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生态学;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构建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250-02

作为人才培养的生态因子,管理制度规约着人才培养的方向、过程、效能及行为,是其成败的关键。管理制度生态对专业生态平衡与进化产生着重要影响,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与进化离不开管理制度的构建。

一、管理制度生态的实质

高校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涉及到人、财、物、信息、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通过管理制度协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相互作用的运行机制,保证教育过程的稳定和发展,使学校内环境与社会外环境之间达到协调化和最优化,综合作用于人才培养过程。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认为,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一组规则与规范的体系,带有一定外在的与内在的强制性[1]。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定义了有关各方的行为规范,以及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模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行为规范模式、关系和外部行为规则与程序实质上是制度因素指定的人在生态位宽度和培养过程中相关主体、生态化的人际关系和健康行为的状态模式[2]。因此,管理制度生态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专业建设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管理制度的生态结构

由于教学管理涉及到各种因素,因此,管理制度是以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为对象的,并规定行为的规则或规范每一个具体行为和活动的内容,使教学过程和活动有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根据管理的对象,可以将其分为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课程和教材等教学要素建设管理、教师教学行为管理、学生学习行为管理、教学场所和设备使用管理、教学结果管理、教学监控与信息反馈管理、教学活动奖励与惩罚管理、教学研究与创新管理、教学组织与队伍管理等多个方面,并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实施、监控和反馈既是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结构要素,又构成前后相续、彼此相依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度系统,在制度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着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3]

教学管理制度与人才培养体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学管理系统具有纵向和横向的协调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不是线性结构,而是立体网络结构。管理系统存在于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要实现其功能,需考虑学校环境和国家管理制度等系统的外部影响。其中,学校环境对教学管理系统的实施效果的影响最直接,而国家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制度的依据。商务英语专业管理制度必须以学校和国家制度为基础来进行制定和执行。

三、管理制度的生态作用

管理制度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而每一项具体的管理制度又是相对独立的生态因子。管理制度的作用遵循着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商务英语专业管理制度建设必须发挥好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4]。

(一)生态幅和限制因子作用

每一项制度所规定的行为规则和规范都存在着一个耐受范围,当达到耐受的最低或最高限度时,制度就会产生约束力。这个耐受范围就是人才培养对于每一种制度的生态幅,只有处于生态幅中最适区域的行为才能够产生好的效果[5]。当制度已经限制了人才培养活动的进行,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时,这一制度也就成为了限制因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任何制度都可能由于环境的变化而成为限制因子,找出限制因子并进行改进才能为人才培养提供新动力。

(二)生态综合作用

由具体制度组成的制度系统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多维生态空间,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生态位。它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管理教学活动,规范行为模式,规定权利与责任。因此,管理系统是发挥综合作用的,并决定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直接与间接作用

管理系统对不同的教学活动及过程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并作用于其他子系统。比如,高校普遍存在的督导制度是直接作用于教学活动和教学主体的,是对教师进行监督和获得信息反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这样的制度还有很多,例如,学校分配制度、人事制度、保障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等。这些制度不仅会影响教学管理系统的功能,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重要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四)环境制约作用

教学管理制度不仅受到校内制度的横向影响,而且还受到校外制度的纵向制约。外部系统可分为两类:一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这类具有高等教育法律效应的规定是学校规章制度制定的基础。二是其他社会管理体制的影响。尽管社会管理体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明显具备政府的权力效能,具有隐性的力量,是管理制度必须遵循的外部系统。

(五)阶段性作用

任何制度都是要适应环境变化的,人为地延长或催化一个教学管理系统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成为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现实中,所有和环境条件不相容的管理体系,虽然有时是先进的设计理念,预期的效果是理想的,然而会因为不符合环境条件而难以实现。因此可以说,没有理想的系统,只有合适的系统。

(六)主导因子作用

管理制度规定了人才培养活动的行为规则和规范,当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接近或超越管理制度所形成的生态幅边界时,会产生制度抑制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同时起作用的制度有多个,但不同制度的生态作用是非等价的,有的起决定性作用,教学活动往往受到这一制度的强力制约。这个制度就是管理制度生态的主导因子。主导因子一般发生在两种情况:一是规定的制度和规范不变,通过严格的制度和教学活动的限制,与系统的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活动;二是根据系统和环境的变化,修改并完善该因子,使其指导新的教学活动。总之,人才培养情况是制度转变的风向标。

(七)内稳态和生态演化作用

制度的制定、实施、监控和反馈是教学管理制度的结构要素,这四个要素构成了管理制度完整有序运行的生态链,表现为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是制度稳定运行和产生规范效力的内在结构基础。当环境变化超出了系统的自调节范围,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已无法实现时,制度创新就不可避免。显然,任何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平衡机制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生态演化。制度变迁是制度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管理制度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稳定与发展的统一,规范与创新的统一。

结语

管理制度是规范化、定型化了的行为准则,实质上规定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生态幅和生态位,确定了各种生态关系和生态作用。管理制度是影响人才培养的重要生态因子,具有复杂的结构和明显的层次性。从制度的内在结构看,制定、实施、监控和反馈是制度内含的四个结构要素,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者功能失调都将影响制度功能的实现。要保证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稳定和发展,管理制度生态功能就要实现最优化,就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制度建构原则,坚持“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校其他管理制度”的制度建构路径,建立以人才培养和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制度体系[6],建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给予师生自主发展和自由创新的制度空间。

参考文献:

[1]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 陈玉砚.发展性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与操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 别敦荣.我所理解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C].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七届年会交流论文,2003.

[4]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上海:华中科技大学,2010.

篇2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制度分析;管理制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欧阳丽(1974-),女,湖南邵阳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务处长,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罗金彪(1974-),男,湖南邵阳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职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就业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广州地区为例”(编号:2013A226),主持人:罗金彪;广州市高等学校第八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证研究――基于政府、企业和高校‘三螺旋框架’的视角”(编号:2017B18),主持人:罗金彪。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4-0028-07

现代学徒制是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校企深度合作、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向指导为支撑,以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为纽带,具有“双主体”(学校和企业)、“双身份”(学校学生与企业学徒)、“双导师”(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合同”(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签订合同)等特点。现代学徒制被认为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1],成为国内职业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实践者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明确指出,各地要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12月,教育部召开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会,要求各地系统规划、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工作;2015年1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2号),遴选出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含17个试点地区、8家试点企业、100所高职院校、27所中职学校以及13家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引,为地方及各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了政策依据与试点方向。现代学徒制进入由点到面、由小范围试点到大范围铺开的实质性推进阶段,并成为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对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而言,因其具有完善的制度体系、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技能人才培养由传统“师徒制”转向现代学徒制表现为水到渠成,不但成功转型而且已成为欧美国家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反观我国的现代学徒制,一定程度而言,更多是在英国等国家的影响下,是“外源性”而非“内源性”自发、自觉生成的,并处在由传统“师徒制”向现代学徒制趋近的转型过程中。转型阶段社会主体认知的多元化、制度的缺失、固化的路径依赖等因素,决定了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构建绝非一蹴而就,尤其是现代学徒制实践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问题均需在实践探索中加以解决。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保障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质量?制度是组织发展的基础,也是制约个体理性选择的依据。从国内外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不同领域的发展改革来看,建章立制以明确相关利益者的责权利、规范并约束相关利益者的行为是各国的必由之路。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要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无论是在培养方案设计层面还是在实施条件、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均有别于传统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体系与支撑体系,尤其是建立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保障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运行和过程监控,是现代学徒制实施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的设计依据和原则

