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的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摊经济的市场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摊经济的市场分析

篇1

关键词:宜昌低碳经济SWOT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共识,也是中国、湖北省乃至宜昌市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的条件下,宜昌市的经济发展将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环境约束,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消费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一、低碳经济是宜昌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

目前,宜昌市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的阶段,面临着经济发展转变和构筑新型城市化的双重任务。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为了满足温饱型社会需求,我国选择了一条粗放型、高增长、重数量的发展路径,环境因素的短边效应与日俱增。应该说,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环境约束。宜昌市地处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粗放程度较高,在外部发展环境急剧变化的压力下,按既有模式发展的成本将快速上升,后发优势逐渐丧失,在这样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不仅必要,而且形势紧迫。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生态宜昌的需要

低碳经济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选择。宜昌是全国10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水质和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以上,拥有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老岭等6个独具特色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55.3%。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生态破坏,减轻环境污染,改变消费模式,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升城市生态文明的水平。

(三)发展低碳经济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

要实现节能降耗,就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调整一、二、三类产业的格局。“十一五”期间,宜昌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4.0∶51.0∶35.0调整为2009年的12.1∶55.1∶32.8,但从产业内部结构看,传统产业仍占较大比重。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实际上也是能源结构的调整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实际上代表着“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也可以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二、宜昌市发展低碳经济的SWOT分析

在明确宜昌市目前低碳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可总结出目前宜昌市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并结合自身优势加以解决和改善。

(一)宜昌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

宜昌地处三峡,山水环绕、生态优美、地造天成、资源富集。进入新世纪后实施大开放的主战略,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发展环境,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难得的条件。

1、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宜昌立足水电等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以电力、化工、食品医药和装备制造四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基础雄厚,配套能力强,为加快我市低碳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具有完善的发展平台

多年来,宜昌市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产业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已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最适合开设工厂的城市之一,是国家电子材料产业园、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宜昌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平台优势进一步凸显。

3、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宜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水质和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以上,拥有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55.3%。

4、具有突出的后发优势

宜昌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模式和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定型和成熟,产业向低碳经济进行调整和转型具有成本低、阻力小、动作快的后发优势。

(二)宜昌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

1、社会经济发展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宜昌市无论是在经济发展上还是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突破,但宜昌市目前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在经济上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很大差距,面临着振兴区域经济、改善民生的巨大挑战。同时,宜昌市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与产业的低端化、高能耗化等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2、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资金和制度等因素的限制,我国能源利用技术的整体水平落后,技术研发力量有限,能源利用率在世界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国家能源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每创造100万美元GDP,中国能耗目前是美国的2.5倍、欧盟的5倍、日本的9倍。目前,中国能源平均利用率为32%,比发达国家低近10%,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0%,可再生能源的商品量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风电资源的利用率仅有0.05%。宜昌市地处欠发达地区,能源利用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目前,宜昌市的节能减排的技术还不发达,循环经济水平低,缺乏在区域之内不同行业、不同过程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限制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3、节能减排意识薄弱

目前社会公众的低碳意识较为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低碳生活的理念,加之节能成本高,节能手段运用不便捷,宣传力度不够,低碳观念要真正融入到广大市民的生活中去还存在不小的困难。

(三)宜昌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

1、政府的高度重视提供了政策机遇

湖北省是全国首批国家低碳试点省之一,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意见》,在政策上引导企业和居民发展低碳经济。

2、国际大环境有利于宜昌市低碳经济的发展

中国政府基于低碳的态度和行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开展CDM项目的主要国家,中国正在采取积极措施,促进CDM项目的开发。积极的国际大环境有利于宜昌市吸引发达国家投资减排技术,既能快速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也能吸引大量资金,为宜昌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四)宜昌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威胁

1、现有产业结构不适应发展低碳经济

从产业结构看,宜昌市的经济发展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需要增加大量的基础设施和第二产业,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换句话说,宜昌市未来的发展还需要较大的能源供应量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空间。

