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传承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6: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遗文化传承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非遗文化传承总结

篇1

论文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制度 传承

湖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条件,孕育产生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法律的途径和方式对对传统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使得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并提高工作效率,对非物质文化发扬光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及我国政府、学术界长期努力的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既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议题,对其开展专门的研究,也是一项具有前沿意义的理论课题。

一、传承与文化的概念及其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包括民族艺术表演、手工艺制作技艺、传统的民俗活动等等。按照不同的内容类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可以分为口头表演类、传统艺术表演、社会实践类、节庆仪式类、手工艺技能类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尽管起步较晚,落后于其他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逐步清晰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保护中的意义。与其他文化保护相区别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传承。一定意义上,文化与传承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在互联网的检索系统中,文化传承的概念多达几百万条。可见,传承是文化延续的最基本特征。当然,传承也不仅仅是文化的概念,也是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的重要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其独特的方式。口头传承、技艺学习、跟班学艺等方式都是非遗文化传递的最重要的途径。当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认识,并不只是在民间的口头上的口口相传,更应该从国家非遗文化保护的视角,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非物遗文化的认识。当然,我们也需要将传承人和口头传承、工艺技能代代相传、跟师学艺作为一个重要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才能够更好的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传承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核心作用

我们知道,联合国科教组织曾经提到过一个概念,即“口头和非物质”(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口头传承有及其密切的关系。尽管非遗文化的传承是有着多种途径,但是一定意义上,传承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至关重要的内容。

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尽管文化是可以不断创新的,但是文化的遗产如果不被保护好就会消失。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如果不保存好,在消失后都不可能再生。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其保护工作的关键在于人。但是,两者保护的方式还是存在着显著差异的。主要是保护的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物质文化的保护主要是一种组织管理工作,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涉及到内容的衔接和传递。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却完全由传承人来决定。也就是说,如果传承人消失的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随之消失了。所以,我们反复强调传承人在保护遗产重点作用。这也要求我们对传承人进行法律上的保护。当然,传承人之所以成为“传承人”,也有着独特的形成过程。传承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相应的民间文化穿有着深厚感情的“人”,只有具有深厚的感情,才可能以极大的求知欲望,精湛的掌握这种遗产中的工艺、技能、技术。同样,传承人在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夯实传承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机制

非遗文化的保护意义十分重大,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战略性文化工作。因此湖南省应该秉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保护好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人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政府要积极作为,发挥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协调非遗文化保护的事宜。要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进行细致深入的规划。湖南省各级地方政府应该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政府行使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监督与引导,担负起非遗文化保护的职责。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非遗文化保护责任的机制及相应的追究机制。政府文化部门应该密切配合政府,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加强管理,要加强对非遗文化的调查研究,及时将非遗文化相关事项向政府进行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非遗文化保护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商讨应对之策。

二是要积极构建非遗文化保护的法律机制。法律是非遗文化保护的最基本的依据。法律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最具权威性。因此,湖南省非遗文化保护工作首先需要积极构建并进一步完善非遗文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当然,制定完善非遗文化的法律法规,除了法律和文化相关专业人士和工作人员关于非物质文化的扎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其能够深入到非物质文化所在地深入调查,不断总结非遗文化保护的经验,广泛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集合各方力量草拟相关法规,并不断进行修改优化,使方案机制切实可行。

三是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非遗文化传承机制。要对列入非物质文化名录的遗产,湖南省政府要进行及时命名,同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资助、表彰、或者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特别要引导鼓励遗产的传承人要进行相应的传习活动。要通过一定的形势,引导传承人对非遗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甚至学校教育,不断拓展非遗文化的传承。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诸如《民族、民间艺术家命名办法》、《民间艺术之乡命名办法》等规章制度,使民间艺术申报非遗文化的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

四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相关各方要工作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当前,湖南省非遗文化保护各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同时,政府对非遗文化保护投入的人力、无力、财力、资源也十分有限。因此,各级政府应该要从给地非遗文化保护的实际出发,加强对非遗文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同时,政府要积极引导各级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门、群体艺术部门、图书馆、科研部门和地方高校等单位,为非遗文化保护加强联系,发挥特此,共同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奉献力量。在这个工作中,特别要加强文化行政部门与其他相关们的信息交换,即要更加重视非遗文化保护部门与其他相关研究机构的交流和信息传递工作,要畅通各个部门的信息沟通渠道,进一步完善非遗文化保护的共享机制。

五是要加大非遗文化保护的经费投入。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的工作。非遗文化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其自身很难产生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对待文化的态度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非遗文化保护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实际上也有着难得的机遇。因此,湖南省政府要加大对非遗文化的资金投入,且要扎扎实实落实好经费。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诸如《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每年安排专项对非遗文化保护工作进行财政滚动投入。各级地方政府,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资金对所属非遗文化进行保护。同时,政府还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并形成良好的投入机制。

六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机制。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要责任到人,就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考核机制。这些机制既包括奖励现金、鞭策后进的奖励机制,也要包括保护不当、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处罚机制,这样才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扎扎实实并取得实效。比如,在考核过程中,要重点考核各级政府部门是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同等列入的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议事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是否有计划、有目标、总结,是否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的考核标准,是否每年的召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考核会议。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核机制,促进各级政府和部门在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发挥主导作用,并形成全社会支持保护非遗产文化的良好氛围。

四、非遗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鉴于传承人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我们认为,湖南省对非遗文化的保护还大有可为。综合考虑到湖南省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从传承人的社会保障角度而言,湖南省政府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首先,要确定传承人法律上的社会地位,提高传承人的认可度。传承人作为保护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对象,赋予他们相应的社会地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湖南省应该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高度,来看待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及其为国家文化保护作出的重大贡献,同时要对传承人给予相应的经济社会保障。

篇2

一、案例背景

活动的背景要从一次非遗宣传开始,2015年,乳山市文化局在我校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30多块看板详细向学生展示牛郎棍、糖画、镂绣、木板年画等4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的展出,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大家对就在身边却毫不熟悉的新奇“玩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校的深度思考:乳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乳山人民精神和物质财富的结晶,可是老祖宗传下的好东西孩子们却不认识了,许多传统工艺更是濒临消亡,非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这些老手艺在校园“活起来”,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校是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多年实施的经典诵读工程和传统文化课程使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相对浓厚,对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情感,为非遗文化在我校传承和弘扬提供了最佳契机。

二、乳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施过程:

(一)建立互助合作的非遗传承形式

非遗进校园,师资是关键,如何能有使非遗才艺得到老师的“真传”?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校积极协调乳山市文化馆,建立一种互助合作的非遗传承形式。由文化馆为学校提供师资。2018年4月份,双方在二实小举行了“非遗传承项目进校园”启动仪式,正式签订了《乳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合作协议》,会上,学校领导郑重为指导教师颁发聘书,承诺共同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基因的重任,协作扛起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大旗,将其发扬光大。

(图片全找原板)

(二)非遗项目正式纳入拓展课程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校原有的拓展课程学科特点,学校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大的调整:

1、人员调整:首先,对部分社团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原有内容可相融的社团合二为一,并从中吸取了部分学生组合到非遗社团中来,我们号召有兴趣爱好的老师、家长参与到非遗项目的学习和指导中来,为今后的社团活动储备力量。

2、设备器材购买:进驻我校的葫芦烙画、砂陶器制作、糖画等,都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器材,为此,学校根据需要购买了价值5000元的设备和器材。

3、调整上课地点:因为砂陶器及糖画制作都需要宽敞的、楼层较低的活动教室,为此我们重新进行了社团活动地点的调整,为非遗社团学生活动提供最大的方便。

4.课程的设置

经过调整,非遗传统项目:葫芦烙画、木板年画、糖画、砂陶器制作、平绣等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式纳入课程。

我们感谢潘周、姜傲波、于淑兰等八位民间大师,感动于大家对传统文化的执著与坚守,更感动于大家无私地传授技艺,传递正能量。我们借校园文化节这一契机,将我们乳山的非遗文化在师生、家长中间传承开来,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动手操作非遗技艺,会让更多的少年儿童了解和热爱我市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学校“快乐星期五”社团活动的内容,拓展了少年儿童的知识和技能,同是也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非遗保护传承后继有人。

