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小孩的启蒙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岁小孩的启蒙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岁小孩的启蒙教育

篇1

2、其次,3-4岁孩子还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或敏感期,中文思维没有那么强势,不容易形成“中文拐杖”的现象,即所有外语内容都要借助中文翻译,在这个时机开始英语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利于在孩子的大脑里直接建立英语思维,形成英语程序化记忆,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此外,另一大好处是3岁孩子通常还不排斥英语,有很多适合幼儿阶段孩子的动画和读物,语言简单重复,即符合语言认知规律,也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孩子能够跟随相匹配的动画和读物一起成长,相比而言,5岁以上的孩子因为中文能力已经比较强了,会开始排斥过于简单的内容,而学习第二外语又需要从基础开始,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综上,三岁孩子学英语是非常好的,错过了这个绝佳的启蒙阶段,后期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够赶上这样理想的学习状态。

3、从儿歌入手

英语启蒙教育应从最简单的入手,不要一上来就整个难的,孩子根本接受不了啊!建议从旋律活泼、歌词简单的英文儿歌开始启蒙,效果会好很多。尤其是配合着歌曲MV,有画面有音乐还有卡通人物,就像看动画片一样,会于无形中诱发孩子学英语的兴趣。

4、亲子共读绘本

绘本是下一个阶段的启蒙方式,当孩子对英语兴趣越来越浓时,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立体绘本,

陪孩子一起阅读。先跟孩子讲述一遍故事情节,然后两个人进行互动,通过问答的方式巩固绘本的学习。如果孩子有的地方回答不上来,可以帮助其回答,然后让孩子跟着重复,锻炼孩子的英语思维和发音。

5、自然拼读法

篇2

那里的孩子大概是二至五岁之间,我们去的那个班,大多都是三岁左右的,一个个也不认生见到我们来,也都很高兴。到了九点多,孩子们就都进班了,开始喝牛奶,吃水果…

孩子们的生活简单而又有规律,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

由于那天还没有真正的开学,所以孩子们还没有上课。他们只是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在一边玩,而有的则拿起动画书在翻阅,尽管孩子们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就在这时我也热心的给他们讲书上的故事,看到他们开心的笑脸,我的心里便觉得满足。

但是那里的老师告诉我,等到九月一日开学以后,这会儿(大概十点左右)他们便开始上课了,有什么英语课,唱歌课,启蒙教育课,画画课等,很多很多….当时我听得一下都蒙了,“那么多……”感觉比我大学的课程都多,嘿嘿……但我觉得这些都挺重要的,对于那些孩子们来说,是在培养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习惯……,这也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教育,虽然这只是人生中的一个的阶段,但我想这个阶段的教育会给他们整个的人生产生影响。也许有些成功的人,就是受到儿童时期的影响,才走向成功的。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真的好幸福,有良好的物质生活,良好的教育环境……我想现在的我是无法体会到那种生活了。

这次的去幼儿园以后,不仅得到了锻炼,学会了如何照顾小孩,如何与他们交流等,感受最深的还是孩子们脸上那天真无邪的笑容,孩子们的那种快乐是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童年……

范文二

终究,这段故事,我想,会被加上这样一个词缀,“很久以前”。

很久以前,一路向南,2xx公里,10个小时,换乘4次,都会被写进历史的风尘。

很久以前,为了追逐一个梦想,为了青春里满腔搏动的热血,会毅然踏出逐梦的步伐。

很久以前,朦胧的阳光,稚气的儿音,氤氲在小学的清新气息,操场上跌跌撞撞的瘦小身影,还有飘洒在草木之间的虫鸣鸟叫,不知不觉间这些都已成为调动我们感官的林林总总。

很久以前,我们开展了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xx年x月xx日至x月31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温暖在心动”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高坪乡高坪小学,既开展支教,又开展社会调研。

篇3

关键词: 《易经》 蒙卦 教育启示

一、当下教育问题与易经

1.教育问题与传统文化

纵观教育,古人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有学者认为,孩子从小学习英文接受西方价值观,一个人的民族情结就淡化了。如果更多中国新生代接受西方教育,那么四大文明古国将不存在。

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父母存在补偿心理,物质追求的教育远多于传统道德的灌输,导致青少年从小娇生惯养我行我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传统价值、传统文化甚至现实社会存有逆反心理,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由于性格缺陷,当他们进入复杂的社会时,很容易遭受心理挫折,做出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为此,传统教育应该加强,青少年犯罪是道德衰落的反映。传统价值的回归是提升道德的希望所在。

2.易经中“蒙”卦与教育寓意

蒙卦,上卦为艮,下卦为坎。艮象征山也称艮山卦,坎象征水也称坎水卦。水在山下为泉,泉水从山下流出,弯弯曲曲,没有方向,象征着蒙昧,所以《象传》上讲:“山下出泉,蒙。”

台湾孙振声先生把“蒙”卦的卦名训为“蒙,蒙昧、启蒙、教育”,说:“当万物生成之后,接着来的是幼维蒙昧的时期,教育就成为当务之急。”孔颖达《正义》言:“蒙者微昧,暗弱之名,物皆蒙昧也。”就是说蒙就是蒙昧和愚昧,就是幼稚和无知。正因为蒙昧愚昧,幼稚无知,那就必须加强学习,注意提高修养。

六十四卦中,蒙卦紧跟在屯卦之后,是说万物克服了初生阶段的困难后,就进入了一个蒙昧的状态,相当于我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混沌时期后的蒙昧时代。这个时候的人类已经开始有了朦胧的思想,慢慢地萌生了好坏美丑、善恶情仇等观念,逐步地有了道德意识的概念。人类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自然就带了人类思想观念行为的规范与教化问题,也就是教育问题。人一生下来,从牙牙学语开始,也同样面临一个童蒙时期的教育问题。而且人的一生乃至整个社会,时时处处无不需要面临教育这样一个大问题。

二、从人的心理发展阶段看蒙卦

1.人的心理发展阶段与《周易》八卦

《周易·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意思是说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力量相互作用而循环不息,万物由循环不息而分成八种状态或八个阶段,即八卦。按此人生可以分为八个年龄段:婴儿、幼儿、少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暮年等。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称之为心理发展,按荣格的理论一般将人的心理发展从个体出生至青年这一时期,分为六个阶段:①婴儿期(出生到1岁,又称乳儿期);②前幼儿期(1~3岁,或称先学前期,相当于托儿所阶段);③幼儿期(2~6岁,或称学前期,相当于幼儿园阶段);④童年期(7~12岁,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阶段);⑤少年期(11、12岁~14、15岁,或称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⑥青年时期(14、15岁~17、18岁,或称青春期,相当于高中阶段)。

2.六阶段与蒙卦六爻解析

初六——对应于婴儿期,“发蒙”就是启蒙教育的启发童蒙,此时就要开始启蒙教育。正如所说:“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婴儿天真幼稚、柔顺乖巧,这时的懵懂是可以启发的,可以随着教育改变。像儿童那样虚心柔顺,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是很好的。蒙昧无知之所以为吉,是因为幼童既柔顺又谦逊。

