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案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师“冷暴力”往往是隐性的,但是通过对事件中教师冷漠态度、行为的具体审视和分析,不仅可以寻找到冷暴力的踪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对其产生原因、行使方式、不良影响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下结合案例,具体考察冷暴力的运作。T是省城某小学三年级的一名班主任,A是从外县转入T班的插班生,体态圆胖,习惯讲方言,不会普通话,考试成绩不太好,没过多久T对新来的插班生A就开始头疼了。“小胖,多少次没交作业了?今天还交上来个白板!要不以后改叫你‘白板’吧!”T笑眯眯地说道。A同学低着头不说话,班上发出几声零星的笑声,有些学生捂着嘴,想笑不敢笑。“怎么不说话!每次叫你来办公室都不见你人,是不是得同学八抬大轿抬你来?”T老师调侃道,“真是长了一身懒肉,屡教不改!”学生A面红耳赤,低着头不说话。
“把作业补齐下午按时交过来,交迟了以后都别交了!以后给我注意点,别以为新来的就不敢收拾你!”T老师冷冷地瞪了“小胖”一眼。自从学生A当着全班同学被班主任批评、调侃后,他都打不起精神,还委屈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只有A自己知道不写作业是因为自己不会,刚来这个班有些知识内容跟不上。之后在班主任课上也不愿听讲、时常走神、小动作不断,有时甚至在课上睡觉。教师为了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采取适当批评教育在情理之中,但是批评应就事论事,而不能就事论人。该教师在众人面前对孩子调侃、嘲讽的言语,不耐烦的态度,带有暗示性的威胁,这些都已超出了适当批评的范畴,使孩子觉得尴尬,在无意中对孩子自尊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在这一阶段,教师也许并未意识到自己的不当教育方式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姑且称其为“准教师冷暴力”。来班上没几天,几个孩子就开始欺负学生A。刚开始最多是起哄,喊他“懒胖子”、“白板”。后来,欺负行为愈演愈烈,逐渐从口头攻击、嘲讽升级为针对其身体的攻击行为。最先发现A被欺负的是F(A学生的父亲)。F如是说:“有几次看到小孩回家后,校服上有不少鞋印,问孩子吧,他还支支吾吾不说。后来发现孩子胳膊上、手上出现擦伤,我心里就明白了。几经盘问他才告诉我在学校被欺负了,刚开始那些小孩只是往他身上丢粉笔,拉书包链,起哄嘲笑他,后来就开始推推搡搡动起手来。因为这个事情找了班主任好几次,班主任每次也赔着笑脸满口答应会处理好这个事,但是后来总是不了了之,孩子依旧被欺负。
我也是没办法!”T教师:“我真拿这个A没办法,之前不管他吧,他问题多得很!后来说了他几次,他不仅不听,还‘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问问其他同学看看A的表现,他愿意破罐子破摔,我也拿他没办法!现在又闹得跟其他同学合不来,就他事最多,我也很头疼……再说了,都是孩子嘛,平时打打闹闹很正常,费那么多心思也没用……”好景不长矛盾终于爆发了。课间休息时A跟几个同学在楼道里扭打起来,乱作一团,正巧被年级组长撞见了。
A伤得不轻,门牙都磕掉了。小学低年级学生之间的欺负行为比较多,外部特异性假设认为那些有外部特异特征的儿童更容易被欺负,这些异常特征往往成为别人攻击他的借口或理由,这些特异特征包括:戴眼镜、讲方言、肥胖等。欺负行为的出现也许是因为学生A的一些特异特征。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对欺负行为的漠视和不作为,恰恰成为欺负行为升级的“催化剂”。教师的这种言行、态度无形中使学生丧失了归属感和安全感,陷入了“孤立无助”的境地,最终使教育管理偏离正常的轨道。下午F就找来了,还非常生气。“T老师,你说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才几天,就搞成这样……”说罢指指A同学那半截门牙。“是我疏忽了,但我带班这么久了,班里这么多孩子,哪个不欺负,就欺负你儿子?”T老师反驳道,但底气不足。
“我儿子在学校被欺负,你算算找过你多少次了,你到底有没有管过?孩子打架也是被逼出来的!”F正在气头上。T老师神色有些不悦:“这样吧,你儿子在这既跟同学处不好,学习又跟不上,要不考虑一下……转学吧?”F有些不快:“转不转学、调不调班也是我说了算。儿子成绩不好跟被欺负是两件事,如果孩子被欺负这个事你解决不了,我可以去找校长!”“嗯……”T老师见F被惹恼了,话锋转而委婉了些,态度也软了下来。“消消气,确实是我疏忽了,以后我会多重视此类事情,这个事我也尽快处理。”事后,T老师被教务处领导通报训话,A同学及其他打架者也被批评记过,当然班里的荣誉分也被扣了不少。教师建议A同学转学,这一行为到底是教育者为了学生的管理,还是为了管理的管理?这样的态度、行为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否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无视了学生甚至家长的尊严,使教育管理过程中充满了冷漠的气息。事后T在班上说道:“总有些人就像那老鼠屎,一坏就坏一锅粥。在此我也不想再批评、指责任何人了。只是希望以后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做什么事情三思而后行。”后来A同学跟那几个打架的同学也受到了惩罚,座位被调至最后一排,身后就是拖布、垃圾桶等清洁用具。
在后来的生活学习中,A无论做什么T都不闻不问,上课回答问题也从来不叫他,A似乎被T和同学疏远、孤立了,被放逐到“视线的边缘”、“班级的角落”。甚至有一段时间A像变了个人似的,听爸爸说放学后去接他,马上变得很神经质并且着急地央求爸爸千万不要去接他,说什么他一去学校就跟老师吵架,他觉得很丢人、尴尬。由于小学低年级孩子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皮亚杰所提出的权威阶段,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并且对教师充满了敬畏,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权威,因此,教师不当的惩罚,冷漠的态度、行为对孩子的伤害、影响也大。作为一种惩罚,将孩子调至最后一排不仅是对孩子的排斥,更是一种无声的抛弃,将孩子置于课堂教学、班级文化生活的边缘。冷暴力悄无声息、不动声色地渗入不当的教育管理、惩戒中,对孩子的精神造成了摧残。
1.教师的无意伤害与冷暴力教师针对学生的行为问题进行批评是理所应当的,教育批评本来就是一个认识、发现、暴露问题,并提出建议改正的过程。但是在现实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其教育批评行为往往出现异化,与最初的良好初衷相悖,最终导致事与愿违。教师原本希望孩子改正其问题,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教师调侃、讽刺的言语不仅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暴露和扩大了问题,结果不但没有达到批评教育的原有目的,还使师生关系陷入恶性发展。在案例中,教师诸如“白板”、“懒肉”这些讽刺和调侃其实戳中了孩子的软肋,伤害了其自尊心,导致学生后来出现不满、消极的情绪以及消极抵抗的行为。教师的不当行为表面看似乎是偶然的,但实则不然,这种行为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即教育场域中师爱和教育责任意识的缺乏。另外,有些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甚至将“不当的教育行为”作为管教、震慑学生的法宝,屡试不爽,不但导致问题和矛盾得不到真正解决,反而使其进一步加剧和升级,教师冷暴力在无意中逐渐显现出来,让人不寒而栗。
2.学生的不满情绪与教师冷暴力的加剧学生A属于“处境不良”这一类学生,他们的先天智能并没有缺损或丧失,其学业成绩不良往往是由于不当的家庭教育、不良的师生关系、紧张的朋辈关系造成的,他们应该算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教师的不当教学行为造成了对孩子的无心伤害。由于孩子处于教育场域中弱势地位,因此孩子通常运用非对抗的方式去影响和对抗教师,诸如在该教师的课上不听讲、时常走神、小动作不断、睡觉等。这种对抗类似于斯科特理论中的“弱者的武器”,弱者以无声的反抗去发泄自己的不满,默默地挑战权威。斯科特对在马来西亚田野研究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农民通常通过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怠工等等来进行日常反抗,以反抗那些持续不断地从农民那里索取超量的劳动、食物、税收、租金和利益的人。但是教师对学生的消极反抗、消极情绪并没有理解,因此为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埋下了伏笔。在这一阶段,教师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失误并不是“无心的”,而是其有意为之。在教育管理中忽视和漠视孩子,对其行为不闻不问,导致了教师冷暴力的进一步加剧。教师的这种冷暴力,即“冷面伤人”,对孩子伤害更大,于无形中痛及孩子的灵魂。低年级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向师性,由罗森塔尔效应可知,教师的一言一行、态度、期望对孩子有非常大的影响,那么也可推想出教师的这种冷漠、不关心对孩子身心会造成什么影响,这不仅会置孩子于更加不利的境地,更使师生关系陷入冰点。