(三)乳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研学活动

多处校外教育基地。学校相继组织学生开展了“作家冯德英”、“书法国画传统艺术品鉴”“红色教育研学之旅”、“小手拉大手 共筑碧水蓝天”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祖国河山和悠久历史,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情感,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三、取得成果——组织乳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观摩现场会

篇3

2005年,为树立良好形象和展示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贵州省委、省政府组织省内外专家精心谋划、深入调研,在过去“公园省”、“文化千岛”等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了“多彩贵州”的形象设计。

二.主题活动连年精彩

自2005年起,省委、省政府连续组织了10届分别以歌唱、舞蹈、小品、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为主题的“多彩贵州”系列文化活动和9届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7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系列赛事的举办,极大提升了“多彩贵州”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三.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成立

2005年,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开始运营,其核心任务是以产业化这种可持续的运作方式激发“多彩贵州”的品牌价值,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进而实现经济效益。

中心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运作,产业开发取得多项突破,目前已经获得全部46个类别、460个商品(服务)的商标注册证,促进了多彩贵州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四.强力推进品牌外宣

“走出去”的国内外多场宣传推介活动和“请进来”的多项大型采风、采访活动,以及各类外宣画册的推出不断掀起多彩贵州品牌宣传的。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品牌口号近年通过中央电视台响彻大江南北,贵州“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地域品牌形象迅速形成。

五.“多彩贵州风”走向世界

2006年以来,“多彩贵州风”开始全国巡演,并先后赴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多国演出,足迹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及地区,成为引领贵州演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贵州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

六.《多彩贵州品牌“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

为进一步提升“多彩贵州”品牌实力和影响力,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编制出台《多彩贵州品牌“十二五”发展规划》,勾画出“一个中心、两大体系、三项标准、四大平台、五大利润模式”的品牌运作模式,为做实、做大、做强多彩贵州品牌提供了智力保障。

七.多彩贵州品牌研讨会召开

2013年10月,以“探源、开放、聚合、创新”为主题的“多彩贵州品牌研讨会”在贵州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云南省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在研讨会上对“多彩贵州”品牌的内涵、定位、运营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反思与总结。

八.形成多彩贵州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通过商标授权,多彩贵州品牌对与核心价值关系紧密的演艺、主题公园、工艺品、文化旅游网站、酒、茶、酒店等行业、家企业进行了商标授权,为这些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初步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和多彩贵州品牌大家族,取得了良好成效。

九.建设多彩贵州品牌基地

多彩贵州品牌研发基地是以品牌资产为吸引物的非遗文化创意孵化基地。它以品牌资产为依托、非遗文化为内涵、创意为灵魂、产业为支撑,以品牌资产整合资源,实施文化创意和现代设计相结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研究、交流和发展利用,并通过平台企业和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入驻,辅以必要的生产和生活服务配套,实现对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和孵化。

篇4

关键词:江苏剪纸;非遗民间剪纸;传承;问题;策略

一、前言

民间剪纸是我们生活当中接触最多的文化遗产,它是一种在特定生活环境下的民间艺术,和区域内的风俗习惯、传承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江苏的非遗民间剪纸艺术从传承情况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层:第一阶层在2009年,扬州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阶层徐州剪纸、南京剪纸等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第三阶层是对准许进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行列;第四是常州周氏剪纸、湖塘剪纸等多家剪纸世家,被纳入江苏区级保护名单。

二、江苏非遗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民间剪纸艺术作为我国传统艺术之一,它并不是独立的存在,是结合我国从古至今的民俗文化。民间剪纸的内容是由传承的民俗风气、历史的重要变革等决定,通过艺术学家、文化学家等对江苏剪纸艺术做出有效的研究。从地区剪纸的艺术特色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对传承现状和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江苏剪纸艺术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对加强人们的江苏民间剪纸知识有重要的作用。

(二)现实意义

江苏非遗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事物的功能是决定事物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江苏民间剪纸艺术的实地调查发现,江苏当地的剪纸艺术具有非常独特的人文价值,在经历江苏当地民俗文化的熏陶下产生,是当地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不但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念,是江苏人民不惧艰险精神的体现,具有很高的民族价值。德国有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我们利用价值来思考世界”“价值是生命的体现,没有价值生活便没有意义”。通过对剪纸艺术的研究,加强相关部门对剪纸艺术的重视程度,提升文化传承的保护力度,充分体现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

三、江苏剪纸艺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公众认知度不足

现如今江苏剪纸艺术已经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但是由于江苏的剪纸艺术风格较为简朴,不如江苏的玉雕、陶瓷等艺术被人们所广泛接受,导致很多江苏人对于剪纸艺术知道甚少,甚至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江苏剪纸艺术的存在,只有一些去过江苏非物质遗产博物馆的人才对江苏剪纸有所了解。可以看出,江苏当地人对于江苏剪纸艺术的认知程度严重不足,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出国内所有人对于江苏剪纸艺术的认知,但从某种角度来说,江苏剪纸的认知程度偏低。

(二)传承力量不足,缺乏有力支持

江苏剪纸作为我国历史的文化遗产,它见证了江苏地区手工业的发展和兴衰,但从我国江苏剪纸传承情况来看,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正在面临后继无人的地步。从我国剪纸博物馆当中对江苏剪纸传承情况来看,江苏剪纸作为我国非物质遗产已经延续很多代,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很多剪纸大师,继承了剪纸的传统文化。现阶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发生很大的转变,受到社会商业氛围的影响,很少有人能够以淳朴的心态来面对剪纸艺术,没有强烈的民族传统文化观念,这也是为什么江苏剪纸传承困难的重要因素。

(三)种类单调,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

江苏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化古城,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不但拥有江苏剪纸,还有着丰富历史的玉雕和漆器,这些文化产品因为具有独特的风格,被绝大多数年轻人所接受,和江苏剪纸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以上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政府对于玉雕的发展和实施,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其产品种类覆盖到很多行业当中,并且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链。而江苏剪纸艺术,除了在一些旅游景区拥有一小部分的剪纸旅游文化产品以外,将江苏剪纸元素创新设计于文创产品中还是较少,尤其将其运用于服装设计中更是少之又少,旅游者最多就是出于新鲜感和留作纪念,买几幅江苏剪纸回去。由于江苏剪纸艺术传播的单一性,导致剪纸技艺没法融入年轻人的生活,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仅仅通过旅游品售卖的方式没法将江苏剪纸的文化特色展示出来,这同样是阻碍江苏剪纸传播的重要因素。

四、江苏非遗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策略

(一)政府加大投入,建立人才传承机制

江苏剪纸艺术不能再作为维持生活的手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它的生长土壤一直在减少,大部分产品都能通过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而剪纸艺术则无法实现。因此为了保证剪纸手艺人的生活,政府需要加大对民间艺术的投入,从而保障剪纸艺术的传承,避免出现因为生活问题导致剪纸艺术人才流失的现象,这里的人才不单是指剪纸手艺人,还包括剪纸设计者和剪纸研究者。1.整理剪纸技艺在古代,剪纸艺术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很少通过纸笔进行传承。当前一些手艺人的年龄都偏高,很多传统手艺都面临着失传,这就需要政府成立专项资金,对传统手艺传承进行收集和研究,从而达到传统手艺能够持续的传承下去,并且对传统的手艺资金做到定期的保养,加强保护力度。2.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政府在加强剪纸艺术的传承过程中,要深入了解老传承人的生活,成立专项资金,专门用来回收老传承人的剪纸作品,从而达到鼓励的效果。政府并且要加强培养剪纸艺术的继承人,在学校选取一些应届毕业生,作为剪纸艺术的接班人,并鼓励老传承人大量收徒,这样才能够将传承工作有效的进行下去,避免一些年轻人因为受到外部原因的阻碍,放弃剪纸艺术的传承。3.保护好知识产品,加强理论交流鼓励剪纸艺术人进行创新,对于老艺术人创作的精品国家给予回收,并给予一定的资金,将剪纸艺术作为大众学习的途径。加强对剪纸艺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剪纸产品当中标准相关的标识,并且可以定期举办中国剪纸艺术交流大会,邀请一些剪纸手艺人对剪纸技术进行探讨和交流,为剪纸艺术提供重要的交流平台。

