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相对应的范畴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经济相对应的范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清
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甚至有些地方缺乏对金融发展进行未来的规划和掌控的专门部门,与金融相关的政府机构混乱不堪,不但名称不统一,工作范畴未明确、责任归属问题未解决,而且部门地位不清晰,多个部门共同承担金融管理的功能,干预目标也杂乱不清。
2.隐性干预比显性干预突出
在目前的地方干预状态下,仍然隐性干预比显性干预更为突出。一是存在一些金融管理死角,例如农信社管理体制中,管理平台与法人均为一体,政企不分;二是金融管理体系中的监管机制不完善,审批与监管不能进行统一执行;三是某些理财产品游离于表外,加大了风险几率。
3.大部分的地方金融机构经营质量低下
大部分的地方金融机构均存在经营质量低下的问题,地方金融机构比全国性金融机构的组成更为复杂,不良资产的形成不但与国有经济部分有关联,与自身的错误经营有关,还与经济环境变化,政府政策变化等因素有关。而大部分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的组成都有政府参股,政府既是出资人又是管理者,容易发生职能上的混淆,而导致为了达到自身目的而损害其他出资人利益的现象。
4.地方金融管理体系能力不足
虽然地方政府有对金融业进行管理的权利,但是主要的金融管理权归属于中央。因此,地方政府缺乏解决地方经济无法为金融服务提供有效供给的问题的能力。而地方政府要对金融业进行管控时,依然要对某个地区范畴内的金融发展负责任,这样无疑加大了金融风险的概率。
二、地方金融管理体系出现问题的原因
1.地方政府忙盲目追求
GDP地方政绩的体现,往往是地方官员进行升迁评估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点,而地方政绩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而要使当地的经济在短期内发生迅速的发展,则必须要与其他地方进行进行相对应的投资竞争,进行金融资源的竞争。因此,便出现了地方官员为了升迁,而盲目追求GDP的状况。这种盲目追求GDP的状况,将会使政府的金融干预慢慢偏离实际,造就更多更大的财务风险。
2.地方政府权事分离地方的金融风险
处理工作是由地方政府进行处理的,但是由于相关的金融风险需信息由相关的监管部门地方分支机构所控制,地方政府将缺乏相对应的金融风险信息,也就无法针对风险信息而及时作出规避风险的准备,也无法及时做好风险的解决方案。这也就说明,一旦出现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地位。
3.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融资方式
按照目前的状况而言,因为我国缺乏相对应的主力金融机构在出现“三农”、企业融资、基础设备设置、工程建筑、重建活动等状况时,进行相关的金融事务的支撑,无法给该地区的金融行业提供相对应的服务与帮助,地方政府只能通过一些小渠道进行资金的筹集。
三、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系的建议
1.贯彻落实科学高效的金融发展意识
(1)贯彻落实科学高效的金融发展意识
把政府干预的重点从资金的筹集转化为金融业务的调整和服务,调整政府干预的力度,把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为对金融行业进行管理的重点,不能贸然干预行业内的正常资金流通,不能干预金融机构内正常合法的业务规范,必须要按照地方的具体经济状况来进行金融未来发展的预测。
(2)地方政府必须要与中央政府
针对金融管理权限的问题作出共识,必须要把金融管理权限做一个明确的划分,实现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对称,在确保地方有足够的权利进行金融管理的同时,也是确保中央实行的各种经济政策能够得到正常的使用,能够发挥其自身应有的效果。
(3)明确各级政府与地方政府内的各个部门对金融管理的工作范畴与职责
明确内部金融监管部门的具体工作范围,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外部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政府必须要把目光从资金的筹集转向对金融机构的服务,利用自身的权利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合法合理的处置好不良资产,确保当地金融的发展能够在一个较为良好的市场环境中进行。
2.设立完善健全的激励机制,规范政府干预行为
(1)建设一个较为完善健全的金融管理机制
为金融机构能够在当地进行合法经营而提供相对应的制度保障,确保金融机构必须要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明确不同的金融机构的不同业务范围和必须要负不同的责任。
(2)必须要从宏观的经济大环境出发
对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服务进行优化,科学的使用信用规模;必须要针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相对应的发展目标、投资计划等,进行一个较为合理高效的预算编制,再通过分析各种编制的会计信息数据,进行相关风险的规避,从而实现各种金融业务间的平衡,合理的使用信用规模,切实的规避融资风险。
(3)建设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
作为地方金融管理体系的法律依靠,对《税法》、《预算法》等法律进行创新和修订,使其更能符合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更能更好的维护金融管理体系,确保金融管理体系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和使用。
(4)增添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内容
让官员升迁的考核内容不仅由地方政绩组成,可以由相对应的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社会和谐指数、环境保护指数等组成,改变官员对地方政绩的盲目追求的状况,解决片面追求GDP的状态。
3.明确地方金融管理体系功能
一是必须要在各级政府内部中设立一个相关的金融管理部门,进行相关的金融工作;二是必须要明确地方政府进行金融干预的真正功能,加强金融管理的力度,把地方政府的管理重点从融资转化为服务和调整;三是完善金融管理制度,提高金融办的各种金融管理和金融业务处理能力,建设相关的监管体系和激励机制,确保金融机构能够在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中进行合法的经营。
四、总结
篇2
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
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是指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各经济行为人(生产者、消费者和中间商)和政府必须遵守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行为规范准则和法律制度。本质上,市场经济秩序的核心是市场竞争秩序,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竞争的结果是留存效率最高的企业,从而使社会的资源实现最优配置,使全社会的福利实现最大化。因此,进行市场经济建设,就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并且要确保市场竞争机制高效运行。
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是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实践和探索。我国市场竞争秩序目前出现混乱,而且比较严峻。其原因并不在于市场经济秩序本身,而是在于参与市场竞争的人(生产者、中间商、消费者和政府官员),种种不正当竞争手段造成的。如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伪造、冒用认证标志和名优标志;公用企业利用垄断地位强买强卖;政府及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分割市场,搞地方保护;经营者以回扣等形式贿赂当事人,推销假冒伪劣商品;盗窃竞争对手商业秘密;以低于成本价销售产品,恶意挤跨对手;以及形形的合同欺诈,等等。所有这些不正当的手段和歪曲的市场交易行为既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又损害了合法经营厂商的利益,扰乱了整个社会经济秩序。可见,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局面的出现,并不在于市场经济本身,完全在于行为人。
但是,建立在极端假设基础上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竞争理论却强调,市场经济秩序之所以出现混乱,完全由于市场经济本身。该理论认为,市场竞争只有建立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也只有这样,才能完全履行市场竞争规则,才能真正实现公平的自由竞争,才能彻底实现个人欲望的最大满足,而且,只有个人欲望得到了最大满足及实现利益最大化,整个社会利益就会达到最大化,最终实现社会整体的繁荣。其实不然,这是对市场经济的误解,必须予以澄清。
市场竞争秩序要建立在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上
市场竞争机制并不必然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竞争机制引致的无序只是暂时现象。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成熟,或者说真正地建立起来,市场竞争秩序必将归于正常和有序,而要达到这个正常和有序的阶段,关键的是要各个经济行为人有诚实守信的修养。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就是一种信用经济,就是一种公平、合作的经济模式,没有诚实守信原则,即使新古典经济学的各个假设都变为现实,也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市场经济模式。其实,从世界上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经验看,市场竞争并不是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竞争,而是合作的竞争,诚实守信的公平竞争。市场经济也并不是无条件地提倡竞争和私利,而是以诚信、公平、互利、合作等道德为基础,如果没有诚信、公平、互利、合作的伦理道德维系,市场经济大厦就有倾覆的危险。可见,市场经济建设需要规范、完善的市场竞争秩序,而规范、完善的市场竞争秩序需要人们遵循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
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的遵循需要加强伦理道德建设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趋利心切,往往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而新古典经济学推崇的“看不见的手”又无法克服之,即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但也无法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笔者认为,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一些人们在市场竞争中丧失伦理道德,不择手段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和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必须加强伦理道德建设,重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道德观,唤醒那些泯灭良知的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促进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说到底是人的行为失范问题,是人的伦理道德沦丧所致。以往人们往往只注意到道德被经济因素所决定的方面,而忽略了道德制约、规范、引导人们经济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经济以及市场的正常秩序的作用。其实,按照的哲学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过来影响着物质。伦理道德是一种意识,是由客观的物质世界――经济建设所决定的,但它对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反作用。这种重要的反作用曾被经济界称作“第三只手”(市场调节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政府调节是一只“看得见的手”,伦理道德调节为“第三只手”),这只手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似乎有扩大的倾向。如前所述,市场经济说到底是一种信用经济,而这个信用大厦必须有伦理道德的基石才能架起。因此,加强人们的伦理道德建设,加强人们诚实守信的修养,在市场经济中履行公平竞争机制,那么,市场经济秩序一定会更加规范和完善。