九二——对应于前幼儿期,大部分送入托儿所,此时的孩子性格已经大致固定,情感、意志和自我意识都进一步发展。有人说“三岁看大”意思是小孩之间存在个性差异,阶段时间正是上幼稚园之前孩子热衷玩耍的年龄段,而我们要做到“包蒙”、爱护、有教无类。

六三——对应于幼儿期,皮亚杰把幼儿阶段的思维称为“前运算阶段”,抽象逻辑思维、社会情感已开始逐渐发展,但抑制能力还很薄弱,所以这阶段孩子已经在幼稚园接受正规教育,它是孩子打基础的重要阶段。

——对应于童年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接受小学初等教育的年龄,刚进入学校,对学校的生活有些不适应,还有点迷茫有点彷徨。所以“困蒙”,要着重培养孩子的一种学习能力和习惯。

六五——对应于少年期。即初中阶段,处于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此时自我意识和自主性不断增强,渴求独立,智力水平迅猛提高,感情变化非常显著。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也是波动期,所以很重要。此阶段会产生分流,一部分会选择中专教育,一部分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所以“童蒙,吉”。

上九——对应于青年时期,相当于高中阶段。此阶段一个人的价值观基本成熟,自尊心强。惩罚时要顾忌其自尊心,不能像强盗一样对待,像抵御强盗一样就比较有利。所以“不利为寇,利御寇”。

人的心理发展阶段与蒙卦六爻关系图

三、蒙卦中的教育启示

1.归于自然的教育

卢梭在教育上,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就是要让儿童的天性获得率性的发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提出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人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就是事物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的。

正如周易中的每卦都有三道,表示天、地、人。而蒙卦中■■ 的代表天道,即自然教育;■ ■ 代表人道,即人为的教育;下面的 ■■代表地道,是物的教育。

但自然的教育人力不能控制,所以无法使自然的教育向事物的和人为的教育靠拢,只能是后两者向自然的教育趋于一致,才能实现三种教育的良好结合。只有三种教育圆满地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即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遵从天性,回归大道至简的经典教育,回归自然教育。

2.蒙卦中遵循的教育原则

教育,要在遵循人发展顺序规律过程中,抓住关键期,有效实施。在婴儿和前幼儿期这两个阶段,主要是以家庭为主的教学,此时母亲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后面几个阶段则是以学校为主,而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遵循一些原则,“物生必蒙”是教学为先思想的发端,“童蒙求我”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严师重教,诚其心意,教育教学的成败与受教者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关系。“蒙以养正”道出教育概念的精髓,“包蒙,吉”要求有教无类,面向全体学生,“振民育德”开创了重视德育的优良传统,“小惩大戒”适度惩罚的教育原则。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顺其自然,遵循天道、人道、地道,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杨力.周易与中医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孙振声.白话易经(台).星光出版社,1984:67.

[3]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4:25.

篇4

学困生往往是学习有困难,学习习惯不好,一大部分生活习惯也不好的学生。对学困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根据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X得对学困生的工作要做到“一摒弃、两推崇、三养成”。

“一摒弃”,我们要摒弃严带学困生。

多年来,我们一般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教育模式,对待学困生,往往都是采用严带的教育方式。课上时刻督促着,课下时刻监管着。不注意听讲,有小动作,及时批评,纠正过来;不完成作业,叫到办公室,看着他写完……这样的坚持一段时间,学困生一般都会有进步,可是一旦教师放松要求,或者换老师,学困生马上就会回到原来水平,甚至更差。教育能强制一时,但是无法强制一世。只靠老师一味的督促、强求,这样的外因虽然会有短期效果,但是没有自主学习的内因做基础,不过是海市蜃楼的效果罢了。所以,我们要摒弃严带学困生的教学方法,变监督为引导,使学困生自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主学习。就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两推崇”,一推崇赏识教育,二推崇因材施教。

一、推崇赏识教育。

学困生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有很多时候他们表现得对什么都不在乎,似乎没有什么能打动他们,影响他们。但就如著名教育者尹建莉老师说得那样,每个孩子内心都是渴望被肯定,被赞扬的。恨铁不成钢的批评教育对他们只是一次次的打击,只会让他们心灰意冷,失去变好的信心。而赏识教育就会给学困生点亮一个灯塔,使他们在学海里航行有了目标。

我教过一个学生宇航,他本来是在县里的学校念书,但是因为他的成绩太差,还总惹祸,家长六年级就把他转回了村小我们班。家长都已经放弃他学业了,只要他混完小学,再混完中学就让他去当兵。在和我沟通的时候说,只要不惹祸,不打架就行,对成绩没要求。在接触中,我发现他果然对学习没兴趣,上课睡觉,下课打闹,作业不写……对于他的种种行径,我真是头疼。可毕竟才十二、三岁的孩子,真这样放弃,我不忍心。通过观察我发现他体育特别好,还有组织能力。于是在一个月后的班级改选时,我力推宇航成为了班级的体委。当他真的当选时,他愣住了,问:“老师真的让我当体委?”我说:“当然了,你篮球、足球在咱们班,咱们学校都是玩得最好的,你体育特长非常好,我相信你能胜任体委!”他当时没有说什么,可是后来在日记中,他对我说,他从小到大第一次当班干部,第一次被老师肯定,第一次觉得学校也是让人向往的地方。从那以后,他对我不在排斥,乐于接受我的引导,渐渐地上课不睡觉了,作业也能完成了。在运动会前期,他还主动陪参加男子1500米赛跑的同学练习。那学期期末考试,他语数从十几分变成了及格,英语也有了很大提高。

二、推崇因材施教。

优生总是相似的,而学困生各有各的原因。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对待学困生,我们不能一刀切,要深入去了解他们变成学困生的原因。比如,我们班的小丽是因为启蒙教育时,她性格内向不善于展示、表达,所以总是被老师否定,她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笨孩子,很多东西都可能学不会的。我们班的小东是因为他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婚了,他被判给了爸爸,但是爸爸又组成了新家庭,他就和奶奶过日子。奶奶年岁大了,照顾不周全,他就养成了懒散、贪玩的不良习惯。……对待不同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小丽,我们要多鼓励,多赞扬,使她重拾自信心;对待小东,我们要在生活上关爱他一点,温和地督促他一下,帮他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样因材施教,才会使学困生的工作有起色,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养成”,一要养成良好有效的时间观念,二要养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三要养成坚持不懈的阅读习惯。