3.家长的介入与教师冷暴力的升级在案例中班主任向学生A的家长提出让其转学,教师委婉地妥协、道歉,矛盾表面上虽然缓和了,但内里实则暗潮汹涌。挫折—攻击理论最初由多拉尔德、梅尔、米勒于1939年提出,这个理论认为攻击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后来米勒等人调整了他们的立场,他们提出了挫折有时导致一种间接表达的攻击。间接攻击能用多种形式表达:一种就是将攻击迁移到一个新的目标上;另一种方式是用间接的方式攻击;最后一种方式是升华。[5]当教师打了圆场矛盾似乎解决的时候,其实教师的委屈与不满并未解决,而是经过转化成为一种间接表达的攻击,最后作用在对孩子们的不当惩罚中。教师的冷暴力是通过对孩子的“孤立”惩罚实现的,这不仅仅是教师本人对孩子的排斥,同时也会遭到其他孩子的排斥,因为教师的孤立像是对孩子贴上了标签,使其常常遭到班里其他同学的疏远。将A调至最后一排,即教室的边缘,传达了其无声的抛弃,不仅使孩子短期内出现情绪低落、郁郁寡欢,还像一剂慢性毒药,慢慢地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难以治愈的创伤。
二、基于案例的思考
1.教育场域中的冷暴力在福柯的眼中,惩罚是能够使儿童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的任何东西,是能够使他们感到羞辱和窘迫的任何东西,从轻微的体罚到羞辱,一种严厉的态度,一种冷淡,一个质问,一个羞辱,一项罢免。而这种惩罚涉及时间(迟到、缺席、中断)、活动(心不在焉、疏忽、缺乏热情)、行为(失礼、不服从)、言语(聊天、傲慢)、肉体(“不正确的”姿势、不整洁)。惩罚机制如此缜密,每个人都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动辄得咎的惩罚罗网中。另外,对肉体的惩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灵魂的惩罚,并且惩罚得越来越温和而有节制。冷暴力是行使这种温柔而有节制的惩罚的一种手段,虽不及皮肉但却痛及学生心灵,犹如一把无影刀伤人于无形。因此在教育场域下教师的教育惩罚必须有其道德阈限。惩罚必须以尊重、关爱为前提。惩罚只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手段,惩罚应以学生生命的保存与发展为终极目的,惩罚的前提是关爱和尊重;惩罚必须以公正为标尺,只有被惩处者认为惩罚是公正的时候惩罚才具有道德属性和道德价值;惩罚要以对学生的理解作为基础,只有当学生理解了教师的良苦用心才能减少抵触情绪,这样的惩罚才是有效、道德的。
2.教育中的冷暴力源自哪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案例中大多数学生以及班主任选择以冷漠的姿态和沉默的方式对待陷入困境的学生A?在这样的情境下甚至连社会支持都寻找不到?情境中的所有人都没有故意使学生A陷入困境,只是对他缺乏同情,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冷漠所造成的后果没有自觉意识,这其实是源于善的缺乏或者是道德冷漠,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现象,是一种麻木、冷漠的心理状态,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隔膜与疏远,在行为上表现为冷淡、不信任。这种冷淡与不关心既可能是一种主动的责任推拒,也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道德麻木。道德冷漠是滋生冷暴力的温床,冷暴力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冷漠、疏远的发生。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内尔•诺丁斯在其《关怀:一个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主义视角》构建了既有女性气质,又有普遍人性基础的关怀伦理的理论框架,这种理论构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道德冷漠。首先,关怀伦理特别注重情感因子在道德发展中的认知作用,强调道德情感的内驱作用,既“面对邪恶,我们要感到厌恶;看到他人的痛苦,我们要有消除或减轻这些痛苦的愿望;面对自己想伤害别人的意图,我们必须感到震惊。”情感的感染力和内驱力,无疑会融解软化当下的道德冷漠,唤醒道德冷漠者本体的道德情感意识,并使其最终冲破道德冷漠的桎梏,重新激发起应有的道德热情。另外,关怀伦理是一种情境性伦理,就是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灵活地运用规则实施关怀行为。
篇2
【关键词】特殊教育;听力障碍;聋生 厌学;心理辅导
一、背景资料
听力障碍学生的心理活动在条件、时间上异于听力正常儿童;而对于聋生本身这个群体,在致聋程度、康复训练、接受教育状况等方面,又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导致聋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很多聋生因为知道自己身患残疾,不能与人正常沟通,就避免甚至拒绝与周围人群接触,导致聋生容易形成自卑、自暴自弃、厌学的不健康心理【1】。
二、基本资料
小江,男,17岁,特殊教育学校听力障碍学生,初中一年级,成绩中等偏下,在学校住宿。每月回家一次,父母务农,经济条件一般,家中有一弟弟。
三、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进入初中以来,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老师讲课时手语看不懂,课程很难,我不想继续上学,朋友(听力障碍)邀我去油漆厂打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月可有800元工资。
个人陈述:小学是在县里的特殊教育学校学习,进入初中后进入市级特殊教育学校学习,老师和同学们的手语速度快,看不懂,学习的内容理解不了,上课的时候想睡觉,老师有时候叫我回答问题我也不会,只好摇头。原来的聋人朋友去工厂打工,可以挣钱补贴家用,朋友叫我一起去。但是觉得辍学是不对的。心里很犹豫。
四、观察和他人反映
观察:沟通时小江手语不规范。沟通不畅。有时需要借助书面表达方式。
父亲反映:对孩子没有太高要求,希望能够读完初中,自己能够自力更生。
教师反映:对老师同学都比较有礼貌,表现普通,喜欢画内画,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上课总睡觉,提问不回答,作业质量不高。
五、评估与诊断
心理状态评估:厌学、心情压抑,情绪不稳定,
评估依据【2】:
(1) 消极不良认识自我,认为学习作用不大,不能带来眼前的实际利益,想去打工挣钱。
(2) 应付式学习,不会主动学习,没有学习计划,成绩下降。
(3) 对学习失去兴趣,行为上表现出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如课堂学习消极怠惰、课外作业质量不高等。
六、心理辅导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小江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学会使用规范的手语,掌握正确学习方法。
最终目标:熟练运用手语,完成最终学业,掌握基本生活技能,能够自力更生。
七、心理健康辅导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探询改变意愿。
方法及过程:填写咨询登记表,了解情况,倾听小江介绍他的日常生活。他是住宿生,每月回家一次。与同学人际关系一般,对画鼻烟壶内画的技能课程比较感兴趣。
作业:把这次与辅导员的谈话感受写下来,把自己的烦恼和对未来的想法写下来。下次带来一起讨论。
完成情况:小江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现状,也尝试找了造成现状的原因。谈话基本符合辅导员的目的与要求。
2、心理帮助、实践锻炼阶段,即改变认知、行为矫正阶段(三次)
第一次咨询:
目的:加强咨询关系,讨论上次谈话的感受,帮助小江改变认知。
方法和过程:认知领悟、支持疗法。小江说“感觉轻松很多”,让他把自己心里的苦闷说出来,辅导员的亲切态度让小江感到安全、亲切,愿意说出自己的烦恼和内心的其他感受。辅导员在良好咨访关系基础上,帮小江分析他的现实处境。并且明确告知了小江还是未成年人,不能出去打工,否则会触犯法律。聋人朋友虽然现在挣钱,从事的却是高强度、低报酬的工作。告诉小江投入与回报的道理。
作业:设定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有何好处?把目标和好处写纸上。
第二次咨询:
目的:A建立学习信心B学习方法辅导
方法和过程:小江表情放松,面带微笑。采用支持疗法,讨论将来要实现的目标,小江希望自己能顺利读完初中,最好找一个画内画的工作,能自食其力。接着,辅导员与小江分析小江目前的学习成绩。首先要学习好手语。这样才能听懂老师讲课,辅导员结合学校课程表,帮助小江制定了手语学习计划时间表,要求回去实践,做到一项,就打一个“√”,下次来时谈体会。