2、国际社会的压力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到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以及每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国际社会不约而同的将焦点集中在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议题上。可见,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三、宜昌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以观念更新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推广应用低碳经济利国利民。为使广大民众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好处,实现由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向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型并变为全社会自觉行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倡导产业低碳化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宜昌市要充分利用水电名城的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把握低碳经济的先行主动权,构建低碳经济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兴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产业,使之成为宜昌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逐步探索出一个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模式。

(三)以科技创新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科技进步是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发展能源科技,要早谋划、早安排,建立能源科技储备。当前要瞄准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积极开展研究开发和示范工作。

(四)以制度创新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政府规划,制定低碳经济的“宜昌方案”和行动路线图,与国家的“发展规划”、“能源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相衔接,形成具有政府意志的可操作的低碳经济发展蓝图。积极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注重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公众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

参考文献:

王红曼,张方译.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刘云.怀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困境与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04)

篇2

从实体经济向感情经济转变

赵伟国(浙江理工大学教授)

这三十年的变革应该说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传统的手工劳动向工业化转变,这个过程造就了像杉杉、雅戈尔、海螺、大地等最早的一批代表品牌,那时这些品牌大多以单品为主。这个过程的意义在于手工作坊很依赖个人技能,工业化的转变把这种工艺技能分解掉了,通过标准化的流水线大家都能够做出好东西了,产量的问题迎刃而解。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服装行业完成了从制造业向流通业的重心转移,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专业市场的形成,像杭州的四季青等。这些早期的服装集散地对服装品牌发展的贡献在于把工业化的产品辐射到各个角落;同时,人们对服装的理解认识开始发生变化,商业开始发生作用,产业链开始形成。80年代末90年代初,福建、温州品牌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整合了市场和集散地的资源,从单一产品品牌开始过度到配搭型的品牌,从而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品牌的雏形。这个时期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以百货为核心的零售业开始变化,开始出现购物中心,开始出现对应人们生活形态的零售业态,在这种变化中,它们都把服装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为服装提供重要平台,从而造就了一些服装品牌和新的商业形态。

90年代后期,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完善、市场的逐渐细分,品牌的竞争更加激烈,服装品牌的商业导向更加明显。在国外高端品牌和国内大众品牌之间出现的市场空缺,很快被各种各样的“伪洋品牌”挤占,出现了独特的“傍名牌”现象。到了2000年以后,消费者开始对品牌的价值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0后和90后开始主导中国的消费走向。

在这一系列的变化背后,经济始终都是驱动力。但是值得指出的是,之前是实体经济,在商业出现之后,服装的审美性开始显现,设计师的作用开始彰显,进入新世纪以后诉诸感情的体验经济正在成为服装品牌发展新的驱动

元素。

穿着文化是品牌繁荣的基点

郑晨爱(浙江奥奔妮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对服装品牌的理解,这三十年有很大的变化。70年代的时候,应该说几乎是没有什么品牌概念的,是从军装到工装的变化,对穿着文化、对品牌的理解是很初级的,政治色彩比较重。到90年代提出品牌战略之后,对品牌的研究和理解才大面积地传播开来。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过去七八十年代是生产型,是生产者在主导这个产业。到了品牌年代,服装的商贸业开始起作用,服装由二产主导进入到三产主导的时期。这个时期在温州的历史上有一个“96现象”,像报喜鸟、法派等很多温州的品牌都是在这一年崛起的。

品牌要回归基本建设

王翔生(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

我是90年代进入内地服装市场做品牌顾问的。那个时候的一个特点是消费者很“哈”洋,消费观念要比现在盲目,认为洋品牌就是好的。所以那个时候的品牌往往都要弄个洋包装,比如洋名字啊、洋背景啊之类的,那时候南方的大部分牌子都在香港有一家公司。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那时南方服装品牌的发展要相对快一些,品牌创立的背景大致有三,一是南下的设计师,比如梁子;一是从服装企业自己“下海”创业的,比如歌力思;一是由批发转型过来的,比如虎门的很多企业。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比较熟悉市场,所以他们能够开启90年代品牌市场的繁荣。

