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特点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艺术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学艺术的特点指的是教学艺术区别于教育科学与其他门类艺术的特殊性质。凡是称之为“艺术”的东西,总能给人愉悦的美的享受。教学艺术也一样,它是塑造心灵培养人才的复杂艺术。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就会越学越高兴,如沐春风,乐此不疲,这样学生也才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语文教学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娱乐性
娱乐性就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就是一种“教来使人愉快”的艺术。艺术美以情动人,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就无法打动学生,艺术也就失去了力量。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我们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唤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使学生真正地感动,自觉克服不良的行为。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教师也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这样,学生也乐意和老师推心置腹地谈思想、谈生活、谈学习,这种交流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一个赞许的点头,一缕鼓励的目光,一丝会意的微笑,就会渗透学生的心田,开启学生智慧的门窗,使学生受到教育和鼓舞。在教学中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二、形象性
教学和艺术都要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区别在于,前者运用概念,后者运用形象。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教学艺术是为学生学习而施展的,具有明显的诱导性,要面向学生,诱导学生,促进学生学习。别林斯基说:“哲学家用三段论,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所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一个是证明,另一个是显示,可是他们都是说服,所不同的是一个用逻辑结论,另一个用图画而已”。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要实现艺术上的特质,就必须具有形象性或者形象依托。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其语言的形象性更是至关重要。它集中体现教师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它要求教师深入感受、体验教学内容,借助形象化的语言,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将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中。每位老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但怎样才能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呢?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有很强的业务水平,让他崇拜你,尊敬你之外,更要善于用形象化的语言,学生自然就愿意听你讲课。如有的教师在讲解拼音教学规则时,讲到“ü”和声母“jqx”相拼两点要省去,就编成儿歌“jqx”小淘气,见到“ü”眼就挖去。这样,通过教师的形象化语言,抽象事物就变成了摸得着的东西,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当教师更多地懂得了美的素质怎样深入人心的生活,当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来完善、扩展这种美的体验方法时,他们也就踏上了教学艺术之路。”教学艺术的形象性特征,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当深厚的审美修养,既有感知美发现美的能力,又有丰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判断力,在教学中有效地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也会因此喜欢你的教学。
三、创作表演性
表演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合理地安排表演,就会使学生的兴趣大增,自觉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活跃的课堂气氛,无论是教者还是学者都会全身心地投入,真正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表演,就能把抽象的文字语言通过动作、表情转换为形象的肢体语言,把文中无声的情节生动地再现出来,同时使学生的创造、求异等思维得到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就像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指一切外观行为的综合表演,即教师的衣着打扮、表情态度、身姿动作、实验操作、口语板书等。饶有兴趣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的热情。教师讲台形象自我塑造得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艺术的效果。他要求教师具有现场表演的技巧。优秀教师们总是把讲台当舞台,把一节课表演得生动活泼,富有艺术感召力。所以有人说,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过程好比一场“演出”,演出的演员除了教师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对教学对象有深厚的热爱之情,才能在教学表演中进入角色。另外表演要适度,做到质朴自然、千万不可矫揉造作、表演才会恰到好处。
篇2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概括地说,有以下三点。
1、知识的抽象性大
在初中学习的“函数”的基础上,高一又要学习“集合”、“对应”、“映射”等更为抽象的知识。高一的立体几何也削弱了直观性而突出了抽象性和空间的想象能力。这就是说思维要从直观,经验型向抽象,理论型过渡。
2、知识的密度增大
由于年龄的增长,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也在提高。同时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多而杂,这就决定了高中数学每节课的内容较初中时要多,即密度加大了。教师在教法上也随之有所变化。初中时教师常常把知识掰开揉碎地细讲,同时还选相当数量的习题去巩固这一知识;而在高中却常常是在新知识的开始阶段,例题即有一定的坡度。尤其强调知识的“以旧带新”和“横向,纵向的沟通、联系”。一节课下来,似乎是听懂了,但一遇到作业常常感到知识的运用不熟练,思路不通畅。似乎总感到新知识没有完全掌握,更新的知识又接踵而来。
3、知识的独立性大
初中知识的系统性是较严谨的,平面几何尤其如此,这个系统给我们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为它便于记忆,又适合于知识的提取和使用。因此,平面几何的知识使人长久不忘,记得清,用得上。但高中的数学却不同了,除了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有个相对明确的系统(与平面几何相比也不成体统),代数、三角的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注意它们内部的小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成了学习时必须花力气的着力点,否则,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必然会欠缺。
二、高一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相当多的高一学生数学不及格,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少数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前几年,不少学校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只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了合格率。现在高中搞会考制,上述问题引起了各校足够的重视。本文对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谈谈造成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一)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原因
1.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
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数知识,紧接着就是幂函数的分类问题(在幂函数中,由于指数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图象)。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又是一个难点,立体几何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学起来相当困难。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数学。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客观原因。
2.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高一学生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追究其原因是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刚带完高三,他们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3.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还有些学生考上了高中后,认为可以松口气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上述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阶段的正常学习。
