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疏导方式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心理疏导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红铃铛”社区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位于南昌市东湖区公园街道上营坊社区内,依精致的市民休闲广场建设,环境优雅。咨询广场设置“怡心石凳”,广场绿盖如荫,置身其中,心怀释然。红铃铛心理咨询中心设置于广场东侧,镂格窗棂,幽篁丛植,门廊高古,令人忘忧。中心根据需要分展示区、咨询区、办公区,墙面环境营造简洁、雅致、一目了然,为心理求助者及社工营造出一种恰到好处的交流环境。
一、“红铃铛”社区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运作方式及特点
运作方式:“红铃铛”社区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是一个不设围墙、不钉门坎的面向广大青少年及家长的纯公益心理服务基地。我们本着“去标签化”的思路,心理求助者混迹在普通人群中,随来随去,可参与、可旁观,不必带着思想包袱,尽可放下费用之忧。所以,该巷被市民亲切地称为心理义诊的“跳蚤市场”,北湖边上的“心理角”。
二、咨询活动的主要方式
A、广场咨询模式——心理“逢六逢”。
1、专家讲座。每周六上午,我们组织专家就青少年早恋、网瘾、厌学、自闭等问题在广场进行演讲,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台下观看演讲的以附近的市民居多,他们可以边晨练、边聊天、边听讲座,所以特意前来的青少年家长或者青少年可以混迹在普通人群中参加这种开放式的讲座。
2、心理倾询。在专家讲座的同时,青少年家长可以带着各自在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困惑和经验,进行家长之间的自发性互动交流。同为人父母,忧喜更相知。所以,家长之间的倾诉与交流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B、援助中心咨询模式
1、绿色心门咨询。青少年或者家长有心理方面的烦恼和压力还可以走进心理援助中心和我们的心理援助志愿者或心理咨询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倾诉,直到来访者心理烦恼和压力消减为止。
2、热线咨询——12355心理咨询热线。除了面对面的见面式咨询外,如果青少年或家长鉴于隐私等各种原因不方便和我们的志愿者见面,我们在心理援助中心还开通了12355心理热线咨询,以悄悄话谈的方式,为家长及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及建议,难点问题由红铃铛志愿者联系专家进行咨询、解答。
C、专家咨询模式
绿色心门咨询和12355热线咨询只能解决一般性的心理问题,如果经过我们志愿者和咨询师的前期筛选认为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或其心理状况达到一定程度,中心将派出心理专家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治疗。
D、合作单位服务模式
如果经过心理专家诊断,认为求助者需要进行更为专业的心理康复,我们将建议求助者前往中心的合作单位接受专业服务。
E、广场咨询模式和援助中心咨询模式已经打破了传统咨询服务的“神秘”与“门坎”,有效地解决了心理学上的标签效应,探索了一条心理咨询如何“去标签化”的新方式。因而“红铃铛”心理小巷的服务活动具有显著的“宽容性”与“互动性”。
专家、学者 专家、学者
红铃铛哥哥(姐姐) 红铃铛姐姐(哥哥)
困惑家长、青少年 困惑家长、青少年
有经验家长、青少年 有经验家长、青少年
专家、学者 红铃铛姐姐(哥哥)
红铃铛哥哥(姐姐) 有困惑的家长、青少年
有困惑家长、青少年 有经验的家长、青少年
有经验家长、青少年 专家、学者
专家、学者 有困惑的家长、青少年
红铃铛哥哥(姐姐) 有经验的家长、青少年
三、红铃铛社区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人力资源构成
该中心人力资源构成包括:红铃铛心理援助志愿者、红铃铛心理援助咨询师、红铃铛心理援助专家和心理援助中心专职社工。
1、红铃铛心理援助志愿者、红铃铛心理援助咨询师、红铃铛心理援助专家全部由招募产生。目前,中心共有心理援助志愿者120人,有资质的心理援助咨询师60人,心理援助专家20人。
2、心理援助中心专职社工由中心招聘,每月支付一定的工作经费。
四、红铃铛社区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传播平台
1、报刊专栏。我们正在与南昌晚报进行商讨开辟“红铃铛社区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专栏,定期心理援助中心活动消息和心理“逢六逢”讲座主题,便于市民知晓各项活动。
2、“绿色心门”形象宣传册。通过向市民发放宣传册,让大家知晓中心的运作模式和服务项目,拓展服务人群。
篇2
关键词: 体育活动 地震灾后青少年 心理重建 作用 机制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各种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都构成危害,特别是地震、洪灾、火灾等破坏力极大的灾害还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持久的创伤。针对“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青少年在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内,以及以后的为期一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以期为类似灾害青少年的心理重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5.12”特大地震极重灾区的北川中学、北川二中、安县中学各500名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以关键词为主题词检索中文核心期刊,并查阅有关专著、教材、硕士学位论文。
1.2.2问卷调查法。
发放抽样问卷共500份,其中北川中学、安县中学高中部各100份(北川二中只有初中学生),以上三所中学初中部各100份。(根据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和相关资料的研究显示,把青少年年龄界定为13―19岁,相当于灾区的初高中学生)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及心理恢复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地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与表现形式
“5.12”地震灾后初期,我在灾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走访和调查中发现:经历了特大地震的青少年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虑、不安、失眠、食欲减退、沮丧等方面。具体表现为对地震发生时突如其来的情景忘不掉,与地震相关的现象很敏感,易做恶梦,触景生情,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过于担惊受怕,集中注意力困难,有的持续回避,避免回忆某些人或事,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变窄等。研究表明,这些以不良情绪为主的创伤后心理反应,如长时间仍不能消除,就可能会成为持续整个后半生的慢性症状,对青少年的身心发育造成极大的危害。
2.2体育活动对缓解和改善不良心理情绪的作用与机制
体育活动是身体个体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能有效地增进身体健康,也能促使个体的心理健康。目前,对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体育活动能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而且能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坚强的意志、心理耐挫力和良好的情感,防止和减弱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合理宣泄,对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有明显的作用。同志曾说:“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由此可见,体育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提高智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2.3灾区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2.3.1地震前后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地震后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明显变化,经常参加和有时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减少,很少参见的人数增加。经访问调查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灾区部分中小学由于灾后受损较为严重,体育课教学受到严重影响;震后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缺乏,大部分学校体育场地被用作安置灾民;震前初、高中应试教育现象严重,学生学业负担大,体育课流于形式,在体育课上没有学到更多体育项目的相关知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了解和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只能选择方便和简单易行的活动项目参加。体育活动条件的恶化是导致地震灾后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热情下降的主要原因。
2.3.2地震前后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项目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地震前灾区青少年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有篮球、乒乓球、足球、跑步、羽毛球、健美操、武术、游泳等。
从表2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学生选择的体育活动项目分布不是很广泛,且选择相对集中,前四位分别是篮球、乒乓球、足球和跑步,占调查总人数的80%。从参加体育活动的性别看,男生较女生多。从选择的倾向性来看,男生选择篮球、足球的人较多,而女生则更偏重于乒乓球、羽毛球、跑步和健美操等对抗性较低项目。地震后他们选择的体育活动项目无明显变化,但除跑步外,参加各活动项目的人数也明显减少。
2.4不同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活动是一种较好的调节情绪的方式,长期体育锻炼的人能够维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许多研究证实有规律的体育活动能产生一系列情绪效应。对抗类项目,由于其竞争性的本质,使得参与个体的心境状态产生即时效益,即根据比赛的结果而发生变化,既可以产生平衡效益,又可以产生失衡效益。而非比赛性的身体活动,如健身活动和耐力训练对心境有平衡效益,锻炼者生活中其他方面的一些压力、紧张等负性心境也能够缓解、改变。不同的运动项目也会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所以只有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恢复。
由表2可以看出,由于场地的限制,地震灾区青少年从事的运动项目多是有比赛性质、对抗类的。然而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身体活动有着不同的动力平衡机制(Abele&Brehm(1993))。有的项目不仅不会对灾区青少年的心理重建起到恢复作用,反而会加剧心灵的创伤。建议灾区青少年多从事有氧锻炼,健身和耐力训练等非比赛性、无胜负结果的锻炼类型的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情绪改善”作用,而且初始心境越差效果就越明显,这种效应虽然也可能通过其它活动(如心理疏导)得到,但身体活动的效应可以使“情绪改善”持续较长时间。
3.结语
体育活动作为中学生地震灾后心理重建中心理干预的补充,体育活动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比单纯进行心理治疗更能有效地降低地震过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适当的体育活动项目可以帮助灾区青少年缓解不良的情绪。所以,建议地震灾区青少年多从事太极拳,民族舞蹈、跑步、健身操等没有竞争性质的运动项目,这些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低且易开展。
参考文献:
[1]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杨艳杰等.地震灾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12,(24):1512-1513.