作业:实践学习方法,观察效果,严格按照计划表表安排作息时间,以便下次来作进一步调整。
第三次咨询
目的:A继续增强学习信心B学习方法的进一步辅导
方法和过程:小江表情明朗,情绪愉快。自叙一周来用辅导员的方法学习手语效果很好,时间少见效快,增加了他学习的信心。利用画内画的特长帮助同学,人际关系改善,时间安排按计划表走。小江希望辅导员给予更多的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辅导员充分肯定了小江,鼓励其继续实践人际交往和学习方面的方法,进一步制定了薄弱科目的自学补习的具体计划,小江听得十分用心,都记在了本子上,并表示一定会尽力在短期内把以前落下的学科内容补上来。
作业:在学习上继续尝试新的学习方法,课余时间多跟同学在一起运动,锻炼体魄,以保证学习时精力充沛,又可以增进与同学的友谊。
完成情况:小江配合辅导员按照要求能够听讲,主动和同学交流,情绪状况明显好转。
八、心理健康辅导效果评估
自我评估:大家都很关心我,很开心,上课也不睡觉了,我觉得老师讲的课还是有意思的,期末考试排到第4名(全班人数为8人)。
师生反映:因为手语是听力障碍学生的第一语言,小江掌握了手语之后,语言的瓶颈打开了,上课有积极性,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
心理健康辅导员: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基本上达到了预期咨询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娇生惯养;教育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4-9324(2012)10-0040-41
多年以来,中职院校教师普遍反映教育和管理学生,感觉力不从心,这与中职学生本身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笔者在担任中职学生班主任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中职学生都娇生惯养,这对其心理、性格、行为方式等有较大影响。笔者选择曾带过的两位女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她们的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在中职院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两位学生的情况描述
李姓和吴姓两名女生,年龄均为16岁。
出现的问题和具体表现:
两位女生性格都比较倔强要强,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优于其他同学;但同时又对学业缺乏足够重视,理论课、实验课以及早操等学校规定必须按时参加的教学教育活动中经常出现迟到、早退甚至无故缺席的情况;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时,两位同学都不能客观面对自己的问题,反而是情绪激动、不冷静,和老师对抗,逆反心理严重。
相关资料调查
李某和吴某的家庭都在市里,都是住校生,李某有一个姐姐,吴某有一个哥哥,二人家庭都比较富裕,平常生活中出手大方,有一些哥们儿义气。笔者深入了解后,发现她们来上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的逼迫,因而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对于遇到的困难,没有心思和毅力去克服,而是放任自流,导致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下游。在课堂学习和集体生活中如出现问题、明显责任在自己时,还要在言语上顶撞老师,不能直面自己所犯的错误,更不要说悔改了。
案例分析
针对李某和吴某二人的情况,经过多方调查了解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造成她们个性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她们在家里是最小的,长期娇生惯养,被家庭成员溺爱,凡事随心所欲,过于放纵,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是得过且过,生活上的事情依赖家长,特别是父母工作比较忙,由爷爷奶奶带大,宠爱有余而管教不足,认为不管在什么场合,其他人都应该以我为中心,稍有不满就会情绪激动,难以平复。
2.认为家庭的优越条件是和自己密切联系的,认为自己条件好就意味着一切都好,在日常学习中,如果知识较简单、容易学会则问题不大,一旦遇到难以掌握的内容,稍受挫折就退缩,同时自我感觉良好的认知也使她们很难放下面子去向同学请教,长期累积在学业中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自信心逐渐降低,意志力也慢慢消磨。
3.当初进入学校学习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家长而非自愿,所以二人很少对自己的学习和未来有深入的思考,教师和家长管得紧就学一阵,教师和家长稍有放松她们就开始懈怠,完全是被动学习,自觉性极差。结果这两位女生的学习成绩一直没有改善提高,始终排在班级的后面,甚至落后于很多平时调皮捣蛋的男生。
教育办法和具体措施
1.由以上描述的情况,笔者认为,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包括笔者自己也是从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所以上述两位女生远没有达到不可救药的程度,只要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定可以使她们幡然悔悟,改过自新。(1)首先要找教师自己的问题,不能老以教师身份自居,认为自己高于学生,而是要放下身段,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换一个视角去审视学生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2)从家长这方面来说,最主要的是要求其平衡好工作和管教孩子的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孩子是他们的未来和希望,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家长要和学校保持长期联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能够坦诚相待,相互交流,协调处理,避免单方面行动,更要防止教师和家长摩擦事件的发生,共同教育和管理学生。(3)教师和家长在互相沟通时,应该坦诚相待,本着共同教育呵护学生的原则,从家庭背景、学生性格和班级氛围等多个层面客观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客观评价学生在这些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不要先入为主,认为严厉就好,其实有时候多给学生一些空间和面子会使她们更加从容。
2.在和两位女生直接沟通的时候,笔者利用自己是女教师的优势,找一个相对温馨的环境,和她们分享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进而拉近她们与教师的距离,缓解气氛,解决其心理障碍;其次,对她们在谈话中表现出的天生的善良和纯真,当即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认识到老师对她们也是友善的,关爱的,负责的,引导她们用真善美的标准去看待和处理每一件事情,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她们两位女生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无时无刻不在一起,可以用黏糊来形容,所以笔者发现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教育:首先找她们进行分别谈话,让她们说出对方的优点;经过两次分别谈话,笔者了解到她们两位其实是谈得来、家庭条件类似才老在一起的,但是谈到对方的优点两人却都说不出来,笔者就启发她们去挖掘,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去影响她们,告诉她们如果要继续在一起,就要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把对方的闪光点也变成自己的财富,共同进步提高。
教育的效果评价
人的性格是相对稳定的,短时间内不会有本质的改变,笔者也深有体会,对两位女生的教育也不是试图去改变其长期形成的固有品质,而是要去影响和改变她们的行为方式。可喜的是,经过她们自己和笔者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这两位女生的进步相当明显。首先她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目前已经稳定在班级中上游;其次她们还能够互相帮助和监督,特别是早操,会提醒对方不要睡懒觉;最后,她们的变化也影响到了班里的其他一些经常黏糊在一起的小群体,整个班级积极向上共同提高的气氛明显好于上个学期。很多同学都意识到,在校期间,应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思考,能够用知识来武装头脑,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