我们把市场经济比作无人售票公交。因为,无人售票公交的开通和营运被公认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哪座城市的无人售票公交开通的线路和车辆(相对数)越多,足见该座城市文明程度高,反映该座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高,可见无人售票公交与市民的道德水准有着相对应的关系。再从市场经济建设经验看,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秩序则越规范、越完善,参与市场竞争的人的伦理道德水准则越高,可见,市场经济秩序与伦理道德也有着相对应的关系,而且,伦理道德已被称为市场经济调节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人们没有加强伦理道德修养,人们之间将无信用,彼此只有竞争,只有利益的争夺,而且不择手段,长此以往,市场经济大厦必将倾覆。因此,发展市场经济,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加强人们的伦理道德建设。
加强伦理道德建设的相关对策
伦理道德范畴非常广泛,加强伦理道德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工作,笔者认为,在加强伦理道德建设,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方面主要应该采取如下三方面对策。
第一,强化伦理道德功能,避免出现伦理道德真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伦理道德规范、评价、取向和道德观念曾一时呈现出困惑、迷乱,一些人的经济行为有失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一些人心中缺乏道德感,而且对别人不道德的行为采取消极麻木的态度,反映了社会道德功能弱化、个人道德意识退化的现象。所以,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使之成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力工具。
篇3
一、对企业与市场的理解
(-)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由于企业会计和市场经济秩序分别属于微观和宏观两个领域的问题,要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对企业性质的理解属于企业理论的范畴,企业理论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不同的阶段。传统的企业理论是指新古典理论,它主要从技术角度看待企业,单一产品企业由生产函数表示,并符合利润最大化假设。新古典理论忽略了企业内部的激励和组织问题,其研究主题是市场交易,即价格在平衡供求关系中的作用。在这种理论下,市场被认为是价格和竞争发挥作用的场合。由于企业制度并不重要,会计似乎与市场毫不相关。
由于新古典理论完全忽略了企业内部的激励和组织问题,现代企业理论则试图克服这些问题。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并非独立存在的主体,而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因此,企业没有明确的目标,诸如利润最大化,它被看作是一群有自身利益的个人的组合,组成企业的每个人都为企业的生产过程提供某种要素(如人工、管理技能、资本等),他们提供这些投入是期望能从中得到报酬。此外,这些人认识到企业内部的利益冲突,因此需要签订契约来具体规定在各种可能情况下每个人的权利。债权人、优先股股东、普通股股东、租赁人、经理人员一一一所有的人都签有契约,这些契约具体规定了应如何分配企业活动创造的现金流量。
对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联系,Chueng(张五常,1983)认为,科斯所说的“企业”取代“市场”是不十分明确的,而应说一种契约形式取代另一种契约形式,企业与市场也就是要素交易契约与产品交易契约的关系。因此,契约是企业与市场的共性,而其主要差别在于契约的完备性不同,相对而言,市场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契约,而企业则是一种不完备契约(张维迎,1996)。例如,债权是一种典型的状态依存所有权,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债务契约具有如下特点:在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债权人不实施对企业的控制,仅仅享有企业经营的固定收益权,但当企业经营不善、面临破产时,债权人则取得企业实质上的控制权。债务契约确立了债权人的权利,这种关系的实施对于银企关系的规范乃至金融市场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与银企关系的不规范从而形成大量的银行呆账不无关系)。因此,维护企业的契约关系与市场经济秩序是密切相关的。
(二)法律、契约与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优胜劣汰的竞争原理是人类得以进步与繁荣的必要条件。但无序的竞争不但不会推进反而会阻碍这种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具有比较健全的契约制度。作为通用契约,法律制度是支撑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硬制度”,而类似合同这样的特殊契约则是降低市场经济中摩擦的一种“软制度”。法律制度是使市场经济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最基本的制度环境,其作用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市场经济中的交易成本和维系社会公正(翟林瑜,1999)。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环境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例如,国务院于2001年4月颁布的《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要求全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其中大部分都与市场法制秩序有关人法律制度包括法律框架的制定和实施。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对比较齐全的法律框架,在会计法规体系方面,已经形成了以会计法为最高层次,以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为第二层次的规范体系。但对于各项法律法规的实施仍然不容乐观,正如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说,中国的政治思想经常重视形式,超过实质②。如何提高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施力度是维护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由一系列契约组织而成,如债务契约、管理报酬契约等。契约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经协商谈判而由当事者签署的“明示契约”(explicit contract),二是指基于彼此的相互信赖而形成的“隐含契约”(implicit contract)。契约制度的基本原则在于契约自由,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1)缔约自由,即由当事人双方自主决定是否缔结契约;(2)选择契约相对人自由,即当事人决定与何人订立契约的自由;(3)确定契约内容自由,即选择契约类型和契约条款的自由;(4)缔约方式自由,即当事人有权自由选择意思表示的方式(苏号朋,1999)。契约自由原则本质是体现契约的公平性,这体现在契约订立过程中的信息对称,如果签约双方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是有悖于契约公平精神的。对于契约的各契约主体,其目的是从参与企业中获取一定的财务利益,因此契约订立过程中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披露成为签约的重要参考价值。例如,债权人在向企业提供资金之前,一般会根据会计报表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必须向公众招股说明书,其中财务会计资料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企业契约与会计目标体系
既然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企业本身是没有明确的目标的,各契约主体总是致力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他们的目标并不一致,企业总是生存在各种利益的冲突之中。而契约本身并不会减少这些利益冲突的成本,除非签约各方能够确定契约是否被违反。因此,基于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这一观念,人们要求对这些契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会计在制定契约的条款以及在监督这些条款的实施中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复式簿记原理延续了500多年而无大的变革,但从会计思想史来看,会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计从来就受社会经济权责结构的影响,其监督的目的——即监督经济活动中经济权利、义务或责任的履行总是随着社会经济权责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李若山,1991)。系统的会计目标理论包括受托责任现和决策有用观两种,从这两种目标本身及其演化可以看出,会计的本质在于它在连接企业契约方面的作用。在企业契约中,股东凭借其拥有的财务资本而参与企业契约,但股东的资本一旦投入企业,其事实上的控制权则由经营者所享有,股东为防止经营者的逆向选择行为,要求经营者提供会计信息,以对其财务资本的经营状况进行监督;债权人也同样面临着问题,例如经理人员为了迎合公司股东的利益,有可能将公司的资产转换为股利发放给股东,留给债权人的仅仅只是一个“空壳”的企业,从而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债权人需要利用会计信息来监督限制性契约条款(例如一定的利息保障倍数条款)的执行情况。除此之外,供应商、购货商以及管理报酬契约等都涉及到会计信息的利用。可见,会计信息是实施企业契约的基本前提。但是组成企业的一系列契约总是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这要求会计也随之而变。受托责任观认为在委托——关系中受托方负有向委托方交待其履行受托责任的活动和结果的义务,而这一义务具体由会计人员完成,财务报表的目标就是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反映。这一观点依赖于:(l)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2)拥有所有权的所有者和拥有控制权的经营者是明确的。在这种环境中,受托方和委托方都关注着受托资源的保值与增值,一旦受托方未能完成既定的受托责任,委托方可以更换受托方。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呈现出日益分散的趋势,委托受托关系变得不甚明确,小股东数量增加,使得搭便车问题无法解决,监督经营者的个人收益远小于社会收益,股东不再积极实施控制权,他们更加关注资本市场的报酬与风险,因此会计信息要求面向未来,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是决策有用观所依赖的环境(吴联生,2001)。因此,会计信息作为维系企业契约的纽带,总是依存于企业的权责结构或契约结构。
三、会计目标的实现与市场经济秩序
会计是维系企业契约的纽带,契约是企业与市场不可缺少的内涵元素。因此,会计对维护市场秩序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信息与市场经济效率
会计是对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程序,旨在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信息使用者根据会计信息可以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经济资源流向效益好的企业,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则。豆、会计信息与债务契约。
篇4
关键词:企业管理;标准化;作用;意义;途径