(一)设计依据

1.理论依据:整体视域下的制度分析理论。按照理查德・斯科特的理解,制度即“包括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意义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素,以及相关的活动与资源”[2],即制度需成为社会不同阶层共享的共同价值观与准则。制度分析肇始于经济学领域,主要受新制度主义启发,融合了多元学科的分析方法,以制度为分析对象,分析制度的产生、演变以及解决制度与行为、制度与组织、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间关系问题的理论[3]。目前,多学科领域均将制度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制度分析也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研究范式,并在不同领域形成了不同的制度分析理论,包括制度变迁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合法性机制理论、组织趋同理论。该理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共享性,即制度制定前,需充分了解各方诉求;制度制定过程中,需争取相关利益者积极参与,在共享观念、共享思维下完成制度的重构。二是动态性。即需用动态或进化的眼光来考察制度的生成与发展。三是整体性,坚持系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系、相互依存的。四是具体化,即在研究方法上带有具体化倾向,着重研究微观层面的制度。制度分析理论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即按制度理论的思路分析所要讨论的问题,或从制度层面去寻求对研究对象的深度解释。本文拟从制度层面讨论现代学徒制的相关问题。

制度分析理论为突破以学校为主体、基于学校发展设计的管理制度提供了改革视角,并对以双元主体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即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的重构需兼顾不同主体的利益,需在观念共享前提下制定与践行;需既考量学校育人目标,又考虑企业以经济效益为先的办企宗旨;既要考虑内部因素,也要结合外部因素;既要考虑国家政策制定的理念,又要结合各校实际,体现制度的可行性与实施特色;需突破路径依赖,动态调整制度内容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需更多关注微观层面的问题,即关注学校、企业、学生及学生家长多主体之间多方面的利益诉求,形成热菥咛濉⒉僮餍郧康南盗泄芾碇贫忍逑档取

2.现实依据:校企双元主体参与的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与学校教育因素相融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传统学徒制等模式的提升与递进。无论在实施主体层面还是在教育场域方面,抑或是培养内容还是培养形式均与传统的、以学校为主要培养场所,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培养模式截然相迥。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人才培养“双主体”。区别于传统的师带徒模式,现代学徒制最突出的特征是将人才培养主体由学校单一培养扩展至学校和企业二元主体培养,具体表现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管理、学生的考核评价等均需坚持校企双主体、校企共同参与,使得育人的主体由学校向学校+企业结合转变。

二是人才培养“双场所”。传统的人才培养,主要依托学校教室、实训场所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及职业素养的养成,校企双主体参与的现代学徒制,则需在学校完成部分职业素养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在合作企业完成其他课程及专业技能课的学习,由此使得人才培养的场所由单纯的学校转向学校+企业两个不同的场域变化。

三是育人过程“双导师”。传统的育人过程主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完成,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各个环节,均需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完成,需由校内教师向校企双导师转变,从而形成教学及教学管理“双导师”的育人特色。

四是教育对象“双身份”。传统的学校人才培养其教育对象的身份是学生,现代学徒制中的教育对象具有在校学生和企业学徒双重身份。作为在校学生,得遵守学校的组织纪律;作为企业的学徒,则需恪守企业的文化与规章制度,双重身份使然,受教育对象的管理也由单纯的学校管理转向校企共同参与的双重管理。

五是培养制度“范”。校内学生的培养,一般遵章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件及校内的规章制度;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因部分学徒尚未达到法定用工年龄规定,除遵守作为学生的一般规定外,还需签订合同协议,将校企双方培养的责权利及学生与家长的责权利以合同形式进行确认,确保多元主体在约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形成育人共同体以服务现代学徒培养,使得培养制度由传统的“法规制度”转向“法规制度+合同契约”相结合。

除此之外,现代学徒的培养,无论是对育人的教师或企业师傅,还是为满足现代学徒制培养准备的课室(实训场所)与教材等,均对学校与企业,尤其是以经济效益为首先考量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的一方学校要按照用人单位要求提升专任教师的素养与能力,按企业文化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培养的另一方即企业需按照教书育人的要求提高企业师傅的育人水平,需改造车间以适应相关课程的现场讲授等。

(二)设计原则

从上文对制度分析理论的基本特征、现代学徒制的独特性分析来看,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的设计需以创新观念为指导,着力推进管理制度变迁,尽力避免新制度对现有制度的依赖;要在共享观念前提下,校企双主体依法办学,力求在“学理”(合乎教育规律)和“法理”(合乎法理要求)之间达成有机统一,突出特色,避免相互模仿造成趋同现象。可以说,制度分析理论为我们设计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既明确了设计方法(要突破路径依赖)、设计要求(要合法合规、避免组织趋同),又提供了理论方法层面的指导,即需遵循国家有关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宏观政策,以确保相关利益者的最大利益为前提,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成设计科学、规范有序、各方参与、利益兼顾、运行高效、体现各校特色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立足教书育人理念。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目的,在于培养对接企业需求与标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非为企业提供阶段性的劳务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培养过程中,均需坚持教书育人的中心地位,不断完善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条件。为此,与现代学徒制相关的利益主体,需在教书育人这一理念前提下设计与重构管理制度,并使得制度体系覆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以保障现代学徒培养的高质量。

2.注重系统化的分层设计。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从地方到各高职院校,需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层制定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兼顾培养模式的整体性。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一般应包括五个环节:即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内容(课程体系)、实施主体(师资队伍)、组织形式及所需的条件(教学环境)、效果的评测(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无论哪个层级制定现代学徒制的管理制度,均需针对这五个环节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实现教学过程全覆盖、管理要素全涵盖,并在制度内容上做到国家层面宏观指导、地方层面中观部署、各高职院校和企业微观具体实施,实现各层级管理制度有序衔接。

3.秉承多主体共同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涉及到多个主体,并体现出校企共同参与的特点,为此,管理制度的设计需坚持教师、企业、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充分考虑和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体现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制度特色。

4.坚持动态调整与完善。我国现代学徒制尚处于试点阶段,无论在管理制度的体系上,还是在制度内容上均处在探索阶段。依靠传统的路径依赖或者是把新出台的制度理想化为一劳永逸绝不现实,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进行动态调整应成为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设计与完善的常态化选择。

5.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受教育者既是“学生”又是“学徒”,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的设计,要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出发,具体构建与完善学生在学习、生活、待遇、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尤其要维护学生作为企业学徒时的劳动保护、实习待遇、保险福利等合法权益,避免学生沦为廉价劳工。

二、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的体系框架

从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及我国的试点动态来看,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与现代学徒制本土化实践,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的框架应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进行层级建构,内容上应遵循横向和纵向两条主线,形成相互接但又各有侧重的完整制度体系[4]。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理论上应包含国家决策层、行业组织战术层、校企实施运作层三个层级,相应的,其管理制度体系也应涵盖三个层级。自上而下的制度体系组织层级构成制度体系的主体,制度文件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战术到操作规程,越来越细化,可操作性越来越强。该制度体系的框架如下:

国家宏观战略层:需要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宏观支持,可以法律法规、条例、方案、意见等形式呈现,主要阐述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背景与意义、实施目标与定位、任务与举措等方面的宏观内容,发挥战略指导、方向引导、工作部署等方面的作用。

行业组织中观战术层:遵循国家的基本要求,结合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研制标准、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指南、标准、规范、规划等形式呈现,规范各行各业现代学徒制培养的质量与标准。

校企实施微观层:该微观层为具体的实施层,在遵循宏^、中观层面制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培养实际与原有教学管理制度,重构基本涵盖现代学徒培养全过程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操作性强的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可以细则、规定、意见、办法等形式呈现。制度体系的组织层级如图1所示。

三、现代学徒制校企实施层面管理制度的内容分析

我国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的内容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系列。纵向指的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行业战术层面、校企实施层面的系列制度设计;横向则是指制度设计应考虑制度内容的相互衔接以及在校企环境中应用的适用性、切合度,并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相契合。本节重在分析校企实施微观层面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的建构,并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州铁职院”)为个案进行解释说明。广州铁职院作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恪守制度分析理论的共享、整体、动态、具体等特征,遵循上文中阐述的5条设计原则,努力寻找校企合作的基础和核心利益点,初步形成了基于区域产业背景、校企联合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微观层面校企共同建构起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学院铁道供电技术等5个专业成为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成为广东省中期检查优秀试点专业,并承办了教育部首批试点院校经验交流会等,管理制度的引导、规范作用突出、成效明显。广州铁职院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规范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管理制度体系见表1所示。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方面的制度

培养目标与规格主要解决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现代学徒制由校企共同实施,并以企业为主,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完全匹配企业员工的要求。基于此,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主要解决如何培养现代学徒、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如何规范培养流程、如何组建班级(方式包括:先招工、后招生,招生与招工衔接,招生与招工同步)、如何管理班级(落实“学生+学徒”双身份)等。广州铁职院充分考虑相关利益者的不同诉求,以《关于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管理办法》、《关于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组建规定》等两个制度为纲,作为现代学徒制后续制度的基础与统领。

(二)培养内容方面的制度

培养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即要教给学生什么东西?现代学徒制实施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相互交替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构建“学校课程+企业课程”双线交织的课程体系,其管理制度主要解决如何构建专业基础技能的学校课程链、如何建立专业职业能力的企业课程链、如何解决理论和实践课时的分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广州铁职院以《关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为规范培养内容的主要制度,对现代学徒的培养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保证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规格。

(三)师资队伍方面的制度

师资队伍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将培养内容传授给学生(学徒)的实施者,即由谁来培养现代学徒?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包括学校的“双师型”骨干教师和企业的高技术水平师傅(学校兼职教师),双方共同承担培养、管理学生(学徒)的重任。为此,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主要解决如何激发校内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如何吸引企业兼职教师深度参与学生培养、如何解决校企人员互聘互派与横向课题联合研发等问题。广州铁职院制定了《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师企业工作站管理办法》,将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作为企业工作站的双带头人,并赋予双带头人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多元责任,确保知识和技能顺利传递、职业素养科学养成,保障现代学徒的培养质量。

(四)教学与生活环境方面的制度

教学环境是为达到培养目标、顺利实施培养内容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即在什么环境中培养人?现代学徒制需要探索由校企共购设备与图书、企业提供场地的教学基地建设模式,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主要涉及教学设备、学习辅导资料、体育设施、住宿条件等等。广州铁职院针对现代学徒制特点,校企共同制定与实施了《现代学徒制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企业图书分室管理办法》等制度,对企业教学基地的文化建设、图书分室建设等做出明确规定,营造“亦校亦企”的现代学徒工作氛围。教学环境方面的制度,有效规范了企业教学基地建设,确保了现代学徒培养的各环节有序衔接。

(五)考核评价方面的制度

篇3

【关键词】多样化人才培养;信息化;教学管理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上,主要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信息化教学管理是以网络、计算机、通信等先进技术为依托,建立一个网络、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环境,使信息化技术和教学资源被广泛运用到教学管理工作中。因此,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既依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性,同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予以保障,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多样化人才培养。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使教学资源得到优化与整合,促进教学管理的公开、公平,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第一,教学管理通过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能使教学中的基础数据更加准确,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办公成本。第二,使教学管理更加透明,能保证教学资源的公平与共享。另外,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学生成绩管理在教学管理中更加透明,能提高教学的严肃性。

二、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一)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少高职院校与时俱进,建立了各自的教学管理系统,也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但是这些教学管理制度多数都以配合新的管理方式为目的,很少考虑到教学管理制度要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二)信息化管理缺乏有序的流程

很多高职院校进行教学管理信息化时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的规划,应用范围窄,层次不高。所建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往往只注重于某一方面工作的处理,缺少通盘考虑教学管理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衔接,信息化互通程度不高。

(三)信息化系统的维护跟不上

当前,高职院校都很注重教学管理系统信息化技术的开发与建设,刚开始系统能运行正常,但随着各校具体情况的产生,且系统自身有一定的缺陷,在后期使用中就需对系统进行维护与改进。但往往这些后期维护工作会被高职院校管理者忽视,到最后很多系统跟不上教学管理的需要,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管理工作。

三、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对策

(一)完善信息化制度

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与建设的进展情况,调整与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可以通过制度来规范师生操作使用行为,保障信息使用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同时,把握好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解决高院校个体的信息化发展特点,确保信息化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

(二)完善信息化的运行机制

要搞好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工作建设,除了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外,更应有完善的、科学的运行机制。第一,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立足未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规范操作流程,维护好网络的安全、系统管理及信息的;第二,建立学校的信息评估系统,细化部门信息技术的责任和校园信息化系统使用效果的评价制度;第三,完善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负责制,协调各部门的执行体系,使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序、高效地运作。

(三)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增强信息化技术的操作与管理能力。

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是推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职院校要努力转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思想,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的工作流程,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同事,要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与网络信息的应用能力。

四、信息化教学管理在多样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多样化人才培养积累教学资源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开辟了新的途径,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的课程资源为多样化人才培养积累了大量资源。如网络教学平台,它以课程为核心,集成网络教与学的环境,能对各类课程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教师能在信息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学生能自主选择课程,并进行自学与自测。另外,微信,QQ日志、微课和慕课等出现,使知识都能通过这些信息化的形式便捷传递给师生,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积累教学资源。

(二)建立适合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健全教学全过程各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明确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内容与程序,实现多样化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明确由学校、用人单位、家长和学院、教务处等相关教学职能部门,各系、教研室、教师、学生构成的“三维六级”教学监控人员的职责,构建一个以工作预防、实时监控与及时纠偏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相应的信息化系统中,教师分别在期初提交、教学计划,教学方案,课件等;期中提交教学异动情况、学生情况和项目完成情况等;期末提交课程成绩、教学反馈等。这样信息化的管理解决了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构建适合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信息化多元评价体系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迫切需要改变只重视教师或学校单方评价的传统做法,积极发动行业、政府与社会力量参与质量管理,实现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实施的过程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通过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设置好各类人员的登录账户,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完成行业、政府和社会力量代表参与的质量评价。

