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的调查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环境的调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护环境的调查

篇1

(一)工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1.管控并举,调整产业结构

东平县坚持管控并举,防治结合,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含量高、污染程度小的工业项目,严把环境污染关。对工业项目尽量集中在园区,统一污水处理,统一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投资900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城区内生活及工业污水集中处理效率达到90%。具体处理是对水经过再生水利用工程后,通过高效纤维过滤工艺进行深处理,使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符合企业及市政等单位的用水要求,处理规模每天25万吨,年节约用水达到1000万吨。

东平县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坚持实施关停,先后取缔了3家造纸厂草浆生产线,取缔了557家“土小”淀粉加工企业,对5家有治污能力的重点淀粉企业实施扶持,仅止一项消减COD排放量1120吨。先后投资9129万元,完成了瑞星集团、光大油脂等14家重点企业工业废气、废水治理再提高工程,削减SO3 000吨、COD13400吨,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

2.加快技术改造,推行循环经济

加快技术改造,推行循环经济,走出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的路子,全县企业呈现出高效低耗、无污染的特点。我县先后建立了5家省级技术中心在内的30多家企业科研机构,与4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自主研发70多种高端产品,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8家,瑞星集团合成氨废气回收、光大油脂生物有机肥等8个项目分别被列入国家节能清洁生产项目。山东瑞星集团经过科研攻关,新上了“吹风气余热回收燃烧”项目,利用尿素生产中产生的废气,通过吹风余热回收锅炉再次燃烧利用,仅此一项年可生产中压蒸汽60万吨,发电4 500万千瓦时,新增效益1 500万元。这样,净化了空气质量,体现了物质的再次利用,加大了物质的产出率,提高了经济效益,发展了循环经济,净化了生态环境。

3.运用先进技术,提高秸秆利用

东平县运用先进技术,建起了全国第一条“秸秆酶解发酵燃料乙醇”生产线,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该项目荣获国家专利30项,一期工程年产3 000吨燃料乙醇。我县引进香港中电生物质能电项目,使废弃秸秆身价倍增,实现了清洁能源生产,该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为1.8亿千瓦时,年可消化秸秆30多万吨。避免了传统的秸秆燃烧,利用效率低,保护了生态环境。

(二)农业生态治理,保护环境

1.高效生态农业,体现持续发展

东平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在农业开发建设中,着重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把生物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

(1)绿色工程:东平县北部山地、丘陵,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和经济生态林业,推广经济防护林栽培和牧草种植,从而构筑起农牧林结合配套的生态农业区。目前,全县10万亩核桃林已现雏形,林木覆盖率高达26%;小尾寒羊和鲁西黄牛存栏量分别达到34万只、12.4万头。

(2)旱作工程:东平县南部平原地区,全面推广地膜覆盖,生物覆盖和秸秆还田等旱作农业配套技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复种指数;同时,退耕种树种草,发展径流果园,形成以保护基本农田为中心的粮、林、草相嵌式的大生态农业新格局。

(3)涝洼工程:东平县建起了万亩生态农业区,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于一体,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库区工程:东平湖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注重了生态效益,初步形成了三个生态经济示范区。

①东平一级湖水产养殖区:实现了渔业资源修复工程。东平一级湖产年拥有水面25万亩,水资源异常丰富。为有效改变东平湖生态环境,我县启动了东平湖渔业资源修复工程。每年有计划地向湖内投放鳙鱼、鲢鱼、鲤鱼、鲂鱼等优质虑食性苗种300至500万尾,以衔接生态链条,修复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大力推广清洁养殖模式,增加虑食型网箱,实施大面积立体生态放养,减少投喂饵料数量,过滤水中微生物,改善东平湖水质。分别在东平湖上游来水入湖河道区和南水北调工程通道出水区建立长度约10公里的净化床,严把水源出入关,进一步提升东平湖水质。另外,东平湖3万亩水生植物保护区和30平方公里渔业资源保护区为湖内各种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索饵、繁殖场所,加快了东平湖渔业资源修复进程。目前,东平湖生态环境有了极大改善,鱼类品种达30多种,水生维管束类植物至少42种,水体透明度由原来的1米增加到2米,东平湖呈现出“水清草茂鱼肥”的良好景象。

②东平二级湖高效农鱼综合开发区:实现了鱼粮、鱼林、鱼桑等高产高效立体种养生产模式。例如:稻田生态混养,优化生态环境。利用稻田进行河蟹生态混养是我县近年来成功摸索出的一种种养模式,稻田的水面资源在为河蟹提供充分生长空间的同时,也为河蟹提供了丰盛的生物饲料。河蟹吃掉了稻田害虫后,清洁了水资源,疏松了稻田土壤,也为稻子的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我县大安山、新光、八里湾河蟹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近年来蓬勃发展,基地在生产过程中,对茁种投放、饵料投喂、水质调节、病害防治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充分发挥稻蟹互利共生的优势,减少了药物使用和饵料投喂量,在亩产稻谷600公斤的基础上增产河蟹62公斤,降低了生产成本,优化了生态环境,仅此一项,每年每亩增收1 500多元。

③东平沿湖水产加工区:实现了绿色产品,改善了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县以无公害标准生产技术和大湖清洁养殖技术为重点,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30期,培训人数2 000多人,池塘标准化养殖和东平湖清洁养殖两大类10多项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同时,在重点养殖区选择2个示范村,每村确定10户科技示范户,进行重点管理、重点指导。大力鼓励养殖户、养殖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加工运销企业开展无公害、绿色水产品认证。目前,我县已有乌鳢、河蟹、莲藕、鲤鱼、草鱼、大青虾等6个水产养殖品种获得国家无公害认证,产地认证面积2万多亩。

