平均处理过程可多次进行。这种方法重视近期的数据,虽然比较粗糙,但却简便易行。可分为:简单移动平均法和加权移动平均法两种。
2.2、灰色预测技术
灰色系统理论主要以“差异信息原理”、“解的非惟一性原理”、“最少信息原理”、“认知根据原理”、“新信息优先原理”、“灰性不灭原理”为基本原理,以灰色朦胧集为理论体系,以灰色关联空间为分析体系,以灰色序列生成为方法体系,以灰色模型(GM)模型体系,以系统分析、评估、建模、预测、决策、控制、优化为技术体系。本报告以灰色预测模型,对两岸间化工品贸易进行的预测如下:
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的一般过程为:
① 一阶累加生成(1-AGO)
设有变量为 X(0)的原始非负数据序列
② 对X(0)进行准光滑检验和对进行准指数规律检验
呈递减趋势,则称X(0)为准光滑序列,则X(1)具有准指数规律。否则,进行一阶弱化处理
③ 由第2步可知,X(1)具有近似的指数增长的规律,因此可以认为序列 满足下述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灰色系统理论建模技术较为成功的应用实例,大多集中在等间距的观测数据序列,对于非等间距的观测数据序列,仅有少数应用实例,并且模型大多数给出的是时间响应序列表达式。通常观测数据呈现为非等间距的数据序列,非等间距数据建模本身具有一定的理论难度,目前尚无较为理想的建模方法,不能满足工作实际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非等间距序列建模方法作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本课题在吸取灰色系统理论建模技术精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理论上较为完善的非等间距数据建模方法,为非等间距数据建模理论提供了一种有效地建模方法。
3、工程实例分析
3.1、预测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大多研究者工作看,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指标法,大多数的工业建设项目采用了扩大指标法;二是统计归纳法,大多数学者试图根据已完工程的有关工程造价信息建立造价、指标(指数)数据库,通过各种数学手段,寻找各类建设工程的造价变化规律,建立工程造价预测模型;三是近似演绎法,试图根据各类工程项目的自身特征,对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进行归类假设,然后通过对机理的演绎推理,建立工程造价预测模型。但,无论是人工神经元网络法、模糊数学法、类比工程法还是基于数据序列的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自回归滑动平均法、回归分析法、定比回归法、灰色预测技术、马尔可夫预测法、趋势外推法等,都仅仅是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建设工程造价作出的一些尝试性预测研究工作,这些工作还远不能满意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3.2、工程概况
本工程(S)为某旅游投资开发公司的高层住宅楼,地下1层,地上23层,130户,1~巧层每层6户,16层以上每层5户,建筑面积约为20150平方米。其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本工程采用大型钢模板,商品混凝土,砌体部分采用多孑目卜承重砖墙,装饰部分外墙采用进口外墙孚激漆,内墙为普通白色孚撇漆,地面为普通水泥地面,门窗采用塑钢门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2003 [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3.
篇8
【关键词】EPC模式 优缺点
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市场,带动我国技术、机电设备及工程材料的出口,促进劳务输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工程总承包存在着巨大的优缺点,因此在承包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些优缺点,将风险降到最低。
一、工程总承包(EPC)的内涵及主要分类方式
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设计采购施工(EPC)/ 交钥匙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交钥匙总承包是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业务和责任的延伸,最终是向业主提交一个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项目。
设计—施工总承包(D-B):设计—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类型和业主要求,工程总承包还可采用设计—采购总承包(E-P)、采购—施工总承包 (P-C) 等方式。
二、工程总承包(EPC)产生背景及意义
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市场,带动我国技术、机电设备及工程材料的出口,促进劳务输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建设项目总承包在发达国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自然发展起来的,而在我国是作为政府推行的一项改革而出现的。《关于培养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广利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我过建筑市场中项目总承包的全面开展。
改革开放30年时间,我国房屋建筑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十几年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温的背景下,巨大的竞争压力催生了房建市场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材料,可以说我国房屋建筑在施工技术上已经是成熟的,需要的就是更加先进的管理手段。EPC工程总承包逐步成为发达国家工程建设管理主流模式之一。我国EPC总承包工程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在化工、石化等领域已取得不俗的成绩。然而,EPC模式在房屋建筑领域却较少应用。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已经为EPC模式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在我国现在投资规模日益壮大,对工程工期、质量等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同时也要求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解决我国承包企业中管理水平落后的关键是科学的分析当前国内外项目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了解国际通用模式的程序和标准,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找出适合我国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这对于提高我国承包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使我国项目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更快地与世界接轨具有重要意义。