(二)搞好高一数学教学的对策及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大面积提高高中数学成绩,应采取如下措施。
1.高一教师要钻研初中大纲和教材。
高中教师应听初中数学课,了解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开学初,要通过摸底测验和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摸清三个底(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订出相当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新高一要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根据笔者实践,新高一第一章课时数要增加。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如讲映射时可举“某班50名学生安排到50张单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观例子,为引人映射概念创造阶梯。由于新高一学生缺乏严格的论证能力,所以证明函数单调性时可进行系列训练,开始时可搞模仿性的证明。要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章节考试难度不能大。通过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3.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独立完成,订正错题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为三块进行教学,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测验及格率不到70%应重新复习、测验,课前5分钟小条测验,应经常化,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实践表明,教好课与严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
篇3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独特观点――建构主义。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哲学观它扬弃了机械唯物论中的那种简单的、直观的反映论,它强调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同时也强调认识主体的能动性。作为一种观念,建构主义是对传统认识论的反对,即认为并非是主体对客观实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镜面式反映),而是认识主体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的过程,可以说是借用了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或者说是认知结构)能动地建构起对客体的认识。
1. 该理论的始源 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著名的日内瓦学派创始人、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曾明确地提出了人的认识并不是对外在的被动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一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的观点(认识的建构主义观点)。由于长期在心理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学派的巨大影响,使得建构主义观点在很长时期内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8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其逐渐取代了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才获得人们普遍的重视。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的焦点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认知发展阶段。他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结构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把对象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已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容纳新的对象,个体就必须对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变化以使其与环境相适应(顺化),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即认识上的“适应”是人类思维的本质所在。
2. 该理论的数学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我们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结果。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造自己的理解,反之,我们的经验又受到自己认知“透视”的影响。
数学认识应当被看成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也即是反映和建构的辩证统一。如果完全否认了独立于思维的客观世界的存在,并认为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应被看成对于客观真理的追求,则必然导致“极端建构主义”。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总是一个劲的抱怨学生连课堂上讲过的一模一样的习题,在考试中出现时仍然做不出来。这里可以依据建构主义观点作如下的分析: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是:学习不应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社会的建构过程。我们对学生“理解”或“消化”数学知识的真正涵义获得了新的解释,“理解”并不是指学生弄清教师的本意,而是指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师所讲的内容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其意义,它只是表明学生认为自己“我通过了”。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学生所学到的往往并非是教师所教的――这一“残酷”事实。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表现是:教师尽管在课堂上讲解得头头是道,学生对此却充耳不闻;教师在课堂上详细分析过的数学习题,学生在作业或测验中仍然可能是谬误百出;教师尽管如何地强调数学的意义,学生却仍然认为数学是毫无意义的符号游戏,等等。学生真正获得对知识的“消化”,是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其成为整个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特级数学教师马明先生有一句很生动的比喻:教师把知识“抛”得越快,学生忘得越快。教得多并不意味着学得也多,有时教得少反而学得多。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主动的建构过程。
关于数学学习的建构主义观点是对于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特别是“授予与接受”的观点的直接否定。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是做数学,即我们应让学生通过最能展现其建构知识过程的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
篇4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素质技能的培养有所下降,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育部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型和专业化人才,教改提出了项目化教学。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含义与特点
(一)高职艺术专业体系的含义
PS-ONE国际艺术教育是世通美嘉留学机构艺术留学品牌。首创“海外名校导师精准私人定制”的留学模式,是国内最具专业性的艺术留学咨询和作品集培训的品牌。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艺术设计类专业体系是指围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而产生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
(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体系的特点
1.实用性:艺术设计了专业体系遍布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提升和改善做出重要贡献。它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密不可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艺术设计类专业所学知识就是为适应社会发展,改善社会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而设立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动态性:社会处于不断前进和发展的阶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艺术设计类专业同样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和发展。这种动态性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过程,必然会经历产生、发展、更新和完善的过程。