讨论
当前,中职学校中有很多学生都存在娇生惯养的情况,娇生惯养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有重大影响,性格固执偏激,学习缺乏自觉性,没有耐心与人交流,没有毅力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这些都是具体的表现。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要共同配合、对学生进行贴心细致地帮助指导、教师激励和同学间的相互鼓励监督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要使中职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学校、家庭和学生自己对在校期间的学习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只有通过家长、教师和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实用人才,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范丽娜.赢得起也要输得起——幼儿抗挫折教育案例分析[J].山东教育,2009,(27).
[2]杨颖.用爱心去发现、赞美——赏识教育案例探析[J].教育方略,2009,(2):30~31.
[3]李永华.中职班主任如何面对性格不良的学生C].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2008:778~782.
[4]左海燕,高元平,安静梅,胡蓉芳,李顺山.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关系的探析[J].魅力中国,2010,(24).
[5]陈凤广.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瓶颈及发展策略[J].福建体育科技,2010,29(1):11-13.
篇4
一、借助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之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高年级的小学英语教学之中,学习的难度有所加大,学生面临的挑战有所加强,因此依然需要教师利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保持住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激发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式和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在此着重对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进行介绍。
多媒体设备是为促进教学的发展和进步,提升教学的效率和实效而配置的教学器材。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应该要多多运用教学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工作,借助多媒体设备提升教学的效果。因为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一种形象而生动的印象,并且借助一些有趣的画面甚至是声音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案例分析一】
例如,进行四年级上册unit 2 In a toy shop 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一些毛绒玩具的图片展示出来,并且在这些图片的旁边配上一些有趣的话语。假设教师展示的是一只熊猫玩具,如下:
师:谁可以告诉我,这是什么?用英语怎么说?
生:一只熊猫,是panda。
师:很好。对,是一只panda,那么大熊猫具有什么特征呢?
生1:大熊猫喜欢吃竹子。
生2:大熊猫是白色的,还有黑色。
……
师:很好!那我们一起走进玩具商店,走进动物玩具的世界,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好不好?
生(齐):好!
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保持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设备协助教学,以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时效性。
二、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居于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一旦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凸显,学生才能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学生在获得这种感觉后就会更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进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构建有效课堂。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仅仅是要学生成为主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并且更好地获取知识。
【教学案例分析二】
例如,进行四年级上册unit 2 In a toy shop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在导入学习之后可以这样开展教学,如下: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是商店里的玩具,那么有谁愿意来给我们讲解一下你平时在商店中看到的玩具呢?
生1:我们最喜欢的兔子“rabbit”,这种动物在玩具商店里白白的,还毛茸茸的;还有“rabbit”喜欢吃胡萝卜,我也喜欢吃胡萝卜。
生2:还有“tiger”,森林之王!
生3:还有那个“beer”,长得可漂亮了。
……
这样,学生不仅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而且学生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同时学习效果加强、主体性地位被凸显,教学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三、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
学生的表现固然重要,但仍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合理、有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看似三言两语却对学生具有重大的影响。学生可能因为教师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词语而更加努力;也可能因为教师的肯定而获得自信心;也可能因为教师的一句话而感动进而摆正学习的态度。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所以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出评价,并给予合理的鼓励。
【教学案例分析三】
例如,进行四年级上册unit 2 In a toy shop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后,教师就可以当堂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师:刚才同学们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的时候都能够充分地发挥、调动自己的联想能力,能够迅速地跟上老师的步伐。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家都能够把对自己想到的动物进行描述并且加以一定的修饰,能够让大家更加清楚地了解你所介绍的动物的一些特点。这些都是让老师非常欣慰也很感动的地方。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之中能够继续发扬,能够继续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老师非常期待大家在今后学习之中的精彩表现,也相信大家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给老师以惊喜的!
