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篇1

关键词:韩语;人才培养;复合型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251-02

伴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深和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人才市场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对韩语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和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出具有韩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已是摆在开设韩语专业的各类院校面前所必须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高校大胆探索和开创了“3+1”新型韩语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国内学习三年,在韩国留学一年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也在学校外事处与东语学院的共同努力下,自2010年以来实现了与韩国世明大学、清州大学、韩信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合作办学,并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许多优秀的韩语人才。与此同时,通过与其他友好学校的交流研究,我们发现了目前我们在韩国语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目前的外语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缺乏得力外教等客观状况上,还表现在教学模式多以传统模式为主,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普遍缺乏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单一强调语言学习而忽视跨专业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没有足够重视语言文化的作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等方面。

一、目前在韩语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当代的高校教学中,大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其他高校的韩国语教学亦是如此。韩国语教师大多数都是以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培养产生的,因此当他们授课时,自然而然就会采用自己在学校学习时导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授课时十分注重单词、语法等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学生毕业时,其理论知识可能非常扎实,但是实践能力却十分匮乏,这一问题在学生对外交流和就业面试时表现尤为明显。有的学生在面对韩国友人或面试考官时,都不敢使用韩国语进行交流,这就是典型的“哑巴韩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所产生的后果与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如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则会使学生成为教条教学模式的牺牲品,人才培养也成为一种空谈。

2.单一强调语言学习而忽视跨专业能力的培养。语言只是交流的工具,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除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韩语语言基础外,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广泛的跨学科、跨专业知识,如可以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翻译、旅游等部门从事各种工作。但当今高校韩语人才的培养大多数只进行语言课程的学习,并没有安排其他跨专业课程,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毕业时,除了自己所学习的韩语知识以外,其他的学科知识一无所知,其结果是,使得学生需要面对就业面狭窄、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困境。

3.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能够学好专业知识的最好的教师,目前,在大学选择学习韩语的学生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入学之前对韩语专业已经有所了解,并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自主选择其作为专业的,这种学生一般学习兴趣比较浓厚。而另一种则是在入学前对韩语专业毫无了解,之所以选择韩国语专业,主要是自己盲目选择的或是成绩不够无奈之下选择的韩语专业,此类学生是被迫学习韩国语的,对韩语的学习兴趣一般不高,毕业后可能也不打算从事韩语专业方面的工作。对这部分学生来讲如何培养其学习韩语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4.没有足够重视语言文化的作用。目前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大多只了解韩语语言方面的技能,而不能全方面地了解韩国的文化,结果导致语言的学习缺乏夯实的文化内涵。当语言的学习不断深入时,我们就会发现,没有文化基础作为依托,语言的学习就好比是“空中楼阁”,无法从骨子里渗透出韩语背后的文化内涵。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韩语的基本语言知识学得很好,但是听起来却怎么都不像韩国人。这是因为我们缺少韩国人的思维。每当开口说话时,通常我们想到的是中文,然后迅速地在大脑中将其翻译成韩语说出来,所以我们说出的韩语常常是中文的思维模式。甚至有时有的同学反映在与韩国人交流时表述的话并没有语法错误,但是韩国人却无法理解。其实这些就是因为对韩国文化和语言习惯了解不够导致的。

5.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目前我们在韩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大部分都是按照我们事先设计好人才培养方案按部就班地实施,在连续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过程以及结合对往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询问中,我们了解到应面对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现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式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变化。我们培养韩语人才的目的就是服务于社会,可是现阶段的我们只停留在按照原有的教学模式,死板教条毫无创新和发展,培养“定式”的人才,结果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转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模式、提高韩语专业活力,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为韩语人才市场的长足发展贡献新鲜血液。

二、关于高校新型韩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在教学中,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给学生多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在课程安排上,多安排会话、翻译、商务、视听说等实践性课程,减少精炼理论性课程,以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另外,为了培养韩语复合型人才,应该在韩语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其他专业方向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比如说: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进行第二学历的学习;高校还可以设置韩日、韩俄、韩英等跨学科专业;另外,在与韩国大学进行联合办学时(主要有“3+1”、“2+2”等形式),可以允许并鼓励学生在韩学习期间进行跨专业课程的学习。

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韩语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如果增加其他专业方向的课程,那么原有韩语教学的课时就会相应减少,这就需要学生不但在课上要主动学习,课余仍能自主学习。若想做到这一点,那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多阅读一些与课程相关的书籍;课堂上给足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发言与提问;建立网络平台加强师生沟通与协作;加强实践教学场所(比如学校建立同声传译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学生为主体承担各种涉外实习活动等。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采用一些趣味性的、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带动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另一方面,学校可为中韩留学生搭建交往平台,让学生们在交友中逐渐培养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专业知识和口语实践能力,使学生们避免“韩语哑巴”的尴尬。其次,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竞争意识来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生活中提高竞赛活动的频率,为学生们提供展现才华的机会与舞台,促进学生以专业为核心的全方位发展,让学生在平等、和谐、团结的良性竞争下,提高学习兴趣。

4.我们已经意识到了文化的学习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首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文化的渗透,本国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最明显的问题是只注重语言学习而忽视对该语言文化的了解,并且以本国语言思维来学习外语,这就是学习外语吃力的首要原因。所以培养学生韩语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在张口说话之前运用韩国人的思维进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可以通过开设韩国文化类的课程,并由外籍教师任教的方式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韩国文化气息;另外,我们还可以开设韩国文化体验馆,让同学们感受到触手可及的韩国文化;看韩国的影视剧也是一种方便的方法,韩国的影视剧向来是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通过此举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韩国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听力及口语能力;举办“文化交流节”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让教师与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得到提升;我们还应该充分发挥“3+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让学生在出国留学的一年中更加深刻地了解韩国的文化。

5.我们要如何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一现实问题呢。这一问题中我们应该把握两个主体,一是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二是社会的需求。要想让我们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首先要对人才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与调查,了解社会的需求。二要与企业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我们不能只思考如何教学,还要考虑到让我们的学生人尽其才服务社会,三是与毕业生保持沟通,让毕业生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如此一来我们才能更加直接地了解到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不足;四要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向,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这样才不至于让我们对人才的培养滞后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此一来我们才能够将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三、结束语

针对目前韩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与实践能力,掌握多门学科知识;通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对外合作办学,提升学生对韩国文化知识的储备,增加社会调查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实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实力,形成更加鲜明的学科专业优势。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在今后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出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威.学习自主性研究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9).