三、养成良好有效的时间观念。

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鲁迅先生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但小孩子,尤其是学困生对于时间很难有概念,我们教师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有效的时间观念。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班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怎么样一天的时间安排会更健康,更有效果。然后,我们引导学生来说说有的人为什么上课会无精打采,为什么写不完作业呢……最后我们通过课下一对一谈话的形式,帮助学困生制定自己的一天时间表,启发他们怎么运用时间会更有效果。其实培养学困生良好有效的时间观念时,就是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养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讲解完一个新知后,问大家学会了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学会了,可是一做练习,还是有一些人不会,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学困生。为了更有效的运用彼此的时间,我和学困生约定要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他们新课没听懂,没听明白就及时告诉我,我一不会批评他们,二不会影响他们课间玩耍。有了这样的保证,学困生一般都会遵守约定,遇到不懂,不会的就及时反馈给我,而我会通过单独辅导,小老师相助……等形式解决问题。有了这样的互动,学困生的难题就会越来越少,他们的成绩都有明显提高。

五、养成坚持不懈的阅读习惯。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阅读能交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的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阅读是学困生工作的一把金钥匙,培养他们阅读习惯非常重要。我一般先在午间选一本适合孩子并且有趣的书看,然后讲给孩子们听,等听到部分,我就借故停下来建议他们自己看。然后,谁看完了,乐意分享,谁午间就给大家读剩下的部分,一天读不完就两天、三天读下去。读完这部书,让学生互相推荐自己觉得有趣的书,鼓励大家去读书。我积极鼓励学困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去读,并提供一些便利条件,比如优先提供一些他们想看,但是没有书。最后,每星期一午间变成了读书交流会,我鼓励每个人都说说自己读的故事,或者从书中的收获。这样坚持一段时间,班级就会形成读书的氛围,而我要做的就是坚持不懈地引导学困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总之,对学困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去努力。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我们的学困生就是知识天空中的折翼天使,他们飞不高,也飞不快。我们教师就是要帮助学困生医好自己的翅膀,使他们在知识天空中展翅高飞,飞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篇5

 

九年义务教育6年在小学,主要在农村。小学教育是基础,是根基。要发展教育,就要优先发展小学教育,关键是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教学设备不足、师资薄弱、待遇低、留守儿童多、家长教育意识不足等多个因素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有的还越来越严重,造成农村小学教育质量不高,影响了初中生源质量和整个义务教育质量的高低。

 

1.农村小学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

 

1.1 农村小学教学设备不足,不如城市一个教室。现在一些城市小学投资巨大,设有游泳馆、体育馆、实验室、科技馆、图书馆,每个教室还配有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是农村小学教学设备不足的真实写照。很多农村小学由于缺少教学设备做不了演示实验,调不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开齐课程,孩子直到小学毕业都没摸过一下键盘。城市一间教室的投入就相当于偏远地区一所农村小学的全部家当。城市学校像欧洲,农村学校像非洲。农村小学教学设备不足严重地影响了教育质量地提高。

 

1.2 农村小学师资薄弱,任务重,工资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师资不足。村小,尤其是教学点教师“包班”的现象多。每周25节课左右,几乎节节有课上,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搞教研,教学方法老化,手段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也不高。

 

学科结构不合理。大部分村小缺少英语,信息技术,音、体、美等专业教师,严重制约着这些课程的正常开课。

 

教师队伍老龄现象十分严重。大多数学校的教师平均年龄超过45岁,有些教学点超过50岁,甚至有的小学找不出一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老龄教师多,学历低、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精力不足,严重制约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农村小学急需注入新鲜血液,吸收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年青的教师到农村小学从教,为农村小学教育的科学发展做贡献。

 

工资低,工作不积极。现在过半的农村教师工资不如一个普通工人的收入。有知识有技能的教师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人们当然就看不起教师了。有的教师出现了不平衡的心理,没有全心全意的投入精力搞好教学工作,而是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有的教师因为工资低,生活压力大,把教学工作当成副业,把干农活、搞创收当成主业。

 

1.3 农村教师待遇低,留不住人才。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农村教师工资低,生活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社会地位低;很多乡村寄宿制小学无教师周转房、公寓楼,住宿条件差,有些教师为了用好住房公积金就在县城买商品房。这些因素的存在造就一部分年青的、优秀的教师往外跑,甚至跳槽离开教师这一职业。有关系的、年青的、优秀的教师基本上都离开了农村学校,留下那些大多数是年龄大、没有关系走不开的教师。因此农村小学师资越来越薄弱。

 

1.4 优质生源总是往外跑,留不住好学生。由于城乡学校资源差距甚大,很多经济条件好的有长远教育投资眼光的家长把学生往县城学校送。县城有些学校不是见个学生就收,而是经过入班前的知识水平测试,达到他们定的考试要求才收。好学生被选走了,差学生只能回到农村小学就读,因此农村学校优质生源就越来越少了。

 

1.5 农村留守儿童多,问题学生也多。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因此有很多家长外出务工,把小孩留给老人来看管,造成隔代教育问题多。学生由于缺失母爱、父爱、家庭教育,很容易在心理上、情感上、思想上出现问题。农村独生子女多,老人文化水平低,观念陈旧落后,过于宠爱、溺爱孩子,促使孩子养成性格孤僻、内向、自卑,生活懒散,学习被动等不良习惯。学校与家庭之间又缺乏沟通,监管不力,导致留守儿童学生问题多,学习跟不上,甚至产生厌学、逃学的坏现象。出现了学生不愿学,老师教“吐血”的情况。

 

1.6 农村家长不重视教育,缺乏家庭教育意识。好多农村家长忙于务工搞经济,忽略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甚至出现报名时不知道自己的子女读几年级的笑话。有的农村家长认为读书没出息,何必花费巨资读完大学打工,工资还不如一个小学毕业的工人,不如初中毕业直接打工赚钱快。还有的农村家长缺乏教育方法,从不检查和辅导子女学习,也不关心子女的心理、情感和思想教育。当子女出现问题时,教育简单,要么打骂,要么放任自流,缺乏耐心引导教育,造成孩子问题多。至于幼儿教育的意识就更不用谈了。

 

2.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对策

 

2.1 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向农村小学倾斜。国家要下大力气改善目前农村小学教学设备不足的困境,在教育经费投入时应向农村小学倾斜,让学校变漂亮的同时,继续实施农村学校项目设备建设工作,为农村小学配齐仪器和教学设备,引进网络教育资源和现代教学技术。通过集中培训、校本培训,教会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上网查找和使用网络教育资源的技能。建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督促教师用好各种教学设备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留住人才长期从教。搞好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住房、医疗等福利待遇。让在职的农村小学教师安心工作,有幸福感,乐于教学乐于奉献,吸引成绩优异的学生报读师范院校。招聘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留住人才。才不会出现由国家买单培养出来的免费师范生本应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到头来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而想方设法离开农村工作环境,甚至跳槽转业的遭糕现象了。

 

2.3 切实搞活支教工作。支教不该出现只见调令不见其人在支教学校工作的坏现象;也别让支教变了味,成为一些少数学校领导的“整人”工具和手段。应该让那些真正有才能教学水平高的优秀教师和县城富余师资轮流到农村小学从教2年以上,在生活和交通方面进行补贴,还要在评优、职称晋升方面给予优先照顾,让支教老师愿意到乐意到服务好农村小学教学工作。

