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文化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文化课程

篇1

摘要:通过对中等艺术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思,对文化课程管理机制的现状作具体分析,指出学校负担较重,行政和教学事务繁忙;教研活动不规范,文化课程设置与学校性质不相符;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设置课程脱离学生实际;文化教师队伍长期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理顺责权关系,建立规范奖惩制度的管理模式;教学研讨制度化;培养目标合乎学生实际;培养教师责任心,转变教师观念,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具体解决办法。最终实现提高文化教学质量,达到促进艺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艺术学校;文化课程;课程管理;教学质量

曾几何时,中等专业艺术学校培养的人才炙手可热,学校办学红火,生源质量好,就业和升学比例高。因此有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思想,重专业而轻视文化课程管理,对文化课存在“有胜于无”的思想,没有真正沉下心来抓文化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随着就业压力和社会对人才的高质量要求,迫使中等专业艺术学校不得不重视文化课,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升学,而且关系到学校能否生存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给了我们一次反思文化课程管理的机会,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如何面对挑战才是生存之本。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文化课教学管理的普通教师,对待艺术教育爱之深切,同时也忧患于心。

一、中等艺术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管理机制的现状

(一)双重主管领导模式使学校负担较重,行政事务和教学事务都较繁忙。

艺术学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属于双重领导管理体制。行政主管部门文化局对学校的关心很多,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是,文化局对学校的管理过于行政化,将学校作为一个二级单位进行管理,大到党委工作的部署、政治任务的下达,小到演出活动,学校都必须服从上级的安排,都必须参与。教师除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之外,还要完成局党委下达的各项政治任务,精力受到限制,教学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文化局下达的演出任务也冲击了教学,专业课排练之外大量占用文化课时,使本来就少的课时更少,加之学生排练精力分散,在文化课堂的表现随之变化,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业务主管部门教育局对学校的管理,主要是各类办学评估,从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的办学更加规范,但是过多的评估也牵扯了学校的精力,有时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

(二)教研活动不规范,文化课程设置与学校性质不相符。

学校由包分配到自主择业,文化课的重要性才逐渐显现出来,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出路,学校的文化课程开始采用普通全日制初中和高中教材,由于学校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所以在业务上直接从属于教育局职成处管理,参加的自然是市教研室组织的职业教育各类教研活动。由于课程设置不同,导致文化课教研活动处于长期松散状态,有些学科如地理甚至无法开展教研活动。参加高中的教研活动属于打球,只有利用与教育系统同学或朋友的关系,参与高中的教研活动,因为不规范,所以教研活动长期不能顺利进行。教研活动的不规范,直接导致教师交流少、学习少,基本是闭门造车,学科新观点、教育新观念了解较少,制约了教师发展,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

(三)学校培养目标不明确,设置课程脱离学生实际。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使学生掌握如何实现高效成功就业的知识、技能、心态并形成习惯。而艺术类学校培养目标并不明确,有些“摸着石头过河”,对学生的培养顺其自然,存在“一锅端”,普遍要求参加高考,但是对老师的要求宽松大度,没有可供参考的指标和衡量的标准,导致师生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文化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中等艺术学校招生暂行规定第二条:普通中等专业艺术学校招生应坚持专业和文化两种考试,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可是,实际上,招生让艺校别无选择,专业都显得薄弱,文化课更是基本不考虑。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不过关很普遍,但是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有些专业的学生甚至有拔高的现象,特别是舞蹈专业,跨跳一、二个年级的文化课程。

(四)文化教师队伍长期不稳定,存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象。

多年来,受到文化教师编制不足的影响,文化教师队伍更换频繁,既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教师的自我发展。由于目前观念更新不具备条件,年青的合同制教师看不到转正的希望,加上工资待遇不理想,存在跳槽、想跳槽和得过且过的思想;外聘教师多以退休教师为主,年龄偏大,需经常更替,对学生的适应性也参差不齐,所以也是令人堪忧;在编的教师人数少,并且多数承担了各类行政事务工作,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对文化课教师队伍的管理没有制度化,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全国中等艺术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和压力基本一致,文化课教学的发展成为了艺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大家一致认为,文化课不可或缺,关键在于改革文化课教学,规范文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文化教学质量。

二、中等艺术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管理机制的改革措施

(一)主管部门要居安思危,责权明确,大力扶持中等职业艺术学校的发展。

主管部门文化局应从学校实际出发,让学校党委根据教学实际安排政治学习,还原学校的本来职责,以教育为主导,减轻师生的负担,给教师更多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使学校能够轻松上阵,职责分明,专注从事教育事业,努力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艺术人才。同时,提高对学校的投资力度,使学校有能力提高教师的待遇,关心教师的发展,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根据每年的教学考核和师德师风的评定,结合教师的其他表现,予以适当解决合同制教师的编制问题,让他们看到希望,安于教学、乐于教学,起到激励教师的作用。学校在提倡建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同时,建立有效的责权利激励机制,使有责任心的教师得到褒奖,使得过且过的教师受到批评和处罚。建立规范的奖惩制度,建立“以制度管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和谐管理模式。