2.小流域的治理,经济效益显著

我县东平镇白佛山小流域经过治理后,形成了“柏槐戴帽,干果缠腰,果园绕脚,山下农田,水利配套”的生态模式。在山脚下建梯田,平整土地,营造经济生态林6 000亩,其中苹果3 500亩、石榴500亩、核桃2 000亩;堰边植花椒树3万株、杏树6 000株、桃树400株。实现了水果642万公斤,总产值2 054多万元,人均收入达2260元。

3.严格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东平县通过租赁、承包、流转、

拍卖等形式,推进各方面的资金、技术参与植树造林,丰产林面积达到12.9万亩,经济林7.5万亩,林业年产值达到2.3亿元,绿色成为东平的主色调。在东平湖入湖口、出湖口、稻屯洼实施湿地净化工程,人工种植芦苇、芦竹、蒲草等水生植物,沿湖人工及自然湿地达到10万亩,成为净化水质的绿色屏障。这样,严格控制了周边工厂污水与有害气体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二、设想

保护环境,实施资源的持续利用,必须对各类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使局部与整体相协调,促进各类区域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几点设想。

1.建设生态宜居山水园林城市

根据我县自然地理地貌,加大生态城市建设力度,把县城周边山系、水系与城市建设综合考虑,规划好城市及其周边生态林、景观林及水系建设,丰富城市绿化树种,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提高观赏性为目标,在县城周边规划好生态林、景观林的建设,引进和栽植既有观赏性又有经济效益的绿化苗木,设计好绿化的层次和色彩搭配,提高县城森林覆盖率,达到一年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景观,把县城建设成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上水园林城市。

2.大力发展名胜山区和旅游区

我县要加大对白佛山、司里山和腊山的绿化、美化力度,扩大植被面积,增加美化树种数量,使这些山景更加秀丽多姿。要按照总体规划要求,科学有序地进行山景规划项目开发实施,规划出合理的产业功能区,以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和科技馆等项目为引领,推进文化产业园的进程,逐步形成特色鲜明、棱角突出的文化产业集群,早日把白佛山、司里山和腊山建成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的旅游风景名胜区。

3.沿湖绿化,湿地修复,保护环境

要立足实际,制定好稻屯洼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规划,以保护原生态为主,探索切实有效的办法,积极研究芦苇、芦竹以及耐水树种的发展种植,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力度,增强自净能力,不断提高稻屯洼水质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再现苇薄荷香的迷人风光。

要切实保护好东平湖水资源及东平湖现有湿地、周边山水资源,加大沿湖绿化力度,提高植被面积。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实施旅游资源开发,以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把东平湖建成人人向往的休闲度假、观光旅游胜地。

4.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生态农业

在发展生态农业中,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全面安排,实行多种开发模式,使各类区域的生态农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根据东平县的区域应采取如下几种生态农业模式。

(1)山区生态农业采取“七上山”。“路上山、水上山、电上山、果树上山、地瓜上山、养殖上山、农产品加工上山”的模式。例如:利用地瓜进行淀粉加工,加工所剩余的粉渣用来酿酒,酿酒所剩余的酒糟用来养猪,猪粪是农作物和果树的肥料,使各种有机物和废物得到多次利用,使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更加科学,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小流域生态农业采用“相对取直,挖出淤泥,堤路合一,两岸植树,节节打坝拦蓄,水利配套”的模式。体现增加植被,绿化环境综合利用的原则。

(3)平原生态农业采用的模式如下:一是“秸秆――液气――肥料”的秸秆气化利用模式;二是“粮――猪――果”模式,即果林套种饲料,果园中建猪舍,次果喂猪,猪粪尿还果园农田。三是“粮――猪――沼――鱼”模式,即饲料粮喂猪,猪粪产沼气,沼渣沼液肥田养鱼。是以沼气为纽带,通过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体现了物质的循环、能量的多级利用,起到了变废为宝,净化环境的作用。

(4)涝洼地生态农业采用“上种下养”的模式:即塘中养鱼蟹,水面养鹅鸭,台面种蔬菜和粮食的立体种养模式,形成粗粮菜喂鹅、鸭和猪,畜禽粪便和农作物茎叶处理喂鱼,池塘泥肥田的良性生态循环链。

5.利用现有水面,发展水产养殖

东平县水资源丰富,还有大量的滨湖涝洼地,充分利用现有水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基地。一是以东平湖为主发展淡水鱼养殖基地;二是以东平湖沿湖、河渠一带可发展养鸭基地;三是以大安山为主发展稻田养虾基地;四是以商老庄为主发展塘池甲鱼养殖基地。旨在净化环境,提高水质,保护生态。

6.引进项目,发展工业,保护环境

篇2

关键词:环境 公众 保护 制度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变的日益恶劣,同时也一直都是世界各国的热点话题。我们急迫需要解决环境问题,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参与的途径和渠道还不完善,这也制约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因此,我国应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制度,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不断的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以便更好的保护环境。由于我国目前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还不完善,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因此,笔者在此对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措施做出简单的阐述。

一、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内涵

所谓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就是指在环境保护方面,公众有权利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当然,关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定义的概念也不尽相同。有的学者认为,任何人都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同时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都有平等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的权利。还有的学者认为,公众都有参与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各级的政府部门和环境保护单位应该听取公众的意见,同时倡导公众保护环境的意识。总之,不论哪一种说法,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就是根据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公众都有平等的权利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1]。