[2]樊强,勾肃.韩国语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大江周刊,2010,(4).

篇2

关键词:工商管理;创新;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136-03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多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其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许多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锐意教学改革。如,纷纷开设了各种热门专业或补充了热门课程,开始着力培养复合型、宽口径人才,并把学生的特点定位在创新性上。不可否认,许多学校的这种认识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且这些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个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就是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强调思辨,往往从书本到书本。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很难获得提高。事实上,创新的冲动来自于实践,创新的过程也必须来源于实践。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更深层次的发挥学生的个性自由。强调实践能力正是对脱离实际的弊端的否定[1]。庞思勤认为,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其实是一个实践问题,要想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就要在创新实践中摸索锻炼[2],本文认为,从本质而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统一的,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

本文将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与经验,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环节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以期对中国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提供一点借鉴。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特点及实践环节的必要性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3](1998年颁布),工商管理类是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包括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等本科专业。从这些专业看,工商管理类专业与其他自然学科的专业不同,由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宗旨是满足工商企业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其毕业生也大多从事企业实际管理工作。因此,此类专业的实践特点更加明显。

对于工商管理类的专业教学而言,虽然通过理论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但理论学习仅仅是技能掌握的前提,真正的技能必须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实践强化才能掌握[3]。因此,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必须重视教学模式中的实践环节。没有实践环节的训练与提高,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二、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环节面临的问题

尽管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实践环节在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且加强了该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但在课程设置、师资选择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

1.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缺乏。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很多高校的工商管理类课程设置仍然是以理论科为主,“理论课多,实践课少”的现象依然存在。尽管很多学校已经认识到实践课的重要性,并有意识的开始增加实践环节,但由于受经费投入、师资条件的影响,上述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各个学校都已经开设了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诸多环节,但保障各环节的实践和经费投入有限。根据调查和实践证明[4]: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例应在3∶2 ~ 7∶3 之间比较合适,但目前实践环节的比例还远远达不到这一比例,因而学生并不能达到实际训练的效果;另一方面,领导对实践环节的重视不够,往往把把理论教学看得更重要些。

就目前而言,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教材并不缺乏,而且每年都在推陈出新。但对这些教材进行研究发现,一方面,教材雷同现象严重,很多教材的章节设置甚至内容安排都差别无几;另一方面,教材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方面,缺乏专业实践环节的教材。即使有一些专注于实践环节的教材,作者也不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很好的结合,因而,可供选择的实践教学教材仍然显得捉襟见肘。

2.经费投入不足、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由于实践环节的设置需要大量的设备购买和师资配备,因而,必要的经费投入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1989年,美国学者沃克温(J.F.Volkwein)的研究也表明:经费投入的多少与高校质量、水平和成功程度有着密切联系[5]。显然,实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具有实践经验教师的聘任就成为开展好实践教学环节的前提,也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证。但很多学校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使得经费投入明显不能满足需要。即使有一些学校认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并投入的大量的经费,却也仅仅局限于购买了大量的硬件设备,然后一放了之。因此,建设适应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工作需要的、完备的实践与实习基地,也就成为当前诸多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3.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双师型教师,即指那些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由于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使得实践经验对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表现得更为明显。教师作为整个实践性教学的灵魂,其理论水平的高低与实践经验的丰富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尤其是一些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中,生硬的理论知识并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缺乏实践经验的老师对模拟效果也很难做出精确的点评。这就需要每位教师不断学习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企业的管理实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学校在人才引进时,往往更看中的是应聘教师的学历和文凭,如是否具有博士学位等,并不太注重其是否具有实践经验。但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以及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把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己任并集中精力启发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4.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操作标准和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需要和理论教学一样,制定一套明确的管理制度、完整的教学大纲、持续可行的经费投入计划以及教师考评体系。和传统的理论教学不同,由于其发展较晚,很多学校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并没有一套标准化的操作规程,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实践课程的混乱与不规范,如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虽有要求往往流于形式,缺乏严格的检查,使得整个教学活动极具随意性。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就要求各教学和管理单位,在制订实践教学计划时,必须先制定规范的实践教学标准,同时要求实践课程设计不但要重基础,还要重专业,实现学生专业与素质的综合培养。

开展教学评价的意义主要是通过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考评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效果,因而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但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由于缺乏经验的支持,就变成了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学习不主动、不认真,从而导致实践环节的失效;如果不能对教师作出综合评价,就会导致缺乏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甚至会敷衍了事。因而,制定有效的实践教学操作标准和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三、提高创新人才实践能力的途径

1.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所占比重。通过改革教学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从而增加实践环节所占比重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一个有效途径。课程设置的改革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模块和实习教学模块来进行[6]。实验教学模块主要是指导教师根据课程需要,有目的的设计涵盖专业知识面较广的实验内容,由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在实验室完成,如ERP实训、网上炒股模拟、商务谈判模拟等。实习教学模块则主要包括企业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企业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亲自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通过亲身体验达到对企业业务的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感性认识;专业实习则是希望到校内外的实习基地参观与学习,帮助学生加深了解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毕业论文的目的则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全过程的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毕业论文检验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当然,改革课程设置,还必须有规范的教材与教辅。由于目前实践教学用书可选择用书并不是太多,高校应该鼓励具有丰富和成功经验的教师编写一些实践用书,并在应用的基础不断加以修改,从而最终达到规范和提高。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就必须具有一支既具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由于目前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他们正逐渐成为高校师资的生力军。尽管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并十分擅长理论教学,但由于其中多数都是一毕业就走上讲台,缺乏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因而讲起课来也就“纸上谈兵”,缺乏激情和感染力。解决此类问题实际有多种途径。

