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重点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实务重点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一般所占分值较小,通常在2分左右,主要以单选、多选、判断题等客观题出现。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了解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会计计量;理解财务报告。
重要考点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
1.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既包括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的纵向可比;也包括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的横向可比。考生要注意现在我们讲的可比性与会计准则的可比性不同。
2.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虽然没有所有权,但也应确认为企业固定资产;售后回购虽然开具了销售发票但也不确认收入;母子公司构成的集团公司虽然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但属于经济意义的会计主体,也应编制合并报表等。
3.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来判断其重要性。
4.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不确定)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考生要注意新会计准则中要求的谨慎性应表现为适度谨慎,不应该过度谨慎,因此,应特别注意在此观念的改变下,有许多原确认资本公积的内容改为确认收益。
重要考点2: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要素。
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例1:下列各项中,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单选)
A.已签订合同约定在一年后购买某商品
B.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D.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存货
【答案】C
【解析】A不属于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B 和D都不属于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考生要注意与预计负债联系在一起学习。
3.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考生应特别注意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区分。
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除所有者投入资本之外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考生要注意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要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区分。
例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收入的有
()。(多选)
A.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收益
B.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C.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
D.债务重组的收益
【答案】BCD
【解析】选项A属于其他业务收入;选项B属于非日常经济业务产生的营业外收入,不属于收入;选项C应调整资本公积;选项D应计入营业外收入。这种考题一般均与后面其他章节内容联系,考生通常应掌握全书内容时方可作答。
5.费用与收入内容学习方法相同。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重要考点3: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是不同会计计量属性,虽然企业日常核算中常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但其不是惟一的。考生要注意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的使用,尤其是现值、公允价值的应用问题与其他章节联系学习。
第二章存货
本章内容较为简单,一般所占分值也较小,主要以单选、多选、判断题等客观题出现,但也可以作为基础知识在计算题、综合题中出现。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理解存货发出的计价;重点掌握存货的期末计量。
重要考点1:存货的初始计量。不同渠道取得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有所不同,考生要注意商品流通企业购入存货采购费用的处理;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时,应区分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连续生产的情况下,消费税应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的情况下,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科目的借方。
2007年考试判断题: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答案】√
【解析】商品流通企业购货费用不再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007年考试单项选择题:甲企业发出实际成本为140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乙企业加工成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企业根据乙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4万元和增值税0.68万元,另支付消费税16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企业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144
B.144.68
C.160
D.160.68
【答案】A
【解析】由于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所以消费税不计入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应是140+4=144(万元)。
重要考点2: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考生要注意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尤其是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原材料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持有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其中估计售价的确定如有合同规定,售价为合同价;没有合同,售价为市场价;如果一部分签订合同,一部分没有签订合同,签订合同的,售价为合同价;没有签订合同的,售价为市场价。
2.持有用于出售的材料可变现净值=市场价格-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3.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原材料。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材料是否计提准备,应该与产品的可变现净值结合起来。即由于价格下跌,材料的成本比售价高,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还要看用材料生产出的产品。如果生产出的产品的成本高于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期末材料计价时就不能用材料的成本,而要用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进一步加工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重要考点3: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1.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当其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6年考试单项选择题: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期末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自制半成品成本为35万元,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1万元,预计产成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50万元,销售费用为6万元。假定该库存自制半成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库存自制半成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2B.4 C.9D.15
【答案】A
【解析】由于以自制半成品为原料的产品成本已高于其可变现净值,因此可以断定自制半成品已减值。自制半成品的可变现净值=50-11-6=33(万元),自制半成品的成本为35万元,所以自制半成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35-33)。