篇5
关键词 计算机 小学语文 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成为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成为探索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工程。从系统理论来看: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具有整体的集合体;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过程,而且是以提高教与学的信息传递效率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计算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必将引起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
1 低年级计算机辅助识字课堂教学分析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提高对汉字的记忆能力,在识字的过程中又要重视对写字的指导。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出示卡片或图片适当地讲解,让学生口头读读、说说,机械式地朗读.记忆,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如果处理得不好,整堂课就会显得呆板枯燥、单调乏味。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长时间单调枯燥的识字教学缺乏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于是低年级语文尝试将计算机和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利用"怎样写汉字"识字教学软件、"趣味识字"、"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光盘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足。
首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的读音,理解巩固字意,教师讲解学生操作演练,使学生的眼、口、手、脑多种感官综合利用,他们边听、边看.边动手、边思考记忆,学生乐于这种学习形式,兴趣明显比传统教学要浓厚。
其次,在解决读音的练习上,从带拼音生字到去掉拼音的生字循序渐进,要求逐步提高。学生反复朗读,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最后,计算机还可以加大练习的量,增加一些同等难度或高难度的练习。这样,做的好的、快的同学就可以多练习。由于计算机会做出评判,因此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做这样的练习,完全达到自学自练的目的。
2中年级计算机辅助句段教学案述
句段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是说话和写作的基础。不能把句子写具体是学生在说话与写作文中常见的通病。而段又是从句到段,段到篇章的过渡。段的学习既是中年学生学习作文的起步,又是学生开始从句到段的重要转折点。段的教学的成败,决定了学生作文起步的成败,成为学生将来写作方法、写作手段、写作手法多样化和艺术化的关键。因此,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必要的,而且尤为重要的。
在教学中,通过计算机把要学的知识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解决的认识规律与学习心理过程.学生通过计算机显示直接阅读,清晰明了,充分发挥了计算机信息量大,显示速度快的优点。教师的讲解,学生的阅读,师生的共同分析、理解,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中形成新的概念、新的知识。从学生的心理来讲,动手动脑,手脑并进。不仅牢固地巩固了学习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
3 计算机辅助积累、运用教学分析
语文积累、运用教学是培养学生积累必要的语言文字,开拓抽象思维,形成学习能力,学好语文的基础。语文积累运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整体的联系性。教师组织的计算机辅助积累教学,必须有纲有目、经纬分明、纵横交错,富有独特的鲜明的创造性,一定要选择好传统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学生通过计算机辅助积累运用教学,积累必要的语言文字功底,开拓抽象思维、举一反三的路子。
在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别差异上,我在软件中安排了提示、答案、补充题,当同学们做完习题即可根据提示自我检查及时修正错误,习题速度不同,提示、答案出现的时间就不同。那些学习有余力的同学还可通过补充练习得到进一步训练提高,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训练,不仅吃了、吃好,而且吃饱。与此同时,教师有时间巡视作个别性指导及时发现特殊问题及时解决。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了教学质量。
4 高年级计算机辅助作文教学分析
高年级作文教学着重进行篇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和连段成篇的能力。我不断通过实验从以“键盘当作笔、以屏幕当作纸”的写作方式发展到网上收集作文素材,然后进行选择、编辑成为自己的文章。计算机辅助作文教学把传统的作文教学和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资源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把思维训练与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学生既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进行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又能流畅地表达个体思想,符合当代学生好动好思善于表达的个性特征,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
篇6
关键词:教学档案管理 灰色聚类挖掘 综合评价
在挖掘数据过程中主要是从大型的数据库以及数据仓库中不断的发现,同时将其潜在信息或者知识提取出来,它的基本目的是对分析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探索各个数据间存在的关联性,发现被人们所忽略掉的要素,上述所述的信息对于趋势与决策行为的预测是非常有利的。数据实际挖掘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从数据库事务中查找出关联性原则。而聚类分析方式又是数据库挖掘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同时还是数据挖掘技术的一个分支。本文首先分析了灰色聚类挖掘算法,其次采用实例对高校院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综合评价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1、灰色聚类挖掘算法
这里所说的综合评价,实质上指的是对诸多属性体系结构所描述的对象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综合评价的方法非常多,不过由于它们的实际出发点都不相同,并且处理问题的思路也不尽相同,相互之间都存在着优点与缺点,因此,当发生综合评价问题时,人们经常不知道选择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对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也不清楚。一般情况下,在高校院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综合评价中,人们比较重视的是教学档案管理具有的综合评价等级,所以,笔者认为,采用灰色聚类挖掘算法较为合适。
数据挖掘处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数据挖掘算法,其主要是通过灰色聚类挖掘算法及在数据仓库中所提取的数据进行的,我们能够明显的看出该组织中存在的个体类型,同时它还能准确的判断出一个个体在这些类型中属于哪一类。灰色聚类实质上就是把聚类对象对于各项聚类指标,根据几种灰类进行分类,从而准确的判断出这一聚类对象具体属于哪一类。应将各种需要进行综合评价的个体作为聚类对象,将各项评价指标作为聚类指标,及时有效的处理好各个个体指标的原始数据,然后对各个灰类区间进一步确定,并且提出白化权函数以及白化权系数,最后一步是将个体属于某一灰类的灰色聚类系数矩阵全面的计算,以此得出这一个体属于的灰类,从而获取到不同样本的实际灰类和评价等级结果。将需要预测的样本和数据仓库中已经分类的模式间进行全面的比较,得出这两者间的实际距离,这样就能够获悉到此样本与哪种模式相近,然后根据该模式的整体情况对其结果进行预测,进而获取到待识别样本的分类等级。
2、高校院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综合评价实例
结合评价的实际目的,将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利用、保管以及统计这六方面的要素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使得讨论更加的方便,本文主要通过七个教学单位的教学档案管理情况,有机的结合了专家评分及自我评分,计算出平均分数,获取到的评分结果原始数据。
有效的处理原始数据矩阵,使其趋于标准化,然后通过灰色聚类算法,结合Matlab程序将最后的结果计算出来,具有较好综合评价结果的是院系1、院系4以及院系5;中等水平的是院系2和院系3;综合评价结果最差的是院系6与院系7。从最后计算出的结果中可以明显的看出,院系1、院系4、院系5的教学档案管理水平较好;院系2和院系3的教学档案管理水平一般;而院系6与院系7的教学档案管理水平是最差的。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能够得出好、中、差的聚类中心,数据仓库的分类模式就此形成。从待评价样本的预测方面考虑,带预测样本应与数据仓库中已经分类的模式进行全面的比较,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判断出此样本与哪种模式更相近,最终获取到待识别样本的分类等级。本文主要对灰色聚类数据挖掘在高校院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一番论述,可以明显的看出,其可以采取聚类的方式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进行全面的分析,从中发现教学档案管理的类型,其对于高校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指导意义。作为高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应围绕着科学评估与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水平。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通过对教学档案管理各项程序进行加工后的教学档案,不仅使其呈现出了清楚的编目、使用简便以及内容丰富等优势特点,而且还将该系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全面的反映了出来,我们应全面的利用其具有的优势,以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档案的功能作用才会进一步提高,教学档案建设的最终目的才会得以实现。不过,在应用灰色聚类挖掘评价方式时应对三方面的事项加以考虑,一方面,评价的因素不能过多,不然,评价者难以对全部评价因素进行全面的理解,最终使得所获取的数据不具备高质量;另一方面,参加评价的对象不能过多,不然重复的操作以及繁重的负担将使得评价者反感行为的发生;此外,评价先导工作必须完善。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的论述还不是很全面,希望同行们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