第一,拓宽师资来源渠道。高校对教师的引进应该打破传统的仅仅局限于高校毕业生和校际之间的人才交流外,还应该把目光投向部分企业。对于在企业具有一定实际经验,又具备优秀教师素质的人才加以引进,从而丰富教师群中的实践性知识。 第二,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制定规范的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一方面,学校可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并言传身教一些实践知识;另一方面,利用暑假或寒假等较为集中的假期,学校可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去企业对口部门从事一些相应的工作,积累实践经验。通过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和规范的教师培训计划,双资型教师的比例必会逐步提高,高校地实践教学水平也必会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3.加强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须环节。但该环节赖以实施的保证实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高校应该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购买,还包括实验环节课程的设计;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放眼校外,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基地,如高校应该和当地或外地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联合,建立大学生的教学实践基地或校企共建开放型实验室等,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充分利用“产、学、研”平台,让具备条件的大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7]。

4.构建基于实践能力的双评考核体系。构建基于实践能力的双评考核体系,就是对学校的实践骄傲学环境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对学校的实践教学环境评价是一般根据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并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AHP法、DEA等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综合评价学校的实践教学环境。

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则可以根据本文所述内容,从企业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价。以毕业论文设计为例,毕业设计作为工商管理类本科教育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对学生专业学习过程的总检验,也是大学生进行的首次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益尝试。因此,对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也就变得尤为复杂,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见表1)。

表 1 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结束语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点也决定了在新时期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实践环节的设置,尽管各高校一直在探索,期望能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受传统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投入不足等诸多条件的限制,目前在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及他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环节所面临的问题,然后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期能对其他高校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某种程度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

[2] 庞思勤.实践能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行动[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

[3] 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摘要)[R],2009-06.

[4] 胥悦红.推进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J].民族教育研究,2007,(4).

[5] J.F.Volkwein.Changes in Quality Among Public Universities.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89,(2).

篇3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机电;人才培养;订单模式;晋升

十八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与经济的繁荣发展,大工业的兴起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城轨交通发展变得尤为重要,随着城轨交通的不断发展对城轨机电技术的人才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大。城轨机电技术人才对专业与文化素质要求都很高,专业需求数量也大,但是现在的有关交通专业教学体系都不够完善,所以如何快速的培养出符合现阶段需求的人才,已经成为了有关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解决城市交通的拥堵状况已经成为我国人们参与的重要话题。进入21世纪我国的的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95年到2008年期间,我国建有轨道交通城市从2个到10个,每年投资100多亿的速度在快速发展。到现在有31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运营里程能够达到835.5公里。到2011年8月,全国除了港澳台有3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其中有20个城市在规划期内进行调整,尽量的扩大交通建设规模。另外目前还有9个刚申报的规划正在审核,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十二五”期间规划显示,至2016年我国会将新的建设轨道交通路线89条,总建设里程为2500公里,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市场。

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机电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人才供不应求,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机电技术人才的需求。但是现阶段我国开设该专业的学校较少,有的学院为了扩就业范围而设宽专业。严重的造成了铁路招收不到符合需求的人才,特别是在当今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人才出现供不应求也是正常现象。(2)专业要求有差距,很多学院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院校的教学组织能力与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专业产生了很大的偏差,院校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提纲进行教学,缺少实际性的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这样也就造成了企业在招收相关专业人才后还要进行培养。(3)技能人才的争夺激烈,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技能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例如地铁运营通涉及了通信、信号、车辆等专业而这些专业只是地铁能够使用。所以相关专业开设的比较少,导致了地铁专业人才的缺失,所以相关专业人才竞争十分激烈。

三、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人才培养的途径

1)“订单”培养就是通过校企合作来“按需定教”这样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a.公开选拔订单班学生,公司可以让有关人员在学校进行普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介绍本公司的发展史与工资待遇,开展公司的教学体系培养模式,让有兴趣的同学进行报名参加,对报名的人员进行笔试、面试,然后参考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与表现进行选拔,表现优秀者进行组成订单班。b.与学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订单式”培养方案是学校与企业进行联合举办的。所以可以签订有关协定,签订一个让企业与学校达到双利互赢的培养方案。促进校企共同努力的培养订单班学生,企业给学校带来利益,学校给企业带来人才,这种培养方式更能达到互赢状态。c.精心安排学生实习,订单班学生在毕业之前,学校要安排订单班学生到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实习,企业选拔工作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作为老师带领刚进公司的订单班学生。通过这种培养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务必要在工作前拿到公司相应的证书与就业资格。合格者就可以在本公司进行工作,不合格者就此淘汰。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工作前就掌握了有关程序与工作经验,减少了公司为培训员工所花费的时间与资金。2)企业内部培养模式、加强生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a.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企业应该加强培养青年人员队伍建设为骨干,培养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通过对青年人员重点培训,为企业增加技术人才的培养,为公司带来长远的利益,培养出一批既年轻有能够掌握科学知识的高操作技术人才,为企业培养了未来发展先导的主体性人才。b.绩效考核运用到实际当中,企业给予公司有考核的这一项目,把考核的结果运用到企业中,绩效好的让他们其中获取应有的利益,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工作人员做好自己的工作,对绩效考核结果比较好的工作人员进行鼓励,让他们保持好的工作态度,并进行指导,提醒那些考核差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指导,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并且应该怎样的对待工作态度,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努力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让想提高企业的发展,绩效考核的结果必须运用实际当中。

四、小结

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学习经验,对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展开了研究与探讨。具体的指出了,要正确的认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机电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途径。

总之,对轨道交通企业来说,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疏导是一项比较有复杂性的工作。这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就够了,还需要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部门的重视,加大对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人才的培养,只有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真正的了解了人才的思想动态,才能让员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积极对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工作给予重视,并且对有关好的建议给予采纳。

作者:王德春 龚清林 单位: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义宜.理论联系实际构建“人才高地”———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人力资源开发的探索[J].人才开发,2008(5).