三、工程总承包的特点
工程项目模式代表了现代西方工程项目管理的主流,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CM)和设计的完美结合,也是成功运用这种模式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投资目的的典范。曾因其建筑工程承包业以高速度、低成本地建造高层建筑和大型工业项目而著称于世。EPC的关键是依赖称职的专业分包商及标准化的过程控制与程序,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这是其实现简洁高效的设计、制造与施工的基础。其特点为: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仅业主将工程首先视为投资项目,而且建筑师、承包商都从这一优先次序出发。为了有效地参与竞争,一般都将整个项目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包。由不同的专业分包商负责各个工作包的设计、制造或提供材料与构件并负责施工与安装。这种双重的协调反馈、依靠项目相关各方均能遵循公认的控制程序、规范和技术标准。
(2)咨询工程师提供各专业完整的设计,但设计阶段只到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深度,不出详细设计即施工图,而后者是由承包商完成的。特别是一些较独立的分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有时亦称二次设计,是由专业分包商独立完成的,但需由建筑师批准。
(3)需要建筑师熟知市场状况,他们不仅将其设计看作建筑作品,亦了解其设计是影响业主投资回收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此,奠定了EPC模式中承包商早期介入项目的基础,承包商对设计提出的便于施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建议不会受到建筑师的轻视甚至因影响建筑效果引起其反感。没有这二基础存在,承包商对设计的充分介入是很难实现的。
由此可见,工程总承包存在着大量的风险价值,这就要工程承包商对其优缺点了如指掌,在承包过程中,认真分析其中的利弊因素,将风险值降到最低。
四、工程总承包的优点
(1)业主只需要一次招标选择一个EPC总承包商,不需要对设计和施工分别招标,减少了招标费用与业主方管理和协调的工作量。这不仅使业主对整个工程减少了管理,更方便将责任明确到个人,业主只需要最后来验收整个工程,不需要每个环节都来亲自监督,项目责任单一, 简化了合同组织关系, 有利于业主管理。
(2)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EPC模式可较好地避免机构臃肿、层次重叠、管理人员比例失调的问题。
(3)风险主要由EPC承包商来承担,业主方风险小。
(4)能够较好地将工艺设计与设备采购及安装紧密结合起来, 有利于项目综合效益的提升。
(5)有利于推动管理现代化。工程总承包模式作为协调中枢必须建立起计算机系统,使各项工作实现了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和规范化,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率,大力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承包竞争力。
(6)EPC模式的优势在于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由总承包商从一开始就对项目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发挥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的合理交叉和充分协调,由此降低管理与运行成本,提升投资效益。
五、工程总承包的缺点
(1)虽然雇主有权监督承包商工作,但却不能过分干预承包商工作,或者要审批大多数的施工图纸。
(2)工程造价会大幅度的提高。因为业主将全部工程承包给承包商,并且不能过分干预承包商的工作,可能会造成承包商大幅度提高工程造价。这就需要业主在与承包商签订合同时认真分析合同条款,是自己的损失值降到最低。
(3)能够承担EPC大型项目的承包商数量较少,不利于市场发展。因为我们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虽说在十上我们确立了我们目前为中等发达国家,但不可否认我们能够承担如此大型项目的承包商仍在少数,那么能够保证质量的承包商更是少中之少。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承包商进行工程总承包,以此来提高我国承包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4)承包商承担的风险较大, 因此工程项目的收益、质量完全取决于EPC项目承包商的经验和水平。我国目前能够承担EPC大型项目的承包商还在少数,所以有经验和水平的EPC承包商更在少数,那么同上面所说我们还是应该大力提倡承包商进行工程总承包,以此来提高我国承包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对建筑工程要求的不断提高,EPC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由于具有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灵活多变等管理的多样性及先进性,虽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但却阻挡不了他在我国迅速崛起的事实。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国外的优秀理论成果,使EPC模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加快我国同国际竞争的速度。
参考文献:
[1]王宇科.浅谈EPC总承包优缺点及风险控制[J].经济生活文摘,2011,(11)
篇9
【关键词】造价控制;成本;管理
1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指把建筑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工程造价包括工程设备信息、工程材料信息、工程建筑安装信息以及工程其他投资信息等,涉及到设备、材料、设计、预算、工程等多个部门,没有一个合理的造价控制系统,整个建设造价面临失控的危险[1]。
2 建筑行业工程造价控制系统架构的选择
2.1 B/S架构
B/S结构(Browser/Server结构)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AN,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 。特别是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管理软件更是方便、速度快、效果优。