参考文献:
[1]吴正霞,周怡.教学评估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J].西北医学教育,2007年02期
[2]彭韶霜.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兰台世界,2007年14期
篇7
1.案例分析
一次语文课上,一位名叫肖晓(化名)的同学对一个问题的理解产生了质疑,向我发问。当他听完我的解答之后,似乎有点不服气的样子,刚一坐下,班里的“淘气大王”突然张口说道:“肖晓,你明白老师的意思就好了,干吗那么抠字眼呢?”肖晓马上暴跳如雷,大吼道:“你给我出去,这个班有我没你,有你没我!”“淘气大王”哪里会怕他,马上回他一句:“大家都希望你走,还是你出去吧!”肖晓听了,顿时流下了眼泪,打开教室门就冲了出去。
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状况,在意外之余,我见识到了这帮学生居然敢不分场合地争吵。更让我不可理解的是,在这群小小的学生中间居然还隐藏着这么大的矛盾。来不及多想,我急忙走出教室,唤回肖晓,打算下课后和他谈心。可是,在我的办公室里,肖晓一直保持沉默,眼泪却一个劲儿地往外涌。除了安慰他,我什么也做不了,因为从他的口中我几乎得不到任何信息。无奈之余,我从班里其他学生的口中了解到,学生们都认为他太较真了!慢慢地,我发现,学生们的评价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他确实很难接受别人和他不一样的意见,而且情绪很容易失控。后来我几次试着和他谈心,都是无果而终。
通过观察和多方了解后发现,肖晓的心理问题是几年来积聚形成的结果。每一次和同学发生冲突,都会激起埋藏在他心底的“仇恨”,从三年级开始,他们之间就发生过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些小恩怨一直压在他心里,慢慢地,他与同学的交流就减少了,往往会因为对方的一句话说不对就会马上爆发。长期如此,肖晓慢慢地成为离群的“孤雁”。
2.教育对策
为了解决肖晓的问题,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目的是希望他重新回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和同学们建立新的友谊。
首先,关注肖晓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让他宣泄自己的坏情绪。古人云:“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意思是说,教导人一定要依据人的性情,治理水必须根据水的流势。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如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只能“疏”,不能“堵”。所以,一有机会,我就会找肖晓谈心,听他诉苦,尊重和理解他的感受,对于他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并总在不经意间向他提起同学们对他的关心和帮助,让他看到一些现实中的美好,使他的心灵不断产生触动。
其次,帮助肖晓改变阅读习惯。在了解了肖晓的心理问题之后,我开始慢慢观察他的行为。下课后其他同学都去玩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课外书。原来,肖晓从幼儿园起就是个“小明星”,他爱读书,并且小小年纪读的书涉及各个领域,虽然还不可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却能理解学者们的观点。在同龄人中,他算得上是“小百科”了。或许正是觉得自己课外知识丰富,他总是爱钻“牛角尖”,爱与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观点标新立异,他觉得同学的想法幼稚,而同学觉得他的行为怪异,到最后,大家都不愿意和他相处了。于是,我和他的家长联系,将肖晓喜欢看的书做一个重新筛选,为他挑选了一些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看的书籍,包括自然科学类、文学名著,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精神大餐,知识渊博,又能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再次,鼓励肖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一颗幼小的心灵都渴望得到大家的关怀和鼓励。离群之马不一定就是害群之马,我们不能忽视了他们的存在,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逐渐让他们重新融入集体中来。上学期末,班里要组织新年联欢会,我特地分配肖晓负责费用预算,为他提供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也是一次给他增强自信的机会。事实证明,我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后来他的妈妈告诉我,那段时间他连续几天都在商店对比商品质量和价格,为的就是能让班里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
3.经验总结
通过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肖晓同学慢慢发生了变化,变得活跃、快乐起来了。下课后,他会和同学一起玩耍,看待问题时,他的观点也不那么偏激了,朋友多了,笑容也就多了。看到肖晓的改变,我也深刻地明白了,不能总是将目光放在开朗活泼的学生身上,那些躲在角落里默不作声的孩子同样期待着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篇8
1 知识目标
继续学习4个有关水果的单词:
apple,banana,strawberry,grapes.
2 技能目标
(1)能听、说、认读apple,bananas,strawberry,grapes.
(2)会唱Let's sing中的歌曲。
3 情感目标
通过演唱Let's sing中的歌曲、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渗透科学饮食的教育,让学生多吃苹果,有益健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认读新词:apple,banana,strawberry,grapes.
【教学难点】strawberry的读音。
三、教学媒体设计
我选取了Let's learn,Let's sing,Let's check这三个环节来辅助本堂课的教学。
三年级是学英语的起始年级,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让其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尤为重要,Let's learn环节则很好地做到了这两点,它不仅采用“看图猜物”导入本节课所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的欲望,更有外教示范发音,让学生跟读,更好地确保了孩子的口语水平。
本课Let's sing环节通过教唱歌曲,既让学生复习了本课生词apple,又渗透了科学饮食的教育,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最后的Let's check环节,让学生与光盘中的老师积极互动,通过听力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课生词的掌握情况,达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问的。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设计思路及资源应用分析]
通过常唱唱跳跳,活跃气氛,融洽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使学生迅速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快乐地感受英语。意在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为导入新课作铺垫。
2 新课呈现——Let's learn
(1)呈现新单词
[设计思路及资源应用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自我表现欲很强,喜欢挑战,用竞赛的口吻引出Let's learn环节,可让学生更认真地观看学习,另外,Let's learn中“看图猜物”的设计,更好地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也更乐于接受,
(2)跟读
(师强调学生注意外教读Strawberry的发音,并让学生多跟读几遍来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设计思路及资源应用分析]
对于学生来讲,第一感知是最深刻的,因此,在学生初接触新单词时,让其学习地道的发音(如本环节中外教的示范发音)是确保孩子口语水平的最有效的方法。
(3)教师出示模具和词卡,带着大家认读,(齐读、开火车读、小组赛卖、男女赛读)
[设计思路]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法,加深并巩固学生对新知的印象,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重点。
3 趣味操练-Practice
(1)游戏:I'm a little boss
a 创设情景,教师示范
b 提出要求
c 四人小组创编广告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并运用已学知识来描述水果颜色及称赞其味道
d 表演广告,学生集体评出优秀表演小组
[设计思路]
培养学生逐步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在将知识学以致用的同时,巩固旧知(如三年级上册己学的有关颜色的单词,以及本单元第一课时所学句型I like…revy much),把发言权交给学生,以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另外,采用集体评价的形式则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以及自信心的培养。