[3]张立敏,张力为.不同锻炼方式对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4,24,(12):54-60.
篇3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发展;家庭因素;父母教养方式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父母及家庭环境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以一种全方位、综合的方式影响着子女人格的发展。不同的家庭气氛 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和行为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本文拟从国内外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家庭因素归因以及提高父母教养方式的策略和方法建议三个方面做简单的分析。
一、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综述
(一) 国外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
20世纪60、70年代左右,美国心理学家皮克等人用谈话法、测验法等方法对美国青少年的性格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青少年性格特征的发展与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密切相关。父母的信任、民主、容忍的态度和子女良好的人格特征的相关很高,父母的信任态度与子女的意志坚强相关很高,而家长的严厉态度与子女的意志坚强、情绪稳定、自发努力、友好态度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均有负相关。在早期的研究中, 研究者主要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们对亲子关系的维度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做出划分,并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关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早期经验研究中,研究者们开始以维度来描述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如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P.M.Symonds,1939)是最早的研究者,他把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加以研究并以此说明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鲍德温(A.L.Baldwin,1955)划分为“情感温暖―敌意”和“依恋―干涉”两个维度;沙弗( E.S.Schaefer,1959)划分为“爱―敌意”和“自主―控制”两个维度;柏利(W.C.Becker,1964)划分为“温暖―敌意”和“限制―宽容”两个维度。[1]
当代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主要来源于美国著名的女心理学家鲍姆林特(D.Baumrind,1967)对儿童及其家庭的研究。她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界定建立在其对家庭社会化实践研究的类型学方法基础之上。主要教养行为因素(如温暖、参与、成熟要求和监督等)配置的差异与程度差异,形成不同教养方式,导致青少年对父母影响的不同反应。她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 authoritatie style)、专制型( authoritarian style)和宽容型( permissie style) 三种类型。鲍姆林特发现,所有父母在管教子女时,其言行的特征都离不开管束、成熟要求、亲子沟通和养育四个方面,只不过各位家长在这四个方面的程度各不相同而已。管束是指父母为子女订下的规矩以及子女违反规矩时的处理方式;成熟要求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亲子沟通是指父母在教养子女时,如何与子女之间进行双向沟通、交流;养育是指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来自权威型家庭中的青少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专制型家庭中的青少年独立性较低,社会责任感不强,而且这种影响在男性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宽容型家庭中的青少年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信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性,在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中缺乏主动性。 [2]
(二) 国内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
国内学者大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涉足父母教养方式这一研究领域。起初的研究较为零散,取向较为单一,或从儿童性格入手,或从儿童心理卫生入手,探求有利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形式。但其中也不乏颇具远见的学者,他们探究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并从父母文化素养、职业等角度分析了家长教养态度的成因。80年代,研究者多从单纯类型论的角度来界定父母教养方式,如关颖将家庭教养方式归纳为娇纵溺爱型、启发引导型、放任自流型、因材施教型、简单粗暴型等。[3]进入90年代,研究者对教养方式的分析出现新的变化,开始从教养方式的情感维度和行为控制维度来分析教养方式。如桑标从“接受―拒绝”和“宽容―严厉”两个维度划分母亲的教养方式,从“肯定―否定”维度划分父亲的教养方式。[4]刘金花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拒绝型、严厉型、溺爱型、期待型、矛盾型、分歧型;陶沙等又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七类:溺爱、忽视、专制、民主、惩罚、成就要求和教育的不一致等。[5]
近年来,随着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发生率逐年上升,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因此,国内的研究者开始把父母教养方式作为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引入到这项研究中来。我国国内的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诸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儿童青少年的学校社会适应及学业成绩、归因方式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偏离、高焦虑和神经质等方面的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6]
陈晓燕(2003)对昆明市224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父母管教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民主、严格、宽松的管教方式更容易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溺爱型的管教方式更容易导致孩子偏执情绪的出现;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对孩子精神病性问题的出现有很大的影响;强制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导致孩子多种不良心理问题的出现。[7]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焦虑、抑郁、自尊、社会化、人格发展、问题行为的产生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个体的各个成长阶段都会有所体现。
二、 父母教养方式的家庭因素归因
以往学者对北京城区2432名7―14岁在校学生的研究表明,出于有口角家庭、暴力家庭或单亲家庭的儿童,其心理与行为问题检出率均比和睦家庭者高,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一)父母受教育程度与教养方式的关系
父母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而父母教养方式又受其文化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自觉采取温暖、理解、偏爱子女等积极的教养方式;文化程度越低,越容易采取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等消极的教养方式。[8]张溯在考察了东京和北京两地母亲的教育意识之后发现:母亲的教育意识体现在她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期望上,中国家庭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中日两国母亲相比,日本母亲的学历较高,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实施;中国母亲的学历一般较低,对子女的教育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二)家庭生活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调查显示:生活在城市的青少年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情感与温暖,也能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偏爱。[9]2012年,陶沙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母亲的职业对其教育方式有显著影响。
三、 提高父母教养方式的策略与方法建议
针对以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归因,笔者对提高父母教养方式的策略与方法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造良好家庭生活环境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应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养成平等交流的习惯。给予家庭每个成员公平参与的机会和尊重,鼓励子女实践系统性思考,分析家庭内的关系,改善心智模式,学会自我反省,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表达心灵,容纳别人的意见,协助家庭成员规划个人发展等。
(二)树立正确的父母行为典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父母必须成为子女效仿的榜样。所以,在纠正青少年不良的行为之前,父母首先要纠正自己,制定出纠正自己问题的准则。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进行自我重塑,不断克服并修正自身之不足。
(三)提高青少年经受挫折的能力
为了使青少年将来在纷繁复杂的各种竞争中能以强者的姿态去迎接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各种挑战并能取胜,就得从小让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磨练。父母对孩子的事不要包办代替,要注意引导孩子独立思考,从小事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长要有意识的在日常生活中让子女经受一定的拮据、生活上的饥饿、辛勤的劳动等方面的锻炼和磨练,指导孩子直面挫折,克服对挫折的恐惧心理,教给他们战胜挫折的方法。
(四)对青少年错误行为的教导要合适得体
青少年有了错误的言行,要对其进行适时的指导。首先要了解、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着眼于实际的错误情况,指出它的危害性,纠正其不当的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觉悟,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对青少年来说,他们处于各方面发展的过渡时期,教导方式不当就可能对逆反心理的青少年产生严重的不好影响。因此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不要侮辱孩子的人格、摧残孩子的身心,要耐心地疏导,使子女明辨是非。
(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与青少年交流,让他们在心理摇摆不定的情况下得到支持。父母要和子女常谈心,讨论时尚资讯,要关注孩子关注的课题,与孩子的文化接轨,才有介入引导的契机。孩子最好的心理老师是父母,所以家长无论工作有多忙,都要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谈心,帮助孩子分析、处理近日来遇到的烦恼和困惑,同时对其做得正确的事情要加以肯定,对孩子大胆思考、勤于提问、勇于探索的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情感的归宿。
参考文献:
[1]张英蕾.青少年自主性、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龚艺华.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 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3]关颖.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 天津社会科学,1994,(4)
[4]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7,(3)
[5]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安莉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尊及其要素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7]陈晓燕.昆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3.