B/S结构具有分布性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询、浏览等业务处理;业务扩展简单方便,通过增加网页即可增加服务器功能;维护简单方便,只需要改变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开发简单,共享性强等优点。B/S 模式的缺点是个性化特点明显降低,无法实现具有个性化的功能要求;操作是以鼠标为最基本的操作方式,无法满足快速操作的要求;页面动态刷新,响应速度明显降低;功能弱化,难以实现传统模式下的特殊功能要求。
2.2 C/S架构
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 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目前大多数应用软件系统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两层结构,由于现在的软件应用系统正在向分布式的Web应用发展,Web和Client/Server 应用都可以进行同样的业务处理,应用不同的模块共享逻辑组件;因此,内部的和外部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新的和现有的应用系统,通过现有应用系统中的逻辑可以扩展出新的应用系统。这也就是目前应用系统的发展方向。
C/S架构的优点是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和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其缺点是高昂的维护成本且投资大。首先,采用C/S架构,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库平台来实现数据库数据的真正“统一”,使分布于两地的数据同步完全交由数据库系统去管理,但逻辑上两地的操作者要直接访问同一个数据库才能有效实现,网络管理工作人员既要对服务器维护管理,又要对客户端维护和管理,这需要高昂的投资和复杂的技术支持,维护成本很高,维护任务量大。
3 系统的详细设计
基于文中第二部分对系统架构优缺点的分析,本文的设计采用的是C/S架构。C/S 体系结构由客户应用程序,即客户机和数据库服务器,也统称为服务器程序两部分组成,一般客户机也可以称为前台程序,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而服务器可以称之为后台程序,负责数据管理。当客户端应用程序发送工作请求后,服务器程序即被启动,响应并反馈。客户程序运行在客户端,一般就是用户的电脑上,对应于服务器电脑,当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访问操作时,客户程序就自动地寻找相应的服务器程序,并向其发出请求,服务器程序能根据预定的规则做出应答,反馈回结果[1]。
按照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的功能需求,可以将造价控制系统分成如下几个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工程信息模块、材料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价格管理模块、工程造价管理模块和定额管理模块。系统的结构图如下:
图1 建筑行业工程造价控制系统结构图
3.1 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输入用户的信息并保存、用户信息的修改、用户信息的删除、查询用户的信息和查询用户的情况等。
3.2 工程信息管理模块
创建一个新的工程,可以对工程的名字、编号、项目信息等进行设置。具体内容包括对新建工程的名称、施工地、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建筑指标等进行描述。
3.3 材料管理模块
这个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原材料价格的管理,价格的波动是随市场供需关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来变化的,目的是为工程造价模型提供数据。
3.4 价格管理模块
主要的功能是对工程的日常开销进行编制,包括对施工工人,作业机器,材料的预算价格等。
3.5 定额管理模块
施工定额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表现为编制新的或修改调整原有的劳动、材料消耗、机械台班费用等定额,或者利用它们编制新的施工定额。是在定额调整方案已设定的基础上,自动确定它们各自的消耗指标,实现定额用户控制调整。费用的定额管理体现的就是费用及费率的设定与调整,用户应根据其自身的需要在允许的范围内对费用及其费率进行修改调整[1]。
3.6 设备管理模块
对设备的进出情况、使用情况、停报修情况进行管理。根据市场的状况实时刷新设备的价格,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方便与其它子系统进行联系。
3.7 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控制模块还可分为下列四个系统:
3.7.1 投资决策系统
主要工作在于编制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最终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3.7.2 设计控制系统
该系统是指设计阶段造价的确定与控制,通过分别对拟建项目的估算造价和概算造价作分析与规划,将其分解到各项工作中,以此来分别限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达到限额设计的目的;
3.7.3 招投标系统
应包括招标管理与投标管理2个子系统,主要应反映出甲方的招标管理、乙方的投标管理、甲方的评标与甲、乙方施工合同的签订等信息的处理;
3.7.4 施工控制系统
施工控制系统是造价控制的关键,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甲乙双方的共同合作来完成,而且甲、乙双方各自的立场、任务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将施工控制系统划分为“甲方系统”与“乙方系统”;
甲方系统应包括:1)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管理;2)控制工程变更,实施工程变更管理;3)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审查工程结算;4)编制工程竣工验收计划,编制竣工决算;5)整理已完工工程造价资料,并提交给本管理信息系统,由定额管理系统进行分析,编制出新的概算与估算指标,由价格管理系统对照系统保存的类似历史工程资料编制出新的工程造价指数,并进行价格预测分析。
乙方系统应包括:1)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2)成本、质量、进度控制;3)索赔管理与结算编制等[1]。
4 总结
工程造价控制系统能够规范公司开发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提高企业效益,节约项目成本,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形式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82-01
一、高层建筑概论
