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语言习得童话转喻逻辑思维

童话故事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它不仅给儿童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就连成年人也难以忘记童话曾经给他们童年带来的快乐和难以泯灭的温馨记忆。中外著名的童话作品可谓举不胜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小红帽》、《丑小鸭》、《白雪公主》、《蓝胡子的故事》等西方童话故事;在中国也涌现出许多作家为童话的发展和儿童的成长做出巨大贡献,如:《玩具店的夜》、《亭亭的童话》、《怪老头儿》、《唏哩呼噜历险记》等等。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作品的一种,具有其独特的体材特征,是儿童必不可少的阅读材料。语言学家主要从童话的体裁特征、童话故事对儿童成长以及对个体童话作品的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但对童话中屡见不鲜的转喻现象在促进儿童语言的习得和发展给予很少的关注。本文将对童话中的转喻进行探究,认为转喻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连续性、儿童形象逻辑思维的形成,阅读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转喻

认知语言学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此后迅速成长为具有较牢固的哲学基础,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有着新颖理论见解的语言学流派。许多语言学家也从新的视角对转喻进行了探究。“转喻(metonymy)”一词源于拉丁文denominatio,最初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的拉丁文献《修辞和解释》中,一直被视为是一种修辞工具,体现一种替代关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们认为转喻不仅是语言层面的问题,也是一种概念现象,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转喻下定义,试图想囊括所有的转喻现象,但却没能找到令所有人都能满意的定义。如在牛津字典中,转喻被定义为:

Thesubstitutionofthenameofanattributeoradjunctforthatofthethingmeant.

该权威字典从传统的修辞角度给转喻下的定义,即转喻是名称之间的替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从认知的角度定义转喻。如Radden&Kovecses(1999):

Metonymyisacognitiveprocessinwhichoneconceptualentity,thevehicle,providesmentalaccesstoanotherconceptualentity,thetarget,withinthesamecognitivemodel.

认知语言学家各抒己见,从不同的研究视角阐释概念转喻。Lakoff&Turner从认知域的角度定义概念转喻;WilliamCroft基于“认知矩阵”的概念,认为转喻的映射发生在单一的认知域矩阵中;AntonioBarcelona认同转喻是域突显现象;认知语法的创始人RonaldLangacker在认知语法框架内解释转喻现象等等。对转喻的分类,传统修辞学试图归纳所有多样繁杂的转喻表达形式,而认知语言学家则对各种转喻现象进行系统的概括。Radden&Kovecses(1999)根据理想的认知模式中转喻喻体和转喻目标之间关系给出了较全面、系统的分类。转喻分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和整体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转喻。

二、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的历史久远,其雏形是神话传说。人们将现实与想象融合在一起,试图对未知世界或某些自然现象寻求合理的解释。童话源于西方,直到近代中国才出现童话这一概念,随之繁荣地发展起来。童话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安徒生是这一过渡时期的典范。童话的形式从约定俗成的公式化变成与其它文学体裁形式相交融,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如:童话小说、童话诗、童话散文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些童话故事中增添了科幻的色彩。就其内容而言,传统的童话故事主旨鲜明,叙事方法单一,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现代文学终于将文学的指针明确指向儿童的心灵世界,试图运用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表达童话时代的美妙想象。比较传统童话,现代童话不只是在内容上反映时代的变化,呈现出更为多样的艺术形式和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童话故事的语言同样与儿童的思维模式相匹配与儿童语言习得规律相吻合,采用简洁精练的词句突现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转喻不仅是童话故事表现手法之一,同时作为人们的认知机制顺应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和儿童的阅读心理。

三、儿童语言习得

儿童如何习得语言一直是心理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关心的焦点。语言天赋论认为儿童自出生就具有习得语言的能力,即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能力;行为主义认为人类习得语言过程是反复模拟、操练和强化的过程。韩礼德从语言的功能角度认为儿童习得语言就是学会与其周围的人进行交际。他们试图将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划分成不同的阶段,由于先天的原因、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智力开发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儿童语言习得存在个体差异,各阶段之间的界限并不分明可见。儿童从出生到具有熟练口语能力大致分为4个时期。1.发声练习期(出生至6个月左右);2.语言准备期(7至11或12月);3.语言发展期(1岁至两岁半左右);4.语言成熟期(两岁半至4.5岁或5岁)。此后,儿童后天的教育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成效更为明显。儿童语言习得与认知过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幼儿2岁时能够把已有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例如能把形状、大小、颜色和性能各异的车辆称为小汽车。5-6岁时,儿童开始对概念进行抽象压缩和提炼。儿童的词汇量非常有限,表意能力较弱,为了减少交流的阻碍,基于转喻思维模式,他们会采用重复、多义词、上下义词、词性转化等等方法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四、童话故事中的概念转喻与儿童语言习得

童话不仅娱乐儿童,同时为他们的语言习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童话故事中的转喻促使儿童去感受词句以及词句所产生的意象和概念,使他们在心理世界重新整合。这样日积月累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渗透,必将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形象思维和系统逻辑思维的形成。