(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产业链

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和博物馆要加强江苏剪纸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江苏的剪纸艺术,通过网络平台、电视媒体等方式,增加传播的途径,并且定期举办江苏剪纸艺术节,对江苏的剪纸艺术进行展示,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剪纸艺术。在产业链方面,政府部门应该为剪纸作品提供优质的服务,不但包括剪纸作品的生产、销售等方面,还要对拥有剪纸元素的设计品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借鉴其他地方的宣传营销方式,创立适合江苏的剪纸艺术传播,比如在卖剪纸的同时,可以将剪纸和人们的日常用品相结合,以独特的方式对江苏剪纸做出别样的宣传,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三)产学研结合,走进大众生活

江苏剪纸艺术想要得到完全的传承,其核心作用还在人民群众。只有提高人们对于剪纸艺术的认知,才能做好传承方面的工作,政府应该利用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的联系,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优势,将三方面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政府作为领导者的角度,来为江苏剪纸艺术的传承提供重要的帮助,加强江苏剪纸艺术的创新能力,倡导对其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再将剪纸文化元素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创新地设计出符合现代年轻人审美的国潮风文创产品,加快剪纸文化艺术的传承。

(四)建立有效运行服务机制,深入开展各项剪纸传承实践活动

1.行政计划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主要是将计划和行政两种手段有效的结合。江苏将省级以上的非遗剪纸的传承保护都已经融入当地政府非遗保护计划当中。据有关文化遗产保护文件有明确规范,在2025年,我国非遗传承基地不得少于100个,在扬州的剪纸文化遗产保护当中,对十年内的保护目标以及分期目标任务有明确规定,建立了健全的扬州剪纸保护机制,最终实现了数字化管理融入资源共享工程当中,成立专业的文化遗产保护队伍和志愿者队员,加强宣传扬州剪纸文化,促进扬州剪纸的传承。2.指导服务式运行机制江苏省以及其他省份已经逐渐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这个机构不但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还是一家良好的服务机构,主要是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对扬州剪纸保护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旅游景点等部门合作,展开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直播平台作为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要能够将江苏剪纸艺术融入直播当中,让直播平台作为传播江苏剪纸艺术的重要途径。让一些比较偏远地区的人们也对江苏剪纸艺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将江苏剪纸艺术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五、江苏非遗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研究总结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江苏剪纸和一些其他的民间艺术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发展,导致部分民间艺术状态下滑,甚至出现非物质遗产消失的现象。特别是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年轻人更喜欢独特的艺术,并且艺术之间出现互相抄袭的现象,给具有独特特征的剪纸带来严重的影响,部分剪纸正在逐步处于同化的状态,失去了剪纸原本的意义,因此对于剪纸非遗文化的保护已经势在必行。优质的民间艺术不但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念,而且能够加强不惧艰险精神的体现,具有非常高的民族价值。

参考文献:

[1]牛乐,王京鑫.乡村文化变迁中原生态剪纸艺术的活态传承:以甘肃定西“锸颗子”剪纸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1):8-12.

[2]方琳宇.浅谈剪纸艺术在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以福建剪纸为例[J].福建商学院学报,2020(5):70-75.

[3]张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民间剪纸艺术的活态传承研究:以山西剪纸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22):40-41.

[4]欧阳超英,赵晶.新时代下剪纸艺术中的匠心精神:以非遗传承人冯石萍的剪纸艺术为例[J].大众文艺,2019(13):103-104.

[5]王沈策,刘瑶,员林.基于地方高校设计教育的湘西苗族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策略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4):55-59.

[6]周广超.滨州剪纸艺术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滨州学院学报,2019,35(1):56-60.

[7]贾娜娜.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研究: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2):59-63.

[8]张志如.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现代传承:兼论非遗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融合[J].公关世界,2020(21):20-23.

[9]闫慧芳.口述史语境下的传承人释义与保护:基于山西省“武氏剪纸撕纸艺术”的考察[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6):544-551.

篇5

民间音乐包括宜宾民歌槐花几时开、金沙江下游船工号子、南溪哈号、屏山薅草歌、江安打莲枪等优秀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这些不同种类的民间音乐各具特色,同一类的音乐也因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的不同而风格各异。特别是著名的落魂腔,中央电视台曾数次对其进行采访,令人惋惜的是这样一种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现已失传。

二、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加工、保存文献资料并传播正能量的信息中心,关注并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是图书馆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它是一种职责、一种光荣,更是一种新的发展。

(一)图书馆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

责任《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图书馆具有加强文化遗产意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促进科学成就和科技创新、支持口述传统文化保存和传播的职能。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好在此范围之内,因此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阶段都需要图书馆的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申报以及开发等各个阶段,都需要相关文献的支撑。而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就是收集、整理、利用文献。图书馆所收藏的地方文献对民间工艺、表演艺术等都有比较详尽的记录。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其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开发、整理、搜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三)增加馆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口述等方式得以流传,而图书馆主要是采集纸质文献资料。在全社会都在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中,图书馆也应积极利用其传统与现代手段对一些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整理。这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扩大了图书馆的工作范围,增加了珍贵的馆藏,同进也起到了对流传于民间的文化进行传承和宣传的作用,从而能使读者更好地利用、学习、品鉴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图书馆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历史文化的延续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民间,形式多样,是人们对现实生活表现形式的一种总结,既是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不可再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人为载体,有的项目已面临失传的尴尬局面。图书馆通过挖掘、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变“口口相传”等传统方式为可长期保存的文献载体形式,是对人类智慧结晶的延续,也为后代子孙留下了丰富的可再学习、再利用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历史作用和社会作用。

(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职能的延伸

图书馆作为保存与传播知识文化的场所,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既保存有大量形式多样的地方原始文化资料,又可广泛利用现代知识、技术将可变的活态形式变为可见、可用的数字化或文献信息形式进行保存,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数量。在整理、保护过程中也进一步增强了图书馆功能,拓展了服务平台。

三、图书馆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将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作为图书馆常规工作之一,以形成图书馆的特色馆藏,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针对宜宾市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的进展,本文认为图书馆还需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之一是具有非物质性,在未开发或表现出来之前,一般存在于持有者的脑中,表现为口头传统、手工技艺等形式,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遗产形态。只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者存在,其技艺不但可以复制,还可以进一步创新,所以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非遗持有者实施全方位的保护,不要让他成为历史典故,真正做到传承性的保护。

(二)图书馆主动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调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组成要素之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和立档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区、县图书馆,对本区域的民间文化接触较多,如民间风俗、礼仪等。图书馆可组织本馆馆员联合或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对本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记录、整理,充分发挥馆员的学术研究能力。

(三)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措施中包含宣传和弘扬等。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收集、传播集散地,利用多媒体网站开办专题讲座和视听资料以及进社区、进军营、配合学校素质教育以及依托遍布于全国各地区的国家数字文化网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体系等方式方法,使广大读者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图书馆传播信息的功能。

(四)争取政府相关部门支持,扩大文献采集

图书馆一般是政府组成部门文广局下属的负责文献收集、整理以及宣传文化知识正能量的行政事业单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充分得到政府支持、授权,切实解决人员、编制、经费和技术人才引进等问题,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图书馆的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如确立图书馆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制度,下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等。传统图书馆主要关注的是已形成文字的文献,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应将那些流传于民间的口传心授、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化知识、技艺收入文献采集范围。运用声、像、文字三位一体的现代手段,使民间文献制作走向多样化。除挖掘民间文学、音乐、故事、手工艺等作品外,对那些维系族群的生存史、民情风俗及其衍生物也应兼收并蓄并进行文献化,使图书馆文献馆藏内容、形式多样化,极大地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源。