企业标准化,是指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标准化是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世间经验的总结,是指导企业各项活动的依据。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能够把企业生产全过程的各个要素组织起来,使各项工作活动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建立起生产、经营的最佳秩序。在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企业创新层出不穷,标准化日益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做好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实现现代管理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和基础工作。面对中国市场经济的严峻形势,企业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标准体系,用标准化促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高人员素质,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标准化管理目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企业管理中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必须重视标准化,运用标准化,充分发挥标准化的作用,使企业实现标准化,科学化管理,为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一、企业标准化管理的作用
通过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些企业的成功管理案例中和企业的实验经营中可以看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企业的管理。俗话说“一个企业的发展,七分靠管理,三分靠技术”,通过这句话,足以看出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随着标准化管理的出现,将会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和有效,从而,使企业不断在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一)标准化管理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
产品标准作为衡量产品质量高低的依据,对提升产品质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应根据消费者的期望与消费需求,制定出先进的标准,以将产品质量控制在产品标准要求范围内,实现企业产品质量的标准化方向发展。为确保产品标准的顺利实施,还应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标准体系,即与产品标准相对应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以及工作标准,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多种因素得以有效控制,以切实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切实保证。
(二)标准化管理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手段
对于我国的很多企业而言,面临着产品结构与技术改造的巨大任务,而标准化发展是促进该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标准化的实施过程中,对技术改造、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管理方式的形式进行标准化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进步与产品的更新换代。对于企业也应充分认识到标准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强化标准化的应用,以不断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三)标准化管理是促进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方法
标准化的引入能有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行产品设计标准化,能简化产品的品种价格规格,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以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2)通过制订并实施企业内控标准,能有效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3)贯彻实施国家制订的环保、卫生以及安全等强制性标准,能确保消费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4)通过制订并实施国际标准,能提升产品的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一)标准化管理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
保障产品质量实质上就是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现在消费者更为关注产品的安全、卫生、环保指标是否“达标”。
(二)标准化管理是支撑技术创新的需要
技术创新要真正取得实效,离不开标准和标准化工作。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在此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标准并保证标准的贯彻与落实是必要条件之一。否则,创新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就会变形、走样,就无法实现产业化。
(三)标准化管理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要想了解、掌握行业的生产、营销情况以及基本运行态势和发展趋势,及时、有效地实施调控,首要问题就是要统一行业所有在用信息代码的编制标准,形成全行业一体化的信息网络。
三、实现企业标准化发挥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企业标准的制修订
对于企业产品标准而言,是企业在多年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同时也是企业的技术秘密。因此,企业在重视产品标准制订的同时,还应注重对企业产品标准的修订,这也是企业标准化战略实施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标准化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信息、市场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时对于企业从事营销、科研、经营管理等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于这些人员而言,在精通本专业的同时,还应树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意识。就这要求企业应将加强对于标准化人才的培养纳入企业重要发展的战略范畴
(三)注重技术创新与标准研制的协调统一
篇5
关键词:新时代;经济法;前沿问题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衍生出更具有显著时代化特征的商业运作模式。特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需对新型的电商企业、网络线上交易等进行适宜的、正确的管理。经济法在调节市场经济发展态势的进程中,关于法律责任的界定一直存在多种观点与表达。无论是业内提出的经济责任、经济关系中的责任等,都展现出一定的概念化、理论化等特点。导致经济法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市场适应性。经济法的建设与完善,需拥有丰富的、明确的、专属的内涵与外延,能够对经济案件主体、各种复杂关系进行清晰的表达。否则,会导致经济责任制出现混乱现象,并不利于新时代背景下对新型企业的管理与约束。关于经济法前沿问题的研究,相关人员需紧密围绕经济法责任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一、经济法责任研究的关键思想
(一)经济法的社会与时代责任
经济法是对复杂利益关系进行调节、对相关法律主体关系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在强调社会经济关系和谐与稳定性的基础上,经济法应能充分体现时代精神。人类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与演进的过程中,私有制产生后才逐渐形成利益意识,而最初的利益本质是一种个体私利。在科学技术、网络技术获得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当下,受特定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利益主张又被提出。当更多人利用电商平台、自媒体平台参与到市场经营活动过程中时,导致经济法的约束功能与实质作用被降低。针对基于网络社会形成新的经济关系、法律关系,目前的经济法无法做到精准、及时的调节与正确处理。从某种角度来说,新时代背景下,经济法责任并未能展现出显著的时代精神。无论是在宏观的资源配置上,还是经济问题的解决方面,都展现出一定的不足。
(二)经济法管理范畴的拓展
新时代背景下,在对经济法前沿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了解,还需真正进行一场思维的变革。在立法、建设与完善经济法的进程中,相关人员应真正做到解放思想。从国际视野出发,对我国的经济纠纷、社会经济发展等进行研究。若想切实发挥经济法的作用与价值,必须对相关责任、管理范畴进行拓展与丰富。在对经济法前沿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需对与之有着密切关联的责任规则的运行成效实现深度剖析。即不应局限在当下的民事、刑事与行政不同责任的设定,应对其进行合理的扩充与外延。且在对民商法、刑法等进行综合表述的基础上,还需建立独立的经济法责任。但目前这种论述缺乏坚实的论证支撑,导致经济法的核心作用没有获得切实发挥。
二、经济法性质存在的前沿问题
(一)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
现阶段,经济法虽在管理内容上有所创新与改善,但相关责任、经济关系的处理方面仍缺乏清晰的思路。经济法责任缺乏一定的独立性,需参照民事则、行政责任等,对相关的经济责任进行界定。经济法实施与落实的过程中,在对相关利益关系进程处理,对调节经济纠纷、判决经济违法案件的过程,会缺乏一定的责任客观性。利益是相对应的,经济法管理范畴、经济法责任需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才可满足人们对利益满足的渴求。而由此衍生出相应的权利范畴,即生命权、人身权、财产权等,都需通过清晰、确切的责任界定才能对复杂的法律关系进行处理。而这里所谈及的“经济法责任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违背法律义务,由此发生的相应否定性法律后果。二是保持法律责任独立性的正确展现手段。针对这两个内容的分析,前者的论述具备相对的客观性,很多学者表示认同。而第二项内容,业内出现较大的分歧,并产生多种多样的解释与理解。而在对经济法这个前沿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的过程中,在强调责任独立性、客观性的基础上,需对现有的法律责任的划分进行超越。应充分认识到经济法的自足性、可塑性等特征,通过科学的表现方式,逐渐强化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
(二)经济法的实施问题
关于经济法前沿问题的分析与研究,相关人员需能够在发现问题、剖析问题的过程中,制定有效的解决办法。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是为了极大满足市场与社会的需求。而经济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不可协调的新问题。这是由经济法本身的特征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即便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快速了解不足与问题,但法律修订与完善需要一个过程。由此,只能尽量体现经济法责任的客观性、独立性,但很难实现法律完善与修订的即时性。而在具体推进经济法责任的进程中,相关人员需切实关注到社会法的相关责任。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需经过较长的发展与运作的过程。在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在强调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良性竞争原则基础上,需对违背现实规律的客观事件建立正确的认识。尤其,对于具有极大社会影响力的社会事件,立法部门需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应以更加丰富的经济法管理办法,展现其灵活调节市场、处理经济关系的一面。但也会有部分学者提出不存在独立的经济责任这个观点,并提出所谓的“独立”只能体现在法律体系上。基于目前的观点分歧,仍会给经济法的完善与实施带来一定的阻碍与相关问题。除此之外,在对经济法前沿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还需以动态视角探析商品经济发展的态势。并由此产生的市民社会属性,以及国家独立性质与私有财产管理等方面的变化。市场经济背景下,国家需成为经济了管理、市场均衡的主导。在对经济主体、法律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中,需以行政部门为主体,以谋取国家福祉为根本目标,对经济法的实施手段进行丰富与创新。