(二)教学研讨制度化,激励教师开展教研,着重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对中专学校的教研指导,注重培训文化课教师,使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一是师资培训规范化,使各类教师有机会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各尽其能,相互借鉴,共同推动学校教研的发展,以研促教,解决实际中的难点问题。二是教研活动具有针对性,如果中职艺术学校一直面对文化高考,那么就要重点研究文化高考的特点,把握高考考点,参加普通高中的教学研究活动,以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不是像目前,教材和教研脱节,既牵制了教师的精力,又得不到辅助教学的目的。当务之急,要理顺文化课程教学与教研的关系,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三)培养目标合乎学生实际,使学生自身素质和社会素质培养都得到提升。

由于生源质量下滑,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有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学校应区别对待,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一类以高考为目标,使学生能够进入艺术类高校深造;一类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在学好一技之长的同时,能够在文化上提高自身修养,为步入社会作好准备。针对高考的培养目标,文化课程设置采用普高教材,以“设门槛、抓基础、提兴趣、重能力”为原则,提升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为文化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就业的培养目标,文化课程设置采用中职教材或校本教材,以“重实际、抓基础、提兴趣、活考核”为原则,使学生的文化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爱岗敬业,注重自身文化素质的培养,为就业提前作好准备。

(四)培养教师责任心,转变教师观念,建立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2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保护

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义是保存了丰富的文物,且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经有关部门审批获准的城市。这些城市一般文化底蕴深厚,传承了悠久的文明,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属于该城市的高等级资源,一般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即独特性、垄断性、稀缺性、脆弱性与不可再生性。在该城市的古建筑和历史街道上有最明显的表现。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不断发展延续而共同构成的,例如曲阜的《杏坛圣梦》,历史文化名城在各个时期都有清晰的文化线索,各个时代地区的人都对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有高度的兴趣,也都能够从中找到自己崇敬的艺术品与临摹的对象。

(一)全面保护和特色突出相结合的原则

1. 保有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特色

城市的出现和发展是物质和精神结合的产物,同样也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经济和政治文化的中心,其所反映的是所处的时代的一种生活方式、科学技术、人文体系等各方面的内容。其是一种具象化的艺术形式,城市的特点伴随着本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本区域内的任务社会活动而出现。历史文化名城相比于其他的城市,文化特色更加的浓厚,要想保护好文化名城的个性特色,就需要先了解清楚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与自然发展线索。我国地貌广阔,各个城市的特色也不尽相同,例如山东曲阜,其主要的文化特色就是文物古迹,包含了孔府、孔庙、孔林,属于世界首屈一指的家族宅第,是曲阜最有历史代表的精华部分。

2. 合理开发和有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历史文化名城之中一般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这些记录着历史信息实物的印记必然要实施保护的方式。但是历史建筑除了有纪念价值以外,同样有使用价值,在使用的状态之下,保护和更新就显得更加重要。历史文化名城同样如此,其具有一般城市的所有特点,其是鲜活的,同样历史是相对的,城市不应该永远保持着过去的样子,因为事物总是在发展的,每一个时代都会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印记。在尽可能的对这些时代作品做保护的同时,也要让城市继续发展。基于此,历史文化名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样还需要遵循着合理开发与用续利用的原则。

二、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一)强化历史文化名城社会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发展

1. 坚持科学发展观

城市的管理人员和建设人员不要一味的追寻经济的发展,需要将经济发展与人文建设和生态特点相结合。人才是可持续发展中的主体,其内在核心就是社会的永续发展。因此要求人们坚守着人本主义的理念,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城市作为城市的发展原则,尽量的满足人们的发展需要,尤其要高度关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要求。

2. 促进名城经济持续发展

我国大部分的历史名城都有卓越的区位经济优势,属于区域经济的核心。完善名城经济与产业的构成,合理有序的发展名城的产业经济和特色经济,构建一个历史名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经济模式,有效促进历史名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3. 促进名城的文化持续发展

一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文化,因此需要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强化文化交流建设,促进名城文化的积淀与发展。在进行城市开发的过程中,对城市的文化内涵要做重点研究,合理有效的明确城市地位,认清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绵延城市文化表现特点,不断的充实文化名城的底蕴内涵,才能够不但的强化地区的发展能力,因此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强化其文化力度的建设。

(二)创新文化发展投资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之下,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保护、遗迹保护、实物修复等等保护措施需要巨大的投入。资金缺乏和来源单一已经成为了文化名城保护发展过程中受到的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从而造成因为缺乏外力的支持,而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需要创新名城的投资建设机制,构建全新的历史文化保护报站投资模式,结合政府、银行与私人等投资主体的力量,加大对名城保护的投入,进而有效的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见证的是在特定的历史过程中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特点,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与经济社会效益,这不是单纯的经济价值能够估量的。因此强化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安定.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1.