(五)建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保障体系

图书馆的职能之一是对文献的保存和利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过程中,图书馆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地方文献特色,通过多种方法、手段和途径,制定相宜的保护策略、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保障与服务体系。

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采集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大多以非正式出版物的形式出版,通过采购手段一般无法有效征集,因此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手段,通过实地调查、现场拍摄,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田野搜集、确认、建档、整理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科学采集制度。

2.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特长图书馆在收集、分析文献资源中有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作经验,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其特点决定了非遗用一般方法难以长期保存。必须运用特定的方法,发挥图书馆信息技术的特长。如对口头传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录音并转化为语言资料记录保存;对传统表演艺术进行摄像,全面记录其原始形态,然后再运用数字化存储技术进行转换处理,从照片、录音录像中再现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改变传统图书编目方法、规范非遗分类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内容复杂、形式多样,且传播大多为非正式形式,如即兴表演、口技等。因此传统的纸质文献编目方法无法操作,不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存。因此各馆应组织专家、学者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细则,以实现图书馆非遗文献编目的可规范控制。

4.增强馆际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大量散落于各地,表现形式多样,单靠一馆难以收集。可由市(区)馆牵头,联合各县图书馆进行集中培训,定期或不定期选派专人走访非遗传承人,对非遗资源进行甄选、鉴定、评估并进行相应建档,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质量。

5.加强非遗数字化存贮,建立相应数据库搜集和收藏社会风俗、民间传说的地方文献是图书馆的重要社会职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以师徒或团体的形式流传下来的,逐渐形成今天的技能或习俗技艺,其形式和特点决定了用传统方法难以长期保存。因此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音、图片、影像等原始资料采用数字化贮储方法,将活态文化转变为有形文献长期妥善保存,并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多种检索途径,实现对非遗文化资源的充分应用。图书馆对已搜集、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料在进行深加工后,可利用现有数字信息技术,通过音频、图像等技术,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有条件的图书馆可建立搜索引擎,并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联网,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在全国范围内资源共建共享。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58-0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文化特点

1.独立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审美文化受到历史、社会的影响,也作用于历史和社会。审美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类型,其无功利特点,注重精神世界的充实,独立性较强。例如我国的蒙古族的呼麦,是在长期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发声技巧,呼麦的主题也多为歌唱自然景色,表现动物世界,是蒙古族历史上狩猎文化的结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契合,不受金钱和功利的制约。

2.情感美。非遗中的审美文化与人的心灵情感相同,有一定的情感理想物化,非遗的审美文化透着情感升华、思想凝聚的表达,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包含着价值观和思想的夸张和抽象表达。例如京剧,多采取了表演、音乐和画面的美化和夸张成分。

3.经济美。非遗的审美文化消费性具有体验、娱乐和精神三个方面,满足人们对非遗审美文化的需求,愉悦人们的神经且能提升人们的精神层次。通过非遗审美文化了解政治、社会甚至经济发展,促进人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认知。例如中国桑蚕丝织技艺帮助人们了解当时纺织业的发展,妈祖信俗赞扬了“真、善、美”的社会价值观。

4.发展美。发展是文化传承的需求,也是文化的自有特征。非遗审美文化的发展不受民族、时间、地域的限制,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为大众所推崇和接受。例如我国的书法艺术和雕版印刷,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在世界的科技进步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审美文化的功能

1.传承文化的精神之美。非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文化精髓,其文化贯穿于其中。在审美文化中,由于非遗的独立性,不存在功利特点,其文化意蕴更为彰显。非遗文化中表现的情感,其幸福、欢乐、希望都反映在了审美文化中,并在这文化中蕴含了社会、历史、人文、知识等其他元素,受众在接受非遗审美文化的影响中,也产生了文化的共鸣和精神的契合。例如朝鲜农乐舞,是在长期的农田劳作中,形成的民间艺术,人们欣赏和体验时,会产生喜悦、庆祝丰收的情感,对用传统乐器表现出的音乐节奏和舞蹈表现出的喜悦产生自觉或者不自觉的精神共鸣。

2.塑造人格的人性之美。非遗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是对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的总结提炼,其中的精神内涵对人格的塑造非常重要。非遗对社会思想、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都有影响,对人格的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我国藏族的《格萨尔》史诗,是藏族人民社会历史、文化道德、风俗习惯的大百科。其中的《保卫盐海》一文,表现了善用智谋取胜的格萨尔王在敌军压阵不惧不畏,勇敢聪慧的军事家形象,格萨尔王的宽宏和善良感化了敌人王拉托琚,最终换来了胜利与和平,故事对勇敢、智慧的推崇,对宽仁美德的弘扬,对感恩之心的肯定,随着作品的传播深入人心,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3.促进发展的繁荣之美。非遗有着厚重的历史感,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其消费特点决定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我国对非遗的旅游资源开发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例如某剪纸之乡通过宣传,受到了人们的热捧,该乡的剪纸作品得到了社会认可,也让剪纸艺人获得了经济收益,依托剪纸民间工艺,剪纸之乡大力开发剪纸艺术旅游,强化了餐饮住宿服务业,也为当地的土特产、野菜、中药材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文化建设对策

1.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文化建设。当前我国对非遗的审美文化建设研究较少,面对全球文化发展的浪潮,我们更应当注重非遗的审美文化传播,引起中国非遗审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这也说明了民族文化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的重要地位,进一步表明了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必要性。我们应当注重对非遗的保护,鼓励社会舆论、媒体、政府对非遗的引导和发展。

2.完善非遗审美文化建设的相关法规政策。我国《著作权法》为我国民间非物质载体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护,但对非遗并没有详细的保护办法,因此完善我国非遗的继承和发展,是促进审美文化建设的及时、有效的方法,在法律制度的保护中,更应当注重对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在保护中实现发展,追求社会、经济和文化保护方面的三者平衡。

3.积极发展非遗审美文化建设的相关产业。非遗的审美文化的建设需要文化产业的支持,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应当积极挖掘更多文化资源支持非遗的发展,再利用文化产业的形式推动非遗的传播、创新和繁荣。实施文化产业带动措施,加快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通过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表演业等联合运作,实现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参考文献:

[1]郭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形态[D].重庆:重庆大学,2009.

篇7

【关键词】戏曲艺术;高职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一、前言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对优秀传统文化加以传承,不断提高文化自信,推进戏曲艺术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教育部在内的多部门一同颁布实施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其中要求各高等、高职院校要积极传承中国文化,提高学生文化自信,促进戏曲传承与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戏曲艺术在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要最大程度上地开展戏曲教育活动,保证自身美育功能得以有效发挥,这也是未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二、戏曲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戏曲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依托。经过几千年来的沉淀与积累,中国戏曲积累了十分浓厚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形成了十分丰富且完善的艺术风格与体系,上百种不同戏曲剧种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点。例如,昆曲发展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被人们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将其纳入了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当中。戏曲作为一种艺术类别,在人类艺术发展历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传统教学当中,戏曲主要是通过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加以传承,而随着如今科学的日趋完善以及教学体系的建构,为戏曲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所颁布实施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明确认为要加大对戏曲的普及与宣传力度,加强艺术教育,保证戏曲能够真正地进入校园当中。通过以上的综合论述能够清楚发现,戏曲艺术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融入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同时对于教学内容的丰富也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二)增强文化和艺术修养的有效路径。对于戏曲而言,其自身具有审美、娱乐、教育等一系列社会功能。“高台教化”指的就是戏曲自身所具有教化人心的教育功能,这也是戏曲德育与美育功能得以体现的关键所在。中华戏曲自身蕴含着十分浓厚的文化内涵,使得人们能够明辨是非、知晓善恶,这与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高度契合。在戏曲艺术当中的很多唱段中与“仁义礼智信”等优秀美德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所展现出的历史典故都有着比较理想的教化效果。例如,在京剧脸谱当中,不同色彩所表达的内涵也有所不同。豫剧《穆桂英挂帅》向我们展示出的是爱国情怀,而京剧《四郎探母》为我们展现出的是深切的母子情深,越剧《梁祝》为我们展现的则是可歌可泣的凄美爱情。(三)促进戏曲艺术创新的高效平台。高职院校是为社会提供技术型人才的摇篮,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宝贵知识的阵地。在这里汇集了莘莘学子,他们接受先进文化的洗礼,为社会的不断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如今,戏曲艺术正在以全新的方式逐渐进入高职学生的视野当中,并逐渐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在学生群体当中不断发挥着自身价值,在校园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成为一种文化传播载体,在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的不断碰撞中,实现了戏曲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赋予其全新的时代风貌。而从另一角度来看,在高职院校中融入戏剧教学也能够激发研究学者对其的研究热情,这对于我国戏曲艺术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三、戏曲艺术走进高校存在的问题