篇4
【关键词】心理教育 素质教育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93-01
如果说心理学是教育的理论依据之一,那么教育也是促进心理学发展的一种主要的动力来源。
心理学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教育是教育者创设特定的教育情景和通过师生交往,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人类积累的有用知识,社会规范转交给受教育者,并引导他沿着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目标成长的过程。教育者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年轻一代的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心理教育也称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当前学校教育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括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既身心健康。因此学校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目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众多因素中,学校教育素质是被列为首位的,学校是否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要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过程中的发挥自己独特作用。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因遵循以下原则:
一、认知性原则
作为教师因真正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目的等,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学龄期和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和社会环境。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一个人不是由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受过的一切影响的总和造成成功的”。
二、整体性与参与原则
面对广大学生从个体心理差别到全体学生心理发展普遍特征,抓住普遍性的特征因势利导,对社会大环境进行分析,找到有普遍性的事例与学生讨论分析,让学生都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相互成为建议者,咨询者和教育者。教师首先要做到对社会大环境一个平和积极的心理,这样才能去影响自己的学生,从积极方面疏导学生思想,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
三、合作原则
第一,相信你的学生比你更出色。所在班级采取值日班长负责制,每天值日班长要处理班上所有的日常性问题,协调同学间关系,协调教师间关系,观察一个同学的情绪,然后自己和该同学解决所遇问题。如果在管理过程中遇到挫折必须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并将解决方式作为经验与全班同学共享,之后老师在来进行指导。第二,使值日班长有效控制自己不足的行为一天,因为你是今天的值日班长,你今天是学生注意的对象。最初学生们刚到校时就是网瘾少年,网瘾少年心理是很孤独和烦躁的,他们并不愿意成为网瘾的牺牲品,但自控能力又差,加上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无意或有意刺激,使得他们只好用幻想的虚拟的形式来解决问题。那就要相信他们一定可以处理好网络问题。采用互相讨论自控办法,低目标低起点的互相督促,他们有的办法的确出乎意料并行之有效。人本主义最核心的部分就在于对人的信任。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自我实现的愿望,相信学生拥有巨大的潜力,把学生看作是有能力做决定的,负责任的人成功的建立起充满真诚、关爱、尊重、宽容和自由的气氛。
四、心理发展正常性原则
青少年在发展期就有躁动,不安,恐惧,担心等,这种“偏态”需要疏导,特别是要注意“常态”下的阴影。因此,正常的心理特征要区别于心理健康中的非线,不要将正常发育中的规律强加上心理不健康的帽子;自己称之为有瑕疵的正常行为。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看(12―20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角色混乱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消极同一性指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青少年获得的是积极同一性,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如果危机消极解决,就会形成不确定性。因此,关注他们的挫折原因,允许受到挫折而产生的消极心理的存在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教师觉得认识就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采取的教育原则要从个体阶段差异性特点出发,了解这些心理发展正常的表征,本着平等尊重,以诚相待的原则,求慢不求快,潜移默化地用自己健康的心理去影响。
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做好家长的相应知识文化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促进学业和道德的成功,总之心理健康不仅是促进青少年各种素质发展的重要中介,是青少年必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是21世纪现代学校教育所强调的青少年全面发展素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心理健康对青少年素质发展具有双重意义:作为中介,作为手段,有助于其他各种素质的发展,作为对象,作为目标,它充实于素质体系,丰富了素质的内涵。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作为基础,教师艺术性的指导原则为导向学生相互合作为依存,协调发展,和谐进步,家长――社会――学校环境为支撑才能构建起心理健康平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真正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需要“智商”高,更需要“情商”高。随着我国身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传统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于是,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模式在我国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肥胖;超重;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270-02
肥胖问题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人口健康问题,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肥胖者在就业和婚姻等方面越来越受到影响,而日渐增多的挫折使得青少年的内心变得敏感脆弱,容易产生孤独、肥胖、自卑的心理,严重影响着青少年智能和自身潜能的发挥。而青少年肥胖者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展为成人肥胖,会对身体带来严重损害。肥胖、超重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个性、气质和性格的形成,甚至影响他们未来的婚姻、就业和生活。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找应对策略。
一、青少年肥胖、超重的原因
我国青少年的体质10年来连续下降,体重却在不断增加。现在城市的在校学生,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肥胖者,且每年呈现递增的趋势。从医学角度上来说,肥胖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性肥胖,这种肥胖也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是由于脂肪堆积导致代谢过慢的肥胖;另一种则是因为内分泌原因引起的肥胖。本文在此主要对单纯性肥胖进行讨论。
1.遗传原因。青少年肥胖和家族遗传关系密切。笔者在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父母都为肥胖者,子女中有70%~80%的也为肥胖者;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是肥胖者,则子女是肥胖者的几率占到了40%;而父母都不是肥胖者,子女中有14%~18%为肥胖者。据有关资料显示,因为孕妇营养过剩,体重超过4公斤的婴儿数量也相应的有了提高。如今新生儿的体重比之前体重平均重了1公斤左右,这些婴儿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也极为容易成为肥胖者。
2.营养过剩。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导致营养过剩的现象比较严重。加上我国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孩子胖一些比较惹人喜爱,因此鼓励孩子们多吃,而不顾及孩子的实际状况,不能让他们得到均衡的饮食营养。加上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最多是两个孩子,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因此孩子出现挑食现象也比较严重,饭点过后,孩子就会吃零食等垃圾食品,但是父母并不理会,这些食品由于“高热量、高脂肪”等特点,使得现在孩子“胖墩儿”比较多。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让他们拓宽食物范围,尽量实现营养均衡,健康饮食。
3.缺乏运动。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部分家长担心孩子运动会受伤,影响学习;另一方面,学校担心学生在进行运动时发生意外,因此使得学生参加运动锻炼的比较少。再加上目前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竞争力的加大,导致整个社会的学生升学压力比较大,学生自然的就减少了运动锻炼的时间,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导致身体素质下降,从而引发了肥胖。
二、超重、肥胖严重对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危害
青春期正处于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方面变化比较剧烈,再加上青春期身体发育比较快,导致身体出现长高或者肥胖,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尚不成熟,很容易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认识产生偏差,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调查中发现,肥胖学生由于体型的缘故,常常会受到同学的嘲笑,而且由于肥胖的缘故,在各种各样的学校活动中,肥胖学生常常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自卑。还有一些肥胖者因为体型的缘故,在感情中屡屡受挫,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肥胖者的心理健康。另外,还有一些家长会对肥胖学生进行训斥,会不同程度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青少年肥胖容易引起很多并发症,造成内分泌方面的紊乱,并影响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发生疾病,等等。而肥胖的青少年也会由于沉默寡言、情绪抑郁,使生理机能发生紊乱,代谢减慢,加上运动减少,很容易造成脂肪的堆积。有些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和疏导,往往会通过暴饮暴食进行情绪宣泄,过度的食物摄入极容易导致肥胖的产生。