2.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存货可变现净值回升时,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但应以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限转回。会计分录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结转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第三章固定资产
本章内容较为基础,内容变化不是很大,但仍属于比较重要的一章。其往往容易与其他章节内容联系,作为计算题甚至于综合题的基础部分,但单独出现主观题的可能性较小。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尤其是超过正常信用期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区分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应予以资本化还是予以费用化;固定资产处置考生应注意为长期股权投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奠定基础。
重要考点1: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超过正常信用期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以分期付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长期应付款以分期付款额进行计量,两者之差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其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
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摊销金额除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外,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毁损,应该按下列原则处理:
3.工程试运行中所获得的收入、支出并不确认收入、成本,而是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进行负荷联合试车而形成的、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其发生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成本,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时,按其实际销售收入或预计售价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4.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与超过信用期分期购入固定资产的处理思路相同。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租赁开始日的公允价值的较低者作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以最低租赁付款额确定长期应付款,两者之间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按一定摊销率进行摊销,摊销率按下列顺序依次选择:租赁方内含利率、合同约定利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未确认融资费用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财务费用。
5.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存在弃置费用的,应当按照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相关固定资产成本。
重要考点2: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1.考生应熟练快速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为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以及所得税问题奠定基础。
2.考生应理解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何时予以资本化,何时予以费用化。特别注意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支出只是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工作状况,通常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在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而不再采用待摊或预提处理。
3.自有固定资产装修费用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装修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在两次装修间隔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如果在下次装修时,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仍有账面价值,应将该账面价值一次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装修费用比照自有处理,但要注意折旧年限还应考虑剩余租赁期。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不再确认固定资产成本,而是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重要考点3: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清理)
1.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或毁损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的处置一般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来核算。需要将与固定资产相关的科目,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核算。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
2.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贷方反映清理的收入(包括残料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
借:银行存款
相关资产账户
应付账款
长期股权投资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贷比较后,得出清理净损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第四章无形资产
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内容变化较大,因此考试中相对来说比较重要。其往往容易与其他章节内容联系,作为计算题甚至于综合题的基础部分,但单独出现主观题的可能性很小。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商誉不再确认为无形资产;应重点掌握自行研发无形资产是否予以资本化问题;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应比较学习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摊销问题;重点注意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不再摊销,而于期末进行减值测试,确定是否计提减值准备。
重要考点1:研究与开发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问题
1.由于研究阶段并不是很可能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因此研究阶段支出全部予以费用化,即在发生时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计入管理费用。具体而言在研究阶段发生的有关支出,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期末转入当期管理费用;
2.在研究成果后进入开发阶段,仍然存在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问题,开发阶段满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具体而言同时满足技术上具有可行性,有使用或出售的意图,能够证明无形资产具有有用性,有足够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支持,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等5个条件,即应予以资本化。具体而言在开发阶段需要费用化的支出,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期末转入当期管理费用;但开发阶段予以资本化的支出,先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开发成功后,将其发生的实际成本转入无形资产。
重要考点2:按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是否可以估计划分