篇4

关键词:体育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018-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经过5次重大改革,充分反映了时代的特色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体育人才?为谁培养?如何培养?是高等体育教育面临的基本问题。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学特色”。提出各高校要合理定位,克服趋同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高校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如何顺应趋势,科学规划,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与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相衔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1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基本问题

1.1办学定位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伴随高校扩招和“升本”的现象出现,大多高等教育机构拼命往研究型、综合性的路线发展,形成“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高校如何确立自身使命,明确办学定位,是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多样性的需求,是凝聚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我校办学定位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重点发展非教师教育,努力实现研究生教育;培养基础宽厚、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强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学科理论扎实、职业能力突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教育教育特色和应用型特色显著的多科性大学。

1.2培养目标抽象、模糊,实施有悖

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国家教育部在2004年“课程方案”中规定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上都是将教育部规定的大目标稍作修改或照搬照抄,致使培养目标模糊、空洞,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综合性高校等不同层次、不同体制的高校培养人才规格应不同,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处境尴尬,培养的学生既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也不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离“应用型”、“复合型”、“通才”等人才培养模式相去甚远。

1.3 专业特色不“特”,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跟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步伐,许多高校迷失方向,抛弃传统专业发展新型专业,形成各大高校千遍一律的专业布局、专业类型及专业内涵,使之专业特色不“特”。加之高校扩招,生源质量不高,培养主体五花八门,因此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水平难以有突破性进展。特色学科专业必然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和新型交叉学科专业的结晶。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基本准则。所以,所谓特色专业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体现地域文化、地域特色。

1.4 课程设置随意性大,难以权衡

国家教育部2004课程方案主干课有11门改变为6个领域约20门课程,但学时学分却有所减少。大多高校课程体系一直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框架,造成各专业最大最难解决的问题是课程的归类不准确,且自主性较差。我院专业一直存在必修课门数偏多,比例偏大,计划性太强,而选修课程门数偏少,比例偏小等问题(表一)。

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现代社会制度下应该考虑三个主要因素:一是以国家社会发展需要为导航,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及规格;二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方式及途径;三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相衔接。

2.1以社会发展为导向,明确办学定位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院人才培养思路的具体体现,是一个既具有良性结构又表现出不良特性的复杂复合系统,任何现行的或即将推广的人才培养方案都非终极模式,而只是培养方案“动态转化”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新《课程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实现了由“中学体育教师”到“体育专门人才”再到“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动态突破,基本上顺应时展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弘扬与时具进的社会发展观,以社会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根据社会的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努力培养符合社会当前和未来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宽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新型体育人才。

2.2围绕“上质量”,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 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培养的“人才”称不上“真才”,不能文也不能武。教与学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环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是评价质量高低的秤杆。所以,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必然。积极开展“人才工程”,培养“双师型”师资团队;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战略性的转变是趋势。通过职业岗位设置与分析,了解社会人才市场,完善“大专业+小方向出精品”的人才培养模式。

2.3围绕“上层次”,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实践能力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按照优化结构、资源共享、办出特色、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思路,做好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布局调整。一是优化课程结构。本着“少而精,博而通,强基础,突特色”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二是整合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亦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共10个方面,合理利用、优化配置。三是搭建支撑平台,提高实践能力。搭建“校体结合”,“校企联办”,“省队校联”,“实习基地”,“引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最大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3 结语

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提出的新需求,使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如何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体育学院的长久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体育教育专业要开拓思路,勇于探索,加强研究,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确定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使其真正成为培养高质量体育人才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1]严德一.新世纪我国体育面临的发展机遇与体育人才培养[J].山东: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3.

[2]刘斌,周挺进.在普通高校建立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探讨[J].四川:四川体育科学,2004,3.

[3]刘淦清等.我国普通高等体育教育改革探索[J].湖北: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2.

[4]赵浅华.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广东:体育学刊,2001,9.

[5]李国栋等.四川省体育教育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有关问题的研究[J].四川:四川体育科学2008,3.

[6]叶成万.大学生就业难和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性分析[J].湖北: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8.

篇5

关键词:“大工程”理念 创新型人才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13-02

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逐步形成;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国际经济竞争将主要是技术竞争。

与我国其他工程领域类似,安全工程科技人才队伍规模不小,但普遍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不强,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工程科技人才缺乏。因此,为适应我国安全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需要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安全工程科技人才队伍,需要有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与教育的体系作支撑。这需要对现有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教育的体系,以及成长发展的环境和制度等方面做出变革与创新。

1 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存在学历结构矛盾较突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不足、高素质及复合型专业人才少、国际化水准较低、以及人才培养的体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在分析我国安全发展所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尤其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即:

(1)全球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要求加快加大创新型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和速度。

(2)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要求不断壮大安全工程科技人才队伍的规模。

(3)安全管理思路的改变、以及安全管理难度的不断提高,要求全面提高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

(4)安全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对安全工程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2 安全工程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对某工程的调查,发现一线工程缺乏能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熟悉安全管理各环节各方面的综合性人才,缺乏具有市场经济头脑的、善于经营的管理型人才,缺乏懂技术、会管理、具有高瞻远瞩领导才能的人才,缺乏善于总结积累经验、上升到学术研究层面的科技人才等。