[2] 郭朝阳.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篇3

一、艺术设计类课程信息化教学的现状信息

化教学是以教育学生为主的一种教学方式,并且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加以信息化,而艺术设计类课程不同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它是一门涉及范围极广的综合性学科,社会、经济、市场、科技等方面都有涉及到,因此,以信息化为基础,不仅是对艺术设计类课程教授进行创新的过程,而且对培养艺术设计、教学、研究的知识和能力,具备较强创新精神和艺术创作能力等综合性人才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艺术设计类课程的发展越来越受欢迎,因此,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变成了更加高端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二、艺术设计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的优点和不足在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教学在课程教授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来传授知识,这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而且也是对培育建设性人才的有效方式。艺术设计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开展艺术设计类的教育,通过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将图像、文本、影像等各种形式的信息通过一种传播媒介来播放出来,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也是对课程教学的重大突破。在艺术设计类课程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信息化这一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有利于在信息系统之中的各种不同种类信息之间的交流和引进,不同于传统的黑板授课,信息化教学更有利于将艺术设计类之中的文字、图形、装饰设计以及各种专业课程更有效地传授出来,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之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直接明了的方式也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课程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如此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生活、学习基本上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在艺术设计类课程之中,计算机专业的教授也是其中很重要的课程之一,尤其是在视觉效果的表达上也有着很大的优势,直接能够在计算机上通过另一种方式看到学习的内容,也是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艺术课程作为一门开放性的课程,通过利用计算机这一开放性的信息系统,使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更加全面,线上、线下学习和讨论交流的结合也能促进教学活动更有效地进行。多门艺术类课程以及综合性极强的专业学习,通过信息化来应用于教学之中,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的发展。艺术设计与生活和学习都有着很大的联系,而生活与学习也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艺术设计类课程通过信息化教学方式能够使课程的教学更加有效,同时也是现代教育的发展前途的必然性,要想跟随上时展的脚步,就必须时刻关注着时展的动向,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应用于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之中。当然,在艺术设计类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中,既有利的产生也有弊的存在,大容量的课程内容通过计算机来传输,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让课程的教学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各种信息之间的交流也会增加带来不合适的信息存在的可能性,信息化拥有许多的功能,如电子艺术培训软件、网络信息交流软件以及各种计算机辅助系统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应用的不恰当也是产生问题的根源,过度地使用某一程序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等等一系列问题,过度依赖于信息化教学也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总结

在具有先进信息技术的今天,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时展的潮流,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更加离不开信息化教学,积极利用信息化的优点,树立现代化的学习观念,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艺术设计类课程的信息交流,充分利用信息化这一特点来提高这一课程中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开放性的教学也更有利于思想上的创新和进步。除此之外,也要注意其中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问题,适当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有选择性地接受有利于促进艺术设计课程学习的信息内容,努力实现更好地信息化教学。

作者:韦玮 单位: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篇4

一、高中学生学习地方传统文化的意义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贵州近年来对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多努力。首先,在发展文化教育方面,由省文教事业费内拨出专项专款,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中小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助学金及衣被照顾优待,在贵州民族学院和卫生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还享受医药、书籍、文具费用等照顾。为培养少数民族师资,贵阳师范学院、贵州工学院、贵州农学院留出一定名额专收少数民族学生。其次,在文化方面,从1951年2月起,省文教厅每年专门组织1~2次电影小分队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县、乡、镇放映电影。1952年5月成立贵州省人民文工团,1954年改名为贵州民族舞剧团,1956年改为贵州省歌舞团。编创人员和演员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回族、满族、汉族等民族成分。由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中央民族学院联合组成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队,先后于1952年、1955年、1956年深入贵州农村开展了规模空前的语言调查,为苗族、布依族、侗族创制了民族文字方案(草案)。自治州、自治县建立后,各自治地方均设立文化工作机构,搜集、整理、宣传、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完全具备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贵州的本土文化底蕴深厚,教学取材也比较容易,很大部分同学都有耳濡目染的先决条件。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选择性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面对多元化的社会背景,我们要找准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有位名家曾经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回归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才能进一步地发展和创新。今天的学校教育不再是盲目追求高分的教育,更需要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这里的能力包括学习、生活等人最基本的能力。这就说明学习本土文化艺术的重要性,本土文化艺术教育可以为学生明天的更好发展奠基。

二、如何在高中美术课程中进行地方传统文化教育

经过几年的教学积累,一开始我只能照本宣科,按照教材一一讲解,后来慢慢发现,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美术课程要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面对这一要求,我发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能更好地完成课标的要求。对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以苏教版《美术鉴赏》的第三单元第九课《各异的风土人情》一课为例,本课强调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玩具、刺绣染织、服饰、家具器皿、戏具、剪纸、纸扎彩灯、编织、食品等,但是如果每一个类型都细数,那学生肯定接受起来很慢。于是我将本课内容进行整合,对贵州扎染艺术进行剖析,让学生学练结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讲解扎染的来源,当堂示范扎染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扎染作品。我们的同学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对民间美术接触较少,对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的知识了解也相对匮乏,对民间美术与民间习俗关系的了解也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要积极充分地领略民间美术的种类,领会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和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和体会民间艺术的美感,塑造健全的高水平的美术修养。我觉得本课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篇5

关键词: 大学数学;大学文化;公共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215-01

0引言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进行科研,创新知识;培养人才,传授知识。因为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高校的第一任务,所以文化管理和文化建设在高等院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一名优秀的大学数学教师,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大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也要理解文化,数学学科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课程特有的模式语言、数量化方法和理性思维在教学中的作用。

要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将大学数学课程为桥梁,采取以下的途径:

1在大学数学的学科教育中贯彻人格教育

当代青少年在健康人格、心理教育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各类事件频频发生。当今人格滑坡的现实,人才的结构的现状,决定了高等院校的重大历史使命。教师要注意健康人格教育与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步性,经常搜集学生的有关动态信息,了解学生个性心理及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及渗透的循序渐进性;把握渗透的最佳时机,适时适当的将健康人格教育采取渗透的策略,实现健康人格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是次级目标。教师渗透健康人格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寻找到学科教育和人格培养的契合点,同时做好两方面工作,让学生在学好学科文化的同时,健全自己的人格力量。

