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健康管理师职业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健康管理师职业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健康管理师职业的认识

篇1

近业竞争日益激烈,并呈现出专业化、复杂化、国际化的趋势,这使

得中国企业更加意识到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在企业内部,承担知识产权管理这一重任的正是知识产权经理人。

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和无形资产管理的中坚力量,知识产权经理人所承受的责任之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由于受到企业规模、高管意识、部门地位、自身经验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等条件的限制,许多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经理人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能力和价值,中国知识产权经理人作为一个群体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被企业和社会完全认识。

知识产权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究竟如何?知识产权经理人在企业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职业角色?国外与国内、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经理人有何职业差别?知识产权经理人在职业发展中又遇到哪些问题和挑战?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哪里?发展空间到底有多大?

为了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中国知识产权经理人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也为了使中国知识产权经理人进一步得到社会的清晰认知,《中国知识产权》杂志于2012年8月至12月,发起了为期近半年的“中国知识产权经理人职业状况调查”活动,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并结合对部分经理人的面对面专访,最终形成了这份《中国知识产权经理人职业状况调查报告》,这将成为中国国内首份全面真实反映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宝贵资料。

的学术研究项目,而是一次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调查摸底活动。基于样本数量有限等因素,调查结果可能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但至少可以从一个侧面透视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这一职业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专访和填写调查问卷的知识产权经理人,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我们的报告将无法如期顺利完成。借此机会,我们也向全国的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职业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活动共发出书面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80份,另以网络形式回收电子调查问卷62份,总计收回调查问卷242份。经过对收回问卷内容进行有效性和完整性复核,剔除了不完整或无效的调查问卷39份,最后确定了203份为基础统计样本。

为使调查结果尽可能的客观全面,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将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各类企业均纳入调查范围。

(一)企业性质和类型分布

经统计,本次调查对象来自203家企业,其中内资企业占调查总数的77.35%;外资企业占12.32%;港、澳、台资企业占8.37%;未对此问题进行回答的企业占调查总数的1.97%。

(二)行业分布状况

为使调查活动更具针对性,本次调查对象主

(三)企业规模情况

在本次调查对象当中,企业员工数量在1000人以上83家,占40.89%;501-1000人24家,占

11.82%;100-500人43家,占21.18%;100人以下的49家,占24.14% 。

二、知识产权部门设置情况

(一)机构设置与隶属关系

在被调查企业当中,设置独立知识产权部门的有99家,占48.77%;隶属于技术研发部门的有37家,占18.23%;隶属于法律事务部门的有21家,占10.34%;隶属于市场运营部门的有14家,占6.90%;隶属于行政管理部门的有7家,占3.45%;隶属于品牌管理部门的有4家,占

1.97%;隶属于其他部门的有17家,占8.37%;未作答的4家,占1.97%。(见图1)

(二)员工数量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知识产权部门的员工数量普遍较少,其中10人以下的有85 家,占41.87%;10-50人的有48家,占23.65 %;51-100人的有11家,占5.42%;100人以上的有5家,占2.46%;未作答(即企业内部没有单独的知识产权部门)的共54家,占26.60%。(见图2)

三、职业称谓

与知识产权部门类型相对应的是,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的职位名称亦各有不同。在本次调查对象当中,称为首席知识产权官的有4人,占

1.97%;称为知识产权总监(或经理、部长)的有44人,占21.67%;称为法务总监(或经理、部长)的有4人,占1.97%;称为知识产权顾问的有28人,占13.79%;称为知识产权专员的有79人,占38.92%;其他称谓的有44人,占21.67%;未作

答的4家,占1.97%。(见图3)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既包括技术层面的内容,也包括法律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倾向于法律方面的内容。而长期以来,社会上对于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尤其是专利领域的工作,多数都误以为是一项专门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性质的工作。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普遍表示,作为一个目前社会认知度本来就不高的职业,其从业人员的称谓却如此之多,这无疑更加弱化了该职业的知晓程度,使外界无法真正了解该项工作的性质与内容。况且,其中部分称谓不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工作的特点,不能够增强从业人员的认同感,更无法提升专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增强该种职业的影响力和荣誉感。因此,有业内人士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尽早给予该职业一个相对权威的统一称谓。同时,知识产权经理人亦应加强对自身价值和职能的认知,尽快形成一个业界普遍认可并予以接受的称谓。

四、工作汇报对象(略)

五、部门地位

与国外大公司相比,国内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知识产权部门在企业内部的地位还不够高,多数为二级部门或三级部门。一般认为,部门地位的高低取决于该部门能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如果一个部门多年下来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其地位很难获得提升。因此,知识产权部门要想在企业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必须首先做到部门角色从企业的“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