 

2.4 高级教师职称评聘向农村学校倾斜,激励教师积极工作。改革农村小学教师在高级教师职称的评比条件和评聘比例。现在的乡村小学,找不出一个高级职称的教师,获得中级职称的老中年教师在职称方面毫无干劲。因此,既要向那些教龄长、教学好的教师倾斜,让老龄教师觉得在职称方面还有奔头,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又要让那些教育效果好影响力大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评上高级职称,享受高级职称带来的收入感和幸福感,激励教师积极工作,别让高级职称在农村小学成为水中望月看得到捞不到的现象了。

 

2.5 搞好农村教师培训和教研工作,提高教学水平。通过远程教育、校本培训、请进来和派出去等基本途径来提高农村小学老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一是各级教研部门人员要多深入农村小学一线课堂,听课指导,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农村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二是县城学校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小学送教到村,上好示范课,让农村小学教师有实例模仿学习。三是在照顾好年青教师的培养情况下,尽量多安排老龄教师出去听课培训,回来后,督促其在本校上好教研课、探讨课。四是农村小学还要开展好校内和校外之间的教研、经验交流活动,做到先进教学理念和经验共享,共进步。

 

2.6 加快普及农村学前教育步伐,让农村学生与县城学生同在起跑线。古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抓好学龄前儿童教育有多么重要!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家庭教育学原理,3至6岁是人生的第一个关键。因此要充分利用撤点并校后剩余的校舍和教学资源,尽快普及实施农村学前教育,让农村幼儿像城市那样从小得到启蒙教育,开发智力,初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小学学习提供根基服务。别让农村小学的学生一入学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少了几年的学前教育。

 

2.7 大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消除问题学生。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制和档案。要大力宣传和创办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营造氛围。通过政府教育部门、老师、社会爱心人士与学生手拉手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国家、社会、学校、老师的关怀和温暖。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配备心理辅导老师,解决他们心理上的一些问题。提供亲情电话,积极开办“校讯通”,为学生和家长间提供通话及信息联系服务。教师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和临时监护人联系和沟通,相互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2.7 抓好家长学校建设及沟通联系工作,提高家长教育意识能力。抓好家长学校工作,充分利用寒假、节假日务工家长回家时间对其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意识,理清教育投资的意义和效益,掌握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理念,传授督促检查子女完成家庭作业的好方法。关心子女的生活,也要关心思想、学习、心理和情感。让家长做到赚钱、教育两不误。开好家长会及家校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地把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反映给家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搞好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需要国家和政府部门教育经费投入向农村学校倾斜,把钱用在刀锋上,切实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留住人才,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教师和家长倾力配合,出谋出力,才能有希望真正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

篇6

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多少年来,人们在歌颂和赞美母亲的同时,并没有忘记父亲的伟大。世界上第一个父亲节于1910年在美国诞生,1934年6月,美国国会统一规定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每个国家的父亲节日期都不尽相同,也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方式,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家族聚餐或活动有关。迄今为止,全世界至少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各种方式在这个日子纪念父亲节。

中国父亲节起源

民国三十四年的八月八日(1945年8月8日),上海文人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举行庆祝活动。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联名请求南京政府,定“爸爸”谐音的八月八日为父亲节。这个规定比较符合中国文化,因为加入了中国汉字的谐音,并且八月八日的两个“八”重叠在一起经过变形就是“父”字。

名人与父亲的故事

达・芬奇的父亲:充分发展孩子的兴趣

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也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爸爸,他培养孩子的信条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决定培养他在这方面的才华。

正是因为父亲如此开明,达・芬奇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绘画中,甚至敢专门画画恐吓老爸。一次,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盾牌上画了一个两眼冒火、鼻孔生烟、看起来十分可怕的女妖头。为了把父亲吓一跳,他还关紧窗户,只让一缕光线照到女妖头的脸上。后来,父亲一进家门就被盾牌上的画吓坏了,可是等达・芬奇哈哈大笑地解释完,他却没有责备儿子。

16岁那年,父亲把达・芬奇带到画家维罗奇奥那里学画画。在维罗奇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掌握了很多绘画技巧,终于成为大画家。

安徒生的父亲:穷鞋匠培养出大作家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生在富恩岛上一个叫奥塞登的小镇上,那里有不少贵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亲只是个穷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妇。贵族地主们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从不让自己的孩子和安徒生一起玩儿。安徒生的父亲非常气愤,但一点儿也没有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反而十分轻松地对安徒生说:“孩子,别人不跟你玩儿,爸爸来陪你玩儿吧!”

父亲亲自把安徒生简陋的房间布置得像一个小小博物馆,墙上挂了许多图画和装饰用的瓷器,橱窗柜上摆了一些玩具,书架上放满了书籍和歌谱,就是在门玻璃上,也画了一幅风景画。父亲还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故事,有时则给他念一段丹麦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或者莎士比亚的剧本。

为了丰富安徒生的精神世界,父亲还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埋头工作的手艺人、弯腰屈背的老乞丐、坐着马车横冲直撞的贵族等各种人的生活,这些经历为安徒生以后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童话故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莫扎特的父亲:不惜放弃工作培养孩子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被无数人誉为“神童”,他的许多作品一直是古典音乐中经久不衰的保留曲目。但是,莫扎特有如此成就与他父亲的精心培养密切相关。

莫扎特3岁时,父亲就发现他经常静静地坐在一边,很有兴趣地看着姐姐练琴,于是就开始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在父亲的指导下,莫扎特5岁就开始创作短曲,6岁时创作钢琴协奏曲。后来,为了更好地培养他,父亲甚至放弃了在宫廷里当乐师的工作,将全部精力用在莫扎特身上。可以说,没有父亲那份执著的精神、严格的要求和深厚的关爱,是无法造就莫扎特这样一位音乐大师的。

奥尔森的父亲:诚信做人影响儿子一生

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始创者、总经理奥尔森是美国大名鼎鼎的人物,曾经被美国《幸福》杂志评为“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但是,在谈及自己的成功时,他总要提到父亲,因为父亲用行动影响了他的一生。

奥尔森的父亲奥斯瓦尔德是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工程师,拥有几项专利,后来成为一名推销员。一次,一位顾客想从他的手中购买他推销的机器,但他发现这位顾客并不真正需要这部机器,于是他极力劝这位顾客不要购买,此事让他的老板火冒三丈,却为奥斯瓦尔德赢得了好名声。

同时,奥斯瓦尔德的诚实品德也给了三个儿子巨大的影响。他们都以父亲为榜样,诚信做人,全部成为有为的工程师。奥尔森本人在为人处世上就秉承了父亲的优点:办事讲原则,合作重诚信,在员工和商业伙伴中拥有非常好的口碑。