二、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也设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并没有成熟的公众参与制度,还比较抽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公众参与。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参与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这使得信息并不能充分的分布到人们的视野中,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使大多数的人都不是很了解,而问卷调查这种方法太局限,公众只是通过单一的问题形式来进行回答,并不能真正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直接影响了公众和政府的双向交流[2]。

2.立法缺乏可实施性

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存在着抽象性,缺乏可操作性,不能使公众参与其中。例如:美国的环境法律规定,美国公众有了解环境决策、内容的权利,政府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向人们展示,使公众能够得到全面的了解,并且规定了详细的参与方式和内容,真正的实现了公开性。而我国不论是在组织活动方面,还是宣传力度方面基本上都是空白,虽然相关法律有这方面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根本无法实行,这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不能完善的根本原因。

3.非政府组织力量薄弱

随着社会的发展,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地方越加重要,他们是环境保护的参与者、组织者和监督者,他们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非政府组织,但是,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力量还很薄弱,无法发挥他应起到的作用,其根本上还受到政府的操控,无法实现自己的独立性。在环境保护中,主要还是由政府进行主导,致使非政府组织在实际操控中受到约束,而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从而无法获得公众的知名度和关注度,这样也不会起到影响作用。

三、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

面对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我们迫切的需要完善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结合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了一下几点完善建议:

1.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首先,要充分的利用新闻媒体的渠道进行宣传,使公众的视野中形成一个保护环境的氛围。其次,政府应该增设一些公共演讲,对保护环境的活动和法律要及时的进行宣传,不能只以单一的形式进行宣传,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有效的宣传。另外,要充分的利用活动纪念日的价值,在环境纪念日期间举行关于保护环境的活动,让人们的生活中一直充斥着保护环境,以便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最后,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青少年作为我国未来的接班人,只有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才能增强我国公众保护环境的意识。学校应该开设有关保护环境的课程,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习惯。总之,保护环境需要整个社会行动起来,为改善环境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3]。

2.保证环境信息的公开性

每一个公民都有获得环境信息的知情权,这是法律赋予每一个人的权利,同时也是赋予每一个人的义务。如果公众无法获得这一权利,那更无从谈及环境保护的参与。因此,国家应该完善相关的制度,确保环境信息的公开性,要求相关的部门要履行职责,确保环境信息能够及时的传播给公众,如果相关部门没有履行职责,那么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3.保证非政府组织的相对独立性

首先要完善非政府组织的相关制度,赋予非政府组织相对独立的权利,使其在政府不干涉的情况下进行,这也是实现公众参与最有效的途径。同时,政府应该对非政府组织进行大力的宣传,以增加其社会的知名度,使其逐渐的渗透到公众的视野之中。另外,政府还要给予非政府组织大力的帮助,增加其开展活动的经费,促进其快速的发展,使非政府组织真正的成为辅助国家保护环境的机构,以便更好的动员全民的参与。

总之,保护环境公众参与制度是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制度,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目前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制度。因此,我们必须要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使保护环境的意识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这是实现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4]。

结论: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是环境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仍然还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缺乏实际的操作性,这严重的影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所以,我国必须要尽快的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整性,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保证环境信息的公开性和流通性,这是实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喜燕.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J]. 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09, 1032-1037.

[2]周 莹.浅析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J]. 法律经纬,2008, 85-86.

篇3

一、充分认识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重要意义

节能减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校于XX年年7月就向学生宣传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重要意义,我校有1134人,搞好“节能减排学校行动”,不但直接的节约环保效益巨大,而且帮助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积极开展节能活动

暑假之前,我校就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设计一份“我为节能能源献一策”的方案,并在家中进行节能,空调调到26度,水循环使用,请家长对孩子节约能源的行为进行评价。开学后,我们将学生设计的方案收回来,进行评比。开展“节能小标兵”和“节能标兵班”的评比,每周对各班用电用水和分类垃圾情况进行评比。

我校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学校,开始了垃圾分类活动。我们制订了详细的活动计划,5月初进行垃圾分类有关知识的宣传,各班自备回收垃圾的纸箱,进行垃圾分类,学校定期进行垃圾回收。6月份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召开垃圾分类班会,出垃圾分类板报。7月份进行垃圾分类征文和绘画的比赛。11月份参加“减少垃圾,从我做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征文比赛,有1人获得一等奖,3人获得二等奖,5人获得三等奖,20人获得优秀奖。摄影比赛有:有1人获得一等奖,3人获得二等奖,5人获得三等奖,20人获得优秀奖。

2.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工作

为积极响应、配合、支持和参与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工作,学校以“创模”为主线开展了各种绿色环境教育,以创模宣传板报、创模知识讲座等形式大力营造“创模”氛围。

我校组织学生参加了“我为创建环保模范城献策”征文比赛,“我的美丽校园”明星片创作设计比赛和环保局举办的环保小作品制作大赛;参观“创建环保模范城”的展览,让学生写观后感,为“创建环保模范城”献一策;我校还积极参加首个“无胶袋日”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环保中心的‘节能减排明星”活动,带学生到纺织实业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访问,听公司领导介绍公司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撰写“节能减排明星”的新闻报道稿等。

这些活动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校内,走出校门,积极开展和参与丰富的环境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实际行动大力支持和宣传了我市创模活动。

四、以新课改为契机,将环境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成效显著

我校把环境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课程设置、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做文章,把开展绿色学校工作融入教学。