3.探索性:艺术设计类专业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还处于未成熟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它所设置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实践考证,它的发展要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以提出新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三、艺术设计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的方法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这种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基本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积极主动性,造成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课堂不活跃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厌学的现象。而课堂以老师为主体地位的讲学,会把教学的主要任务由学生想要学转为老师硬要教的方式。课堂的氛围取决于老师讲课是否生动有趣,从而影响学生对课程产生偏科,对老师教学的方法有所比较,喜欢的老师的课就听,并且会主动学习,不喜欢的老师的课程就会自由散漫,放任不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不能够亲身参与课程的学习和课堂讲解,动手实践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提高。
四、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的特点
(一)实践性
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的方面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项目的内容也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使项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室内平面设计,该类人才对当代室内装修和设计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属于高薪行业。
(二)自主性
学生在选择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时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想要学习的类型,并且能够在每个项目中全身心的投入,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思考项目研究内容。
(三)发展性
项目分为长期项目和阶段项目,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需要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项目化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发展。
(四)综合性
艺术设计类专业所设计的内容较为广泛,设计人文地理,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因此项目化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五)开放性
开放性主要体现在项目所围绕的主题的探索方式、方法、展示和评价具有多元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它根据社会需要不断的更新发展和完善。
五、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艺术专业的实施
(一)教师设置课程导入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学习中,老师可以设置情景引入课题。例如两个同学扮演,将所学知识演绎一遍,让学生一目了然。
(二)实地调研
学校应该与相关专业的社会企业合作,设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假期出去调研,更好地了解所学专业。
(三)学生分组合作
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专题进行研究,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讨论,合作学习。
六、结语
篇5
一、 运用兴趣法将学习变成愉快的创作体验过程
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可以明显发现不少学生对艺术的追求自我要求低,缺乏较高审美鉴赏力,中等教育过程一些带有明显功利性的速成教育方式使当前生源的艺术素质较差,这些现实原因造成不少学生本身对设计艺术不了解,兴趣不够,除传授专业知识外对学习兴趣和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特点是图片多,形象资料占有绝对数量,制作多媒体课件,用教学媒体创设形象、直观的课堂情景,实现理论知识与形象范例展示相结合,教学内容形象感染力强。如笔者在家具设计课中将学生的作业与设计比赛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对创作高起点严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并获得2005中国实验家具展优秀奖,学生建立了兴趣和自信,课后学生的反馈信息是“愉快地爱上了创作”。
二、营造主动思考的学习氛围
目前受高考升学压力影响下的中等教育带有明显急功近利的模式化教育倾向,学生养成应试教育下被动学习习惯,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高等教育方式一时无法理解和适应,误认为高校要求不严,学不到知识,将主动学习变为被动学习。在师生对话活动中能够明显感觉出他们的迷茫和困惑。不能从旧的思维定势——中等教育阶段被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型中解放出来,是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因此,要明确教师于高等教育中是“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的定位,帮助学生转型过渡到高等教育主动式学习方式;明确高校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设定目标,指出方向,而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怎样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从单纯接受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学习;教师工作重点从单纯讲授知识型转变为主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以及优化设计教学过程上。
三、 运用讨论法使课堂变成教学互动学术气氛浓烈的研究场所
讨论法是在课堂上营造宽松的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交锋。重视对设计创作过程和方法的研究分析,教授学生如何灵活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当然学生的初级想法不够成熟,但教师要善于抓住那些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去积极引导、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实设计理念,许多问题往往在讨论过程中当堂得到圆满解决。讨论法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教学氛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了创新思维的空间。学生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相互借鉴启发,欣喜地看到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思维被打开,开始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一个创作理念演变成多个创作系列,完成作业课题成为顺其自然的事,在设计成果与设计研究能力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事实证明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是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鼓励他们。
四、教学相长,重视历届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总结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职业本身就督促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重视往届学生作品积累,特别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对比总结研究,可以有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供教师深入教学研究使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这方面出版了一系列教研丛书,如《美院教学创意从书》等,重视学生原创过程,是很好的教研书籍。笔者的重点课程《照明与灯具设计》教学课件2005版就是在2004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改动,每年都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艺术设计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的要求,新世纪要求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转贴于
五、建立师生交流平台,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
艺术设计专业的前沿性、社会性要求学生不能只是停留在课堂学习上,淡化“学校”“课堂”概念,设立另一个开放、社会化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接触课堂外的前沿知识。如照明与灯具设计课,对照明技术的学习是在市场调查中完成,在体验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成为创作突破口,参展、真题真做等等都是在为学生寻找多方面学习空间。招生人数的增多和城郊新校区的建立客观上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近距离交流机会变得稀少,教师无法及时地进行答疑解惑。腾讯网是当前青少年中最活跃的交流平台之一。当代大多数学生拥有QQ号相互联系,使用他们熟知的交流方式,更容易与他们进行沟通。笔者专门开设了QQ号,建立了与学生无障碍交流平台,发挥网络“校外课堂”答疑解惑,这是弥补师生距离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六、 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提高教学水平的灵魂