篇2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代会计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因此培养能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学生既能熟练进行手工账务处理,又能精通会计电算化操作,就会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然而,在中职学校中,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模拟实务课程的教学往往是分别授课的。会计电算化主要侧重在上机实践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会计模拟实务主要体现在手工做账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企业的整个会计账务流程,因此学生参加工作后不能很好地实现两者的统一。事实上,企业的账务实践过程完全可以实现会计电算化与手工做账系统的统一。因此,在中职教学中,可以将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模拟实务的授课相融合,实现会计电算化和会计模拟实务的有机结合,这在财会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会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会计教学中,会计模拟实务课程忽视了实质的会计实训操作教学,往往只在最后一个学期才让学生进行所谓的会计手工模拟实训课,其实习的内容和步骤与企业实际情况也有很大的差距,即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很少。一部分学生在学校只会做会计分录,不会根据企业实际的原始凭证做账务处理,这样的学生参加实际工作后就不会填制凭证、不会登记账簿,有些甚至于不认识账本,从而很难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这就是传统会计教学模式的“重灌输,轻本文由收集整理体验;重课内,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它的消极结果体现在很多教师授课过程中,仍然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讲授后才让学生进行实训操作的一种传统教学方式。因此,学生不能深层次地掌握这些原理,而只能被动地接受单向的信息传输,再加上教师讲解时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黑板+粉笔”的落后方式,这些不仅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扼杀,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导致这种教学模式的根本原因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如何改变这种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模拟实务相脱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会计电算化和会计模拟实务课程的异同点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模拟实务作为中职院校所设置的两门主干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对学生将来在企业的实际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学校并没有从实质上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往往将这二门课程分开授课,导致课程体系内容达不到会计教育目标的要求,很难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会计电算化和会计模拟实务课程二者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1.共同点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模拟实务都是在遵守基本的会计制度及会计法规、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及方法基础上,对企业的会计数据进行技术的处理。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提供企业的会计信息、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两者都能编制出企业的会计报表。因此,会计电算化和会计模拟实务课程两者的共同点,为它们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基本前提。
2.不同点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模拟实务课程除了以上共同点外,又各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以下几点都是会计电算化与企业模拟实务课程相脱离的环节。
第一,处理流程不同。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总账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成本核算系统、应收账款系统、应付账款系统和报表模块系统等等。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主要流程有电算化的基础知识、总账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财务报表系统,其中总账系统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也是会计电算化课程讲授过程中的重难点。当然,报表系统也是电算化会计的重点。而中职教学中的会计模拟实务课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流程,即从填制会计凭证到登记会计账簿,最后到编制会计报表,这三大部分主要通过手工账务系统来完成。
第二,权限设置不同。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操作人员有不同的权限,凭证的填制也有时序控制等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非常熟悉自己的身份,才能熟练操作各个操作流程的处理,比如制单人必须与审核及记账人分开、由系统管理员(admin)来设置各操作员的权限等;但在实际的会计模拟实务教学中,一般都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分不同的权限,往往是同一个学生从填制凭证到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一套账整个流程做到底,然后签上具有不同权限的操作员姓名。
第三,业务处理不同。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学生一般无法看到企业实务中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也不用自己去登记账簿,而可以直接通过系统生成的数据来查询与打印;但在会计模拟实务中,学生完全可以看到原始凭证,比如增值税发票、支票等原始凭证,并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去填制凭证,还要自己逐步去登记会计账簿,比如明细账、日记账与总账,最后才能编制报表。
第四,期末处理不同。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所进行的期末业务处理要先进行自定义转账设置、期间损益结转设置等,再根据所设置的自动生成月末转账凭证;但在会计模拟实务中,期末损益类等的结转都要通过手工计算得出,计算过程可想而知要比会计电算化的操作繁琐得多。
第五,报表生成不同。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报表的编制可通过系统自动生成,只要所选的行业性质与建账时的行业性质设置一样,并设置好关键字,系统便能自动生成报表;而在会计模拟实务教学中,报表的编制就麻烦得多,学生要通过数据的手工累计计算得出,稍有一点计算失误,便会导致报表不正确或不平衡。
三、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模拟实务课程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
为了避免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模拟实务课程相脱离的弊端,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同时要以会计电算化为重点,注意融合会计模拟实务的一些资料,尽量能实现会计电算化和会计模拟实务两门学科的教学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了解企业实务,胜任未来的会计工作岗位。具体步骤如下:
1.教学资料的融合
以用友通的财务软件为例,所选择的会计模拟实务材料要同时能在电算化的总账系统上操作应用,以便达到二者在教学资料上的融合。比如在电算化的操作中,会计模拟实务需要提供的教学资料有:操作人员的权限分工,如账套主管、出纳、会计等等;企业行业性质,如2007新会计制度还是新会计准则等等;基础信息,如是否对存货、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分类,有否外币核算;编码方案,如科目编码级次、客户和供应商分类编码级次、部门编码级次、存货分类编码级次、结算方式编码级次等等;基础信息设置资料,如部门档案包括部门编码与部门名称、职员档案包括职员编号与职员名称等、客户分类包括分类名称与编码等、供应商分类包括分类名称与编码等、地区分类包括分类编码与地区的名称等、客户档案包括客户的编号与客户的名称等、供应商档案包括供应商的编号及供应商的名称等、结算方式包括结算方式编码与名称等、会计科目包括科目名称与辅助核算等、期初余额表包括期初余额与方向等、项目目录包括项目设置步骤与设置内容等、凭证类别包括记账凭证与收付转凭证等等。
2.教学方式的选择
在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第一次操作的教学资料可以采用教材后面所附带的资料,通过这种初次操练,能让学生逐步了解并熟悉电算化系统、掌握各种操作技巧,并初步掌握重难点知识。在第二次操练中,可以将会计模拟实务整合过的资料带入机房,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原始凭证的基础上,将会计模拟实务的资料在电算化系统上进行操练,这样才能实现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模拟实务课程的有机结合。
3.会计分录的准备
篇3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学方法;实务对接;教学现状;措施
前言
高职会计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为了给国家和企业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人才,而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做好教学和实务的对接,更能提高教育的质量,从而增强学生在会计工作方面的能力。