同时,围绕安全工程的建设,可以锻炼造就一大批实用型的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出一批能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3 基于“大工程”理念的创新型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通过前面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变化及现实工程建设的需要,且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待于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来培养新型的安全工程科技人才。

有文献认为,新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需具有以下技能:(1)工程技能和能力方面,要具有较强的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对生产过程及设备的实验研究、技术改造、设计计算、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能力,以及应用外语和文字表达的能力;(2)信息技能和能力方面,包括具有获取、储存和交流信息的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转化能力、扩展深化知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阅读理解及社会调查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方面,包括合作协调、交涉联络、技术洽谈、组织指挥能力,能承担企业的安全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工作,有较强的专业管理意识;(4)开拓创新能力方面,包括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

有鉴于此,针对我国安全工程科技人才教育培养的现状,需要在教育培养模式、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继续教育与培训等方面作新的探索。

3.1 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

3.1.1 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全面加强工程科技人才的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是创新的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把三者紧密地、有机地综合起来考虑,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逐步改革高考制度,通过各种方式考察学生各方面素质,尽量减少高考的片面性。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激情。高校在选拔大学本科生时,也应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增加入学面试等,促使中学生锻炼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3.1.2 宽基础、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比较注重在单一学科领域中培养人才,使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较窄,缺乏适应性。为了改变这种单一型培养人才模式的弊端,很多高校和教育部门都提出了培养宽基础、复台型人才的问题。

具体地说,针对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宽基础,包括适应环境能力强,善于学习,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复合型,包括安全―高新技术结合,安全―经济管理结合,安全社会法律结合等。为此,要在制度和措施上给予保证,如允许学生跨校、系、跨专业听课;实行文、理科互相渗透、交叉;采用主辅修、双学位制;允许学生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个人兴趣及特长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等。要大力加强在本科、双学位、研究生、高层次继续教育等阶段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发挥学科交叉效应,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文科学的渗透、融合和创新。

3.1.3 重实践、工程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应注重产学研的结合。高校应扩大和工程企业的合作,一方面使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工程,得到实际的锻炼,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师生注重科学研究以满足我国安全工程建设的需求。

3.2 面向21世纪安全工程教学改革

根据创新型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要求,确立符合实际需求的安全工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3.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考虑:

(1)加快更新教学内容,大刀阔斧地删除过时的、陈旧的内容,精选经典的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交叉与综合的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编写出一批高质量的教材。

(2)知识结构模块化,组织和优化好系列课程,如计算机系列课程、外语系列课程、力学系列课程等。这样可以减少课程间的重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3)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如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增加实践学分和比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在教学方法方式上,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能动性,如某些课程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课上轮流主持,交流学习成果,教师旁听,加以提示、指正。

(5)增加创新教育课程,增多课程设计环节,学院可以举行类似于“挑战杯”的科技创新(意)大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2.2 推进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

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应成为安全工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安全工程高等教育中应重点发展与提高的部分。建立和完善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制度,有条件的高校要建设成为安全工程高等继续教育的基地,以适应人才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

要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构建高校-企业互为补充的联动的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新框架。鼓励和推动安全工程企事业单位的科技骨干、后备力量接受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必将有助于激发工程科技人员的创造灵感。

4 结语

本文针对创新型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成长与发展开展研究,涉及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阶段(研究生、本科生)和工作阶段的继续教育等。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安全工程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评价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针对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比较分析国内外工程科技人才教育培养的模式差异,探寻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全发展趋势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新的教育培养模式、成长环境、制度保障等;在分析现有高等教育培养规模的基础上,对我国安全工程研究生、本科生的培养规模提出建议。通过本文研究,可为创新型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长与发展环境的营造及政策制度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郑浩,常思亮.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4):44-47.

[2] 廖碧波.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设计[J].当代教育论坛,2006(5):55-57.

[3] 王丽敏.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8.

[4] 郝晓华,贾进章,刘剑.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建设[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1-112.

[5] 郑丹,刘剑,贾进章.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441-443.

篇6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沈阳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9. 21 文献标识码:A

1“一带一路”背景下沈阳人才培养面临的障碍

1.1创新创业人才匮乏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众多,涉及到相关领域较为复杂。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反映出学生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问题。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科技成果也节节攀升。但是由于缺少创新创业型人才,研发与市场脱节现象严重,创新创业的质量没有得到保证。沈阳是东北最主要的老工业基地,急需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装备制造业人才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还不能充分反映出市场对人才的渴求。可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沈阳人才培养的核心应放在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上。

1.2跨国合作中面临语言障碍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不仅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更需要能够掌握多种外语的人才,但目前沈阳的跨国企业中精通多种外语的人才较少。据研究显示,与我国建交多达175个国家,涉及95种语言,“一带一路”在包括中亚、南亚、西亚等多个地区实行,40多种官方语言,而我国内地高校教授的语种仅有20种,而沈阳高校则是少之又少,沿线国家进行跨国合作时面临的语言障碍问题比较显著,对这方面人才尤其是非通用语言人才表现出了巨大的需求。长期以来,高校对英语等主要语言教育的投入较大,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特别是非通用语言投入较少甚至没有投入,精通多种语言人才短缺的状况远远不能解决,而且也满足不了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

1.3贸易相关领域专业人才有限

“一带一路”战略急需贸易领域专业人才,主要涉及项目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贸易、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可得,从1990―2013年,全球贸易、跨境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7.8%和9.7%,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同期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3.1%和16.5%,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很多,这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才可以更好的协同对外经贸的发展,其中人才是重中之重,但从沈阳目前的人才结构和数量来看,还远不能达到“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实际需求。