严谨的治学态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己严格要求,教学态度严谨;二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制定较高的创作目标。建立现代高校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以教师人格的完满坚强,与人平等相处的亲和力,来焕发学生创作的生命活力。教师从教之日,便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操作技能技巧,更要求教师具备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一名好教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不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这是新时代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
以上是笔者近几年教学方法研究的部分总结,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总是能够带给教师许多新的启迪与感悟。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态度进取,尽管存在着年轻的迷茫,作为教师有责任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引导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这对他们一生将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具有专业特殊性,对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过程的深入研究成为教师们刻不容缓的责任。面对知识更新加速,着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需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音乐艺术:中学音乐教育;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3.951
传统的中学音乐课堂不重视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只重视课本内容的讲解,不重视课本之外的延伸,并且落后的教学方式呆板、沉闷无法适应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为了适应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了培养中学生形成系统的音乐知识体系,就需要对现有的音乐教学政策进行改革,增加在音乐教学相关领域的突破,寻找出新的教学策略,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最终走出这一时期音乐教育的瓶颈。
一、 重视情感教育,强调对音乐自我感受的表达
因为音乐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并且音乐要表达的多是抽象的内容,用语言很难描绘清楚,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授课的难度也增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虽然在以前的工作学习中对音乐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对音乐知识方面的了解还停留在欣赏的阶段,所以对音乐各方面的认识比较肤浅没有深入的了解。所以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中学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听,还要重视学生在唱、看和表演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各方面的理解能力。在音乐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的处在音乐的氛围之中,运用各种器官对音乐所要表达的各种情感进行充分的理解,重视对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前,可以先进行与音乐相关的音乐录影带或是短片的播放,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先对这首音乐形成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关于这首音乐的画面,然后进行音乐的播放,这样做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将这首音乐作品与之前想象的画面进行结合,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开展对音乐的学习。
二、 重视音乐内涵,强调音乐本身的表现性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包含着音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灵魂,只有充分理解了音乐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才能充分的了解音乐的内涵,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音乐欣赏水平的局限性和音乐知识方面的匮乏,很难了解作者的表现意图,所以中学音乐老师就要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音乐老师本身就拥有很高的音乐素养和专业的音乐知识,所以在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时能很容易的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图。中学老师要发挥自己的专业长处,在理解困难的音乐作品上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明白音乐的内涵。
三、重视音乐的实践性,强调音乐的创造性
最初的音乐都是从人们日常的劳动实践中产生的,这充分说明了音乐具有很高的实践性,所以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也不能脱离了实践生活,不能采用原有的脱离实践的教学模式,要强调音乐的创造性,使音乐作品的创作者能够充分传达所要表现的思想和感情,与听众形成共鸣。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带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比如在进行有关春天的音乐知识的讲授时,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观察春天,对春天的各种事物有了亲身的实践了解之后,在进行音乐学习时就能将实践中观察到的画面与音乐要表达的画面相结合,就能很好的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对春天的感情。
通过音乐老师的引导,并且重视在音乐学习中的实践性,就能培养学生对音乐创造的能力、理解的能力,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具体包括对音乐各要素的感受能力,对音乐不同意境的感受力,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感受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不仅仅能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更能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力的能力还能陶冶学生人格情操,使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四、 重视音乐情感性与情趣性的结合
音乐是音乐作者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当与作者有同样情感的人听到这首音乐作品时,就会与音乐形成共鸣,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加容易理解音乐的相关知识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挖掘,与音乐作品形成共鸣。刺激学生的感情,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将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出来。音乐中的情趣也能很好的表达,将二者进行结合然后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自然就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中学老师要重视学生的情趣培养,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是学生能否学好音乐的关键,由于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所以中学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抓住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听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经常的唱,将听与唱相结合,增加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动力,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在老师或是家长的逼迫下学习,让学生对音乐学习能够真正的产生兴趣。还要重视潜移默化对学生的影响,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连续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音乐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最终提升中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
总结:
中学音乐这门课程虽然不是中学课程中的主要科目,但是音乐素养对人的一生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陶冶人们的性情,还能提高人的审美水平,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培养人们积极地生活态度。所以要重视对中学生的音乐教学,规避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刺激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真正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瑶.论新课标下的中学音乐教学[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上旬),2012(10)
篇7