盖茨的父亲:让孩子从小懂得凭本事挣钱

世界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的老总比尔・盖茨出身于美国西雅图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他父亲威廉很注重从小培养他“凭本事打拼”的意识。

威廉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信心和干劲。”盖茨帮家里做事,父亲总是给予一点儿小报酬,以此激发他的热情,让他懂得工作是通往幸福的台阶。威廉表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了解现实社会和外部世界,也可以让孩子了解大家一起劳动,一起追求同一目标的快乐。

上私立高中时,盖茨就和朋友一起开发了计算市内交通量的软件,并在竞争中取胜,签订了一份数额不小的合同。后来,学校雇用他们编制教学计划,盖茨还与人合作,编写了企业的工资系统用的程序。威廉夸奖说:“盖茨是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

美文鉴赏

拐弯处的回头

陈果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了,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起打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儿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儿也不关心他。在他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他:“别生气,大部分老爹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下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一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处。

虽然这一切只发生在一瞬间,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表达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这个动作写尽了父爱的要义。

我吻女儿的前额

阎纲

女儿阎荷,取“延河”的谐音,爸妈都是陕西人。菡萏初成,韵致淡雅,越长越像一枝月下的清荷。大家和她告别时,她的胸前放着一枝枝荷花,总共三十八朵。

女儿1998年前查出肿瘤,从此一病不起。两次大手术,接二连三地检查、化疗、输血、打吊针,祸从天降,急切的宽慰显得苍白无力,气氛悲凉。可是,枕边一簇簇鲜花不时地对她绽出笑容,她睁开双眼,反而用沉静的神态和温煦的目光宽慰我们。我不忍心看着女儿被痛苦百般折磨的样子,便俯下身去,梳理她的头发,轻吻她的前额。

鬼使神差般地,我穿过甬道,来到协和医院的老楼。二十一年前,也是协和医院,我在西门口等候女儿做扁桃腺手术出来。女儿说:“疼极了!医生问我幼儿时为什么不做,现在当然很痛。”其状甚惨,但硬是忍着不哭,怕我难过。羊角小辫,黑带儿布鞋。十九年前,同是现在的六七月间,我住在协和医院做手术。

穿过甬道拐进地下室,再往右,是我当年的病房,死呀活呀的,一分一秒的,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这里还留着女儿的身影。此前,我在隆福医院手术输血抢救,女儿十三岁,小小的年纪,向我神秘地传递妈妈在天安门广场的见闻,带来天安门诗抄偷偷念给我听。她用两张硬板椅子对起来睡在上面陪住,夜里只要我稍重的一声呼吸或者轻微地翻动,她立刻机警地、几乎同步地坐起俯在我的身边,那眼神与我方才在楼上病房面对她的眼神酷似无异。替班的那些天,她不敢熟睡。她监视我不准吸烟。有时,女儿的劝慰比止痛针还要灵验。

回到病房,我又劝慰女儿说:“现在我们看的是最好的西医郎景和最好的中医黄传贵,当年我住院手术不也挺过来了?那时好吓人的!”女儿嘴角一笑,说:“你那算什么?‘轻松过关’而已。”她千叮咛、万嘱咐,提醒那些对妇科检查疏忽大意的亲友们,务必警惕卵巢肿瘤不知不觉癌变的危险,卵巢是个是非之地,特别隐蔽,若不及时诊治,就跟她一样受大罪了。

最后的日子里,五大痛苦日夜折磨着我的女儿:肿瘤吞噬器官造成的剧痛;无药可止的奇痒;水米不进的肠梗阻;腿、脚高度浮肿;上气不接下气的哮喘。谁受得了啊?而且,不间断地用药、做检查,每天照例的检血、挂吊针,不能减轻多大的痛苦。身上插着的管子,都是捆绑女儿的锁链,叫她无时无刻不在炼狱里经受煎熬。“舅妈――舅妈!”当小外甥跑着跳着到病房看望她时,她问了孩子这样一句话:“小镤,你看舅妈惨不惨呀?”孩子大声应道:“惨――”声音拉得很长,病房的气氛顿觉凄凉。同病房有个六岁的病友叫明月,一天,阎荷坐起梳头,神情坦然,只听到一声高叫:“阎荷阿姨,你真好看,你用的什么化妆品呀?”她无力地笑着:“阿姨抹的是酱豆腐!”惹出病房一阵笑声。张锲和周明几位作家来看望,称赞:“真坚强!”女儿报以浅笑,说:“病也坚强!”又让人一阵心酸。

胃管中流出黑色的血,医生注射保护胃黏膜和止血的针,接着输血。女儿说:“现在最讨厌的是肠梗阻。爸,为什么不上网征询国际医学界?”我无言以对。女儿相信我,我会举出种种有名有姓的克癌成果和故事安抚她,让她以过人的毅力,一拼赢弱不堪的肢体,等待奇迹的出现。我的心情十分矛盾:一个比女儿还要清醒、还要绝望的父亲,是不是太残忍?可是,我又能怎么做呢?只能把眼泪往肚里咽,只能以最大的耐心和超负荷的劳碌让她感受亲情的强大支持。夜深了,女儿周身疼痛,但执意叫我停止按摩,回家休息。我离开时,吻了吻她的手,她又拉回我的手不舍地吻着。我一步三回头地出了病房,下楼复上楼,见女儿已经关灯,枕边收音机的指示灯如芥的红光在黑暗中挣扎。一个比白天还要难过的长夜开始折磨她了。我多想返回她的身边啊!但不能,在这些推让上,她很执拗。

女儿在病房里从不流露悲观情绪,她善良、聪颖,稳重而有风趣,只要还有力气说话,总要给大家送上一份真情的慰藉和乐观的欢愉,大人孩子、护士大夫都喜欢她,说:“阎荷的病床就是一个快乐角,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说给她听。”

7月18日凌晨4时,女儿喘急,不停地喘气儿,大家的心随着监护仪上不断闪动的数字紧张跳动。各种数字均出现异常,血氧降至17。外孙女给妈妈擦拭眼角溢出的泪水。10时20分,女儿忽然张口用微弱无力的语调问了声:“怎么还不给我抽胸水?”这是她留给亲人们最后的一句话。她用气抵御窒息,坚持着、挣扎着,痛苦万分。我发现女儿的低压突然降到32,女婿即刻趴到她的胸前不停地呼叫:“,,你睁眼,睁眼看我……咪!”女儿眼睛睁开了,但是失去了光泽……哭声大作。大夫说:“大家记住时间:10点36分。这对阎荷也是一种解脱,你们多多保重!现在让我们擦洗、更衣、包裹……”可怜的女儿,疼痛的双腿依然跷着。护士们说:“阎荷什么时候都爱干净。阎荷,给你患处贴上胶布,好干干净净地上路。”又劝慰大家说:“少受些罪好。阎荷是好人!”女儿的好友甄颖,随手接过一把剪子,对着女儿耳语:“阎荷,取你一绺头发留给妈妈,就这么一小绺。”整个病房惊愕不已。女儿离去后,有泪皆成血,无声不断肠,但是我如梦如痴,紧紧抓住那只惨白的手,眼睁睁看着她的眸子失去光泽,哭不出声来。我吻着女儿的前额。《文艺报》的李兴叶、贺绍俊、小韩、小娟闻讯赶来,痛惜之余,征询后事。我说:“阎荷生前郑重表示:‘不要搞任何仪式,不要发表任何文字。’非常感谢报社和作协,你们给予她诚挚的关爱,在她首次手术时竟然等候了十个小时!”