2“一带一路”背景下沈阳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2.1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加强沈阳高校与产业的合作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跨国企业不仅要求沈阳人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能够及时创造商机、捕捉商机,利用商机。具备较强创新意识,能够迅速开展业务、适应市场、开拓市场。高校在培养对外经贸人才的进程中,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比如增设创新创业与国际贸易相结合的课程,举办国际贸易类创新创业大赛等,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增强学生个人就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有效性。此外,加强高校与商业界相关企业、商会和行业协会的密切合作,产业界及时向高校输送人才需求信息,高校主动与产业界协同制定人才规格标准、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培训计划。

2.2学习掌握多种语言,鼓励出国留学和海外实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发展模式各异、历史文化习俗传统多样,能够顺利的交流沟通是保持沿线国家密切联系的首要前提。从高校角度来看,可以增加贸易专业语言相关课程,并同时增设多个国家的语言课程。此外还可以加强多国之间的高校合作,互换交流与学习,清除沟通交流上的障碍,可以尝试专门成立“一带一路”建设的留学生与访问学者小组,鼓励出国留学和海外实践,只有在沿线国家和地区长期生活和学习,才能接地气,才能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活风俗、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在政府层面上应进一步加大对高校学生出国留学和海外实践的支持力度,国家发改委、外交部、财政部、商务部、教育部等部委应联合制定章程,面向国内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提供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留学和实习资助计划。高校层面应以国际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为主要渠道,通过专项财政资金或学校自筹资金的方式开展出国留学和海外实践,结合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安排,有针对性地派遣在读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其他经济组织和国际组织开展见习、实习和实践活动。

2.3精通扎实的专业技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保证

过硬的专业技能是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就业的基本前提,也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沈阳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应结合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要求,明确培养目标,科学制定培养策略,以就业为导向,进行相关专业技能教学,展开有针对性的培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就业指导能力,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评估与鉴定,使其能够正确定位职业和自身专业技能水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人才是面向社会实践、服务国家战略的高端应用性专业人才,“一带一路”建设所紧缺的工程、建筑、金融、医学、法学、会计、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人才,恰恰也是专业教育国际认证最为成熟的领域。参与国际认证可以促进高校按照相关领域专业教育质量的国际标准和基本要求进行改革,使其改善教学条件、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从而促进高等院校和相关专业进一步办出特色和优势。而参与国际认证的结果则可以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并将其文凭变成可以流通的“货币”,推动高等教育系统运行变得更加透明。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6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立项“关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提升沈阳对外经贸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SYSK2016-18-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应用型;培养模式;广告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于2015年10月21日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与行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严重脱节。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当前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而生产服务一线逐渐面临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紧缺的严峻形势及状况,这使得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变得更加突出。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层级由纵向的级与横向的类组合而成。其中,包括自下而上的初级、中级、高级理论知识的教育,和自左向右的中专、高职、大专等不同类别的职业教育。现代高等教育的本科生自恃“大学生”身份,不屑于职业技术教育,最终导致理论结合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思想教育下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大量缺失。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大学教育面向基层、面向行业、服务社会的创举 。为了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号召,按照“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原则,采取校企、校地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等方式与措施,让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必要的职业技能培养与训练,便于毕业后真正走向公司、企业、媒体单位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

高校强化的人才培养着重于学生能力结构的培养,只是,人才培养方案不是单纯的专业培养方案。现代教育人才培养的弊端,即强调“教书”,忽略“育人”。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忽略学生的处理事情与做人方面的引导。由此可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核心是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高校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进而实现教育观念上的“经世致用”。

三、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改革

以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为目标的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教学为核心,而教学的核心是课堂。课堂教学环节的核心点是教师,由教师组织和安排说什么和怎么说,即为课堂内容和教学手段。其中,教学内容包括知识、技能、能力三方面,而学生的能力问题是通过活动实践过程中解决的,非局限于课堂能解决的。而教学手段方面,不仅需要满足寓教于乐、不生搬硬套、全理论灌输的条件,同时更需加强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实践教学。

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广告学专业,立志为社会培养具备懂营销、高审美、会设计、能执行的应用型人才,更加需要走在教学改革前沿,加强课外实践教学。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广告学专业作为校内新晋专业,以加强实践教学为出发点,在近两年的教学中广告学专业积极引入由美国ONE CLUB主办的2015 ONE SHOW 中华青年创新竞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引入行业实际案例、解决企业实际面临问题策略单的国际、国内广告类赛事进课堂,以小组项目制为主,进行围绕以该门课程知识点为核心的课程作业和职业技能操作的练习。实时模拟广告业界运行流程,在实际的项目制作业过程中,学校就是企业,老师是经理,队长是策略/创意总监。教师需就项目小组在作业过程中面临的具体、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建议,而非同于普通教学环节中的课堂练习作业。力求在实际案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专业业务水平、执行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作为仅有两个年级、56名学生的广告学专业,自2014年起引入国际、国内广告类赛事进课堂,取得了24项成绩。如国际级入围奖项2项;国家级优秀奖6项,国家级入围奖4项;市级等级奖1项,优秀奖11项的成绩。

例如,以笔者的《互动广告》课程为例,引入2015 ONE SHOW 中华青年创新竞赛这一由美国ONE CLUB主办、是其在大中A区推出的以华语青年创意人(高校在校学生及28岁以内的年轻专业创意人)为参赛人群的创意竞赛活动进课堂。广告学专业学生在拿到大赛组委会提供的BRIEF后,进行几番头脑风暴与创意筛选后,最终以《COLOR BOOM》 为题在校园内执行了一场互动活动,这是他们的一次课程作业,也是一个成功的项目作品。最终该组作品成功入围竞赛,并同班级另外一组入围团队前去北京参加one show青年创意营。