我认为90年代之所以有一个快速的发展,主要取决于需求的变化。那个时候推动品牌发展的不是消费者,而是加盟商,加盟应该可以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一些有了一点“小本”的人,做不了股份公司,又不想做个体户,加盟成为了很受欢迎的概念。十几年前加盟商太好找了,我们定义,北京博览会没有三四十个加盟商就是失败的,而且很多是现金加盟。现在做品牌要先做好市场分析、做好旗舰店,然后再招加盟商,而那时候则正好相反,有衣服就可以找到加盟商,加盟商做大做好了再选择一个样板做为终端形象。那时的品牌建渠道主要靠加盟商,而现在则主要靠终端、靠消费者。应该说那是一种得益于整体经济繁荣的毫无章法的成功,反观这段发展,现在做品牌最关键的是要回归到品牌的基本建设,做品牌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事情,我们看到现在一些老品牌又回归到起点,从品牌战略开始、从终端操作开始等等,这才是真正的做品牌。

真正的转折在2000年后

杨大筠(UTA时尚管理集团总裁)

7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的服装产业还是以国有化为主,人们的穿着大多还是蓝色或绿色(军装)。当然,那个时候也有品牌,比如红专衬衫。对我个人来说,印象最深的还是80年代到90年代,那个时候的流行主要是跟着电视节目去走,那时基本上没有什么品牌和专卖店,衣服大多是在地摊儿或街边的店里,是量贩式的,有点类似于大红门或动物园几年前的形态;商场里是柜台式的,衬衫、西装、裤子分门别类地摆放,没有试衣间。在时尚文化方面,则经历了布拉吉裙代表的苏联文化到日本文化的影响,然后是西方的一些时尚元素透过港产片逐渐地渗入。1978年,皮尔卡丹先生来到中国,让中国人第一次了解到了国际时装时尚。

中国服装产业开始意识到做品牌,还应该追溯到1993年第一届服装博览会(CHIC)。在那一届博览会的论坛上还没有提出品牌这个概念,还是在讲产业工业化、规模化,但是它提出了服装是生活方式的体验,是文化的载体,这一点让我印象很深。中国服装从经营和品牌运作上转型的标志应该是,1994年真维斯、佐丹奴、堡狮龙、班尼路纷纷在广州、上海开设专卖店。它们改变了中国服装企业对于品牌的认识,品牌如何去做,专卖店如何开,推广和管理怎样进行,应该说都是从这时开始的。从1994年到1999年是中国服装品牌大张旗鼓扩展、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

2000年之后,以邦威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服装品牌开始崛起。它们的经营思路、想法、运作品牌的方式与之前的雅戈尔、杉杉完全不同,它们的老板都很年轻,没有那些传统的影响。我认为从70年代到90年代,是从混沌到整个产业蓄势积累的阶段,00后是一个转折点,中国服装产业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跟全球接轨的程度越来越高,流行度的把握能力越来越强,规模越来越大,对消费者的引导能力与西方越来越接近。而第一代品牌我认为还是在供不应求状态下的一种生产性的发展,虽然郑永刚是第一个提出做品牌的人。品牌不会在每个时代都产生,是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品牌。比如,美国的60年代到70年代。

品牌随产业而发展

谭安(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副会长)

解读服装品牌三十年的变化,离不开产业的发展。服装工业是脱胎于手工业的,70年代到80年代是服装工业的第一个阶段。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服装工业是中国工业之母。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一种产物,是一种私有制的体现。服装从一开始就是存有市场经济成分的,它不同于纺织,打个比方,纺织是属猪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有国家供给,服装是属鸡的,需要自己找食吃。从手工作坊到生产合作社,再到工业化大生产,虽然社会生活的关系有所不同,但服装行业市场经济的因素应该说是一直存在的。因此,服装也一直都有品牌,像老字号培罗蒙、造寸、蓝天、红都。到70年代后80年代初期,上海、北京地区开始出现一批有代表性的品牌,上海的绿叶和海螺、北京的天坛、天津的红栗等。