三、防治肥胖、超重的对策
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卫生,就必须对青少年的肥胖进行有效治疗。青少年由于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因此他们的治疗有别于成人肥胖,应该以安全、合理、健康的原则为基础,对青少年肥胖进行治疗,杜绝使用手术去脂、药物减肥、饥饿疗法、禁食等减肥方式,不建议那种短时间的快速减肥策略,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不良的后果。青少年长成肥胖,一般要经过数月或数年,这种快速消耗体液的减肥方式,会极大的损害他们的身体健康,最合适的减肥方式应该是运动。运动减肥主要是促进脂肪分解,调节体内血脂代谢,抑制脂肪细胞的积累,减小细胞的体积。运动减肥可以促进脂肪燃烧,增强青少年体制,提高肺活量和身体素质,因此肥胖青少年应该加强运动锻炼。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他们最重要的心理发育基地,因此要加强这两方面的防治工作。
1.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环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科学引导和教育,要想让青少年的减肥计划成功实施,家庭因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能动用家庭的集体力量,形成全家总动员的局面,才能做好青少年肥胖的防治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进步。学校应该加强向家长的卫生宣传,宣传不吃早餐和长时间看电视的危害,同时还要对家长宣传加强运动锻炼的好处以及许多运动方面的知识。同时,家长也要参与到青少年减肥活动中来,家长在参与孩子治疗的过程中,除了给予支持、鼓励,对自己孩子行为改变的情况及时给予奖励或惩罚外,还应与孩子一起执行减肥计划。
2.除了家庭因素,对广大青少年来说另一个重要的成长环境就是学校,而学校教育中,对青少年肥胖问题最息息相关的课程就是体育课。开展好体育课,对于青少年肥胖问题的防治具有重大的促进意义。体育课程可以根据肥胖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将体育课作为肥胖学生减肥的一种形式。因此,体育教师在实行教学大纲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学校的条件,针对肥胖学生进行20分以上的有氧活动,比如慢跑、篮球、羽毛球等,在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课积极性的同时,让肥胖学生达到减重的目的。一个拥有体育爱好项目的青少年是比较容易远离肥胖的困扰的,而且体育运动可以拓展他们的交际范围,在运动过程中身心健康都能得到维护和发展。
3.整个社会要加强对肥胖青少年的关心。建立一些可靠的减肥机构,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减重活动。减肥机构是最近兴起的一种社会盈利组织,以公司的形式借助于一些学校或者减肥机构进行系统的减肥训练。这些机构由于进行市场化运作,所以运营比较规范和有效率,训练内容和课程也比较科学和规范,对于青少年减肥能起到一个很显著的效果。他们一般拥有强大的教练团队和硬件条件,是对家庭和学校因素的一个重要补充,让广大青少年肥胖者有一个新的选择和希望。肥胖青少年还处于成长发育期,因此社会应该加强对这些减肥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在选择减肥方式的时候,要选择正确的减肥方式,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减肥内容。同时,肥胖青少年要注意在运动减肥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培养良好的减肥习惯,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四、青少年肥胖的预防
青少年肥胖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而青少年应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要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应该少吃糖类、淀粉含量高的食品,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同时应该加强运动,积极的运用体育课的时间或者暑期减肥机构进行有效锻炼,降低体重。而对于青少年家长来说,应该注意青少年的日常饮食以及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加强跟孩子的沟通,让他们感觉温暖,同时督促孩子的锻炼情况,要支持他们的减肥计划。整个社会必须形成一个宽容和平等的氛围,尊重这些青少年肥胖者,让他们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去,并积极治疗青少年肥胖和超重,使青少年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结语
青少年减肥、减重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要帮助青少年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就必须提高整个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同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各个方面都应该提高认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积极帮助青少年减肥减重,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干预,促进肥胖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倩.超重和肥胖与儿童学习成绩及心理健康关系追踪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2.
[2]王璐,孙明晓,汪明芳,等.不同干预方式对超重、肥胖青少年体重指数和体脂含量的影响[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1,19(1).
[3]陈贵.超重/肥胖青少年延迟贴现及冲动性与进食行为的关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篇6
【关键词】表现; 危害; 疏导; 举措
【中图分类号】G633.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73-01
《世界卫生组织》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因而,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处理好学生各种心理问题,使每一个孩子都轻松上路,茁壮成长。
当代中学生接受信息渠道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大都“见多识广”、兴趣广泛。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有较强的平等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愿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也不愿人家讲什么就听什么信什么。因此,他们往往喜欢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则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态度;对榜样及先进人物进行无端否定,把一些先进人物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一些青少年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甚至把打架斗殴看作是有胆量,把跟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视为有本事;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行为则肆意讽刺、挖苦,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反而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造成在集体中“正气无法上升”的局面;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现实生活,对思想教育、遵纪守法的要求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甚至公然顶撞,着实让有些老师或家长“无计可施”。
以上这些其实都是典型的“逆反心理” 表现。这种表现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还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产生对立情绪等, 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危害极大;同时,也是我们教育之所以苍白无力,长期存在“隐患”的根源。所以,它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青少年这种心理的成因有青春期、学习压力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压力、不良家庭教育方式等客观方面的因素,比较复杂。笔者认为,对这种心理的调适,“疏”胜于“堵”。
我们要摸清根源,善于疏导。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大约 12~15 岁的青少年学生。从心理特点来看,这个年龄段,他们对老师的态度极为敏感,往往是老师的一言一语都可能使他们激动或愤怒。当受到老师的信任和公正评价时,他们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会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相反,如果老师对他们不尊重,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们,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的逆反心理就会加重,可能朝错误的方向发展,甚至引起过激反映。当然,绝大多数老师的教育初衷是好的,有时严厉批评他们或采取过激行为也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逆反心理”是人类意识深层的心理问题,决不是靠“堵、管、卡”等粗暴的方法可以解决的。“川壅而溃”,我们应在了解逆反心理“病因”的基础上,坚持疏导原则。
疏导就是要通过妥善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进入广阔的精神境界,调解消极的情绪、情感,使之适应社会的要求。我们不必轻易责备学生不该这样,不该那样,而应引导学生去干这,去干那;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开展疏导工作:
一、“多一些微笑”
多一些微笑,能使大家都很愉快。而拥有快乐教学的心境,有利于搭建起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沟通的桥梁,从而避免正面冲突,进而会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微笑是沟通的桥梁”,再调皮的、再桀傲不逊的学生,也会接受老师真诚的微笑的。诚然学生犯错让人生气,但是如果他们能够真正懂得分辨对错,并能很好控制自己的话,他们也就无需我们的教导和指引了。我们的时刻铭记:学生是我们的孩子和朋友而不是敌人!