我校强调教授基础型课程的教师在各学科中均应注意渗透环境教育,有渗透环境教育的计划、教案及有关资料的积累;教授探究型课程的教师要开设有关保护环境的主题研究项目,组织一定规模的环境类兴趣小组;教授拓展型课程的教师要承担有关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社会环境考察等实践活动。各类课程的教师定期开展有关环境教育的教研活动。

1.结合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环境教育,形成学校环境教育的特色

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课题组,组长由教科研处主任担任,副组长由科学老师和语文老师担任,其他担任综合实践课的老师也参加课题活动。我校定期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上研究课,学生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收获体会。课题组根据学校是 “国家绿色学校”这一特色开发系列环境教育专题,设立探究性学习、专题性学习,学校各年级每学期都有一个研究专题。

本学年,三年级开展“保护地球”、“我认识的花草树木”主题研究,四年级开展“肉菜市场”主题研究,五年级开展“关注汾江河”、“校园用水调查”主题研究,六年级开展“保护环境,爱我校园”主题研究。

综合实践课题组开发了“绿色消费从我做起”的校本课程,各年级分别开设了专项研究。三年级研究“植物与消费”、“动物与消费”,四年级研究“水与用水”、“消费中的白色污染”,五年级研究“垃圾与消费”、“一次性筷子与森林保护”,六年级研究“生活中的污染”、“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等专题。

上学期我们开展了“绿色消费从我做起”系列活动,三、四年级开展保护动植物的活动,五、六年级开展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活动,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上网查找资料,制作手抄报,制作课件,写建议书,写作文等加深对保护环境意义的认识,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XX学年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老师围绕“环境教育”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各年级都选择了环保主题开展活动。有的开展“校园绿化设计”;有的开展“校园里的浪费现象”调查;有的开展“白色污染”调查。老师们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调查、访问,围绕“校园绿化设计”这一实践活动,我们对有草木和没草木的地方做了对比实验,发现有草木的地方温度至少比没有草木的地方温度低4—5度,有草木的地方,灰尘很快就被草木吸收,从而认识绿化的意义。学生们根据观察积极地提出建议,写出调查报告,制作手抄报,向学校提出加强环境管理的建议。围绕“校园里的浪费现象”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对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发现学校的浪费现象,结果发现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主要是有的同学一回学校就将课室的灯打开;有的学生洗饭盒将水龙头开得很大,不停地让水冲洗饭盒;倒剩饭菜,有的学生看到不喜欢的饭菜,马上就倒了或吃了一点就倒了。于是,实践课题组的同学写出倡议书向全校同学发出节约能源的倡议,还制作了手抄报,撰写了调查报告。综合实践课上老师们还指导学生从网上搜索、查阅了大量资料,下载有关资料;与学生一道制作以环保为主题的电脑小报,课件,撰写了调查报告。六(1)班和六(5)班撰写的“校园绿化设计”和五(1)班撰写“校园里的浪费现象”的调查报告参加区首届科技大赛,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通过环境专题的研究,同学们懂得水资源、森林资源、大气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使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而且还将给人类造成一系列的灾难。白色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给人们带来许多的疾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了解到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垃圾分类的意义,水资源的珍贵,只要人们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许多污染是可以避免的。通过专题学习、调查研究,学生们耳闻目睹了生活中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也提高了。

2.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

科学老师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从植物到动物、从水质到空气污染、从日月星辰到气候变化、从节水节电到资源分布……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如《材料的再利用》《选择健康食品》《健康需要新鲜空气》《利用太阳能》《动物和植物》《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气温的变化》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来体验环保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将有关教学内容与环保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鸟的天堂》《桂林山水》《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青山不老》《老人和海鸥》这些课文,教师都能将环保教育,节能减排教育渗入其中,学习课文后让学生写写读后感、建议书、广告词,谈谈读文的感受,说说应该怎样保护环境,怎样节能减排。教师们在教学中经常将教学内容与有关环保知识、节能减排知识有机整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们的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意识,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的保护环境。在指导学生写《校园一角》这类作文时,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绿化带,使学生感受到校园的美丽离不开这些红花绿草,更离不开同学们对绿色的呵护,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

计算机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有关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的资料,与学生一起制作以环保和节能减排为主题的电脑小报,充分发挥了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学科特色。

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师都能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教育资源,发挥我校体艺教育特色,通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力求恰到好处地渗透环境和节能减排教育。美术教师组织学生制作环保和垃圾分类的手抄报,将环境教育和节能减排教育渗透到剪纸艺术中。

五、创设环境教育良好氛围,积极开展绿色环保活动

1.开展文明校风建设活动,让绿色理念潜移默化的渗入学生心中

(1)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我校开展文明班、文明办公室、五星学生、卫生红旗班、节能标兵班等评比活动,在评比条件中体现节能减排、环境教育的要求,使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我校注重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绿化、美化校园的教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细微事做起,使学生养成爱护绿化,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捡起地面的纸片,摘下花木的枯枝、黄叶,不践踏草坪,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人离关灯的习惯等。

我校各班坚持的“每天两小扫,每周大扫除”环境卫生制度,使学生养成了爱卫生、讲卫生、保持卫生、珍惜环境的良好卫生习惯;我校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弯腰行动”等,使师生们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文明班级、文明标兵班和节能小标兵、节能标兵班的评比,激发了学生自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净化了学生美好心灵。热爱绿色、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篇4

宋柏文

今天我和刘志成去凤凰广场调查环保环境。

到了那里,我们看到了垃圾、污垢满地。我们想:未来的凤凰广场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我说:“只要我们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广场会更美好!”