调查中得知,国内企业中多数的知识产权部门负责人,即使是职位达到“总监”级别的经理人,其在企业中的地位也远低于财务总监、总工程师,甚至不敌人力资源总监。许多知识产权经理(部长)甚至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空间。

六、工作内容

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概而言之就是与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与保护有关的各类事项。

值得关注的是,近半数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专利许可”,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知识产权交易谈判”,这表明在基础的专利创造环节之外,大量的中国企业开始在专利的运用和转化方面投入精力。另外选择 “法律维权与诉讼”和“知识产权危机公关”的被调查者分别占到总数的38%和22%,与之相呼应,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近年来持续大幅增加。2011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共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59612件和58201件,分别较上年的42931件和41718件增长了38.86%和39.51%。这些数据表明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维护和赢得市场利益的行为越来越频繁。

七、工作条件

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需要哪些主要条件?在被调查对象当中,83.74%选择“良好的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及战略”;45.81%选择“正确的决策程序和组织机构”;42.86%选择“公司各相关部门的有效参与”;59.11%选择“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的业务目标有效结合”;40.39%选择“有效的奖励和绩效评估制度”;15.76%选择“健康的人事管理制度,如聘用、培训、监督机制等”。(见图5)

调查结果表明,良好的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战略仍然被认为是目前知识产权经理人工作首要的支撑条件,近年来伴随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及不断推进,多数企业内部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知识产权部门并配备了专门人员,但是知识产权与企业决策和发展目标的结合深度仍然不足。因此未来知识产权的运用和管理被企业管理层面深度认知并与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将成为提升知识产权在企业中的管理地位并实现知识产权经理人职业价值的关键所在。

八、内部关系与外部协作(略)

职业发展调查

一、专业素质状况分析

(一)年龄结构

在被调查对象当中,有48%的知识产权经理人的年龄为31-40岁,年龄在20-30岁的占44%;41-50岁的占5.91%;51岁以上的仅占0.49%;未作答的占1.97%。(见图6)

统计显示,调查对象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到总数的91.62%。该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也处在刚刚起步

或探索发展时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知识产权经理人职业正处于活跃期和上升期,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学历状况

根据对调查对象的学历状况所做的统计表明,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调查总数的4%;具有硕士及双硕士学位的占总数的46%;具有学士及双学士学位的占总数的45%;而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仅占总数的3%。(见图7-a)

进一步统计可以得出,在被调查的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当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高达194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96%;其中硕士及双学士以上学历的有115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57%。这一点充分说明了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这一队伍的文化素质水平明显高于其它行业。

另据调查,在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当中,特别是在中、高级职位的知识产权经理人当中,有17%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海外工作经历。(见图7-b)

目前,国内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和业务水准基本上还处在相对较低的层次,因此,学习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管理思维方式和业务技能对大多数国内从业者来说都具有普适性。从这一意义上讲,拥有海外相关专业留学背景,加上跨国公司相关领域工作经历的人才无疑是具有较强竞争力。(三)专业背景

调查显示,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的专业背景十分复杂,其中,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有168人,占总数的82.75%;法律专业背景的43人,占21.18%;财经类专业背景的9人,占4.43%;管理类专业背景的17人,占8.37%;其他专业背景的有4人,占1.97%。(见图8)

调查表明,目前在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中,同时具有技术和法律双重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数量有限,并且多为主管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

在我国,由于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开设时间较晚,开设此类专业的院校数量不多,迄今为止,培养出的毕业生人数很少,且知识产权专业多设置于法学院之下,作为法学的专业方向之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型人才的进入,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发现,多数知识产权经理人都是在工作期间通过自学或者参加在职教育来补充相应的法律

知识。因此,在目前国内企业中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大都是边工作、边学习,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专业知识与技能。

(四)职业背景

在被调查对象当中,在成为知识产权经理人之前的曾从事过的职业多种多样,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技术研发(33%)、专利(22.66%)和企业管理(22.17%)。

值得关注的是,在知识产权经理人中有近20%曾经从事过专利审查及相关行政工作,其中,曾从事专利审查的被调查者占9.85%;曾从事机关事业单位相关管理工作的占9.36%。(见图9)从以上统计结果不难看出,在我国企业里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当中,尤其是在从事专利事务的人当中,具有技术研发背景的人员明显占据主力。这也与前项调查结果相匹配,即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人员在我国的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当中占有绝对多数。