二、与学生多一些思想交流
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对于心理、生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我们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有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和背离了。
三、冷静处理师生矛盾
师生之间难免有矛盾,关键是怎样处理这些矛盾。若处理不得当,其后果不堪设想。师生之间产生摩擦、不愉快时,不管成因如何,老师都应保持冷静,保持理智。
四、创设情境,探求多样的疏导方式
4.1 利用人际关系进行疏导。 当发现不良风气时,积极地正确地利用群体力量进行正面教育和疏导,做到尽早扭转,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是非常必要的。有时比老师单纯正面教育效果要好一些。 如让学生信赖的亲戚、朋友来做思想工作;让班干带头造舆论等,
4.2 把消极的情感和欲望引导到社会认可方面去。 因情而导,并使其升华,可以化自私自利为自尊自强,化嫉妒为进取向上,化成帮结伙的情感倾向为热爱集体的精神,化哥们义气为忠诚信义,化打架斗殴为见义勇为等。
4.3 引导学生学习点辩证法。 可以利用学生愿意议论时政,针贬时弊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探讨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利用科学的辩证方法去观察分析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魅力,并以此来激励他们学点辩证法,使他们的思维逐渐成熟起来。
4.4 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积极、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篇7
一、霍妮神经症人格理论
霍妮神经症理论的总体思路是:在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复杂的矛盾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导致彼此缺乏安全感,产生基本焦虑;克服这种焦虑,而形成人际交往中的三种行为方式;在寻找解决冲突的策略中,又陷入了更大更深的焦虑和冲突之中,进而恶性循环下去。虽然神经症冲突分为正常人的心理冲突和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冲突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很好地把二者划清界线,有意识的改变到无意识的心理煎熬只是一念之间,那么关注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的内心变化和发展就显得尤为主要,及时地注意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减少内心冲突的发生,防微杜渐,在高压环境中成为自己内心的主人,塑造人格的整体性,才是我们防止心理疾病的重要方式。
神经症冲突的问题影响着生活在我们文明之中的每一个人,在霍妮看来如果我们文明越稳定,那么我们所遇到的冲突种类、范围、强度都会越小。回看我们今天的转型时期的社会文明,物欲横流、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房价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就业压力问题等等,不论生活在哪一阶层的人都不同程度的感受着生活的压力、竞争的残酷。社会的这些压力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给青少年造成一定的压力。另外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年龄段,青春期本身的问题也困扰着他们。这些都使青少年过早地产生各种心理焦虑,严重影响着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所以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内部并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分析青少年焦虑的成因,找到应对的方法,帮助青少年塑造自己的完整人格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愈是正视自己的冲突并寻求自己的解决办法,我们就愈能获得更多的内心的自由和更大的力量。”
根据霍妮的观点,神经症倾向决定了神经症人格,神经症倾向的类型决定了神经症的人格类型。因此,神经症人格主要有三类:
(一)顺从型
这种人对友爱、赞许、伙伴和把自己的生活限制在狭窄范围内等有一种神经质的需要。他们为了克服无助感而一味地去追求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去顺从他人,依赖他人。他们感到只有这样与他人在一起时才能感到安全。他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与他人的友好与和谐的程度,忽略导致自己与他人关系疏远的因素。他轻视自己,心甘情愿地把自己降到次要地位,把荣耀让给别人,主动承担责任,不考虑自己真实的情感,无意识地倾向于根据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具有强烈地依赖他人、接近他人的倾向。“他变得 “无私”,“富于自我辆牲”,“无所索求”,只有一点是他不断要求的,那就是别人对他的温情。他变得屈从人意,过分周到〈当然是在他可能做到的限度内〉。他事事赞不绝口,处处感激不尽,随时慷慨大方。他本人对这一事实视而不见,在他心底深处他并不怎么关心他人,而认为他们虚伪自私”。
(二)敌对型(或进攻型)
这种人对权力、声望、财富、成功等有一种神经质的需要。他们为了克服敌对感而去追求成就和优越,企图以此来实现对他人的控制和支配,战胜他人,利用他人,攻击他人,这样他们才能获得安全。他们拒绝真诚的同情与友谊,压抑感情,对他人漠不关心。他常常认为自己是最强有力的、最精明能干的,并把世界看成一个竞技场,认为人生就是一场相互对立的战斗,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生的最高法则,具有强烈的对抗他人的倾向。这些对立倾向的出现,使得他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基本冲突,从而打破他的“人格统一”。最后的结果是:对温和倾向的压抑必然增强攻击性倾向并使它变得更具强迫性。
(三)退缩型(或逃避型)
这种人对自立自足、完美无缺等有一种神经质的需要。他们为了克服孤独感而去追求绝对的独立和自由,他离群索居,不与任何人发生感情上的联系,与世无争,以此来获得安全感。他不希望他人介入自己的小圈子,他拒绝合作,回避竞争,限制自己的需要,凡事力求完善,以避免他人的帮助或指责,具有强烈地逃避他人的倾向。压抑一切感情,甚至否认感情的存在,以致于变得冷漠、孤僻。
二、青少年心理冲突的来源及表现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特殊阶段,生理急速发展,社会交往空间不断扩大,社会角色多重性加强,人生压力相对集中,但自我概念尚不成熟,接受能力、承受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所以当他们面临各种外在环境的影响与干扰时就很可能会不适应,出现焦虑情绪,甚至形成神经症人格。
(一)价值选择的冲突
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种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价值选择,转型时期中国的主导文化受到了来自多方面文化的冲击,主导文化所宣扬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主导价值取向也受到了其他文化形态的价值主张的影响,整个社会失去了一个至高无上的文化权威和主导价值倾向,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人们现实价值选择的实际支配力大受影响,人们的集体主义淡化,个人主义、个人至上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市场,金钱主义、“一切向钱看”成了这个时代无处不在的价值标准。青少年一方面在学校课堂接受着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又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社会复杂多样的一面,甚至深受一些诸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冲击,产生对主导价值观的怀疑和不信任状态,使他们在价值选择中无所适从,在认知中形成不协调的价值认识和价值选择,也容易使青少年陷入现实的伪装和美好的追求矛盾中。
(二)扭曲的学业压力
青少年一般指13岁以上到成年之前(也就是满14岁不满18岁)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学习是青少年的首要责任,学业压力也是青少年最主要的压力源。其实压力并不是来源于课业本身,家长及外界施加给青少年心理上的压力才是真正的“负担”。学业压力并不是一个学习成绩的问题,它还涵括了社会竞争压力的间接传递,造成众多综合因素的影响,在社会的转型期竞争压力大,结合我国的考试制度,外界的因素会过早的给青少年造成巨大的学业负担,最后体现在学业压力上。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升学,在家长和外界的思想灌输下学生将学习成绩看成是自己考上好学校的手段和方式,功利性的传统学习为主,身心压力巨大。在这样强大压力下,一些短时期内成绩差的学生就产生了逃学、厌学的行为。
(三)家庭结构的变化
家庭是青少年获得心理支持和情感满足的重要场所,但是家庭带给青少年的除了情感的支持外,同样也有压力。已有研究表明,家庭因素中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亲子关系及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家庭管教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母亲的过于干涉、过于保护等消极的教养方式易使青少年出现各种情绪、行为问题。而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等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心理健康发展。
中国人重视家庭,关注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广大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期望值不仅给广大青少年带来压力,而且这种包办式的教养方式使孩子缺乏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能力,一旦进入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他们就感到困惑、迷茫,处于适应不良的状况。
家庭结构缺陷(父母离婚、再婚、丧偶、分居等)会给青少年心理成长带来较大影响。在这种家庭中,孩子缺少爱护和关怀,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易使孩子形成一种不健康心理。怀疑、冷漠、孤独、反抗、报复等心理是他们的主要特点,进而演变成自卑、自暴自弃等不健康心理。另外,现在的家庭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青少年从兄弟姐妹中获得情感支持已经相当少,因此,家庭方面的情感支持也在减少。
(四)社会问题的冲击
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急剧变化,给人们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感觉敏锐、心智不成熟的他们更深刻地体验到社会文化变迁给他们带来的困惑。多种价值观冲突、文化人格的冲突、较高期望值与现实不如意而产生的幻灭感。他们关注社会,并把社会与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所以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加突出。
现代文化在经济上是建立在个人竞争的原则上的,独立的个人不得不与同一群体中的其他人竞争,一个人利益获得往往就是另一个人的损失,这一情境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敌意增多,敌意渗透到一切人类关系中,竞争成为首要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潜在的敌对性紧张导致恐惧产生。焦虑本质上是一种涉及主观因素的恐惧,是由于感到来自外界的强大危险而萌生的一种缺乏防御能力的感觉,在正常人身上就会表现出摇摇欲坠的自尊心,潜在敌对性的紧张、忧虑担心,含有恐惧和敌意的竞争心,对美满人际关系越来越大的需要。