三、结语
篇6
简单地说,国有企业即有国有资产参与的企业,在国际上泛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并参与管理的企业。从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内对“国有企业”的认识出现了泛化现象,地方政府参与投资或管理的企业也属于国有企业范畴。就国内而言,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行政性”,对国家政策的调控依赖程度较大。一方面,国有企业经营内容往往涉及国家的战略性和稳定性,如能源、通信、金融等,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投资规模较大,社会影响力广泛,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运营风险,如何有效地管理固定资产成为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而设备资产又是固定资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1.1国有企业设备资产特征
狭义地说,设备资产即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需求的机械设备,企业的规模越大,设备资产的构成体系就越大,如生产使用的机械、机器,运输使用的车辆、管道,维修使用的工具、器具等。设备资产的管理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和外部竞争能力,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政策优势逐渐丧失,在组织刚性、体制不全、改革缺失等问题影响下,部分国有企业依然缺乏对设备资产的认识,这是造成我国国有企业设备资产管理落后的主因。从企业固定资产角度分析,设备资产具有典型的实物、磨损、折旧等特征,设备资产与土地、厂房、原材料等一起构成了固定资产的基本成分。
1.2国有企业设备资产管理内容
国有企业设备资产的管理即对国家财产的管理,是企业日常运营中的一项基本工作,管理者需要对设备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物形态、价值变化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规律,进而实行控制管理,以满足设备机械的正常运转,延长其寿命周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确保设备资产实物的完整性、功能性,监督正常使用、有效利用,并能够进行检修和维护。第二,确保设备资产的归属权合法性,保证其价值形态清楚、准确,做好与固定资产相对应的设备价值评估和清单;当企业资产发生变化,设备资产评估要合理公平。第三,确保设备资产的高利用率。第四,确保设备资产的优化配置,主动与设备市场进行接触,通过市场交易调整企业设备资产的存量和功能,以先进性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1.3国有企业设备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被誉为“共和国长子”,从建国以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进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国有企业的市场份额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国有资产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国有企业转型改制的过程中,固定资产尤其是设备资产如何管理,成了一大难题。一方面我国缺乏固定资产的管理经验,对设备资产的认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生产设备、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革新,缺乏对设备资产评估的手段和处理渠道。缺乏设备资产管理,会拖延企业前进的步伐,同时形成沉重的管理维护负担,也无法对设备资产的价值进行有效评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出现的设备技术更新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发展,影响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设备资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国有企业设备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2.1企业体制现状分析
从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较慢,依然保留了鲜明的行政特色。在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企业设备管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管理方式简单,处罚方式粗暴,导致员工对设备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不足;从技术角度分析,企业内部的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大多采取自己维修或厂家维修的方式,无法形成维护的常态机制,在出现设备损坏的问题后需要较长的周期恢复。此外,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倾向于依赖组织而不是市场,对设备资产的管理倾向于持有而不是应用,这就导致设备资产的管理存在较大的漏洞,很多数据并不真实。
2.2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首先,鉴于国有企业的“行政性”特点,企业组织的刚性强、效率低、冲突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物资和设备大多依赖于市场体系,而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强调的是职能性特点,即强调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协调,因此无法快速对市场做出反应。同时,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容易滋生官僚思想,企业运转效率低下,而设备资产管理职能需要生产、财务、质检等多部门之间的配合,工作难以开展。其次,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执行性特点十分突出,存在明显的等级痕迹,缺乏灵活性,基层员工只能负责与自身职责相关的部分,如生产人员只负责使用设备、维修人员只负责修理设备、采购人员只负责购买设备。而设备资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缺乏信息的沟通很容易造成设备资产管理的漏洞,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协作能力下降。再次,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对市场适应力较差,无法及时获取设备市场信息,由此构成交易成本高的弊端。
2.3认识定位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缺乏对设备管理的认识,无法准确定位设备资产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如设备发生故障,影响正常的生产,所有部门都认为与自身无关,维护设备正常运行也被视为理所当然,缺少对维护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尊重。对市场竞争的认识不足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国有企业的垄断优势让设备管理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丧失的市场份额导致投资减少,影响落后设备和工艺的更新。
2.4运作维修现状分析
结合现状来说,我国国有企业中缺乏必要的设备资产管理理论,对设备资产管理停留在传统的改造、维修、应用等方面。如20世纪80年代引入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以来,设备资产管理方面依然没有进行实质性开发,领导层的频繁变动和守旧思想,增加了设备资产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同时,我国缺乏成熟的设备维修市场,企业的维修水平和管理水平持续落后,方式单一,这严重地阻碍了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3对策和结论
篇7
关键词:非公经济;金融领域;法律制度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12-0054-03中图分类号:F830.35文献标识码:A
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非公经济36条”的公布,使我国非公经济进入金融领域有了政策依据。这对非公经济主体来说,不仅仅是有了与“国有”金融机构公平竞争的机会,更加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与法律意义。
一、非公经济进入金融领域,有利于调整我国金融组织结构
经济结构决定金融结构,经济实体的多元化决定金融组织结构形式的多元化。我国曾经的计划经济时代,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金融行业主体也是以“国有”为主。改革开放后,我国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主体的所有制成分也由原来的单一化变为多元化,相应的我国金融领域的市场主体也应该多元化。因为,多元化的金融组织结构,才有可能相对应地服务于多元化的经济实体。如:国有银行一般主要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而民间小银行则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如果一个国家只有国有银行,那么,这个国家的中小企业融资就可能产生困难。目前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尽管国有银行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民营银行已日益成为银行业的主流。我国目前虽然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但金融组织机构多元化的发展却赶不上经济实体多元化的发展。在一定情况下,我国的金融行业还是垄断行业,禁止“非公经济”进入。这一现状,使我国金融组织结构与相对应的经济结构不符,也与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不符。
有资料记载,世界银行金融市场发展局从1998年起,用了3年时间,对世界107个国家的金融和银行体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广泛搜集了各国银行所有制结构及变化趋势等情况。调查表明,截至2000年底,民营银行资产占全球银行资产的比例已接近70%。国有银行比重最高的包括中国、东南亚、拉美和苏联等国家和地区。有些国家的国有银行资产占比高达50%-80%,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北美和澳洲,国有银行比重已低于10%。调查显示,就发展趋势而言,自1990年以来,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民营银行的资产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国有银行资产比重则在不断下降。近年来,发达国家国有银行资产比重平均由40%下降到20%,发展中国家则平均由60%下降到40%。可见,发展民营银行是符合国际银行发展趋势的选择。虽然,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变迁轨迹,但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吸收世界各国的经验,及时调整金融组织结构,以对应多元化的经济实体结构具有积极的法律意义。