大学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需要各种心理品质的支持和认知活动的参与,而且该课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通过教师的有意识的渗透和引导,该课程还能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形成踏实、认真、细致、耐心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2为使学生感受数学的文化气息,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史

如何营造文化数学氛围,构建数学教育新观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经历数学定理、概念、定义和思想等过程,将数学史融入课堂,让学生体验“再创造”时的思维过程,在讲授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每一个数学知识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数学文化背景,每个伟大的数学天才背后体现着每一次数学的发展,每个知识内容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段动人的数学故事。数学教材所负载的数学文化是凝重的,数学史在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品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教育价值。

3加强带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理念、智力、人格的全面发展的纽带——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设

高校教师要做到施德与施教并重。高校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还要有完美的人格、奉献的精神和较强的团队意识。学生则是与教师完全平等、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师生间饱含着尊重、理解、信任、宽容、平等、民主、自由、友善、亲情和友爱,是相互包容、平等对话、相互共享的合作关系。师生关系自然而亲近,每一位学生都能与教师平等地进行知识与智慧的交流和对话而且毫无保留地敞开心扉。师生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体验、情感与理解,在精神与意义的沟通中感悟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4让大学数学课堂变成文化交流的平台,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数学课堂文化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数学课堂文化,营造数学文化氛围,积极意义在于既照顾了数学教育本身的特点,又不局限于传授知识这一狭隘的范畴,而是用更宽广的视角去认识数学教育和素质教育联系在一起,数学课堂上的文化气息,是教师把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的教给学生的一种方法和艺术。而一节“好”的课堂应当是师生能够平等交往、高质互动的真实的课堂,是师生能够充分展现个性魅力与智慧、演绎生命价值并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课堂。

一个大学数学教师就要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把这种模式创造上升为自己的“风格”,形成一套自己的正确的课堂教学理念,籍形式丰富的模式展现数学自身的魅力,向学生展现它的教育价值。同时注意教学模式要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学识水平、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文化气质和知识结构,具有很强的人性化特征。同时挖掘了人的潜能,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科学人文精神的体现,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深刻的文化洗礼。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是幸福和惬意的,这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价值,过程程序化、个性化、全面化、人文化。

利用课堂的大环境,在不同的节日: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从而加强学生的情商。例如感恩节在课间休息时,给学生播放感恩的心,教给学生用感恩的心态如何面对生活。

教师应该创建的的课堂,是发展生命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课堂,是使师生不断自我完善,获得生命体验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内在潜能的课堂。教师要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课堂意义的有效生成,而且使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得到张扬,使课堂真正成为夯实学生人生基础的生命历程,使学校、家长、社会对课堂充满信任与期待,最终使教学智慧得以催生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欧阳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8.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活动课;彰显;数学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309-01

1.文化性缺失——数学教育价值失落的重要原因

《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价值观,特别要了解数学文化价值。

数学教学中文化性的缺失给孩子们造成了什么影响?为此,我们随机抽取了六年级的200名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谈谈“学习数学有什么用?”结果,几乎90%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的最大用途是用来计算。学生对数学的这种片面认识,反映出目前我们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过分强调数学的工具作用,弱化数学的文化价值,忽视数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与数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新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

2.数学趣味活动课——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基于对数学文化的粗浅认识,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在体现数学文化的形态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数学趣味活动课成为我校校本课程之一。它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突出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数学,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

我们的数学趣味活动课在重视课程表层的趣味性的同时,更注重课程深层内涵,努力挖掘数学文化的底蕴,展现数学文化的魅力,发挥数学文化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数学趣味活动课不失为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几种在数学趣味活动课中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具体途径与策略:

2.1 充分利用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穿插相关的历史故事,数学背景知识等,定能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2 搜集数学家故事,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阿基米德既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最有名的名言,就是:“给我一个立足点,我就可以移动地球。”他一生专心研究科学上的体积和浮力问题,其中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古时候有一个国王叫金匠打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国王因为怀疑金匠加了杂物,就请阿基米德鉴定,阿基米德一直在想鉴定的方法,就在他走进浴缸里洗澡的時候,看见满出去的水时,悟出体积的原理,他高兴地跑出浴室,大叫:“我找到了!”一时忘了自己是光着身体呢!

自从同学们听了阿基米德的这个故事,就一直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数学趣味活动课之前,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找古今中外数学家的童年故事及他们严谨治学、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然后利用数学趣味活动课进行交流或者进行故事比赛。现在的小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特别多,因此故事的内容也相当丰富。通过故事比赛,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更值得肯定的是让他们获得了一种精神动力。例如当学生听说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时,跃跃欲试;当学生知道著名数学家欧拉在双目失明以后,也没有停止对数学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时,激动不已;当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了解到欧拉在孩提时代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后来经过努力却成为了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后,信心倍增;……

数学家的故事,既能让学生领略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和浸染,特别是磨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形成经得起成功和失败双重考验,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努力养成热情、认真、求是、求实的良好的学习态度。

3.反思与展望

数学充满着人性因素,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现代数学教育应充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在文化层面上找回失落的数学教育价值,是新课程赋予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职责。

趣味数学活动课仅仅是我们所做的初浅的尝试,我们对数学文化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探索更多有效彰显数学文化的途径与策略,合适而巧妙地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渗入日常数学教学,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可以相信,在数学文化的洱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心智得以不断的滋养,才干得以不断的升华,人格得以不断的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 《教育文化学》郑金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数学文化学》郑毓信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7