妈妈的眼睛哭坏了。伴随着哭声,我们将女儿推进太平间,一个带有编号的抽屉打开了,已经来到另外一个世界。我抚摸着她僵硬疼痛的双腿,再吻她的前额,顶着花白的头发对着黑发人说:“孩子,过不了多久,你我在天国相会。”

八宝山的告别室里,悬挂着女儿的遗言:“大家对我这么好,我无力回报。我奉献给大家的只有一句话:珍惜生命。”那天来的亲友很多,文艺报社和作家协会的领导几乎都到了,女儿心里受用不起,她生来就不愿意惊扰别人。

女儿的上衣口袋里,贴身装着一张纸片,滴血成墨、研血成字,是她和女婿的笔谈记录,因为她说话已经很困难了。血书般的纸片,女婿至今不敢触目。

等你好了,我们好好生活。哪儿有个好啊?美好的时光只能回忆了。只要心中有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疾病。我心中始终有你们,却没能控制住疾病。如果还有来世,只盼来世我俩有缘再做夫妻,我将好好报答你。从今天开始,咱俩谁也不能说过分的话,好吗?这些都是心里话,因为我觉得特别对不住你们,你们招谁惹谁了,正常的生活都不能维持。你有病,我们帮不了忙,不能替你受苦。谁也别替我受苦,还是我一人承受吧。我只希望这痛苦早些结束,否则劳民伤财。真的,我别无它求,早些结束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别这么想,只要有一点希望咱们俩就要坚持,为了我。我是不是太自私了?坚持下去又会怎样呢?你看你们每天跑来跑去,挺累的,为了你们,我看还是不再坚持为好。肠梗阻太讨厌了!生病没有舒服的,特别痛苦,你遇事不慌,想得开,我看是有希望的。你看不行,你是大夫吗?(玩笑)你知道多少人惦着你呀?大家对我这么好,我无力回报。我奉献给大家的只有一句话:珍惜生命。我真的爱大家,爱你,爱丝丝,爱咱们这个家,都爱疯了,怎么办?真羡慕你们正常人的生活,自由地行走,尽情地吃喝。没办法,命不好。酷刑!胃液满了吧,快去看看!

后来,又在她的电脑里发现一则有标题的短文,约作于第十一次化疗之后。惧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却变得坦然。“思丝”即思恋青丝,她的女儿也叫丝丝。

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一个十二岁孩子的妈妈,满头青丝的妇女同志会以秃头示人。更没有想到,毅然剃发之后竟不在意地在房间内跑来跑去,倒是轻松,仿佛“烦恼丝”没了,烦恼也随之无影无踪,爽!

活了三十多岁,还没见过自己的头型呢,这次,嘿,让我逮个正着。没头发好。

摸着没有头发的脑袋,想一想也不错。往常这时候我该费一番脑筋琢磨这头是在楼下收拾收拾呢,还是受累到马路对面的理发店修理修理。是多花几块洗洗呢,还是省点儿钱自己弄弄?掉到衣服上的头发茬真麻烦,要弄一阵儿呢。没头发好。

没了头发才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剃光头。盛夏酷暑,燥热难耐,哪怕悄悄过来一股小风,没有头发的脑袋立马就感到丝丝凉意,那是满头青丝的人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没头发好。

没有头发省了洗发水,没有头发节约护发素,没有头发不用劳驾梳子,没有头发不会掉头皮屑。没头发好。

没头发的时候,只能挖空心思发挥其优势,有什么办法呢?再怎么说,这头也得秃着啊。

我翘首盼着那一天,健康重现,青丝再生。到那时,我注定会跑到自己满意的理发店去,看我怎么摆弄这一绺绺来之不易的冤家。洗发水、护发素?拣最好、最贵的买喽。还有酷暑呀?它酷它的,我美我的,谁爱光头谁光去,反正我不!

衰惫与坚强,凄怆与坦荡,生与死,抚慰与返抚慰……生命的巨大反差,留给亲友们心灵上难以平复的创痛。

吻别女儿,痛定思痛,觉得死亡也没有什么可怕。死后,我将会再见先我一步在那儿的女儿和我心爱的一切人,所以,我活着就要爱人,爱良心未泯的人,爱这诡谲的宇宙,爱生命本身,爱每一本展开的书,与世界上第一流的思想家做精神上的交流。

父子应是忘年交

冯骥才

儿子考上大学时,闲话中提到费用。他忽然说:“从上初中开始,我一直用自己的钱缴学费。”

我和妻子都吃一惊。我问儿子:“你哪儿来的钱?”“平时的零花钱,还有以前过年时的压岁钱,攒的。”“你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钱呢?”我不解。

儿子后来对他妈说:“我要像爸爸那样,一切都靠自己。”儿子一下子长大了。

那个整天和我踢球、较量、打闹并被我地捉弄着的男孩儿已然倏忽远去。人长大,不是身体的放大,不是唇上出现的软髭和颈下凸起的喉结,而是一种成熟,一种独立人格的出现。但究竟他是怎样不声不响、不落痕迹地渐渐成长,忽然一天这样地叫我惊讶、叫我陌生?是不是我的眼睛太多关注于人生的季节和社会的时令,而忽略了日日跟在身边却早已悄悄发生变化的儿子?

原来在所有的父亲心里,儿子永远是夹生的。对于天下的男人们,做父亲的经历各不一样,做父亲的感觉却大致相同。这感觉一半来自天性,一半来自传统。

1976年大地震那夜,我睡地铺。“地动山摇”的一瞬,我本能地扑向儿子的小床,把他紧紧拥在怀里,任凭双腿全被乱砖乱瓦砸伤。事后我逢人便说自己如何英勇地捍卫了儿子,那份得意,那份神气,其实是一种自享。享受一种做父亲尽天职的快乐。

至于来自传统的做父亲的感觉,便是长者的尊严,教导者的身份,居高临下的视角与姿态……每一代人都从长辈那里感受到这种父亲的专利,一旦他自己做了父亲就将这种专利原原本本继承下来。

我们就是在这一半天性一半传统中,美滋滋又糊里糊涂地做着父亲。自以为对儿子了如指掌,一切一切,尽收眼底,可是等到儿子一旦长大成人,才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对他一无所知。最熟悉的变为最陌生,最近的站到了最远,交流出现阻隔。每个父亲都会面临重新与儿子相处的问题。