当今社会另外一种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就是网络,网络文化、虚拟文化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对青少年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开放的网络环境,各种言论和思想的碰撞,对于青少年来说无法分辨真伪和善恶,如果没有好的引导会导致青少年思想的混乱。在网络上有些甚至是有毒害作用的。例如,的书刊、录像带、VCD等,使青少年对性知识和性道德及暴力产生错误的认识,使青少年受到诱惑,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做自己内心的主人、塑造完整人格
当青少年出现焦虑心态和神经症人格时会严重影响着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在霍妮对神经症人格表现和原因的分析基础上,我们尝试着找到疏导青少年焦虑的正确路径,使青少年做回自己的主人,塑造完整的人格。
(一)尊重人的主体性发展
人的主体性一方面体现在青少年要形成自我概念和个人的认知体系。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焦虑是受内外刺激威胁自我的产物,而确定刺激是否对自我构成威胁,则取决于认知评价过程。在分析三种神经症人格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的内心都是趋附于社会的,是对社会生活产生焦虑的基础上,才极端地产生某种需要从而产生神经症趋势。我们是社会的人,人的思想受社会的影响,但也应看到人的能动性,发挥人的主体性来应对社会的变化,才能减少心理冲突的产生。
焦虑程度较高的青少年大多具有“完美主义”的思维认知方式,而生活的非完美性、变动性和复杂性使得具备这些思维认知方式的青少年的思想压力和心理压力过重,容易在遭受挫折时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甚至愤怒感,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焦虑心理。神经症冲突所涉及的问题也包括正常人,但正常人是可以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冲突的,是可以主动平衡冲突的,而不至于走向人格极端。所以,我们要帮助青少年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悦纳自己,不断化解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帮助其建构合理的思维认知方式,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社会生活,正确面对包括学习、经济、就业等各方面的社会压力,适时的调节内心冲突,面对我们寂静而又喧腾的内心冲突。把各种外界刺激转变为实现自我和塑造超我的积极因素,在较高的自我和社会认同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消灭假象,真诚的表达情感
从三种神经症人格表现中我们发现他们都是强迫自己对一些真实感情的压抑,从而保持把自己封闭在追求的假象当中。在精神追求和现实的矛盾中憧憬着自己的美好夙愿,努力把自己变为想象中人,从而过度的追求亦或强制的压迫情感。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做到真诚的表达情感,对社会的丑陋现象表达憎恶,对美好事情倾之于赞美之情。积极向上的面对人生的起落和成败,把人的情感表达和自己的生活轨迹达到一致,正常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及时发泄内心由冲突造成的情绪紊乱。
(三)注重文化环境的塑造
霍妮在解决神经症人格问题上是有局限的,他只强调“救人而不救社会”。但是从霍妮对神经症人格产生的根源上分析可以看出,我们的神经症人格产生于我们的文化环境,产生于我们的人际关系的紊乱,那么要想从根源上来改变神经症人格,那就要着重改变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在改变社会的基础上来改变我们人,文化环境对于我们完整人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注意减少导致青少年焦虑情绪产生的危险因素,让青少年能在一个稳定、和谐,没有威胁,没有恐惧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四)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为了减少自身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青少年还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让自己在身心两方面获得平衡的发展。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导致个人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的社会因素正在增多,但是,如果青少年能有效地调整自己的不良紧张情绪,让自己的身、心有规律地得到恢复,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在正常的生活规律中,求得身、心的平衡发展。
篇8
学生以学业为主,学习是青少年的主要生活方式,故学业类心理困扰,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困扰类型之一。据一项针对农村中学生的调查表明,80.4%的中学生在学业方面存在困扰。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仍然鼓励追求“高分”;加上父母的严厉管教,使青少年学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过大,常导致其睡眠不足,精神恍惚,厌恶学习,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学校恐惧症”,经常表现出迷茫、烦躁、疲惫、压抑、内疚等困扰反应。
学习目的不明,学习动力不足,被动地应付学习,是引发学业类心理困扰的原因之一。许多青少年整日把自己置身于上课、做作业、考试的漩涡中。日复一日,周而复始,枯燥无味,从而消极应对;加之学校的教育方式陈旧、呆板,使学生对学校和教师产生了厌烦情绪,自我评价降低,总觉得自己不行,自卑、自否心理连连滋生。同时,部分有学习困难的青少年常产生严重的受挫感,心情抑郁,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与希望。
考试焦虑也是青少年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忧和紧张为特点的心理困扰状态,据统计,高中生平时考试时存在焦虑困扰的占35%左右,而升学考试时存在焦虑困扰的高达50%左右。考试焦虑影响学生的认知,分散注意力,常使其产生紧张的情绪,使考生陷入思维混乱,从而影响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
过度的考试焦虑还会危及考生的身体健康,使他们处于高度紧张中。如果长期处于考试焦虑状态,还会引起神经衰弱、失眠、不思食欲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严重的还会出现痉挛、昏厥等生理性不良反应。考试一旦失利,心理困扰就会长时期地笼罩着青少年的心头,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生活类心理困扰
青少年与成人一样,也是社会生活的产物。社会生活纷繁复杂,必然引发青少年的心理应对,他们一样也经受着与社会变革相关的心理矛盾和精神挫折,产生一系列相关心理困扰现象。比如,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贫富差距扩大,致使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少年生活在贫困之中。贫困生一般表现出高敏感、低自尊、敌对、逆反等心理。贫困生由于被经济拮据困扰,逐步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担心同伴看不起自己,事事小心,害怕被人耻笑,因而引起强烈的自卑心理,极易相伴滋生社会不公心理,对社会抱着仇恨态度。自卑的消极心理暗示贫困生“我不能”、“我不行”,长期被自卑困扰会形成对自身能力、人格等过低评价。贫困生往往存在交往障碍,他们自我设限,不愿和同学沟通,使他们有意无意地走向孤独和困苦。再比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工流”、“打工潮”、“淘金热”盛行,一些青少年跟随父母去外地生活和学习,其环境适应障碍表现明显。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对自己的定位感到自卑、退缩,有时甚至感到孤独无助;部分学生来到新班级时,面对同学中高手林立,由“鸡头”变“牛后”,因而垂头丧气,心理落差大,如此等等。现实生活中的挫折与抑郁,必然引发他们心理上的诸多冲突与困扰。
情绪类心理困扰
情绪类心理困扰,主要是指由于内、外原因的作用,引起青少年情感体验发生冲突而出现苦闷、低落、消沉、激怒、绝望、脆弱等反常的情绪困扰现象。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多情的季节”,是人生中激情荡漾、热情奔放的时期,但由于青少年没有形成完整的同一性,自我中心表现突出,自我失控表现明显,因而常表现出诸多负性情绪困扰反应。比如,抑郁就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消极情绪困扰。受抑郁困扰的青少年往往表现出漠视一切,思维迟钝,自我评价低,对前途持冷漠,悲观的态度。
浮躁也是青少年中一种较普遍的情绪困扰,受浮躁困扰的学生,轻浮急躁,不安心做事,喜见异思迁,学习上缺乏韧性,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焦虑也是一种紧张、害怕,并与焦急相伴的复杂情绪困扰,受焦虑困扰的青少年,在生活和学习中,往往害怕被父母和老师批评,失去同伴的支持,心情易烦躁,容易导致学业和考试失败。
自卑是指由于自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而引起自我否定的情绪困扰,引起自卑困扰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因攀比觉得自己学业、才艺不如同伴,自身出身卑微,家庭生活贫困等。
嫉妒是一种因羡慕与敌视相复合而构成的情绪困扰,一些青少年对其同伴取得的成绩,具有的才能或拥有的财物,不是“见贤思齐”,而是“因嫉生妒”,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不平衡的困扰心理。以上种种,都是当代青少年中最普遍、最经常出现的情绪困扰现象。
交际类心理困扰
人际交往是青少年最主要的情感依恋,渴望友谊是青少年最重要的人际期待,为此,许多青少年把学会交往、善于交往列为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任务之一。但由于青少年涉世不深,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缺乏了解,加之他们本身认知、情感素养发展不成熟,极易认知偏颇、情感失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常引发诸多交际类心理困扰。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31.56%的中学生与父母的交往存在困难,20.9%的中学生与老师的交往存在困难,28.03%的中学生与同伴的交往存在困难,19.52%的中学生与异性的交往存在困难。
父母与子女的交际障碍,主要表现在父母给予子女的自由度太小,缺乏平等对话的机会,管教太多太细,不愿听子女诉其心声,加之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迫切要求独立和自主,从而隔阂加剧,引发子女产生厌恶、逆反和对抗等交际类困扰;师生交际障碍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不理解,不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缺乏换位意识,教学中不考虑青少年特点,批评多,鼓励少,使得青少年失去自尊和自信,有的教师不公平待人,追捧学习成绩好的,鄙视学习成绩差的,久而久之,师生间隔阂加剧,交际性困扰就会油然滋生。青少年同伴问的交际障碍,主要表现在部分青少年由于性格孤僻,缺乏必备的交际技巧,很容易导致孤单、自卑、抑郁、寂寞,表现出对同伴的漠视、敌对和攻击心理,整日忧心忡忡,自我封闭。孤独和寂寞会使人变得封闭和保守,一些青少年在交往中还存在着担忧、恐惧,害怕被人不接纳等心理,如此等等也会引发许多交际类心理困扰。