1高职会计教学现状
联系当下高职院校会计学习方面的现状而言,教师在教授课程内容时,基本会习惯性的采取填鸭式教学的办法,而忽视关注同学们自身的兴趣倾向,同时也忽略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刺激和引导,从而导致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不够充足。在时下的教学实践中,即使做到了教学理念的随时更新。也难以完全改变教学方式受传统教学办法束缚的现状,从而降低了对同学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例如在高职会计实务的知识解释和操作指引上,教师若仅仅把某些账务数据资料分发给班上同学,令其自行按照程序步骤和相关标准完成实务操作,学生就只需把账务信息记录在账簿上即可,并且按照既定的要求填好会计凭证,然后把写好的报表上交给老师就可以了。在诸如此类的比较浅显、不涉及核心的创新性的知识的课程讲解过程中,学生的身份就只是单纯地完成知识的接收,麻木地进行实务作业,那么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激发也就不奇怪了,相应的实践能力也会比较差。
不仅如此,学生必须得到专业的实践教材的指导,而现在的许多高职院校,却缺乏完备的课程资料,这也完全可以成为束缚同学们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的重要元素。高职院校中配备的会计实践资料一般是具有比较多样的种类的,而除去内容大多集中在中小型企业的业务方面,且重点知识一般倾向于会计核算这条线上。学生在强化学习和解读教材知识点的同时,或许会不具备整体眼光,也无法精准把握财务工作系统的全局,难以对整个财务运营情况做一些科学的评析和判断,归根结底,学生从本质上说是根本没能全身心投入到财务管理中去的。
2对接措施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高职会计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方法,该方法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在教学案例研究的前提下。为学生创造出最接近于企业真实运营情况的课堂氛围基础,使同学们可以在这种氛围中,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理论知识的含义与内涵。通常来说,老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这种办法的同时,要安排更多的时间来备课,谨慎地选择案例资料,老师在筛选案例时,有一个基础要求,就是必须选择和课本理论紧密联系的,这样有助于同学们在进行案例解读时。更好地掌握理论内容、在不同的思维中发现新的奥秘,从而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
2.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其重点在于要创造一个特殊的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会计课程的学习将更具有挖掘学生的认知深度的效果,也更能使学生在情景设计的前提下更完美地融入课程教学中去,这将有助于同学们激发自我内在潜力。情境教学法在该门学科的课程中凸显更多的实用价值,从而实现和会计实务课程的完美对接。
2.3头脑风暴教学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要求老师聚集有不同的思维特点的学生,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沟通。不停地进行思维碰撞,以此得到全新的想法。头脑风暴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刺激学生的参与欲望,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和自主探讨中去。在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导中,把头脑风暴法的作用扩大化并且完全发挥出来,比如在纳税筹划相关训练阶段,综合利用多种办法,不只是这样。教师需要具有在会计实务课程中熟练利用ERP沙盘教学方法的能力,通过ERP沙盘的作用,开展会计实务课程中包含和要求的教学项目。依然是在全班范围内给学生分好组,并在每组中精挑会计主体,赋予其基本的注册资金所有权,同学们可以按照运作要求,共同完成投资等业务活动。学生在学习阶段,需要掌握分析企业财务情况的思S和技巧。完全掌握经营业务程序步骤,站在企业资源配置的视角上查看会计与经营活动的开展。
篇4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拟实训;微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2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财政部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也强调“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可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重点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而从目前高职会计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仍以传授会计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安排等诸多方面不能很好地体现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特色。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主要表现在实践项目单一、割裂,内容陈旧,衔接性差,脱离社会、会计岗位需求,没有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项目与内容,没有根据能力发展规律设置分阶段的、阶梯式的实践教学过程。许多高职学生步入社会后,暴露出职业能力不高、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等问题,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与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大力推进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一、根据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构建项目化实训教学体系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实践教学目标,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现在很多高职会计院校设置的课程没有按照实际企业的岗位设置,主要课程依旧还是基础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等,在进行这些课程的实际训练时,大部分都是自己单打独斗,忽略了团队协作与沟通的重要性,因此实践教学要进行分岗模拟实训与综合实训。首先,进行分岗位的实训教学,如初级会计实务实训、加工制造业会计实训、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训。初级会计实务实训、加工制造业会计实训、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采用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首先根据企业类型与实训要求,将模拟企业会计资料划分4-6个不同会计岗位,如出纳、材料会计岗位、成本会核算岗位、收入与费用岗位、主办会计岗位等,让学生岗位模拟实训,使学生按照会计工作的实际流程,在不同的岗位上完成会计核算的循环,掌握不同会计岗位对应的业务技能;其次,在分岗实训结束后,安排后续的综合实训,由学生身兼数职,独立完成一个企业(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循环,既对岗位实训中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又涵盖了岗位实训中没能涉及到的知识点,拓展了学生的实训能力,强化了专业素质,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最后,安排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校外顶岗实习需要学生深入企业实际岗位了解、熟悉实习企业的整个财务工作流程,掌握所在会计岗位的工作方法和技能技巧,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学习相关的会计技能本领,充实会计理论知识,对学校所学会计知识进行系统的消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职业能力都得到提高。通过顶岗实习,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既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有效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利用顶岗实习的机会提前到岗位上去真刀真枪的实践,利于学生形成良好职业习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亲身感受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在顶岗实习中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促进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提高。
二、结合项目化实训教学体系,整合原有的会计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内容