综上所述,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高职院校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以教学管理信息化带动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季保启.浅析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3)

[2]王平,曾晓秋,林敏.基于信息化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构建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

[3]沈惠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对策[J].学园,2014(13)

篇4

关键词:实践教学 质量监控体系 管理制度 管理机构 运行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194-02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1]。同时提出:高职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2011年5、6月份,教育部副部长鲁听两次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切都要求高职院校应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权重比。

经过多年的努力,许多高职院校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实践教学为重的理实一体课程体系,建立了校内实训室、生产型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选取了以真实任务为载体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了教学情境,强调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复杂,对每一环节过程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难以得到保障,缺乏有力的监控。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才能保证实践性教学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1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场所比较分散,管理工作难以实施到位

许多高职院校都在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大力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权重比,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凸显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以达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将实践性教学分为课程训练及自主实践、仿真模拟训练、顶岗实习和毕业综合训练四个实践环节。而在实施这些环节的教学中,涉及的教学场所较多,主要有校内实训室和生产型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等。在顶岗实习和毕业综合训练教学中,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学生的实践单位较多并且比较分散,进行的专项实践教学内容和综合训练教学内容也相对较多。正是因为实践教学的场所、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的特殊性,造成了教学过程随意性大,难以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管理、监督和评价,不利于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2 实践教学监控范围不断扩大,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质量监控

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注重了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系统性的培养,在实施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中,静态因素变少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动态因素变多了,不仅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载体的丰富性;而且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多样化。显然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就变得更加广泛。另外,高职院校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院校之间难以形成统一的、系统的监控指标和体系。

2 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由于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涉及到教学质量的环节和因素较多。所以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个多要素、多形式、多层面、范围广泛的综合作用体系,在构建质量监控体系时应注重对实践教学进程与质量进行持续监控[3]。

2.1 建立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质量监控更应注重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通过建立相关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能够保障实践教学过程有序进行,能够使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正常运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主要有:校内实训室进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专业技能综合训练、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与毕业综合实践训练。所以教学管理制度应有实验、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实验、实训基地管理规定;实验、实训基地安全管理办法;顶岗实习和毕业综合训练的管理规定;校企双方共管机制;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教学质量评价办法;还要有齐全、规范的教学文件等,以做到教学过程有章可循。由于人才培养质量和标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也会有所调整;另外,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载体是动态的,并且校内、外实训基地呈现不断发展和变化,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做适时调整,以达到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2.2 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机构

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保证应有监控的主体和管理机构。根据管理职能的不同,在不同层面上进行质量监控[4]。根据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特点,可以形成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监控,行业和企业实施协同监控的组织管理机构。

学校层面上,可以以教务处或督导室为校级管理部门,对实践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进行宏观指导和质量监控。对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的落实和执行情况、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实施与履行职责情况、学生对教学反映的情况进行相关监督,同时对教学相关管理部门制度实施及相关教学管理情况实施再监督。

篇5

1.有利于减少学生填报志愿产生的盲目性。目前,由于受到一些客观和主观原因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对大学及专业的了解和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由于受地域影响,大多数考生对所报的学校了解不多,更不清楚自己所填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未来发展前景。面对眼花缭乱的志愿会感觉到选择的困难,往往偏重找个好学校,或找个听起来热门的专业,却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影响了大学期间专业的学习效果。大类招生,将几个专业合并到一个大类,进入大学后,通过课程学习,老师引导,学长介绍,能够更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与专业。2.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和促进专业建设。传统专业培养模式中由于采用统一培养方案、同一教学大纲,导致学生如生产线上的产品,无法多方位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大类招生及培养能较好地整合学校的相关教学资源,打破原有学科和专业的框架,打通相关专业的基础大类课程,实现多专业、多学科的有机组合,再加上后期针对性很强的专业分流,促进专业之间的竞争,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3.有利于学生拓宽专业基础,增强竞争意识。目前,很多实行大类招生的院校,人才培养思路是在本科阶段实行通识教育即更看重基础,拓宽知识口径,要求学生进校后首先应把基础打好。一至两年后分专业,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使得学生的专业竞争意识得到了增强。

二、大类招生模式下传统教学管理的弊端

(一)学生缺乏归属感,适应新的班级需要更多的时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对班级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班级有凝聚力。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能很快融合,不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依然存在盲目性虽然大类招生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能增强学生学习班的自由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但是仍有相当多的学生由于一下子难以适应大学学习的节奏和生活,在宽松的环境中反而容易迷失方向。有的学生专业选择避重就轻,有些则追逐市场热点,更多的是人云亦云,跟风严重。最终造成专业冷热不均,偏离了大类招生的初衷。(三)传统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与现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之间存在不适应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按专业招生,因此教学管理方面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专业进行引导,这就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如果学生本身没有很大的自主性,在基础培养好后,仍旧对选择专业无所适从。

三、大类招生模式下教学管理制度优化研究

篇6

【关键词】开放教育;考试管理制度;竞争能力

On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should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test management system

Fang Hui

【Abstract】 RTVU from the core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and serve to build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 to improve the examination of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that RTVU run test management system with the problem of examination RTVU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to conduct in-depth thinking .

【Key words】 Open Education; exam management system; competitiveness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以在职成人为主要教学对象的电大开放教育不能沿袭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其教育质量标准应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变化趋势。为此,首先应树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考试观并按其要求完善考试管理制度,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持续发展打下可靠基础。本文拟从电大开放教育战略目标定位角度对其完善考试管理制度提出相应的思考。

1 对电大开放教育完善考试管理制度的要求

1.1 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和质量保证的层面来探讨完善考试管理制度:

考试管理的核心是促进教学和对考试质量实施全面控制。为此,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和质量保证的层面来探讨考试制度。要把考试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教学密切结合,才能从教、学、考三个环节的衔接上实施教学质量管理。

1.2 必须从提升电大开放教育核心竞争能力角度完善考试管理制度:

自“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开展以来,电大已经成为我国发展远程教育的重要力量,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及为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电大发展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随着新生劳动力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在职人员学历补偿教育生源逐渐缩小,且国内网络学院已开始健康发展,国外远程教育机构也看准了中国市场。面临着内忧外患电大开放教育必须从提升教育核心竞争能力的角度完善考试管理制度。

1.3 必须从服务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战略角度完善考试管理制度:

电大开放教育战略目标规划应是从目前以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方向发展,为终身学习服务的转变打下基础。教学内容以成人在职学习、远程学习、个别化的自主学习为出发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做到学习知识与培养学习能力相结合,课程学习、职业资格证书学习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相应考核要重在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4 必须用以人为本的考试观指导考试管理制度:

电大开放教育学习者大多是在职从业人员,对于和自身工作岗位相适应知识,能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有更透彻的理解,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创造出杰出业绩,但是由于时间、学习基础、各种因素影响,学员对传统考试应试能力低下,往往产生抵触情绪。电大开放教育如果能用以人为本的考试观指导考试管理制度,做到考试对学员的综合素质鉴定能被社会用人单位所认可。考试设置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需求就会极大地受到学员欢迎,就能极大调动其学习、应试的主观能动性。