1.有助于儿童语言连续的发展

语言学家对儿童语言习得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但都不可否认这一过程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理性和灵活的方法,可以使儿童言语技能大大的加强,使语言习得变得更加顺利而连贯。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的语言可以通过强化、训练塑造或模仿等来自外界的刺激来习得。童话故事语言短小精悍、流畅上口、且含蓄、凝练,是适合儿童反复吟诵的好资料。儿童大脑中原有的概念是构建其它联想的出发点。Langacker认为,转喻就是一个参照点现象,由转喻词语指定的实体作为一个参照点,为被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可及,并同时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目标上。[2]在编续故事或创编故事过程中,基于转喻的思维模式,儿童可将记忆深刻,特征突出的事物用表意简单的语句表达出来。虽然多数情况下他们不能恰当准确的将自己的思想描述出来,但他们有运用的欲望和要求。儿童语言重在培养感觉和灵性,这种简单量的积累会实现质的飞跃,从而使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提高,增强表达的形象性,提高语言的使用价值。

2.有助于逻辑思维的培养

儿童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语言紧密关联。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概念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催化剂。某一事物也可能具有很多特征,其中既有本质特征(关键特征),它决定着事物的分类;也有无关紧要特征,它不决定事物是否属于某一类。儿童最初习得的可能并不是本质特征,而是一些其他的特征。这些非本质特征通常具有突显性,易于识别和感知,因此能给儿童留下难以抹去的深刻印象。童话的创作通常是基于此基础之上。作家选用一些具有鲜明特征的语言表达以吸引儿童们的注意力。如:小主人公戴的小红帽在《小红帽》这篇童话中是故事的中心信息,它为其他相关信息提供预期。这一外貌特征让小读者就儿童的衣着特征有初步的概念。周国光和王葆华(2001)认为,早期儿童的认知结构简单,语言知识贫乏,他们只能从大量的实际经验到的具体实物中,以归纳的方式抽取出来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这一过程包括辨别、抽象、分化、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和概括等,从而获得某些初级概念。童话中的转喻对于儿童意义潜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增强阅读和理解能力

童话作品的故事性很强,通常具有较浓的传奇色彩,使儿童在虚拟的时空中漫游。这样就要求各故事情节衔接紧密,从而使故事跌宕有致,给小读者的心灵以触动,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方卫平和王昆建(2009)认为,儿童读者的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所以他们更喜欢阅读情节环环相扣、事件娓娓道来的故事。某个事件总是由一系列子事件构成,如初始事件、中心事件、最终事件等。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提及某个事件的子事件就激活整个事件以及其他子事件。如:故事《蓝胡子的故事》中“蓝胡子”这个男性的面部特征贯穿整个故事的始终,“蓝胡子”代指文中长着蓝胡子的富人。小朋友们从自己的爸爸爷爷那里了解到普通男性的胡子是黑色、灰色或白色的,但没有见过蓝色的胡子,这便激起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童话故事中的语言色彩感较强。色彩是认知对象重要的外部特征,具有较强的突显性,儿童借助于色彩可以对认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直观感受。这种感知特征为进一步理解这个事物提供心理通道。基于儿童的经验,长着蓝色的胡子的人可能是个怪人或坏人,他们便试图揣测“蓝胡子”富人的性格和行为。带着这样的阅读心理儿童在情节紧凑,波波相连童话中寻找答案,验证自己的假设。转喻是一种直接、明晰的表达方式,通过转喻这种表现手法和思维模式,可提高儿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和领悟能力,促使形象逻辑思维的形成。

五、结束语

童话故事语言的选择要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心理需求和阅读习惯。孙亚(2008)认为转喻的过程是用一个概念实体来触发另一个概念实体,或者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转喻涉及两个概念实体,其中用以指称或触发另一实体为参照物或载体,而被触发的实体被称为目标,二者属于同一认知域,在概念层次上有邻近关系。童话故事中的转喻的使用减轻儿童的阅读压力,增强儿童对童话故事的理解,促进儿童语言的连续发展。

参考文献:

[1]Radden,G.&Z.Kovecses.TowardsaTheoryofMetonymy.InK.Panther&G.Radden(eds.).MetonymyinLanguageandThought.Amsterdam: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1999.

[2]LangackerR.Reference-Pointconstruction[J].CognitiveLinguistics,1993,(4).

[3]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8-132.

[4]李卓.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与儿童语言习得.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

篇2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儿童教学;语言教学

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学家对儿童早期语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儿童早期语言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但是,关于儿童早期语言教育的方式方法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方案。认知语言学是最近兴起的一种关于儿童语言教学方式。从人们对于人体结构以及人们对于语言环境和结构的认识开始,对于儿童是如何从呱呱坠地在短短几年学习到儿童随处环境的语言,这个问题困扰了教育学家、医学家和脑科学家几个世纪,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通过对不同儿童学习语言所采用的细微的不同方式方法,我们进行对比,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典型的认知方式以及认知语言学中所包含的中心思想来解释儿童早期语言学习中的行为和语句语法。从而探索对于认知语言学在早期儿童语言教育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由乔治・雷可夫、郎奴・兰盖克以及马克・约翰逊创立的。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区别于传统的形式语言学,以第二代体验哲学和认知科学为理论背景下产生的,这是一门比较年青的科学研究学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开始,认知语言学是跨越语言学、系统学、人工智能等等传统学科的一门新型学科。由认知语言学基础上而产生了语言学天赋论,该言论认为:认知能力是人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根本,同样,对于语言的认知学习也是认知能力的体现,人类语言的形成、传播、学习、应用都是需要通过人类独有的认知能力加以解读的。