二、非公经济进入金融领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途径
中小企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一般占国家企业总数的90%以上。鉴于中小企业能够为社会创造很高(80%)的新增就业机会,能够为国家创造40%以上的利税,所以,大多数国家都比较重视中小企业的存在与发展,并给予政策与法律上的支持。我国是近年来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的国家,由于计划经济下人们公有制观念的根深蒂固,对以“非公经济”为基础的中小企业不太重视,致使中小企业在其生存发展中遭遇重重困难。据典型调查,约有80%的企业认为融资难是它们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90%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是完全靠自筹来解决创业资金的。在民营企业的融资构成(上市公司除外)中,自有资金约占65%;民间借贷及商业信用占25%左右;向银行贷款仅占10%,在正式资本市场融资则几乎为零。
基于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正常渠道取得资金支持的现实,中小企业为了发展,只好采取民间借贷、拖欠货款、私募股本和典当抵押等方式达到融资的目的。而这些融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非法性。私募股本是非法,构成非法集资。民间借贷的高利率,也是非法。第二,自毁信誉。依靠拖欠货款来周转资金,给企业造成不守信用的影响,给社会造成“三角债”问题。第三,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
“非公经济36条”规定,允许“非公经济”进入金融领域,这将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途径。因为,“非公经济”进入金融领域,一般规律是由下而上,而由下而上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新设中小金融机构。国家可以在经济源头搞试点,以“非公经济”为主体,允许设立适当数量的中小金融机构。第二种,改造现有国有、集体金融机构。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革,吸收民营资本,使其改造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公经济”金融机构。第三种,让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民间金融,是指那些得不到国家金融制度支持的自发衍生物,属于灰黑色金融的范畴。民间金融机构,主要是指针对中小企业进行非法融资的地下金融互助会、标会、当铺、基金会、钱庄等等。这些民间金融机构,是在目前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结构和特殊的金融资源配置政策的差异下而产生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民间金融已从小到大、从剩余资本发展成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并在推动中小企业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温州为例,在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总额中,来自国有商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仅占24%,其余76%来自民间金融。如果国家将那部分条件好的民间金融机构纳入到我国正式金融体系,不失为上策。
以上三种“非公经济”进入金融领域的方式,如果可行,都能方便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
三、非公经济进入金融领域,将打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的一统天下
由于我国经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公有制经济占我国经济的主导地位,久而久之形成了国家垄断、行业垄断和地方垄断。金融垄断是我国能源、电信、金融三个最主要的行业垄断之一。由于我国金融垄断的形成,是国家依托公有制经济的结果,因此,在它的初期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在市场经济制度下,金融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建立在信用制度的基础上的,其前途在于市场而不在于国家,它需要依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制度才能健康发展。与多种所有制并存一样,金融业也需要有各种经济成分来充实,才具有活力。“非公经济36条”明确规定:“在加强立法、规范准入、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这就为非公经济进入金融领域提供了政策依据。因此,打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的一统天下,发展非公经济金融机构,为我国金融业平稳发展注入活力,这对维护和谐的市场竞争环境,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对增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加入WTO的今天,我国金融业是否经受得住考验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非公经济进入金融领域,将成为有效治理我国非法融资活动的前提
非法融资活动,是非法金融行为之一,指那些处于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视线外的非正式组织的民间融资行为。比如那些地下钱庄、没有存贷款业务资格的基金会,以及没有任何金融资格权限的中介人,由于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资金来源信息和中小企业资金需要的信息,于是,他们私下招揽投资、融资业务,通过和投资者、要求融资者的撮合,将社会剩余资金直接转移到中小企业经营者的手中,用于从事生产性投融资的过程中。
非法融资行为因为是非法,即未得到国家金融主管部门的许可。它的存在,对投资者来说,投资风险很大,一旦出现融资方违约,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对需要资金的融资者――中小企业来说,要付出高于法律规定的高利息,增加了融资成本。而撮合双方成交的中介人,本身为非法,岂有能力保证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所以,非法融资活动的背后有可能存在着欺诈、违约、暴力等等违法犯罪行为和大量的民事纠纷。所以,非法融资活动,一直以来是我国金融监管部门打击的对象。但是,奇怪的是,非法融资活动,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打击下,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有着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南方地区还十分发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改革开放后,我国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形式的民营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这种发展伴随着大量的资金需求;第二,由于多年来的计划经济意识在人们脑海中的遗留,由于金融主管部门金融政策的所有制偏好,以及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操作的习惯和资金资源的紧缺,造成中小企业不能够从正规渠道获取所需资金;第三,由于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地方财政带来利税收入,维持民营经济,解决民营经济的资金短缺问题,也是地方政府的任务。所以,非法融资活动虽为非法,但因为其及时填补了地方资金供求市场的空白,这种非法融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许和支持。上述三个原因,在我们的眼前会展现这样的情景:非法融资活动的当事人、中介人,忙着投资、融资和撮合活动,金融主管部门不断的发文件、开会,部署如何打击非法融资活动,而地方政府应付着上面,私下却对非法融资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默许和支持非法融资活动。
其实,非法融资活动并非我国所独有。考察表明,凡是存在严重金融压制的国家(或地区),由于正式金融体系难以满足经济活动的要求,大都会出现大量的非正式金融活动甚至非正式金融组织。例如台湾民间借贷占全部金融活动的比重曾长期保持在20%以上,占间接融资的比重则高达35%以上。日本的民间借贷也十分常见,借贷机构为解决资信度低、缺少抵押品的企业和个人的融资困难,还设计了非常便捷的服务方式。即便在一些欧洲的发达国家,非正式金融活动也普遍存在,有的国家的政府甚至鼓励投资者在非正式市场进行投资活动(如在投资者购买未上市公司股票时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因此,根据“非公经济36条”的规定,正确看待非法融资活动,承认非法融资活动的“填补”作用,将其纳入正轨金融体系,并且制定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国外经验表明,只有当正式金融体系发展到相当程度、金融压制被充分解除之后,非正式金融活动才会缩小到无足轻重的程度。
五、非公经济进入金融领域,将促进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建立,是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开始的,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填补、不断修正、不断完善,到今天我国已经建立了《银行法》、《货币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投资法》、《票据法》、《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等金融法律20多部,金融行政法规150多部,金融部门规章不计其数,真可以说,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建立,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世界在变化,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都是相对的,我国也如此,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金融法律制度体系,在以前看是相对完善的,现在看还有很大的欠缺。比如金融《反垄断法》的欠缺、《金融信用评价法》的欠缺、《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的欠缺等等。二是世界金融发展趋势在变化,各国的金融法律也在变化,比如英国2001年4月份施行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美国1999年11月份施行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日本1998年12月份出台的《金融体制改革法案》等等都是紧跟世界金融形式发展的产物。而我国5年前已经加入WTO,金融市场全开放的承诺兑现已经来临,但是,我国紧跟世界金融形式发展的金融法律还欠缺。三是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问题,我国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金融业务分配的制度也不完善,因此,国家应该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目前,“非公经济36条”作为非公经济主体进入金融领域的政策已经出台,这将是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完善的契机。因为,非公经济主体能否顺利进入金融领域,能否在金融领域生存与发展,不但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国家法律的支持,我们将拭目以待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完善的全过程。
除此之外,非公经济进入金融领域,还有利于我国金融机构的产权制度改革,使金融机构由过去单一的所有制成分走向多元化,进而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对我国金融机构融入世界金融体系,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也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慧.发展我国民营银行的可行性探析[J].资本市场评论,2005,(5).