2 目前电大开放教育考试管理制度与运行中的问题

2.1 以五个统一为核心的质量保证体系难以保证考试质量:

目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将占总学分60%~70%的课程设为统设课程坚持“五个统一”,目的在于控制考试质量,强化品牌意识。电大教育面广、量大、品种多,考试组织机构链条长,电大全国统一考试工作难度大,监管成本高;在严密的考试管理制度下,处于利益动机,系统内集体作弊相象时有发生。一方面高度统一命题权,全国一张卷,难以考虑在职学员的差异性;电大开放教育考试制度以五个统一为核心的质量保证体系难以保证考试质量控制。

2.2 单一的基本靠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的传统考核制度阻碍电大开放教育发展:目前电大开放教育把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按一定比例合成各门课程的学习成绩,对学员实行学分制管理。在教学点其考核实际上难以有效实施,学员由于多种因素干扰,不愿接受形成性考核,因形成性考核不具硬约束,大多数教学点考核不严,往往送分数了事,即使动用网络考试手段,受时、空限制也难以达到即定目的。这种单一的基本靠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的传统考核制度阻碍了电大开放教育发展。

3 对电大开放教育完善考试管理制度的思考

目前新生劳动力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在职人员学历补偿教育生源逐渐缩小,电大教育的质量标准除了要达到国家学历文凭的基本要求外,必须把非学历教育作为开放办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课题。广播电视大学正在实现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为终身学习服务的转变。为此要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战略角度,思考完善考试管理制度。

3.1 树立科学考试观构建与能力本位培养目标相符的考试管理制度

3.1.1 要树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观。科学的考试观认为,考试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评学促教和教学管理功能,保证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为它是考试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决定考试种类、程序、内容、标准及组织形式,所以是设计考试管理制度的首要前提。

面对量大面广的平民、大众化教育,其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术型、职业型的专门人才;考试的目的除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鉴别学员的差异性及教学管理部门借助考试手段,用于控制、改进和保障教学质量;其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考试手段促进学员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只有树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观,才能构建符合电大开放教育培养目标的考试管理制度。

3.1.2 改革考试的内容,降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设课程比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改革考试的内容,促进教学改革。电大开放教育应按“能力本位”培养目标设计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按课程的教学目标,作为选择和确定考试内容的依据。

具体的网络课程的应从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尤其对于理工科网络课程应更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网络课程开发设计应涉及认知、操作技能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三个领域。

要适当降低中央电大统设课程的比例,相应加大省统设课程的比例,会有利于省级电大试卷命题增强适应性,在考试过程管理上增强责任感。

3.2 考试类型与考试方法改革方向

3.2.1 考试类型改革方向。在考核类型分为形成性考试和终结性考试两种的基础上,增加诊断性考试及鉴定性考试。诊断性考试主要用于检查学员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相关课程的网上资源是否充分,找出学员学习困难原因,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与后续课程相关的经验背景。鉴定性考试是指积极倡导学员和组织学员参加与其专业对口的国家各部门组织的“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资格鉴定和技术等级考试。可考虑对授予学位的学员要求除了目前要求的各项条件外,增加必须取得与专业对口的“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资格鉴定证书的条件。以国家权威考试保证学员质量,有利于增强社会信任度。

3.2.2 探索考试方式方法多样化。改变闭卷考试方式为主的“知识本位”考试模式。目前电大开放教育已在推行的半开卷考试方式重视对知识理解与简单应用、综合运用高层次的认知领域的考核,淡化以记忆为主的知识考核,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考试观;正在积极推进的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能较好地体现了考试的公平、公正的鉴定作用,有利于控制考试质量。

3.3 建立电大远程教育的学业考试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接轨的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设想

3.3.1 突出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与之对接的职业技能培养与鉴定基地。可考虑成立省级电大学校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管理中心,全面推进各专业学生全员参加职业资格鉴定或技术等级的培训与鉴定工作。只有强调依靠全社会力量办学,与行业企业长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坚持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电大开放教育才能培养出技术型、职业型的专门人才。

3.3.2 在农村建立种植、养殖培训基地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目前电大已面向农村学习者,提供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课程的“三农”远程教育网等专题学习网站,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门人才。除了提供网上资源,解决农民的种植、养殖方面的知识,有必要与当地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合作,在农村建立种植、养殖培训基地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

目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主要以课程为基本单元,按模块化进行设计,网上提供各层次的学历教育课程以及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非学历教育课程(项目),供学习者自主选择,以更好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搭建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需要的课程平台。总之电大应从服务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战略角度完善考试管理制度,建立电大远程教育的学业考试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接轨的有效机制;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鉴定性考试并重;考试形式方法多样化,多元化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考试制度,其有效实施将有利于提升电大开放教育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远程教育杂志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长效机制;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213-0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方向,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否建立长效机制是关系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就目前的整体运行来看,各校离建立长效机制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高职院校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如法律依据缺乏、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宏观调控不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本文将从政策制度和教学管理保障的角度,探讨如何建立工学结合的长效保障机制。

一、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素质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校企合作、双向参与。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通过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相互融合的方式,将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岗位的实际工作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学生在学习期间,一方面,要在学校接受与岗位职业相关的技能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要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同时,还要在企业完成一定量的生产性任务。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毕业时可以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能力资格证书。

1.校内生产性实训中的工学结合,根据对生产性的内涵理解不同和学校自身的条件限制,有不同的模式和形式。但主要的形式就是利用学校的生产实训设备,根据企业的订单或者实际生产中的产品,在企业人员或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企业的生产要求进行产品的设计、研发或制造,然后按照企业对产品的实际要求来评定;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了产品生产设计等方面的综合技能,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校内外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在校内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工作实践阶段则在校外企业现场进行,学习和工作交叉进行。在企业工作时,则是针对性很强的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工作和学习两不误。

3.校外顶岗实习中的工学结合,这种模式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被普遍采用,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具有较好的普适性。重点是要确保专业与岗位的吻合度,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以及制定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标准,共同实施评价,保障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二、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迅速增加,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迅速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高等院校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真实环境,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和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的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教育的职业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长期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校企之间必须建立起稳定的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这是培养高技能职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障。

但是高等职业院校目前存在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办学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法律法规等政策制度还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工学结合模式的有效实施。究其原因,第一,当前人们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的深度还远远不够,或者仅仅是进行了一些相关的探索与研究实践,但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制和长效保障机制。第二,国家的各项政策制度落实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缺乏长期的动力。第三,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础条件和投入不足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矛盾比较突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急需的高质量技能人才的矛盾亟待解决,所培养的技能人才质量满足不了企业对其工作能力的要求。第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进展缓慢,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实施不到位。

三、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的主要保障措施

建立工学结合长效机制需要政府层面的各种政策制度的保驾护航,也同样需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有力保障。