早在2016年,教育部就倡导各高校要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保证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而戏曲艺术也逐渐从试点朝着全范围普及方向发展。从近几年的实际发展情况看,学生们对于戏曲艺术的认知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下文就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出发进行针对性分析。(一)与年轻人兴趣和行为存在隔阂。从戏曲艺术自身的角度来看,其并不具备流行文化所具有的易于传播、易于接受的特征,而且从其产生环境角度看,与现代社会也有着较大差别。很多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对于戏曲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浅,而高职院校学生即使之前曾经参与过类似活动,但是依然处于浅尝辄止阶段,再加上很多戏曲唱腔都是方言,角色程式化动作表现不直接,使得很多学生在看完戏曲以后,仅仅对剧情有所了解,无法理解其中的精髓所在。另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每天所接受的信息量也在不断扩大,很难在某一件事上付出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戏曲艺术从舞台形式上看还是比较单一的,一出戏的时间十分长,无法吸引观众,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对戏曲艺术的普及不够深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西方文化当中的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也对校园文化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受到排名与就业率的影响,戏曲艺术教学工作始终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戏曲相关的音乐课程主要以选修课形式体现,同时也没有与学分挂钩,无论是从教学手段还是从教学内容上来看都不是十分完善。另外,在戏曲艺术社团建设上也不是十分理想,拥有表演经验或者理论基础的高职院校学生数量也比较少,导致戏曲艺术传播和应用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在高职院校当中,从事戏曲艺术教学的教师人数还是比较少的。目前从事戏曲教育的教师大多不是科班出身,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局限在简单的理论知识层面,并不能够积极有效开展实践教学。一些资金比较充裕的高职院校可能会邀请专业人员来开展戏曲教学,但是这些专业人员由于受到流派与行当的影响,在讲解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讲解和表达技巧,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最终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最后,目前高职院校在开展戏曲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虽然有学习的意愿,但是由于受到时间与场地的限制,导致学生对戏曲望而却步,甚至逐渐产生抵触心理。

四、高校中戏曲艺术的实践与创新

(一)着重德育和美育——营造传统文化氛围。要推动戏曲艺术能够真正走进高职院校课堂,加大戏曲进院校的推广力度,这也是保证学生们能够认识并了解戏曲艺术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对目前已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合理完善,适当地对课程进行设置,提高师资水平,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开展专项讲座,同时也可以积极有效地开展一系列戏曲表演等等,这些都是最为基础的实践模式。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学生德育与美育层面,力求营造出一个比较良好的文化氛围,保证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二)艺术团体培养兴趣——开启戏曲之窗。如果想要在校园内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还应当充分发挥学校社团的作用,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身的爱好组建社团,定期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保证高校、社会之间能够实现有效联动。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将戏曲艺术与社团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得其能够成为学生学习并观赏戏曲的第二课堂。另外也可以邀请一些著名的戏曲表演名家进行指点,使得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艺术魅力。(三)进行家乡地方剧种探究。在戏曲发展的进程当中,与当地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戏曲自身也有着比较浓郁的地方特点与特色,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大多运用地方方言,所讲述的也都是地方历史,各个地区的百姓都是听着自己家乡的戏曲长大的,即使是年轻一代的高职学生也会受到长辈的熏陶。例如:安徽的学生不自觉地会哼唱一些黄梅戏,而来自陕西的高职学生会哼唱秦腔,来自河南的高职学生对于豫剧十分了解。在如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年轻一代与家乡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拉大,对家乡文化逐渐感到陌生。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可以适当利用好学生们的乡愁,帮助他们寻找学习戏曲艺术的切入点。(四)参与艺术创作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十分重视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到戏曲艺术的创作当中,进而真实感受到戏曲作品的创作过程,能够令传统与流行趋势逐渐融合在一起。学生们在逐渐体会的过程中也会更为深入地了解戏曲艺术的深刻内涵。

五、总结

本文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将高校戏曲艺术教育创新作为研究背景,将高校艺术教育作为自身的重要基础,分析了戏曲艺术融入高职音乐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希望对戏曲艺术与高职音乐教学的融合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侯峰.高职院校戏曲鉴赏课程教学现状及解决措施[J].戏剧之家,2020,(34):45-46.

[2]王珊.传承非遗文化培育时代新人——高职院校戏曲教育与传承路径探究[J].剧影月报,2020,(04):63-65.

[3]钟铮.高职院校戏曲伴奏教学模式探索[J].戏剧之家,2020,(09):176.

篇8

2020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要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拓展线上阵地,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双胜利”。获评“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市四德工程建设标兵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应对疫情不遗余力,靠前担当形成的拼搏奋进旋律更加强劲。一是坚决扛起疫情防控责任。迅速动员系统内50名年轻骨干力量,参加市疫情防控突击队,投入到全市道路卡口、机场、社区和隔离点等重点区域。成立工作专班,保持对全市公共文化场馆、文化经营场所、印刷企业防“疫”督导的高压态势。二是文化战“疫”出精出新。充分发挥文旅系统善“文”能“舞”优势,以白衣天使、战疫勇士等为素材,精心创作了《党旗在飘扬》等歌曲、茂腔、八角鼓、舞蹈在内的作品100余件,舞蹈《坚信爱会赢》被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刊发。

(二)惠民服务不打折扣,触网上云形成的线上文化品牌更加响亮。一是线上文化阵地拓展提升。统筹系统内优势资源,持续打造并叫响“云讲堂、云走亲、云剧场、云展厅、云代言、云阵地、云赛场”等七大线上服务品牌,累计推出各项线上活动100余期,参与市民达20余万人次。抽调胶州秧歌、剪纸等专业技术人员赴贵州镇宁、甘肃徽县、山东曹县等对口扶贫协作地区进行帮扶。成功策划与贵州镇宁的文化走亲云端直播活动,进一步叫响文化扶贫品牌。二是城乡文化设施网络持续优化。推动实施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镇(街道)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建设,完成两处图书分馆的图书更新,累计采编图书1万余册。为38个贫弱村配发了文化设施和器材,全市文化资源配置更加均衡。

(三)亲清营商不减力度,护航发展形成的产业集聚优势更加稳健。一是企业复苏提振有力。加大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支持服务力度,积极帮助行业企业争取各级政策扶持,提前发放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和音乐酒吧、民办博物馆、有限电视安装收视扶持(补贴)资金。二是项目建设高效突破。大力推进恒大水世界项目,目前项目一期已开工建设。与重庆宏帆集团、青岛富豪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有效对接中国保信投资、永新华韵文化产业集团等文化企业总部,进一步壮大了文化产业项目库。在上合示范区完成市场主体注册62家。