另外,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详细了解,大部分被调查者曾在本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对本企业的技术发展思路及研发方向具备更高的掌握程度。还有

22.17%的被调查者曾经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对公司管理层具有更高的影响能力。

(五)职业资格

在接受调查的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当中,所取得的职业资格可谓“五花八门”。其中,具有专利人职业资格的占43.35%;具有律师职业资格的占15.27%;具有版权经纪人职业资格的占

1.48%;具有知识产权(专利)工程师职业资格的占12.81%;具有知识产权(专利)管理师职业资格的占4.43%;具有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的占1.48%;具有其他职业资格的占6.90%;无任何职业资格的占34.48%。(见图10)

二、职业满意度调查

(一)收入状况

在被调查对象当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共88人,占调查总数的43.35%;10-20万元的共计71人,占34.98%;20-30万元的共18人,占8.87%;30-40万元的有12人,占5.91%;40-50万元的有3人,占1.48%;50万元以上的有7人,占3.45%;未作答的4人,占1.97%。(见图11)收入状况向来是衡量一种职业认可度与满意度的最有力指标。调查结果显示,与学历状况等背景条件不甚相衬的是,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的收入状况与同企业的研发、市场及管理人员相比并不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对于所从事职业的满意度和荣誉感。

(二)收入满意度

在被调查对象当中,对目前收入状况表示很满意的有8人,占3.94%;基本满意的有85人,占41.87%;不太满意的89人,占43.84%;很不满意的17人,占

8.37%;未作答的4人,占1.97%。(见图12)

结果表明,表示对收入情况“不太满意”、“很不满意”的人数超过总调查样本数的一半,而表示“很满意”的被调查者仅占3.94%。

(三)工作环境

在回答“目前的工作环境存在哪些不利因素”的问题时,认为收入偏低的占50.74%;认为奖励机制不合理的占42.86%;认为培训体系不完善的占38.92%;认为任务分工不明确的占31.03%;认为工作内容无挑战性的占22.17%;认为工作时间不灵活的占26.11%;认为交通条件不便利的占13.3%;认为办公环境不舒适的占8.37%;认为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占5.91%。

从该项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半数的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认为自己的收入水平偏低,企业对知识产权经理人能力的要求与企业可以支付的薪酬水平不匹配;奖励机制问题被认为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者职业发展中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如何对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的工作进行有效考核并设置适当的奖励机制是目前普遍难以解决的困境;另外,近四成的被调查对象表现出对培训体系的关注,这也侧面反映了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对于职业发展与上升空间的渴望。(四)工作年限

在被调查对象当中,在目前所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少于1年的有33人,占16.26%;1-5年的有104人,占

考虑到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和学历背景等因素,其中许多人参加工作的时间本身都不算长,但从该项调查结果仍然可以看出,我国的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在同一企业工作的年限相对较短,在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和资源积累方面尚有欠缺,而这些因素都不利于职业的稳定性。(五)职业稳定性

在回答“近一两年内是否有换工作的计划?”这一问题时,回答“没有”的共计78人,占38.42%;回答“有”的50人,占24.63%;回答“保密”的71人,占34%

基于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在面对此类问题时选择“保密”作答的人,其真实意图多为肯定。如此推定,根据调查显示,对于跳槽计划给出肯定答案的则高达61%。而在这些人当中,又有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

表示,如果换工作的话,不会考虑离开知识产权行业。(见图15)

我国企业的各类知识产权人才严重不足,且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并未得到有效重视,极大地浪费了已有知识产权人才资源。以上调查反映出的结果不免会引起人们对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流失的担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同时参考对调查对象的面访所得信息,可以基本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目前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的工作稳定性较弱,这也是值得有关部门引起注意的问题。

三、服务需求调查(略)

四、职业发展趋势调查

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目前尚不明朗,对此亦有不同的判断。认为“会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地位有所提升”的占66%;认为“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变化”的占29%;认为“在企业中的地位下降,逐步被专业机构的职能所取代”的仅占1%。(见图16)

可以看出,大多数被调查者对未来知识产权经理人的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但这一职业目前的发展仍然受到很多客观环境及条件的制约,因此仍有三成被调查者表示出对短期之内发展变化的担忧。

目前,国内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其中高端人才的缺乏是一大制约因素。而真正的高级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不仅要了解技术研发,还要熟悉不同国家的法律政策和知识产权环境,更需要了解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及未来方向。

必须承认的一个客观事实是,与财务、研发、营销、人力资源等企业职能部门相比,目前国内社会对于知识产权经理人的职业认可度还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