我俩商量:“不要光说,要用实际行动来证实我们的做法。”

我们把垃圾一个一个地捡起来,放到了垃圾箱里,乱扔垃圾的人我一个个地制止,时间过得可真快啊!我们都累得满头大汗,刘志成已经不想干了,我对他说:“我们应该不辞辛苦。”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完成了我们任务,开心极了!

篇5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环境教育 渗透途径

一、把环境教育渗透进高中地理环境教学的必要性

1.地球环境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浪费地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行为,已经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变得伤痕累累。温室效应、雾霾加重、泥石流灾害、沙尘暴频发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造成直接威胁。面对越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环境治理机制,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意识角度考虑,把环境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中,是实现地球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2.课程目标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后,“掌握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和认识地球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并且把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领会全球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树立正确的全球化意识。关注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问题,加强对我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关爱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发展观念”,是高中地理课程的“课程目标”。由此可见,环境教育渗透进高中地理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必然取向。

3.地理科学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是地理课程研究的两大对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高中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该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使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掌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需要通过环境教育这一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来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除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增强学习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地理知识本身就包含于环境知识中,面对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应该明确环境教育的目标,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分析,把课本教材作为教学的知识载体,利用相匹配的环境事例增强知识点的说服力,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学目标。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课《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幻灯片形式播放《啊,地球出汗了》的漫画,同时提出“该漫画反映的是怎样的环境问题?我们将其称作为什么效应?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的问题,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关注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的方式,对气候变暖的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得出人类无节制地排放二氧化碳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发挥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作用,在认识和应对气候变暖的课程中,我组织开展了“如何降低温室效应危害”的辩论比赛,把学生划分为不同身份,分别代表世界组织环保人员、政府官员、热带雨林的土著居民和采伐商人四种身份,学生以自身立场阐述对论题的见解,通过提出具体可行的环保举措,加深学生对气候变化危害的认识,进而增强他们爱护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校本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

教师除了利用地理课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教育外,还可以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校本课程中,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校本课程应该有别于一般的学科教学,特别是关于地理方面,不同地区应当体现其特殊性和代表性。因为不同的地域,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相互有别的,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带领他们发现家乡的地理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循序渐进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认识家乡、了解社会、接受环保教育。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当地进行基础性的社会调查,撰写调研报告。我会根据地理课程每学期的必修内容,提供5-6个符合当地情况的地理环境调查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需要关注的是,拟定的研究课题必须体现当地特色,符合当地现状,且是学生能通过实地调查探究出答案的。例如:调查当地的地形类型,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调查当地的气候类型,找出人们不合理行为对天气造成的影响;调查当地的人口数量和结构,探究人口变化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调查当地生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讨论物种保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等。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实地调研,不仅能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关心家乡的环境变化问题,而且能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强化学生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与此同时,对于较好的调研内容,可以编辑成地理校本教材,更加广泛地发挥其教学效果。

3.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不仅要渗透于地理教学课堂上,而且应该渗透于教学课堂外。也就是说,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在课堂学到的环保知识合理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植树节、国际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节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细微环保的行为做起,一方面,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知识,掌握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另一方面,唤醒身边朋友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出保护环境的行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珍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追求。因此,环境教育应该从每一个公民做起,从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支持绿色环保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昊.论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25.

篇6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以下是我和几个同学调查出来的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头在那里:

1、公共厕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2、大街上随处可见人们乱扔的塑料袋、废矿泉水瓶子……。3、各个施工单位上的噪音使人听力受损。4、汽车排放的尾气严重污染了清新的空气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的垃圾,既不卫生,又影响市容。6、工厂的废水被排放到长江流域中,使原本清澈的河水不再清澈。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是:废水、废气、粪便、腐肉、塑料袋、木筷,垃圾等。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气变得浑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生活垃圾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污水会影响生活水,直接侵害人体。

篇7

【关键词】红光镇公民;环境生态;意识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111-02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快速,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及时监测和评估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对了解和提高我国社会大众的环保现状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污染现象普遍,治理滞后等原因造成人内心意识的逐渐淡化。为了了解我国公民环保意识的情况,我们做一次环境意识调查,以此来反映公民环保意识情况,并且就近对环保做一次宣传,使大家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于是我们3名西华大学学生对西华大学学校内部公民(包括学生、工人、居民、老师)和校外公民(红光镇内及附近的商人,行人和顾客)进行了调查。

一、问卷调查

(一)调查问卷内容

关于对红光镇居民的调查,我们设计的调查题涉及到环境保护态度 、环境保护知识 、环境保护行为3个方面 ,共计25道题。从不同角度 ,不同程度考查红光镇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并采取不记名问卷调查。我们共打印并发放环境生态意识调查问卷200份,收回 200份,回收率达 100% 。实地问卷结束后,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调查问卷中的25个问题 ,进行权重的计算和分析 。因而用其来确定权重 ,虽有一定的主观性 ,但不失其实用性。

(二)调查对象比例

在200份问卷中了解,被调查者中,男女较为平均,比例是53:47。孩童:青年:中年:老年比例是14:48:24:14,以青年人居多。小学及其以下:初中:高中:大学及其以上比例为17:21:19:43。

二、调查分析

(一)环保理论意识薄弱

在所有参与问卷的人中,71%的人认为世上存在环境污染,但并不知道世界环境日,并且知道确切的日子的人也只占71%当中的1/4。看来大家对环境生态的相关知识不多,环境理论意识薄弱。其中全部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大多数觉得存在环境污染,其中也只有14%的人知道世界环境日,并且还有5%的人觉得不存在环境污染。不难发现,在问卷中了解到,红光镇大学生知道环境污染严重,却不关心世界环境日,说明红光的大学生虽受教育较多,环境理论意识十分薄弱。