关键词:高职学生特点;数据库;课程教改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连续扩招,导致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的急剧上升。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的特点也成为反应我国当代大学生特点的一个重要维度。面对社会就业压力,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生活特点、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本文根据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现代高职学生的调查,对高职在校学生的学习、性格及心理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且根据这些特点,对我国高职学校数据库课程的教改提出几点建议和策略,以期探讨出适合现代高职学生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技能,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脱颖而出。
1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要驱散迷茫
迷茫是现代大学生的一个普遍心理状况,并且由于大学的教育方式与高中教育方式的差异,没有了老师与家长的监督,许多学生的自学意识不强,自学能力比较差。大部分的学生只是按照学校的课程表,拿着指定的书到指定的教室上课,对所学课程的名称、内容一无所知,并且即使学了这些课程对自己以后工作的重要性也不明确。许多大学生都不清楚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能够适合怎样的工作岗位。如此一来就造成了许多的高职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其实,现在高职院校每一个专业都是根据以后学生能够从事的工作岗位所设立的,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的重要性。
解决学生的这一种迷茫感是现代教育改革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在第一堂的数据库课程上就告知学生自己所学专业在未来可以选择的就业方向和具体岗位,并解释数据库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状况与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数据库课程的具体地位以及作用,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去学习,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渴望度。
2 乐于动手实践且厌恶理论学习,应多些课堂实践
现在的高职学生大脑思维都比较活跃,因此普遍的高职学生都厌恶死板的坐在教室里对着教科书和老师的PPT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现代教学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学习理论知识,这样容易让高职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数据库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老师应该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比如说数据课程中的绘制ER图,教师应该通过解说ER图在实际中的一些应用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学习这节内容的目的。并且通过实际的上机操作让学生自己去网上查阅ER图的相关资料和绘制ER图。同学们在绘制的过程中会逐渐的了解ER图的构成要素、要素内容以及每种图形所表示的要素等等。
3 自尊心较强且容易受挫,需多加表扬
高职学生或多或少都曾受过高考的打击,对学习有一些心理阴影。并且现在许多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个性较强,一旦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就很容易对学习产生厌恶感。针对这一点情况,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数据库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同学对知识进行探讨与钻研。如果某位同学依靠自己的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了问题,老师都应该给予一定的表扬,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如此一来,学生接受了老师的表扬及肯定才能更有信心和兴趣去完成更困难的学习任务,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较强,要多些课堂创新
现在社会日新月异,年轻的学生都对当代的一些新鲜事物的关注度较高。然而现在的许多高等教育院校的数据库课程教育内容和方法都比较老套。因此,我们的课程教改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
首先教育方法创新,现在的学生都比较喜欢动手实践,那么数据库课程就应该实现全程机房学习,而不是让同学们看着老师的PPT学习,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且鼓励学生。其次教育形式改变。以往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通过老师布置作业学生上交作业本,这样不仅不全面而且也很容易出现抄袭的现象。因此,老师应该向同学展示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或现今比较流行的网站和BBS等,然后让高职学生自己去发现在这些过程中数据库是如何被运用到的以及数据库在这些运用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可以以考察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建立一些网站,现在很多的高职学生都是通过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来面对学校的期末考试,由于没有深刻的认识与学习,基本考试完以后便将复习的内容忘记干净。因此这种在实践中运用数据库的考试方式,不仅可以发现学生的兴趣点,也提高学生对数据库课程的运用及掌握能力。
根据高职学生这些突出的个性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方法,相信能够更好的促进高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和拓展,培养综合性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冯霞,宇枫.浅议高职学生特点及数据库课程教改方法[D].浙江:职业技术学院,2008.
[2]刘慧.高职学生特点分析及对策浅谈[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篇8
关键词:实验教科书;化学实验;特点;内容选择;设计;陈述
一、化学实验内容选择的新特点
(一)化学实验的生活化
将“面向全体学生的化学”“面向公民的化学”这一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化学教科书中,就要求化学教科书的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学生学习“有用的化学”。作为化学教科书内容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实验,尤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无处无化学;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在知道和理解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清楚所学的知识能用于做什么和怎么做;同时对化学的本质和价值,尤其是化学科学的“两重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选取学生身边的化学物质作为实验药品
以学生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作为实验药品,可以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感到化学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例如,“灼烧葡萄糖、砂糖和面粉”“蛋壳的性质实验”“食用油和洗洁精在水中的分散情况实验”“纯碱、肥皂水、石灰水、食盐水、蔗糖水的酸碱性实验”“蔗糖溶液的配制实验”等。这些实验所涉及的实验药品,都是学生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
2.选取生活和社会中的化学现象作为实验内容
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很多化学现象都可以作为选取化学实验内容的素材,这些素材学生熟悉,内容丰富,易于选取。以这些素材为实验内容,对于学生注意身边的化学现象、解释身边的化学现象,利用身边的化学现象,更好地学以致用,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吸入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实验”“铁钉锈蚀实验”“食盐溶液、蔗糖溶液及水的凝固点的测量实验”“氢气流吹肥皂泡实验”“鸡蛋白性质实验”等。
3.选取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作为实验内容
化学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关乎每一个社会成员,当然也应当是作为未来社会公民的学生所关注的内容。因此,选取这些问题为实验内容,对于学生形成从化学的视角来解释和解决现实中的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和社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及形成酸雨的实验”“污水净化实验”“小组协作完成当地土壤酸碱性测定的实验,提出土壤改良的建议或适宜的种植方案”“设计实验,探究农药、化肥对农作物或水生生物生长的影响”等。
(二)化学实验的趣味化
化学实验具有动机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过分强调“学科中心”的化学教科书,使化学实验的“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国内外的各种调查显示,很多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正在明显降低,甚至一些学生放弃了化学学习。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做了化学实验,是否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因此,如何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成了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为此,“课标”实验教科书中采取了“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等新的化学实验形式。