建筑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随着经济的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 37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中规定:住宅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建筑。
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现代高层建筑是是商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高层建筑基础承担着将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给地基的重要作用,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了业内人士的重视。
二、高层建筑主要基础形式及适用范围
(一)筏形基础
筏式基础一般采用现浇整板作为上部结构与地基的接触平台,因此也叫板式基础。目前,这种基础一般有两种形式:倒肋形楼盖式和倒无梁楼盖式,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倒肋形楼盖式基础中含有纵横板底架梁将接触划分成若干小区间,其板底架梁增加了基础的强度和刚度,有效减小板的厚度;倒无梁楼盖式基础板底无架梁,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平板覆盖在地基上,由于没有架梁为其提供足够的刚度,板厚要比倒肋形楼盖式基础厚的多。
在通常倒无梁楼盖式筏板基础使用比较普遍,其原因是倒无梁楼盖式筏形基础在钢筋绑扎、模板支撑、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过程中施工比较简便,施工速度较快,对加快施工进度较为有利,但其导致整个基础工程的钢筋和混凝土使用量相对倒肋楼盖式筏型基础较浪费,对控制基础工程的总造价不利。倒肋楼盖式筏形基础与倒无梁楼盖式相比具有材耗低、刚度大的优点,缺点是基础浇筑相对比较麻烦。
总体上来说,筏形基础主要适用于位于软土地基,使用条形基础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容许变形和地基容许承载力的建筑;柱距较小,柱子的荷载较大,必须将基础连成一整体,才能满足地基容许承载力的建筑;风荷载或地震荷载起主要作用,必须保证基础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时的高层建筑。
(二) 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是由顶板、底板、外墙和一定数量的纵横交错的内隔墙组成的一种钢筋混凝土空间箱形结构。它的主要优点是:刚度大、整体性好、传力均匀、能抵抗和协调由于软弱地基在大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不均匀变形、抗震性能好、稳定性能好。设置箱形基础,其使基础埋深加大,可卸除原有基础的一部分自重应力,地基承载力有所提高,并使建筑物重心下移,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定性;由于埋深较大,箱形基础外壁与土的摩擦力增大,增大了基础周围土体的结构的阻尼,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箱形基础的中空部分还可用作地下室,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其主要缺点是:当箱形基础内隔墙较多时,给支模等施工带来不便,增长施工时间;过多的内隔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地下空间的利用。
当地基极其软弱且不均匀沉降十分严重,筏形基础所提供的刚度不足以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时,一般采用箱形基础。
(三)桩基础
桩基础由两部组成,一部分是桩基的承台一般可采用筏型基础的底板或箱形基础的底板,另一部分才是桩本身。桩承台作用是将上部荷载传给桩,并使桩群连成整体,而桩又将荷载传至较深的土层或持力层去。桩,按受力性能来区分,有摩擦桩和支承桩两种。摩擦桩主要是通过沿桩长四周表面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将荷载扩散至下部地基。同时,摩擦桩的桩靴处与下部地基土挤压,也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但所占的荷载比重较少。支承桩,则主要通过桩靴压力传荷载至下部坚实土壤或岩石的持力层。
桩基础适用条件为:浅表土层软弱,在较深处有能承受较大荷载土层作为桩基础的持力层情况下;在较大深度范围内,土层均较软弱,且承载力较低情况下;高层建筑结构传递给基础的垂直和水平荷载很大情况下;高层建筑对于不均匀沉降非常敏感和控制严格时;地震区采用桩基础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情况下。
三、总结
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当中,选择正确的基础形式是非常重要的。高层基础如果选型不当,将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基础工程在建筑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常情况下可以达到25%左右,在结构复杂或者地质情况复杂时,所占比重还会有所增加,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基础工程的施工工期可以占到土建工程工期的30%左右,合理选择基础形式对缩短施工工期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选择正确的基础形式以及对所选的结构形式进行合理的设计,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影响高层基础选型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各种基础形式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各有优缺点及适用范围;2、上部建筑结构形式选型,不同的上部结构,对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上部结构的不同结构形式选配合理的基础型式,保证上部结构和基础形式的相互协同工作,充分利用上部结构的刚度;3、高层建筑结构功能要求,高层建筑基础选型应满足建筑物使用上的具体要求;4、抗震要求,在地震烈度比较高的地区,基础选型要充分考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可能出现过大变形、不均匀沉降和倾覆的情况,选择经济适用、安全冗余度高的基础形式;5、在建工程周边建筑,在建工程周围已有建筑物很大程度上对基础选型影响,当建筑物间距很小的条件下,若采用筏形或箱形基础,在深基坑开挖时,可能会对已有建筑物的基础或主体造成局部下沉、开裂等情况;6、工程造价,在基础选型时,应在满足上述因素的前提下,选用造价最为经济的基础方案。
参考文献:
[1] 孙少鹏. 浅析高层建筑中的结构与基础选型[J]. 商情,2011,6
[2] 董伟 秦萌. 论筏形基础特点及施工工艺[J]. 大科技?科技天地年代,2010,11
[3] 孙利辉. 高层建筑基础的设计选型与应用[J]. 价值工程ISSN,2011,9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