[2]景乃权,丁鸣,李绍杰.从中小企业融资看金融民营化[J].浙江金融,2003,(8).
篇8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应用性;市场营销;培养
当前的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地发展,市场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是逐渐增加的。近一些年以来,中国大中专院校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数量是不断地增加,但是从学生的质量上看,这些毕业生有效的供给是不够充足的。当前尤其大学所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的培养机制方面是偏向于保守,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趋向于传统的学科培养型,这样就导致市场营销的专业毕业生,不能够真正满足当前市场上对于人才的要求。因此,联系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加上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所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当前中国的高等院校只有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更具体地完善好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这样才能够真正满足市场的要求,真正做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有效供给。
一、市场营销专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概述
当前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一般都是包含了两个大的类型,一种类型是对相关的理论进行研究的人才,而另一种类型是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是要多层次的,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称为不同类型的人才。而就一般的大中专学校,以及高等院校中的本科层次,一般都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应用型的人才一般要具备基础的理论素养,而且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的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从本质上看,应该是列入应用类型的学科专业。这种专业是有一定的特点,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主要是以行为科学、现代的管理科学以及经济学作为专业的学科基础,然后侧重于管理科学范畴内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所以,市场营销专业在高等院校当中的定位,应该是列入应用学科专业的范畴当中。而本专科阶段的教育,主要是要培养一批能够解决实际的市场营销问题的,能够将市场营销的知识转化成为效益的高等人才。
而所谓的应用型,是和理论研究型相对应的。市场营销的理论研究人才,主要还是以探索未知的市场营销科学规律,对市场变化发展有一定的把握,这一类的理论研究型的人才,主要是对市场营销的学科范畴进行拓展,不断地深化市场营销专业的研究深度。而应用型的市场营销人才则是针对已经掌握和知晓的市场规律,把这些市场的规律转化成为应用型的具体成果的人才。
从市场营销的授课层次上看,从中专开始一直到博士层次都有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科进行研究和探索。硕士研究生以上层次,一般都是对市场营销的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而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以及中专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则更侧重于应用类型。对于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而言,只有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然后在市场营销的学科知识基础上逐渐挺进,在实践中深化并且应用市场的规律、经济学以及现代管理学的知识,从学科的应用特质上看,其操作性是很强的。
二、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问题
从近几年的全国各个地方招聘的状况来看,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一直都是市场中的用人单位的需求热门人才之一。但是随着近几年来中国的各行各业发展的速度加快,加上行业之间的市场的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所以各个企事业用人单位都对市场营销人才的素质以及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水涨船高。而反过来看高等院校和大中专院校等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培养的数量规模上是逐年增大的,不过因为当前很多的高等院校仍然还是以传统的模式去传授市场营销的知识,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封闭性、被动型以及滞后性,因此不能够对当前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予以满足,这样就导致了市场营销人才的供需脱节。
(一)市场营销专业的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素质不足
从整体上看,当前各个高等院校所制订的相关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都基本大同小异,但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授课范畴都呈现出较大的趋向,而且教学的针对性不够强,没有属于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特色,因此也就不能够满足当前市场营销行业的差异化以及多样化的人才需要。并且市场营销专业的高等院校本科学历学生的培养的定位太高,很多本科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都是学了很多相关的市场理论,但是没办法把大量的理论转化成为具备实践意义的人才。因此,市场营销的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之间的脱节,导致市场营销的专业定位模糊不清,并且从学科的性质、用人的单位等方面都出现无法相互适配的情况。
近一些年以来,全国很多地方对于市场营销类的人才的需求还是比较多的。当前市场营销类的岗位,根据上海人才交流中心在2012年的相关数据表明,此类型岗位需求量已经达到了岗位需求总量的十分之一。而当前因为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等国的市场出现萎缩,很多原先是针对国外市场的中国企业纷纷转向国内市场的拓展,因此,市场营销一类的人才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不过当前因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因此,市场营销类人才的有效供给却远远不能够达到当前市场的要求。
较为发达的国家的市场营销人员,其综合的素质相对于我国较高。其对于市场的变化以及形势能够给予较为精准的分析以及对于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而中国的市场营销人员大部分都是依靠自己的学习,通过自己有限的基础理论知识,然后依靠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管判断去实现市场的综合分析,虽然有时能够获得一定市场效应,但是长期来看,这种并不科学的市场营销方式,必然没有办法获得长期性的效益。并且国外的市场营销人才往往是一专多能类型的,比如对于汽车的市场营销人员,不仅仅会对汽车市场进行准确分析,甚至他们往往都是能够驾驶并且修理汽车,是汽车的重度体验用户,他们的操作经验让他们的营销更有针对性,也更专业。
(二)课程结构设置相对比较滞后
当前的高等院校将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结构按照一般的专业学科,分设成公共的基础课程、专业类的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三个部分。当前公共基础课程的比重相对比较大,而人文社会科学一类的课程比重较大,自然科学类的课程相对而言比较少。这样就导致专业类课程的设置也受到局限,并且对于市场营销类的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前的课程设置的体系结构存在规范性的缺失问题。当前很多高等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之间的课程差别很大,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都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轨道之后才建立起来,所以在教学上也存在一定的不成熟情况。市场营销专业如今是文科类的高等院校也设置,理工科类的高等院校也进行设置,这就导致了这些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分裂母体是大相径庭的,有各种不同的背景和基础学科,这也就影响了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规范性。
而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当前市场营销的专业课程设置出现贪大求全的迹象。一些高等院校在对市场营销等专业进行课程的拟定时,往往是联系多个学院以及系进行组织的,所以出来的课程有时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迹象。一个内容多个课程设计,造成学科之间的交叉板块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不能学到新知识,也会打击到这些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更让学生对于学到手的知识没办法掌握得更加透彻。
课程的前瞻性明显不足,没有办法跟上当前的教育形势。当前一些高等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较为陈旧,不能够迅速地更新,没有办法体现出更为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样参与学习的学生不得不在毕业之后,在实践当中慢慢让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提升起来。
(三)培养的方式以及教学的模式较为滞后
当前的高等院校的培养方式上,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市场营销的实践之间出现了脱节。在高等院校中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其理论一般都是进行试卷的考试,而缺乏对市场营销方面的实践考察,这样专业学生的能力相对也比较单薄。而且当前的市场营销学生进行实习的过程中,由于专业学习的学生人数数量众多,导致实习的指导老师也只能够透过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联系,从实践的效果上也不能够实现有效的监控。
而教学手段的选择上,由于很多高等院校的多媒体设施的分布不是很均匀,加上部分学院对于课程和多媒体之间的联系没有认真对待,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进行营销案例的多媒体分析的机会相对比较少。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单向灌输为主,理论讲的比较多,但是实践的内容相对则比较少。这样就导致学生有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教学上的滞后也就导致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落后。