(一)国家政策制度的有力保障是基础

在发达国家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他们具有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制度,使得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构建了较完善的校企互利共赢的机制,使企业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协调与激励的机制比较健全,校企合作有政府财政、税收和政策的激励支持。然而,在我国这些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健全,包括工学结合中涉及的校企合作成果分配、专项的教育基金、奖惩措施和实习学生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相关立法。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所产生的费用成本,也不能得到政府减免部分税收,从而抑制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营造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的浓厚氛围,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并发挥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1)加强立法,出台有效的政策制度,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企业办职业技能培训和接纳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可以减免一定的税收。通过政府的税收激励政策、宣传和推广等道德激励手段,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2)改进政府配置资源、财政等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并列入各级政府部门的年度预算。支持高职院校更新教学实训设施和建立共享型、开放型的实训基地。(3)政府要搭建工学结合平台,积极鼓励组建以职业院校为龙头,以政府部门为指导,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参加的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发挥职教集团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培养人才。(4)国家应在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中选择规模大、效益好、机制灵活的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实习实训基地,给予多方面的支持,从而营造企业成为工学结合主体的氛围。

(二)学校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关键

1.树立开放的教学管理理念。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和企业需要设置专业,紧跟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从市场需求出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面向实际职业岗位群;通过工学交替、行动导向,使理论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实现管理教学资源的网络化,拓展课程教学的空间与时间。

2.建立适合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通过企业走谈、市场调研等形式,以岗位群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展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依托行业、企业建设一批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满足工学结合教学需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并参与项目研发,建立校内外实训指导教师劳动报酬等经费保障机制,制订一系列有利于工学结合的绩效考核、人事聘任与工作津贴分配方案。

3.建立适合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涵盖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反馈、控制等各项功能,包括校内与校外工学场域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学校应建立工学结合教学质量标准,明确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内容和程序,实现质量监控的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充分履行由用人单位、家长、学校、教务处、系部、教研室、教师、学生等构成的多级教学监控人员的督导职责。

4.构建适合工学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改变以往学校教师单方教学评价的传统做法,积极发动行业企业、政府与社会力量参与质量管理,建立多元评价制度。学校与企业一起制订考核方案、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通过合理的考核,包括实习的关键环节,如出勤情况、职业操守、专业技能、工作成效等,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考核项目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形成制度。

四、结束语

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基础,是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达到互利共赢,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一方面要注重构建工学结合的社会环境,通过法律手段和政策制度手段,明确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责任与义务,形成一定的动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注重内涵建设,以制度的形式确立工学结合的核心地位,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篇8

1.教学管理制度强调规范性,注重约束监督

目前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针对教学的诸多管理活动基本按照统一规格、统一行动、统一要求的模式开展。如每个系甚至每个二级学院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模版、教学大纲模版、课程导言模版、试卷(答题卷、题型、分值、答案)模版等等;再如统一备课、统一平时作业次数内容、统一阅卷、统一成绩分布等。各类工作包括期末汇总材料、学生论文指导程序、答辩提交材料都是以清单的方式要求师生遵照执行,符合清单内容和数量便是完成。这样统一管理的效果虽可媲美工业化模具生产的产品,但形式上的统一规格、便于管理,实质上已经扼杀了应用型教学需要的柔性评估、素质培育、人文关怀、业务技能等等至关重要的教育智慧,更扼杀了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单纯从制度本身出发进行的管理违背管理原理,也背离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方针。

2.教学管理制度采用至上而下的模式,缺少服务观念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教学是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应处于服务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它应该保证应用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为一线教师和本科生做好服务工作,及时解决或转达师生要求和意见。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学校主管部门的纽带,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具有主辅层次的关系。但目前的教学管理制度却执行着上传下达的管理模式,追求管理的稳定性、执行力,忽略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及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及感受。表面上看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但脱离了一切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方针,形成了重管理形式轻教学实践的工作风格。这使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实践虽扛着威武的改革大旗,却不知所措地惟命是从,而忘记了真正的方向,谈不上教师和学生的发言权和自主性。

3.没有真正把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中心任务

目前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大多侧重事务性的工作环节,如开学的教学工作是否如期顺利、各项教学资料教师是否按时完成上交、期中检查教师的听课记录(教案、点名册、课件等)是否齐全、期末考场是否秩序井然、考后各类归档工作是否符合规格等。工作的标杆便是整体局面的平稳有序,不出乱子,满足于教师在教,学生在学,却忽视教与学的实际效果。再加上多数应用型本科都是民办高校,管理不得不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所以教师的工作量加到极致,重点关注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否满负荷或超负荷,而对教学质量的实际效果重视不够。对教学质量的评估采用机械化、程序化操作,忽略了办学定位和目标,这样的教学管理只限于让一个教育机构规律运转,与教育的宗旨和目标相距甚远,没有实现管理为教学服务的功能。

二、促进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工作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实践工作的统一是指二者的目标和初衷一致,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当二者的工作目标一致时,才没有谁服从谁的矛盾,只有服从共同的目标。一个协调运作的管理机制将极大地减少内耗,使各项教育工作更富效率。管理制度是为实践活动服务的,背离了教学工作的教学管理制度,也将失去对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支持的意义。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需要相应的应用型教学管理制度支撑,如果教学管理制度自成体系、独自运作、主次颠倒,那么应社会需要开展的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便是隔靴搔痒,不达目的;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革需要能为之提供辅助支持服务的教学管理制度;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创新需要具有创新意识、执行灵活有度的教学管理制度;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因此,没有一个与应用型本科教学目标一致的教学管理制度,诸多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的研究、课题开发、实践研讨都将是功亏一篑的。我们应用型本科教育需要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实践的统一。

三、建立服务于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的教学管理制度

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决定着教学工作的开展、决定着教育特色,建立一个服务型、务实型的管理制度体系,关乎教育质量和教育规律。以下建议基于本人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层教学工作经验,从环境、制度、方式等方面提出几点教学制度改革的愿望。

1.建立三位一体的制度保障环境

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共同打造互动的保障环境,确保应用型本科的创新性、应用性教学没有硬指标的制度约束,同样也确保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制度在为教学服务的同时有柔韧度和科学性。目前标准化、僵化、局部单项管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其形成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如政府对应用型本科的评估标准是统一的、规范的、严格的,教学制度要保证各项教学活动形成的资料和数据符合评估要求;企业对高校的教学和管理没有参与的动力和热情,他们可以在人才拥挤的市场上方便地找到所需人才。但我们不能认为改变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现状只是高校的职责和任务,政府和企业的推动力也是根本性的要素。政府减少对教育的行政干预,留更多的自主空间给高校开展教学改革、管理创新,才能形成自由民主开放的大学氛围,才能谈得上实现教育的初衷,回归教育的自然规律。企业与高校的互动同样需要政府的促进,只有大环境宽松后,实践层面的改革才富有实效。因此三位一体的制度保障,才能促使应用型本科的管理制度改革放下包袱,轻车简从,直达目标。

2.建立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管理制度

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为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的,而上述这些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什么样的课程设置符合社会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课程特点和学生技能的培养、什么样的考核方式更适合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评估等等,只有教师和学生最有发言权。建立民主参与的动态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增强学生应用技能为原则对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再设计,有利于开创应用型教学模式改革的新局面,有利于教学改革朝着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向努力,也会更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以教师学生为本,实行灵活、自由、宽松、严谨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体现大学精神,才能让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工作符合其自身特点并造福社会。