(2)Sing a song:An Apple a Day
a 感受优美旋律,渗透科学饮食教育。
b 跟光盘学唱歌曲,(提醒学生,一只苹果是“An apple”,而不是“A apple”)
c 齐唱并比赛
[设计思路及资源应用分析]
本环节通过教唱歌曲,既让学生复习了本课生词apple,又渗透了科学饮食的教育,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4 课堂评价-Assessment
内容:光盘中的Let's chcck环节
目标:通过听力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课生词的掌握情况。
(展示Let's check环节,让学生与光盘中的老师积极互动)
操作步骤:
a 讲解要求
b 学生作题
c 评价(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小组评价)
[设计思路放资源应用分析]
通过听力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课生词apple,bananas,strawberry,grapes的掌握情况,
5 补充活动(Add activities)填写一张“个人喜好”调查表。
目标:通过Do you like…?句型来询问小组内同学对水果的不同喜好。
[设计思路]
检查学生对本课生词以及本单元重要句型Do you like…?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
回顾整堂课,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 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创设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途径。
上课伊始,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并演绎改编后水果版的《Hello》,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使学生迅速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中,快乐地感受英语。接着我为学生抛出寻找被藏的水果这一问题,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紧接着,在学完单词后,我更提出了相关的任务活动,主要以“我是小老板,我来做广告”为任务,并在其任务驱动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共同复习旧知,创作表演。让学生通过感知、思考,体验实践,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学习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在交际中理解巩固并拓展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原则。
2 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进行学习评价,激励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和自信心的培养。
篇9
一、校园心理剧的含义
心理剧是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莫雷诺( J.L.Moreno)于20世纪 30年代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团体心理治疗方法。早期的心理剧以心理咨询和治疗为目的,不是去分析、诠释人们带来的问题 ,而是提供一个场所和一种氛围,让人们从多重的角度,以自由表达的方式探索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有效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促进个体成长,使个人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中小学校园情景心理剧,简称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剧应用于学校教育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是由学生、教师等相关人员把成长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解决范式在一定的场所和群体中进行表演和讨论的教育活动。从操作性角度来说,校园心理剧是由学生、教师及有关人员共同针对有关的心理问题去选取主题、编写剧本,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班级内或专门场所进行表演,并对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式进行分享讨论。从表现形式上说,校园心理剧吸纳了舞剧、音乐 、舞蹈、绘画等表达性艺术的精髓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一种本土化的 “行为表达技术”。
校园心理剧以舞台表演的形式重现生活情景中的心理活动与冲突,使当事人认识到其中的主要问题,促进当事人、参与者的认知领悟、情绪表达和行为改变。它作为一种新兴的团体辅导办法,为生涯教育提供重要支撑,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情境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切实体会。
二、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校园心理剧《拖延大作战》剧情介绍:
主角刘明天放学回到家,家中突然停电,他才想起妈妈之前多次嘱咐他去充电卡,妈妈训斥他时间观念差,拖延成性将导致一事无成。黑暗中,刘明天进入梦境,看到十年后的自己,因为没安排好时间而错过了一次重要主持,继而被开除,主持梦想破灭,深受打击。第二天,刘明天由于研学小组汇报准备不足,表现欠佳,令小组成绩落后,组员跟他大吵一架,纷纷指责他的拖延恶习。刘明天频频狡辩和否认,令组员气愤离开。此时,留在报告厅的刘明天刚好听到了优秀校友的讲座,让他有所触动,他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问题。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刘明天终于意识到自己拖延的根源在于缺乏时间观念和自制力。第二天,刘明天诚恳地向组员认错,下定决心做出改变,大家接受了他的道歉。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帮助他作规划,监督他完成任务,一改之前拖延的面貌。最终在年级展示中,小组取得优异成绩,刘明天重新获得大家的认可,并对未来有了积极进取的态度。
(一)剧本
校园心理剧的创造包括:主题的确立,素材的处理,形成剧本。
预防性、发展性是校园心理剧的主要功能,它面对全体学生,解决学生成长性过程中最渴望探索和解决的共性问题,因此所呈现的事件是学生现实生活的再现。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根据所探讨的话题、故事灵活把握,使其素材、语言、行为表现方式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真实体验。《拖延大作战》展现的就是高中阶段学生典型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制力欠缺、对追求梦想欠缺坚定信念这一普遍问题。该剧题材取自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个体心理辅导中的记录,心理老师将这一贴近学生生活、有代表性的心理话题带进生涯教育课堂,由学生分享自身在生活中的拖延表现和当时的心理冲突和体验,由老师展现这一问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原因,组织学生讨论生成克服拖延的方法。课堂中生成和搜集的资料,都成为校园心理剧剧本的素材。
师生对搜集到的素材进行处理,使得情节发展和场景变化具有内在逻辑,形成一个具有结构性的的舞台剧。最初形成的剧本还有一定的开放性,师生在排演过程中进行丰富和完善,融入生活细节,贴近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语言表达,最终形成一个反映学生实际生活,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语言特色的校园心理剧。
(二)人物
校园心理剧在运用的过程中,有必不可少的“人物”――指导者、主角、配角、观众。
指导者一般是由具有一定心理学素养,从事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掌握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技术,具备心理剧操作技术的教师担任。《拖延大作战》的指导者由心理教师担任,全程参与表演人员的选择、剧前的创作、剧中的陪同、剧后的分享等,具体承担以下职责:指导演员明确主题,理解角色和作用;恰当运用心理剧技术组织安排情节;创设与维持真诚、信任、支持性气氛;把握场景的设置与自然转换;指导演员熟悉舞台空间和表演艺术;组织演出团队讨论分享;对许多未知的因素加强预测等。
主角是剧中的主体,是在舞台上呈现其内心事件的人。本剧主角刘明天正好是由有相应问题的学生出演,扮演者是一位形象气质俱佳,拥有艺术天分的高中生,同时也是一位典型的“拖延症患者”,最初在参演校园心理剧的过程中多次迟到,遭到同伴的斥责。这样的设计,从表演上说,使得剧中类似情节发生的时候,演员们有更多的代入感,情感充沛,表演真实;从效果上说,在真实和虚拟相结合的环境中,主角可以从多角度审视问题,在解决角色心理困惑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答疑解惑。
配角是主角的延伸,也是指导者的延伸。本剧中配角主要由同伴推荐,彼此之间互相了解,能够出演最合适的角色。剧中的每一个配角也都有不同的人物设定,有的作为一个伙伴来塑造主角世界中所需要的角色,有的作为一个指导者来引导主角发生改变,共同推进主线剧情的发展。
观众是心理〉募证人,也是心理剧的参与者。尤其是同龄观众,戏剧的形式可降低他们的焦虑感,使之从旁观者的角度解决自己类似的心理问题,达到同辈群体教育的目的。
(三)表演
校园心理剧的场景最好是现实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如教室、操场、家庭等,让学生产生真实感和亲切感,场景的设置还必须紧密围绕主题,使问题得到典型的再现。《拖延大作战》的场景包含学校和家庭,由研究性学习汇报这一事件作为明线,暗线则是主角的拖延心理的变化,背景设置中包含大家都极其熟悉的校园铃声和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快速融入,真实表达。同时,动态背景的采用使得场景的切换更加流畅自然,观赏性更佳。