创意营归来后,小组成员以切身体验在专业组织的广告创意沙龙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创意分享会,继续深化了专业课堂内外的实践教学改革。两组组长分别分享各自小组对策略命题进行发想、制作的过程,从不断被导师抹杀的IDEA到最终成型的营销方案,在惨烈淘汰的团队角逐赛中,深感作为一名未来的广告人,需要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吸收营养并重,除了学习课堂知识以外,团队协作、沟通、平台、参与和实践更加重要。

小结

广告学引入国际、国内赛事进课堂,以项目制为主进行作业练习,并以创办广告创意沙龙为契机,以期通过课堂以外的兴趣交流和沟通率先带动、实现专业的教学改革,加强课外实践教学,丰富专业教学形式明确专业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宫新军.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民航飞行员培养为例.《人民论坛》.2011年35期

[3]文心.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育人新路径――记重庆文理学院的转型发展之路.《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18日

篇8

1 我国会计教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1 会计教育环境差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意识到会计教育和会计人才培养对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从当前会计教育现状来看,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会计教育环境相对较差。一方面,我国会计教育分布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专科教育等多个教育体系当中,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形式陈旧,师资力量短缺。近年来,我国虽然大力倡导教育体制改革,但是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期,会计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程,会计内容多且复杂,包括财务会计、审计、会计电算化、会计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很多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单一的考核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于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提高。此外,会计教育环境差还体现在国家和学校没有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所必须的设施和条件,现有师资的学历和能力水平也不能满足职业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缺乏对会计教育的专业化研究和解读,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目标不明确,教育效果差。

1.2 会计人才培养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我国融入了大量的跨国公司,并且开始开展本土化经营,这就使得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熟悉世界贸易规则的、实践技能型的金融、贸易、会计等方面的人才,会计行业在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在这一关键时期,加强对会计教育的改革和研究十分迫切。目前,我国会计教育面临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在开展会计人才培养时缺乏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很多学校都没有对会计教育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详细调查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现状,导致现有会计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难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普遍存在重视专业知识教学,忽视职业技能培养的问题,导致我国会计教育行业发展停滞不前。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会计教育行业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深化改革,以期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会计人才。

2 改进当前会计教育现状的对策

2.1 完善会计教育学科体系

要想切实推进我国会计教育行业改革,深化会计人才培养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我国必须不断完善会计教育学科体系,根据实际情况优化会计课程体系建设。首先,作为培养现代化会计人才的职业院校,必须要摆脱行业和部门的限制,充分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进而有计划地设置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合理安排,在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的同时,还要实现会计学科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使得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其次,学校要在现有会计体系当中加入学生就业相关的指导和技能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会计就业信息和发展前景,进而明确学习目标,在学科体系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掌握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完善会计课程设置,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效联系,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现代化会计人才。

2.2 加强会计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提升我国会计教育行业的发展水平,深化会计教育改革,我国必须加强会计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对会计教师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会计教育资源的整体水平。首先,学校要加强对高水平、高资历会计专业教师的引进,不仅要掌握现代教育技能,还要充分了解会计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具备较高的会计实践技能,进而在开展会计教学时就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其次,学校还要对现有教师进行教育培训,强化校企合作,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参与岗位实践;还可以聘请企业会计岗位的专业工作人员来校担任教师,从而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实践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此外,学校还要定期组织会计专业教师开展教育研讨会,深入探究当前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而促进我国会计教育行业的创新发展。

2.3 强化会计实践教学

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必须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因此这就需要现代会计教育改革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首先,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参与会计岗位实践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岗位工作中熟悉会计软件系统的操作,提高实践水平。其次,教师还要建立会计校内实训基地,在现有课程体系当中加入会计实训课程,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会计实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强化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篇9

[关键词] 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期;人力资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05. 077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160- 02

实践证明,善于培养使用或引进人才的企业往往是思维活跃、创新发展的成功企业。我公司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煤机制造企业,在其发展壮大、转型升级时期,面对当前煤炭行业宏观经济下行、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目标的双重压力,如何吸引、培养和留住企业发展所需人才,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与产业格局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是传统制造企业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维继生存和寻求发展的重大课题。

1 传统制造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弊病

传统制造企业在人才管理、队伍建设上存在固步自封、制度僵化等弊病。主要表现如下:

(1)传统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定位不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主要在后台,以后勤服务为主。由于其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认识不足,传统制造企业的人才需求渠道,基本是被动地根据企业各部门的人才需求 “由下而上”地选拔人才,而非主动地依据战略发展需要“由上而下”选拔人才,造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与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不“合拍”,无法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2)管理体制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传统制造企业大多是老国企改制的,其管理体制还具有计划经济的特殊性,没有形成有效的淘汰机制,人才一旦评聘、任用存在“终身制”的问题,能上不能下,缺乏活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队伍的建设。

(3)传统制造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一方面,不能形成梯队人才培养机制,如出现缺口以求应急的“拔苗助长”低层次人才问题;另一方面,人才培养过于追求“短、平、快”,企业内各部门的人才培养大多以提高部门当前的工作效能为目标,期望在其任期内将本部门业务做到最好,“催生”出一批“急需”的“实用型”人才,限制了优秀人才成长。当企业的发展重心或产业需要进行重大变动时,缺乏能胜任这一改变的人才。

(4)技术人才的等级评定存在熬年头及重视文凭而非水平的现象。即资历考核较多而对能力的考核较少,科学合理的人才能力评价标准体系不健全。

2 转型期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的问题

当传统制造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转型期,从一个普通的企业转化为集团企业,规模与业务的快速扩张,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人才,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从宏观上看,企业实行战略转型,就是要全方位地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思路和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员工市场竞争应变能力和敏锐性。而传统制造企业无法妥善解决企业对各类人才的职业化要求与其个人职业化发展的切身利益,二者的矛盾,势必影响一部分优秀而关键的技术管理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传统制造企业怎样推进企业员工的职业化进程,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企业持续提供转型人才推进企业的转型,是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3 加强企业转型期人才队伍建设的构想