我想起,我的儿子自小就不把同学领到狭小的家里来玩,怕打扰我写作,我为什么不把这看成是他对我工作的一种理解与尊重?他也没有翻动过我桌上的任何一片写字的纸,我为什么没有看到文学在他心里也同样神圣?照看过他的一位老妇人说,他从来没有拉过别人的抽屉,对别人的东西产生过好奇与艳羡……当我把这些不曾留意的许多细节串联在一起,我便开始一点点向他走近。

他早就有一个自己的世界,里边有很多发光的事物。直到今天我才探进头来。对于一个走向成年的孩子,千万不要再把他当作孩子,而要把他当作一个独立的男人。

我开始尽量不向他讲道理,哪怕这道理千真万确,我只是把这道理作为一种体会表达出来。他也只是在我希望他介入我的事情时,他才介入进来。我们对彼此的世界,不打扰,不闯入,不指手画脚,这才是男人间的做法。

我深知他不喜欢用语言张扬情感,崇尚行动本身,他习惯于克制激动。我们的性格刚好相反,我却学会用他这种心领神会的方式与他交流。比如我在书店买书时,常常会挑选几本他喜欢的书,回家后便不吭声地往他桌上一放。他也是这样为我做事。他不喜欢添油加醋地渲染,而把父子之情看得天地一样的必然。

儿子,在孩提时代是一种含义。但长大成人后就变了,除去血缘上的父子关系之外,又是朋友,是一个忘年交。而只有真正成为这种互为知己的忘年交,我们才获得完满的做父子的幸福,才拥有实实在在又温馨完美的人生。

天堂回信

[美]马戈・法伊尔

1993年10月的一个清晨,郎达・吉尔看到4岁的女儿戴瑟莉怀中放着9个月前去世的父亲的照片。“爸爸,”她轻声说道,“你为什么还不回来呀?”

丈夫肯的去世已经让她痛不欲生了,但女儿的极度悲伤更令她难以忍受,郎达想,要是我能让她快乐起来就好了。

戴瑟莉不仅没有渐渐适应父亲的去世,反而拒绝接受事实。“爸爸马上就会回家的,”她经常对妈妈说,“他现在正上班呢。”她会拿起自己的玩具电话,假装与父亲聊天。“我想你,爸爸,”她说,“你什么时候回来呀?”

肯死后郎达就从尤巴市搬到了利物奥克附近的母亲家。葬礼过去近两个月,戴瑟莉仍很伤心,最后外祖母特里施带着戴瑟莉去了肯的墓地,希望她能接受父亲的死亡,孩子却将头靠在墓碑上说:“也许我使劲儿听,就能听见爸爸对我说话。”

后来有一天晚上,郎达哄戴瑟莉睡觉时,戴瑟莉说:“我想死,妈妈,那样我就能和爸爸在一起了。”

“上帝呀!帮帮我吧,”郎达祈祷着,“告诉我该怎么办。”

1993年11月8日本该是肯的29岁生日。“我们该怎么给爸爸寄贺卡呀?”戴瑟莉问道。

“我们把信捆在气球上,寄到天堂去怎么样?”特里施说。戴瑟莉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她选了一只画着美人鱼的气球,图案的上方写着“生日快乐”,以前戴瑟莉经常和爸爸一起看美人鱼的录像。

在墓前摆放鲜花时,戴瑟莉口述了一封给爸爸的信。“生日快乐,我爱你,想念你,”她说着,“但愿你在天堂能收到这个气球,在1月份我过生日时给我回信,好吗?”

特里施将那段话和她们的地址记在了一张小纸条上,裹上一层塑料,最后戴瑟莉放飞了那只气球。

她们看着那个闪亮的光点慢慢地越飘越远,越变越小,戴瑟莉兴奋地喊道:“看啊,爸爸收到我的气球了!”才不过几分钟,气球就不见了。“现在爸爸要给我回信了。”戴瑟莉说着向汽车走去。

在一个寒冷、微雨的11月的早晨,在加拿大东面的爱德华王子岛上,32岁的维德・麦金农准备出去打猎。他是一位森林管理员,与妻子和3个孩子住在美人鱼镇上。

但那一天他没有去经常打猎的地方,而决定去两英里外的美人鱼湖。在岸边的灌木丛中,他发现杨梅丛的枝条钩住了一只银色的气球,上面印着美人鱼的图案,线的顶端系着一张包着塑料的小纸条,已经被雨浸湿了。

回到家,维德小心地将纸条摊开晾干。妻子唐娜回来时,维德给她看了气球和纸条,上面写道:“1993年11月8日,生日快乐,爸爸……”通信地址是加利福尼亚利物奥克。“现在才11月12号,”维德说,“仅仅4天这只气球就飞越了3000英里!”

“我们应该给戴瑟莉写封信,”维德说,“也许我们命中注定要帮助这个小姑娘。”

在沙勒特镇的书店,唐娜买了一本改写的《小、美人鱼》。圣诞节过后几天,维德又买了一张生日贺卡,上面写着:“给我亲爱的女儿,温馨的生日祝福。”

1994年1月3日,唐娜坐下来给戴瑟莉写了封信,然后将信夹在贺卡中,与书装在一起寄了出去。

1月19日的傍晚,麦金农夫妇的包裹到了,到时朗达和戴瑟莉已经回尤巴市了,特里施决定第二天再送去。

那天晚上特里施看电视时,怀着好奇心,她打开了包裹,先是看到了一张贺卡,上面写着:“给我亲爱的女儿……”

第二天清晨6点45分,红着眼睛的特里施将汽车停在了郎达家的门口。特里施说:“戴瑟莉,这是送给你的,”特里施将包裹放在她手里,“是你爸爸寄来的。”

“代你爸爸祝你生日快乐,”特里施念道,“我想你一定奇怪我是谁。其实一切都是从丈夫维德11月去打野鸭的那一天开始的。你猜他发现了什么?是你寄给爸爸的美人鱼气球……”特里施停了一下,发现戴瑟莉的脸颊上闪着一颗泪珠。“天堂里没有商店,但是你爸爸希望有人能帮他给你买一份礼物,所以他就选中了我们,因为我们就住在一个叫美人鱼的镇上。”特里施继续读着:“我知道你爸爸一定希望你能快乐,而不要你为他伤心;我知道他非常爱你,并会一直注视着你成长,爱你的:麦金农夫妇。”

特里施眼里含着泪水,接着戴瑟莉又读起了麦金农夫妇送的那本《小美人鱼》,这个故事与肯给戴瑟莉读过的那本有些不同,以前那本讲的是小美人鱼后来幸福地和英俊的王子生活在一起,而在这本中,那个邪恶的女巫割断了小美人鱼的尾巴,杀死了她,三个天使将她带走了。

特里施读完,悲剧的结局会使外孙女伤心,但戴瑟莉却快乐地用双手托住了脸颊。“小美人鱼进天堂了!”她喊道,“爸爸送给我这本书,因为小美人鱼和爸爸一样进了天堂!”