为配合实践教学,会计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整合,对原有的课程进行优化重组,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梳理,对课程重复的内容在制定课程标准时进行统一规划协调,要进行知识重构,避免各课程内容的重复和遗漏等。另外,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税收税法政策的变更,对教学内容制定增删计划,如在《企业会计核算实务》里及时补充新会计准则或新税法的内容,使各门会计专业课具有适应市场需求的灵活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实践能力。
三、为更好地进行会计实践教学,要加强会计实训硬件与师资等软件投入力度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中实训条件仍然较为落后,实训资源不足,信息化投入不够,虽然有些也模拟了企业财务岗位的结构,但是实训的模拟题都比较老旧,跟不上现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且实训课程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需要他们有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和会计理论知识,但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很多都是从大学毕业即到校任教,尽管有些取得了会计师等专业资格,但没有企业历练,使得他们很难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准确地教授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实际流程,影响授课效果,因此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必须打造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团队。
为打造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团队,可以通过内培外引、教研结合、轮岗实践、观摩学习、积极引进企业业务骨干充实师资队伍等方式,力求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的实践教学团队。为了保证与实际工作不脱节,除了教学资源的高度仿真外,可以派出专业老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教师与企业单位横向科研机制、教师从事社会服务机制等。通过这些机制一方面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实务操作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保证了专业教师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将实际岗位的知识及能力需求融入了课堂教学,有效地保障了会计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高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四、组建专门化实践实训教学机构
实训教学日益成为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很多高职院校建立了多项实训场所、实训大楼等,但在其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往往有些滞后,即缺乏专门化的实训组织与指导机构,因此各高职院校要成立专门的实训中心。该机构主要负责实训教学项目开发与运行管理、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这将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理实一体教学和实训条件,使会计实训中心基本成为融教学、竞赛、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财经类实践教学基地,
五、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结合实践教学,为了真实考核学生学习效果,应该努力打破以往教学中通常采用的以一次性终结性考核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评价方式,应该探索引入多种评价机制,努力将评价涵盖到学习的整个过程,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会计工作,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考核应是多维的、全方面的,要充分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结果等多项指标相结合的评价要求。因此采用过程考核,学生学期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考成绩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按一定的比例计分,结合考勤、课堂提问、业务操作、听课笔记、课后作业、课内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模块考核、期末考试等环节综合评定。
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手段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要在科学分析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改革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条件等。一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手段,提高课程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探索课堂教学和网络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利用网络强大的信息资源,通过大量的典型案例,“边讲边练、多讲多练”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对信息化感性的认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二是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于重点、难点、疑点知识还可以制作成微课,将知识碎片化,以视频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展示,扩展了课堂信息量,还更直观,更丰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还可以将微课视频下载到自己的手机或电脑,进行课后的学习与揣摩,突破了课堂学习的局限性,实现了移动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高职会计教育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在功用上实践教学甚至比理论教学更为重要,实践教学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保证,是高职院校会计毕业生成为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中职会计;应用;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48-01
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就目前来说,部分中职生知识基础比较差,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和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因此,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使用游戏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游戏教学法的概念
游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多种多样与学习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游戏,促进学生学习课程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游戏教学法应用原则
第一,趣味性原则。趣味性,是教师设计教学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则,只有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学生才会积极参与,才肯开动脑筋。第二,创造性原则。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性潜能。而教育的重要职能,就是要尽可能地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教学游戏的设计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环境和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和创造。第三,难易适度原则。设计教学游戏时应考虑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游戏的可执行性,做到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三、游戏教学法应用程序
首先,选择游戏。在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游戏。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符合学生的基础和认知水平,且被学生所喜爱的游戏。其次,导入游戏。教师向学生讲解游戏的规则和方法时,语言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内容要突出重点。游戏展示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开始游戏。再次,进行游戏。进行游戏是学生学习知识和获取技能的关键环节。尽管学生是游戏的主体,但也需要教师进行适当指导,使学生有序地开展游戏。学生要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并充分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参与游戏。最后,评定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评定游戏,评定各小组或个人在游戏中的表现。对优胜者提出表扬,进行适当的奖励;对落后者不要责备,可进行适当的惩罚(如唱歌或跳舞),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同时要从积极方面鼓励和引导他们,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游戏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程教学应用的实例