3.1 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实现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双重目标

从企业层面,要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有预见性地持续培养、选拔人才,增强并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性和效率。人尽其才,鼓励人才勇担重任、合理流动,取得最大的个人成功,制定持续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从个人层面,确立清晰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体现。

3.2 明确发展目标

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合理完善、充满活力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准确规划企业的人才需求,持续提供人才队伍结构趋于合理、与企业发展战略更趋协调的人力资源。优化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专业层次、人才分布,在人才引进、培养、选拔、评价方面,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制度,改善人才培养环境,发掘现有人才的潜力。

3.3 制定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

切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前瞻性强的人力资源战略。制定人力资源建设评估和修订的“触发”机制,定期或在企业战略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划和目标,注重人才标准建设。

3.4 传统制造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对策

3.4.1 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1)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从后台走到前台,由后勤保障为主转变为“依据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人力资源预见性规划、培养、监督”并重,使人力资源建设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轴心之一。实施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人才数据库建设,实现人才需求预测、目标分解、量化考核,完善竞争上岗与理性退出机制,适应企业结构调整、业务拓展和市场变化。

(2)“自上而下”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自下而上”确立人才培养计划。以企业的人才需求计划和人力资源战略为指导,结合本部门工作性质和人才培养周期制订适用于本部门的人才培养、引进计划,使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发展战略“合拍”。

3.4.2 完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1)建立企业的人力资源模型,确定满足企业发展战略所需的人才类型、数量、分布等情况:①开展企业人才现状调查,包括高技能人才队伍在数量、结构、分布、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高技能人才短缺原因;②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及调查情况,建立企业人才需求模型,明确企业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人才培养目标。人力资源需求模型可分为研发团队模型、管理团队模型等,各团队既相互独立又互补;③制订人才需求目标和总体培养计划;④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和监督机制,量化人才培养考核指标,实施部门负责制;⑤各部门细化人才培养计划并实施。

(2)制定评估标准,重视新入职人员的培养、把关,减少因非能力原因而造成的人员流失及绩效损失。试用期间,建立其对企业(领导、同事、文化)的信任和信心,重点评价适应力、协作能力、敬业精神,转正时关键评价专业能力、学习能力、韧劲,迅速发挥其作用。

(3)结合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有计划、按程序地选拔培养工作积极主动、创新意识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逐步形成人才梯队,逐步完善内部造血机制。

3.4.3 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及选拔任用机制

建立以岗位任职要求为基础,以德、能、勤、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选拔机制。使岗位配置、培训教育、薪酬待遇、绩效管理流程化、规范化。

3.4.4 完善人才管理监督及激励保障机制

篇10

领导培养干部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不当的干部培养方式不但不能够培养出干部,反而会将那些具有潜在的优势干部扼杀在摇篮之中。就如我的那位同事,他虽然很优秀也是一个潜在的优势干部,但是不幸的是,高层领导发现了他的这种优势,于是给他的直接领导打了一个电话“好好培养培养***,他很有发展潜质。”于是我的那位同事就被“培养”的月月评定倒数第一,最后被逼得到了辞职的地步。这样的培养,我想不是哪位公司高层所期待的,也不是我那位同事所期待的培养。

那件事以后,开始在思考一个问题:“领导是培养了干部还是谋害了干部?领导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干部?”。

后来经过仔细思考以后,我将上面的问题分为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领导培养干部所面临的阻力有那些?2、公司应该建立怎样的人才培养机制?3、领导在培养干部应该从哪里着手?

亲身经历也好,朋友传闻也好,笔者认为领导培养干部面临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一下几个方面:

1. 被培养干部的直接上级的私下阻挠。出现这种问题,原因有二,一是被培养干部的直接上级自身具有“危机意识”,怕自己的部下顶替了自己的职位,所以阻挠对下属的培养;二是被培养干部的直接上级不能够接受自己的下属超越自己或者面对原下属即将与自己平级的局面,所以处处给被培养下属“穿小鞋”,直至使公司的人才培养计划流产为止。这就是我上面的那位同事所遇到的问题。

2. 公司的人才竞争与晋升机制存在问题。企业本身不具备公平的人才竞争与晋升机制,使得优秀的人才得不到晋升的机会或者公平竞争的平台,从而阻挠了企业内部人才的正常竞争或者埋没了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发展直至人才流失。这就是很多优秀的公司职员在原公司的岗位上迟迟得不到发展却在离职之后,在更加优秀的公司得到了更高职位并取得优秀的销售业绩的唯一解释。

3. 公司的人员组织架构设置存在问题。公司的组织架构设置过于死板或者扁平,都会影响到干部的培养与晋升,公司如果仅仅依据公司架构来选拔干部或者干部培养与晋级仅仅在小范围内实施而不是全公司内开展,其必然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公司政治”,从而影响对潜在人力资源的有效培养。另外公司人员组织架构的过分扁平化设置业务影响到下属人员的独立发展与潜在人力资源的有效培养。

改善当前公司后备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手段就是从多方面入手消除上述干部培养所面临的阻力问题,具体可以从一下几个万面入手:

1. 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竞岗机制。即严格设立公司岗位考核制度,在整个公司内部设立“优胜劣汰”的岗位竞争机制,为优秀的公司职员提供直接晋级的可能;同时实施鼓励人才推荐(自荐)制度与定期企业内部岗位人才选拔制度。

2. 建立完善的内部人力资源培养计划。定期在公司内部选拔优秀的公司员工接收更高层次的岗位集中培训,并在接收完岗位集中培训后安排到新的岗位进行见习工作,公司根据被培训员工在新岗位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情况对其进行工作定岗,从而达到培训干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