3.建立适合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教学监控模式

教学监控包括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对学生考核方式的管理。专业课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主体,对于这类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不适于采用规格化、程序化、形式化的管理模式。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应该从企业认同和学生认同感入手,企业认同、学生接受的教学质量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不被市场接受的教学效果,即使完美符合学校各项制度,又有多少社会意义?建立适合专业课改革的教学管理模式才能服务于应用型本科的教育目标,只有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工作的目标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预期;对于教学效果的监控管理应该建立弹性灵活实效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和企业说话;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不应由管理部门限定,约束对学生的评估考核方式就是对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的限制。何种方式能评估学生的应用技能并适合专业课特点,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适当放权给专业课教师,知人善任,给教师信任和尊重,而不是对教师期中、期末的考试题型规范否、题库建设完成否、平时教学资料齐全否进行监控。

4.形成针对应用型教学柔性、艺术性、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文化

教育需要文化氛围,工厂式的管理不符合教育特性。应用型本科传授给学生的业务技能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不是靠硬性、统一的教学管理模式能达到效果的,相反这样的管理模式将会像桎梏一样约束着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自主性,会大大偏离应用型的教学定位。柔性、艺术性、人性化的管理文化才能造就积极活泼的课堂,才能引领教师和学生在知识、技能、智慧、素养的空间里自由翱翔。对于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用行政式的管理手段进行苛责,除了让教育工作围绕管理工作开展外,会让人忘记教育本身的初衷。所以柔性、艺术性、人性化的管理文化有利于应用型本科放手开展各项教育改革实践,有利于教学工作符合应用型的特色,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目标的实现,规范化、程式化的教学管理制度要追求的服从、统一、大好局面会在这种良好的管理文化中以赏心悦目的方式呈现。

四、总结

篇9

前言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市场经济制度也随之得以改善,为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人才作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成为了企业在发展中必须重视的客观因素。如今,我国部分企业已加强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积极的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将会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现企业盈利注入有效的推动力。

一、新经济时代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人才战略观念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人是其组织活动的主体、是其经营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脱离了主体,企业就无法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企业应将人才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发展资源,充分尊重和重视人才,积极进行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吸引社会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1]。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对人才资源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应有的人才战略观念,企业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知识不够重视、不够了解,无法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技术培养。人才的重视以及培养是企业人才战略的核心内容,缺乏其中的任何一点都将会对企业未来的快速健康发展形成阻碍。

(二)企业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要想使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建立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在我国,人力资源概念以及理论的引入时间较早,并且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企业实施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时,仍然存在着对人力资源认识不够充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不够科学的缺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人才资源与管理制度的有效结合,人力资源与管理制度两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都会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行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对策研究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符合任何阶段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2]。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人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以及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企业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有着积极作用。此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的不仅是注重企业人才培养,该理念还强调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人性化”,即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活动时,应以人为出发点、积极吸引社会人才、加强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努力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思路以及企业品牌,对于企业现代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积极革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当今时代是一个不断发展、变革的时代,原有的一成不变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难以满足新时展的需求,因此,建立和革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如今,信息的网络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革新带来了全新的方向与手段,信息的网络化有助于信息的有效整合,能够有效的提高信息管理水平以及信息的利用效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将会成为企业未来人力管理的发展方向。为此,企业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网络化的革新:

运用网络开展企业人才招聘工作,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度逐渐增高,信息的网络化、民众获取信息渠道的网络化已成为了新时期社会的发展趋势。企业应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对自身优势进行掌握和整合,并以电子化的形式在互联网中,以全新的网络化人才招聘理念引导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网络招聘方式的创新有助于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节省人才筛选时间,能有效提高人才招聘效率,为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基础。

运用网络开展企业人才培训工作,其实质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对企业员工培训进行创新。互联网普及之下的全球信息能够做到最大限度的知识共享,互联网的信息承载量庞大并且种类繁多,使得互联网逐渐在社会民众中普及开来。社会民众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学习知识、与他人沟通,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本企业人员进行最新的技术培训,能够节省不必要的人员培训费用,对于企业人员技术培训,减少企业支出有着积极的现实作用[3]。

建立企业员工网络考评机制,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不具备或缺乏合理的员工业绩考评机制,对于提高企业员工业绩、减少企业考评支出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中,企业应建立科学的适合本企业的网络员工考评机制,将原有的企业员工考评体系网络化,对于提高员工考评质量,减少考评支出有着积极作用。

篇10

[关键词]经济转型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经济结构高等教育高校

[作者简介]翟悦(1986-),女,辽宁沈阳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宁永红(1970-),女,河北迁安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河北秦皇岛066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科类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KZD201120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009-03

经济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的转变使我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转变,高校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适应于这种社会需求的崭新的教育理念。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且以高度综合为主的集约化趋势。现今,任何高科技成果无一不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晶。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科技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我国各高校要努力培养出具有跨专业背景的人才。然而,我国现阶段在高校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通过不断研讨制约我国高校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因素,促进其改革与进步,使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经济转型时期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专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我国的经济结构在发展中不断转变,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也相应的不断调整。原有的以农为主、所有制结构单一、分配的绝对平均主义、城乡分割等问题都得到了根本性的调整,国民经济发展逐渐协调化。同时,三大产业的相对比例逐渐缩小,产业之间的联系以及各产业内部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从右图的数据可以看出,1978~2009年,在三大产业就业的人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原来各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相差很大,逐渐趋于均衡,这说明就业人员在三大产业间的人员分布逐渐模糊化。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就业,产业结构的日益紧密,将会使得专业间的分隔更加模糊与淡化。这就要求我国各高校必须转变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为适应这种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二)经济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更加强调技术的创新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创新,使得经济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10页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90~2008年我国各行业的单位职工人数逐渐减少,由1990年的9459万人降至2008年的5006万人,但各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却不断增加。如今,科技的发展使科学技术呈现出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的特点,使得许多技术上所面临的问题都是单一的学科和单一的思维方法所难以解决的。据有关数据显示,调查的49家有技术创新项目的企业,当年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24亿元,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达51亿元,占销售收入的41%,利润总额为11.3亿元。这49家企业完成各类技术创新项目267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有147项;授权及申请专利数123项,其中授权专利数50项,可见技术的创新为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随着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日趋丰富与发展,各个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汇流,不仅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且也逐渐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近年来,我国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从一定程度上要求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必须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增加消耗来增加产量的方式,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方式,重视生产要素优化结合和充分利用的少投入、低消耗、高技术、高质量、高产出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从10页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各种资源的耗费从1990年的98703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291448万吨,虽处于持续的增长状态,但到2008年所消耗的资源与前几年相比已经趋于平缓,相比2007年的消耗量仅增长了1万吨左右,其中各分类资源的消耗量也趋于平缓。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更加注重高质量及高技术的生产方式,因此,对于具有多种专业知识相融合的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同时这也是一种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未来趋势。

二、高校实施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管理制度缺乏弹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在培养跨专业复合型人才方面的管理思路和管理体制都作了一些调整,如扩大高校的办学自、调整专业目录、推行学分制等,但在这个过程中也看出,我国高等教育仍摆脱不了计划性和统一性的特征,按照产业划分对口招生对口就业的观念十分强烈。这些单一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观念始终在人们的头脑中占有重要地位,制约着高校跨专业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开展。由于传统模式的桎梏使得高校在办学方式、管理体制上同样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需要更加灵活自主、自由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管理制度,但大多数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的学分制、弹性学制实施得不彻底,校际间选课制度不健全。