在考核方式上,都是以卷面的考试为主要的考核方式,考评方式较为单一,专业学习的学生也主要是对市场营销的相关书面理论进行强制性的突击记忆,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很多专业学习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健全,不能够对课本的知识进行灵活的处理,并且缺乏这方面的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
三、改善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的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必然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的,但是这并不能阻碍市场营销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当前要积极响应并且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要把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站在一定市场营销理论高度的,但是又有解决市场营销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同时,要关注当前的世界潮流,对当前的市场营销教育的动态要把握好,对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要密切关注。这些都是作为当代进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一些关键的要素。
在知识领域,当前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要掌握好专业的基础文化知识,对于设计市场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有所了解,现代管理学以及会计财务等基础的知识以及市场营销的专业的理论知识。而在能力上,要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活动的组织能力,有一定基础市场分析能力、营销的策划能力等等,对于电子商务以及新媒体的市场营销模式要有一定的了解。而在素质方面,市场营销的专业学生要有相当程度的良好的专业素质、思想素质、身心素质以及文化素质。市场营销的学生要有策划的能力,并且要擅长运用新的模式去进行营销的策划,能够开拓市场等。
(一)市场营销的课程优化
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是一种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课程,这种人才的培养课程从一个方面讲,要有比较稳固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对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掌握,另一个方面则是要有运用市场营销专业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就需要透过对市场的环境适应才能够慢慢形成,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所以,在课程的结构上必然要有所优化。
专业基础课作为一个大板块,应该作为一批必修课程,删除过去部分课程的内容存在重叠的部分,对市场营销设计的基础专业知识都要有所设计,为日后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要涉及到现代的管理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等类型,要重点对会计财务等财经类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巩固。这种坚实的基础可以给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纯熟稳定的专业学科理论能力。
专业的骨干课程应该侧重于市场营销的应用功能,主要要考虑市场营销的学科,广告,市场的分析预判、营销策划、公关学以及消费心理的分析等等。
(二)强化师资与强化教学
要保障市场营销专业的师资力量充足,并且能够为课程的立体化、综合化提供更好的保障。当前的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一般都倾向于理论上的教学,而缺乏对社会实践的参与。所以一定要打造“双师”类型的队伍,注重实践型和理论型兼具,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
而教学上的管理则需要高等院校给予支持。要鼓励教师因材施教,注重对市场营销学生的个性挖掘,鼓励其自主探索,自行探究,形成自己的市场营销思路和风格,成为市场营销方面有自己观点看法的新学生。而且为了进一步加入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可以更好的加入弹性的学时机制,鼓励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之中,形成自己的综合市场营销能力和素养。(作者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
参考文献:
[1] 赵翠红.以就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9(05)
[2] 杨佐飞.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篇9
关键词:产权定义;分歧;原因;界定
产权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产权问题的讨论所形成的成果非常丰硕,但关于产权的定义却众说纷纭,分歧很大。产权定义是产权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基石,也是产权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正确定义产权对产权理论研究与产权制度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产权定义的理论分歧
中外学者从不同的目的出发,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给产权下了很多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产权等同于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包含多方面权能的权利束。配杰威齐认为,产权详细表明了所有的人所必须遵守的与物相对应的行为准则,或承担不遵守这种准则的处罚成本,而这种准则就是指所有权。第二,产权是区别于所有权并比所有权更为宽泛的范畴。P.阿贝尔认为产权包括了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分享剩余收益或承担负债的权利、对资本的权利、安全的权利、转让权。第三,产权是法律强制性规定人对物的权利。《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把产权界定为“政府所认可的或规定的个人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法兰西民法规定:“财产权就是以法律所允许的最独断的方式处理物品的权利。”第四,产权等同于人权。巴泽尔认为:“划分产权和人权之间的区别,有时显得似是而非。人权只不过是人的产权的一部分。”第五,产权不是人对物的权利,而是由于物而发生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菲吕博腾关于产权概念指出:“要注意的中心点是,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第六,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这种观点认为不能抽象地定义产权,而是应强调产权的功能与作用。德姆塞茨指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在于事实上它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的合理预期。”第七,马克思的产权观。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生产力决定论的产权观,产权的本质是生产关系,且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马克思指出:“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必然的交往形式。”
二、产权定义理论分歧产生的原因
关于第一和第二种定义。这两种定义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前者从广义出发,侧重点是财产权范畴的核心内涵即主体对客体的最高支配权——所有权。因为建立财产权利制度的核心问题就是确立财产所有权即排他占有关系。后者从狭义出发,侧重点是产权运动的具体形式或状态。当不同形式的财产权权能不集中于一个主体时,狭义所有权只说明占有的基本性质,而其他权能如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则反映了不同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从而构成了所有权的实现形式。财产权结构是历史形成并不断变化的,主体财产权利多样化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为明显。虽然这两种产权定义都认为产权是多种权利的组合,但不能把产权等同于所有权。
关于第三种定义。这种定义是对古罗马民法中形成的个人对物的排他占有权概念的一种继承,认为只有从法律意义上讲才存在着产权,产权即为法权。这种定义否认了产权关系作为经济关系的客观性,否认了产权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颠倒了经济关系与法律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是超越历史的法律创造了产权。产权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的核心,无论就产权主体的权能与收益,还是就其客体对象,都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属于经济基础范畴。当然,产权取得法权的形式后,产权关系便获得了法律上的认可与保护,规范的法律上的权利界定对客观经济关系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它可使产权更加明晰、规范与效率,但法权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可见,没有客观的产权关系,法权的存在便失去了基础与反映对象,而变成了没有实际意义的法律概念。
关于第四和第五种定义。这是从人权或产权的功能出发,或从政府强制和市场强制形成的对资产的制度方式出发对产权的定义。受私有制为主的市场经济制度以及以人性自私论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现代产权经济学得出产权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结论是产权经济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界定是对单纯强调“产权是法律强制性规定人对物的权利”思想的升华,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产权的本质属性。但由于西方学者遵循个体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把财产制度看做是超历史的自然权利,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财产制度是人类的自然本性的产物,而不是在一定的客观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把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秩序看做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规律,因而不能对产权范畴背后深层次的驱动机制作出科学的回答,使其产权理论不免带有局限性。