[4] 《数学教育的价值》/ 黄翔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5] 《课程文化发展论》范兆雄著.-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篇7

【关键词】职业院校 涉海技术专业;文化通识;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29-02

前言:在我国职业院校中,其教育类型不同于普通学校教育,其主要源于职业院校更加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育,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在长期发展中,逐渐与文化知识教育渐行渐远,通知有些学生职业技能掌握优秀,但是文化课程学习较差,这种现象的出现,已经严重阻碍到职业院校的正常发展,尤其是相对于涉海技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讲,更是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应当转变文化通识课程教学传统方式,与时俱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将培育模式与目标相结合,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发展,创造多样化的条件。

一、当前职业院校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课程类教学现状

人才的培育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如何促进学生全方位良好发展也是当今职业院校的职责,在新课改的殷实要求下,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教学模式,并非只适合于高校教学,也同样适用于职业院校的教学。在职业院校中,由于教学模式出现偏差,因此导致学生与教师对文化通识教学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过于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育,而忽视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学习与教育。在职业院校中,涉海技术类专业,是较为特殊的专业。但是这些特殊专业的文化通识课程类教学并未引起关注,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扔存在着较大的偏差[1]。

首先,职业院校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课程类教学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很多文化通识课程在教学环节中被省略,有些实践课程安排在文化课程之前,致使学生在实践课程的学习中,消耗过多的体能,以及精神,因此在接下来进行的文化通识课程中,导致很多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理解新的专业知识。并在这种颠倒的课程安排,难以使得学生学以致用,在学生文化通识知识学习后,并未进行实践,知识文化通识知识成为“纸上谈兵”。

其次,职业院校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课程类教学模式存在差异。在职业院校涉海技术专业的文化通识的教学中,学校过于重视职业技能成绩,而忽视文化通识课程成绩,有些学生只是在考前几天快速记忆,难以使得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除此之外,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课程教学中,教师单一填鸭式教师,致使学生对文化通识知识学习丧失兴趣,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二、优化职业院校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课程类教学对策

近阶段出现的长江之星事件,虽然其并未人为事件也并非海洋领域中出现的事故,但仍然引起了人们对于涉海技术类专业的关注,涉海技术类专业包含众多海洋技术知识,不论为海洋船舶维修专业、还是航海技术专业等其他专业,都为涉海技术类专业,长江之星事故中不少人对于前些年的维修和改造提出了质问,改造后长江之星不利于逃生,才致使更多的人无法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因此不论哪种涉海技术专业都应得到正确的认识,端正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转变传统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课程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下,传统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因此,应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将创新性人才培养添加至实际的教学之中,所谓的文化通识课程教学并非专业知识教育,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现,针对以上教育中存在的过于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训,其改变方式应从教学方式着手,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得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到学识的应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并在教学中学会聆听,倾听学生意见,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以便于及时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改变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考核模式

教育是发展的奠基石,只有不断的完善教育方式,转变教育理念才能,使得教育更好的适用于当今社会发展[3]。涉海技术类类专业文化通识考核不应采用传统的单一模式,应综合职业技能与文化通识考核,两种考核各采用50%的成绩纳入标准,逐渐转变学生轻视文化知识的心理,以便于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3.培育涉海特色学科体系,重建共同核心课程体系

相对来讲职业院校中涉海技术类专业教学,其实践教学难以全方位的实现,因此这种局限需通过文化通识课程来拟补,让学生在学习中,结合通识文化知识,将其运用到实际操作之中。并通过合理安排学科体系,重建共同核心课程体系,扩展涉海相关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知识,借鉴其他教师或者其他学校优秀的教学经验,并在学生掌握知识后,及时实践巩固,促进职业院校涉海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课程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及时改变,将会影响职业院校涉海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发展,因此应当从实际着手,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人才培育为目标,建立具有特色的涉海特色学科体系,转变考核方式,将专业技能与文化通识考核相结合,保持两者的平衡,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文富,张晨.从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看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协调发展[J].职教论坛,2011,31:20-27.

篇8

关键词: 高职 艺术类 分层教学 文化修养课

高职艺术类专业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例,艺术设计系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践性课程占了很大比例。这一方面是艺术类教学特色,另一方面也是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的。但从现实来说,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在行业发展中谋求发展,除比拼技能外,需要具备足够的文化修养和研究能力。如何在实践教学的框架下,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以满足学生不断提升的需求,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分析

分层教学有两面性,就目前而言还处在不成熟阶段,不宜于全面推广,应当试点展开。

在近期的高职课程改革文件中,分层教学和小班化教学两个概念被不断的提及。所谓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其本质是基于班级授课制形式下,基于学生客观存在基础差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分层教学必然存在要从学习目标、评价标准、教学内容上针对学生进行甄筛。这需要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大量的知识储备。但鉴于学生个体案例呈现出的复杂性、动态性变化,分层教学模式的开展本身对教师因时、因地、因人开展分层教学的要求很高,所以事实上分层教学很容易演变成一种简单的模式--"促优、补差"模式。也很可能演化成一种学生分级模式,使学生变成优更优、劣更劣的两极分化。这很显然不利于教学。笔者认为对分层教学模式,在看到其因材施教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之前,更应该先深刻认识到其可能产生的"阶级"分化。此外,在实际运用中,我们也不能排除学生的惰性--有些学生会选择最低标准完成课程。