恋爱和性意识类心理困扰
青春期是“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情感和性意识渐渐成熟的时期。此时的青少年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和爱慕,随之就会产生诸多情感和性意识类的心理困扰。许多青少年对青春期的到来感到莫名的困惑和烦恼,女同学对月经感到羞涩,对胸部、臀部的发育感到害怕;男同学对遗精感到恐惧;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处理和异性的情感问题;部分同学在内心深处暗恋着异性同伴,既感到一种无名的兴奋和,又感到可耻、自责和不安,整日惶恐和心神不定。青少年自控能力差,一旦坠入情网,常处于苦恼、焦虑和紧张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部分青少年还会因自身感情不稳定、审美标准偏激、缺乏责任心和处理感情问题想当然等原因,不能正确处理恋爱风波;更有甚者会做出自残、轻生、报复、致人死亡等恶性事件。
我国性教育的滞后,也是引发青少年性意识类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学校和家庭长期不重视对青少年性意识的正确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没有获得性知识的有效渠道。
据调查资料统计,我国90.9%的学生未接受过有组织的性教育。他们普遍存在着扭曲的或者错误的性理解和性认识,比如他们认为“遗精会伤元气”;遗精、、性幻想是下流和不道德的;有些青少年男女偷食“禁果”后,极易产生畏罪心理,整天忧心忡忡,惶恐不安,普遍表现出罪责、懊悔、恐惧等心态。诸如此类,种种心理困扰,使许多青少年经常性地笼罩在焦虑、紧张,甚至罪恶的心理阴影里。成长与发展类心理困扰
成长与发展的烦恼已成为困扰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人出生,成长与发展的走向,始终是青少年关注的主题。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成长与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方向直接影响着其一辈子的成长与发展,这就必然会引起青少年更多的思考与关注。
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他们一进入初中、高中,就始终被一个似乎与个人成长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即“能否考取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困扰着,迫使着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为达到这一愿望而紧张地忙碌着,焦虑地期待着。处于高中毕业阶段的青少年,大多数要走向社会择业与求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就业体制不完善,就业中存在许多不公平现象,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普遍面临着就业的巨大考验和压力。
许多青少年由于知识面狭窄,涉世不深,不懂得人情世故,又缺乏一技之长和求职技巧,往往屡经曲折、处处碰壁,使其深感前途和发展无望,困惑、浮躁、焦虑等许多心理困扰就会油然滋生。部分青少年,即使进入大学校园继续学习,也会经常遭遇到许多发展和前途类的心理困扰。比如,有的学生一进大学就迷失方向,丧失进取目标,安于现状,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网吧、游戏厅、谈恋爱等活动中,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毕业之时悔之晚矣,往往会深深陷入困扰之中。
另有许多大学毕业生,由于就业期望值高,缺乏就业指导,没有求职经验,社会关系又匮乏,在择业求职的慢慢长路上,也常会因苦读数年而择业受阻导致困扰不断。如此等等,表明成长与发展类的心理困扰,已成为当代青少年中日趋突出和普遍的心理困扰问题,应当引起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引导青少年战胜心理困扰的策略与方法
学校和教师要采取措施,经常性地化解青少年上述心理困扰,让其永葆一个相对平静、健康的心理状态,这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学校、家庭、社会及青少年自身都应积极投身其中,多部门、全方位联动,才能引发“共生效应”,取得好的效果。加强青少年心理保健教育
开设心理保健课程是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的一个有效途径,学校应设法使心理保健教育成为人人必修的课程。学校可充分利用网站、广播、宣传栏等途经,广泛开展对心理保健教育的宣传,使青少年了解和掌握化解心理困扰的途径,要充分调动青少年的学习、参与热情,使其想学、爱学心理学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解决自身心理困扰问题。
学校可以引进心理测评技术,定期对青少年进行测评,对心理困扰问题突出的学生要制定具体的辅导方案,使心理保健辅导有的放矢,做到早发现,早矫治;各级学校应建立心理辅导室,通过心理辅导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缓释心理冲突;应当把面谈辅导和其他心理保健方式相结合,拓宽心理辅导途径,及时化解青少年心理困扰。
引导青少年学会自我调适和寻求他人帮助相结合,及时缓释心理困惑
在生活中,人们的大多数问题是通过自助或他助方式得到解决的,解决心理困扰也是一样的原理。青少年遭遇到心理困扰,首先应通过以下方式自助解决:
第一,可通过图书馆和网络学习心理学知识,通过阅读相关心理案例,自我测查心理问题,并善于以自我暗示,自我引导,自我调适,自我完善的方式加以解决,逐步走出心理阴影。据调查,在185个有性心理困惑的学生中,就有165个求助于图书馆资料解决了困扰,占89.2%。
第二,学会改变自身对事物的认知,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认为:“人们的情绪困扰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所以青少年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大多心理困扰是青少年不正确的认知所致,不能正确对挫折和失败进行归因,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自我认知是化解心理困扰的重要步骤。
第三,学会保持健康的情绪,合理宣泄不良情绪,采用合理的途径有效转化情绪。例如,参加长跑、足球等体育活动就能有效的宣泄心中的困扰与苦闷。
青少年遇到心理困扰时,还可以通过向他人求助化解心理困扰。据对初三年级和高三年级的学生所作的调查表明,在遇到心理困扰时,53.6%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和同学倾诉,20%的学生选择向家长倾诉,26.4%的学生选择自己解决或请求他人帮助。向长辈和同伴求助是青少年化解心理困扰的一个极有效的途径。其优点在于:一是由于青少年对长辈和同伴熟悉,缓解了其心理紧张,具有易于沟通和接受的优点;二是简单易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加之对长辈和同伴的信任,能及时得到可行的建议;三是长辈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提出中肯的缓释建议。但由于长辈和同伴并非专业人员,他们有时缺乏科学的心理知识指导,也许会有误导的可能,因而当遇到严重的心理困扰时,应尽早向专业咨询人员求助,以便及时获得专业人员的科学指点和帮助。关注特殊群体的心理困扰,注重强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针对“学困生”、“贫困生”和有交往障碍的青少年的典型问题,应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化解其心理困扰。“学困生”是由于自身或者外在原因而造成的有学习困难的学生。首先应帮助“学困生”挖掘内在的学习动力,一个人的动力越强、越正确,所激起的战胜困扰的斗志就越强。其次,要根据学科特点,帮助“学困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制定符合实际的学习计划,注重克服学习中的误区,以缓解学习无助心理。比如,语文学习应侧重理解和表达能力,要引导其多读一些名家作品,并勤于练笔。第三,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和建立合理的期望,要指导他们正确看待考试,注重缓解考试焦虑,学会以认真复习和沉着冷静的态度,去获取优异的成绩。
化解“贫困生”心理困扰应从以下工作入手:首先,引导正确认识贫困,改变其对贫困的认知。让其明白贫困只是一种现状,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改变。可向其宣传安徒生、爱迪生、马克思等家境贫寒却实现理想的成功典范,使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激情。其次,引导“贫困生”寻找自身优势,充实精神生活。贫困生“精神并不贫困”,可从多方面发掘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努力锻炼各方面的才能,可引导他们以自己不俗的良好学业去缓释其心理上因贫困导致的困扰。例如,贫困生可以在体育、美术、音乐、写作等方面发挥自身的天资,赢得同伴认可和赞许。第三,贫困生应走出自己的世界,大胆追求友谊和进取,勇于投身到交往和各种竞争活动中去,不断地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家贫,但我能行”,“别人能办到的事,我能办得更好”,逐步走出自卑、自贱、自缚等不平衡心态。
化解有交往障碍的青少年的心理困扰,首先,家长和教师应让此类青少年明白交往的社会意义以及交往对自我发展的巨大价值。要鼓励他们突破交往活动中的自我设限,树立起大胆交往的信心,重新认识自己的优点,学会自我激励,唤起与同伴主动交往的热情。其次,注重向青少年传授人际交往的技巧,懂得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和待人真诚的作用,掌握人际交往中心灵相悦的一般方法,学会用科学的交往方式去消除人际隔阂,保持长久友谊。第三,加强情商教育,提高此类青少年敏于感知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学会在交往活动中调控自己的情绪,注重引发特殊的关爱心、移情点、向心力,增进与交往对象间的相互认同、理解与吸引。学校、家庭与社会多位一体,为青少年平衡心态、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青少年心理困扰与所处的物质和人际环境有关,注重净化其成长环境有助于减少其心理;中突。学校方面应做好如下工作:首先,要加强校园环境美化建设,要注重用丰富的文化去装点校园,可通过花文化、草文化、树文化、墙壁文化、橱窗文化、走廊文化等等,形成优良的文化氛围,使青少年身居其间,饱受陶冶、启迪和激励,为净化其心态奠定环境基础;其次,要注重培育和谐友好、积极向上的校园人际环境。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是以”人本型”和“合作型”为特色的,它具体包括:学校领导要坚守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注重引发全校师生民主参与,目标赞同,为共同办好学校而奋斗。教师之间要相互支持,友好竞争,共同提高。
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互相关爱与尊重,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满腔热忱关怀学生,学生既要与教师平等相处,又要认真履行教师布置的学业。学生与学生之间更是要相互友爱与团结,做到互帮互学,共同成长。在这样的校园人际环境中学习、生活和工作,滋生心理困扰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
家庭也应注重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要勤于学习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不仅要给子女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场所,还应该养成科学的作息时间,要注重经常性的帮助子女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各种困难。父母还应积极主动了解和满足子女的心理需求,尊重子女的意愿和期待,适当给予子女自主生活的自由。礼貌文明的家庭美德,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调,以及和睦相处的亲情关系,都会大大减少滋生心理困扰的可能性。