2.认知语言学的几个原则

探究认知语言学我们就必须抓住认知语言学的几个原则,这是我们进行深入研究认知语言学在儿童早期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必要条件。下面就认知语言学的几个主要的原则:

a.语义概念:主要是表明认知语言学中对于语言与到脑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认知语言学派的研究者认为一个表达性的语言它所传达的意义是用于激活人们在自身脑海中对于该语言意思或者物化的表达,也就是说语言表达的方式、解释以及意义都是人们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一个抽象的认识的具象化。这个原则所表达的就是语言或者词语与大脑的关系,与世界的联系是间接性的,以大脑为媒介。

b.句意与词义的关联性。认知语言学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表达能够只是用一个单纯的词能够解释的,而是通过不能的词和意义的词组成的一个以自身对于世界认识的。对于一个问题的解释或者认识,需要人们通过大脑检索不同词组组成一个句意进行一个完整符合意境的解释。

c.范围性。这个原则就是对于近义词或者一个表达同种意思句子的规范和归类。

二、用认知语言学解释儿童早期语言学习

1.儿童词汇学习与认知语言学

儿童在一岁左右开始学习语言,对于语言的学习主要是开始于对于词汇的学习。很多儿童对于语言的学习最开始是从“妈妈”、“爸爸”、“爷爷”、“奶奶”这类型的单音节的名词组开始的。从一岁开始进行一个词汇量的积累和汇聚,儿童对于语言的学习一般来说是先从名次开始积累和学习的,然后再开始接触动词,再然后就是动名词结合的短句,最后就是一个连贯性的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儿童最开始学习的名词,是因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最先接触的这些现实存在的人或者事情。然后儿童慢慢在生活中的不断积累和接触,对于词句进行不断的纠正。

2.句式的组成与认知语言学

儿童在语言学习中对于句子的学习,犹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他最开始学习的是名词,所以儿童在进行句子组合的学习最开始的就是一个简单的“主宾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比如说,在小孩学会了“我”和“吃”、“饭”这两个简单词语后,他们在生活中经过对于大人的模仿,得出,他们饿了就要说这两个字。成人饿了就会说“我饿了”,“我要吃饭”,“我饿了,想吃饭了”,但是在儿童最初的句式结构中就会是“我吃”,“我饭”,“吃饭”等等一些简单的结构。随着,对于周围语言环境的不断熟悉和学习,以及成人对于儿童说话的教学和纠正,他们就开始不断积累和掌握一些很复杂的句式。慢慢的他们就对于自己饿了要吃饭,就用了一些复杂的但是更加清晰的表达句式,“哎呀,我饿了,要吃饭”,“快呀,我要吃饭,很饿”等等一些句式。随着句式参照的越来越多,他们学习的就越来越多,就会有更多的句式表达。

3.互动在儿童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我们的儿童教育学家和语言学家在很早就认识到了互动学习在儿童的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对于与儿童的互动在儿童的早期语言学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启蒙作用。所以,我们会发现儿童在看动画片的时候会非常专注,能够通过动画片学习到很多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少出现的词语和句式,因为,动画片有一个对孩子潜意识的沟通作用,能够让孩子在潜意识中与动画片互动,形成一个互动学习的局面。

三、结束语

认知语言学在我们的儿童早期语言学习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作用,对于我们儿童早期语言学习和语言习惯的形成有一个比完善的解释和理解。所以,加大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就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儿童早期语言学的方式方法,帮助我们认识到儿童语言学习也是遵循了认知语言学的规律。

【参考文献】

[1]朱姝.基于梅洛―庞蒂具身现象学的儿童心理发生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谢翠平.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个体发生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5

篇3

[关键词]幼儿教育 语言教育 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R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52301

引言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就是主要通过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来培养幼儿听和说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应该以言语教育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灵活、随机地引导幼儿的语言活动。使他们乐意地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他们积累运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品德和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幼儿期的语言学习与发展,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才能表达思想,吸收知识,才谈得上今后的全面发展。

1.幼儿园语言教育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家庭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针对性强,由于长期的共同生活、亲子间感情亲密、互相信任,在熟悉的环境中孩子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其次,家庭语言教育具有灵活性与随机性、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丰富性。而且家庭语言教育中家长教学具有特殊的权威性,孩子更容易听从。但是家庭教育的局限性存在缺陷。家庭教育时间不固定、容易感情用事、容易忽视儿童的个性特点以及参差不齐的家长素质不齐都导致家庭语言教育存在不可回避的难题。

幼儿园语言教育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儿童语言教育的主要是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培养儿童语言交往的习惯,提高儿童语言交往的能力;同时引导与提高儿童倾听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儿童入学后的继续学习做好准备。这些优势比如固定的环境、专业性是家庭无法提供的。因此本文选取了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研究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从而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对策。

2.幼儿园语言教育存在不适合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问题

2.1幼儿园语言教学小学化。有些教师模仿小学语文的授课方式,对幼儿进行“语文教学”,有的甚至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学习材料提前到幼儿园大班使用;

2.2在语言教育中只重视教师讲,忽视幼儿的口语表达。还有些教师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把教学重心放在教幼儿识字方面。另外在口语表达方面也只注意到简单的对话与重要或模仿,体现不出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3在语言教育中体现不出教学内容的有序性,无一定计划与目标,有的是即兴发挥,有的是年年照搬,不去注入新的内容,新的方法,不能利用幼教的研究新成果;