2月中旬,麦金农夫妇收到了郎达的来信:“1月19日收到你们寄来的包裹时,我女儿的梦想实现了。”

以后几个星期中,郎达母女经常和麦金农夫妇通电话。3月份时,郎达与戴瑟莉飞往爱德华王子岛探望麦金农夫妇。两家人穿着雪地鞋一起到湖边维德发现气球的地方。郎达和戴瑟莉都沉默不语,好像肯就在她们身边。

如今戴瑟莉每次想和爸爸说话时,就回打电话给麦金农夫妇,只有这种方式能安慰幼小的心灵。

“人们都对我说,‘气球能落到那么远的美人鱼边,简直是太巧了。’”郎达说,“但我知道是肯选中了麦金农夫妇将自己的爱带给戴瑟莉,她现在懂得了父亲的爱会一直陪伴着她。”

指尖上的父爱

成健

我的父亲生于20世纪30年代,他做过整整40年乡村小学老师。父亲不仅仅是老师,还是家里几亩自留地的主劳力,平日里起早带晚干农活儿,他的双手因此磨砺得十分粗糙。

我刚学会走路时,常是被父亲的手指牵着的。父亲只伸出一根手指让我抓住。抓着那指头,我总是感到很安全。父亲对我从不娇纵,即使是下雨天,泥路很滑,父亲也依然用一根手指让我抓着。倘若我抓不紧滑倒了,再从泥水里爬起来时,等着我的还是那根手指,绝不会多出一根来。那时候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的事,不能全指望别人。

我在小学五年级时听了父亲一年的语文课。听过父亲讲课的学生都知道,父亲有个标志性的姿势。“你们给我听清楚这一点!”每当讲到关键的地方,说这句话的同时,父亲总是将沾着白色粉笔灰的右手食指高高举过头顶,于是全班几十双眼睛就聚焦在那指尖上,而父亲强调的知识点就铭刻在我们的脑海里。父亲批改我的作文时,常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去面批,我作文里一个标点符号的不当他都不会放过,他的手指点到作文本上,戳到我脑门上,让我紧张得直冒汗。现在我庆幸地想,好在父亲教了我一年。

上了初中以后,我仿佛走出了父亲指尖的影响,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一段时期,我完全忘记了父亲的手指,直到那年我到县城参加高考。7月骄阳似火,父亲送我到考点,我知道父亲会和其他上千名家长一道,在校门外的树阴下一直等到我们走出来。走进校门十几步远,我觉得越来越紧张,蓦然回头,校门口人头攒动,却有一根手指高高伸出,那是父亲的招牌动作!我心里立刻就踏实了,转过头自信地向考场走去。

考上大学离家的那一天,父亲给我买了一双新皮鞋,那是我的第一双皮鞋。父亲说我的脚码已经和他的一般大了,他试过那双鞋,很合适。新鞋有点儿紧,我穿的时候,父亲用那粗大的右手食指当鞋拔子,可是费了好大劲儿也不行。我笑笑说:“您的手指头在里面,我的脚后跟就只能在外面了。”父亲抚了抚有点儿疼痛的手指,也乐了。

大学的第一个寒假结束,那天清早,寒风凛冽,哈气成霜。父亲送我到火车站。我挤上火车在靠窗的一个座位坐下,离家远行,心里不免有些空落落的。忽听到车窗上“笃笃”的声音,原来是父亲在窗外,指尖敲着窗子。然后,他凑上前重重地哈了一口气,窗玻璃上立即朦胧了一小片。我看不见父亲那写着沧桑的脸,却看见了一个字――“信”。那是父亲用指尖在窗外反过来写的。我明白,父亲是要我多往家里写信。我重重地点点头,却不知道他有没有看清楚。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是怕我在千里之外心情落寞,有什么心事写信跟家里人说说会好些。

在风雨人生中,每当感到孤独和迷惘,我总会想起父亲的手指,它曾经在泥泞的道路上牵引着我,曾经在浩瀚的学海里指点过我,曾经在大考前树起我的信心,曾经在旅途中敲响我的心窗。后来,我也做了父亲,当我的孩子开始抓住我的手指蹒跚学步时,我才体会到,我给孩子的,绝不仅是一根手指的力量,而是全身心的爱,从指尖上传递过去,源源不断。

(选自《新民晚报》,略有删节)

关于父爱的名人名言

1.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

――淮南子

2.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达・芬奇

3.父亲的德行是儿子最好的遗产。

――塞万提斯

4.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

赞美父亲的诗歌

是谁,用瘦弱的身躯为我们撑起一片充满爱的天?

是谁,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构建一个幸福的家园?

是您,我的父亲!

我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

当我还是个小孩子

您就把我放在手心里

把我当成您的一切

像所有的小孩一样

父亲

在我的眼里您是无所不能的!

当我渐渐地长大

我们注定要分离

但在我心灵深处

始终有一个位置

那就是您

我的父亲

我永远不老的父亲!

如今我已长大

树叶朝天

但根却在您那里

您虽不在我身边

但我始终感觉有您相伴!

忘不了您谆谆教导的情景

忘不了您那满怀爱的眼神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

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高尔基

父亲

忘不了您强壮有力的臂膀

忘不了您充满活力的声音

忘不了您在风雨中的背影

忘不了……

父亲

您是我前进的动力

给我战胜困难的勇气

您虽如此平凡

但您却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

父亲是条河,流转着岁月,诉说人世的沧桑

父亲是片海,擎起了太阳,放飞天空的翅膀

父亲是座山,坚韧起脊梁,挺拔大地的芬芳

如山父爱,父爱如山

我那常年劳累的父亲啊

您永远都是儿子心中

最最淳朴的诗篇!

父亲

姜绍晗

父亲,

像一根火柴,

光亮虽然微弱,

却能照亮我们迷茫的路。

父亲,

像救生圈,

在茫茫大海中,

总能带给我们生的希望。

父亲,

像冬日的阳光,

无论何时看到,

都会感觉暖洋洋、亮堂堂。

父亲,

像安慰的话语,

语句虽然短小,

含义却异常深刻、刻骨铭心。

父亲,

像一叶小舟,

哪怕惊涛骇浪,

总会载着我们在爱的海洋里遨游,

父亲,

像丰硕的大地,

用宽广的胸怀,

包纳我们所有的错误、失败。

父亲,

似北斗七星,

在漆黑的夜晚,

带我们走出无人的困境。

父亲,

像一场春雨,

悄然降落大地,

滋润着我们干裂的心田。

父亲,

如一缕清风,

在我们汗流浃背时,

为我们送上凉爽、安逸。

父亲,

像一把雨伞,

暴风雨来临,

为我们撑起一片爱的天地!

父亲,

是人间最厚的墙,

是人间最宽广的河流。

父爱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