(四)遗产保护不降标准,强化管理形成的开发利用体系更加完善。一是非遗保护传承成效明显。完成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多彩非遗·上合有约”文化品牌入选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有序开展传统胶州秧歌和民俗表演冬训,扶持队伍30支。二是文物保护体系更加健全。对全市178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实地检查,确保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有序推进三里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前期筹备工作,目前考古调查勘探申请已通过省文化和旅游厅审批。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文化和旅游局将进一步弘扬“动车精神”、强化“全轮驱动”,以更高站位、更强力度推进工作,全力推动文旅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做好线上“结合文章”,以更新思维拓展惠民惠企载体路径。一是结合文化惠民,推动“文旅大讲堂”等系列线上服务常态化,惠及更多市民。二是结合文化惠企,持续叫响“公益代言”品牌,持续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三是结合文化扶贫,推动云端文化走亲更好融入国家战略,在文化扶贫、乡村振兴等领域出精出彩。四是结合文旅融合,创新策划以景区景点为场景的非遗文化展示形态,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度。五是结合“我爱胶州·我为胶州献计策”主题活动,加快“文创产品设计”网上征集和成果转化步伐,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持续深化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以更高平台提升胶州文化影响力。一是高水平筹办大型活动。做好第六届中国秧歌节暨上合国家首届民族舞蹈节筹备工作,全力将本届中国秧歌节办成更具影响、更具特色、更具创新的艺术盛会。二是高层级叫响文化品牌。择机邀请“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国家知名艺术家、俄罗斯列宾学院等知名机构来胶采风创作、展演展销。三是高质效拓展“走出去”步伐。致力繁荣“一带一路”和“上合”主题文化艺术创作,储备一批文化精品,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与新西兰、塞尔维亚、法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沟通对接,扩大胶州文化国际影响力。

篇9

一、将活动融入中心工作,提升权威性

“活动办报”是三峡商报的办报宗旨,三峡商报几乎月月有活动,周周有项目。这样高频率的活动无疑激活了报纸的版面,弥补了纸媒传播渠道受限的不足,但也无形中让老读者感到乏味。三峡商报举办的纳凉晚会,开办之初,就立足借力,巧妙借助当前宜昌市委、市政府正在开展的“文明城市创建”的中心工作,主动与市文明办、市文化局以及各主城区宣传部联办,将晚会列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一种创新性工作。主题定为“爱上宜昌,筑梦大城”,使活动起点高,提高在市民中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由于活动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之后的场地协调、节目调演等一系列工作得以一路绿灯。选定的4场活动场地均处于宜昌主城区的中心地带,也是商业繁华地,最重要的是这些地方平时就自然汇集大量的纳凉人群,确保晚会的演出人气。

二、征选节目有效互动,提升影响力

为了确保在短短两周内组织出首场演出的节目,我们在设计策划案时,专门拟定了七个节目来源渠道,其中包括由三峡商报多年来开展选秀节目推选出来的本土明星;各街道、社区推荐的优秀节目;文化部门组织二级单位及文化演出团体支持的节目;由各县市区组织的非遗文化传承人表演的传统节目;社会及单位合唱团体友情加盟;专业琴行、培训机构组织的节目以及宜昌知名演艺人员特别演出等等。

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报纸上征集“才艺家庭秀”与群众艺术团体已排练成熟的节目来参演。征集消息一经刊出,引来了众多的“才艺家庭”与群众性演出团体的报名,参演人员的热情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而且报名的节目质量不俗,像曾登湖南卫视并上英国《泰晤士报》头版头条的器乐少儿摇滚乐队Superbaby、“板凳拳王”覃泽民、“民间故事家”徐荣耀都报名来为晚会献力,为市民献福。

许多读者手拿一份三峡商报前来报社报名,积极要求能上节目。更有许多有才艺的市民在晚会现场纷纷要求报名。一时之间三峡商报成为群众性文艺人才追捧的媒体,报名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这在极大地丰富节目形式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质量,使晚会品质一场胜过一场:表演形式从首场以歌舞、奏乐演奏为主,到后来的魔术、武术、水鼓表演、家庭才艺秀等多种表演形式兼俱,内容丰富多彩,观赏性强;参演人员也从儿童、中老人居多,嬗变成青年人为主体,老少演员适当点辍的青春舞台。

三、通过人性化组织,提升亲和力

一场盛大的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市民与读者关注,而在这成倍放大的关注度中,如果主办方细节注意不当,现场管理失调,很可能在无意中伤害参与者和读者的积极性。同样,人性化的细节处理和科学的活动现场管理,不仅可以保证活动的出彩效果,更能为媒体结交更多的朋友,提升整张报纸的亲和力与好感度。

由于本次活动是由三峡商报搭台,各路演出方义演,让市民免费观看的公益性晚会,所以要格外注意演出人员的情绪,及时帮助他们处理各类问题,让他们感受到被需求、受尊重,在体味到参与公益活动的高尚感时,也被自我奉献精神所感染。

为此,主办媒体每周务必召开三次会议。周一上午召开当周纳凉晚会的筹备会,总结上周活动的经验,收集上周活动时的不足,将细节一一落实。譬如说,首场晚会现场虽然搭建了演员更衣室,但是由于没有标注,许多演员即便是到了现场,仍然没有找到更衣室,无奈只好当众换服装。活动总协调人看到这一细节后,第二场马上改进。像这样随时随地发现的细节,总协调人随手记下,4场活动下来,累计记下40多个细节,并在下场活动一一改进、落实,使演出人员心生好感。在节目的筛选上,为了保证节目质量,工作人员对于每个节目都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认真筛选,无论是否选中,都给予当事人电话回复。

周三上午召集备选节目负责人和总导演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协调,调整节目顺序,标明注意事项,并收集节目伴奏和表演者名单,让演出方感受到主办方的耐心、细致与诚意。周五上午开会划分活动现场具体事宜的负责人,将音响、后台、安保等工作一一落实到人,定岗定人,强化责任。同时周五上午的会议还兼顾新闻策划,确保晚会的宣传效果。

由于科学有效的现场管理,使得晚会演出方在每个一个环节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责任人。晚会现场虽然人山人海,但是节目安排有条不紊,展现出一个媒体良好的现场管理能力与一群媒体人良好的职业素质。同时让所有参与合作的人员都表示合作十分愉快,来年继续合作。

四、与新媒体互动,提升创新力

有研究者认为:“第四媒体网络则是威胁报纸生存的最强对手。”[1]鉴于此,在办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借助于网媒传播手段,以此来扩大报纸的影响力。4场纳凉晚会还充分利用微博、微信以及网站的功能,安排记者在报纸官博、个人微博、微信上传播,放大传播效果。同时参演人员以及亲朋也不自觉地将在晚会现场的视频上传微博、微信以及网站。

毫无疑问,传统平面媒体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上。从现在开始,就必须跳出单一的报纸经营模式,将报媒的发展纳入到文化产业链的思考之中;必须开始逐步改变目前业已习惯了的商业模式,创造出新的产品模式、营销模式和商业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媒体的强力冲击下继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篇10

1984年以后公布有关《算数书》的零星资料,为研究这一问题带来的光芒。不过,很多学者更关注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算数书》与《九章算术》的关系。由于二书有一些类似之处,学者们很容易自然地认为《九章算术》受到《算数书》的直接影响。如李迪先生认为出土《算数书》的汉墓墓主为张苍,“‘算数书’是他对数学问题研究、整理的副本”,“在朝廷里肯定还有一部较为完整的‘算数书’”,“《九章算术》肯定辗转来自‘算数书’,后者是前者的前身”[1],白尚恕先生认为“《九章》可能源于《算数书》,而《算数书》则是《九章》的母本之一”[2]。沈康身先生等的观点略同[3]。陈跃均、陈燕平先生认为二书虽有不同,“但两者之间无论是体例,或是内容,都能使人看到一条一脉相承的脉络,即《九章》源于《算数书》,《算数书》是《九章》的母本”[4]。袁敏博士也认为:“不论在体例上、内容上、结构上都有一脉相承的迹象”[5]。宋述刚、陈彰栋先生认为:“《算数书》可能是《九章算术》的母本”[6]。朱启新先生认为“《九章算术》今本文字是沿袭《算数书》的”[7]。不过,也有另一些学者持倾向性较弱的结论甚至相反的看法。如李兆华先生说“两者之间可能有某种联系,是有待探讨[的]”[8]。杜石然先生虽认为“二书可能有某些传承关系”,但还注意到两书的不同之处[9]。李学勤先生认为“《九章算术》今本文字是沿袭《算数书》而来,或者两书有共同的来源”[10]。李继闵先生在论及《九章》的时代背景时顺便涉及这一问题:“《算数书》为西汉早期的下葬品,这绝不意味着它是汉初的作品,更不能认为它代表了那时中国数学发展的水平,将它看做《九章算术》之前身是缺乏证据的,由此推断‘《九章算术》成书年代不会太早’也就没有道理了”[11]。