2.4孤立地进行语言教育。只知在语言课中进行语言教育,不知在其它学科与活动中进行语言教育,不懂得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其它方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和语言本身的综合性和通用性特性;

2.5在语言教育中缺乏创造性因素。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只能按预先的备课方案展开一节语言课,在遇到幼儿的发言或听课表现有“意外”时,不能因势利导,转化为课的内容。至于从备课到讲课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因素,则更少。

2.6重视有计划的语言教学活动、忽视日常语言教育活动。独立的语言教学活动是进行语言教育的一个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但就目前来看,我们多数幼儿园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时,注重在课上通过故事、儿歌、看图讲述等手段丰富词汇,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但很少考虑在一日生活中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培养幼儿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情感以及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因此常常导致课上课下相脱节的情况。教师虽然尽量做到让更多的幼儿发言,但毕竟课上时间有限,仍然会有许多幼儿没有机会发言回答问题,而且许多教师都把下课当作是这一语言教育任务的完成,在评价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时也多数只是依据课上发言幼儿的表现而定。

语言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都是发展幼儿语言必不可少的途径,教师一定要把老者合理的结合起来,不可重此轻彼,更不可完全忽略后者。

3.幼儿园语言教育发展方法分析

3.1 营造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长在狼群中的孩子只会嚎叫,这就说明开放的语言教育环境对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语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敢于说话,善于说话,以丰富、生动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和开放的语言教育环境,不能让孩子只待在幼儿园课堂上学习语言,要让孩子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感受山,感受水,感受春夏秋冬;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有感而发。另外,还可以用编故事、家长沙龙的形式加强幼儿语言训练。

3.2教师要把语言教育活动内容蕴含多种形式活动之中,如谈话活动、讲话活动、听说游戏、文学活动、早期阅读。这样使幼儿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得到语言能力的发展。不仅如此,幼儿园还可以引入成熟的综合活动,来丰富语言教育活动内容。首先,综合活动更强调各个方法的相互整合,应该说这样的理念更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为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暂,多领域的渗透可以刺激幼儿的说话欲望,保证幼儿的积极兴趣。其次,综合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儿童生活、自然和社会,真正地在向“从生活中来,再回归到生活”的语言教育目标迈进。

3.3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言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幼儿语言教育在观念、内容、形式、方法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和工具。教师应充分利用众多的视听手段,让幼儿在听、备、讲、做、想中充分积累语言经验。多媒体教学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教师一定要学会正确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第一,明确内容至上的原则。即形式只是为了充实内容才能存在,要杜绝花哨的课件,使儿童关注内容本身,这样才能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目的。第二,教师应提高课件制作技能,要通过互相学习、增加PPT制作的培训,来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为实现语言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

3.4 体验生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户外游戏活动中的语言教育。户外游戏时请幼儿观察幼儿园中的各种玩具时,可请幼儿说出玩具的名称及自己最喜欢玩的玩具,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如李嘉正小朋友说:我喜欢玩轮胎,轮胎跑起来很快,我喜欢与赵子昊玩滚轮胎比赛;张宏宇说:我喜欢鳄鱼玩具,它是我的大马。这样,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大脑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个个争先恐后地向老师讲述自己心爱的玩具以及自己的创新玩法。

篇4

关键词:学前儿童亲子沟通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是未来许多能力得以发展成熟的先决性条件。[1]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沟通方式的演进,更突显了语言沟通的及时性和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人的脑神经细胞在4岁以前生长最快,在此阶段父母应多给予孩子各方面的刺激促使其脑神经发展。孩子从出生到一岁之间称为语言准备期也叫前语言期,以后进入语言发展期,学前儿童进入语言发展期以后,也需要大概三四年的时间方能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从听懂语音开始到说出语音到掌握基本语意,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清楚、完整地转述他人的语言,最后发展到能对语言运用自如。[2]

亲子沟通对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交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而其父母在学前儿童言语萌发之时,与他们的交流沟通对其语言能力发展尤为重要。

一、亲子沟通与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现状调查

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换资料、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学前儿童随时都起着模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笔者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100多名孩子及其父母的调查发现:

(一)现今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非常重视

调查中的家长有2%是研究生,49%是大学本科生,大专占18%、中专占12%,17%是高中文化,还有2%是初中文化。85%的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学前期在早期阅读、识字等早期教育方面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发展非常重视且有较高的期待。

(二)家长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不够关心

调查显示,有27%的家长会不顾工作劳累,每天坚持为孩子讲故事、倾听孩子说话,66%的家长在孩子提出要求的情况下会给孩子讲故事,其中有23%的家长认为自己累时则采取敷衍的态度,告诉孩子说明天再讲。75%以上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语言发展不需要特别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能力自然会得到发展。

(三)家长没有耐心听孩子说话,更不注意孩子的社会交往

调查中仅有34%的家长能坚持在任何时候耐心倾听孩子说话。大多数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根本没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意愿的机会。调查中发现,仅有15%的孩子经常有小伙伴同其玩耍;43%的孩子家中则一般没有人来,也不出去找同伴玩耍。只有50%的父母平日里愿意带孩子一起到邻居、亲友家里做客。