1. 竞赛类游戏的应用实例
竞赛游戏,是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环节,操作方法类似于智力竞赛。其主要做法是:将教学内容或巩固内容编成比赛游戏,让学生在自学或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竞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会计科目”是会计初学者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之一。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竞赛游戏:将学生分为若干组,以组为单位,让学生们去记忆这些会计科目的名称、定义和性质。10分钟后,进入游戏阶段,设定每组各有100分,教师说出任意一个或几个会计科目,要求学生说明其性质或将其归类,由各组学生进行抢答,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显示游戏的公平性,最先回答准确的第一组加10分,第二组加5分,第三组及之后无加分。多答对多得分,少答对少得分,答错则扣分。问答环节结束后,统计各组得分,得分多的组获胜。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此次竞赛游戏进行评定。
2. 角色类游戏的应用实例
角色类游颍是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扮演某一角色,然后按此角色独自完成任务或与其他角色扮演者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角色扮演的特定情境中,能如身临其境般地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角色扮演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密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等,都具有催化剂的作用。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不同会计角色的职能和作用,理解企业如何运作及会计与企业的关系,可以选择角色类游戏进行教学。具体方法是:应用ERP沙盘模拟的方法,先把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代表一个企业,每组5人,分别拟定首席执行官、营销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和财务总监等角色,各个角色立足本职工作,相互分离、相互协作,共同经营好本企业。然后设定每组起始年度相同的经营业绩,各组在共同的竞争环境下进行期限为6年的公平经营。最后在第6年末比较各组的经营业绩,业绩最好组胜出。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并对这次角色游戏进行总结。
五、结束语
总之,游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教师在中职会计课程教学中要多运用游戏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1 会计专业应用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1.1 调动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特点,传统课堂中教师多采用讲解的形式,学生很难理解复杂抽象的知识点,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会计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内容枯燥的知识讲授过程变得灵活有趣,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填制银行结算单据及流程时,若只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不加入图片、文字等演示,教师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讲述银行结算流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若将银行各种结算单据制作流程图,变抽象的知识为具体,学生则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2 强化学习效果
会计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如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外,还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提高会计信息处理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模拟实验环节,开展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安排学生利用财务软件将手工会计模拟实践结果在软件中实践,提高学生对会计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熟悉电算化会计化系统中工资、固定资产、材料、成本、销售利润等子系统软件的安装使用,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以及与手工记账的区别。
1.3 强化信息集成共享意识
在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行业不断变革发展,从事基础业务和简单操作的会计人员将逐渐被计算机取代,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根据信息数据参与决策分析、价值创造,对会计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高校承担着培养信息化会计人才的重任,应努力提高信息化硬件水平和软件配置,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善教学策略,校内开展财务会计实训,校外积极开展实训基地,培养具备专业业务能力以及具有信息化集成共享理念和决策分析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 信息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1 多媒体教学
会计内容的理论性和算理性较强,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知识复杂难懂,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高校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将复杂的知识和流程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表现,使教学内容直观易理解,调节学习氛围。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将网络上的案例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开阔学生的眼界,实现课程内容多样化。
2.2 网络教学
第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形式,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知识。通过网络开放的教学平台,如云课堂等,建立在线课程,将教学课件、视频、参考书籍等學习资料上传至在线课程中,方便学生在线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的现有功能,可以统计学生预习的水平,在线测试学生薄弱的知识点,生成直观的统计结果,使教师在上课讲解时更有针对性和侧重点,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第二,教师可以尝试录制微课视频,制作课程视频系列,提高了学生的接受度。此外,将一些重点知识点和易混淆的内容,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以及短期和长期借贷等录制成3~5分钟的短视频,传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利用新媒体自身传播快、接受广泛和碎片化学习等特点,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供学生随时阅读。第三,在移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上建立讨论和交流平台,丰富师生之间沟通的方式。
2.3 模拟实验室系统教学实训
会计学科在理论教学时,需要结合相关教学实验软件增强学科的综合性,通过设计实验性的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仿真模拟实验教学平台指通过使用多媒体平台模拟企业的财务环境,运用真实的会计工作流程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切实体验会计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技能,提高综合能力。例如,在管理会计课程中引入ERP沙盘模拟课程,借助ERP沙盘为会计教学搭建仿真企业环境,学生可以从财务视角出发管理企业整体运营过程,对研发产品、资金筹备、投资回收、现金流管理等进行分析,从模拟企业经营活动中获取实验数据,进行财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等实践。通过仿真模拟实验,学生可以清楚了解并全面管理企业整体的经营活动,将财务和业务一体化,不仅使学生对本专业有更强烈的认同感,也使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更加完整,有利于培养专业型人才。
3 信息化教学在会计学科应用的不足之处
3.1 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单一