2000年9月号的《文物》杂志发表《算数书》释文全本后,关于《九章》与《算数书》关系的两类观点更加明确。《算数书》整理小组认为《算数书》的内容与“《九章》前七章的主要内容十分接近,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12]主要整理者彭浩先生认为:“《算数书》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基础,系统地总结了秦和秦以前的数学成就,对另一部数学巨著《九章算术》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13]洪万生先生说:“《九章算术》的编纂者以《算数书》(最晚西汉初吕后二年问世)为摹本当然不无可能”,但也可能两书的作者“是同一个算数文化与文本脉络下的人物”[14]。城地茂先生认为:“至少《算数书》是《九章算术》的源流之一”,“公元前2世纪以前的《九章算术》可能就是《算数书》”[15]。另一方面,邹大海明确认为:今本《九章算术》和《算数书》之间没有直接的文本影响关系,两者有共同的源头,“《算数书》的作者们是在学习了《九章》的先秦祖本或其衍生本后才写成《算数书》的各部分的”[16]。郭书春先生亦认为:“《筭数书》的某些部分与《九章算术》在先秦存在的以‘九数’为主体的某种形态有血缘关系”,“《算数书》不可能是《九章算术》的前身”[17]。

下面我们进一步讨论这一问题。

二、《算数书》没有对《九章算术》产生直接的影响

1《算数书》不是最早也不是汉《九章》以前惟一的数学著作

由于对《九章》与《算数书》之间是否有单向或双向的影响关系这一问题,我们见不到当事人的话或古人的记载作为直接的证据来论定,所以现代学者个人事先有意无意的倾向反而成为论证的目标乃至出发点。为着使讨论更富有成效,我认为有必要确立一些标准作为在这一问题上持不同倾向性意见的学者们展开讨论的共同基础。

研究一般古文献和思想史的学者们,习惯通过对比一前一后两种文献的相似性,说明前者受后者的影响;或者通过对比两种文献的抽象与特殊、总括与具体等来判断其先后次序。这种方法有一定道理和效果,但局限亦十分明显。具有不同倾向意见的学者比较两项同样的材料之异同,却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这种例子并不少见。另外,这种比较异同来说明文献间关系的方法,对论证两种数学文献间关系的适用性如何,以及这种方法如何使用,也是一个问题。

总的说来,由《算数书》与《九章》的相似性来确切证明前者影响后者,需要一个前提:《算数书》是西汉晚期《九章》以前惟一的一部数学著作。当然,在历史研究中强调要这样一个前提作为论证的基础,似乎要求太高。那退一步说,《算数书》是很可能是当时惟一的一部数学著作,这样一个前提总还是需要的吧。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一前提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笔者曾分析过《算数书》的性质,指出它是取材于多种著作的撮编之作[18],郭书春先生又进一步肯定了这一点[19],这充分说明《算数书》并非开山之作,其前已有多种数学著作问世,“《算数书》是中国最早的数学著作”的说法是错误的。其次,据生先生的介绍,阜阳双古堆公元前165年下葬的墓中出土有数学残简,其中能辨识出与《九章》少广章的第8个问题、均输章第1个问题相对应的文字[20]。均输章第1个问题的算法不见于《算数书》,这充分说明在西汉初期确实有异于《算数书》而与《九章》部分内容相近的书存在。因此,《九章》肯定有异于《算数书》的其他数学著作作为其渊源。复次,在银雀山西汉武帝时墓出土的汉简中亦有若干残简,吴九龙定为《算书》[21],其表达方式与《算数书》有异。因此,考古发现本身说明《算数书》决不是《九章》之前惟一的数学著作。

另外,从文献记载来看,据刘徽《九章算术注序》:西周初年周公制礼时有“九数”,它在先秦发展为《九章算术》,这部《九章算术》在秦始皇焚书时被损坏了。西汉初期的张苍、中晚期的耿寿昌收集破损的《九章》残简,进行删改和增补,并改用汉代通行的语言编辑加工,遂成刘徽所见的《九章算术》(引文详下)。抛开郑众注《周礼》“九数”是不是周公时的数学细目,《九章》的损坏是不是应完全归罪于暴秦焚书,由于目前我们找不到一个切实的证据证明刘徽的话有错误,所以刘徽的记载至少说明《九章》是有其先秦蓝本的,而且这蓝本的框架应和后来的《九章》相去不远,或即东汉初年郑众注《周礼》“九数”时所列的九个科目“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赢不足、方程、旁要”[22]。所以,在今传西汉晚期本《九章》之前,一定有多种数学著作流传。

实际上,由于社会生活、行政管理、各种手工业等的需要,在西汉后期《九章算术》编就以前,数学方法的使用者的人数,肯定远远超出古代读过现在已知的古代数学著作的人,而当时具体的数学方法(不一定都有多高的学术价值)也肯定远远超越这些著作所载的范围。这些方法也不可能都是口传手授,因此,当时还肯定还有很多现在我们还找不到踪迹的数学著作。古代儒家教授六艺,数居其一,除了口传手授,也应有一些文字材料。官僚管理中的以吏为师,有一部分职位和部分工作要用到数学方法,没有文字材料是很难想像的。近年发现的湘西里耶古简中就有“九九”表,很难想像更复杂的数学方法没有文字记载。战国时的秦国和秦朝的严刑峻法,在政府管理中容不得半点差误,没有相应的数学知识做保证,是不能想像的。古代复杂的土建工程需要考虑面积、体积、人力和工程量的分配、测量等问题,而秦律规定土建工程必须事先做计划,且实际完工和计划的时间之差不能超过两天,否定就要受罚。这样严厉的法律,说明工程的计划必须十分准确严格,没有相应的数学方法做保证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制定计划所涉及《九章》中的方田、粟米、衰分、商功、均输、勾股等章的很多方法,在当时应已成熟[23],且超出个别专家的独占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传播,为一批人所掌握。这就需要把相关的知识写成书来传播。《算数书》中没有关于土木工程的问题,因此,当时肯定存在着超出《算数书》内容的其他数学著作。

总之,在汉《九章》之前,除了《算数书》外,肯定还存在很多数学著作,其中肯定有相当一部分著作的内容超出了《算数书》的内容。因此,不能仅凭二者有一部分内容相似就断言《算数书》对《九章》有直接的影响。而从另一方面说,由于数学知识的广泛适用性,各个不同地域和不同历史时期都需要用到一些相近的数学方法,自然也会用文字写下来,当时这类材料应该很多,因此,任意两种材料之间有部分相似,是很正常的事,而两种材料之间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也是常例而非特例。所以,如果两种数学材料之间只是有部分相似但没有其他可判定性的特征,这两种材料之间有直接继承关系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而是很小。

2《九章》没有受到《算数书》的直接影响

当然,证明《算数书》只是今存汉编《九章》之前的多种著作中的一种,当时肯定存在很多数学材料,这只能证明《算数书》很可能而不是一定没有对《九章》产生直接的影响。不过,笔者比较过《算数书》和《九章》中方法和文本有相同处的内容,表明两者同时又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特别是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两者都有息钱算法且月息相同,但题设不同,《算数书》的算法是接近一般性的方法,《九章》的算法是具体的。《九章》是以术为中心的数学著作,其大部分方法是具有普适性的抽象方法,如果《九章》的编者读了《算数书》,很难解释为什么不采用《算数书》已有的一般性方法,而只给出一个针对具体问题的术。

(2)两书都有刍童的体积计算法,且都是一般性的正确方法,但表达方式差异较大。《九章》中列有计算同一样题的不同方法,如果《九章》的编者看到了《算数书》关于刍童的计算公式,为什么不把它收录呢?