(四)孩子自身也存在影响语言能力发展的不利因素

调查中有31%的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中,能清楚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愿;25%的孩子能清楚、完整地陈述故事,语言发展水平较好;有40%的孩子能做到聚精会神地听父母说话; 77%的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83%的孩子经常问为什么;这些差异和表现,说明了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调查、访谈中还发现许多家长并不了解他们孩子的近期发展特点和兴趣,只是盲从社会的发展时尚和需求,让孩子学习各种特长班、兴趣班等。在孩子语言发展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错过了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贻误了对孩子进行语言早期教育的敏感期和关键期。

二、亲子沟通与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

(一)科学的亲子沟通对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的基本理念中说,学前儿童是独立的发展中的人,拥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与价值,具有生存权、游戏权和发展权。因此,科学的亲子沟通方法要求父母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展个体看待,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尽量满足孩子的当前需求。长此以往,定能促进孩子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志,懂得用语言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沟通。

(二)不科学的亲子沟通对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将带来负面的影响

有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在他们眼里:孩子还小,能懂啥!给他们吃饱穿暖就行。对孩子说话通常用命令的语气,严厉的声调,甚至是用消极的、禁止性的语言。对孩子们津津乐道的倾诉,也会认为是些无聊的东西,毫无耐心去听。如此一来,孩子就算有什么话有什么不满也只能藏在心里,对父母的命令,即使心里不愿意也逆来顺受,懒得开口说,照着做就行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受到了影响。

三、发挥亲子沟通技巧,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语言领域的指导要点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就要求父母要认真学习科学育儿知识,摸索行之有效的教养态度、方式和措施。

(一)父母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关注孩子的思想与情感变化,结合孩子当前发展特征进行客观分析。

(二)把握孩子最近发展区目标,善用“语言”进行引导。

(三)当孩子能主动用语言表达身边的所见所闻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同时帮助孩子纠正不正确的语言表达。

(四)丰富孩子的生活知识经验,带孩子融入社会,扩大视角。

(五)运用语言游戏寓教于乐,引发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欲望。

(六)父母还应了解自己孩子在学前儿童期各阶段的语言发展特征即语言发展阶段性,针对孩子的每一个阶段的语言发展特点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方法,提高沟通效果。

父母与孩子间的语言沟通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是亲子间深深的理解和接受。要知道,和孩子说话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父母不能忽略了和孩子沟通过程中的语言,父母和孩子说话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语速是否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口齿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温和亲切,能否为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使孩子的使用语言和分析语言等语言能力方面发展在亲子沟通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殷红波.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基础训练[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篇5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148-01

幼儿期的语言学习与发展,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紧这个时期努力发展幼儿的语言。那么,如何才能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教育?教师们以实现语言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积累,最终探寻出有效的幼儿语言教学方法。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想要实现幼儿语言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知道语言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谈论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1、语言教育能够开发幼儿智力

语言是人生智慧最直接的表达方式,美国教育学家加特纳将人的智力结构总结为七种,即:音乐智力、运动智力、逻辑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感智力、人际交流智力、内在智力。加特纳认为这七种智力相互影响、相互发展。比如幼儿通过在幼儿园学习语言,在学习过程中幼儿能够在这一小团体中初步学会人际交往,从而加强儿童语言智力的培养,这样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交际智力。在幼儿交际智力得到提升后,幼儿可能设法参加更多的课外活动、文化活动和社区活动,这些活动也就会影响到幼儿今后的音乐智力、运动智力、逻辑智力等智力结构。所以,加强幼儿园语言教育不再是简单的规范普通话教学,更能够提升幼儿的智力发展,完善智力结构。

2、通过语言教育开发幼儿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幼儿阶段的儿童就像一张白纸,尚没有固有的思维方式束缚,是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语言教学具有逻辑性强的特征,抽象的语言能够激发幼儿对未知词汇和事物的想象。比如幼儿园教师在讲述“大海”这一词汇的时候,儿童就会通过自身的想象,描绘出心目中大海的形象。因此,幼儿园语言教育能够促进儿童通过想象来理解抽象的词汇和事物,对提升儿童的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兴趣是第一老师”,兴趣是孩子们不断探究他们所生存的这个“未知”世界的动力源泉,是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和保障。我们知道幼儿心理发展的突出特点是情绪性,善于模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更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显著特点,凡是他们感兴趣的,觉得希奇的事物,都能留下深刻印象,并在活动中注意力集中,因此,内容的选择应注重趣味性、新颖性,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从而实现语言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例如,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这一特性带领他们做各种游戏,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时首先要考虑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孩子们是否会感兴趣。为了激发孩子们积极参与的兴趣,设计的游戏必须要能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只有有了好奇心的驱动,他们才能会兴高采烈、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游戏中来,并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锻炼孩子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善于捕捉和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将教学的内容与此密切挂钩,如幼儿喜欢看卡通片,那么就可将卡通片的人物、情节等文字利用恰当的时机出示给幼儿。再次,要为幼儿选择趣味性强的语言图书来阅读。教师通过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来实现提高他们语言能力,这一策略是有效可行的。

三、在课堂上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语言发展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与口语训练之间架设一座平台,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放松,在课堂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犹如进入说话乐园。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插图让孩子们进行说话练习,这样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能使幼儿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幼儿时期,孩子的特点就是对新事物有一种新鲜感、未知感,而且孩子最喜欢动画片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大自然画面,让孩子去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在介绍大自然的过程中,教师要用普通话作介绍,这以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幼儿时期孩子的情绪不是很稳定,喜欢大哭大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看动画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孩子扮演动画片中的角色,这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四、大胆想象,发展幼儿思维