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模式在中国发展虽已有数十年,但更多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中运用,将其拓展到高职教育中,仍需谨慎探讨。但分层教学的思维模式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二、高职艺术类专业文化修养课程的困境与分层教学思维的切入

高职艺术类专业文化修养课程因其特性,是进行分层教学尝试的最佳切入点。

如前文所述,在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定位背景下,如何开展文化修养类课程教学一直是一个悖论,这个悖论在艺术类专业上更为凸显。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为例:

在采用"2+1"培养模式下(两年在校学习一年离校实习),两年的在校时间要完成所有绘画基础课程、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国家规定的如政治、英语等课程的学习,在如此紧凑的课程安排下,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也已经采用"项目驱动,在做中学"的思路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文化修养类课程更是压缩到仅有一次公选课2个学分。也即是说,目前学生文化修养教育集中在了授课教师课堂所被动展示的自身修养,并无系统性、针对性的引导。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工作中,虽然可以娴熟的运用各种专业技能,但却缺乏创意和思维能力。由此,笔者不得不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当学生走进社会开始从事设计类工作,在当今设计类岗位工作时间紧、强度大的客观现实下,学生如何保持创意灵感不会枯竭?如何学会在没有灵感的情况下寻找设计思路,完成工作安排?笔者认为加强学生文化修养,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

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应该采用怎样的课程形式来加强学生文化修养和自我学习能力?这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其一,从教学的层面分析,前文所述的高职艺术类教学悖论有待解决。一方面实践教学体系和艺术类专业特性导致,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论课程和文化修养课程必须让步于实践课程;另一方面学生需要足够的文化修养与自我学习能力以应对岗位工作和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

其二,从学生的层面分析,高职生源具有复杂性。相较于本科院校生源的地域性差异,高职有三年制、3+2制、五年一贯制等生源,学生的基础差异更大。

这两点给分层教学的尝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

如前文所述,文化修养课程目前课程比例低,以教师的"身教"为主,对学生文化修养的培养融合在教师的日常教学的言行举止之中。教师在思想上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文化修养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引导,是最便于开展因材施教的一种方式。这恰恰符合分层教学最基本的理念。

生源的差异给分层教学的实施的必要性提供了依据。高职学生的生源差异非常明显,三年制、3+2制、五年一贯制等生源的学养几乎有质的区别,这在客观上给分层教学模式开展的空间。

综上所述,采用分层教学的思维将之运用到高职艺术类文化修养课程教学中,可以规避上文所述分层教学的弊端,凸显其优势。可以说高职艺术类专业文化修养课程是进行分层教学尝试的最佳切入点。

三、分层教学在高职艺术类文化修养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如何在高职艺术类文化修养课程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应该采用怎样的形式开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其一,课题体系层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一定文化修养课程,并在这部分课程中引入分层教学概念。

具体举措为,设置一系列符合专业需求的、不分级的、分科选修的、分层的文化修养课程。这些课程应当具备如下特质:

1、实用性,符合艺术设计类专业所需求,可以补足学生足够的知识量,但又不至于过于深涩,是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补充;

2、成体系,可以贯穿两学年,可以和实践课程相结合,或者利用实践课程同步开展;

3、模块化,可以供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自由听取;

4、不分级,没有或者需要较少的前置课程学习;

5、灵活性,应该是传统授课模式之外的课程,采用多种授课模式,如微课、网课等。

其二,课堂讲授层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备分层教学的思维,主动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具体举措为,在实践性教学为主导的便利条件下,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翻转教学尝试。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占绝对比例的前提下,分小组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授课的常规模式,此二者加上在学生具备一定基础后进行适度的翻转课堂教学为分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在对学生特点了解的基础上,以分层教学的理念将学生分组(这种分组不应当是优劣分组,而应该是互补分组)能更好的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完成个人学养的提高。

其三,要开展分层教学,不应忽略"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的"研",不应该仅指教师的研究力,更应该强调学生的研究力。研究力产生的根本在于学生在技能学习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理论的升华,然后使自己归纳的理论反作用于实践。高职院校不应忽略学生的研究力,对于部分优秀学生更应该注重其科研能力的培养。

具体举措为以第二课堂、学生专业协会为依托,给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同时树立标杆,强化榜样作用,以优秀带动一般,以个别带动整体,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结论

分层教学,不应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改革,更深层面上应该是教学思想的变革。在实践教学体系下,分层教学思维更便于在艺术类专业文化修养课程教学中首先尝试,我们可以预见分层教学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沈燕 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学探讨 [J]赤峰学院学报 2011年1月242-245

篇9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影视文化课程教育是淄博市教科所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根据新型文化对教育的迫切要求进行研究的。经过十几年的攻关研究,淄博市教科所构建起在中学进行影视文化课程教育的理论与操作方法。

一、中学影视文化课程的研究与价值评定

(一)“九五”对课程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影视文化是现代最有影响的文化形态之一,影视文化对中小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文化理念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基础教育一直没有开展这项文化教育,使教育落后于文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个之际,淄博市教科所自1993年开始将基础教育中的影视文化教育问题列为重要研究对象,由此规划成“关于在中小学开设影视文化课及学科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1997年这项课题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课题组倾注十几年的心血进行攻关研究,着力进行课程、教材与教法的研究与实验。通过在省内外80多所实验学校开展教学实验,研究课程教育对培养中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质、进行智力开发的巨大价值,并根据教育部关于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将中学影视文化课程定位为地方课程,由此解决课程空间问题。经过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辛勤努力,“九五”期间完成了课程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验工作。课题研究报告于2001年11月通过全国教科规办专家组的鉴定。鉴定意见认为“根据影视文化对青少年学生影响的新特点,创设一种新形态的课程这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创新性意义”。[1]