(3)《算数书》有郓都,从音读上看应如彭浩先生所说“‘郓都’疑读作‘壍堵’”[24],但郓都和《九章》的壍堵形状相去甚远,而和《九章》的刍甍同形,且公式虽相同,但表述有异,特别是术语也有较大差别[25]。可见《九章》的壍堵、刍甍问题和方法和《算数书》没有关系,而是另有来源。

(4)两种文献都有少广术和少广问题,但《九章》的少广术是普遍适用的方法,而《算数书》少广术是比较具体的,其中对如何从“下有若干步”来确定“以一为若干,以半为若干,以三为若干…”没有交代,而这正是《九章》少广术所能解决的。这说明《九章》的少广术或其早期形态是《算数书》少广术的作者学习的对象。另外,《九章》第5个少广问题的术中“下有六分,以一为一百二十,半为六十……”没有用约简的数字,而《算数书》中对应问题却用了约简的数字。如果汉《九章》的编者整理时参考了《算数书》,则很自然地会采用《算数书》的约简数字。以上说明《算数书》没有对《九章》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两书关于粮米的比率,则更进一步说明《九章》确实没有受到《算数书》的直接影响。

《九章》第二章开头列各种粮米之比率:

“粟米之法:

粟率五十

粝米三十

粺米二十七

糳米二十四

御米二十一

小 十三半

大 五十四

粝饭七十五

粺饭五十四

糳饭四十八

御饭四十二

菽、荅、麻、麦各四十五

稻六十

豉六十三

飱九十

熟菽一百三半

糵一百七十五”[26]

这里,粟、粝、粺、糳的比为50:30:27:24。

《说文解字》米部则有以下的记录:

1“粝:粟重一 为十六斗太半斗,舂为米一斛曰粝。”

2“毇:米一斛舂为八斗也。”

3“糳:粝米一斛舂为九斗曰糳。”

4“粺:毇也。从米卑声。”[27]

据此则粟、粝、粺(毇)、糳的比为50:30:24:27。可见,粺、糳之比在《九章》和《说文》中是互换的。过去清代段玉裁等以《说文》误而《九章》是,并据《九章》而改动《说文》。1975年底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秦律记有:

“[禾黍一]石六斗大半斗,舂之为粝米一石;粝米一石为鑿(糳)米九斗;九[斗]为毁(毇)米八斗。”[28]

其中“禾黍一”系笔者据《说文》 字条“ ,百二十斤也。稻一 为粟二十升,禾黍一 为粟十六升大半升”及《算数书》“程禾”条(详下)补。括号内的字系指明通假。“鑿米九斗,九[斗]”原为作“鑿米九=斗”,“=”为重文号,整理小组认为“斗”下脱重文号,故补“斗”字。

裘锡圭先生指出秦简证明段玉裁等观点有误,《说文》中糳米的比率是正确的,《九章》的糳米率则有误[29]。《算数书》程禾条也有类似的记载:

“程曰:禾黍一石为粟十六斗泰(大)半斗,舂之为粝米一石,粝米一石为糳米九斗,糳米[九]斗为毁(毇)米八斗。”[30]

这进一步证明《九章》关于糳米的比率是错误的。

《算数书》中有“粺毇”、“粟为米”、“粟求米”、“米出钱”诸条提到粺米,根据这些条目,粟、粝、粺、毇的比为50:30:27:24。但《算数书》中没有一条涉及粺和糳的比例关系。经过比较不同条目中各种粮米的比率,可知粺和糳是同种精度的米,它们和毇的比都是27:24。《算数书》中有大量涉及毇米的问题,但在《九章》中毇却没有出现,与由粟舂的毇比率相同的是糳,而由稻舂出的毇在《九章》中没有对应物。由于《九章算术》是张苍、耿寿昌等精心编纂的著作,其中除极个别差错外极少有错误,粟、粝、粺、糳等的比例在全书各个问题中都是统一的,如果他们读过这部《算数书》,他们肯定会结合当时的实际和查阅有关的法律,来修正糳米的比率,并将毇米设计到问题中去,或者采用《算数书》中有关毇米的问题。而如果他们没有读过《算数书》,不加注意、将错就错地继承以前已经错误的数据和相关问题,并且没有想到有关毇米的计算方法和问题,则是完全可能的,也是自然的[31]。

以上我们证明了《算数书》没有直接对《九章》产生影响,当然更不可能是《九章》的前身或母本。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意味着《算数书》一定没有对汉《九章》产生过间接的影响。《算数书》的部分内容如果辗转为汉《九章》的编者所见,并作为参考,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我们在历史文献中找不出《算数书》的踪迹,看不出它得到多大程度的传播。而且,即使《算数书》对《九章》产生了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是很有限的。这不仅因为《九章》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算数书》,而且因为(1)《算数书》只有少部分和《九章》内容相似,多数部分并不相似。(2)两书相似的部分在题设和表达及术语方面存在差异。(3)《算数书》中有若干比《九章》优越的地方[32],没有被《九章》吸收。

三、《九章》的祖本可能对《算数书》产生过影响

现传西汉晚期编成的《九章》,比《算数书》至少晚一个多世纪,当然不可能对《算数书》有影响。不过,由于《九章》不是西汉一蹴而就的,它在西汉只不过是经过删补,被重新整理而已,所以我们不妨考虑一下《九章》的先秦祖本与《算数书》的关系。

首先我们考察一下《九章》的先秦祖本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刘徽《九章算术注序》说:

“按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往者暴秦焚书,经术散坏。自时厥后,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命世。苍等因旧文之遗残,各称删补。故校其目则与古或异,而所论者多近语也。”[33]

刘徽说明,《九章》是渊源有自的一部经典数学著作,从周公时教授贵族子弟的“九数”,一脉相承地在先秦即发展为《九章》。它经过秦火而散坏,张苍、耿寿昌收集遗文残简,进行删补重编,并用当时的语言进行过改造。

笔者根据各种材料综合考察,西周时的“九数”(当时也可能不叫“九数”),是以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为主要的记数法,以“九九”为基础,基于整数四则运算的数学方法,大体含有郑众所列“九数”中方田、粟米、衰分、商功、均输、旁要的部分方法,但这些方法主要限于整数运算的范围,除比例外,较少涉及分数[34]。

关于西周时期有所谓“学在官府”之说,当时学术相对集中,“九数”传播的范围相对也会比较小。到春秋以后,社会结构和文化知识发生了变化,数学知识也会在更大的程度和范围内得到传播。同时,西周“九数”传统的算法式数学受到社会需要的刺激和思想解放的促进,发展成为郑众所列“九数”,形成了一个能处理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以基于分数的各种算法为构件的庞大的数学知识系统[35],而先秦的《九章算术》(也可能不叫《九章算术》[36])应是这种数学知识系统的载体[37]。当然,由于时代的变迁,数学知识的内容发生着变化,所以,这本《九章》也是处在变动中,但它应始终代表着西周“九数”传统的算法式数学在后代的发展。即刘徽所谓“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

笔者曾指出的,《算数书》中所用的方法,明显不是原始的产生形态,而是利用已有的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且根据《算数书》一些简省的表述本身并不能让古人直接获得问题的解法,实际上这些简省的表述只是说明如何利用已有的方法解决问题,或者只是说明完整方法的若干环节而已。如《算数书》中的分乘分术、救(求)少广之术、盈不足术即是如此。特别是特别是其中盈不足问题,很难设想不知道《九章》术文时古人能解答,其为提示如何用既有的盈不足方法解答问题的用意十分明显[38]。考虑到《九章》的经典性和久远的渊源,我们认为《算数书》的作者们是在学习了《九章》祖本或其衍生本后,才写成这些内容的。[39]当然,其中除了套用《九章》的方法外,也有变通乃至创造,因而也有超越《九章》的地方。如《算数书》关于息钱计算的一般性方法,矰(增)减分条关于分数大小与分子、分母变化关系的讨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