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问题上,有2%的人认为要“先搞好经济再搞环保”,且都是中年人,学历都在初中,29%的人认为要“先搞好环保再搞经济”。看来,较多接受教育较少的中年人对环境的保护不关注,对经济关心的更多。另外,10%的人认为要“偏重经济,兼顾环保”。59%的认为要“偏重环保,兼顾经济”,其中孩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所占比例分别是14:48:24:14。说明青年人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来说较强,老年人和孩童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弱。以上两个问题说明年轻人更关注环保,学历高的更关注环保。

(二)环保实际意识强烈

在问卷7问中:“如果有环保活动,您愿意参加吗?” 有90%表示非常愿意参加,不愿意参加的有5%,觉得不好玩就不参加的有5%。第十题“你会随手捡起身边垃圾吗?”,偶尔会的占75%,总会的占20%。第十一题“你会将电池扔进回收箱吗?”,有30%的人总会,有25%的人偶尔会。第十二题“是不是按类别扔垃圾?”,有25%总会,有45%的偶尔会。第十三题“是不是会随地吐痰?”,75%从不会,5%总会。第十四题“为了保护水环境,我们应该选择使用什么样的洗衣粉或肥皂等?”,使用无磷洗衣粉的有75%,25%不清楚。第十七题“您平时习惯用什么交通工具?”,40%公共交通工具,30%私人交通工具,20%步行,10%自行车。第十八题“到街市或超级市场购物时,你的习惯是”,45%自备购物袋,35%视情况而定。第十九题“如果你知道中性笔不易降解,你会选择用钢笔吗?”,有55%的人会选择用钢笔。第二十四题“你是否有践踏草地走到目的地?”有65%偶尔是,35%从不。第二十五题“您曾经食用过野生动物或使用过野生动物制品吗?”有85%从不,有15%偶尔会。老年人

择的都是在保护环境,有60%的中年人在保护环境,青年人在细节方面做得都不是很好。从这些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人们的环保的态度很好,都愿意的从小事开始注意环保。他们的行为对环境还是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由此看来红光镇的人们的环保意识是非常强烈。

三、总结与建议

相对来说,年龄层次高和学历高的人群更关注环保,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搞好经济更重要。所以我们在活动期间还对人们进行了环保宣传,希望他们的实际行动能与意识相符合。我们以下几点建议:

红光镇各级政府对红光镇环境意识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大部分居民对其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环境相关知识了解很有限。应该加强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形式,宣传相应的环境知识;定期开展面向公民的环境意识调查,及时了解他们的环境意识状况及其变化趋势;针对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宣传过程中适当采取奖励措施,提高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策划和组织“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环境纪念日的活动,开展有创意、有影响、有效应的“环境宣传周”、环境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广泛发展、深入动员,激励公民踊跃参与。从调查结果很明显的看出,教育程度越高,环保知识越丰富,孩童对环境生态的意识也很薄弱,不了解环境的相关知识。所以,对环保知识的普及还应继续落实到每一个教育环节中,不仅坚持本土化、持久化和多样化 ,还要从小时抓,从基本抓。在日常的教育中慢慢熏陶,逐渐影响每一个学生,进而影响每位家长、周围的每个人,以至于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 、关心环保。需要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要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环境教育和培训力度。通过宣传将环境危机感深深植入公众心中,激发公众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使环境意识由教育而强化成为一种习惯,从而使环保参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一)建立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增强公民的环境意识。

动员全社会都来重视参与,形成强有力的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营造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首先要更新人们的环境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地球环境是所有人(包括现代人和后代人)和所有生物共有的财富,任何人都不能为了局部和小团体的利益而置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于不顾。搞建设求发展要保护环境,顺乎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改变违背自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要转变自然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传统观念,代之以“资源有限”、“资源有价”的新观念,要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生态自然观,代替人是自然主宰的强权自然观。其次,从各地实际出发,发动群众共同制定环境行为规范,努力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公民日常生活之中。倡导符合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要把“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逐步纳入文明社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中。

(二)扩展环境权益,提高环境意识。

通过扩展环境权益来提高环境意识,就是把人的环境意识的提高过程与对人们切身利益的保护和改善联系起来。通过使人们获得更多和更大的环境权益,来增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关注和行动。扩展环境权益主要有:

①环境监督权。

在环境基本法中应具体规定公民享有的日照权、通风权、安宁权、清洁水权、清洁空气权等。如果公民的上述权利的一项受到危害,就可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以达到使公众环保参与成为一种可能而又可行的目的,从而提高公民的环保参与意识。

②扩大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

目前我国公民的环境知情权虽有了一些扩展,如我国北方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沙尘暴现象、电视上公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情况、一些污染企业的曝光等。但环境知情权方面仍有较大缺口。表现在公民对单个企业的环境行为的信息了解不足。我国没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企业虽有义务向政府进行排污申报和登记,但没有法律规定这些申报的信息必须向社会公开。公民对待这些企业是相对盲目。同时公民对高质量环境信息的需要得不到有效地满足。公众不但希望了解环境状况是什么,还希望了解与这些状况有关的分析结论,知其然还希望知其所以然,但这些信息供给不足。另外,公民对政府实施环境政策的过程了解不够,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

过程也是知之甚少。环境知情权是行使环境监督权的基础。应当公布环境状况和环保工作的信息,扩大公民对环境的知情权,才能为公民关注环保、参与重大项目结册的环境监督和咨询提供必要的条件,才能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为保护环境做好事,做实事。社会环境权益的扩展是提高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