一些高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停留在学习软件操作层面,在教学过程中,软件的功能应用操作根据教材框架的顺序,将会计基础知识以及财务处理流程分裂成独立的模块,例如在财务链学习中划分总账管理、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和固定资产等模块,没有真实再现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财务处理流程,导致学生认为总账管理就是录入一些会计凭证,再对凭证进行修改和记账等操作,学习内容较少且不能将各模块关联起来,割裂了会计信息化的整体知识,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一体化内容,不能从整体上感知实际财务管理流程,一旦遇到实际业务,无法做到独立分析处理,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
3.2 缺乏师资力量
一些高校相继开设ERP实验室、会计手工实验室和沙盘等实验实训室,但因为缺乏相应的指导教师,这些实验室利用率较低,只有在学校参观时或学生实训周开放,学生实践时间少。实践教学中既需要教师精通财务业务ERP等软件应用,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独立配置财务软件的运行环境,快速处理实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更要了解企业的会计财务流程,这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3.3 教学模式落后
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不同于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软件替代手工会计,完成收集、输出和存储信息的过程,实质上并没有突破手工会计核算的思维框架。会计信息化则指继承与共享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一个实时处理、高度自动化的系统,支持企业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目前一些高校软件仍是单机版环境,一个教师扮演多种会计岗位角色进行讲解并演示后让学生模仿操作,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互动和交流,实际操作过程仍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没有涉及信息管理共享集成,学生很难形成这种思维理念。
4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会计信息化教学改进措施
4.1 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设计教学内容
在会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目的,从而对总体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解。不以教材顺序为实验框架,而根据实际财务管理流程设置实验任务,在任务讲授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做到教学任务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不是一味使用多媒体课件,给予大量图片视频冲击,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无法专注学习知识,进行深入思考。
4.2 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进入企业学习锻炼,更好地将学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通过企业实践,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实验课程的内容,从建立套账到启用各模块、结账等流程收集编写资料,贴近用人单位的需求。教师提高了会计信息化的实践能力,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4.3 創新教学模式
为了让学生在学校中体验会计信息化的集成共享理念,学校应当改善单机版教学环境,争取实现网络版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学生可以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在同一个账套中同时完成各自的任务,体验会计信息化的工作模式。教师应当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会计信息化对整个社会以及企业运营的重要性与创新性。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方法,重视会计信息化教学,多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的比重。
5 结 语
篇7
Abstract: ERP sand table simulation course teaching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which uses visual business operation sand table to simulate the situation of business operation. It enables students to experience the whole process of business operation and knows about the limit of enterprise resources in the activity of analyzing the market, developing strategies, organizing production, whole marketing and financial settlement. So we can make them deep understand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rules, and enhance management capacity. The course combines role-playing, case studies and expert diagnosis in one; its biggest feature is the study in the particip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andbox simulated teaching problems,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proposals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关键词: 沙盘模拟;对抗教学;角色扮演
Key words: sandbox simulation; confrontation teaching; role pla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273-02
0引言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新形势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集理论和技能于一身、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人才,是高等院校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培养目标,需要加大实训教学力度,探索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ERP沙盘模拟教学中搭建起了逼真的、生动的、可模拟现实企业经营管理的应用平台,通过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足不出户就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它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企业管理人才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模式。
1ERP沙盘模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国内很多高校的经管类专业都已开设ERP沙盘模拟教学,尝试构建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有一个实用、真实的实践环境,模拟企业管理的实际操作,但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1 ERP课程设置不适当目前,在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ERP沙盘模拟实验的设计时,基本上没有太大区别,所有专业开设的ERP实验大同小异,这样就导致ERP沙盘模拟实验定位模糊,难以体现专业特色。虽然ERP是一个功能全面、模块众多、结构复杂的企业管理软件,可以利用ERP系统的相关模块完成诸如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几十项实验,达到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模拟,但实际上不同专业学生所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不同,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其实验设计的主次和重点应有所不同。
1.2 ERP课程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还需提高企业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的专业性很强,对任课老师的综合知识要求很高,能够任课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电子计算机和企业会计实务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生产管理、物流以及ERP的相关知识等,但目前这样的教师也很缺乏,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能够胜任这门课程的教师少之又少,这也成了推广这门课程的瓶颈。