所谓趣味实验是指以生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生兴趣的一类实验。例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上教版”)的“课标”实验教科书中的“面粉爆炸实验”“用碘水检验马铃薯、芋头、面包等食物中淀粉的实验”等。所谓家庭小实验是指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用品作为实验仪器和药品,由学生在家里独立完成的一类实验。这类实验仪器和药品相对易得,实验较为安全,操作并不复杂,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人教版”)的“课标”实验教科书中单独设计了“家庭小实验”栏目,选择了“自制简易净水器”“铅笔芯导电实验”“鸡蛋壳与醋精反应实验”等。
二、化学实验设计的新特点
(一)化学实验的探究化
在化学实验的设计上,以往的化学教科书过于强调实验对所认识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验证,即使是“探索性实验”或“启发性实验”,也是照方抓药式的设计。这样的实验设计学生几乎不需要进行什么“探索”,只要按照实验步骤做下去,就可以得出结论,别说发挥实验的功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就连学生最初的实验操作兴趣,也可能因为这样的设计而丧失殆尽。改变化学实验“照方抓药”式现状的关键,是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设计。这对于更好地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的探究化设计离不开实验方法论的指导。实验方法论是关于科学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理论,对所有的实验活动都具有指导作用。活动是运用方法的活动,方法是指导活动的方法,两者的关系如下页图所示。因此,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设计,不仅要有利于学生通过实验来学习化学科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过程和学习科学方法。
在实验方法论中,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是设计和实施探究性实验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实验,实际上是条件控制下的观察”“所有的实验,都是在条件控制下进行的”。[1]控制实验条件是实验这种探究活动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因此,要想对化学实验进行探究化设计,就必须运用“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所谓实验条件是指同特定实验对象相联系,并对其状态、性质和变化发生影响的诸因素的总和。中学化学实验所涉及的实验条件主要有化学药品,包括化学试剂的规格,化学药品的种类、状态(固态、液态或气态)、形状(块状、颗粒状或粉末状)、质量、体积和浓度等;化学实验仪器和装置,主要包括不同规格的化学实验仪器及其不同的安装方法;化学实验操作,主要包括点燃、加热、冷却、振荡、溶解、洗涤、过滤等化学实验操作,以及对电流、电压、时间和压强的控制等。所谓实验条件的控制,就是将影响实验对象的诸条件中的一个条件作为可变,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探究此条件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便找出最佳实验条件的一种科学方法。[2]正因为实验条件的控制对于探究性实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制定计划”要素中,明确要求学生要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3](10)为了反映和落实“课标”的思想,“课标”实验教科书中,运用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设计了大量富有创意的探究性实验。
实验过程与实验方法之间的关系图
例如,“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的实验。[4]该实验通过对头发在不同pH溶液中(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溶液的pH)浸泡后拉断难易程度的比较,来讨论洗发液的选择问题。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是一个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此为背景来学习溶液酸碱性的有关知识,可以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将此课题设计成一个实验活动,使学生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因而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探究情景;此实验的设计体现了“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因而有助于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再如,“上教版”教科书中的“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化情况”的实验[5](59)。以往的设计通常只是用“50 mL酒精与50 mL水混合”,直接得出“微粒之间是有一定空隙的”的结论,缺乏探究性。为此,教科书在明确了要解决的实验问题后,引导学生先进行预测,使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大胆地进行猜想与假设;运用“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进行实验设计:体积不变,只改变物质的种类,即50 mL水分别与50 mL水、50 mL酒精混合;50 mL酒精分别与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运用“观察”和“记录”等方法“收集证据”,运用“表格”的方法对证据进行处理;在加工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解释”,并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一个设计,学生既学到了化学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学习了多种科学方法,使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探究活动、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二)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从实验设计来看,“课标”实验教科书除了重视化学实验的探究化以外,还非常关注化学实验的绿色化,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是指选取绿色化的原料、采用“原子经济性”的化学反应,从而获得绿色化产物的过程。所谓“原子经济性”,是指化学反应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中的每一个原子,使它们都结合到目标分子(产物)中去,从而达到零排放(即没有副反应、不生成副产物、不产生废弃物)。一个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程度可以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100%的原子利用率,是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化学反应中,在目前的状况下,很多化学反应很难达到100%的原子利用率,为此,非常有必要研究如何降低化学反应污染程度的问题。
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过去的教科书中通常是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这两种方法来进行。KMnO4是通过焙烧MnO2和KOH制得K2MnO4,然后电解K2MnO4水溶液而制得;KClO3是通过电解NaCl溶液制得NaClO3,然后用NaClO3跟KCl反应而制得。在生产K2MnO4和KClO3的过程中,都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工艺比较复杂,而且还有对环境有污染的副产物产生。为此,国外许多国家的教科书在制取氧气时,大多使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H2O2主要采用2—乙基蒽醌法,先氢化,再氧化而制得,生产过程中能耗少,成本也比较低,原料可以重复使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除产生O2外,生成的副产品是对环境无污染的H2O。基于这一反应的绿色化特点,“人教版”教科书在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时,选用了“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
三、化学实验陈述的新特点
化学实验内容的陈述应该准确无误,具有科学性。但是,保证科学性并不等于实验内容的陈述就一定要“学术化”,全部采用学术语言,用学术研究的口气来陈述中学化学实验内容。采用什么样的语言来陈述实验内容,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化学课程观。以学科为中心的化学课程观,必然要求“学术化”陈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化学课程观,必然要求“人性化”陈述。“课标”实验教科书,非常重视化学实验的人性化陈述。
(一)以人性化的实验探究情景导入实验
“景”指外界的景物,“情”指由外界的景物所激起的感情。情景是指能够激起人们情感的各种景物。基于建构主义的实验探究学习,特别强调和重视实验探究情景的创设。所谓实验探究情景是指能够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形成良好探究氛围的情景。[6]实验探究情景的人性化,倡导在叙述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之前,应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已有的化学知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现象、社会发展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重要的化学实验史实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事件等作为实验探究情景,来导入实验探究活动。“课标”实验教科书在陈述化学实验内容时,非常重视创设人性化的实验探究情景。