四、结语

经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得出了红光镇公民的环保意识程度较强。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将会有更多的人才和学者来注重和关心我国的环保。希望这次调查能给他们带来这样的理解:其实,环保就在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篇8

因为近年来家乡的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环境日趋严重,这些都给家乡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我们几个提议建立一支环保队,主要目的有:对家乡的生态环境环境展开调查2、找出家乡环境持续恶化原因3、在家乡民众中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4、为本地环保部门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总之我们组建环保队,希望对促进家乡环境改善起到力所能及的作用。

7—18活动准备阶段 我们还准备了实践活动所需的资料和工具。

7—19卫生情况调查

我们环保对对我们小镇的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实际调查。首先,我们在家乡小镇的主要街道上观察了过往行人乱丢垃圾的行为,并进行了适当记录。

我们发现在我们家乡大多数人都没有及时把垃圾投入到指定的垃圾箱内,人们随手乱仍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虽然在主要街道上每30米就有一个垃圾桶,但还是只有少数的人能把垃圾仍进去。我们那边的垃圾箱一般分两格,一格是装可回收垃圾的,另一格是装不可回收垃圾的,一般人不能把垃圾正确的投入到垃圾桶中。因此,在我们家乡在我们家乡能真正爱护环境又能了解物品回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为这样,就容易导致家乡主要街道的环境状况及差,极大影响了乡容乡貌。而在我们那相对小的街道上,由于清洁设备的不完善,那里的环境状况更令人担忧。

—20对琴江河的调查我们深入了家乡的主河流——琴江河进行了实地调查。我们发现由于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比较薄弱,有不少的人把生活垃圾都倒到了河边,甚至连一些环保工人把扫街道时扫的垃圾成车的倒在河边,主河流被纵多的生活垃圾所污染,其中大多都是一些废弃塑料、聚乙烯做成的物品,这些垃圾被水一冲就到达河里,严重影响了河道的卫生与清洁,使河水受到污染。经过我们的调查了解到因为我们小镇没有处理生活垃圾的场所,所以清洁工把垃圾倒在了河里,还有一些居民为了贪图方便,也把生活垃圾丢到河中,这些使得家乡主河很多地方淤塞了。我们环保队员却身的体会到了生活垃圾对我们的家乡环境所带来的破坏。我们环保队员一种强烈的宣传环保的冲动涌上心头,但是我们很清楚,大力度的保护环境的宣传只有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起来才能做的,为此我们也向紫金的环保局提出了我们的建议。.

被污染的琴江河

我们认为以上情况的出现不能不说是政府措施的缺欠,当然也与公民的环保意识淡薄有着莫大的关系。然而,公民的环保意识的提升还依赖于政府。因此我们还认为保护环境的另一个关键是政府在全民中的整体教育,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树立环保的风气,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素质,对全体居民加强环保教育,大力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从而真正的对环境改善起到推动作用。实践中,我们发现严重影响家乡主河流——琴江河水质的是上游的一个白泥矿厂所致。我们发现琴江呈还乳白色,跟一般清澈的河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像牛奶似的河水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因为当地许多人们都用河水洗衣服,浇菜,灌溉农田等,这些影响显而易见。为此我们环保小组深入白泥矿厂调查。我们看到偌大的白泥矿厂四周山都被挖得面目全非,而且都是露天挖的,工厂在挖完白泥后又不采取恢复植被措施,造成流在山上的水混着白泥汇入琴江河,特别是在下雨的时候,泥厂的泥土很多被雨水冲刷下来,不仅使水质污染更严重,还容易造成河道堵塞和引发泥石流等灾害。我们是

在7月21日进入泥厂调查的,但遇到了门卫阻碍,我们只得在泥厂外围进行调查,并拍百下了一些照片,我们环保队希望借此资料向上级环保部门反映情况,希望政府部门给予关注。

7—22调查速生林对当地环境影响

我们环保队经过调查还发现了一个影响当地环境的因素,就是大面积种植速生林,我们调查得知种速生林时先把一大片山林烧光,然后种上速生树种,还在种树时加上肥料之类的,特别是在某些河流源头种植,使河流流量减少,而且种树用的肥料还影响了水质。我们希望当地政府部门在选择种植速生林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对环境影响的问题,切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这天我们虽然顶者火辣辣的太阳,但我们毫不畏惧,认真的搞我们的活动。这次去调查速生林,让我们更加的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也让我们感觉到保护森林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主要的是这次活动锻炼了我们吃苦的精神。

7—23街头环保行动

这天我们环保队针对前几天收集的各种资料制作了一份环保宣传单,并在大街上派发了300份的资料,希望能对提升当地的环保意识起到推动作用,也想扩大我们此次环保行动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地的环保,我们对民众进行了环境保护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07、7、23

调查地点:中坝镇中心街道

调查人员:全体环保队员(6人)

调查对象:当地居民(15岁—65岁)

调查方法:随机调查

调查目的:1、了解本地居民的环保意识

2、了解农村环境状况

3、进行环保知识宣传

4、提高人民群众环保意识

调查表如下:

选择题

1、你知道很多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吗? 2、你是否知道很多城市的淡水资源缺乏

a、知道(74%) b、不知道(21%) c、知不知道无所谓(5%)

3、你是否知道1998年的长江洪灾和长江上游人们盲目砍伐有关

a、知道(40%) b、听说是这样(40%) c、不知道(20%)

4、你是否知道北京是全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

a、知道(35%) b、听说过(12%) c、不知道(53%)