(二)不同专业间缺乏有效沟通

三大产业结构相对比例的不断调整使得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三大产业人员就业的不断模糊化使得高校在培养人才时相关专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变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高校教学组织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基础划分和设置科系的构建方式,使各高校以系为单位对专业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这种细致的划分使得各学科、专业和办学资源分割过细,形成了专业之间的壁垒。各学科与专业之间无法达到交汇与融合,难以有效沟通。各专业的课程内容也按不同专业的类型进行设置,把原本交叉融合的知识分割给每个学科,使原本自成体系的知识结构变得零散,其结果造成学生知识和能力不必要的重复与知识漏洞的产生。这种专业的划分方式不适应经济结构的发展转变,对于现在日趋变化的人才供需市场,这种现象造成了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专业对口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通过对某校2006~2010年学生转专业情况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每年要求转专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分别占当年总招生人数的比例为2.8%、5.5%、5.5%、7.7%、6.2%。据统计,2008年大学毕业生560万人左右,150多万人难以找到工作,2009年调查失业率有可能超过9.4%,将是官方登记失业率的两倍。2010届本科专业门类中,专业对口率最高的是医学(88%),其次是工学(75%),最低的为历史学(47%)。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专业之间缺乏沟通已经对学生的就业造成影响,使高校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经济市场需求的转化。

(三)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有效合作

要使跨专业人才培养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高等院校教师本身的知识程度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识结构也比较单一。许多教师的受教育程度虽然逐年提高,但是一般导师最熟悉的依然是本学科研究领域的知识,而对于其他学科的了解程度还并不是很理想。这种现状使得高校的教师对于一些综合性问题不能进行全方位地分析、处理与解决,也不能对高校的学生从多种知识相融合的角度进行引导,这些都会对教学、科研方面的发展产生阻碍,使广大学生难以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另外,由于各学校之间以及各专业间的教师互相沟通较少,即使沟通也是同一专业的教师互相交流较为频繁,使得各校各专业间的教师缺乏有效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跨专业人才培养的广泛推进。

(四)缺乏对于跨专业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高校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正处在尝试阶段,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实施跨专业人才培养,高校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场所、设备、资料等支持。然而,现阶段,许多高校在培养跨专业人才时,往往忽视了对于一些优秀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各学校间不但达不到教育资源的共享,许多学校本身的教育教学资源甚至有待向全院开放。加强各学院的资料室建设,以满足本学院学生、教师用书的需要,开放实验室,提供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实验条件等是每所高校应该认真研讨的问题。

(五)缺乏灵活而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对于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监控,沿袭的做法基本包含教师的授课情况评估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质量监控等,而其中最为重视的还是各专业学生各科目学习成绩的考察。这种单一而传统的方法,一直在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缺乏灵活性的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对高校跨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严重的阻碍,由于其体系不灵活,评价标准单一,扼杀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阻碍了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缺乏多元化的衡量标准。

三、高校实施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以弹性管理制度为保障

高校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涉及多个部门,因此,需要各个部门清醒地认识到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其人才培养制定相应的政策、方针,调整管理制度。鼓励高校跨学科跨专业招收人才,鼓励高校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制定合理的学分制实施办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选修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在过程中注重以弹性的管理制度为保障。例如,推行双学位制度、主辅修制度等可以改变一些学年制度的硬性规定,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适当延长学年,自己安排时间攻读第二学位。还可以推行联通培养制度以及联合学位制度,使多种管理制度并存,让其管理更加有弹性。为保证这些制度的合理运行,可以实行学分制,使学习年限更加灵活,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有选择权。对于高校学生也可以实行重修重考制,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此门课程而有余力学习其他课程。对于某些课程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实行免修免听制,他们提出申请后可以直接参加考试,使学生的学习和选择变得更加灵活。变刚性为弹性使管理制度更适合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促进专业间沟通,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为了达到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高校应打破专业分割的壁垒,促进各专业间的有效沟通。因此,各高校应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进行专业调整,拓宽专业口径,适当增加一些通识教育的内容,并使其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如今,经济产业结构的变革要求我们在各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实现多专业知识的融通,对各方面学科知识拥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加强专业、课程、教材三位一体建设,首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符合跨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其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培养目标。其次,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充分考虑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开设一些适合跨专业学习及市场经济需求的课程,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课程的设置。另外,在教材改革上,改革一些20世纪80年代遗留的部分陈旧的教材内容,使教材更能满足时展及学生学习的需求,在相关专业或是联系比较紧密的专业间进行知识的交叉与渗透,为学生的跨专业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三)建立多学科、多专业领域合作的教师队伍

对于跨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一种多学科、多专业领域的导师队伍变得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的导师队伍大部分为某一专业的专修教师,这就使得对导师的再教育变得十分重要,作为高校应该定期为导师安排培训进修,使教师在不断加深本专业的技能外,同时进修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以对跨专业的高校人才进行培养。在建设优质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使教师的资源达到共享,使资源优化配置。要实现知识的交融性,可以建立起不同学校间、不同院系教师之间流动制度,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有利于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和渗透。进行跨学院资源共享,相关教师也会有更明确的个人努力方向和发展动力及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要与其他院校的名教授进行联系,适时推出相应的讲座,为广大师生带去各学科发展研究的前沿信息、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心得体会,使教师有机会与一些名师进行交流,带动教师及学生们的学术研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四)注重高校跨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校对跨专业人才进行培养,首先应该保证其自身的教学资源条件,能提供基本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设备及材料资源,同时具备供教师与学生学习的图书资源。对于图书等资源的管理应该有弹性,使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对于教学资源,我们可以使高校的各个校区、各个高校之间相互合作,使学生可以在各校互选课程,互相承认学分。建立各高校人才的联合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经济结构转型情况下所需的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在利用教学资源的时候,还可以配以现达的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及网络教育,使各校区的学生获取教学资源更加方便而灵活。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我们可以利用国家的“开放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培养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还可以与企业联合,进行校企合作,使企业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实训基地,培养高校人才的动手能力。这样多方面使教育资源进行融合,使其优化配置,将会促进高校跨专业复合人才培养的有序发展。

(五)构建完善灵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保证高校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在此过程中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在构建一个完善灵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过程中,首先,应从观念上进行转变,变传统的一元质量观为多元质量观,建立一种开放灵活的教育教学体系,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对于不同的学生,不仅仅以学科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而需采用多元的衡量标准,注重校内评价制度与社会评价的有效结合,这样才能使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其次,要在各层面上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其有良好的运作程序。促进配合与协作,使各部门人员能够共同努力履行保障教学质量的职责。在监控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及时沟通,可建立不同学院间交流与协作的教学工作组,共同商议,遇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在管理手段上应该更加科学,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使异地远程管理得以实现,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切实地为高校跨专业人才的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B/OL].省略ki. 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2008136504.nh&dbname=CMFD0911,2008-06-01.

[2]王兴华.本科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探讨[DB/OL]. epub.省略/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2004126751.nh&dbname=CMFD9908,200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