例如,“上教版”教科书在引入“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时,就设计了如下情景:“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你想过没有:发生燃烧的条件是什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这样的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容易激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实验探究情景可以是问题情境,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情境都能成为实验探究情景。如“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物质,如果将同样体积的两杯水混合在一起,那么,混合后水的体积是否等于混合前两杯水的体积之和呢?”这是一个基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问题情境,但不是一个实验探究情景。如果将这一问题改造成:“水和酒精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两种物质,如果将同样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那么,混合后的液体体积是否等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呢?”这样的一个问题具有探究价值,可以成为实验探究情景。
(二)以人性化的称谓陈述实验内容
除重视创设人性化的实验探究情景以外,“课标”实验教科书还注意用人性化的称谓来陈述实验内容。在化学实验内容的陈述中,加进“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使用“请”字,可以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使他们感到化学实验内容不是“计算机程序”,只呈现操作的步骤,而是“拟人化”的一种交流,是实验内容与学生的一种互动。这样的呈现,显然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人性,体现教师与学生、教科书与学生、实验内容与学生的相互平等上,比那种“板着面孔”“命令式”的学术化陈述,效果要好得多。
例如,“上教版”教科书在呈现“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时,就作了如下的陈述。[5](41)
请预测图中两个实验的结果。
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描述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由此你能否试着说明用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
在陈述之初,就“请”字当头,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相互尊重感;在陈述的过程中,两次用到第二人称“你”,使学生有一种平等交流的感觉;在第2条的陈述中,用的是“自己”,而不是“学生”;用的是“老师”,而不是“教师”,这样的称谓是将学生作为陈述主体的口气。因而,这样的陈述很容易拉近教师与学生、教科书与学生、实验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下进行学习。
(三)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以往化学教科书在陈述化学实验时,通常只是叙述化学实验操作与观察的内容。例如,“把少量KClO3放在试管里加热几分钟,可以看到KClO3熔化后慢慢放出气泡。这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口,观察发生的现象。”这样的陈述形式,容易使学生只注意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不注意思考为什么这样操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实验现象,因而造成很多学生只是被动地“做”和“看”,而不是能动“思”和“想”。
人性化的化学实验陈述,就是要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主动发展出发,使学生在积极、能动的思考中,来进行实验操作,来观察实验现象。“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和怎么做,还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的道理和理论依据。还要注意培养他们把实验操作(动手)、实验观察(动感觉器官)、积极思考(动脑)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于实验实施的全过程中。这样将会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减少实验操作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7]为此,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进行实验”要素中,特别提出“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3](10)
“课标”实验教科书非常注意将与实验内容有关的思考性问题引入实验中,使学生在操作与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与观察。例如,“上教版”教科书在呈现“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就作了如下的陈述。[5](23)
【实验】
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
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气体导气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点燃,并迅速深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到什么现象?
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又观察到什么现象?
【思考并和同学们讨论下列问题】
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
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氧气吗?
打开止水夹,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
你还能设计什么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这样的实验陈述,使得学生在进行每一步实验操作时,都要认真思考教科书所提供的有关问题,都要仔细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达到通过化学实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耀亭,等.中学化学教学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16.
[2]陈耀亭.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德育[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7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3—64.
[5]中学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9,41,23.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文本;特点;语言文字多元化系统
人们往往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思想,交流心得体会。对于教师来说,具有灵活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授课成功的重要保证。善于运用课堂艺术教学语言是教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笔者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在文章中对数学文本特点以及对数学教学的多元化系统进行探讨。
一、小学数学教学文本的特点
综观小学数学教材文本,处处都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它具有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以及贴近生活等诸多特点,数学文本题材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文本通过众多素材精心设计问题,然后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突出解决问题,并且还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在这种新理念下,教师必须精心解读数学文本,然后科学地应用数学文本进行生活化教学,解决突出教学问题,设置足够的空间,基于文本精心设计问题,体现数学问题的灵活性,实施多种算法。梳理好新知识点,解读好教材整体结构与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并明确例题的地位作用,抓住每个课时的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需求,从而为数学教学语言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小学数学的语言文字多元化系统训练
小学时期是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笔者认为,在数学语言文字多元化的训练包括听数学、说数学,读数学、写数学,唱数学,编口诀等,目的是为了将抽象的数学内容通过生活化的形式让学生描述出来,通过回顾、整理,把本节课的知识整理起来,知识就自然地系统化,而整个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系统化的训练。
1.“听”数学
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巧,善于倾听的学生往往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更高。然而现实中,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作认真状听课就是达到了教学目的,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听课的效率和语言文字的训练,导致效率低下。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仔细听教师的讲解和看法。当然,学生之间的见解也要认真倾听,当自己与其他人的观点不同时,要认真分析他人的观点,再参考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倾听的意识和能力。
2.“说”数学
训练数学语言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思维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说”不仅是指说出数学法则及定义,而是要说出数学概念的本质和易混淆的地方,应用题则要说明解题的思路,图形题要善于看图说出推理过程等等。比如,在“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当学生把两个完全―样的梯形拼成―个平行四边形,教师就应该逐步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叙述推导的过程,即两个完全―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这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3.“读”数学