(二)“十五”期间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研究

“十五”期间,课题组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构建影视文化课程目标体系,研究影视文化课程在中学课程结构中的地位、作用、性质和任务等,研究中学影视文化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

1.研究出台《课程标准》。课题组认真学习了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与理论信息,并参照教育部制订的有关课程标准,深入研究课程教育思想。经过将近一年的攻关研究,课题组先后五易其稿,撰写成《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讨论稿)》。对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课程教育目标、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进行了规范,从课程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课程实施提出建议。从而使影视文化课程成为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审美素质的新型文化课程。并以地方课程的方式列入中学课程体系。经中国教育学会、教育部社科中心、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央教科所有关专家的审定,《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以“实验稿”的形式作为现阶段课程实施的指导文件。[2]这是全国第一份影视文化课程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

2.教材建设研究。2002年9月课题组“关于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列入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建设研究”之中,对中学影视文化课程目标与教材建设、教学理论与教材教法等方面展开了新一轮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特别是《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为教材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教材体例在“九五”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需要,在教育理念、教学文本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研究,努力使之切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教学实验中根据教师的意见进行修订,由课题组研究的2册中学影视文化课教材已印出样书(正在编写第三册)。影视文化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报告(二万余字)也已发表。[3]教材研究成果已通过中国教育学会专家组鉴定,并在全国地方课程研讨会上作为重点成果展览和介绍。中学影视文化课程不仅在全国中学影视教育中独树一帜,而且在地方课程的研究中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教学思想

课题组在中学影视文化课程教育理论的研究中,在高层专家的指导下,经历了从初创到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构建起相对完备的课程教育目标体系,对教材的编写与课程的实施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一)课程教育的基本理念

1.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课程性质与课程位置的确定,是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研究中最为根本性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了影视文化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课程标准确定了中学以“课程教育的方式进行影视文化教育”,[4]通过实施影视文化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审美素质,从而使课程具有人文性、审美性、综合性、经典性、趣味性等特点。学习这样的课程会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特别是审美水平,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影视文化课确定为地方课程,使这门新课程进入中学课程体系有了恰当的空间,也使课题组能够以恰当的方式承担起课程教材研究与管理的职责。

2.课程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是通过课程教育希望学生发生的预期变化,具有一定的教育构想和蓝图的性质。课题组依据对学生、社会和学科的研究,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根据影视文化课程的审美特点和影视文化课程对中学生诸项素质的培养,构建影视文化课程教育的总目标:学习影视文化课程,通过对影视艺术形象进行审美体验,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和审美方法,对作品表现的各种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物形象、人文和科学精神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养成正确的审美态度,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感,追求高雅影视艺术的审美趣味,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同时,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培养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与全球意识,以及关注社会、改造社会、美化社会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生活素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还要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5]

(二)教材体例与教学方法

中学影视文化课教材包括多种载体,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呈现方式与体例各不相同,教材的使用也不同。一是影像教材。根据课程教育目标所选择的各类体裁与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构成影视文化课教学内容的主体。影像教材是学生学习影视文化课的根本教材。学习影像教材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集体观赏。只有在学生充分观赏原片之后,才能实施课堂教学。二是文本教材。文本教材是帮助学生学习影像教材编写的学习指导用书。是学生学习教材作品的辅导和进行课程训练的依据,文本教材的内容主要由课文、练习项目的设计、单元专题知识等三项内容组成。课文与练习的设计力求形式新颖富有创意、图文并茂,活泼多样。三是剪辑片段。是将教材作品的重点情节剪辑出来所形成的教学课件或教学实例。一部故事片思想与艺术信息量很大,将影片的重要内容分段剪出,根据课堂教学审美的需要适时插播。根据教学实验,一节课所用剪辑片段的总长度一般不超过15分钟。四是教学参考资料。是为教师备课准备的具体教材作品的教学资料。对选作教材的影视作品的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表现等方面的思想内容与艺术价值进行分析,并对剪辑片断的内容作出详细说明,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影视文化是以影像为载体的新形态文化,在中小学实施影视文化课程教育,没有现成的教学法。在“九五”至“十五”期间,课题组在省内外80多所学校中开展了广泛的教学实验,通过实验教师培训会、听课督导、教学公开课、专题研讨会、优质课评选等教研活动,深入探索影视文化的课教学规律,一批优秀实验教师脱颖而出,先后在全国各种会议上出示教学公开课,并在2002年7月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出示两节教学公开课;通过创办《影视文化课教研通讯》及时反馈教学实验信息,进行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探讨,课题组在扎实深入的教学实验中逐步揭示了中学教学影视文化课的基本规律,构建起影视文化课教学特有的“四步教学程序”,以审美心理为基础的“导引—发现”式教学法,为组织与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模式。

三、课程实施效果与影响

影视文化课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审美性和趣味性特征,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人格的重要途径。这门课程从实验阶段就深受学生的欢迎,上影视文化课成为学生的期盼。课题组从多年进行教学研究与实验的成效来看,影视文化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审美素质、智力素质等方面有着无可代替的优势。