第七、第八两个五年计划阶段是服装工业的大发展时期,出现了“工农商学兵一起搞服装”的局面,到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服装工业体系已经基本完成,服装较早地进入到了市场经济的轨道。改革开放的闸门一开,服装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涌现。上海、北京、山东、江苏、辽宁,产业基础比较好的“五省市”迅速发展起来,广东、浙江也开始脱颖而出。北京的长城风雨衣、上海的蒙妮莎都是当时著名的品牌。

到了90年代,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80年代诞生的品牌有一些茁壮成长,成为行业主要品牌,并且达到了国家品牌的规模(销售网络、知名度遍及全国);以美邦为代表的虚拟经营品牌开始出现;老字号品牌由于自身体制的束缚发展放缓。各个大类的品种都出现了代表性品牌,总体上男装强于女装。1994、1995年,品牌格局基本形成,出口首度超过香港,成为一个分水岭。我认为,这应该是一个集中精力创国际品牌的时机,但是我们并没有很好地抓住。国际品牌攻坚战成为2000年后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的一个主题。品牌是企业的旗帜,是国家经济的结晶,是从国家到媒体到消费者各个社会层面的结晶。个人认为,应该采取经济体育的办法,组织“国家队”。

螺旋式上升的品牌时尚

李超德(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在服装领域是一个“春意盎然”孕育着变革的时代,从时的单调走向“五彩缤纷”的流行时代。在港台流行歌曲和泊来品街头时尚的双重冲击下,传统老字号服装店逐渐恢复。以电影和电视剧服装为触媒剂,人们摹仿电影电视剧中主人公的服饰。如:《庐山恋》中连衣裙风靡全中国;《加里森敢死队》中的“军猎装”成为年轻男子最流行的服装。同时,上海服装公司成立第一支时装表演队;《时装》杂志于1980年正式创刊;1983年原苏州丝绸工学院设立我国第一个服装设计本科专业都成为时代的标志。

进入九十年代,消费者的穿着意识快速与国际流行信息同步,服装设计师职业化进程加快,名牌战略迅速使“杉杉”等早期品牌红遍中国,以“不是我是风”为标志的大型时装展演活动,达到了顶峰。王新元、张肇达、吴海燕成为媒体曝光率最高的设计师。从“蒙妮莎”女装的经营神话,到“太和”女装的潮起潮落,服装品牌进入了激烈竞争的时代。同时,国际一线服装设计师来到中国,顶级名牌登陆中国,时尚媒体、设计师、服装品牌、经销商的联动,编织了一个又一个时尚之梦。整个九十年成了追逐时尚与流行的时代。

二十一世纪在宗教般的期待与迷幻中到来,人们没有盼到早先的美好预期,却迎来了“9.11”与一场伊拉克战争,生活要继续,服装要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流行信息,人们少了盲崇,多了一份消费的个性化与理性。伦敦、巴黎、纽约、东京与北京、上海、广州街头的流行时尚差距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直接从国外购买服饰用品。服装生产商傍国外品牌以求得生存与发展,而国内设计师以个性化设计赢得消费者。以服装为中心的服装创意产业链迅速形成,服装企业进入了重新洗牌的时代。

前辈新秀都在路上

李炜(上海战国策营销咨询机构首席顾问)

中国的服装品牌,与中国人的服装风格一样,有些鲜明的时代烙印。目前,70年代诞生的一批品牌依然活跃在市场上,而新世纪诞生的品牌则有着独特的魅力。

70、80后品牌,是中国服装品牌的探路者,在中国缺乏品牌土壤的环境下,凭借朦胧的品牌意识,开始了艰难前行。这个时候的品牌创立之初都较为幼稚,只是一个商标的概念,定位、文化、内涵、核心价值等都无从谈起,甚至品牌名称、形象等,都有时代特征,想追求洋气,但表现得却有些土气拘谨。

这一批企业后来出现了分化:一批坚持了下来,实施品牌驱动型战略,并多次对品牌进行了重新塑造,让品牌形象大气厚重。像杉杉、波司登、雅戈尔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另一批企业有的已经消失,有的依然在走生产加工型的老路,在目前的批发市场中,还能看到这批元老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