校园心理剧的排练包含暖身、表演、分享三个阶段。在暖身阶段,心理老师负责营造安全的氛围,调动参与人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带领学生回顾上次排演,理解与把握角色,激活角色心理状态;在表演阶段,演员按照剧本的框架进行演练,教师对学生的语言、动作、艺术表现等进行指导,和学生们共同探讨事件及场景的安排是否恰当等,这一工作由心理老师和专业的戏剧老师共同指导完成;分享阶段则是在表演之后,心理教师把演员们组织起来,围绕角色感受和心理剧所要表达的心理问题相互交流,使参与人员更深入地把握角色,对所呈现的心理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索。在校园心理剧的排练过程中,学生们由最初接受语言、动作指导,到表演连贯自然,再到揣摩角色心理特征,使得一个个角色更加立体化、更有人情味。
校园心理剧区别于一般舞台剧的重点还在于心理技术的应用,例如独白、替身、角色互换、生涯幻游等,这些技术的使用有助于将心理问题外化,直观的表现问题发生到解决的整个过程。例如,本剧中采用的替身技术,即是主角面向观众,替身背对观众,与主角并肩站立,一正一反,双方并无肢体动作的互动,主要使用言语上的交锋,驳斥主角观念中的错误,达到澄清观点,重建信念的作用。替身技术在本剧中承担突显心理矛盾,催化心理转变的重要作用,是剧中主角心理状态的重要转折点。
(四)效果评价
校园心理剧在生涯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心理互助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能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向积极方向发展;使所有参与者(包括家长和教师等人)通过编写、表演、观看、讨论和思考,预见到生涯规划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重要性。在心理剧排演过程中,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见贤思齐,老师也能够感受到学生将角色融入自身,将剧情与个人生活进行对照,在剧中和生活中都发生了积极的改变。
对于演员来说,参与校园心理剧的过程是一个情绪释放、情感体验、认知冲突的过程,这之后的整理调适才是心理剧的关键,因此分享阶段是心理剧功能得以实现的必备环节。《拖延大作战》的表演者分享的内容不是脱离自己去评价别人,而是把自己生活中有关的经历和体验,与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渴望自己在生活中也具有建设性的、积极的和持续的改变。心理教师则负责把握好分享的方向,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和提升,引导学生把体验感悟应用于实际生活。
校园心理剧发挥作用的主要场合还有心理课、班会、家长会等场合, 观众的感悟和分享也是效果评价的重要方面。每一场心理剧演出都会引发观众强烈的认知冲突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讨论分享则促使演员和观众共同澄清认知,释放情感,形成正确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三、校园心理剧在生涯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
(一)校园心理剧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生涯教育模式
中学生富于幻想,善于创造,乐于通过角色扮演、未来投射等演绎方式,用夸张的手法演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舞台剧的形式,结合了上述所有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表达的欲望,让他们能借用角色传达自己的困惑和迷茫,通过角色的觉醒和行动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激励。校园心理剧根据学生的真实问题编排,贯穿和复现生活中的问题,挖掘问题本质,探讨解决方法,积极采取行动,提高自我效能等完整的生涯教育过程。
(二)校园心理剧有助于培养生涯规划中的自助和互助能力
校园心理剧的大量素材,需要学生们主动在反思自我和认识环境的过程中进行素材的收集,这可以帮助学生从新的视角看待自己,接受新的态度和立场,从而达到行为调整。校园心理剧的顺利演出,编剧、导演、排练、演出、总结等各个环节都要求大家团结协作,交流沟通,是培养学生合作、创新、团结的品质非常好的时机,是心理互助的过程。
(三)校园心理剧有助于改变师生、亲子交流模式
校园心理剧再现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诸多问题,经由角色表现出他们眼中的家长和老师形象,更加容易打动家长和老师的心灵, 促使他们了解到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四、校园心理剧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一,要做好心理课、专题讲座、班团活动和各学科渗透教学与心理剧的结合。一方面,这些教育教学活动是校园心理剧的素材来源;另一方面,校园心理剧可以作为心理课、班会等的重要环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应对方式和心理调节策略。
第二,要注意与心理咨询活动相结合。通过校园心理剧开展团体咨询,对在个体咨询中反映出来的带有共性的问题,不仅是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问题,还包括考试焦虑、交往困惑、适应不良等发展性问题,也可通过校园心理剧的形式进行团体辅导。
第三,要根据校园心理剧的内容组织学生、家长及教师观看和讨论,以校园心理剧的编演为学生心理小组活动的载体,能够促进同伴心理互助,更有效地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互助与自助。同时,帮助老师和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
校园心理剧作为中小学生生涯教育的重要途径,尚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研究校园心理剧开展的条件、形式以及效果,探索校园心理剧与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的觉醒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艳.心理剧治疗的理论与实践[D].鲁东大学,2006.
[2]周国韬.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08):49-50.
[3]李帮琼.心理剧――有效的学校团体心理咨询方式[J].教学与管理, 2007(10):44-45.
[4]张海燕.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4(Z1):140-142.
[5]秦娟.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05):9-12.
[6]郭小艳.校园心理剧的功能和作用[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1):39-41.
[7]周韬.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活动再析[J]. 现代教育科学,2009(06):60-61.
[8]刘玉新.校园心理剧模式的创新性实践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1(10):60-61.
[9]张卫宇.心理剧在高职院校团体生涯辅导中的价值与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15):107.
[10]石红.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实务手册[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一是功利主义。有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急于“政绩”,热衷炒作,喜欢“摆花瓶”,津津乐道于有多少课题、课题的等第级别,只要能邀请到高级领导、知名专家亲临光顾“开题”就行,至于课题的内容、课题是否可行那都是次要的,“可暂不考虑”。这种“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的课题研究,全然成了一些领导追逐名利的方式。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课题研究也是决定时下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能否成功的“生死牌”,由此逼着广大中小学教师对课题研究“不想也得想,不搞也得搞”。
二是贪大求全,好高骛远。有些校长、教师梦想自己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或重大影响,能够解决中国教育的固有难题;有些校长、教师偏向教育理论研究,梦想能够创立一套崭新的教育理论,使自己“成家立业”:有些校长、教师缺乏循序渐进的思想,总想一步到位,梦想自己的教育科研课题一下子就能在省或国家一级立项;等等。结果由于理论水平所限,加之实际教育教学事务繁忙,开题时搞得冠冕堂皇,但实施时却无从人手,课题不得不被搁置起来,临近结题时手忙脚乱地照抄或下载他人的研究成果滥竽充数,最终结果是造成教育科研中很多泡沫和虚假的东西。
真正实现中小学教育科研实实在在的价值,必须彻底摒弃如上两种错误的倾向,树立科学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观。
1、以“应用性研究”为主,服务于现实的教育教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这应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和着眼点。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应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探寻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难题、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具体技术方法,并努力形成理性认识,以革新当前教育实践中的弊端,规范教育行为,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
2、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微观研究,这应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根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内容要贴近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范围不宜太宽太泛,目标不宜太高太玄。离开教学活动去搞教育科研,必然会脱离实际,甚至走人误区。中小学教育科研必须植根于教学活动,以教学活动为前提。因为学科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是教育科研的动力和认识来源;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是教育科研的基本素材,也是促使教育科研深入发展的惟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