5、你认为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什么

a、爱惜每一个生命(62%) b、保护生物多样性(10%) c、与动植物和睦相处(10%) d、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18%)

6、你认为保护森林重不重要?

a、很重要(67%) b、一般(24%) c、不重要(6%) d、不关心(2%) e、不知道(1%)

7、你认为如何改善农村环境 8、你最关心的问题是

a、饮用水空气质量(10%) b、粮食蔬菜安全(14%)c、森林、土地保护、防止水土流失(34%)

d、环境卫生改善(16%)e、脱贫制富(16%)

9、你对乱丢垃圾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a、没所谓(5%)b、值得批评家(89%)c、不关我事(6%)

10、您觉得您周围的环境怎样? 11、您觉得保护环境有多重要 12、近几年来我们周围河流流量大大减小,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乱砍伐森林(68%) b、天气干旱少雨(30%) c、不清楚(2%)

问答题

13、您希望我们环保队做些什么

呢?

a、 确实行动起来大力宣传环保b、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环保c、不要流于形式d、希望不是坚持一时半会,要经常搞活动

14、您对保护环境有什么好的意见?

a、多种植树木 b、减少使用化肥 c、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d、人人参与环保保护森林e、不乱排污、乱丢垃圾,固定地点丢放垃圾、定时清理f、政府要对环境高度重视

您对我们的活动和队员服务态度满意吗?a、满意(100%) b、不满意

正在填调查问卷的群众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家乡居民的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对环保不是特别的关心,但是他们中大部分认为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很差,都强烈希望政府切实重视环境保护,给居民良好的环境。他们对我们实践活动纷纷表示支持,希望我们有更大的环保行动。

总结

经过几天的辛苦我们终于搞完了此次的实践活动,我们为亲身“践行四个新一代,青春奉献新广东”而感到自豪。此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政府、企业、媒介、公民缺一不可。我们知道只有家乡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环保,才能切实改善环境。

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

1、“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看法是不同的,所以处理事情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随着大家互相的逐渐了解,分歧会慢慢减少,工作开展也会越来越顺利。只有大家的思想统一了,新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能顺利出色的完成

2、前期准备工作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都被人说烂了,只有经历后才能体会到他的真正含义。要是你在工作前不准备充分,你就不能够搞好你的活动。因为你的活动因为参与的人很少,你就肯定会手忙脚乱的。

篇9

虽然这个调查不像那些正式的社会调查,但是这次调查却让我明白很多,懂得了很多,环境不能破坏。

于是我行动起来,来到了观音岩,准备边爬山边调查,想用自己的行动来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果然我路过的地方到处都是垃圾,什么都有:塑料纸袋、电池、果冻壳还有酸奶…………数之不尽。让大家来看看它们的危害吧!塑料袋:他会破坏环境,以前就有过白色污染,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吧!电池的危害就更大了,请听我慢慢道来:第1,一颗电池就能让一平方米的土地给绝收;第2,一颗电池可以污染60万公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引用水;第3,电池金属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等等。果冻壳的危害也是一样。酸奶就更不用说了,把地上弄的粘乎乎的,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文明。

我一边走去一边捡着这些垃圾,不知道走了多少的路,垃圾已经有了三大袋,提起来都重。但是我希望大家都能来捡垃圾,共同来保护我们环境,也许是我的行动让有的人觉得他们也应该为这个大家所共同生活的环境做点事情,我只听到他们说:“我们也应该为大自然做一点贡献啊!”这点话真的让我感动啊,没想到就这样的行动竟然让那么多人一起行动来捡垃圾,这就是人间的行为传递吗???我想是吧!

篇10

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志曾说:“环境保护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积德’的事业”。中学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职责。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它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因此,从现在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充分利用特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一、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看环保录像,学习环保知识等,例如:请你们这样做:“弯弯腰、伸伸手,共建美丽的校园”,向学生倡议:不把白色污染带进校园,要随手捡拾果皮纸屑。不乱扔废弃物,要自觉实行垃圾分类回收。不随地吐痰,要主动打扫卫生。不在楼道内游戏,打闹,要保护好墙面。不开无人灯扇,要节约每滴水。不损坏一草一木,要爱护环保设施。同时,教师要做好孩子们的楷模,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孩子们为自己创造美的环境。

二、利用课堂,教育学生保护环境

课堂是教育的阵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阵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我们语文书上有许多课文或描述大自然的奇妙风光,或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也有一些讲述因不受到保护而消失的自然景观的故事,很多还配有插图,我们可以用这些优美的插图和文字熏陶学生,让他们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引导他们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课堂进行环境教育并不要占太多时间,一节课只需渗透几分钟,以至两三句话,日积月累就能收到滴水穿石之功。只是如何巧妙“渗透”,费时 在备课,需要细水长流。我们老师要见缝插针,学生利用一切条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三、教师要注意示范,树立榜样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美好的、伟大的,具有崇高的威望。因此在环境保护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和明确的环保意识,绝不做有损环境的事(如攀折花木、乱丢垃圾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同时还要身先表率,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优点,强化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开展活动,提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如果以环保为主题开展活动,环保意识一定会深入人心,环保教育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成效。

比如,我们让学生自编以“保护环境”为主体的手抄报。学生可以自己搜集并整理一些人类保护环境、破坏环境的做法、故事等,学生在搜集资料、写文画图的过程中,心灵会受到震撼。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学到的环境知识将得到扩展、补充,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另外,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家乡的河水的现状进行调查,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对河水进行过滤、净化等,发动学生开展保护身边水源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