人文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主要通过人类创造的文化精神陶冶人、教育人。以选取各种高尚的典型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影视文化课有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影视艺术形象进行审美体验,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美感的基础上,感受和理解高尚形象的道德精神价值,加深对人生真善美的理解,从而促使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观,形成积极、高尚的人文素质。而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审美教育过程,通过系统的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先进的审美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在众多的媒体信息中选取优秀影视作品欣赏,自觉接受高雅影视作品的陶冶。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式思维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影视文化课以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想像空间,系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多重智力潜能,尤其是右脑功能的智力潜能,这能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积蕴新的潜质和能力。这使影视文化课教学成为中小学生发展智力素质的新的增长点。

课题研究成果多次在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会议中展示。2001年课题研究成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展出,并出示教学公开课。由于课题研究成果的广泛影响,2002年7月中小学影视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淄博召开,课题组负责人作了《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报告,市教育局长与淄川区实验中学、张店区实验中学校长分别介绍了开展影视教育的经验,周村区实验中学孟涛老师现场出示教学公开课《逆风而行》。2003年4月课题研究成果被评为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由蓝天出版社出版。从而使中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形成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的操作方法。

四、推进课程实施的新阶段

2013年10月《积极推进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研究》被列为山东省教育科学2013年度重点课题,有115所中小学学校开始进行教学实验。2014年5月由山东省教科所主办,淄博市教研室、教科所承办的“山东省‘积极推进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成果展示、研讨会”在张店一中召开。青岛、潍坊、莱芜等地的教研员、学校领导老师以及淄博市各区县教科室主任、实验学校领导老师等240余人参加了会议。课题负责人做了课题开题报告,简要解读了《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关课程性质、课程教育目标体系,以及教材建设研究等内容,重点做了《影视文化课程教学基本理论》讲座,从“课程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导引—发现’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影视文化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任课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等方面介绍了课程教学理论与操作方法。张店九中谢文斌、张店一中杨静老师分别执教了《被告山杠爷》、《唱诗班的男孩》。教学公开课较好地展示了影视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与方法,获得了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与会老师认为淄博的影视文化课程教学理念先进,操作性强,能理解可掌握,教学影视文化课程,可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这次会议为中学实施影视文化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与操作方法,为推进中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标志着影视文化课程实施进入一个新阶段。

(本文为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积极推进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研究”的研究成果。)

注释:

[1]魏耕祥.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329.

[2]魏耕祥.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336-326。

[3]卓晴君,徐 岩.地方课程建设研究实录[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143-162.

[4]魏耕祥.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336.

篇10

学生在选择音乐艺术课之前,其音乐知识十分有限,缺乏对音乐系统性的了解。在选定课程之后,将音乐艺术作为高考目标,学生即开始了有计划的、针对性的专业学习。一般集中学习的时间仅仅为两年半,即高一、高二阶段和高三上半学期。在该条件下,学生不仅需要完成并掌握艺术高考中的相关专业知识,也需要学习普通高中的文化知识,学习任务较重,有较大的难度,在精力、体力方面是双重的考验,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毅力。该特点决定了在设置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专业高考的要求,结合教学进度等,合理安排。如在高一、高二以及高三上学期中,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包括乐理、听音记谱、视唱练耳、演唱或者演奏等。除去上述学习的时间,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还要正常安排文化课的教学。如:在艺术高考前一段时间,可以将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设置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艺术高考及各大艺术院校校考结束后,再重新安排课程,或者恢复原有的文化课时间。

二、建立丰富的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

丰富的教学模式及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及文化课水平,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做法有如下几点:

(一)文化教育模式

学校可以直接将音乐艺术生的文化课教学作为正常教学管理工作的范畴,并由年级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师等人共同组成管理小组。由于许多音乐艺术生的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在进行文化课教学时,应遵循强科争优势、弱科保底线的原则。各科教师需要配合教学管理小组的工作,对学生的文化课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跟踪监管措施,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制订出教学计划。在学生各个学习阶段,需要进行各类文化课考试。其中较为重要的考试,需要详细记录各科成绩,建立学习档案,对其进行质量分析,并制订坐标式评价体系。该措施不仅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并妥善处理,从整体上有效地提高学生文化成绩。

(二)专业教育模式

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一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知识接受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专业课教授时,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各项情况,对照教学方案,发现不合理或者不适应的方面,应及时修改教学方案。在教授乐理课、视唱练耳课等理论课时,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集体授课、个别授课或者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理解能力不同的问题,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使各小组成员的接受能力及专业水平需要形成互补关系,学生能够以一带一的形式学习,互相帮助,不断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为学生设置不同的练习,结合单元测验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在教授演唱或演奏等专业主科时,将学科的特点与学生个性差异相结合,采用个别授课形式,并使用不同的教材及教学手段进行课程教学。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材与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学生的声音较为高亢,应集中练习民歌;如果声音较为雄浑,可以选择练习美声,在该过程中穿插发声技巧。

(三)德育及心理教育模式

音乐艺术生专业的性质较为特殊,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各个学科的教师需要在教授知识的同时,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小组的工作,将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鼓励音乐艺术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文艺活动、班级联谊活动或者参与班级管理事务。该类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专业水平,也能够在该过程中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减少浮躁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在学生进行艺术高考前,学校应专门组织人员,针对艺术考生的特点,进行考前动员大会,包括心理分析、缓解紧张情绪的方式、发泄方式、自我调节方法等,使学生能够以良好的心态进行考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