篇9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咨询 互联网心理咨询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我们对网络咨询的110名青少年进行个案访谈,年龄12-28岁,平均年龄22.2±4.1,男52人,女58人,男女性别比0.9,初中22人(20%)、高中16人(14.5%)、专科7人(6.4%)、本科55人(50%)、硕士8人(7%)、博士2人(1.8%)。
案例回放:
案例1 某大学一名大四女学生,一年前与同班男生确立恋爱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男生以性格不合为理由,彼此分手了。失恋后的她情绪低落,流露出活着没意思的想法,同学和辅导员都认为她性格改变了,也没往心里去。次年,这个学校举行服装表演,他心中的白马王子,带着自己新任女朋友在舞台上表演舞蹈,唤醒了她痛苦的回忆,她觉得很尴尬,回到寝室,在夜深人静时,喝下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毒药自杀。远在山区的父母抱着孩子冰冷的遗体伤心欲绝,带着孩子的骨灰,告别了孩子曾经热爱的大学。学校安排家属住进了最好的招待所,辅导员也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安慰死者的父母。并谈了孩子在学校成长的情况。
案例2 某理工大学三年级级一名男生,偶遇一名自己心仪但年仅18岁的女生,当他提出与她交往时,遭到拒绝。他觉得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结果用汽油自焚了。
1,2方法:通过访谈法,以网络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网站发帖留言、QQ在线即时交流或留言、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电话咨询等方式,搜集资料。
1,3讨论:
以上2名来访者,是正当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应当有着美好的前途,但是当他们失恋后,却失去了理智,以自杀的极端方式结束生命,这样的事件称之为心理危机,本来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其度过当时的困惑,但当事人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得到应有的心理救助,从而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后,用牺牲生命为代价,值得深思,正因为这样,心理危机干预任重而道远。
其实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各个相关部门都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有需要的求助者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很多还是免费的,就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专业的,非专业的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身边的人,心理健康,积极乐观的人就是求助者最贴心的好帮手。
这几年通过网络的咨询方式,我们有很深的体会,在迷茫困惑时,哪怕只是有人陪伴着求助者,很多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当然如果能够得到专业的心理帮助,将使其不但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悲剧,还可以使其人生更加完美,无论对其本人还是社会都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1,3,1下面谈谈遇到挫折后,你身边就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从心理学的角度让自己更加健康,更加适应社会,从容应对挫折。
1,3,1,1你的思维方式、你的经历都是你应对挫折的自身资源
任何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挫折如失恋、求学失败、自然灾害等,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怎样看待这些经历。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行为:以上来访者都是因为一件事的失败,而否定了自己的一生,心理学上叫做以偏概全。这种歪曲的思维,导致错误的行为。当你发现自己有情绪障碍时,你要冷静,理性思考。并且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如通过写日记,写博客、写自我成长分析报告,把自己的心情记录下来。发现问题后,进行自我疏导。当你经受挫折的经历,也是你的一笔财富,因为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提供心理素质,促进自己成长。我们在实践中就是让来访者做一些反思,来提升自己,重新认识自己,从而更加完善自己,改变来访者的人生,效果很好,而且终身受益。
社会学工作者也可以给你提供一些相关的支持,包括学校的任课老师,班主任,大学的辅导员。这些人都可以从某个角度来帮助你,在危机和困惑是同样可以向他们倾述。
1,3,1,2家长,亲人是最直接的资源。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阶梯,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父母,亲人是孩子的靠山,不管有多大困难,有多大问题,记住及时向家长交流,没有迈不过的坎。
1,3,1,3主动向心理学专业人士求助,他们可以用专业技术,作出处理。如果你觉得仍然迷茫,可以寻求心理咨询专业人士的帮助。
1,3,1,4向精神科医生求助。
当自己情绪极度抑郁时,特别是有自杀的意念或行为时,往往又无法自己控制,那就必须去看医生,医生会给你一个最适合的意见和建议。这时最好有家属或亲人朋友陪伴。
1,3,1,5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电话,是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求助的最方便的途径。
我国在很多重要城市设立了免费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这些工作人员一般都经过系统的培训,有着丰富的经验,是你可以信赖的朋友,及时沟通,也许你的问题一个电话就迎刃而解了。
1,3,1,6网络求助。很多网站聘请专业的咨询师,解答来访者的问题。在网站发帖,说明自己的问题,并留下联系地址,以便咨询师与你沟通。还可以用E-mail、手机短信、电话、QQ与咨询师在线交流。
1,3,1,7朋友、同学。
以上案例中的来访者,没有以任何形式向有关人员求助,结果错过了最佳的心理干预时机。如果周围的人能够根据他们的言行及早识别他们所处的困境,也可以避免这样严重的后果。案例1的同学,失恋后,流露出活着没意思的想法,这是抑郁情绪,这是一种求助信号,也是警报,很可惜,这位辅导员是英语专业的,缺乏心理学知识,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结果在失恋一年后,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因此我们建议,
1,4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
1,4,1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有问题后,要定期随访,并且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鉴别精神类疾病,及时转介。
1,4,2发现严重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要住院治疗,并且24小时监护。
1,4,3担任学校心理健康课的老师,要经过专门的心理培训,要把抽象的理论,与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
1,4,4大学的辅导员,要持有心理咨询师证(或者有心理学受训背景),才可以上岗。
1,4,5学校的学生会设立心理健康部,分别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学生心理学爱好者,担任职务。班级设心理委员。
1,4,6学校可以利用文化长廊、微博展览、读者文摘园地等,普及心理学知识。并开展博客、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展览。
篇10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了不良影响,学生要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影响,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从学校方面来看,竞争激烈使学生陷入无休止的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之中;从家庭方面看,离婚率上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中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中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原因
1.学习类问题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
2.人际关系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3.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对策及途径
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又可以分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5)青春期教育。加强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性知识,性心理教育以及性道德,性法律教育,让学生形成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做到自尊与互尊。
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教育内容。这部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处理学生的教育,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及矫正。(2)以心理治疗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对中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咨询和诊断治疗和护理等,从而让学生消除某些心理疾病,得以健康地成长。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性原则,这样就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方面得以充分交流,如此才能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
(2)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
(3)改变评价方式。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等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学习借鉴英国教育的优点,英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从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
(4)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
[2]教育文摘周报.2003.
[3]张世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郑维康.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