叶圣陶说:“语言是思维的定型,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发展语言能力就是发展思维能力,而发展思维能力正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幼儿语言的发展关键在于思考。

篇6

关键词:幼儿 语言运用 提高

        语言是人的社会活动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学前期是人的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学前期幼儿语言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语言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从小教会孩子说话,会用语言准确地表达思想。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言教育观,加强自身修养,重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纲要》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认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不是让幼儿强记大量的词汇,而是要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这样的提法明显地淡化了纯粹重视学前儿童语言形式学习的要求,强调语言教育过程中重视语言交际的功能、重视学前儿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因此,我们教师自身就要有比较强的语言功底,对幼儿实施语言教育时应注重对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要会说普通话,其次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多阅读一些散文,欣赏与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丰富自身的语言养料。多看一些语法、修辞等方面的书籍,了解并掌握汉语语法、修辞、逻辑等的正确用法,努力使自已的语言更规范、更具魅力。

        二、拓宽幼儿的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

        农村幼儿对大千世界新事物了解贫乏,因而语言交往的机会相对就少。在班上,他们往往只是在扮演“旁听”的角色,光听不说的局面时常存在。所以要想发展他们的语言,首先要做的就是拓展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知识,这样他们才会有语言交流的素材。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首先积累丰富的知识,不断更新教育内容,让幼儿眼界开阔。

        农村幼儿园虽然没有城市幼儿园优越的办学条件、丰富的教玩具,但却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广阔的野外空间,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利用,便可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丰富语言,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

        三、语言教育要与其他教育紧密结合,不能单打一。

        语言教育与其他幼儿教育是一种互为基础、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开发幼儿的思维是语言教育的基础,语言是思维表达方式良好的思维活动,应是语言表达的前提。所以,语言教育应该贯穿于其他各项教育中。如: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作完一幅画后,请孩子把画面内容讲出来,同时也可利用优秀文学作品,让幼儿来画故事,如在故事画《三只蝴蝶》,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必须边想、边讲故事的内容边画画,这不仅符合孩子边画边说的年龄特点给孩子提供一次复述故事、锻炼口语的机会,还加深孩子对文学作品的印象,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体育课活动中进行语言教育,应先让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请教师讲述爬、跳、跑等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再用语言表达是怎样做好动作的,这样通过让儿童亲身体验,再讲述活动特点,从而发展儿童的语言。

       四、创设良好环境,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1、建立自信,提供更多说话的机会

        建立自信,为幼儿提供更多说话的机会,我认为这是语言教育的关键。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必须要有成人的帮助,尤其对那些沉默寡言,不善言词的孩子,成人必须时时鼓励,不厌其烦的支持,会成为孩子大胆进行语言表达的动力。

        2、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让幼儿爱说。

        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春天,教师可带幼儿种植,选几种种子,让幼儿观察,比较它们的异同。幼儿会说:"有的像小米粒,有的像桔子瓣……"出苗了,幼儿观察得更仔细了,兴趣更浓了。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3、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发展幼儿思维能力,让幼儿会说。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要注意采取综合教育手段较好地达到教育目标。如讲"动物气象员"的故事以后,老师让幼儿用撕纸的方法,或用橡皮泥和各种自然物,每人做一套故事角色:小猴子、小狗、燕子、鱼儿、等。做好后,让幼儿边演示边讲,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像力。在语言教育中,让幼儿学得主动、活泼,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4、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既有年龄差别,又有个别差异。教师要善于了解、掌握幼儿的语言水平、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如:跟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交谈时可运用父母式的家庭语言与其交流,让幼儿感到亲切,才能放松地与老师交谈。与一些不善言词的幼儿进行交谈时首先要激发其讲话的欲望,再进行交流等。

        5、提供有利于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最近这些年来,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已充分认识到了儿童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创造性培养是贯穿和融合在教育过程的一切活动之中的,语言教育过程当然也不能例外。因此,我们要鼓励孩子善于提出问题,并大胆的进行假设,说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从而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范围广阔、形式多样,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表达、交流、争论,满足幼儿“说”的愿望,从而为提高全民族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53-01

本课题将着重研究当今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致力于解决语言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更好地进行。通过长期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观察、实践与分析,发现现阶段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中主要广泛存在以下问题:

一、语言教育活动目标不明确

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性不强,有时无明确目标,或有目标但是目标假大空,不能有针对地、具体地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

二、语言教育活动内容设计与组织欠妥

首先是教师不能恰当地进行导入和设计活动环节,不利于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然后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过多的干预,给幼儿表达的机会不多,忽略了幼儿主体能动性的发展;最后是不能合理安排活动重点,避重就轻。

三、语言领域教学的特点不突出

故事教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被轻视、倾听习惯的养成被丢弃,剩下的只是教师的灌输与说教;文学作品中的美,或被忽视或被僵化地“注入”。

四、教师在语言运用方面存在问题

当前教师语言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嗦重复、呆板乏味及语调平缓没有生机,这样的语言环境不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能力。

如今幼儿园语言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自身素质、态度方面,家长落后教育观念和幼儿园教学管理体制三方面所导致:

五、教师自身素质及态度方面

不论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目标不明确还是内容设计与组织欠妥来说,或从语言科学特点不突出再或者教师语言存在的问题来说,这些问题集中在教师自身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教育观念陈旧、专业性不强

如今许多幼儿教师自身原有的理论、技能已跟不上今天教育发展的步伐,而且有的教师不是学前教育科班出身,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语言教育活动的专业学习,这对实际的语言教学工作并没有促进作用;对于新的教育观念教师都能领会,但更多的只是为了上好语言教育公开观摩活动而进行展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传统的集体语言教学模式带领幼儿完成原定的语言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还有许多教师将幼儿园语言教育小学化,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2、教师态度不端正

在一些教师看来,幼儿园语言教育无非就是带幼儿读读课文、认认字,所以在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时态度较为懒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缺乏积极性,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这样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了幼儿教师的语言教学水平。

六、家长功利化教育观念对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影响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是学前教育的总目标。幼儿教师为了迎合家长,不得用更多的时间带领孩子们学习小学的知识,为幼儿上小学奠定基础,这样就忽略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家长思想观念落后也是现今幼儿园语言教学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七、幼儿园教学管理方面的分析

幼儿园的教学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幼儿园教学管理机制的落后也是造成幼儿园语言教学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机制较为落后

近年来,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师资培训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选派优秀教师到外地学习成功的教学成果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但由于这种学习只限于各幼儿园较优秀、年轻的教师频繁外出,致使一部分教师频繁外出,导致学习内容重复,造成资源浪费;而另一部分教师却越来越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这是不利于普遍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及教学水平的,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教师整体语言教学水平的提高。

2、幼儿园制定语言教学目标、内容不合理

有些幼儿园制定语言教学内容、目标不合理地任教师自由地选择语言教学内容,这其中很多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咎于幼儿园教学管理。

以上三个方面就是幼儿园语言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质量,影响了幼儿语言能力乃至身心健康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九、对教师的建议

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及教学水平,不断探索新教法;要明确语言教育的主要意义及目的;要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设计、组织语言教学活动;要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种活动与环境之中。

十、对幼儿园教学管理体制的建议

篇8

【关键词】儿童 早期阅读 意义 建议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世界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中国古代大文豪坡也曾说过:“胸无春秋志难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读书使人充实,可以增加素养、改造思想、增长才能。书作为知识的载体,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一本好书就是一位智者,它和我们灯下交谈,能让我们一颗浮躁的心慢慢地沉静下来。如水浸润过一般,不沾染一点世俗的尘埃,如一片白净的月光,没有一点污染。一个爱读书的人不会寂寞,一个爱读书的儿童不会变坏。要让儿童,接受良好的文化熏陶,吮吸人类的精神营养,培养自己优秀品格,使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应鼓励儿童多读书和读好书。对于儿童来说,阅读不仅仅是看的过程,而且也是听和说的活动、触觉上的活动,更是其感官与思维强烈互动的过程。早期阅读的定义很宽泛,既包括儿童和父母共同阅读一本书,也包括听成人讲故事,指认图片、诵读儿歌以及相关的语言游戏,这对儿童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儿童早期阅读的意义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开展儿童早期阅读的方法建议,以期对开展儿童早期阅读有所帮助。

一、儿童早期阅读的意义

早期阅读是儿童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文字,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把儿童早期阅读纳入语言教育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儿童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儿童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因此,早期阅读是儿童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促进儿童语言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发展儿童早期阅读能力,是儿童教育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的问题。

(一)儿童早期阅读能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早期阅读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能力发展中不同能力的获得存在关键期,抓住这一时期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阅读能够有效刺激儿童的大脑、开发其智力,是促进儿童大脑神经组织发育的最佳方式之一。许多心理学家认为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期。4—5岁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法国教育与社会心理学家科恩撰文提出:“儿童在六岁前较之六岁后共更容易学习阅读,儿童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应该平行,因为这两者的学习差别并不大,听、说、读、写应从最小年龄开始发展。”在我国随着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深入,早期阅读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早期阅读的特点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极其相似,因此,通过早期阅读这一活动,对于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儿童早期阅读能培养儿童良好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促进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能力的发展,还能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帮助儿童尽量地步入知识的海洋,开扩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性情,国际儿童语言学家凯瑟琳曾指出要让儿童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同时能够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最终成长为好的阅读者,台湾阅读协会理事长张杏如指出3—8岁是人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早期阅读,离不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勇敢的小马、温和善良的小羊羔和凶狠残暴的大灰狼等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儿童,其中的故事情节牵动着他们的心。因此,他们会屏声静息、全神贯注的听,儿童在听完故事后教师或家长就应该有目的地问儿童“: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小动物?如果你是小羊,你会怎么做?狼扑向小羊后会怎么样了呢?”这就要求儿童有目的地、专心地听,经常性地这种教育逐步培养儿童良好的听说习惯,还能培养儿童在听的时候对所听故事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篇9

关键词:留守儿童;语言沟通;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12-02

一、语言沟通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语言沟通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形式。《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总要求第八条规定:口语交际要讲文明礼貌,听人说话能领会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新课标总目标第九条规定: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儿童是语言沟通的起始阶段,也决定未来成人的语言风格,同时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性格等。由于环境和经济条件背景差异,口语交际能力在城市与农村的儿童中存在较大差距,而农村中的留守儿童是具有我国特色的特殊人群,其语言沟通能力缺乏更应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二、农村留守儿童语言沟通障碍问题