1.3 研究人员缺乏本课程是一门管理实践的课程,它具有新颖性和综合性。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就牵涉到了诸多的学科,例如: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等。但是能够综合的包和应用这些学科的人才几乎没有,同时,研发沙盘课程的人员大多都是ERP厂商的开发人员,和院校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在院校中运用这些沙盘产品还有着显而易见的问题。由于研究沙盘理论的人不多,加上与之有关的书籍、科研项目以及相关的论文都较少,这势必约束沙盘课程的推行与运用。
1.4 “模拟”终究是模拟沙盘模拟虽然是非常接近于现实而又富有针对性的模拟,但毕竟不是真实的商业运作,不可能完全模拟现实情况。有些学生在一次沙盘模拟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就沾沾自喜,认为大功告成了,什么都会了。现实生活中的市场有制造商、中间商、终端商和顾客群,而ERP沙盘训练课程中的每个组都是产品制造企业,教师是唯一的客户,这样的模拟大大的简化了实际市场的复杂系数,不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市场。
1.5 缺乏和会计基本技能有关的内容ERP沙盘模拟实验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经济管理各方面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全局观念、团队合作精神,而且还要求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模拟企业运作中,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培养中,学生在这些方面是比较欠缺的,致使学生在ERP沙盘模拟实验中往往会感到非常困难。事实上,目前学生的普遍状态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记的比较牢,但是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尤其是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比较弱。
1.6 实验课程的评价体系未成熟目前,大多数高校进行ERP沙盘教学时,没有形成有效的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具体表现在两点:一是ERP沙盘教学是团队配合完成的教学项目,最终权益是团队总成绩,无法反映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效果,混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二是通过一次实验就决定学生成绩,显然有悖于管理才能评定客观性。
1.7 未建立长效机制,难于持续开展和经验积累高校现行管理体制缺乏机制,不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ERP沙盘对抗属于学生活动项目,不是课堂教学,与校园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一样,指导教师不算教学工作量,学生不能加学分,教学工作量直接与岗位考核和职称挂钩,在缺乏利益驱动的情况下,谁也不会有很大的积极性去指导竞赛。同其他比赛相比, ERP沙盘模拟对抗赛专业性强,缺乏教师指导,必须带来竞赛效果差的后果,造成难以持续开展乃至积累经验。
2提高ERP实践教学效果的建议
2.1 明确ERP实践教学的目标清楚教学目标之后,才可以了解教学效果好与坏。基本点目标是让学生知道ERP沙盘与软件。在其运行之中,可以结合有关的应用,同时经过模拟企业的每一个主要的岗位来使学生掌握ERP系统的功能,知道在企业当中不同业务的处理步骤;较高层次的目标是让学生熟悉在企业当中每一个部门的职能和每一个岗位之间的联系,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层次的理解企业的运转模式;更高层次的目标是经过ERP实践教学课程,学生可以拥有对企业安装与维护ERP项目的能力。
2.2 实验设计方面
2.2.1 依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在ERP沙盘模拟实验内容中要有不一样的侧重点例如,针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在诸如市场预测与分析、销售管理等方面理解的深刻;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要在诸如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等方面详细的探究。综合实验完成后,学生要进行合作,使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在一起,组织角色的时候按照自身主业进行有效的搭配。
2.2.2 在实验教过程中,教师应使用最合理的方法协助学生及早的了解ERP的本质,培养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建议在每次未做实验之前,教师要发放一些有观点资料(包含实验规则等)给学生,并抽出一至两天的时间让学生熟悉这些资料。在学生未开始试验之前,教师要首先演示一年的程序,同时做出有关的讲解,其重点在于讲述ERP的精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开展实验活动,这些每年一次的活动(例如:销售、招聘等)应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通过六次试验之后,各组要按照自己的经营状况进行讨论,总结在试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然后教师对其点评,之处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
2.2.3 应对各组学生在实验中的成绩做出合理的评价ERP沙盘模拟实验侧重于实践、领悟以及提高。它的最后成绩应包括以下三点:①同一组中学生对实验的评价,这部分大概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②在试验完成之后,学生递交实验报告的情况及时不及时以及报告的深刻与否,这部分大概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四十。③试验小组最终的成绩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有对实验结果做出的贡献,大概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四十。
2.3 教师方面ERP沙盘模拟实验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常识,还要了解信息技术和软件研发、维护及使用的常识,这样才能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解释,才能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并进行决策的能力。所以,建设一支胜任的教师队伍是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建议高校应尽量选聘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对口、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或聘请咨询培训公司的专业人士与高校合作;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支持教师到企业调研或者“兼职”,深入企业生产管理实践,使教师在理论知识得到应用与验证的同时,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2.4 学生方面ERP沙盘模拟实验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可以采用轮岗式演练模式,让每组六名学生交换岗位进行多次演练。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压力,不仅培养了学生全方位管理才能,而且能增强学生对职能分工与合作的认识,培养其团队意识、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同时,在轮岗式演练过程中,通过岗位轮换可以发现每个学生在不同岗位上的优势,有助于学生认识并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
2.5 强化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生在亲身体验沙盘模拟对抗教学实验之以后,教师要留有一些课时用以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一,教师应重新加强有关的理论知识,侧重于ERP系统原理和企业应用ERP系统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等等,把实践方面的知识提升到理论认识的层面。第二,教师要安排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对实验过程中的感受进行发言,同时也可对于老师设置的问题做出探讨。经过这一过程,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以前在理论学习上的不足,明确实践和理论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别,还有理论对实践的引导作用。
总而言之,ERP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院校的经管专业的学生对理论与实践要求也不是很低,所以,ERP课程的开设能够很好的服务于学生,使他们在体验的同时获得学习,进而提高自身与社会适应的能力。
2.6 增加变数提高应变能力对于有经验的团队,在沙盘模拟的过程中,能够把诸如房产增值、生产线受损等某些不确定的因素纳入其中,以此来看企业的生存能力,将先前的理想运营状况打破,使其与实际的状态更好的一致。在实际中,对于成本很大的项目来说,它们通常依据投标的方式来获得订单。在沙盘模拟中,由于订单的分配方式十分的单板,从这一方面来说,将规则简便化就能够让比赛清晰明了,然而,还是有很大的空间能够改进,要想使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把自己的能力贡献出来,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获取订单的方式上要具备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