数学课本是小学生收获知识的主要来源。而小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比较有限,书上的很多概念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生涩难懂的,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理解的范围内进行引导阅读。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敢于提出质疑,同时要抓住阅读中问题的关键词,例如,“植树问题”中的两端种树还是不种树等,这样才能清晰地理解和归纳问题的类型、入手点。同时,读题是了解问题内容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推敲,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仔细思考题目中字、词、句的意思,找到问题的疑点,理解题意及术语的含义。如“倍数”,应用题中“倍”的含义,行程问题中的“相向而行”“向背而行”的行走情景,学生对这些术语没有正确的理解,就不能理解题意,进而影响数量关系的确立。题目读懂了,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4.“写”数学
数学教学中的说和写是相辅相成的,都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体现。课堂笔记和课下作业都是学习的必要步骤,在这里就不多阐述,而数学日记则是数学语言训练的创新形式,写日记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学生的解题思路、推理过程、数学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还存在的问题,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同时,总结学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自我总结评价的习惯,并增加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调控能力,为以后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语言文字训练的多元化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锻炼其分析整理和总结的学习能力。教师通过教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再那么神秘和抽象了,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篇10
【关键词】体育 课堂教学 教学艺术
1632年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该书研究的是“把一切知识传授给一切人的艺术。”把教学当作艺术,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同时,也是一个常新的命题。体育教学是高中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体育教学艺术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体育教学艺术对于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教学艺术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体育教学艺术?从目前一些研究资料分析表明,其看法尚不统一。有的强调体育的“三基”,认为体育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具备丰富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体育素养高;有的注重组织教法,指出体育教学艺术就是教学方法的熟练运用;有的更直言不讳,认为体育教学艺术就是讲解与示范的艺术。这都从不同的方面阐明了构成体育教学艺术的因素或实践表现,但都未能给体育教学艺术以全面而科学界定。
笔者认为:体育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方法的艺术。它是教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愉悦中高效率地进行乐学乐练的教学技能技巧;它也是教师学识与智慧的结晶,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式、方法的升华,同时也是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再现。因此,体育教学艺术本质或真谛就在教学符合规律性与教学具有独创性的完美结合。
二、高中体育教学艺术的特点
(一)审美性
高中体育教学艺术要遵循美的规律、贯彻美的原则,教学与审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曾经指出:“在每个领域中出现的凡是值得称为艺术性的活动,都必定具有审美意义。”高中体育教学艺术是高中体育教师发挥自身的魅力,综合运用体育教学技术和技能,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所以,审美性是高中体育教学艺术最根本的特点。高中体育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
(二)创造性
富有创造性是高中体育教学艺术的又一特点。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高中体育教学艺术同样具有创造性,照抄照搬会使高中体育教学艺术走上末路。高中体育教学工作是非常复杂的,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都要灵活安排、不断创新。同时,新世纪高中要培养富有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材,同样需要依靠创造性的教学艺术的培养。
(三)实践性
高中体育教学艺术具有实践性的特点。高中体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等,具有动态的特点,决定了高中体育教学艺术具有实践性的特点。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艺术的水平也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的。离开了实践,高中体育教学艺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每个高中体育教师都应该注意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追求自己教学艺术的提高。
(四)表演性
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行为,如同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包括体育教师的表情态度、体育动作、语言等。高中体育教师生动形象的表演,可以丰富学生的表象,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师所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高中体育教师不仅应当自己去当演员,还应当作导演,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艺术创造活动中来,与学生一起在体育教学舞台中表演。
三、高中体育教学艺术的功能
(一)陶冶功能
高中体育教学艺术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形成鲜明的情境性和非理性因素,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高中体育教学艺术的陶冶功能在于有效地淡化了教育痕迹,高中体育教师优美而规范的示范动作、生动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与学生频繁的人际交往等,使高中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有效地激起和维持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等动力系统,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向学、乐学,使体育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转化功能
高中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把人类积累起来的体育文化转化为高中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并进而形成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促进高中生身心和谐发展。高中体育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在这种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体育教学艺术的转化功能并非神秘的、不可捉摸的,而是高中体育教师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通过自身高尚的品德、渊博的体育知识、富有节奏的语言、独特的个性等,准确地把握转化的最佳时机,使体育教学艺术的转化功能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快乐功能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中体育教学艺术的快乐功能从多方面影响着高中生的体育学习,如可以消除由单调的身体练习带来的身心疲劳;降低体育学习中的紧张焦虑情绪等,以轻松快乐的方式激发高中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体育动作的掌握,并进而丰富高中生的情感和精神生活。高中体育教学虽是严肃的事业,如果体育教师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可以使高中生在劳逸结合中获得寓教于乐的功效。
四、结语
具有审美性、创造性、实践性、表演性、独特性特点的高中体育教学艺术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新时期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材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体育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掌握体育教学艺术,才能高质量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苏华.体育教学中艺术交流过程的特点及其规律[J].教学与管理,2008,(9).
[2]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