关于第六种定义。马克思创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旨在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发展趋势,马克思对财产权利问题的研究思路自然服从与服务于这一根本目标。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运用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财产、财产权的起源、历史变迁及其本质,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客观上就要求有什么样性质的所有制与之相适应。产权制度作为所有制的具体化,其变革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取决于社会结构的整体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可见,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不像西方产权理论那样,把对产权交易过程和法律过程的分析作为其理论的核心从而使其对产权的界定立足于契约经济条件下的交易操作层面,使人们对产权关系的考察看不到由于人对物的关系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源。
三、产权定义的理论界定
尽管中外学术界对产权定义的说法不一,但他们都认为产权是规范人们行为排他性的权利,是一种权利束。这是定义产权的基础,为正确界定产权,本文认为还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一)财产本身不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将财产界定为社会生产关系混淆了财产与财产权利的基本含义。就“财产”一词本身的含义来讲,确实体现出它与人(主体)之间的关系。“有主之物”才能成为财产。人(主体)拥有财产虽然包含着人与物(客体)之间的关系,但财产并不是由经济权利关系或法律来决定的,其物理形态上的变化也是独立于法律的。把财产本身等同于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实际上是把财产等同于财产权利。通过前边的分析可知,产权应是主体通过客体而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经济权利关系。这里的客体就是财产,它本身只表现为“物”性。如果财产本身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那么在产权内涵的界定上就等于用社会生产关系来说明社会生产关系,必然造成逻辑思维上的混乱。
(二)产权不等于法权
经济学上的“产权”不同于法学上的“产权”,应对二者加以区分。经济学上的产权是对客观经济关系的反映,但其本身并不直接表现为法权形式。只有当法律对人们之间形成的客观的经济权利关系进行反映时,经济学上的产权关系才上升为国家意志,取得了法权形式。目前学术界有观点认为产权就是法权,其原因大概有四:(1)经济学和法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研究问题的视角、运用的方法和侧重点不尽相同,但二者都是对客观的经济关系的反映,都研究财产权利,所以易于混淆概念。(2)受西方产权理论的影响。西方产权理论强调个体性、自然性、交易性和法权性。(3)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误解,认为马克思产权思想主要是“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事实上,马克思是严格区分政治经济学范畴和法学范畴的产权的。他说:“政治经济学不是把财产关系的总和从它们的法律表现上即作为意志关系包括起来,而是从它们的现实形态即作为生产关系包括起来。”(4)由于法制建设的逐渐完善,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产权关系多数都得到了法律上的承认,获取了法权形式,同时法律又可调整产权关系,因此在现象上,二者不易区分。事实上,作为经济关系的产权是根本,属于经济基础;作为法权关系的产权属于上层建筑,是对经济关系的反映,这才是定义产权的落着点。
(三)不能弱化所有权
篇10
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87-02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文学领域也出现了新的繁荣。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上,文学领域又增添了新的活力,其中网络文学、畅销书、与泛文学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主流。本文在分析泛文学种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及新时期文学格局的变化。
关键词 新时期;泛文学;文学新格局
新世纪对文化的宽松政策,加之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更为许多人提供了创作的可能,使得文学获得了更多的民主,因此文学领域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并呈现出新的格局。
1 新时期泛文学的种类
1.1 泛文学写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文学领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文化界普遍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学遭到了破坏,但是这种观点并没有一定的实证依据,因此不够有客观严谨。与之相反市场经济的繁荣会促进文学的繁荣,市场机制具有公正公平的特性,从某种角度而言,市场经济体制为每一位爱好文学的人提供了平等的机遇,受国民文化水平整体上升趋势的影响,为每个具有写作潜能的人创造了写作条件。因此,文学正在走下坡路或是正在边缘化这样的观点是不够严谨公正的,这种观点仅仅是立足于精英文学与国家文学。如果细心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我国文学当前的写作队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庞大,写作队伍包括职业作家,兼职作家、自由攥稿人、专栏、以及数不胜数的匿名作者。
文学的繁荣与市场经济的繁荣息息相关,同时也与当今社会传媒的发达相联系。传统的传媒领域范围特别狭小,不像如今的传媒发展空间日益多元化、丰富化。出版、电脑、电台、手机、报刊杂志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壮大了文学的阵营,而且随着电子网络的普及,博客、微博、以及电子刊物随之诞生,并且在形式与出版方式方面与传统文学有根本性的差别。综上,新时期不管是在何种载体上发表的文字都达到了与人交流的目的,已经进入了公共领域的范畴。
1.2 畅销书写作:
当前,图书市场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加之对文化产业培育的注重,畅销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鱼得水,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且随着我国对外往来日益密切,畅销书也在走国际化路线,并且分类逐步细致化、技术水平也在上升,从创造到消费逐步成为一种产业。不少畅销书的写作者具有先进的品牌意识,使得畅销书这一产业在程序与规模上都走向正规,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链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相当一部分畅销书是集体创作的结果,突破了传统写作个人化的特性,具体的创作过程与工业生产十分相似,创作环节涉及到很多步骤,市场调查、创意设计、作品结构、分部写作、作品合成等。畅销书可以以其形象创意开拓出不同形式的延伸产品,比如根据畅销书改编的游戏、动画、电影电视等,畅销书的增值属性会带来可观的商业价值。畅销书的典型代表为类型小说,其融合了通俗文学的特征,以满足大众口味为创造方向,赋予娱乐性、享受性、能够给感官与内心带来欢乐等阅读体验都是类型小说创作考虑的因素。从实质上而言,类型小说能够娱乐大众,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传统小说讲求小说创作的艺术性,而新时期的类型小说则以读者为中心,是读者的艺术。它更加贴近社会潮流的脉搏,更加贴近读者的心理,能够抓住娱乐的要点。
1.3 网络文学: 19世纪70年代计算机网络获得了蓬勃发展,各种交互平台广泛建立,在这种背景下网络文学应运而生。网络文学带给文学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网络文学进一步实现了文学的民主化,更加贴近社会大众。其次对写作者的要求有所改变,写作不再局限于原来的精英式的脑力劳动,而是逐步转化为一种体力劳动,写作者每日必定要完成相当数额的文字量,如此才会成为名符其实的网络作家。再次,文学的不同属性决定了文本会对读者产生不同的要求。网络文学产量大,速度快,因此在语言上不可能做到句句妙语如珠,字字经过推敲,网络文学中必定存在着许多精华,但是它不是直接呈现给读者的,读者需要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自我选择、自我过滤,网络文学具有原生态,不精雕细琢等特点。网络文学作者同读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所有的网络作品都存在两面性,一面是表面化的,具有显性特征,即网络平台显现的样子;另一面是内在化的,具有隐性特征,是读者阅读过程中去粗取精、经过选择、过滤、去伪存真后的产物。网络文学需要读者的二次加工,不像传统文学那样是作家加工好的精华之作,网络文学改变了传统用文学创作中作家与读者的关系,具有开创性
1.4 手机小说: 当前,手机小说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许多网络和通信运营商看到其深层次的价值,已经开始向这一领域拓展。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手机小说是以手机作为创作和阅读载体的文学样式,但实际上要复杂得多,首先它是以手机和网络为特征的双重运营环境,其次是它的篇幅,这些使它虽有小说之名,但却没有纸质媒体小说之实。许多原创的手机小说是以“短信”或“段子”为主的,这也是中国手机小说独有的特征,因为受中国笔记、笑话、曲艺等文学艺术样式与思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手机小说逐渐演变成了特有的“段子文化”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 新时期形成的新文学格局
美化时代的到来是促成了文学泛化局面的主要原因,美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它影响着社会的表征方式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审美的要求已经延伸至实用领域,人们在新形势下人们追求人工产品的完美化、极致化、“修辞”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审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是美化的高层次阶段,只有将实用与美化有机结合才会获得新时期社会大众的认可,因此文字美化也要力求做到这一方面的要求。因此新世纪形势下的招聘、广告、计划书、报告、新闻等只要是文字出版物,几乎都以美化要求自己,即便是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也一改以往的风格特征,尽量从美化的角度表达。新时期的背景下,文学空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阔,人们可以从生活的各个领域进入到文学的境地。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革命从未止息。新时期的文学更带有民主的彩色,人人都有的创作的机会,凡有文字处就有文学,这是未来文学发展的趋势。我们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文学的发展,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新时期的文学,并努力探求与之相对应的理论,如此才使文学发展永葆生机。
参考文献
[1] 孙琤琤.当当网畅销书书名研究[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12)
- 上一篇:花艺小知识
- 下一篇:网络安全及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