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产物,是中国传统家庭关系与经济发展冲突的一个表现形式,由于其数量庞大,地域经济落后,年纪较小,缺少关爱,自理能力差的因素,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除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性格个性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于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其主要表现为:(1)家庭监督空缺,学习成绩较差;(2)性格内向孤僻,心理压力大,普遍具有心理障碍;(3)独来独往,明显具有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

由于留守儿童大都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容易形成隔代教育,主要表现为顺从多,正面教育少,积极的互动式交流少,且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普遍很低,多采用溺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宽容放任。作为临时的监护人,他们有所顾虑,不是亲生儿女,不好严格管教。这很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同时,留守儿童与监护人难以形成情感、语言上的沟通,从而造成性格孤僻。留守儿童的语言沟通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包括以下几种。(1)言之无物,由于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主要交流内容都是生活琐事,缺乏新意,容易造成留守儿童的厌烦,在与其他伙伴交流中容易造成自卑,言之无物。(2)言之无序,由于留守儿童生活环境都是由各种零碎的生活琐事组成,比如吃饭、洗澡、睡觉等,监护人甚至很难给留守儿童讲解一个完整的故事,生活没有什么逻辑可言,容易造成留守儿童的语言条理性不强。(3)欲言又止,由于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强,而自信心又不足,容易在交流中造成纠结犹豫的情形,既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思,又怕出错被人嘲笑,经常导致留守儿童的观点和思想得不到通畅表达,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内向、胆小、怕生人等不利于交流的负面效应。(4)沉默寡言,缺乏语言沟通能力和技巧,为维护自身自尊心,常常沉默寡言,造成留守儿童自闭。

三、小学语文教学对策及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是留守儿童与语言交流的最直接联系,同时小学语文教学也是提高留守儿童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与人交流能力的最直接手段。针对留守儿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对策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交流互动的课堂,通过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由于留守儿童内心的敏感性、脆弱性,更需要加强课堂交流互动,在指导留守儿童交流的过程中,指导而不指责,鼓励而不泄气,说服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但是目前在许多语文教学课堂上,许多教师都以自我为中心,以灌输知识为目的,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而忽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教学只为了完成教案,走程序化过程,教学方法单一死板,导致学生对学科本身无法产生兴趣,效率自然低下。因此,对留守儿童来说,平时在家里受到爷爷奶奶等监护人的管束,思维方式就比较呆板,如果以单方面接受的方式授课,更不能很好消化知识,容易产生走神、厌烦等负面情绪。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可以通过商量鼓励、激励提问的方式与留守儿童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注意力。提高留守儿童的课堂交流频率和质量,实现“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让留守儿童生活在集体中,跨越留守儿童与教师交流的隔阂,保持纯真和快乐的童心,同时也提高留守儿童的语文学习效率。

2.建立轻松开放的课堂,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展示自己,发挥自身某一方面的特长,建立自信心。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关爱,容易引发自卑和自闭的心理,因此,通过建立轻松开放的语文教学课堂,让留守儿童克服心理沟通障碍和对老师畏惧恐惧的负面心理。有人说,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尽管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直接关爱,但是目前农村都普及电视广播等传媒,需要有意识地引导留守儿童主动地学习,更加自信地学习,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篇10

关键词:培养;中班幼儿;阅读;兴趣

我的外甥今年18岁,刚刚上大一,但现在在他们学校已小有名气,因为他已经写了一部小说在网上发表了。从一上学开始他的作文就一直在学校排前几名,他的文采之所以这么好与他从小就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应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今年就从培养我所教的中班幼儿阅读兴趣入手,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实施阅读活动。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呢?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绘本阅读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我们班专门设置了一个“宝宝书屋”,里面投放了我精心挑选的图文并茂的绘本。这些绘本从内容上来看非常有趣味性,并且和生活经验相接近,从形式上看,设计形象有趣、色彩鲜艳、图画清晰。这些绘本幼儿见了都爱不释手。我们不仅有这些绘本还有许多的视频录像、听赏音乐等。幼儿在这里通过观看、听赏、讨论、操作等手段来激发幼儿对阅读的愿望。

二、利用“小喇叭广播”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今年我园开展了一项“小喇叭广播”活动,在每天的上午9:50到10:00之间由一个小朋友为大家讲一个精彩的故事,讲完之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并给小朋友讲的故事做一个评价。幼儿对这项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每天都争先恐后地从“宝宝书屋”中借阅图书,回家后都精心准备各自的小故事。通过这项活动,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三、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巩固幼儿阅读的兴趣

我们每周班级里都安排一节阅读活动,我就利用这节活动带领幼儿玩“拼图游戏”“童谣、古诗大冲关”“字宝宝找妈妈”等游戏。其中“字宝宝找妈妈”很受幼儿欢迎,游戏方式多种多样,有看图猜字、字图配对、点图圈字、点字圈图、看图帖字等等,这些可以帮助幼儿学习获得前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也培养了他们喜欢认读的情感。幼儿对这些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知不觉中也有效地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也摸索到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当然,我知道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及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我相信只要有了兴趣,就一定会有进步的。

参考文献:

[1]周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